一、霉菌毒素(Mycotoxins)——一种可能引起原发性肝癌的致癌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张牧臣,郑楠,王加启[1](2018)在《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农作物(包括玉米、小麦等)在生长、收获和储存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产毒真菌及其代谢毒物(霉菌毒素)的污染;其加工形成的粮、油等食品及被污染饲料饲养所得的畜产品进入食物链后,易引发人类急、慢性中毒。黄曲霉毒素B1是众多霉菌毒素中较常见且毒性较高的一种,过量摄入具有致癌、致畸形、免疫抑制等毒性效应。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发生的来源及影响因素、黄曲霉毒素B1的分子结构与毒性、致病机理、限量标准、风险评估及防控等方面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展开综述。
刘胜利[2](2011)在《四种真菌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山东省饲料中真菌毒素污染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真菌毒素是由真菌或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广泛污染各种饲料原料和成品饲料。动物食入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会造成动物的真菌毒素中毒。进而影响动物生产成绩,也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检测技术的研究,能为进一步的去毒技术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就显得特别重要。真菌毒素F-2,又名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F-2)为白色晶体,是由多种镰刀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非类固醇结构产物,其具有雌激素样活性,主要对动物繁殖机能造成影响。真菌毒素T-2属于单端孢酶烯族毒素。单端孢酶烯族毒素是一大类化学结构相似的倍半萜烯类化合物,是头孢菌、镰孢菌、葡萄状穗霉和木霉菌等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根据结构可分为A、B、C和D组。A组主要包括T-2毒素、HT-2毒素和蛇形菌素等;B组主要包括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雪腐镰刀菌烯醇(NIV)等;C组主要包括扁虫菌素和燕茜素等;D组主要包括黑葡萄穗霉毒素和杆孢菌素等。T-2毒素具有肠毒性、肝毒性及其它毒性作用。伏马菌素(FB)是由串珠镰刀菌产生的水溶性代谢产物,是一类由不同的多氢醇和丙三羧酸组成的结构类似的双酯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发现的伏马菌素有FA1、FA2、FB1、FB2、FB3、FB4、FC、FC2、FC3、FC4和FP1共11种,其中FB1是其主要组分。FB1具有神经毒性、肺毒性、免疫毒性、致癌性、胚胎毒性、植物毒性等多种毒性作用。黄曲霉毒素(AFT)是黄曲霉(as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等真菌产生的一大类结构相似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已发现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18种,即B1、B2、G1、G2、M1、M2以及B2a、G2a、P1、Q1、R0等,其中除AFB1、BZ和AFTGI、GZ为天然产生的以外,其余的均为它们的衍生物。它们的毒性强弱与其结构有关,凡吠喃环末端有双键者,毒性强,并有致癌性。已证明AFTB1、AFTB2、AFTG1和AFTM1都可以诱发多种试验动物发生肝癌。在这些毒素中又以AFTB1的毒性及致癌性最强。本论文主要研究真菌毒素F-2、T-2、FB1、AFTB1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本文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为科研机构和大型饲料企业集团的快速、高效、精准、经济的检测饲料中F-2毒素、T-2毒素、FB1毒素、AFTB,毒素提供了检测方法和技术支持,并为下一步的饲料去毒、脱毒、转化、机理研究等,减少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提供了技术支撑。试验一F-2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建立和改良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定量检测饲料中镰刀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A,又名F-2)的方法。采用层析柱和免疫亲和柱结合净化提取液的方法,优选确定了乙腈-水(体积分数,9:1)为最佳提取溶液,优选确定了色谱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乙晴(体积分数,10:46:44);检测波长(激发波长Ex 274 nm,发射波长Em 440 nm);柱温25℃;流速0.6 mL-min-1。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对F-2毒素进行定量分析,F-2毒素在0.025~0.8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1416362.2459x+2771.5771,线性回归良好,相关系数R2=1.0000,加标回收率高达88.74%,检测限为5.7 ng-mL"1,定量限(LOQ)为19μg·kg-1,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4.15%。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精确、灵敏度高可作为定量检测F-2毒素的有效手段。试验二T-2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建立和改良了T-2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以甲醇-水为提取溶液,采用硅镁吸附剂层析柱结合T-2毒素免疫亲和柱两阶段净化、柱后衍生,确立了饲料中T-2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器检测的方法。衍生液选用2-萘酰氯(2-NC),4-甲基氨基吡啶(DMAP)做为反应促进剂。本方法确立的提取溶液为甲醇-水(体积分数;80:20),确立的色谱检测条件为流动相:乙腈-水(体积分数;75:25);激发波长(Ex)381 nm,发射波长(Em)470 nm;流速是0.6 mL·min-1;柱温是30℃;进样量20μL。流动相经过抽滤和超声处理。该方法的检测限是1.8 ng·mL-1,定量限为6×103 ng·kg-1,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4.25%,回收率72.24%~83.31%。T-2毒素在25~800 ng·mL-1范围内,线性回归良好,线性方程为:y=2186.2χ31953,相关系数R2=0.9992,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好,能满足饲料中检测T-2毒素的需要。试验三FB1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建立和改良了伏马菌素B1(FB1)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以乙腈-水-乙酸(体积分数,49:50:1)为提取溶液,采用硅镁吸附剂层析柱结合FB1毒素免疫亲和柱两阶段净化、柱后衍生,确立了饲料中FB1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器检测的方法,衍生液选用邻苯二甲醛(OPA)。本方法确立的提取溶液为乙腈-水-乙酸(体积分数,49:50:1);色谱检测条件为流动相:甲醇-0.1mol·L-2磷酸二氢钠(体积分数;77:23),用磷酸调至pH 3.3左右,流动相过0.45 gm滤膜;流速0.6 mL·min-1;荧光检测条件为激发波长(Ex)333 nm;发射波长(Em)440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流动相经过抽滤和超声处理。该方法的检测限是2.16 ng·mL-1,定量限为7.2μg·kg-1,加标400 μg·kg-1,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3.9%,回收率95.03%,FB1毒素在25~1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回归良好,线性方程为:y=20257χ-104237,相关系数R2=0.9996,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好,能满足饲料中检测FB1毒素的需要。试验四黄曲霉毒素B1(AFTB1)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建立和改良了黄曲霉毒素B1(AFTB1)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以乙腈-水-乙酸(体积分数,84:15:1)为提取溶液,采用硅镁吸附剂层析柱结合AFTB1毒素免疫亲和柱两阶段净化、柱后衍生,确立了饲料中AFTB1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器检测的方法,衍生液选用三氟乙酸(TFA)。本方法确立的提取溶液为乙腈-水-乙酸(体积分数,84:15:1);色谱检测条件为流动相:乙腈-水(体积分数,25:75),流动相过0.45μm滤膜;流速0.6 mL·min-1;荧光检测条件:激发波长(Ex)360 nm;发射波长(Em)440 nm;柱温:30℃;进样量20 μL。流动相经过抽滤和超声处理。该方法的检测限是0.034 ng·mL-1,定量限为0.114 μg·kg-1,加标100 μg·kg-1,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4.4%,回收率93.17%,AFTB1毒素在0.5~100 ng·mL-2范围内,线性回归良好,线性方程为:y=118682χ-35105,相关系数R2=0.9999。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好,能满足饲料中检测AFTB1毒素的需要。试验五山东省饲料中四种真菌毒素污染调查为了具体地了解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于2011年的1月~10月对来自山东省的济南、济宁、菏泽、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淄博等17个地区的420份饲料样品进行了F-2、T-2、FB1、AFTB1毒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全部420份饲料样品中F-2毒素、T-2毒素、伏马菌素B1(FB1)、黄曲霉毒素B1(AFTB1)的检出率分别为85.24%、79.52%、96.19%、83.81%;说明在全部饲料样品中F-2毒素、T-2毒素、伏马菌素B1(FB1)、黄曲霉毒素B1(AFTB1)的污染范围广;F-2毒素、T-2毒素、伏马菌素B1(FB1)、黄曲霉毒素B1(AFTB1)的阳性样品中毒素平均含量分别为410.16 μg·kg-1、78.73 μg·kg-1、2583.85 μg·kg-1、12.75 μg·kg-1,说明污染程度属伏马菌素B1(FB1)最重,黄曲霉毒素B1(AFTB1)最轻;从超标率看,T-2毒素为零,说明T-2毒素污染较轻或制定的限量标准过于宽泛;而F-2毒素为37.99%,FB1毒素为70.79 %,黄曲霉毒素B1为20.45%;说明超标率最重的是FB1毒素,其次是F-2毒素,再次是黄曲霉毒素B1。
孙雨航[3](2018)在《黄曲霉毒素B1对猪流感病毒复制的促进及甘露寡糖的干预作用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猪流感病毒(SIV)是一种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有囊膜、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是引起流感的主要病原之一。影响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病毒、宿主和传播途径。越来越多的调查发现,不同地区或者同一地区不同猪场/猪群对同一SIV的易感性和感染程度存在很大差异,使人们认识到外界环境和宿主营养条件对抵抗SIV感染的重要性。黄曲霉毒素B1(AFB1)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发霉的玉米、小麦和花生等农作物中,具有影响宿主免疫和降低生长性能等作用。所以,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AFB1可能促进SIV复制,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考虑到猪在SIV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以及AFB1的广泛暴露,找到一种能够防止猪群免受AFB1暴露和SIV侵害的营养物质变得尤为重要。α-甘露寡糖又称为甘露低聚糖,是从酵母培养细胞壁中提取的一类新型抗原活性物质,可通过物理吸附或直接结合霉菌毒素,消除毒素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同时具有增强免疫、促生长及抗病毒等生物学功能。所以,本研究通过体内、体外添加α-MOS来研究其对AFB1促进SIV复制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一、AFB1对SIV复制的影响研究本试验中,我们首先检测不同浓度AFB1对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犬肾细胞(MDCK)和人非小细胞性肺癌肺泡上皮细胞(A549)活性的影响,筛选出对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的AFB1浓度用于后续试验,以排除AFB1诱导的细胞毒性对SIV复制的影响。同时,根据以往文献和国内外关于无毒性AFB1的报道,选择对小鼠相对“安全”的AFB1剂量用于体内试验。接下来,我们以传代PAMs、MDCK和A549以及小鼠为模型,通过体外、体内感染H1N1型SIV,来检测AFB1对SIV复制的影响。细胞试验结果显示:0.01-0.05 μg/ml AFB1能够显著增加H1N1型SIV滴度,增加SIV M mRNA和NP蛋白在PAMs、MDCK和A549上的表达水平。这些结果共同表明低浓度AFB1能够促进H1N1型SIV在体外复制。体内试验结果同样显示:10-40 μg/kg AFB1显著增加H1N1型SIV复制,包括增加病毒M mRNA和NP蛋白在小鼠肺脏的表达水平,同时还能够降低小鼠增重,增加肺指数,加剧肺组织病理损伤。这些结果表明低水平AFBi污染能够促进SIV在小鼠体内感染,并加重病毒感染程度。综上所述,我们的试验结果表明低水平AFB1能够促进H1N1型SIV在体内、体外复制,并加重病毒感染程度。二、AFB1促进SIV复制的TLRs通路研究为了进一步研究AFB1促进SIV复制的机制,我们在体外、体内建立H1N1型SIV感染的传代PAMs和小鼠模型。通过小RNA干扰Toll样受体4(TLR4)、注射TLR4特异性抑制剂(TAK242)和TLR4基因敲除(TLR4 KO)等方法去除TLR4的影响,来比较TLR4干扰/基因缺失前后AFB1促进SIV复制的变化情况。首先,我们使用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AFB1促进SIV复制过程中,TLR4及其下游因子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野生型小鼠脾脏和PAMs中TLR4表达水平显著增加,TLR4-NFκB通路上调,同时TNF-α表达和血清TNF-α浓度显著增加。体外siTLR4转染试验结果显示:与阴性转染对照相比,TLR4干扰后SIV滴度、病毒M mRNA和N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这说明siTLR4阻碍AFB1对SIV复制的促进作用。此外,在本研究中我们还使用NFκB抑制剂(BAY11-7082)进一步研究AFB1促进SIV复制的机制。结果显示:BAY11-7082显著降低由AFB1促进的病毒滴度的增加,病毒mRNA表达水平的增加以及TNF-α mRNA表达水平的增加,并且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表明NFκB的抑制阻碍了 AFB 1促进SIV在PAMs上复制及其所致炎性反应。体内试验结果显示:与注射对照组和野生型小鼠相比,TAK242注射组小鼠和TLR4敲除组小鼠增重和肺指数无显著变化,但是肺脏中病毒M mRNA和NP表达水平以及肺组织损伤显著降低;体内结果进一步说明TLR4抑制/基因缺失阻碍了AFB1对SIV的复制及其所致肺组织损伤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我们的试验结果表明AFB1可能通过上调TLR4-NFκB从而促进SIV复制及其所致炎症和肺组织损伤,或者至少在TLR4存在的情况下AFB1才会发挥此作用,即TLR4的存在会营造AFB1促进SIV复制及其所致炎症和肺组织损伤的环境。三、AFB1促进SIV复制的巨噬细胞极化机理研究本试验以小鼠和传代PAMs为模型,通过体内、体外感染H1N1型SIV进一步研究是否高浓度、长时间AFB1暴露更为促进SIV复制,并从巨噬细胞极化角度阐明其作用机制。体内试验结果显示:低剂量AFB1显著增加流感病毒M mRNA、NP、M1和M2蛋白在小鼠肺脏表达,同时还能够显著降低小鼠增重,增加肺指数,加剧小鼠肺和脾组织损伤。此外,低剂量AFB1暴露还增加了 SIV感染15天小鼠血清TNF-α含量、脾指数和肺支气管灌洗液中CD206 阳性巨噬细胞数,降低胸腺指数和肺支气管灌洗液中CD80 阳性巨噬细胞数;与此相一致地,在SIV感染18-21天小鼠血清TNF-α含量回到基本水平,随后血清IL-10含量显著升高。细胞试验结果显示:低浓度AFB1同样增加病毒滴度,病毒MmRNA、NP蛋白表达以及NP阳性细胞数;体外流式细胞术和扫描电镜形态学观察结果还显示低浓度AFB1促进SIV感染的PAMs在SIV感染后8 h向促炎性巨噬细胞表型(M1型巨噬细胞)极化,24-48 h向抑炎性巨噬表型(M2型巨噬细胞)极化;最后,通过体外添加脂多糖(LPS)刺激,我们发现LPS能够逆转PAMs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同时完全抵消由AFB1促进的SIV复制。综上所述,体内、体外试验结果共同表明低水平AFB1可以促进H1N1型SIV在体内、体外复制,同时调节体内和体外肺泡巨噬细胞从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而添加脂多糖逆转M2极化可能有利于消除由AFB1促进的SIV复制。四、甘露寡糖干预AFB1促进SIV复制的作用研究本试验以小鼠和传代PAMs为模型,通过体内、体外感染H1N1型SIV,以及AFB1和α-MOS暴露,来检测α-MOS对AFB1促进的SIV复制的影响。体外试验结果显示:α-MOS阻碍AFB1促进SIV复制,降低SIV滴度、病毒M mRNA和NP表达水平。体内试验结果同样显示:α-MOS显著降低AFB1增加的病毒M mRNA和NP蛋白在小鼠肺脏表达,同时还能够缓解AFB1降低的小鼠增重、增加的肺指数,以及增加的肺和脾组织损伤。综上所述,我们的试验结果表明α-MOS能够阻碍AFB1促进H1N1型SIV复制,同时缓解AFB1暴露加剧的SIV感染程度。五、甘露寡糖干预AFB1促进SIV复制的作用机理研究本试验以小鼠和传代PAMs为模型,通过体内、体外感染H1N1型SIV,以及AFB1和α-MOS暴露,进一步探索α-MOS干预AFB1促进SIV复制及组织损伤的作用机理。体内和体外试验结果共同表明:α-MOS能够从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小鼠的脾脏和肺脏以及PAMs中TLR4、NF-κB和TNF-α的表达。我们通过体外DNA转染进行TLR4过表达,来进一步探讨α-MOS是否是通过抑制TLR4基因表达来削弱AFB1促进的SIV复制及炎性反应。结果显示:在细胞进行TLR4 DNA转染后,α-MOS的保护性作用被显著逆转。因此,我们得出结论,α-MOS可以通过抑制TLR4信号通路来保护PAMs免受AFB1促进的SIV感染及其所致免疫损伤。体外添加TNF-α试验结果表明:增加不同浓度TNF-α后病毒滴度、M mRNA和NP表达水平并没有显著变化。为了进一步证实TLR4在α-MOS削弱AFB1促进SIV感染及其炎性损伤中的作用,本研究使用TLR4KO和野生型(WT)小鼠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与饲喂基础日粮的WT小鼠相比,饲喂500 mg/kg α-MOS的WT小鼠肺脏中SIV M mRNA和NP的表达水平降低;相反,与饲喂基础日粮的TLR4 KO小鼠相比,饲喂500 mg/kg α-MOS的TLR4 KO小鼠肺脏中SIV M mRNA和NP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α-MOS以TLR4依赖性方式阻断AFB1促进的SIV感染。与此相似地,α-MOS也以TLR4依赖性方式增加小鼠体重,并降低肺指数。HE染色结果显示:与饲喂基础日粮的WT小鼠相比,饲喂500 mg/kg α-MOS的WT小鼠的肺和脾损伤减轻。相比之下,TLR4 KO废除了α-MOS的保护性作用。总之,我们的数据表明α-MOS以TLR4依赖性方式减轻AFB1促进的SIV感染及其所致组织损伤。综上所述,这些结果共同表明α-MOS能够下调TLR4-NFκB通路,降低TNF-α表达,但是α-MOS可能通过TLR4依赖性而非TNF-α依赖性方式降低TLR4-NFκB通路从而缓解AFB1促进的H1N1型SIV复制及其所致组织损伤。
史莹华[4](2005)在《纳米级硅酸盐结构微粒(NSP)吸附猪饲粮中黄曲霉毒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应用纳米技术构建了专性高效吸附黄曲霉毒素的纳米级硅酸盐结构微粒(NSP),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两个方面研究了NSP对黄曲霉毒素(AF)的吸附,并比较了NSP和普通硅酸盐(SP)的吸附效果,进而探讨了NSP的吸附机理。 体外试验:从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介质pH、吸附温度等方面研究了NSP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吸附效果,并比较了硅酸盐材料改性前后对黄曲霉毒素吸附性能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NSP对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属于化学吸附;吸附速度快,60min可以达到吸附平衡;且解吸率低,B1、B2、G1、G2的解吸率分别为6.75%、8.21%、7.18%、9.03%,均低于10%。对吸附性能的比较结果显示:NSP对黄曲霉毒素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其吸附是多分子层的;而SP对黄曲霉毒素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式,其吸附是单分子层的;NSP和SP对黄曲霉毒素的吸附均为热力学自发过程;在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上,NSP均明显高于SP。 饲养试验:选用144头体重29.8±1.3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如下的试验日粮:基础日粮(不含AF)、基础日粮+0.3%SP、基础日粮+0.3%NSP、基础日粮+0.1 mg/kg AF、基础日粮+0.1 mg/kg AF+0.3%SP、基础日粮+0.1 mg/kgAF+0.3%NSP。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半。试验预饲期为7天,正式试验期为90天。试验猪饲喂粉料,自由采食和饮水。饲养试验结束后,按体重相近的要求,从每个处理组中各选8头(公母各半),共48头,按常规方法屠宰。取相关组织样品进行残留量、抗氧化指标、免疫学指标、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酶活性指标等的测定。结果表明: (1)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 mg/kg的黄曲霉毒素,严重影响了试验猪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了试验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抑制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严重损害了试验猪的肝脏和肾脏功能,造成了相关指标的异常升高或降低。 (2)在基础日粮中添加NSP和SP对试验猪的生长性能及其它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影响,提示硅酸盐材料本身对动物是无毒无害的,可以安全地添加于饲料中。 (3)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日粮(0.1 mg/kg AF)中,添加0.3%的NSP,可以极
张慧丽[5](2014)在《抗黄曲霉菌花生基因模型的构建》文中提出黄曲霉毒素是由产毒的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菌(Aspergillus parasitis)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种强致癌物质,能污染如花生、棉花和玉米等农作物。了解农作物对真菌侵染的基本抗性机制将是获得安全的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产品的关键环节。首先,为了发现抗性花生对抗黄曲霉菌侵染的机制,在前三章的研究中,抗性花生(R)GT-C20和易感花生(R)Tifrunner被接种了黄曲霉菌培养1-7d,通过检测黄曲霉毒素合成途径的基因、花生的抗性基因和花生的营养成分含量从1d到7d的变化,推导出花生抗黄曲霉菌的机制,建立抗黄曲霉菌的花生筛选模型。一方面的研究是对花生上的黄曲霉菌的生长和毒素合成基因与不同品种的关系。生长在R品系的上的黄曲霉菌丝体远远低于S上的,此外,同S相比R品系上的毒素的合成完全被抑制。黄曲霉菌感染的R和S品系的实时定量反转录PCR结果显示,包括调节基因aflR及结构基因aflD,aflM,aflP和aflQ的5个黄曲霉毒素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没有减少,但是在R品系上显著地被延迟了。结果显示,R品系中的抗性因素对黄曲霉菌的生长和改变真菌发育具有负向的抑制作用。这种发育紊乱改变了黄曲霉毒素合成途径基因表达的时间和模式,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黄曲霉菌不能产生毒素。另一方面是对于被黄曲霉菌感染的花生的抗性基因在1-7d内在不同品种间变化规律的研究。研究选取了 14个基因(前期微阵列结果显示的可能参与花生抗黄曲霉感染的基因)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接种黄曲霉菌后,各种基因的表达随时间改变的表达量不同,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根据7天实验周期内R和S表达水平与相对表达模式,这14个基因可以分类成6个不同的组,各组分别属于3个主要的遗传和生物化学水平的应激-反抗过程。应对黄曲霉菌的侵染,抗感与易感品的基因表达网络按一定的次序被激活。同时,对于染菌花生还进行了不同品种花生不同营养成分变化与黄曲霉菌的关系的研究。通过比较染菌前后的花生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总结了花生的营养成分对黄曲霉菌生长和毒素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用HPLC法测定的还原糖、用索式提取法测定的游离脂肪酸,还有用氨基酸测序仪测定的谷氨酸等对花生抵抗黄曲霉菌的生长和毒素的合成起了正向的有利作用。第二,因为PR-1(抗病相关蛋白-Ⅱ)的生物学功能仍旧不明确,14个显著上调基因中的一个常用于抗性蛋白标志物的AhPR-1基因,被选出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用逆转录PCR和实时定量逆转录PCR两种方法都表明,R和S品种间的AhPR-1基因的表达水平都有显著的差异。通过克隆表达的AhPR-1基因在pET28质粒中的测序确定,并将重组AhPR-1基因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 2(DE3)pLysS中,进一步对大肠杆菌表达的AhPR-1蛋白进行纯化。同时,AhPR-1 gene也被转化到pCAMBIA1300-AhPR1质粒介导的农杆菌中。纯化的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AhPR-1蛋白通过LC-MS/MS和WestBlot确定后,在培养基中对黄曲霉菌、大肠杆菌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抑制作用。第三,基于大肠杆菌重组花生AhPR-1蛋白具有抑菌的作用,研究了利用响应面法优化AhPR-1蛋白抑制花生黄曲霉菌生长的环境影响因素。用黄曲霉的表观评估法和HPLC法检测的毒素合成的含量为评价标准,考察了AhPR-1蛋白浓度、作用温度和水分活度对蛋白抑制黄曲霉菌侵染花生及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花生染黄曲霉菌浓度为4×106CFU/mL时条件下,随着蛋白浓度升高抑菌效果越明显,0.32ng/μL和0.40ng/μL,差别不是很明显;温度28℃,水分活度0.3-0.4的条件下,AhPR-1蛋白的抑制效果最显著。因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AhPR-1蛋白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黄曲霉菌在花生表面的生长繁殖和毒素的合成。第四,通过应用筛选模型中途径一的菌丝体生长指数及毒素含量的薄层和HPLC方法对不同品种的花生进行筛选的应用,不仅能检验模型方法的适用性,更能从研究花生中发现对黄曲霉菌抵抗能力强的品种。从辽宁省风沙所和葫芦岛市选用18种花生品种,用黄曲霉NRRL3357菌株接种花生仁培养7天,根据传统分级标准得到的感染指数,分析花生的抗黄曲霉感染的能力;利用半定量薄层层析法和精确定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到的黄曲霉毒素含量,确定花生的抗黄曲霉毒素合成的能力。结果表明同一品种表观评估法观测的黄曲霉感染指数与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基本一致,鉴定出2个具有抗黄曲霉感染能力高和黄曲霉毒素产生量低的花生品种,分别是阜花1 1和白沙1016。最后,由于AhPR-1蛋白存在的抑制真菌的能力,所以重组AhPR-1蛋白也应是一种潜在的真菌抑制剂。重组AhPR-1蛋白和其他的真菌抑制剂作用到花生表面,然后用黄曲霉菌接种。评估5天后的生长指数和测定HPLC的毒素含量后,并将不同试验处理组的花生表面的黄曲霉毒素合成途径的nor1,ver1,omtA和afl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PCR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重组AhPR-1蛋白组的生长指数和毒素含量都远低于空白组,略低于阳性抑制剂使用组。重组AhPR-1蛋白的抑制功能被显著地观察和检测到,因而在花生的储藏过程中重组AhPR-1蛋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后丽丽[6](2018)在《硒和N-乙酰半胱氨酸缓解AFB1和OTA对猪肺泡巨噬细胞联合毒性的研究》文中指出黄曲霉毒素(Aflatoxin)和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均是多种曲霉菌和青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这些真菌毒素作为次级代谢物长期存在并持续污染食品和动物饲料等。黄曲霉毒素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为有害的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被认为是第一类致癌物,其靶器官是肝脏。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人类巴尔干地方性肾病的一种潜在致癌物,是一种2B型潜在致癌物,OTA的靶器官是肾脏。AFB1和OTA均能引起肾毒性、肝毒性和免疫毒性等,且在谷物以及动物饲料中AFB1和OTA的共同污染是非常常见的问题,但关于AFB1和OTA联合暴露及其机理研究方面少有深入探讨。硒是各种生命体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必需成分,而硒蛋氨酸(Selenomethionine,SeMet)作为有机硒的一种,能够促进硒在人体中的吸收效率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清除氧化自由基等。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是细胞内还原性谷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前体,而GSH是一种公认的抗氧化剂,由于其不能直接添加于机体产生作用,所以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前体物质NAC便被应用于机体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研究报道,SeMet和NAC均具有抵抗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反应等功能。目前虽有诸多关于硒和NAC的研究报道,但在多种毒素暴露于猪免疫细胞时,关于SeMet和NAC联合保护作用未见报道。本论文主要对AFB1和OTA两种毒素诱导的猪肺泡巨噬细胞免疫毒性和氧化应激及其机制的研究,对SeMet和NAC联合保护AFB1和OTA诱导的氧化应激和免疫毒性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一.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的联合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本试验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讨AFB1和OTA对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的联合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本试验中应用了猪肺泡巨噬细胞系3D4/21为模型,以8×103、1×105、2×105的细胞量分别接种于96孔板、12孔板和6孔板,在37℃、含有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通过MTT法测定了细胞分别与AFB1和OTA共同培养48 h的半数致死量(IC50),同时测定10%-50%的半数致死量进行联合。应用激光共聚焦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和测定了毒素暴露后细胞的凋亡和ROS水平。同时,应用中性红吞噬法和real-time PCR测定了毒素暴露后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以及TNF-a、IL-6的mRNA表达水平。为了研究其中的信号通路,应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了 IκBα、p65和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FB1和OTA的半数致死量分别是0.8μg/mL和2 μg/mL,当 AFB1浓度为 0.16 μg/mL(20%*IC50)和 OTA 浓度为 0.4 μg/mL(20%*IC50)联合时,能显著降低细胞活力、升高LDH的活性并诱导3D4/21细胞凋亡,显著降低3D4/21细胞的吞噬能力,使TNF-a和IL-6的释放增加,诱导细胞产生氧化应激,显著升高ROS水平降低GSH的产生。添加抗氧化剂NAC后,能显著逆转毒素诱导的氧化应激和免疫毒性。此外,western blotting显示,AFB1和OTA的联合作用能显著促进IκBα的降解、NFκB(p65)的磷酸化。NFκB的抑制剂BAY 11-7082 在对细胞无显著毒性的浓度时,能够逆转以上效果。由此可以得出结论,AFB1和OTA的联合可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而加重免疫毒性。试验二.硒蛋氨酸和N-乙酰半胱氨酸缓解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诱导的氧化应激和免疫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硒蛋氨酸(SeMet)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活性。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B1(AFB1)和赭曲霉毒素A(OTA)可以诱导免疫毒性和氧化应激。本研究的主旨是确定SeMet和NAC的联合保护作用和潜在机制。在这项研究中,SeMet和NAC显著缓解了 AFB1和OTA联合诱导猪肺泡巨噬细胞的细胞活力、谷胱甘肽和吞噬作用的下降。添加SeMet和NAC降低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凋亡、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活性氧(ROS)水平和促炎细胞因子(TLR4,TNF-a和IL-6)表达的上升趋势。结果表明,SeMet和NAC能够减缓AFB1和OTA诱导的氧化应激和免疫毒性,且二者低剂量的联合保护作用显著高于单独使用。SeMet和NAC有效联合保护浓度确定后,为了分析不同的MAPKs蛋白的磷酸化情况,应用 Western blotting 测定了 p38、p-p38、ERK1/2、p-ERKl/2、JNK、p-JNK 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联合使用SeMet和NAC能显著降低由AFB1和OTA诱导的ERK MAPK通路蛋白的激活。通过使用ERKl/2、p-38和JNK的激活剂证明,SeMet和NAC的联合保护作用是通过ERKMAPK信号通路来实现的,而与p-38和JNK信号通路无关。综上所述,SeMet与NAC联用可减轻猪肺泡巨噬细胞中AFB1和OTA诱导的联合免疫毒性和氧化应激,且与ERK MAPK途径有关。
魏超[7](2018)在《健脾磨积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临床部分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组选用健脾磨积汤联合经皮乙醇注射(P EI)方案,对照组单纯采用PEI治疗方案,观察健脾磨积汤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新的治疗方案。2.实验部分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健脾磨积汤对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和迁移侵袭的影响,解释健脾磨积汤治疗原发性肝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健脾磨积汤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肝细胞癌患者50例,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健脾磨积汤联合经皮乙醇注射(PEI)方案,对照组单纯采用PEI治疗方案。以近期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卡式评分、体重变化评价、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肝功能(ALB、ALT、AST、TB)、肾功能指标(BUN、Cr)为观察指标,两组均在治疗6周后比较上述指标,以评价健脾磨积汤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2.实验研究:将人肝癌细胞HepG2分为对照组、健脾磨积汤低、中、高剂量组,通过MTT实验观察健脾磨积汤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健脾磨积汤对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健脾磨积汤对人肝癌细胞HepG2迁移、侵袭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健脾磨积汤对人肝癌细胞HepG2中P53、Bcl-2、Bax蛋白的影响。结果:1.临床研究:(1)近期瘤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RR)为16.00%,临床获益率(CBR)为96.00%,对照组有效率(RR)为12.00%,临床获益率(CBR)为84.00%,两组瘤体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积分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l)。(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病例显著改善5例(20.00%),部分改善16例(64.00%),无改善4例(16.00%),改善率达84.00%;对照组无显著改善病例,部分改善病例10例(40.00%),无改善15例(60.00%),改善率达40.00%,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改善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l)。(4)生活质量评分(卡式评分)比较:(1)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卡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l),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KPS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l)。(5)KPS疗效比较:治疗组病例改善13例(52.00%),稳定11例(44.00%),降低1例(4.00%);对照组病例改善4例(16.00%),稳定16例(64.00%),降低5例(20.0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在生活质量的改善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l)。(6)体重变化比较:治疗组病例体重增加5例(20.00%),体重稳定14例(56.00%),体重降低6例(24.00%);对照组体重增加2例(8.00%),体重稳定10例(40.00%),体重降低13例(52.0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在体重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l)。(7)肝功能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ALT、AST、TB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LB、ALT、AST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肾功能:两组治疗前后BUN、Cr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研究:健脾磨积汤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并能促进其凋亡,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迁移和侵袭,能够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P53蛋白表达,下降Bcl-2/Bax蛋白的比率。并且健脾磨积汤的以上作用具有药物浓度依赖性。结论:1.临床部分健脾磨积汤可以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保护和恢复肝功能,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突出了健脾磨积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2.实验部分(1)健脾磨积汤具有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作用(2)健脾磨积汤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侵袭迁移的作用(3)健脾磨积汤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侵袭迁移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P53蛋白表达,下降Bcl-2/Bax蛋白的比率有关。
冯一秦[8](2008)在《柱撑处理对蒙脱石纳米微粒吸附霉菌毒素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应用纳米技术,构建了蒙脱石纳米微粒MN、CTAB-柱撑蒙脱石纳米微粒CMN和Al2O3-柱撑蒙脱石纳米微粒AMN,并对其进行表征。以MN作为对照,系统地研究了柱撑后的CMN和AMN对玉米赤霉烯酮(ZEA)、赭曲霉毒素A(OTA)和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AFG2)的吸附效果及吸附稳定性和选择性;同时,运用Caco-2细胞模型考察了CMN、AMN和上述六种霉菌毒素对Caco-2细胞的增殖毒性以及CMN和AMN通过吸附对其在Caco-2细胞模型中跨膜转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柱撑蒙脱石纳米微粒的构建与表征以钠基蒙脱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AlCl3·6H2O为主要原料,应用纳米科技,构建出蒙脱石纳米微粒MN、柱撑蒙脱石纳米微粒CMN和AMN,比较研究了MN、CMN和AMN的粒径大小和晶体结构。经原子力显微镜分析,CMN和AMN的粒径均小于100nm,经X衍射谱线和红外光谱分析,CTAB和Keggin铝离子以离子交换的方式进入蒙脱石结构单元层间,后者再经500℃高温煅烧后,在蒙脱石层间形成Al203氧化物柱。与MN相比,CMN和AMN经柱撑后doo1层间距增大,分别增加了0.628nm和0.246nm;粒径变小,分别降低了24.77nm和20.56nm。CMN和AMN在分别吸附了ZEA、OTA和AFB1后,形成吸附剂-霉菌毒素复合物,再进行XRD和FTIR分析。XRD分析结果显示,CMN在吸附了ZEA、OTA和AFB1后,其doo1层间距分别增加了0.057nm、0.066nm和0.066nm;AMN在吸附了ZEA、OTA和AFB1后,其doo1层间距分别增加了0.005nm、0.036nm和0.02nm。XRD结果表明,CMN比AMN表现出更优异的吸附性能与霉菌毒素分子能够大量进入其层间有关。FTIR分析显示,CMN和AMN在吸附霉菌毒素分子时,其层间的烷基碳链、Al2O3中的氧原子、霉菌毒素分子结构中的羰基氧原子和不饱和碳-碳双键及碳-氧双键均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2柱撑蒙脱石纳米微粒对霉菌毒素的吸附研究从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溶液pH、吸附温度、振荡速度以及起始浓度等方面研究了CMN和AMN在体外水相溶液中对ZEA、OTA、AFB1、AFB2、AFG1和AFG2的吸附效果,同时也考察了CMN和AMN对它们的吸附稳定性和选择性。结果显示,经过柱撑的CMN和AMN对上述六种霉菌毒素均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效果,根据Freundlich等温方程,CMN和AMN对ZEA、OTA、AFB1、AFB2AFG1、AFG2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达到了1830.21μg/g和1034.90μg/g(P<0.05)、3663.53μg/g和2466.61μg/g(P<0.05)、3112.43μg/g和2087.37μg/g(P<0.05)、1479.79μg/g和1210.60μg/g(P<0.05)、1882.35μg/g和523.72μg/g(P<0.05)、975.89μg/g和905.94μg/g(P>0.05);根据Langmuir等温方程,ZEA、OTA、AFB1、AFB2、AFG1、AFG2在CMN和AMN上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达到了1250.00μg/g和1428.57μg/g(P>0.05)、1111.11μg/g和1250.00μg/g(P>0.05)、1428.57μg/g和1666.67(P>0.05)、1111.11μg/g和1111.11μg/g、1250.00μg/g和1250.00μg/g、1000.00μg/g和1111.11μg/g(P>0.05);而未经柱撑处理的MN的饱和吸附容量根据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方程分别达到了199.34μg/g和555.56μg/g、149.14μg/g和333.33μg/g、1666.67μg/g和1100.27μg/、393.01μg/g和2500.00μg/g、714.29μg/g和258.64.00μg/g、250.09μg/g和1000.00μg/g。与MN相比,有机或无机柱撑均使CMN和AMN对六种霉菌毒素的饱和吸附容量显著提高(P<0.05)。吸附稳定性和选择性研究结果显示,CMN和AMN对上述六种霉菌毒素均具有很强的吸附稳定性和选择性,属于化学吸附,解吸率均在6.0-20.0%范围内,赖氨酸、蛋氨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Ca2+和Fe2+等主要饲料养分均未对霉菌毒素的吸附产生显著影响(P>0.05)。CMN和AMN对六种霉菌毒素的吸附速度快,60分钟内即可达到平衡;pH降低和温度升高均有促进其吸附霉菌毒素的趋势(P>0.05)。3柱撑蒙脱石纳米微粒和霉菌毒素对Caco-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Caco-2为评价细胞系,通过MTT法研究了CMN、AMN、ZEA、OTA、AFB1、AFB2、AFG1和AFG2对Caco-2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添加不同剂量的CMN或AMN对霉菌毒素损伤Caco-2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霉菌毒素添加剂量为250ng/ml、500ng/ml、750ng/ml、1000ng/ml和暴露时间为12h、24h、36h、48h的情况下,六种霉菌毒素均显著降低了Caco-2的相对存活率,在较低浓度和较短的暴露时间里,其对Caco-2细胞的增殖毒性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在CMN和AMN的添加剂量为0.25%、0.5%、0.75%、1.0%和暴露时间为24h、48h、72h的情况下,Caco-2的相对存活率均在88.76%以上;毒性评级结果显示,CMN和AMN对Caco-2的毒性级别仅为1级,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对人体植入材料的细胞毒性不大于1级的规定,可以用于霉菌毒素在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研究。在六种霉菌毒素浓度均为900 ng/ml的细胞培养液中,依次添加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5%、0.5%、0.75%和1.0%的CMN和AMN,暴露时间为48h,CMN和AMN均能在各个添加剂量显著提高Caco-2的相对存活率(P<0.05)。与添加ZEA的阳性对照相比,二者在不同添加剂量对Caco-2细胞相对存活率的提高幅度分别达到95.2%、101.9%、103.4%、104.8%和55.1%、62.1%、65.6%、72.5%;与添加OTA的阳性对照相比,二者对Caco-2细胞相对存活率的提高幅度分别达到123.9%、137.3%、142.5%、145.4%和80.2%、88.9%、95.0%、104.3%;与添加AFB1的阳性对照相比,二者对Caco-2细胞相对存活率的提高幅度分别达到865.7%、902.5%、917.4%、942.8%和646.5%、680.6%、700.8%、770.0%。与添加AFB2的阳性对照相比,二者对Caco-2细胞相对存活率的提高幅度分别达到716.5%、746.4%、761.7%、771.2%和602.5%、617.9%、640.5%、670.4%。与添加AFG1的阳性对照相比,二者对Caco-2细胞相对存活率的提高幅度分别达到796.4%、833.5%、843.2%、860.9%,和640.6%、600.0%、708.5%、739.1%。与添加AFG2的阳性对照相比,二者对Caco-2细胞相对存活率的提高幅度分别达到605.4%、617.3%、634.7%、646.6%和508.5%、521.6%、537.4%、564.1%。结果显示,在处于高水平霉菌毒素暴露的环境下,CMN和AMN通过吸附霉菌毒素均能有效降低其对Caco-2细胞的损伤。4柱撑蒙脱石纳米微粒对霉菌毒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转运的影响应用Caco-2细胞吸收模型,研究了CMN和AMN在模拟消化道环境中对六种霉菌毒素跨膜转运的影响。试验组AP侧六种霉菌毒素的浓度均为900 ng/ml,CMN和AMN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均为0.25%,37℃培养3h,从Caco-2细胞模型的BL侧移取200μl样品液进行HPLC分析,计算各霉菌毒素的跨膜转运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MN分别使ZEA、OTA、AFB1、AFB2、AFG1和AFG2在Caco-2细胞单层中的转运率下降了90.78%、93.68%、91.37%、87.95%、90.72%和87.48%(P<0.05),AMN则分别使之降低了85.34%、88.87%、84.09%、83.74%、87.55%和82.43%(P<0.05);与AMN相比,CMN也显著降低了六种霉菌毒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跨膜转运率,降低幅度依次为37.14%、43.21%、45.78%、25.90%、25.50%和28.69%(P<0.05)。
郑海平[9](2012)在《银杏叶提取物对AFB1致大鼠肝癌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HC)是人类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排第五,死亡率排第三。我国是原发性肝癌高发的国家,每年因原发性肝癌死亡的人数有23万之多,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近20%,仅次于胃癌位居第二位,在江苏启东及广西扶绥地区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尤其突出。原发性肝癌具有诊治难、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必须进一步加强原发性肝癌的防治研究。流行病学及动物学实验研究表明,在我国和一些非洲国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饮食中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 AFT)污染是原发性肝癌高发人群的2个主要危险因素。而且,这两个因素之间能够相互协同,共同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AFT是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所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化学上属二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根据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天然产生的AFT分为B1、B2、G1及G2四种异构体。在我国,许多的食物、粮油、药品原料、农副产品及其制成品均易被AFT所污染,其中又以黄曲霉素B1(Aflatoxin B1, AFB1)的污染最为广泛,毒理作用也最强。AFB1是目前所知的最强致癌物质之一。研究表明,食物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多少与肝癌的发生呈正相关,这已被许多流行病学实验病理学研究所证实。研究表明,AFB1在没有经过代谢活化之前的母体化合物是无致癌性的,它进入机体后必须通过体内的Ⅰ相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系统作用,生物代谢活化后才能表现出毒性作用,被吸收的AFB1进入机体后,经Ⅰ相药物代谢酶代谢转化,形成黄曲霉毒素M1(Aflatoxin M1, AFM1)、黄曲霉毒素P1(Aflatoxin P1, AFP1)、黄曲霉毒素Q1(Aflatoxin Q1, AFQ1)及黄曲霉毒素醇,后三者被认为无活性而通过尿液或粪便排泄出体外。而AFM1和AFB1可被细胞色素P450lA2(Microsomal cytochrome P4501A2,CYP1A2)、细胞色素P4503A4(Microsomal cytochrome P4503A4, CYP3A4)代谢活化为能与细胞大分子物质(DNA或蛋白)结合形成活性中间体AFM1-8,9环氧化物(AFM1-exo-8,9-epoxide)及AFB1-8,9环氧化物(AFB1-exo-8,9-epoxide, AFBO)方才具有基因毒性及致癌性。作为催化这一代谢反应的关键酶——细胞色素P450,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其中又以CYP3A4的含量最多及活性最高。AFBO能自发和核酸及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相结合而形成相应加合物。AFB1和DNA共价结合形成AFB1-DNA加合物是引起基因突变的基础,也是导致原发性肝癌发生的第一步。AFB1-DNA加合物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除部分被体内Ⅱ相代谢酶如谷胱苷肽转移酶(GST)等作用下转为无毒物排出体外,由于分子内电子场的改变,也可自发形成其它DNA加合物,导致DNA损伤。AFT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为了防止或者减少其造成的各种危害,除了避免食物被污染及去除毒素等措施外,用各种化学的方法抑制、延迟或者逆转癌变过程,并防止癌症发生的途径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研究发现,一些植物性化学物如叶绿素、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等在肿瘤化学预防这一邻域有着独特的防癌作用。通过在AFT高污染地区补充植物化学物制剂或其含量较高的食物来预防AFT致肝癌效应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食物及其成分作为化学预防剂具有安全、易接受的优点,是目前开展AFB1相关恶性肿瘤化学预防剂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银杏(Ginkogo biloba L)为银杏科植物,其叶和果均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标准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被国际通称为EGb761,一般含有24%的黄酮甙类及5-7%的银杏特有的萜烯类。近来研究发现EGb761及其组分可以通过抗氧化、抗血管生成及其基因调节而具有抗癌的作用。因此,目前对银杏叶的药用价值研究已从最初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应用扩展至抗肿瘤领域。前期实验研究证实EGb761对AFB1诱导的大鼠肝癌有抑制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在实验大鼠肝癌表达的众多基因中,IGF-Ⅱ、P16Ink4a、NADE、GST-Pi及UGT等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明显大于正常肝脏,p75NTR、P53、AKR7A及COX-2等基因与大鼠肝癌的关系尤为突出。本研究通过动态观察EGb761在AFB1诱发大鼠肝癌实验过程中对肝脏相关代谢酶及上述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EGb761化学阻断大鼠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肝癌防治药物的研制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将有很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方法建立AFB1致PHC大鼠模型:70只雄性4周龄Wistar大鼠适应环境后,按体重随机将其分为3组:AFB1组,25只,喂饲正常饲料,于第4周开始腹腔注AFB1至第52周;EGb761+AFB1组,25只,每天喂饲含2g/kgEGb761饲料至实验结束,腹腔注AFB1剂量及时间同AFB1组;空白对照组,20只,喂饲正常饲料,不给AFB1处理。分别于实验第13周、23周、33周、43周、53周及63周对全部动物进行剖腹肝活检,第73周结束实验,处死全部实验动物。所取肝组织标本分成3块,一块立即制备肝匀浆,分离出肝微粒体进行肝代谢酶CYP3A4及GSH的检测;一块冷冻保存于-80℃,用于检测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一块放入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内固定后常规石蜡包埋,用于HE染色。采用Real time-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相对定量分析IGF-Ⅱ、p16Ink4a、NADE及p75NTR等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对各蛋白表达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大鼠肿瘤发生情况:第73周实验结束时,各组有效动物数及肿瘤发生情况如下:AFB1组17只,发生恶性肿瘤13例(76.5%),其中10例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其余为胆管细胞癌2例、纤维肉瘤1例,原发性肝癌发生率为70.6%(12/17);EGb761+AFB1组17只,发生恶性肿瘤6例(35.3%),其中HCC为5例,胆管细胞癌1例,原发性肝癌发生率为35.3%(6/17)。对照组16只,无肿瘤发生;EGb761+AFB1组肝癌发生率显著低于AFB1组(P<0.01)。2.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实验过程中,由AFB1诱发的肝脏恶性肿瘤最早出现在第52周,为纤维肉瘤,第一例肝癌的出现在第55周,最早出现肿瘤及第一例肝癌的大鼠均为AFB1组大鼠。镜下动态观察肝活检组织病理切片显示AFB1诱发大鼠肝癌的癌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3周~33周),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变性;第二阶段(34周~53周)出现异常肝细胞增生灶及增生结节,主要为嗜碱性结节;第三阶段(54周~73周)肝病变进一步加重,逐渐可见癌结节。EGb761+AFB1组大鼠在诱癌各阶段的肝脏损害均较同时段AFB1组要轻,发生增生性病变比AFB1组亦较迟,对照组无上述改变。3.EGb761对肝药酶的影响3.1大鼠肝组织代谢酶CYP3A4活性的变化情况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组大鼠肝组织代谢酶CYP3A4活性在第23周及53周时呈现双波峰变化;CYP3A4酶活性在AFB1组、EGb761+AFB1组,除第13周外,其他时段均高于对照组;AFB1组在第53周及63周时CYP3A4的活性显著于高于EGb761+AF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大鼠肝组织GSH含量的变化情况在整个实验过程中,AFB1组和EGb761+AFB1组肝组织GSH含量在第13至33周时较正常对照组要低,随着实验的进展,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但AFB1组下降过程明显要快于EGb761+AFB1组,在第43周及53周时差异最明显(P<0.05)。而正常对照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时段的变化并不明显。4.EGb761对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4.1EGb761对大鼠肝组织p16Ink4a 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的影响在第13周、33周时,各组p16Ink4a mRNA的表达量差异不明显(P>0.05)。至第53、73周时,AFB1组、EGb761+AFB1组p16Ink4a mRNA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下调(P<0.05),AFB1组下调最明显,与EGb761+AFB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3周、33周时,p16Ink4a蛋白在各组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至第53周、73周时,AFBl组和EGb761+AFB1组中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有所下调(P<0.05)。p16Ink4a蛋白在EGb761+AFB1组表达水平较同时段AFB1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EGb761对大鼠肝组织P53mRNA表达的影响P53mRNA的表达量于第13周时在各组大鼠肝组织中均有低度表达,差异不明显;至第33、53及73周时,AFB1组、EGb761+AFB1组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上调(P<0.01);但P53mRNA在EGb761+AFB1组的表达量较同时段AFB1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3EGb761对大鼠肝组织IGF-Ⅱ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第13周、33周时,IGF-ⅡmRNA在各组肝组织中均有表达,但无明显差异(P>0.05);至第53周、73周时,与对照组比较,AFB1组和EGb761+AFB1组中IGF-ⅡmRNA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EGb761+AFB1组中IGF-ⅡmRNA表达水平较同时段AFB1组明显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3周、33周时,IGF-Ⅱ蛋白在各组肝组织中均为低表达或几乎不表达,无明显差异;至第53周、73周时,IGF-Ⅱ蛋白在AFB1组和EGb761+AFB1组均为高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肝癌的发生发展有逐渐增高趋势;第53周、73周时,EGb761+AFB1组IGF-Ⅱ蛋白表达水平始终低于同期AF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4EGb761对大鼠肝组织NADE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自第33周开始,NADE mRNA的表达量在AFB1组和EGb761+AFB1组均较同时段正常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第33、53及73周时,AFB1、EGb761+AFB1两组中NADE蛋白的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EGb761+AFB1组表达较AFB1组要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EGb761对大鼠肝组织p75NTR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在实验开始的第13至第33周,各组的p75NTR mRNA表达量差异不明显。到第53周及第73周时,在AFB1组及EGb761+AFB1组中的p75NTRmRNA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其中AFB1组下调更为明显,与EGb761+AFB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至第53周时开始,p75NTR蛋白在AFB1组及EGb761+AFB1组中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AFB1组p75NTR蛋白表达量较EGb761+AFB1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EGb761对大鼠肝组织COX-2mRNA表达的影响在实验开始的第13及33周时,COX-2mRNA在AFB1组、EGb761+AFB1组均呈低表达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第53周及73周时COX-2mRNA在AFB1组及EGb761+AFB1组均呈高表达量状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的COX-2mRNA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呈低表达甚至无表达状态。4.7EGb761对大鼠肝组织UGT mRNA表达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的第13、33、53及73周时,UGT mRNA在AFB1组及EGb761+AFB1组中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UGT在EGb761+AFB1组中的表达量在各时段较AFBl组显著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8EGb761对大鼠肝组织AKR7A mRNA表达的影响在实验开始的第13周,AKR7A mRNA的表达量在AFB1组及EGb761+AFB1组中较正常对照组均要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33、53周及73周,EGb761+AFB1组中的表达量要高于AFB1组(P<0.01)。4.9EGb761对大鼠肝组织GST-Pi mRNA表达的影响在整个实验过程中,GST-Pi mRNA的表达量在AFB1组及EGb761+AFB1组中较正常对照组均要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第33、53周时,AFB1组的表达量要高于EGb761+AFB1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至第73周,AFB1组的表达量要显著高于EGb761+AF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p16Ink4a、IGF-ⅡNADE及P75NTR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在实验第73周、53周及33周时,AFB1组及EGb761+AFB1组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与p75NTR蛋白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1.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降低AFB1诱发肝癌的发生率,具有防癌作用,可成为人类与AFB1相关性肝癌的化学预防剂。2.在AFB1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银杏叶提取物能抑制肝脏Ⅰ相酶CYP3A4的活性,从而减少具有基因毒性及致癌性的AFBO的形成,降低其致癌性。3.银杏叶提取物能提高大鼠肝脏GSH的含量水平,从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AFB1诱癌过程中自由基所致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亦可能是其发挥抗癌作用的机制之一。4.银杏叶提取物在AFB1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能够上调抑癌基因p16Ink4a、P53及p75NTR的表达水平,下调肝癌病变相关增殖基因IGF-Ⅱ的表达量,可能是其抗癌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5.银杏叶提取物在AFB1诱发的大鼠肝癌病变过程中,可以显著提高肝组织相关解毒代谢酶UGT及AKR7A的表达水平,以增强机体自身对真菌毒素的解毒能力。6.银杏叶提取物在AFB1诱发的大鼠肝癌病变过程中,能够下调GST-Pi的表达水平,可能与GST-Pi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现象有关。7.银杏叶提取物在AFB1诱发的大鼠肝癌病变过程中,p16Ink4a蛋白与p75NTR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提示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同时调节不同的基因即阻滞了细胞周期,又诱导了相应肿瘤细胞的凋亡,这可能是其抗癌机制之一。
樊彦红[10](2008)在《黄曲霉毒素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锦鲤及原代培养肝细胞的毒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真菌毒素是由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广泛污染各种饲料及饲料原料。动物摄入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会造成动物的真菌毒素中毒。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一大类结构相似的次级代谢产物,是目前已知的最稳定、毒性最强的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禾谷镰刀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主要代谢产物,是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一种,毒性和黄曲霉毒素相比较弱,但广泛存在于各种谷物和饲料。本论文主要研究这两种毒素在常规剂量下对锦鲤的毒性作用,分别从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两个方面对两种毒素单独和联合作用对锦鲤的毒性作用进行了研究。试验Ⅰ江苏省水产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污染情况调查分别从江苏省各地(扬州、盐城、苏州和徐州等)收集的水产饲料及饲料原料,其中粉状料15份,颗粒料15份。毒素经提取净化后,HPLC检测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粉状料和颗粒料中,AFB1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和26.7%,DON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从真菌毒素的绝对含量来看,AFB1的最高含量为16.4μg kg-1,低于国家规定的饲料及饲料原料最大允许量kg-1);而DON的最高含量为7046μg kg-1,高于国家配合饲料允许含量标准(1000μg kg-1).试验Ⅱ黄曲霉毒素B1和脱氧雪腐镰刀茵烯醇对锦鲤生长性能、血液生化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锦鲤270尾(均重为18±0.1g),分为9组,每组10尾,每组设三个平行,2个平行组进行试验观察和统计,1个平行组作为试验过程中解剖检查用(在第1、20、40天各取样3尾剖检)。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AFB1 (0.05mg kg-1)基础日粮+AFB1 (0.1mg kg-1)、基础日粮+DON (lmg kg-1)、基础日粮+DON (5mg kg-1)、基础日粮+AFB1 (0.05mg kg-1)+DON (1mg kg-1)、基础日粮+AFB1(0.05mg kg-1)+DON (5 mg kg-1)、基础日粮+AFB1(0.1 mg kg-1)+DON (1 mg kg-1)、基础日粮+AFB1(0.1mg kg-1)+DON (5mg kg-1).试验为期40天。每20天进行体重、体长、丰满系数、肝胰脏重/体重比、血清生化指标检测(ALP、ALB、ALT、AST、TP)以及肝胰脏、脾脏和肠道的组织学检查。试验结果表明:不管是毒素单独作用还是联合作用,均能不同程度的引起锦鲤生长性能的降低,并表现出体重、丰满系数的下降,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和组织的病理学损伤。随着毒素浓度的升高,毒素的毒性作用显著增加,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毒素单独作用相比,两种毒素联合作用后毒性明显大于一种毒素单独作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试验Ⅲ锦鲤原代肝细胞的分离及原代培养条件的优化在本试验中,选用三种不同的细胞分离方法(机械分离法、胶原酶灌注法和胰酶-EDTA消化法)来获得肝细胞,并将其置于三种不同的培养基中(DMEM, M199和L-15),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17℃、27℃和37℃,5%CO2供应和无CO2供应)进行培养,细胞培养时间为7天,筛选出最方便、实用的锦鲤肝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胰酶-EDTA消化法来分离细胞,并将得到的肝细胞用L-15培养基(无C02供应)或M199培养基(有5%C02供应)于27℃培养可获得状态良好的肝细胞,满足进行毒理学试验的要求。试验Ⅳ黄曲霉毒素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锦鲤原代培养肝细胞的毒性作用的研究在试验Ⅲ的基础上,对分离得到的肝细胞进行培养,分别设置AFB1组(0.01μgmL-1和0.02μg ml-1),DON组(125ng ml-1、250ngmL-1、500ngmL-1、1000ngmL-1和2000 ngmL1),联合毒性组(0.01+125、0.01+250、0.01+500、0.02+125、0.02+250和0.02+500,单位分别为μgmL-1和ng mL-1),试剂对照组(DMSO:2,μLmL-1)及空白对照组,每隔2h,从细胞形态学、酶活性和细胞毒性三个方面研究这两种真菌毒素对锦鲤原代培养肝细胞的单独和联合毒性作用,试验时间为24h。试验结果表明:光学显微镜下发现两种毒素均能在短时间内引起细胞的大量死亡,各试验组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在电镜下,和对照组相比,低浓度联合毒性组和DON组均能发现数量不等的凋亡细胞,而低浓度的AFB1组则仅见个别凋亡的肝细胞。试验V黄曲霉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两种毒素联合作用对锦鲤原代肝细胞DNA损伤的研究在本试验中,分别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和DNA ladder两种方法对毒素引起的细胞凋亡情况进行了研究。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进行研究的结果是,肝细胞凋亡率最高的为联合毒素组[AFB1+DON:0.02(μg mL-1)+125(ngm-1)]组,其次为DON 500ng mL-1组,再次为AFB1+DON:0.01 (μg mL-1)+125 (ng mL-1)组。用DNA ladder进行研究时发现,DON(<500ng mL-1)和低浓度的联合毒素[AFB1+DON:0.01 (μg mL-1)+125 (ng mL-1)和AFB1+DON:0.02 (μgmL-1)+125 (ngmL-1)]可以引起锦鲤肝细胞的明显凋亡,在2.5%琼脂糖电泳凝胶上呈梯状,其它剂量的毒素则不能检测到凋亡的存在。
二、霉菌毒素(Mycotoxins)——一种可能引起原发性肝癌的致癌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霉菌毒素(Mycotoxins)——一种可能引起原发性肝癌的致癌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品中AFB1污染发生的来源及影响因素 |
2 AFB1的分子结构与毒性 |
3 AFB1的致病机理 |
3.1 AFB1的肠道致病性 |
3.2 AFB1的肝脏致病性 |
3.3 AFB1的免疫器官致病性 |
3.4 AFB1的生物转化与致病机理 |
4 食品中AFB1的限量标准 |
5 食品中AFB1的风险评估 |
5.1 AFB1危害描述 |
5.2 AFB1的暴露评估 |
6 食品中AFB1的防控 |
6.1 对于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 |
6.2 对于相关科研及检测部门 |
6.3 对于监管部门与媒体 |
7 结语 |
(2)四种真菌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山东省饲料中真菌毒素污染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篇 综述部分 |
第一章 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毒性及危害 |
1 玉米赤霉烯酮 |
1.1 F-2毒素的毒理特性 |
1.2 F-2毒素与其它毒素的毒力互作效应 |
1.3 F-2毒素的脱毒 |
1.4 国内F-2毒素污染状况和限量 |
1.5 本章小结与展望 |
2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
2.1 T-2毒素的特性 |
2.2 HT-2毒素 |
2.3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
2.4 雪腐镰刀菌烯醇 |
3 伏马菌素 |
3.1 伏马菌素的毒理特性 |
3.2 伏马菌素产生的分子机理 |
3.3 伏马菌素的检测 |
3.4 限量标准 |
4 黄曲霉毒素 |
4.1 黄曲霉毒素的特性 |
4.2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
4.3 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 |
5 赭曲霉毒素 |
5.1 赭曲霉毒素A的结构和理化特性 |
5.2 赭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
6 杂色曲霉毒素 |
6.1 杂色曲霉毒素的结构和理化特性 |
6.2 杂色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部分 |
第二章 F-2毒素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1.2 饲料样品 |
1.3 试验方法 |
1.4 HPLC检测 |
2 结果 |
2.1 标准曲线与回归方程 |
2.2 提取溶液的确立 |
2.3 检测限与定量限 |
2.4 回收率与精密度 |
2.5 方法的确证性试验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T-2毒素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1.2 饲料样品 |
1.3 试验方法 |
1.4 HPLC检测 |
2 结果 |
2.1 优选提取溶液 |
2.2 优选衍生液当量比例 |
2.3 标准曲线和回归方程 |
2.4 加标回收试验 |
2.5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确立 |
2.6 方法的确证性试验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伏马菌素B_1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1.2 饲料样品 |
1.3 试验方法 |
1.4 HPLC检测 |
2 结果 |
2.1 优选提取溶液 |
2.2 优选衍生液当量比例 |
2.3 标准曲线和回归方程 |
2.4 加标回收试验 |
2.5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建立 |
2.6 方法的确证性试验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黄曲霉毒素B_1(AFTB_1)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1.2 饲料样品 |
1.3 试验方法 |
1.4 HPLC检测 |
2 结果 |
2.1 优选提取溶液 |
2.2 优选衍生液 |
2.3 标准曲线和回归方程 |
2.4 加标回收试验 |
2.5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建立 |
2.6 方法的确证性试验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山东省饲料中真菌毒素污染调查 |
1 样品与检测方法 |
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
1.2 检测方法 |
2 仪器与试剂 |
3 真菌毒素限量标准和污染程度判定标准 |
4 结果 |
4.1 饲料样品中4种真菌毒素的检测结果 |
4.2 配合饲料样品中4种真菌毒素的检测结果 |
4.3 浓缩饲料样品中4种真菌毒素的检测结果 |
4.4 预混合饲料样品中4种真菌毒素的检测结果 |
4.5 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及预混合饲料中F-2毒素的检测结果 |
4.6 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及预混合饲料中T-2毒素的检测结果 |
4.7 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及预混合饲料中伏马菌素B_1的检测结果 |
4.8 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及预混合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结果 |
4.9 2011年上半年饲料检测结果 |
4.10 下半年饲料检测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全文创新点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衰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
(3)黄曲霉毒素B1对猪流感病毒复制的促进及甘露寡糖的干预作用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黄曲霉毒素B_1的研究进展 |
1. 霉菌毒素概述 |
2. 黄曲霉毒素B_1(AFB_1)概述 |
2.1 AFB_1的来源 |
2.2 AFB_1的分布 |
2.3 AFB_1的作用机制 |
2.4 AFB_1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和影响因素 |
3. AFB_1的危害 |
3.1 AFB_1对机体的危害 |
3.2 AFB_1对经济的危害 |
4. AFB_1的防治 |
4.1 AFB_1的人为管控 |
4.2 AFB_1的化学防治 |
4.3 AFB_1的生物防治 |
4.4 AFB_1的其他防治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猪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
1. 流感病毒概述 |
2. 猪流感病毒(SIV)概述 |
2.1 SIV的易感动物 |
2.2 SIV感染的症状 |
2.3 影响SIV感染的因素 |
3. SIV感染的防治策略 |
3.1 SIV感染的预防策略 |
3.2 SIV感染的治疗策略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甘露寡糖的研究进展 |
1. 甘露寡糖概述 |
2. 酵母来源甘露寡糖(A-MOS)概述 |
2.1 α-MOS的来源和制备 |
2.2 α-MOS的应用 |
2.3 α-MOS的作用机制 |
3. A-MOS对机体的影响 |
3.1 α-MOS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α-MOS对肠道形态和微生物的影响 |
3.3 α-MOS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3.4 α-MOS对霉菌毒素毒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四章 黄曲霉毒素B_1对猪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试验仪器 |
1.4 工作溶液的配置 |
1.5 细胞的传代培养 |
1.6 病毒培养和扩增 |
1.7 细胞活力测定 |
1.8 细胞乳酸脱氢酶检测 |
1.9 细胞凋亡测定 |
1.10 病毒滴度检测 |
1.11 动物试验设计 |
1.12 HE染色试验 |
1.13 荧光定量PCR检测 |
1.14 免疫印迹试验 |
1.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浓度AFB_1对MDCK、A549和PAMs活性的影响 |
2.2 AFB_1促进SIV在MDCK、A549和PAMs上复制 |
2.3 AFB_1加剧SIV在小鼠肺脏中感染 |
2.4 AFB_1加剧SIV感染所致肺组织损伤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黄曲霉毒素B_1促进猪流感病毒复制的TLRS通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试验仪器 |
1.4 工作溶液的配置 |
1.5 细胞的传代培养 |
1.6 病毒培养和扩增 |
1.7 荧光定量PCR检测 |
1.8 免疫印迹试验 |
1.9 小RNA干扰 |
1.10 动物试验设计 |
1.11 HE染色试验 |
1.12 免疫组化染色 |
1.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AFB_1上调SIV感染的PAMs上的TLR4-NFκB-TNFα表达 |
2.2 TLR4干扰和NFκB抑制剂阻碍AFB_1促进SIV在PAMs上复制 |
2.3 AFB_1上调SIV感染小鼠脾脏中的TLR4-NFκB-TNFα表达 |
2.4 TLR4敲除和抑制剂削弱AFB_1促进的SIV感染及其所致炎症和肺组织损伤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黄曲霉毒素B_1促进猪流感病毒复制的巨噬细胞极化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试验仪器 |
1.4 工作溶液的配置 |
1.5 细胞的传代培养 |
1.6 病毒培养和扩增 |
1.7 动物试验设计 |
1.8 小鼠肺支气管灌洗 |
1.9 HE染色试验 |
1.10 荧光定量PCR检测 |
1.11 免疫印迹试验 |
1.12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 |
1.13 流式测定细胞凋亡情况 |
1.14 病毒滴度检测 |
1.15 免疫荧光 |
1.16 试剂盒检测NO、TNF-α和IL-10 |
1.17 扫描电镜观察细胞极化 |
1.18 流式细胞术鉴定巨噬细胞极化 |
1.19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低剂量AFB_1加剧SIV感染所致肺组织损伤 |
2.2 低剂量AFB_1促进SIV在小鼠肺脏中复制 |
2.3 低剂量AFB_1加剧SIV感染所致炎症和脾组织损伤 |
2.4 低剂量AFB_1促进SIV感染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向M2极化 |
2.5 不同浓度AFB_1和LPS对PAMs活性的影响 |
2.6 低浓度AFB_1促进SIV在PAMs上复制 |
2.7 低浓度AFB_1促进SIV感染的PAMs向M2型极化 |
2.8 LPS刺激逆转M2极化从而降低AFB_1促进的SIV复制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甘露寡糖对黄曲霉毒素B_1促进猪流感病毒复制的干预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试验仪器 |
1.4 工作溶液的配置 |
1.5 细胞和病毒培养 |
1.6 动物试验设计 |
1.7 HE染色试验 |
1.8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 |
1.9 中性红法测定细胞吞噬作用 |
1.10 DAPI染色测定细胞活性 |
1.11 病毒滴度检测 |
1.12 免疫荧光试验 |
1.13 荧光定量PCR检测 |
1.14 免疫印迹试验 |
1.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浓度α-MOS对PAMs活性的影响 |
2.2 α-MOS阻碍AFB_1促进SIV在PAMs上复制 |
2.3 α-MOS削弱AFB_1促进SIV在小鼠肺脏中复制 |
2.4 α-MOS缓解AFB_1促进SIV复制所致小鼠肺和脾组织损伤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甘露寡糖干预黄曲霉毒素B_1促进猪流感病毒复制的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试验仪器 |
1.4 工作溶液的配置 |
1.5 细胞和病毒培养 |
1.6 动物试验设计 |
1.7 病毒滴度检测 |
1.8 免疫荧光试验 |
1.9 免疫组化染色 |
1.10 荧光定量PCR检测 |
1.11 免疫印迹试验 |
1.12 试剂盒检测TNF-α |
1.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α-MOS阻碍AFB_1上调TLR4-NFκB通路在SIV感染的PAMs上表达 |
2.2 TLR4过表达逆转α-MOS对AFB_1促进的SIV感染及其炎性反应的抑制性作用 |
2.3 TNF-α体外添加对AFB_1促进的SIV复制无显著影响 |
2.4 α-MOS降低AFB_1上调TLR4-NFκB通路在SIV感染的小鼠脾脏和肺脏中表达 |
2.5 α-MOS以TLR4依赖性方式减轻AFB_1促进的SIV感染和组织损伤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纳米级硅酸盐结构微粒(NSP)吸附猪饲粮中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状况及卫生安全标准 |
1 黄曲霉毒素概述 |
2 黄曲霉毒素污染概况 |
3 黄曲霉毒素的卫生限量标准 |
第二章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及其危害 |
1 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 |
2 黄曲霉毒素的代谢 |
3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
4 半数致死量(LD_(50)) |
5 毒素残留 |
6 黄曲霉毒素对人类的危害 |
第三章 黄曲霉毒素的解毒措施 |
1 物理方法 |
2 化学方法 |
3 生物学方法 |
4 纳米技术 |
5 小结 |
第四章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
1 薄层层析法(TLC) |
2 亲和色谱法(Affinity Chromatography) |
3 免疫亲和柱HPLC法 |
4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
第二篇 黄曲霉毒素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五章 柱后光化学衍生法在HPLC测定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免疫亲和柱结合HPLC测定黄曲霉毒素方法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篇 体外试验 |
第七章 NSP对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的体外吸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3 小结 |
第八章 SP与NSP体外吸附性能的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3 小结 |
第四篇 体内试验 |
第九章 NSP吸附猪饲粮中黄曲霉毒素效果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提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文章 |
致谢 |
(5)抗黄曲霉菌花生基因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 |
0.1.1 黄曲霉毒素的概述 |
0.1.2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
0.1.3 黄曲霉毒素限量的标准 |
0.1.4 我国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分布的广泛性 |
0.1.5 中国黄曲霉毒素污染现状研究 |
0.1.6 黄曲霉菌生长和毒素的合成 |
0.1.7 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中重要基因的功能和机制 |
0.1.8 黄曲霉毒素合成基因的检测的应用 |
0.1.9 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营养和环境影响因素 |
0.1.10 黄曲霉生长和毒素合成的抑制剂 |
0.2 花生感染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 |
0.2.1 花生产业的现状 |
0.2.2 花生黄曲霉污染的现状 |
0.2.3 黄曲霉菌侵染花生等农产品机制的研究进展 |
0.2.4 基因水平的抗性分子的技术应用进展 |
0.2.5 抗性蛋白分子的功能研究进展 |
0.2.6 PR-1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一章 抗性花生的黄曲霉毒素的合成途径基因表达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菌种及花生品系 |
1.1.2 试剂与设备 |
1.1.3 方法 |
1.2 试验结果 |
1.2.1 R和S花生品系上黄曲霉菌菌丝生长和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差异 |
1.2.2 R和S花生品系黄曲霉毒素途径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分析 |
1.3 讨论 |
第二章 抗黄曲霉菌花生抗性基因的表达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花生品系和真菌品种 |
2.1.2 试剂与设备 |
2.1.3 黄曲霉感染花生试验 |
2.1.4 花生总RNA的制备和cDNA的合成 |
2.1.5 花生抗性基因的表达的实时定量RT-PCR分析 |
2.2 结果 |
2.2.1 花生R和S花生品黄曲霉菌体生长的表观差异分析 |
2.2.2 花生品抗性基因表达量同前期的基因微阵列表达谱结果的对比分析 |
2.2.3 花生品抗性基因相对表达量按最大值出现时间的分组 |
2.3 讨论 |
第三章 抗黄曲霉菌花生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花生感染黄曲霉前后各成分含量变化 |
3.2.2 高效液相色谱有测定花生中糖类含量变化 |
3.2.3 氨基酸测定仪测定花生18种氨基酸的含量 |
3.3 讨论 |
3.4 前三章总结: 抗黄曲霉菌的花生筛选模型 |
第四章 花生抗性基因AHPR-1的克隆表达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试验结果 |
4.2.1 R和S花生品种的AhPR-1基因表达结果 |
4.2.2 大肠杆菌重组AhPR-1基因的表达结果 |
4.2.3 农杆菌的花生AhPR-1基因的载体的构建结果 |
4.2.4 大肠杆菌重组AhPR-1蛋白的抑菌试验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响应面法优化重组AHPR-1蛋白抑制黄曲霉菌条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主要仪器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单因素试验结果及响应面法分析 |
5.2.2 Box-Behnken试验 |
5.2.3 用最优条件产生的抑制效果 |
5.2.4 讨论 |
第六章 应用表观和毒素模型筛选抗黄曲霉菌花生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试剂 |
6.1.2 仪器与设备 |
6.1.3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花生感染黄曲霉的表观特征 |
6.2.2 采用传统分级标准评估黄曲霉毒素试验 |
6.2.3 薄层层析法(TLC)检测黄曲霉毒素 |
6.2.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黄曲霉毒素 |
6.3 讨论 |
第七章 应用基因模型评估重组AHPR-1抑制黄曲霉菌的作用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与试剂 |
7.1.2 主要仪器 |
7.1.3 试验方法 |
7.2 试验结果 |
7.2.1 评估抑制剂对菌体生长和毒素合成的作用 |
7.2.2 抑制剂对花生上黄曲霉毒素合成途径基因nor-1,Ver-1,omt和aflR的影响 |
7.3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论文图表统计 |
附录 |
(6)硒和N-乙酰半胱氨酸缓解AFB1和OTA对猪肺泡巨噬细胞联合毒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黄曲霉毒素B_1和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进展 |
1 黄曲霉毒素B_1的概述 |
1.1 AFB_1的产生 |
1.2 AFB_1的理化性质 |
1.3 AFB_1的污染情况和限量标准 |
1.4 AFB_1的毒性作用 |
2 赭曲霉毒素A的概述 |
2.1 OTA的产生 |
2.2 OTA的理化性质 |
2.3 OTA的污染情况和限量标准 |
2.4 OTA的毒性作用 |
3 毒素联合作用的研究概况 |
3.1 联合作用方法学研究 |
3.2 国内外对毒素联合作用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硒蛋氨酸和N-乙酰半胱氨酸的研究概况 |
1 硒蛋氨酸的概述 |
1.1 硒蛋氨酸的简介 |
1.2 硒蛋氨酸的生物合成与代谢 |
1.3 硒蛋氨酸的生物学功能与毒性作用 |
1.4 硒蛋氨酸的应用 |
1.5 硒蛋氨酸对毒素毒性的保护作用 |
2 N-乙酰半胱氨酸的概述 |
2.1 N-乙酰半胱氨酸的简介 |
2.2 N-乙酰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 |
2.3 N-乙酰半胱氨酸的生物学功能 |
2.4 N-乙酰半胱氨酸的应用 |
2.5 N-乙酰半胱氨酸对毒素毒性的保护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黄曲霉毒素B__1和赭曲霉毒素A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的联合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AFB__1和OTA单独或联合时对细胞活性和LDH活性的影响 |
2.2 AFB__1和OTA单独或联合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2.3 AFB__1和OTA单独或联合时对细胞吞噬指数的影响 |
2.4 AFB__1和OTA单独或联合时对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2.5 AFB__1和OTA单独或联合时对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
2.6 添加NAC对AFB__1和OTA单独或联合时诱导的免疫毒性的影响 |
2.7 AFB__1和OTA联合处理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2.8 添加BAY 11-7082对联合毒素诱导的免疫毒性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SeMet和NAC减轻AFB1和OTA诱导的猪肺泡巨噬细胞的联合毒性和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SeMet和NAC单独或联合作用对联合毒素诱导的细胞毒性的影响 |
2.2 SeMet和NAC单独或联合对毒素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 |
2.3 SeMet和NAC单独或联合对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4 SeMet和NAC单独或联合对毒素诱导的细胞免疫毒性的影响 |
2.5 p38、ERK和JNK基因敲除对毒素毒性的影响 |
2.6 SeMet和NAC对MAPK通路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
2.7 添加MAPK通路蛋白激活剂对SeMet和NAC的保护作用的影响 |
2.8 添加ERK1/2激活剂对ERK1/2 MAPK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健脾磨积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健脾磨积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
研究方案 |
1.病例来源 |
2.病例选择标准 |
3.研究方法 |
4.观察指标 |
5.疗效判定标准 |
6.统计分析方法 |
研究结果 |
1.入组情况 |
2.治疗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健脾磨积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1.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细胞系 |
1.1.2 实验用药 |
1.1.3 仪器设备 |
1.1.4 主要试剂 |
1.1.5 主要溶液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1.2.1 细胞处理 |
1.2.2 倒置显微镜下人肝癌细胞Hep G2形态学观察 |
1.2.3 细胞增殖实验(MTT法) |
1.2.4 细胞凋亡实验 |
1.2.5 划痕实验 |
1.2.6 Transwell小室实验 |
1.2.7 免疫印迹实验 |
1.2.8 免疫荧光实验 |
1.2.9 统计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细胞形态学实验 |
2.2 细胞增殖实验(MTT法) |
2.3 细胞凋亡实验 |
2.4 划痕实验 |
2.5 Transwell小室实验 |
2.6 免疫印迹实验 |
2.7 免疫荧光实验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综述 |
第一节 肿瘤概述 |
一、肿瘤的概念 |
二、肿瘤的形成机制及因素 |
三、肿瘤细胞的特点 |
第二节 肝细胞癌的西医研究进展 |
一、HCC的发生 |
二、可能导致HCC的因素 |
三、HCC诊断研究进展 |
四、HCC的西医治疗方法进展 |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在中医学中的研究 |
一、肝癌在中医学中的源流 |
二、中医对原发性肝癌因病机的认识 |
三、中医对肝癌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8)柱撑处理对蒙脱石纳米微粒吸附霉菌毒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主要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饲料和食品中的霉菌毒素 |
1 常见霉菌毒素的种类 |
1.1 玉米赤霉烯酮(ZEA) |
1.2 赭曲霉毒素A(OTA) |
1.3 黄曲霉毒素(AFTs) |
1.4 其他种类的霉菌毒素 |
2 常见霉菌毒素的限量标准 |
2.1 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 |
2.2 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标准 |
2.3 赭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 |
3 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 |
3.1 霉菌毒素对畜禽肝脏功能的影响 |
3.2 霉菌毒素对畜禽肾脏功能的影响 |
3.3 霉菌毒素对畜禽繁殖性能的影响 |
3.4 霉菌毒素的致癌性 |
3.5 霉菌毒素的半数致死量(LD_(50)) |
4 霉菌毒素的脱毒或解毒措施 |
4.1 机械或人工分离 |
4.2 物理解毒方法 |
4.3 生物灭活方法 |
4.4 化学解毒方法 |
5 小结 |
第二节 纳米技术在动物科学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 纳米材料吸附剂 |
1.1 霉菌毒素 |
1.2 重金属 |
1.3 农药 |
1.4 水质净化剂 |
2 纳米抗菌药物 |
3 纳米微量元素添加剂 |
3.1 纳米硒 |
3.2 纳米铜 |
3.3 纳米铬 |
4 小结 |
第三节 Caco-2细胞模型及其在霉菌毒素研究中的应用 |
1 Caco-2细胞模型的构建 |
1.1 细胞培养 |
1.2 细胞形态 |
1.3 细胞单层的紧密性 |
2 Caco-2细胞模型在外源化学毒物研究中的应用 |
3 小结 |
第二章 柱撑蒙脱石纳米微粒的构建与表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粒径分析 |
1.3 晶体结构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粒径分析 |
2.2 X射线衍射 |
2.3 红外光谱 |
3 小结 |
第三章 柱撑蒙脱石纳米微粒对霉菌毒素的体外吸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吸附等温方程 |
2.2 pH对霉菌毒素吸附的影响 |
2.3 吸附剂用量对霉菌毒素吸附的影响 |
2.4 温度对霉菌毒素吸附的影响 |
2.5 时间对霉菌毒素吸附的影响 |
2.6 振荡速度对霉菌毒素吸附的影响 |
2.7 起始浓度对霉菌毒素吸附的影响 |
2.8 吸附的稳定性 |
2.9 吸附的选择性 |
3 讨论 |
3.1 饱和吸附容量 |
3.2 pH对霉菌毒素吸附的影响 |
3.3 吸附剂用量对霉菌毒素吸附的影响 |
3.4 温度对霉菌毒素吸附的影响 |
3.5 时间对霉菌毒素吸附的影响 |
3.6 振荡速度对霉菌毒素吸附的影响 |
3.7 起始浓度对霉菌毒素吸附的影响 |
3.8 吸附的稳定性 |
3.9 吸附的选择性 |
4 小结 |
第四章 柱撑蒙脱石纳米微粒和霉菌毒素对Caco-2细胞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1.2 细胞培养条件及方法 |
1.3 霉菌毒素对Caco-2细胞的影响 |
1.4 柱撑蒙脱石纳米微粒对Caco-2细胞的影响 |
1.5 柱撑蒙脱石纳米微粒吸附霉菌毒素对Caco-2细胞的影响 |
1.6 MTT检测 |
1.7 细胞毒性的评价指标 |
1.8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霉菌毒素对Caco-2细胞的影响 |
2.2 柱撑蒙脱石纳米微粒对Caco-2细胞的影响 |
2.3 柱撑蒙脱石纳米微粒吸附霉菌毒素对Caco-2细胞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柱撑蒙脱石纳米微粒对霉菌毒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转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1.2 方法 |
1.2.1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和评估 |
1.2.2 溶液的配置 |
1.2.3 转运试验 |
1.3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跨膜电阻值 |
2.2 细胞形态 |
2.3 CMN和AMN对ZEA转运的影响 |
2.4 CMN和AMN对OTA转运的影响 |
2.5 CMN和AMN对AFB1转运的影响 |
2.6 CMN和AMN对AFB2转运的影响 |
2.7 CMN和AMN对AFG转运的影响 |
2.8 CMN和AMN对AFG2转运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提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提示 |
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银杏叶提取物对AFB1致大鼠肝癌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实验研究 |
前言 |
动物实验方案 |
实验Ⅰ:银杏叶提取物对AFB1诱发大鼠肝癌发生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实验Ⅱ:银杏叶提取物在AFB1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对肝脏代谢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实验Ⅲ:银杏叶提取物在AFB1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对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四、全文小结 |
五、创新点 |
六、参考文献 |
七、综述 |
八、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九、致谢 |
(10)黄曲霉毒素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锦鲤及原代培养肝细胞的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真菌毒素概述 |
1 我国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 |
2 真菌毒素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污染 |
3 真菌毒素毒性效应的影响因素 |
3.1 动物因素 |
3.1.1 动物品种差异 |
3.1.2 动物基因型的差异 |
3.1.3 动物的年龄和性别 |
3.2 真菌毒素的协同作用 |
3.2.1 真菌毒素互作效应的分类 |
3.2.2 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毒素之间的互作效应 |
3.2.3 赭曲霉毒素和其他真菌毒素之间的互作效应 |
3.2.4 烟曲霉毒素B_1和其他镰刀菌毒素之间的互作效应 |
3.2.5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其他镰刀菌毒素之间的互作效应 |
3.3 营养因素 |
3.3.1 粗蛋白 |
3.3.2 添加蛋氨酸 |
3.3.3 添加苯丙氨酸 |
3.3.4 日粮脂肪 |
3.3.5 添加维生素 |
3.4 饲料添加剂 |
3.4.1 抗生素 |
3.4.2 抗氧化剂 |
3.4.3 真菌毒素吸附剂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水产饲料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及其毒性 |
1 黄曲霉毒素 |
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
3 其他真菌毒素 |
3.1 玉米赤霉烯酮 |
3.2 T-2毒素 |
3.3 HT-2毒素 |
3.4 雪腐镰刀菌烯醇 |
3.5 赭曲霉毒素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真菌毒素与细胞凋亡 |
1 细胞凋亡的生物学特征 |
1.1 形态特征 |
1.2 生物化学特征 |
1.2.1 内源性核酸内切酶与DNA片段化 |
1.2.2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 |
2 凋亡的主要调控基因 |
3 细胞凋亡的检测 |
3.1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方法 |
3.2 细胞凋亡生化及免疫检测方法 |
3.3 凋亡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4 真菌毒素与细胞凋亡 |
4.1 DON与细胞凋亡 |
4.2 黄曲霉毒素 |
4.3 玉米赤酶烯酮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四章 江苏省水产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污染情况调查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检测样品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设备 |
1.4 检测方法 |
1.4.1 样品的提取与净化 |
1.4.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2 结果 |
2.1 AFB1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 DON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 样品测定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黄曲霉毒素B_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两种毒素联合对锦鲤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3.1 试验用鱼 |
1.3.2 基础日粮 |
1.3.3 试验日粮 |
1.3.4 饲养条件 |
1.3.5 饲养管理 |
1.3.6 测定指标 |
2 结果 |
2.1 锦鲤的采食状况和死亡情况 |
2.2 锦鲤生长性能的变化 |
2.3 肝胰重/体重比的变化 |
2.4 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 |
2.5 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 |
2.5.1 器官病变 |
2.5.2 组织切片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锦鲤肝细胞的分离及原代培养条件的优化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备 |
1.1.2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肝细胞的分离及纯化 |
1.2.2 肝细胞培养模式 |
1.2.3 肝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化 |
2 结果 |
2.1 细胞产量和成活率 |
2.2 形态学观察 |
2.3 细胞生长曲线的确定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黄曲霉毒素B_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锦鲤原代肝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细胞 |
1.1.2 主要试剂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AFB_1母液的配制 |
1.2.2 DON母液的配制 |
1.2.3 剂量设置 |
1.2.4 AFB_1对肝细胞生长状态及酶活性的影响 |
1.2.5 DON对肝细胞生长状态及酶活性的影响 |
1.2.6 两种毒素联合对锦鲤原代肝细胞的生长状态及酶活性的影响 |
2 结果 |
2.1 AFB_1对肝细胞生长状态及酶活性的影响 |
2.1.1 光学显微镜 |
2.1.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1.3 血清酶活性 |
2.1.4 细胞增殖抑制率 |
2.2 DON对肝细胞生长状态及酶活性的影响 |
2.2.1 光学显微镜 |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2.3 血清酶活性 |
2.2.4 细胞增殖抑制率 |
2.3 两种毒素联合对锦鲤原代肝细胞的生长状态及酶活性的影响 |
2.3.1 光学显微镜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3 血清酶活性 |
2.3.4 细胞增殖抑制率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黄曲霉毒素B_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两种毒素对锦鲤原代培养肝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与设备 |
1.1.1 试验材料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肝细胞接种毒素 |
1.2.2 单细胞凝胶电泳用肝细胞的制备 |
1.2.3 DNA ladder用肝细胞DNA的制备 |
1.2.4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 |
1.2.5 DNA ladder法 |
2 结果 |
2.1 单细胞凝胶电泳 |
2.2 DNA ladder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全文创新点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 |
附录 |
致谢 |
四、霉菌毒素(Mycotoxins)——一种可能引起原发性肝癌的致癌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研究进展[J]. 张牧臣,郑楠,王加启. 食品科学, 2018(07)
- [2]四种真菌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山东省饲料中真菌毒素污染调查[D]. 刘胜利.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1)
- [3]黄曲霉毒素B1对猪流感病毒复制的促进及甘露寡糖的干预作用与机理研究[D]. 孙雨航.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4]纳米级硅酸盐结构微粒(NSP)吸附猪饲粮中黄曲霉毒素的研究[D]. 史莹华. 浙江大学, 2005(08)
- [5]抗黄曲霉菌花生基因模型的构建[D]. 张慧丽. 沈阳农业大学, 2014(05)
- [6]硒和N-乙酰半胱氨酸缓解AFB1和OTA对猪肺泡巨噬细胞联合毒性的研究[D]. 后丽丽.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健脾磨积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魏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柱撑处理对蒙脱石纳米微粒吸附霉菌毒素的影响研究[D]. 冯一秦. 浙江大学, 2008(04)
- [9]银杏叶提取物对AFB1致大鼠肝癌抑制作用的研究[D]. 郑海平. 广西医科大学, 2012(09)
- [10]黄曲霉毒素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锦鲤及原代培养肝细胞的毒性研究[D]. 樊彦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