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向上级提建议的心理学方法

下属向上级提建议的心理学方法

一、下级向上级提忠告的心理学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周振林[1](1994)在《下级向上级提忠告的心理学方法》文中提出下级向上级提忠告的心理学方法周振林所谓向上级提出忠告,是说下级在发现上级决策或意见发生错误和失误,上级自己又未能觉察和改正的情况下,从工作和事业出发,而对其提出建议、意见乃至批评和否定。这种建议、意见、批评和否定往往只能通过规劝、告诫来进行,而且又不...

胡元德[2](2006)在《古代公文文体流变述论》文中认为文体具有多重含义,既指文类、体裁、语体、风格,同时又是人们认识和表现世界的一种功能范式。古代公文文体上起三代,下至清朝,它的发展演变与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古代公文文体研究以文体学、秘书学、语言学和古代文学等相关学科作为背景或参照,对其演变历史进行考述,对其发展规律给以总结,对其文化含义予以多角度阐释。 古代公文文体的演变,既要从宏观上考察大致趋势和走向,划分文体族群,建构文体体系;还要从微观上对主要文体的生长变化情况进行叙述。在获取大量事象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升华,论述文体演变规律,阐释文体的多重文化含义。 本文第一次对古代公文文体的发展历史作了系统梳理,提出了文体族群理论,建构起古代公文文体体系,揭示出公文文体演变的规律,并从政治制度、文化、哲学、审美、心理、信仰等多个角度对公文文体的深层意蕴进行解读。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公文文体的内外程式、专门术语及它们的演变历史。通过公文文体和文学文体的比较,找寻出古代公文文学性产生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对古代公文文体的研究具有多种价值:将实用文体纳入文体学体系,矫正文体学向文艺文体的严重偏向;对古代公文文体系统深入的研究,是秘书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从古代公文文体角度认识古代历史、政治、哲学、文学、心理,为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新视角,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通过古代公文与现代公文的比较,指出古代公文文体建设的得失和演变规律对现代和将来公文工作的借鉴价值,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芳丽[3](2016)在《领导采纳员工建言行为的研究 ——上下级关系与领导动机归因的作用》文中认为员工建言是近年来组织管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改进组织决策,及时发现并制止偏差,有效预防组织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危机,在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意识到建言的好处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致力于建言的前因变量研究,试图寻找鼓励员工积极建言的方法与途径;也越来越多的组织建立完善的建言渠道,营造员工建言的氛围,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建言积极性。然而,员工建言是否能够真正起到“实效”,重点在于员工“犯颜直谏”后上级能否真正的做到“从善如流”。因为只有员工建言得到管理者的重视后,员工建言的各种好处才得以真正发挥,才能给组织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对于领导是否采纳员工建言的研究是一个比员工是否建言的研究更加复杂、实际且迫切的问题。然而,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现有关于建言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前因变量的研究,而关于结果变量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关于领导采纳建言行为的文章更是寥寥无几。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说服理论、领导动机归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研究领导采纳建言行为的内在作用机制,希望通过研究探明以下几个问题:(1)员工建言(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对领导采纳建言行为的直接影响;(2)分析并对比中西方两种不同的上下级关系(领导—成员交换和主管—下属关系)所发挥的中介作用;(3)领导关于员工建言的动机归因(亲社会动机归因和印象管理动机归因)对其建言采纳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围绕“领导是如何采纳员工建言的”这一问题展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先是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提出理论假设模型,再通过发放上级和下级相配对的调查问卷,并将有效收集到的223份下级问卷和84份上级问卷,通过SPSS20.0、AMOS17.0、HLM6.08等统计软件做定量分析。通过HLM6.08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层线性回归模型检验,最终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员工建言及其两个维度(抑制性建言、促进性建言)分别与采纳建言行为正相关,但与抑制性建言相比,员工的促进性建言并不会对采纳建言行为有更显着的正向影响。(2)员工建言及其两个维度分别与主管—下属关系、领导—成员交换都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3)主管—下属关系、领导—成员交换分别与采纳建言行为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4)主管—下属关系和领导—成员交换分别在员工建言及其各维度与采纳建言行为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作用,且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效应强于主管—下属关系的中介效应。(5)领导亲社会动机归因和领导印象管理动机归因并不对员工建言及其两个维度与采纳建言行为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了员工建言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对员工提出要有效管理上级,提高建言采纳率;对上级提出要善于采纳建言,有效管理下级的建言;对组织提出要制定建言制度,营造建言氛围等建设性的管理建议。最后提出了本次研究的创新点、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杨新红[4](2013)在《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认为,政党的存活,离不开与它所代表的群体的密切联系,而这种密切联系需要在政党的实践中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来建立和维持。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最大的危险。为了发挥政治优势、避免最大危险,通过党与群众的沟通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贯穿于党的事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沟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其预期效果的实现,离不开党群沟通机制的良性运行。党群沟通机制就是指在党的发展的每一个时期,为了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党与群众沟通过程中的党、群众、信息、沟通渠道、沟通方式等要素之间构成的有机联动的整体。通过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党群之间就相关的问题有效互动,达成一致,形成共识,进而以党群关系和谐推动整个社会和谐。本研究以党群沟通机制为核心概念,以政治学理论为主要分析工具,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状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全过程。但由于每一个历史时期党群沟通的结构要素的完善程度不同甚或部分缺失,在有的历史时期,党与群众的沟通机制形成了良性运行状态,推动了党的事业的发展。在有的历史时期,党与群众的沟通则没有形成沟通机制或者出现了沟通机制运行的不稳定状态,使社会矛盾多发频发。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党群沟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理论渊源。在经典作家那里,唤醒工人、农民的意识和觉悟是共同话题,而意识和觉悟的转变是一个过程,有时需要说教,有时需要行动,从而在认知或者感染中提升。在经典着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党群沟通的概念,但从他们在创建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和后来指导各国党的建设的过程中,已出现了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进行沟通的端倪。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时代和条件所致,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时期和列宁时期的党群沟通也具备了一些部件要素,譬如,沟通的主体;沟通的载体;沟通的方式等,但部件要素还不健全,整体部件中任何一个部件要素缺失或者不健全,就形不成党群沟通机制。因此,在本研究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建党时期和列宁执政时期的党群沟通仅限于思想层面的分析,以其作为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思想渊源。本研究认为,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思想的萌芽具有历史性,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国际的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并对后来党群沟通机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上的启蒙。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党群沟通的基本要素就已具备,这从党的最初的几个文件中就可以透视这些要素的存在。随着党的发展壮大和革命事业的需要,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就成为一种可能存在。从党成立后领导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可以看出,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是发挥了积极效用的。可见,在中国共党成立以后,党群沟通机制实质上已经启动运行。本研究对民主革命时期的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民主革命时期严酷的政治环境和艰苦的生活环境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通过“宣传”、“倾听”和“反映”,形成了以党组织为主体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党群沟通运行机制。通过机制的运行,党不仅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唤醒了民众的觉悟,激发了民众的民族责任感和革命积极性,而且使中国共产党及时了解到各条战线上的民意诉求,准确地掌握了社会形势,有效地整合了各种社会资源,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升了党的灵敏度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尤其是沟通机制结构要素的完善——党员干部作风纪律好,沟通层级少沟通渠道通畅,信息的传递、反映和回应及时快捷,沟通方式的灵活多样等,直接促进了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最终实现了党群沟通的目标——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本研究对计划经济时期的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很重视与群众的沟通,拓宽了党与群众的沟通渠道,激发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但1956年之后,由于各种原因,以党组织为主渠道的沟通功能在慢慢萎缩,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出现了不稳定状态。在沟通渠道不畅和信息互动弱的情况下,尽管一些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着沟通行为,党群沟通机制仍无法形成或者机制运行是不稳定的。其结果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合法性认同。中国共产党觉察到这种情况,及时开展了各种补救工作,使人民群众的政治心理与党的执政理念保持一致,维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本研究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在党的领导下,沟通网络的恢复和拓展、沟通方式的转变促使了改革开放以后党群沟通机制的有效运行,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也很高。但社会矛盾增多是不争的事实。这一方面源于民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参与意识的浓厚;另一方面也源于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态度、作风还没有及时跟进;还由于沟通过程中诉求表达的渠道层面遭遇体制性迟钝;等等。作为一种机制性缺陷,阻碍着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影响着党群沟通作用的发挥。这种机制性缺陷,既有人为因素方面的影响,也有制度方面的影响。人为因素方面的影响既有党员干部的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工作态度等没有及时跟进形势变化造成的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不稳定,也有人民群众认识水平、素质能力等方面带来的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不稳定。制度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忽视,既存在已有制度的不足,也存在制度制定和执行中的矛盾,还存在制度漏洞。同时,研究发现,机制性缺陷的产生有其深层根源,主要表现在政治文化层面、政治体制层面、党的自身层面、社会发展层面。在政治文化层面,既有传统政治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也有前苏联政治文化中集权思想的影响,更有计划经济时期缺乏民主作风的影响;在政治体制层面,既有政治生活中纵向和横向关系上权力过分集中的影响,也有党政机构层级多信息流动漫的影响,更有党员干部录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社会发展层面,既有人们利益意识增强带来的诉求表达无序的影响,也有发展进程中民众受益不平衡造成的社会心理焦虑,更有信息技术运用中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不足带来公民权利的虚化、空壳化;在党自身建设方面,既有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薄弱的因素,也有党员干部沟通技术、技巧方面的因素,更有党员干部修养、境界较低的影响。这些因素不同程度上附着在沟通机制的结构要素上,影响着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可见,完善沟通机制的结构要素是推动党群沟通机制良性运行的关键。本研究认为,由于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完善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结构性要素时,着眼于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考虑,从人的素质能力的提高和制度建设两方面展开。具体来说,人的素质能力的提高包括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两个层面,制度建设侧重于本研究的特点主要框定在沟通渠道层面。围绕这样的逻辑路向,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党群沟通的机制性缺陷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抓住党是矛盾解决的主要因素,大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党员干部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工作作风等沿着先进政党的目标方向发生作用。二是抓住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党群沟通不畅的问题,下大力气加强沟通渠道建设。包括既有的制度性渠道的完善、民间渠道的开发和其他沟通渠道的运用。三是抓住当前人民群众政治素质比较低的问题,大力发展教育,推动民众各项素质的整体提高。总之,在结构要素的完善中推动党群沟通机制的良性运行,在党群沟通机制的良性运行中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构建党执政的合法性认同。

赵志军[5](2005)在《德育管理论》文中研究说明德育管理和德育技术是影响德育实效性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集中研究了改进德育管理以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问题。当前德育管理的主要问题是:德育目标过于笼统、空泛和划一;上级管理德育主要靠文件,学校管理德育基本靠经验,德育管理缺乏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多年在德育管理体制上兜圈子,多头管理导致责任不清、都管都不管;德育效果难以克服环境的制约;德育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德育工作者存在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上的缺陷,少数教师的师德水准不高;德育过程的整体衔接不力,影响了德育整体功能的发挥。面对上述问题,基于目前德育管理理论研究深度不足,德育管理技术研究几乎为空白的现状,本文综合运用了哲学、管理学、德育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调查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系统研究法,紧紧围绕提高德育有效性这一目标,研究德育管理理论与技术问题。本文以引言为肇端,提出问题,后续五章针对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第一章探究德育管理的本质。综合哲学和管理学两个研究视角,从德育资源的有限性与德育任务的艰巨性的矛盾运动中揭示德育管理的本质,揭示了德育管理的六条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德育管理的价值以及德育管理的思想先导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和效益原理,从而进一步回答了德育管理是什么的问题。第二章论述德育管理原则。主要回答了坚持哪些原则才能使德育管理更有效的问题。主张不能把一般管理原则简单套用到德育管理上。根据德育管理的本质和基本原理以及国家对德育的要求,结合德育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坚持科学的德育发展观,坚持德育为先原则,坚持德育目标的合理性原则,坚持德育的多管齐下原则,坚持德育工作有效性原则等五项原则。第三章阐述德育管理内容。德育管理包含许多环节,如调研、预测、决策、计划、执行、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检查、激励、教育、评价、总结等等。本章将德育管理内容系统归结为五个方面,集中阐述了德育目标管理、德育计划管理、德育组织管理、德育队伍管理、德育过程管理的内涵、作用、方法,探索性地构建德育管理内容体系。同时,从德育组织管理的角度对“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的高校德育领导体制,做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意见。第四章研究德育管理机制。提出了德育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不管而管、自然而然、无为而治。为此,本章搭建了定向驱动、自动调控、长效运行的德育管理机制体系,阐述了德育管理导向机制、德育管理激励机制、德育管理协调机制、德育管理约束机制的内涵及其构成,旨在联接德育管理主体、德育管理客体、德育管理目的、德育管理环境和德育管理信息等五个要素,使其构成有机整体向着实现德育管理目标的方向运行,促进学校德育协调、有效、可持续地发展。

崔亚蕾[6](2019)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文中指出中日两国语言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即存在大量中日同形词。一般认为,由于中日同形词的存在为中日互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中日同形词虽然字形相同,在词义、搭配习惯、文体、褒贬色彩等诸多方面却往往存在差异,因此经常发生误译或翻译不当等情况。本研究从翻译目的、预期受众、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受众接受效果上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等多维度探讨了《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卷的两个日译本中的中日同形词翻译问题。考察了翻译目的的差异对同形词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具体译文,深入分析了影响同形词翻译的受众接受效果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新的同形词翻译方法分类。本研究对今后的中央文献同形词翻译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提出了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翻译目的选择多样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原则。同时,本研究对于除政治文献以外的同形词翻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因此,《邓小平文选》日译本中同形词的翻译研究不仅进一步深化了政治文献的翻译研究,同时也丰富了同形词本身的翻译研究,无论是从政治文献翻译的特殊意义还是一般性翻译的普遍意义来看,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首先,通过对《邓小平文选》日译本主要译者和相关人员的访谈以及对相关历史资料的考证,回溯了两个日译本翻译的时代背景、翻译目的、预期读者、翻译过程等,探究了这些要素对译者在翻译同形词时思考与选择的影响。在中央文献特别是领袖着作日译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并具有较为珍贵的史料价值。不仅如此,通过译者访谈等研究方法,明确了外文社译本和风媒社译本由于翻译目的及预期读者的不同而产生了对同形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选择上的差异,探讨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今后中央文献以及其他文献中同形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所具有的科学指导意义。其次,通过受众问卷调查,对两个日译本的同形词翻译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接受本次调查的日本受众人数高达234名,且分布较为均衡,保证了问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同形词翻译研究中如此大规模的受众问卷调查尚属首次。具体调查方法是将两个译本中一方翻译成同形词,而另一方翻译成其他表达的部分进行抽取,进而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同形词展开对比分析。基于对比分析的结果,设计并实施了受众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全面考察分析了两个日译本中同形词的翻译在受众接受效果上的差异,并从词义、搭配、文体、褒贬色彩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受众接受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通过译本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推进了同形词翻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首次依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同形词的翻译方法进行了6种新的划分:(1)移植;(2)解说;(3)加译;(4)译为其他汉语词;(5)译为非汉语词;(6)不译。其中(1)到(3)的翻译方法采用了保留“同形词”形式的“异化”翻译策略,而(4)到(6)的翻译方法则采用了不保留“同形词”形式而侧重传递原文内容的“归化”翻译策略。在此基础上考察两个译本中的同形词在翻译方法上体现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结合译文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揭示出同形词翻译方法的多样性,也为今后中央文献及其他文献中同形词的日译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本研究发现,风媒社译本的翻译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感兴趣、并有汉文训读(「汉文训読」)基础的一部分知识层次较高的受众的需求。正是基于对受众的这种预期,该译本在中日同形词的翻译上较多地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则更多地使用了直接“移植”的方法。而对现代受众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调查的同形词在采用“移植”的方法直接用于日语译文的时候,产生了词义不明、与前后词语之间搭配不当、文体过于生硬、汉语和日语中的褒贬色彩不一致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了受众的理解和接受。而外文社译本的翻译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日本民众更好地“理解这些年中国历史变化和今后局势发展”,并未将预期的受众只限定于有较好的「汉文训読」(汉文训读)基础的知识层,因此在中日同形词的翻译策略上既有“异化”又有“归化”,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也没有局限在直接“移植”上,而是选择了更为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对现代受众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外文社译本采用的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更为自然易懂,更易被日本受众所理解和接受。

孙军[7](2014)在《中小学校长的时间问题 ——校长调查与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校长在中小学校内,兼具领导者、管理者、教师等身份,他们在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时间作为校长的领导与管理实践的重要对象和重要途径,却常常被众多校长所忽视。从时间管理视角来看,校长应主要抓住出主意、用干部两个关键点,领导学校从容发展;校长需要拥有强烈的时间意识,善于授权、长于沟通,充分发挥评估与奖惩的效力,对学校实施节奏管理;校长作为教育者,也应当身体力行、终身学习,成为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研究者、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对国内277位正职校长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后的结果显示:在自我监控观、效能感方面,因学校层级、学校规模、校长学历不同,校长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或者显着差异;学校层级与校长每周工作时间呈非常显着的正相关,学校规模、校长学历与校长每周工作时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即学校层级越高、学校规模越大、校长学历越高,校长每周的工作时间也就越长;校长工作时间分配从多到少依次是:行政事务、教育教学管理与实践、参加学习和培训、社会事务、教师管理,其中处理行政事务平均占用工作时间的45.98%。本研究随后在区域内选择发展稳健、办学声誉良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所学校的校长展开个案研究。三位校长各有特点:X校长执着推进以“友善用脑”为主要标志的学校文化,带领学校生动发展;Y校长豪爽而执着地奉行拿来主义,集百家之长而高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Z校长特别注重规则,带着个人的教育理想去全面承续学校蓬勃发展的惯性。三位校长和他们的学校不约而同地以实际行动追求办学效益:A小学期望每个孩子能够“享受快乐童年”—快乐度过小学六年时间;B中学追求适合每个孩子(初中学生)的高效课堂—获得较高效益的初中三年学习时间;C学校追求“大气、诚朴、幸福”的三原色—让每一个孩子幸福度过C学校生活的每一个阶段(三年、六年、九年、十二年甚至十五年)。这既是三所学校的文化特色,也是三位校长的时间管理的出发点。随着个案研究的不断深入,论文真实展现了三位校长如何在学校领导与管理中分配与使用时间,以及他们如何成功地把握时间的脉搏,有效地规划与引领学校发展、师生发展。论文期望能够借此实例,给中小学校长们以启发和帮助。通常,校长理应是高效能人士,理应拥有明确的目标,懂得把握事务的进退取舍,且长于拓展个人的业务能力和可使用时间。而校长实施高质量的时间管理,将有利于学校长期发展的从容,有利于学校常规运转的健康节奏,有利于校长个人的专业化持续成长。结合调查和访谈,论文认为,当下校长优化时间管理的主要策略有三:修人脉,赢得上下级的支持;强意识,提升时间管理的自觉;得方法,科学实践时间管理。

陈序[8](2020)在《T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T公司是一家自主研发和生产称重传感器、高精度电阻应变计、应变式测力称重传感器以及智能健康软硬件产品的多元化高新技术企业,但从2015年起,公司的离职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员工加班时间长、怨声载道,薪资水平无法满足预期,订单量暴涨,工作量大,导致员工消极应对生产任务等问题让企业渐入困境。为了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源、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本文根据T公司当下存在的人力资源问题开展一系列的调研。首先采取结构化访谈的形式,通过把T公司员工分为已离职和现在职两大类别,围绕个人情况、工作环境、群体关系、激励机制、职业发展、离职原因六个维度进行面对面访谈,对访谈内容归纳总结后,得出T公司人力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有:(1)企业内部管理有待完善;(2)薪酬待遇缺乏竞争力;(3)绩效考核机制不清晰;(4)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平台缺失;(5)离职率高招聘难等问题。根据访谈结果,结合T公司具体情况设计调查问卷,该问卷设置了四个维度分别是:工作背景、工作群体、工作回报和企业管理,对员工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者据此针对T公司现在职员工提出了相应的提升对策:一是构建合理薪酬体系,尊重员工劳动价值;二是建立健全上下级沟通机制,营造和谐工作氛围;三是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以赢取员工认同感;四是科学改进绩效管理,激励员工创造价值;五是搭建职业规划平台,促进员工发展和成长。本文着力于针对T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分析,研究相应的对策措施,使得T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能够与企业所指定的长远战略方针相匹配,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同时,对高科技行业的员工满意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秀云,李娜娜[9](2015)在《副职领导到位不越位的方法和艺术》文中研究表明副职在工作中必须做到到位而不越位,这是副职实现领导职能的重要保证,也是副职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条件。因此,副职领导要明确岗位的特点、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放开手脚,行应行之权,尽应尽之责,但不能超越权限,该正职作主的事决不能私自作主,该下属承担的工作更不能事必躬亲、包办代替、越级干预,工作要到位而不越位。

邓修明[10](2005)在《刑事判例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代中国,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翼,重塑公正与高效的现代型司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司法的改革和创新仍然任重道远。当前,我国法院仍然面临着如何加强司法的确定性,有效地实现重要的法政策目标——法的安定性问题。就刑事司法而言,当前法律适用确定性较为欠缺的主要表征在于:在定罪量刑方面出现一些阶段性、局部性偏重、偏轻,甚至畸重、畸轻。应当说,司法要发挥安固人民权利、为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行为模式提供有效预期的基本功能,显着地依赖于司法裁判的确定性。换言之,刑事司法的确定性不仅是刑事法实现人权保障与社会保护双重机能的技术性前提,而且是法安定性价值的直接体现,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必然要求。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制度必须有一定的张力。在刑事司法中,法制原则虽不排斥在一定限度内的自由裁量,但严格规则永远居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刑事法的制度构造是以法的安定性限制法的灵活性,以罪刑法定的严格规则限制司法的自由裁量。刑事司法体现的应是以确定性为主,辅之以适当的适应性。那么,对于绝大多数民众来说,刑事司法确定性有没有一个还算客观的日常检验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刑事法律体系中高深的概念、理性的命题和严密的逻辑推演,正当、复杂、细致入微的司法程序,这些令专业人士也颇费踌躇的事物,并不是刑事司法确定性的全部内涵。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刑事司法确定性的日常检验标准应当包括“同事同判”。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在民事、行政司法中,“同事不同判”往往会严重地影响到“利益信赖保护”的基本原则;而在刑事司法中,涉及更多的是人的自由与

二、下级向上级提忠告的心理学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级向上级提忠告的心理学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古代公文文体流变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古代公文文体发展脉络
    第一节 夏商周:萌芽生长期
    第二节 秦汉至南北朝:初步规范期
    第三节 隋唐宋元:发展整理期
    第四节 明清:总结和衰落期
第二章 古代公文的族群和体系
    第一节 古代公文的族群分析
    第二节 古代公文体系
第三章 古代上行文的演变
    第一节 奏议类公文
    第二节 官府上行文
    第三节 民众上行文
第四章 古代下行文的演变
    第一节 诏令文书
    第二节 官府下行文
第五章 古代平行文的演变
    第一节 关和移
    第二节 刺和咨
    第三节 照会和牒
第六章 古代专用公文的演变
    第一节 司法文书
    第二节 军事文书
    第三节 凭证文书
    第四节 统计文书
    第五节 人事文书
第七章 古代公文的形式解析
    第一节 古代公文的程式
    第二节 古代公文的语言
第八章 古代公文文体演变规律
    第一节 公文文体演变的基本模式和主要方式
    第二节 公文文体演变的规律
第九章 古代公文文体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文体阐释的视角和方法
    第二节 古代公文文体与政治制度
    第三节 古代公文文体与社会意识
    第四节 古代公文文体与儒家思想
第十章 古代公文文体与文学文体
    第一节 古代公文的文学性
    第二节 公文文体与文学文体的交叉
    第三节 公文文体与文学文体的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3)领导采纳员工建言行为的研究 ——上下级关系与领导动机归因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流程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员工建言的研究
        2.1.1 员工建言的概念
        2.1.2 员工建言的研究现状
        2.1.3 员工建言的研究述评
    2.2 上下级关系的研究
        2.2.1 主管—下属关系的研究
        2.2.2 领导—成员交换的研究
    2.3 领导动机归因的研究
        2.3.1 领导动机归因的概念
        2.3.2 领导动机归因的研究现状
        2.3.3 领导动机归因的研究述评
    2.4 采纳建言行为的研究
        2.4.1 采纳建言行为的概念
        2.4.2 采纳建言行为的研究现状
        2.4.3 采纳建言行为的研究述评
第3章 研究框架和假设
    3.1 概念模型的提出
        3.1.1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2 领导纳“建”的作用机制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3.2.1 员工建言与采纳建言行为
        3.2.2 员工建言与上下级关系
        3.2.3 上下级关系与采纳建言行为
        3.2.4 上下级关系的中介作用
        3.2.5 领导动机归因与采纳建言行为
        3.2.6 领导动机归因的调节作用
    3.3 研究假设汇总
第4章 问卷设计及预调研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1 问卷的设计思路
        4.1.2 问卷的量表构成
    4.2 预调研问卷收集与分析
        4.2.1 预调研样本特征
        4.2.2 预调研数据分析
    4.3 正式问卷内容汇总
第5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5.1.1 研究工具
        5.1.2 研究方法
    5.2 数据回收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5 信度和效度检验
        5.5.1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5.5.2 量表的区分效度检验
    5.6 相关性分析
    5.7 HLM回归分析
        5.7.1 零模型检验
        5.7.2 主效应检验
        5.7.3 中介效应检验
        5.7.4 调节效应检验
    5.8 模型验证结果汇总与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验证了员工建言对采纳建言行为的积极影响
        6.1.2 揭示了员工建言与上下级关系呈正相关关系
        6.1.3 验证了上下级关系正向影响采纳建言行为
        6.1.4 揭示了上下级关系的中介作用
        6.1.5 验证了领导动机归因对采纳建言行为的影响
    6.2 管理启示
        6.2.1 员工:有效管理上级,提高建言采纳率
        6.2.2 上级:善于纳“建”,有效管理下级的建言
        6.2.3 组织:制定建言制度,营造建言氛围
    6.3 研究的创新点
    6.4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HLM跨层次检验结果
附录B 预调查问卷
附录C 正式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及其价值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相关学科的研究概览
        (二) 国内相关学科的研究概览
        (三) 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空间
    五、研究重点及论文结构
        (一) 本研究中相关概念的简单界定
        (二) 研究重点
        (三) 论文结构
    六、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三) 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的科学内涵
    第一节 沟通与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
        一、传播、宣传与沟通
        二、政治沟通
        三、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的内涵分析
        一、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的内涵
        二、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的结构要素
        三、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理路
        四、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目标
    第三节 相关的其他因素分析
        一、沟通网络状况
        二、信息接收机构状况
        三、媒体作用
        四、信息接受者状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党群沟通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党群沟通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恩格斯党群沟通思想的实践途径
        三、马克思恩格斯建党学说中党群沟通思想的意义
    第二节 列宁执政时期的党群沟通思想
        一、列宁执政时期党群沟通思想形成的条件
        二、列宁执政时期党群沟通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列宁执政时期党群沟通思想的实践途径
        四、列宁执政时期党群沟通思想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启动
        一、关于党群沟通的主体
        二、关于党群沟通内容
        三、关于党群沟通渠道
        四、关于党群沟通方式
    第二节 民主革命时期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状况
        一、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党组织是党沟通民众的最重要的渠道
        二、通过一些辅助性渠道与群众进行沟通
        三、作为沟通对象主体的人民群众对党主导下进行的沟通的认识
        四、党群沟通机制有效运行的理性分析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党群沟通机制的曲折运行
        一、执政初期中国共产党与群众沟通的实践探索
        二、计划经济时期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状况分析
        三、计划经济时期党群沟通机制缺失的补救方法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状况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状况
        一、恢复党群沟通的原因
        二、党群沟通网络的恢复
        三、党群沟通方式的转变
        四、党群沟通机制运行中的多元博弈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空间
        一、互联网时代党群沟通的特点
        二、互联网时代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沟通平台建设
        三、互联网时代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状况
        四、网络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运行中的机制性缺陷及分析
    第一节 党群沟通机制运行中党员干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党的文件对党员干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的规定
        二、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与文件规定相悖
        三、党员干部的不合约行为加剧了党群矛盾
    第二节 党群沟通机制运行中结构性要素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沟通主体方面
        二、沟通渠道方面
        三、沟通信息方面
        四、回应民意层面
    第三节 对党群沟通机制性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政治文化层面
        二、政治体制层面
        三、社会发展层面
        四、党自身层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健全和完善结构性要素推动党群沟通机制良性运行
    第一节 推动党群沟通机制良性运行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整体规划的原则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四、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五、坚持比较借鉴的原则
    第二节 加强先进政党文化建设是推动机制运行的外部动力
        一、先进政党文化的内涵
        二、先进政党文化的预期功用
    第三节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推动机制运行的关键力量
        一、要优化党员干部队伍
        二、发扬党内民主淡化权力集中
    第四节 加强党群沟通的渠道建设是推动机制运行的根本举措
        一、完善制度性沟通渠道的功用
        二、发挥民间沟通渠道的功用
        三、综合运用其他沟通渠道的作用
    第五节 不断提高公民素质能力是推动机制运行的基础保障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提高民众受教育水平
        二、加大公民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公民的现代政治素质
        三、培育公民文化以增强公民的沟通意识
        四、在实践中引导民众沟通能力的提升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5)德育管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德育管理本质
    一、德育管理的内涵
        (一) 德育管理概念的界定
        (二) 德育管理的产生
        (三) 德育管理的构成要素
        (四) 德育管理的基本特点
        (五) 德育管理的本质属性
    二、德育管理的价值
        (一) 德育管理价值的哲学含义
        (二) 德育管理的作用
        (三) 德育管理的地位
    三、德育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 德育管理的思想先导原理
        (二) 德育管理的系统原理
        (三) 德育管理的人本原理
        (四) 德育管理的效益原理
第二章 德育管理原则
    一、德育管理原则的确认
        (一) 解读德育管理原则的内涵
        (二) 廓清德育管理原则的外延
    二、坚持科学的德育发展观
        (一) 科学的德育发展观的界定
        (二) 坚持科学的德育发展观原则的意义
        (三) 坚持科学的德育发展观原则的基本要求
    三、坚持德育为先原则
        (一) 坚持德育为先原则的含义
        (二) 坚持德育为先原则的必要性
        (三) 坚持德育为先原则的基本要求
    四、坚持德育目标合理性原则
        (一) 坚持德育目标合理性原则的含义
        (二) 坚持德育目标合理性原则的必要性
        (三) 坚持德育目标合理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五、坚持合力育人原则
        (一) 坚持合力育人原则的含义
        (二) 坚持合力育人原则的必要性
        (三) 坚持合力育人原则的基本要求
    六、坚持德育实效性原则
        (一) 坚持德育实效性原则的内涵
        (二) 坚持德育实效性原则的必要性
        (三) 坚持德育实效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德育管理内容
    一、德育目标管理
        (一) 德育目标管理的含义
        (二) 德育目标管理的作用
        (三) 德育目标管理的实施
    二、德育计划管理
        (一) 德育计划管理的内涵
        (二) 德育计划管理的价值
        (三) 德育计划管理的特点
        (四) 德育计划管理的实施
    三、德育组织管理
        (一) 德育组织管理的含义
        (二) 德育组织构建的相关要素
        (三) 德育组织构建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 德育领导体制的创新
    四、德育队伍管理
        (一) 德育队伍与德育队伍管理
        (二) 德育队伍的素质要求
        (三) 德育队伍的培养
        (四) 德育队伍的管理
    五、德育过程管理
        (一) 德育过程与德育过程管理
        (二) 德育过程管理的目标
        (三) 德育过程管理的原则
        (四) 德育过程管理的实施
第四章 德育管理机制
    一、德育管理导向机制
        (一) 导向、导向机制与德育管理导向机制
        (二) 构建德育管理导向机制的要求
        (三) 德育管理导向机制的构成
    二、德育管理的激励机制
        (一) 激励、激励机制与德育管理激励机制
        (二) 构建德育管理激励机制的要求
        (三) 德育管理激励机制的构成
    三、德育管理的协调机制
        (一) 协调、协调机制与德育管理协调机制
        (二) 构建德育管理协调机制的要求
        (三) 德育管理协调机制的构成
    四、德育管理的约束机制
        (一) 约束、约束机制与德育管理约束机制
        (二) 构建德育管理约束机制的基本原则
        (三) 德育管理约束机制的构成
第五章 德育管理技术
    一、德育管理者自我提高的技术
        (一) 德育管理者必备的技术
        (二) 德育管理者自我诊断的技术
        (三) 德育管理者自我修炼的技术
    二、德育人员甄选及任用的技术
        (一) 德育人员的甄选技术
        (二) 德育人员的任用技术
    三、德育管理中的沟通技术
        (一) 沟通准备的技术
        (二) 选择沟通渠道的技术
        (三) 表达的技术
        (四) 倾听的技术
    四、德育管理中的授权技术
        (一) 克服授权的思想障碍
        (二) 把握授权幅度
        (三) 正确授权的技术要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赵志军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及《邓选》日译本相关情况综述
    2.1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研究
        2.1.1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
        2.1.2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2.1.3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日本的研究现状
    2.2 中央文献中译外研究
    2.3 多译本对比研究
    2.4 《邓选》的中译外研究
    2.5 《邓选》日译本相关情况研究
        2.5.1 《邓选》中文版出版情况
        2.5.2 《邓选》日译本出版情况
        2.5.3 《邓选》日译本译者研究
        2.5.4 小结
    2.6 同形词研究
        2.6.1 同形词的界定与分类
        2.6.2 同形词的先行研究
        2.6.3 同形词翻译研究现状
第三章 《邓选》日译本同形词受众问卷调查
    3.1 本文的同形词语料
    3.2 日译本同形词受众问卷调查
        3.2.1 问卷调查概要
        3.2.2 问卷的选词标准
        3.2.3 问卷的题目设定
        3.2.4 问卷的调查结果
    3.3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受众问卷调查的同形词日译研究
    4.1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意差
        4.1.1 译为非同形词更易理解
        4.1.2 译为同形词更易理解
    4.2 问卷调查结果没有显示有意差
    4.3 小结
第五章 《邓选》日译本同形词译法分析
    5.1 同形词翻译方法的分类
    5.2 具体译例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的总结
    6.2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6.3 今后的展望
参考文献
日本语要旨
附录 I 风媒社译本译者访谈记录
附录 Ⅱ 《邓选(1975—1982 年)》卷日译本同形词译文对比
附录 Ⅲ 受众问卷调查表
附录 Ⅳ 受众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附录 Ⅴ 受众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附录 Ⅵ“《邓小平文选》日本版出版纪念会”的相关照片资料
附录 Ⅶ 胡耀邦同志为祝贺《邓小平文选》在日本出版所作的题词
博士期间科研及获奖

(7)中小学校长的时间问题 ——校长调查与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缘起
        一、时间是教育活动的重要资源
        二、重视时间管理是教育发展的诉求
        三、校长工作实践中产生的课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促使校长检视时间管理
        二、提升校长的工作效益
        三、促进校长专业化
    第三节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
        二、概念与命题的审视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心路历程
第二章 时间管理视角下的校长角色与使命
    第一节 作为学校领导者的使命:从容领导
        一、出主意
        二、用干部
    第二节 作为学校管理者的使命:节奏管理
        一、校长的时间观与时间表
        二、授权:有为与无为的差距
        三、沟通的有效性
        四、评估与奖惩的效力
    第三节 作为教育者的使命:身体力行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
        二、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研究者
        三、终身学习理论的践行者
第三章 校长时间管理的调查
    第一节 校长时间管理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测量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三、统计与分析工具
    第二节 校长时间管理状况的统计与分析
        一、校长和学校的基本情况
        二、校长时间管理的特征分析
        三、校长时间分配的现状与分析
        四、校长时间管理的特征与时间分配的相关
    第三节 主要发现、问题与研究不足
        一、调查的主要发现
        二、调查呈现的问题
        三、调查的不足
第四章 A小学X校长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X校长的成长史
        一、适合儿童成长的地方
        二、校史上的校长
        三、X校长的成长途径
    第二节 X校长的治校理念
        一、规划:带领学校沿既定时间轴持续发展
        二、友善:为学校发展的时间历程增添温润的色彩
        三、激励:提升执行的效率
        四、授权:让优秀管理者得以施展
        五、思索:为发展赢得从容
    第三节 X校长的工作时间
        一、科研管理:把握方向、注重过程、适时总结
        二、队伍建设:荟萃精英
        三、教学管理:真教研、真备课、真督导
        四、沟通协调:向上有效汇报,向下诚恳沟通,向外充分交流
        五、潜意识:时间的节约与浪费
    第四节 X校长的访谈印象:友善而执着的领导者
        一、认定目标,执着进取
        二、比教和选择,与教师共同推动学校发展
        三、友善竞争,让学校变得不平常
第五章 B中学Y校长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Y校长的成长史
        一、江宁人民心中的金牌学校
        二、校史上的校长
        三、Y校长的成长途径
    第二节 Y校长的治校理念
        一、和:注重人际的和谐
        二、适:把握管理的适度
        三、势:为管理加注动能
    第三节 Y校长的工作时间
        一、多看:看书、看人、看事
        二、通畅:让学校健康发展
        三、少说:严控会议
        四、严要求、宽待遇
        五、减少应酬:Y校长的距离观
    第四节 Y校长校访谈印象:豪爽与执着的教育实践家
        一、豪爽
        二、执着
        三、拿来主义
第六章 C学校Z校长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Z校长的成长史
        一、值得信赖的学校
        二、校史上的校长
        三、Z校长的成长途径
    第二节 Z校长的领导理念
        一、时间轴
        二、挖“塘海湖井”
        三、把握时间节点
        四、“点亮”时间节点
        五、为时间树立标杆
    第三节 Z校长的工作时间
        一、课堂上花功夫
        二、课程上花大气力
        三、改进制度设计提升效益
        四、授权解放自己
        五、资财与人才的双重经营
    第四节 Z校长的访谈印象:按规则行事的儒士
        一、特别重视规则
        二、工作中的规则
        三、为自己划定规则
        四、儒士的谦卑与激越
第七章 走向时间管理的自觉
    第一节 三位校长的时间管理实践
        一、时间管理的共同特征
        二、时间管理的差异性
        三、好校长的时间管理与好的学校文化
    第二节 校长时间管理的价值彰显
        一、学校发展的从容
        二、校园里的节奏
        三、校长成长的自觉
    第三节 高效能人士的时间管理理论与实践
        一、目标明确
        二、要事优先
        三、时间拓展
    第四节 优化校长时间管理的策略
        一、修人脉,赢得上下级的支持
        二、强意识,提升时间管理的自觉
        三、得方法,科学实践时间管理
附录:校长时间管理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中小学校长时间管理情况调查问卷
    中小学校长时间管理情况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着作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网络资源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T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工作满意度概述
        1.2.2 工作满意度的理论基础
        1.2.3 工作满意度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设计
第二章 T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2.1 T公司概况
    2.2 T公司人力资源概况
    2.3 T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现状研究
    3.1 T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现状访谈研究
        3.1.1 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实施
        3.1.2 访谈结果分析
    3.2 T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现状问卷调查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3.2.2 结果分析
    3.3 T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提升对策
    4.1 构建合理薪酬体系
    4.2 建立健全上下级沟通机制
    4.3 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
    4.4 科学改进绩效管理
    4.5 搭建职业规划平台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现在职员工工作满意度访谈提纲
附录2 已离职员工工作满意度访谈提纲
附录3 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副职领导到位不越位的方法和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尊重正职,服从领导
二、管理好自己的上司
三、求同存异,善于提出意见
四、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10)刑事判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研究的背景、方法、价值与意义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学术研究的情况
    1.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2. “刑事判例”界说
    2.1 刑事判例的概念
    2.2 刑事判例与其它概念的区分
        2.2.1 判例与先例
        2.2.2 判例与案例
        2.2.3 判例与判决
    2.3 刑事判例的两个理想类型
        2.3.1 判例法体制下的刑事判例
        2.3.2 成文法体制下的刑事判例
3. 刑事判例机制原理
    3.1 刑事判例机制的定义
    3.2 “前判”在司法活动中的“日常意义”
        3.2.1 “前判”示范意义的基础: 法官的工作模式
        3.2.2 法官的观念形态中“前判”的“示范”意义
        3.2.3 法官的实际工作中“前判”的“示范”意义
        3.2.4 角色冲突: “前判”约束力的意义分殊
        3.2.5 小结: 法的安定性与“前判”的约束力
    3.3 刑事判例机制的本体意义
        3.3.1 对法安定性的维护
        3.3.2 普遍性法律规范与具体事实境况的链接
        3.3.3 统合司法经验、消解经验多样性
        3.3.4 小结: 刑事判例机制本体意义的实践
    3.4 刑事判例机制的结构
        3.4.1 刑事判例机制的生发系统
        3.4.2 刑事判例机制的社会传导系统
        3.4.3 刑事判例机制的运行保障系统
    3.5 刑事判例机制的功能
        3.5.1 刑事判例机制的直接功能
        3.5.2 刑事判例机制的延伸功能
4. 司法的宏观样态与微观机理: 刑事判例机制的历史解读
    4.1 判例法体制与刑事判例机制
        4.1.1 判例效力的流变: 英格兰司法史的一个微观视角
        4.1.2 司法的“立法”化: 一个英格兰国家治理的宏观视角
        4.1.3 刑事判例机制背后的法治思想
        4.1.4 小结: 判例机制与判例法体制的实质区别
    4.2 成文法体制刑事判例机制的内生性: 以“立法理性”为中心
        4.2.1 成文法判例机制形成的思想基础: 法的绝对观念
        4.2.2 法的逻辑性形式理性
        4.2.3 司法机制的科层式
    4.3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刑事判例机制
        4.3.1 在“礼法”冲突、融合中的刑事判例机制
        4.3.2 在“守文定罪”司法原则下的刑事判例机制
        4.3.3 对元代“断例”性质的分析: 判例法抑或成文法
        4.3.4 中国古代判例机制背后的人治思想
        4.3.5 中国当代判例意识的觉醒
5. 中国刑事判例机制的建构
    5.1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刑事判例机制
        5.1.1 法治视野中刑事司法的确定性
        5.1.2 司法公正与刑事司法的确定性
        5.1.3 刑事司法确定性的实现路径
    5.2 中国刑事司法运行现状分析
        5.2.1 司法独立的困惑: 外部干扰与司法内生制衡机制的缺失
        5.2.2 司法公正的困境: 民众“刑罚意识”与司法理性
        5.2.3 司法公信的危机: 刑事自由裁判权的受制与保障
        5.2.4 司法能力的欠缺: 法官质素与司法的现代化
        5.2.5 司法效率的滞延: 刑事司法的运行方式与“迟到的”公正
    5.3 刑事判例机制与我国的刑罚裁量模式
        5.3.1 我国现有的刑罚裁量模式分析
        5.3.2 我国刑罚裁量模式的路径选择
        5.3.3 以刑事判例机制为基础建立中国特色的量刑模式
    5.4 刑事判例机制与我国司法解释模式的转换
        5.4.1 我国刑事司法解释的模式
        5.4.2 我国刑事司法解释模式的成因
        5.4.3 我国刑事司法解释模式重塑: 刑事判例机制统合法官对法律的解释
    5.5 刑事判例机制的现实基础
        5.5.1 历史的底蕴: 中国具有悠久的判例传统和意识
        5.5.2 当代的机遇: 民主政治、法治建设、市场经济的方兴未艾
        5.5.3 坚实的基础: 中国当代判例机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5.5.4 法官质素的提高: 法律共同体的逐渐形成
        5.5.5 现代的司法装备: 判例机制高效运行的科技条件
    5.6 中国当代刑事判例机制的建构
        5.6.1 刑事判例机制生发系统
        5.6.2 刑事判例机制社会传导系统
        5.6.3 刑事判例机制运行保障系统
        5.6.4 相关配套改革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声明
后记

四、下级向上级提忠告的心理学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下级向上级提忠告的心理学方法[J]. 周振林. 领导科学, 1994(01)
  • [2]古代公文文体流变述论[D]. 胡元德.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3]领导采纳员工建言行为的研究 ——上下级关系与领导动机归因的作用[D]. 陈芳丽. 华侨大学, 2016(02)
  • [4]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研究[D]. 杨新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2)
  • [5]德育管理论[D]. 赵志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05(09)
  • [6]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D]. 崔亚蕾.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9(02)
  • [7]中小学校长的时间问题 ——校长调查与个案研究[D]. 孙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4)
  • [8]T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提升对策研究[D]. 陈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副职领导到位不越位的方法和艺术[J]. 李秀云,李娜娜. 领导科学论坛, 2015(05)
  • [10]刑事判例机制研究[D]. 邓修明. 四川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下属向上级提建议的心理学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