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感体质与病机的关系

论外感体质与病机的关系

一、试论体质与外感病病机演化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彤,丁晓,齐向华,滕晶[1](2021)在《烦躁焦虑状态中风辨治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以中风为基点,从中医烦躁焦虑状态的内涵入手,结合两者的内在关联,诠释烦躁焦虑状态中风的发病机制为脉络痹阻、神明失用,并分为风火上扰、风痰扰窍、瘀血阻滞三个病机层次,临床证候兼具中风及烦躁焦虑状态双重特征性表现,脉象特征以整体的动、上、高及局部的动、涩、疾、热、浮为基础,并可衍化为稠、凸、浊等表现,治疗以清火除烦、解思定虑为基本原则,形神并治以解除病机、截断演化,从心理治疗层面初步构建烦躁焦虑状态介导下的中风辨治体系。

李如辉[2](2021)在《关于《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结构问题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基础理论》尽管已推出10版统编教材,结构日趋完善,但"结构优化"仍有着较大的空间,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就绪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精气血津液、体质、经络、病因、发病、病机、养生与防治原则等10个部分进行全局性的深刻思考,提供有关依据,剖析问题根源,在严密逻辑论证的基础上,或进一步确认其合理性,或提出增补、删减、离合、重构及次第调整等建议,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有效地促进《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建设。

刘頔[3](2021)在《基于“阳道实,阴道虚”的脾胃气化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明确“阳道实,阴道虚”理论内涵,加深对阴阳学说的认识。深化基于“阳道实,阴道虚”脾胃气化理论研究,挖掘此理论机制,构建脾胃“阳道实,阴道虚”虚实气化理论以深化中医脾胃理论。力图以脾胃“阳道实,阴道虚”虚实气化理论为切入点探讨疾病发病机制,以期应用于临床,为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文献检索法收集相关资料,整理挖掘《黄帝内经》《脾胃论》《伤寒论》等医学经典巨着相关内容,并以“阳道实,阴道虚”“脾胃”“气化”“虚实”“三阴三阳”等为关键词在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探讨“阳道实,阴道虚”理论内涵,探讨脾胃“阳道实,阴道虚”虚实气化理论,以脾胃阳道实阴道虚气化理论解读《伤寒论》三阴三阳理论内容,系统深入全面的研究脾胃“阳道实,阴道虚”理论内容。结果1.梳理了道学思想内容,探究了“阳道实,阴道虚”理论的哲学内涵。道为气之化生万物之起点,道又法于气的自然法则,而天地之间的道,都本根于阴阳,阴道阳道之虚实变化是阴阳道化生万物的状态与过程,都必须依附具体的事物与结构之中,即器。2.阳道实阴道虚理论内容丰富,内含阴阳之理、虚实之用、升降之机。3.明确了阳道实阴道虚之虚实机制是在“阳化气,阴成形”形气转化作用下产生的两种状态与过程,即阳道之实化状态与过程和阴道之虚化状态与过程。4.基于脾胃之阳道实阴道虚的气化理论研究,提出并构建了脾胃虚实气化“内循环”与三阴三阳“气化层”的脾胃阳道实阴道虚的气化模式。5.构建了脾胃阳道实阴道虚虚实气化“内循环”理论:脾之阴道虚气化状态包含形含气状态与形生气状态,胃之阳道实气化状态包含气中含形状态与气能生形状态;脾胃虚实气化的状态结构为虚实在中、虚极在肺、实极在肾;脾胃虚实气化的主要内容为营卫气化、津液气化、清浊气化;脾胃虚实气化的生理要求为根于神机与气立。6.提出了基于脾胃阳道实阴道虚的三阴三阳虚实“气化层”内涵:即脾胃阳道实阴道虚的虚实气化内循环,布散于三阴三阳的脏腑经络部位等,与三阴三阳共同作用,所体现出的虚实气化变化,称之为三阴三阳虚实气化,这一虚实气化结构,是维护生命体与防护生命体的气化结构层,是保持生命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气化结构层,更是维持生命体自身整体性及与自然界统一性的气化结构层,因此我们称之为三阴三阳虚实“气化层”。7.探讨了基于脾胃阳道实阴道虚的三阴三阳之虚实气化层主要内容;提出三阴三阳气化层之脾胃阳道实阴道虚气化“内循环”的主次关系:三阳气化层以“内循环”的阳道实为主;三阴气化层以“内循环”的阴道虚为主;三阴三阳气化层以阳明胃实化功能为之长。8.首次从脾胃阳道实阴道虚虚实气化角度来解读《伤寒论》三阴三阳气血多少、六病中风与伤寒、六病之为病内容。9.基于脾胃阳道实阴道虚的气化理论对内伤病中五脏虚损、五脏气乱,伤寒六经病发于阳、发于阴、传、转属等内容进行解读。结论1.“阳道实,阴道虚”这一哲学命题是道学思想在阴阳理论中的体现。2.系统研究了“阳道实,阴道虚”理论在人体气化体系的内涵,也就是脾胃阳道实阴道虚的虚实气化理论研究,构建了脾胃虚实气化“内循环”和三阴三阳“气化层”的脾胃阳道实阴道虚的气化模式。3.由于脾胃在人体特有结构与功能,脾胃“灌四旁运四时”且为气机升降之枢,形成“虚实在中,虚极在肺,实极在肾”的虚实气化“内循环”。脾胃阳道实阴道虚的虚实气化内循环,布散于三阴三阳的脏腑经络部位等,与三阴三阳共同作用,所体现出的虚实气化变化,形成了三阴三阳虚实“气化层”。4.以脾胃阳道实阴道虚气化理论解读了《伤寒论》三阴三阳理论,构建了三阴三阳“气化层”理论。5.脾胃阳道实阴道虚的气化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意义,可对内伤病、外感病、内伤兼外感病的调治提供辨治思路。

王剑锋[4](2019)在《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小儿外感热病是中医儿科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在历史上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庞大的理论体系。然而,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其理论体系产生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和分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医家,对小儿外感热病的治疗也有着不同看法,演变出不同的学术流派。由此造成外感热病的认知和治疗上的学术分歧。为了探寻这些流派的学术发展路线,以及历代中医着作所产生的影响,探寻这些医家以及着作的发现、发展和贡献,和对儿科外感热病防治产生过的积极的影响,特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遴选了从先秦两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42部经典儿科及综合性中医着作的文字文献和数字文献,对其中涉及小儿外感热病的内容,包括疾病认知、辨证方法、治法治则、临床用药等进行梳理、分析,以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等方法,找出其学术发展的规律,探寻其学术源流,整理其学术贡献。结果: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从先秦两汉开始,对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载只有若干疾病的证候,方药亦很古朴,显示出儿科学理论还未出现。第二阶段从《伤寒论》出现开始,以伤寒理论论治小儿外感热病成为学术主流。第三阶段从隋唐时期开始出现以寒凉药治疗小儿外感热病,与伤寒理论并存的局面。第四阶段为“寒凉派”学说的兴起,其开创的“玄府气液说”和“火热论”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医儿科理论,还成为了后世温病学的源头。第五阶段为温病学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并且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相融合,并且促进了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的发展。结论:中医儿科学对小儿外感热病的治疗,是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它肇始于《黄帝内经》,成形于《伤寒论》。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衍生出新的思想和方法。在《伤寒论》出现后,伤寒理论一直处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的统治地位,并在“寒凉派”理论逐渐成熟后数百年间一直保持与其并存的状态。直至清代温病学的兴起,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相融合后,伤寒理论才基本退出这一学术领域。

黄瀚锋(Wong Hon Foong)[5](2019)在《伤寒六经辨证新探》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目前的中医经典,存在着理论学习与临床运用不相衔接的问题。《伤寒论》作为公认的经方着作,其六经辨证却被定位为只适用于狭义伤寒。六经辨证不受重视,还体现在经方学习热衷于方证对应,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主干框架的六经辨证却鲜见临床方面的进展。支离破碎的现象,严重危及了中医整体辨治思维的建立。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次研究拟:○1重新探索六经辨证的内涵,了解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六经辨证的关联。○2如何在六经辨证内涵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提升,使六经辨证在临床上真正能够起到基础性的引领作用。方法:首先熟读伤寒原着,系统查阅隋唐至民国时期代表医家的相关着作,以及知网内的近现代中医药期刊、杂志相关文献。接着,运用文献通考和逻辑概念的思辨方式,按历史发展顺序和逻辑关系,整理六经辨证的内涵,分析其与卫气营血、三焦、病邪、气血津液、脏腑等辨证论治模式的内在关联。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运用六经九分法进行一元化处理,以期明确六经辨证在辨证论治中的地位,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结果:当今中医界所面对的问题,其根源来自于历代医家对六经辨证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或误区。六经的概念,虽然随着时代变化而出现了改变,但其辨别表里寒热虚实的内涵却是不变的,此即六经的根本作用,也是各种辨证论治模式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六经九分法则是以治法对六经辨证作了高度抽象的诠释和概括,强调气机的顺畅和脾胃的健全是所有治疗大法中的关键,对所有疾病的辨证论治皆具有指导意义,扩展了六经辨证的适用范畴。其优势还在于面对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仅有检查指标异常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通过辨别患者体质,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本文也采用兼证的概念,使运用六经九分法分析临床复杂的病情时变得相对简练、便捷,以帮助初学者更易于掌握正确的辨证诊疗方向,达到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以相兼证简易操作的六经九分法,其具体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得到证实。结论:六经辨证在当今的临床仍然具有实用性,当前临床常用的多种辨证模式,其历史根源和内涵皆演变自伤寒六经辨证。以相兼证操作的六经九分法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更贴近初学者的学习需求,以简便的方式指导临床,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准确的基本方向,也为方证对应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黄莉,王融冰[6](2019)在《外感病证与体质》文中研究表明外感病证发病与否与体质有关,体质强则不易发病,且不同体质对某些特定外邪具有易感性。外感病证病机传变的性质和部位与体质有密切关系,从阳化热、从阴化寒,中气强实易燥化归阳明,中气虚羸易湿化归太阴。外受邪攻,若体质强则易于痊愈,否则易内传出现复杂多样的变证、坏证。对外感病证的治疗要增强体质、顾护体质,外感病证辨治中应高度重视中医体质思想。

张惜燕[7](2019)在《当代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60余年来中医病机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分类整理病机创新理论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以及中医病机创新理论体系的构建,全面展示现代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研究的现状,深入探讨现代中医病机理论的演变规律,明确中医病机理论的发展趋势与研究路径,以期能补充丰富传统中医病机理论体系,推动构建当代中医病机学。方法:充分收集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在对“病机创新理论”的范畴进行严格界定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对象及目的,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文献查找、筛选,再依据逻辑分析法、科学哲学研究法对提取归纳的病机创新理论进行概念规范、特性厘清、层级划分、分类鉴别,创新性质及其临床意义的评价,病机创新理论演变规律的分析,最终构建创新性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结果: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中医病机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1)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要素、分层、分类)对“病机”进行科学定义,从而准确指导病机创新理论的评价研究。病机作为疾病发生、发展、转归机理的本质概括,以因、位、性、势四者为基本要素,可分为单一病机与复合病机两类,层级划分是对病机从宏观到具体的准确把握。现代对“证”的内涵研究认识未达统一,病机与证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探索。(2)系统梳理病机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依据内容划分为毒邪病机、络病病机、毒损络脉病机、伏邪病机、玄府病机、情志病机、上火病机、复合病机及其他病机九个方面。界定各病机理论的概念或含义,厘清其形成原因、致病特性、致病机理、临床表征、生物学基础、鉴别分类、创新应用等,理清其逻辑层次,展示病机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初步形成了共识性的病机创新理论。(3)从传统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到建立,深入剖析其所存在的内容不确定、层级不清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构建创新性的中医病机理论体系。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以脏腑经络分系统,以外感内伤分类病,明确系统病机与类病病机的概念内涵及要素;二是明确内生五邪病机是内伤病机,应归属于类病病机范畴;三是初步将病机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纳入创新性中医病机理论体系。(4)剖析中医病机创新理论形成的规律,建立病机理论创新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病机创新理论形成的四大影响因素,包括哲学思维、疾病谱变化、现代科技和其他因素;探索了病机创新理论形成的三大模式,包括临床实践的总结概括,经典理论的挖掘诠释,病机假说的检验验证;提出了病机理论的创新路径和整体要求。结论:界定“病机”“伏邪”“玄府”“情志病因”“上火”等概念范畴,为病机创新理论的研究和病机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梳理总结毒邪病机、络病病机、毒损络脉病机、伏邪病机、玄府病机、情志病机、上火病机、复合病机及其他病机九个方面的病机创新理论,可促进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创新构建一个内容明确、结构合理、逻辑清晰的中医病机理论体系,阐明中医病机理论的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研究病机理论的创新规律,为病机创新理论的系统评价提供依据,有助于形成科学有效的病机创新理论。诸方面一定程度上补充丰富了传统中医病机理论,促进了现代中医病机学的发展。

张茂云[8](2019)在《基于张仲景桂枝汤及其类方探讨“营卫失谐”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桂枝汤及其类方既可解肌发表治疗外感病证,又可调和营卫治疗诸多内伤杂病,其机理是什么?“营卫”的异常是否与疾病发生有所关联?本研究就是在基于桂枝汤及其类方调和营卫作用的基础之上,对张仲景“营卫失谐”与疾病的相关性展开深入研究的。目的:本文从仲景的“外因致病说”、导师提出的“‘营卫失谐’为发病之源”、“营卫失谐体质”两个假说入手,借助《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及其类方作为研究靶点,进而重点系统梳理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中与“营卫失谐”相关的病证,进而探讨并明确“营卫失谐”的本质,及其与内伤杂病之间的关系,以及明确仲景桂枝汤与“营卫失谐”之间的关系、桂枝汤及其类方有效治疗内伤杂病的机理,以求更加深入、更贴近张仲景临证的实质,并对中医临床经典理论及经方有效应用有所指导与启迪。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及发生学研究的方法,在对《黄帝内经》、《难经》“营卫学说”比较充分梳理的前提下,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相关病证条文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分析,确定“营卫失谐”病机与内伤杂病的关系、“营卫失谐体质”基本特征,及桂枝汤类方辨治内伤杂病的作用机理,为临床预防及辨治“营卫失谐”类病证及对“营卫失谐体质”人群的防病治病方面起到重大指导作用。结果:1.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中“营卫学说”的发生学研究,确定“营”和“卫”属人体“气”的范畴,即偏重于功能方面,“营气”是人体津液化生血液的必不可少的源头和动力,其与“血”的关系可分而不可离;“卫气”功能属于人体肺主“气”功能的重要部分。《灵枢·五乱》:“营卫相随,阴阳已和”,因此,营、卫与人体气血、阴阳关系密切,营卫失谐则气血失和、阴阳失调;2.《黄帝内经》中已有“调和营卫”的治法和方药;3.张仲景所论诸多外感及内伤杂病的发生均与“营卫失谐”有关;其辨治亦从“调和营卫入手”;4.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48个桂枝汤及其类方方证特点的分析,并部分结合名家医案临床应用,桂枝汤及其类方既可以治疗外感疾病,又可以治疗表里同病和内伤杂病;5.通过对张仲景体现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体质学说”的研究,发现“营卫失谐体质”包括:卫亏之营卫失谐体质、营亏之营卫失谐体质、卫郁之营卫失谐体质、营卫郁滞之营卫失谐体质。结论:1.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中“营卫”相关的发生学研究,发现在《内》、《难》时期中医学的“营卫”理论无论是营卫之生成、功能、性质、运行,还是营卫学说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治疗已经基本完善,张仲景即是在《内》、《难》营卫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了运用其辨治外感与内伤疾病的临床应用。2.“营卫”的重要作用,为人体表里、内外气机、血行、津输、精行之总司,为人体功能的总开关,其在外通过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的作用统领人体腠理、皮肤、肌肉之功能,在内通过化生血而濡养人体内、外组织,包括五脏六腑、经脉、肢体关节、皮肤、腠理。3.张仲景“营卫失谐”与疾病的关系为:“营卫”系统为使人体整体和合,维持人体自组织稳态的中枢控制源。营卫和谐是人体正常的良性生理状态,是机体自组织功能的正常状态;“营卫失谐”则人体气血失和、阴阳失调,是人体发生外感或内伤疾病的主要机制。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临床病证并非均为邪实或正虚,而是可能存在一种整体上“内——外”、“上——下”之“营卫”失于和谐的病证;4.张仲景所创桂枝汤治疗“营卫失谐”病证的特点为:卫气被郁,营阴外泄。并且桂枝汤及其类方有效治疗内伤杂病的机理为,通过“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其“调和营卫”法为一种非对抗性的治法;5.通过研究张仲景营卫失谐与疾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学提供新思路,即不是所有的病证均可通过“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对抗性治疗手段解决的,还需对“营卫失谐”、阴阳失调进行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治疗,进而达到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和谐健康状态。6.《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营卫失谐”病证的发生均与患者的“营卫失谐体质”相关。

张震[9](2018)在《中医脾胃与三阴三阳相关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脾胃学说在中医学术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三阴三阳理论也广泛的应用于中医学各家学说当中,其中,以《伤寒论》对三阴三阳的临床应用最为全面。脾胃学说与三阴三阳学说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含义,而现有文献当中,并未有脾胃与三阴三阳直接关系的深层研究,张仲景所着《伤寒论》当中,实质是以脾胃与三阴三阳深层关系的具体应用,但据目前研究来看,尚缺乏以脾胃与三阴三阳关系为切入点深度探讨《伤寒论》六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也不利于后人在临床应用中把握关键机制。方法本课题研究分三大部分进行,分别使用如下方法:第一部分采用传统文献分类整理研究方法对文献中有关三阴三阳和脾胃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第二部分通过文献系统总结归类的方法,对三阴三阳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机制进行深度挖掘,找出脾胃与三阴三阳之间内在联系的关键点;第三部分通过文献分类整理的方法,基于脾胃与三阴三阳关系的理论体系,对《伤寒论》六病的发病、传变、治法、预后以及六病中的诸多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以后更好临床应用《伤寒论》提供新思路。结果第一部分受“一分为三”哲学思想的影响,且三阴三阳是根据阴阳之气多少一分为三而来,此处的阴阳之气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之气,因此三阴三阳是为人体的先天之本,三阴三阳当中,存在着势和量的不同,因此对人体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动静、温濡、内外是三阴三阳的六大基本生理功能,三阴三阳的属性必须依附于人体的结构才能体现出来,三阴三阳之间的表里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关系,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三阴三阳具有时、序特性。脾胃居中央:脾胃主仓廪,脾胃主气血,脾胃主五脏,脾胃主气机;脾胃灌四旁:脾胃主清浊,脾胃主四肢,脾胃主散精于腠理。脾胃具有时空特性,脾胃升降是其动力源泉。第二部分脾胃居中央,中央含三阴三阳之气;脾胃灌四旁,四旁当中亦布散着三阴三阳之气;三阴三阳含有脾胃之气:三阴三阳应象的五脏、三阴三阳应象的气血、三阴三阳应象的经络、三阴三阳应象的六脉当中均含有脾胃之气,均依靠脾胃的生化及推动运行。三阴三阳时空具有互用关系,“六时”能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在这个运行当中,人体五脏也随着三阴三阳的运动呈现时间上的节律运动,而脾胃作为中土之枢,对脏气在时间和空间有运代作用。“中土之枢”既是三阴三阳欲解时得以维持运行的内在动力机制。第三部分《伤寒论》阐释的是六病,我们认为《伤寒论》是一部建立在脾胃与三阴三阳关系理论基础上的阐释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着作,伤寒论中处处体现着脾胃与三阴三阳之间的病理关系。对《伤寒论》中若干疑难问题中,列举了桂枝汤啜热粥问题,小建中汤“建中”问题,葛根芩连汤“利遂不止”问题,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中的“心下满”问题,阳明病之“中寒”问题太阴表证中“系在太阴”问题,厥阴病的易“除中”问题等。结论《伤寒论》是以脾胃与三阴三阳理论体系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的医学专着,《伤寒论》中六病本身就是对三阴三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深刻揭示了三阴三阳的病理变化,而张仲景在着《伤寒论》时,把脾胃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全书中六病的病因病机,症状体征,治法方药,演变预后以及预防调护等方面都无处不贯穿着脾胃思想。因此本研究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价值,为研究伤寒论与临床应用伤寒论提供新思路。

黄莉[10](2016)在《外感发热中医辨治体会》文中研究说明外感发热属外感类病证。中医学对其认识及治疗有独特的优势。外感发热属临床极为常见的症状和体征,然而临床治疗效果并不尽人意,有必要对外感发热的辨治进行探讨。辨治外感发热,探病因应重视气交,析病机当参考体质,调治法须紧随证候,祛外邪务求邪尽散,施救治当药精效宏,重调护防病有复燃。

二、试论体质与外感病病机演化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体质与外感病病机演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烦躁焦虑状态中风辨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烦躁焦虑状态内涵
    1.1 烦躁焦虑状态的概念
    1.2 烦躁焦虑状态病理过程
2 烦躁焦虑状态中风病因病机
    2.1 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2.2 痰热腑实,风痰扰窍
    2.3 忧思气郁,瘀血阻滞
3 烦躁焦虑状态中风证候特征
4 烦躁焦虑状态中风脉象表现
    4.1 整体脉象
    4.2 局部脉象
    4.3 脉象衍化
5 烦躁焦虑状态中风临床论治
    5.1 清火除烦,解思定虑
    5.2 调节气机,平衡阴阳
    5.3 柔筋通络,改善躯体症状
    5.4 兼顾变候,阻截病机发展
6 结语

(2)关于《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结构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教材的逻辑结构与心理结构
2 绪论
    2.1 创生期
    2.2《神农本草经》的次第
3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3.1 哲学体系的完整性问题
    3.2 哲学基础章阴阳转化与病机章阴阳转化的关系
    3.3 哲学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4 五行治则治法
4 藏象学说与精气血津液
    4.1 藏象学说与精气血津液的次第
    4.2 脏腑生理功能与生理特性
    4.3 肺主治节
5 调整经络部分内容
6 增加体质部分内容
7 疾病部分的调整
    7.1 发病与病因、病机
    7.2 继发性病因与痰饮、瘀血、结石
8 养生与防治的调整

(3)基于“阳道实,阴道虚”的脾胃气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阳道实阴道虚的再认识
    1 阳道实阴道虚的哲学涵义
        1.1 气道合一
        1.2 道主化生
        1.3 道法自然
        1.4 道本阴阳
        1.4.1 道合阴阳
        1.4.2 道分阴阳
        1.5 道化虚实
        1.5.1 道分虚实
        1.5.2 道化虚实
        1.6 道之与器
    2 阳道实阴道虚的主要内容
        2.1 阳道实阴道虚的阴阳之理
        2.1.1 阴道阳道中的阴阳互藏
        2.1.2 阴道阳道中的阴阳互感
        2.1.3 阴道阳道中的相制防过
        2.1.4 阴道阳道中的相济互助
        2.1.5 阴道阳道中的自动消长
        2.1.6 阴道阳道中的自动转化
        2.2 阳道实阴道虚的虚实之用
        2.2.1 阳道实化之用
        2.2.1.1 阳道之实化状态与过程
        2.2.1.2 阳道之阴阳与实气化的关系
        2.2.2 阴道虚化之用
        2.2.2.1 阴道之虚化状态与过程
        2.2.2.2 阴道之阴阳与虚气化的关系
        2.2.3 阳道实阴道虚的虚实转化
        2.2.3.1 阳道实转化阴道虚
        2.2.3.2 阴道虚转化阳道实
        2.3 阳道实阴道虚的升降之机
        2.3.1 阳道实阴道虚的阴升阳降
        2.3.2 阳道实阴道虚的升降相因
    3 阳道实阴道虚的医学意义
第二章 脾胃阳道实阴道虚的气化“内循环”研究
    1 脾胃之“阳道阴道”
    2 脾胃阳道阴道之虚实气化运动
        2.1 虚实气化的作用机制
        2.1.1 脾之阴道虚气化
        2.1.1.1 阴道虚气化
        2.1.1.2 虚气化状态
        2.1.2 胃之阳道实气化
        2.1.2.1 阳道实气化
        2.1.2.2 实气化状态
        2.1.3 二者关系
        2.2 虚实气化的主要内容
        2.2.1 营卫气化
        2.2.1.1 阳道实化生营
        2.2.1.2 阴道虚化生卫
        2.2.2 津液气化
        2.2.2.1 阴道虚化生津
        2.2.2.2 阳道实化生液
        2.2.3 清浊气化
        2.2.3.1 虚化则浊中升清
        2.2.3.2 实化则清中降浊
        2.3 虚实气化的状态结构
        2.3.1 虚实在中
        2.3.1.1 虚化而升
        2.3.1.2 实化而降
        2.3.1.3 虚实相因
        2.3.2 虚极在肺
        2.3.2.1 肺为虚升上极
        2.3.2.2 肺为由虚转实
        2.3.3 实极在肾
        2.3.3.1 肾为实降下极
        2.3.3.2 肾为由实转虚
        2.4 虚实气化升降是人体的气化枢纽
    3 脾胃阴道阳道虚实气化的生理要求
        3.1 根于神机,气归权衡以为平
        3.1.1 五脏神机,根于元气
        3.1.2 脾胃德和,权衡阴阳
        3.2 根于气立,法于阴阳合四时
        3.2.1 脾胃纳运,根于天地之气而出入
        3.2.1.1 水谷之气
        3.2.1.2 呼吸之气
        3.2.2 虚实逆从,合于五脏阴阳运四时
        3.2.2.1 虚实更替,运转四周脏气
        3.2.2.2 逆从四时,更代四时五脏
第三章 基于脾胃阳道实阴道虚的三阴三阳“气化层”研究
    1 三阴三阳虚实气化层的含义
        1.1 三阴三阳之所属结构
        1.2 三阴三阳之属性特征
        1.3 三阴三阳之脾胃虚实
    2 三阴三阳之虚实气化层主要内容
        2.1 太阳之虚实气化
        2.1.1 太阳含义
        2.1.1.1 太阳主表
        2.1.1.2 太阳与经络
        2.1.1.3 太阳与脏腑
        2.1.2 脾胃阴阳之道与太阳
        2.1.2.1 上焦脾胃大络通太阳之表
        2.1.2.2 中焦脾胃营卫通太阳
        2.1.2.3 下焦脾胃通太阳之腑
        2.1.2.4 太阴阳明之合通太阳
        2.1.3 脾胃阴阳之道的虚实气化与太阳之虚实气化
        2.1.3.1 太阳之营卫:虚化卫气,实化营气
        2.1.3.2 太阳之津液:虚化津汗,实化尿液
        2.1.3.3 太阳之清浊:虚化清阳,实化浊阴
        2.1.4 太阳之虚实气化与太阳之阴阳
        2.1.4.1 太阳之虚化与太阳之阴阳
        2.1.4.2 太阳之实化与太阳之阴阳
        2.1.4.3 太阳之虚实气化以胃之阳道实为主
        2.1.5 太阳之虚实气化与小肠膀胱
        2.1.6 太阳之虚实气化与太阳主表主外
        2.1.7 太阳之虚实气化与太阳多血少气
        2.2 阳明之虚实气化
        2.2.1 阳明的含义
        2.2.1.1 主里与胃家
        2.2.1.2 阳明应经络与大络
        2.2.2 脾胃阴阳之道与阳明
        2.2.2.1 脾胃大络于肺中通大肠阳明
        2.2.2.2 中焦脾胃由肺经下络大肠
        2.2.2.3 脾胃大腹通阳明大肠
        2.2.3 脾胃阳道实阴道虚之虚实气化与阳明之虚实气化
        2.2.3.1 阳明之清浊:虚化清阳,实化浊阴
        2.2.3.2 阳明之津液:虚化为津,实化为液
        2.2.3.3 阳明之营卫:虚化卫气,实化营血
        2.2.4 阳明之虚实气化与阳明之阴阳
        2.2.4.1 阳明之虚化与阳明之阴阳
        2.2.4.2 阳明之实化与阳明之阴阳
        2.2.4.3 阳明之虚实气化以胃之阳道实为主
        2.2.5 阳明之虚实气化与胃大肠
        2.2.6 阳明之虚实气化与阳明主里
        2.2.7 阳明之虚实气化与阳明多气多血
        2.3 少阳之虚实气化
        2.3.1 少阳的含义
        2.3.1.1 少阳主半表半里
        2.3.1.2 少阳之经络与脏腑
        2.3.2 脾胃阴阳之道与少阳
        2.3.2.1 脾胃大络布胁贯膈属少阳
        2.3.2.2 中焦脾胃与少阳三焦胆
        2.3.2.3 脾胃主大腹与少阳
        2.3.3 脾胃阳道实阴道虚之虚实气化与少阳之虚实气化
        2.3.3.1 少阳营卫:三焦出气,化生营卫
        2.3.3.2 少阳清浊:三焦清浊,如雾沤渎
        2.3.3.3 少阳津液:三焦水道,化津行液
        2.3.4 少阳虚实气化与少阳之阴阳
        2.3.4.1 实化与少阳
        2.3.4.2 虚化与少阳
        2.3.5 少阳虚实气化与胆三焦
        2.3.6 少阳虚实气化与少阳主枢
        2.3.7 少阳虚实气化与少阳少血多气
        2.4 太阴之虚实气化
        2.4.1 太阴的含义
        2.4.1.1 太阴主里与脾肺
        2.4.1.2 太阴经络
        2.4.2 脾胃阴阳之道与太阴
        2.4.2.1 脾胃经络于肺中
        2.4.2.2 中焦脾胃是肺经之始
        2.4.2.3 脾胃大腹通太阴肺
        2.4.3 脾胃阳道实阴道虚的虚实气化与太阴之虚实气化
        2.4.3.1 太阴营卫:运营藏营,虚化散卫
        2.4.3.2 太阴津液:津液气化,主湿润燥
        2.4.3.3 太阴清浊:水湿运化,升清泄浊
        2.4.4 太阴虚实气化与太阴之阴阳
        2.4.4.1 实化与太阴之阴阳
        2.4.4.2 虚化与太阴之阴阳
        2.4.5 太阴虚实气化与太阴主内主润
        2.4.5.1 太阴虚实气化与太阴主内
        2.4.5.2 太阴虚实气化与太阴主润
        2.4.6 太阴虚实气化与太阴多气少血
        2.5 少阴之虚实气化
        2.5.1 少阴的含义
        2.5.1.1 少阴心肾藏精血
        2.5.1.2 少阴主水火
        2.5.2 脾胃阴阳之道与少阴
        2.5.2.1 脾胃经络于上焦会少阴
        2.5.2.2 中焦脾胃与心肾少阴经交合
        2.5.2.3 脾胃大腹通心肾
        2.5.3 脾胃阳道实阴道虚的虚实气化与少阴之虚实气化
        2.5.3.1 少阴营卫:主营生卫,部表固外
        2.5.3.2 少阴津液:津液气化,水火相交
        2.5.3.3 少阴清浊:浊中生清,填精生血
        2.5.4 少阴虚实气化与少阴之阴阳
        2.5.4.1 实化与少阴之阴阳
        2.5.4.2 虚化与少阴之阴阳
        2.5.5 少阴虚实气化与少阴主闭藏
        2.5.6 少阴虚实气化与少阴多气少血
        2.6 厥阴之虚实气化
        2.6.1 厥阴的含义
        2.6.1.1 厥阴与“两阴交尽”
        2.6.1.2 厥阴与肝心包
        2.6.2 脾胃阴阳之道与厥阴
        2.6.2.1 脾胃经络于肺中通厥阴
        2.6.2.2 中焦脾胃是厥阴肝心包上下挟行
        2.6.2.3 脾胃大腹通厥阴
        2.6.3 脾胃阳道实阴道虚的虚实气化与厥阴之虚实气化
        2.6.3.1 厥阴营卫:化营转卫,藏血生气
        2.6.3.2 厥阴津液:津液三焦,得火温行
        2.6.3.3 厥阴清浊:浊气生精,阴中生阳
        2.6.4 厥阴虚实气化与厥阴之阴阳
        2.6.5 厥阴虚实气化与厥阴相火
        2.6.6 厥阴虚实气化与厥阴多血少气
    3 三阴三阳气化层之脾胃阳道实阴道虚气化“内循环”的主次关系
        3.1 三阳气化层以“内循环”的阳道实为主
        3.2 三阴气化层以“内循环”的阴道虚为主
        3.3 三阴三阳气化层以阳明胃实化功能为之长
第四章 脾胃阳道实阴道虚气化理论的临床意义
    1 以虚实气化内循环理论探寻内伤五脏病辨治法
        1.1 五脏虚损,重在调脾胃虚实气化
        1.1.1 损其心者,调其营卫
        1.1.2 损其肾者,填其精
        1.1.3 损其肝者,缓其中
        1.1.4 损其肺者,益其气
        1.2 五脏气乱,重在调脾胃虚实升降
        1.2.1 虚升实降调肝肺
        1.2.2 虚升实降调心肾
        1.2.3 虚升实降调肝气
        1.2.4 虚升实降调肺气
    2 以三阴三阳虚实气化层理论深化对《伤寒论》六病的认识
        2.1 六病的发病与传变新认识
        2.1.1 关于发病与传变
        2.1.1.1 气化层的“发于阳”与“发于阴”
        2.1.1.2 三阴三阳之定型时间
        2.1.1.2.1 三阳病定型时间
        2.1.1.2.2 三阴病定型时间
        2.1.2 伤寒之转属
        2.2 深化理解六病之中风与伤寒
        2.2.1 太阳病之中风伤寒
        2.2.2 阳明病之中风中寒
        2.2.3 少阳病之中风伤寒
        2.2.4 太阴病之中风伤寒
        2.2.5 少阴病之中风伤寒
        2.2.6 厥阴病之中风伤寒
        2.3 基于气化层理论的六病病机钩玄
        2.3.1 太阳虚实气化与太阳之为病
        2.3.2 阳明虚实气化与阳明之为病
        2.3.3 少阳虚实气化与少阳之为病
        2.3.4 太阴虚实气化与太阴之为病
        2.3.5 少阴虚实气化与少阴之为病
        2.3.6 厥阴虚实气化与厥阴之为病
    3 基于脾胃气化理论的内外伤病“建中”证之探析
        3.1 伤寒里虚证
        3.2 风疾虚劳证
        3.3 暑湿脾虚证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基于“阳道实,阴道虚”的中医脾胃理论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方法
3.结果
    3.1 先秦、两汉时期
        3.1.1 《黄帝内经》对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影响
        3.1.2 《神农本草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1.3 《五十二病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1.4 《伤寒论》对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影响
    3.2 魏晋隋唐时期
        3.2.1 《脉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2 《针灸甲乙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3 《小品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4 《诸病源候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5 《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6 《外台秘要》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7 《颅囟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 宋金元时期
        3.3.1 《太平圣惠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2 《圣济总录》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3 《类证活人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4 《小儿药证直诀》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5 《幼幼新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6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7 《小儿病源方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8 《小儿痘疹方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9 《活幼心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10 《活幼口议》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11 《世医得效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 明清时期
        3.4.1 《婴童百问》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2 《普济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3 《保婴撮要》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4 《万密斋医学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5 《证治准绳》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6 《景岳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7 《幼科金针》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8 《幼科折衷》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9 《幼科指南》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0 《张氏医通》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1 《幼科铁镜》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2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3 《麻科活人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4 《幼幼集成》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5 《幼科释谜》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6 《幼科要略》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7 《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8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儿科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4.讨论
    4.1 由伤寒到温病的演变过程
        4.1.1 寒凉派的发展轨迹及小儿外感热病证治理论的二元化特性
        4.1.2 清热法逐渐成为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的主流
    4.2 小儿温补学派的发展轨迹
    4.3 对痘疹类疾病认知的发展过程
5.结论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及源流初探
    参考文献

(5)伤寒六经辨证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伤寒论》与六经病证
    1.1 .六经病证的出处
        1.1.1 .《伤寒论》的成书与六经病脉证的出现
        1.1.2 .仲景遗书的散乱与首次编撰
        1.1.3 .《伤寒论》与六经辨证的形成
    1.2 .六经病证的作用
        1.2.1 .分清疾病的阴阳寒热属性
        1.2.2 .确定表里深浅、在气在血的疾病部位
        1.2.3 .归纳正邪虚实的关系
        1.2.4 .推测病势的传变
        1.2.5 .指导处方用药
        1.2.6 .判断转归预后
    1.3 .六经病证的应用价值
        1.3.1 .概括八纲性状,作为诊治凭据
        1.3.2 .鉴别病证,提供准确诊断依据
        1.3.3 .疾病、证候之结合诊断
        1.3.4 .根据诊断,对病证施予治疗
2.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六经辨证
    2.1 .隋唐时期
        2.1.1 .隋唐的时局环境
        2.1.2 .隋唐的辨证诊疗成就
    2.2 .宋金元时期
        2.2.1 .宋金元的时局环境
        2.2.2 .宋金元的辨证诊疗成就
    2.3 .明清时期及以后
        2.3.1 .明清时期及以后的时局环境
        2.3.2 .明清时期及以后的辨证诊疗成就
3.六经辨证与六经九分法
    3.1 .六经九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1.1 .继承六经,从治法执简创新
        3.1.2 .包罗八纲,比附证治
        3.1.3 .蕴含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
        3.1.4 .反映脏腑与气血津液辨证
        3.1.5 .涵盖证素辨证
    3.2 .六经九分法的具体开展
        3.2.1 .以六经分类为辨证纲领
        3.2.2 .以基本治法为论治依归
        3.2.3 .合病、并病的相兼
    3.3 .六经九分法的优势
        3.3.1 .以治法提炼六经的内涵,使其升华为辨证普遍性
        3.3.2 .作为方证对应的基础
        3.3.3 .气机顺畅和脾胃健全是为治法的关键
        3.3.4 .在无明显症状时,以辨别体质指导治疗
    3.4 .六经九分法的临床运用案例举隅
        3.4.1 .痰湿咳嗽
        3.4.2 .气虚便秘
        3.4.3 .虚寒胃痞
        3.4.4 .血虚痹证
4.六经辨证的变通
    4.1 .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
        4.1.1 .用六经九分法看卫气营血辨证
        4.1.2 .用六经九分法看卫气营血兼证
    4.2 .六经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关系
        4.2.1 .用六经九分法看三焦辨证
        4.2.2 .用六经九分法看三焦兼证
    4.3 .用六经九分法看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案例
        4.3.1 .外感发热
        4.3.2 .血热鼻衄
5.六经辨证的细化
    5.1 .六经辨证和病邪辨证的关系
        5.1.1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辨证
        5.1.2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兼证
    5.2 .六经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的关系
        5.2.1 .用六经九分法看气血津液辨证
        5.2.2 .用六经九分法看气血津液兼证
    5.3 .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关系
        5.3.1 .用六经九分法看脏腑辨证
        5.3.2 .用六经九分法看脏腑兼证
    5.4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气血津液、脏腑辨证案例
        5.4.1 .外感风寒证
        5.4.2 .虚寒痛经
        5.4.3 .脾虚少腹悸动证
6.六经辨证的补充
    6.1 .辨病的问题
        6.1.1 .古今疾病概念的区别
        6.1.2 .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6.2 .对症的问题
        6.2.1 .《伤寒论》的对症举例
        6.2.2 .《金匮要略》的对症举例
        6.2.3 .温病的对症举例
    6.3 .证、病、症的整体观
        6.3.1 .中医证、病、症整体观图形的意义和重要性
        6.3.2 .中医辨证、辨病和对症的整体观图形
7.总结
8.创新点
9.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文献综述 伤寒六经辨证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已发表文章
附录三 :待发表文章
附录四 :参加学术会议/论坛

(6)外感病证与体质(论文提纲范文)

1 外感病证发病与传变
2 体质
3 外感病证与体质
    3.1 外感病证发病与体质
    3.2 外感病证病机传变与体质
    3.3 转归预后与体质
    3.4 防治调护与体质

(7)当代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对象
    3 研究范畴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学方法
        4.2 逻辑学方法
        4.3 科学哲学方法
    5 研究路径
第一部分 中医病机概念创新研究
    1 病机的内涵
    2 病机的外延
        2.1 依据构成内容分要素
        2.2 依据等级关系分层次
        2.3 依据复杂程度分类
    3 病机与证关系研究
        3.1 证是疾病外候
        3.2 证是证候阶段本质
        3.3 其他认识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研究
    1 毒邪病机
        1.1 毒邪的内涵
        1.2 毒邪的外延
        1.3 致病特点
        1.4 创新应用
    2 络病病机
        2.1 络脉的含义
        2.2 络脉的生理
        2.3 病机含义
        2.4 创新应用
    3 毒损络脉病机
        3.1 病机含义
        3.2 创新应用
    4 伏邪病机
        4.1 伏邪概念
        4.2 形成机制
        4.3 致病特性
        4.4 创新应用
    5 玄府病机
        5.1 玄府的含义
        5.2 玄府的生理
        5.3 玄府的病理
        5.4 生物学基础
        5.5 玄府与络脉
        5.6 创新应用
    6 情志病机
        6.1 情志病因的概念
        6.2 情志病因的形成
        6.3 致病特性
        6.4 致病机理
        6.5 创新应用
    7 上火病机
        7.1 上火的含义
        7.2 病机形成
        7.3 致病机理
        7.4 临床表征
        7.5 生物学基础
        7.6 创新应用
    8 复合病机
        8.1 瘀热病机
        8.2 瘀毒病机
        8.3 痰瘀互结
        8.4 毒热病机
    9 其他病机
        9.1 脏腑风湿
        9.2 瘀血生风
        9.3 虚气留滞
        9.4 气虚浊留
        9.5 奇经病机
        9.6 体质与病机
    10 小结
第三部分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创新研究
    1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形成研究
        1.1 教材病机体系
        1.2 专着病机体系
    2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现状研究
        2.1 中医病机理论具体内容的确定
        2.2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逻辑问题
    3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的创新构建
    4 小结
第四部分 中医病机理论创新规律研究
    1 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的影响因素
        1.1 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的影响
        1.2 现代疾病谱变化的要求
        1.3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
        1.4 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
    2 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的形成模式
        2.1 临床实践的总结概括模式
        2.2 经典理论的挖掘诠释模式
        2.3 病机假说的检验验证模式
    3 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的整体要求
        3.1 始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3.2 始终以多学科、多方法、多层次研究为手段
        3.3 始终以服务临床、提高疗效为目的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医病机理论的创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8)基于张仲景桂枝汤及其类方探讨“营卫失谐”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理论研究
    1 “营卫学说”《内经》、《难经》发生学探源
        1.1 发生学概述
        1.2 中医发生学
        1.2.1 中医发生学概念
        1.2.2 中医发生学研究意义
        1.2.3 中医发生学研究思路及方法
        1.2.3.1 结合中医学理论产生并形成的年代
        1.2.3.2 确定中医学理论对应的文化属性
        1.2.3.3 基于中医学理论产生所处认知思维背景
        1.2.3.4 参考同时期文献文物
        1.3 中医“营卫学说”《黄帝内经》、《难经》发生学研究
        1.3.1 “营”、“卫”之含义
        1.3.1.1 “营”字本义探源及其中医学含义
        1.3.1.2 “荣”字本义探源及其中医学含义
        1.3.1.3 “卫”字本义探源及其中医学含义
        1.3.2 “营”、“卫”之来源
        1.3.3 “营”、“卫”之功能
        1.3.3.1 “营气”之功能
        1.3.3.2 “卫气”之功能
        1.3.4 “营”、“卫”之性质
        1.3.4.1 “营气”之性质
        1.3.4.2 “卫气”之性质
        1.3.5 “营”、“卫”之运行
        1.3.5.1 营卫始出之辨
        1.3.5.2 营、卫分行
        1.3.5.3 营、卫伴行
        1.3.5.4 “营”、“卫”循行实质
        1.3.6 “营卫”与气血、阴阳关系
        1.3.7 营-卫之关系
        1.3.8 《内经》、《难经》“营卫学说”与疾病发生
        1.3.9 《内经》“营卫学说”与疾病治疗
    2 张仲景“营卫失谐”与疾病的相关性
        2.1 “营卫失谐”与张仲景外因致病说
        2.1.1 张仲景外因致病之“病因说”
        2.1.1.1 开篇明示杂病之“外因致病说”
        2.1.1.2 杂病“外因致病说”之特点
        2.1.2 张仲景“营卫失谐”与内伤杂病发病的关系
        2.2 张仲景“营卫失谐”与内伤病证相关性
        2.2.1 张仲景“营卫和谐”
        2.2.2 张仲景“营卫失谐”
        2.2.3 《伤寒论》、《金匮要略》“营卫失谐”与疾病发生相关性
        2.2.3.1 营卫失谐与历节病发生相关
        2.2.3.2 营卫失谐与虚劳病发生相关
        2.2.3.3 营卫失谐与奔豚气病发生相关
        2.2.3.4 营卫失谐与中风病发生相关
        2.2.3.5 营卫失谐与皮肤类疾病发生相关
        2.2.3.6 营卫失谐与内伤自汗证发生相关
        2.2.3.7 营卫失谐与消渴病发生相关
        2.2.3.8 营卫失谐与水液代谢异常类疾病发生相关
        2.2.3.9 营卫失谐与妇人病发生相关
        2.3 桂枝汤及其类方“调和营卫”辨治特点及机理
        2.3.1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桂枝汤类方
        2.3.1.1 桂枝汤类方界定
        2.3.1.2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桂枝汤类方概述
        2.3.2 桂枝汤及其类方方证特点
        2.3.2.1 桂枝、芍药配伍“调和营卫”方证特点
        2.3.2.3 去芍药的桂枝汤类方方证特点
        2.4 仲景应用桂枝汤及其类方“调和营卫”辨治相关疾病机理探讨
        2.4.1 桂枝汤及其类方既治外感,又治内伤疾病的机理
        2.4.2 桂枝汤及其类方“调和营卫”辨治虚劳病特点
        2.4.3 桂枝汤及其类方“调和营卫”辨治水液代谢异常类疾病特点
        2.4.3.1 营卫失谐表里同病
        2.4.3.2 桂枝、茯苓对于水液代谢异常类疾病辨治的作用
        2.4.4 桂枝汤及其类方“调和营卫”辨治心、血脉病特点
        2.4.5 桂枝汤及其类方“调和营卫”辨治妇人病特点
        2.4.5.1 调和营卫以调气机
        2.4.5.2 调和营卫血水同治
        2.4.5.3 调和营卫平降冲逆
        2.4.5.4 调和营卫以和冲任
        2.5 张仲景“营卫失谐体质”与内伤杂病
        2.5.1 张仲景体质学说与病证
        2.5.1.1 “体质”与“证”有别
        2.5.1.2 体质与人体生理关系
        2.5.1.3 体质与人体病理关系
        2.5.2 张仲景“营卫失谐体质”
        2.5.2.1 卫亏之营卫失谐体质
        2.5.2.2 营亏之营卫失谐体质
        2.5.2.3 卫郁之营卫失谐体质
        2.5.2.4 营卫郁滞之营卫失谐体质
        2.5.2.5 张仲景“营卫失谐体质”特征
    3 后世医家对仲景“营卫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3.1 唐代—孙思邈继承发展仲景“营卫学说”
        3.2 宋代—陈无择继承发展仲景“营卫学说”
        3.3 金元—李杲继承发展仲景“营卫学说”
        3.4 明清医家对仲景“营卫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3.4.1 汪机继承发展仲景“营卫学说”
        3.4.2 黄元御继承发展仲景“营卫学说”
        3.4.3 喻嘉言继承发展仲景“营卫学说”
        3.4.4 温病学派继承发展仲景“营卫学说”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9)中医脾胃与三阴三阳相关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关于三阴三阳和脾胃的再认识
    1 对三阴三阳的再认识
        1.1 三阴三阳的由来
        1.1.1 内经对阴阳的认识
        1.1.2 构成人体本原之气
        1.1.3 一分为三的哲学思想
        1.1.4 三阴三阳的形成
        1.1.5 三阴三阳中势的盛衰
        1.1.6 阳明和厥阴的由来
        1.2 阴阳之气的多少异用
        1.2.1 阴静阳躁是阴阳属性的基本标准
        1.2.2 三阳的基本功能—运动、温煦与卫外
        1.2.3 三阴的基本功能—闭藏、濡润与运动(阴生阳的转换运动)
        1.3 三阴三阳的人体应象
        1.4 三阴三阳的相互关系
        1.4.1 三阴三阳的表里相应
        1.4.2 三阴三阳的同属相应理论
        1.5 三阴三阳的因时之序
        1.5.1 《周易》中的时序特性
        1.5.2 三阴三阳之时序特性源于“三极六爻”
        1.5.3 三阴三阳的因时之序属性
    2 内经中对脾胃的认识
        2.1 脾胃居中央
        2.1.1 脾胃主仓廪(虚实)
        2.1.2 脾胃主营卫(气血)
        2.1.3 脾胃主气机(升降)
        2.1.4 脾胃主五脏
        2.2 脾胃灌四旁
        2.2.1 脾胃主清浊
        2.2.2 脾胃主四肢
        2.2.3 脾胃主散精于腠理
        2.3 时空脾脏
        2.3.1 空间脾脏
        2.3.2 时间脾脏
        2.3.3 时空脾脏
        2.3.4 脾对五脏具有运转、更代作用
第二章 脾胃与三阴三阳关系理论体系的建立
    1 对脾胃与三阴三阳关系的初始认识
        1.1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1.2 行至三阴三阳
    2 脾胃与三阴三阳关系的深层内涵
        2.1 脾胃与三阴三阳互藏
        2.1.1 脾胃中含有三阴三阳之气
        2.1.2 三阴三阳中含脾胃之气
        2.2 脾胃与三阴三阳互用
        2.2.1 时空运动上的互用
        2.2.2 脾胃气化赖以三阴三阳之气
        2.2.3 脾胃之气与三阴三阳之气互为充养
    3 脾胃与三阴三阳关系的生理体现
        3.1 脾胃与少阳主动(枢)
        3.1.1 同属营卫气血之枢
        3.1.2 同属元气之枢
        3.1.3 同属脏腑之枢
        3.1.4 同为津液之枢
        3.2 脾胃与太阳主外
        3.2.1 太阳主外为阳靠脾胃充养
        3.2.2 脾胃化生提供表之卫气
        3.3 胃与阳明主温
        3.3.1 旺盛之最为阳明阳气
        3.3.2 阳明之温煦功能靠脾胃完成
        3.3.3 阳明多气多血靠脾胃化生
        3.4 脾胃与太阴主内主濡
        3.4.1 太阴主内
        3.4.2 太阴化生营血离不开脾胃
        3.4.3 太阴主濡润靠脾胃完成
        3.5 脾胃与少阴主静(闭藏)
        3.5.1 五脏主藏的动力来源于脾胃
        3.5.2 气的固摄动力来源于脾胃
        3.6 脾胃与厥阴主阴阳顺接(阴生阳的转换运动)
        3.6.1 脾胃之气推动厥阴中的阳气生成
        3.6.2 脾胃之力决定了厥阴内的阳气生出量
        3.6.3 脾胃之力是厥阴内阳气顺利出入的重要保证
        3.6.4 脾胃之力在厥阴内的阳气转出中承担枢转作用
        3.6.5 脾胃的气机升降需依靠厥阴肝的疏泄功能
        3.6.6 相火之气对于脾胃阳气起着温煦及激发等作用
第三章 基于脾胃理论探讨《伤寒论》六病的病理变化机制
    1 太阳病
        1.1 太阳病外邪内侵易波及脾胃
        1.2 太阳病辨证别病详审脾胃
        1.3 太阳病驱邪匡正顾护脾胃
        1.4 太阳病“建中”护顾脾胃
        1.5 太阳病的传变预后详察脾胃
    2 阳明病
        2.1 阳明病的发病及脾胃关系
        2.2 阳明病的传变及脾胃
        2.3 阳明病的预后与脾胃
    3 少阳病
        3.1 少阳病发病与脾胃
        3.2 少阳病传变与脾胃
        3.3 脾胃枢统少阳枢
        3.3.1 少阳三焦与脾胃枢
        3.3.2 少阳胆与脾胃枢
    4 太阴病
        4.1 基于脾病为太阴病定性
        4.2 太阴病以健脾为治疗宗旨
        4.2.1 寒者温之以达到运脾阳效果
        4.2.2 小试建中微示调胃
        4.2.3 寒湿发黄责之太阴
        4.2.4 脾胃虚弱慎用攻伐
        4.2.5 纵兼表证亦不妄汗
        4.3 依据脾阳重振情况推测太阴病的机转
        4.3.1 脾阳重振向愈有望
        4.3.2 天人相应邪退正旺
    5.少阴病
        5.1 少阴病发病与脾胃
        5.2 少阴病辨证体现脾胃
        5.3 太阴治疗与脾胃
    6 厥阴病
        6.1 厥阴病发病与脾胃
        6.2 厥阴病治疗与脾胃
        6.3 厥阴肝病求之脾胃
    7 脾胃在《伤寒论》六经传变中的重要意义
        7.1 六经传变具体形式取决于脾胃功能
        7.2 六经传变性质主要取决于人体脾胃功能
        7.3 人体脾胃功能在六经传变中体现出的作用
    8 若干问题探析
        8.1 桂枝汤之啜热粥问题
        8.1.1 营卫不和的主要病机是卫病伤营
        8.1.2 调和营卫的前提是养营调卫
        8.1.3 建中化源,养营生卫
        8.1.4 热稀粥意在补胃气
        8.2 小建中汤之“建中”问题
        8.2.1 小建中汤调和营卫
        8.2.2 补中寓汗
        8.3 葛根芩连汤之“利遂不止”问题
        8.4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问题
        8.5 阳明病之“中寒”证
        8.6 太阴表证“系在太阴”的问题
        8.7 厥阴病易“除中”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10)外感发热中医辨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1.1 视气交寻病因
    1.2 参体质求病机
2 治则治法
    2.1 变法则随证候
    2.2 祛外邪务必尽
3 施治调护
    3.1 施救治须有效
    3.2 重调护防复病

四、试论体质与外感病病机演化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烦躁焦虑状态中风辨治探讨[J]. 刘晓彤,丁晓,齐向华,滕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 [2]关于《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结构问题的思考[J]. 李如辉. 中医教育, 2021(04)
  • [3]基于“阳道实,阴道虚”的脾胃气化理论研究[D]. 刘頔.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D]. 王剑锋.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伤寒六经辨证新探[D]. 黄瀚锋(Wong Hon Foong).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外感病证与体质[J]. 黄莉,王融冰. 中医学报, 2019(04)
  • [7]当代中医病机创新理论研究[D]. 张惜燕.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基于张仲景桂枝汤及其类方探讨“营卫失谐”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D]. 张茂云.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中医脾胃与三阴三阳相关的理论研究[D]. 张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外感发热中医辨治体会[J]. 黄莉. 中国中医急症, 2016(11)

标签:;  ;  ;  ;  ;  

论外感体质与病机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