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要盲目购买助听器(论文文献综述)
杨运强[1](2013)在《梦想的陨落:特殊学校聋生教育需求研究》文中提出在人权、民主、平等之普世价值已被渐为接受的今天,世人对待残疾的态度依然没有彻底转变。身体缺损常被指认为异常、病态、残废的代名词。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聋人①等残疾群体却像是另一个世界的陌生人,有人刻意保持与他们的距离,甚至还有人对其公然的取笑、排斥等。聋人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过着困苦不堪的生活。对他们的教育,社会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过去是“有养无教”、“养而不教”,现在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聋教育长期以来的服务不足与质量下滑,使其无法给聋生一个可期许的美好未来,这也导致它被广泛地定义为异常的、病态的教育。可以说,聋教育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从内到外的信任危机之中,这既是中国特殊教育发展困境的真实再现与微观缩影,也折射出一个久被遗漏、忽视的教育公平难题。本研究选择的正是这一危机重重但缺乏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重点解剖的问题是:在回归主流、融入社会为特殊教育基本愿景的背景下,聋教育作为聋生身体补偿,生存、生活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是否满足了聋生的教育需求?通过呈现当前聋教育、一线聋校办学的现况,及聋生聋校学习、生活的场景,本文力图回答的是,带着不便的身体和挥之不去的污名而踏入聋校的聋生,他们在兼具解放和限制功能的聋校中的情况和遭遇如何?聋教育当前扮演的实际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客观审视中国特殊教育变迁与残疾群体命运之间的复杂关联。本研究以聋生是谁及他们的需求②为出发点,以生活史研究、教育人种志和实地研究方法作为搜集、整理及分析资料的主要工具,通过大学聋生的生活史追溯分析以及聋校的实地研究,试图寻找当前聋人不幸社会遭遇和边缘生存的答案。研究以Z大学特教学院的聋生为主要选样范围,借助于教师身份的优势确定具有各自典型特点的19位聋生为研究对象,依靠真诚低调的态度取得聋生信任,借助手语翻译架起沟通桥梁,在日常平等的交往中实现与聋生的心灵沟通,并以走进聋生家庭、实地调研聋校、与聋教育专家对话、进入聋人网络交流平台等方式,丰富、验证以聋生教育需求及其遭遇的困难为核心问题的资料收集工作;在资料整理和分析阶段,运用开放性编码、主题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方式,并在对典型个案进行案例概括的基础上提炼结论。本研究的结论如下:第一、真实的聋人面貌与社会的普遍认知存在偏差。一方面,在余音不绝的“残废”观下,聋人是社会生活中的弱者和边缘群体,业已被赋予形式各异的标签和污名;另一方面,尽管聋人的听力不便限制了他们的生活,但并不妨碍他们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第二、听力受限为聋生及他们的生活学习蒙上了影响,但聋生依然和正常孩子一样拥有多元、丰富的梦想。梦想是身体、经历、环境、个性等建构的产物,因应于不同的特殊需求。故而,聋生与听人的梦想同中有异,不能等同视之。第三、聋生最核心的教育需求是生存、生活能力。融入生活、自食其力构成了聋生最重要的内驱力。具体而论,尤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改善学业支持以实现人生成功;2.建构真诚融洽的人际关系;3.营造有爱无碍的社会氛围;4.提供多元、丰富的资讯服务;5.进行生涯发展指导与协助。第四、聋校教育未能满足和实现聋生的教育需求。聋校教育的“实然”角色与“应然”功能之间出现了巨大的鸿沟,形成名实不符的“乱象”。聋校教育的理念混乱与聋校办学实践的乱象相互纠结,导致聋教育正陷入一场从上而下,从学科建设到基层实践的整体性办学危机之中。第五、隔离和逃离构成聋校生活的两条主旋律。一方面隔离构成了聋校的生活场域:高墙隔离了学校和社会、区隔分解了校内生活群体;另一方面逃离成为聋生的真实生活:在隔离编织的天罗地网中,聋生的学校生活苦不堪言,一系列逃离的方式便成为聋生的弱者应对策略,包括:身体改造、身体装扮、身体表演及身体暴力等。概言之,本研究试图“管窥见豹”,尽管受研究对象和条件限制尚有遗憾。但研究结果至少证明当前国内聋教育业已沦为“全方位落后的教育”。聋生广泛具有最基本的生存发展教育需求,聋校教育却未能也无法满足聋生的这种教育需求,相反以隔离为标志的聋校实践给聋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烦恼和消极影响,既造成了聋生逃离教育场域的事实,更进一步强化并增大了聋生与普通人的社会差异。可以说,在当前的聋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下,聋生所面对的将是一个无法琢磨的黯淡的未来。因此,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革业已成为当代最紧迫的问题,它既是当前中国特殊教育共同的紧迫课题,也是转型期中国践行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共同的时代课题。
卢安妮[2](2020)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社科类文本中长句的翻译 ——以《退休指南》的翻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今,退休生活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因此,本报告选择的翻译实践对象是一本社科类读物——《退休指南》(Retirement)。此书是一份退休计划,涵盖了退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精神状态、金融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生活安排以及休闲娱乐活动等等。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简洁明了,它为读者呈现了一份退休后的行动方案,让你在退休后的生活从物质成功的浅层面转变到更有层次感和满足感的目标。真实的案例研究和引人注目的插图使得该书的内容更为充实,完全称得上是一本透彻研究退休生活的指南性着作。原文本的语言准确、简洁、生动,结构十分严谨。然而,在翻译实践中发现,文本中包含有大量长句,这给译者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也收获了不少心得体会。遇到长句时,译者很难安排语序,但是在使用一些长句翻译方法后,译者更易处理语序,翻译变得更加顺畅。因此,结合原文文本特点和语言表达习惯,译者选择了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以此来指导和规范本次翻译实践的整个过程,并结合长句的翻译方法如包孕法和顺译法等来处理和分析长句。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构;第二章简要介绍了原语文本;第三章介绍了文本的翻译过程;第四章对长句以及功能对等理论做了简要阐述;第五章是案例分析部分,探讨了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如何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对不同类型的长句进行翻译;第六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及报告撰写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伊海金,梁思超,王晓龙[3](2020)在《助听器,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文中认为价格档次越高的助听器功能确实越多。不一定选择最贵的助听器,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助听器。听力损失逐渐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有听力损失的人口占比约为15%,其中中度以上听力损失的人口占比超过5%,约为4.66亿人。我国的形势也同样严峻,按照目前人口基数推算,存在听力损失的人口约为2亿,其中中度听力损失以上人口约为7000万。
高杰[4](2005)在《数字助听器中语音增强算法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老龄化以及人们对耳聋问题的关注,助听器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数字助听器以其体积小、功耗低、可调性强等特点,逐渐成为了助听器市场的主角。高速、低功耗、多功能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推出,也为数字助听器算法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研究数字助听器的语音增强算法,并结合数字信号处理器结构上的特点,开发适用于数字助听器的、高效的、实时的语音增强算法。本论文首先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单通道数字助听器的语音增强算法,并在基于 TI 公司的 TMS320VC5502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平台上实时实现。通过各种算法的对比,我们最终选用了一种基于能量包络的语音活动检测算法,从含噪语音信号中辨别出有语音区和无语音区,然后利用无语音区的噪声统计特性,通过功率谱估计,采用维纳滤波的方法来增强语音。针对增强处理后残留的“音乐噪声”,本文采用功率谱平滑和平均的方法予以抑制。整体算法紧凑、有效,易于在数字信号处理器上实现并优化。针对单通道语音增强的缺陷,本文进一步对数字助听器应用麦克风阵列进行语音增强的波束形成算法进行了研究,着重剖析了超方向型和自适应型波束形成算法,并对算法中的重要参数对波束形成效果的影响予以分析。此外,对于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缺陷,本文提出综合考虑算法的抑噪效果和对目标语音信号的畸变,对自适应滤波器的代价函数进行修改,重新定义 NLMS 算法的迭代公式以减少自适应过程中语音的损失。仿真结果显示使用新的代价函数后,背景噪声和强干扰得到了明显的抑制,目标语音信号的畸变也显着减小,算法在实际环境中工作的鲁棒性因此得到了提高。且算法中绝大部分运算都易于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硬件结构上的特点,高效地实现。单通道数字助听器中的语音增强算法以及应用麦克风阵列进行语音增强的波束形成算法,分别根据了噪声的不同特征进行噪声抑制,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数字助听器中可以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好的语音增强效果。
薄晓燕[5](2011)在《PM(中国)网络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物流、支付的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73亿。把握互联网络中的盈利机会,是当今市场环境中众多企业持续发展和获得盈利的重要手段之一。PM作为一家国际性连锁零售企业,在中国有近140家零售店铺,虽然已经把单一的实体店销售模式拓展到传统店铺、电话、网络等多渠道组合销售模式,但网络营销对于实体店为主导的PM(中国)而言,还有很多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网络营销策略的规划与实施对整体营销战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为网络的快速、便捷、低成本、覆盖地域广等优势,将非常有利于零售连锁型企业PM(中国)的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建立。本论文正是针对PM(中国)的网络营销策略展开研究,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及数据挖掘,多角度深入细致地分析网络营销在整体营销战略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并寻找适合PM(中国)的网络营销策略。论文首先介绍了网络市场环境及选题意义,并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简单叙述。在文献综述中,主要讲述了市场营销与网络营销基本概念及网络营销的相关研究成果。借助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法,详细阐述了PM(中国)的营销现状,明确网络营销在企业营销中的重要性。对于PM(中国)网络营销规通过4P进行深入研究,结合PM(中国)的网络营销策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得出PM(中国)网络营销策略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郭俊峰[6](2006)在《关于助听器的选配、使用和保养》文中指出自2003年第9期"康复"栏目开设以来,不少聋校教师和聋儿家长来电来信询问有关聋儿康复教育的许多问题。为此,我们特邀广东省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郭俊峰老师进行系列解答,本刊将陆续刊出,也欢迎读者积极参与。
王一博[7](2016)在《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对后期支持的满意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口最多的国家。听力障碍不仅给听障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也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严重的负担。和儿童听障者相比,成人听障者因为即将或已经迈入社会,有强烈的沟通愿望,在助听器使用无效的情况下,人工耳蜗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因此,他们对人工耳蜗具有很大的期待。人工耳蜗,是一种为重度、极重度或全聋的成人、儿童获得听力的一种电子装置,被认为是重度、极重度听障者的福音。但是,植入人工耳蜗虽然能恢复听力,由于人工耳蜗现有技术的局限,植入人工耳蜗并不能完全解决听力障碍,因此,植入者更需要后期的支持,以便更好的参与主流社会。但是,目前和人工耳蜗有关的研究过于侧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和听觉效果上,对植入者特别是成人植入者主观感受涉及过少,植入者对现有后期支持满意度如何、植入者需要什么样的后期支持、现有的后期支持是否能满足植入者的需求等情况鲜有研究。本文以研究成人植入者对人工耳蜗后期支持的满意度为基础,分析目前后期支持的现状并做出评价,重点研究成人植入者满意度较低的因素和产生原因,从而了解成人植入者对后期支持的需求并提出建议,使人工耳蜗在成人植入者身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他们能无障碍地融合于主流社会。本文对151名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问卷调查和部分植入者进行访谈,收集其基本信息,调查他们对人工耳蜗售后服务支持、人际关系支持、无障碍环境支持的满意度情况,分析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成人植入者对人工耳蜗的效果基本表示满意,认为人工耳蜗能有效提升个人自信心,在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上的帮助较大,人工耳蜗基本符合预期;但成人植入者在植入人工耳蜗后依然会因为听力问题感到苦恼。(2)成人植入者对售后满意度最高,对无障碍环境支持的满意度最低。(3)影响售后服务支持满意度的因素为:调机满意度、售后服务态度、售后服务中心集中一线城市是否对植入者产生了不便;影响人际关系支持满意度的因素为:植入者是否仍会因听力问题感到苦恼、同伴是否仍会因为听力问题而疏远、植入者是否排斥开会和聚会、植入者是否会推荐人工耳蜗、植入者的收入水平;影响无障碍社会支持满意度的因素为:植入者是否仍会因听力问题感到苦恼;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因素为:植入者是否仍会因为听力问题感到苦恼、植入者是否愿意推荐人工耳蜗、人工耳蜗是否提升了植入者的自信心。(4)成人植入者术后仍会因为听力感到苦恼对后期支持满意度呈明显的负向影响,原因主要有:部分成人植入者对人工耳蜗期望过高;人工耳蜗本身存在局限;后期支持不足加剧成人植入者的听力苦恼。(5)植入者希望能够改进人工耳蜗技术,降低人工耳蜗价格及后期维护费用,建立更加宽容和谐的人文环境和成立人工耳蜗植入者组织。针对以上情况,本文提出,提高植入者对人工耳蜗的后期支持的满意度要从加大对成人植入者的扶植力度、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服务系统、充分发挥植入者的主观能动性三方面入手。
苏·格拉夫顿,唐克胜,曾凡海[8](2008)在《非法入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正的恐怖就发生在我们自以为了解的平凡世界中……金西·米尔霍恩是南加利福尼亚小镇圣特雷莎的一名私人侦探,有一天,她听见邻居格斯·弗伦斯基在家中呻吟,冲进去一看,原来老人摔倒了,肩膀脱臼。她赶紧叫来房东、好朋友亨利·皮茨,两人一起把老人送到医院。可无儿无女的老人出院后怎么办呢?她找到老人远在纽约的侄孙女的电话,把老人的情况告诉了她,希望她到洛杉矶来一趟。老人的侄孙女非常不情愿地来了,而且她因有公务在身,也不能久留,于是只好高薪聘请了一位名叫索拉纳·罗哈斯的家庭护理来照料老人的饮食起居。老人的侄孙女离开时曾请米尔霍恩秘密调查索拉纳的背景,了解到索拉纳是家中九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曾在疗养院当过护士,有做过私人护理的经历,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但后来人们逐渐发现,索拉纳在护理老人的过程中行为诡秘、举止怪异,这引起了米尔霍恩的怀疑,于是她展开进一步调查,结果发现这个名叫索拉纳·罗哈斯的女人居然是冒名顶替的!她在盗用了另外一名护士的身份之后,堂而皇之地进入了私人护理界。她以家庭护理为名,把孤寡老人隔离或麻醉,将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进而掠夺这些人的钱财。至此,这个反社会的冷漠女人已经彻底背叛了人们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但是,除了在金钱上巧取豪夺,她还会对老人采取什么行动呢?
熊琪[9](2014)在《高等融合教育背景下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的人际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1994年西班牙《萨拉曼卡宣言》中“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概念的提出,融合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也从教育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从20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关注融合作为一种社会变革为残疾人生活质量所带来的改变,其中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之一就是人际关系的发展。人际关系作为个体社会化的表现形式,既是联系他人与个体的纽带,也是个体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残疾人而言,他们与正常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更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他人肯定和尊重的重要渠道。所以本研究以听障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高等融合教育为背景,来考察和分析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的人际关系问题。通过自编问卷,从认知、情绪能力和行为模式三个方面对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的人际关系现状进行描述,对其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再结合访谈深刻反映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交往过程中的亲身感受和经历,使人们能够从听障大学生的角度了解到他们的心声和诉求,并在此基础上对改善其人际关系提供合理的建议。通过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发现,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的人际交往尤其是同校的健听大学生之间有着较为良好的互动。具体而言,其人际关系中存在以下特点:(1)认知方面,听障大学生对于交往意义和交往困难都有着较为积极的认识。具体在年级、听力损失情况、是否佩戴助听器、交流方式、交友意向和相处频率上存在着显着性差异。(2)情绪能力方面,听障大学生在与健听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更多的体会到积极的情绪并向健听人表达自己的积极情绪。具体在性别、年级、交流方式、交友意向和相处频率上存在着显着性差异。(3)行为模式方面,听障大学生倾向于表现出主动性交往的行为。具体在年级、母亲听力情况、是否独生子女、是否随班就读、交流方式、健听朋友支持数量、交友意向和相处频率上存在着显着性差异。(4)对三个问卷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在认知方面,对健听人的积极认识、对交往意义的认识和对交往困难的积极评价都能促进主动交往行为的产生;而对健听人的消极认识和对交往困难的消极评价则容易产生被动和抵触的行为。在情绪方面,消极的情绪体验会存进被动和抵触行为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会产生主动行为;消极的情绪表达则对三种行为都会起到促进作用;积极的情绪表达会促进主动行为的产生。最后再结合访谈进一步发现:听障大学生能够认识到与健听人交往的意义,对健听人基本持接纳态度;但是支持不足导致要实现与健听人的交往困难重重。通过上述研究,研究者发现听障大学生和健听人的人际关系存在以下三个特点:平等性、功利性和单一性,主要是受个体意愿、沟通方式、教育体制和传统文化四个方面影响。因此,研究者认为要改善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的人际关系,需要重建社会文化,构建融合学校,家庭支持的介入以及听障大学生个人能动性的发挥。融合听障大学生健听人人际关系
张建一,刘东红,董旻媚[10](2002)在《助听器的科学选配》文中指出 助听器发展史 助听器是帮助有残余听力的听力障碍患者改善其听力状况的一种人工辅助装置。 从1800年第一台具有放大声音功能的助听器原始雏形至今,助听器已有200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助听器有两种基本分类方法: 一是从声音处理的方式上分,可以把它分为三代产品:第一代产品:模拟电路
二、不要盲目购买助听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要盲目购买助听器(论文提纲范文)
(1)梦想的陨落:特殊学校聋生教育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一、为何研究该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问题是什么 |
一、初始的研究问题 |
二、研究问题的转换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特殊教育需求的研究 |
二、聋生的学校适应研究 |
三、聋生的教育安置研究 |
四、文献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使用 |
第一节 走进聋人的内心世界 |
一、难以接近的聋人 |
二、研究共同体的手语翻译 |
三、如何与聋人实现心灵沟通 |
第二节 聋教育现场的对话方法 |
一、走进聋人的家庭 |
二、在聋人学校蹲点 |
三、与特教专家对话 |
四、对接聋人虚拟空间 |
第三节 文本的收集、整理及分析 |
一、资料的收集和补充 |
二、资料的整理及分析 |
三、研究者的角色 |
小结 |
第三章 拨云见日:聋人是谁与他们的梦 |
第一节 弱势的陌生人群 |
一、困窘卑微的生活 |
二、文化心理中的弱者 |
三、背负污名的聋人 |
(一) 怪异的人 |
(二) 无用的人 |
(三) 可怜的人 |
第二节 与常人无异的聋人生活 |
一、听障不妨碍聋人的生活 |
(一) 无声世界的模样 |
(二) 和普通孩子一样 |
(三) 除了听,我们什么都可以 |
(四) 失去听力不等于失去智力 |
(五) 无声的世界很精彩 |
二、听障限制了聋人的生活 |
(一) 限制的多维解读 |
(二) 人际交往的烦恼 |
(三) 生活上不方便 |
(四) 学业上受影响 |
第三节 无声世界的五彩梦 |
一、梦想的表现 |
(一) 多元丰富的聋生梦想 |
(二) 与听人学生的梦想有所不同 |
(三) 梦想的建构与障碍程度相关 |
二、梦想的类型 |
(一) 改善学业支持以实现人生成功 |
(二) 建构真诚融洽的人际关系 |
(三) 营造有爱无碍的社会氛围 |
(四) 提供多元、丰富的资讯服务 |
(五) 进行生涯发展指导与协助 |
小结 |
第四章 隔离下的生存:身体束缚与应对策略 |
第一节 隔离及被桎梏的身体 |
一、学校外的隔离 |
(一) 无声世界的隔离 |
(二) 隐形的社会隔离 |
二、隔离再造:学校内的隔离 |
(一) 符号隔离 |
(二) 空间隔离:碉堡式的学校 |
(三) 制度隔离:纪律的提醒与管束 |
(四) 多样的说教劝诫 |
第二节 学校隔离的逻辑 |
一、达摩克利斯之剑 |
二、对异常身体的担忧 |
三、出走恐惧及效率的考量 |
四、规训与隔离的诞生 |
第三节 身体管理与自救:隔离下的聋生行动 |
一、身体改造:对常态身体的追求 |
(一) 医疗治愈的努力 |
(二) 科技附具的寻求 |
二、身体装扮:聋信息的控制 |
三、身体表演:弱者的对话方式 |
(一) 迎合性表演 |
(二) 对抗性表演 |
四、身体暴力:对规则的破坏 |
(一) 极端方式的身体伤害 |
(二) 相对温和的行为偏差 |
小结 |
第五章 帷幕下的剧场:保障缺位与教育混乱 |
第一节 白璧有瑕:举步维艰的聋教育 |
一、抱残守缺的教育理念 |
(一) 特教理念的变迁路线 |
(二) 正常/异常的残疾观 |
二、莫衷一是的教育研究 |
(一) 量小力微与各干各的 |
(二) 各执一词与办学纠结 |
三、挂一漏万的教育法制 |
(一) 笼统“含糊”的法制规定 |
(二) 法制建设存在盲点 |
四、杂乱无章的教育管理 |
(一) 管理格局的设计及架构 |
(二) “没人疼”的特教 |
(三) 衔接断裂的聋教育 |
第二节 适变从宜:聋校经营的选择及安排 |
一、因陋就简的聋校课程 |
(一) “我们课程的课标在哪呢?” |
(二) “爷爷辈”的教材 |
二、短路的课堂教学 |
(一) 自说自话的手语 |
(二) 教学的困扰:词汇量不足 |
(三) 教师手语“不过关” |
三、变味的考试 |
四、忧心的专业师资 |
(一) 专业教师“缺口”甚大 |
(二) “门槛低”下的教师素质 |
(三) 培训“不是很理想” |
第三节 风行草靡:聋校办学的普校突围 |
一、模仿普校的解释 |
(一) 对普校办学的向往 |
(二) 升学率下的无奈 |
二、“普校化”的聋教育 |
(一) 普校教材的引入 |
(二) 文化知识的偏向 |
小结 |
第六章 融入:艰难的日出与理性的归路 |
第一节 安放在高墙的青春 |
一、无形隔离及其影响 |
(一) 听力隔离 |
(二) 社会隔离 |
二、学校隔离及其影响 |
(一) 监狱般的生活 |
(二) 成长中的局限 |
第二节 机会剥夺与教育的危机 |
一、品质管理空位与机会剥夺 |
(一) 家长与学校的烦恼 |
(二) 让孩子在外边飞一会 |
(三) 推诿扯皮与没人管 |
(四) 上学难与没学上 |
二、教育失范与无助的成长 |
(一) 打了折的需求 |
(二) 黯淡的人生 |
小结 |
对本研究的反思及展望 |
一、研究工具 |
二、研究时段 |
三、聋人本位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文章 |
三、硕博士论文 |
四、报纸 |
后记 |
(2)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社科类文本中长句的翻译 ——以《退休指南》的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1.2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he Project |
2.1 Descrip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2.2 Textual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3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Three Procedures of the Task |
3.1 Pre-translation Task |
3.2 While-translation Task |
3.3 Post-translation Task |
Chapter Four Introduction to Long Sentences and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4.1 Introduction to Long Sentences |
4.2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4.3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eory to Translation |
Chapter Five Translation Methods of English Long Sentences under the Guidance of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5.1 Synchronizing |
5.2 Recasting |
5.3 Splitting |
5.4 Embedding |
5.5 Reversing |
5.6 Inserting |
5.7 Synthesizing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1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助听器,只选对的不选贵的(论文提纲范文)
佩戴助听器要尽早 |
了解五个常见问题 |
1.助听器是否可以在网店、小店随意购买? |
2.助听器会越戴越聋吗? |
3.助听器是不是戴一个就够了? |
4.如何选择助听器的外观?是不是越小越好? |
5.助听器的品牌、产品、价位众多,如何选择? |
(4)数字助听器中语音增强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
1.1 数字助听器的应用背景 |
1.1.1 听力学基本原理与听力损失 |
1.1.2 助听器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
1.2 数字助听器中的算法 |
1.2.1 数字助听器中的算法概述 |
1.2.2 语音增强 |
1.3 语音与噪声 |
1.3.1 语音的特征 |
1.3.2 噪声的分类与特点 |
1.4 语音增强算法的归纳 |
1.4.1 单通道语音增强 |
1.4.2 多通道语音增强 |
1.4.3 语音增强算法的性能评估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单通道数字助听器中的语音增强算法 |
2.1 语音增强算法的选择 |
2.1.1 数字助听器对语音增强算法的要求 |
2.1.2 单通道语音增强算法的对比 |
2.2 短时谱幅度估计类的语音增强算法 |
2.2.1 谱相减法 |
2.2.2 音乐噪声问题 |
2.2.3 相位失真问题 |
2.2.4 维纳滤波 |
2.3 语音活动检测算法 |
2.3.1 语音活动检测算法的综述 |
2.3.2 语音活动检测算法的流程 |
2.3.3 语音活动检测算法的改进 |
2.4 语音增强算法的完善 |
2.4.1 无语音区信号的处理 |
2.4.2 信号的加窗与帧交叠 |
2.4.3 功率谱的平滑与平均 |
2.5 语音增强算法的效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通道语音增强算法的实时实现 |
3.1 数字助听器平台的硬件设计 |
3.1.1 硬件平台的结构 |
3.1.2 信号的处理流程 |
3.2 TMS320C55x 中的运算 |
3.2.1 TMS320C55x 的运算单元 |
3.2.2 TMS320C55x 上的基本运算及基本结构 |
3.3 语音增强算法的实现与优化 |
3.3.1 帧长的选取 |
3.3.2 定标问题 |
3.3.3 程序结构的优化 |
3.3.4 算法的实时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麦克风阵列与波束形成算法 |
4.1 麦克风阵列信号处理 |
4.1.1 阵列信号处理 |
4.1.2 麦克风阵元的排布与间距 |
4.1.3 空间相干函数 |
4.2 波束形成算法 |
4.2.1 波束形成算法与方向性麦克风 |
4.2.2 固定阵列的波束形成算法 |
4.2.3 自适应阵列的波束形成算法 |
4.3 外界误差的来源与分析 |
4.3.1 阵元自身的误差 |
4.3.2 阵元位置的误差 |
4.3.3 回声的影响 |
4.4 低频干扰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5 章 数字助听器中的波束形成算法 |
5.1 超方向型波束形成算法 |
5.1.1 权重滤波器的设计 |
5.1.2 噪声相关矩阵的改进 |
5.1.3 算法的运算量和效果分析 |
5.2 GSC 结构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5.2.1 Hoshuyama 的GSC 结构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5.2.2 仿真实验 |
5.2.3 算法参数分析 |
5.2.4 自适应模式控制 |
5.3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改进 |
5.3.1 自适应控制模式的调整 |
5.3.2 代价函数的修改 |
5.3.3 算法改进前后的效果及运算量分析 |
5.4 后滤波 |
5.5 本章小结 |
第6 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工作内容总结 |
6.1.1 单通道系统的语音增强 |
6.1.2 多通道系统的语音增强 |
6.1.3 经验体会 |
6.2 对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与声明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PM(中国)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网络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
1.1.2 国内外网络购物市场现状分析 |
1.1.3 网络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
1.1.4 选题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市场营销与网络营销基本概念 |
2.1.1 市场营销 |
2.1.2 营销理论的演变 |
2.1.3 网络营销 |
2.2 网络营销的相关研究成果 |
2.2.1 网站访问黏度与顾客忠诚度 |
2.2.2 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 |
2.2.3 互联网中 B2C 网购用户整体特征 |
2.2.4 传统企业发展双渠道的必要性 |
第三章 PM(中国)营销现状分析 |
3.1 企业概况 |
3.2 产业环境分析 |
3.2.1 潜在竞争对手进入的风险 |
3.2.2 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强度 |
3.2.3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
3.2.4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
3.2.5 产业替代性产品及互补性产品 |
3.3 企业营销现状SWOT 分析 |
3.4 网络营销在企业营销中的重要性 |
3.4.1 获得产品信息 |
3.4.2 确认购买渠道 |
3.4.3 搜索产品销售企业的信息 |
3.4.4 购买后寻求帮助 |
3.4.5 购买体验分享 |
3.5 PM(中国)的营销战略 |
3.5.1 整合营销 |
3.5.2 内部营销 |
3.5.3 绩效营销 |
3.5.4 关系营销 |
第四章 PM(中国)网络营销规划 |
4.1 网络营销中的产品(Product)策略 |
4.1.1 产品多样化 |
4.1.2 产品差别化 |
4.2 网络营销中的价格(Price)策略 |
4.2.1 OEM 产品的渗透定价策略 |
4.2.2 高端品牌商品的满意定价策略 |
4.2.3 差别定价策略 |
4.2.4 固定无折让定价策略 |
4.3 网络营销中的促销(Promotion)策略 |
4.3.1 员工促销能力的提升 |
4.3.2 合理规划广告投放与投入 |
4.3.3 制定适宜的营业推广 |
4.3.4 公共关系 |
4.4 网络营销中的渠道(Place)策略 |
4.4.1 淘宝商城店 |
4.4.2 其他电子商务平台的 B2C 策略 |
4.4.3 隐形眼镜、助听器的网络销售 |
4.4.4 自建电子商务平台 |
第五章 PM(中国)网络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
5.1 网站的建设、运营与优化 |
5.1.1 速度为先 |
5.1.2 符合目标消费群的审美观 |
5.1.3 结构优化,便于顾客操作 |
5.1.4 便于目标消费者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
5.1.5 新颖、有趣 |
5.1.6 良好的互动性 |
5.1.7 有利于网站获得良好的自然排名 |
5.2 网络营销中的服务规划 |
5.3 网络营销中的员工培训 |
5.3.1 统一的价值观 |
5.3.2 系统的岗位培训体系 |
5.3.3 数据挖掘培训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对后期支持的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人工耳蜗相关领域研究 |
1.2.1 人工耳蜗与满意度 |
1.2.2 人工耳蜗与相关支持 |
1.2.3 研究评述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2.1 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基本情况 |
2.2.2 植入者后期支持情况 |
2.2.3 植入者后期支持满意度和影响因素 |
2.3 研究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现状 |
3.1.1 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基本情况 |
3.1.2 成人人工耳蜗植入后期支持现状 |
3.2 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对后期支持的满意度 |
3.2.1 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对售后服务支持满意度 |
3.2.2 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对人际关系支持的满意度 |
3.2.3 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对无障碍环境支持的满意度 |
3.2.4 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总体满意度 |
3.3 相关分析 |
3.3.1 售后服务支持满意度与各因素的相关分析 |
3.3.2 人际关系支持满意度与各因素的相关分析 |
3.3.3 无障碍环境支持满意度与各因素的相关分析 |
3.3.4 总体满意度与各因素的相关分析 |
3.4 回归分析 |
3.4.1 售后服务支持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
3.4.2 人际关系支持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
3.4.3 无障碍环境支持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
3.4.4 人工耳蜗总体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
4 结论和建议 |
4.1 结论 |
4.2 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需求和期待 |
4.3 对策和建议 |
4.3.1 加大对成人植入者的扶植力度 |
4.3.2 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服务系统 |
4.3.3 充分发挥植入者的主观能动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9)高等融合教育背景下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的人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国外高等融合教育发展简述 |
一、融合教育发展概况 |
二、国外高等融合教育的发展过程——以美国为例 |
三、完全融合的残疾人高等教育模式 |
四、国外高等融合教育的支持体系 |
五、残疾大学生在高等融合教育中的经历 |
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我国高等融合教育发展简述 |
一、我国高等融合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界定 |
二、集中办学和随班就读共存的高等融合教育模式 |
三、我国高等融合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
四、当前我国高等融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回顾 |
一、普通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
二、国外听障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
三、影响听障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 |
第二节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一、正常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
二、听障学生同伴关系研究现状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三章 研究方法设计 |
第一节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一、融合教育的理论视角 |
二、人际关系的理论视角 |
第二节 研究方法总体设计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三、调查过程 |
四、对概念使用上的几点说明 |
第四章 听障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的编制与确定 |
第一节 听障大学生对与健听人人际关系认知问卷的编制与确定 |
一、预测问卷的编制 |
二、预测问卷的检验及正式问卷的确定 |
第二节 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人际关系情绪问卷的编制与确定 |
一、预测问卷的编制 |
二、预测问卷的检验及正式问卷的确定 |
第三节 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人际交往行为问卷的编制与确定 |
一、预测问卷的编制 |
二、预测问卷的检验及正式问卷的确定 |
第五章 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人际关系的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一、研究对象与健听人的交流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听障大学生对与健听人的人际关系认知评价及结果分析 |
一、认知评价问卷的基本情况 |
二、认知评价的特点分析 |
三、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听障大学生对与健听人人际关系的情绪能力及结果分析 |
一、情绪能力问卷的基本情况 |
二、情绪能力的特点分析 |
三、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听障大学生对与健听人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及结果分析 |
一、行为模式问卷的基本情况 |
二、行为模式的特点分析 |
三、小结与讨论 |
第五节 听障大学生对与健听人人际关系的认知评价、情绪能力和行为方式之间的预测分析 |
一、认知对情绪的预测作用 |
二、情绪对行为的预测作用 |
三、行为对认知的预测作用 |
四、小结 |
第六节 融合教育背景下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的人际关系的访谈研究 |
一、融合教育背景下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人际关系的访谈结果 |
二、融合教育背景下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的人际关系访谈研究结果的总结 |
第六章 反思与建议 |
第一节 对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人际关系的总结与反思 |
一、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人际关系的特点总结 |
二、影响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
第二节 改善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人际关系的建议 |
一、社会层面——社会文化的重建 |
二、学校层面——融合学校的构建 |
三、家庭层面——家庭支持的介入 |
四、个人层面——个人能动性的发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不要盲目购买助听器(论文参考文献)
- [1]梦想的陨落:特殊学校聋生教育需求研究[D]. 杨运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2]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社科类文本中长句的翻译 ——以《退休指南》的翻译为例[D]. 卢安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3]助听器,只选对的不选贵的[J]. 伊海金,梁思超,王晓龙. 大众健康, 2020(02)
- [4]数字助听器中语音增强算法的研究[D]. 高杰. 清华大学, 2005(08)
- [5]PM(中国)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 薄晓燕.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6)
- [6]关于助听器的选配、使用和保养[J]. 郭俊峰. 现代特殊教育, 2006(04)
- [7]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对后期支持的满意度研究[D]. 王一博. 重庆师范大学, 2016(09)
- [8]非法入侵[J]. 苏·格拉夫顿,唐克胜,曾凡海. 译林, 2008(05)
- [9]高等融合教育背景下听障大学生与健听人的人际关系研究[D]. 熊琪.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10]助听器的科学选配[J]. 张建一,刘东红,董旻媚. 首都医药,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