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工企业建立内部模拟市场的思考

兵工企业建立内部模拟市场的思考

一、兵工企业建立内部模拟市场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超,芮志聪,印茂伟[1](2021)在《基于“六三工程”的信息对抗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对抗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旨在构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探索实践"六三工程"军工信息技术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线上学习与线下辅导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电路设计、网络编程、嵌入式开发与应用等核心知识和技能。经过技能拓展、项目实践、企业实习等环节的实训,学生可通过完成课程设计、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学科竞赛等形式,在锻炼自身能力水平与取得成果的同时,亦能够展示对核心知识技能在雷达、通信、网络攻防等领域方向应用的自主学习、工程应用、协作创新等核心能力。实训培养的核心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经验,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正确的设计思想理念,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理论计算、电路设计、软件编程、工程绘图、查阅设计资料、运用标准与规范和应用计算机等方面的能力。

胡馨蕊[2](2021)在《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理论逻辑与主体关系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王天丹[3](2020)在《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所在地。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边区成为中共军队的指挥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边区地处黄河西岸,扼守日军进攻大西北的要道,其独特的军事战略地位,使之成为日军进攻的重要军事目标。为抗击日军,消灭土匪,取得反磨擦斗争胜利,边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加强军事建设,是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加强边区防卫力量,确保边区安宁,赢得抗战胜利的重要举措。为加强边区军事建设,中共首先建立了边区武装力量,为边区和中共中央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军事力量。八路军主力部队奔赴华北抗日战场后,边区防守力量薄弱,为加强边区防卫力量,中革军委、中共中央决定组建边区驻军留守部队,成立留守兵团,编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统一指挥边区八路军留守部队,保安部队和地方民众抗日武装组织(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形成了八路军正规部队、保安部队和民众抗日武装(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三位一体的武装力量格局。边区武装力量和组建和政变,为保卫中共中央和确保边区安宁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武装力量。为解决八路军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政干部缺乏的问题,中共建立了抗大及有关军事院校,为八路军、新四军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军事和政治干部,为中共军队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干部保证。为提高边区部队战斗力,开展了军事教育和大练兵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被中共中央军委表扬,并将其经验批转全军学习推广。以上举措为取得河防、剿匪、反磨擦斗争的军事胜利,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防止日军西犯边区,进攻大西北,八路军专门成立河防部队,在八路军的配合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挫败了其进犯边区和进攻大西北的企图,为创造模范根据地创造了条件。针对国民党军队对边区发动进攻和反磨擦事件,边区部队打退了其进攻,取得了反磨擦斗争的胜利,结束了国共两党政权并立的局面,实现了政令和军令的统一,使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成为唯一合法政权,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在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加强军队后勤建设,中共建立和开展了军工生产,发动了大生产运动和“双拥运动”,为八路军提供了武装装备保障,解决了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增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为给八路军提供作战需要的武器装备,中共中央军委在边区成立了军事工业局,组建了一系列军工厂,研发和生产了武器弹药,开展了赵占魁运动,逐渐扩大了生产,为部队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保证了部队作战需要。为解决边区和部队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边区部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增加了粮食和工业品的生产,展开了打盐运盐及食盐等出口,以换取边区急需的战略物资,增加了边区财政收入,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稳定了边区物价。为解决边区工作中暴露出的党政军民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开展了双拥运动。经过整风,中共实现了对边区部队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形成了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和中共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为克服边区部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军阀主义与教条主义倾向,边区部队认真学习,经过整风,克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形成了以中共中央西北局为首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中共中央“九一”决定,增强了党政军民的团结,为巩固抗日根据地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总结经验,推广全军,在毛泽东支持下,将边区部队的整风经验成果写成《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形成了党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性文献,与古田会议并列,多次下发全军学习。毛泽东思想提高了中共全党全军对毛泽东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正确认识,肃清了王明错误思想及其他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危害,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总结形成了中共武装斗争的理论和指导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共领导军事工作,进行武装斗争的宝贵财富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为中共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指明了方向,对建国后军队和国防建设产生了极大影响,至今仍是全党全军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

张楠[4](2019)在《工业遗产类文创园历史文化氛围营造方式研究 ——以长安1862设计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正在逐渐消失和衰败。与此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工业遗产,鉴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激发文化创意人员的艺术创作。因此,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已成为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的实践过程中的常见做法。然而,工业遗产类型的文创园同质化现象也开始出现。充分挖掘每处工业遗产自身所特有的历史文化的价值正是避免同质化的有力武器,所以对工业遗产类文创园区历史文化氛围的营造变得愈发重要。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对相关案例的调研后,总结了工业遗产类文创园历史文化氛围营造的过程:文化要素的挖掘和具体的营造方式。文化要素的挖掘包括自然文化要素的挖掘和人文文化要素的挖掘两个大的方面。自然文化要素包括地形要素、气候要素、水文要素、植物要素等方面。人文文化要素又可分为物质文化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两类,其物质文化要素包括建筑、院坝、道路、设施和器物等,非物质文化要素包括历史事件、相关人物、厂区生活、规章制度和精神情感等。具体的营造方式可以从历史元素的保留、历史记忆的再现、活动和产业的导入、细节的处理、社会生活的保留和半物的运用六个方面展开。之后将文化氛围营造的方式在长安1862工业遗产更新中加以应用。首先分析挖掘了长安1862相关的自然文化要素和人文文化要素。在此基础上展开其历史文化氛围的营造。具体的方式包括六个方面:首先是历史元素的保留,具体包括了建筑、原始地形、古树、烟囱和防空洞等构筑物的保留;其次是历史记忆的再现,主要在历史展示轴线上进行,除此之外还设计了多条特色步道来再现其历史记忆,如军事文化步道、工业文化步道等;再次是活动和产业的导入主要策划了抗战历史剧演出、军工精神教育、抗战历史博物馆、长安工业博物馆等相关活动和产业;然后是细节的设计,在提取了地块相关的元素基础上进行铺装、指示牌等细节处的设计;紧接着是社会生活的保留,主要是保留下来厂区内的原住居民,向今后到来的人介绍园区的相关历史;最后是运用声音光线等半物对部分节点进行历史文化氛围的营造。

张权[5](2019)在《纳民轨物:治理术视角下的民国道路交通建设(1912-1937)》文中指出本研究试图从福柯提出的治理术的角度分析现代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治意义。不同于通常选取近代铁路为研究对象,本文重点讨论20世纪初期新式道路交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该时期的筑路动机联结了传统的典范与现代的需求,筑路规模自通商巨埠兴起后逐渐在全国范围普及。作为一种布局灵活的交通基础设施,道路同城市规划、领土整合与民众日常生活的规范关系密切。筑路的主题可以视为分析华界与租界、国家和社会、中央和地方之间互动的缩影,这使得道路与政治的关系研究更适合采用治理术的思维方式。本文指出,道路交通建设在“装置”的意义上与近代中国治理的目标与特征相契合。从“交通救国论”的剖析可见,交通的概念同时兼有“位移—运动”与“联结—关系”这两种属性,二者通过“血脉”与“经络”两种有机体论的比喻把治病与治国联系起来,呼应了近代以来救亡图存思潮对“使动”与“促群”两大治理目标的追求。而作为筑路理念的发起者与筑路实践的推动者,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的组织运作,既反映了道路建设问题介于本土与国际、政府与民间、技术与政治之间复杂的构成性,又体现出路政治理得以跨领域提取合法性与执行力的公共特征。借用成语“纳民轨物”的涵义,治理路政的具体任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纳”的目的是创造治理权力运行的物理空间与政治空间,而“轨”更侧重于合理地配置交通建设所需要的各种元素。具体来说,“纳”的部分以路政与市政的内在关联为中心,讨论道路建筑与管理的措施如何“关涉”空间治理所需要的“知识-权力”。以拆城筑路与环租界筑路为例,这对在策略上相互补充的政治实践显现出治理理念在固定与流通之间的交锋。借助墙与路这两种影响交通的建筑元素,这种交锋不仅揭示出治权与主权在租界中的内在关联,也引出了空间治理无法回避的“界”与“域”等问题。“轨”的部分则重点考察各种治理要素的关联组合及其优化配置,探讨治理活动在“规制”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利民行”、“货畅其流”、“四境纵横”三个主题,关系到与路政治理相关的人、物、地三要素的规范、理性与标准,分别涉及对民众劳动力与行为的提取与教育,对流通效率和秩序的促进与管控,以及对交通范围与交通权的扩张与集中。治理术在意图上兼有充分利用资源与维持秩序的目的。路政治理首先是对交通现象中内生出的流通力量的承认问题,然后是利用与规范这种力量的问题。“纳”启发了现代治理概念的基本要素和空间基础,而“轨”更加关注具体措施中的细节与原则。在“纳轨并行”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所提出的“流通治理术”,应当被理解为围绕着流通现象而产生出的治理知识与治理技术的总合,它被用来汇聚一切可以使用的元素,施加对流通的刺激、规范与引导。民国时期借从道路交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中提取出来的“流通治理术”,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当时“统而不治”危机的政治回应。该概念强调了政治权力对交通现象的提取与管控,展现出治理术与空间关系、位移运动、经济理性的内在关联。正是这些元素的综合,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远远超越了纯粹的工程领域,成为理解现代国家建设的关键。2011年出版。

刘静[6](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汤谷良,张守文[7](2017)在《平衡财务资源配置绩效与风险的管控模型——基于兵工集团边界管控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防风险、降杠杆、促改革"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词。本文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创的边界管控制度为案例研究对象,在理论与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企业平衡财务资源配置绩效与风险的关键指标体系与试算模型。通过将财务资源配置效率与风险的管控目标转化为可衡量、可执行的多元指标边界值,边界管控制度能够有效地配合企业管理控制活动,形成闭环式管控系统。本文揭示了边界管控制度具有工具化、模型化的内在理论逻辑,与权变性、开放性的外在制度特征,使得该管控模型不仅在企业战略财务管控上具有极强的制度示范功效,也充实了企业财务管控现有理论,丰富了平衡财务资源配置的绩效与风险方面的理论主张。

陆杰川[8](2017)在《文化型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以沂水县兵工文化特色小镇规划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以及经济新常态面临的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作为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的先驱者,浙江省于2015年就全面启动特色小镇建设,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特色小镇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各地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实践活动层出不穷。随着其规划编制与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与之相关的规划问题也逐步进入人们视野。倘若缺乏有效的规划规范制度制约,必然导致特色小镇规划控制失衡,继而导致特色小镇自身乃至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影响。首先,综述国内外特色小镇、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界定论文研究对象,并选择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框架。其次,选取住建部公布的首批127个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成果为样本,分析其规划编制内容,提取其特色控制要素,构建特色小镇特色类型识别要素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要素进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对特色小镇进行类型划分。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文化型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思路,构建了文化型特色小镇文化特色评价法,通过对文化型特色小镇采用文化特色资源共有因子综合得分评价法,进一步确定文化型特色小镇的文化特色类型。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构建了一个集形成规划思路、识别特色定位、明确规划目标、制定规划程序和内容、运用规划手法和策略等环节的文化型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方法集。最后,以沂水县兵工文化特色小镇规划编制为例,分析其特色因子,确定小镇文化特色类型。该规划编制利用其丰富的资源与文化基础,构建小镇的文化特色,并带动其产业发展及环境提升,将兵工文化特色小镇建设成独具文化特色与识别性,带动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区域增长极,以此来验证前文所提炼的规划编制方法的合理性适用性以及可操作性。当下,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实践活动在全国各省市纷纷开展,但与之配套的相关理论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本论文以文化型特色小镇为切入点,其结论可为其它地区的相关划编制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赵敬辛[9](2016)在《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及评价研究 ——以南阳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豫西南地区,保障房建设缺乏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策略,致使住宅室内环境质量与居住舒适度较差;由于地域气候、经济水平、生活习惯的特殊性,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适宜在该地区应用,影响了绿色建筑在当地的推广。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选取该地区保障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示范工程----绿色保障房实例进行了研究。论文共分四部分进行论述:首先,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对象和路线,对保障房、绿色建筑和评价标准的基本理论展开阐述、解读与比对,归纳绿色保障房建设要点,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持。其次,针对研究对象的现状表现进行了调查和总结,通过对豫西南地区南阳市的四个保障房社区的调研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总结当地气候特点、能源结构、经济水平和居民热舒适适应行为及保障房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再次,结合南阳保障房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利用计算机对被动式规划技术的效果、住宅户内舒适度、居住能耗进行模拟分析和测算;通过环境分析结果,确立了保障房套型设计优化模型和绿色建筑适宜技术;从费效比的角度出发,对绿色能源应用技术进行甄选;结合社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及都市农业种植园优化配置方案,对社区绿地碳汇量进行测算,提出了节约型绿化技术方案。最后,结合前期调研数据与分析结果,以南阳市保障房绿色建筑研究成果为基础,编制了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评价系统,为该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设计、建造、评估提供一个多方协同工作的技术平台;并通过实际案例测试,初步验证其合理性与可行性。本文从住户居住舒适度需求与国家标准之间的差距入手,以当地传统住宅套型为基础,针对地方行为习惯和资源存量,结合案例研究过程,提出了适宜该地区保障房的、能够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与居住舒适度的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建立了符合地域特征的、经济合理的设计优化模式;依据研究结论,编制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评价系统。

严鹏[10](2013)在《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略性工业化是指国家为实现其意志而介入战略产业的工业发展过程。具体而言,一国为维护其生存与独立,在工业化进程中可以重点培育与国防有直接关联且具有技术引领性之产业。机械工业即属于此种战略性产业,因此,本文拟按历史时序对1900-1957年间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进行考察,以探究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成长机制。1900年,大清帝国处在风雨飘摇的危局中,机械工业却开始成长。清季之机械工业是在国家与市场的双重引导下发展的。然而,清政府对产业的引导十分低效,且随着清廷国势日衰,市场逐渐成为主导性力量。辛亥革命以后,在民族主义的刺激下,伴随着市场诱导,中国机械工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然而,北洋政府治下,国家渐趋失序,自由市场对产业而言构成了双刃剑。由于市场需求结构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机械产业的技术发展受到抑制,本应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工业沦为技术能力低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面对日本加紧侵华,国民政府在加强战备的过程中,亦强化了对机械工业这一战略产业的引导。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机械工业重新布局,国统区国营企业发展壮大,其技术导向战略提升了产业实力。同时,国民政府还通过一系列政策对产业实施干预。尤为重要的是,国民政府的订货政策有力地扶植了机械工业,维系了一批民营企业的生存。但是,战后,国民政府放弃了战时政策,再加上重新开放市场,国内幼稚产业遂暴露于进口美货的严重打击之下,机械工业受灾尤重。1949年,中共建政后,形成强势国家对产业全面渗透的态势。为了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巩固国家独立,新政权将机械工业视为战略产业,采取重点扶持的态度。苏联及东欧技术大规模向中国转移,改变了中国机械工业的技术轨道,使该产业跨越式发展。在诸多因素作用下,一个“军事-工业-大学综合体”开始在中国诞生,这意味着中国的战略性工业化,在历经曲折后,终于得以大规模展开。因此,对欲改善其所处国际地位之后发展国家而言,自由市场乃双刃剑,适度的国内市场竞争能激发企业的创造力,但过度的开放会将后发展国家幼稚的战略性产业暴露于发达国家资本的打击之下,而且市场的比较优势原则会诱导后发展国家的高端产业低端化,挫败其技术能力之提升。因此,国家嵌入产业是必要的,但这要求国家统治集团有坚强的战略意志,并以高度的使命感克服牟取小集团私利的倾向,由此形成强韧的国家能力。进一步说,不管在企业层次还是国家层次,战略都意味着对于追求短期利益的经济理性之超越,唯有此种战略意志能使后发展国家追赶先进,而这种战略意志之不易获取及保持,可以解释为何数百年来能改善其国际地位的后发展国家屈指可数。

二、兵工企业建立内部模拟市场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兵工企业建立内部模拟市场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3)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军事体制与军事活动
        (二) 军事教育与部队整风
        (三) 军事经济与军工生产
        (四) 军事与民众动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史料运用
第一章 边区武装力量的建制和职能
    一、边区创建前的军事系统
    二、中共中央军事系统
        (一) 中央军委的组建与人事调整
        (二) 八路军系统的军事力量
        (三) 边区留守部队的统编与职能的转变
        (四) 留守部队兵力的扩大和防卫任务的增加
        (五) 扩编成立警卫部队
    三、边区的地方武装力量
        (一) 保安司令部及保安部队
        (二) 地方民众抗日武装力量
    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一) 联防军组建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二) 联防军的职能和建制
        (三) 联防军成立的意义
第二章 边区部队的军事教育
    一、抗日军政大学与军政人才培养
        (一) 中共军事教育沿革与抗大建立
        (二) 抗大军事教育及其演变
        (三) 抗大招生工作
        (四) 抗大军事教育的主要内容
        (五) 抗大军事教育的特点
    二、边区留守部队军事教育与训练
        (一) 边区留守兵团及保安部队军事教育和训练
        (二) 联防军军事教育和训练
        (三) 边区留守部队军事训练成绩斐然
    三、其他专门军事院校的军事教育和训练
        (一) 八路军军政学院
        (二) 八路军军事学院
        (三) 延安摩托学校
        (四) 八路军炮兵学校
        (五) 中共中央军委航空学校
    四、边区军事教育的成效
        (一) 吸收大批知识青年走上抗战道路
        (二) 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增强了抗战力量
        (三) 大练兵运动与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第三章 边区部队的政治工作
    一、政治机关建制演变与职能
        (一) 政治部(处)
        (二) 政训处
        (三) 恢复政治工作制度及建制
    二、边区部队政治工作的开展
    三、边区部队政治工作主要内容
        (一) 坚持党的领导
        (二) 开展政治教育和宣传动员,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战斗力
        (三) 推行在职干部学习运动
        (四) 加强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的学习,提高干部战士政治素养,增强团结意识
        (五)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四章 边区军事系统的整风运动
    一、抗战初期中共军队中的错误思想倾向及其危害
        (一) 存在的问题和表现
        (二) 王明错误思想倾向的危害
    二、边区部队整风运动的开展
        (一) 中央军委开展普遍整风的部署
        (二) 边区部队的整风
    三、整风运动使中共军队思想作风改变、政治意识提高,形成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新成果
        (一) 肃清了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
        (二) 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 结出了累累硕果
        (四) 形成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
        (五) 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
第五章 边区的军事斗争
    一、抗击日军,保卫河防
        (一) 日军的进攻和目的
        (二) 河防兵力的部署和河防守卫
        (三) 河防战斗情况
        (四) 河防保卫战胜利的成效和意义
    二、清剿土匪,巩固后方
        (一) 边区匪患猖獗的原因和危害
        (二) 剿匪的政策和策略
        (三) 大规模清剿行动
        (四) 边区剿匪成效
    三、反磨擦斗争,保卫边区
        (一) 边区发生磨擦的原因和表现
        (二) 中共处理磨擦的政策和应对策略
        (三) 反磨擦的主要军事斗争
        (四) 边区反磨擦斗争胜利的成效
第六章 边区的军事经济问题
    一、军工机构建制与军工生产
        (一) 八路军建立军工的原因
        (二) 军工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三) 边区主要军工企业的分工和生产
        (四) 军工生产中的赵占魁运动和劳动竞赛
        (五) 边区军工发展的成效
    二、经济问题与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一) 边区面临的严重财政经济困难
        (二) 边区财政经济发生困难的原因
        (三) 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四) 部队大生产运动的成效
        (五) 边区军队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意义
第七章 边区的军事与社会
    一、边区的兵役制度
        (一) 边区兵役制度的缘起
        (二) 边区兵役制主要内容
    二、边区农民参军
        (一) 农民参军的动机
        (二) 农民参军的优抚政策
        (三) 各种抗战民众组织的宣传动员
    三、开展“归队运动”
        (一) “归队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二) 归队法令和“归队运动”
        (三) “归队运动”的成效
    四、边区“双拥”运动
        (一) 边区“双拥”工作存在的问题
        (二) “双拥”政策的制定及主要内容
        (三) “双拥”运动的开展及主要形式
        (四) 边区“双拥”运动的成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工业遗产类文创园历史文化氛围营造方式研究 ——以长安1862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研究背景
    1.1 工业遗产的产生
    1.2 文创园区的兴起
    1.3 文创园区和工业遗产的结合
    1.4 工业遗产类文创园区历史文化氛围营造的必要性
    1.5 论文框架
2 文献和案例研究
    2.1 文献研究
        2.1.1 文献综述
        2.1.2 文献总结
    2.2 案例调研
        2.2.1 实地调研案例
        2.2.2 文献搜集案例
        2.2.3 案例总结
    2.3 研究总结
3 工业遗产类文创园区历史文化氛围的营造
    3.1 工业遗产类文创园区历史文化要素的挖掘
        3.1.1 自然文化要素
        3.1.2 人文文化要素
    3.2 工业遗产类文创园区历史文化氛围营造的方式
        3.2.1 历史元素的保留
        3.2.2 历史记忆的再现
        3.2.3 历史相关活动和产业的导入
        3.2.4 细节的处理
        3.2.5 社会生活的保留
        3.2.6 半物的运用
    3.3 总结
4 长安1862 历史文化氛围营造
    4.1 长安1862 文化要素的挖掘
        4.1.1 自然文化要素
        4.1.2 人文文化要素
        4.1.3 文化价值总结
    4.2 长安1862 文化氛围的营造
        4.2.1 历史元素的保留
        4.2.2 历史记忆的再现
        4.2.3 活动和产业的导入
        4.2.4 细节的处理
        4.2.5 社会生活的保留
        4.2.6 半物的运用
5 总结
    5.1 论文总结
    5.2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C 实地调研案例附录
    D 毕业设计图纸附录
致谢

(5)纳民轨物:治理术视角下的民国道路交通建设(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3 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近代中国政治呈现出的治理特征
    2.1 治理术的含义及其方法论启示
        2.1.1 福柯思想中的“治理”概念
        2.1.2 治理术与国家理性的关联
        2.1.3 治理术视角对政治学研究的启发
    2.2 治理术在近代中国的目标与属性
        2.2.1 救亡图存思潮下的“使动”与“促群”
        2.2.2 现代国家建设中政治与经济的交融
第三章 道路交通建设与近代治理理性的契合
    3.1 “交通救国论”的合理性剖析
        3.1.1 救国思潮的动机:“有为而治”
        3.1.2 交通救国的两个比喻:“血脉”与“经络”
        3.1.3 现代交通的含义与“道路救国论”
    3.2 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的角色分析
        3.2.1 道路协会的成立、组织与事务
        3.2.2 道路建设的国际视野与国族立场
        3.2.3 混合民间与政府的协会发展策略
        3.2.4 知识技术团体的政治参与逻辑
第四章 道路交通建设与治理空间的生产
    4.1 越界性质的拆城筑路
        4.1.1 拆城与保城的交锋
        4.1.2 拆城筑路运动的革命化
        4.1.3 筑路与市政权力空间的崛起
        4.1.4 乡村的城市化与国家的城市化
        4.1.5 小结
    4.2 设界性质的环租界筑路
        4.2.1 筑路与租界权力的扩张
        4.2.2 越界筑路的支持与反对
        4.2.3 抗争性质的环租界筑路
        4.2.4 道路治权与领土主权的关联
        4.2.5 小结
第五章 道路交通建设与治理规则的配置
    5.1 “以利民行”:规范主体的生产
        5.1.1 总理学说与“民行”概念的提出
        5.1.2 筑路运动中的“行”的提取
        5.1.3 新生活运动中的“行”的教育
        5.1.4 小结
    5.2 “货畅其流”:交通活动的整理
        5.2.1 作为经济和政治政策的“畅货流”
        5.2.2 “畅流”蕴含的合理性原则:效率与秩序
        5.2.3 工程、经营与管治的合理化技术
        5.2.4 小结
    5.3 “四境纵横”:交通权的统制
        5.3.1 “四境纵横”与国家统一
        5.3.2 国道网络的横向扩展
        5.3.3 交通管理的纵向集中
        5.3.4 小结
第六章 “纳轨并行”的“流通治理术”
    6.1 作为关涉的“纳”
    6.2 作为规制的“轨”
    6.3 “流通治理术”
    6.4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分析方法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3.3.4 工会组织概况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4.1 研究理论
        4.1.1 工业区位理论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4.5 小结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4 小结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6.1 研究区域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三、技术架构
    四、建设方案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五)小结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7)平衡财务资源配置绩效与风险的管控模型——基于兵工集团边界管控的探索性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一) 企业财务资源与配置模型的相关理论
    (二) 财务资源配置绩效
    (三) 财务资源配置风险
三、研究方法和案例简介
    (一) 研究方法
    (二) 兵工集团边界管控体系的制度设计与试算机理
        1. 边界管控的核心框架
        2. 以财务增加值为重心的财务绩效评价与分配模型
        3. 边界管控指标模型构建
        (1) 边界类指标体系构建
        (2) 标准类指标体系的构建
        4. 边界管控的具体实施
        5. 边界管控制度效果
四、案例讨论:兵工集团边界管控体系的理论创新
    (一) 边界管控与企业财务资源 (能力) 的识别模型
    (二) 边界管控对财务资源配置绩效与风险测量的创新设计
    (三) 边界管控体系中关键指标的测算模型分析
    (四) 边界管控模型与闭环管理
    (五) 边界管控体系的权变性与开放性
五、结论

(8)文化型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以沂水县兵工文化特色小镇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4 城市规划编制方法的相关研究
    2.5 相关研究总结
3 特色小镇的基本特征与类型识别
    3.1 特色小镇的基本特征
    3.2 特色小镇的类型识别
    3.3 特色小镇类型的辩证关系及文化型特色小镇的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文化型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思路、内容与策略
    4.1 文化型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思路与原则
    4.2 文化型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内容与程序
    4.3 文化型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手法与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实证分析——沂水县兵工文化特色小镇规划编制策略
    5.1 兵工文化特色小镇规划编制背景分析
    5.2 兵工文化特色小镇文化特色分析与定位
    5.3 兵工文化特色小镇发展目标定位
    5.4 兵工文化特色小镇文化空间与文旅产业布局
    5.5 兵工文化特色小镇文化景观风貌塑造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及评价研究 ——以南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生态危机引发环境保护运动
        1.1.2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催生人居环境与绿色建筑探索
        1.1.3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基本情况
        1.1.4 保障房与绿色建筑是我国建设领域两个突出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保障房绿建研究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1.2.2 开展中小城市保障房绿建策略研究,具有未雨绸缪的作用
        1.2.3 豫西南地区气候与文化,使研究具有“普遍的”地域代表性
        1.2.4 本文的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保障房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1.3.2 我国保障房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1.3.3 我国保障房绿色建筑建设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研究范围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范围界定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的基本理论
    2.1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1.1 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建筑
        2.1.2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2 保障房建筑
        2.2.1 保障房的概念
        2.2.2 保障房的发展
        2.2.3 保障房的分类
    2.3 生态住区与绿色住宅
        2.3.1 生态住区
        2.3.2 绿色住宅
        2.3.3 绿色保障房技术要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阳市保障房建设现状
    3.1 南阳市区域环境及人居现状
        3.1.1 自然环境条件
        3.1.2 经济与社会发展
        3.1.3 城市布局分析
        3.1.4 住宅建筑特点分析及发展概况
    3.2 南阳市保障房建设现状
    3.3 南阳市保障房现状调研
        3.3.1 调研社区简介
        3.3.2 调查内容
        3.3.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阳市保障房绿色建筑应用技术研究
    4.1 案例介绍
        4.1.1 项目概况
        4.1.2 基地分析
        4.1.3 设计定位
    4.2 规划设计阶段
        4.2.1 被动的规划设计
        4.2.2 社区热环境改善技术
        4.2.3 软件模拟分析
        4.2.4 方案修正
    4.3 建筑设计阶段
        4.3.1 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
        4.3.2 居民生活习惯和传统套型分析
        4.3.3 结合生活习惯和体形系数的套型优化设计
        4.3.4 室内环境质量分析
        4.3.5 被动节能技术研究
        4.3.6 节能测算
    4.4 绿色能源应用技术
        4.4.1 绿色能源在社区中的甄选
        4.4.2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4.5 节约型绿化技术
        4.5.1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4.5.2 社区绿地设计原则
        4.5.3 南阳市乡土植物资源
        4.5.4 节约型社区绿地设计策略
        4.5.5 社区绿地碳汇量计算
    4.6 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4.6.1 中水回用
        4.6.2 雨水收集
    4.7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评价系统
    5.1 编制指导思想与原则
        5.1.1 指导思想
        5.1.2 编制原则
    5.2 指标体系
        5.2.1 体系构成
        5.2.2 评分指标
        5.2.3 指标汇总
    5.3 软件系统
        5.3.1 开发目的
        5.3.2 使用人员
        5.3.3 系统特点
        5.3.4 软件系统使用说明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实例验证
    6.1 应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
        6.1.1 标准简介
        6.1.2 自评过程
        6.1.3 自评结果
    6.2 应用《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
        6.2.1 标准简介
        6.2.2 自评过程
        6.2.3 自评结果
    6.3 应用《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评价系统》评价
        6.3.1 系统简介
        6.3.2 自评过程
        6.3.3 自评结果
    6.4 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建筑节能设计报告书居住建筑
附录二 南阳龙祥世纪家园太阳能热水工程设计方件
附录三 豫西南地区绿色建筑评价系统指标体系
附录四 龙祥世纪家园一期工程绿色建筑预评估报告
附录五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示自评估报告(住宅建筑)
附录六 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设计标示自评报告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战略性工业化
    一、工业化的政治经济学
        (一) 何谓“战略性工业化”?
        (二) 经济思想史上的分歧
        (三) 产业选择及时空范围说明
    二、对学术前史之梳理
        (一) 中国大陆地区研究综述
        (二)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研究述评
    三、框架设计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启动与受挫(1900-1927)
    第一节 清末国家与市场对机械工业的双重引导
        一、清廷对战略工业之培育
        二、市场对机械工业之诱导
        三、国家与市场的协同作用
        四、参照系:明治日本的机械工业
    第二节 民初国家失序下机械工业的自发演化
        一、市场支配下机械工业的发展与危机
        二、国家保护缺失下的企业自救
    小结
第二章 民族危机与战略性工业化重启(1927-1937)
    第一节 市场对机械工业发展的抑制
        一、产业技术的低端化:以农机工业为例
        二、战前机械工业的劳动密集化趋势
        三、企业制造高端技术产品的成败
    第二节 战备压力下国家对机械工业的引导
        一、南京国民政府应对日本蚕食之战略
        二、南京国民政府推动机械工业发展之举措
        三、战前东亚工业化道路之竞争
    小结
第三章 战争刺激下战略性工业化的加速(1937-1945)
    第一节 战争对机械工业地理格局的重塑
        一、国家主导东部机械工厂内迁
        二、国统区民营机械企业的发展
        三、敌占区机械工业之演化
    第二节 战时国营机械企业的壮大
        一、后方国营机械企业的发展概况
        二、资源委员会领军企业承担国家战略
        三、高端部门:航空发动机工业之萌芽
        四、普通部门:国家资本介入农机工业
    第三节 战时政策下国家对产业之嵌入
        一、选派机械技术人才出国实习
        二、编订检验规范培育机床工业
        三、依靠订货政策维持产业发展
    小结
第四章 政权交替时期战略性工业化之顿挫(1945-1949)
    第一节 战后中国机械工业的重组
        一、开放性自由市场之重启
        二、机械工业地理格局之再塑造
    第二节 国家在机械工业中扩张的多重面相
        一、国家资本之膨胀与国企技术弱化
        二、国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家之吸纳
        三、非国营企业对国家权力之认同
    第三节 自由市场重启后机械工业的衰颓
        一、政策转向与机械工业的行业危机
        二、国家再嵌入产业之失败
    小结
第五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强势展开(1949-1957)
    第一节 强势国家嵌入机械工业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之确立
        二、机械工业管理体制的建立
        三、国家权力对机械工业全面渗透
    第二节 机械工业技术演化路径之变更
        一、对苏联与东欧技术的大规模引进
        二、社会主义研发模式之构建
    第三节 军-工-学综合体之形成
        一、军-工-学关系之协同演化
        二、中国大陆机械工业发展之绩效
    小结
结论 战略性产业演化的历史逻辑
    一、影响战略性产业演化的相关因素
    二、市场对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抑制作用
    三、战略意志对后发展国家的重要性
    余论:战略性工业化的普遍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兵工企业建立内部模拟市场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六三工程”的信息对抗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J]. 杨超,芮志聪,印茂伟.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品牌稻米价值网络理论逻辑与主体关系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D]. 胡馨蕊.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D]. 王天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1)
  • [4]工业遗产类文创园历史文化氛围营造方式研究 ——以长安1862设计为例[D]. 张楠. 重庆大学, 2019(01)
  • [5]纳民轨物:治理术视角下的民国道路交通建设(1912-1937)[D]. 张权. 南京大学, 2019(01)
  • [6]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7]平衡财务资源配置绩效与风险的管控模型——基于兵工集团边界管控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 汤谷良,张守文. 会计研究, 2017(10)
  • [8]文化型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以沂水县兵工文化特色小镇规划为例[D]. 陆杰川.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9]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及评价研究 ——以南阳市为例[D]. 赵敬辛. 天津大学, 2016(07)
  • [10]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D]. 严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兵工企业建立内部模拟市场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