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一、地球为什么是圆的(论文文献综述)

王刚[1](2014)在《明清之际东传科学与儒家天道观的嬗变》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通过对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会通中一些重要原著的考察与梳理,通过对利玛窦及中士一些重要人物的科学实践活动的追踪和考察,认为,东传科学通过三条主要途径对儒家天道观产生了影响,这三条途径是:(1)利玛窦通过宗教哲学对儒家天道观的调适和改造,尽管很难用具体数据来揭示这种调适和改造对儒家天道观的影响程度,但是,从中士的对之回应来说,其影响范围和力度亦可见一斑;虽然,利玛窦对宋明理学的“理”展开了批驳与改造,但是,他从学理上对于儒学的调适方法中,已经承认了“格物穷理”的合法性,并试图以“格物穷理”的名义引进西学,其目的是为了西学传播的合法身份,并博得中士的亲近与好感,不过,就实际效果而言,他已经率先以其对儒学理解的前结构,改变了程朱格物穷理的一些主要原则及方法,从而引发了徐光启在中西科学会通的实践过程中,对格物穷理的界定与程朱之格物穷理有了本质性的变化。(2)西方科学对儒家天道知识内容的更新和转型,促使中国传统数学中以“通神明”为主的内算,让位于以“类万物”为主的外算,也引发了中国传统天文学向前近代天文学的转向;用数学、实验等科学方法认识天道,考察天道的方式中已经排除了儒家体悟和默会的方式;这既使中国传统天算的儒家文化功能发生了变化,又使儒家对天道的格物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从而,既增加了儒家天道中宇宙普遍规律性的内涵,淡化了儒家天道观中天道与人事吉凶的联系,也淡化了儒家知识论与道德论之间的联系;(3)有些儒士试图利用西学来重新构建儒家天道观,其构建的天道观中理性程度明显加强,而性命文化中的神秘性也有所弱化。这些都表明儒家天道观已经呈现出嬗变的特征。

齐春燕[2](2018)在《高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专门内容知识”(SCK)是数学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数学知识(MKT)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是指教学所特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学史的学习能够促进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所需要的知识的发展,尤其对专门内容知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如何刻画教师的知识发展的路径,迄今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将SCK中与数学史相关的部分定义为“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History-based Specialized Content Knowledge,简称HSCK)。本文对HPM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教师HSCK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1)高中数学教师拥有三角学HSCK的现状是怎样的?(2)HPM视角下的高中三角学序言课的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教师HSCK有怎样的影响?(3)HPM教学实践促进教师HSCK发展的路径是什么?其中第一和第二个问题分别各分成三个小问题。本研究基于HPM理论和SCK理论,确立了HSCK的六个组成成分:“回应与解释知识”、“探究与运用知识”、“表征与关联知识”、“编题与设问知识”、“评估与决策知识”和“判断与修正知识”,并就每个成分,分别建立了四级水平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对高中数学教师HSCK的现状以及HPM教学实践对教师HSCK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构建了HPM教学实践促进教师HSCK发展的模型。本研究分为量化研究和个案研究两个部分。在量化研究中,编制了HSCK问卷,对300名高中数学教师进行了调查,从不同教龄、不同学位和接触数学史的不同经历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师HSCK的现状。在个案研究中,选取了12名高中数学教师,首先为他们提供有关三角学的历史材料,供他们学习、研究、裁剪、加工;接着,让他们根据这些材料,针对高中三角学的教学内容,从HPM的视角设计一节高中三角学序言课;然后,教师将教学设计付诸实施并撰写教学反思;最后,研究者基于HSCK的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师生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分析教师在HPM教学实践后HSCK的变化情况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炼出HPM实践驱动下的HSCK发展模型。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1.高中数学教师拥有三角学HSCK的现状是:(1)不同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对于HSCK中“回应与解释知识”、“探究与运用知识”、“评价与决策知识”、“表征与关联知识”和“编题与设问知识”的表现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的处理已有自己的各种策略,所以在“判断与修正知识”方面反而是新手教师表现得更好,原因是新手教师大部分学习过有关数学史的课程,对三角学的历史发展脉络较清楚,所以在“判断与修正知识”的表现上比其他教龄段的教师要好;(2)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HSCK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3)数学史经历丰富的教师在“表征与关联知识”和“编题与设问知识”的表现上要比其他数学史经历阶段的教师要好;(4)因为对三角学历史发展过程不明白,会导致教师对任意角推广的动因、弧度制引入的必要性、三角学与几何学的关系及三角函数的定义等知识理解不清楚,故从分析可知,HSCK的六个成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2.HPM视角下的高中三角学序言课的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教师HSCK的影响是:(1)教师通过HPM教学实践后,HSCK水平提高的原因是:a.教师对研究者分享的数学史料能按照史料适切性的五项原则挑选出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联系的材料;b.能认真学习已有HPM案例,对“HPM视角下的高中三角学序言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多次讨论和实施;c.实践后,教师能积极进行课后总结,反思数学史料选择的是否合适、史料融入的方式是否恰当等。(2)教师通过HPM教学实践后,HSCK水平不变的原因是:a.对研究者分享的数学史料能认真学习并按照自己对史料的理解挑选出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联系的材料;b.学习已有HPM案例,研究HPM案例中数学史融入的方式和数学史在教学环节中所起的作用;c.教师对HPM理论理解不深刻,在HPM教学实践中,没有做到把数学史料自然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达不到史料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HPM教学实践经历太少。(3)教师通过HPM教学实践后,HSCK水平降低的原因是:a.教师对数学史的认识有偏差,他们认为数学史就是讲数学家的故事;b.不能把概念的历史发展和历史上定理的证明方法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中;c.对HPM理论了解不多;d.没有经历过HPM教学实践实施的过程。3.HPM教学实践促进教师HSCK发展的路径是:“了解HPM”、“理解HPM”、“经历HPM”和“实施HPM”四个过程的循环关系。对HPM教学实践和SCK研究的启示是:(1)应按照HPM教学实践促进教师HSCK发展的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2)在职前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在教学理论中体现数学史的理论;(3)在教师培训课程中,应体现数学史课程;(4)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在HPM实践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学”才能全面提高教师的HSCK。对HSCK研究的展望是:(1)HSCK模型的合理性;(2)问卷的科学性;(3)调查范围的广泛性。

陈婷[3](2020)在《城乡大班幼儿前科学概念的研究 ——以太阳和月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儿童前科学概念是天性自足的儿童在感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于日常生活中各种途径形成的相关科学经验的概括与抽象。关乎儿童前科学概念的追问是对儿童生活世界的关切,是对人自在天性的尊重。儿童前科学概念水平和特征的揭示对于认识儿童,理解儿童,深入实施科学教育具有独特价值。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儿童科学教育中“知识与概念”的每每缺失,儿童前科学概念的忽视情况屡见不鲜。本研究以地球与空间科学中太阳和月亮为例,从城市与乡村出发,旨在了解大班幼儿前科学概念的基本观念、内容特征及其水平,为城乡大班幼儿科学教育提供启示。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方式选取三所城市幼儿园和四所乡村幼儿园,共抽取64名5-6岁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城市大班幼儿30名,乡村大班幼儿34名,主要运用访谈法和作品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前人基础上改编《大班幼儿地球与空间科学概念访谈提纲》和《大班幼儿解释水平评估标准》等研究工具,借助NVivo11和SPSS20.0对访谈资料整理与分析,进一步了解比较城乡大班幼儿前科学概念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第一,城乡大班幼儿关于日月的观念基本一致。绝大部分大班幼儿认为同一时空下太阳光颜色是一种颜色,月亮形状有圆形和弯状;几乎所有大班幼儿观察到日夜更替和月相变化具有重复性的特点,其中月相重复性变化包括交替重复、线性重复和环状重复三种基本模式;城乡大班幼儿关于日月变化的理解类型主要有不知道、泛灵论、情感参与、人造万物论、决定论和因果论,以因果论为主。第二,城乡大班幼儿前科学概念的内容特征包括三点,自然现象观察:静止状态与运动状态,自然现象模式认知:无序性与重复性,因果关系解释:外在属性与内在属性。第三,城乡大班幼儿前科学概念水平不同步。城乡大班幼儿前科学概念解释水平总体不高,城市大班幼儿前科学概念的解释水平显著高于乡大班幼儿;第四,大班幼儿前科学概念存在城乡差异。首先,大班幼儿语言表征存在城乡差异;其次,大班幼儿概念同化程度存在城乡差异。据此,研究者从前科学概念与领域普遍性和特殊性,前科学概念发展与特定情境和环境,前科学概念发展与社会文化背景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研究者提出相关建议:视界融合,立足当下前科学概念现状;概念与过程,促进儿童作超越事实的思考;和而不同,关注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

张鸿[4](2014)在《《宇宙与意象》研究及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研究《宇宙与意象》的若干问题为起点,比较中西诗学中的宇宙论。《宇宙与意象》旨在研究文艺复兴后宇宙论科学哲学对诗人想象的作用。作者提出三类意象:宇宙体系、空间和生命。赫拉克利特派哲学和巴门尼德派哲学此消彼长贯穿所有意象。从封闭到开放是宇宙体系的中心意象。空间的中心意象是以太和太空之游。宇宙生命意象包括万有引力、种子、树、蛇、星云、分解、天体的死亡、火、轮回等。封闭宇宙哲学传统压制想象力,导致文艺复兴以后美学的反叛。以无限为美并非诗人独有:神学家认为无限创造才配得上神的威力,天文学家认为无限宇宙才能容纳众多世界,生物学家欣赏多样的生命形式。无限为浪漫主义者所追求,浪漫主义者认为有限和墨守成规意味着枯竭,浪漫主义的美学是无限包容。诗人的心理与宇宙科学哲学有所联系却不能完全平行。龙萨的球形宇宙并不说明他是纯粹巴门尼德派诗人,他崇尚无限时间和变化,赞美导致生命更新的死亡。雨果是纯粹的赫拉克利特派诗人,雨果的宇宙想象是“无限”美学的胜利。克洛岱尔承认无限时间之流,却用封闭房屋比喻有限空间,明确批判无限空间。龙萨和克洛岱尔共同的矛盾在于让有限空间容纳无限时间和变化。中国古人善于超越可见世界,想象不可见世界。中国古代有无限宇宙论传统,总结如下:天地有限,有起始,宇宙无限,无起始。无限有极大和极小两个向度。中心和边缘相对,两者均可取消。无限空间有众多天地。变化是自然之理,变化不息,带来更新和生命。时空和变化不可分割。崇尚无限的哲学化为欣赏无限的美学。中国古代文论家以刘勰、司空图、王夫之和叶燮为代表,其主张在于:人为天地之心,以诗人之心囊括时空;宇宙以变为美、因变生美;以尚变的天道作为根据来说明文学发展史的本质;宇宙存在的模式是诗歌创作和诗学的终极标准;因为人文和天文可以比德,所以主体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这与古希腊缺乏主体自主性的狂兴说形成对比。中国古代诗人以屈原、李白、杜甫、苏轼为代表,其宇宙论可总结为:质疑有限宇宙模式;强调人生有限和宇宙永恒之间的反差;以变化为宇宙的本质,注重变化的方式和规律;宇宙本体论或虚空或实有,宇宙发生论以气为核心;继承老庄以静观动的宇宙认识论;游于无垠,胸怀天地,超越有限,向往无限;秉承儒家“忠恕”思想,认定人与物同心同性、宇宙生命生生不息。西方无限宇宙论是对传统的反动,超越有限是暴力斗争,从一定程度上远离了人间,以宗教或征服宇宙为目的。无限宇宙还与上帝有关,西方人对无限表现得比较狂热。中国的无限宇宙论是对传统的继承,无限是自然之理,没有宗教色彩,具有平民气息。秉持无限宇宙论的中国诗人不能称为浪漫主义诗人。无限宇宙哲学并未引发中国人对外层空间进行西方人那样的浪漫主义想象。中西宇宙生命论的对比在于精神性和物质性、伦理性和生物性、实践性和无用性、教化和庸俗、整体和谐和个人或群体猎奇。中国古人的宇宙之游是为了个人修养或政治目的,人间是宇宙之游的落脚点。西方人抛弃地球,征服宇宙。西方诗人的心理经历了从有限宇宙到无限宇宙的审美趣味的变化。有限和无限两种宇宙模式的强烈对比导致了文艺复兴后诗人思想的自由奔放。中国古代有无限宇宙论传统。哲学家、文论家和诗人以无限宇宙为美,一贯崇尚无穷时空和变化。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没有针对有限宇宙模式的革命,面对无限宇宙中国古人始终温和超然。

张旗,金惟俊,王焰,李承东,王元龙[5](2010)在《花岗岩与金铜及钨锡成矿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从对国内外若干与金铜钨锡矿床有关的花岗岩Sr、Yb含量的统计出发,按照花岗岩新的分类,归纳了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指出金铜成矿与埃达克型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有关,钨锡成矿与南岭型花岗岩有关。其原因主要取决于成岩和成矿的深度以及氧逸度条件。金铜和钨锡成矿的深度不同,因此,金铜和钨锡不可能在同时同地出现,但可以叠加在一起。作者认为,成岩和成矿是两回事,成岩基本上是一个物理过程,而成矿主要体现为化学反应;成岩需要热,而成矿需要热、流体以及合适的矿源3个条件,缺一不可。在一个地区,成岩作用可以很普遍,但是,成矿可能很局限。成岩与成矿有关不是成因有关而是时空有关。成矿与成岩同时、或成矿早于成岩、或晚于成岩,都是合理的,而区分含矿岩体和不含矿岩体可能是没有意义的。文中还讨论了金能否来源于围岩的问题及找矿思路的问题,指出就矿找矿仍然是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

陈志耕[6](2015)在《东秦岭216.8Ma前7.0级隐爆成因大地震的震源遗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预测是公认的世界性科学难题,而地震成因问题又是地震预测的基础与关键。由于人们不能进入因而不能直接观察和研究发生地震的震源,使得认识地震的成因非常困难。本文依据地质勘查、地球物理探测和工程揭露等事实,在东秦岭熊耳山南麓发现一个形成于216.8±4.0Ma(等时线年龄227±8.4Ma)前古地震的震源遗迹。通过隐爆角砾岩体、隐爆系列角砾岩、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示踪、同位素测年、稀土元素、多相包裹体、角砾岩微观破碎特征等分析表明,该震源遗迹是一个在杨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对接的印支-燕山主造山阶段晚期,上地幔或下地壳经深熔形成的I型造山带花岗质母岩浆结晶分异产生高温高压气液流体乃至超临界流体,沿断裂等薄弱部位上升到局部硅化封闭空间内积聚,产生高温高压气液流体膨胀压力并逐渐积累,当积累的巨大压力超过其所处深度的静岩压力与围岩破裂强度可承受的压力之和时,便在深部产生剧烈的隐蔽爆炸即隐爆所形成。根据上覆地层厚度、临近可参照深成岩体的侵位时代与深度、现代相对高度比较、震源遗迹主震的现代地表尺度并参照地下核爆炸试验相关数据等估算,东秦岭熊耳山震源遗迹的隐爆深度位于当时地表约10km之下,形成震源遗迹隐爆主震的隐爆总能量约为1.55×1017J,相应的主震面波震级MS为7.0。同理得知中国印支-燕山期19个典型隐爆角砾岩型多金属矿床隐爆所产生地震的强度为MS5.17.6级之间,据此统计分析得到它们产生地震的等效球状隐爆地质体的压碎区半径R与面波震级MS的经验关系为MS=1.40+0.95ln(R)。与一般"地震遗迹"不同,东秦岭熊耳山南麓地震遗迹不仅是一个震源的实体遗迹即"震源遗迹",而且是一个震源深度、发生年代、地震强度等地震要素完整、一致且现今可视、可入的震源遗迹。该震源遗迹以及中国印支-燕山期一系列隐爆角砾岩体以相近方式形成地震的震源遗迹,为岩浆分异气液流体和超临界流体隐爆形成地震的地震成因类型存在提供了实例依据,并为该类地震成因机制的深入研究乃至地震预测提供了可直接观测研究的震源实体。

刘全稳[7](2010)在《地球磁场起源》文中认为研究提出了一套地球磁场起源理论体系,包括:引起地球内部各相态粒子运动的动力理论、定律理论,粒子的运动起电理论、电生磁理论,磁场叠加、磁场倒转理论。其中,地球内部粒子的规律性运动、粒子起电、电生磁等为地球磁场起源的三个关键性理论。针对这三个关键理论问题展开阐述:描述了采用数理逻辑分析的导致地球内部粒子运动的动力与角动量守恒定律,采用实验分析结果的粒子起电双电层理论与流动起电电流,转引了成熟的电生磁理论的核心。提出了形成地球磁场的动力磁场与定律磁场概念及其磁场叠加的计算公式,论述了该理论体系下地球磁场倒转的模型,从而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地球磁场起源的理论问题。

孟元库[8](2016)在《藏南冈底斯中段南缘构造演化》文中研究表明冈底斯岩浆带位于拉萨地体南缘,是新特提斯洋盆演化和印度-亚洲陆陆碰撞的岩浆产物,对冈底斯岩浆带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一些基本问题仍然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比如晚三叠到早-中侏罗世新特提斯洋演化的极性,冈底斯岩浆带中大型韧性剪切带形成的时代、动力学机制以及冈底斯中段新生代的隆升-剥蚀模式等等),这都直接影响了对新特提斯域构造和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理解,以及对冈底斯构造成矿带的资源评价。本文选择冈底斯岩浆带中段南缘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首次在日喀则南木林和拉萨曲水地区发现和厘定了晚三叠纪的侵入岩体,并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和年代学研究;对早-中侏罗世的花岗岩类及次火山岩开展了岩石学、年代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对冈底斯中段高海拔地区的始新世花岗岩类进行了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对冈底斯中段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和曲水地区色甫-鸡公韧性剪切带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显微薄片鉴定、EBSD研究、云母40Ar-39Ar和锆石U-Pb定年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冈底斯中段进行选择性采样,补充了新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综合分析上述研究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区域地质特征,试图建立和探讨冈底斯中段南缘的构造演化模式。1.南木林卡孜乡糜棱质花岗岩形成于206-212Ma之间,形成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锆石的εHf(t)值从8.95到12.91,一阶段模式年龄326-486Ma;曲水其奴角闪辉长岩侵位结晶年龄为-210Ma,锆石的εHf(1)值从9.56到14.75,一阶段模式年龄为256~459Ma;曲水达嘎花岗岩体的侵位结晶年龄为225-230Ma,具有正的εHf(t)值(13.91到15.54);地质年代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锆石Lu-Hf同位素等显示,晚三叠纪的花岗岩、角闪辉长岩和新特提斯洋的向北俯冲有关,其中角闪辉长岩和俯冲板片流体交代地幔楔的部分熔融有关,花岗质岩石和初生地壳的部分熔融有关,并且地幔物质在花岗质岩石的形成过程中扮演有重要的角色。晚三叠纪的岩浆作用暗示了新特提斯洋的俯冲应该不晚于230Ma。2.通过对冈底斯中段南缘日喀则奴玛地区和尼木地区的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以及次火山岩的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矿物岩石学以及锆石Lu-Hf同位素等综合研究,获得了如下认识:花岗岩类及次火山岩主要形成于169~191Ma,为早-中侏罗世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在化学组成上,花岗岩类及次火山岩富集轻稀±(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强烈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岛弧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花岗岩类为亚碱性,属中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样品的εHf(t)值为10.10-15.44,具有明显亏损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综合研究表明,早中侏罗世应该和晚三叠纪具有一样的大地构造环境,即藏南冈底斯地区(活动大陆边缘)应属于新特提斯洋板片俯冲的构造背景,花岗质岩石的形成主要是来自中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3.对冈底斯中段始新世的花岗岩类(闪长岩到花岗岩斑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花岗岩类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40-55Ma之间,该年龄代表了花岗岩类的侵位结晶年龄;在地球化学组成上,花岗岩类富集轻稀土(H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Mb、Ta、P等,样品显示出岛弧型花岗岩的特征。此外,分析样品还表现为准铝质I型花岗岩类的特征,主要位于钙碱性到高钾钙碱性系列区域。锆石的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多数样品的εH(t)以正值为主,少数锆石为负的εH(t)值,结合地球化学成分判别图解,花岗岩类主要是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一由变基性到变英云闪长质岩石的部分熔融以及变砂岩的部分熔融,在此过程中,底侵的地幔物质也参与了花岗质岩石的形成和演化。在Sr-Yb图解上始新世的样品表现为碰撞期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因此也暗示了印度-亚洲在始新世早期时已经完全碰撞。始新世冈底斯地区的岩浆作用可能是由于新特提斯洋板片俯冲到欧亚板片之下,由于印度-亚洲大陆的碰撞,致使新特提斯洋板片俯冲角度变陡,并且发生了板片断离(slab break off),引发了始新世冈底斯地区强烈的岩浆-火山作用。4.通过野外详细的地质调查、构造解析以及室内薄片鉴定和EBSD组构分析,确定了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属性和演化特征。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主要由强变形域和弱变形组成,包括面理化花岗岩、糜棱岩化花岗岩、初糜棱岩、糜棱岩组成,局部地区可见千糜岩。几何学和运动学研究结果显示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具有一致的运动学特征,表现为以向北的正向滑覆为主。此外,运动学涡度显示(Wk>0.71)该剪切带为典型的简单剪切为主的一般剪切,为伸展减薄型剪切带,平均减薄量为20%。剪切带的EBSD组构分析显示了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主要滑移系以柱面、菱面和底面滑移为主,变形主要以中低温作用为主(550~300℃)。5.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中的黑云母、绢云母40Ar-39Ar年代学以及锆石U-Pb年代学共同限定了剪切带活动的时限。综合年代学结果表明: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形成于中新世早期21~24Ma之间。6.经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显微薄片鉴定、EBSD组构分析等研究认为色甫-鸡公韧性剪切带以右行走滑为主。长石-石英变形矿物对以及石英EBSD组构研究结果显示,鸡公-曲水韧性剪切带发生变形的温度为500-550℃C。其次,通过对剪切带中发育的同构造长英质脉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获得了色甫-鸡公韧性剪切带活动的时限35~38Ma,即始新世晚期。7.通过对冈底斯中段11件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分析,获得了中段南缘的构造隆升剥蚀史。研究结果显示:冈底斯中段的隆升是多阶段性的,渐新世以前的抬升、剥蚀和印度-亚洲板块的碰撞有关,23Ma以来的快速隆升和冈底斯地区逆冲断裂的活动有关,并且在快速隆升阶段也存在短暂的构造平静期。10Ma以来是冈底斯中段南缘地区又一次快速的隆升期,该次隆升和雅鲁藏布江的快速下切侵蚀有关。第四纪以来在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以及地表径流的联合作用下,共同塑造了现今的冈底斯。8.综合结果表明:冈底斯岩浆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从晚三叠纪开始俯冲消减(230Ma),直到60~55Ma时印度-亚洲大陆的碰撞。始新世印度亚洲的碰撞导致了逆冲断裂和大型走滑断层的形成,并导致了新生代冈底斯岩基及邻区的第一次整体的隆升剥蚀。23Ma以来,由于藏南地区地壳侧向增厚变化不均匀以及南北向应力挤压的松弛,导致了拉萨地体发生东西向的崩塌和南北向的伸展,此时大型正断层以及拆离构造应用而生,同时加厚的地壳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了具有特殊地球化学属性的花岗质斑岩,此时也是冈底斯地区成矿大爆发时期。

彭正[9](2019)在《自制教具辅助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文中指出地理实验教学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等功能于一体,对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提倡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注重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鼓励开展地理实验活动,地理实验教学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然而,当前我国高中大多缺乏专业地理实验室、实验仪器。这为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持续、有效实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自制教具辅助地理实验教学实践,探究如何将自制教具与地理实验教学结合起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从而为地理实验教学的持续、有效开展探索可行方法与路径。研究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实验对比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在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直观教学论指导下,首先梳理了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地理实验内容,按地理实验的狭义定义和地理实验活动方式的不同,将地理实验分为演示、模拟和制作三个类别,分析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实验特征,提出了地理实验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其次,依据教具选材、设计和制作的原则,采用仿制法、改进法和替代法,选择了昼夜长短变化、温室效应、水循环等五个典型实验项目,开展自制教具案例研究;最后,以“时区转盘的自制与应用”为实践案例,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实验对比、课堂观察研究,检验自制教具辅助地理实验教学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实验以模拟实验为主,多数隐藏于课文文字下,缺乏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需要师生自制教具才能开展地理实验教学;(2)地理实验教学所需要的教具,可以采用仿制、改进和替代法自制,自制教具前需要对制作背景、教学要求进行分析,准备好制作材料,制作完成后对教具进行调试。(3)运用自制的时区转盘辅助区时的计算和模拟日期变更,其教学效果比纯粹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要好,反映了自制教具辅助地理实验教学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这些研究,为今后开展自制教具辅助地理实验教学提出三点建议:(1)建立系统的实验体系,编制完整的实验方案;(2)利用生活材料,通过仿制、改进和替代法自制教具,克服现有实验条件的不足;(3)将自制教具运用于地理实验教学,但不能完全依赖于自制教具,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和自制教具各自的优势。

张楠[10](2018)在《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类型、功能及嬗变》文中指出天文仪器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计时、观测、演示、占星和计算五种。这些功能或独立成器,或叠加为复合形式,构成各种已知的天文仪器。其中,具有演示功能的仪器,均可被称为天文演示仪器。天文演示仪器实际上是对某一时期特定文化背景下天文理论及其实践成果的综合体现,对天文演示仪器变迁的考察,是全面、完整书写天文学史的一个思路与方向。本文将集中讨论中国天文演示仪器演变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回答以下问题: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在天文学、社会及文化方面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仪器类型与功能在各自的转变中是否存在相应的联系?中国天文演示仪器发展直到汇入世界体系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变化?而目前国人对天文演示仪器的认知现状以及光学天象仪在国内的传入与发展,是不是有迹可循?第一章为全文绪论,对选题由来、论文意义、研究目的、思路、方法与主要概念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与论述,并对既有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评论,从中探索论文的撰写线索、空间与推进方向。目前学界对天文演示仪器的研究关注度较低,无论是古代演示仪器个案的考证还是天文仪象的概念辨析,以及对近代天文演示仪器转型过程的探讨,均存在一定的讨论空间。第二章首先从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基本类型入手,通过对史料记载中具有演示功能的仪器进行考证,辨析了“浑象”概念中“球仪”与“环仪”的区别,并对古代天文仪象的命名规律进行了探索。中国古代盖天、浑天两种体系下皆有演示仪器,其中盖天演示仪器即盖天图(仪),而浑天演示仪器在明代前以水运天象演示为主要传统,明代后则以天球仪为主要类型。在仪象命名方面,基本遵循了演示为“象”,观测为“仪”,圆球为“象”,环规为“仪”的规律,但面对既非圆球又是演示仪器的情况时,则既有可能按照演示功能取名为“象”,又有可能按照结构类型取名为“仪”,并因此从文字记录的表面呈现出一种混乱状态。第三章对汉唐时期主要的演示仪器水运浑天仪进行分析,讨论了浑天仪除演示之外的间接测候用途,并由此对古代天文仪器的测候功能进行了追溯。水运浑天仪不仅能够完整的阐释浑天理论中所描述的天球结构,同时其运行还被用来与灵台观测结果进行即时对照,从而考察七曜的行度及历法的准确程度。“浑天仪”包括汉唐时期进行间接测候的演示仪器水运浑象,以及唐代之后具有黄道系统的直接测候仪器浑仪。这种既具有天象演示能力又可以用来进行间接测候的天文仪器制造传统,可以往前追溯至古璇玑玉衡。从玑衡到浑天仪,实际上是具有演示功能的测候仪器向具有测候功能的演示仪器的一种转变。而在唐代具有黄道系统的浑仪出现之后,演示仪器再次分化,浑象逐渐成为单纯的演示仪器,而浑仪则成为具有一定演示能力的观测仪器。第四章对宋元时大型天文演示仪器从俯察到仰观的变化进行了讨论,并由此提出了追认古代“假天仪”的两个必要条件:抬头仰观与自动运转。宋元时期我国文献中记载中有三件被现代学者追认为“假天仪”的仰观天文仪器,其中张思训“太平浑仪”是一座兼具报时功能的天文钟式自动演示仪器,其天象演示部分是一种类似于“盖天图仪”的穹形天顶;第二件是《曲洧旧闻》中所记载的“苏子容铜浑仪”,作者朱弁所述为此事目前可知的唯一来源,即一例孤证,并且记录中矛盾颇多,在没有其他史料进行确证的情况下,不应据此对仪象历史进行改写,将之追认为曾真实存在的“假天仪”;第三件是元代郭守敬所制玲珑仪,其并非浑仪,亦与一般意义上的“假天仪”有所区别,这是郭守敬创制的新型演示仪器,整体呈网格球结构,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继承了宋代仰观仪器的理念,并且很可能受到了阿拉伯天文仪器的影响。第五章通过对“天地仪”、“天球仪”与“日心说行星仪”等欧洲小型仪器的传入研究,讨论了明清时期在西器东传的背景下,天文演示仪器逐渐从皇家灵台走向民间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也是中国近代天文演示仪器转型的前奏。明代中后期开始,天文演示仪器的中西交流以欧洲传教士的民间活动与官方活动为线索随之展开。在官方,以传教士进入钦天监工作、皇家对天文演示仪器的收藏以及外国使团所带礼物为主要交流通道;而在宫廷之外,则以传教士交游、民间商品流通与知识分子的相关研制为扩散方式。小型天文演示仪器从皇家礼器、灵台密器,一步步走向民间,成为传播、教育的工具,甚至作为商品、产业流通于城市之中。第六章通过对近代之后光学天象仪在中国的传播和早期研制进行研究,再现了中国天文演示仪器最终完成近现代转型并汇入世界天象仪发展道路的转化过程。光学-机械式天象仪诞生于1923年的德国蔡司工厂,其出现颠覆了以往了天文演示方式,并使现代天文馆得以发源。在光学天象仪诞生后,国内及时对此天文演示仪器进行了介绍和传播,随后1957年建立了第一家大型天文馆,1958年开始了国产试制工作,1973年正式提出在全国建设天文馆的规划。然而我国并未参与到两次世界天文馆建设浪潮之中,并由此形成了目前天象仪、天文馆事业的格局,其中特别不能被忽视的是天文演示仪器文化传统的影响。整体来看,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发展经历了四种不同层次的嬗变:主体结构类型从环规虚球到封闭实球的变化;演示功能与间接测候功能先集中再分化,从具有演示功能的测候工具二维璇玑玉衡、图仪到具有测候功能的演示仪器三维水运浑天仪,再到球仪浑象与复合浑仪的彻底分离;观看方式俯仰之间的变化;社会功能方面,天文演示仪器从皇家灵台走向民间大众,最终完成了与世界发展并轨的现代转型。因此在结论章中,通过总结观点,将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发展变化置入到世界天象仪图景之中,从而透析其文化内蕴及现代影响。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设计制造将所见之天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遵从于自然本身的运转方式和表现形式,对这种整体性不予以解构或者说不需要解构。唐代之前,中国的天文演示仪器具有明显的占候验历功能。唐代之后随着装置黄道游仪的复合型浑仪出现,以及星占在中国天学发展中主导程度的下降,演示仪器的占验功能也随之被逐渐消解,成为单纯的演示工具。但其皇家礼器功能则贯穿始终,具有明显的政治象征意义。这种文化传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一种隐性基因遗留下来,影响深远。

二、地球为什么是圆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球为什么是圆的(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之际东传科学与儒家天道观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利玛窦对儒家天道观理解的前见
    第一节 利玛窦来华前的精神与境
        1. 基督教人文中理性与信仰的张力
        2. 利玛窦时代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第二节 耶稣会简介
    第三节 利玛窦教育背景中的知识框架
        1. 童年和少年的知识经历
        2. 加入耶稣会前后的知识经历
        3. 利玛窦的记忆法及在华的应用
        4. 丁先生对利玛窦的科学塑造
        5. 动身来华途中的知识经历
        6. 利玛窦来华前的知识积累总结
第二章 利玛窦来华后知识结构的体现与应用的一个案例
    第一节 《山海舆地全图》之前
        1. 范礼安钦点利玛窦来华传教
        2. 利玛窦对中国文化的初次印象
    第二节 利玛窦世界地图的风采
        1. 利玛窦第一版世界地图的绘制缘起
        2. 利玛窦世界地图的版本及影响
    第三节 由浑天说的比喻而引发的问题
    第四节 浑天说思想的形成及其儒家文化元素
        1. 浑天说思想的初期形成要素
        2. 张衡浑天说的要点及思想
    第五节 浑天说与儒家经典中天道观的融合与协调
        1. 陆绩对浑天说论证中的儒经模式
        2. 葛洪对浑天说论证中的儒家文化元素
        3. 朱熹新浑天说中的理学注入
    第六节 利玛窦世界地图中的地球观及天文内容详解
        1. 利玛窦的地球观
        2. 世界地图的作图原则及地球经纬度的标示
        3. 两种测量地理纬度的方法
        4. 直观演示天球和地球的关系的《天地仪图》
        5. 亚里士多德的固体同心球的宇宙体系的介绍
        6. 介绍四元行及气之三际说
        7. 日食、月食图及其说明
        8. 《范天图》及绘制节气线的方法
第三章 《天主实义》中利玛窦对儒家天道观的理解与调适(Ⅰ)
    第一节 《天主实义》成书背景及其对儒学的整体理解
        1. 《天主实义》成书背景
        2. 利玛窦对儒学的定位及综合理解
        3. 《天主实义》成书时间考
    第二节 利玛窦对儒家天道观调适的原则
    第三节 天主的移植及其文化意义
        1. 天主是天地万物的主宰
        2. 天主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
        3. 天主唯一性的论证
        4. 利玛窦对天主论证的文化意义
    第四节 利玛窦对宋明儒学天道观的批评与改造
        1. 对佛家、道家本体论的批评
        2. 对宋儒“太极”说的界定和批评
    第五节 天主的嫁接:“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帝也”
第四章 利玛窦对儒家天道的理解与调适(Ⅱ)
    第一节 利玛窦对“性”的规定与调适
        1. 对“性”及“人性”的规定
        2. 对天主赋性论的解释与论证
        3. 对儒家复性说的质疑与拒斥
        4. “良善”与“习善”的区分对儒学思想的意义
    第二节 利玛窦论“为己之学”
        1. 论学及认识事物的机制与过程
        2. 对儒家仁学的补充与改造
    第三节 对儒家“万物一体”命题的分析与拒斥
        1. 儒家“万物一体”命题的内涵
        2. 对“万物一体”的误读及拒斥
第五章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
    第一节 观象授时之儒家文化功能的延伸
        1. 沟通天人及体察天道
        2. 《论语》案例:“历数”与为政及知命的关联
    第二节 礼与政皆以天道为根本
    第三节 孔子以历书考察礼的案例分析
    第四节 儒家天算观念中改正朔的文化意义
    第五节 司马迁儒家天道观念中对律历的看法
    第六节 司马迁之后诸名士对天文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素描
    第七节 周易象数与历法的关联性案例:《大衍历》历议解析
    第八节 欧阳修、程颐对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理解
        1. 欧阳修对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理解
        2. 程颐对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理解
第六章 关于程朱格物穷理的几点解析
    第一节 二程从穷理知天道到穷致物理
    第二节 对自然的格物穷理在二程理学思想中的位置
    第三节 二程体察天道的两种方式
    第四节 朱子的“格物致知”补传及其说明
        1. 朱子的“格物致知”补传
        2. 朱子“格物致知”补传的说明
    第五节 朱子格物学说中的知识主义取向及问题
        1. 朱子格物学说中的知识主义取向
        2. 知识与道德:儒学框架内的一种相互协调
        3. 与徐光台先生商榷:自然知识在朱子格物穷理中的地位问题
    第六节 儒家传统中知识论元素的两点说明
        1. 早期儒经中的天算知识
        2. 朱子对孔子“游于艺”观念的解析
    第七节 朱子格物致知实践中的天文历法研究
        1. 朱子对历法的研究
        2. 朱子的天文思想
第七章 《几何原本》与格物穷理
    第一节 中国传统数学的儒家文化源头及功能
    第二节 《几何原本》的翻译过程和目的
        1. 《几何原本》的翻译过程
        2. 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目的
    第三节 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艺用”定位
    第四节 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形式思维方法的定位
    第五节 徐光启之格物穷理之学中的儒家传统象数观的变迁
        1. 儒家传统象数的含义
        2. 中国古代数学的象数学传统
        3. 徐光启所领悟的东传科学的象数观
第八章 从《几何原本》至《崇祯历书》的中西天算会通
    第一节 《几何原本》之后的数学会通
        1. 徐光启的数学会通工作
        2. 李之藻的数学会通工作
    第二节 《崇祯历书》之前的东传天文学会通
        1. 利玛窦的《乾坤体义》
        2. 阳玛诺的《天问略》
        3. 熊三拨、徐光启合著的《简平仪说》
        4. 熊三拔、周子愚合著的《表度说》
    第三节 《崇祯历书》编修过程中的几个文化因素
        1. 西法改历先声中的中西科学比较
        2. 徐光启改历筹划中的有关文化方针
        3. 改历过程中的中西历法斗争及其文化因素
第九章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的研究及其儒家天道观
    第一节 薛凤祚正弦法原和《崇祯历书·大测》的关系
        1. 邓玉函之《大测》中的正弦法原
        2. 薛凤祚之《历学会通》中的正弦法原
        3. 薛凤祚正弦法原和《大测》的基因相似性与变异性
        4. 薛凤祚对《大测》的会通特征
    第二节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的选要和重构
        1.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的选要基调定位及选要文本的来源
        2.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日躔历指》的选要和重构
        3.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月离历指》的选要和重构
        4. 本节结语
    第三节 明末清初东传科学与薛凤祚的天道观
        1. 天道有定数之双层含义
        2. 自然的客观性和性命观的神秘性之比重问题
        3. 性命观的神秘性对自然的客观性之制约作用
        4. 自然的客观性对性命观的神秘性的制约作用
        5. 本节结语
第十章 游艺对儒家天道观的诠释和构建过程
    第一节 《前集》内容简介及卷一吸收西学的考证
    第二节 游艺天道观中西方天文学和儒家天文的互释与评析
        1. 中西天文学的关联与互释
        2. 西方天文学对儒家天文概念的界定和评析
    第三节 游艺天道观中的儒家文化意蕴
        1. 游艺天道观中的两重治历思想
        2. 游艺天道观中的儒家星象政治学之双层意蕴
        3. 游艺天道观中对西学解释的儒学前提
        4. 西方科学知识为儒家性命文化服务的一个案例
    第四节 游艺对儒家天道观的多维诠释和构建
        1. 中学与西学的探讨和交流
        2. 自然现象的物理解释
    第五节 游艺对“科学”和“伪科学”的划界
        1. 对天文观测和吉凶占候的划界
        2. 对地理观察和风水堪舆的划界
        3. 对“科学”之“数”和吉凶祸福之“数”的划界
        4. 对“科学”和“伪科学”划界的不彻底性
        5. 划界的思想基础和目的
        6. 本节结语
论文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高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HPM与SCK
        1.1.2 三角学教学的需要
        1.1.3 选择高中三角学序言课的缘由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HPM理论探讨
    2.2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2.3 HPM与MKT关系的研究
        2.3.1 HPM对MKT的影响
        (1)对CCK的影响
        (2)对SCK的影响
        (3)对HCK的影响
        (4)对KCS的影响
        (5)对KCT的影响
        (6)对KCC的影响
        2.3.2 MKT对HPM的影响
    2.4 SCK的理论研究
    2.5 平面三角学教与学的研究
    2.6 序言课的研究
第3章 HSCK理论的建构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
        3.1.2 序言课
        3.1.3 HPM教学案例
    3.2 高中数学教师HSCK的概念框架
        3.2.1 建立理论模型的构想
        3.2.2 理论模型的提出
        3.2.3 理论模型的完善
        3.2.4 理论的水平划分
    3.3 HPM教学实践评价框架
第4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1.1 问卷调查的对象
        4.1.2 个案研究的对象
    4.2 研究流程
    4.3 研究方法
        4.3.1 个案研究
        4.3.2 问卷调查
        4.3.3 访谈
        4.3.4 课堂观察
        4.3.5 教学反思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1 数据编码
        4.4.2 数据处理
        4.4.3 数据分析
    4.5 研究工具
        4.5.1 调查问卷(前测)形成过程
        4.5.2 问卷调查预研究
        4.5.3 调查问卷(后测)的确定
        4.5.4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第5章 高中数学教师HSCK现状
    5.1 高中数学教师HSCK总体的分析
        5.1.1 利用框架对选择题的总分析
        5.1.2 利用框架对4个主观题的总分析
    5.2 HSCK现状的横向分析
        5.2.1 利用框架对不同教龄教师问卷的分析
        5.2.2 利用框架对不同学位教师问卷总的分析
        5.2.3 利用框架对不同数学史经历教师问卷总的分析
    5.3 HSCK现状的纵向分析
        5.3.1 教师拥有KRE的分析
        5.3.2 教师拥有KIA的分析
        5.3.3 教师拥有KAD的分析
        5.3.4 教师拥有KJR的分析
        5.3.5 教师拥有KRC的分析
        5.3.6 教师拥有KPP的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中数学教师HPM教学实践
    6.1 “HPM视角下的高中三角学序言课”的准备过程
    6.2 HPM教学实践分析
        6.2.1 案例一的分析
        6.2.2 案例二的分析
        6.2.3 案例三的分析
        6.2.4 案例四的分析
        6.2.5 案例五的分析
        6.2.6 案例六的分析
        6.2.7 案例七的分析
        6.2.8 案例八的分析
        6.2.9 案例九的分析
        6.2.10 案例十的分析
    6.3 12名教师HSCK变化的分析
        6.3.1 对KRE的分析
        6.3.2 对KIA的分析
        6.3.3 对KPP的分析
        6.3.4 对KAD的分析
        6.3.5 对KRC的分析
        6.3.6 对KJR的分析
    6.4 HPM教学实践与教师HSCK间的关系
        6.4.1 HPM教学实践与教师HSCK水平总分析
        6.4.2 教师通过HPM教学实践后HSCK水平提高的原因
        6.4.3 教师通过HPM教学实践后HSCK水平不变的原因
        6.4.4 教师通过HPM教学实践后HSCK水平降低的原因
    6.5 HPM实践促进教师HSCK发展的模型
    6.6 三角分析法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启示与建议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中三角学序言课问卷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城乡大班幼儿前科学概念的研究 ——以太阳和月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科学教育中“知识与概念”的缺失
        (二)儿童“前科学概念”的忽视
        (三)兴趣与实践的碰撞
    二、概念界定
        (一)科学
        (二)概念
        (三)前科学概念
    三、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一、前科学概念的相关研究
        (一)前科学概念的研究
        (二)概念转变的研究
    二、学前儿童前科学概念相关研究
        (一)学前儿童生命科学领域前科学概念相关研究
        (二)学前儿童物质科学领域前科学概念相关研究
        (三)学前儿童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前科学概念相关研究
    三、学前儿童前科学概念影响因素研究
        (一)学前儿童自身的特点
        (二)学前儿童所处环境因素
    四、国内外以往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一)增强对幼儿因果解释的关注
        (二)加深对儿童前科学概念的城乡差异探讨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访谈法
        (二)作品分析法
    二、研究工具
        (一)《大班幼儿地球与空间科学概念访谈提纲》
        (二)《大班幼儿概念解释水平评估标准》
        (三)编码的信度
        (四)评分者一致性信度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
        (一)资料的初步整理
        (二)资料的整理分析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城乡大班幼儿关于太阳、月亮的基本观念
        (一)城乡大班幼儿对太阳、月亮外观的观念
        (二)城乡大班幼儿对太阳、月亮变化模式的观念
        (三)城乡大班幼儿对太阳、月亮变化因果关系的观念
    二、城乡大班幼儿前科学概念的内容特征
        (一)自然现象观察:静止状态——运动状态
        (二)自然模式认知:无序性——重复性
        (三)因果关系理解:外在属性——内在属性
    三、城乡大班幼儿前科学概念水平
        (一)城乡大班幼儿关于太阳、月亮现象解释水平的分布
        (二)城乡大班幼儿关于太阳、月亮现象解释水平的比较
第五部分 讨论
    一、城乡大班幼儿前科学概念与领域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城乡大班幼儿前科学概念的发展与特定情境和环境
    三、城乡大班幼儿前科学概念的发展与社会文化背景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一)城乡大班幼儿关于自然现象的观念基本一致
        (二)城乡大班幼儿前科学概念理解水平不同步
        (三)城乡大班幼儿前科学概念存在差异性
    二、研究建议
        (一)视界融合,立足当下前科学概念现状
        (二)概念与过程,超越事实的思考
        (三)和而不同,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思考
    三、研究反思
        (一)关于访谈对象的反思
        (二)关于研究内容的反思
附录 A 大班幼儿地球与空间科学概念访谈提纲(太阳)
附录 B 大班幼儿地球与空间科学概念访谈提纲(月亮)
附录 C 大班幼儿地球与空间科学概念访谈材料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文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宇宙与意象》研究及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语
第一部分 《宇宙与意象》研究
    第一章 《宇宙与意象》的主要意象
        第一节 关于宇宙体系的意象:赫拉克利特派与巴门尼德派的对立
        一、 由赫拉克利特哲学产生的宇宙意象:火、变、水流、多样性
        二、 由巴门尼德哲学产生的宇宙意象:圆形或球形、静止、有限、封闭
        三、 巴门尼德主义和赫拉克利特主义的斗争: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宇宙模式对布鲁诺和笛卡尔宇宙模式
        第二节 关于宇宙空间的意象
        一、 明亮柔软的以太对诗人的意义
        二、 黑暗坚硬的以太对诗人的意义
        第三节 关于宇宙生命的意象
        一、 文艺复兴的前奏——古代到中世纪的宇宙生命思想略述
        二、 生命形态的意象——文艺复兴及稍后时代的活力宇宙
        三、 生命的力量——“万有引力”引发的意象
        四、 种子——18 世纪宇宙生机论的一个意象
        五、 宇宙生命的三个象征:树、蛇、星云
        六、 天体的死亡方式
        七、 宇宙生命的循环——“火”意象始末
    第二章 《宇宙与意象》论浪漫主义
        一、 蒂泽对浪漫主义的论断
        二、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比:从对比中把握浪漫主义的特征
        三、 近代天文学对于浪漫主义的意义
        (一) 近代无限宇宙论简述
        (二) 库萨的尼古拉:宇宙无限论的首创者
        (三) 布鲁诺:关于“多“的美学
        (四) 亨利 莫尔:无限的美学和不能满足的诗人
        四、 生物学和生物学家的浪漫主义美学
        (一) 16 至 18 世纪生物学的总体趋势及其哲学、美学意义
        (二) 生物学家的浪漫主义幻想
    第三章 法国诗人的宇宙
        第一节 皮埃尔 德 龙萨的宇宙论
        一、 蒂泽所论之龙萨
        二、 再论龙萨的宇宙论
        (一) 宇宙的结构:九重天、天穹的运动、四元素、有限空间、宇宙两界
        (二) 宇宙的起源
        (三) 龙萨论鬼
        (四) 龙萨论变化和死亡的价值
        (五) 龙萨论人的地位
        第二节 《宇宙与意象》论雨果的宇宙
        一、 飞逝的星球
        二、 星际影响
        三、 宇宙的套嵌模式
        四、 面对黑暗的焦虑
        五、 宇宙征服和对地球的眷恋
        六、 宇宙生命
        七、 螺旋形的宇宙
        第三节 保罗 克洛岱尔的宇宙观
        一、 克洛岱尔在《宇宙与意象》中的位置以及蒂泽对克洛岱尔的陈述
        二、 克洛岱尔宇宙论的基本内容
        (一) 宇宙的中心
        (二) 宇宙的封闭和有限
        (三) 克洛岱尔关于时间、运动和宇宙整体性的观点
        三、 帕特莫尔和华莱士对克洛岱尔宇宙论的意义
第二部分 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以及中西宇宙模式在哲学和文学领域的初步比较
    第四章 中国古代无限宇宙论简述以及中西宇宙模式在哲学中的初步比较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无限宇宙论
        一、 孔子和《周易》论时间和变化
        二、 道家的无限论
        三、 《墨子》之相对与绝对
        四、 《管子》之“宙合有橐天地”
        五、 《子华子》之“万物相禅”和存在物的差别论
        六、 《尸子》之不分割时空的宇宙定义
        第二节 无限宇宙论的发展:从汉到明清之际
        一、 从汉到明清之际的无限空间观念
        (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六种天地模式及天文学和哲学宇宙论的关系
        (二) 从汉到明清之际的无限空间论
        二、 从汉到明清之际的无限时间观念
        三、 从汉到明清之际关于变化无止息的观念
        第三节 中西宇宙模式的比较
        一、 关于巴门尼德与赫拉克利特时空和变化思想的简述
        二、 中西对待有限和无限宇宙模式的两种态度:布鲁诺和杨泉、柳宗元、邓牧、《琅嬛记》的比较
        三、 中国古代与古希腊传统时间观念的比较
        四、 中西对待变化的心理的比较
    第五章 中国古代文论家的宇宙观
        第一节 刘勰文论的宇宙意识
        一、 刘勰论“文”
        二、 刘勰论“神思”
        三、 刘勰论心物相感
        四、 主体性的得失:刘勰论人的主体性和古希腊“狂兴”思想的比较
        第二节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宇宙论诗
        一、 《诗品》以时空论诗
        (一) 对空间与时间的态度或认识
        (二) 宇宙存在的三种方式
        (三) 追求无限时空的三种态度
        二、 《诗品》以变化论诗
        (一) 丰富的物象
        (二) 生机
        (三) 流动
        第三节 王夫之和叶燮诗学的变化论
        一、 诗文摹写天地之至美、大文
        (一) 天地固美、变化生美、以变为美
        (二) 诗文摹写天地之美:天化与人心的遇合
        二、 以变为核心的文学史观
    第六章 中国古代诗人的宇宙以及中西宇宙模式在诗歌创作中的比较
        第一节 屈原的宇宙模式以及屈原和但丁太空之游的比较
        一、 《天问》宇宙论与战国时北方文化的关系以及对有限宇宙模式的质疑
        二、 《离骚》太空之游的巫觋色彩以及屈原与蒂泽所论但丁太空之游的比较
        (一) 《离骚》太空之游的巫觋色彩
        (二) 屈原与但丁太空之游的比较
        第二节 李白的宇宙三论
        一、 无限、虚空的宇宙本体论
        二、 气一元论:李白的宇宙发生论
        三、 静观:李白的宇宙认识论
        第三节 杜甫的儒学宇宙以及宇宙生命论的中西比较
        一、 杜甫宗儒的证据
        二、 杜甫观物五论
        三、 杜甫以“忠恕”达“仁”
        四、 儒学生命观对杜甫的指导
        五、 杜甫宇宙生命论和《宇宙与意象》所述西方宇宙生命论的比较
        第四节 苏轼的宇宙论以及中西太空之游、时间和变化观念的进一步比较
        一、 苏轼的宇宙胸怀和空间之游
        (一) 高怀远度
        (二) 天游
        (三) 《庄子》、苏轼的“天游”与《人和宇宙空间》太空之游的比较
        二、 对有限时间的焦虑和对无穷时间的追求
        (一) 苏轼对待有限和无限时间的态度
        (二) 雪莱《时间》诗的思想与苏轼时间观念的比较
        三、 以“变”或“动”为核心的哲学以及文艺鉴赏和创作
        (一) 关于“变化”的哲学
        (二) 以“动态美”评论文艺作品
        (三) 苏轼诗作的动态美
        (四) 雪莱“变化”主题和苏轼变化论的比较
        四、 苏轼与浪漫主义
结论
    一、 关于《宇宙与意象》所述意象以及三位法国诗人宇宙论的总结
    二、 关于中国古代无限宇宙论传统的总结
    三、 中国古代文论家和诗人宇宙观的总结及其所反映的对人的主体性的关注
    四、 西方浪漫主义崇尚的无限包容性美学:西方美学发展史的巨大转向
    五、 中西哲学对宇宙模式的伦理价值判断和双方对待宇宙模式的态度比较
    六、 中西宇宙生命论以及宇宙之游主题的比较及其折射的中西文化特色
    七、 文学与宇宙学学科会通所体现的人类思维的某些特点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5)花岗岩与金铜及钨锡成矿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花岗岩与金铜钨锡成矿的关系
    1.1 花岗岩的分类
    1.2 埃达克型花岗岩与斑岩铜矿的关系
    1.3 花岗岩与金矿的关系
    1.4 花岗岩与卡林型金矿的关系
    1.5 花岗岩与钨锡成矿的关系
2 成岩与成矿的关系
    2.1 成岩与成矿的区别
    2.2 成岩与成矿有成因联系吗?
    2.3 含矿岩体与不含矿岩体问题
    2.4 成岩和成矿时代问题
3 讨 论
    3.1 金铜和钨锡是相悖的
    3.2 金、铜成矿深度的差别
    3.3 如何理解矿源层问题?
4 关于找矿思路
    4.1 埃达克型花岗岩是金铜找矿的前提而不是找矿标志
    4.2 先找埃达克型花岗岩再找矿
    4.3 “上山"找金铜, “下山"找钨锡
    4.4 “就矿找矿”的思路仍然适用
5 几个实例的再认识
6 几点启示
7 结 论

(6)东秦岭216.8Ma前7.0级隐爆成因大地震的震源遗迹(论文提纲范文)

1震源遗迹地质与事实
    1.1地质概况
    1.2震源遗迹基本事实
        1.2.1隐爆角砾岩体
        1.2.1.1一级隐爆角砾岩体
        1.2.1.2二级隐爆角砾岩筒
        1.2.1.2.1木头沟二级隐爆角砾岩筒
        1.2.1.2.2火古洞沟南、北两个二级隐爆角砾岩体
        1.2.1.2.3螃蟹沟二级隐爆角砾岩体
        1.2.2隐爆系列岩
        1.2.2.1网格状震裂岩
        1.2.2.2叠瓦状角砾岩
        1.2.2.3隐爆角砾岩
        1.2.2.4隐爆角砾-圆砾岩
        1.2.2.5隐爆圆砾岩
2震源遗迹形成时代及深度
    2.1震源遗迹形成时代
    2.2震源遗迹形成深度
        2.2.1根据上覆地层厚度,判断震源遗迹的形成深度不少于10km
10km'>2.2.2根据花山岩体似斑状花岗岩的侵位深度,判断震源遗迹的形成深度>10km
3震源遗迹的成因
    3.1震源遗迹的物质属性与来源
        3.1.1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1.2稀土元素特征
        3.1.3同位素特征
        3.1.3.1硫同位素特征
        3.1.3.2氢、氧同位素特征
        3.1.3.3铅同位素特征
        3.1.3.4硅同位素特征
        3.1.3.5辉钼矿Re元素含量特征
    3.2震源遗迹的热动力及爆炸动力特征
        3.2.1包裹体形态、种类与热动力特征
        3.2.2包裹体温度和盐度特征
        3.2.3隐爆角砾岩蚀变特征
        3.2.4隐爆角砾岩的爆炸破碎特征
        3.2.5隐爆角砾岩的微观破裂特征
        3.2.6震源遗迹硅化岩石的力学性质
    3.3震源遗迹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3.4震源遗迹形成的基本过程
4形成隐爆震源遗迹主震的能量与震级
5讨论
6结论

(7)地球磁场起源(论文提纲范文)

1 粒子的规律性运动理论
    1.1 导致粒子产生规律性运动的驱动力
        1.1.1 地球自转向心力
        1.1.2 强中纬力
    1.2 导致粒子产生规律性运动的运动定律
        1.2.1 地球自转角动量守恒运动规律
        1.2.2 地球公转角动量守恒运动规律
2 粒子起电理论
    2.1 二相流界面的双电层理论
    2.2 流动起电电流
3 电生磁理论
    3.1 运动电荷产生的磁场
    3.2 直线电流的磁感应
    3.3 圆电流的磁感应
    3.4 螺旋线载流的磁感应
4 地球磁场的叠加理论
    4.1 动力成因磁场
        4.1.1 强中纬力形成的叠套纺锤圆
        4.1.2 自转向心力形成的叠套蛹状圆
        4.1.3 合力运动分析
    4.2 定律成因磁场
        4.2.1 公转守恒定律约束下的地球磁场
        4.2.2 自转守恒定律约束下的地球磁场
        a.垂直升降的大气
        b.跨纬度运移的大气
        c.综合形态
    4.3 磁场叠加
        4.3.1 整体叠加
        4.3.2 分带叠加
        a.低纬度带地磁场叠加
        b.中纬度带地磁场叠加
        c.高纬度带地磁场叠加
        d.热带气旋的磁场问题
        e.关于赤道无风带
5 磁场倒转理论
    5.1 起电电荷电性与变化
    5.2 圆电流磁场的此消彼长
    5.3 气旋磁场的出现
    5.4 大气磁场的扰动
    5.5 局部线电流磁场影响
    5.6 关于地磁场倒转特性认识
6 结 语

(8)藏南冈底斯中段南缘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冈底斯岩浆岩研究历史及现状
        1.2.2 冈底斯中段韧性剪切带研究历史及现状
        1.2.3 冈底斯中段隆升剥蚀史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主要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及特色
        1.4.1 创新之处
        1.4.2 本文特色
    1.5 技术路线
    1.6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青藏高原地质概况
    2.2 拉萨地体地质概况
        2.2.1 拉萨地体构造格架划分
        2.2.2 拉萨地体地质概况
        2.2.3 拉萨地体的构造演化
        2.2.4 冈底斯岩浆弧地质概况
    2.3 印度-亚洲碰撞时限
第3章 实验测试方法
    3.1 锆石U-Pb及Lu-Hf同位素测试
    3.2 全岩粉末地球化学测试
    3.3 石英EBSD组构分析
    3.4 云母~(40)Ar-~(39)Ar年代学分析
    3.5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第4章 冈底斯中段南缘岩浆作用
    4.1 晚三叠纪岩浆作用
        4.1.1 南木林卡孜乡岩体
        4.1.2 曲水其奴村岩体
        4.1.3 曲水达嘎乡岩体
        4.1.4 讨论
    4.2 侏罗纪岩浆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4.2.1 采样位置及样品特征描述
        4.2.2 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特征
        4.2.3 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特征
        4.2.4 讨论
    4.3 始新世岩浆作用
        4.3.1 采样位置及样品特征分析
        4.3.2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及Lu-Hf同位素特征
        4.3.3 始新世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4.3.4 岩石成因及大地构造背景分析
    4.4 小结
        4.4.1 晚三叠纪岩浆作用及大地构造意义
        4.4.2 早-中侏罗世岩浆作用及构造意义
        4.4.3 始新世岩浆作用及构造意义
第5章 冈底斯中段南缘韧性剪切带构造特征
    5.1 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
        5.1.1 仁钦则构造变形剖面
        5.1.2 卡孜乡构造变形剖面研究
        5.1.3 奴玛乡构造变形剖面研究
        5.1.4 尼木县构造变形剖面研究
        5.1.5 曲水地区构造变形剖面
        5.1.6 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EBSD组构分析
        5.1.7 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运动学涡度分析
    5.2 色甫-鸡公韧性剪切带
        5.2.1 区域地质背景
        5.2.2 剪切带宏观构造特征
        5.2.3 剪切带显微构造特征
        5.2.4 变形温度估算
    5.3 小结
        5.3.1 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构造特征及形成环境
        5.3.2 鸡公-色甫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及形成环境
第6章 冈底斯中段南缘韧性剪切带形成时限及动力学过程
    6.1 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活动时限
        6.1.1 锆石U-Pb测年
        6.1.2 云母~(40)Ar-~(39)Ar年代学分析
    6.2 曲水鸡公-色甫韧性剪切带活动时限
        6.2.1 长英质脉体的构造特征
        6.2.2 地球化学测试
        6.2.3 LA-ICP-MS锆石U-Pb测年
        6.2.4 动力学过程及构造意义
    6.3 小结
        6.3.1 谢通门-曲水韧性剪切带形成时限
        6.3.2 色甫-鸡公韧性剪切带形成时限
第7章 冈底斯中段南缘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7.1 采样
    7.2 实验结果
        7.2.1 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结果
    7.3 模拟限定
    7.4 模拟结果
        7.4.1 谢通门仁钦则地区
        7.4.2 南木林卡孜乡地区
        7.4.3 仁布县奴玛乡地区
    7.5 讨论
        7.5.1 构造作用及意义
        7.5.2 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的低温热年代学对比研究
    7.6 小结
第8章 冈底斯中段南缘构造演化历史
主要结论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自制教具辅助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自制地理教具研究现状
        1.3.2 地理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1.3.3 自制教具辅助地理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自制教具
        2.1.2 地理实验教学
    2.2 自制教具辅助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2.2.1 教材编排选择了部分实验
        2.2.2 课标活动建议开展部分实验
        2.2.3 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决定开展实验
        2.2.4 现有文献频繁涉及地理实验
    2.3 自制教具的特点、流程和方法
        2.3.1 自制教具的特点
        2.3.2 自制教具的流程
        2.3.3 自制教具的方法
    2.4 自制教具辅助地理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
        2.4.1 杜威现代教育理论
        2.4.2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
        2.4.3 夸美纽斯直观教学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内容分析——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为例
    3.1 高中地理实验梳理的依据
    3.2 高中地理实验梳理结果
    3.3 高中地理实验内容归类
        3.3.1 演示类实验
        3.3.2 模拟类实验
        3.3.3 制作类实验
    3.4 高中地理实验特征分析
        3.4.1 数量多,且集中于教材前半部分
        3.4.2 多数实验隐藏于课文的正文部分
        3.4.3 多数实验没有成熟的实验器材和操作方案说明
        3.4.4 多数实验涉及动态的地理过程
        3.4.5 多数实验发生在较大的时空尺度上
        3.4.6 多数实验是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3.5 高中地理实验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5.1 正确区分教材中的实验,选定部分实验纳入教学计划
        3.5.2 编订实验实施方案,开展自制教具实践
        3.5.3 合理规避实验教学困难,切实发挥自制教具优势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自制教具案例设计
    4.1 自制教具的依据
        4.1.1 选材原则:取材便利,经济实惠
        4.1.2 设计原则:简单实用,科学创新
        4.1.3 制作原则:协调美观,便携耐用
    4.2 昼夜长短变化实验教具仿制
        4.2.1 教具制作背景分析
        4.2.2 教学要求分析
        4.2.3 制作材料准备
        4.2.4 制作步骤
        4.2.5 教具使用简要说明
        4.2.6 应用评价
    4.3 温室效应实验教具改进
        4.3.1 教具制作背景分析
        4.3.2 教学要求分析
        4.3.3 制作材料准备
        4.3.4 制作步骤
        4.3.5 教具使用简要说明
        4.3.6 应用评价
    4.4 水循环实验教具替代
        4.4.1 教具制作背景分析
        4.4.2 教学要求分析
        4.4.3 制作材料准备
        4.4.4 制作步骤
        4.4.5 教具使用简要说明
        4.4.6 应用评价
    4.5 冲(洪)积扇实验教具改进
        4.5.1 教具制作背景分析
        4.5.2 教学要求分析
        4.5.3 制作材料准备
        4.5.4 制作步骤
        4.5.5 教具使用简要说明
        4.5.6 应用评价
    4.6 水土流失实验教具改进
        4.6.1 教具制作背景分析
        4.6.2 教学要求分析
        4.6.3 制作材料准备
        4.6.4 制作步骤
        4.6.5 教具使用简要说明
        4.6.6 应用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制教具辅助地理实验教学实践——以“时区转盘的自制与应用”为例
    5.1 提出实践课题
    5.2 提出假说
    5.3 实验班自制教具过程
        5.3.1 实验班与对照班简介
        5.3.2 制作背景
        5.3.3 制作材料
        5.3.4 制作过程
    5.4 实验班自制教具辅助地理实验教学设计
        5.4.1 背景分析
        5.4.2 教学实录
    5.5 自制教具辅助地理实验教学效果检测
        5.5.1 试题检测
        5.5.2 访谈调查
    5.6 自制教具辅助地理实验教学课堂行为分析
        5.6.1 自制教具课堂行为分析
        5.6.2 地理实验教学课堂行为分析
    5.7 自制教具辅助地理实验教学的启示
        5.7.1 充分利用课前时间制作教具
        5.7.2 尽可能多地指导学生制作和运用教具
        5.7.3 地理实验教学不能完全依靠教具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总结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10)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类型、功能及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主题与意义
        1.1.1 天文演示仪器、天象仪与浑象
        1.1.2 天文演示仪器:丰富天文学史研究的重要维度
        1.1.3 中国的天象仪与天象仪在中国
    1.2 研究现状与推进方向
        1.2.1 天文演示仪器的相关研究
        1.2.2 机械史、人物史与文化思想史方面的研究
    1.3 史料、方法与目标
        1.3.1 史料与文献
        1.3.2 方法与思路
        1.3.3 问题与目标
第2章 环仪、球仪与图仪: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三种类型
    2.1 古代天文演示仪器中的“浑象”
        2.1.1 “浑象”应定义为“天球仪”还是“浑天之象”
        2.1.2 记载中被称为“象”的演示仪器
        2.1.3 关于张衡水运浑象的讨论和辨析
    2.2 记载中天文演示仪器的类型辨析
        2.2.1 被称为“浑仪”的演示仪器
        2.2.2 记载中的浑天图与盖天图仪
        2.2.3 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综合讨论
    2.3 关于球仪浑象的疑问与思考
        2.3.1 球仪制作的基础条件分析
        2.3.2 关于球仪浑象出现的几个问题
第3章 汉唐天文演示仪器的测候功能及其溯源
    3.1 浑天仪:“演示用浑仪”还是“测候用浑象”
        3.1.1 间接测候:张衡密室漏水转浑天仪的主要用途
        3.1.2 阐释浑天结构:浑天仪的演示功能
        3.1.3 “浑天仪”一词用法考略
    3.2 璇玑玉衡:具有演示功能的测候仪器
        3.2.1 浑天仪是璇玑玉衡遗制吗?
        3.2.2 对古代测候仪器的追溯
        3.2.3 璇玑与牙璧:文献考察及考古学讨论
第4章 宋元时期大型天文演示仪器观看视角的转变
    4.1 宋代记录中的“假天仪”
        4.1.1 仰观与自动运转:“假天仪”的两个特征
        4.1.2 “太平浑仪”:仰观天盖与水运系统的结合
        4.1.3 《曲洧旧闻》中的“苏子容铜浑仪”
    4.2 元代玲珑仪:并非观测用浑仪
        4.2.1 玲珑仪制造年谱考略
        4.2.2 玲珑仪并非明清浑仪之原型
        4.2.3 玲珑仪并非利玛窦日记中所述仪器
    4.3 玲珑仪:创新复合型天文演示仪器
        4.3.1 从“玲珑”一名看玲珑仪之形制
        4.3.2 《玲珑仪铭》新解
        4.3.3 一种推论:玲珑仪中的宋代影响与阿拉伯元素
第5章 明清时期欧洲小型天文演示仪器的传入
    5.1 西方天文演示仪器发展评述
        5.1.1 欧洲封闭天球仪的发展
        5.1.2 欧洲行星演示仪器的发展
        5.1.3 从俯视到仰视的大型天象仪
    5.2 明清欧洲天文演示仪器的东传与融通
        5.2.1 欧洲天文演示仪器的传入
        5.2.2 欧洲演示仪器制造技术的介绍
        5.2.3 清朝宫廷中的欧洲行星仪
    5.3 明清时期天文演示仪器的制造
        5.3.1 官方制造的演示仪器
        5.3.2 走向民间的欧式小型演示仪器
第6章 近代后光学天象仪在中国的传播及早期研制
    6.1 蔡司光学天象仪的诞生及在中国的传播
        6.1.1 蔡司光学天象仪的诞生和早期发展
        6.1.2 蔡司天象仪在中国的传入
        6.1.3 光学天象仪的早期公众影响
    6.2 国产大型光学天象仪的研制
        6.2.1 1950年代末期国产光学天象仪首次试制
        6.2.2 1970年代中国“新建天文馆规划”的提出
        6.2.3 国产大型天象仪会战
        6.2.4 大型天象仪研制成果与影响
第7章 结语: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文化功能及其影响
    7.1 中国天文演示仪器发展中的四种嬗变
    7.2 从结构看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制器之道
        7.2.1 世界图景中的中国天文演示仪器
        7.2.2 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制造思想
    7.3 从需求看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文化功能
        7.3.1 占候验历: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文化功能
        7.3.2 通天礼器: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政治功能
    7.4 天文演示仪器所蕴文化基因的现代影响....................................................................19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致谢

四、地球为什么是圆的(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之际东传科学与儒家天道观的嬗变[D]. 王刚. 山东大学, 2014(04)
  • [2]高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个案研究[D]. 齐春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3]城乡大班幼儿前科学概念的研究 ——以太阳和月亮为例[D]. 陈婷.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宇宙与意象》研究及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D]. 张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
  • [5]花岗岩与金铜及钨锡成矿的关系[J]. 张旗,金惟俊,王焰,李承东,王元龙. 矿床地质, 2010(05)
  • [6]东秦岭216.8Ma前7.0级隐爆成因大地震的震源遗迹[J]. 陈志耕. 地质学报, 2015(08)
  • [7]地球磁场起源[J]. 刘全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8]藏南冈底斯中段南缘构造演化[D]. 孟元库.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6(07)
  • [9]自制教具辅助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D]. 彭正.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2)
  • [10]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类型、功能及嬗变[D]. 张楠.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