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专利产品 抢占市场制高点(论文文献综述)
马忠法,谢迪扬[1](2020)在《《中美经贸协议》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应对》文中提出《中美经贸协议》知识产权条款的主要内容超越了多边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义务,也与我国多部现行法律产生冲突。美国追求知识产权强保护的真正目的在于继续依赖知识产权获取竞争优势和超额利益,遏制我国创新能力提升,利用双边贸易格局延续霸权主义。这给我国带来两大挑战:延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红利分配不均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为此,在国内层面,应依照该协议完善立法,并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执法;谨慎应对技术贸易条款,调整技术市场法律规制重点;充分调动企业创新主动性。在国际层面,可尝试与美国达成知识产权领域的互惠合作,同时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最惠国待遇造成的"扩散效应"转化为国际谈判筹码,在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合作中结成与"先进型国家""后发型国家"组合的两条"统一战线"。
董少明[2](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文中研究说明并购重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从过去国有企业激发活力,实现扭亏为盈和发展壮大,到当下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购重组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历史演进的大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规律,在历史演进的分析中重新认识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和作用,以更好的指导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改革实践。基于此,本论文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遵循“理论分析——历史演进——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研究。论文首先梳理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相关文献、理论,从而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之后,着重从历史演进的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的起步阶段(1984—1991)、转型阶段(1992-2002)和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剖析各个阶段的背景、特点和成效;其次,论文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实证检验和绩效评价,总结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成绩,剖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进一步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论文借鉴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原则、目标和模式,厘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体定位和政府作用,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提升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对策建议,尤其要加强“顶层设计”,强调“法治企业”,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和破产清算体系,以及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和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吴秋昊[3](2019)在《土地财政、价格剪刀差与城市竞争力》文中指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迈入快车道。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财政问题日渐凸显。而在土地财政当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形成了一种土地财政价格剪刀差模式,其具体表现为工业用地价格与住宅用地价格出现显着差异,住宅用地价格远远高于工业用地价格,住宅用地价格明显偏高,而工业用地价格明显偏低。对于这个价格剪刀差,前人已经进行过研究。本文旨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土地财政价格剪刀差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验证当前的土地财政价格剪刀差模式是否会降低城市竞争力,目前的土地财政价格剪刀差模式是否需要转型。本文研究表明,在当前的土地财政价格剪刀差模式下,政府通过抬高住宅用地价格,同时压低工业用地价格,实行两手供地策略以追求经济增长,政绩进步,并利用住宅用地的出让弥补低价出让工业用地产生的亏空。这样的做法反而对城市不利,住宅用地工业用地价格差距越悬殊,土地财政价格剪刀差越严重,对城市竞争力的损害也越大。本文还进一步试图探究土地价格差对于城市竞争力产生影响的具体机制。本文从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人才,实证结果显示,住宅用地价格的提高所引起的高房价以及生活成本的上升对于人才具有挤出作用,降低了城市的人力资本。另一方面是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会增加城市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因而当前的土地财政价格剪刀差模式是存在问题的,必须正确全面的看待土地财政,推动土地财政进一步改革,促进我国城市朝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本刊编辑部[4](2018)在《盘点:透过28场企业会议,看农资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年一度的全国植保会,不仅是农资人的盛会,也成了众多农资企业聚集核心合作伙伴召开年度会议的绝佳时机。如果说全国植保会是农资人的一场热闹大狂欢,那么企业的会前会就是农资经销商觅新品、探趋势、找出路、碰思想的一个精准小会场。今年植保会前后,农资企业的会前会、会中会召开密度相比2017年只能说是
贾常艳,伏旭[5](2018)在《森源电气:开拓进取 装备世界》文中认为在自主品牌管理和创新方面,森源电气一直在开拓进取。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鼓励发展自主品牌为公司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森源电气是国内知名的中低压成套装备制造商,对发展民族工业、树立民族品牌做出了努力,在国内用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强的品牌认可度。
胡邵聪[6](2017)在《专利申请、标准制定与品牌塑造 ——以骑客平衡车危机应对为例》文中指出在过去改革开发的三十多年里,凭借着劳动力和资源的成本优势,中国成为了世界制造的中心。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社会学者发现仅仅依靠劳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撑经济的增速,该模式的优势会随着中国人口红利和资源优势的消失而衰减,乃至出现更多问题,例如加工制造企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代加工企业的可替代性较强、中国企业没有技术和品牌沉淀等。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品质生活,人们对品牌的观念越来越重视,面对消费者的观念改变和品质追求,企业应该顺势而为,做出相应的改变。当今全球已进入了品牌国际化的竞争时代,中国企业要融入世界经济,就要创建、培育和塑造国际知名品牌。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的国内外品牌塑造模型理论,比对三大经典的品牌塑造理论模型,提出从品牌化、标准化维度出发,以专利作为切入点的二维三角品牌塑造模型,论证了专利申请、标准制定与品牌塑造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品牌化和标准化单维度和双重维度对专利和标准进行了研究,并以杭州骑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平衡车危机应对为例,分析了骑客公司塑造品牌的过程,并用二维三角模型解释了骑客公司获得品牌知名度的原理,分别对骑客公司的专利申请和标准制定进行了研究。
李环环,谢鸿年[7](2016)在《“六同步 六提高” 专利引领奥弗医疗自主创新迈出新步伐》文中指出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2月,是微创手术器械研发生产的专业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省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示范企业、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2015年3月在安徽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专利是医疗器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在高值耗材和高端医疗器械80%以上市场被国外企业和外资企业
张晓[8](2016)在《JD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国民对健康追求的观念意识随之逐步增强,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促使医疗器械行业迅猛发展,无论是品质还是种类,都较以前有了显着地提高。但和国外医疗器械行业相比,我国医疗器械制造商还存在着设计方面投入资金少,专业科研技术人员数量不足,技术水平低,缺少知名品牌,医疗器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以JD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为对象,对其市场竞争战略方案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耗材类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确立竞争战略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首先,对我国医疗器械环境及竞争战略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梳理,为JD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的竞争战略提出及竞争战略方案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在阐述JD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PEST分析、五力模型对JD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的外部发展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为JD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在考虑外部环境约束条件下进行竞争战略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保障。再次,利用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定量化地分析了JD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的内部发展环境,结果表明,JD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在产品与服务、技术创新能力、品牌知名度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健全、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等劣势。通过SWOT分析得出JD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应该选择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并通过调查,对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实施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最后,提出了JD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方案实施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对于改善JD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的运行具有一定的意义。
张丹凤[9](2016)在《专利搭售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拥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专利权人进行专利搭售的现象非常普遍,而权利人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问题也愈加受到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关注,从“高通垄断案”、“华为公司诉美国交互数字公司案”等可窥见跨国企业利用专利搭售来限制竞争之一斑。构成垄断的专利搭售行为不仅影响市场的良性竞争秩序,还会阻碍科技的创新与进步,因此,对其进行反垄断法规制很有必要。然而,反垄断法对传统垄断行为规定的内容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在规制专利搭售行为时遇到诸多困境。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反垄断法规制专利搭售行为所遇到的问题展开,力求厘清相关问题以弥补反垄断法规制之不足。除引言、结论外,文章主体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反垄断法规制专利搭售行为的理据。这是本文论证的基础,首先,介绍了专利搭售行为的一般知识,在分析学界关于搭售的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专利搭售的特点,对其内涵予以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专利搭售行为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其次,阐释了反垄断法规制专利搭售的动因,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论证反垄断法规制专利搭售行为的合理性。第二部分:专利搭售的反垄断法规制困境。首先,对专利搭售行为进行违法性认定存在困难,主要表现在专利权人的市场支配地位难以认定、产品独立性难以认定以及搭售行为的危害性难以认定三个方面;其次,专利搭售行为的抗辩理由缺失,我国《反垄断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都缺乏相关规定,致使专利权人无法援引“正当理由”进行合理抗辩;最后,法律责任适用单一,我国《反垄断法》仅简单规定了垄断行为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不具有可操作性,且缺乏对刑事责任的规定,导致专利搭售行为的反垄断法律责任适用困难。第三部分:专利搭售的反垄断法规制困境之破解思路。首先,仍坚持合理原则下专利搭售行为的违法认定思路,结合专利权的特殊性,突破传统的搭售行为认定方法,对专利权人的市场支配地位、产品独立性以及专利搭售行为危害性的认定方法上予以改进;其次,明晰专利搭售行为的抗辩理由,将经济效率、产品质量以及新产品的风险分担列为专利搭售行为的豁免理由,并阐释了豁免理由的适用条件;最后,完善法律责任制度,在弥补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规定之不足的同时,将刑事责任纳入反垄断法律责任体系中,以更好地规制专利搭售行为。
郭晓磊[10](2015)在《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文中指出物联网的兴起,掀起了全球性的发展热潮。世界各国重视物联网在经济社会中的巨大推动力,纷纷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物联网本质上是一种会聚技术,如果说NBIC会聚技术是在纳米层级上的重新认识和改造世界、人类自身的技术协同,那么物联网会聚技术是在各种传感器、信息实时系统基础上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技术整合,反映的都是一种新技术形态。知识产权制度的形成、演变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其正当性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物联网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物联网与互联网、传统产业相比存在诸多异质性的特征,知识产权保护需要根据其产业特点采取不同的路径;物联网的发展冲击着知识产权制度中一些固有原则,产生的许多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体现出知识产权与科技、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物联网商业方法、技术标准和专利池是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三大核心问题,分别表征了技术的商业应用、技术规范以及成果转化,本质上都表现为利益博弈的游戏规则。物联网商业方法更多涉及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实体和虚拟交互和共存,其创新的本质和特点要求“技术性”不再仅仅局限于“物理技术”,对专利审查制度中的“技术性”标准需要超越与重构;物联网技术标准体系庞大、纷繁复杂,一个相同技术领域可能同时存在多种并行的技术标准,相互竞争更加激烈,从哲学的视角对技术标准的本质进行诠释;由于标准不统一、知识产权积累不足等原因,全球还未建立物联网专利池,在积极鼓励它出现的同时,需要对专利池形成、运作和规制制定基本规范。论文以知识产权的正当性与利益平衡原则作为理论基础并观照全文,创新性地运用科学技术论的分析框架,在会聚技术的背景下讨论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合理引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优化物联网应用的制度环境以及对其他可能出现的会聚技术知识产权问题研究,都具有探索和参考意义。第一章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基础。洛克的自然权利理论、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黑格尔的人格权理论论证了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性,同时也受到了诸多的质疑。知识产权的本质是财产理论的延伸、利益博弈的公共政策以及西方的意识形态。本章通过对理论的梳理,论证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性,并分析物联网发展与知识产权的内在关系。第二章物联网商业方法创新的专利保护。物联网商业方法是物联网时代急剧产生的一种新型商业方法,并不完全遵循“物理世界”的“自然规律”,传统的把商业方法作为“智力活动规则和方法”而被排除在专利权之外的制度受到了挑战。本章借鉴国外商业方法专利制度设计,分析物联网商业方法的创新本质和特点,重新界定“技术性”的标准,为物联网商业方法的专利适格性进行辩护,并从专利授权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实质条件分别进行论证。第三章物联网技术标准制定与知识产权保护。物联网领域技术标准制定的竞争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标准问题已成为制约物联网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问题。物联网标准体系的构建不纯粹是一个技术问题,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一种“地方性”的技术方案,是不同行动者相互博弈的结果,本质上是一种“权力游戏”。本章在哲学视野下揭示物联网技术标准的本质,并且以物联网RFID标准为例,对技术标准的形成、构建过程中行动者的招募和转译进行分析。第四章物联网专利池构建与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池已经成为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寻求市场竞争有利地位的策略,本质上是一种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基于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应当重视专利池的积极作用,鼓励物联网专利池的形成,通过建立物联网专利池的反垄断体系,合理规制物联网专利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本章通过对构建物联网专利池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物联网专利池的原则、程序、法律问题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第五章中国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战略。通过对中国物联网发展现状的分析,借鉴国外物联网发展的经验,分别从技术创新、制度设计、标准制定、专利池构建和企业战略等方面提出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二、开发专利产品 抢占市场制高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发专利产品 抢占市场制高点(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经贸协议》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中美经贸协议》知识产权核心内容 |
(一)加强商业秘密和保密商务信息的保护 |
(二)强化专利及药品相关的知识产权 |
(三)严厉打击盗版和假冒产品 |
(四)技术转让方面我国政府权力的限缩 |
二、《中美经贸协议》知识产权规定的本质及对我国的挑战 |
(一)《中美经贸协议》知识产权规定的本质 |
1. 延长药品专利保护期,继续依赖知识产权获取暴利 |
2. 束缚政府“调控之手”,打造“自由”技术市场 |
3. 架空WTO多边贸易体制,利用双边贸易格局延续霸权主义 |
(二)《中美经贸协议》知识产权规定对我国的挑战 |
1. 近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受制 |
2. 远忧:创新红利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 |
3. 经贸领域“最惠国待遇”可能给我国科技发展带来挑战 |
三、《中美经贸协议》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应对 |
(一)国内法律对《中美经贸协议》知识产权条款的回应 |
1.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执法 |
2. 谨慎应对商业秘密保护及药品专利有效期延长等相关条款 |
3. 转移技术市场法律规制重心 |
4. 充分刺激商业组织创新主动性 |
(二)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竞争合作措施 |
1. 中美后续谈判策略 |
2. 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策略 |
结语 |
(2)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范畴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基本概述 |
一、研究范畴界定 |
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动因分析 |
三、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类型 |
第二节 企业并购重组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理论 |
二、现代西方企业重组理论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起步阶段(1984-1991) |
第一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现实背景——国有企业普遍亏损 |
二、理论背景——对“两权分离”的认识突破 |
第二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企业兼并的目标转向自觉优化经济结构 |
二、交易的自发性与政府干预并存 |
三、兼并方式以承担债务式和出资购买式为主 |
四、局部产权交易市场开始兴起 |
第三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地方探索 |
一、成都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二、武汉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三、保定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第三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转型阶段(1992-2002) |
第一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迁 |
二、企业重组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
三、各类市场体系的建立 |
四、国企脱困和国企改革任务 |
第二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产权市场普遍兴起 |
二、企业并购的规模逐步扩大 |
三、政府积极参与引导 |
四、上市公司并购成为热点 |
五、部分中国企业开始参与跨国并购 |
六、外商并购国有企业成为新景观 |
第三节 转型阶段的并购重组成效 |
一、国企成功脱困 |
二、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利用国内国外资本市场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 |
第一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发展 |
二、鼓励混合所有制发展 |
三、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
第二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战略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重点 |
二、国企大型跨国企业的出现 |
三、以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为主 |
第三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取得的成效 |
一、国企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 |
二、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
三、国有企业治理规范化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制度演进:绩效、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国企并购重组取得的辉煌成绩 |
一、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
二、提高了资产证券化率,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
三、盘活了国有资产,提升了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
第二节 国企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 |
一、并购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
二、并购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 |
三、盲目规模扩张与多元化转型并存 |
四、标的公司资产质量差导致并购效率低下 |
五、并购双方缺乏深层次整合 |
六、海外并购重组困难重重 |
第三节 国企并购重组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一、企业并购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二、政府“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 |
三、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
四、企业自身条件缺乏 |
第六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国有企业并购下政府与国企高管的行为动机分析 |
二、国企高管行为影响并购绩效的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一、变量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数据描述性分析 |
一、主要变量统计描述 |
二、变量趋势分析 |
第四节 计量模型设定 |
一、实证基本模型设定 |
二、面板数据模型 |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面板数据模型形式检验 |
二、计量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日本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三节 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及教训 |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教训 |
第八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目标与模式 |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时代特征 |
一、通过调整结构来优化供给侧的重组方式 |
二、在重组中解决亏损企业与多余的产能 |
三、并购重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步进行 |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 |
一、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国有企业竞争力 |
二、在国企并购重组中推进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在国企并购重组中促进产能的优化配置 |
第三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目标导向 |
一、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 |
三、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
第四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模式 |
一、横向重组模式 |
二、纵向重组模式 |
三、混合重组模式 |
四、策略联盟重组模式 |
第九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主体定位与政府作用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主体分析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不宜作为国企并购重组的主体 |
二、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凸显优势 |
三、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
第二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 |
一、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正面效应 |
二、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负面效应 |
第三节 政府在国企并购重组中的角色定位 |
一、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政策引导者 |
二、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宏观调控者 |
三、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信息中介者 |
四、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服务者 |
五、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具体监督者 |
第四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制度创新 |
一、保持国有资产管理权的独立性 |
二、完善法律制度 |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并购重组环境 |
四、制定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战略规划和指导政策 |
第十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指导思想 |
一、深化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顶层设计 |
二、强化并购重组的理念共识 |
三、明确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强调“法治企业”,突出国企总法律顾问作用 |
一、全面打造法治企业 |
二、深化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
第三节 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及破产清算体系 |
一、建立健全产权保护体系 |
二、构建破产清算体系 |
第四节 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 |
一、加快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
二、完善资本市场退市制度 |
三、健全资本市场推动并购重组的作用机制 |
第五节 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
一、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发挥社会托底作用 |
二、加大失业救助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
三、完善再就业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再就业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土地财政、价格剪刀差与城市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价格剪刀差 |
1.4 研究文献总结与本文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分析框架 |
2.1 土地财政制度的兴起 |
2.2 土地财政的价格剪刀差模式 |
第三章 实证分析 |
3.1 假说提出 |
3.2 数据处理 |
3.3 实证检验 |
第四章 结论与对策 |
4.1 研究结论 |
4.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盘点:透过28场企业会议,看农资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特点一:新产品上市 |
一、农药企业 |
首届科迪华农业科技丰收峰会成功召开, 五款新品强势来袭 |
4款重磅新品登陆中国市场 |
四证齐发, 占领玉米田制高点 |
35年匠心智造, 聚力共赢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
不遗余力推广植调剂, 稳固发展 |
黄龙赋能共赢, 利民因势而上 |
顺势转型升级, 双丰再添新品 |
匠心铸就十余载, 携手共谱新篇章 |
二、特肥企业 |
重磅推出7款新品, 助力经销商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
新品酷厉 (24-表芸·赤霉酸) 重磅发布, 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
产品即营销, 核心技术带动产品升级 |
特点二:聚焦作物, 做作物套餐或解决方案 |
惊艳亮相植保会, 两场作物论坛彰显服务理念 |
用有形的产品打造无形的价值 |
建立大品集群, 锻造高端差异化竞合力 |
从卖单品到卖套餐, 实现土壤到餐桌全程守护 |
专注种苗健康, 千色龙全新升级 |
特点三:聚焦绿色、生态、土壤, 关注作物品质 |
联动国际, 再普华章 |
“新壮态”引领沼肥时代, 打造绿色生态 |
特点四:特肥营销新模式 |
二级众筹分销, 让渠道销量翻倍照进现实 |
特点五:互联网+农业, 构建新生态 |
聚力·赋能·共赢, 实现高质量发展 |
发布黑科技, 解锁未来农业 |
特点六:聚焦品类 |
药肥产品又添虎将, 标正抢占品类新高地 |
BION CHINA中国成立, 特肥又迎悍将 |
正式启动中国市场水溶肥料版块 |
特点七:核心合作伙伴的赋能大会 |
携手经销商, 致力于打造专业高活菌专家 |
顺势谋局, 聚焦服务提升, 助力渠道成长 |
聚能新生态, 扬帆新未来 |
结语 |
(5)森源电气:开拓进取 装备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装备全实力强 |
重研发投入多 |
塑品牌恒久远 |
引人才素质高 |
勤耕耘多回报 |
点评: |
(6)专利申请、标准制定与品牌塑造 ——以骑客平衡车危机应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内容和结构框架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专利与标准融合相关文献综述 |
2.2 品牌化与标准化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品牌化相关文献综述 |
2.2.2 标准化相关文献综述 |
2.3 品牌塑造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品牌塑造理论发展文献综述 |
2.3.2 品牌塑造与专利文献综述 |
2.3.3 品牌塑造与标准文献综述 |
3 品牌塑造理论模型梳理与评述 |
3.1 品牌及其塑造的内涵 |
3.2 经典的品牌塑造模型 |
3.2.1 CBBE金字塔模型 |
3.2.2 奥美360度品牌管理模型 |
3.2.3 品牌塑造的介观模型 |
3.3 品牌塑造模型评述 |
4 二维三角品牌塑造模型理论 |
4.1 二维三角品牌塑造模型的提出 |
4.2 二维三角品牌塑造模型的主要内容 |
4.3 二维三角品牌塑造模型的适用情形 |
5 品牌塑造之专利研究 |
5.1 专利的概念及其申请 |
5.2 品牌化维度下的专利研究 |
5.2.1 专利的保护机制 |
5.2.2 专利的数量反映品牌的含金量 |
5.3 标准化维度下的专利研究 |
5.3.1 专利融于标准的趋势 |
5.3.2 专利融于标准的原因 |
5.4 双重维度下的专利研究 |
5.5 小结 |
6 品牌塑造之标准研究 |
6.1 标准的概念及其制定 |
6.2 品牌化维度下的标准研究 |
6.2.1 参与制定标准的品牌化战略 |
6.2.2 参与制定标准的现实意义 |
6.3 标准化维度下的标准研究 |
6.3.1 标准的更新迭代 |
6.3.2 标准更新的原因 |
6.4 双重维度下的标准研究 |
6.5 小结 |
7 骑客平衡车案例 |
7.1 案例介绍 |
7.1.1 案例背景 |
7.1.2 平衡车危机爆发 |
7.1.3 骑客应对平衡车危机 |
7.1.4 骑客品牌扬名海外 |
7.2 骑客品牌塑造的二维三角模型 |
7.3 骑客品牌塑造之专利申请 |
7.4 骑客品牌塑造之标准制定 |
8 总结 |
参考文献 |
(7)“六同步 六提高” 专利引领奥弗医疗自主创新迈出新步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利研发与临床需求同步,提高临床医生参与器械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二、专利投入与人才引进同步,提高研发水平和能力 |
三、专利产品研发与专利设备研制同步,提高核心竞争力 |
四、专利产品量产提升与质量管控同步,提高持续改善能力 |
五、专利成果与产业化同步,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
六、专利研发储备与市场对接同步,提高“先行一步”与世界水平“齐步走”的能力和前瞻性 |
(8)JD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竞争战略研究 |
1.2.2 国内竞争战略研究 |
1.3 国内竞争战略研究的变化与不足 |
1.4 研究方案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JD公司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2.1.1 政治环境分析 |
2.1.2 经济环境分析 |
2.1.3 社会环境分析 |
2.1.4 技术环境分析 |
2.2 行业环境分析 |
2.2.1 行业发展现状 |
2.2.2 行业发展趋势 |
2.3 JD医疗器械公司的五力模型分析 |
2.3.1 潜在进入者 |
2.3.2 潜在竞争对手 |
2.3.3 替代产品 |
2.3.4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
2.3.5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
第三章 JD公司内部发展环境分析 |
3.1 JD公司内部概况 |
3.2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定量化分析 |
3.2.1 公司的内部优势 |
3.2.2 公司的内部劣势 |
3.2.3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综合评价 |
第四章 JD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选择分析 |
4.1 JD公司SWOT分析 |
4.1.1 机会分析 |
4.1.2 威胁分析 |
4.1.3 优势分析 |
4.1.4 劣势分析 |
4.2 JD公司可选竞争战略分析 |
4.2.1 成本领先战略分析 |
4.2.2 差异化战略分析 |
4.2.3 集中经营战略分析 |
4.3 JD公司差异化战略选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4.3.1 JD公司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必要性和意义 |
4.3.2 JD公司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五章 JD公司竞争差异化战略实施建议 |
5.1 加快产品技术创新 |
5.2 加强企业资本运营 |
5.3 创新实施电商运营模式 |
5.4 实施企业精细管理战略 |
5.5 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 |
第六章 论文研究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致谢 |
(9)专利搭售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思路及创新 |
一、反垄断法规制专利搭售的理据 |
(一)专利搭售的一般知识 |
(二)反垄断法规制专利搭售的动因 |
二、专利搭售的反垄断法规制困境 |
(一)违法性认定困难 |
(二)抗辩理由缺失 |
(三)法律责任适用单一 |
三、专利搭售的反垄断法规制困境之破解思路 |
(一)确立专利搭售的违法性认定进路 |
(二)明晰专利搭售的抗辩理由 |
(三)完善法律责任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物联网:新兴的会聚技术 |
二、知识产权:物联网保护的利器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 |
第一章 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正当性的哲学基础 |
一、洛克自然权利理论 |
二、边沁功利主义理论 |
三、黑格尔人格权理论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本质解读 |
一、财产权理论的延伸 |
二、利益博弈的公共政策 |
三、哲学视野中的意识形态 |
第三节 物联网发展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
一、物联网发展需要知识产权保护 |
二、物联网发展冲击知识产权制度 |
本章小结:正当与平衡 |
第二章 物联网商业方法创新的专利保护 |
第一节 商业方法可专利性论争 |
一、商业方法内涵和特征 |
二、商业方法可专利性辨析 |
第二节 创新视野中的物联网商业方法 |
一、创新本质: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 |
二、创新特点:差异与挑战 |
三、“技术性”的再认识:超越与重构 |
第三节 物联网商业方法可专利的实质条件 |
一、物联网商业方法的新颖性 |
二、物联网商业方法的创造性 |
三、物联网商业方法的实用性 |
本章小结:反思与超越 |
第三章 物联网技术标准制定与知识产权保护 |
第一节 物联网技术标准的本质:客观准则还是权力游戏? |
一、技术标准界定和特点 |
二、技术标准的社会建构 |
三、技术标准的权力场域 |
四、技术标准的地方性方案 |
第二节 物联网技术标准的行动者网络构建 |
一、征召与转译:行动者网络理论 |
二、技术标准的行动者网络化过程 |
三、技术标准的行动者网络化特征 |
第三节 物联网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
一、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结合的内在机理 |
二、物联网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 |
三、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结合的方式 |
四、物联网技术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
本章小结:社会建构和两者关系 |
第四章 物联网专利池构建与知识产权保护 |
第一节 物联网专利池构建的现实需要 |
一、专利池:一种知识产权组织 |
二、物联网专利池构建的必要性 |
第二节 物联网专利池构建的基本范式 |
一、专利池构建的原则 |
二、专利池构建的程序 |
三、专利池构建的法律问题 |
第三节 物联网专利池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
一、鼓励物联网专利池形成 |
二、加强国内外协同与合作 |
三、规制物联网专利池垄断 |
本章小结:制度本质和基本范式 |
第五章 中国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 |
第一节 中国物联网发展趋势 |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迅猛 |
二、物联网发展面临挑战 |
第二节 中国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
一、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
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三、参与技术标准制定 |
四、构建物联网专利池 |
五、制定知识产权战略 |
本章小结:发展现状与保护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开发专利产品 抢占市场制高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经贸协议》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应对[J]. 马忠法,谢迪扬.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20(06)
- [2]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D]. 董少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3]土地财政、价格剪刀差与城市竞争力[D]. 吴秋昊. 厦门大学, 2019(08)
- [4]盘点:透过28场企业会议,看农资行业未来发展趋势![J]. 本刊编辑部. 营销界(农资与市场), 2018(23)
- [5]森源电气:开拓进取 装备世界[J]. 贾常艳,伏旭. 电器工业, 2018(02)
- [6]专利申请、标准制定与品牌塑造 ——以骑客平衡车危机应对为例[D]. 胡邵聪. 浙江大学, 2017(08)
- [7]“六同步 六提高” 专利引领奥弗医疗自主创新迈出新步伐[J]. 李环环,谢鸿年. 安徽科技, 2016(06)
- [8]JD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张晓. 山东理工大学, 2016(02)
- [9]专利搭售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D]. 张丹凤.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2)
- [10]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 郭晓磊. 南京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