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同周边国家关系的访问(论文文献综述)
唐诗[1](2019)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70个年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国内国际形势的重重考验,已经成为地区性和世界性大国,并稳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继承、总结、发展、探索和创新后,形成了成熟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其精髓也不断发展完善,与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相配合,与中国外交同步迈向新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就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定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继承和发展这一外交智慧,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环境做出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和国际格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外交政策第一次被明确地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和平外交政策的支撑和依据,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理念,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对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对外为实现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服务。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外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抓住机遇也成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外交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重要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论断开启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其基本出发点。从建国之初为维护新中国的政权安全和国家独立,到为扞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再到为努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和助推经济建设发展,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立场。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最初的“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再到“一条线、一大片”上的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外交规范。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注重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外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建安全环境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平贡献了重要力量。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经验十分必要。本文的主要叙述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及结语。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论述,是对论文整体架构的把握,为论文的渐次展开提供了依据。正文部分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其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相关因素和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对和平外交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来源,其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平观、时代观和国际关系思想;其二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观念;其三来源于近代中国以来晚清、民国、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三个阶段的和平观念,其中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为重点论述,此外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建国初期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在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外背景后,详细分析了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奠基作用,同时对这一阶段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进行评价。第四章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在国内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本文以对官方文本的分析得出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徘徊发展的结论,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转折,以“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和中美关系的突破为关键节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得以继续发展。第五章记述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不断深化并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引领中国外交走向全方位发展阶段。此后中国外交延续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走向,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这一阶段,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多边外交全面开展。第六章以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主要叙述内容,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迈向新阶段。第七章主要是总结了和平外交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对和平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脉络进行阐述,但不单纯叙述历史事件,在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和平外交政策的多种因素,如时代背景、国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和平外交政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进行阐释,对其实践成果加以分析,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和阶段性特点进行总结和评价。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观点进行了总体概述,再次强调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外交未来走向进行简要说明,同时对中国外交工作满怀希望,其必将走向日益精进与成熟。
武涛[2](2015)在《马拉维对外关系研究(1964-2014)》文中提出马拉维位于非洲东南部,是个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的内陆国家。该国正好处在东非和南部非洲地区的“走廊地带”,因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非洲第三大湖“马拉维湖”位于该国境内,其邻国包括赞比亚、津巴布韦、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和南非。早在16世纪晚期,声名显赫的“马拉维王国”就在此建立。17世纪至19世纪中期,该王国经历了鼎盛、衰落和灭亡的发展过程。1891年,英国在该地区建立起殖民统治。经过长期的政治演进与反殖斗争,最终,马拉维于1964年取得国家独立。英国的殖民统治带给马拉维某些积极意义,使其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国家。然而,它也给该国带来深重的灾难,留下两个需要长期解决的核心问题:一是,安全问题。英国殖民当局所划设的殖民边界,形成马拉维的现代国家版图。同时,历史遗留问题也造成该国同周边国家存在边界领土争端。这给马拉维的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此外,最为重要的问题是,该国缺乏通往海洋的出海口。马拉维的货物必须依靠南非、莫桑比克、坦桑尼亚三国的国际港口进行中转。因而,该国外交长期陷于被动,国家安全受地缘政治的影响较大。二是,发展问题。英国殖民当局为马拉维确立的现代国家雏形,导致其国土狭小,资源贫乏,人口稠密,进而造成其经济压力较大,国家较为贫困。同时,英国在其境内强行推广烟草、茶叶、咖啡、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这种畸形的经济制度给马拉维带来诸多经济问题。其中,包括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较大、容易受到大国的经济压榨等。时至今日,农作物出口依然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因而,减贫和发展仍是该国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1964年,马拉维取得国家独立。安全和发展就成为马拉维外交所要解决的两大核心问题。本篇博士论文之所以选择马拉维这个内陆小国作为个案,进行对外关系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该国外交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意义。其一,普遍性方面。非洲地区除了南非、埃及、尼日利亚等几个“大国”之外,几乎都是小国或弱国,其外交都面临“小国无外交”的困境。作为内陆小国,马拉维亦是如此,并且更为明显。其二,特殊性方面。独立初期,马拉维奉行亲西方、亲白人政权的“现实主义”外交路线及政策。这同非洲国家、非统组织奉行的“泛非主义”外交路线完全相悖。同时,马拉维同周边国家、非统组织的关系恶化,该国还反对社会主义、敌视伊斯兰国家。这在整个非洲大陆是极为特别的个案。因而,马拉维现实主义外交的研究,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独立初期,面对本国安全和发展的基本国情、周边地区的政治形势、美苏冷战的国际环境,海斯廷斯·卡穆祖·班达总统同内阁部长们在本国的外交路线及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严重分歧,且完全对立。实际上,这种政治分歧可以追溯到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当时,为了争取民族独立,马拉维的政治精英同班达博士在此方面达成妥协。独立以后,他们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一方面,内阁部长们追随非洲地区的政治浪潮,推行反殖民主义、反种族主义的“泛非主义”外交路线;另一方面,班达总统立足于国内外局势的判断和国际政治本质的考量,奉行亲西方、亲白人种族政权的“现实主义”外交路线。这两种外交路线的冲突和博弈,是理想与现实、道义与利益的激烈碰撞。经过“内阁危机”的政治博弈,班达总统逐步确立起其在马拉维的政治统治地位。马拉维对外推行“现实主义”的外交路线及政策,直至民主化时代的到来。冷战期间,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存在于南部非洲地区,该地区的国际关系极为复杂。班达总统早年在美国、英国的留学及生活经历,使其对国际政治有深入的认知。他通过对本国国情、地区及国际环境的分析,为马拉维确立起“现实主义”的外交路线及政策。这种外交路线迥异于非洲其他国家,旨在最大限度地争取本国的国家利益,而非追随“泛非主义”所获取的声誉或道德。冷战期间,班达总统在南部非洲地区的各种政治力量之中进行游离和穿梭,见风使舵,为本国争取到了很多国家利益。虽然班达总统时常遭到非洲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指责和谩骂,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他通过“现实主义”的外交,将马拉维的小国外交发挥到极致。面对该地区的种族主义问题,他反对毫无效果的制裁手段,并提出“接触加谈判”的现实主义解决问题的理念。马拉维是各种政治力量在该地区进行博弈的“缓冲地带”,该国“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随时进行灵活而务实的调整。以至于有的非洲国家领导人认为班达总统是个“怪人”,马拉维外交政策难以捉摸,前后矛盾。20世纪80年代,地区和国际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马拉维外交陷于困境,开始承受西方国家给予的巨大压力。这时,南部非洲地区的政治形势出现新动向,经济合作成为主要潮流。因而,马拉维适时调整该国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努力改善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重返非统组织及非洲国家的怀抱,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并参与“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东南非优惠贸易区”的创建工作。同时,保持同地区大国“南非”的合作关系,以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1994年,马拉维进入政治民主化时代。这时,该国的外交不再是总统的独自工作,而是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民主政治、地区主义、全球化等内外部因素。同时,马拉维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各不相同,其外交政策的周期性变化明显缩短。民主化时代,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增大,马拉维外交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面对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马拉维在保持同西方国家传统关系的同时,逐渐重视同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为进一步挖掘本国的外交资源,马拉维可以利用民主政治、伊斯兰教、经济作物、旅游文化、市场和劳动力等因素,积极推进本国外交途径的多元化,以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本文既是一篇南部非洲国家“马拉维”半个世纪的对外关系史,亦是一部以“马拉维外交”为视角的南部非洲国际关系史。通过这篇论文,冀望对马拉维国家外交、南部非洲国际关系能有深入认识,也期望对其他非洲国家外交能有所借鉴和思考。
宛程[3](2016)在《上海合作组织非传统安全功能研究》文中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且管理机构——即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设在中国的国际组织,也是中国参与的有关中亚地区安全议题的唯一一个区域多边合作机制。自2001年成立以来,上合组织的安全合作不断扩展和深入,在维护中亚地区安全和稳定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如此,上合组织以“上海精神”为合作理念,不断提高了成员国之间的政治互信,有效地推动了成员国之间关系民主化的进展。更为重要的是,上合组织是中国安全战略和对外交往战略的重要实施平台,在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和领土完整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立足安全研究这一目前学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客观要求出发,考察上合组织成立前后所面对的主要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并在“三股势力”等非传统安全因素对中亚地区和我国威胁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分析和解释了中国同周边上合组织成员国范围内保持了稳定的成绩;探讨了上合组织如何在中国新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和强化其安全功能建设。这对总结中国参与或主导地区性国际机制的经验和教训,探讨上合组织同中国新国家安全观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冷战后,非传统安全威胁取代了国家之间的对抗、冲突、战争等形式的传统安全威胁,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安全威胁。其中,以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为代表的“三股势力”、毒品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严重威胁着中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也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在共同的安全威胁下,中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形成了应对威胁的共同意愿,并在相互协作的基础上形成了重要的多边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但同时要指出是,虽然上述共同安全威胁的出现和共同合作意愿的产生在上合组织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上合组织得以成立的全部动因。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边界问题的解决是上合组织得以成立的前提,而成员国之间双边关系的提升尤其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则对上合组织的成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上合组织成立后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严峻,在当前,“伊斯兰国”向中亚地区的渗透和阿富汗安全局势的持续恶化都对上合组织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上述威胁,上合组织不断强化合作,使其保持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反恐机制日趋完善,不断健全打击恐怖主义的法律,执法、情报、司法等部门的合作稳步开展,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范围不断拓展,同其他国际安全机制的互动也不断加深。成立15年来,上合组织的安全职能发挥保障了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为其他领域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安全的外部环境。冷战后复杂的地缘安全环境的变化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也促使着应对这一问题的新安全理念——中国新安全观的产生。中国新安全观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立足于冷战后国际和周边形势以及中国自身安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的安全理论。中国新安全观摒弃了旧安全观在安全主体的单一性、安全内涵的贫乏性、安全手段的对抗性以及安全目标的利己性,实现了对安全关注的综合性、共同性、普遍性和合作性。中国新安全观在安全主体、安全内涵、安全手段和安全目的等各个方面实现了对旧安全理论的更新和升级,顺应了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满足了中国自身安全的需要,它的提出和发展也促进了上合组织的形成,对上合组织的安全功能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反过来,上合组织确立了“上海精神”为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并通过发展经贸合作等措施实践了中国新国家安全观。上合组织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同时可以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发挥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在目前“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境内外两个核心区——中亚和新疆的建设中,存在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值得指出的是,境内外核心区建设中存在着诸多安全威胁,例如“三股势力”、毒品走私、非法移民、跨国犯罪、边界纷争、战争以及国家政权非制度性更迭等。必须说明的是,不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安全问题特殊化,在坚持上合组织原则和“上海精神”的前提下,在上合组织安全功能范围内,以上合组织安全功能特点对上述安全问题进行分类,不仅是上合组织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的前提,还可以有效增加上合组织安全功能的实施效率。此外,在上合组织实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安全保障过程中,要重视和强化上合组织的非传统安全功能建设,加强对中亚地区安全威胁因素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提高上合组织公共安全供给能力,切实制定、完善和落实打击“三股势力”等威胁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去极端化和网络反恐工作,使上合组织能够更加有效地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目前,上合组织还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的发展;扩员造成的以中亚为中心的地缘中心的变化和争议;乌克兰危机对成员国关系的影响;与其他国际组织的竞争(主要是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欧亚联盟);国际安全中的某些领域所造成的成员国的意见分歧;以及成员国关系改善缓慢,中亚地区合作水平不高的状况无明显改善等。面对上述问题,我们要坚持在中国新安全观的指导下,以打造命运共同体为目的,推动上合组织的发展。主要建议如下:在安全目标上,要以“三股势力”为长期坚持打击的对象,在核心区上,要以中亚(包括新疆)为核心区,不宜扩大,要坚持以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为核心功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应也不可能应对所有安全问题,要以总体安全观为指导全面考虑安全问题,要处理好核心安全问题同其他问题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协作;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促进上合组织经济合作;妥善应对和处理随着丝路经济带建设中“三股势力”扩散所带来的新安全挑战。本文以上海合作组织的非传统安全功能为研究视角和基本论述框架,讨论了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和上合组织及其成员国在应对和打击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关系,以及如何强化上合组织安全功能以推进中国对外战略的实施。选取上合组织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时所取得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为研究案例,在上合组织十余年来应对和打击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发展历程中阐述并验证关于上合组织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总结了上合组织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斗争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当前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日益对我国形成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提出强化上合组织安全功能的方案,其最终目的是尝试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以及其他对外战略的实施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对策思考。
王海腾[4](2014)在《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对美公共外交活动。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在中美交往过程中对美公共外交可以对两国关系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当前中国和平崛起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背景下应如何开展对美公共外交?随着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外交社会化趋势的加强以及科技传媒手段的发展,国家间社会层面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和密切,针对他国公众的公共外交活动成为各国外交的重要内容,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蓬勃发展,同样也成为中国新世纪以来开展对外交往和发展外交关系的重要形式和主要内容。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经历了在理念上不断提升、在机制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现在已经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密切的公共外交关系,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而对美公共外交则因为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而处于重要地位,发挥尤其突出的作用。中国的对美公共外交经历了一个由起步到形成、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美两国打开交往的大门就缘起于着名的乒乓外交。建交后的八九十年代,两国不断拓展在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的相互交往和人员往来,对美公共外交在这些实践中开始起步、逐步形成。进入新世纪以来,对美公共外交开始走向正规化的发展轨道,通过首脑外交中的公共外交行为、孔子学院的建设、对美文化交流、对美传媒外交、经济领域的公共外交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在中美关系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首脑在出访中与美国公众的互动是对美公共外交的传统活动,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和魅力为美国社会提供了了解真实中国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而设立的孔子学院在美国风生水起,其担负的公共外交使命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文化交流是对美公共外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外传播中的文化内涵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传媒在美国常常被称为“第四权力”,如何与美国传媒打好交道并最终服务于对美公共外交,也是对美公共外交的重要问题。经济领域的公共外交常常被忽略,随着中美经贸往来的持续上升和在美企业的增加,经济领域的公共外交需要得到重视。本文对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必要性与作用进行了剖析。公共外交的目标在于夯实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公共外交致力于发展国家间社会关系的重要导向。在当前国际格局深刻变革和新兴国家群体崛起的背景下,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这对如何建立中美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推动国际社会和平发展颇具启示,而公共外交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家的真正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必然伴随着国际新理念新规范的提出,文明多样性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中国对美公共外交可以有所作为。新世纪以来对美公共外交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两国公众的往来与沟通进一步加强,美国公众的中国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两国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国对美公共外交仍然存在诸多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两国公众固有的价值观和政治观念的差异,也包括部分媒体的误导和歪曲等因素。当前对美公共外交存在的困境主要有两国话语体系存在差异,以及对美公共外交的影响力有限等。本文最后提出了中国进一步加强对美公共外交的对策建议。文章指出,中国对美公共外交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公共外交的理念需要进一步革新,对美公共外交要切实推动两国社会交往,完善立法与机制建设,加大民间力量的参与范围和程度。公共外交的公众导向需要进一步明确,对美公共外交要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明晰重点群体的重要特征,对于不同交往对象区分不同交往方式。公共外交的效能需要持续提升,对美公共外交要重视“心灵政治”层面的沟通,形象塑造和观念传播要贴近美国公众,交往方式和交往内容都要遵循双向性和互动性原则。此外,公共外交研究需要不断加强,对美公共外交要自觉推动软实力的提高,无论是弘扬传统文化还是介绍当代中国,都要向世界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只有拥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才能实现全面的、真正的崛起。
宋建欣[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文中认为“南海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与分歧。改革开放后,针对南海声索国对南海岛礁的大肆侵占以及美、日等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频繁干预,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外交、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层面着手,坚定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权益,为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报刊文本、国外相关文献等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以及交叉研究等方法,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向逻辑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具体策略与实践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并在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对策及启示。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回答了为何开展本研究、如何开展本研究等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二章是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南海争端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是开展本研究的逻辑前提。这一部分主要从产生根源、基本内涵与现实状况三个层面来介绍南海争端的基本方面。首先,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以及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海争端产生的根源。其次,从岛礁主权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问题以及“航行自由”问题四个层面论述了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最后,概括了南海争端的现状,即域外大国继续干预,域内国家磋商合作,整体局势依然严峻。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四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与基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与命名、持续开发与管制,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承认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历史依据。适用于处理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与南海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性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中国法律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理论依据。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南海局势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政策,并将其落实为了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四个向度梳理与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本章与第四章共同构成了全文的核心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本章主要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四个方面爬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所作的大量工作。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顺利完成北部湾划界、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以及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共产党南海维权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这四个方面。最后,本文从南海问题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此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四点启示: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友好关系、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闫德华[6](2015)在《缅甸政治转型以来的对外关系》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11月大选后缅甸发生了重大转型,国家内政外交大政方针整体上发生了变化,外交成为缅甸转型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大选后的缅甸新政府的外交非常活跃。国际社会对缅甸的转型也抱有期待,西方国家、缅甸周边国家、中国都积极与缅甸发展关系,期待与缅甸关系提升到新的层次以适应缅甸转型带来的诸多变化。缅甸的转型还在继续,缅甸的外交变化也在进行。本论文试图分析归纳2011年以来缅甸对外关系的一系列变化;与2011年前的缅甸外交结合,分析归纳缅甸外交的相关因素与问题;对2015年缅甸大选后的外交走势中的相关因素与问题进行分析。缅甸自独立以来长期奉行中立主义外交以期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国家发展的核心利益。缅甸中立主义外交有一些阶段性特征,如不结盟中立主义、闭关锁国的中立主义、平衡外交的中立主义等,但缅甸中立主义外交的核心是一贯存在的。中立主义外交将缅甸定位于地区事务中的重要国家,自主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自主地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新政府组建以来,缅甸外交转型开始了积极拓展国际活动空间的中立主义,积极、平衡、中立,成为缅甸外交的特征;缅甸希望以国家大政方针的转型带动外交活动空间的拓展,以积极、平衡的中立外交促进国家政治的稳健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重大跨越发展;促进缅甸国际形象和地位的提升。从缅甸外交的历史与2011年以来的现实来观察,缅甸外交有三个重要部分,即缅甸与西方国家的外交,与周边国家的外交,与中国的外交。每个部分在缅甸外交中的功能作用不同:与西方国家关系决定着缅甸所能够拓展的国际活动空间;与周边国家关系是缅甸外交的平台,在这一平台缅甸展示地区重要国家的形象发挥地区重要国家的作用,解决与周边国家的具体问题:与中国外交是缅甸外交的基本依托,在这一依托的基础上缅甸能够更好地发展与其他两个部分的外交。缅甸外交转型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全面、平衡、积极地促进三个部分的外交整体上有重大提升,包括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美国及其盟友与缅甸关系中自1988年以来最突出的是两个问题(“民主”与制裁)形成的一组矛盾,这一组矛盾在2011年以来有所缓和,西方国家与缅甸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并部分解除对缅甸的制裁。但这一组矛盾在2011年以来并没有得到解决,依然是横亘在美国及其盟友与缅甸关系间的根本性障碍。这一组矛盾的焦点是对缅甸政治转型的评判:缅甸认为缅甸已经实现并完成了政治转型和民主化,要求美国及其盟友完全解除对缅甸的制裁,积极、全面地与缅甸发展关系;而美国则认为缅甸的“民主化”还远为完成,以制裁保持对缅甸的压力。这一组矛盾的实质是两国对缅甸转型认识的差距,缅甸希望以转型促进与美国关系的正常化全面发展国家间正常化关系,而美国等则希望以缅甸的转型为契机推动缅甸政权发生变化、完全成为其战略布局中的棋子。围绕缅甸新的大选问题,美国与缅甸关系自2014年5月以来有所降温。周边国家印度、泰国和东盟组织在2011年以来与缅甸关系的发展有三方面的表现:一是政治上相互支持如东盟支持缅甸提前承担轮值主席国,二是经济合作深入推进如印度和泰国在缅甸的特区建设项目的推进,三是边境治理的加强如缅甸与泰国、印度在边境综合安全和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方面都有新的合作举措。周边国家与缅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有三个层面:一是印度、泰国等与缅甸民主派包括昂山素季保持联系,在缅甸“民主化”问题上,印度、泰国的态度虽然与美国有别但也积极关注缅甸的民主化问题;二是国际环境与局势的变化,如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国际金融等经济局势、美国的压力等都会对周边国家与缅甸发展关系产生影响;三是国内局势,如泰国政局2014年的变化就对两国关系造成了冲击。中国与缅甸在2011年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都积极巩固、提升相互关系以适应缅甸转型后的外交局势;在经济上两国重视推进重大项目的合作,中缅油气管道在2013年建成并试运营,但有的重大项目出现了波折如密松水电站等遭搁置、莱比塘铜矿项目一度停滞、互联互通的重大项目受挫;两国边境治理合作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军队间和执法部门间的合作得到加强。中国与缅甸关系的发展面临缅甸外交新格局、缅甸国内政治环境的压力与挑战,两国政府和执政党之间以增强沟通来保持相互关系的稳健发展。2011年以来缅甸外交发生了重大变化,缅甸外交出现了新的局面,但有一些重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缅甸的国家政治转型还在进行,缅甸的外交转型也还在进行,包括2015年大选对缅甸外交的影响。
王峥[7](2017)在《冷战后南海周边主要双边关系研究 ——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差异性关系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在国际关系理论、外交学理论以及政治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建构了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双环境”分析框架,即从双边关系的整体来看(第一层次),双边关系中领土争端问题的性质和程度构成了关系的内环境因素,双边关系行为体的权力条件和指标性关系条件构成了关系的外环境因素;从双边关系行为体自身的角度来看(第二层次),关系行为体内部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了行为体自身的内环境条件,行为体与外部国家的关系情况构成了行为体的外环境条件。以争端水平为标志的内环境条件决定了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密切度高低,以情境结构为特征的外环境因素影响了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稳定与否,领土争端下的双边关系正是在双重环境的制约与作用下,在关系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演变出不同的关系样式和状态。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具有同种领土争端的双边关系会存在关系状态差异性?影响关系状态差异性的因素是什么?研究对象是海洋领土争端下的双边关系,本研究的案例是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运用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理论框架分析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状态差异性的原因,是本文的基本思路。论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知识、文献回顾以及理论视角和方法论等。第一章是论文的理论框架部分,主要分析了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理论的逻辑结构和双环境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海洋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双重环境条件及其对双边关系状态的影响机制。第二章是论文的历史回顾部分,主要介绍了冷战后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三对双边关系中南海争端的历史演变进程。第三章主要分析冷战后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状态以及特征,是南海争端下双边关系差异性的描述性分析。第四章分析了影响南海争端下中菲关系、中越关系和中马关系的主要因素,从多重纬度解析双边关系发展的影响机制。第五章是论文的理论验证部分,也是南海争端下双边关系差异性的解释性分析,分别从南海争端产生时间的先后差别以及关系双方围绕南海争端进行博弈的程度来分析南海问题对双边关系的影响,然后从关系双方的内部性权力条件和外部性关系条件分析外环境对关系的作用。第六章主要对影响南海争端下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单元因素和系统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三对双边关系未来演变的基本路径。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的分析过程进行总结,回答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学识性的理论再思考和政策性建议。
李朝飞[8](2018)在《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在中国东南沿海一直构筑所谓第一和第二岛链,奉行“遏制而不孤立”政策,在东北亚、东海、南海和南亚四大区域构筑反华“C型”包围圈,阻止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是“东亚国家”,但中国更是一个“亚洲国家”,通过陆海联动、东西联通凸显陆海两栖型大国的优势与地位。中亚是中国突破西方封锁和战略围堵的重要突破口,是中国巩固西北边境地区稳定、预防极端组织和思想渗透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和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点地区之一。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软实力外交是新时代中国对中亚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政治塑造力、经济影响力和文化亲和力构建意义重大,也与美国、俄罗斯、欧盟和地区大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软实力外交包括宣介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吸引力、宣传中国模式和建立孔子学院等方式,未来还可以通过发展中国旅游、建立文化代表处、促进中国经典作品外译和促进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中亚各民族民心相通。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是中国特色的大外交,它是实力与影响力、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内宣与外宣相互统筹的结果,也是外交部、文化部、宣传部与商务部等各部委既相互分工又彼此配合的重要实践。主体、客体、路径和话语是新时代中国软实力外交的四大要素。未来,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应在主体整合、客体选择、路径创新和话语构建等方面,充分利用好“组合拳”,以民心相通为目标,以“一带一路”为抓手,以政策沟通为保障,以上海合作组织为载体,讲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民生优先”的故事,增强中国文化的亲和力、中国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和中国政治的影响力。
杨荣国[9](2017)在《“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古代丝绸之路基础上创造性形成的、全方位推进中国与欧亚非各国各领域务实合作的一种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新型多边跨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其致力于欧亚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欧亚非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欧亚非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实现欧亚非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一带一路”倡议是党中央根据全球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首次在国际社会提出的宏大区域合作倡议,是我国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并获得了相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国际社会和“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仍存在诸多疑虑和误解,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也始终夹杂着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这将严重制约和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和成效。可以说,疑虑与不信任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而如何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同与深厚的社会民意基础将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成败的关键。面对国际社会和“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误解和责难,公共外交作为一种改变国际公众心目中一国国家形象定位、培养国际公众对一国的好感、对该国国家利益的理解以及对其政策的支持的外交努力,应该发挥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因此,有必要调动国内各类政府行为体与非政府行为体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和实施以传播丝路文化、传递丝路友谊、讲好丝路故事、弘扬丝路精神为内涵的“一带一路”公共外交,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向“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公众全面、准确、鲜活地展示、宣介和传播“一带一路”倡议,以增进“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公众对“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与外部环境、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以及赢得更多的参与者、建设者和支持者。本文在吸收借鉴中西方公共外交理论、结合中西方公共外交实践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外交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观点和方法,提出了涵盖理论分析、历史分析、概念界定、环境评估、战略规划、路径选择等环节构成的“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分析框架,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这一新命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集中阐释了公共外交的基本理论,从基本概念、特点功能、发展历程与发展动力等方面对公共外交的相关概念范畴以及兴起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从理论维度、理论范式、构成要素与运行等方面对公共外交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第二章主要概述了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提出背景和战略意义,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概述与展望的基础上,提出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向“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公众开展和实施“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对于营造“一带一路”良好国际舆论环境、夯实“一带一路”社会民意基础、应对和缓解中国崛起困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第三章主要从主体对象、战略内涵、目标任务、核心理念等方面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相关概念范畴进行了界定和说明;第四章主要从现实基础、挑战障碍和影响因素三方面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施环境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明确开展和实施“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所拥有的资源与优势以及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第五章主要结合“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目标任务、实施对象、实施环境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规划进行了探讨,包括明确“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体制架构、确定“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策略安排、选择“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开展形式、制定“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效果评估体系;第六章主要探寻了“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践路径,包括构建“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话语体系、丰富“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公关模式、拓展“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交流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政策布局、加强“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机制建设。
杨凯乐[10](2020)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形势发生着复杂而又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波云诡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的变化,提出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伙伴关系等一系列外交主张,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并产生积极影响,这些外交主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为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所作出的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结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依据,也为解决国际社会和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和挑战贡献出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开出“中国药方”。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对开创新时代我国外交工作新局面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对其在外交工作和活动中的运用与实践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对论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进行简要说明,把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方法说明本文的观点以及与前人研究的不同之处。其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进行分析论述,在基于国内、国际两个背景的前提下,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外交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外交思想以及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中外交往和和平发展的优秀成分与智慧,是对前人外交思想的创新。然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内容进行分析论述。在坚持外交原则的基础上,推进全方位外交工作布局,并指出外交主张和实现路径,形成系统的外交思想,为我国外交事业开创新局面,为世界和平发展开出“中国药方”。最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进行分析论述。并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同周边国家关系的访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同周边国家关系的访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阐释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与内容 |
(一)外交与外交政策的概念 |
(二)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内容 |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和平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与本质属性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属性 |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 |
(一)外交政策演进的一般逻辑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理论逻辑 |
(三)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
(四)基于二元维度变化的演进逻辑 |
第二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有关和平外交思想的考察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和平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时代观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和平观念的承继 |
(一)“和合”思想 |
(二)“和而不同”思想 |
(三)“义利双行”思想 |
三、近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一)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二)民国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 |
(一)国家主权原则的法理依据 |
(二)外交原则和惯例的基本规定 |
第三章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探索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确立初期的背景 |
(一)为巩固政权、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
(二)“一边倒”的战略选择 |
(三)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及当前国际任务的判断 |
(四)国际环境的重要影响 |
(五)革命惯性的限制 |
二、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确立 |
(一)新中国外交原则与框架的建构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石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评价 |
(一)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中国外交崭新局面 |
第四章 和平外交政策在特殊阶段的曲折发展 |
一、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国内政策出现转向 |
(二)动荡的国际形势 |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 |
二、和平外交政策在曲折中发展 |
(一)和平外交政策的曲折发展 |
(二)从“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理论的发展 |
三、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阶段的实践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为扭转“左”倾思想对外交事务冲击的实际行动 |
(二)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中国外交发生转向 |
(三)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开展友好关系为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四)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
一、推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的多重因素 |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新阶段 |
(二)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促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
(三)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四)国家定位与国家利益观的调整 |
(五)国际局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
二、改革开放背景下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内涵 |
(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提出 |
(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四)“和而不同”的新理念 |
(五)“和谐世界”的新构想 |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实施 |
(一)应用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大国关系 |
(二)积极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以切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四)实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 |
(五)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升华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背景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二)新时代下中国对时代的定位与判断 |
(三)新时代面临的国际形势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与创新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创新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升华 |
三、全方位、立体化外交的推进 |
(一)构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
(二)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
(三)秉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
(四)以结伴不结盟政策带动多边外交发展 |
(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
(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
第七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经验 |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根本保障 |
二、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相结合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必要方法 |
三、内政外交的互动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内生动力 |
四、坚决扞卫国家利益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出发点 |
五、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依据 |
六、国家角色定位的变化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发展诉求 |
七、意识形态因素是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重要变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2)马拉维对外关系研究(1964-2014)(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当代非洲国际关系问题及其理论探讨 |
一. 当代非洲国际关系问题的历史溯源 |
二. 当代非洲国际关系问题研究的维度及其相关理论 |
三. 当代非洲国家外交面临的困境及其理论探讨 |
第二节 本篇博士论文研究方面的若干问题阐述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综述 |
三. 核心问题、写作框架与基本思路 |
四. 理论与方法 |
第三节 独立以前马拉维的政治演进与对外交往 |
一. 马拉维王国时期(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 |
二. 英国早期殖民时期(19世纪中期至1891年) |
三. 英属中非保护国时期(1891年至1907年) |
四. 英属尼亚萨兰时期(1907年至1953年) |
五. 英属中非联邦时期(1953年至1963年) |
第一章 一党专政时期马拉维的对外政策(1964-1994) |
第一节 影响该阶段马拉维外交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 |
一. 国内因素 |
二. 国外因素 |
第二节 马拉维“内阁危机”的爆发与“一党专政”体制的确立 |
一. “内阁危机”的爆发 |
二. 海斯廷斯·卡穆祖·班达总统实行“一党专政”的威权统治 |
第三节 马拉维“现实主义”外交路线、政策的确立及调整 |
一. 马拉维的外交机构与外交的原则、目标、决策过程 |
二. 马拉维“现实主义”外交路线及政策的内容与表现 |
三. 马拉维“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的调整 |
第二章 多党民主以来马拉维的对外政策(1994-2014) |
第一节 影响该阶段马拉维外交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 |
一. 国内因素 |
二. 国外因素 |
第二节 多党民主以来马拉维外交的原则、目标、策略及决策过程 |
一. 多党民主以来马拉维外交的原则、目标与策略 |
二. 多党民主以来马拉维外交的决策过程 |
第三节 多党民主以来马拉维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 |
一. 巴基利·穆卢齐总统执政时期的外交政策(1994-2004) |
二. 宾古·瓦·穆塔里卡总统执政时期的外交政策(2004-2012) |
三. 乔伊斯·班达总统执政时期的外交政策(2012-2014) |
四. 彼得·穆塔里卡总统执政初期的外交政策(2014) |
第三章 地区视角:马拉维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
第一节 马拉维同赞比亚、津巴布韦的关系 |
一. 马拉维同赞比亚的关系 |
二. 马拉维同津巴布韦的关系 |
第二节 马拉维同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的关系 |
一. 马拉维同坦桑尼亚的关系 |
二. 马拉维同莫桑比克的关系 |
第三节 马拉维同南非的关系 |
一. 1964年至1980年 |
二. 1980年至1994年 |
三. 1994年至2014年 |
第四节 马拉维同非洲地区/次区域组织的关系 |
一. 马拉维同非洲统一组织/非洲联盟的关系 |
二. 马拉维同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关系 |
三. 马拉维同东南非优惠贸易区/东南非共同市场的关系 |
第四章 大国视角:马拉维同世界大国的关系 |
第一节 马拉维同英国的关系 |
一. 冷战时期 |
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第二节 马拉维同美国的关系 |
一. 1964年至2000年 |
二. 2001年至2014年 |
第三节 马拉维同中国的关系 |
一. 马拉维长期未同中国建交的原因及其同中国台湾当局的关系 |
二. 马拉维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及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 |
第四节 马拉维同其他南北方大国的关系 |
一. 马拉维同其他北方大国的关系 |
二. 马拉维同其他南方大国的关系 |
结语 |
附录 |
1. 中英名词对照表 |
2. 马拉维国家地图 |
3. 马拉维历届政府及外交部长 |
4. 马拉维驻外使馆及其加入的地区、国际组织 |
5. 马拉维外交大事记 |
6. 相关网站及新闻媒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上海合作组织非传统安全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导言 |
(一)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重要议题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
(二)作为马克思主义当代理论重要成果的中国新安全观理念 |
(三)作为新安全观成功实践和当代中国对外战略重要实践的上海合作组织 |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五、问题陈述 |
六、研究方法和框架 |
(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动因分析 |
1.1 共同边界问题的解决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前提 |
1.1.1 中苏关系的缓和中苏边界谈判的重启 |
1.1.2 五国两方谈判机制的形成 |
1.2 共同安全威胁的出现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基础 |
1.2.1 恐怖主义威胁在欧亚大陆的凸显 |
1.2.2 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的凸显 |
1.2.3 阿富汗安全局势的外溢、毒品走私和枪支走私 |
1.3 共同的安全需求是上海合作组织得以成立的关键 |
1.3.1 冷战后中亚地区的地缘安全环境变化和俄罗斯的安全需求 |
1.3.2 中亚国家共同安全需求的产生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加入 |
1.3.3 中国的安全需求 |
1.3.4 共同的安全需求和“上海五国”会晤机制的产生 |
1.4“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成员国关系的提升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保障 |
1.4.1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
1.4.2 冷战后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的发展 |
1.5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和发展 |
1.5.1 上海合作组织形成过程中的特征 |
1.5.2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和发展 |
1.5.3 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机构和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合组织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及其特征 |
2.1 长期活跃在中亚地区的“三股势力”及其代表性组织 |
2.1.1 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 |
2.1.2“阿克罗米亚” |
2.1.3“伊扎布特” |
2.2“伊斯兰国”的出现及其对中亚地区的安全威胁 |
2.2.1“伊斯兰国”“哈里发工程”威胁下的中亚 |
2.2.2“伊斯兰国”对中亚地区安全威胁的主要方式 |
2.3 阿富汗安全局势的恶化和毒品犯罪失控 |
2.3.1 阿富汗成为“伊斯兰国”渗透中亚地区的跳板 |
2.3.2 阿富汗局势恶化对中亚国家的影响 |
2.3.3 毒品犯罪的泛滥 |
2.4 当前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的主要特征 |
2.4.1 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威胁在中亚由南向北扩散 |
2.4.2 域内域外势力勾结越来越密切 |
2.4.3 毒恐结合越来越密切 |
2.5 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挑战—安全功能范围外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
2.5.1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面临的主要挑战 |
2.5.2 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功能与组织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安全观与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功能 |
3.1 中国新安全观及其对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的理论指导 |
3.1.1 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 |
3.1.2 中国新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发展 |
3.1.3 中国新安全观对上合组织安全功能的指导作用 |
3.2 上海合作组织是对中国新国家安全观的成功实践 |
3.2.1“上海精神”的提出及其理论内涵 |
3.2.2 上合组织安全功能的发展和完善是对中国新安全观的重要实践 |
3.2.3 经贸合作的开展是对中国新安全观的发展和完善 |
3.2.4 上合组织的合作模式丰富了中国新安全观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一带一路”建设与上合组织的安全保障 |
4.1“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其意义 |
4.1.1“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其战略地位 |
4.1.2“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的上合组织经济合作 |
4.2“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外核心区建设中的安全威胁 |
4.2.1“三股势力”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严重威胁 |
4.2.2 武器扩散 |
4.2.3 难民和非法移民 |
4.2.4 领土争端和水资源争端 |
4.2.5 政权的稳定性 |
4.3“一带一路”国内核心区建设中的安全威胁 |
4.3.1“一带一路”国内核心区建设总体布局和安全规划 |
4.3.2 社会安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境内核心区建设中的短期威胁 |
4.3.3 政治安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核心区建设中的长期安全威胁因素 |
4.4 上海合作组织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安全关系 |
4.4.1 上海合作组织同“一带一路”战略对接的基础 |
4.4.2 上合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 |
4.4.3 上合组织同“一带一路”建设安全关系的理论梳理 |
本章小节 |
结论 |
一、上合组织是对中国新安全观的成功实践,其成立具有重要意义 |
二、上合组织在今后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
三、以中国新安全观为指导,推动上合组织的发展(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公共外交的研究进程 |
(二)国内外公共外交的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公共外交研究的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理论框架:社会视角下的公共外交 |
一、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 |
(一)国际政治的国家—社会理论 |
(二)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 |
二、建构主义与公共外交 |
(一)建构主义分析模式 |
(二)建构主义与公共外交 |
三、公共外交的三层进程分析 |
(一)交往模式与公共外交的交往层面 |
(二)认知模式与公共外交的认知层面 |
(三)建构模式和公共外交的建构层面 |
第二章 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发展过程 |
一、中国公共外交的兴起 |
(一)各国公共外交的兴起 |
(二)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过程 |
(三)中国发展公共外交的原因与动力 |
二、对美公共外交的历史演变 |
(一)对美公共外交的源起(1971 年——1978 年) |
(二)对美公共外交的起步(1979 年——1999 年) |
(三)对美公共外交的形成(2000 年——至今) |
第三章 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主要内容 |
一、首脑外交中的公共外交行为 |
(一)中国领导人对美公共外交 |
(二)对美首脑外交的公共外交效应 |
(三)国家首脑的品牌塑造 |
二、孔子学院的建设 |
(一)在美孔子学院的发展 |
(二)孔子学院的汉语推广 |
(三)孔子学院的公共外交效用 |
三、中美文化交流与传媒外交 |
(一)文化交流的公众化 |
(二)对美文化交流 |
(三)文化交流的机制建设 |
(四)对美传媒外交 |
四、经济领域的对美公共外交 |
(一)经济领域公共外交的起步 |
(二)开展经济领域公共外交的动因 |
(三)经济领域公共外交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作用与成效 |
一、对美公共外交的作用与意义 |
(一)推动中美关系顺利发展 |
(二)加强与美国社会深入交往 |
(三)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
(四)推动世界文明多样性 |
二、对美公共外交的目标与成效 |
(一)交往层面:中美社会交往增进 |
(二)认知层面:美国公众中国观改善 |
(三)建构层面:中美关系的社会基础加强 |
第五章 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对策建议 |
一、革新公共外交理念,构建多方参与机制 |
(一)加强公共外交战略设计,完善立法和机制建设 |
(二)构建多方参与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
二、明确公共外交公众导向,提高不同群体针对性 |
(一)对美智库公共外交 |
(二)对美利益集团公共外交 |
三、重视公共外交成效,推动交往内容方式的提升 |
(一)丰富公共外交的内涵 |
(二)提升公共外交的互动性 |
余论:崛起中国家的公共外交 |
一、国家崛起中的观念建构 |
二、公共外交中国际理念的提出 |
附录 在美孔子学院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 |
2.1 南海争端的产生根源 |
2.1.1 历史因素 |
2.1.2 经济因素 |
2.1.3 地缘因素 |
2.1.4 法律因素 |
2.2 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 |
2.2.1 岛屿主权问题 |
2.2.2 海域划界问题 |
2.2.3 海洋资源问题 |
2.2.4 “航行自由”问题 |
2.3 南海争端的现实状况 |
2.3.1 域外国家继续干涉 |
2.3.2 域内国家磋商合作 |
2.3.3 整体局势依然严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 |
3.1 历史依据 |
3.1.1 最早发现与命名 |
3.1.2 持续开发与管治 |
3.1.3 国际社会的承认 |
3.2 法理依据 |
3.2.1 相关国际法律 |
3.2.2 相关中国法律 |
3.3 理论基础 |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 |
3.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 |
3.4 实践基础 |
3.4.1 晚清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3.4.2 国民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3.4.3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第4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1978-2012) |
4.1 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 |
4.1.1 主权宣示与外交抗议 |
4.1.2 反对域外大国的干预 |
4.2 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 |
4.2.1 执行国家海防战略 |
4.2.2 发展南海军事力量 |
4.2.3 实施军事维权行动 |
4.3 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 |
4.3.1 开展南海科学考察 |
4.3.2 逐步开发南海资源 |
4.3.3 修建南海基础设施 |
4.4 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
4.4.1 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
4.4.2 与南海各国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 |
4.4.3 与东盟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机制 |
4.4.4 建立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
4.4.5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南海主权权益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 |
5.1 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
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
5.1.2 倡导“双轨思路”解决争端 |
5.1.3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
5.2 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 |
5.2.1 升级南海行政建制 |
5.2.2 改革海上执法体制 |
5.2.3 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
5.2.4 加速南海资源开发 |
5.3 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 |
5.3.1 与南海各国建立多领域务实合作 |
5.3.2 倡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
5.3.3 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
5.4 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 |
5.4.1 警告与拦截擅闯中国南海的美舰美机 |
5.4.2 推动中国同域外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 |
6.1.1 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 |
6.1.2 顺利完成北部湾的划界 |
6.1.3 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
6.1.4 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 |
6.2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经验 |
6.2.1 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 |
6.2.2 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
6.2.3 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
6.2.4 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 |
6.3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启示 |
6.3.1 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合作关系 |
6.3.2 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 |
6.3.3 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 |
6.3.4 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6)缅甸政治转型以来的对外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现实意义 |
三、理论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史学着述对缅甸外交的分析 |
二、对缅甸独立后到2010年大选前的对外关系的研究 |
三、2011年以来缅甸的对外关系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线路和方法 |
一、研究线路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主要观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缅甸政治转型及其外交变化 |
第一节 缅甸政治转型的进程及其外交目标 |
一、缅甸政治转型的进程 |
(一) 2010年是缅甸政治转型的标志性年代 |
(二) 2011年以来缅甸政治转型的重要进程 |
(三) 缅甸政治转型的性质 |
二、缅甸政治转型中的主要议题 |
(一) 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 |
(二) 民族平等、团结和国家政治统一 |
(三) 民生问题和经济发展目标 |
三、缅甸政治转型的外交目标 |
(一) 摆脱国际政治压力实现与西方关系正常化 |
(二) 解除经济制裁、封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三) 全面改善国际环境融入国际社会 |
第二节 缅甸2010年以前的外交政策 |
一、吴努时期缅甸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 |
(一) 吴努时期中立主义外交的内涵 |
(二) 吴努时期缅甸中立外交的实践及其特点 |
(三) 吴努时期缅甸中立外交的目标 |
二、奈温时期缅甸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 |
(一) 缅甸重申中立主义的外交政策 |
(二) 奈温时期缅甸中立外交的实践及其特点 |
(三) 奈温时期缅甸外交的目标 |
三、1988-2010年缅甸的外交政策 |
(一) 1988-2010年缅甸的外交政策 |
(二) 1988-2010年缅甸的外交关系 |
(三) 外交转型的努力 |
第三节 2011年以来缅甸的外交 |
一、2011年以来缅甸的外交成就 |
(一) 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
(二) 与周边国家关系继续加强 |
(三) 对外经济关系的深化与拓展 |
二、2011年以来缅甸外交及其政策的特点 |
(一) 2011年以来缅甸外交活动的特点 |
(二) “平衡”“自主”外交政策思维的新体现 |
(三) 内政转型与外交转型 |
三、缅甸外交政策的要素及其外交走势 |
(一) 外交决策者:军人的主导地位及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 |
(二) 国际格局与缅甸外交政策取向 |
(三) 外交议题及其发展走势 |
第二章 缅甸与美国及其盟友关系 |
第一节 缅甸政治转型前美国对缅甸政策和两国关系 |
一、1950-1962年间缅甸与美国关系 |
(一) 双方关系的主要特点 |
(二) 美国对缅甸关系的政策及其出发点 |
(三) 缅甸对美国关系的政策及其出发点 |
二、1962-1988年间缅甸与美国关系 |
(一) 双方关系的主要表现 |
(二) 美国对缅甸关系的政策及其出发点 |
(三) 缅甸对美国关系的政策及其出发点 |
三、1988-2010年间缅甸与美国关系 |
(一) 双方关系的主要阶段 |
(二) 两国关系的特点 |
(三) 美国对缅甸关系的政策及其出发点 |
(四) 缅甸对美国的政策 |
(五) 美国与缅甸关系的焦点 |
第二节 2011年以来美国对缅甸的关系和政策 |
一、缅甸与美国关系的发展变化 |
(一) 缅甸与美国关系的正常化 |
(二) 缅甸对美国政策 |
(三) 美国对缅甸政策 |
二、两国间的问题及发展走向 |
(一) 缅甸的“民主化”问题 |
(二) 美国的制裁等压力 |
(三) 围绕“民主”与制裁的失落感 |
三、美国亚太战略及对缅甸关系 |
(一) 美国亚太战略对缅甸美国关系的影响 |
(二) 中国印度因素对缅甸美国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缅甸与美国盟友关系及其相互政策 |
一、缅甸与欧盟外交 |
(一) 1988-2010年缅甸与欧盟关系 |
(二) 2011年以来缅甸与欧盟关系 |
(三) 影响双边关系的主要因素 |
二、缅甸与日本关系 |
(一) 1988-2010年缅甸与日本关系 |
(二) 2011年以来缅甸与日本关系 |
(三) 影响缅甸与日本关系的因素 |
第三章 2011年以来缅甸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关系 |
第一节 缅甸与东盟关系 |
一、2010年以前缅甸与东盟的关系 |
(一) 1988年以前缅甸与东盟的关系 |
(二) 1988-1997年缅甸与东盟关系 |
(三) 1997-2010年缅甸与东盟关系 |
二、缅甸与东盟自2011年以来的关系 |
(一) 双边关系 |
(二) 多边关系 |
(三) 缅甸政治转型为缅甸与东盟关系释放出的活力 |
三、缅甸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前景 |
(一) 东盟发展与缅甸关系的核心要素 |
(二) 缅甸发展与东盟关系的政策取向 |
(三) 缅甸与东盟关系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2011年以来缅甸与泰国关系 |
一、2010年以前缅甸与泰国的关系 |
(一) 历史上缅甸与泰国关系 |
(二) 1948—1962年缅甸与泰国关系 |
(三) 1962—1988年缅甸与泰国关系 |
(四) 1988-2010年缅甸与泰国关系 |
二、2011年以来缅甸与泰国关系 |
(一) 政治关系的平稳发展 |
(二) 经贸合作的加强 |
(三) 缅甸政治转型对缅甸泰国关系的影响 |
三、缅甸与泰国关系的前景 |
(一) 地理相邻对缅甸泰国关系的影响 |
(二) 国家政治局势和政府(政权)变化 |
(三) 国际环境 |
第三节 2011年以来缅甸与印度关系 |
一、缅甸与印度关系的发展历程 |
(一) 缅甸印度历史上的长期交往 |
(二) 1948-1988缅甸与印度的关系 |
(三) 1988-2010年缅甸与印度的关系 |
二、2011年以来缅甸与印度的关系 |
(一) 2011年以来缅甸与印度政治安全关系的发展 |
(二) 2011年以来缅甸与印度经济关系的发展 |
(三) 2011年以来两国关系的特点 |
三、缅甸与印度关系的发展趋势 |
(一) 外交政策及其判断 |
(二) 地缘因素 |
(三) 国际环境 |
第四章 缅甸与中国关系 |
第一节 缅甸政治转型前与中国关系 |
一、独立后到1988年的双边关系 |
(一) 1950-1962年间的中缅关系 |
(二) 1962-1988年间的中缅关系 |
二、1988-2010年间缅甸与中国关系 |
(一) 缅甸与中国关系的发展 |
(二) 中国对缅甸关系的政策 |
(三) 缅甸对中国关系的重点及政策 |
三、中缅关系的历史遗产 |
(一) 形成了和平共处、相互友好、相互依托的关系 |
(二) 呈现出阶段性调整的特征 |
(三) 国家间关系的政治心理、民族心理 |
第二节 2011年以来缅甸与中国的关系 |
一、两国关系的发展特点 |
(一)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
(二) 互联互通与经济关系发展 |
(三) 多边机制中协调配合的新发展 |
二、2011年以来中缅关系的政策 |
(一) 政治关系的巩固与应变 |
(二) 合作领域及其重点 |
(三) 多边关系及多重变化 |
(四) 中国的期待与担忧 |
三、缅甸发展与中国关系的重点和政策 |
(一) 对中国的整体外交定位:战略依托 |
(二) 国内需求及其对中国的政策 |
(三) 国际活动的需求及其对中国的政策 |
第三节 中缅关系的前景 |
一、缅甸政治局势变化与中缅关系前景 |
(一) 缅甸现政权的政治走势及其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
(二) 民主派政治力量的活动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
(三) 缅甸政治中间力量的活动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
二、国际环境变化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
(一) 缅美关系与中缅双边关系 |
(二) 缅印关系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
(三) 日本在缅甸的经济外交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
三、重大问题的走势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
(一) 经济摩擦及常态化复杂化的可能性 |
(二) 边境治理中的问题与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冷战后南海周边主要双边关系研究 ——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差异性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二)境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案设计 |
(一)理论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与困难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 |
第一章 海洋争端下双边关系分析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双边关系分析的理论视角 |
一、双边关系的内涵与特征 |
二、双边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分析的理论视角 |
一、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一般特征 |
二、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三、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双环境结构 |
第三节 海洋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分析的理论视角 |
一、海洋领土争端下的双边关系特点 |
二、宏观因素与海洋争端下的双边关系 |
三、微观因素与海洋争端下的双边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冷战后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与南海问题 |
第一节 三对关系中南海争端的现状及特征 |
一、南海情况概述 |
二、南海的主权声索与争端现状 |
三、南海争端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三对关系中南海争端的历史与发展 |
一、南海争端的起源与发展 |
二、中菲、中越和中马的南海争端史 |
三、中菲、中越和中马南海争端差异性 |
第三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
一、中菲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
二、中越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
三、中马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
四、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史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差异性 |
第一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政策差异 |
一、对华政策的差异 |
二、南海政策的差异 |
第二节 三对双边关系定位的差异 |
一、关系定位的差异 |
二、争端定位的差异 |
第三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差异性特征 |
一、负向性中菲关系 |
二、钟摆性中越关系 |
三、正向性中马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南海争端下中菲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一、国际层面的国家因素:同盟国家 |
二、国家层面的国内政治因素:领导人特征 |
三、国家建构层面的民族建构因素:民族矛盾 |
四、战略层面的海洋经济因素:海洋国家 |
第二节 南海争端下中越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一,国际层面的国家因素:同志国家 |
二、国家层面的国内政治因素:党内派系斗争 |
三、国家建构层面的民族建构因素:越南民族主义 |
四、国家战略层面的海洋经济因素:陆地国家 |
第三节 南海争端下中马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一、国际层面的国家因素:不结盟国家 |
二、国家层面的国内政治因素:领导人特征 |
三、国家建构层面的民族建构因素:多民族互动与融合 |
四、国家战略层面的海洋经济战略:海陆国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差异性分析 |
第一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争端水平差异 |
一、南海争端下中菲关系的争端水平 |
二、南海争端下中越关系的争端水平 |
三、南海争端下中马关系的争端水平 |
第二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情境结构差异 |
一、宏观因素与南海争端下的双边关系 |
二、微观机制与南海争端下的双边关系 |
第三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密切度和稳定性差异 |
一、三对双边关系的密切度比较 |
二、三对双边关系的稳定性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未来趋势 |
第一节 影响三对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单元因素 |
一、域内因素 |
二、域外因素 |
第二节 影响三对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系统因素 |
一、南海问题行为体结构变迁 |
二、南海地区权力结构重构 |
第三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未来走向及中国应对 |
一、中菲关系的未来趋势及中国应对 |
二、中越关系的未来趋势及中国应对 |
三、中马关系的未来趋势及中国应对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 |
第一章 软实力的概念界定与中国特色软实力内涵 |
第一节:软实力的由来 |
第二节:软实力的内容 |
第三节:软实力的学理研究 |
第四节:中国特色软实力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五节:新时代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 |
第二章 中亚的地域范围及其中国整体外交中的地位 |
第一节:中亚的界定 |
第二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战略地位 |
第三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经济利益 |
第四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文化地位 |
第三章 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历史演进与现实挑战 |
第一节:中国古代与中亚的文化交往 |
第二节:中国古代对中亚软实力外交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21世纪中亚在中国整体外交中的地位上升 |
第四节:“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在中亚的文化软实力 |
第四章 中国在中亚软实力外交的类型分析 |
第一节: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与文化软实力 |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 |
第三节:中国模式与中国在中亚的政治文化吸引力 |
第四节:孔子学院与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五章 中国与域外大国在中亚软实力外交对比研究 |
第一节:美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二节:俄罗斯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三节:欧盟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
第四节:周边国家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以伊朗为例 |
第五节:其他大国软实力外交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六章 中国对中亚软实力外交的前景思考 |
第一节:周边外交战略是中亚软实力外交的政策保证 |
第二节:发挥中亚跨境民族的正面效应有助于增加中国软实力 |
第三节:充分发掘经济和贸易政策所蕴涵软实力优势 |
第四节:妥善应对中国威胁论,努力改善在中亚的国家形象 |
第五节:面向中亚民间、拓展公共外交渠道,增强国家软实力 |
第六节:在上合组织框架下推动软实力外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公共外交及其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兴起与发展 |
一、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及其辨析 |
二、公共外交的基本特点与功能 |
三、公共外交的发展历程与动力 |
第二节 公共外交的理论体系 |
一、公共外交的理论维度 |
二、公共外交的理论范式 |
三、公共外交的构成要素与运行 |
第二章 “一带一路”倡议与公共外交 |
第一节 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
一、新中国成立后寻求国际承认的公共外交 |
二、改革开放后服务经济建设的公共外交 |
三、冷战结束后强调和平发展的公共外交 |
四、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理念与方略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公共外交 |
一、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 |
二、 “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内涵 |
三、国际社会对 “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 |
四、中国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意义 |
第三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主体对象 |
一、主体选择:政府与非政府行为体 |
二、对象确定:域内外国家公众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内涵 |
一、传播丝路文化 |
二、传递丝路友谊 |
三、讲好丝路故事 |
四、弘扬丝路精神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目标任务 |
一、短期目标:消除疑虑误解、提升 “一带一路”认同 |
二、中期目标:夯实社会民意基础、增进各国战略互信 |
三、长期目标:强化共同体意识、化解中国崛起困境 |
第四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核心理念 |
一、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理念 |
二、开放包容、互鉴互融的文明共同体理念 |
三、复兴发展、互存互荣的命运共同体理念 |
第四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施环境 |
第一节 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现实基础 |
一、理论基础:中国外交思想与理论的创新与丰富 |
二、实践基础:中国公共外交工作的拓展与深化 |
三、资源基础:硬实力与软实力资源的潜能与优势 |
四、经验借鉴:国外公共外交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第二节 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挑战障碍 |
一、中国崛起的结构性矛盾 |
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偏见 |
三、国际舆论的歪曲与抹黑 |
四、域内外大国的干涉与影响 |
五、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挑战 |
六、国民素质与外交素养偏低 |
第三节 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影响因素 |
一、国内支撑体系的有效性 |
二、文化与文明间的融合度 |
三、域内外国家的政治社会环境 |
四、国家间关系与地区地缘形势 |
第五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规划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体制架构 |
一、机构设置与定位 |
二、隶属关系与层级 |
三、权责分配与分工 |
四、组织运行与管理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策略安排 |
一、主题形象策略 |
二、信息传播策略 |
三、公关营销策略 |
四、人文交流策略 |
五、危机管控策略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形式选择 |
一、媒体网络公共外交 |
二、文化宗教公共外交 |
三、跨国企业公共外交 |
四、对外援助公共外交 |
五、华人华侨公共外交 |
第四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效果评估 |
一、效果评估的理论依据 |
二、效果评估的方法技术 |
三、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 |
四、效果评估的过程控制 |
第六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构建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话语体系 |
一、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战略 |
二、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创新 |
三、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传播 |
四、 “一带一路”意见领袖培养 |
第二节 丰富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公关模式 |
一、政府公关:政府主导下的公关外交 |
二、游说外交:政府与民间合作的公关外交 |
三、委托外交:非政府部门的公关外交 |
四、战略沟通:项目运作下的公关外交 |
第三节 拓展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交流领域 |
一、教育学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二、科技医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三、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四、体育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推进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政策布局 |
一、针对域内大国公众的公共外交 |
二、针对域外大国公众的公共外交 |
三、针对域内中小国家公众的公共外交 |
四、针对域外中小国家公众的公共外交 |
第五节 加强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机制建设 |
一、高层磋商机制 |
二、交流对话机制 |
三、整合引导机制 |
四、人才培养机制 |
五、投入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外交思想的形成 |
2.1 时代背景 |
2.1.1 国内背景 |
2.1.2 国际背景 |
2.2 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外交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外交思想 |
2.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3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基本内容 |
3.1 外交原则 |
3.1.1 坚持和平发展 |
3.1.2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3.1.3 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公平正义 |
3.2 全方位外交工作布局 |
3.2.1 大国外交和周边国家外交为重点 |
3.2.2 发展中国家外交为基础 |
3.2.3 多边外交为舞台 |
3.3 外交主张 |
3.3.1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
3.3.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3.3.3 “一带一路”建设 |
3.3.4 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
3.4 实现路径 |
3.4.1 坚持党对外交工作的领导 |
3.4.2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 |
3.4.3 增强战略自信 |
3.5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价值 |
4.1 理论价值 |
4.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
4.1.2 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思想 |
4.1.3 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
4.2 实践价值 |
4.2.1 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行动指南 |
4.2.2 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方案 |
4.2.3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外交保障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加强同周边国家关系的访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D]. 唐诗.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马拉维对外关系研究(1964-2014)[D]. 武涛. 云南大学, 2015(10)
- [3]上海合作组织非传统安全功能研究[D]. 宛程. 兰州大学, 2016(06)
- [4]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研究[D]. 王海腾.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D]. 宋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6]缅甸政治转型以来的对外关系[D]. 闫德华. 云南大学, 2015(09)
- [7]冷战后南海周边主要双边关系研究 ——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差异性关系探究[D]. 王峥. 外交学院, 2017(09)
- [8]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D]. 李朝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9]“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战略研究[D]. 杨荣国. 兰州大学, 2017(01)
-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研究[D]. 杨凯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