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绞股蓝的生态特性和栽培技术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世彪[1](2005)在《绞股蓝结构和发育与其总皂甙积累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隶属于葫芦科绞股蓝属绞股蓝亚属,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主产于热带亚洲、中国、朝鲜和日本。全草均具有药用价值,主要的药用成分为绞股蓝皂甙。本文在对绞股蓝的分类系统和资源分布、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态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合开发利用,以及繁殖和栽培技术等绞股蓝研究报道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采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绞股蓝根、茎、叶的结构和发育及其与皂甙类物质积累部位和含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绞股蓝属6个种的结构与皂甙含量的比较。应用植物生理、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遮荫对绞股蓝叶形态结构、光合特性和皂甙含量的影响,完成了湖南省西北部两个样地野生绞股蓝属的群落学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绞股蓝的叶为异面叶,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叶中脉具1个维管束,叶柄5个维管束。茎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构成,双韧维管束9个,在基本组织中排成2轮,周维管纤维连续成1圈,但在根状茎中断裂,根状茎具次生结构。幼根木质部2~4原型,老根由维管组织和周皮构成。超微结构中发现筛管细胞中有囊泡进行物质转运,但与同化组织和韧皮薄壁细胞一样,其中未见与皂甙类物质有关的特殊电子致密物或嗜锇颗粒。 绞股蓝营养器官的组织化学定位表明,人参皂甙遇特定的显色剂能出现从浅红到紫色的颜色变化,可以此来确定人参皂甙的积累位置和含量多少。试验表明其叶肉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含有皂甙,组织分化不明显的幼叶比分化成熟的叶积累皂甙多,衰老的叶片不积累皂甙。茎的同化组织、外生韧皮部含皂甙较多,表皮、厚角组织含皂甙较少,而木质部和髓薄壁组织无皂甙积累,幼嫩组织也比成熟组织积累多。皂甙还存在于根状茎的次生韧皮部和栓内层中。叶和茎的表皮毛和腺毛中
庞敏[2](2006)在《药用植物绞股蓝种质资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葫芦科多年生攀缘草质藤本植物,全草入药。我国民间用绞股蓝强身益寿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明代《救荒本草》、《农政全书》、《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1986年国家科委将绞股蓝为“名贵中草药”列入“星火计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绞股蓝能有效的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脂血糖水平并具有抗疲劳和延长细胞寿命、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癌、镇静、催眠、止痛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加之绞股蓝又多产于陕西南部及长江以南地区,因此,它又被冠以“南方人参”之称。 绞股蓝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泛,但其储量远远不够资源开发的需要,且由于过量采集,野生资源已不断减少,因此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已经把绞股蓝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开展绞股蓝种质资源研究是进行有效资源保护以及绞股蓝品种选育、遗传理论研究、生物技术研究和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制定统一的绞股蓝种质资源规范标准,有利于整合全国绞股蓝种质资源,规范绞股蓝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等基础性工作,创造良好的资源和信息共享环境及条件;有利于有效地保护和高效地利用绞股蓝种质资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药用、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促进全国绞股蓝种质资源研究工作的有序、高效发展。 本研究在对我国几大主产区绞股蓝种质资源调查收集的基础上,就其形态学特征和品质特性进行相关研究后对绞股蓝形态学分化多样性进行了探讨,对不同种质资源进行了评价,并在分子水平上建立了绞股蓝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最终制定了绞股蓝种质资源的数据描述规范标准。实验结果如下: 1)对国内绞股蓝主产区的野生绞股蓝资源及人工栽培绞股蓝资源进行全面细致调查及收集。包括对其地理因子、生态环境、种质特性等进行深入考察。在考察的基础上,总结了绞股蓝资源利用现状,指出了绞股蓝资源利用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2)从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等形态学特征详细研究绞股蓝各种质资源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而综合统计及评价不同种质之间的差异,探讨其形态分化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12个性状特征值中,有5个性状特征达到了差异显着水平(P<0.05),占41.6%,其中,小叶长宽比、表皮毛数目、种子大小均达到了差异极显着(P<0.01)水
张笑[3](2019)在《绞股蓝属植物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学研究》文中认为绞股蓝属(Gynostemma BL.)隶属于葫芦科(Cucurbitaceae),属下包含2亚属16种2变种,中国有2亚属14种2变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在我国的主要分布范围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因其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受到许多国内外科学家们的重视。然而,野外调查发现,绞股蓝属植物自然居群生长的地理环境复杂,该属物种在分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生态变异类型,而且多个物种间形态特征交叉、过渡现象严重,为基于形态学的绞股蓝属植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带来挑战。目前,人们对绞股蓝属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及药理药性研究、形态学与细胞学研究、基于少数分子标记的系统进化研究等方面,而对该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尚未报道,因此,构建绞股蓝属物种的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图谱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利用绞股蓝属植物的叶绿体全基因组(Complete Chloroplast Genome)和核基因组分型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的数据,并结合形态学的量化数据共同研究绞股蓝属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和群体遗传特征,揭示中国亚热带地区绞股蓝自然居群的进化和群体动态历史。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绞股蓝叶绿体DNA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获得了完整的绞股蓝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和图谱。结果表明:双链环状的绞股蓝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7,576 bp,总GC碱基含量为37.00%。共预测到139个功能基因,包括91个蛋白编码基因,30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该研究首次获得绞股蓝属植物的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为绞股蓝属以及葫芦科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2)在对8个绞股蓝属物种完整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研究中发现:绞股蓝属植物叶绿体具有经典的四部分结构,即一个大单拷贝区LSC(平均长度86,834 bp),一个小单拷贝区SSC(平均长度18,649 bp)以及两个相互间隔且反向互补的反向重复区IRa和IRb(平均长度26,174 bp);每个叶绿体基因组均编码133个基因,其中包括87个蛋白编码基因,8个rRNA基因,37个tRNA基因和1个假基因infA。基因组在结构、基因组成和顺序上都很保守。通过对叶绿体基因组中3种长重复序列和SSR的搜索,结果发现绞股蓝属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中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且大多数重复序列分布于基因间隔区和内含子上。另外,综合序列变异和mVISTA的研究表明,叶绿体基因组的蛋白编码区CDS比非编码区CNS保守,反向重复区IR比单拷贝区SC保守。属内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表明绞股蓝属可分为2个亚属,其结果与形态学分类一致。(3)对10个葫芦科代表属的物种的完整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葫芦科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相对保守,结构稳定且均未发生基因重排事件。选择压力分析表明在3个基因(accD,clpP和matK)中存在一些受选择位点,由这3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植物发育和能量转化、叶绿体蛋白合成以及基因转录,可能在葫芦科植物应对陆地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葫芦科的叶绿体基因组属于GC缺失类型,而且在第三个密码子位置上有较强的A/T偏好。本研究揭示了psbL基因中的一个非常规起始密码子,即原本的起始密码子ACG变成了AUG,这是由于RNA编辑引起的,它可以修饰突变,调节叶绿体基因的表达,是植物叶绿体中的一种校正机制。系统发育树(ML和BI)表明锥形果属Gomphogyne,雪胆属Hemsleya和绞股蓝属Gynostemma构成葫芦科中最早分化的谱系。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可以有效地解决葫芦科内不同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此外,该研究可为今后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潜在的分子标记和DNA条形码,并为丰富葫芦科叶绿体基因组资源做出巨大贡献。(4)本研究利用量化的形态学数据和分子基因组层面的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和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基因分型的分析对绞股蓝属植物13种2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证实绞股蓝属下包含2个亚属,即绞股蓝亚属和喙果藤亚属。翅茎绞股蓝、广西绞股蓝和扁果绞股蓝应从绞股蓝亚属内移出,归入喙果藤亚属。而毛绞股蓝、毛果绞股蓝、缅甸绞股蓝和大果绞股蓝应合并为“毛绞股蓝”,并且可与长梗绞股蓝、光叶绞股蓝和绞股蓝进行归并,作为一个广义的“绞股蓝”物种对待。Beast分化时间的计算发现绞股蓝属的分化始于早第三纪晚期(23.02 Ma),属内亚属的分化时间在中新世时期(12.75 Ma),而属内物种的分化主要集中在第三纪上新世末期与第四纪更新世初期(3Ma)。末次间冰期(0.13 Ma)时,绞股蓝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部地区,当末次冰期(0.02 Ma)来临,绞股蓝亚属的分布范围逐渐西移至内陆,到达横断山区和秦岭大巴山区,而喙果藤亚属的分布范围在本地收缩,形成各自避难所;冰期过后的扩散过程中可能存在杂交和遗传漂变,从而形成现今物种的系统关系和分布格局。另外,本研究中基于SNP数据对绞股蓝属植物进行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发现绞股蓝属植物可划分为东西部两个分区,我们推测,在绞股蓝属各物种的形成和扩散过程中,受到了强烈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5)最后,本研究首次从基因组水平探讨了绞股蓝不同地理居群的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绞股蓝的居群遗传多样性低(He=0.175,Ho=0.183),居群间分化程度较高(FST=0.984),且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30个居群可以分为南北两个分组,而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云贵高原和秦岭-巴山地区的居群在进化历史上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总之,本研究通过绞股蓝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构建,对该属内物种和其近缘属(葫芦科代表属)部分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核基因组分型和量化的形态学数据深入讨论了绞股蓝属植物的系统分类与进化关系。另外,还利用简化基因组数据分析探讨了该属植物的群体遗传进化和动态历史,加深人们对绞股蓝属分子遗传背景的了解,并为东亚地区植物的保护提供有效信息。
郭晓思[4](2005)在《秦巴山区绞股蓝规范化栽培技术措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属葫芦科绞股蓝属的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又名五叶参、七叶胆、遍地生根,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之一。近年来,经植物化学研究发现,绞股蓝含有十几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84 种绞股蓝皂甙(Cypenoside),其中6 种与人参皂甙(Cinsenosside)相同,具有抗肿瘤、抗辐射、抗衰老、强心壮体的功效,能有效的抑制血清中的中性脂肪、胆固醇的生成,可以降低血脂,保护肝脏,增加食欲。特别是绞股蓝富含硒、锌、锰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饮料和化妆品等工业,极有开发价值的抗衰老保健药物资源。 本研究针对当前秦巴山区绞股蓝栽培中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以绞股蓝“402”号、长柄、短柄、甜味等为试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立地条件,从“秦巴山区绞股蓝适宜种植密度、栽植时期、搭架高度”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以期为绞股蓝的规范化栽培及绞股蓝GAP 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通过对长柄、短柄、“402”、甜味、心籽5 个优良品种和类型的栽培对比试验,绞股蓝“402”号品种,表现出了较强的优良特性。所栽植的绞股蓝“402”号茎蔓根蘖繁殖苗,成活率高,生长快,雌雄株主枝长度、全部枝条总长度分别比普通绞股蓝要长,3 级分枝数量较多。叶片大,深绿色,茎叶繁茂,产量高。其绞股蓝总皂甙的含量经过测定最高达4.7%,一般都在2.2%以上,有效成分含量比较高。无病虫害发生,抗逆性强。其次为甜味、长柄,而短柄、心籽的产量和总皂甙含量比较低。可以说绞股蓝402号是秦巴山区最具有推广价值的优良品种之一。 2. 选择合理栽植密度是提高绞股蓝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之一。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差异,各地栽植的密度从2000—15000 株不等。栽植密度应视种植方式、种植期、品种类型、土壤肥力、管理方式而定。经试验表明在春季栽植,以垄宽1.33—1.67m,按0.35m×0.40m 株行距栽植,每亩1600—2000 穴,每穴植1—2 株,即3000—4000 株/亩时,栽植的绞股蓝的产量高质量最好。所以秦巴山区河道川地最适宜的栽植密度为1600—2000 穴/亩。 3. 试验表明,4 月上旬至5 月中旬,栽植的绞股蓝成活率在95%以上,这是由于4、5 月温度适宜,水分蒸发量小,移栽后缓苗快,根系生长迅速,成活率高。而在6、7月温度高,水分蒸发量大,使种苗容易失水,成活率低。同时绞股蓝生长快,茎粗叶肥,枝叶繁茂,生长周期长,积累有机物多,产量高质量好,总皂甙含量最高达5.3%。可见在秦巴山区绞股蓝适宜的栽植期为4 月上旬至5 月中旬。 4.搭架是绞股蓝栽培的重要措施。经过试验研究表明,1m、2m 架比不搭架的产量分别高22.50%和45.41%。2m 的架比1m 的架高18.71%。1m、2m 架比不搭架的总皂甙含
刘世彪,胡正海[5](2004)在《遮荫处理对绞股蓝叶形态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了田间栽培和盆栽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在不同程度遮荫处理下的叶形态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方式下的绞股蓝叶形态结构及光合特性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具体表现为叶形态结构受光照强度影响较大,与全日照相比,遮荫条件下叶面积增大,叶色深绿,叶片厚度以及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小,维管束不发达,表现出阴生叶的特点。同时,遮荫条件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高于全日照处理。这些特点表明,绞股蓝属于喜阴植物,遮荫处理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张辰露[6](2005)在《矿质元素对绞股蓝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盆栽和大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正交二次D饱和设计和五因素二次旋转正交设计,对绞股蓝的生长发育、需肥规律及有效成分积累动态规律进行研究,为绞股蓝GAP药源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和规范化生产操作规程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验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绞股蓝缓慢生长期为4月和5月,移栽60天后(即6月初)生长旺盛,至移栽后150天(9月初)干物质积累达最高值。此后,随着营养生长的减缓,生殖生长变旺盛,到10月植株开始衰老落叶。移栽30天后(5月初)藤蔓中总皂甙含量开始增加,至移栽后130天(8月中旬)含量最高,之后随着绞股蓝生殖生长的旺盛,含量逐渐降低,并且在10月至11月间含量下降幅度较大。绞股蓝总皂甙积累的高峰期早于干物质积累高峰期约20~30天。地上藤蔓对氮的吸收呈不对称峰值变化,移栽90~120天时地上部分对于氮元素的吸收最大。钾元素吸收值在移栽后80~110天最高。磷元素的吸收出现两个峰值,分别在移栽70天左右和移栽150天左右两个时期。磷元素的临界期较早,而氮、钾元素的临界期相对较晚。 2、施用氮肥可以延缓绞股蓝植株的衰老,增产效果显着。营养贫瘠的土壤容易造成绞股蓝植株生长发育进程提前,较早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提前衰老。对绞股蓝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氮>钾>磷,对绞股蓝总皂甙含量影响的顺序为钾>磷>氮。施用磷肥能够缓和过量氮肥造成的绞股蓝总皂甙含量的下降。施用硼、锌、锰等微量元素有利于绞股蓝产量和含量的提高。纯氮用量在180.68~252.45kg/hm2,纯磷用量在7.84~53.44kg/hm2,纯钾用量在54.97~100.80kg/hm2范围时,绞股蓝地上部产量可达到目标产量4200~5000kg/hm2。由此可得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7.07:1:2.54。纯氮用量在78.105~141.96kg/hm2,纯磷用量在36.324~58.470kg/hm2,纯钾用量在57.398~81.669kg/hm2范围时,绞股蓝地上部总皂甙含量均可达到目标产量5.7~6.2%。由此可得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2.30:1:1.45。 3、氮、磷、有机肥配施可有效提高绞股蓝的产量及有效成分的含量。适量有机肥能够促进绞股蓝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促进绞股蓝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总皂甙的积累。过量施用也会使绞股蓝总皂甙含量下降。当纯氮用量在136.50~174.84kg/hm2,纯磷用量在40.78~53.02kg/hm2,有机肥用量在2550.15~3429kg/hm2范围时,绞股蓝地上部产量和总皂甙含量均可达到目标产量4200~5000 g/hm2和5.8~6.5%,达到增产目标,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饼肥=3.32:1:63.74。 4、氮磷钾硼锌配施试验表明:当纯氮用量在179.57~184.39kg/hm2,纯磷用量在37.36~40.71kg/hm2,纯钾用量在50.14~54.80kg/hm2,硼砂用量在5.86~6.12kg/hm2,硫酸锌用量在5.79~6.05kg/hm2范围时,绞股蓝地上部产量可达到目标产量4000~5000kg/hm2。绞股蓝最佳叶面微肥配比为硼砂:七水硫酸锌:硫酸锰=2:6:2(浓度单位:g/kg)。
王佩香[7](2005)在《药用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Makino的GAP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民间用于强身益寿的历史源远流长。明代《救荒本草》曾予记载,“饥馑岁月绞股蓝可以充饥”。明代的《农政全书》、《本草纲目》,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现代的《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实用中药手册》、《中草药彩色图谱》等书籍,均有记载。民间作野菜和草药使用,具有消炎解毒、止咳祛痰等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传染性肝炎等。近代药理实验表明,绞股蓝具有调节免疫和降低血脂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由于绞股蓝长期以来依靠野生资源和少数药农零散种植,资源日趋减少,随着国内用药量和出口量的增加,加之国家颁布对野生资源的保护政策,积极开展绞股蓝规范化种植的研究已迫在眉睫。平利为绞股蓝的主产区之一,种植历史悠久,2001年被陕西省科技厅列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区,“绞股蓝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GAP)研究”课题2002年已列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及陕西省中药现代化重点项目,2004年5月通过课题专家组验收,2004年11月通过国家药监局现场认证验收。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该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 本研究通过对陕西安康地区绞股蓝种质资源的调查,并就其生物学特性、组织培养进行研究,为绞股蓝的良种繁育和优良栽培类型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持。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地区绞股蓝的有效成分含量,确定了平利地区绞股蓝的最适采收期,为绞股蓝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依据,实验的结果如下: 1、通过对安康地区绞股蓝资源的调查,将绞股蓝根、茎、叶的性状、繁育特性、生物量与皂甙含量相结合,确定了5个优良栽培类型,并对各类型进行了系统的描述。 2、对绞股蓝各栽培类型的叶表面结构进行扫描,并对叶表面气孔数目及毛状体形态进行了分类描述。 3、系统研究了以绞股蓝叶片、茎段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和再生技术,筛选出了愈伤组织、不定芽、芽的增殖和生根的较佳培养条件,建立了比较简单可行的绞股蓝及植株再生体系,并获得大量的试管苗。具体如下: 1) 用MS+2,4-D 1mg/L+6-BA 0.5mg/L的培养基诱导叶片、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100%,用MS+6-BA 2mg/L+KT 2.0 mg/L+NAA 0.01mg/L的培养基
向善荣,张玉珍,胡文新,张棣芬,张巴克[8](1995)在《提高绞股蓝皂甙含量途径的探讨》文中指出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提高绞股蓝皂甙含量的途径。首先对绞股蓝品种的皂甙含量与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其他有效成份及抗逆性方面进行优选;第二选择适于绞股蓝生长的生态环境与气候条件;第三摸清影响同一品种绞股蓝皂甙含量的因素;第四掌握有利提高绞股蓝皂甙含量的栽培技术。
王翀[9](2008)在《绞股蓝属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绞股蓝属(Gynostemma BL.)隶属于葫芦科(Cucurbitaceae),包含2亚属2组16种2变种,其中9种2变种为中国特有,该属为热带亚洲分布类型,其现代分布中心为我中国长江流域至云南省。广布种绞股蓝(G.pentaphyllum(Thunb.)Makino)分布于中国秦岭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其余各种均为地区特有种,分布范围十分有限。该属物种的分布格局使其成为亲缘地理学研究的良好材料。探讨绞股蓝属现今遗传变异格局及其形成原因,为阐释我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种的进化历史及地质历史活动对现今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提供重要参考。本文通过ISSR分子标记研究了绞股蓝属现今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通过cpDNA rp120-rps12序列分析,讨论了绞股蓝属物种的形成与扩散,并推测第四纪冰期时可能的避难所。利用cpDNA PCR-RFLP分子标记及rp120-rps12序列分析,初步探讨了绞股蓝属系统发育问题,并综合以上内容对绞股蓝属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主要结果如下:1)绞股蓝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中国9省区14个广布种绞股蓝居群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14个ISSR引物共检测到194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检测到13.86个位点,多态性比率(PPB)达到96.39%,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074,物种水平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2624,种内显示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和AMOVA分析表明,各居群间产生了显着的遗传分化(Gst=0.8894,φst=0.8866),推测基因流受阻与小种群内遗传漂变可能是居群间产生较大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对各居群间的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进行Mantel检验,结果表明,居群间的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r=0.1628,p>0.05),距离隔离模型不能解释这种遗传结构。同时,通过ISSR分子标记研究6种绞股蓝属植物,结果表明种间遗传多样性差异显着,广布种绞股蓝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多态性比率达到34.17%,特有种多态性比率均低于广布种,最低的为长梗绞股蓝,多态性比率仅有1.67%。2)绞股蓝属亲缘地理学研究根据cpDNA(rp120-rps12)单倍型特征构建系统网络进化树,并与其地理分布相结合,讨论绞股蓝属的进化历史。据研究结果推测,中国云南省为绞股蓝属起源中心,历史上曾经沿着南北两条线路向我国东部扩散,第四纪冰期来临前已在我国广泛分布。北路从云南出发,经川西横断山脉、秦岭、伏牛山到达现今江淮地区,南路由云南出发,经武陵山向东扩散。第四纪冰期温度骤降,绞股蓝属以现今云南省、四川盆地、武陵山区为避难所,古老的单倍型在避难所中保存下来同时地理隔离形成新种。由于我国东部江淮地区未受到第四纪冰期影响,古老的绞股蓝属单倍型在这里得到保存。冰期过后武陵山区成为绞股蓝属的次生分化中心向四周扩散,形成现今分布格局。3)绞股蓝属分子系统学研究利用cpDNA PCR-RFLP分子标记构建系统树,其中喙果藤亚属(Subgen.Trirostellum)独立为稳定的类群,与绞股蓝亚属(Subgen.Gynostemma)物种分开,两亚属与近缘种南瓜明显地分离。根据rp120-rps12序列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喙果藤亚属与绞股蓝亚属的古老单倍型间遗传距离接近,推测古老的绞股蓝种群可能是两亚属共同的祖先,绞股蓝属现今分类格局是同一起源种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趋异分化的结果。关于五柱绞股蓝的分类本研究结果与形态学研究结果相一致,将它归为喙果藤亚属。4)绞股蓝属植物的保护策略利用单倍型丰富度模型分析各居群遗传贡献率,同时综合绞股蓝属遗传多样性特征,确立优先保护居群。由于广布种绞股蓝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ZJS、FJS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保护这两个居群可最大限度保护物种进化适应性,应优先保护。同时,地区特有种心籽绞股蓝、疏花绞股蓝、长梗绞股蓝遗传多样性较低,分布区特化,适应性差,易受到进化因素的影响而濒危,应优先保护。主要采取就地保护,停止采摘活动,重点保护其生存环境,同时在绞股蓝人工栽培基地应防治栽培种对野生种质资源的污染。
黄林[10](2018)在《广东石灰岩洞穴维管植物区系和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筛选》文中提出广东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粤西北、粤西等县市,石灰岩成片发育,分布面积较大,而且岩溶地貌奇特。通过对广东石灰岩地区34个洞穴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和室内标本鉴定,整理了洞穴维管植物的名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维管植物区系组成、特征与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另外,根据IUCN的最新标准,对洞穴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评估,探讨致危原因,提出相关保护对策。最后,运用AHP评价法对洞穴野生园林植物资源进行了评价,筛选出适合垂直绿化和室内观赏的植物种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共记录了洞穴维管植物83科、176属、324种(含亚种和变种,以下同),其中蕨类植物14科25属74种;种子植物69科151属250种,无裸子植物。2.蕨类植物在科级和属级的水平上,都表现很强的热带性质。其中蕨类植物占优势的科有凤尾蕨科Pterid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铁线蕨科Adiantaceae;所含种类占洞穴蕨类植物总种数的68%,科的分布类型以热带成分为主。优势属包括凤尾蕨属Pteris、卷柏属Selaginella、毛蕨属Cyclosorus、铁线蕨属Adiantum、贯众属Cyrtomium,所含种数占蕨类植物总种数的59.46%。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性质为主,占除世界分布属的94.74%。3.种子植物在科级和属级的水平上,也表现很强的热带性质。其中比例较高的科有苦苣苔科Gesneriaceae、荨麻科Urticaceae、桑科Moraceae、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葡萄科Vit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葫芦科Cucurbitaceae。地理成分以热带科为主,共有42科,占除世界分布科总科数的98.37%。优势属有榕属Ficus、唇柱苣苔属Chirita、茄属Solanum、冷水花属Pilea、楼梯草属Elatostema、栝楼属Trichosanthes,地理成分主要以热带成分为主,共有104属,占洞穴种子植物除世界分布总属数的76.47%。4.与广西岩溶洞穴植物相比较,蕨类植物在科和属水平上,相似程度较高,科属相似性系数分别是85.71%和64%。而在种间差异较大,相似性系数为25.68%。在种子植物方面,2省区在科(82.61%)、属(94.70%)、种(69.60%)间都表现较强的相似性。5.共记录到珍稀濒危植物2种,隶属于2科2属,其中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已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按照IUCN对濒危物种的标准进行评估,建议将直蕊唇柱苣苔Chirita orthandra、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石山苣苔Petrocodon dealbatus、大桥虎耳草Saxifraga daqiaoensis和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列入国家野生保护植物名录。最后分析了洞穴植物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并就此提出了相关的保护对策。6.在本次调查所统计的洞穴植物中,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有252种,隶属于80科157属,其中蕨类植物13科21属47种,占总种数的18.65%;被子植物67科、136属、205种,占总种数的81.35%,以寡种科(属)和单种科(属)为主。在科级水平层面,以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和荨麻科Urticaceae植物种类最丰富,共有39种,占总种数的15.47%,在属级水平层面,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共有152属,包含220种,占总种数的87.13%;其中优势属有铁线蕨属、唇柱苣苔属、凤尾蕨属、卷柏属。按植物的生活型将洞穴野生观赏植物划分为观赏蕨类(47种)、观赏乔木类(26种)、观赏灌木类(26种)、观赏草本类(104种)、观赏藤本类(49种)5大类。其中,观赏草本和观赏藤本占绝对优势,是组成洞穴观赏植物的主体。分别占总种数的41.27%、19.44%。其次是观赏蕨类,占总种数的18.65%。按园林用途将洞穴植物资源划分为8大类,庭荫树(22种)、地被类(25种)、草本花卉类(85种)、花篱绿篱类(28种)、花坛花境类(37种)、庭院绿化类(21种)、垂直绿化植物类(42种)、室内观赏植物类(72种),分别占总种数的8.73%、9.92%、33.73%、11.11%、14.68%、8.33%、16.67%、28.57%。其中以草本花卉类和室内观赏植物类为主,占总种数的62.3%。根据实际野外调查结合引种栽培试验,初步筛选出44种适合做垂直绿化的植物和63种适合做室内观叶植物的洞穴野生观赏植物。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所选植物进行综合评分,最后按得分高低排序,得出优先开发垂直绿化的植物有绿叶地锦、绞股蓝、宽药青藤、中华青牛胆、三叶崖爬藤、千金藤、乌蔹莓、华南毛蕨、薜荔、野葛等;优先开发的室内观赏植物包括长毛唇柱苣苔、大桥虎耳草、癞叶秋海棠、裂叶秋海棠、紫背天葵、假烟叶唇柱苣苔、银叶报春苣苔、长叶铁角蕨、磨芋等
二、绞股蓝的生态特性和栽培技术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绞股蓝的生态特性和栽培技术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绞股蓝结构和发育与其总皂甙积累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绞股蓝的研究概况和进展 |
第一节 绞股蓝的生物学研究 |
一、绞股蓝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及资源概况 |
1. 绞股蓝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和地理分布 |
2. 中国绞股蓝属资源概况 |
二、绞股蓝的植物学特征 |
1. 营养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
2. 生殖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
3. 绞股蓝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 |
三、绞股蓝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态学特性 |
1. 绞股蓝的生长发育规律 |
2. 绞股蓝的生理生态学特性 |
2.1 温度 |
2.2 光照 |
2.3 水分和土壤 |
2.4 酶活性与皂甙积累调节 |
2.5 植被与群落特征 |
第二节 绞股蓝的化学成分、药理学及综合开发利用 |
一、绞股蓝的化学成分 |
1. 绞股蓝皂甙 |
2. 氨基酸 |
3. 多糖 |
4. 微量元素 |
5. 黄酮类 |
6. 维生素、磷脂及其它成分 |
二、绞股蓝的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
1. 心、脑、血管的研究 |
2. 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
3. 增强免疫功能的研究 |
4. 抗衰老、提高运动耐力的研究 |
5. 对消化道溃疡及其他生理作用的研究 |
三、绞股蓝的综合开发利用 |
1. 绞股蓝的产品开发 |
2. 绞股蓝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
2.1 增重育肥 |
2.2 增强免疫力 |
2.3 提高产蛋量 |
第三节 绞股蓝的繁殖和栽培 |
一、绞股蓝的繁殖技术 |
1. 无性繁殖 |
2. 有性繁殖 |
3. 组织培养 |
二、绞股蓝的栽培技术 |
第四节 绞股蓝结构植物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绞股蓝结构植物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二、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材料 |
1. 解剖学与组织化学研究材料 |
2. 植物化学研究材料 |
3. 绞股蓝遮荫处理材料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解剖学方法 |
1. 石蜡切片法 |
2. 薄切片法 |
3. 超薄切片法及电子显微镜观察 |
二、组织化学方法 |
1. 不同部位绞股蓝茎叶的取样方法 |
2. 人参皂甙的组织化学定位方法 |
三、植物化学方法 |
1. 不同季节、不同部位、不同性别、不同倍性绞股蓝总皂甙测定取样方法 |
2. 绞股蓝龙须茶总皂甙含量测定的取样方法 |
3. 总皂甙样品的制备和皂甙含量的测定 |
4. 总皂甙样品的定性鉴别 |
四、植物生理生态学方法 |
1. 绞股蓝遮荫处理的设计 |
2. 光合作用的测定 |
3. 群落学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绞股蓝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
一、显微结构特征 |
1. 叶 |
2. 茎 |
3. 根 |
二、超微结构特征 |
1. 叶 |
2. 地上茎 |
3. 根状茎 |
第二节 皂甙类物质在绞股蓝营养器官中的组织化学定位 |
1. 叶 |
2. 茎 |
3. 根 |
第三节 不同季节、不同部位、不同性别、不同倍性绞股蓝的总皂甙含量变化 |
1. 不同季节绞股蓝总皂甙的含量变化 |
1.1 不同季节绞股蓝茎、叶的总皂甙含量变化 |
1.2 不同季节绞股蓝龙须茶的总皂甙含量变化 |
2. 不同部位绞股蓝总皂甙的含量变化 |
3. 不同性别绞股蓝总皂甙的含量变化 |
4. 不同倍性绞股蓝的特性和总皂甙含量 |
第四节 绞股蓝属6种植物茎和叶的结构与总皂甙含量比较 |
1. 绞股蓝属6种植物的解剖特征 |
1.1 绞股蓝属6种植物茎的解剖特征 |
1.2 绞股蓝属6种植物叶的解剖特征 |
2. 绞股蓝属6种植物的总皂甙含量比较 |
第五节 遮荫对绞股蓝叶形态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1. 遮荫对叶形态结构的影响 |
2. 遮荫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2.1 遮荫对绞股蓝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 遮荫对绞股蓝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3. 遮荫对绞股蓝总皂甙含量的影响 |
第六节 绞股蓝属2个种的伴生群落特征 |
1. 湖南省西北部的绞股蓝属资源调查 |
2. 绞股蓝和五柱绞股蓝的伴生群落特征 |
2.1 湘西北绞股蓝属伴生群落的生境条件 |
2.2 绞股蓝属伴生群落的科、属组成 |
2.3 绞股蓝属伴生群落主要伴生种的重要值 |
2.4 绞股蓝属伴生群落多样性特征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一节 讨论 |
1. 绞股蓝的形态结构及其与皂甙积累的关系 |
1.1 绞股蓝属于喜阴植物 |
1.2 绞股蓝具有根状茎 |
1.3 绞股蓝营养器官结构与皂甙积累的关系 |
2. 绞股蓝皂甙含量变化规律与科学采收 |
2.1 绞股蓝采收的最佳时期是秋季的花果期 |
2.2 绞股蓝采收的最佳部位是地上部分 |
2.3 绞股蓝雄株的皂甙含量高于雌株 |
2.4 四倍体绞股蓝的皂甙含量高于二倍体绞股蓝 |
3. 绞股蓝属植物皂甙含量差异与药源植物的开拓 |
4. 遮荫处理对于绞股蓝栽培的指导意义 |
5. 绞股蓝属群落学研究与野生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和利用 |
第二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录: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主持及承担的课题、参加的学术交流和获奖情况 |
(2)药用植物绞股蓝种质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绞股蓝的研究概况 |
1.1.1 药用历史 |
1.1.2 绞股蓝属植物种类及其遗传变异 |
1.1.3 绞股蓝分布特征 |
1.1.4 绞股蓝资源利用现状 |
1.2 分子标记发展概况 |
1.2.1 分子标记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1.2.2 DNA分子标记的种类 |
1.3 绞股蓝种质资源标准数据制定原则及意义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意义 |
第二章 绞股蓝种质资源分布状况调查研究 |
2.1 绞股蓝资源考察方法 |
2.1.1 考察内容 |
2.1.2 考察方法 |
2.2 绞股蓝的自然分布与分布区的生态环境 |
2.2.1 绞股蓝自然分布概况 |
2.2.2 绞股蓝的生态习性 |
2.3 野生绞股蓝种质资源现状 |
2.3.1 野生绞股蓝种质资源分布 |
2.3.2 绞股蓝分布区生物学特性观察 |
2.4 栽培绞股蓝品系及选育资源 |
2.5 人工种植绞股蓝现状 |
2.6 绞股蓝资源利用评价、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 |
2.6.1 绞股蓝资源利用现状 |
2.6.2 绞股蓝资源现存问题 |
2.6.3 我国绞股蓝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第三章 绞股蓝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不同绞股蓝种质质量性状特征分析比较 |
3.2.2 形态分化的方差分析 |
3.2.3 绞股蓝种质资源聚类分析 |
3.2.4 不同绞股蓝种质品质性状分析比较 |
3.3 研究结果 |
3.3.1 不同绞股蓝种质的叶面性状 |
3.3.2 形态分化的方差分析 |
3.3.4 绞股蓝种质资源聚类分析 |
3.3.5 不同绞股蓝种质品质性状分析比较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绞股蓝种质资源的分子标记研究 |
4.1 材料及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和药品 |
4.1.3 主要仪器 |
4.2 研究方法 |
4.2.1 绞股蓝总DNA的提取 |
4.2.2 DNA纯度的检测 |
4.2.3 RAPD条件优化 |
4.2.4 RAPD扩增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DNA纯度的检测 |
4.3.2 绞股蓝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 |
4.4 RAPD结果分析 |
4.4.1 带型识别和多态性分析 |
4.4.2 绞股蓝分子标记检索表的建立 |
4.4.3 品种间相似系数的分析 |
4.4.4 个体水平的聚类分析 |
4.5 讨论 |
第五章 绞股蓝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
5.1 绞股蓝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
5.2 绞股蓝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
5.3 绞股蓝种质资源数据标准表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附录Ⅳ |
附录Ⅴ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绞股蓝属植物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系统发育学(phylogenetics)概述 |
1.1.1 系统发育学的简介 |
1.1.2 系统发育研究的现状 |
1.2 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概述 |
1.2.1 群体遗传学简介 |
1.2.2 群体遗传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1.3 基因组学(Genomics)概述 |
1.4 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5 绞股蓝属的概况与研究进展 |
1.5.1 绞股蓝属植物的形态学特征 |
1.5.2 绞股蓝属的系统分类与发展 |
1.5.3 绞股蓝属化学成分、应用及开发前景 |
1.5.4 绞股蓝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和群体遗传学研究进展 |
1.6 存在的问题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绞股蓝叶绿体基因组的构建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植物样本 |
2.1.2 DNA建库测序 |
2.1.3 绞股蓝叶绿体基因组组装和功能注释 |
2.2 结果 |
2.2.1 Illumina测序建库 |
2.2.2 叶绿体基因组组装注释 |
2.2.3 绞股蓝叶绿体基因组与公共数据库的比对 |
2.3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绞股蓝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比较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与DNA提取 |
3.1.2 叶绿体基因组的Illumina测序,组装和注释 |
3.1.3 重复序列分析 |
3.1.4 序列比较分析 |
3.1.5 选择压力和重组检验 |
3.1.6 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3.2 结果 |
3.2.1 绞股蓝属完整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结果和基因特征 |
3.2.2 绞股蓝属叶绿体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和SSR |
3.2.3 绞股蓝属叶绿体基因组的序列分化 |
3.2.4 绞股蓝属叶绿体基因组的边界区比较和序列对比 |
3.2.5 选择压力和重组检验分析 |
3.2.6 系统发育分析 |
3.3 讨论 |
3.3.1 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变异与进化 |
3.3.2 绞股蓝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
第四章 葫芦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比较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和DNA提取 |
4.1.2 Illumina测序,组装和注释 |
4.1.3 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分析 |
4.1.4 叶绿体基因组变异分析 |
4.1.5 微卫星和重复序列分析 |
4.1.6 选择压力分析 |
4.1.7 密码偏好性和非传统起始密码子分析 |
4.1.8 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4.2 结果 |
4.2.1 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组装结果及基本特征 |
4.2.2 IR/SC边界区,基因组重排和序列变异 |
4.2.3 重复分析和微卫星(SSR) |
4.2.4 选择压力分析 |
4.2.5 密码子使用偏好和非常规起始密码子 |
4.2.6 系统发育分析 |
4.3 讨论 |
4.3.1 葫芦科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化和变异 |
4.3.2 受选择基因和RNA编辑 |
4.3.3 葫芦科的系统发育 |
第五章 绞股蓝属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形态学特征的统计与测量 |
5.1.3 叶绿体基因组的获得与系统发育分析 |
5.1.4 GBS简化基因组分析 |
5.1.5 绞股蓝属植物分布区模拟 |
5.2 结果 |
5.2.1 基于形态学的绞股蓝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
5.2.2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绞股蓝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
5.2.3 基于GBS简化基因组的绞股蓝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
5.2.4 绞股蓝属的分布区模拟 |
5.3 讨论 |
5.3.1 绞股蓝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
5.3.2 绞股蓝属的遗传结构和群体动态历史 |
第六章 基于GBS简化基因组的绞股蓝植物群体遗传研究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植物样品和DNA提取 |
6.1.2 文库构建和测序 |
6.1.3 质量控制和酶切统计 |
6.1.4 SNP检测和BWA比对 |
6.1.5 群体遗传分析 |
6.1.6 选择清除分析 |
6.1.7 生态位模拟(ENM)和环境变量分析 |
6.2 结果 |
6.2.1 酶切与文库构建结果 |
6.2.2 连锁不平衡检验和遗传多样性 |
6.2.3 遗传结构 |
6.2.4 选择清除分析和功能预测 |
6.2.5 生态位模拟分析结果 |
6.2.6 环境因素对绞股蓝遗传结构的影响 |
6.3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秦巴山区绞股蓝规范化栽培技术措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绞股蓝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 |
1.1.1 绞股蓝的种类和选育 |
1.1.2 绞股蓝的分布 |
1.1.3 秦巴山区绞股蓝的种质资源和分布 |
1.2 绞股蓝的植物学研究 |
1.2.1 绞股蓝的植物学形态 |
1.2.2 绞股蓝及同属植物的生药学研究 |
1.3 绞股蓝生物学的研究 |
1.3.1 绞股蓝生物特性的研究 |
1.3.2 绞股蓝生态特性的研究 |
1.4 绞股蓝栽培技术研究 |
1.4.1 绞股蓝在我国适宜栽培区及自然条件 |
1.4.2 绞股蓝栽培技术 |
1.5 绞股蓝化学成分研究 |
1.5.1 绞股蓝皂甙 |
1.5.2 黄酮类化合物 |
1.5.3 绞股蓝多糖 |
1.5.4 绞股蓝磷脂 |
1.5.5 氨基酸 |
1.5.6 维生素 |
1.5.7 无机元素 |
1.6 选题目的、依据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2.1 绞股蓝不同品种和类型的栽培试验研究 |
2.2.2 绞股蓝适宜种植密度的研究 |
2.2.3 绞股蓝适宜栽植时期的研究 |
2.2.4 搭架高度的研究 |
2.2.5 水分对绞股蓝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绞股蓝不同品种和类型的栽培试验研究 |
3.2 绞股蓝适宜种植密度的研究 |
3.2.1 不同种植密度对绞股蓝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 |
3.2.2 不同种植密度对绞股蓝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
3.2.3 绞股蓝适宜种植密度的选择 |
3.3 绞股蓝适宜栽植时期的研究 |
3.3.1 不同栽植时期对绞股蓝成活率和产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栽植时期对绞股蓝有效成分的影响 |
3.3.3 绞股蓝的适宜栽植时期的选择 |
3.4 搭架高度的研究 |
3.4.1 不同搭架高度对绞股蓝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 |
3.4.2 不同搭架高度对绞股蓝有效成分的影响 |
3.4.3 绞股蓝栽植的适宜搭架高度的选择 |
3.5 水分对绞股蓝生长发育影响 |
3.5.1 不同水分处理对绞股蓝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 |
3.5.2 不同水分处理对绞股蓝“402”干湿比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图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遮荫处理对绞股蓝叶形态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遮荫对绞股蓝形态结构的影响 |
2.2 遮荫对绞股蓝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 遮荫对绞股蓝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2.3.1 遮荫对大田栽培的绞股蓝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2.3.2 遮荫对盆栽绞股蓝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3 讨论 |
(6)矿质元素对绞股蓝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药用植物施肥 |
§1.3 矿质元素对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
§1.4 影响施肥效果的因素 |
§1.5 矿质元素施用要点 |
§1.6 绞股蓝生物学基础 |
§1.7 绞股蓝人工栽培技术 |
§1.8 绞股蓝组织培养技术 |
§1.9 绞股蓝化学成分、药理及毒理研究 |
§1.10 绞股蓝资源应用与产品开发概况 |
§1.11 研究内容概况介绍 |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与调查 |
§2.1 试验区基本地理气候概况 |
§2.2 试验区土壤基础肥力和理化性质 |
第三章 绞股蓝的生长发育规律、有效成分积累及矿质元素吸收动态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2 绞股蓝生长发育规律 |
§3.3 绞股蓝有效成分积累动态 |
§3.4 绞股蓝矿质元素吸收动态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大量元素对绞股蓝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
§4.1 研究方法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配比的氮、磷、钾对绞股蓝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2 不同配比的氮、磷、钾对绞股蓝的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
4.2.3 不同配比的氮、磷、钾对绞股蓝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
4.2.4 不同配比的氮、磷、有机肥对绞股蓝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5 不同配比的氮、磷、有机肥对绞股蓝的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
4.2.6 不同配比的氮、磷、有机肥对绞股蓝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
4.2.7 矿质元素对绞股蓝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矿质元素与绞股蓝生长发育的关系 |
4.3.2 矿质元素与绞股蓝总皂甙含量的关系 |
第五章 微量元素对绞股蓝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微量元素对绞股蓝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2 微量元素对绞股蓝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
5.2.3 微量元素配施对绞股蓝生长发育及其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
5.2.4 微量元素对绞股蓝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绞股蓝配方施肥技术 |
§6.1 绞股蓝氮、磷、钾肥效效应及最佳施肥模式研究 |
§6.2 绞股蓝氮、磷、有机肥肥效效应及最佳施肥模式研究 |
§6.3 绞股蓝氮、磷、钾、硼、锌肥效效应及最佳施肥模式研究 |
§6.4 绞股蓝叶面施肥技术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药用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Makino的GAP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药用植物绞股蓝的研究概况 |
1.1 绞股蓝的本草考证 |
1.2 绞股蓝的道地产区及药材质量的研究 |
1.3 绞股蓝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
1.4 绞股蓝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和测定方法 |
1.5 绞股蓝的组织培养研究 |
1.6 绞股蓝的GAP规范化种植研究 |
1.7 绞股蓝的规范化种植流程与质量控制研究 |
1.8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药用植物绞股蓝的种质资源研究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种质资源调查 |
2.2.2 优良栽培品系的确立 |
2.2.3 茎叶解剖结构的分析 |
2.2.4 叶表面结构扫描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平利县生态环境特点与绞股蓝生态学特性的适应状况比较 |
2.3.2 种质资源的调查 |
2.3.3 优良栽培品系的特性观察 |
2.3.4 茎叶解剖结构的分析 |
2.3.5 叶表面结构扫描分析 |
2.4 讨论 |
2.4.1 绞股蓝在平利县的种植适应性 |
2.4.2 绞股蓝优质种质资源的确认 |
2.4.3 叶表面结构的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药用植物绞股蓝的组织培养研究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外植体的获得 |
3.2.2 培养条件 |
3.2.3 愈伤组织诱导 |
3.2.4 愈伤组织的增殖 |
3.2.5 不定芽的诱导 |
3.2.6 生根培养 |
3.2.7 炼苗及移栽 |
3.3 研究结果 |
3.3.1 愈伤组织的培养 |
3.3.2 愈伤组织的增殖 |
3.3.3 不定芽的诱导 |
3.3.4 超声处理对芽增殖的影响 |
3.3.5 生根培养 |
3.4 讨论 |
3.4.1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 |
3.4.2 不定根的培养 |
3.4.3 绞股蓝芽的增殖 |
3.4.4 超声处理对绞股蓝芽增殖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药用植物绞股蓝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
4.3 研究结果 |
4.3.1 绞股蓝植株性状观察 |
4.3.2 绞股蓝的生长动态分析 |
4.3.3 不同施肥处理下绞股蓝植株的生长比较 |
4.3.4 不同光照下绞股蓝植株的生长比较 |
4.3.5 绞股蓝药用成分变化的研究 |
4.4 讨论 |
4.4.1 生态因子对绞股蓝生长的影响 |
4.4.2 生态因子对绞股蓝皂甙含量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药用植物绞股蓝GAP质量标准的研究 |
5.1 研究材料 |
5.2 研究方法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绞股蓝标准曲线的绘制 |
5.2.3 绞股蓝皂甙A的测定方法 |
5.2.4 供试品的制备 |
5.2.5 绞股蓝性状鉴定 |
5.3 研究结果 |
5.3.1 绞股蓝的水分测定 |
5.3.2 杂质的检测 |
5.3.3 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 |
5.3.4 绞股蓝的定性鉴别 |
5.3.5 皂甙含量测定 |
5.4 小结 |
第六章 药用植物绞股蓝适宜采收期的研究 |
6.1 研究材料 |
6.2 研究方法 |
6.2.1 仪器、试剂 |
6.2.2 适宜采收期的研究 |
6.3 研究结果 |
6.3.1 生物量的研究 |
6.3.2 有效成分积累动态的研究 |
6.3.3 适宜采收期的确立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绞股蓝属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绞股蓝属研究概况 |
1.1 绞股蓝属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
1.2 绞股蓝属分类学研究 |
1.3 绞股蓝属系统学研究 |
第二节 群体遗传学及亲缘地理学研究方法 |
2.1 种群遗传学研究方法 |
2.2 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方法 |
2.3 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
第三节 植物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 |
3.1 关于遗传多样性研究 |
3.2 群体遗传结构与保护策略的制定 |
3.3 关于亲缘地理学研究 |
3.4 分子标记在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 |
3.5 关于保护方法的讨论 |
第四节 存在问题与本研究目的 |
4.1 存在问题 |
4.2 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二章 绞股蓝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一节 ISSR分子标记分析绞股蓝遗传多样性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二节 ISSR分子标记分析绞股蓝属部分物种遗传多样性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绞股蓝属亲缘地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绞股蓝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保护遗传学研究 |
1 绞股蓝属濒危机制讨论 |
2 优先保护种群的确定 |
3 绞股蓝属的保护策略 |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广东石灰岩洞穴维管植物区系和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洞穴生物研究现状 |
1.2.2 洞穴植物区系的研究现状 |
1.2.3 洞穴植物生态学研究现状 |
1.2.4 洞穴植物引种驯化研究现状 |
1.2.5 洞穴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现状 |
1.2.6 洞穴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广东石灰岩洞穴维管植物名录的编写 |
2.2.2 维管植物区系的研究 |
2.2.3 植物濒危情况分析 |
2.2.4 洞穴野生观赏植物的分析与评价 |
2.3 研究方法 |
2.3.1 资料收集 |
2.3.2 野外调查 |
2.3.3 室内标本整理与鉴定 |
2.3.4 植物区系统计分析 |
2.3.5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析与评价 |
2.3.6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利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调查洞穴统计 |
3.2 洞穴维管植物区系特点与性质 |
3.2.1 蕨类植物区系特点与性质 |
3.2.2 种子植物区系特点与性质 |
3.2.3 广东与广西石灰岩洞穴植物区系比较分析 |
3.3 广东石灰岩地区洞穴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析 |
3.3.1 广东石灰岩地区洞穴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种类组成分析 |
3.3.2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生活型分类分析 |
3.3.3 园林用途分类分析 |
3.3.4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 |
3.4 洞穴植物保护与利用分析 |
3.4.1 珍稀濒危物种的组成与分布 |
3.4.2 建议列入保护植物名单 |
3.4.3 洞穴植物资源目前面临的威胁与解决对策 |
4 讨论 |
4.1 洞穴植物区系特征 |
4.2 洞穴植物多样性保护 |
4.3 野生观赏植物分析与评价 |
5 结论 |
5.1 广东石灰岩地区洞穴植物区系特点与性质 |
5.2 广东石灰岩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 |
5.3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析与评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广东石灰岩地区洞穴维管植物名录 |
附录二 :部分垂直绿化和室内观赏植物图片 |
四、绞股蓝的生态特性和栽培技术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绞股蓝结构和发育与其总皂甙积累相关性的研究[D]. 刘世彪. 西北大学, 2005(03)
- [2]药用植物绞股蓝种质资源研究[D]. 庞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06(10)
- [3]绞股蓝属植物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学研究[D]. 张笑. 西北大学, 2019(01)
- [4]秦巴山区绞股蓝规范化栽培技术措施的研究[D]. 郭晓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5]遮荫处理对绞股蓝叶形态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刘世彪,胡正海.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4(04)
- [6]矿质元素对绞股蓝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D]. 张辰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4)
- [7]药用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Makino的GAP相关技术研究[D]. 王佩香. 陕西师范大学, 2005(12)
- [8]提高绞股蓝皂甙含量途径的探讨[J]. 向善荣,张玉珍,胡文新,张棣芬,张巴克. 江西农业学报, 1995(02)
- [9]绞股蓝属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地理学研究[D]. 王翀. 西北大学, 2008(08)
- [10]广东石灰岩洞穴维管植物区系和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筛选[D]. 黄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