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动名词和名词化动名词的使用

区分动名词和名词化动名词的使用

一、动名词与名词化动名词用法判别(论文文献综述)

张林卉[1](2021)在《关于日语“二字汉字形容词+化”的研究》文中提出

杨玲[2](2021)在《日语新闻标题语法研究》文中指出新闻标题因其自身在文体和语法表达上呈现的特殊性,一直以来引发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朱 1992;寺川 1992;水内 2001;野口 2002;野田 2006;森山 2009;青山 2016;丁 2016;刘 2017)。既往研究多从标题中的缩略语、助词省略以及标题的结句方式(动名词结句、助词结句)进行了分析和考察。这些研究为探索标题语法的特征做出了开拓性的尝试。但是既往研究仍存在以下的问题与不足:(1)缺乏对新闻标题语法,尤其是标题时态和情态表达的系统性、整体性描述。(2)新闻标题作为信息传递的介质,缘何呈现出这些特性,对其背后的机制及原理未进行深入探析。(3)儿童新闻标题呈现出与一般新闻标题不同的特性。二者间存在何种异同、有何关联,既往研究尚未对此进行进一步探索。针对既往研究的不足和问题,本文主要设定以下3项研究课题:(1)对新闻标题语法进行系统分析,明晰标题语法中时态和情态表达的特质。(2)从信息传递,主要是信息压缩的角度,对新闻标题背后的机制和策略进行探析。(3)引入儿童新闻标题与一般新闻标题进行对比,探索新闻标题语法的阶段性。本文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交代研究对象和方法、既往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课题。第二章主要明晰了标题的定义及性质。第三章至第六章为论文主体部分。第七章为总结与展望。各章节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三章主要分析了以动词结句的新闻标题时态特征。在时态上,标题语法超越了一般语法中ル形(非过去)和タ形(过去)的二元对立。标题中ル形为“无标记”(无标),而タ形则为“有标记”(有标)。ル形在标题中呈现了无时态性(脱テソス性),仅用于陈述与表达事态概念。而与之相对,标题中的タ形除却个别情况作为时态标志使用(引用以及过去完成)之外,大多表示情态用法。这与一般语法呈现出对立性。一般语法中,タ形也兼具情态功能,但一般认为タ形表时态是其主要功能及中心用法,而将タ形的情态用法视为其边缘(周辺的)用法,但是在标题语法中,タ形的情态用法转而成为其主要用法,而时态成为其边缘性用法。第四章描述并分析了以助词结尾的新闻标题的时态和情态表达。格助词「ヘ」在新闻标题中成为了时态标记。新闻标题表示未来时态有3种方式:(1)动名词+へ(2)未来时间+动词(3)未来时间+动名词+ヘ。「ヘ」在新闻标题中与一般动名词连用,标记将来时态。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看,这是概念域从空间场域向时间场域的投射,这一投射也符合山梨(1993;2000)所指出的语义扩张路径。既往研究一般认为「ヘ」表示“临近的未来”,但通过调查却发现,「ヘ」在标题中具有以下特性:第一,几乎不与时间副词「めす」共现;第二,这种搭配限制源于格助词「ヘ」基本义含有“远距性”(远隔性)。第三,「ヘ」的语义空间场域向时间场域投射,语义虽然扩展,但仍受其基本语义特征的制约。标题句末助词「も」「を」也在标题语法中获得了新的情态用法。标题句末提示助词「も」可表并列、极限,另外还兼有表可能性的情态用法。而标题句末格助词「を」则表达希望、要求、义务或呼吁。这两个助词在标题中的高频使用,为完善标题语法的情态表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か」则延续了一般语法的用法,在标题中表示疑问。但是因新闻标题作为大众传媒的信息手段,[か」除了表示纯粹的疑问之意,还具有修辞性疑问的功效(无疑而问),从而吸引读者阅读,实现新闻媒介的传播目的。标题中的「ヘ」「も」「か」三者之间存在用法上的交叉性或者连续性。三者按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来说,「ヘ」>「も」>「か」。表示可能性的概率来看,概率最大为「ヘ」。「も」和「か」之间存在交叉,部分情况下二者可以互换,但是二者互换时存在语义和使用上的差异。第五章主要从信息传递,主要是信息压缩的角度分析了新闻标题的机制和策略。标题语法之所以呈现这样的特质,主要由于标题语法受到双重限制:空间限制+字数限制。如何在固定的空间(版面)内、有限的字数(一般为7-11字)限制下,尽可能传递更多更重要的信息是标题面临的课题与使命。如何将新闻报道的内容提炼并表达出来,其中又需要运用怎样的策略和机制呢?本章援用石井正彦(1993;2001;2014)对压缩性文章实现路径的3个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3个标题信息压缩的策略:要约化、临时成词化和凝缩化。动名词词尾「すゐ」的脱落,以及标题中助词脱落和缩略语属于要约化策略。标题中大量出现的临时词,则是基于临时成词化的策略而来。而助词结句且获得新的用法,则属于凝缩化策略。第六章则主要探讨了新闻标题信息压缩策略的阶段性,主要引入儿童新闻标题形态作为对比。儿童新闻既有一般语法的特性,同时兼有标题语法的特点,可视作信息压缩的中间形态。儿童新闻标题和一般新闻标题的差异,体现了信息压缩的阶段性。本章还通过问卷调查,从新闻标题中的缩略语、助词结句标题及文体特征着手,解析了日语母语者与中国日语学习者对标题认知的异同。第七章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归纳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并指出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论文是对日语标题语法的系统性研究,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Ⅰ)全面系统地从语法层面对动词和助词结句的新闻标题的时态和情态用法进行了严谨细致的分析。标题中ル形不仅可以表示过去、现在,还可以表示未来,所以本质上标题中的ル形并非既往研究所说的“历时现在时”的用法,其本质是脱离时态的无标记用法。而与之相对,タ形则为有标记的用法。这与小说或者口语呈现本质差别。与标题中ル形仅表概念意义的“无标”性相反,タ形呈现出单纯表示过去时态之外的“有标”性,这是夕形在标题中的弱时态性及向情态用法的转向。在助词结句的标题中,时态和情态也有新的表达方式。助词「へ」在标题中成为表示未来时间的时态标记,但一般不与「ぁめす」共现。而助词「も」「を」在标题中则具有了情态用法。表示事态实现的可能性时,助词「へ」「も」「ぉ」存在用法的交叉性。(Ⅱ)从信息传递和信息压缩的角度,探析了新闻标题语法的机制和策略。本质上,标题作为信息传递的要素,在空间和字数双重限制下发展出独特的表达特征。而如何实现最少字数内最大的信息传递,需要对信息进行压缩,而压缩策略则主要包括三个:要约化、凝缩化和临时成词化。(Ⅲ)从信息压缩的阶段性,比较了儿童新闻标题与一般新闻标题的异同。笔者通过自建对照语料库,从词汇、语法表达和文体角度进行详实的对比和考察发现:作为信息压缩的不完全状态,儿童新闻标题体现了信息压缩的中间形态,而一般新闻标题则是信息压缩的成熟形态。儿童新闻标题和一般新闻标题呈现出新闻标题语法的阶段性。

张入元[3](2020)在《从有无时态形式的交替看动名词谓语句的句法特征》文中认为日语语法研究中,动词谓语句和名词谓语句的研究众多,但是对于动名词谓语句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本文主要以二字汉语动名词为研究对象,以动名词谓语句是否具有时态形式的交替为切入点,分析动名词谓语句的句法特征。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明确了动名词和动名词谓语句的定义、范围、特征的基础上,利用语料库进行语料的收集。通过分析所搜集的语料,本文将动名词谓语句分为两大类,即具有时态形式交替的类型和不具有时态形式交替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这两大类型的次类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从词性上看,本文认为动名词具有名词性、动词性和形容词性。此外,虽然所有的动名词都具有动词性和名词性,但是具有形容词性的动名词多为表示心理活动的动名词。随后,本文主要讨论了在动名词谓语句中“ダ”的语义和功能。本文认为在动名词谓语句中“ダ”主要具有两种功能。一种是语法范畴上表示语气,另一种是词法范畴上用作系词。通过分析“ダ”的两种不同功能与动名词谓语句的关系,本文得出以下相关结论。当“ダ”表示语气时,“ダ”本身表示对该事件的主观判断,主观性强。以语气“ダ”结句的动名词谓语句虽然表示对该事件的判断,但是由于在具体的语境中存在接收信息的一方,动名词谓语句就会派生出新的语义,即“事件的传达”。此类动名词谓语句强调“此时此刻要传达某件事”,其现场依存性较强,因此只能采用非过去式,不具有时态形式的交替。而当句子表示虚拟语气时,具有时态形式的交替。这是由于当句子表示虚拟语气时,说话人既可以以发话的时间点为视角,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反事实的判断;也可以以该事件的成立时间点为视点,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反事实的判断。当说话人选择前者时,句子采用非过去式;当说话人选择后者时,句子则采用过去式。当“ダ”表示系词时,同样表示对该事件的判断,但这里所说的判断一般是指基于事实的客观判断,所以主观性较弱。此外,从所收集的例句中可以观察到表示状态的动名词谓语通常会出现在这一类型的动名词谓语句中,因此本文认为以系词“ダ”结句的动名词谓语句通常表示对相关状态的判断和叙述,且具有时态形式的交替。当动名词谓语句表示说话人在发话的时间点对该状态的判断和叙述时,采用非过去式;当动名词谓语句表示说话人对过去的某种状态的判断和叙述时,则采用过去式。然而,当以系词“ダ”结句的动名词谓语句出现在特殊的语境中时,即出现在“回想某事”和“发现某事”这两种语境中时,句子便只能采用过去式,不具备时态形式的交替。在表示回想的动名词谓语句中,如果该事件尚未发生,则该句表示回想某计划(即计划在何时或者何地实现某事件);如果该事件过去已经发生,则该句表示对已经发生过的该事件的回想。而表示发现语义的动名词谓语句一般存在于具有发现含义的条件句中,表示发现某事件,且该事件已经成立。此外,当“ダ”表示语气时,动名词谓语句的性质更倾向于动词谓语句,当“ダ”用作系词时,动名词谓语句的性质则更倾向于名词谓语句。

权志成[4](2019)在《英语动词名词搭配错误校正模型构建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动词与名词的搭配使用是英语的基本语法结构,也是学习掌握的难点。搭配可以弥补由于词汇、语法和语境无法表达的语义,搭配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搭配能够准确的表达,而搭配错误则会造成表达混乱。造成英语动名词搭配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受母语习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影响。通过列举英语动名词搭配几种错误类型,分析英语动名词搭配错误的主要原因,提出构建英语动名词搭配错误校正模型的方法,以达到促进英语学习和应用的目的。

徐晗[5](2019)在《《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对比研究》文中认为《通用汉言之法》和《中国言法》是两位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马士曼分别出版于1815年和1814年的汉语语法着作。作为英国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先河之作,两部着作对汉语语法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两部着作可以看做是英国早期汉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是英国汉学走向专业的标志,为以后的英国汉学尤其是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方向和范例,对后来英国传教士的汉语研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两部着作的语法体系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描写与解释结合的方法,共时和历时结合的方法以及对比研究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两部着作的语法体系进行研究,以期挖掘两部着作的语言学价值与相互关系。本文的写作对于欧洲汉学史、世界汉语教学史、汉语语法学史以及丰富两部着作的研究成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有关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价值。第二至七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将两部着作的语法体系进行对比。第二章介绍两位作者的生平与学术成就,并将两部着作的整体框架进行对比。第三章将两位作者的语言背景进行对比,从着作体现的语言背景以及语料选择两个方面展开,这对作者语法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第四章是全文的核心章节,将两部着作的词类系统进行对比研究,在对比时以现代汉语标准为参照,并分析其认识的正确性与不足。第五章对两部着作的句法研究进行对比,关注两位作者对汉语语序认识的正误。第六章分析两位作者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揭示其语言学背景。第七章将两部着作与《马氏文通》进行对比,考察其学术地位及其局限性。第八章为结语,概括本文的考察结果,指出自已存在的不足。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一、在词类上,两部着作对汉语词类的划分大体相似,均受到西方语法体系影响,和前人比更重视汉语独特性,为之后传教士的汉语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二、在句法上,两位作者注意到了汉语语序的重要性,符合汉语实际。马士曼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汉语构词法以及词类与句子成分的关系,较前人更为进步。三、两部着作年代接近,理论基础相似,某些观点相似在情理之中。但《通用汉言之法》是一部口语语法着作,而《中国言法》是一部文言语法着作,有各自不同的研究重点。因此,笔者认为两部着作之间不构成抄袭,但可能存在借鉴和参考。

唐晓东[6](2019)在《英语句法配置的述谓性研究 ——类型学视角》文中指出为弥补传统英语教学语法在理论体系建构和理论解释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尝试从语言类型学视角,以述谓这一句法功能为主线,重新梳理和界定相关工具性概念,对英语述谓结构的句法配置进行系统性描写、分析和解释,用理论语法研究成果解释英语教学语法,建构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强的英语教学语法理论解释体系。语言的核心功能是述谓。一个完整的述谓结构由指称语和述谓语构成。一个句子包含至少一个述谓结构。如何在英语单位句子中标记一个或多个述谓结构是个句法问题。本文将英语述谓结构的直接构成单位,即短语,进行七分,在此基础上推定英语简单句的句法标记方式为只标记主要述谓成分,指称成分和辅助述谓成分为无标记形式,该句法标记方式就英语语言自身而言是最经济的。在分析英语主要述谓和辅助述谓的句法组合关系时,本文得出:1)英语句法结构的标记项全部居于结构首位,符合VO型语言核心居首(结构右分支)的共性倾向。2)排除并列项的情况下,英语单位句子中存在0-9个辅助述谓成分的句法槽位。同时,本文发现句法结构的述谓性对英语句法配置具有较强解释力,具体表现在:1)人类语言中述谓性短语倾向多于指称性短语:英语仅负责述谓的短语有4类,仅负责指称的短语有1类,既可述谓也可指称的短语有2类。2)跨语言N-V结构是最典型的述谓结构,居于V槽位的句法结构倾向具有述谓性:英语指称性结构居于V槽位时,也会获得述谓性。3)冗余述谓缺省原则:在充当述谓性成分的结构中,如果存在可以或倾向删除的具有述谓性的成分,那么,这个可以或倾向删除的述谓性成分是冗余述谓项,其所在结构中必定含有其他能够赋予该结构述谓性的成分。本文重点讨论了英语中介词和being的省略现象。论证过程中,本文重新界定的传统英语教学语法的相关工具性概念有:短语、分句、小品词(归入“副词”类别)、补语、双宾结构(归入“宾补结构”)、独立主格结构(界定为“独立宾格结构”)。文末从短语类别、句法标记方式、句法组合与聚合关系三方面,论证了英语句法配置具有理据性。本文旨在桥接理论语法与英语教学语法,充分发挥理论对应用的解释和指导作用,可为英语句法研究和句法教学提供参考,为跨语言视角的单语句法研究提供参考。

杨佳[7](2018)在《日语对象语格标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以共时的视角,以日语对象语为中心进行了考察。从对象语一词的名称入手,考察和分析了与对象语共现的谓语的意义特点及句法特征、用于标记对象语的格助词ガ?ヲ所表示的意义和句法关系、以及对象语的句法特征等。另外,跳出日语的范围,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探求了对象语形成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理解和看待日语中的对象语,加深了对这一成分的理解。各章内容和结论总结如下。第一章首先明确了格这一概念所表示的意义、格在不同语言中的不同标记方法、以及日语中的格标记体系,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论文结构等做了说明。第二章是对先行研究的概括。在日语中,对于“对象语”的理解和界定并不统一,不同学派和学者往往各不相同,因此对各类说法进行了概括。另外也从认知语言学和格语法的角度对格助词「が」的功能论述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历时的视角,梳理了「が」从连体助词向格助词的转变和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指出问题点,表明本文的研究意图和定位。第三章首先对迄今为止运用于不同语言理论和研究中的“对象”“对象语”“对象格”等意义存在交叉重叠但又不尽相同的概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各个词汇所表示的意义范畴,从而避免引起混乱。另外,对比了如果将对象语翻译为英语、汉语或者韩语,在不同语言中会表现为什么句子成分。并考察和分析了对象语在日语中的句法特征,结论是虽然是主格标志,但对象语不起到主语的任何句法功能,不能视为主语。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要将其视为宾语,它又只表现出微弱的宾语句法功能。第四章中首先分析了格助词「を」所能表示的意义关系,认为不受意志性和状态性语义的限制,表示动作主体对客体的“支配性”这一意义关系始终贯穿了格助词「を」的使用,是最基本的意义关系。另外,与对象语共现的谓语动词具有“状态性”特征,但这还不能将这一类谓语加以区别。因此,不同于传统的对于动词的自动词/他动词的两分法,或者以体特征为基础的四分法,本文提出不单使用一个标准,而是同时用动作主体和状态性两个标准的分类法。在此基础上结合配价,就能够将要求与对象语共现的“二价状态谓语”分离出来,并易于区分论元的语义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对象语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判定的标准。另外,通过梳理「が」从连体助词向格助词的转变和形成过程,本文认为,格助词「が」继承了连体助词的用法所含有的“焦点化”机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格助词的选用。第五章从语言类型学的立场出发,探求了对象语产生的原因和如何理解对象语。日语属于典型的主格-对格型语言,在表层的格标记体系上表现出(A=S≠P)的特征,在深层的句法关系上,同样表现出句法关系上的对格性。另一方面,在复合词的构成和小句的名词化等情况下,也具有(A≠S=P)的能格性特征。究其原因,是由于谓语动词的非宾格性造成的。即自动词句的主语S在深层的语义关系上,其实是谓语的对象P而非主体,因而句法上与P被相同对待。与此相对,自动词句的主语S在深层语义关系上仍是主体A而非客体,那么这样的动词就是非作格动词。非宾格性主要由意志性的有无决定,同时也受到名词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以及谓语的时/体特征的影响。在日语中与对象语共现的谓语正是由于具备了状态性和非意志性的语义特征,在句中往往表现为非对格性,从而要求与深层的对象标记为主格。第六章在之前论述的基础上,利用语料库的用例进行了检验和论证。一般来说,对象语应以ガ格标记,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ガ?ヲ共同使用和交替使用的情况。这两者是否可以任意交替使用?如果不能交替而只能选择其一,那么是收到了何种因素的制约?如果可以交替使用,那么不同格助词的使用带来的语义差异是什么?作为结论,第四章所述的ヲ格所表示的支配性语义关系、ガ格所含有的焦点化机能、以及第五章所述的来源于谓语的语义概念的“非对格性”都与ガ?ヲ的选择有紧密的关联。在受到谓语部分或句子中词汇、句法或者意义等方面的制约,需要明确表示主体对客体的支配关系的情况下,一般要求用ヲ格,即他动词句;而当不需要表明主体,而是以客体为中心进行表述的情况下,一般要求用ガ格,即作格句。他动词句和作格句的选择,其实也反应了我们在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并转化为语言的过程中的一种差异。第七章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今后的研究课题。

王舒祎[8](2018)在《论现代汉语中动词名词的兼类问题》文中指出关于现代汉语动名兼类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对于动名兼类的判别依据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因此本文以《词汇等级大纲》中的甲级词汇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现代汉语中动词名词的兼类问题。第一章,绪论。从现代汉语动名兼类词、英语动名兼类词以及英汉动词名词之间的对比三方面,梳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以及数据来源。第二章,对现汉动名兼类三种代表性处理策略的分析。三种代表性的策略分别是人为限制兼类词数量、动词归入名词、不限制兼类词的数量。分析中我们参照英语兼类词的处理方法,同时根据现代汉语和英语的语言事实,证明了现有的处理策略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重新探究。第三章,对兼类调查词表中现汉动名兼类情况的调查。我们借助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版)中甲级词作为调查词表,排除同音现象的干扰,共计1099个词。借助该词表来调查了《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三版)中对动词和名词的词性标注情况,结合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统计动词名词的兼类比重为3.37%。第四章,以语法组合功能为标准来鉴别动词和名词的兼类。我们通过考查词的组合特点,将对象分为同时具备动词和名词组合特点的词、只具备动词组合特点而不具备名词组合特点的词,并得到动词名词兼类的比重是9.01%。第五章,对动名兼类现象的理论思考。首先是利用兰盖克的“侧面凸显”理论,证明动词和名词在语义上有密切的联系。其次根据乔姆斯基等人的理论,论证了动词名词的兼类问题实质上是语法问题。最后利用俄语、日语的材料,论证了现汉动词名词兼类的难点在于汉语的动词等实词缺乏形态变化尤其是构形变化,同时汉语在句法上允许动词充当主宾语。第六章,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不足。本文主要观点是不能人为限制动词名词兼类,要根据语言事实。因此需要根据组合上的句法特点来断定词性是动词、名词还是动名兼类,而不能根据是否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来作此判断。

李盼[9](2018)在《关于中日“完成”动词自他性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汉语サ变动词自他性,至今为止学者们从很多角度展开了对它的研究。这些先行研究主要是从语法论、意味论、形态论以及中日对照的角度进行探讨。此外,从误用的角度,针对中国人学习者的习得状况进行的研究也很盛行,但将个别单词抽出的研究却很少。虽然汉语里面也存在和日语相似的自他两用动词,但对关于中日同形的自他两用动词的自他性进行的对比研究却很欠缺。本文以中日同形动词“完成”为考察对象,利用语料库,对两者的使用实态、共起名词、被动与使役的自他性以及中日对译的对应进行考察,辨明两者的特征与异同。首先,在基于先行研究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对日语「完成」和中文“完成”自他用法的使用实态进行了考察。日语以《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BCCWJ》中抽出的「完成」的自动词用法和他动词用法合计146例为考察对象,中文以从《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抽出的“完成”的自动词和他动词用法137例为考察对象。具体地将例句进行自他用法分类,统计其使用频度。得出的调查结果为:日语的「完成」偏向自动词用法,而中文的“完成”则具有倾向于他动词用法的特征。其次,从共起名词角度分析日语「完成」和中文“完成”的自他性。基于先行研究的分类基础,将共起名词分为人、具体物(无生物)、抽象物和事件四类。并将收集的例句分为自动词场合和他动词场合,考察两种场合下的共起名词。得出的结论是:中文的“完成”具有容易与抽象物名词共起的倾向,而与日语「完成」共起的名词类别较广泛。接着,从ボイス角度分析日语「完成」的自他性,主要从「完成」的被动和使役表现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就是分析自动词句「が完成する」和被动句「完成される」的使用区别,以及他动词句「を完成する」和使役句「完成させる」的异同。得出的结论是:「完成される」多用于连体修饰形,并且在动作主于前文脉中出现或者被暗示的场合下也常被使用。使役句「完成させる」则多用于无生物名词做主语的场合,或者「を」格未被明示的场合。最后从中文“完成”的日译探讨两者的对应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实际在将中文“完成”翻译成日语的场合,很少用日语「完成」来翻译,而是多用「果たす」或者「达成する」来进行翻译。

胡辰[10](2018)在《现代汉语形式动词和名动词的语法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形式动词作为现代汉语动词大类中的特殊封闭小类活跃在多种语法现象中,其数量有限,但使用频率却很高,多用在正式的书面语中。名动词是朱德熙在论述准谓宾动词宾语时提出的一类特殊词类,名动词本身是动词,兼有名词性质,属于现代汉语兼类词中的热点板块。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围绕形式动词的名称由来和定义的确定展开,比较了形式动词和其它名称的立类特点和差异以及各自的局限性,进而根据其立类特点和一般语法、语义特征,正式确定其定义。在定义基础之上,结合前人观点,尝试给出形式动词的判定标准。第二部分主要确定了形式动词的范围,首先归纳文献中的“疑似”形式动词成员;然后借助《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和《汉语动词用法词典》筛选出符合形式动词虚化语义特征的义项;接着,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检索其后带的宾语,并进行分类,和统计;最后将三方面结合,一一排查,确定形式动词的范围。第三部分主要围绕形式动词和一般动词的特点比较,以及对确定的形式动词成员展开内部分类、差异比较与功能研究。第四部分主要比较分析了名动词与历史上的“名物化”等概念和英语中的“V-ing”词差异。该部分还对做形式动词宾语的名动词进行词性讨论。此外,这部分还重点论述了朱德熙先生所提出的关于名动词的8条判断标准的不足之处。最后,在前文所确定的形式动词基础之上,检索其后带动词宾语的情况,从语义和语法的角度出发,试图总结出名动词的判别标准。

二、动名词与名词化动名词用法判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名词与名词化动名词用法判别(论文提纲范文)

(2)日语新闻标题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序论
    第一节 はじめに
    第二节 先行研究
    第三节 研究课题
    第四节 本论文の构成
第二章 见出しの定义及ぴ性质
    第一节 见出しの定义づけ及ぴ机能
    第二节 见出しの分类
    第三节 见出しの性质
第三章 见出しの文法——动词止め见出し
    第一节 先行研究及び问题点
        1.1 先行研究
        1.2 先行研究の问题点
    第二节 ル形
        2.1 见出しにぉけるル形
        2.2 ル形のテンポテリテイ
        2.3 ル形の无标化
    第三节 タ形
        3.1 一般文法のタ形用法
        3.2 见出しにぉけゐタ形
        3.3 タ形の有标化
第四章 见出しの文法——助词止め见出し
    第一节 「へ」止め见出し
        1.1 先行研究及び问题点
        1.2 仮説提起及び考察
        1.3 「へ」の多义性
    第二节「も」止め见出し
        2.1 先行研究及び问题点
        2.2 「も」の用法分类
        2.3 「も」の多义性
    第三节「を」止め见出し
        3.1 先行研究及び问题点
        3.2 「を」の用法分类
        3.3 「を」のモ一ダル性
    第四节 「か」止め见出し
        4.1 先行研究及ぴ问题点
        4.2 [か」の用法分类
        4.3 「か」の多义性
第五章 见出しのメカニズム——情报圧缩
    第一节 情报伝达
        1.1 情报伝达の概念付け
        1.2 情报伝达モデル
    第二节 情报圧缩
        2.1 先行研究
        2.2 情报圧缩の定义づけ
        2.3 情报圧缩のス卜ラテジ一
    第三节 要约化
        3.1 略语
        3.2 动名词
    第四节 临时一语化
    第五节 凝缩化
第六章 见出しの段阶性
    第一节 子供向け见出し
    第二节 子供向け见出しと一般向け见出しの比较
    第三节 情报压缩の段阶性
    第四节 见出しに関ずるァンケート调查
第七章 终章
    第一节 本研究の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のオリヅナリティ
    第三节 今後の课题と展望
参考文献
付録1 モ止め见出しの前接语リス卜(上位100语)
付録2 ヲ止め见出しの前接语リス卜(上位100语)
付録3 力止め见出しの前接语リス卜(上位100语)
付録4 『朝日新闻』1999年「をVN」の调查结果
付録5 学习者ァンケート调查表及びその结果
付録6 母语话者ァンケート调查表及ぴその结果
付録7 2019年3月分NHK子供向け见出し及ぴ一般向け见出し

(3)从有无时态形式的交替看动名词谓语句的句法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序章
    0.1 问题提起
    0.2 研究目的と方法
    0.3 研究の意义
    0.4 表记方法
第一章 先行研究
    1.1 动名词の定义と范囲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1.2 动名词述语文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1.3 先行研究の不足と本稿の立场
第二章 动名词及び动名词述语文について
    2.1 动名词について
    2.2 动名词述语文について
        2.2.1 动名词述语文の定义と特徴
        2.2.2 动名词述语文における「ダ」の意味と机能
第三章 时制形式の交替できる动名词述语文
    3.1 状态叙述动名词述语文
        3.1.1 予定済みの状态叙述动名词述语文
        3.1.2 状态性述语による状态叙述动名词述语文
    3.2 反事実仮想の动名词述语文
第四章 时制形式の交替できない动名词述语文
    4.1 非过去形しかない动名词述语文
        4.1.1 过去事态提示动名词述语文
        4.1.2 现在事态提示动名词述语文
        4.1.3 未実现事态提示动名词述语文
    4.2 过去形しかない动名词述语文
        4.2.1 回想の动名词述语文
        4.2.2 条件节による発见の动名词述语文
终章
参考文献(年代顺)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4)英语动词名词搭配错误校正模型构建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语动词名词搭配错误的几种类型
    1.近义词使用错误
    2.语法结构搭配错误
    3.非词汇化动词使用错误
二、英语动词名词搭配错误的原因分析
    1.受汉语思维的影响
    2.英语词汇量的不足
    3.英语语法掌握不牢
三、英语动词名词搭配错误校正模型的构建方法
    1.建立完善英语语料库
    2.应用大数据重点分析
    3.采用计算机辅助判别
四、结束语

(5)《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价值
    1.2 研究现状
        1.2.1 语法角度研究
        1.2.2 世界汉语教学角度研究
        1.2.3 语音角度研究
        1.2.4 韵律角度研究
        1.2.5 语料角度研究
        1.2.6 其他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4.1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
        1.4.2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
        1.4.3 对比研究的方法
        1.4.4 数据统计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作者及其着作
    2.1 马礼逊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2.1.1 马礼逊生平
        2.1.2 马礼逊汉语学习经历
        2.1.3 马礼逊的学术成就
    2.2 马士曼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2.2.1 马士曼生平
        2.2.2 马士曼的汉语学习经历
        2.2.3 马士曼的学术成就
    2.3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简介
        2.3.1 《通用汉言之法》简介
        2.3.2 《中国言法》简介
        2.3.3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内容大纲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言背景对比研究
    3.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体现出的语言背景
        3.1.1 马礼逊《通用汉言之法》体现的语言背景
        3.1.2 马士曼《中国言法》体现的语言背景
    3.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料对比研究
        3.2.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料来源对比
        3.2.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料选择缘由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词类对比研究
    4.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名词对比研究
        4.1.1 名词概述对比研究
        4.1.2 名词的数对比研究
        4.1.3 名词的格对比研究
        4.1.4 名词的性对比研究
        4.1.5 名词对比研究小结
    4.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量词对比研究
        4.2.1 量词表对比研究
        4.2.2 早期传教士汉语量词研究
        4.2.3 量词对比研究小结
    4.3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形容词对比研究
        4.3.1 形容词原级对比研究
        4.3.2 形容词比较级对比研究
        4.3.3 形容词最高级对比研究
        4.3.4 形容词对比研究小结
    4.4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数词对比研究
        4.4.1 数词写法对比研究
        4.4.2 基数词与序数词对比研究
    4.5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代词对比研究
        4.5.1 人称代词对比研究
        4.5.2 物主代词对比研究
        4.5.3 疑问代词对比研究
        4.5.4 指示代词对比研究
        4.5.5 关系代词对比研究
        4.5.6 分布代词对比研究
        4.5.7 不定代词对比研究
        4.5.8 集体代词和相互代词
        4.5.9 代词对比研究小结
    4.6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动词对比研究
        4.6.1 动词分类对比研究
        4.6.2 动词语气对比研究
        4.6.3 时态对比研究
        4.6.4 动词对比小结
    4.7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副词对比研究
        4.7.1 相似副词
        4.7.2 次数和序数副词
        4.7.3 数量和比较副词
        4.7.4 时间和位置副词
        4.7.5 约数、疑问、肯定、否定副词
        4.7.6 副词对比研究小结
    4.8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虚词对比研究
        4.8.1 叹词对比研究
        4.8.2 介词对比研究
        4.8.3 连词对比研究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句法对比研究
    5.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句法概述对比研究
    5.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句法对比研究
        5.2.1 名词用法对比研究
        5.2.2 形容词用法对比研究
        5.2.3 代词用法对比研究
        5.2.4 动词用法对比研究
        5.2.5 副词用法对比研究
        5.2.6 虚词用法对比研究
    5.3 《中国言法》汉语构词法研究
        5.3.1 表示阶层、职业和称呼的复合词
        5.3.2 汉字重叠构成的复合词
        5.3.3 意义相近的两个汉字连用构成复合词
        5.3.4 意义不同的两个汉字连用构成复合词
        5.3.5 国内构词法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来源研究
    6.1 西方语言学理论背景
        6.1.1 希腊—罗马语言学系统
        6.1.2 内布利亚拉丁语法
        6.1.3 普遍唯理语法
        6.1.4 普遍语法
    6.2 早期西方汉语语法研究
        6.2.1 《通言》与《中国言法》之前的传教士汉语语法着作
        6.2.2 欧洲本土汉学家汉语语法研究
        6.2.3 《华语官话语法》与《中国官话》的汉语语法体系
    6.3 马礼逊和马士曼对语法体系认识的发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的学术地位
    7.1 《通用汉言之法》、《中国言法》与《马氏文通》语法体系比较
        7.1.1 词类对比研究
        7.1.2 句法对比研究
    7.2 《通用汉言之法》的价值与局限
        7.2.1 《通用汉言之法》的价值
        7.2.2 《通用汉言之法》的局限
    7.3 《中国言法》的价值局限
        7.3.1 《中国言法》的价值
        7.3.2 《中国言法》的局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英语句法配置的述谓性研究 ——类型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1.3 本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回顾
    2.1 传统英语教学语法存在的问题
        2.1.1 以往对“短语”和“分句”的划分
        2.1.2 以往对“小品词”的界定
        2.1.3 以往对“补语”的界定
        2.1.4 传统英语句型结构的划分
        2.1.5 以往对“双宾”结构的界定
        2.1.6 传统语法中的“独立主格结构”
        2.1.7 部分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的及物性问题
        2.1.8 传统语法理论体系的系统性问题
    2.2 本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思路
第三章 本文核心理论假设及英语述谓标记方式
    3.1 语言的述谓功能
        3.1.1 述谓的基本结构单位:短语
        3.1.2 述谓的层级
    3.2 有关述谓标记方式的理论假设
    3.3 英语的短语类别和述谓标记方式
    3.4 N-V结构式的述谓性
        3.4.1 N-V语序的普遍性
        3.4.2 跨语言证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语主要述谓结构及其组合关系
    4.1 指称成分的句法特征
        4.1.1 可数名词
        4.1.2 不可数名词
        4.1.3 名词性结构
    4.2 主要述谓成分的句法特征
    4.3 主要述谓的组合关系
        4.3.1 并列关系
        4.3.2 从属关系:名词性从句(主语、宾语、表语、同位语、补语从句)
        4.3.3 从属关系:形容词性从句(定语从句)
        4.3.4 从属关系:副词性从句(状语从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语辅助述谓结构及其组合关系
    5.1 补语的功能和形式
        5.1.1 “小品词”的重新界定
        5.1.2 介词和副词的区分
        5.1.3 双宾结构的本质——主动宾补结构
        5.1.4 关于只存在“名词性补语从句”的解释
    5.2 从主要述谓到辅助述谓(从核心事件到非核心事件)
        5.2.1 辅助述谓结构(非限定述谓结构)的句法标记
        5.2.2 英语的句法核心标记项居首
        5.2.3 句法核心标记项居首的经济性和像似性动因
        5.2.4 独立宾格结构
    5.3 辅助述谓的组合关系
        5.3.1 英语句子最多由12 个句法位置构成
        5.3.2 补语、定语、状语的区分
    5.4 英语句型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语七类短语的功能验证
    6.1 指称功能
    6.2 述谓功能
        6.2.1 主要述谓——作表语
        6.2.2 辅助述谓——作补语
        6.2.3 辅助述谓——作定语
        6.2.4 辅助述谓——作状语
    6.3 某些所谓特殊句法现象的解释
        6.3.1 具有述谓性的名词短语
        6.3.2 关于men/women的述谓性
        6.3.3 特定结构引起的冗余述谓缺省现象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英语句法配置的理据性
    7.1 跨语言短语类别及述谓标记方式的理论假设
        7.1.1 短语类别的理论假设
        7.1.2 述谓标记方式的理论假设
    7.2 组合关系的趋简性
        7.2.1 句法成分的两两组合
        7.2.2 句法标记方式的趋简性
        7.2.3 结构的递归性
        7.2.4 句法形式趋简
    7.3 聚合关系的复杂性
        7.3.1 结构的多功能性
        7.3.2 语法化
        7.3.3 结构的递归性
        7.3.4 英语基本句型的连续性(模糊性)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主要创新
    8.2 主要成果
    8.3 后续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7)日语对象语格标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摘要
要旨
第1章 序章
    1.1 格と格标示
        1.1.1 格とは
        1.1.2 日本语の格标示
        1.1.3 格助词「が」の意味机能
    1.2 本研究の目的と意义
    1.3 本研究の研究方法と构成
第2章 先行研究の概観及び问题点
    2.1 日本の国文法から见る格助词「が」の意味机能
        2.1.1 主语説
        2.1.2 対象语説
        2.1.3 目的语説
        2.1.4 主格説
        2.1.5 他の主な论説
    2.2 认知言语学から见る「が」格
        2.2.1 菅井説
        2.2.2 冈説と森山説
        2.2.3 尾谷説
    2.3 格助词「が」の成り立ち
        2.3.1 桥本説
        2.3.2 大野説
        2.3.3 岛説
    2.4 格文法における深层格と表层格の対応から见る「が」格と「を」格
    2.5 ガ格対象语における「が?を」の并用に関する研究
    2.6 先行研究の问题点
第3章 いわゆる「対象语」について
    3.1 「対象」に関するいくつかの概念――対象?対象格?対象语(格)
        3.1.1 「対象」と生成文法における「対象(格)」
        3.1.2 伝统文法における「対象」の意味概念
        3.1.3 「対象」「対象格」と「対象语」
    3.2 他言语から见るガ格対象语
        3.2.1 韩国语におけるガ格対象语
        3.2.2 中国语におけるガ格対象语
        3.2.3 英语におけるガ格対象语
        3.2.4 ガ格対象语のヲ格への転换
    3.3 ガ格対象语の统语的特徴
        3.3.1 ガ格対象语の非主语性と目的语性
        3.3.2 ガ格対象语と「主语-述语」「目的语-述语」という文法関系
    3.4 まとめ
第4章 対象语と共起する述语の特徴
    4.1 ヲ格?他动词?他动性
        4.1.1 格助词「を」と他动词
        4.1.2 他动性について
        4.1.3 他动性と支配性
    4.2. ガ格対象语と述语の状态性
        4.2.1 ガ格対象语と述语の他动性
        4.2.2 アスペクト的分类と状态性
        4.2.3 格标示と述语の 4 分类
    4.3 本研究の认める「対象语」
    4.4「が」の焦点化机能
    4.5 まとめ
第5章 言语类型论からのアプローチ
    5.1 言语类型论と格组织
        5.1.1 言语类型论
        5.1.2 世界の诸言语に见られる格组织
    5.2 能格性について
        5.2.1 形态的?统语的対格性と能格性
        5.2.2 能格性の分裂について
    5.3 日本语に见られる能格性――动词分类の角度からの非対格性
        5.3.1 非対格性の仮説
        5.3.2 深层の非対格性
        5.3.3 表层の非対格性
    5.4 非対格の仮説の普遍性
        5.4.1 非対格性と分裂する基准
        5.4.2 动词の兼务性
        5.4.3 非対格性の获得
    5.5 能格动词と能格构文
        5.5.1 非対格性と能格动词
        5.5.2 能格性と(能)动格
    5.6 ガ格対象语と非対格性?能格性
    5.7 まとめ
第6章 コーパスによるガ格対象语の使用とガ?ヲ交替の考察
    6.1 コーパスによる検索结果と述语
    6.2「~たい」と「が」「を」
        6.2.1 ガ?ヲ+「たい」の区别
        6.2.2 「たい」の意味について
        6.2.3 コーパスによる「ガ?ヲ」の使用
        6.2.4 まとめ
    6.3 可能と「が」「を」
        6.3.1 可能と自発
        6.3.2 「见える?闻こえる」「わかる」と「が」「を」
        6.3.3 「できる」と「が」「を」
        6.3.4 まとめ
    6.4 「好き?嫌い」「ほしい」などと「が」「を」
        6.4.1 「好き?嫌い」と「が」「を」
        6.4.2「ほしい」と「が」「を」
    6.5 まとめ
第7章 终章
    7.1 本研究のまとめ
    7.2 今後の课题
参考文献

(8)论现代汉语中动词名词的兼类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数据来源
第二章 对现汉动名兼类三种代表性处理策略的分析
    2.1 对限制动名兼类的处理策略分析
    2.2 对动归名类的处理策略的分析
    2.3 对不限制动名兼类的策略的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对兼类调查词表中现汉动名兼类情况的考察
    3.1 兼类调查词表的建立
    3.2 对两本现汉词典中动名兼类情况的调查
    3.3 小结
第四章 以语法组合功能为标准来鉴别动词和名词的兼类
    4.1 鉴别对象和鉴别标准
    4.2 同时具有动词和名词组合特点的词
    4.3 只具备动词组合特点而不具备名词组合特点的词
    4.4 汉语充当主语宾语时的句法、语义特点
    4.5 小结
第五章 对动名兼类现象的理论思考
    5.1 动词和名词在语义上有密切联系
    5.2 动词名词的兼类问题实质上是语法问题
    5.3 动词名词的兼类问题和语言的类型特点相关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关于中日“完成”动词自他性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1章 序论
    1.1 研究対象と研究の目的
    1.2 研究の方法
    1.3 先行研究
    1.4 论文の构成
第2章 日本语「完成」と中国语“完成”の自他使用実态についての比较
    2.1 「完成」の自他使用の実态に関する调査
    2.2 “完成”の自他使用の実态に関する调査
    2.3 両者の自他使用実态の比较
第3章 共起名词から见る「完成」と“完成”の自他性
    3.1 日本语「完成」の场合の共起名词への考察
    3.2 中国语“完成”の场合の共起名词への考察
    3.3 両言语の共起名词の异同
第4章 日本语「完成」の自他性とボイス
    4.1 自动词文「が完成する」と他动词受身文「完成される」についての比较
    4.2 他动词文「を完成する」と自动词使役文「完成させる」についての比较
第5章 中国语“完成”の日訳からみる両者の特徴
    5.1 “N+完成”の场合の日訳への考察
    5.2 “完成+N”の场合の日訳への考察
    5.3 本章のまとめ
第6章 终论
    6.1 本研究のまとめ
    6.2 今後の课题
参考文献
谢辞

(10)现代汉语形式动词和名动词的语法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形式动词的定义、标准与范围
    一、形式动词的定义
    二、形式动词的范围界定与判定标准
第二章 形式动词的语法特征分析
    一、形式动词的语义特征及内部分类
    二、形式动词的功能
    三、形式动词产生的社会因素简析
第三章 名动词的语法特征
    一、名动词的提出
    二、名动词的判定标准
    三、名动词的词性问题
    四、名动词的特征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动名词与名词化动名词用法判别(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日语“二字汉字形容词+化”的研究[D]. 张林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日语新闻标题语法研究[D]. 杨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从有无时态形式的交替看动名词谓语句的句法特征[D]. 张入元. 吉林大学, 2020(08)
  • [4]英语动词名词搭配错误校正模型构建与研究[J]. 权志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09)
  • [5]《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对比研究[D]. 徐晗. 厦门大学, 2019(08)
  • [6]英语句法配置的述谓性研究 ——类型学视角[D]. 唐晓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日语对象语格标志研究[D]. 杨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 [8]论现代汉语中动词名词的兼类问题[D]. 王舒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9]关于中日“完成”动词自他性的对比研究[D]. 李盼. 苏州大学, 2018(01)
  • [10]现代汉语形式动词和名动词的语法特征研究[D]. 胡辰. 湖北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区分动名词和名词化动名词的使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