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地震长期序列活动与西南地区强震活动的相关性

通海地震长期序列活动与西南地区强震活动的相关性

一、通海大震长期序列活动与西南地区强震活动的相关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史翔宇[1](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文中指出地震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失。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开展了多方面的地震预测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地震预测模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急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地震和地球物理观测手段的进步,地震观测数据在急剧增加,适用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总结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为研究区域,以仪器记录地震目录为主要数据,开展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初步研究。本文首先对常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从中选择了广义线性模型(GLM)、基于CART决策树的随机森林模型(RF)和梯度提升机模型(GBM)以及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NN)共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地震预测模型;并采用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对4种模型进行集成,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构建次级线性学习器,对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次级学习以提高预测效果。本文根据全国地震目录和川滇区域目录整理得到了实验场1970-2018年的地震目录,并基于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分区对实验场进行了地震区(带)的划分。考虑到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时空差异造成的不完备地震目录会对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的计算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现有方法基础上,采用了震级—序号法、最大曲率法和拟合度检测法的组合方法对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间演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到实验场分区域、分时段的最小完整性震级,并在本研究中统一确定最小完整震级为2.5。之后对常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选择了16个特征参数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变量,包括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地震频度类参数、地震能量类参数和综合类参数。采用了不同的窗口长度滑动计算特征参数构建数据集,在这些数据集上进行了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构建数据集时采用的窗口长度对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适应各地震区(带)地震活动性水平的可变窗口长度构建数据集,训练得到的各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固定窗口的模型。之后采用4种评价指标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包括绝对平均误差(MAE)、决定系数()、回归误差特征(REC)曲线及相应的曲线上面积(AOC)值和值评分。结果表明,RF模型在各模型中具有最好的预测效果;GBM模型效果较好,但次于RF模型;GLM模型和DNN模型效果较差;集成模型与RF模型较为接近,没有较大改善。各模型预测效果在4.0-6.9级地震震级之间效果较好,3.0-3.9级和7.0级以上次之,3.0级以下效果较差。各模型在各地震区(带)预测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松潘—龙门山带、龙陵区、澜沧—耿马区和思普区效果较好,阿坝区和理塘—木里区效果较差。各地震区(带)的各模型在各震级档的预测效果与实验场区域总体上的效果基本一致。RF模型和各集成模型的值评分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GBM模型和DNN模型次之,GLM模型较差。最后对所采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在4种单一模型中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震级—频度分布类贡献度较大,地震能量类参数次之,综合类参数再次,地震频度类参数相对较低;并且不同模型在不同的地震区(带),各特征参数的贡献度具有较大的差异。

孟昭彤[2](2021)在《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空间扫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滇菱形块体前锋部位是指川滇菱形块体的东南部边界,由近南北向的小江断裂带和北西向的滇东南弧形构造带共同组成。该地区地震活动多发且地震强度大,强震活动强烈,为地震学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地震资料。研究区内历史上曾经发生1733年8月2日东川紫牛坡73/4地震、1833年9月6日嵩明杨林8级地震和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7.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损失。1970年以来发生了 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7.6级地震及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等灾害性地震,充分表明川滇地区面临较高的地震灾害风险。因此,勾画川滇块体前锋地区的地震活动性b值空间分布图像,确定低b值异常区并且厘定潜在的地震危险区,进而为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如何结合丰富的历史地震目录、活动构造及古地震研究等相关资料来建立与b值空间分布图像的关系,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川滇块体前锋部位的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的空间分布图像与研究区地震构造背景的关系。首先对川滇块体前锋部位的地震资料进行前、余震的删除和完整性分析,使用极大似然法计算b值,并选取合适的空间扫描方案绘制b值空间分布图像。其次,以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7.6级地震、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两个大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研究区b值空间分布图像异常与强震的关系。最后分析了 b值空间分布图像与研究区主要断裂分布的关系。川滇块体前锋部位的b值优势分布为0.6~1.3之间,b值分布范围较广泛,研究区平均b值为0.853。b值空间分布图低异常区域的强震分布比较密集,震中附近的b值也都相对较低,并且川滇块体前锋部位的b值空间分布具有较明显的条带性;不仅不同的断裂带之间的b值空间分布不均匀,同一断裂带的不同段落之间的b值空间分布也非常不均匀。澜沧江断裂的南段部分,无量山断裂带的东支、西支和中支南段,奠边府断裂南段处于研究区的低b值区域,如今的应力积累水平较高,未来有较大的可能性会发生强震。本研究利用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区的地震目录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地区的b值空间分布图像异常特征与强震的关系、与主要断裂分布的关系;并依据断裂带的低b值状态,推断澜沧江断裂的南段,无量山断裂带的东支、西支和中支南段,奠边府断裂南段未来有较大的可能性会发生强震。这些对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预测研究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段博儒[3](2021)在《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源线模式”主要是根据与震源有关的两条长距离特征线的交汇预测强震发生地点的方法,第一个特征线为与区域主压应力夹45°角的最大剪切应力线中前兆信息分布最多的一条线,第二个特征线为区域内历史上发生地震-地震迁移或前兆-地震迁移组成的线,该方法提出之时对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进行了回顾性预测分析。本文以研究较少的地震-地震的关系为出发点,利用地震迁移现象或是地震活动关联现象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进行了补充研究。本文针对二十世纪以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和南北地震带间地震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关联现象进行了研究,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MS≥6.0的地震的发震时间为基准,以不同的时间间隔研究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南北地震带MS≥5.0的地震活动情况,研究表明南北地震带的中强震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的地震存在一定的关联现象。南北地震带发生的3次特大地震均发生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相应的地震之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在南北地震带会有37.5%的概率发生7.0-7.9级地震,有23.6%的概率发生6.0-6.9级地震,有28.6%的概率发生5.0-5.9级地震。并使用图像信息学算法对两地区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只对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利用地震存在的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结合震前异常信息的分布,对自2000年来发生在南北地震带的关联地震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南北地震带不同地区异常点的分布与震中位置关系不同,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大多数异常点集中分布在震中一侧;中段异常点分布在发震断层的两侧,震中易形成较大的异常空白区域;南段异常点分布范围较广。在“源线模式”的基础上补充了使用地震活动关联现象预测地震的方法,即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绘制南北地震带异常空间分布图,若某地区异常点分布较多且存在异常空白区域,则可确定该地区为孕震体,预测该地区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一年时间内至少有一次MS≥6.0的地震发生。

胡萌萌,吴中海,黄小龙,李浩民[4](2020)在《云南1588年通海-曲江7.0级地震的发震断层厘定及小江断裂带南端的未来强震危险性问题》文中研究表明云南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发育众多活动断裂,是典型的历史强震多发区。1588年通海-曲江7.0级地震发生在近南北向小江断裂带与北西向曲江断裂的交汇部位。前人基于该处曲江断裂行迹较明显,活动性较强,并且具有发生7级以上大震的潜能,多认为其为该地震的发震断层。但本文在重新梳理地震史料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和地表调查,发现小江断裂带南段西支并未被曲江断裂截断,而是错断并穿过曲江断裂继续南延。结合对曲江断裂7级以上地震复发能力的计算,笔者认为1588年通海-曲江7.0地震的发震构造并非曲江断裂,而是小江断裂带西支的南延段落。同时,根据烈度-震级关系式和地表破裂长度-震级的关系式计算得到1588年通海-曲江地震的震级只有6.5级左右,其强度可能被高估。基于新的调查研究结果,进一步对小江断裂带南端的活动构造格局及未来地震危险性进行重新分析后认为,小江断裂带南段与北西向的曲江断裂和石屏断裂之间存在相互切割限制的关系。两组断裂交汇部位常常是拉分盆地的发育部位,形成有高大谷地,曲江盆地和建水盆地等。重新梳理该区震中烈度≥Ⅸ度的历史地震发现,小江断裂带南段东支建水以北是该区显着的历史地震空区,在未来的防震减灾工作中需给与更多关注。

余厚云[5](2020)在《川滇地区破坏性地震的震源动力学过程及强地面运动模拟与震害评估》文中研究指明在实际地震动力学破裂过程模拟中,区域背景应力场和断层几何等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川滇块体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区域构造应力场多变,块体边界断裂带几何复杂。同时,边界断裂带的构造活跃,断裂上发生的地震破坏性强、频度高,给断裂周边区域带来严重的威胁。首先,本文选取了川滇块体边界上两个代表性地震,1970年通海地震和1833年嵩明地震,使用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法对它们的动力学破裂和波场传播过程进行模拟,以期加深对这两个地震破裂过程的认识和对研究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及震害评估提供科学的支持。另外,本文选取了发生在川滇块体东边界和北边界上的其它8个历史破坏性地震,对它们进行自发动力学破裂模拟,用来研究这些地震在对应断层面上的破裂过程。在通海地震模拟中,采用了非平面的断层几何和非均匀的介质速度结构。我们用5°的间隔测试了区域最大主压应力场方向,也模拟了不同地表几何的垂直断层模型和不同倾向的断层模型。此外,我们还提出一些可能解释通海地震发生时曲江断裂西北段保持不破裂的原因和通海盆地内烈度异常现象的原因。最后,我们在前述得到的合理的模拟参数基础上,给定三个不同的成核区位置模拟了一些未来可能发生在曲江断裂上的设定地震。我们的模拟结果显示,通海地震发震时区域最大主压应力场方向可能为N25°W;曲江断裂几何上不太可能在五街处或者峨山处存在跳跃断层;再者,曲江断裂在倾向上比较复杂,很有可能在西北段倾向于南西在东南段倾向于北东。我们的模拟结果同时也揭示出通海地震时曲江断裂西北段未破裂的原因可能为多种,包括区域应力方向旋转、曲江断裂西北段断层面上内聚力增加和断层缺失。另外,通海地震后通海盆地内的烈度异常现象可以用低速沉积盆地效应很好的解释,并能够通过数值模拟重现。曲江断裂上的设定地震模拟结果表明,当成核区位于峨山和五街时,不论是采用垂直曲江断裂模型还是复杂倾向的断层模型,破裂均可以传播到整个断层面上,因而对断层周边的区域造成严重的地震破坏威胁。然而,当我们将成核区放置于曲溪处时,虽然垂直断层模型的破裂可以传播到整个断层面上,但是复杂倾向断层模型的破裂被限制在破裂被触发的曲江断裂东南段上,不能向断层的西北段继续传播。尽管如此,这个模型造成的曲溪地区的震后灾害分布仍然值得重视和关注。在曲溪盆地的作用下,这个设定地震在盆地区域内造成的最大烈度可达Ⅷ度。在嵩明地震模拟中,我们采用非均匀的介质速度模型和两个非平面的小江西支断裂模型(连续断层模型和清水海跳跃断层模型),模拟了嵩明地震的自发破裂过程和波场传播过程。动力学破裂模拟得到的矩震级、断层地表破裂长度和断层地表位错与实际观测对比结果较好。其中连续断层模型模拟结果中断层地表位错分布与野外观测值符合较好,尤其是在位错量较大的海尾村北P2测点、南冲南100mP6测点和下李子箐南P8测点。然而,在一些位错量较小的测点符合不好,如龙街子北P3测点。清水海跳跃断层模型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断层地表位错不但在位错量大的测点符合良好,而且在位错量较小的测点符合得也很好。在小江西支断裂两个断层模型的模拟中,断裂的南部均出现了自由地表作用下的超剪切现象,推测为SV-P转换导致。此外,两个断层模型的破裂也都不能传播到小江西支断裂的阳宗海—澄江段的整个断层面,这很好的解释了嵩明地震发生后没有观测到该段断层的地表破裂。以上两个动力学模型对应的波场传播模拟结果均表明,嵩明地震释放的能量以水平方向为主,震中以南的破坏略大于震中以北区域的破坏,与文字记载推测得到的破坏分布符合较好。两模型得到的烈度分布均呈沙漏型,而推测烈度总体呈纺锤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一、断层几何、应力配置等模型参数的简化;二、模拟中未考虑介质衰减;三、模拟未能包含浅地表沉积层速度结构等。在川滇块体东边界和北边界的历史破坏性地震动力学破裂过程模拟中,我们首先构建每个地震的发震断层几何模型和速度结构模型,然后选取合适的应力状态参数和摩擦参数,最后给出每个地震断层面上的破裂过程和断层面上的滑动量分布。此外,我们还将模拟得到的破裂长度、断层位错等数据与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显示,7个川滇边界历史破坏性地震的破裂过程受发震断层几何的控制,如1500年宜良地震、1536年冕宁地震、1786年康定地震和1854年甘孜地震等。这些地震的破裂前锋在遇到断层转折处或走向变化较大的部分时,将被减速或者停止。另外,从动力学破裂模拟结果可以发现,有6个地震的破裂过程中出现了自由地表作用下的超剪切破裂现象。这些地震的破裂从成核区传出约40 km后出现超剪切破裂。这些超剪切破裂同样是由于断层面下方SV波在地表入射时转换成P波引起的应力加载导致。同时,我们认为对断层几何的简化可能促进了自由地表超剪切破裂现象的出现。最后,在这8个历史破坏性地震的动力学破裂模拟中使用的区域最大主压应力方位角从南到北大致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与实际主压应力方向分布规律一致。

付虹,洪敏,王光明,胡小静,李祥,李智蓉,刘自凤[6](2020)在《云南区域强震活动中短期异常的共性特征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梳理云南区域M≥6.8强震前,地震活动和形变、地下流体、GNSS等定点地球物理观测资料,发现:1900年以来86%的M≥6.8地震前,震中附近150 km范围内的区域,5.0级以上中等地震有7~14年的平静,平静后部分强震前3~4年会出现1次中等地震活动,继续平静再发生主震;部分强震5,6级中等地震平静后又持续活动多年,但主震前1~3年中等地震在主震附近出现丛集并形成条带;1971年以来所有M≥6.8地震前,震中附近2°×2°范围或强震所处的小构造区,震前1~2年4级地震频度显着增加,b值由高降低且△b≥0.3;震前1年内形变、流体部分测点出现显着的大幅度破年变异常;70 d内有准同步的突变异常,且有1~2项变化幅度是近10年观测以来最大幅度;2014年鲁甸6.5和景谷6.6级地震前1个月,GNSS观测到了震中附近区域显着的挤压增强现象,景谷地震后至2019年底,均未见云南有显着挤压增强区。利用这些强震前的异常特征,构建了云南区域强震的中短期预测判据,最后对部分观测现象可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谢张迪[7](2019)在《鲜水河-小江断裂系和红河断裂带交切关系的地震学研究》文中认为青藏高原东南缘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内部应力场特征复杂,是现今地震和构造剧烈活动的区域。目前,主要有两种关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动力学模式:一是红河断裂带的右旋作用下,块体横向挤出产生的区域断裂活动和走滑断裂;二是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作用下,川滇地块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顺时针旋转运动。两种模式的关键在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是否穿过红河断裂带后形成了一条贯穿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东边界。本文的研究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滇缅地区,是认识和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顺时针旋转模式的关键区域。区内主要发育有奠边府断裂带、澜沧-耿马断裂带、红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等。根据GPS数据及早期建立的川滇旋钮构造体系可知:鲜水河-小江断裂系自上新世(约5.3Ma)以来,和奠边府断裂带的左旋活动开始作为分割北部川滇块体和南部思茅块体挤出的逃逸边界,该时间约与红河断裂带开始右旋的时间相近。然而,第四纪以来,红河断裂带及其右旋剪切作用活动相对较弱,其调节作用也随之下降,鲜水河-小江断裂系沿着青藏高原东南缘边界的左旋作用相对提高。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地震学角度探讨红河断裂带和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交切关系,小江断裂带南段是否穿过红河断裂带,是目前青藏高原东南缘两种动力学模型的关键。首先,本文收集了云南省震相观测报告中2013年1月1日到2017年10月31日ML≥0.5级地震24543个。由于地震台站的空间分布和震相数据及其初始定位过程中的误差,研究区内监测能力有待考证。采用不完整的地震目录对研究区内地震活动的确定有一定的误差,因此,采用FMD方法计算了研究区内最小完整震级Mc=1.3,并依据Mc获取研究区内完整地震目录。最小完整震级的确定为地震精定位震级下限的选取提供了参考依据。根据Mc筛选研究区内ML≥1.3级地震15208次,去除震相异常值后,包含46个台站记录到的86254条P波和81951条S波震相。预处理过程中,使参与定位的事件最少有4个震相记录、事件之间的距离小于15km及事件到台站之间的距离小于400km。采用三种不同速度模型(AK135、PREM和一个区域速度模型)同时采用共轭梯度法(LSQR)进行定位。最终结果显示,采用PREM速度模型具有较好的定位结果,共获得11531个重定位地震,其定位误差分别为E-W方向0.095km,N-S方向0.092km和垂直方向0.095km。重定位后,研究区内地震相对更加丛集,对研究断层深部构造具有重要意义。b值能够反映介质所受应力状态和介质均匀程度,将研究区划分为0.15°×0.15°的网格,并计算网格内b值。重定位后计算的b值较定位前有一定增大,这可能是由于定位过程中离散地震趋于丛集的结果。而地震能量和密度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研究区近年地震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通过地震密度和地震能量的计算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可以明显判定研究区内存在一个与第四纪断层分布基本垂直的小震活动异常带:主要沿着NE向,横跨NW向断层,从小江断裂带中段延伸到澜沧-耿马断裂带南侧,切穿了红河断裂带。由该异常带的三个地震密度剖面图知,该异常带震源深度较为一致,且显示有一条较深构造带横跨三个剖面,浅部集中了大部分小震,说明其浅层破裂相对活动性较强。研究区内复杂的应力场特征是长久以来研究的重点,早期的研究结果主要从中强地震揭示该区应力场特征,而本文研究区内存在大量的小震,其破裂可能受局部或地区应力场特征的影响。在大范围应力特征主导下,其内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以地震重定位结果为基础,采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记录的2013年1月到2017年6月云南省固定台站的连续波形记录,截取定位后ML≥1.3级地震发生前10s和地震发生后50s的波形,共获得事件波形5508个,将重定位结果(经纬度、深度、震级和时间)采用SAC写入波形数据中。在去除仪器响应的前提下,依据研究区内大震g CAP方法反演震源机制解结果和其他机构进行对比,不断优化采样频率、滤波范围及Pnl波权重,确定小震的反演参数。最终获得5466个小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前人相同研究区(23°25°N,101°103°E)相同震级(ML≥2.0)反演结果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统计结果都能判定该区整体应力场以拉张为主。结合前文与其他机构大震结果的对比,说明本文在中小地震反演过程中得到的结果相对可靠,获得的震源机制解数据基本能够说明该区局部应力场特征。为进一步了解研究区整体应力场特征,采用阻尼应力反演方法(MSATSI)对研究区震源机制解数据进行计算。阻尼应力反演方法首先应选取合适的阻尼系数。由MSATSI程序得到研究区最佳阻尼系数为0.9,然后将研究区划分为0.15°×0.15°的网格,计算构造应力张量。区域整体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应力场的非均匀特征较为明显,可能和本文采用的地震震级较小有关,由于小震震源机制解呈现非常大的多样性,因此地震可能在各个取向断层面上均匀破裂。相对强震的震源机制解,单个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在反演时求解资料相对较少,受到的干扰更大,但中小地震远多于强震。1970年通海M7.7级地震和2014年景谷Ms6.6级地震是近年来发生在红河断裂带两侧的较强地震,其破裂性质受区域应力场的影响。通海地震和景谷地震应力场特征及断层面参数拟合结果说明,两次地震发震断层--NW向右旋曲江断裂和NW向新生右旋断裂,其现今应力场特征均以张剪性为主。综合以上计算结果,对研究区整体及鲜水河-小江断裂系和红河断裂带的交切关系有以下推断:(1)鲜水河-小江断裂系在与红河断裂带交切处,地震活动密集,地震能量集中,过红河断裂带后,地震密度和能量分布仅微弱减小。震源机制解统计结果相似,均为正-走滑为主,其应力场特征一致。说明,小江断裂带南段并未受到红河断裂带的影响,过红河断裂带后,仍延续一段长度。(2)奠边府断裂带两侧地震密度分布相似,应力场特征一致,滑动速率较小,与小江断裂带过红河断裂带之后的断层延伸所产生的地震活动情况有较大差别。因此,奠边府断裂带并不是小江断裂带的延伸断裂。奠边府断裂带及两侧区域应作为一个整体纳入青藏高原东南缘顺时针旋转动力学模型中边界外块体。(3)沿NE向,以小江断裂中段为起点,跨曲江断裂、石屏-建水断裂带、红河断裂带、哀牢山断裂带、无量山断裂带及至澜沧-耿马断裂带南段,地震密度、能量分布相似,R值稳定,剖面密度分布显示其内部存在一条震源深度较深的构造带。初步推断应以此作为青藏高原顺时针旋转动力学模型在本文研究区内的东边界。

张斌[8](2019)在《水平向峰值速度、峰值位移衰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核电站、高层、超高层建筑、海洋平台、大跨桥梁等中长周期结构越来越多。由于峰值速度(PGV)、峰值位移(PGD)表征了地震动的中低频信息,对中长周期结构的影响非常大。所以PGV和PGD衰减关系的研究对不同地区不同场地中长周期结构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工程抗震设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NGA-West1和NGA-West2对美国西部PGA、PGV、PGD和Sa的衰减关系进行了多参数的研究,但国内对于PGA和Sa的衰减关系研究通常只包含震级项和距离项,对于PGV、PGD衰减关系的研究也很少。本论文基于强震数据处理、观测加速度和速度记录的可替代性,开展了NGA-West1和NGA-West2的PGA、PGV、PGD预测方程在中国西南地震区的适用性、建立了包含震级和距离饱和效应、震级相关几何衰减效应、断层类型效应、上盘效应、线性和非线性场地响应、非弹性衰减效应以及事件间和事件内变化性的多参数衰减关系模型。并以数据较丰富的美国西部为例,验证模型的合理可靠性。开展了中国西南地区水平向PGV、PGD衰减关系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为我国建立分区的水平向PGV、PGD衰减关系进行前期探索。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研究了强震数据处理方法。针对远断层、PGA较小的加速度记录中存在的低频误差和基线漂移,提出了滤波处理流程并根据单拐点震源模型、双角震源模型、震源谱理论和记录信噪比不小于3等多重标准来选取滤波高通截止频率。针对近断层强震记录的基线漂移,提出了将时移斜率比、位移时程平坦度和均方根偏差相结合的基线校正改进方法,并以GPS台站记录的同震位移作为参考进行验证。分析了不同校正方法对PGA、PGV、PGD和永久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运用震源模型、震源谱理论、记录信噪比等多重标准确定高通截止频率,将主观性影响降至了最低,为我国远断层、PGA较小强震数据处理提供了参考的处理流程、截止频率选取标准。(2)利用近断层强震记录基线校正改进方法获取的永久位移与强震台站附近的GPS台站观测的同震位移吻合较好。可以为近断层强震数据处理提供明确的确定强震段和结束段开始时间点以及拟合函数次数,减少了主观经验对基线校正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基线校正处理的自动化水平。(3)PGA和PGV受基线校正方法的影响较小,不同的基线校正方法对PGD和永久位移的影响非常大。2、为了弥补部分地区强震数据不足,开展了观测加速度和速度记录的可替代性研究。基于南加州地震数据中心同一台站加速度计和速度计共同记录的速度和加速度。分不同震级档、距离档对比分析了基于加速度积分与基于观测速度的速度/位移时程、傅里叶振幅谱、峰值速度/位移比和峰值速度/位移相对误差的分布特征,对比分析了基于加速度积分和基于观测速度得到的PGVACC和PGVVEL、PGDACC和PGDVEL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基于观测加速度积分和观测速度的速度时程十分吻合,傅里叶振幅谱在0.110Hz基本一致。(2)基于观测加速度二次积分和观测速度积分的位移时程十分吻合,傅里叶振幅谱在0.110Hz基本一致。(3)93.29%的峰值速度比和87.68%的峰值位移比分布在1附近20%范围内,均呈正态分布。(4)PGVACC和PGVVEL、PGDACC和PGDVEL的相关系数分别高于96.03%和96.26%,具有很好的相关性。(5)对于强震记录缺乏区域,可以从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网获得的未限幅的宽频带速度记录经过处理后获取的PGV和PGD作为PGV和PGD衰减关系研究数据库的有效补充。3、研究了NGA-West1、NGA-West2预测方程在汶川、芦山、鲁甸地震区的适用性。利用残差分析方法和对比分析采用不同的有限断层模型在不同场地条件下汶川、芦山、鲁甸地震的NGA-West1、NGA-West2模型与简单模型的PGA、PGV、PGD衰减曲线的方法来验证NGA-West1、NGA-West2预测方程估计中国西南地震区的PGA、PGV、PGD的可行性,分析了有限断层模型的选取和场地条件对适用性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是上盘场地还是下盘场地,随着场地VS30的增大,汶川、芦山、鲁甸地震的NGA-West1和NGA-West2模型与简单模型的PGA、PGV、PGD衰减曲线越来越接近,差别也越来越小。(2)NGA-West1模型总体上高估了汶川地震区整个距离范围内的PGA、PGV、PGD;NGA-West2模型整体上轻微低估了芦山地震的PGA,而较大的高估了芦山地震区的PGV;NGA-West2模型整体上严重高估了鲁甸地震2(27)Rrup(27)300km范围内的PGA和PGV。(3)不同学者给出的有限断层模型差别很小,对适用性结果影响不大。(4)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存在区域性差异,将NGA-West1、NGA-West2模型直接用来估计我国中强震的PGV和PGD并不可靠。4、建立了包含震级和距离饱和效应、震级相关几何衰减效应、断层类型效应、上盘效应、线性和非线性场地响应、非弹性衰减效应以及事件间和事件内变化性的多参数衰减关系模型。以数据较丰富的美国西部为例,开展了美国西部水平向PGA、PGV、PGD衰减关系研究,进行模型分析和事件间残差和事件内残差分析,并与CB08模型进行对比来验证建立的多参数衰减关系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随机效应回归方法的原理和步骤。结果表明:(1)PGA、PGV、PGD的事件间残差和事件内残差随自变量参数在零值附近-22之间均匀分布,均未表现出系统的趋势或偏差,表明本文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基本一致,结果是可靠的。(2)随机效应回归方法可以消除了来自同一地震的各记录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于只有少量记录的事件,避免了数据的事件内变化和事件的不良采样造成的事件均值变化。避免了某次拥有大量记录或只有少量记录的地震对回归结果的控制。(3)本文建立的美国西部水平向PGA、PGV、PGD衰减关系在大震近场表现出更显着的震级和距离饱和效应,消除了CB08模型在小震远场对PGA、PGV、PGD的高估。5、开展了中国西南地区水平向PGA、PGV、PGD衰减关系研究。研究了中小地震确定有限断层模型的方法,进而确定了每个地震每个台站的震源参数和距离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速度梯度延拓方法获取云南、四川地区强震台站场地VS30值的合理性。利用残差分析法研究了上一章建立的多参数衰减关系模型应用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可行性。基于我国西南地区2008-2019年发生的4.5?MW(27)8的主震共2274条水平向强震加速度记录,应用随机效应回归方法建立了中国西南地区水平向PGA、PGV、PGD衰减关系。结果表明:(1)提出的中小地震有限断层模型确定方法可以有效的确定发震断层面走向、倾角、滑动角,断层破裂面尺寸、断层类型、震源在断层破裂面中的相对位置。(2)四川和云南地区强震台站钻孔数据分别采用喻畑和李小军(2015)的速度梯度延拓模型和Boore(2004)速度梯度延拓模型获得的场地VS30更可靠。(3)PGA、PGV、PGD的事件间残差和事件内残差随自变量参数在零值附近-22之间均匀分布,均未表现出系统的趋势或偏差,表明本文建立的中国西南地区PGA、PGV、PGD衰减关系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基本一致,结果是可靠的。(4)在大震近场表现出更显着的震级和距离饱和效应。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水平向PGV和PGD衰减关系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聂选华[9](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提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张力方[10](2019)在《强震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潜在震源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鲜水河断裂带及周边为研究示范区,开展强震构造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该断裂带为我国南北地震带的西北分支,地震构造复杂,历史上大震频发,是人口稠密的峡谷型人口聚集带。未来仍将面临强震破坏及诱发型地质灾害的巨大风险,一直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关注地区,因此在该地区开展针对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尤为必要。由于整个地区贯穿一条由多个分段组成全新世走滑断裂,其地震活动具有典型的特征地震特征,同时受到较活跃的本底地震和中强地震的影响。故在本文中,根据研究区的地震构造环境与地震活动特征进行多种地震潜源建模,并采用时间相依的地震复发模型进行未来不同时间窗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为实现该目的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1)对于活动断裂分段上可能发生的大地震,尤其是鲜水河断裂带具有典型的特征地震活动特征,故根据特征断层的三维构造参数建立三维断面源,震级频度关系采用特征地震模型;大震复发性描述除了采用常规的泊松分布模型,并采用以离逝时间为条件的布朗过程时间模型;用多种震级-破裂经验关系综合评价特征震级大小与平均复发周期及方差,得到不同时间窗内大地震的发震概率;采用断层距的衰减关系得到近断层区域的地震动分布。采用断层距衰减关系可体现逆冲构造发震时的地震动上下盘效应,并有望解决经典水平面源容易低估近断层地震的问题。在布朗过程时间模型中特征震级大小、复发周期和非周期因子是影响时间相依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因子,在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信息不很完备的情况下,需慎重使用,地震复发模型应采用泊松模型以降低系统不确定性。(2)对于强震构造区的本底地震活动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成丛性和条带性,为了体现这种空间不均匀性,采用网格化的点源模型,地震发生率估计采用考虑构造对其影响的椭圆平滑算法;震级频度关系为截断的G-R分布,地震复发采用泊松分布模型表达。最终得到的地震危险性与本底地震的分布具有很好的空间相关性,有效解决了经典水平面源模型无法体现本底地震分布不均匀性的问题。(3)对于强震构造区本底地震和特征地震之间的中强地震活动,其发震位置和时间依然与活断层活动性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只是相关性要比特征地震的弱很多,在空间与时间上呈现更多的随机性。所以,采用活动性类似的几条断层的包络区作为其潜在震源区,即经典的水平面源模型,采用等效的平均地震深度。考虑的震级范围为本底地震上限到特征断层的次大震级,地震活动为遵循G-R分布的泊松过程,并借鉴空间分布函数以体现地震在各潜源区之间的分布不均匀性。通过对以上三种潜源模型的全概率综合得到三类潜源共同作用下的地震危险性,最终给出多概率(重现期475年、2475年)多频段(峰值、0.2s和1s)的地震动谱参数评估结果。(4)以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中三维断层面源中特征断层的震源参数,进行基于设定地震的确定性地震危险性评估,得到近断层的地震动场模拟结果。该方法具有明确的物理机制,由于放弃了地震要素中最难把握的时间因素,得到确定性的结果可视为鲜水河断裂带最大可信地震动,可作为概率地震危险分析中对小概率水准地震动上限的约束值。根据比较分析,在断层30km缓冲区内50年超越概率2%的结果与该确定性结果基本一致。

二、通海大震长期序列活动与西南地区强震活动的相关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海大震长期序列活动与西南地区强震活动的相关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学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2 前兆分析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3 机器学习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总体思路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机器学习回归算法
    2.1 引言
        2.1.1 机器学习概述
        2.1.2 本文选用的模型
    2.2 广义线性模型
        2.2.1 经典线性模型及参数估计
        2.2.2 指数族分布
        2.2.3 广义线性模型定义
        2.2.4 广义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
    2.3 基于决策树的模型
        2.3.1 CART回归树
        2.3.2 随机森林
        2.3.3 梯度提升机
    2.4 深度神经网络
        2.4.1 M-P神经元模型
        2.4.2 激活函数
        2.4.3 深度神经网络
        2.4.4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2.5 Stacking集成学习
        2.5.1 Stacking算法
        2.5.2 交叉验证
    2.6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
    3.1 引言
        3.1.1 最小完整性震级概述
        3.1.2 实验场分析思路
    3.2 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方法
        3.2.1 震级—序号法
        3.2.2 最大曲率法
        3.2.3 拟合度检测法
    3.3 实验场概况及地震目录
        3.3.1 地质构造背景
        3.3.2 地震活动特征
        3.3.3 地震目录
        3.3.4 地震区(带)划分
    3.4 实验场分析结果
        3.4.1 时间演化特征
        3.4.2 空间分布特征
        3.4.3 汇总分析结果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
    4.1 引言
        4.1.1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概述
        4.1.2 本文所选特征参数
    4.2 特征参数定义
        4.2.1 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
        4.2.2 地震频度类参数
        4.2.3 地震能量类参数
        4.2.4 综合类参数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预测研究
    5.1 实验场研究方案
    5.2 实验场震级预测研究结果
        5.2.1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50 的预测结果
        5.2.2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不同值的预测结果对比
        5.2.3 窗口事件数可变的预测结果
    5.3 模型预测效能评价
        5.3.1 平均绝对误差
        5.3.2 决定系数
        5.3.3 回归误差特征曲线
        5.3.4 R值评分
    5.4 特征参数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空间扫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b值的研究现状
        1.2.2 b值空间图像的研究现状
        1.2.3 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技术思路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1.7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地震构造背景和强震活动
    2.1 主要活动断裂
    2.2 强震活动特征
        2.2.1 历史强震资料概况
        2.2.2 历史强震分布特征
        2.2.3 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
    2.3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现代仪器地震资料
    3.1 地震监测台网概述
        3.1.1 地震台网发展情况
        3.1.2 地震台网监测能力
    3.2 现代中小震活动特征
        3.2.1 现代中小震资料概况
        3.2.2 现代中小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3.3 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3.3.1 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的方法
        3.3.2 整体最小完整性震级Mc
        3.3.3 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间变化特征
        3.3.4 Mc多方法时序结果分析
    3.4 地震的定位精度讨论
    3.5 震级转换
    3.6 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b值空间扫描
    4.1 b值计算方法
        4.1.1 最小二乘法计算b值
        4.1.2 极大似然法计算b值
    4.2 空间扫描方案
        4.2.1 扫描半径r、网格单元大小的设定
        4.2.2 滑动时间窗长、滑动步长的设定
    4.3 b值空间图像
    4.4 小结
第五章 b值空间图像的构造意义
    5.1 与历史强震关系
        5.1.1 1988 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7.6级地震
        5.1.2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
    5.2 与主要活动断裂关系
        5.2.1 低b值区
        5.2.2 高b值区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存在的问题
        6.2.2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基本信息

(3)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背景
        1.1.1 地震预测研究背景
        1.1.2 地震预测的意义
        1.1.3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3.1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2 论文的内容
第二章 方法介绍
    2.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
        2.1.1 方法具体内容
        2.1.2 方法的应用
    2.2 PI算法
        2.2.1 方法实现过程
        2.2.2 方法的应用
第三章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地震关联现象分析
    3.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特征
        3.1.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
        3.1.2 资料选取和地震活动情况
    3.2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关联地震分析
        3.2.1 震级范围在7.0-7.9 时的关联地震
        3.2.2 震级范围在6.0-6.9 时的关联地震
        3.2.3 关联地震分析总结
第四章 PI算法对两地区关联地震的检验
    4.1 计算参数选取
    4.2 计算结果分析
        4.2.1 2008 年于田 7.3 地震与汶川 8.0 级地震
        4.2.2 2015 年皮山6.5 级地震与2016 年门源6.4 级地震
        4.2.3 其他地震
    4.3 总结和分析
第五章 关联现象解释和震例分析
    5.1 关联现象解释
    5.2 震例分析
        5.2.1 2007 年云南宁洱6.4 级地震
        5.2.2 2008 年四川汶川8.0 级地震
        5.2.3 2013 年四川芦山7.0 级地震
        5.2.4 2013 年甘肃岷县6.7 级地震
        5.2.5 2014 年云南鲁甸6.6 级地震
        5.2.6 2016 年青海门源6.4 级地震
        5.2.7 2017 年四川九寨沟7.0 级地震
    5.3 震例分析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云南1588年通海-曲江7.0级地震的发震断层厘定及小江断裂带南端的未来强震危险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背景
2 通海-曲江7.0级地震发震构造的重新认识
    2.1 地震史料的重新分析
    2.2 小江断裂带西支南延的证据
        2.2.1 前人认识
        2.2.2 遥感证据
        2.2.3 地表调查
    2.3 1588年通海-曲江地震的发震断层分析
3 1588年通海-曲江地震震级的重新估算
    3.1 地表破裂长度-震级
    3.2 有感区半径-震级
4 讨论
    4.1 小江断裂带南端的活动构造格局
    4.2 小江断裂带南端的未来强震危险性问题
5 结论

(5)川滇地区破坏性地震的震源动力学过程及强地面运动模拟与震害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地震波场传播模拟研究现状
        1.2.1 地震波传播模拟常用方法
        1.2.2 有限差分模拟地震波传播研究进展
        1.2.3 强地面运动模拟影响因素
    1.3 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研究现状
        1.3.1 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关键要素
        1.3.2 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常用方法
        1.3.3 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进展与现状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方法
    2.1 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基本理论
        2.1.1 曲线坐标系下的波动方程
        2.1.2 偏心算子以及Runge-Kutta积分
    2.2 自由表面牵引力镜像法
    2.3 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方法模拟断层动力学破裂
        2.3.1 断层描述
        2.3.2 摩擦准则
        2.3.3 基本方程和变量
        2.3.4 速度更新
        2.3.5 应力更新
        2.3.6 矩震级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70年通海Ms 7.7地震模拟
    3.1 通海地震
    3.2 曲江断裂
    3.3 科学问题
    3.4 模型参数设置
        3.4.1 断层几何
        3.4.2 速度结构
        3.4.3 初始应力
        3.4.4 破裂准则和成核方式
        3.4.5 网格离散和计算时间
    3.5 模拟结果
        3.5.1 区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
        3.5.2 曲江断裂几何效应
        3.5.3 曲江断裂西北段未破的解释
        3.5.4 低速沉积盆地效应
        3.5.5 曲江断裂设定地震
        3.5.6 地形效应的简单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833年嵩明M 8.0地震模拟
    4.1 小江断裂带
    4.2 1833年嵩明地震
    4.3 相关问题
    4.4 动力学破裂模拟
        4.4.1 模型设置
        4.4.2 计算结果
    4.5 强地面运动模拟
        4.5.1 嵩明地震连续断层破裂模型波场模拟结果
        4.5.2 嵩明地震跳跃断层破裂模型波场模拟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川滇块体破坏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初步
    5.1 小江断裂东支破坏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1.1 宜良1500年M 8.0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1.2 东川1733年M 7~(3/4)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2 则木河断裂1850年西昌M 7~(1/2)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3 安宁河断裂1536年冕宁M 7~(1/2)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4 鲜水河断裂破坏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4.1 1786年康定M 7~(3/4)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4.2 1973年炉霍Ms7.9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5 甘孜—玉树断裂破坏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5.1 1854年甘孜Mw 7.7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5.2 1896年玉树Mw 7.3级地震动力学破裂模拟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波动方程
附录B 断层两侧连续性关系的系数矩阵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云南区域强震活动中短期异常的共性特征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选取
2 地震活动的阶段特征
    2.1 M≥6.8强震前的中等地震活动特征
    2.2 震中附近中小地震活动异常特征
        2.2.1 地震频度异常
        2.2.2 b值异常
    2.3 短期阶段地震活动异常特征
3 强震前地球物理观测资料异常特征
    3.1 形变、流体等定点地球物理观测异常显着特征
    3.2 GNSS观测在短临阶段的异常特征
4 异常特征与地震预测应用
5 结论和讨论

(7)鲜水河-小江断裂系和红河断裂带交切关系的地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区概况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地震定位结果及分析
    2.1 最小完整震级分析
    2.2 小震精定位
        2.2.1 地震精定位研究现状
        2.2.2 方法与原理
        2.2.3 定位结果及分析
    2.3 b值空间分布特征
        2.3.1 计算b值方法
        2.3.2 b值空间分布
    2.4 地震能量、密度分布图
    2.5 定位后地震剖面图
第三章 震源机制解结果及分析
    3.1 研究现状
    3.2 gCAP方法原理
    3.3 gCAP程序反演参数确定
    3.4 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
    3.5 结果对比与分析
    3.6 震源机制解统计特征
第四章 区域应力场整体特征
    4.1 应力场反演方法
    4.2 应力场计算结果
    4.3 应力形变因子R值
第五章 震例研究
    5.1 2014 年景谷地震
        5.1.1 定位结果及分析
        5.1.2 震源机制解及应力场特征
        5.1.3 断层面参数拟合
    5.2 1970 年通海地震
        5.2.1 定位结果及分析
        5.2.2 震源机制解及应力场特征
        5.2.3 断层面参数拟合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讨论
    6.2 结论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硕士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发表文章情况

(8)水平向峰值速度、峰值位移衰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强震数据处理
        1.2.2 观测加速度和观测速度可替代性
        1.2.3 NGA-West1和NGA-West2 模型在全球其他地区的适用性
        1.2.4 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
    1.3 章节安排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强震数据处理
    2.1 引言
    2.2 强震记录的噪声来源
    2.3 滤波技术的研究
        2.3.1 滤波器的选择和滤波基本原理
        2.3.2 非因果滤波
        2.3.3 截止频率的确定
    2.4 近断层强震记录基线校正的改进方法
        2.4.1 基线校正的方法
        2.4.2 近断层强震记录的校正结果
        2.4.3 不同基线校正方法对PGA、PGV、PGD和永久位移(Pd)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观测加速度和速度记录的可替代性研究
    3.1 引言
    3.2 速度计和加速度计的基本原理
        3.2.1 速度计和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
        3.2.2 速度计和加速度计的摆的振动
    3.3 数据资料
    3.4 数据处理方法
    3.5 观测加速度积分和观测速度对比
        3.5.1 时域和频域波形对比
        3.5.2 峰值速度比及峰值速度相对误差的统计特征
        3.5.3 峰值速度比的分布特征
    3.6 加速度二次积分位移和观测速度积分位移对比
        3.6.1 时域和频域波形对比
        3.6.2 峰值位移比及峰值位移相对误差的统计特征
        3.6.3 峰值位移比的分布特征
    3.7 峰值的相关性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GA-West1、NGA-West2 预测模型在中国西南地震区的适用性研究
    4.1 引言
    4.2 NGA-West1 预测模型在汶川地震区的适用性研究
        4.2.1 强震数据处理
        4.2.2 有限断层模型
        4.2.3 场地数据
        4.2.4 汶川地震PGA、PGV和 PGD的简单衰减模型
        4.2.5 与NGA-West1 模型对比
    4.3 NGA-West2 预测模型在芦山地震区的适用性研究
        4.3.1 强震数据处理
        4.3.2 有限断层模型
        4.3.3 场地数据
        4.3.4 芦山地震PGA、PGV和 PGD的简单衰减模型
        4.3.5 与NGA-West2 模型的对比
    4.4 NGA-West2 预测模型在鲁甸地震区的适用性研究
        4.4.1 强震数据处理
        4.4.2 有限断层模型
        4.4.3 场地数据
        4.4.4 鲁甸地震PGA、PGV和 PGD的简单衰减模型
        4.4.5 与NGA-West2 模型的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参数的PGA、PGV、PGD衰减关系模型
    5.1 引言
    5.2 地震动衰减关系模型
        5.2.1 经验地震动模型
        5.2.2 随机不确定性模型
        5.2.3 随机效应回归方法
    5.3 数据资料
        5.3.1 截尾效应修正
    5.4 结果
        5.4.1 残差分析
        5.4.2 模型评估
    5.5 与其他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西南地区水平向PGA、PGV、PGD衰减关系研究
    6.1 引言
    6.2 汶川、芦山、鲁甸、康定和九寨沟地震有限断层模型的选取
        6.2.1 汶川主震有限断层模型的选取
        6.2.2 芦山主震有限断层模型的选取
        6.2.3 鲁甸主震有限断层模型的选取
        6.2.4 康定主震有限断层模型的选取
        6.2.5 九寨沟主震有限断层模型的选取
    6.3 中小地震的震源模型估计
        6.3.1 中小地震的断层破裂面尺度和震源的空间位置确定
        6.3.2 发震断层破裂面的确定
        6.3.3 断层类型的确定
        6.3.4 断层破裂面尺寸的确定
        6.3.5 震源在断层破裂面上的空间位置确定
        6.3.6 距离参数rupR、jbR、XR和震源参数TORZ的确定
    6.4 场地资料整理
    6.5 最终选用的强震数据集
        6.5.1 数据选择标准
        6.5.2 截尾效应修正
    6.6 地震动衰减关系模型
    6.7 结果
        6.7.1 残差评估
        6.7.2 模型评估
    6.8 与NGA-West1和NGA-West2 模型对比
        6.8.1 不同断层类型PGA、PGV、PGD随断层距衰减的比较
        6.8.2 上盘效应的比较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对研究内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交流活动

(9)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10)强震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潜在震源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强震构造区面临巨大的地震风险
        1.1.2 经典概率性地震危险性方法的三个基本假设面临的挑战
        1.1.3 地震危险性技术发展的需求
    1.2 国内外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1 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2 美国地震危险性分析发展状况
        1.2.3 我国概率地震危险性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4 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3 科学问题与选题意义
        1.3.1 科学问题
        1.3.2 选题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强震构造区多层异构潜在震源区划分
    2.1 引言
    2.2 研究区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概况
    2.3 研究区地震目录资料及预处理
        2.3.1 地震活动概况
        2.3.2 研究区地震目录
    2.4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之间的统计关系
    2.5 鲜水河断裂带的特征地震研究
        2.5.1 鲜水河断裂带的特征地震活动特征
        2.5.2 鲜水河断裂带的特征地震复发周期研究
        2.5.3 鲜水河断裂带分段上滑动速率研究
        2.5.4 鲜水河断裂带的单段破裂统计
    2.6 多层异构潜源模型的建立
        2.6.1 多层异构潜源模型方法与原则
        2.6.2 鲜水河断裂带的三层异构潜源模型建立
    2.7 衰减关系选取
    2.8 小结
第三章 三维潜在震源模型建立与危险性分析
    3.0 引言
    3.1 三维断层面源的建立
    3.2 三维断层面源上震级-频度分布
    3.3 地震复发概率模型
        3.3.1 时间独立的泊松模型
        3.3.2 时间相依的复发概率模型
    3.4 三维断层面源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方法
    3.5 三维断层面源上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
        3.5.1 利用活断层规模与滑动速率评估活动性参数
        3.5.2 蒙特卡洛模拟古地震进行活动性参数评估
    3.6 三维断层源的不同计算模型结果比较
        3.6.1 相同震级-频度模型下不同概率分布函数(Poisson+BPT)
        3.6.2 计算结果分析
    3.7 小结
第四章 空间平滑模型及其应用
    4.1 引言
    4.2 本底地震潜源的空间平滑方法
        4.2.1 背景点源的震级-频度分布关系
        4.2.2 考虑断层导向性的空间平滑方法
        4.2.3 二阶空间平滑方法
    4.3 不同地震目录建立计算模型
    4.4 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方法
    4.5 断层导向性的椭圆空间平滑结果
    4.6 由背景网格点源模型得到的地震危险性结果
    4.7 经典水平面源模型
        4.7.1 利用空间分布函数得到水平面源的活动性参数
        4.7.2 经典水平面源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4.8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特征地震的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区历史破坏性地震重现模拟
        5.2.1 地震动模拟方法
        5.2.2 康定MW6.0 级地震动模拟与验证
        5.2.3 康定MW6.0 地震动模拟结果
        5.2.4 地震动的衰减特征
    5.3 基于特征断层的区域性地震动场模拟
        5.3.1 特征地震的震源参数确定
        5.3.2 区域地震动场模拟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强震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多模型融合方案
    6.1 不同潜源的全概率综合方法
    6.2 不同潜源模型的全概率综合结果
        6.2.1 时间相依的综合危险性结果
        6.2.2 时间独立的综合危险性结果
    6.3 概率地震危险的逻辑树加权分析
        6.3.1 逻辑树方法介绍
        6.3.2 逻辑树加权结果
    6.4 地震危险性的震级与距离反聚合分析
    6.5 地震危险性的概率与确定性结果比较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的课题
攻读博士期间期刊论文

四、通海大震长期序列活动与西南地区强震活动的相关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D]. 史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2]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空间扫描[D]. 孟昭彤.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2021
  • [3]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 段博儒.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08)
  • [4]云南1588年通海-曲江7.0级地震的发震断层厘定及小江断裂带南端的未来强震危险性问题[J]. 胡萌萌,吴中海,黄小龙,李浩民. 地质学报, 2020(10)
  • [5]川滇地区破坏性地震的震源动力学过程及强地面运动模拟与震害评估[D]. 余厚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云南区域强震活动中短期异常的共性特征及应用研究[J]. 付虹,洪敏,王光明,胡小静,李祥,李智蓉,刘自凤. 地震研究, 2020(02)
  • [7]鲜水河-小江断裂系和红河断裂带交切关系的地震学研究[D]. 谢张迪.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02)
  • [8]水平向峰值速度、峰值位移衰减关系研究[D]. 张斌.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9(09)
  • [9]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10]强震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潜在震源模型研究[D]. 张力方.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标签:;  ;  ;  ;  ;  

通海地震长期序列活动与西南地区强震活动的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