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产业发展社区连片建设问题研究报告

乡镇产业发展社区连片建设问题研究报告

一、关于集中连片建设乡镇工业开发小区问题的研究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颐[1](2021)在《苏州市工业主导型传统村落空间结构演化与重构探究 ——以张家港市恬庄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朱可宁[2](2020)在《可持续视角下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绩效评价研究 ——以浙江安吉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下城镇时代变革下,村镇经营性社区经历了“自下而上”空间自发生长与“自上而下”政策外向推动的演化进程。在其中,村镇经营性社区转型发展开始出现诸多问题,例如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土地低密度无序利用,村镇产业同质化,人口流动频繁难以管理等。因此,对于村镇经营性社区的管理运维亟需将视角转向空间治理,只有治理创新才能成为破解转型难点的关键。本文从“理论归纳-实证研究-策略导引”的研究范式出发,立足于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绩效的视角,以可持续理论、政府行为理论、绩效管理理论为基础,界定了可持续发展、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绩效评估等关键概念的内涵,构建了村镇经营性社区可持续空间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以浙江安吉县12个村镇经营性社区为例,对12个样本的综合绩效、分类绩效、IELHG五维系统(产业升级、环境整治、生活品质、人文特色、社会治理)和PSR协调指数进行了评估以及深入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实践策略导引,旨在为相关执政机关决策施策提供意见参考。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内外缘产经辐射驱动因素对村镇经营性社区发展形态和特征进行分类,形成了:县城中心城镇经济辐射带动型、农业专业化和文化特色化带动型、乡镇工业综合发展带动型和景村旅游带动型四大类。基于可持续理论、政府行为理论、绩效管理理论,对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绩效评估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的本质、目标、特点,并阐述绩效评估在本研究中的含义,初步实现了对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绩效评估的理论建构。(2)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结合《美丽城镇建设指南》“五美”目标,扩展形成空间治理的IELHG-PSR钻石模型,形成了从产业升级、环境整治、生活品质、人文特色、社会治理五个维度出发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德尔菲法进行指标删选,体系最终涵盖了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和YAAHP10.1软件对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和权重确定,发现其五维准则环境整治、生活品质、产业升级、社会治理和人文特色的重要性依次递减。(3)选取安吉县12个村镇经营性社区样本对已构建的村镇经营性社区可持续空间治理绩效评估体系进行了应用,通过采用统一均衡赋值的方法量化得到结果:溪龙、晓墅和荆湾空间治理综合得分最高为第一梯队,报福和山川为第二梯队,鄣吴和皈山场为第三梯队,第四梯队为其他剩余所有村镇社区;从分类型来看,景村旅游产业带动性和农业专业化文化特色带动型村镇社区的综合得分总体较高,乡镇工业综合发展型和县城中心城镇经济辐射带动性村镇综合得分略低;利用IELHG-PSR模型绘制雷达图,分别评价12个村镇经营性社区的五维系统的得分高低,探讨各村镇社区空间治理的“长板”和“短板”;利用协调度函数评价12个样本社区PSR子系统之间的发展关系,发现港口、鄣吴和高禹协调度最高,晓墅、溪龙和报福协调度排名较低的新特征,提出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要注意合理控制投资建设量、精准分类分步推进、切忌盲目投资,将空间治理的响应水平与压力和状态水平保持趋同,使之发展逐渐趋于均衡,实现空间治理各系统间的协调状况可持续发展新要求。(4)基于案例分析结果,从多方面探讨改善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实践的措施,从发展目标、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可持续空间治理策略导引,有助于提高我国村镇社区空间治理的绩效,实现空间治理可持续。

徐婧[3](2019)在《天津市域小城镇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迅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一大批崛起的小城镇开辟了城镇化的新进程,进入21世纪,小城镇发展逐步走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区域的社会综合体,是乡村地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上接城市、下引农村、协调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功能,在我国城乡统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对于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和地理因素较复杂的西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天津市作为京津冀城镇群中的重要枢纽,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研究,对京津冀地区城镇群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天津市域小城镇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以天津市域内小城镇建成区为研究对象,选择目前行政区划和功能上是小城镇的乡镇,分1985年-1996年、1996年-2006年、2006年-2017年三个阶段。从外部空间形态和内部空间结构两个方面,选取了建设用地、城镇轮廓、城镇延展度作为外部空间形态要素,空间结构、城镇肌理、形态紧凑度作为内部空间形态要素,借助遥感影像、Arc GIS等技术手段,对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时空特征规律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规律的总结,探讨天津市域内不同小城镇的演变模式和范型,将天津市域小城镇分为停滞发展型、轴向延伸型、圈层扩张型和填充蔓延型,分析不同类型小城镇的演变模式特征。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制度因素、地理交通因素、文化发展因素和区域统筹因素对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具体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影响因素指标评价体系,探讨各影响要素对城镇空间形态演变驱动力的强度大小,并探讨不同类型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综合机理。最后,根据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存在的问题提出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付孟泽[4](2019)在《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人地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一切互动关系的总和,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及其演变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发展,探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力和原因,梳理演变过程和特征,揭示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指导乡村的规划实践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定义了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人地关系影响因素和乡村人地关系特征,以及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宏、中、微观上的界定与特征,从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诱发、推动和塑造这三个维度,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尺度研究分析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的研究架构。基于土地的私有、公有属性,分两个阶段对浙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开展研究。第一阶段,沿时间轴从原始、传统农业到近代化,研究了人地关系从初始到不断发展与变迁的过程,梳理了从聚点到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演化路径,对近代以来浙北地区的村镇发展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的概念。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公社化、改革开放及快速城镇化阶段,研究了土改、土地集体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人地关系的变迁特征及其对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快速城镇化阶段的人地关系变化特征,总结了浙北地区初步形成的现代村镇空间形态的特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对当前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基于GIS平台构建了县域中微观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提出斑块空间聚集度的概念,分村域对村庄建设斑块进行空间聚集度分析;提出基于生产作用特征、人地承载特征和空间利用特征的乡村人地关系识别指数,实现了县域乡村人地关系的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定量分析了全县域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包括中心城区、县域村镇空间形态、8个典型村落空间形态的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最后对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发展进行了展望。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梳理了浙江在现代化村镇建设中的经验,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按照“指向性”空间体系概念,对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工作形成以下创新点:(1)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从人地关系的视角为村镇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在宏观空间尺度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概念,并以此概念诠释了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的发展和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展望了乡村振兴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3)提出县域层面中微观空间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了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

陈霄宇[5](2019)在《基于空间权力关系的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化特征与机制分析 ——以南京市雨花台区为例》文中提出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对外扩张、土地利用的前沿区域,也是一类变化剧烈、功能混杂、用地破碎的特殊地域空间。由于边缘区介于城乡交错地带的特殊区位,其土地利用模式、产权及使用者利益、开发模式等方面均呈现介于“城乡之间”、复杂多元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城镇化速度。但在城市化实践中,亦存在不少问题。从人口与土地城市化的差距到政府主导下的肓目建设,诸多发展中的乱象均迫使我们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再认识与再思考。随着90年代以来的庞大生产、消费需求释放殆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地方债务危机愈发严峻,传统的“大规模”、“粗放式”城市扩张模式正面临着转型调整的急切诉求。作为城市建设前沿地域的城市边缘区,事实上成为了多元化复杂发展的关键地带,其地理性质与内涵也存在着认知上的更新趋势。本文以南京市雨花台区这一大城市边缘的区级地理空间进行研究切入,对雨花台区跨越30年的区域空间演化过程与机制进行了分析。在第三章,本文首先归纳总结美国、法国印度及中国四类国家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权力模式特征,发现各国的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化存在形态、功能上的较大差异,并认为在大尺度的边缘区研究中,政府结构与权力强弱、市场化程度、制度及居民需求等主体与制度的权力模式能够较好解释不同国家各异的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特征。第四章,本文剖析了作为中国一类典型大城市边缘空间的南京市雨花台区,历时30年的空间地理与权力主体演化特征。通过对雨花台区三个时间阶段的空间形态、经济地理、主体行为内容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在雨花台区的空间演化过程中既存在着普遍的空间规律,也具有独特的地方性空间特征。而对其演化机制的分析需要一个更为有利的解释框架。在第五章,本文建立起了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化的“权力主体-博弈过程-空间作用逻辑-具体内容”四步分析框架,并对雨花台区三个阶段空间内容产生的机制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在地方政府主导空间建设及土地公有制的中国,这一围绕科层制政府间权力关系,并以空间行为能力包纳地方性特征的空间分析框架,对于中国不同地区各异的边缘区空间特征具备较好的解释能力。综上,本文认为在边缘区的空间发展中,存在着必然的空间主体互动规律与偶然的制度、历史等发展因素共存的现象。这使得针对不同时期、地点与制度环境下的城市边缘区研究往往得出各异的结论,也使得边缘区研究常依赖对“地方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以空间权力特征切入,本文建立起四步分析框架,并通过对南京市雨花台区这一中小尺度的典型中国城市边缘区域进行模型的实践验证,证明了其解释力。本文正文共约85000字,图表118幅。

刘林[6](2019)在《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研究 ——基于空间与功能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郊区作为以服务城市为主要功能,与城市联系密切的城乡过渡区域,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展,其功能内涵和空间范围也在不断变化。郊区的过渡性,决定了其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保障粮食安全等多个宏观战略实施的空间载体,从而使郊区功能及其空间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着复杂的演化过程,准确把握这种演化规律,有利于科学的引导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在分析郊区功能内涵和空间演化特征及过程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城郊乡村转型的“区域—村域”两个尺度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遵循“概念—特征—机理—模式”的研究范式,以西安为例,开展了大城市郊区以土地利用转型为表征的城郊功能转型研究。通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郊区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上乡村转型特征,解析了影响城郊乡村转型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提出了城郊乡村发展模式。本文形成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其对郊区需求的变化,郊区的空间范围与功能结构不断地发生演化,各种功能空间也不断地发生位移。农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变并协同增减是郊区乡村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并体现在功能用地面积变化、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提高和空间圈层波浪式外扩位移等多个方面。期间,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生活配套和生态服务四类功能的服务能力与价值均不断提高。其中,农业生产功能由粮、蔬生产基地转变为果、蔬、粮综合生产基地,工业生产功能在乡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降低,生活及生态服务功能的构成则日益丰富。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形成“圈层+板块”的分布格局,工业生产功能空间集中化和规模化态势明显,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则在特定化与泛在化的基础上呈现出综合化特征,生活功能空间则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且距城市越近转变越明显。城郊乡村区域主导功能经历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生态服务”的转变,中心城市空间与功能的拓展,都市区发展需求的不断提升是城郊乡村功能演变的主要原因。(2)从构成城郊乡村的基本单元——村域尺度考察,其功能与空间演变除符合前述郊区整体特征外,由于各村间区位交通及资源禀赋的差异,还形成了不同的功能类型。其中,近郊区村域依托良好的交通及区位条件,形成了旅游休闲或乡村工业为主的村域功能,并由于村域自身及周边资源禀赋差异出现了多种经济类型(如农家乐、文化旅游、纸箱加工、家具加工等);远郊区村域的功能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但部分村庄依托其周边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自然、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休闲服务功能。不同功能类型的村域形成了与之匹配的用地结构和农户收入结构,但微观村域的消费观念和关系网络并未随功能演变和农户的收入变化而出现明显分化。(3)大城市城郊乡村功能与空间演变是规划政策调控下的空间用途管制与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资源有效配置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内外互馈”机制下实现“路径创造”,在这个过程中,郊区功能的变化导致空间响应,推动功能空间演变。其中,郊区的生态服务功能日益凸显,应遵循生态地租的理论指导功能空间布局。“内外互馈”机制包括外部动力主导下影响城郊乡村转型各要素之间的“内外互动”机制和城郊乡村“区域—村域”的“作用反馈”机制。内外互动机制是指在外部动力主导下,“自身条件—外部环境”要素综合作用改变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关系,引发城郊乡村区域空间及其表征的功能演变的“自上而下”复合作用过程。不同影响因素在城郊乡村转型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作用反馈机制是指上述外部影响因素作用于不同交通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条件的村域,改变村域的发展要素构成,实现村域功能与土地利用变化,进而构筑宏观区域整体功能和空间结构的微观村域“自下而上”“螺旋上升”式反馈过程。所谓路径创造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城郊乡村发展突破了对计划经济时期集体经济制度下的乡村发展路径的依赖,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乡村发展路径创造——城郊乡村功能转型及其空间响应。基于西安郊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不断提高的特征,本文提出西安城郊乡村生态地租竞租曲线的假设,在这一假设下付租能力呈现出随着与城市中心距离增加先快速下降,转而逐渐上升的态势。(4)城郊乡村不同村域所处的区位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导致驱动村域发展的主导因素不同,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就西安郊区而言,存在包括政策驱动、技术驱动、需求拉动和综合驱动四类乡村发展模式。不同乡村发展模式对应的典型村域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互动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功能特征及空间结构。

王路遥[7](2019)在《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发展农村工业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挖掘农村资源潜力、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农村工业发展己成自然趋势。位于浙江东南沿海的温岭市,在改革开放之后,寻求转型发展的意愿愈加强烈,民营企业兴起,工业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但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愈加突出。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与发展理念下,重新审视农村工业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其与“三农”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为切入点,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回溯了温岭市农村工业的演变过程。其次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研究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温岭市农村工业发展的状况、农村工业反哺“三农”发展的状况以及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环境分析的方法梳理了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最后借鉴日本、法国、苏南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模式,从农村工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工农业协调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三方面尝试提出促进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的对策。

刘明欣[8](2019)在《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的高密度集聚建设往往导致环境污染、公共健康和社会分异等多重矛盾的叠加,寻找密集建成环境空间品质优化的应对之策成为关键。城市绿色空间作为环境品质、公众健康、景观美化等战略性空间资源已获得广泛认可,在密集建成环境中城市绿色空间的品质提升和效能供应是学界持续的关注热点。一般认为,在建成区内出于对土地利用经济性的考虑所形成的绿色空间面积相对有限,若非依存大型山体或水域难以形成超规模的绿色空间;然而,从欧美大城市实践经验可知,以结构化的超规模绿色空间为特征的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往往成为城市环境品质保障的重要对策之一。在密集的建成环境中,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具有显着的异质性优势,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元作用。在中国目前若干城市已拥有或在建超大型的城市绿色空间,受到时代背景、价值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多方因素影响和制约,在产生大量积极效益的同时,呈现割裂、低效、侧重特定目标而漠视广泛需求等矛盾。而当前涉及这一空间类型的理论认知和实践应对则具有显着的局限性,现行的城市绿地规划制度和技术工具也难以提供足够的支撑。据此,本研究尝试弥补此空白,透过密集建成环境内形成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现象和表征探索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构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类型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作为应对高聚集建设的结构性空间类型,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对策,以期作为对我国现行城市绿地系统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补充。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包括绪论和第二章。从综述前人相关研究基础和对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现象观察入手,辨析城市绿色空间和城市绿地定义,并提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基本概念,探讨其“规模”界定值以厘清研究对象;进而在辨析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特殊性的基础上,结合绿色空间基础理论、认知模型和比较研究构成的理论基础,搭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实证比较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案例研究、实证调查与综合比较,包括第三、第四和第五章。基于“形成、定位、特征和价值”的实证分析框架,对不同形成时期不同地域的13个国内外案例加以剖析,其中广州海珠湿地案例作深入调查;继而从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形成、定位、特征、价值”四个方面阐释国内外案例的共性和差异,从中发现在密集建成环境中供应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价值和必要性,归纳其形成、定位、特征及价值之间存在的内在规律性和影响机制,并从认知、制度和技术三个维度探究其深层原因。第三部分为规划对策研究,即第六章。基于对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这一空间类型的理论认识,提出了由捕获契机、定位目标、明确要素、设定原则和实施规划5项组成的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对策。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9](2017)在《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文中研究说明19582017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推动各地区逐步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体制,拓展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保护节约集约使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征途上,拓展十二条途径:一是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三是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四是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五是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六是农村土地依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七是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八是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九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实施途径;十是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十一是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十二是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李田[10](2016)在《乡村集聚对聚落空间的影响研究 ——基于对天津市示范小城镇村的分析》文中认为乡村集聚是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乡空间发展面临的现实课题,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促进了乡村集聚的展开。天津市的示范小城镇村的建设实践也正是乡村集聚的现实反映,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本文梳理并界定了相关概念,整理了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在系统分析天津市乡村空间转型与分化的背景下,研究了天津市示范小城镇的乡村集聚现状及其聚落空间的问题;归纳总结了天津市乡村空间集聚的特征,并对城乡边缘区和远郊乡村两个区域内的示范小城镇进行具体整合研究,结合不同区域内乡村集聚的动力因素,分析研究了乡村集聚对聚落物质空间的结构形态、功能格局和基础设施环境以及聚落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分工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并选取天津市乡村范围内的7个示范小城镇村为典型案例,通过剖析比对,归纳总结了乡村集聚的措施,分类研究了集聚形成的新市镇、中心村的空间布局。论文最后针对乡村集聚实施过程和聚落空间整合存在的问题,探讨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二、关于集中连片建设乡镇工业开发小区问题的研究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集中连片建设乡镇工业开发小区问题的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可持续视角下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绩效评价研究 ——以浙江安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技术路线
    1.3 研究创新及不足
        1.3.1 研究创新
        1.3.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支撑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可持续性发展
        2.1.2 村镇经营社区
        2.1.3 空间治理绩效
    2.2 基本理论支撑
        2.2.1 政府行为理论
        2.2.2 绩效管理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3.3 研究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评价体系建构
    3.1 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评价体系选取
        3.1.1 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3.1.2 分类评价方法选取
    3.2 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评价体系建立
        3.2.1 评价体系要素构成
        3.2.2 评价体系指标筛选
        3.2.3 评价体系权重确定
    3.3 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绩效等级评定
        3.3.1 空间治理绩效指标量化
        3.3.2 空间治理绩效等级评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水平绩效评价
    4.1 村镇经营性社区特征分类与样本选取
        4.1.1 村镇经营性社区内核特征分类
        4.1.2 村镇经营性社区典型样本选取
    4.2 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五维系统评价
        4.2.1 空间治理因子评价得分呈现
        4.2.2 空间治理五维系统差异分析
    4.3 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综合绩效评价
        4.3.1 空间治理绩效等级梯队划分
        4.3.2 空间治理绩效社区类型比对
        4.3.3 空间治理绩效协调指数解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实践策略导引
    5.1 可持续空间治理发展目标
        5.1.1 总体目标确立
        5.1.2 主体目标设定
    5.2 可持续空间治理实施路径
        5.2.1 产业升级:紧抓优势,产镇协调发展
        5.2.2 环境整治:精准修补,推动区域美丽
        5.2.3 生活品质:共享乐民,再现富春山居
        5.2.4 人文特色:传承更新,打造文化品牌
        5.2.5 社会治理:一村一策,创新体制机制
    5.3 可持续空间治理保障机制
        5.3.1 加强领导,靠前组织
        5.3.2 上下联动,要素保障
        5.3.3 广泛宣传,全民参与
        5.3.4 监督考核,常态响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指标名词解释表
附录B 样本近三年项目库及投入资金
附录C 村镇居民空间治理满意度调研问卷
附录D 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绩效评价体系专家打分表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天津市域小城镇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小城镇发展及其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
        1.1.2 京津冀城镇群网络的形成
        1.1.3 天津市小城镇发展的不均衡性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创新点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解析及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小城镇建成区
        2.1.2 城镇空间形态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城市形态研究
        2.2.2 城镇空间形态研究
        2.2.3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案例研究
        2.2.4 天津地区相关研究
        2.2.5 研究不足归纳
        2.2.6 小结
第3章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规律解析
    3.1 天津市小城镇发展概况
        3.1.1 天津市小城镇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3.1.2 近代以来天津市小城镇发展
        3.1.3 建国后天津市小城镇发展
    3.2 研究区域及对象
        3.2.1 研究区域概况
        3.2.2 研究对象选择
    3.3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时空规律
        3.3.1 外部空间形态演变
        3.3.2 内部空间形态演变
        3.3.3 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模式与范型研究
    4.1 城镇空间生长演变
        4.1.1 城镇空间生长定义
        4.1.2 城镇空间生长演变特征
        4.1.3 城镇空间生长演变过程
    4.2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演变模式分类
        4.2.1 小城镇空间演变模式类型
        4.2.2 小城镇空间演变模式划分依据
        4.2.3 小城镇空间演变模式分布情况
    4.3 天津市域各类型小城镇空间生长演变特征
        4.3.1 停滞发展型
        4.3.2 轴向延伸型
        4.3.3 圈层扩张型
        4.3.4 .填充蔓延型
        4.3.5 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机理研究
    5.1 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因素系统
        5.1.1 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因素分析
        5.1.2 各因素综合作用机理
    5.2 天津市域小城镇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影响因素
        5.2.1 社会经济因素
        5.2.2 政策制度因素
        5.2.3 地理交通因素
        5.2.4 文化发展因素
        5.2.5 区域统筹因素
        5.2.6 各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5.3 不同类型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机理分析
        5.3.1 停滞发展型
        5.3.2 轴向延伸型
        5.3.3 圈层扩张型
        5.3.4 填充蔓延型
        5.3.5 小结
    5.4 天津市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5.4.1 存在问题
        5.4.2 发展对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1.1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规律
        6.1.2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模式范型
        6.1.3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机理
    6.2 论文特色与不足
        6.2.1 论文的特色
        6.2.2 论文的难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天津市小城镇建成区形态变化图
附录B 天津市小城镇建成区用地面积
附录C 天津市小城镇建成区用地扩张速率及扩张强度
附录D 天津市小城镇建成区各类型肌理比例
附录E 天津市小城镇建成区紧凑指数
附录F 专家调研问卷
附录G 天津市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影响因素驱动力值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背景
        1.1.2 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1.1.3 人地关系构成了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核心推动力
        1.1.4 研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二战后欧、亚部分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与启示
        1.2.2 国际上由聚落地理学缘起的乡村及空间演变研究
        1.2.3 国内关于乡村空间形态演变及规划建设的研究
        1.2.4 乡村空间演化推动力的研究——由环境决定论到人地协调论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1 研究区域选择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人地关系及其推动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架构
    2.1 人地关系的定义以及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
        2.1.1 人地关系的概念内涵
        2.1.2 人地关系的决定因素
        2.1.3 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2.2 乡村聚落及空间形态的概念与定义
        2.2.1 由乡村聚落到现代村镇的概念阐释
        2.2.2 乡村空间及形态的物质性概念意义
        2.2.3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2.3 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机理
        2.3.1 人地关系诱发了乡村聚落的出现
        2.3.2 人地关系推动了乡村聚落的演化
        2.3.3 人地关系塑造了乡村聚落的多样
        2.3.4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2.4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空间尺度
        2.4.1 乡村聚落的宏观空间尺度
        2.4.2 乡村聚落的中微观空间尺度
    2.5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时间尺度
        2.5.1 人地关系的阶段划分与时间尺度的关系
        2.5.2 本研究所取的时间尺度及其考虑
    2.6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技术框架
    2.7 本章小节
第3章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3.1 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临时聚点到聚落雏形
        3.1.1 “采集渔猎”下的临时聚点
        3.1.2 原始农业与聚落空间形态雏形
    3.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发育发展
        3.2.1 传统农业社会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3.2.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3.2.3 传统农业人地关系推动下的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3.3 近代浙北地区的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的演变和发展
        3.3.1 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3.3.2 近代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3.3.3 近代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人地关系变迁与村镇空间多元发展
    4.1 建设初期人地关系变迁及乡村空间形态
        4.1.1 以土地改革为序幕的人地关系演化历史环境
        4.1.2 建设初期的人地关系特征
        4.1.3 建设初期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
    4.2 改革开放后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4.2.1 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乡镇工业的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4.2.2 乡镇工业推动下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4.2.3 改革开放后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4.3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4.3.1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演化的背景环境
        4.3.2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的人地关系特征
        4.3.3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前人地关系特征下浙北县域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研究
    5.1 长兴县的典型性、概况及定量实证研究方法
        5.1.1 长兴县的典型性及概况
        5.1.2 县域层面中微观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5.2 长兴县当前乡村人地关系特征的分析及发展驱动力评估
        5.2.1 长兴县乡村生产作用特征
        5.2.2 长兴县乡村人地承载特征
        5.2.3 长兴县乡村生产生活组织特征
        5.2.4 长兴县当前村镇空间发展驱动力类型及评估
    5.3 长兴县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的发展研究
        5.3.1 中心城区(县城)的空间演变特征
        5.3.2 县域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5.3.3 典型乡村空间形态的构成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乡村振兴下浙北人地关系与村镇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6.1 浙江省在村镇现代化建设中的探索和启示
        6.1.1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及启示
        6.1.2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6.2 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6.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6.2.2 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人地关系特点分析
        6.2.3 浙北乡村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与创新点
        7.1.1 研究主要工作、相关结论
        7.1.2 研究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相关论文发表
致谢

(5)基于空间权力关系的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化特征与机制分析 ——以南京市雨花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城市边缘区:概念解释
    2.2 城市边缘区的内涵研究
        2.2.1 边缘区的空间演化研究
        2.2.2 边缘区的经济动因研究
        2.2.3 边缘区的社会结构研究
    2.3 中国边缘区研究
        2.3.1 空间演化模式的研究
        2.3.2 土地开发形式与动力的研究
        2.3.3 人群特征研究
    2.4 空间权力关系研究
        2.4.1 权力—空间:列斐伏尔、福柯以降的空间权力关系理解
        2.4.2 科层制与组织学:官僚机构、组织关系
第三章 各国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及权力特征总结
    3.1 蔓延与市场化分权:美国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权力模式
        3.1.1 美国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特征
        3.1.2 美国城市边缘区的权力特征
    3.2 晚近的强烈扩张与中央政府控制:法国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权力模式
        3.2.1 法国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特征
        3.2.2 法国城市边缘区的权力特征
    3.3 破碎交织与多主体复杂博弈:印度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权力模式
        3.3.1 印度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特征
        3.3.2 印度城市边缘区的权力特征
    3.4 低密度二元开发与增长主义政府竞争:中国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权力模式
        3.4.1 中国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特征
        3.4.2 中国城市边缘区的权力特征
        3.4.3 具体城市边缘区发展特征
    3.5 总结
第四章 南京市雨花台区边缘区空间演化的地理特征与权力主体研究
    4.1 研究区域简述
    4.2 1990-2000年的雨花台区空间特征、权力主体分析
        4.2.1 空间特征:发展潜力充足,空间分化激烈
        4.2.2 经济特征:工业发展迅速,乡镇经济与高等级核心成为增长主动力
        4.2.3 权力主体表现:乡镇政府主导建设,农民生活优裕
    4.3 2000-2008年的雨花台区空间特征、权力主体分析
        4.3.1 空间特征:近郊快速破碎化填充,远郊工业飞地建设
        4.3.2 经济特征:二、三产组团剧烈变化发展,规划产业片区增长迅速
        4.3.3 权力主体表现:区政府主导建设,社会主体类型特征多元化
    4.4 2008至今的雨花台区空间特征、权力主体分析
        4.4.1 空间特征:第二轮土地更新与远郊扩张
        4.4.2 经济特征:庞大的信息业生产空间
        4.4.3 权力主体表现:市政府委托园区支配建设,人群需求差异加大
    4.5 总结
第五章 边缘区发展的空间演化机制分析:主体权力博弈与空间作用逻辑
    5.1 基于权力互动的一个解释框架
    5.2 1990-2000年:基于经济发展的简单博弈
        5.2.1 制度特征:逐渐开放,尚不健全
        5.2.2 主体目标特征
        5.2.3 博弈关系分析
        5.2.4 目标强度与作用过程:围绕基层辖区的建设导向
        5.2.5 权力关系——空间内容总结
    5.3 2000-2008年:复杂的主体间管束与对抗关系
        5.3.1 制度特征:市场制度、空间规划成熟
        5.3.2 主体目标特征
        5.3.3 博弈关系分析
        5.3.4 目标强度与作用过程:有限能力下的多头发展
        5.3.5 权力关系——空间内容总结
    5.4 2008至今:大空间联盟与小对抗
        5.4.1 制度特征:生态建设、产业转型、城乡统筹
        5.4.2 主体目标特征
        5.4.3 博弈关系分析
        5.4.4 目标强度与作用过程:突出的资金、用地紧缺状况
        5.4.5 权力关系——空间内容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1.1 分异权力因素导致各国边缘区空间差距明显
        6.1.2 雨花台区空间演化中存在普遍性规律及地方性特征
        6.1.3 基于权力主体博弈与空间行为能力的框架解释力强
    6.2 讨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研究 ——基于空间与功能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关键科学问题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1.3.1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
        1.3.2 乡村多功能研究
        1.3.3 城郊乡村转型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与数据
        1.5.3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郊乡村转型研究架构
    2.1 概念解析
        2.1.1 郊区
        2.1.2 城郊乡村
        2.1.3 乡村转型
    2.2 理论基础
    2.3 城郊乡村转型分析和解释框架
        2.3.1 城郊乡村转型“区域—村域”多尺度分析框架
        2.3.2 城郊乡村转型“要素—机理”多维度解释框架
    2.4 城乡关系演变历程
        2.4.1 城镇化起步阶段——“城乡分离”
        2.4.2 快速城镇化时期——“以乡举城”
        2.4.3 城镇化成熟阶段——“城乡融合”
    2.5 城郊乡村功能构成
        2.5.1 郊区功能内涵分析
        2.5.2 西安城郊乡村功能构成
    2.6 城郊乡村范围界定
        2.6.1 郊区范围内涵分析
        2.6.2 西安城郊乡村研究范围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特征——区域尺度
    3.1 空间转型特征
        3.1.1 城郊乡村区域尺度空间转型态势
        3.1.2 耕地与建设用地呈现逆势协同演化
        3.1.3 城郊乡村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显着分异
        3.1.4 城郊乡村空间转型呈现圈层分布特征
    3.2 功能转型特征
        3.2.1 农业生产功能不断分化
        3.2.2 工业生产功能趋向极化
        3.2.3 生活功能按行政区分异
        3.2.4 生态功能构成日益丰富
        3.2.5 主导功能由生产转为生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特征——村域尺度
    4.1 空间转型特征
        4.1.1 宏微观转型总体特征一致
        4.1.2 用地演化的区位分异特征显着
    4.2 功能转型特征
        4.2.1 调研村庄的经济功能不断转型
        4.2.2 经济功能随城市距离远近分异
        4.2.3 经济功能分异引发用地结构分化
        4.2.4 经济功能变迁引发社会功能分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郊乡村转型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5.1 影响因素
        5.1.1 资源禀赋
        5.1.2 区位交通
        5.1.3 发展需求
        5.1.4 技术进步
        5.1.5 政策调控
    5.2 作用机理
        5.2.1 城郊乡村转型的内外互馈机制
        5.2.2 城郊乡村转型的路径创造过程
        5.2.3 城郊乡村功能转型引发空间响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郊乡村发展模式
    6.1 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类型
    6.2 政策驱动型
        6.2.1 “政策+能人”驱动村庄转型
        6.2.2 村域土地利用趋向集约发展
        6.2.3 土地利用投资以政府为主导
    6.3 技术驱动型
        6.3.1“技术+生产大户”引领产业升级
        6.3.2 生产设施用地和农村居民点规模同步扩大
        6.3.3 土地利用投资以村民投资为主体
    6.4 需求拉动型
        6.4.1 企业入驻实现经济发展
        6.4.2 市场主导村办企业转型
        6.4.3 经济分异引发用地分化
        6.4.4 投资主体以市场为主导
    6.5 综合驱动型
        6.5.1 社会需求变化引致村庄经济不断更迭
        6.5.2 综合因素主导乡村发展突破村域空间
        6.5.3 形成复合的投资、权属空间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7)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农村工业的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
        1.3.2 农村工业发展的动力与环境特点研究
        1.3.3 农村工业发展给“三农”带来的影响研究
        1.3.4 农村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3.5 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研究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案例研究法
    1.6 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工业概念界定
        2.1.2 “三农”问题概念界定
        2.1.3 农村工业化概念界定
        2.1.4 农业现代化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1 原工业化理论
        2.2.2 产业集群理论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的系统分析
第三章 温岭市农村工业及“三农”发展状况
    3.1 温岭市农村工业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
        3.1.1 农村工业兴起阶段(1978-1985)
        3.1.2 农村工业扩张阶段(1985-1990)
        3.1.3 农村工业分布从分散——集聚——分散阶段(1990-2003)
        3.1.4 科学发展观下的工业布局阶段(2004——至今)
    3.2 温岭市农村工业发展的状况
        3.2.1 工业产值稳中有升
        3.2.2 工业比重持续调整
        3.2.3 工业性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3.2.4 乡镇工业企业贡献增加
        3.2.5 乡镇工业集群特色更加突出
    3.3 温岭市农村工业反哺“三农”的状况
        3.3.1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
        3.3.2 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3.3.3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3.3.4 农民年轻化、文化水平有所提升
第四章 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耕地资源流失
    4.2 粮食总产量呈总体下降
    4.3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4.4 民间融资系统不完善
    4.5 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4.6 农民整体素质偏低
第五章 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的环境分析
    5.1 政治与政策环境
        5.1.1 工业促进政策
        5.1.2 农业巩固政策
        5.1.3 农村土地政策
    5.2 经济环境
        5.2.1 产业发展
        5.2.2 产业布局
    5.3 社会环境
        5.3.1 资源因素
        5.3.2 区位因素
        5.3.3 人文精神
    5.4 技术环境
        5.4.1 创新创业平台
        5.4.2 创新驱动战略
第六章 国内外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
    6.1 日本模式
        6.1.1 立法手段促进农村工农业发展
        6.1.2 工农业协调发展
        6.1.3 工业与农村生态环境相协调
    6.2 法国模式
        6.2.1 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6.2.2 农业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6.3 苏南模式
        6.3.1 农村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6.3.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4 珠江三角洲模式
        6.4.1 发挥外资以及产业集群优势
        6.4.2 继续发展农业
第七章 促进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的对策
    7.1 促进工业生产与农村生态环境相协调
        7.1.1 加强统筹,推进工业污染源整治
        7.1.2 加强规划,加快农村工业园区建设
        7.1.3 加强管控,推进绿色及安全生产
        7.1.4 加强宣传,提高企业绿色及安全生产意识
    7.2 推进工农业协调发展
        7.2.1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7.2.2 严格保护耕地,确保粮食稳定增产
        7.2.3 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
        7.2.4 继续发展工业
        7.2.5 完善民间融资体系
    7.3 完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7.3.1 进一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7.3.2 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整治
        7.3.3 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业
        7.3.4 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素质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城市绿色空间作为战略性空间资源
        1.1.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价值凸显
        1.1.3 传统城市绿地规划控制存在不足
        1.1.4 小结
    1.2 研究综述
        1.2.1 城市绿色空间的研究趋势和需求
        1.2.2 应对高聚集建设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对策
        1.2.3 国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研究综述
        1.2.4 国内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研究综述
        1.2.5 小结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建立与实证比较
    2.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和类型
        2.1.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
        2.1.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分类
    2.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特殊性
        2.2.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一般特征
        2.2.2 四种大规模城市绿色空间的比较
    2.3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的理论基础
        2.3.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相关理论
        2.3.2 认知模型What-Why-How
        2.3.3 比较研究
    2.4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框架的构建
        2.4.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框架
        2.4.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分析的内容
        2.4.3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分析的素材来源
    2.5 小结
第三章 国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研究
    3.1 19世纪60年代以前
        3.1.1 伦敦内城皇家公园群
        3.1.2 柏林大蒂尔加滕公园
        3.1.3 巴黎圃龙林苑
        3.1.4 纽约中央公园
    3.2 20世纪
        3.2.1 荷兰阿姆斯特丹森林
    3.3 21世纪
        3.3.1 美国纽约清泉公园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调查
    4.1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类型及案例研究
        4.1.1 历史保护型:以北京天坛公园为例
        4.1.2 休憩供应型:以北京朝阳公园为例
        4.1.3 生态保育型: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
        4.1.4 重大节事型: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
        4.1.5 棕地再生型:以唐山南湖中央公园为例
        4.1.6 新区开发型:以重庆中央公园为例
    4.2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实证调查:以海珠湿地为例
        4.2.1 海珠湿地选例的典型性
        4.2.2 海珠湿地的形成
        4.2.3 海珠湿地的定位
        4.2.4 海珠湿地的特征
        4.2.5 海珠湿地的价值
    4.3 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综合比较
    5.1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比较与分析
        5.1.1 形成的共性与差异
        5.1.2 定位的共性与差异
        5.1.3 特征的共性与差异
        5.1.4 价值的共性和差异
    5.2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差异性的原因探究
        5.2.1 认知层面
        5.2.2 制度层面
        5.2.3 技术层面
    5.3 小结
第六章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对策
    6.1 规划对策一:捕获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契机
        6.1.1 国内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发展的现实制约
        6.1.2 识别与捕获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机遇
    6.2 规划对策二:定位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目标
    6.3 规划对策三:明确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
        6.3.1 城市绿色空间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6.3.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
    6.4 规划对策四:设定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原则
        6.4.1 优先规划原则
        6.4.2 区域协同原则
        6.4.3 生态主导原则
        6.4.4 功能复合原则
        6.4.5 边缘激活原则
        6.4.6 连通辐射原则
    6.5 规划对策五:规划并实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
        6.5.1 规划内容
        6.5.2 规划过程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与特色
    7.3 研究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1. 中文参考文献
        (1) 学术期刊文献
        (2) 学术着作
        (3) 学位论文
        (4) 技术标准
        (5) 报纸文章
        (6) 报告
        (7) 电子文献
        (8) 其他文献
    2. 外文参考文献
        (1) 学术期刊文献
        (2) 学术着作
        (3) 电子文献
        (4) 其他文献
附录目录
附录1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基本信息表
附录2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资料集
附录3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景点与设施汇总表
附录4 海珠湿地公众认知与使用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
附录5 海珠湿地案例调查访谈记录
附录6 海珠湿地鸟类名录2012年与2016年对比
附录7 海珠湿地各类图表汇编
附录8 广州海珠区“万亩果林”参考资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
    (一) 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管法制规则。
    (二) 农村土地所有、使用权利证明、变更、收回登记发证法制规则。
    (三) 农村土地所有权确认及其所属经管法制规则。
    (四) 农村土地使用权维护、补偿经管法制规则。
    (五) 农村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经管法制规则。
    (六) 农村土地征收、收回、购买依据法制规则。
    (七) 农村土地征收占用和购买使用实施法制规则。
    (八) 农村土地利用法制规则调整修正落实。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
    (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保障途径。
    (二) 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
三、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
    (一) 农村耕地要坚定组织开拓全方位永久保护途径。
    (二) 农村耕地要全力组织拓宽科学节约集约利用途径。
    (三) 农村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的途径。
四、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
    (一)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意义和特点。
    (二)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理念和标准。
    (三)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任务和要求。
    (四)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方式和做法。

(10)乡村集聚对聚落空间的影响研究 ——基于对天津市示范小城镇村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解读
        1.2.2 国外乡村集聚研究综述
        1.2.3 国内乡村集聚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内容、方法、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天津市乡村聚落空间集聚现实分析
    2.1 天津市乡村空间转型与分化的背景
        2.1.1 聚落规模和分布形态
        2.1.2 聚落经济和功能构成
        2.1.3 人口集聚和交通设施
    2.2 天津市乡村空间分区域范围界定及建设现状
        2.2.1 天津市乡村空间分区域范围界定
        2.2.2 天津市示范小城镇村建设现状
    2.3 天津市乡村空间集聚的特征
        2.3.1 空间体系规划--层级明确
        2.3.2 产业功能整合--集聚发展
        2.3.3 道路沿线城镇--优先建设
        2.3.4 城镇建设--快速推进
        2.3.5 核心内容--整合重构
        2.3.6 空间尺度--集约发展
    2.4 小结
第三章 天津市城乡边缘区乡村集聚对聚落空间的影响
    3.1 城乡边缘区乡村集聚的动力因素
        3.1.1 区位优势驱动
        3.1.2 城市用地扩张
        3.1.3 城乡人口转移
        3.1.4 城乡产业转型
    3.2 乡村集聚对聚落物质空间的影响
        3.2.1 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改变城市空间无序扩张
        3.2.2 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促进核心边缘功能互补
        3.2.3 改善基础设施环境吸引外来人口持续流入
    3.3 乡村集聚对聚落社会空间的影响
        3.3.1 社会关系网络--周遭陌生群体融入 扩大熟人社交范围
        3.3.2 社会分工结构--衍生更多就业机会 推进人口职业转变
        3.3.3 社会组织结构--增强社会边界认同 转变社区组织功能
    3.4 小结
第四章 天津市远郊乡村集聚对聚落空间的影响
    4.1 远郊乡村集聚的动力因素
        4.1.1 制度政策驱动
        4.1.2 乡镇工业整合
        4.1.3 第三产业发展
        4.1.4 改善环境意愿
    4.2 乡村集聚对聚落物质空间的影响
        4.2.1 优化城镇体系空间改善聚落空间结构形态
        4.2.2 打破聚落随意布局重构乡村聚落功能空间
        4.2.3 促进人口产业集中提高公共设施配置效益
    4.3 乡村集聚对聚落社会空间的影响
        4.3.1 社会关系网络--强化群体来往阻隔 加快变熟为生转型
        4.3.2 社会分工结构--减弱农业生产意愿 迫使人口职业转变
        4.3.3 社会组织结构--身份认同并行相悖 延续组织管理自治
    4.4 小结
第五章 天津市示范小城镇村的典型案例研究
    5.1 天津市城乡边缘区示范小城镇典型案例分析研究
        5.1.1 华明新市镇--空港物流区组团核心影响区内的小城镇
        5.1.2 军粮城新市镇--空港物流区组团核心影响区外的小城镇
        5.1.3 双街新市镇--城镇组团单体形态的小城镇
    5.2 天津市远郊示范小城镇村典型案例分析研究
        5.2.1 东蒲洼镇--纳入武清新城的小城镇
        5.2.2 大良新市镇--由集镇发展的重点镇
        5.2.3 子牙新市镇--工业园发展的经济区
        5.2.4 后蒲棒中心村—村落发展的中心村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策略与展望
        6.2.1 推动乡村集聚的政策问题与策略
        6.2.2 新型聚落空间的发展问题与策略
        6.2.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关于集中连片建设乡镇工业开发小区问题的研究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州市工业主导型传统村落空间结构演化与重构探究 ——以张家港市恬庄村为例[D]. 陈俊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可持续视角下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绩效评价研究 ——以浙江安吉县为例[D]. 朱可宁.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3]天津市域小城镇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机理研究[D]. 徐婧. 天津大学, 2019(01)
  • [4]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D]. 付孟泽. 天津大学, 2019
  • [5]基于空间权力关系的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化特征与机制分析 ——以南京市雨花台区为例[D]. 陈霄宇. 南京大学, 2019(12)
  • [6]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研究 ——基于空间与功能视角[D]. 刘林. 西北大学, 2019(07)
  • [7]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研究[D]. 王路遥.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8]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刘明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J].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 经济研究参考, 2017(19)
  • [10]乡村集聚对聚落空间的影响研究 ——基于对天津市示范小城镇村的分析[D]. 李田.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乡镇产业发展社区连片建设问题研究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