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日寇两次蹂躏广西

简述日寇两次蹂躏广西

一、日本侵略军两次蹂躏广西述略(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杨[1](2016)在《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文中认为全面抗战爆发后,桂省人民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以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统计学、计量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区域理论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选取“广西抗战损失研究——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为论题对广西四大城市抗战损失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尝试性探析和回答。全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在系统地梳理20世纪30年代至今中国(包括广西)抗战损失史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作了简评,进而指出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及所运用之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抗战损失”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回顾战前和战时广西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成就,主要分为农业、工商业、手工业、交通事业四大部分进行论述,并进一步探析日军入侵与四大城市战前战时社会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第三部分揭露日军入侵四大城市时的罪行,主要通过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政治统治和七大暴行来反映,并阐述了个人对于日军在四大城市统治、暴行和掠夺的基本认识。第四部分包含三章,意在理清整个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其中第三章梳理桂南沦陷期间四大城市中沦陷的南宁一地的损失,第四章理清广西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和财产损失,第五章在第三、四章的基础上指出战时和战后广西省政府抗战损失调查的缺陷,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最终总结了整个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损失总概况。第五部分评析了四大城市的抗战损失。即在考量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程度、特点、原因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四大城市抗战损失对四大城市乃至广西带来的巨大影响。

徐成[2](2020)在《壬辰战争中的宣大将士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壬辰战争(1592—1598)是一场开始于明万历二十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日本文禄元年,公元1592年)的涉及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性战争,不管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对整个东亚格局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这场战争中,来自中国宣大地区的宣大将士积极地参与了援朝抗倭,尤其是日军第二次侵朝之时,宣大将士的表现尤为亮眼。既往对其东征援朝事迹的研究相对匮乏,存在可以突破之处。除此以外,宣大将士本身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群体,他们深度参与了 16世纪后期的这场东亚大战争,研究宣大北兵援朝不仅是中国史的问题,也是东亚史的问题。本文利用正史、金石、谱牒、档案、方志、政书、文集、笔记等材料,佐以田野调查,梳理了两次入援的宣大北兵将领的概况,重点分析了主要参战将领的生平行历,将其历史形象修复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轮廓。并且,重点研究了宣大将士在援朝抗倭战争中具体参与过的战争事迹,如平壤开城之捷、碧蹄馆战役、稷山之战、蔚山之战、第二次蔚山之战、泗川之战,以往针对这些战史,学界已有不少成果积累,但是以往研究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各方偏重不一,中国学者未尝仔细利用日方史料,日韩学者对明朝史料使用又不尽然充分,对于许多问题莫衷一是。本文综合利用明朝、朝鲜、日本方面的各类史料,尤其是回归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s),尝试厘清这些战争以及宣大将士的作战情况的相关问题。宣大将士驻扎朝鲜期间,与朝鲜当地的中央与地方官员、部队、民众也有着交往互动,对朝鲜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后世朝鲜官方对其亦有一定程度的纪念,并且宣大将士的后裔中有一部分在明清易代后迁居朝鲜,本文尝试分析其后裔在朝鲜的境遇,并与辽东将领李氏后代或其他籍贯将领东迁朝鲜的后代进行对比,分析其待遇差异与成因。而且,宣大北兵将领后裔在国内亦有存留,在其原乡亦繁衍绵瓞,但其与朝鲜的同宗血脉在针对东援祖先的文化与记忆上已发生截然相异的变化。本文比较中朝两国宣大将士后裔之不同,并分析了其成因。由此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中朝两国历史记忆中的宣大将士,并发现宣大将士的形象在战后的朝鲜半岛和中国都逐渐归于落寞。在朝鲜半岛而言,这固然与辽兵、南兵第一次来援有“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有关系,但更与朝鲜王朝官方在战后对战争文化的回溯与建构的过程中对辽兵和南兵相对更加重视有关。而在中国的宣大将士子孙,由于明清易代,清朝官方对于万历抗倭援朝一事整体持否定态度,卫所的裁撤罢改与卫所制度的逐渐解体也使宣大将门失去了赖以维存的根本土壤,其抗倭援朝之功绩亦逐渐泯灭。最终造成了不管是中国还是朝鲜,都逐渐遗忘其援朝的来龙去脉。

张宽[3](2020)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东北,地处东北亚地区中心,物产富饶、市场广阔。近代以来,为了争夺在该地区的势力范围,帝国主义列强在此角逐,冲突激剧。其中,尤以日本帝国主义最为疯狂。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取代俄国,成为侵略东北的第一大帝国主义势力。与此同时,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对外勾结、对内镇压,民族资本主义举步维艰,百姓濒于破产。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纵横交错、十分尖锐。东北地区复杂的政治环境引起了共产党人的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派人到东北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党团组织。不久即在哈尔滨、大连、奉天等大中城市建立了党团组织。在东北党组织的带领下,各地工农群众的反帝反军阀斗争迅速发展。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驻东北最高领导机构——中共满洲省委成立,标志着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由统一党组织集中领导的新阶段,成为东北革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满洲省委站在抗日斗争的最前线,率领广大民众最先踏上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道路,东北抗战由此开始。党中央十四年抗战重大历史观的调整,是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新定位,同时也意味着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东北人民奋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功绩更加得到了实质上的肯定。毫无疑问,这段历史的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立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党史理论与历史学、政治学等相关知识,通过文献分析、历史比较、系统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对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进行综合分析。论文立足史实,以九一八事变等重要事件为时间节点,对不同时期中共满洲省委采取的斗争方针、战略战术、取得成效及特点不足等进行探讨,以此明确中共满洲省委在东北局部抗战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领导的东北局部抗战的历史地位。具体来讲,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依据及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共满洲省委及其领导的抗日斗争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在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同时指明了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绪论部分为本论文的撰写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二章为早期东北党组织的建立及其领导和参与的反日斗争。该部分首先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追溯了日俄战后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概况;其次通过对“五四”运动在东北的开展及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这两个问题的分析,阐明了早期东北党组织建立的社会背景与政治环境,并对哈尔滨、沈阳、大连等重要城市党组织的建立作了简要概述;最后,归纳总结了早期东北党组织开展的反日斗争活动,主要有声援“五卅”运动、响应郭松龄倒戈反奉、组织反日剥削大罢工、领导临江拒日设领斗争等。第三章为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和发展。该部分首先从东北革命形势发展的客观需求和中共东北党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分析建立满洲省委的必要性。随后,对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过程进行了扼要概述。最后,重点阐述了中共满洲省委的发展历程及历届省委的更迭,同时,对造成满洲省委更迭频繁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第四章为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共满洲省委的反日斗争。承接第三章,该部分首先全面梳理了九一八事变前满洲省委参与和领导的反日斗争,主要有参与群众反日护路斗争、围绕中东路事件开展的反日斗争活动、领导“一一九”反日护路斗争惨案一周年纪念游行集会,这次反日斗争完全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其次,对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进行简单介绍,并详细分析了满洲省委的抗日主张。再次,分析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的斗争方针及抗日实践,探讨其是如何将党的抗日主张转化为直接行动。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抗日战争。最后,通过对比九一八事变前后两个阶段东北抗日斗争的状况,指出事变后东北抗日斗争呈现的新特点及存在的不足。该部分为本论文的重要内容。第五章为贯彻中共中央抗日统一战线方针与东北抗日斗争的新发展。该部分为本论文的核心内容。首先介绍了中共中央在东北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及发展;接着,全面分析了中共满洲省委对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贯彻情形及东北抗日斗争出现的新局面,主要表现为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与联合义勇军共同抗日、适应东北革命发展形势建立游击根据地、广泛发动爱国民众扩大抗日斗争规模几个方面。随后,又从军队发展、党群关系、战斗成果等方面总结了东北抗日斗争的新发展。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成为东北抗日斗争中的主要力量。第六章为中共满洲省委的改组及其对东北抗日斗争的影响。该部分内容辩证地分析了满洲省委撤销的原因,客观评价了这一决策对东北抗日斗争的影响;之后,论述了满洲省委接续组织的建立,扼要概述了满洲省委接续组织继续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第七章对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的经验、教训及重要意义进行提炼总结,同时将这一时期东北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风貌和斗争精神同伟大的抗战精神相衔接,明确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不仅淋漓尽致的诠释了抗战精神,更是抗战精神的重要铸就者。

戴俊超[4](2010)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加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相关史料,从社团活动的侧面来了解、透视中国近现代音乐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及特点。本论文的指导思想是,把此间的音乐社团发展史,归入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变迁和中西音乐文化冲突、融合的大背景之下作一个整体观察。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重在对于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对于建立在史料分析基础之上的必要评价,也是力隶‘以史带论”。本论文除‘绪论”与“结语”部分外,正文凡八章,可分为三个部分。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为前二章:第一章“步履维艰的说唱音乐班社”、第二章“凝练国粹的戏曲社团”与第三章“移步换形的传统器乐社团”,主要讨论中国传统班社在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的进展情况。其中,说唱音乐班社根据历史擅变过程分为帮会性质的“三皇会,与“长春会”、行会性质的“光裕社”与“润余社”、改良性质的改进会与研究会、顺应世变的救国会与宣传队等;对于中国戏曲音乐社团也是按照历史发展轨迹来叙述,分为清末皇家剧团、传统科班与戏班、民初戏曲改良组织与以民主化、大众化为基础的剧团等部分来叙述;对于中国传统器乐社团,提出了中国传统器乐社团三分法:1、自娱型,2、风俗型,3、专业演出型,此外,还对此间致力于‘国乐改进”的大同乐会与国乐改进社,进行单独的考察。第二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以西乐东渐为特征的新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第四章‘自西租东的新音乐社团”,第一节按照历史线索将起源于留日学生中的音乐讲习会作为新音乐社团之滥筋,第二节将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成立于知识阶层的乐友社、乐艺社与音乐艺文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第三节对此间流行音乐社团的发展情况进行历史透视,第四节叙述西洋管弦乐队在中国创立与发展历史。第五章“复兴乐教的音乐教育社团”,对此间与音乐教育密切相关的音乐社团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一节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作为音乐教育社团来考察,认为其主要功绩在于使得专业音乐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系列占有一席之地;第二节以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为叙述对象,考察其音乐活动的特点与历史意义:第三节以大中学校课余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来考察这些社团对于当时促成社会音乐风尚的实际影响:第四节以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为研究对象,考察建国前夕上海音乐教育的基本状况。第三部分为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音乐社团”,主要研究在左翼音乐运动、新音乐运动、抗日救亡运动以及军旅音乐活动中的音乐社团的发展情况;第七章“文化团体中的音乐组织”,以隶属于戏剧、文学以及广播电台组织的音乐社团为例,考察此间音乐社团与文化团体的互动与关联;第八章“侨民音乐社团”,主要对外国侨民在中国组建的音乐社团以及中国侨民在外国组织的音乐社团的发展历史进行大致的分析与归理。本论文的结语部分是对全文基本内容的概括,旨在对此间音乐社团的历史、文化特征与流变过程做一全面总结与归纳。

姚敏[5](2018)在《清代东北军队外调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东北为清朝的肇兴之地,倍受清统治者的重视,有清一代被清廷视为稳固的兵源地和大后方。清代东北军队以马队为主,擅骑射枪技,自清初至清末,素为清廷倚重,每有大的战役辄被清政府调赴东北以外远至千里,甚至万里之地作战,频繁地参与国内外战事。光绪三十三年(1907)前,清廷在东北行军府建置,曾相继设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统领地方军务。除各将军衙门所设兵司外,盛京兵部职掌盛京一省部分军务。光绪初年,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辖区各设立营务处,负责各地练军等军务。光绪十一年(1885)始,清廷派专员在东北编练练军,这期间东北练军直辖于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光绪三十三年(1907),东三省裁撤八旗驻防将军衙门,行督抚建置。自此,东三省地方军务由东三省总督总理,由三省巡抚分管。同年,清廷设东三省督练处这一军务机构,由其总辖三省兵事。清代,东北地区的武装力量有八旗,练军、防军,绿营,团练,捕盗队、巡警军,新军和巡防队等。清前期东北行八旗兵制。咸同之际,东北开始仿照湘军勇营制编练练军和防军。清末新政时期,东北开始编练新军和巡防队。此外,清晚期,东北出现了绿营建制。清代东北各省兵额时有变化,较长时期内为一万余名。清帝为东北军事征调的主要决策者。必要时议政王大臣会议、总理事务处、军机处会协助皇帝决策。外调东北三省军队赴外地参战之权掌于皇帝。外调东北官兵有两种情形,或由皇帝直接下旨征调,或由前线统兵大臣奏调,经皇帝批准下旨征调。清帝下令调兵后,相关军务的执行需要兵部(陆军部)、户部、工部等中央机构的协同配合。军机处设立前,皇帝下谕兵部调兵,其谕旨由内阁负责拟定,交兵部由驿递传谕各省。地方官员主要以题本形式奏复军机事务。军机处成立后,调兵谕旨均用廷寄。地方官员奏复军务以奏折上呈御览。清末,调令以电寄形式下达,地方官员以电奏形式奏复军务。清代前中期,东北各将军征调八旗兵丁,据调兵丁人数及各城存营兵多寡,由各城所属各旗各佐领下均匀拣选、抽调兵员,后将其整合成师。各城在抽调兵丁时会准备一定量的浮备兵替补。清代晚期,清廷征调东北防军和练军,则是以营为单位整体或分成征调。被调官兵,以札兰为单位,被分若干起,以间隔若干日的形式逐次行军。出征官兵的统带,情形不一。管带兵丁的官员或由各将军选定,或由皇帝指定。兵行过程中有沿途地方官员弹压、护送及前线军营迎提、迎催的现象。东北官兵出征整装银两的筹集有户部拨款、动用俸饷或地方库项、他省协拨、盛京户部借拨、铺商借垫、奏请调兵地筹办等几种方式。出征官兵、军装的运输,陆路用马、车、驼、骡等载运,在车骑不得力的山区由人夫肩挑,水路则以船运。官兵军行供给,由沿途地方州、县等机构办理。东北各省八旗官兵至前线后,可能会集体地与他地八旗官兵合并成伍,但不会与绿营、土兵混编成营。大多数情况下出征兵丁无法传递家书。部分时候,经清廷批准,官兵方可通过驿站传递家信。有关撤兵事宜,前线经略大臣须具折上奏,听从皇帝旨意。然后据皇帝批示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具奏皇帝。同时,前线统兵大臣还须将官兵撤归事宜,飞咨沿途地方,以便应付兵差,并将被遣撤官兵的名册飞咨兵部和兵源地将军。阵亡或被遣撤回旗的东北兵丁,其所遗甲缺须由兵源地重新挑兵补充。在补换兵员时,前线军营统兵大臣向皇帝奏请挑补,皇帝准奏后,令东北各省奉旨挑兵补换。终清一代,东北官兵几近参加了清政府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清前期,黑龙江官兵被征调最多,盛京次之,吉林再次之。清后期,被调数量最多的是吉林官兵,黑龙江次之,盛京再次之。清前期,被外调的东北兵丁以正额兵丁为主,清后期余丁、西丹等也被频繁征调。奉调出征的三省兵丁,清前期战斗力较强,清后期战斗力逐渐下降。从战斗力来看,黑龙江、吉林官兵强于盛京官兵,额兵要强于余丁、西丹等。从管带兵丁的能力来看,被外调的委官不如曾历实缺人员。清前期,东北官兵出征较为积极。清代后期,东北民众视挑补甲缺为畏途,不愿出征。被外调参战的东北官兵为维护我国的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出征官兵的牺牲,也给众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清廷将东北视为兵源地,频繁征调东北军队,致使东北边防空虚,为外敌乘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清廷远距离地征调东北军队,存在耗时长且花费高的弊病。

周云英[6](2019)在《近代广信府宗族维持内部稳定研究》文中认为广信府便利的交通和理学的传播,都给宗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清初“三藩之乱”的影响和政府积极召垦政策的推动下,福建移民成为近代广信府宗族的主要来源。因受到太平军、中共领导的革命力量以及日本侵略军三大外部力量的冲击,广信府宗族呈现出曲折的发展态势。为了维持内部稳定,近代广信府宗族建立了以族长为核心的层级式管理组织;在国法和礼法的双重制约下订立了较为全面的族规家法;修建祠堂为开展各类宗族活动提供场所;建置族田作为宗族组织运行的经济支撑。该地宗族从组织、制度和物质等方面加强建设,为维持内部稳定奠定了基础。近代广信府宗族为了维持内部稳定,将祠祭和墓祭并举,行祠祭增强敬宗观念,办墓祭巩固一本思想;保护宗族血缘的纯正性,严格规范族内立继以及控制异姓承继,有效防范异族联宗和慎重处理联宗活动;积极防治族内的矛盾纠纷,通过教化族人安分守己、族内优先处理矛盾以及必要时诉讼到官等措施,尽量减少和及时有效解决矛盾纠纷;努力赡济族贫和教育子弟,解决贫困族众的基本生存,为宗族子弟的上进创造条件。由于宗族追求的稳定主要还是建立在尊卑等级的基础上,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限制族众思想发展和固化宗族社会的作用。在维持内部稳定的过程中,近代广信府宗族凝聚了力量,一方面竭力反对外部势力的进入,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地方公益慈善事业,从而对地方社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宗族只有体会到自身的稳定和发展必须以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前提时,才能顺应时势,在地方社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为自身的稳定和发展创造更好条件。通过对近代广信府宗族维持内部稳定的研究可知,当代政府应该积极加强对宗族的教育引导,发挥其在传承孝文化和依法管理族众以维持地方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宗族积极融入整个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减少宗族活动与整个社会发展不协调所产生的矛盾,实现宗族的健康稳定发展。

梁师华,吴忠才[7](1993)在《日本侵略军两次蹂躏广西述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两次入侵广西,给广西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本文拟揭露日本侵略军两次入侵广西的罪恶目的、经过及其后果。一日军第一次入侵广西概况日本侵略军第一次侵占广西的时间,从1939年11月5日至1940年11月14日,整整一年。日军侵入广西的目的,一是想占领南宁,切断从广西通向越南的国际交通线。自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后,我国对外交通线多被切断,而由南宁经龙州到越南的越

阚玉香[8](2012)在《抗战时期重庆难民救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救济事业对于缓解社会发展中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改善人民生活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抗战时期,救济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是关系到增强抗战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重大问题。既然救济事业对抗战如此重要,抗战时期政府及社会各界到底是如何开展救济工作以增强抗战力量的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近年来有关抗战时期救济的研究引起史学界的关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在一些领域也留下了可供继续深入的空间,如对战时重庆地区救济的综合性研究较少。本文以抗战时期为时间限制,以重庆为空间定位,以难民、难童、乞丐、内迁知识妇女救济为研究对象,从救济的主体、思想、政策、措施、效果等多个方面展现抗战时期从各级政府到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立体救济图景,力争通过特殊时期、特殊地区的区域专题史探讨对战时救济研究有所突破。本文第一章,首先阐述了战时重庆地位的特殊性,介绍救济事业开展的环境。重庆地处西南,远离战场,是相对安全的地区,又是沿长江西上入川的必经之地,因此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吸引了部分寻求安全栖息地的逃难者投奔此地。另外,战时国民政府迁至重庆,使重庆的政治地位空前提高,并且由于日军的掠夺轰炸,东南沿海各行各业掀起内迁的热潮,在内迁人流的影响下,追随国民政府以求解决生计问题的逃难者经过多次辗转到达重庆。其次,分析了聚集重庆各类待救济群体的基本情况,包括一般难民的阶段性动态分析、难童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组成、内迁知识妇女的概况及其内迁原因分析、乞丐产生的原因及其构成。本文第二章阐述了战时重庆开展救济工作的必要性。首先是保存民命与保护人才的需要。各类待救济群体,生活维艰,医疗卫生没有保障,他们生命不保,但他们都是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其次,开展救济工作是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战时重庆社会处于失序的状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各类待救济群体的聚集,给重庆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物价上涨、影响社会安定、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等,这也是开展救济工作的必要性之一。重庆待救者的众多及其生活的悲惨,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等媒体大力宣扬救济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在此影响下,从国民政府到重庆市政府再到社会组织、工厂、企业、宗教慈善团体、国际人士等纷纷用不同的方式参与重庆救济工作,形成了多元的救济主体。这是本文第三章的内容。本文第四章主要阐述了抗战时期确立的救济思想及采取的救济措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战时重庆,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展救济工作秉承着救济是政府和人们的责任、以积极救济为主、“因人制宜”等思想。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各救济机构针对重庆难民、难童、乞丐和内迁知识妇女采取的紧急救济措施主要包括设立收容场所、发放救济金及日常生活必需品、疏散转送等,积极救济措施包括职业介绍、小本借贷、推行教育、思想训练等。本文第五章主要分析了救济的效果。抗战时期重庆地区多元的救济主体采取多种措施开展的救济工作,其效果如何,必须客观的分析。首先应该看到救济工作的积极效果,它为部分待救济者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保存了民命,增强了抗战力量,培养了建设人才。其次,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救济的不足之处表现亦十分明显,如救济范围有限,物资供给较差,救济政策、措施推行不力等。本文最后在前几章分析、阐释的基础上,总结了抗战时期重庆地区救济的特点及留给后人的启示。抗战时期重庆地区救济事业呈现的特点表现为战时救济的政治性、国家与社会密切合作、救济的层次性、事前应对准备与预防机制的逐步完善等方面。这些特点既有对传统救济特点的继承和延续,也有为适应战时需要而产生的新特点。通过对战时重庆地区救济的全面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在开展社会救济事业的过程中,应该将民生工作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国家、社会各方力量,形成系统的组织机构,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高效率的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吕春月[9](2020)在《东北沦陷时期关东军邮政检查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邮政检查制度起源于亚历山大大帝时期,日本也于一战期间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邮政检查。及至九一八事变,为统一东北舆论及阻断“不利”信息传播,日本关东军便如法炮制在东北各沦陷区实施邮政检查制度,并由关东宪兵队具体执行。关东宪兵队根据形势不断强化检查的力度、加大检查的范围,对东北在住所有人实施侵犯通信秘密的邮政检查活动,“有效”防止了伪满洲国实态的传播、日本侵略野心的传播,并在关东军的“消极”防谍、“积极”防谍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极大地加深了中日两国人民乃至在东北生活的其他国人的苦难。

史可非[10](2012)在《清初东渡明遗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明遗民为研究对象,以明清之际为时代背景,以日本为空间范围,试从明清史、中日关系与文化交流史的视角,努力将视野置于明清时期中日关系演变与清初满汉异质文化整合的历史背景下,对中国遗民文化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文献与史料的梳理与解读,不断发掘东渡明遗民的事迹与功绩,在着力对其精神志操进行再现并张大,在展现时势变换中遗民群体跌宕起伏命运的同时,对其个体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并对其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进行论证。全文由绪论、正文及附录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动机、选题价值及意义。继而对学术前史进行回溯,了解学界在相关研究上的情况及现状,并对先行性研究成果进行评析综述、探讨尚可拓展的研究空间,为本文提供论述基础。正文部分共分七章。第一章共分三节,阐明遗民现象产生的渊源。主要对中国遗民现象的出现、概念的演变进行回溯,针对历代遗民的时代语境及其文化背景的不同特点,通过对遗民现象产生的思想根源进行探讨、对遗民与逸民的概念进行辨析,进而对于梳理中国遗民意识从发展至稳固及群体产生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与论证。第二章共分两节,着重分析明遗民具体所处的时代环境背景。先从日本与明朝建立朝贡关系为起始,对明朝与日本国家关系的发展、演变进行回溯,同时注意从朝贡贸易名义下东亚“华夷秩序”体系的大视野中发端,关注女真(满)民族与日本民族的相互认知、关系对于政权、国家交往产生的影响,对明遗民东渡的成因进行剖析。第三章共分两节,讨论明遗民的构成与出海的条件。首先对东渡明遗民群体中的基本构成进行阐释,锁定论述重点。继而从古代航海条件、明末航路恢复以及日本华侨社会情况三个方面,论述明遗民出海东渡与留居的现实条件。第四章共分三节,划出明遗民东渡大的时代分期及各阶段特点。分别从中国大陆明清抗争形势变化以及南明、台湾与日本海上往来动态的两个方向,对各个时期明遗民东渡的特点、重要活动以及联动影响进行论证,力图使相关历史得到全景式的展现。第五章共分三节,主要考察东渡明遗民中的典型个案。从东渡明遗民群体中择取三位最具代表性、又恰好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三个最重要组成部分的人物,即“儒”朱舜水、“道”陈元赟、“释”隐元进行专论,通过对其各自事迹与功绩的论述,凸现并张大东渡明遗民群体中优秀者的时代辉煌。第六章共分四节,对东渡明遗民的历史贡献进行总结综论。具体论述朱舜水的授业、修史、思想等方面对于日本儒学政治产生的积极影响。隐元在日本开创黄檗宗与心越禅师推广曹洞宗对于日本佛教禅宗发展上的重要贡献。此外,通过对明遗民传播中国文人书画推动日本文美工艺的发展、独立(戴曼公)及其他中国医生传授治痘术等传统疗法与医药学知识造福大众、陈元赟融会少林拳法编创日本柔道促进武学交流等史实进行专论,全面展现清初东渡明遗民对于日本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第七章共分两节,提炼个人对于东渡明遗民的价值与意义的整体观点。通过对中日两国“华夷之辨”意识形态的对比,剖析日本“华夷”观的内在实质。首先揭示日本作为近世东亚华夷秩序下不安因子的事实,继而引出日本社会进入“文治”转型期后,再度勃发引入中国文化热潮的时代背景,继而对于值此期间东渡明遗民群体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与启示作用进行评析,在对其积极作用进行评价的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体现作者对论证主体的整体把握。附录部分由辅助正文的重要图表组成。具体包括:清朝皇帝世系表、南明政权简况表、德川幕府将军系谱表、明末清初中国赴日贸易商船数量统计表、清代《皇清职贡图》“日本国夷人”图说以及东渡明遗民活动总括表。

二、日本侵略军两次蹂躏广西述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侵略军两次蹂躏广西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史略
        (一) 20世纪30-40年代的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
        (二) 20世纪50-80年代初的抗战损失研究
        (三) 改革开放至今海峡两岸的抗战损失研究
    二、广西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的回顾
    三、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间中国及广西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简评
        (一) 中国抗战损失研究简评
        (二) 广西抗战损失研究简评
    四、选题缘由与本文旨趣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研究方法与原则
    五、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一) “抗战损失”概念的界定
        (二) 时间、地域范围的界定
第一章 战前、战时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
    一、四大城市战前和战时的经济建设成就
        (一) 农业
        (二) 工商业
        (三) 手工业
        (四) 交通业
    二、日军入侵与四大城市社会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
第二章 日军在四大城市统治的暴行与掠夺
    一、战时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政治统治
        (一) 伪暴力机构
        (二) 伪行政机构——维持会
        (三) 日伪及汉奸们的日常“事务”
        (四) 日伪组织在沦陷区的统治策略
        (五) 日伪组织统治造成的危害
    二、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暴行
        (一) 轰炸
        (二) 焚烧
        (三) 屠杀
        (四) 经济抢掠
        (五) 性侵犯
        (六) 文物古迹的毁灭
        (七) 强征劳工
    三、对战时日军在四大城市的统治、暴行与掠夺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与财产损失
    一、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及广西的背景和战争概况
    二、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造成的损失
        (一) 人口损失
        (二) 财产损失
第四章 日军第二次入侵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与财产损失
    一、日军第二次入侵的背景、经过及后果
    二、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损失
    三、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财产损失
        (一) 人民财产损失
        (二) 机关团体损失
        (三) 公务员役财产损失
        (四) 交通事业损失
        (五) 工厂、公用事业及矿业损失
        (六) 合作社损失
第五章 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总损失
    一、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总损失
        (一) 两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总损失
        (二) 空袭造成的人口损失
        (三) 士兵伤亡损失
    二、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财产损失
        (一) 空袭造成的财产损失
        (二) 海关口岸的损失
第六章 四大城市抗战损失评析
    一、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程度
    二、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特点
    三、四大城市损失的原因
    四、四大城市损失的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抗战时期四大城市人口与财产损失增补表
    二、抗战时期四大城市阵亡将士英名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壬辰战争中的宣大将士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两次入援的宣大将士
    第一节 “壬辰倭乱”中的宣大将士——周弘谟、任自强、高策、宋大斌诸将考
        附: 史儒考
    第二节 “丁酉倭乱”中的宣大将士
        一 统帅与诸将领简况
        二 闻名疆场“四鞑将”:解生、颇贵、摆赛、杨登山
        附: 牛伯英、柴登科考
    第三节 宣大将领的来源与族属探赜——兼谈明代的“蕃将”现象与特色
第二章 宣大将士援朝战史考析
    第一节 宣大将士在壬辰战争中的表现与评价
        一 “壬辰倭乱”中的宣大将士
        二 “丁酉再乱”中的宣大将士
    第二节 宣大将士作战的特点与成因简析
第三章 壬辰战后宣大将士后裔与历史记忆
    第一节 战后留在朝鲜的宣大将士后裔及其文化传承问题
    第二节 留居雁北与塞上的宣大将领家族个案分析
    第三节 中朝两国历史记忆中的宣大将士形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早期东北党组织的建立及其反日斗争
    2.1 日俄战争后日本侵略东北概况
        2.1.1 攫取“政治保障”
        2.1.2 控制经济命脉
        2.1.3 进行军事侵略
        2.1.4 推行奴化教育
    2.2 中共东北党组织的建立
        2.2.1 “五四”运动在东北的开展
        2.2.2 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
        2.2.3 东北各地党组织的建立
    2.3 早期东北党组织开展的反日斗争
        2.3.1 声援“五卅”运动
        2.3.2 响应郭松龄倒戈反奉
        2.3.3 组织反日剥削大罢工
        2.3.4 领导临江拒日设领斗争
第3章 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及发展
    3.1 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
        3.1.1 满洲省委建立的必然性
        3.1.2 满洲省委建立的过程
        3.1.3 满洲省委建立的意义
    3.2 满洲省委在艰难曲折中发展
        3.2.1 造成满洲省委发展曲折的原因
        3.2.2 历届满洲省委的更迭
第4章 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共满洲省委的反日斗争
    4.1 九一八事变前满洲省委参与和领导的反日斗争
        4.1.1 积极参与群众反日护路斗争
        4.1.2 以中东路事件为契机组织反日斗争
        4.1.3 领导“一一九”反日护路斗争惨案一周年纪念游行集会
        4.1.4 侦察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阴谋
    4.2 九一八事变与满洲省委首倡抗日
        4.2.1 九一八事变爆发
        4.2.2 满洲省委首倡抗日
    4.3 满洲省委组织东北抗日斗争
        4.3.1 发动群众掀起抗日爱国热潮
        4.3.2 引导和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
        4.3.3 创建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4.3.4 争取伪军反正抗日
    4.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斗争呈现的新特征
        4.4.1 具有鲜明的民族革命性质
        4.4.2 直接地武装反抗成为主要斗争形式
        4.4.3 共产党在东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
        4.4.4 抗日游击队建立后日益成为核心力量
    4.5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斗争存在的不足
        4.5.1 群众参与带有自发性
        4.5.2 抗日队伍内部缺乏高度的统一性
        4.5.3 没有广泛运用游击战术
        4.5.4 党的领导力量相对薄弱
第5章 贯彻抗日统一战线与东北抗日斗争的新局面
    5.1 在东北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及发展
        5.1.1 在东北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
        5.1.2 在东北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发展
        5.1.3 满洲省委积极贯彻抗日统一战线方针
    5.2 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与联合义勇军共同抗敌
        5.2.1 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
        5.2.2 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
        5.2.3 联合义勇军共同抗敌
        5.2.4 多次粉碎日伪“讨伐”
    5.3 适应抗日发展形势需要创建游击根据地
        5.3.1 创建游击区根据地策略的制定
        5.3.2 游击区根据地的形成与变迁
        5.3.3 加强游击根据地的建设
    5.4 广泛发动爱国民众开展反日斗争
        5.4.1 团结城乡各阶层民众
        5.4.2 联合少数民族群众
        5.4.3 争取文艺界进步人士
        5.4.4 加强伪军士兵工作
第6章 中共满洲省委的改组及其对东北抗日斗争的影响
    6.1 满洲省委的撤销与改组
        6.1.1 满洲省委撤销的原因
        6.1.2 满洲省委撤销的经过
        6.1.3 满洲省委接续组织的建立
    6.2 满洲省委的改组对东北抗日斗争的影响
        6.2.1 积极影响
        6.2.2 消极影响
    6.3 满洲省委接续组织与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6.3.1 主动出击配合全国抗战
        6.3.2 克服困难坚持领导抗战
        6.3.3 参加战略反攻光复东北
第7章 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的历史评价
    7.1 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的历史经验
        7.1.1 坚持党的领导是取得胜利的核心保障
        7.1.2 抗日统一战线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7.1.3 灵活的战略战术是反抗侵略的主要形式
        7.1.4 坚持从实际出发是革命斗争的基本准则
    7.2 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要意义
        7.2.1 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7.2.2 延缓了日军全面侵华的步伐
        7.2.3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7.3 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诠释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7.3.1 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7.3.2 诠释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7.3.3 映现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7.3.4 展现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4)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概述
    二、研究基础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步履维艰的传统说唱音乐班社
    一、传统的浸染——三皇会与长春会
        1、社会转型中的说唱音乐
        2、三皇会
        3、长春会
    二、初浴现代——光裕社
        1、光裕公所
        2、光裕社
    三、顺天应时——训练班、改进会与研究会
        1、艺人训练班
        2、改进会与研究会
        3、改进说唱艺术的“宝全堂”
    四、涅磐新生——救国会与宣传队
        1、抗战期间说唱艺术的境遇
        2、说唱艺人救国会
第二章 凝练国粹的戏曲社团
    一、奢华的终结——皇家剧团的收场
        1、清末宫廷剧团
        2、晚清民间戏班在宫廷中的演出
    二、“梨园军营”——传统科班与戏班
        1、富连成班
        2、从科班到职业戏班
        3、民间戏班与“玩友”戏班
    三、统制与分途——禁戏与戏曲改良组织
        1、精忠庙
        2、正乐育化会
        3、秦腔易俗社
    四、中西交汇——从戏班到剧团
        1、戏社与剧社
        2、梅兰芳剧团的访美演出
        3、雪声剧团
第三章 移步换形的传统器乐社团
    一、同好会奏——琴社与雅集社的民族器乐活动
        1、自娱型器乐班社
        2、琴社组织
        3、雅集社
    二、展现风俗——民俗性器乐组织
        1、风俗型器乐班社
        2、锣鼓乐与鼓吹乐班社
        3、丝竹乐与弦索乐班社
    三、定格传统——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班社
        1、传统型音乐班社
        2、江南丝竹社团
        3、广东音乐社团
    四、以西补中——大同乐会与国乐改进社
        1、改进型音乐社团
        2、大同乐会
        3、国乐改进社
第四章 西乐东徂的新音乐社团
    一、社团滥觞——讲习会与传习所
        1、音乐讲习会
        2、音乐传习所
    二、学贯中西——乐友社、乐艺社与音乐艺文社
        1、乐友社
        2、乐艺社
        3、音乐艺文社
    三、俗雅之间——流行音乐社团的发展
        1、流行乐队组织
        2、明月社的前前后后
        3、上海新兴音乐社
    四、竞奏新声——西洋管弦乐队的演进
        1、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
        2、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管弦乐队
        3、中华交响乐团
第五章 复兴乐教的音乐教育社团
    一、学术归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1、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社团性质
        2、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发展历史
        3、意义——专业音乐教育的“预演”
    二、特种教育——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
        1、历史背景
        2、发展过程
        3、活动特点
    三、尚乐之风——学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1、中小学中的课外音乐社团
        2、普通高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3、专业艺术院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四、憧憬未来——音乐教育协进会
        1、音乐教育的协会组织
        2、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
        3、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的相关活动
第六章 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音乐社团
    一、双重变奏——左翼音乐社团与新音乐运动社团
        1、历史背景
        2、左翼音乐社团
        3、新音乐运动社团
    二、中国呼声——民众歌咏会与武汉合唱团
        1、民众歌咏会
        2、武汉合唱团
    三、民族脊梁——抗敌演剧队的演变
        1、救亡演剧队
        2、抗敌演剧队
        3、抗敌演剧宣传队
    四、精神支柱——军旅音乐社团的活动
        1、军乐队与警乐队
        2、军乐研究会与陆军军乐学校
        3、八路军战斗剧社
第七章 文化团体中的音乐组织
    一、同源共祖——春柳社的音乐活动
    二、倡导美育——中华美育会
        1、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2、中华美育会
        3、中华美育会的音乐活动
    三、艺术革命——南国社的音乐活动
        1、南国社成立的背景
        2、南国社的演变
        3、南国社的音乐活动
    四、近传远播——广播电台的音乐组织
        1、广播电台与音乐组织的互动
        2、桂林广播电台管弦乐队
        3、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
第八章 侨民中的音乐社团
    一、臣服与“自由”——俄侨与犹太侨民的音乐社团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聚居中国的难民潮
        2、俄侨音乐社团——哈尔滨交响管弦乐协会
        3、犹太侨民音乐社团——上海欧洲犹太艺术家协会
    二、五方杂处——上海租界中的音乐社团
        1、租界的历史
        2、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
        3、上海租界中的其它音乐社团
    三、粉饰太平——日本侨民音乐社团
        1、聚居东北的日本侨民
        2、日侨在大连的音乐社团
        3、日侨在长春的音乐社团
    四、中国情结——海外华侨音乐社团
        1、海外华侨的发展历史
        2、东南亚华侨中的中国音乐社团
        3、北美地区华侨的中国音乐社团
余论
    一、音乐社团的文化源流考察
    二、音乐社团的文化阶层考察
    三、音乐社团的文化生命考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5)清代东北军队外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三、研究框架和难点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五、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清代东北军队的管辖体制与外调对象
    第一节 清代东北军事管理体制
        一、参与东北军务的中枢机构
        二、管理东北军务的地方机构
    第二节 清代东北武装力量的沿革
        一、东北八旗军
        二、东北绿营兵
        三、东北练军和防军
        四、东北巡防队(营)和新军
        五、东北团练
    第三节 清代东北军队的兵额
        一、东北八旗兵额
        二、东北练防军和新军兵额
第二章 清代东北军队的外调体制
    第一节 东北军队外调决策及其执行机制
        一、东北军队外调决策
        二、东北军队的征调权
        三、中央机构对征调决策的执行
    第二节 清廷下达征调军令及地方奏复军务的方式
        一、军机处设立前东北军队外调信息的互递方式
        二、军机处设立至光绪初期东北军队外调信息的互递方式
        三、光绪中期以降东北军队外调信息的互递方式
    第三节 清代东北军队的外调方式
        一、东北官兵的抽调方法
        二、外调的东北官兵跟役或长夫的配备
        三、外调的东北官兵的军行办法
        四、外调的东北官兵的管带与交接
    第四节 外调的东北官兵战时的编制和家书传递
        一、外调的东北官兵战时的编制
        二、外调的东北官兵的家信传递
    第五节 外调的东北官兵的撤归与补换
        一、外调的官兵的遣撤回籍
        二、前线兵员的补换
第三章 清代外调的东北官兵的军需供给与奖惩
    第一节 外调的东北官兵出征军需的筹集
        一、外调的东北官兵启程时的军需
        二、外调的东北官兵整装银的筹措途径
    第二节 外调的东北官兵的运输与沿途供应
        一、外调的东北官兵的运输
        二、外调的东北官兵的沿途供应
    第三节 清廷对外调的东北官兵的赏恤和惩处
        一、清廷对外调的东北官兵的赏恤
        二、清廷对外调的东北官兵的惩处
第四章 清前期的东北军队外调
    第一节 康雍朝东北军队外调的原因及目的地
        一、外调西南
        二、外调西北和京师
    第二节 乾隆朝东北军队外调的原因及目的地
        一、外调西北
        二、外调西南
        三、外调东部
    第三节 嘉庆朝东北军队外调的原因及目的地
        一、外调中西部
        二、外调东部
    第四节 清前期外调的东北官兵的表现
        一、清前期外调的东北官兵参战、战斗力概况
        二、清前期外调的东北官兵参战的积极表现
        三、清前期外调的东北官兵参战的消极表现
第五章 清后期的东北军队外调
    第一节 道光朝东北军队外调的原因及目的地
        一、外调西北
        二、外调中南
        三、外调东部
    第二节 咸丰朝东北军队外调的原因及目的地
        一、外调中西部
        二、外调东部
    第三节 同治朝东北军队外调的原因及目的地
        一、外调东中部
        二、外调西部
    第四节 光绪朝东北军队外调的原因及目的地
        一、外调西北、东部
        二、外调境外
    第五节 清后期外调的东北官兵的表现
        一、清后期外调的东北官兵参战、战斗力概况
        二、清后期外调的东北官兵的积极表现
        三、清后期外调的东北官兵的消极表现
第六章 清代东北军队外调的影响
    第一节 清代东北军队外调对官兵个体的影响
        一、外调的官兵个体获得的奖恤
        二、军队频繁外调造成的官兵伤亡
        三、军队频繁外调导致的官兵贫困
    第二节 清代东北军队外调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一、军队外调对国家稳定的影响
        二、军队滥调对边防危机的影响
    第三节 清代东北军队外调的战略失误
        一、东北军队被频繁外调的原因
        二、清廷视东北为兵源地的战略失误
        三、远距离地征调东北军队犯用兵大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近代广信府宗族维持内部稳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近代广信府宗族的来源及发展
    第一节 广信府历史地理与人文环境
        一、四省通衢的交通要道
        二、“鹅湖之会”后理学的传播
    第二节 福建移民与宗族的曲折发展
        一、福建移民为宗族来源主体
        二、清初福建移民迁入的原因
        三、近代广信府宗族的曲折发展
第二章 近代广信府宗族维持内部稳定的设施
    第一节 以族长为核心的管理组织
        一、管理人员的产生
        二、管理人员的权利
    第二节 全面系统的族规家法
        一、族规家法的制定
        二、族规家法的内容
    第三节 处于宗族核心地位的祠堂
        一、宗族祠堂的来源发展
        二、宗族祠堂的结构布局
    第四节 宗族维持内部稳定的经济基础
        一、族田的来源
        二、族田的分布
        三、族田的经营管理
第三章 近代广信府宗族对内部稳定的维持
    第一节 祠祭与墓祭并举统族
        一、祠祭增强敬宗观念
        二、墓祭巩固一本思想
    第二节 保护宗族血缘的纯正性
        一、严格管理族人立继
        二、慎重对待联宗活动
    第三节 宗族对矛盾纠纷的防治
        一、教化族人安分守己
        二、积极解决矛盾纠纷
    第四节 发展宗族的赡济与教育
        一、赡济贫族维持稳定
        二、发展教育促进稳定
第四章 近代广信府宗族对地方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反对外部势力的进入
        一、全力抵抗太平军
        二、“围剿”革命根据地
        三、抗击日军的入侵
    第二节 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一、建设地方基础设施
        二、开展地方社会救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抗战时期重庆难民救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主旨和思路
第一章 战时重庆及各类待救济群体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抗战时期重庆的特殊性
        一、地理位置处于相对安全的后方
        二、特殊的政治地位
        三、便利的交通
        四、各行业内迁的影响
    第二节 各类待救济群体的基本状况
        一、重庆难民的阶段性动态分析
        二、重庆难童的基本情况
        三、重庆内迁知识妇女基本概况及内迁原因
        四、重庆乞丐产生的原因及其构成
第二章 战时重庆开展救济工作的必要性
    第一节 保存民命与保护人才的需要
        一、待救济人员生活维艰
        二、保护人才的需要
    第二节 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
        一、人口剧增、物价上涨
        二、影响社会安定
        三、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第三章 抗战时期重庆救济主体的多元化
    第一节 迁移重庆的国民政府救济机构
        一、振济委员会在重庆开展的相关工作
        二、社会部参与重庆市救济工作
    第二节 重庆地方救济机构
        一、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委员会重庆支会
        二、重庆市振济会
        三、重庆市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
        四、临时乞丐收容所
    第三节 社会各界参与救济
        一、同乡组织及商业团体
        二、专司救济的社会组织
        三、宗教慈善团体
        四、企业、个人参与救济
        五、国际人士及组织
第四章 救济思想与救济措施
    第一节 救济思想的确立
        一、救济是政府和人们责任的思想
        二、以积极救济为主的思想
        三、“因人制宜”的思想
    第二节 紧急救济的实施
        一、设立收容救济场所
        二、经费补贴与供给日常生活必需品
        三、疏散和转送
    第三节 积极救济政策及措施
        一、职业介绍
        二、小本借贷
        三、教育的推行
        四、思想训练
第五章 抗战时期重庆救济效果分析
    第一节 救济的积极效果
        一、解决了部分待救济者的基本生活问题
        二、增强了抗战的力量
        三、培养了人才
    第二节 救济的不足之处
        一、救济范围有限
        二、物资供给较差
        三、救济政策、措施推行不力
第六章 重庆地区救济的特点
    一、战时救济的政治性
    二、国家与社会密切合作
    三、救济的层次性
    四、事前应对准备与预防机制的逐步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东北沦陷时期关东军邮政检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中国研究现状
        2.日本研究现状
        3.总体评价
    三、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本文的创新点
第1章 日本邮政检查制度的起源与实施机构
    1.1 日本邮政检查制度的起源
        1.1.1 世界邮政检查制度的肇始
        1.1.2 日本邮政检查制度的起源
    1.2 邮政检查活动的实施机构
        1.2.1 执行者的变迁——从递信省到日本宪兵
        1.2.2 东北沦陷时期实施邮政检查的组织机构
    1.3 小结
第2章 东北沦陷时期实施邮政检查的几个阶段
    2.1 东北沦陷初期的邮政检查
        2.1.1 关东军对东北邮政大权的侵夺
        2.1.2 邮政检查的实施
    2.2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的邮政检查
        2.2.1 关东宪兵队的邮政检查活动
        2.2.2 秘密组织伪保安局的邮政检查活动
        2.2.3 多元邮政检查机关的有机运营
    2.3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邮政检查
        2.3.1 强化对外国邮件的统制
        2.3.2 强化对军事邮件的统制
        2.3.3 防卫状态下邮政检查的全面强化
        2.3.4“合法化”的邮政检查活动
        2.3.5 对英美战俘邮件实施检查
    2.4 小结
第3章 为封锁消息而实施的邮政检查
    3.1 通过邮政检查掩盖日本侵略野心
        3.1.1 通过邮政检查阻断日本意欲侵略全中国的信息传播
        3.1.2 通过邮政检查掩盖日本“移民”国策的侵略本质
    3.2 通过邮政检查封锁有损关东军形象的信息传播
        3.2.1 通过邮政检查阻断关东军战败的信息传播
        3.2.2 通过邮政检查阻断关东军军纪涣散的消息传播
        3.2.3 通过邮政检查阻断日本士兵厌战的消息传播
    3.3 通过邮政检查封锁伪满洲国“王道乐土”的实态
        3.3.1 通过邮政检查封锁抨击“五族协和”的言论
        3.3.2 通过邮政检查封锁伪满洲国民众生活困苦的实态
        3.3.3 通过邮政检查封锁伪满洲国劳工的悲惨境遇
    3.4 小结
第4章 为防谍而实施的邮政检查
    4.1 通过处置日军及相关人员书信防止军事机密泄露
        4.1.1 通过邮政检查防止日军部队编成装备等信息泄露
        4.1.2 通过邮政检查防止日军军事部署的信息泄露
        4.1.3 通过邮政检查防止军事工程信息泄露
    4.2 邮政检查在防范中国抗日情报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4.2.1 通过邮政检查探查抗日动向
        4.2.2 将邮政检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破坏抗日组织
    4.3 通过邮政检查探查苏联情报活动
        4.3.1 通过邮政检查掌握“满”苏边境苏联基层情报人员动向
        4.3.2 通过邮政检查搜查无线谍报网K2L
        4.3.3 通过邮政检查调查白俄动向
    4.4 小结
第5章 东北沦陷时期邮政检查制度的评价及影响
    5.1 东北沦陷时期邮政检查制度的评价
        5.1.1 邮政检查制度的性质
        5.1.2 邮政检查制度的实施特点
    5.2 东北沦陷时期邮政检查制度的影响
        5.2.1 钳制思想自由压制民族自决
        5.2.2 削弱了通信作为沟通媒介的作用
    5.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10)清初东渡明遗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写作思路与目的
    四、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遗民现象的产生及其观念的发展
    第一节 “遗民”语义的演进
        一、“遗民”的涵义
        二、“遗、逸”之辨
    第二节 遗民意识的成熟及群体的产生
        一、遗民现象的初见
        二、遗民观念的发展
        三、遗民群体的产生
    第三节 遗民情感在明末士人中的流露
第二章 明清易代与中日关系的变化
    第一节 明清更替与东亚变局
        一、明代中日关系的构建及其变化
        二、女真(满)族的兴起与清朝的建立
        三、女真(满)族的日本认知及其影响
    第二节 清前期中日关系的走向
        一、日本对中国时局的关注
        二、日本对清朝态度的渐变
第三章 东渡明遗民的构成与赴日条件
    第一节 东渡明遗民的构成
    第二节 明遗民东渡的条件
        一、中日海上交通的成熟
        二、明末东渡海路的重启
        三、明侨民的关怀与扶助
第四章 明遗民东渡的分期与主要活动
    第一节 前期(初澜)
        一、时局大势背景
        二、中日交通动向
        三、东渡遗民活动
    第二节 中期(大潮)
        一、时局大势背景
        二、中日交通动向
        三、东渡遗民活动
    第三节 后期(尾声)
        一、时局大势背景
        二、中日交通动向
        三、东渡遗民活动
第五章 东渡明遗民之个案考察
    第一节 “畸儒”——朱舜水
    第二节 文武全才——陈元赟
    第三节 弘法禅僧——隐元
第六章 东渡明遗民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儒学政治
    第二节 佛教禅宗
    第三节 书画艺术
        一、绘画
        二、书法篆刻
    第四节 医药武术
        一、医药学
        二、武术技艺
第七章 分析与结论
    第一节 “华夷”异变视野下的明遗民解读
        一、十七世纪中日“华夷”之辨及其实质
        二、明遗民价值辨析
    第二节 东渡明遗民的时代意义及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四、日本侵略军两次蹂躏广西述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D]. 张旭杨.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5)
  • [2]壬辰战争中的宣大将士相关问题研究[D]. 徐成. 山东大学, 2020(09)
  • [3]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研究[D]. 张宽. 吉林大学, 2020(01)
  • [4]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 戴俊超. 中国音乐学院, 2010(07)
  • [5]清代东北军队外调研究[D]. 姚敏. 吉林大学, 2018(12)
  • [6]近代广信府宗族维持内部稳定研究[D]. 周云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7]日本侵略军两次蹂躏广西述略[A]. 梁师华,吴忠才. 第二届近百年中日关系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993
  • [8]抗战时期重庆难民救济研究[D]. 阚玉香.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1)
  • [9]东北沦陷时期关东军邮政检查制度研究[D]. 吕春月. 吉林大学, 2020(03)
  • [10]清初东渡明遗民研究[D]. 史可非.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简述日寇两次蹂躏广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