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林旧事》中的茶事(论文文献综述)
汤妮[1](2021)在《宋徽宗《文会图》中的瓷器研究》文中提出
柳靖[2](2021)在《宋代饮食文化审美研究》文中认为
李雪菡[3](2021)在《《东京梦华录》与《梦粱录》词汇比较专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畅[4](2021)在《《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文中研究说明《扬州画舫录》是清代人李斗撰写的着名笔记文集,在明清两代种类繁多的稗史笔记中,它作为重要的地方文献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十八卷,注重“以类相从”,在“仿《水经注》之例,分其地而载之”的总的体例安排下,每卷的结构上遵循“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的组织形式,内中交织着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诸种因素,广涉而有系统地缕叙了清代康乾时期,尤为乾隆全盛时期扬州大量社会现实生活之记载,既是扬州地方的,又是当时主流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清代中国社会的总体观照,是考据清代社会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画舫”指形制多样、装饰精美,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交通工具和生活游乐场所。清代扬州“画舫”是中国古代民间游船发展的极盛点,并处在自身内涵集中凸显并被赋予新意义的转折点。“画舫”作为贯穿全书的交通工具和引子,出现在《扬州画舫录》的书名和记载风物的方方面面,载着作者李斗、帝王、官商、市民,引导他们游览于扬州的各地名胜,体会城市的风土人情,投射出人们对城市景观、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的态度,体现了清代扬州社会风气的呈现与演进。本文以史学探究为指针,以《扬州画舫录》作为研究的文献原典进行解读,形成三条路径:首先,《扬州画舫录》文献记载本身的描述线,细读和剖析文献中对于清代扬州画舫和相关市井风物的记载;其次,通过文献寻求更多的佐证线,特别是佐证画舫的前缘,说明文献中记载内容的依据所在;最后,通过文献延伸关于文献阐述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画舫的形式结构、画舫游的兴起对当时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是串联起对文献的诠释,以设计学视阈解读画舫背后呈现的清代扬州风物中的社会生活轨迹、思想观念转变、造物设计形态与功能的流变与演进,从而梳理出古代风物设计史线索。以此,观照“画舫”在古代中国设计史进程中,作为解读清代扬州市井风物的角色和意义,以至于《扬州画舫录》成为了明清时期,尤其是乾清时期的扬州风物志。
程郁[5](2021)在《尚见女孩的时代——由婴戏图看宋元之间生育观念的变化》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婴戏图罕见小女孩的身影,这和中国传统的生育观相关,亦和婴戏图的作用密不可分。在后人的观念中,称"五子登科"或七子、八子都只指儿子,并不包括女儿,"百子图"更应是一百个男孩的顽皮形象,极少出现女孩的身影。然而,宋婴戏图尚见不少女孩形象,本文主要观察宋代有关女孩的图像,进而探讨中古时期生育观的变化。本文参考的先行研究从两个方向介绍,首先是有关婴戏图及相关图像的论述,主要有:
崔海瑞[6](2020)在《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研究》文中提出宋代墓葬分布广泛,艺术面貌多样。四川地区尤为特殊,主要包括利州路、夔州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又称“川峡四路”。宋代石室墓图像皆以石材雕刻而成,除了四神、武士等常见的宗教题材外,以墓主像、侍者、启门、花卉等体现世俗生活的内容为主。艺术手法以圆雕、高浮雕为主,也有一些浅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完毕进行彩绘,具有典型的厚葬特征。从历时角度看,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继承了本土汉代石棺图像的诸多题材,到了北宋时再次复兴,部分内容有所创新。南宋时期达到最为繁盛的阶段,元明时期依然有所表现,可见区域性丧葬传统的巨大韧性。从共时角度看,相较中原北方地区的砖室墓,南方两浙路、江南路、荆湖路的土坑竖穴墓而言,四川地区主要以“同穴异葬”的长方形石室墓为主。墓葬空间宽绰,但防盗性和密闭性相对减弱,更加强调石刻图像的装饰性。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的配置具有明显的艺术规律,主要受到性别、等级与财力的影响。士庶墓葬图像的格套化和程式化特征明显,高级官吏墓葬图像的内容更为丰富、配置灵活多样。安丙家族墓室后龛的图像有明显区别,出现持笏文官、香几瓶花等图像内容,体现了严格的官方礼制。杨粲夫妇墓中的女性文官、胡人献宝、龙椅等图像配置,体现了礼制和僭越综合交错的西南边域图景。泸县六座石室墓中启门者有男女之别,侍者所持器物也有不同,说明宋代礼制文化在士庶阶层中得到遵守,并呈现整体下移的态势。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中,家居场景、世俗生活题材显着增多。审美世俗化、商品化、文人化、复古化的倾向日益扩大。八卦、真文、真武大帝等图像反映了地域性道教信仰仍是主流。《楞严咒》等榜题图像体现了佛禅思想,和地上的大足石窟等图像内涵基本一致。整体而言,在同一座墓葬中虽然以区域性的道教信仰为主,但也融合了儒家、佛家思想,呈现“三教圆融”的趋势。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两方面。内因主要表现为:自汉代以来悠久的石质丧葬传统;丘陵地带充足的石材原料;宋代大足、千佛崖等石窟带的影响,以及系统的石刻技术和人才保证。外因主要表现为:由于南北宋时期四川地区的政治军事格局骤变,宋廷给予了特殊的“八路定差”、“怀远”等政策支持;农业、盐业、茶业等富庶经济的保证;中原北方地区移民文化的渗透等。可见,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的产生,既是区域性文化传统长期浸润的结果,又是宋代墓葬艺术互动、交融的产物。
沈嘉禄[7](2020)在《当鲜花邂逅香茗与美酒》文中研究表明当一朵花浸泡在茶里或酒里时,总会发生美妙的化学反应——噢,不,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反应。【沧浪亭下,芸娘小试荷心茶】花与茶的联姻,大概从中国人喝茶那天起就成了一条若隐若显的副线。最让人遐想无限的是《浮生六记》里的一幕:"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今天,不少沉浸于茶艺的女子为芸娘的这份机巧与心思所感动,其实,这种将茶叶藏在花心窃取芳香的做法,
许欣悦[8](2020)在《南宋风物志 ——《锦绣万花谷》宋人世俗探源》文中研究指明《锦绣万花谷》为南宋时期的类书,主要是供给平民百姓阅读的实用书籍,具有鲜明的“市井文化”特色,时人多次参考,后世多次印刻。其在“闻必求,求必览”且“取之怀袖”的过程中,以“獭祭鱼”(即以“罗列故实”之意)的收录方式保存了宋之前的典章故事、轶闻杂谈与宋时人们的社会风物、生产、生活器用的基本面貌,其类似“百科全书式”的文献中,展现了宋代社会物用与生活方式审美下的赏物面貌。相对于北宋初年编纂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主要为宫廷皇室、士大夫使用的类书而言,《锦绣万花谷》更为普及并被大众广泛接受。故此,对此文献研究意义明确,即以实在的社会生活物用资料来呈现我国中古社会的大众设计史实。本文选择以《锦绣万花谷》中涉及风物相关词条、史经典籍为研究南宋世俗风物之样貌的文献基础,并将编纂者散落抄录至《锦绣万花谷》中各门类下的、与风物有关的类目词条进行分类,站在其类目布局的大框架下考析其涉及的物名词条原典来源,且作有条理的梳理与归纳。以《锦绣万花谷》中的风物典词条与宋人的笔记、绘画、书法、工艺等作品作为文献互证基础,以此梳理书中各门类下的风物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整理出一条《锦绣万花谷》中展现的物用,直至呈现风物史线索。线索一,风物的传承在于追述风物原典的初始样貌,南宋风物是由汉唐至北宋,经社会环境与自然条件承袭而成的,《锦绣万花谷》中大量辑录了前人风物典籍片段,为南宋风物经历代延续久积而成的生活风物形态探究提供了资料;线索二,再现了世俗风物与传统礼制风物的不同,商品经济对传统礼制的冲击、北宋至南宋时南北杂集碰撞与融合,在风物上表现为奢靡僭越风与世俗化,书中蒐集的宋时正史、时人诗词文句,保存了传统礼制传承下风物的坚守与改变以及各个阶层风物表现中的世俗迷恋;线索三,文人审美成为南宋风物赏用的主流,书中辑录的前人与南北宋人文章、诗词片段中,可以看到入宋以后,阶级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朝廷、士人、社会教化下致使南宋世俗风物更加偏向文气。由此串联起来,以设计学视阈解读《锦绣万花谷》文献背后呈现的宋代风物中的物与百姓生活方式,可为风物史研究中宋代“物”的复原提供一个可供参照的版本,进而为设计史研究开掘更多可以佐证历史生活真实面貌的写照文献。
王超[9](2020)在《宋代茶叶产区、产量及品名研究》文中提出宋代是我国封建时代经济文化最发达的一个朝代,它的各个方面都对后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这一时期,茶叶生产在唐至五代的基础上获得了长足发展,全国茶叶产区有所扩大,植茶范围更为广泛,茶叶产量也有增加。论文结合古籍、地方志及今人研究成果,对宋代茶叶产区、产量、茶叶品名以及茶叶兴盛发展的原因及意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关于宋代茶产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辨析整理得出北宋时产茶区分布于19路、122个府州军、306县,南宋时产茶区分布于16路、117个府州军、305县,南宋产茶州数较之北宋略有减少应是战争导致南宋版图缩小,而地处淮水以南的南宋辖境几乎全部产茶,且通过分析南宋的产茶州及产茶县所占比率均高于北宋,反映出南宋时茶叶种植面积扩大,且产茶区内部的茶产地比重提高。较之唐代,两宋时期的茶叶产区分布呈现出茶区南移、由分散分布到集中分布、总体分布的不平衡性逐渐缩小的趋势。两宋时期茶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地区,主产地是江南路,其次是荆湖、两浙和福建路。某种程度上而言,宋代基本奠定了后世茶叶产地分布格局的基础。关于宋代茶产量,宋代茶叶分为东南茶和川茶(边茶),北宋前期禁榷东南茶,以买茶额为基础结合折税茶、耗茶、贡茶、私茶等,估算东南茶产量约5411.5万斤,与此同时川茶通商,因缺乏具体数据采用茶税推算出川茶产量1443.75万斤,合计6855.25万斤以作为北宋时全国茶叶年产量;南宋绍兴年间东南茶和川茶均禁榷,东南茶同样以买茶额为基础估算约4607.88万斤,川茶产量以成都府路、利州路和夔州路的史料数据推算,至少约2100余万斤,合计6707.88万斤以作为南宋时全国茶叶年产量。南宋茶产量与北宋相比略有下降,应也是受战争影响使淮南路茶叶生产遭到破坏。考虑到估算的误差及数据统计的出入,南宋时期茶产量应相较于北宋变化不大,甚至部分路的茶产量比北宋时期还有较大幅度增长。宋代茶叶数量众多、名品荟萃,从外形上分片茶(团饼茶)、散茶(草茶)两大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宋代各路产茶地具体到府州县,并标明现今所在地,列表整理分析所产茶叶及品类,共考证茶叶数249个。宋代茶类逐渐出现的由片茶向散茶转变的趋势,为后朝开启全新的散茶冲泡饮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代茶叶发展的原因及历史意义,主要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及文化层面三方面分析讨论其原因;从增加宋朝政府财政收入,维护边疆稳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推动茶馆业、陶瓷业的兴盛以及促进茶类生产的演变等方面探究其历史意义。
何鑫[10](2020)在《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研究》文中提出北宋汴京人口百万之多,交通辅辏八方,商业空前繁荣,无疑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其背后纵横交错的水系网络系统,对于北宋汴京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北宋是水系营建的高潮期,也是水系管理发展的最为主要的时期。北宋汴京城水网密布,有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四河穿城而过,并且护龙河与城内沟渠、池沼相互连接。四河与城外的黄河、洛河、御河、泗水和淮河相互连通,汴京放射状的水系网络系统沟通四面八方。本文以北宋汴京水系营建为研究对象,探讨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背后的优秀管理智慧。论文首先通过对相关史料和考古资料的挖掘,梳理北宋汴京水系的形成背景。挖掘隋朝修建的大兴城和开凿通济渠、引汴入泗和开邗沟等水系营建工程;唐代对汴州城水系的继续完善,更是营建了五丈河;后周世宗扩建汴州城,遣大将周景营建汴口,对河道疏浚和连通更是不竭余力。三代对汴州水系的不断营建,使汴州城成为四会五达之地,为北宋汴京水系网络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整理北宋一朝的水系营建相关内容,对城外河流黄河、洛水、御河作出探究,发现黄河、洛水和御河的整治和疏浚也是伴随着北宋一朝,对于北宋汴京漕运和交通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北宋朝廷最为需要的;整理城内河流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和护龙河的营建工程,发现了水系连通的关系,总结出北宋汴京水系系统是一个放射状的有序的水系网络系统。其次,将汴京水系网络系统的各个水系进行功能分类,总结出汴京城市水系分别所承担的七大功能:交通漕运的功能、生活用水的功能、排水防涝的功能、生产灌溉的功能、防火灭火的功能、滨水景观和军事防御的功能。最后,从水系管理机构、水系法规制度、巡查监管制度、水系重大管理措施和水系管理特点对北宋汴京水系的管理作出相应的研究。首先,对系统的层次的水系管理机构和水运管理管理机构作出梳理,分析机构与分机构之间的附属关系,总结北宋拥有完善的自上而下的水系管理机构,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管理机构模式;其次,对严厉的水系法规制度和严格的巡查监管制度作出总结;其次,对水系管理中六次比较重大的措施进行论述,分析背后的科学认识和科学技术。最后对水系管理特点进行研究,总结背后优秀的管理智慧。
二、《武林旧事》中的茶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林旧事》中的茶事(论文提纲范文)
(4)《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范畴、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论述思路 |
第一章 《扬州画舫录》文献诠释 |
第一节 画舫录记 |
一、李斗生平 |
二、行旅历程 |
三、文心会友 |
第二节 历史背景 |
一、城池水系 |
二、盐商富庶 |
三、文化繁荣 |
四、天子南巡 |
五、社会风尚 |
六、方志编修 |
第三节 文献述考 |
一、版本辑要 |
二、版本考订 |
三、辑录实例 |
四、佐证考辩 |
第二章 画舫前缘——画舫陈迹演变探寻 |
第一节 “舫”的解字 |
一、“水”与“舟”的哲学 |
二、“方”“舟”解字 |
三、“舫”的象形会意 |
第二节 “舫”的由变 |
一、从“并木”到“并舟” |
二、“双体画舫”的产生 |
三、“舫”的内涵转变 |
第三节 画舫遗存 |
一、实物遗存 |
二、图像遗存 |
第四节 外籍载录 |
一、外籍友人访华游记 |
二、中外游船比较 |
第三章 扬州画舫——“画舫”的百态生活 |
第一节 扬州“舫”源 |
一、驳船改造 |
二、当地制造 |
三、域外引进 |
第二节 名号牌匾 |
一、画舫雅称 |
二、画舫舫扁 |
第三节 功能种类 |
一、座船与水上交通 |
二、御舟与天子南巡 |
三、酒船与湖上盛宴 |
四、灯船与湖上夜游 |
五、花船与扬州花市 |
六、歌船与笙歌戏曲 |
七、堂客船与清代女性 |
八、妓舸与小秦淮风月 |
九、龙船与龙船市 |
十、买卖船与湖上商业 |
十一、书画船 |
第四节 画舫形制 |
一、画舫之“形” |
二、画舫之“饰” |
三、画舫之“具” |
第五节 画舫游路 |
一、城门水关 |
二、画舫码头 |
三、景点聚集 |
第四章 画舫游事——与游人雅趣的互相映照 |
第一节 李斗游记 |
一、江园七夕夜游 |
二、秋思山房水行避暑 |
第二节 游事雅趣 |
一、画舫礼仪 |
二、画舫娱乐 |
三、游事服务 |
第三节 画舫交游 |
一、诗会雅集 |
二、湖上交游 |
三、湖上叫化 |
第四节 画舫泛游 |
一、西湖舟游 |
二、秦淮画舫 |
三、苏州画舫 |
第五章 画舫游“兴”——风物风貌的流变兴衰 |
第一节 画舫“市” |
一、“市”“会”习俗 |
二、花市、庙会与朝山进香游 |
三、百业竞驰 |
第二节 陆上画舫 |
一、造园中的“画舫”记载 |
二、从舫居到舫屋 |
三、别致陆地游 |
第三节 奢靡之游 |
一、清扬之“奢” |
二、上行下效与炫耀性消费 |
三、游宴奢靡 |
第四节 画舫禁游 |
第五节 画舫游衰 |
结语 |
附件一: 李斗行旅年谱 |
附件二: 《扬州画舫录》版本对照表 |
附录三: 《扬州画舫录》记载画舫相关内容一览表 |
附件四: 佐证文献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价值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方法、思路、创新点 |
第一章 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的渊源与分布 |
第一节 石室墓图像的渊源 |
一、四川地区悠久的石刻丧葬传统 |
二、中原北方地区墓葬图像的影响 |
第二节 石室墓图像的分布 |
一、川南地区 |
二、川东地区 |
三、川北地区 |
四、川西地区 |
小结 |
第二章 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的艺术分析 |
第一节 石室墓图像的分类 |
一、现实生活题材 |
二、神异题材 |
三、其它特殊题材 |
第二节 石室墓图像的造型风格 |
一、严谨的庙堂风格 |
二、含蓄的文人风格 |
三、多样的民俗风格 |
第三节 石室墓图像的制作工艺 |
一、生产地点与取材 |
二、雕刻技法与流程 |
小结 |
第三章 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的图像程序与墓葬空间 |
第一节 安丙家族墓图像系统中的官方礼制 |
一、安丙家族墓主题图像及随葬器物厘析 |
二、安丙家族墓例图像的比较 |
三、安丙家族墓室图像中的文化现象 |
第二节 泸县宋墓图像系统中的士坤文化 |
一、泸县宋墓图像类型与组合 |
二、墓主性别与图像规律 |
三、墓主身份与图像关系 |
四、泸州在南北宋之间的地位变迁 |
第三节 杨粲夫妇墓图像系统中的边域图景 |
一、杨粲夫妇墓的价值与意义 |
二、杨粲夫妇墓的图像程序 |
三、杨粲夫妇墓石刻图像的文化内涵 |
小结 |
第四章 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中的“川峡模式” |
第一节 “川峡模式”的内容 |
一、石材模式 |
二、配置模式 |
三、性别模式 |
四、等级模式 |
第二节 与其它区域墓葬图像的比较 |
一、图像的区域分布不同 |
二、图像的表现方式不同 |
三、图像内容不同 |
第三节 “川峡模式”的成因 |
一、区域性文化传统 |
二、富庶经济的保障 |
三、政治制度的支持 |
四、移民文化的浸润 |
第四节 “川峡模式”的演变与影响 |
一、图像传统依然延续 |
二、实物随葬的趋势加强 |
三、区域特征相对明显 |
四、对于地上石刻题材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石室墓图像中的审美旨趣 |
一、世俗化特征明显 |
二、商品化趋势加强 |
三、文人化韵味呈现 |
四、复古化格调再起 |
第二节 石室墓图像中的信仰文化 |
一、道教信仰为主 |
二、儒家礼制普遍 |
三、佛教信仰并行 |
四、“三教圆融”凸显 |
第三节 石室墓图像中的丧葬习俗 |
一、与其它区域葬俗的比较 |
二、寿堂现象盛行 |
三、厚葬习俗明显 |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统计表 |
附录二: 宋、辽、金伎乐图墓例 |
附录三: 唐代、元代伎乐图墓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7)当鲜花邂逅香茗与美酒(论文提纲范文)
【沧浪亭下,芸娘小试荷心茶】 |
【清明上河图,虹桥饮子冷】 |
【“瓯未至唇,香气盈鼻矣”】 |
【“北京饮茶最重香片”】 |
【相约少年游,欲买桂花同载酒】 |
【步司小槽香,蓝桥风月清】 |
【且酿、且饮、且珍重】 |
(8)南宋风物志 ——《锦绣万花谷》宋人世俗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缘起 |
二、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路径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五、研究对象《锦绣万花谷》历史定位 |
第一章 《锦绣万花谷》的编纂及内容概述 |
第一节 《锦绣万花谷》物名分类 |
第二节 《锦绣万花谷》中列目布局 |
第三节 《锦绣万花谷》中征引搜集文献典考 |
第二章 《锦绣万花谷》中风物的实证 |
第一节 服饰织绣——风物典中的服饰 |
第二节 珍馐嘉旨——风物典中的饮食器 |
第三节 建筑房舍——风物典中的营造 |
第四节 客路行舟——风物典中的出行 |
第三章 《锦绣万花谷》中映射出的南宋风物史貌 |
第一节 四方辐辏——风物典中的商业 |
第二节 常心乐事——风物典中的乐事 |
第三节 百工竞巧——风物典中用品 |
第四章 《锦绣万花谷》中风物史流传至南宋展现的生活方式 |
第一节 教育“畅和”——知识下移 |
第二节 食俗尚“乐”——“此皆京师旧人” |
第三节 岁时讨“喜”——民间风土节令 |
第五章 《锦绣万花谷》中风物史貌折射出的宋时风物意蕴 |
第一节 逾礼奢侈、好尚虚荣 |
第二节 市井流通之世俗风物——世俗情 |
第三节 匠人炼器之文人用器——文人意 |
结论 |
一、《锦绣万花谷》记载的风物传承具有实证与佐证的依据,是考据宋代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 |
二、《锦绣万花谷》宋人视角所投射出的“识物”与“赏物”,是宋代市井生活设计的写照。 |
三、《锦绣万花谷》的文献挖掘与研究,是对当今设计领域非遗保护与古物今传的再认识。 |
附录一 史籍类书的比较 |
附录二 《永乐大典》引用《锦绣万花谷》 |
附录三 《锦绣万花谷》版本图录 |
附录四 文中举例《锦绣万花谷》中的类目词条对应原文索引 |
附录五 《锦绣万花谷》中风物与图谱对比图例表 |
附录六 继《锦绣万花谷》之后风物史记述的延传文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宋代茶叶产区、产量及品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专着研究现状 |
1.3.2 宋代茶叶产区与茶名 |
1.3.3 宋代茶叶产量与价格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及难点 |
2 宋代茶叶产区与产量 |
2.1 宋代茶叶产区 |
2.1.1 北宋时期茶叶产区及分布特点 |
2.1.2 南宋时期茶叶产区及分布特点 |
2.1.3 不同时期茶叶产区的对比 |
2.1.4 宋代茶产区与唐代的对比 |
2.2 宋代茶叶产量 |
2.2.1 北宋时期茶叶产量 |
2.2.2 南宋时期茶叶产量 |
2.2.3 不同时期茶产量的对比分析 |
3 宋代茶叶品名 |
3.1 宋代东南诸路茶叶 |
3.1.1 淮南路茶叶 |
3.1.2 江南路茶叶 |
3.1.3 两浙路茶叶 |
3.1.4 荆湖路茶叶 |
3.1.5 福建路茶叶 |
3.1.6 广南路茶叶 |
3.2 宋代川峡四路茶叶 |
3.2.1 成都府路茶叶 |
3.2.2 潼川府路茶叶 |
3.2.3 利州路茶叶 |
3.2.4 夔州路茶叶 |
3.3 宋代京西路茶叶 |
3.4 宋代京东路茶叶 |
3.5 宋代陕西路茶叶 |
3.6 宋代茶叶品名的数量分析 |
4 宋代茶叶发展原因及意义 |
4.1 宋代茶叶发展原因 |
4.1.1 政治层面 |
4.1.2 经济层面 |
4.1.3 文化层面 |
4.2 宋代茶叶兴盛的历史意义 |
4.2.1 提供巨额茶利来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4.2.2 维护边疆地区稳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
4.2.3 茶馆业、陶瓷业兴起发展 |
4.2.4 促进茶类生产的演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背景 |
1.1.2 课题背景 |
1.1.3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学术价值 |
1.2.3 研究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1.5.1 时间的界定 |
1.5.2 汴京的界定 |
1.5.3 水系的界定 |
1.6 研究现状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1.7 研究框架 |
2 北宋汴京城市水系形成背景 |
2.1 隋汴州水系初步建设 |
2.2 唐汴州水系逐步完善 |
2.3 五代东京水系奠定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3 北宋汴京城市水系网络建设研究 |
3.1 城外河流 |
3.1.1 黄河 |
3.1.2 洛水 |
3.1.3 御河 |
3.2 城内河流 |
3.2.1 五丈河(广济河) |
3.2.2 金水河(天源河) |
3.2.3 汴河 |
3.2.4 蔡河(惠民河) |
3.2.5 护龙河 |
3.3 城市池沼 |
3.3.1 金明池 |
3.3.2 其他池沼 |
3.4 城市水井 |
3.4.1 汴京城厢坊 |
3.4.2 汴京城水井 |
3.5 汴京水系网络的连通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汴京城市水系功能研究 |
4.1 水系与交通漕运 |
4.2 水系与生活用水 |
4.3 水系与排水系统 |
4.4 水系与生产灌溉 |
4.5 水系与防火灭火 |
4.6 水系与滨水景观 |
4.7 水系与军事防御 |
4.8 本章小结 |
5 北宋汴京水系管理研究 |
5.1 水系管理政策 |
5.1.1 水系管理机构 |
5.1.2 水运管理机构 |
5.1.3 水系法规制度制定 |
5.1.4 巡查监管制度 |
5.2 水系工程管理措施 |
5.2.1 汴口管理措施 |
5.2.2 狭河工程措施 |
5.2.3 导洛通汴工程 |
5.2.4 植树护堤措施 |
5.2.5 侵河建筑拆迁措施 |
5.2.6 水利工程设施的建立 |
5.3 水系管理特点 |
5.3.1 水系管理阶段 |
5.3.2 水系管理方法 |
5.3.3 水系管理体系 |
5.3.4 水系管理原则 |
5.3.5 水系管理思想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图录 |
附录Ⅱ 表录 |
附录Ⅲ 相关史料 |
四、《武林旧事》中的茶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宋徽宗《文会图》中的瓷器研究[D]. 汤妮.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
- [2]宋代饮食文化审美研究[D]. 柳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3]《东京梦华录》与《梦粱录》词汇比较专题研究[D]. 李雪菡.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4]《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D]. 刘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5]尚见女孩的时代——由婴戏图看宋元之间生育观念的变化[J]. 程郁. 形象史学, 2021(02)
- [6]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研究[D]. 崔海瑞. 东南大学, 2020
- [7]当鲜花邂逅香茗与美酒[J]. 沈嘉禄. 同舟共进, 2020(10)
- [8]南宋风物志 ——《锦绣万花谷》宋人世俗探源[D]. 许欣悦.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9]宋代茶叶产区、产量及品名研究[D]. 王超.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10]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研究[D]. 何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