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and Compression of GMS Cloud Imagery in Heavy Rainfall Monitoring Application(论文文献综述)
姜平平[1](2019)在《农牧交错风沙区土地退化机理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百多年来,随着移民涌入和“蒙地垦殖”面积的持续增加,造成内蒙古草原面积锐减,自然环境恶化。热别是近七十年来,在人口增加、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强烈的人类活动扰动的背景下,农牧交错区土地沙化、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明显退化。为了廓清内蒙古农牧交错风沙区土地退化机理和修复进程中生态系统稳定性,应用Landsat TM,ETM+以及OLI遥感数据和3S技术集成,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典型性区域的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和牙克石地区进行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应用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模型,揭示了近30年来四子王旗的土地利用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变化趋势;并对三个研究区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合生态因子分析了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典型区域土地退化的驱动机制,定量分析了土壤侵蚀对四子王旗土地退化的贡献程度;应用污染指数法和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对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生态系统活力、组织力和恢复力以及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近30年,阿荣旗和牙克石的土地利用变化较小,而四子王旗的土地利用变化较大,具体表现为建设用地、林地、草地、盐碱地的增加,耕地、水域和沙地趋于减少,且土地利用结构呈现不稳定态势,土地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类型空间转移不平衡。(2)干旱多风等独特的气候特点,以及该区域土壤母质、类型、养分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性和植被盖度之间相互影响,多因素综合作用,成为驱动农牧交错区土地退化的重要因素。(3)通过RUSLE模型定量研究近30年四子王旗的土壤侵蚀状况,研究表明该地区土壤侵蚀总体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且近年来土壤侵蚀模数急剧增加,土壤侵蚀越来越严重。(4)通过对不同作物覆盖的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分析,小麦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最高,达到0.5800,油菜最低,为0.1050。其中,保护性耕作田健康指数显着高于马铃薯、油菜和燕麦,说明不同耕作措施、种植结构、种植密度是影响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子。该结果以期为农牧交错区的土地退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以及京津风沙源治理等提供案例借鉴。
张浩[2](2017)在《南京都市圈城市建成区扩展遥感监测与分析》文中指出在当今世界,城市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化进程的具体表现形式。城市空间不断扩展、演化、聚集,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程度加强,城市群应运而生。而城市群作为一种高级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其空间形态演化、扩张过程及其驱动力,近年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细分为"一核、五圈、四带",上海市定位为长三角发展核心城市,南京市是城市群中唯一的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作为五大都市圈之一,地理范围涵盖南京、镇江、扬州三座城市,将打造成为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圈。本文以1985年、1993年、2001年、2009年、2016年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开展对南京都市圈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展的监测研究。利用遥感及GIS空间分析方法,提取城市不透水面信息并划定城市建成区边界,对32年来南京都市圈城市建成区的空间扩展时空特征、形态特征、扩展模式、扩展合理性以及都市圈城市交界区域的城镇扩展情况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影响建成区扩展的驱动力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NDBI、IBI、BCI、CBI四种建筑用地指数提取不透水面信息的方法进行实验对比,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比较分析发现:BCI指数在提取不透水面信息时对于不同地物类型的区分度较高,是提取不透水面信息的有效方法。在初步提取结果的基础上,通过距离加权的不透水面聚集度计算分析,可以较好地反映南京都市圈城市不透水面的分布聚集情况。(2)1985~2016年间,南京都市圈城市建成区面积在数量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座城市在扩展强度上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重心转移及扩展方向方面,镇江市重心持续向东南方向移动,城市沿西北—东南方向扩展,南京和扬州市的重心转移和扩展方向则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呈现显着的阶段性特征。1985~2016年间,扬州市的紧凑度指数整体高于宁镇二市,城市空间更为紧凑;南京市的紧凑度指数逐年减小,表明城市空间结构越来越松散;从放射状指数来看,镇江市的放射状指数是变化最大的,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说明镇江市建成区的形状轮廓越来越不规则。(3)城市扩展模式方面,结合各城市的发展条件、空间形态,得出扬州市属于集中式同心圆扩展、镇江市属于带状轴向扩展、南京市属于多中心网状扩展模式的结论。进一步使用城市扩展弹性系数评价城市扩展的合理性,提出当扩展弹性系数值不大于3时,即属于合理情况。南京市历年来城市扩展弹性系数接近于3,属于合理的扩张状态;镇江、扬州各年份的扩展弹性系数值偏高,原因是人口增长率过低,表明城市空间的扩展与人口发展之间存在失衡现象。影响南京都市圈城市建成区扩展的驱动力因素,主要包括行政区划因素、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发展因素、政策导向因素等。(4)分析都市圈城市行政边界的交界区域不透水面增长状况,结果发现宝华镇与黄梅镇不透水面增长剧烈。选取宝华镇、黄梅镇为都市圈一体化先行区,2001~2016年间,宝华镇、黄梅镇从无明显城市建设迹象的农村乡镇转变为初具规模的卫星城镇,2016年城镇建成区面积分别为10.39、5.32平方千米。
邵丽群[3](2016)在《基于堆叠极限学习机的卫星云图分类研究》文中认为气象卫星能够对地球进行全方位的观测,从而获得蕴含着丰富的气象信息的卫星云图,利用卫星云图可以识别不同天气系统,为天气分析与预报以及灾害监测提供有力的依据。然而,目前对卫星云图进行探究与分析时,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的还是人工目视判读的方法,其不仅参杂了人们的主观意识,而且阻碍了充分提取与最大化应用卫星云图的丰富信息,因此实现卫星云图的计算机自动分类是目前卫星云图信息处理的一大研究方向。在卫星云图自动分类过程中,其训练数据庞大且复杂,训练时需要占用很大内存,若利用传统的ELM算法来完成数据的训练,很容易因为内存不足而导致整个程序崩溃。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堆叠极限学习机(S-ELMs),并创新性将它运用于卫星云图自动分类中。S-ELMs近似于将一个大的极限学习机(ELM)划分为若干个小的串联的ELM,其在内存需求小且网络规模固定的情况下,还能在高维的ELM空间中学习数据,很好地解决了当下云图处理中大型且复杂数据问题。本文还创新性地引入卫星云图的纹理特征,分别以单纯的光谱特征构成一种训练文本,以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的结合构成另一种训练文本。基于这两种训练文本,进行了S-ELMs的卫星云图分类,验证了S-ELMs算法在卫星云图分类中的有效性;以及进行了S-ELMs和ELM、S-ELMs和支持向量机(SVM)的对比实验,分析同一训练文本不同算法的分类优势以及不同训练文本同一算法的分类优势,从而更好地研究了S-ELMs在卫星云图分类中的优缺点,以及分析了纹理特征的引入对分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ELMs能够有效地应用在卫星云图分类,与ELM和SVM两种算法对比,S-ELMs在内存需求上有明显优势,解决了训练数据庞大而复杂的问题,且提高了泛化能力。S-ELMs较SVM在学习速度上也有明显优势,但S-ELMs较SVM分类精度要低;在分类精度相等的情况下S-ELMs和ELM在学习速度上没有什么区别,在牺牲时间成本的基础上,S-ELMs较ELM的分类效果有所改善,同时纹理特征的引入能够提高算法对训练样本特征向量的敏感度,区分出单纯利用光谱特征所不可能分辨出的地物,从而提高了实验的整体分类精度。
王延平[4](2016)在《崩塌灾害变形破坏机理与监测预警研究》文中认为崩塌灾害是我国地质灾害中较频发的一种自然灾害,据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统计,全国每年发生崩塌灾害2000起左右,每年因为崩塌灾害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巨大。为了减轻崩塌灾害的损失。国内外学者对崩塌灾害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防治实践,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因崩塌灾害的发生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和隐蔽性,目前对崩塌灾害的成因机制和监测预警方法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继续加强崩塌灾害的变形破坏机制与监测预警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本文以贵州省和四川省典型崩塌灾害为原型,通过对两个地区典型崩塌灾害的现场调查研究,总结归纳了常见崩塌灾害的变形破坏模式,并通过物理模拟试验手段研究了崩塌灾害的变形破坏特征和机制,揭示了崩塌失稳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类崩塌的特点,采用岩石力学、断裂力学等力学分析,建立了各典型类型崩塌灾害的预警判据。通过分析崩塌试验变形—时间曲线特征,建立了不同尺度的崩塌灾害发生时间预测预报模型和方法。通过本文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在对西南地区典型崩塌灾害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以崩塌的岩体结构、岩性、变形破坏机制与发展演化过程为依据,将崩塌分为三大类(倾倒型、滑塌型、坠落型)和七个亚类:倾倒式、倾倒压碎式、滑塌式、倾倒滑塌式、坠落式、悬臂梁(拉裂倾覆)式、错断式。(2)根据崩塌灾害的基本特征以及诱发崩塌灾害的环境因素,设计研发了崩塌全过程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平台。试验主体模型箱尺寸为3m(高)×3m(长)×2m(宽),可根据需要调整倾角,同时配备加载系统、多物理量测试系统、降雨系统和库水位升降系统,用以实现不同工况的崩塌模拟。(3)对倾倒滑塌式、倾倒压碎式和悬臂梁式崩塌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列物理模拟试验,分析研究了各类崩塌的变形破坏特征、过程和成因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倾倒滑塌式和倾倒压碎式崩塌的变形曲线—时间具有典型的三阶段变形特征,但悬臂梁式崩塌的变形—时间的三阶段变形特征则不够显着。(4)根据崩塌的变形破坏特征和机制,分析了影响崩塌变形破坏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并以此确定了各典型类型崩塌的针对性的监测内容、监测仪器和技术方法。并结合贵州崩塌灾害的实际监测成果,分析研究了监测仪器的特点和适用条件。(5)结合各类崩塌的特征和监测内容,分别建立了倾倒滑塌式崩塌的裂缝临界宽度判据和裂隙临界水头判据、倾倒式崩塌的裂缝临界宽度判据和裂缝临界水头判据、倾倒压碎式崩塌的裂缝临界宽度判据和与母岩连接的崩塌裂缝临界宽度判据、悬臂梁式崩塌临界裂缝宽度判据以及错断式崩塌的连通率判据。(6)通过对崩塌变形—时间曲线与滑坡的斋藤曲线特征的对比分析,发现两者都表现出三阶段变形特征(初始变形、等速变形和加速变形),两者又具有明显的的差异,崩塌变形曲线在初始变形阶段曲线呈“S”型;在等速变形阶段曲线斜率相对较小,表明崩塌在等速变形阶段比滑坡变形相对较缓慢;而加速变形阶段变形曲线陡峭,表明崩塌失稳时具有快速性、突发性。针对此变形曲线特征,提出采用速度倒数法模型方程能较好地定量表征和拟合加速变形阶段曲线特征。(7)根据崩塌变形—时间曲线特征,提出了不同尺度的时间预测预报模型和方法,崩塌的短期预测预报可采用速度倒数模型和斋藤迪孝模型;因崩塌加速变形阶段的快速性和突发性,其加速变形阶段前的时间与整个变形阶段时间之比已不满足滑坡的黄金分割数0.618,其比值达到0.80.9,据此可进行崩塌灾害的中长期预测预报。最后根据变形监测曲线特征、预警判据以及预警模型和方法分别建立了各类崩塌。预警级别的综合判定方法。
台伟[5](2014)在《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预测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滑坡、泥石流都是常见的严重自然灾害,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我国长江上游地区为例,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条件多样、不合理人类活动较多,形成了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频发的不利条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交通运输、农业生产造成了持续性的危害。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重点区域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实施滑坡、泥石流监测与预测预警,建设滑坡泥石流灾害综合防治体系,为实现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考虑到降雨等水力因素在滑坡泥石流预测预警中的重要性,加强降雨模型的研究,尤其是泄水工程雾流降雨的模型研究,准确的预测坡面上雾流降雨强度分布与模拟坡面径流过程,对于研究雾流影响范围内的岸坡稳定,加深对岸坡侵蚀机理与侵蚀物理过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够形成对滑坡泥石流预测预警技术体系的有效支撑。本文针对滑坡泥石流防治体系建设与相关技术,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1)对雾流降雨的粒径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实验实例资料进行了验证计算,实验成果表明雾雨粒径服从伽马分布,在纵向上具有沿程增大而后逐渐减小的趋势,在横向上表现为单调减小。(2)构建了统一描述高速挑流水舌、溅抛水滴与悬浮雾流的运动的全场数学模型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并引用实验结果对所得的雾流降雨粒径及降雨强度分布进行了验证计算。(3)构建了降雨所形成坡面径流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该模型对降雨强度均匀分布的自然降雨与降雨强度非均匀分布的雾流降雨所产生坡面径流的水深和流速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有关成果能够为降雨型滑坡的预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撑。(4)基于数据采集、传输、交换与模型存储以及WebApp模式下的SOA架构、中间件、构件、框架与安全等系统构建关键技术,对滑坡泥石流预测预警技术进行实现,构建了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预测预警系统,在甘肃舟曲县泄流坡滑坡与四川宁南县史家沟泥石流等重点地区的灾害点开展了示范应用,提出了有关分析结论,并初步构建了雾流降雨的滑坡预警接口,为系统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基础。
张妤琳[6](2012)在《城市“塘—河涌”水环境的土地利用影响及其源汇分析》文中提出塘(Pond)是地表水体的一种形态,大小一般在几平方米到几公顷之间,深度在几厘米到几米,有自然形成的塘,也有人工塘。塘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同时它们提供了生物物种流的生态踏脚石。塘在水环境保护中也有重要的价值,合理管理塘能够作为汇聚集水区污染物质的汇改善水质,但不合理的管理和利用往往使塘成为污染下游水体的源。塘特别是人工塘还往往具有重要的生产功能和历史文化价值。天河区广泛分布着华南地区典型的城市塘景观,在这个快速城市化区域,塘正逐渐被侵占而消失,未消失的塘又成为了废水、污水、垃圾的排放池与堆放场,“脏、乱、差”的塘景观与宜居城市的要求格格不入。本论文正是基于塘的重要性的认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广州市天河区为研究区,开展塘景观的消失过程及驱动力研究,探析塘景观变化与周边土地利用的关系,并进一步应用景观空间负荷指数推进塘的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和管理规划进程,并服务于水环境治理实践。(1)根据塘的主要功能将塘分为5种类型,探索不同类型塘消失的数量与特征。在研究样区中,塘面积由1996年的363011.96m2减少至2011年的131785.52m2,减少了70.31%,形状也经历着裁弯取直、逐渐规则直至消失的过程,并对其数量、结构变化特征及原因进行分析。从土地利用类型的角度,主要由于居住用地、商业及工矿用地的需求导致了塘的消失,消失塘的缓冲区内土地利用以林地占主导地位向各土地利用类型均衡变化。(2)在车陂涌流域内对塘进行选择性采样,测试污染物浓度以对塘水质定量及定性分析。从空间分析角度,进行由北到南的纵向变化分析,指出流域内塘的五项水质指数均呈现出“M”形,即水质有好-差-较好-差-较好的变化趋势,并作出解释。根据塘与所在子流域车陂涌的水质对比,判断其源汇类型,为近期区域水环境治理提供操作性强的依据。根据天河区的统计年鉴数据,表明人口、工业总产值与五项水质指数之间均表现正相关性,而水质与人口数量的相关性略强于水质与工业总产值之间的相关性。(3)根据上文中划分的四个水质变化区间,以由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研究四个区间土地利用差异,并分析其特点与原因。对五项水质指标与缓冲区内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塘与水质存在相对最强负相关,其次为园林地、草地和水利用地存在相对较弱的负相关性;城中村与水质存在相对最强正相关性,其次为耕地、商业及工矿用地、居住小区和交通用地存在相对较弱的正相关性;而裸地的相关性则不明朗。通过对水质数据与缓冲区内的景观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对比有相一致也有相悖的结果。(4)结合车陂涌流域的实际情况及数据的可获取性,对景观空间负荷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修改。根据所采水样的位置将车陂涌划分15个子流域,计算出各个子流域的景观空间负荷指数。研究表明在各个子流域的变化梯度趋势上,景观空间负荷指数与五项水质指数均显示出相对较强烈的正相关性。在上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DEM将车陂涌流域内细化分为69个子流域,进行景观空间负荷指数的计算,发现流域内仅有6处子流域的景观空间负荷指数小于0,仅占总流域的8.7%,剩余91.3%的子流域均存在非点源污染发生及加剧的危险。基于"源-汇”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确定需要进行空间调控的关键子流域,从数量控制措施、空间置换措施、和景观格局优化三方面进行空间调控,以降低流域内污染物的排出及非点源污染发生的危险。
李衡[7](2012)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洪灾孕灾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当前经济实力最强,人口高度集中的区域,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化群之一,区域内建设用地面积急剧增加,占用了大量耕地水域,也对林地、河网造成了破坏,洪涝灾害以及水环境恶化问题也随之加剧。研究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洪灾孕灾环境的影响,其科学意义在于明确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洪灾孕灾环境产生何种影响,其影响机制如何,从而为减轻洪水灾害,提出调控方案和对策。从理论层次上来说,本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孕灾环境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对土地资源与环境耦合研究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其实践意义在于,其研究成果可为我国东部其它城市化高度发展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河流保护、减轻水旱灾害等提供较好借鉴和参考。本文从洪灾孕灾环境整体角度入手总结归纳灾害学、环境灾害学、水文学等相关论述,对孕灾环境理论及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三者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地图数字化等工作形成区域数据集,借助GIS、地统计分析等方法比较1991年、2001年和2008年三个不同时段的数据,对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分析,借助因子分析等手段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借助RAGA-PPC模型与CLUE-S相结合,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效率,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模拟;模拟过程不仅涉及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借助RAGA-PPC的可降维特点和迭代优势,同时将洪灾孕灾环境的要素包含在内进行了模拟。通过选取不同典型研究区,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河网水系结构以及调蓄洪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孕灾环境在理论上不仅是洪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和要素,其本身也是集合多要素的综合体,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三者的综合作用决定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强度和进程;从宏观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显着变化,核心特点表现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水域而大幅度扩展,快速城镇化过程催生建设用地急剧增长,对下垫面有很大扰动,1991-2008年区域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由1991年的4857.08km2增加到2008年的23178.53km2,其主要来源为耕地;相关因子分析表明,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核心驱动力;从中观来看,太湖流域调蓄洪能力下降明显,调蓄能力水域、水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对流域调蓄能力起决定性作用;从微观来看,苏州地区河网水系结构也受到快速城镇化的影响,整体形态结构趋于简化。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模型整体模拟精度较高达82%,与未改进模型相比较整体精度提高5.58%,局部精度提高17.75%;预测结果同时表明苏州地区建设用地近期仍将高速增长,在此背景下,洪灾孕灾环境各要素变化趋势一致,区域洪灾风险将加大、区域洪灾孕灾环境有恶化的趋势。
王高峰[8](2011)在《基于遥感技术的西藏雅江(米林—加查段)泥石流源地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西藏雅鲁藏布江(米林-加查段)沿线多为高山严寒区,岩石破碎,山体稳定性差,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受季风气候控制,研究区各县段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冰川、冰湖分布广阔;此外,沿线地表切割强烈,寒冻风化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该地区的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实地调查研究区沿线共发育有泥石流沟241条,其中暴雨型泥石流188条,冰川型泥石流共53条,冰川型泥石流占泥石流沟总数的22%。通过本文的研究,利用遥感影像与DEM相结合处理分析,总结归纳该区域独有的泥石流灾害、源地物源及冰川、冰湖信息遥感解译特征,进而分析沿线泥石流源地信息分布特征,为泥石流的发展趋势评价提供有用的信息,同时也为西藏山区线性工程的预选线及日后线性工程的改扩建工程具有及大的帮助作用,文章主要得到的结论:1、对研究区沿线泥石流源地物源特征的遥感调查与分析,主要在RapidEye遥感影像数据的基础上把源地物源分为四类进行解译:一类是沟道堆积物,多为第四系松散及古冰川堆积物;第二类是滑坡、崩坡积物体,对这类物源提供泥石流活动的松散物质方量;第三类是森林线与冰蚀线之间的残坡积物,大部分为寒冻弱风化物质;第四类是冰蚀线以上残坡积物,多为寒冻强风化物质。此外,从RapidEye图像还可以清晰的识别泥石流沟道地形特征以及泥石流扇形地形态、面积等特征。2、对研究区沿线泥石流源地冰川、冰湖特征的遥感调查与分析,主要在Landast-7 ETM+多光谱影像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光谱波段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光谱角制图法、非监督分类与监督分类法等五种经典方法的对比验证最后选取一种效果较好的方法对冰川、冰湖信息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监督分类提取的冰川信息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分类边界清楚、满足冰川地貌解译的要求。3、通过本文基于遥感手段开展了米林至加查段沿线泥石流源地物源及冰川水文信息特征的提取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表明:林芝至加查段沿线泥石流源地物源分布具有不均匀性,源地冰川分布具有不平衡性,沿线泥石流源地的物源在冰川融水及冰川型泥石流过后更加发育,积累的松散物质更加丰富,使泥石流源地物源进一步复活并产生大量新物源,从而使沿线泥石流发生频率增高,规模增大。
沈琳[9](2011)在《基于去云遥感图像的草场盐碱化信息提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草场盐碱化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影响而引起的草场退化问题,它对经济、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的破坏性效果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遥感这种具有宏观、综合、动态和快速等特点的技术手段监控草场的盐碱化状况,对进一步治理盐碱地,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遥感图像在成像过程中极易受到云的干扰,特别的,被厚云层遮挡区域的遥感信息完全丢失,降低了遥感数据使用效率,影响了后期专题信息提取的准确性。因此,遥感图像有效去云一直是遥感图像预处理中的重要研究方向。遥感去厚云的目的是有效还原被遮挡区域的遥感信息,并保证其它区域的遥感数据不失真,关键是云区的识别定位。本文在仔细研究了国内外遥感去云的进展和常用方法后,采用了一种新的基于Mean Shift分割和小波能量的TM遥感图像自动定位厚云区方法。为提高识别厚云区的能力,首先分析了TM遥感图像各波段的光谱特征,选取对云信息敏感的波段TM5做云区的识别。然后,对有云遥感图像做Mean Shift连通域分割,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小波变换,计算各个云区连通域中云像素的小波能量,最后通过训练得到经过Mean Shift分割后的云区像素小波能量经验阈值。对新的有云遥感图像,先做Mean Shift分割,再进行小波变换,最后利用小波经验阈值实现全自动定位云区像素。云区定位,用图像替换法实现多时相的TM遥感图像去云。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去除遥感图像中的厚云。本文在对遥感盐碱化信息的提取研究中,选取彩色合成法突出盐碱化信息。在对常用的遥感图像盐碱化信息提取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从光谱角度深入分析了典型景物和不同程度盐碱化草场在TM图像各波段的响应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彩色合成方法。在RGB彩色合成时,选择亮度、湿度和近红外波段三个合成分量。该方法与单纯的波段彩色合成相比,突出了盐碱化专题信息。与传统的K-T变换彩色合成相比,减少了轻度盐碱化草场和非盐碱化草场混分的现象。实验证明,该方法的分类准确性比传统K-T变换方法提高了7%。本文从不同的研究方法入手,综合运用TM遥感数据的优势,先去厚云再评价草场盐碱化情况,提高了专题信息提取的准确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相关领域也做出了思考。在遥感去云方面,去除薄云薄雾的研究是一大难点,如何在去薄云薄雾的同时不影响地物信息是研究的关键;在盐碱化专题信息提取方面,利用计算机全自动的解译遥感图像和提高专题信息提取精度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本论文的研究,希望可以引起更多的科研人员对这些领域的关注。
林韵[10](2010)在《基于HEC-HMS模型的洪水重现期研究 ——以福州市八一水库流域为例》文中指出洪水是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有着频率高,范围大,速度快的特点。福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汛期暴雨洪水较为频繁,常带来难以计数的伤亡和经济损失。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大雨到大暴雨出现的次数在增多,同时福州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不透水层面积扩大,这两者都对洪水重现期的变化产生较大的影响。为给福州城区的防洪排涝及城市扩展建设提供科学指导,研究洪水重现期的变化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旨在研究洪水重现期变化。研究以福州市晋安区八一水库流域为例,按照研究需要将该流域分为A和B两个子流域,借助遥感技术,利用该流域1989、1994、1999、2001、2002、2003、2007年份的TM/ETM+影像获取各年份的土地利用分类情况。结合流域数字高程数据(DEM),土壤类型数据,以及流域气象、水文资料,应用WMS7.1软件构建流域结构,建立HEC-HMS水文模型对流域内单次降雨的降雨-径流进行模拟。研究比较发现实测径流量与模拟径流量数值较为接近,建立模型模拟结果基本可信。模型模拟结果得到单次降雨和径流在24小时历时内皆呈现正态分布的变化,单次降雨的洪峰到达时间及峰值随年份变化而有不同程度的提前。在降雨—径流的形成理论基础上,结合模型,情景模拟了影响径流的两种情况,得到以下结论:⑴在相同的土地利用情况下,流域内的径流量与峰值都和降雨量呈良好的二次抛物线关系。⑵在相同的降雨强度情况下,流域内的径流量和CN值亦呈良好的二次抛物线关系。降雨—径流的转化过程及所产生洪水的重现期同时受到降雨强度及土地利用两者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建立不透水率(Im)与CN值的关系,拟合公式为CN=61.842Im0.0924,构建不透水率与洪水重现期的关系,并将降雨强度及土地利用两大影响因素组合后进行模拟估算,以不透水率和重现期为变量,绘制重现期变化趋势图。由趋势图得出,30年间,A流域重现期为100、50、25年一遇的洪水随着不透水率的增长,分别提前了20年、8年、3年。B流域的重现期为100、50、25年一遇的洪水随着不透水率的增长,分别提前了25年、10年、4年。本研究为洪水重现期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研究结果有利于城市防洪规划和城市防洪排涝应急方案措施的科学制定,并对城市流域的土地利用合理规划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二、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and Compression of GMS Cloud Imagery in Heavy Rainfall Monitoring Applic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and Compression of GMS Cloud Imagery in Heavy Rainfall Monitoring Applic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农牧交错风沙区土地退化机理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 |
1.2.2 土地退化指标选择和指标模型反演 |
1.2.3 土地退化评价研究 |
1.2.4 土壤侵蚀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二、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 |
2.1.1 四子王旗自然地理特征 |
2.1.2 阿荣旗自然地理特征 |
2.1.3 牙克石市自然地理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遥感数据源与处理方法 |
2.2.2 土壤样本采集与测定 |
三、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
3.1 土地利用遥感信息的解译 |
3.1.1 土地利用/覆被解译方法 |
3.1.2 确定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
3.1.3 建立TM影像解译标志 |
3.1.4 图像判读及精度评价 |
3.1.5 三个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结果 |
3.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
3.2.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建模 |
3.2.2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分析 |
3.2.3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分析 |
3.2.4 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指数分析 |
3.2.5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转移矩阵分析 |
3.3 讨论 |
四、土地退化驱动因素与机理分析 |
4.1 近30 年研究区地面气候变动特征分析 |
4.1.1 研究区30 年降水特征分析 |
4.1.2 研究区30 年气温特征分析 |
4.1.3 研究区30 年风力特征分析 |
4.2 土壤因子定性和定量分析 |
4.2.1 土壤母质及土壤类型的特性分析 |
4.2.2 不同土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2.3 土壤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定量分析 |
4.3 研究区30 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 |
4.3.1 基于像元二分模型的植被覆盖信息提取 |
4.3.2 三个研究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
4.4 讨论 |
4.4.1 气候因素对土地退化的驱动 |
4.4.2 土壤基质对土地退化的响应 |
4.4.3 植被因素对土地退化的驱动 |
4.4.4 人为因素对土地退化的驱动 |
五、近30年四子王旗土壤侵蚀研究 |
5.1 RUSLE模型研究 |
5.2 RUSLE指标因子的确定 |
5.2.1 降雨侵蚀力因子R的确定 |
5.2.2 土壤可蚀性因子K的确定 |
5.2.3 地形因子LS的确定 |
5.2.4 地表覆被与管理因子C的确定 |
5.2.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的确定 |
5.3 四子王旗30 年土壤侵蚀分析 |
5.4 讨论 |
六、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6.1 模型与指标选择 |
6.2 指标计算 |
6.3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七、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南京都市圈城市建成区扩展遥感监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基于遥感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
1.2.2 城市建成区提取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资料 |
2.2.1 遥感影像数据 |
2.2.2 其他资料 |
2.3 数据预处理 |
2.3.1 辐射定标 |
2.3.2 大气校正 |
2.3.3 图像裁剪与镶嵌 |
2.3.4 水体掩膜 |
第三章 南京都市圈城市建成区提取 |
3.1 城市建成区界定准则 |
3.1.1 城市建成区概念 |
3.1.2 城市建成区界定准则 |
3.2 不透水面提取方法 |
3.3 不透水面提取 |
3.3.1 指数计算 |
3.3.2 阈值选取 |
3.3.3 方法比较 |
3.3.4 提取后处理 |
3.4 基于距离加权的不透水面聚集度计算 |
3.5 城市建成区边界提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都市圈城市建成区扩展分析 |
4.1 城市建成区扩展时空特征分析 |
4.1.1 城市建成区扩展数量分析 |
4.1.2 城市建成区重心转移分析 |
4.1.3 城市建成区扩展方向分析 |
4.2 城市建成区扩展形态特征分析 |
4.2.1 城市建成区紧凑度分析 |
4.2.2 城市建成区放射状指数分析 |
4.3 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展模式分析 |
4.4 城市建成区扩展合理性分析 |
4.5 都市圈城市交界区域扩展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京都市圈城市建成区扩展驱动力分析 |
5.1 行政区划因素 |
5.2 自然地理因素 |
5.3 经济发展因素 |
5.4 政策导向因素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堆叠极限学习机的卫星云图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气象卫星和卫星云图 |
1.2.1 气象卫星介绍 |
1.2.2 卫星云图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FY-2C卫星资料和云图分类理论 |
2.1 FY-2C卫星资料介绍 |
2.2.1 FY-2C卫星和VISSR探测器 |
2.2.2 FY-2C标称投影的圆盘图像NOM |
2.2 卫星云图分析的特征判据 |
2.3 卫星云图上各类云的特征 |
2.4 卫星云图计算机自动分类的一般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卫星云图的特征及其提取技术 |
3.1 卫星云图的图像特征 |
3.2 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 |
3.2.1 光谱特征 |
3.2.2 纹理特征 |
3.3 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提取技术 |
3.3.1 光谱特征提取技术 |
3.3.2 纹理特征提取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堆叠极限学习机的卫星云图分类 |
4.1 PCA降维 |
4.2 极限学习机(ELM)的原理 |
4.3 堆叠极限学习机(S-ELMs)算法与参数选择 |
4.3.1 堆叠极限学习机(S-ELMs)算法 |
4.3.2 堆叠极限学习机(S-ELMs)的参数选择 |
4.4 S-ELMs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结合光谱特征S-ELMs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2 结合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S-ELMs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3 S-ELMs实验小结 |
4.5 S-ELMs和ELM的对比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支持向量机的卫星云图分类 |
5.1 支持向量机的原理 |
5.2 支持向量机模型选择 |
5.3 SVM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结合光谱特征SVM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2 结合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SVM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3 SVM实验小结 |
5.4 S-ELMs和SVM的分类结果对比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崩塌灾害变形破坏机理与监测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崩塌地质灾害破坏模式研究 |
1.2.2 崩塌灾害监测方法研究 |
1.2.3 崩塌地质灾害预警判据研究 |
1.2.4 崩塌地质灾害物理模拟试验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本论文的特色及创新点 |
第2章 崩塌灾害变形破坏模式 |
2.1 概述 |
2.2 典型崩塌灾害实例调查研究 |
2.2.1 威宁县猴场镇崩塌体 |
2.2.2 大方县云龙山崩塌体 |
2.2.3 开阳县金钟镇牯牛背崩塌体 |
2.2.4 思南县凉水井镇崩塌体 |
2.2.5 都匀市江州镇立山坡崩塌体 |
2.2.6 纳雍县鬃岭镇小垛口崩塌体 |
2.2.7 大方县油沙村崩塌体 |
2.2.8 遵义市山盆镇茶场村灰洞危岩体 |
2.2.9 遵义市山盆镇丁村大崖千崩塌 |
2.2.10 坪上危岩带 |
2.2.11 四川省宝成线K400崩塌 |
2.3 崩塌灾害变形破坏模式 |
2.3.1 倾倒型崩塌 |
2.3.2 滑塌型崩塌 |
2.3.3 坠落型崩塌 |
2.3.4 崩塌成因模式分类结果 |
2.4 小结 |
第3章 崩塌变形破坏机制的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崩塌物理模拟试验装置研发 |
3.2.1 试验平台的主要设计要求 |
3.2.2 试验平台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 |
3.2.3 试验平台基础设计 |
3.2.4 试验平台试验设备系统 |
3.2.5 试验平台液压系统 |
3.3 崩塌物理模拟试验相似关系设计 |
3.3.1 相似概述 |
3.3.2 物理模拟试验相似系数的确定 |
3.4 模型材料确定及力学试验 |
3.4.1 灰岩物理力学参数 |
3.4.2 模型材料的选择及配制 |
3.4.3 模型材料试验 |
3.5 崩塌变形破坏机制的物理模拟试验 |
3.5.1 崩塌原型 |
3.5.2 滑塌型崩塌模型试验 |
3.5.3 倾倒型崩塌模型试验 |
3.5.4 坠落型崩塌模型试验 |
3.6 小结 |
第4章 崩塌灾害监测技术方法 |
4.1 概述 |
4.2 监测内容 |
4.3 监测方法及仪器 |
4.3.1 崩塌灾害监测方法 |
4.3.2 崩塌监测常用仪器选用标准 |
4.4 监测布设及监测频率 |
4.4.1 倾倒型崩塌监测 |
4.4.2 滑塌型崩塌监测 |
4.4.3 坠落型崩塌监测 |
4.4.4 监测频率 |
4.4.5 宝成线K400崩塌体监测 |
4.5 崩塌主要监测数据类型与特点 |
4.5.1 变形速率-时间曲线 |
4.5.2 累计位移-时间曲线 |
4.5.3 崩塌变形与降雨量的关系曲线 |
4.5.4 次声检测信号 |
4.6 小结 |
第5章 崩塌灾害预警判据研究 |
5.1 概述 |
5.2 滑塌型崩塌预警判据研究 |
5.2.1 滑塌式崩塌预警判据 |
5.2.2 倾倒滑塌式崩塌判据 |
5.3 倾倒型崩塌预警判据研究 |
5.3.1 倾倒式崩塌预警判据 |
5.3.2 倾倒压碎式崩塌预警判据 |
5.4 坠落型崩塌预警判据研究 |
5.4.1 坠落式崩塌预警判据 |
5.4.2 悬臂梁式崩塌临界裂缝宽度判据 |
5.4.3 错断式预警判据 |
5.5 预警判据试验验证 |
5.5.1 倾倒滑塌式崩塌 |
5.5.2 倾倒型崩塌 |
5.5.3 悬臂梁式崩塌 |
5.6 小结 |
第6章 崩塌灾害发生时间预测预报模型研究 |
6.1 概述 |
6.2 崩塌变形—时间曲线特征分析 |
6.2.1 崩塌加速变形阶段变形—时间曲线特征分析 |
6.2.2 崩塌初始变形阶段变形—时间曲线特征分析 |
6.2.3 等速变形阶段特征分析 |
6.3 崩塌灾害发生时间预测预报 |
6.3.1 崩塌预测预报尺度划分 |
6.3.2 崩塌短期预测预报方法 |
6.3.3 崩塌中长期预测预报方法 |
6.3.4 崩塌预测预报模型与方法汇总 |
6.4 崩塌预警级别的综合判定 |
6.4.1 基于危险性的崩塌预警级别的综合判定 |
6.4.2 崩塌险情等级的划分 |
6.4.3 崩塌预警级别的确定 |
6.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预测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滑坡泥石流机理 |
1.2.2 滑坡泥石流工程防治 |
1.2.3 滑坡泥石流预测预警 |
1.2.4 泄洪雾化与粒径 |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预警系统构建关键技术 |
2.1 系统构建原则 |
2.2 数据关键技术 |
2.2.1 数据采集传输 |
2.2.2 数据交换技术 |
2.2.3 数据与模型存储 |
2.2.4 数据安全技术 |
2.3 系统软件关键技术 |
2.3.1 基于SOA架构的WebApp系统 |
2.3.2 中间件技术 |
2.3.3 WebApp构件 |
2.3.4 WebApp框架 |
2.3.5 系统安全保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雾化水流实验研究及全场数值模拟 |
3.1 雾化水流全场数学模型与数值计算方法 |
3.1.1 概化模式 |
3.1.2 数学模型与数值计算方法 |
3.2 雾流降雨粒径分布实验研究 |
3.2.1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3.2.2 实验成果 |
3.3 雾流降雨全场数学模型验证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坡面径流数值模拟 |
4.1 数学模型与数值计算方法 |
4.2 数值模拟成果 |
4.2.1 计算区域与计算工况 |
4.2.2 计算成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滑坡泥石流预测预警技术 |
5.1 滑坡泥石流机理 |
5.1.1 滑坡泥石流形成机理 |
5.1.2 水力因素诱发滑坡机理 |
5.1.3 水力因素激发泥石流机理 |
5.2 单体滑坡泥石流预测预警 |
5.2.1 滑坡泥石流监测 |
5.2.2 滑坡泥石流单体预测预警方法 |
5.2.3 滑坡泥石流综合预测预警 |
5.2.4 滑坡泥石流预测预警特征值 |
5.3 滑坡泥石流单体预测预警模型 |
5.3.1 基于耦合水文模型的滑坡稳定性模型 |
5.3.2 基于位移阈值的滑坡预测模型 |
5.3.3 基于雨量阈值的滑坡预警模型 |
5.3.4 基于雨量阈值的泥石流预警模型 |
5.3.5 基于泥位阈值的泥石流预警模型 |
5.4 区域滑坡、泥石流预测预警 |
5.4.1 区域滑坡泥石流预警方法 |
5.4.2 滑坡区域预警模型 |
5.4.3 泥石流区域预警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预测预警系统构建及应用 |
6.1 有关背景 |
6.2 系统设计思路 |
6.2.1 总体架构 |
6.2.2 监测技术 |
6.2.3 模型库 |
6.2.4 信息平台 |
6.3 预警技术算法实现 |
6.3.1 关键指标提取 |
6.3.2 综合预测分析 |
6.4 舟曲县泄流坡滑坡应用分析 |
6.5 宁南县史家沟泥石流应用分析 |
6.6 雾流降雨滑坡预警接口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城市“塘—河涌”水环境的土地利用影响及其源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塘的定义及研究概况 |
1.1.2 水质与土地利用关联研究进展 |
1.1.3 水质与景观格局特征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1.4 景观空间负荷指数研究进展 |
1.2 研究背景与内容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基础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1 遥感数据获取与土地利用解译 |
2.2.2 土地利用类型主成分分析 |
2.2.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2.3 水质数据来源及水质数据计算方法 |
2.3.1 车陂涌流域内水塘采样点分布 |
2.3.2 车陂涌水质采样点分布 |
2.3.3 水质污染指标的测定 |
2.3.4 水质评价方法 |
2.4 景观指数的选取及计算方法 |
2.5 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
第三章 水塘的消失过程及其与周边土地利用关联 |
3.1 塘的分类与消失过程 |
3.1.1 水塘的功能性分类 |
3.1.2 不同类型水塘的消失数量与特征 |
3.1.3 水塘类型构成的变化 |
3.2 水塘的土地利用类型驱动力分析 |
3.3 消失水塘的缓冲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主成分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水质空间分布与驱动力分析 |
4.1 车陂涌流域内水塘水质概况 |
4.2 水塘水质纵向变化分区分析 |
4.3 水质与区域人口、工业总产值相关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水塘水质与周边土地利用及景观关联分析 |
5.1 水塘缓冲区内土地利用概况 |
5.2 水质不同变化趋势区间的土地利用状况差异分析 |
5.3 水质指标与土地利用类型相关性分析 |
5.4 水质指标与景观指数相关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流域景观空间负荷指数分析与格局 |
6.1 水质与景观空间负荷指数关联分析 |
6.2 车陂涌水质与源汇景观数量分布特征 |
6.3 车陂涌水质与源汇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
6.4 水质与景观空间负荷指数梯度趋势变化关联分析 |
6.5 基于保护水环境的流域景观格局优化 |
6.5.1 数量控制措施 |
6.5.2 空间置换措施 |
6.5.3 景观格局优化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洪灾孕灾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CONTENTS OF TABLES AND FIGURES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思路 |
1.2.4 技术路线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
2.1.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发展概述 |
2.1.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模型研究 |
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 |
2.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
2.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水文效应的研究方法不断进步 |
2.2.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
2.3 洪灾孕灾环境的研究 |
2.3.1 洪灾孕灾环境相关研究 |
2.3.2 城市化地区洪涝灾害及孕灾环境的研究 |
2.3.3 河网水系变化的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及基本概念界定 |
3.1 相关理论基础 |
3.1.1 灾害的产生与分类 |
3.1.2 孕灾环境的复杂性 |
3.1.3 水文学相关理论 |
3.2 孕灾环境的基本内涵 |
3.3 长江三角洲地区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的界定 |
3.3.1 洪灾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的界定 |
3.3.2 洪灾孕灾环境与致灾因子、承灾体的辩证关系 |
3.4 本研究中典型研究区的选择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 |
4.1 自然条件与基本概况 |
4.1.1 研究区范围 |
4.1.2 自然地理概况 |
4.2 经济社会概况 |
4.3 土地利用概况 |
4.4 洪涝灾害概况 |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
5.1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 |
5.1.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5.1.2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
5.1.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5.1.4 各类用地时空变化 |
5.2 基于因子分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制 |
5.2.1 因子分析原理 |
5.2.2 因子分析的步骤 |
5.2.3 因子筛选 |
5.2.4 因子分析的结果解释 |
第六章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洪灾孕灾环境的影响 |
6.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河网水系形态结构的影响 |
6.1.1 河网水系提取 |
6.1.2 河网特征变化 |
6.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调蓄能力的影响 |
6.2.1 太湖流域概况 |
6.2.2 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及建设用地、耕地、水域变化转移矩阵 |
6.2.3 太湖流域洪水调蓄能力估算模型 |
6.3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洪灾孕灾环境的影响 |
6.3.1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洪灾孕灾环境主导因素的内在关联性分析 |
6.3.2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洪灾孕灾环境的影响 |
第七章 典型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和预测 |
7.1 模型构建 |
7.1.1 CLUE-S模型概述 |
7.1.2 CLUE-S模型基本结构与运行机理 |
7.1.3 CLUE-S模型的具体运行步骤 |
7.1.4 RAGA-PPC与CLUE-S模型耦合 |
7.1.5 耦合模型结构与运行流程 |
7.2 模型模拟 |
7.2.1 参数界定和检验优化 |
7.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模拟和预测 |
7.3 结果分析 |
7.3.1 模型精度分析 |
7.3.2 改进模型对于精度的影响 |
7.3.3 模拟结果的空间发展趋势 |
7.3.4 洪灾孕灾环境的模拟结果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附图1 |
附图2 |
附录1 |
(8)基于遥感技术的西藏雅江(米林—加查段)泥石流源地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与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形地貌特征 |
2.1.2 气象与水文 |
2.2 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地层与岩性 |
2.2.2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2.3 工程地质类型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2.5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章 研究区遥感数据信息源与处理 |
3.1 遥感数据收集 |
3.2 遥感图像预处理 |
3.2.1 图像增强 |
3.2.2 图像几何校正 |
3.2.3 影像镶嵌 |
3.2.4 图像裁剪 |
第4章 研究区泥石流及源地物源遥感信息提取 |
4.1 研究区泥石流流域遥感影像解译 |
4.1.1 泥石流的解译特征 |
4.1.2 泥石流的解译内容 |
4.2 研究区泥石流源地物源遥感解译 |
4.2.1 滑坡物源解译 |
4.2.1.1 滑坡的判释特征 |
4.2.1.2 滑坡判释注意问题 |
4.2.1.3 滑坡稳定性的判释 |
4.2.2 崩坡积物源解译 |
4.2.2.1 崩塌的判释特征 |
4.2.2.2 崩塌判释注意问题 |
4.2.2.3 崩塌稳定性的判释 |
4.2.3 沟道物源解译 |
4.2.4 寒冻风化物源解译 |
4.3 源地物源与泥石流的关系 |
第5章 研究区泥石流源地冰川及冰湖信息提取 |
5.1 源地冰川信息提取方法 |
5.1.1 波段比值法 |
5.1.2 主成分分析法 |
5.1.3 光谱角制图法 |
5.1.4 非监督分类法 |
5.1.5 监督分类法 |
5.2 源地冰川信息及冰湖提取结果 |
5.3 源地冰川与泥石流的关系 |
第6章 研究区沿线泥石流源地信息分布特征分析 |
6.1 研究区沿线泥石流源地信息分布特征 |
6.2 研究区沿线泥石流源地信息分布特征分析 |
6.2.1 地形地貌与泥石流源地分布 |
6.2.1.1 高程 |
6.2.1.2 坡度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基于去云遥感图像的草场盐碱化信息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遥感图像去云方法研究进展 |
1.2.2 基于遥感图像的草场盐碱化信息提取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遥感图像基础理论 |
2.1 遥感图像获取 |
2.1.1 遥感系统 |
2.1.2 遥感图像成像方式 |
2.2 遥感图像信息 |
2.2.1 遥感图像信息提取 |
2.2.2 常用的遥感信息源特征 |
2.3 遥感数字图像 |
2.3.1 遥感图像数字化 |
2.3.2 遥感图像预处理 |
第3章 遥感图像去云方法研究 |
3.1 常用遥感图像去云方法 |
3.1.1 同态滤波法 |
3.1.2 HIS变换法 |
3.1.3 影像替换法 |
3.2 一种基于分割和小波能量的遥感图像的去厚云方法 |
3.2.1 简介 |
3.2.2 基础理论 |
3.2.3 基于Mean Shift分割和小波能量的遥感图像厚云去除 |
第4章 基于去云遥感图像的草场盐碱化信息提取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自然状况 |
4.1.3 盐碱化现状 |
4.2 数据源与技术路线 |
4.2.1 遥感数据 |
4.2.2 非遥感数据 |
4.2.3 技术流程 |
4.3 草场盐碱化遥感信息提取 |
4.3.1 盐碱化草场光谱特征 |
4.3.2 盐碱化专题信息提取特征量选取 |
4.3.3 分类与精度验证 |
4.3.4 结果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HEC-HMS模型的洪水重现期研究 ——以福州市八一水库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意义 |
1.1.1 洪水的危害 |
1.1.2 洪水重现期的研究意义 |
1.2 城市洪水的成因 |
1.3 城市化对洪水的影响 |
1.3.1 城市化对洪水强度的影响 |
1.3.2 城市化对洪水重现期的影响 |
1.4 相关防洪预测理论研究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HEC-HMS模型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
1.5 本次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2.1 气候条件 |
2.2.2 水文特征 |
2.2.3 土壤与植被概况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遥感数据处理 |
3.1 遥感数据 |
3.1.1 遥感数据源介绍 |
3.1.2 其它相关数据 |
3.2 遥感影像校正 |
3.2.1 遥感影像几何校正 |
3.2.1.1 几何变换 |
3.2.1.2 图像重采样 |
3.2.2 遥感影像增强处理 |
3.2.3 遥感影像分幅裁剪 |
3.3 遥感影像分类 |
3.3.1 遥感影像分类体系与分类方法 |
3.3.1.1 遥感影像分类体系 |
3.3.1.2 遥感影像分类方法 |
3.3.2 遥感影像的分类 |
3.3.2.1 新波段变量的构造 |
3.3.2.2 遥感影像目视判读 |
3.3.2.3 遥感分类图像的后处理 |
3.3.3 分类结果 |
3.3.4 分类结果评价 |
3.3.4.1 分类精度评价指标 |
3.3.4.2 精度评价抽样方法 |
3.3.4.3 分类精度评价 |
第四章 不透水率估算 |
4.1 不透水率的研究意义 |
4.2 不透水率的研究现状 |
4.3 不透水率估算 |
4.4 不透水率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八一水库流域降雨—径流模拟 |
5.1 HEC-HMS 模型基本原理 |
5.2 流域结构 |
5.2.1 构建流域 |
5.2.2 流域几何参数计算 |
5.3 HEC-HMS 模型的建立 |
5.3.1 控制模块 |
5.3.2 气象模块 |
5.3.3 流域模块 |
5.3.3.1 子流域 |
5.3.3.2 河道演算 |
5.3.3.3 水库 |
5.3.3.4 其他汇流 |
第六章 八一水库流域降雨—径流模拟结果分析 |
6.1 降雨-径流模拟结果 |
6.2 单次降雨历时模拟结果 |
6.3 水库模拟结果 |
6.4 降雨-径流影响因素 |
6.4.1 降雨强度对径流量的影响 |
6.4.2 土地类型对径流量的影响 |
第七章 八一水库流域重现期研究 |
7.1 重现期的研究意义 |
7.2 重现期的变化研究 |
7.2.1 不透水率与CN值的关系 |
7.2.2 洪水重现期的估算 |
7.2.3 重现期变化分析 |
7.3 洪水重现期的应用与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and Compression of GMS Cloud Imagery in Heavy Rainfall Monitoring Applic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农牧交错风沙区土地退化机理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D]. 姜平平.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2]南京都市圈城市建成区扩展遥感监测与分析[D]. 张浩. 南京大学, 2017(08)
- [3]基于堆叠极限学习机的卫星云图分类研究[D]. 邵丽群. 南昌航空大学, 2016(01)
- [4]崩塌灾害变形破坏机理与监测预警研究[D]. 王延平. 成都理工大学, 2016(12)
- [5]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预测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D]. 台伟. 武汉大学, 2014(06)
- [6]城市“塘—河涌”水环境的土地利用影响及其源汇分析[D]. 张妤琳. 广州大学, 2012(03)
- [7]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洪灾孕灾环境的影响研究[D]. 李衡. 南京大学, 2012(08)
- [8]基于遥感技术的西藏雅江(米林—加查段)泥石流源地特征分析[D]. 王高峰.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
- [9]基于去云遥感图像的草场盐碱化信息提取研究[D]. 沈琳. 吉林大学, 2011(09)
- [10]基于HEC-HMS模型的洪水重现期研究 ——以福州市八一水库流域为例[D]. 林韵. 福州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