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此时无声胜有声”(论文文献综述)
沈坤林[1](2014)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琵琶行》的一种读法》文中研究说明教白居易的《琵琶行》,绕不过其出色的音乐描写。一般教师大都从"运用了哪些手法"的角度来分析,进而得出白居易是"音乐描写的高手"之类的结论。笔者以为,白居易音乐描写的不同寻常之处,不只在于用比喻和摹声先分写大弦小弦后写二者交错,表现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急切而愉悦情调;也不只在于用花底莺语之声作比并以"滑"
孙方宁[2](2014)在《“静默”的美学 ——有声电影的“无声”表达》文中认为电影史上曾被认为是技术局限的“无声”,在现代电影中以“静默”的形态呈现,已成为电影表达的一种特殊艺术手段,其艺术效果类似于中国画中的“留白”,所带来的艺术表现力和震慑力是任何声音形式都无法企及的,有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独特意境。本文将从中国古典美学、声音美学以及视听构成等方面结合影片个案,综合分析影片的“无声”处理手段及所表现出的声音的多种功能和特殊艺术效果,从而归纳出“无声”已成为一种现代电影语言,是导演构思的重要元素。
金学智[3](1985)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音乐美——兼谈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文中研究说明诗歌和音乐,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因而被称为姐妹艺术。正因为如此,古代诗人不但使诗歌具有音乐般的韵律美,而且喜欢以音乐为题材,或者在诗词歌赋(赋是一种散文诗)中,间以音乐美的描写。翻开我国古代诗史,多少描写器乐演奏的名篇佳句,粲然入目,泠然盈耳:马融《长笛赋》中“状似流水,又象飞鸿”般的悠扬的笛声;韩愈《听师颖弹琴》中“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战战”般的雄健的琴声;白居易《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优美的琵琶声;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石破天惊逗秋雨”般的箜篌声;苏轼《赤壁赋》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幽怨的洞箫声……丝竹管弦之盛,真是“洋洋乎盈耳”,使人有“不知肉味”之感。在表现音乐美的作品之林中,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说是出类拔萃的。这一名篇,千百年来,有口皆碑,令人百读不厌。今天,我们不妨从音乐美学的角度,结合自居易关于音乐的理论和实践,来进一步认识和评价这一名篇所反映的音乐美及其有关问题。
李浩[4](2002)在《《老子》音乐美学思想阐微——兼与墨子“非乐”思想比较》文中研究表明《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中最关键的命题“大音希声”不断的被注者予以新的诠释。由于不顾及《老子》的整体思想,这些诠释往往脱离全书主旨和作者本意,使人无从把握《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质所在。本文通过对《老子》及其有关资料的研究,意在指出《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质——非乐,并对其它观点加以分析,兼与墨子的非乐思想比较。
宋哲[5](2020)在《《琵琶行》学科教学知识(PCK)研究》文中指出《琵琶行》是语文必修教材中一篇经典的诗歌,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实践中,什么样的知识是文本“最值得教的知识”,又该用什么方法来教,是语文教师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本课题主要针对语文教学中“缺失范式”的问题加以思考,对中国知网中与《琵琶行》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依据学科教学知识(PCK)理论,用“专业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综合去理解《琵琶行》的教学是如何组织、呈现以适应学生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即确定《琵琶行》中“最值得被教授的内容”和“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形成初步课堂教学方案。正文包括文本解读、课例研究和教学设计三部分。在文本解读部分,对《琵琶行》字词研究、事件真伪及人物形象研究、情感及主旨研究、音乐研究和叙事艺术研究五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解读,为本课题研究提供PCK主题内容方面的素材,同时便于一线教师对这些材料的把握和选择。课例研究部分,依据学科教学知识(PCK)理论要求,对三十个典型课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法和学情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这三方面的共性,推导出《琵琶行》中较为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情。教学设计部分,充分考虑文本解读与课例研究的结果,尝试设计出符合学科教学知识(PCK)的《琵琶行》教学设计。
金学智[6](1983)在《“此时无声胜有声”》文中提出 自居易在他的《琵琶行》中,以一系列璀璨美妙的比喻,有声有色地描写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演奏。诗中有这样几旬:
徐晶[7](2019)在《小学语文教师课教学体态语的运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Y市H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语言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龄、身心状况以及课堂教学情境,以适宜、优美的体态语加以辅助。恰当丰富的体态语不仅能给学生美的视觉感受,易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建立。教学体态语的使用既是新课程标准的体现,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然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语文学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运用存在的尴尬现状,着实有必要引起教师、学校、学生的关注和反思。基于此,本研究将以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的方式以Y市H小学为样本,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目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运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现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对于体态语的认识不足,表情语运用单一,不甚关注身势语,空间语缺乏变换,不重视服饰语等。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分析目前我国小学教师教学体态语运用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教师受个人的习惯观念的限制,此外,学校对教师体态语不够重视也是原因之一。本文针对上述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分别对小学教师、学校教育管理部门提出了相关针对性措施。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重视体态语,丰富表情语,完善身势语,改进空间语,完善服饰语;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转变观念,重视教师教学体态语;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双管齐下。希望通过相关措施的完善,切实改善小学教师教学体态语的应用情况,发挥教学体态语对教学的重要作用。
孙翠云[8](2020)在《声如磬 ——陶瓷审美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冲击,人们的审美日趋多元化,开始了对陶瓷声音审美表达的关注、释放及挖掘。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面就有用“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好比喻来形容传统陶瓷的特质。在主观方面,陶瓷以其独特的“声音”贯穿整个陶瓷发展史,已然成为人们精神上的陪伴。从客观来讲,“声如磬”的本质是技术审美的指向,陶艺之所以能延续千年很重要的支撑因素就是技术。因此,人类不断地突破思想技术的桎梏,从而挖掘陶瓷“声如磬”的本质,这与陶瓷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整理和归纳实例来阐述自我的观点,主要将整篇文章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对声音及陶瓷审美的相关概念进行概述和界定,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其次,阐述陶瓷材料及空间语言等对陶瓷声音生成的影响;文章围绕陶瓷收缩及皲裂、残缺和破碎及听声识器等来分析陶瓷倾诉性的审美表达;最后通过分析科技对陶瓷之声的拓展,表达未来陶瓷的无限可能。
陈慧灵[9](2020)在《论二胡音乐作品中“留白”的艺术 ——以胡志平《秋词》(二胡与扬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留白”这一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粹。“留白”的手法最早运用于中国画,用以描绘物象与经营构图,进而演变、发展成为思想上的表达,成为艺术家们追求的意境与审美内涵。而后“留白”迅速被其他艺术门类所借鉴使用,如文学作品中“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的“留白”,书法作品中“疏密有致”的“留白”,音乐作品中“无声胜有声”的“留白”等等。二胡是一件拥有千年历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民族乐器,无论是二胡的传统作品,亦或是现代作品,“留白”的手法在乐曲的引子、华彩段等均有所体现,其恰当布局、适时运用,无疑提高了乐曲的艺术性,增加了演奏者的舞台表现力,并且给听众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秋词》是胡志平教授于1990年3月创作的一首二胡与扬琴的作品。作曲家根据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同名诗《秋词》所作。乐曲体现的是作曲家对于中国文化神韵的追求,并结合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文人音乐吟唱风格,将“有与无、虚与实”等美学范畴、艺术意境具象化至技法层面。本文围绕“留白”一词,以其为切入点,阐述“留白”的定义与历史发展过程,并且它区分于其他门类,反映在二胡音乐作品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和种类等。文章通过分析“留白”一词产生的背景、内涵,并结合《秋词》一曲,具体分析,意在论述“留白”在二胡音乐作品中的作用和艺术内涵。最后,《秋词》作为笔者的毕业音乐会曲目之一,作者将结合自身的演奏体会,具体谈到在演奏过程中“留白”的应用。希望本文在二胡音乐作品的“留白”艺术手法和当代二胡音乐的审美追求的探究上能够给未来的二胡学习者以思考和启发,从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姜艺[10](2021)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无声之美》文中提出唐代诗人、音乐评论家白居易作乐无数,以诗说乐,评乐众多,对音乐哲理和意义美多有阐发,《琵琶行》便是他众多作品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对无声音乐的阐释可谓是白居易音乐美学思想中最具光彩的一部分。本文拟从无声之美入手,分析了什么是无声之美以及无声之美的形成过程,再次详细分析了《琵琶行》中所蕴含的无声之美以及美在何处,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二、“此时无声胜有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此时无声胜有声”(论文提纲范文)
(1)“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琵琶行》的一种读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解读“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概括 |
二、以“此时无声胜有声”解读《琵琶行》的艺术魅力 |
1. 凸显人物形象 |
2. 成就叙事特色 |
3. 增强情感张力 |
(2)“静默”的美学 ——有声电影的“无声”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 |
第一节 默片时期的声音形象 |
一、经典的无声片 |
二、默片时代的“声音” |
第二节 有声片时期 |
一、声音形象的建构 |
二、声音形象的解构 |
第三节 有声与无声交融的艺术呈现 |
一、“无声”的界定 |
二、新时期声音创作的趋势 |
第二章 从有声到“无声”的电影美学形态演变 |
第一节 电影声音的基本美学诉求 |
一、真实美 |
二、意境美 |
第二节 “无声”——电影声音的缺失美 |
一、“大音希声”的美学思想 |
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学意境 |
三、“留白”的美学追求 |
第三章 “静默”之美的多种样式 |
第一节 “无声”的表现方式 |
一、表现心理“无声” |
二、表现生理“无声” |
三、其它 |
第二节 “无声”作为一种电影语言 |
一、叙事功能 |
二、表意功能 |
三、心理描写 |
四、情节期待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本文涉及影片列表 |
作者简介 |
(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音乐美——兼谈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5)《琵琶行》学科教学知识(PCK)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
二、PCK理论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琵琶行》文本解读 |
一、字词研究 |
二、事件真伪及人物形象研究 |
三、情感及主旨研究 |
四、音乐研究 |
五、叙事艺术研究 |
第二章 《琵琶行》课例研究 |
一、30个典型课例分析 |
二、典型课例总结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基于PCK的《琵琶行》教学设计 |
一、基于PCK的《琵琶行》教学建议 |
二、基于PCK的《琵琶行》教学设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小学语文教师课教学体态语的运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Y市H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体态语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
(二)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推动 |
(三)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存在的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体态语核心概念的研究 |
(二)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类型的研究 |
(三)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特性的研究 |
(四)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功能的研究 |
(五) 文献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的理性思考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体态语 |
(二)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 |
二、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的分类 |
(一) 身姿语 |
(二) 表情语 |
(三) 空间语 |
(四) 仪表语 |
三、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运用的功能 |
(一) 替代功能 |
(二) 榜样示范 |
(三) 辅助教学 |
(四) 课堂管理 |
(五) 反馈评价 |
第二章 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运用现状的调查 |
一、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二、H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运用现状 |
(一) 教师对体态语的认识与课前设计的情况 |
(二) 教师对表情语的运用情况 |
(三) 教师对身姿语的运用情况 |
(四) 教师对空间语的运用情况 |
(五) 教师对仪表语的运用情况 |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H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教师对体态语的认识不足 |
(二) 教师表情语单一 |
(三) 教师身姿语呈随意状态 |
(四) 教师空间语缺乏灵活变换 |
(五) 教师缺乏适宜仪表语 |
二、H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
(二) 教师固有的教学经验的限制 |
(三) 教师个人习惯及观念的影响 |
第四章 改进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运用的策略 |
一、重视体态语的运用与设计 |
二、合理适度运用课堂教学体态语 |
(一) 正确运用表情语,丰富面部表情 |
(二) 丰富手势语形式,把控消极身姿语 |
(三) 了解学生心理,合理变换空间语 |
(四) 充分认识教师仪表,塑造独特风格 |
三、及时反思,追求进步 |
四、学校创造条件,培养以及加强教师课堂教学体态语运用的能力 |
(一) 规范教师的职前培养 |
(二) 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声如磬 ——陶瓷审美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已有的文献综述 |
1.3.2 国外已有的文献综述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的概述与界定 |
2.1 “声”、“音” |
2.2 陶艺审美 |
3 陶瓷声音的生成 |
3.1 泥土无言之声的挖掘 |
3.2 空间之音的生成 |
3.2.1 陶瓷成型手段对空间声音生成的影响 |
3.2.2 釉色的生成对空间声音生成的影响 |
3.2.3 烧成温度对空间声音生成的影响 |
4 陶瓷声音审美表达研究 |
4.1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无声之美 |
4.1.1 火焰之声 |
4.1.2 身体与泥土的接触之声 |
4.2 陶瓷的“收缩”、“皲裂”之声 |
4.2.1 “收缩”之声 |
4.2.2 “皲裂”之声 |
4.3 “残缺”、“破碎”之声的审美表达 |
4.3.1 “残缺”之声 |
4.3.2 “破碎”之声 |
4.4 听声识器 |
4.4.1 完美之声 |
4.4.2 不规则之声 |
5 科技对陶瓷之声的拓展 |
5.1 温度极限的挑战 |
5.2 机器与泥土的亲密接触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论二胡音乐作品中“留白”的艺术 ——以胡志平《秋词》(二胡与扬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留白”的艺术 |
第一节 “留白”的定义与历史 |
一、“留白”的定义 |
二、“留白”的历史 |
(一)“留白”的起源 |
(二)“留白”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留白”的作用与艺术内涵 |
第三节 二胡音乐作品中的“留白” |
第二章 《秋词》中“留白”的艺术 |
第一节 《秋词》的创作背景与作曲家简介 |
第二节 《秋词》的艺术特征 |
第三节 《秋词》中的“留白” |
一、“留白”的整体布局 |
(一)留白有局:布势 |
(二)留白有序:顾盼 |
二、“留白”与“不留白” |
(一)留白有实:互衬 |
(二)留白有别:呼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无声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一、无声之美 |
(一)无声之美的定义 |
(二)无声之美的起源与发展 |
二、《琵琶行》中的无声之美 |
(一)“美”在与有声音乐巧妙地结合 |
(二)“美”在情感的诉讼与表达 |
(三)“美”在丰富人物形象 |
结语 |
四、“此时无声胜有声”(论文参考文献)
- [1]“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琵琶行》的一种读法[J]. 沈坤林. 语文学习, 2014(09)
- [2]“静默”的美学 ——有声电影的“无声”表达[D]. 孙方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14(03)
- [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音乐美——兼谈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J]. 金学智. 学术月刊, 1985(07)
- [4]《老子》音乐美学思想阐微——兼与墨子“非乐”思想比较[J]. 李浩.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 2002(03)
- [5]《琵琶行》学科教学知识(PCK)研究[D]. 宋哲. 西南大学, 2020(01)
- [6]“此时无声胜有声”[J]. 金学智. 文艺理论研究, 1983(01)
- [7]小学语文教师课教学体态语的运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Y市H小学为例[D]. 徐晶. 扬州大学, 2019(02)
- [8]声如磬 ——陶瓷审美表达研究[D]. 孙翠云.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9]论二胡音乐作品中“留白”的艺术 ——以胡志平《秋词》(二胡与扬琴)为例[D]. 陈慧灵. 上海音乐学院, 2020(01)
- [10]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无声之美[J]. 姜艺. 黄河之声, 2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