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调控应树立中长期观念——兼述1999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艳[1](2019)在《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生要素,技术创新不仅是现代生产力的重要表现,更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引发产业革命的重要内核,在新技术革命时期,尤其如此。虽然技术创新的主要参与和推动力量是企业等市场主体,但创新的持续推进离不开必要的国家干预。历次工业革命无不彰显国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干预色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则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的核心竞争力之争。2018年备受关注的中美经贸摩擦不仅仅是单纯的国际经贸摩擦,更是两国之间创新能力的博弈;不仅是技术之战,更是法律之战。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亦表明,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阶段,企业技术创新和政府作用都是构建一国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制度创新与有力保障。创新必需的良好法治、竞争、文化等营商环境的营造不仅是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重要目的,更是其干预的重要表现。经济法作为促进和保障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之法,对经济运行的介入和调节使命决定了其内含的国家干预本质。在众多法律制度领域,经济法在有效链接政府与市场、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中的重要规范与保障作用无可取代。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既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谦抑性干预,又是以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适度干预。经济法既能对技术创新行必要的促进、激励与保障作用,又能以其特有的规制功能引领技术创新朝向合理化方向发展,通过激励与规制双重维度的作用发挥,彰显其在创新驱动发展时期经济发展促进法的本质。本文立足于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和我国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基于技术创新的生产力本质和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经济职能,在经济法视域下考察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问题,意图在经济法国家干预理念与制度保障下,正确界定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的最优体制保障、最佳界限厘定等,在促进技术创新与防范技术风险的双重维度充分彰显经济法在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中的制度作为。这既是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必然因应,亦是经济法自身制度创新的应有之义。本文共有五章,沿着基础理论——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与论证逻辑进行展开。具体如下:第一章为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与经济法:理论与因应。该章试图建构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视域勾连。第一节首先从技术创新及其国家干预的基本内涵展开,界定了本文研究范畴下的主要概念。本文的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涵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运营全链条的完整经济行为,国家对其干预建立在弥补或修复市场失灵、防范技术风险等基础之上。文中的国家干预并非广泛意义的国家干预,而是以政府等经济管理主体为主的政府干预行为,与政府干预具有概念统一性。这里的概念解读与限定意在与经济法视域下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基本研究语境与范畴保持一致。接着梳理了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回顾比较了不同阶段技术创新理论中相应国家干预元素的变迁,试图解构论文中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的由来及演进。第二节重点梳理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不同理论分支,为论文研究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问题奠定直接理论基础。本节对相关理论的梳理与介绍主要从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不同维度进行分类,首先从激励、引领、促进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视角,重点介绍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市场失灵理论和市场创造理论。根据传统的国家干预理论,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的必要性主要源于该领域市场失灵的存在。技术创新因其明显的知识外溢性、高风险性等特征使其具有不同于一般市场失灵的特点与表现,决定了不同的国家干预需求。在对技术创新领域传统市场失灵理论梳理与阐述的基础上,论文接着对近年来西方非主流经济学关于技术创新领域的“市场创造理论”进行了介评与分析,意在拓宽本文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理论支撑。市场创造理论对于技术创新领域的国家干预解读超出了一般意义上国家干预的诱因与范畴,将国家在新技术革命时期技术创新领域的相应超强规划与干预解读为弥补或修复市场失灵之外的市场创造的内容。这也是近年来在非主流经济学领域备受关注的全新观点,其在技术创新领域“企业家型国家”的角色定位的确反映了现代国家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无论该理论是否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国家干预的市场失灵理论,其对印证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的不可或缺都有所裨益。其次从防范技术风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干预视角,重点介绍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风险社会理论和负责任创新理论,意在从规制与约束技术创新负面效应的角度,为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另一维度寻找理论支撑。现代社会充满了风险,其中技术创新尤其是新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风险更加难以预估。技术创新作为一把双刃剑,其在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典型正外部性的同时,亦会因技术成果的滥用带来诸如环境污染、经济秩序失范、危及经济安全等负外部性,甚至会挑战道德、伦理与法律等。国家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对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进行预防与消弭,敦促技术创新主体进行负责任创新。而无论是风险社会理论还是负责任创新理论,其实都暗含了必要的国家干预需求。而其中不当的国家干预与规制本身又可能成为新的风险源泉,因此必须将这种国家干预纳入法制的框架,以避免其干预在消弭市场失灵的同时,产生新的干预失败问题。这种需求就与经济法本身的国家干预本质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因此,论文最后介绍了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理论,为本文经济法语境下研究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问题建立自然的理论衔接。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本国经济运行之法,本身就具有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进行双重矫治与匡正的内在功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作为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自然与经济法的国家干预理论具有天然契合性。论文分别从国内外经济法概念与代表性经济法国家干预理论的视角诠释该理论的主要内容。以上相关理论建立了经济法视域下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完整理论架构,也奠定了全文研究与论证的维度与基调。第三节针对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与经济法之间的因应重点着墨,亦是本文论证的重要铺垫,主要在于解决从经济法视域下审视与论证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必要性。技术创新会影响制度创新,推动其不断发展完善;而制度创新又进一步保障与规范技术创新。论文主要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为接下来论证技术创新与经济法之间的因应奠定基础。技术创新尤其是新技术革命直接推动经济法的发展,同时经济法的基本特征、功能及回应性品格也决定其回应技术创新及其国家干预的必然性。经济法不仅要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断回应与调适、完善自身,更应以其必要的创新与发展,保障技术创新在安全、有效的制度环境中运行。论文主要从经济法的经济性和现代性特征、经济法促进发展之法的使命以及经济法之风险防范与规制法功能等三个方面论证经济法与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之间的必然回应关系。以上对经济法与技术创新及其国家干预之间关系的论证再次夯实本文研究的范畴与语境。第二章为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现状。该部分是论文研究的实证逻辑起点,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技术创新及其国家干预现状的分析,探寻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瓶颈。第一节主要论述了我国技术创新体制发展的不同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我国技术创新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正在逐步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是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机制体制尚需完善、自主核心技术依然缺乏、距离创新型国家标准还有差距等,这些均制约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对相应国家干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节重点论述了我国促进技术创新相关国家干预的现状,从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第一个维度展开。本节首先论述了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及经济法规制的正当性。促进技术创新几乎是所有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首要目的,也是国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本体现,主要在于通过克服技术创新过程各环节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更好激励和促进技术创新与发展。在技术创新的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扩散以及市场进入等不同阶段,存在的市场失灵及相应国家干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国家介入的程度与手段也应有所区别。经济法作为规范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之法,理应通过其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规范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保障作用。论文接着阐述了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相关政策及具体举措。主要梳理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科技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此处的国家干预政策主要表现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等顶层制度设计,也属于广义上的经济法律规范范畴。在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主要举措方面,论文分别从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的营商环境优化,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优化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激励,主导或引导产学研协同创新等实践层面展开,意在说明及国家在技术创新领域的积极作为。最后重点论述了促进技术创新领域的具体经济法律制度的现状。首先梳理了激励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的专门法律制度安排与相关经济立法。在专门法律制度安排领域,本文主要列举了与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相关的具体法律,重点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新修订部分的“市场导向”亮点进行了详细解读。在相关经济法律制度部分,本文重点围绕激励技术创新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安排和维护技术创新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制度安排两个维度进行列举与介绍。前者主要体现为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领域的相关法律规范,后者则主要是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市场规制法律规范,主要在于呈现经济法在促进技术创新领域的制度保障现状和基本样貌。第三节重点从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技术风险防范维度呈现我国经济法在防范技术风险领域的立法及制度现状。首先是对防范技术风险国家干预及经济法规制的正当性分析,论文从技术风险的定义出发,介绍了技术风险的不同成因、危害与不同分类。本文的技术风险主要是指技术应用过程中结合经济、政治等社会因素产生的外部风险或负外部性,并非指技术研发过程中因其不确定性产生的内部风险,该风险类型是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过程中着力规避的对象。接着再次重申经济法对其进行规制的正当性。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目前技术风险防范领域国家干预的政策及立法体现。由于促进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政策在所有技术创新政策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技术风险防范的政策内容异常薄弱,因此本部分与相关经济立法一并阐述与呈现。第三章为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困境,亦是本文的问题提出部分。该部分共分为三节,每一节呈现一个较为突出的困境或问题,为下文的针对性对策解决提供论证的对应框架。第一节从目前科技创新体制角度论述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困境。重点围绕现行体制下的主体同构与政策协调问题展开。体制是否顺畅直接关乎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效果,现行体制下的干预主体众多之累、协调沟通之困及政策弥合之惑均是制约干预效果与成本的重要因素,也是文章着力研究、探讨与试图解决的重要问题,意在通过干预体制优化下主体的同构、政策的弥合等为解决经济法视域下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扫清主体不统一与干预效果掣肘之困。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创新驱动发展之基本要义,更是经济法与技术创新国家干预进行勾连的重要背景。在科技经济深度融合过程中,科技、经济等不同干预主体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甚至是深度融合必要且迫切。现有体制下,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国家干预主体涵盖了科技、经济等众多管理部门,看似国家对技术创新支持与鼓励的全面覆盖,但也会呈现出干预主体繁多、机构烦冗的困扰。在国家一贯主张并力促科技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背景下,当前科技与经济管理平行体制下的干预主体沟通、协调之困无疑会阻碍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步伐,这也是导致我国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重要原因。文章从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提出及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主体之间的协调与政策联动之困。第二节重点探讨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界限厘定之困。国家干预界限或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研究中历久弥新的话题,由于二者之间的界限始终难以准确界定,因此在技术创新领域依然具有探讨与研究的必要。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方面,依然因干预越位、缺位并存对干预适度的把握造成困扰。在防范技术风险的相关干预领域,也存在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平衡难题。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国家干预越位或缺位其实就是干预失灵的问题,对其进行充分预警有利于尽可能减少干预失败造成的损失或成本,尤其在促进技术创新的举国体制下,过度的产业政策激励未必产生应有的效果。本节最后一部分以光伏和新能源领域的产业政策实施为例,探讨了目前对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失败的预警不足之困,为下文进一步思考相应的经济法矫治对策进行铺垫。第三节为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经济法律制度不足之困。本节是在第二章经济法制度现状基础上,进一步从促进技术创新与防范技术风险的双重维度探讨经济法律制度的不足之处。目前虽然有关于促进和规制技术创新的经济法律制度,但是相关制度还很不完善,防范技术风险、新兴产业规制等领域亟需补缺。第四章为美国、日本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借鉴。本文重点选择美国和日本两个典型创新型国家作为蓝本,通过对两国不同科技经济发展和国家干预传统下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及其立法的介绍评价,为我国经济法视域下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体制保障、界限厘定及经济法律制度完善提供启示与借鉴。论文前两节分别围绕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创新及国家干预进行介评,分别梳理了两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国家干预及立法。美国虽然历来具有市场自由主义的悠久传统,对国家干预具有天然的排斥和反感,但是美国崛起与创新之路却始终伴随国家干预的影子,其在新技术革命时期的“企业家型国家”角色更为彰显,不同时期的科技政策与立法一直是其国家干预的体现和保障。美国自工业革命以来就是在政府与市场协同共进下依靠技术创新的力量逐步实现其经济的迅速崛起。日本虽然也属于资本主义创新型国家,并且和美国一样经历了早期经济复苏与发展过程中市场换技术的阶段,但是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之路却与较强的国家干预紧密相随,其一路发展过来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国家干预传统与我国比较相似。日本这种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广泛存在的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经济改革与发展更加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第三节重点总结美国、日本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对我国的启示。首先,无论是倾向于市场自由的美国还是重产业政策的日本,在以技术创新为内核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均离不开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而科学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是其创新成功的重要保证。其次,美国和日本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干预是以充分尊重市场为前提的适度干预,国家干预与市场自由相得益彰、游刃有余,所有相关干预手段和措施均是基于市场失灵修复或必要领域的市场塑造和引领。美国和日本均重视对政府干预失败的预警,为尽量减少政府失灵,美国一直秉承市场优先、经济自由的悠久传统,对国家干预保持一定的忌惮和谨慎;日本为汲取创新领域相关产业政策的失败,也在不断调整干预力度与模式。再次,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两国实现技术腾飞与经济跨越的重要保障。两国不仅高度重视促进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还注重对技术创新与发展过程中相应经济风险防范的立法规制,以保障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尽量降低野蛮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道德、伦理风险与秩序失范。这些均对我国相应国家干预提供了有益启示与借鉴。第五章为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完善。本章为论文的对策篇,亦是论文着力追求的创新之处,论文针对前文提及的问题,在进行域外借鉴的基础上逐一进行完善。第一节为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的干预体制优化,与前文提及的第一个突出问题相对应。论文认为,解决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体制之困的关键是应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管理体制的大部制改革,通过进一步优化、整合科技与经济管理部门,使其具备从技术研发到投入市场、转化为产业的全链条技术创新管理与干预能力,避免因现行科技、经济管理体制相对分立下出现的干预低效问题。论文首先提出了科技与经济管理体制的大部制改革探索,介绍了大部制改革的含义及我国历次改革的概况,指出了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需求和地方科技与经济管理大部制改革的探索等改革的内在动力和改革的基础,同时分析了改革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了深度推进的具体措施等。由于大部制改革的推进并非一蹴而就,在现行体制下关键是解决好现有干预主体以及相关干预政策之间的协调与联动问题,论文针对以上问题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在现行体制下,尽量加强相关干预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通过建立相应的沟通协调机制,降低干预的沟通成本问题;加强政策实施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减少政策实施中的掣肘与低效问题。第二节为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边界的正确厘定。分别从应客观审视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之边界、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限度、预警及矫治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失灵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内容为对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之边界的客观审视。文章主要从坚守市场失灵弥补之边界,正视引领、塑造市场的超强干预之边界和探索技术风险防范之边界三方面展开。首先,技术创新是以企业等市场主体为主的自发行为,动力主要源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实现的需要,放松管制、减少干预是技术创新所需的最佳外部环境。产业革命与转型是技术创新的最终归宿,只有尊重市场规律的谦抑干预、适度干预,才能真正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其次,国家在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创新领域的超强引领与干预必不可少,意在发挥其“企业家型国家”角色,这也和我国建构型、过渡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相契合。再次,在抑制、消弭、防范技术创新风险和保障经济安全领域,国家亦负有重要的干预责任,文章强调了对技术风险防范领域国家干预的强化与重视,不仅与前文的风险社会及负责任创新理论因应,又与文章促进技术创新与防范技术风险的双重经济法律制度设计进行呼应。第二部分为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限度。首先论述了技术创新领域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基本互动规则,接着阐述了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的适度原则,该部分主要结合经济法国家适度干预原则进行论证。适度干预或需要干预其实是对国家干预界限的一种笼统却又相对灵活的表达,适度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干预的越位或缺位问题。政府失灵的存在更需要国家在干预经济运行中始终保持谦抑的品格,以需要国家干预作为介入经济运行的边界标准。引领、主导型超强干预抑或以尊重市场为前提的谦抑、必要干预均以正确发挥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己任。本部分对适度干预的必要性、判定原则、判定标准及适度把握等进行了阐述。国家干预的界限与限度掌握不好,极易产生国家干预失败。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失败的预警及矫治。首先论述了国家干预失败的含义、原因及表现。在对一般意义上国家干预失灵进行界定与论述的基础上结合技术创新领域对其表现进行阐述。国家干预失灵或政府失灵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不可回避但却难以有效解决与矫治的问题,技术创新领域亦是如此。本节最后一部分提出了相应的矫治方案。首先论述了公共选择学派关于政府失灵的一般矫治手段。但是无论是改革宪政、财政立宪还是引入公共部门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均非经济法视域下能够解决的问题。文章接着从立法、执法、司法及社会监督等方面简要论述了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失败的综合矫治对策。经济法视域下的矫治与匡正主要借助于经济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完善,将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行为纳入经济法律制度框架本身即是一种矫治,也是经济法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双重矫治功能的重要体现。因此,文中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失灵的经济法矫治其实就是通过相应的经济法律制度设计将其干预行为纳入法制的框架,也为文章最后一节经济法律制度完善埋下伏笔。第三节为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经济法律制度完善,呼应论文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主要解决经济法视域下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制度完善问题。本节共有三部分内容,首先结合目前技术创新国家干预领域的政策与法律现状、困境,进一步强调了加强经济法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其实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经济法律制度既是广义的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其干预行为的一种规范与保障。接着呼应全文关于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基本维度,分别从促进技术创新与防范技术风险的双重维度展开对经济法律制度完善与创新的论述。前者主要论述了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等领域相关法律制度和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竞争法律制度的完善,更好发挥经济法在弥补市场失灵,促进、激励创新方面的作用;后者则从防范新技术发展下共享经济、金融科技、人工智能产业、基因技术应用等新业态、新经济相应风险维度,通过相应市场监管或规制法律制度的创新或完善,发挥经济法通过必要的国家干预以防范相应经济风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作用。其中贯穿了国家干预过程中对鼓励创新与必要监管、创新主体私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兼顾、创新自由与国家安全等兼顾的综合平衡与考量,亦对新技术革命时期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多元共治下的国家干预定位进行思考。结论部分再次重申关注与研究经济法视域下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重要性,并对未尽研究进行展望。要充分发挥经济法在促进、鼓励技术创新与有效防范、规制相应技术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合理厘定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界限,正确把握干预的限度,对干预失灵进行充分预警并进行相应的矫治,同时还应关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的干预体制优化与主体同构问题。只有遵循制度创新保障和决定技术创新的规律,对经济法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与完善,才能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和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负经济法促进发展之法的使命。
王朝明[2](2004)在《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配合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的扶贫计划,已经推进了 10 多个年头,其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主要体现在农村反贫困行动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贫困人口由 20世纪 80 年代初的 2 亿多人,锐减到目前的 3000 万人左右。虽然如此,中国反贫困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当前,贫困现象不仅表现在农村,而且随着体制转轨,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可避免,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和城市失业者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城市就业压力不轻,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尚有相当困难,以贫困职工和城市长期下岗失业者以及部分农村流动人口为主体的城镇新贫困人群正在形成,原来不为人们关注的城镇贫困问题,正快速地凸显起来。政府、社会各界均已意识到城镇贫困问题的治理已迫在眉睫,中国扶贫事业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对中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战略进行重新的反思和定位。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重转型”的背景,对骤然而起的城镇贫困问题进行经济、社会、人文、历史等多视角的深入考察和系统研究,即主要是从基本概念,贫困测度,致贫因素,反贫对策,目标和趋势以及国际比较上对城镇贫困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认识分析。并力求通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反贫困战略体系,冀望能有助于缓解当前城镇贫困的蔓延,以便在继续推动改革深化的同时,统筹兼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切实维护好贫困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利益和成果,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论文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第一章,作为全论文的引论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贯穿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思路的理论主线是人文关怀的精神,由此点明了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意义,并为后面各章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注入了灵魂和精髓。而全论文这个研究内核的提炼:一方面,是基于对经济学研究贫困的历史梳理,从而发现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关于人的研究和人文关怀精神已经逐步地丢失。这样,对涉及到人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主流经济学建树不多。相反,始终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人类解放作为奋斗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地分析和深刻地洞见了自工业化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存在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制度变革方式,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这也正是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对当前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笔者在引论中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与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为指针,重新诠释现代人文关怀精神,从而铸造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理论内核。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工业化社会以来反贫困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要突破过去仅仅将贫困视为一种低经济收入和物质匮乏现象(当然这是贫困最基本的现象,但贫困的表现不止于此)的理解,扭转将反贫困囿 1 <WP=5>于临时性、施舍性的给钱送物的简单做法,提高扶贫的效果和效率,促使反贫困行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的轨道,必须张扬人文精神的旗帜(这也是当前一些国际机构将物质贫困上升为人类贫困来治理的理由所在)。这样,才能从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构建中国城镇反贫困的战略框架、政策体系和组织结构;这也为我们在后面各章的研究中提供了一个跨学科边缘交叉分析的理论框架。此外,引论部分还界定了众说纷纭的贫困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反贫困的要义,提出了关于贫困类型的划分,给出了测量贫困程度的指标体系;同时从文献的角度,重点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学说和社会主义国家及其转型过程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以及经济学、社会学中关于贫困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并且确立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即框架结构。这一切为下文的分析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学术准备。第二章,从现实客观的角度描述了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存在的状况。由于当前城镇贫困问题的突显,直接反映在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化上。而说明这个变迁,我们运用了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分析了伴随着转型,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享有资源占有的阶层出现了分化,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在社会分层加剧的条件下,城镇贫困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识别这个变化的规模,探讨了尚无法统一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以及按照不同贫困线标准测算的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其中包括笔者提出的应把从农村进城的流动贫困人口估算在内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和生存状况,运用英国学者汤森关于“贫困三分法”的理论,将当前城镇贫困归结为界于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间的“基本贫困”状态。最后,归纳出转型期城镇贫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影响。第三章,基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背景,全面探讨了 20 世纪 90 年
蒙志鹏[3](2006)在《中国转型期反经济周期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挣脱社会主义无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桎梏,经济周期波动研究逐渐居于宏观经济研究的中心位置。研究周期波动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经济的剧烈波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必然要求利用反经济周期去削弱或抵消周期波动的负面影响。这也是我国政府转变经济职能,改善宏观调控的一项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几起几落,周期波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反经济周期也必然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因此,着力探讨和专门研究我国转型期的反经济周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急需和实践的迫切要求,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论文全面研究了中国转型期的反经济周期问题。反经济周期是一个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消除经济周期给国家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各项经济、政治措施,从而促进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和发展的调控经济行为。本论文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在中国转型期,经济周期具有其鲜明的特殊性,这不仅是市场运行本身的失灵所引起,而且是由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所引发的。这些矛盾的形成既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基本因素,也有中国转型期特殊的投资体制、金融体制、流通体制等具体因素。 本论文通过对一般经济条件下反经济周期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结合中国转型期的具体实际情况,建立了中国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基本框架;运用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建立了反经济周期的基本分析模型,并且具体研究了我国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短期机制——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和长期机制——有效供给和需求管理,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以来反经济周期的绩效和经验教训。根据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全面探索了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战略问题,提出了反经济周期的一般战略问题,包括模式选择、调控对象、运行环境和运行机制等;研究了反经济周期的战略选择,包括经济运行的预警监测体系、反经济周期的系统性机制和反经济周期的绩效评价体系等。 本论文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如下:在第一章中,首先介绍了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问题,明确转型的基本价值取向——市场经济,由此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
陈端计[4](2003)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供给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需求不足、供给过剩问题,理论界的经典解释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这也是目前国内理论界的主流派观点。与之相适应,自1998年10月以来,单向强调需求的扩大内需政策则一直是我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主旋律。然而,在内需不足的病因诊断及启动途径上,国内理论界、实践部门及决策层却一直有歧议,而且实践效果至今仍不理想,就业压力大。为此,本论文从“有效供给”入手,在供给与需求的相互结合或互动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有效供给不足问题及其对策取向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探讨,以求得对上述问题的另一种解答。 一.选题意义 供求之争是经济学说史上一个既古老而崭新的永恒课题。为求解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需求不足、供给过剩问题,西方经济理论的经典解释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由于该理论一系列的暗含假设前提尤其是供给固定且完善无缺假设在现实中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不具备,从而既无助于发达国家经济问题的解决(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发生,就标志着凯恩斯主义失灵),更解决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更需重视有效供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确立有效供给理论在市场经济中的中心地位。需求决定论自身固有的弱点决定了它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在中国运用势必有“水土不服”的问题。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供给学派虽从市场另一侧面揭示了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的实质,并提出以减税为核心的政策主张。但由于它不可避免的片面性、局限性也决定了它不足以回答、解释、解决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的供给问题。因此,理性的现实选择是,中国的市场供求理论应当有条件地超越或摒弃西方国家“问题导向”研究过程中的厚此薄彼,而专注于供求双方的交互作用。 在国内,理论界的主流派观点是凯恩斯的有效需要不足理论。而单向强调需求的扩大内需政策则是我国中央政府决策层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政策基调或主旋律,且至今实践效果仍不理想。由于中国目前的经济过剩运行是一个综合症,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中,片面强调需求边,或侧重供给边,均有失偏颇。而且至今国内、外尚未形成系统的现代有效供给理论体系,尤其是尚未形成能有效解释、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供给理论。从总体上讲,有效供给不足问题至今仍未充分被挖掘和被重视。因此,立足我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借鉴理论界的已有探索,构建既能揭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供给本质及其运行规律,又能解释、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供给理论体系,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在论题的研究过程中,作者始终重视研究方法的创新,即注重研究特色。理论研究部分以理论分析和推理分析为主;政策研究部分则以实证分析、历史分析及比较分析相结合。具体说来,在分析中:(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努力吸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又重视研究的创新性、前瞻性和发展性,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前人的理论成果;〔二)坚持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三)坚持可比性与独立性相结合。既重视借鉴国际经验,又着重研究我国经济实践,从而使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四)坚持一般分析与重点分析相协调。一方面在一般分析中,坚持系统分析法。另一方面,又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重视重点分析;(五)坚持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联系。即在理论研究中既重视理论分析的特色,又注意对具体可操作性的内容的分析,以沟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此外,还坚持宏观层面分析与微观层面分析、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等。 三.研究结论与创新 概括起来,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一些方面:其一,对马克思的散见于他的许多经济着作中的丰富的有效供给思想进行了挖掘、提炼和归纳,并对我国供给理论构建的启迪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马克思的有效供给理论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剖析,从而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二,对有效供给定义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有效供给就是指供给能够出清、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能够得以充分考虑、政府的政策法规能够得到很好贯彻的包括产品与劳务供给、要素供给及供给效率在内的三位一体或全方位互动的可持续型供给,从而认为有效供给即为可持续型供给:其三,提出有效供给创造需求是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规律的观点;其四,中国目前的供给过剩、需求不足只是问题的表象,其实质则是供给被动,即有效供给不足;其五,中国目前的经济运行态势是一种隐性短缺与显性短缺并存的二元短缺型经济;其六,中国目前经济过剩运行的真正根源是:我国“市场主体有效需求不足—市场客体有效供给不足—市场载体有效发育不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低质态的、低效率的三位一体式市场运转体系;其七,针对中国转型期信用缺失日益严峻的局面,提?
刘义圣[5](2005)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功能定位与发展方略 ——制度和政策层面的思考与探讨》文中认为资本市场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其功能发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和完善过程中愈发占据支配性的地位,也是各种矛盾的集中所在。深化对资本市场功能的认识,对中国资本市场功能进行准确、科学的定位,对于解决目前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功能视角”下的中国资本市场。一般认为,使用规范性方法抑或实证性方法,与所研究的目标问题有关,目标层次越高越具有规范性,目标层次越低越具有实证性。所以,本文在研究资本市场及其相关经济制度等问题时采用规范性方法,而在研究资本市场实际功能时采用实证性方法。另外,本文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不仅应用纯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还尝试从社会、心理以及文化等多视角加以诠释。 本文共有九章内容,在谋篇布局上刻意求工,力图做到主次分明,先后有序,文理清晰,连属成篇。 第一章资本市场泛论:马克思主义视角,对现代经济条件下的“资本”与“资本市场”进行概念的回顾与界定,然后根据现阶段中国经济的运行特征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质性内涵做出解释,并从资本市场理论的发展变迁中确定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资本与资本市场的概念与功能内涵是历史的、动态的。 第二章资本市场功能琐考,开始切入正题,研究资本市场的功能一般。由于资本是资本市场运行的载体和核心内容,理解资本的功能将直接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资本市场功能的认识,因此本章内容安排上先考察资本功能,再考察资本市场功能。在考察资本市场功能中,依照一般逻辑,先考察资本市场微观功能,再考察资本市场宏观功能。 第三章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的初级实证,比较系统地考察包括证券市场、产权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和创业资本市场等主要子市场及其各种功能的现状和问
韩晓梅[6](2019)在《中国信贷供给效率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逐渐增强,发展的重点转向大力加强经济建设,各行各业亟需资金支持,通过扩大信贷供给规模满足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使信贷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断凸显。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等,使新增信贷增长率大幅增加,自2010年以后随着新增信贷增长率的提升,GDP增长率却逐渐走低,这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增加信贷以拉动经济增长的观念。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发展的重点是要解决当前结构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需要从供给侧出发推进结构性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信贷供给改革承担着改善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为其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持等重要职责。信贷供给应根据新时代发展矛盾的变化,尽快转变过去强调扩大规模以拉动经济增长的理念,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率的供给,增强信贷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金融要注重回归本源,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作为重要金融工具之一的信贷,应找准自己在新时期的定位和改革方向才能更有效地服务经济发展。因此,研究如何提升信贷供给效率对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立足这一出发点,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的比较研究,探索信贷供给应遵循的原则;通过建立信贷供给效率分析模型,研究信贷供给应依据的方式;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信贷政策特征、供给演化逻辑和有效性研究,分析当前信贷政策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信贷体系机制研究,分析我国信贷供给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的特征;通过对信贷环境研究,分析环境对信贷供给的影响。总体看,原则是信贷供给的依据,方式决定方法,政策是原则和方式的具体体现,体系是信贷供给和政策落实的主体,环境是影响信贷供给的外在因素,通过对以上影响信贷供给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给出提升我国信贷供给效率的对策建议。基于以上思路,文章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模型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展开: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主要内容、思路、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并从信贷的作用、信贷供给问题和提升信贷供给效率的方法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第二章是信贷理论的比较研究,从马克思主义信贷理论出发分析信贷的产生和发展、内在机理和利息,研究认为信贷供给要以实际生产为基础、坚持按均衡比例分配的原则和通过利息率进行调控,且应当正视信贷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对西方经济学的信贷配给、信贷传导机制和信贷周期理论进行梳理,并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应以马克思主义信贷理论为基础,同时吸收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的有益成果。第三章是信贷供给效率的模型研究,基于理论研究的思想,以企业收益为重点,建立企业未获得信贷、获得短期信贷和长期信贷的决策模型,研究企业将信贷用于实体生产和虚拟投资的决策,进而分析信贷在不同决策下的供给效率,探索信贷供给的有效方式。第四章是信贷供给效率的政策研究,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信贷相关政策研究,根据供给特征将政策划分为依计划调节与市场化并存期、依市场化改革完善期和全面完善期三个阶段,对阶段性特征进行总结并依据阶段性特征分析信贷供给思路演化的逻辑,然后从强化投入产出、推进优化升级和促进结构调整三方面分析信贷政策的有效性,最后总结分析我国信贷政策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是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重点从信贷供给体系中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个主体间的机制出发,分析我国金融结构、政府干预、银企关系和市场竞争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从而解释当前信贷资源配置不均、信贷供给存在低效浪费等现象的原因。第六章是信贷供给效率的环境研究,从与信贷供给紧密联系的市场化、法治化和科技化环境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找到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再通过HP滤波分析、关联性分析和省际面板数据相关性分析的实证研究,分析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具体影响。研究认为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其作用的效果、阶段、滞后影响不同,当前阶段应根据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加强三方面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的促进作用。第七章是总结和建议,根据各章节研究结果对影响信贷供给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并结合新时代要求从信贷供给的原则、方式、影响机制、政策、服务对象和环境六方面为提升我国信贷供给效率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为:一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信贷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这方面基础研究的不足。二是建立以投资决策为基础的信贷供给效率分析模型,从三方面补充了现有研究的不足,首次根据收益建立企业在虚实经济中进行投资的决策模型并对信贷供给效率进行分析;对虚拟经济投资决策的CAPM模型引入Markov状态转移进行改进,实现理论模型的创新;根据模型研究探索出实施差别化信贷利息率、实行精准信贷供给的方法提升信贷供给效率,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崔鸿雁[7](2012)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我国的经济金融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一切构成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变迁的深刻的经济金融背景。本文旨在对建国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基本过程作一比较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本文分导论和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诠释金融监管及监管制度的含义,回顾国内外研究状况,说明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简要提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结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分析和对监管制度、监管行为的根源性探究,把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章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二章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三章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四章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五章深化与再探索(2005至今):金融制度改革深化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六章是对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实际上也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在对每个阶段监管思想的分析过程中,先从分析当时的监管思想形成的背景入手,进而对监管具体制度建构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特征与演变过程,最后对该阶段监管思想进行总体评价。在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既统一思路,又突出各自的特点、突出阶段特征。经济实践的发展与金融业的变革催生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监管思想,从而推动了制度的形成,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通常还伴随着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广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这个过程也发生在特定的空间脉络中,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以金融监管组织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同层次展开。因而,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在时间脉络中呈现出历史的演化特征,而在空间脉络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特征,时间与空间脉络的交错与协同,共同构成了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化的动力。无疑,监管思想的变更来源于市场变革,而各个时期制度的创立和创新无一不受到思想的启发、孵化与引导。无疑,制度的变革和思想的创新互相促进、互为动力。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1949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思想变迁,既可以使我们理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理论本土化的思想根源,又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思想资源。本文以经济思想成长为主线,分析了金融监管制度演变的思想脉络。所以,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变加以系统地梳理,揭示其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能够为探索监管制度继续完善的路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全新的思考视角。
邱本[8](2000)在《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 ——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文中认为经济法是什么是经济法的核心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应先入为主而必须从经济法的基础包括社会基础、经 济基础、思想基础和法律基础中去寻找,通过对上述基础的分析和概括,可以 看出经济法基础的核心就是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 上述命题能够阐析经济法原理,包括经济法的对象、原则、宗旨、权利(力) 和体系,它构成经济法的核心理念。
刘清恩[9](2007)在《基于技术经济分析视角的我国政府采购效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效益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效益分析是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基石,更是技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分支。虽然其理论体系在国内外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且成熟的框架,但是从实证应用的角度来看,效益分析则始终是一个常规的热点问题。任何经济行为的研究都离不开效益分析,并且随着这些经济行为所处的阶段以及内外部环境的演变,效益分析会呈现全新的需求,进而带来全新的效益评价问题,对于政府采购这一重要而有特殊的经济活动,效益分析尤其显得重要。因为,政府采购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经济、社会、环境、政治、文化、法律等)、多个学科(技术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的复杂政府行为和市场经济的活动,从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来看,目前都是一个研究的热门课题,并且随着我国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大,其受重视程度更是与日俱增。在这种大背景下,从技术经济的效益评价的视角入手,分析我国政府采购效益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政府采购所产生的效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作者从资源配置效益和耗用效益出发,分析了政府采购的经济效益和宏观调控效益;其次,从公共财政管理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政府采购所具有的公共产品性质,分析了政府采购的社会效益;第三,从资源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政府采购的环境效益,引入绿色政府采购概念;第四,从制度建设、规范政府采购行为、遏制政府购买中的腐败行为角度出发,研究了政府采购的制度创新效益。此外,文章还论述了政府采购交易成本、政府采购绩效评估。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采购综合效益分析的理论及评价方法,丰富了我国政府采购的相关研究成果。文章最后,作者根据多年工作在政府采购第一线的经验和体会,分析了我国政府采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建议及措施。
陈春常[10](2011)在《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治理是自有阶级社会以来最重要的政治现象之一。国家治理的本质在于通过其属性及职能的发挥,协调和缓解社会冲突与矛盾,以维持特定的秩序。阶级性和社会性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属性,在阶级社会,主要体现为阶级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治理既强调其阶级性也突出其社会性,社会性主要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职能的发挥来实现治理。对后发国家来说,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国富民强以及长治久安,国家起到根本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从计划制度向市场制度、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是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制度现象之一,成为观察国家治理的典型背景。本文以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为时代转型背景,以国家治理变迁为研究主线,以经典作家文本和国家治理实践为依据,从纵横两面、动静视角集中考察改革开放30年来转型中国国家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位移、功能消长和理念演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中国以苏联为范,进入了全能国家治理时期。由于治理主体的一元性,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是全能时期国家职能最主要的特征。虽然中国共产党人较快发现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由于国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始终没能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国家治理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型国家治理时期,国家与市场在治理过程中共同发挥重要作用,经济迅速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进入新世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国家进入社会起重大作用的新时代,初步形成强国家—强社会的国家治理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国家治理实现重大转型:第一,国家治理历经从注重效率优先的发展型国家到公正价值诉求的和谐型国家治理模式演变;第二,国家治理是从全能国家一元治理逐渐演进到市场、国家与社会多元并治;第三,国家治理是从被动应付到积极应对,再到通过国家治理自身推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第四,国家治理实际上是满足不同国家治理主体利益需求的过程,它不仅是一种政治理论,更是一种社会运动。国家治理是治理主体之间不断调整、协调互动和综合平衡的过程。从经济而言,脱嵌的市场既会带来大量物质财富也会产生许多消极因素,只有嵌入社会建设的市场才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方向;政治而言,政府天生具有自我扩展倾向,只有在民主与法治的制度约束之下,国家政治制度建设才会健康成长;文化而言,只有意识形态世俗化,决策更加理性与科学化,努力促进公民主体的文化。自觉,是文化走向繁荣创新的重要保证;社会而言,追求公正,保障民生,努力培育公民社会,塑造强国家—强社会治理模式,是迈向国家善治的关键路径。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和伟大梦想。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国家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了国家繁荣和富强,为国家治理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强调“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目标得以确立。自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道路已初步形成。
二、宏观调控应树立中长期观念——兼述1999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宏观调控应树立中长期观念——兼述1999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与经济法:理论与因应 |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家干预的变迁 |
一、技术创新及其国家干预概述 |
二、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 |
三、技术创新理论中国家干预的变迁 |
第二节 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主要理论 |
一、市场失灵理论与市场创造理论 |
二、风险社会理论与负责任创新理论 |
三、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理论 |
第三节 经济法与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因应 |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影响及协同 |
二、经济法与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呼应 |
第二章 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科技创新体制及发展现状 |
一、我国科技创新的体制演变 |
二、我国技术创新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三、我国技术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我国促进技术创新相关国家干预的现状 |
一、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及经济法规制的正当性 |
二、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相关政策及具体举措 |
三、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相关经济立法 |
第三节 我国防范技术风险相关国家干预的现状 |
一、防范技术风险国家干预及经济法规制的正当性分析 |
二、防范技术风险国家干预的相关政策及经济立法 |
第三章 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困境 |
第一节 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现行干预体制之困 |
一、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含义及意义 |
二、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干预主体协调之困 |
三、技术创新国家干预政策联动之困 |
第二节 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边界厘定之困 |
一、促进技术创新中的干预适度之困 |
二、防范技术风险中的监管平衡之困 |
三、对干预失败预警不足之困——以部分产业政策为例 |
第三节 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经济法律制度不足之困 |
一、促进技术创新的经济法律制度尚需完善 |
二、防范技术风险的经济法律制度明显不足 |
第四章 美国、日本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借鉴 |
第一节 美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介评 |
一、美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概况 |
二、美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小结 |
第二节 日本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介评 |
一、日本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概况 |
二、日本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小结 |
第三节 美、日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及立法的启示 |
一、技术创新与发展得益于良好的体制保障 |
二、技术创新中的政府与市场灵活互动、并行不悖 |
三、充分重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中的立法保障 |
第五章 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完善 |
第一节 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的体制优化 |
一、探索科技、经济管理的大部制改革 |
二、实现不同干预主体间的有效互动与协调 |
三、加强现有体制下相关干预政策的协调与联动 |
第二节 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边界的正确厘定 |
一、客观审视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之边界 |
二、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限度 |
三、预警及矫治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失灵 |
第三节 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经济法律制度完善 |
一、强化经济法律制度完善的必要性 |
二、促进技术创新的经济法律制度完善 |
三、防范技术风险的经济法律制度完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论 |
1.1 研究的主题和意义:反贫困——经济学的人文关怀 |
1.1.1 叩问千年贫困:自然之物抑或社会“怪物” |
1.1.2 经济学的追寻:治理贫困与人文关怀 |
1.2 若干基本范畴的诠释和辨析 |
1.2.1 贫困的涵义和分类 |
1.2.2 贫困的测量及其标准 |
1.2.3 “反贫困”的释义 |
1.3 理论回顾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贫困理论文献述评 |
1.3.2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二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现状:规模、分布与特征 |
2.1 中国转型期社会分层的嬗变与城镇贫困人口的变迁 |
2.1.1 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状况 |
2.1.2 转型时期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迁 |
2.2 当前中国城镇贫困的识别与规模 |
2.2.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识别标准 |
2.2.2 关于城镇贫困人口规模的各种估计 |
2.3 当前中国城镇人口的分布与生存状态 |
2.3.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 |
2.3.2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状态 |
2.4 转型期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与社会影响 |
2.4.1 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 |
2.4.2 城镇贫困存在的社会影响 |
第三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致因分析 |
3.1 背景分析: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 |
3.1.1 “转型”的涵义与中国转型的过程 |
3.1.2 城镇贫困:一个转型进程中的问题 |
3.2 支配城镇贫困变化的三大因素: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失业状况 |
3.2.1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城镇贫困显露 |
3.2.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失业与城镇贫困 |
3.3 制约城镇贫困发生的若干社会环境与个人因素分析 |
3.3.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
3.3.2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贫困问题 |
3.3.3 新型社会保障体制建立滞后与城镇贫困 |
3.3.4 人力资本脆弱性对城镇贫困深化的原因分析 |
3.4 城镇贫困运行的沼泽地:城镇贫困陷阱解读 |
第四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与战略构架 |
4.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
4.1.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 |
4.1.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方针 |
4.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构架 |
4.3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
4.3.1 对 21 世纪前期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走势的基本判断 |
4.3.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
4.4 中国农村扶贫与城镇反贫困的比较与整合 |
4.4.1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 |
4.4.2 中国农村扶贫战略的政策措施及其绩效评析 |
4.4.3 中国城镇反贫困与农村扶贫的比较整合 |
第五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模式选择(Ⅰ)——经济战略类型 |
5.1 加强宏观调控与城镇反贫困 |
5.1.1 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宏观经济波动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
5.1.2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宏观经济政策 |
5.2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
5.2.1 东、西部地区经济互动中的反贫困透视 |
5.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政策选择:以西部城市为例。 |
5.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城镇反贫困 |
5.3.1 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在城镇反贫困中的战略位置 |
5.3.2 困境与突围:国企改革攻坚初见成效 |
5.3.3 探索和建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推进城镇减贫的良性互动机制 |
5.4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与城镇反贫困 |
5.4.1 基于反贫困的分析:分配中的效率与平等 |
5.4.2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与缓解贫困的政策框架 |
5.5 充分扩大就业与城镇反贫困 |
5.5.1 反失业支撑城镇反贫困的理论定位 |
5.5.2 城镇反贫困战略中的就业政策组合 |
第六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 |
模式选择(Ⅱ)——综合战略类型 |
6.1 可持续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 |
6.1.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检视 |
6.1.2 一个现实的研判——中国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 |
6.2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
6.2.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一个重大思路:综合协调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
6.2.2 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与防止流动性边缘贫困的蔓延 |
6.2.3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与有效治理城市失业性贫困 |
6.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反贫困 |
6.3.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保障制度设计及政策工具 |
6.3.2 中国城镇反贫困保障制度及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
6.4 人力资本积累与城镇反贫困 |
6.4.1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概念及其投资要素 |
6.4.2 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缓解城镇贫困的政策设计 |
第七章 国际城市反贫困的经验与启示 |
7.1 世界贫困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
7.2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反贫困及其制度安排 |
7.2.1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济贫方案 |
7.2.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反贫安排 |
7.2.3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家庭及公共救助方案 |
7.2.4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以立法为基础的社会照顾体系 |
7.2.5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救助的宗旨与内容 |
7.2.6 西方发达国家的“贫困线”(Poverty Line)制度 |
7.3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反贫困行动 |
7.3.1 发展中国家城市贫困的状况及其特征 |
7.3.2 发展中国家城市反贫困的战略模式及其政策取向 |
7.4 经济转型国家城市反贫困的对策 |
7.4.1 经济制度向市场化和私有化激进转变过程中的贫困问题 |
7.4.2 应对贫困:转型调整与制度重建 |
7.5 经验与启示 |
7.5.1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概括 |
7.5.2 发展中国家的艰难探索 |
7.5.3 转型国家的应急反应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 记 |
(3)中国转型期反经济周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
一、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二、论文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
三、论文写作的难点和创新 |
四、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一章 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 |
一、制度变迁是社会转型的前提 |
二、当代社会转型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
第二节 市场失灵与经济周期 |
一、市场失灵是产生经济周期的内在原因 |
二、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
第三节 宏观调控与反经济周期 |
一、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
二、反经济周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四节 实证分析:转型期的反经济周期问题 |
一、中国转型期的反经济周期问题 |
二、俄罗斯转型期的反经济周期问题 |
第二章 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反经济周期的一般理论 |
一、反经济周期的产生 |
二、反经济周期的目标体系 |
三、反经济周期的政策工具 |
四、反经济周期与经济政策、国家计划 |
五、反经济周期的局限 |
六、实证分析:以美国为例的西方国家反经济周期理论与实践发展简述 |
第二节 我国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理论分析 |
一、中国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分析 |
二、中国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一般性分析 |
三、转型期经济周期中的特殊现象:滞胀 |
四、转型期经济周期中的新兴现象:通缩 |
五、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特征——独特的两难困境 |
第三章 影响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基本因素 |
第一节 政治因素 |
一、意识形态对反经济周期的影响 |
二、政治局势对反经济周期的影响 |
三、政治治理对反经济周期的影响 |
四、政治关系对反经济周期的影响 |
第二节 经济因素 |
一、经济阶段对反经济周期的影响 |
二、经济体制对反经济周期的影响 |
三、经济结构对反经济周期的影响 |
第三节 文化因素 |
一、社会心理对反经济周期的影响 |
二、社会文化对反经济周期的影响 |
三、人文关系对反经济周期的影响 |
四、文化因素的进一步思考 |
第四节 其它因素 |
一、全球化对反经济周期的影响 |
二、国际竞争对反经济周期的影响 |
第四章 影响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具体因素 |
第一节 因素之一:储蓄 |
一、我国转型期居民储蓄基本情况 |
二、储蓄对反经济周期的影响 |
三、基于储蓄影响的反经济周期的政策取向 |
第二节 因素之二:投资 |
一、我国转型期投资的基本情况 |
二、投资对反经济周期的影响 |
三、基于投资影响的反经济周期的政策取向 |
第三节 因素之三:物价 |
一、我国转型期物价变动的基本情况 |
二、物价变动对反经济周期的影响 |
三、基于物价影响的反经济周期的政策取向 |
第四节 因素之四:货币政策 |
一、我国转型期货币政策演变的基本历程 |
二、货币政策对反经济周期的基本作用机理 |
三、货币政策对反经济周期的基本含义 |
第五节 因素之五:财政政策 |
一、我国转型期财政政策的基本特征 |
二、财政政策对反经济周期的基本含义 |
第六节 因素之六:国际收支 |
一、我国转型期国际收支变动及影响 |
二、国际收支对反经济周期的作用机理 |
三、国际收支影响对反经济周期的基本含义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基本框架 |
第一节 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目标选择:简易模型的量化 |
一、适度经济增长模型 |
二、合理的经济波动区间 |
三、小结 |
第二节 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一般运作 |
一、反经济周期的操作原则 |
二、反经济周期的操作方式 |
第三节 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短期机制——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作用 |
一、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基本准则 |
二、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基本内容 |
三、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战略: 一个中心,二个基点 |
四、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作用的局限性 |
第四节 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长远机制——有效供求管理 |
一、转型期的有效供求管理 |
二、转型期的有效需求管理——后梯度发展战略的策应 |
三、转型期的有效供给管理——新经济发展战略的启示 |
第六章 中国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绩效分析 |
第一节 我国转型期反经济周期取得的绩效 |
一、经济周期的监测预警 |
二、反经济周期的方式方法 |
三、反经济周期的工具体系 |
四、反经济周期的目标完成 |
第二节 我国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基本启示 |
一、充分把握转型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
二、全面掌握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基本特点 |
三、灵活组合和运用反经济周期的政策工具 |
四、坚持市场化方向和转型期特色的相互结合 |
五、坚持短期调控的充分性和长期调控的必要性 |
第七章 中国转型期反经济周期战略的研究 |
第一节 中国转型期反经济周期战略的一般分析 |
一、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模式选择 |
二、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调控对象 |
三、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运行环境 |
四、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运行机制 |
第二节 中国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的战略选择 |
一、健全宏观经济的监测预警体系 |
二、完善反经济周期的系统性机制 |
三、建立反经济周期的绩效评价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4)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供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有效供给理论的已有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马克思的有效供给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有效供给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学者关于有效供给问题的已有研究 |
第二章 有效供给的生成机理及其运行地位 |
第一节 有效供给的概念界定及其生成机理 |
第二节 有效供给创造需求: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规律 |
第三章 中国目前的供给状况及其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目前的供给现状 |
第二节 中国目前供给经济状况的性质诊断--对中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性质归判 |
第三节 中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症因分析 |
第四章 中国目前有效供给不足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汽车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实证分析 |
第五章 信用供给不足论--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第三配置失效及其制度修正 |
第一节 信用供给与第三配置一般 |
第二节 中国目前信用供给不足的现状、危害及症因--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第三配置失效的现状表现、负面效应及其形成机理 |
第三节 信用供给不足的治理: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第三配置失效的制度修正 |
第六章 就业供给不足论--第一供给及其供给效应 |
第一节 就业供给的地位:第一供给的提出 |
第二节 中国就业供给的现状:第一供给比第二供给形势更严峻 |
第三节 就业供给不足的治理:第一供给的优化 |
第七章 减税与通货紧缩的治理 |
第一节 减税与通货紧缩治理的经典解释 |
第二节 减税与中国通货紧缩的治理 |
第八章 结构调整与供给优化 |
第一节 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中国目前经济(供给)结构的现存问题及其形成机理 |
第三节 优化供给的结构调整对策 |
第九章 有效供给不足的治理对策 |
第一节 21世纪初叶中国供给管理(调控)的国情特色 |
第二节 有效供给不足的治理:标本兼治的对策取向 |
第三节 入世及中国供给管理(调控)政策的调整 |
第四节 有效供给不足治理的国际经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功能定位与发展方略 ——制度和政策层面的思考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话起“资本市场之谜”:目的和意义 |
二、结构、方法和主要观点 |
第一章 资本市场泛论:马克思主义视角 |
第一节 从资本到资本市场的演绎 |
一、“逻辑起点”资本:从概念到理论 |
二、“资本文明”与现代经济 |
三、资本市场的概念与范围界定 |
四、关于资本市场的认识误区与辨析 |
第二节 资本市场的表象与共质 |
一、资本市场的一般特征 |
二、资本市场的配置机制和发展平台 |
三、资本市场系统的基本要素 |
四、资本结构与资本增长的统一 |
第三节 中国“资本市场理论”的递擅 |
一、“社会主义资本”的争讼 |
二、资本市场理论的变迁 |
第二章 资本市场的功能琐考 |
第一节 资本与资本市场功能的内涵 |
一、资本功能解析 |
二、资本市场功能的内涵 |
第二节 资本市场的微观功能 |
一、原始功能:融资的功能 |
二、基础功能:风险定价功能 |
三、核心功能:资源配置功能 |
四、前提功能:流动性功能 |
五、转制功能 |
六、微观衍生功能 |
第三节 资本市场的宏观功能 |
一、资本市场的“晴雨表”功能 |
二、资本市场的宏观调控功能 |
第四节 经济转型期资本市场的功能评价 |
一、中国资本市场的阶段性特征 |
二、资本市场功能评价的宏观标准 |
第三章 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的初级实证 |
第一节 基于证券市场的功能实证 |
一、我国资本市场运行的弱有效性 |
二、融资功能实证 |
三、价值发现与定价功能实证 |
四、资源配置功能实证 |
第二节 基于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实证 |
一、非证券化资本市场的功能与绩效分析 |
二、国经改革对产权交易市场的特殊要求 |
三、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 |
四、产权交易市场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第三节 基于企业债券市场的功能实证 |
一、企业债券市场的弱势现状 |
二、企业债券市场的功能绩效分析 |
三、企业债券市场功能发挥的掣肘因素 |
第四节 基于创业资本市场的功能实证 |
一、我国创业资本市场的现状 |
二、创业资本市场的功能绩效分析 |
三、创业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第四章 中国不完全资本市场系统性功能缺陷 |
第一节 资本市场不完全性的表象特征 |
一、结构、层次、主体的缺陷 |
二、资本市场机制的不完全性 |
第二节 微观功能缺陷的多维透视 |
一、功能倾斜:融资功能的超常规发挥 |
二、风险定价功能的失灵 |
三、流动性功能的低效 |
四、资源配置功能的扭曲 |
五、转制功能的滞后 |
六、其他微观功能缺陷的简约分析 |
第三节 宏观功能缺陷释要 |
一、“晴雨表”功能的丧失 |
二、宏观调控功能的睡眠状态 |
第五章 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缺陷的正式制度模型 |
第一节 方法论:制度分析的引入 |
第二节 资本市场功能缺陷的制度障碍 |
一、资本市场制度障碍的特征 |
二、制度障碍对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缺陷的产权制度根源 |
一、现代产权理论分析框架 |
二、资本市场理论与现代产权理论的契合 |
三、直接障碍:不完全的基础产权制度 |
四、深层障碍:产权的缺失 |
五、根源性障碍:非市场选择的产权制度安排 |
第六章 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缺陷的非正式制度诊释 |
第一节 资本文化的缺失 |
一、资本市场的核心文化:资本文化 |
二、信用环境的失范 |
第二节 国家本位主义的深远影响 |
一、国家干预对于资本市场的正效应 |
二、国家本位主义对资本市场的负效应 |
三、中国“资本市场抑制”的制度表现 |
第三节 体制外经济的“资本规则”滞后 |
一、民营经济的困扰 |
二、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的非制度性障碍 |
第七章 功能视角下资本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西方发达市场的范例 |
一、美国资本市场观摩 |
二、英国资本市场 |
三、德国资本市场 |
四、日本资本市场 |
第二节 在资本市场功能问题上的若干启示 |
一、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增强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功能 |
二、实行资产证券化,创新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
三、积极拓展债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途径 |
四、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五、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强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
六、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真正发挥股市“晴雨表”功能 |
第八章 中国资本市场多功能架构的建立 |
第一节 深化资本市场功能的现实背景 |
一、经济转轨的日益深化 |
二、居民收入资本化的趋势 |
三、企业资本化、市场资本化的特征 |
四、改善宏观调控的必然选择 |
五、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依赖模式” |
第二节 多功能资本市场的目标定位 |
一、对“功能锁定”的几点反思 |
二、多功能资本市场的目标定位 |
三、规避错误的实践倾向 |
第三节 资本市场功能的纵向深化与横向拓展 |
一、合理利用融资功能 |
二、更大程度发挥资源配置功能 |
三、突出资本市场的转制功能 |
四、适时启动宏观调控功能 |
第九章 中国多功能资本市场发展的系统方略 |
第一节 中国资本市场子市场发展的系统方略 |
一、股票交易市场:提高市场运行的有效性 |
二、企业债券市场:实现市场扩容的新突破 |
三、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市场的繁荣和规范 |
四、产业投资基金市场:完善市场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
五、创业资本市场:走“政府民间相结合”之路 |
六、民间资本市场: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
第二节 基于制度分析的资本市场发展方略 |
一、从产权制度和流通入手 |
二、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多纬度发育 |
三、政府规管的边界和“资本市场深化” |
四、实行“利率决定在市场,利率调控在中央” |
五、社会信用环境的修复与净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信贷供给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对信贷供给作用的研究 |
二、对信贷供给问题的研究 |
三、对提升信贷供给效率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信贷相关概念和理论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信贷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贷理论 |
一、信贷基本内容 |
二、信贷供给遵循原则 |
三、信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 |
一、信贷配给理论研究评述 |
二、信贷传导机制理论研究评述 |
三、信贷周期理论研究评述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的比较 |
一、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比较 |
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比较研究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贷供给效率的模型 |
第一节 企业未获得信贷的收益模型 |
第二节 企业获得短期信贷的决策模型 |
一、企业获得短期信贷投资生产 |
二、企业获得短期信贷投资虚拟经济 |
第三节 企业获得长期信贷的决策模型 |
一、企业获得长期信贷投资生产 |
二、企业获得长期信贷投资虚拟经济 |
第四节 信贷供给效率分析模型研究的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贷供给效率的政策 |
第一节 1978-2018 年我国信贷政策梳理和研究 |
一、信贷政策依计划调节与市场化探索并存期(1978-1992 年) |
二、信贷政策依市场化改革完善期(1993-2008 年) |
三、信贷政策全面完善期(2009-2018 年) |
第二节 信贷供给政策思路演化逻辑 |
一、信贷供给思路演化背景 |
二、信贷供给思路演化的影响因素 |
三、信贷供给思路演化内在逻辑 |
第三节 信贷政策有效性分析 |
一、信贷政策对投入产出的强化效应 |
二、信贷政策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效应 |
三、信贷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效应 |
第四节 信贷政策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制 |
第一节 金融结构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一、政府主导占优的金融结构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二、金融机构行政化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第二节 政府干预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一、政府主导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二、政企关系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三、政府监管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第三节 银企关系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一、预算软约束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二、信息不对称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三、政治性偏好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第四节 市场竞争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一、行业竞争加剧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二、非正规信贷竞争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贷供给效率的环境 |
第一节 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 |
一、市场化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 |
二、法治化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 |
三、科技化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 |
第二节 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影响的全国整体数据分析 |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数据变动趋势的Hodrick-Prescott滤波分析 |
三、信贷供给效率与环境因素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三节 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影响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 |
一、单一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影响分析 |
二、综合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影响分析 |
第四节 信贷供给效率的环境研究结论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建议 |
第一节 信贷供给效率主要影响因素总结 |
第二节 提升信贷供给效率对策建议 |
一、明确信贷供给根本原则 |
二、实施精准和差别化的供给方式 |
三、科学合理制定信贷供给政策 |
四、优化信贷供给体系 |
五、保障实体和虚拟经济均衡发展 |
六、改善信贷供给环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意义 |
0.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 |
0.2.1 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含义 |
0.2.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 |
0.2.3 思想与制度的关系 |
0.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3.1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点 |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4.1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金融监管的研究 |
0.4.2 国内研究综述 |
1. 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 |
1.1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思想的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2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的思想考察 |
1.2.1 金融组织国有化思想 |
1.2.2 管理机构的单一化思想 |
1.2.3 金融管理的行政调控思想 |
1.3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思想 |
1.3.1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环境 |
1.3.2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传统思想 |
1.4 思想形成动因分析 |
结束语 |
2. 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2.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产生的背景 |
2.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逐步形成 |
2.1.3 商品经济理论的逐步确立 |
2.1.4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引进 |
2.2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初步构想 |
2.2.1 关于中央银行建制问题的认识 |
2.2.2 关于中央银行性质问题的争论 |
2.2.3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关系的认识 |
2.3 中央银行金融管理的思想发展 |
2.3.1 利率管制思想 |
2.3.2 信贷管理思想 |
2.3.3 关于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方式的探讨 |
2.4 建设金融法制的初步探索 |
2.4.1 监管立法的必要性认识 |
2.4.2 关于设立银行法的初步认识 |
结束语 |
3. 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3.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发展的背景 |
3.1.1 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大发展 |
3.1.2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
3.1.3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由自然混业经营向分业经营过渡 |
3.1.4 理论背景:西方金融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
3.2 确立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思想发展 |
3.2.1 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定位的探讨 |
3.2.2 监管分支机构设置的争议 |
3.2.3 监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认识的深化 |
3.2.4 由自然混业监管向分业监管过渡的探索 |
3.3 金融监管市场制度思想探索 |
3.3.1 强化合规性监管职能思想的确立 |
3.3.2 运营监管思想:利率管制、信贷规模控制 |
3.3.3 风险管理思想的探讨 |
3.4 金融监管立法性质和内容的探讨 |
3.4.1 关于《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认识 |
3.4.2 关于加强金融法制建设的讨论 |
3.4.3 加强法制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
结束语 |
4. 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的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4.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调整与突破的背景 |
4.1.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 |
4.1.2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 |
4.1.3 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引进 |
4.1.4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混业经营初露端倪 |
4.1.5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影响 |
4.2 优化监管组织体系的探索 |
4.2.1 监管机构协调制度的建议 |
4.2.2 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争论 |
4.2.3 监管监管者思想的产生 |
4.2.4 关于分离监管职能的争论 |
4.3 监管业务思想的深入研究 |
4.3.1 风险监管思想的发展: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审慎监管与合规监管并重 |
4.3.2 关于自律性监管思想的探讨 |
4.3.3 全程监管思想的确立 |
4.4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监管立法思想 |
4.4.1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讨论 |
4.4.2 加强监管立法国际合作的建设 |
4.4.3 加强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化的思想 |
结束语 |
5. 深化与反思(2005至今):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发展 |
5.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探索的背景 |
5.1.1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业对外开放 |
5.1.2 混业经营日趋明显 |
5.1.3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
5.1.4 金融创新不断深入 |
5.2 金融监管组织的新发展 |
5.2.1 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协调的探讨 |
5.2.2 完善自律性监管体系的思考 |
5.2.3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机构体系的探索 |
5.3 监管业务的再探索 |
5.3.1 微观审慎监管思想的强化 |
5.3.2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争论 |
5.3.3 关于宏观审慎监管与系统性风险防范思想 |
5.4 监管立法的反思与探索 |
5.4.1 关于建立中国金融混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思考 |
5.4.2 系统性风险法律监管思想的确立 |
结束语 |
6.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 |
6.1 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进路径 |
6.1.1 行政性金融控制思想 |
6.1.2 控制性金融监管思想的形成与弱化:逐步强调规则监管与市场约束并重 |
6.1.3 审慎性金融监管思想的构建与强化 |
6.2 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 |
6.2.1 思想演进特征 |
6.2.2 演进机制 |
6.3 我国金融监管理念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 ——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 |
第二节 方法 |
第三节 结构 |
第二章 经济法学说史的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经济法学说 |
第二节 中国经济法学说 |
第三章 经济法的社会基础 |
第一节 一般概述 |
第二节 具体分析 |
第四章 经济法的经济基础 |
第一节 从两极思维到辩证思维 |
第二节 从政府主治到市场主治 |
第五章 经济法的思想基础 |
第一节 从契约伦理到社会正义 |
第二节 由社会正义至法律变革 |
第六章 经济法的法律基础 |
第一节 “私法社会化” |
第二节 “行政法社会化” |
第三节 作为社会法的经济法的产生 |
第七章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所内涵的社会关系 |
第二节 这种社会关系对法律调整的特殊要求 |
第八章 经济法的基本范畴 |
第一节 自由 |
第二节 竞争 |
第三节 秩序 |
第九章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市场竞争原则 |
第二节 宏观调控原则 |
第三节 两者的关系 |
第十章 经济法的宗旨 |
第一节 经济法宗旨的确立 |
第二节 确立政府干预 |
第三节 规范政府干预 |
第十一章 经济法的权利(力) |
第一节 自由竞争权 |
第二节 宏观调控权 |
第十二章 经济法的体系 |
第一节 经济法体系的建构根据 |
第二节 市场竞争法 |
第三节 宏观调控法 |
第四节 市场竞争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 |
第五节 经济法的地位 |
后 记 |
(9)基于技术经济分析视角的我国政府采购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技术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1.3.2 政府采购的概念 |
1.3.3 政府采购的基本内容 |
1.3.4 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 |
1.3.5 政府采购特点 |
1.4 论文的理论基础和结构安排 |
1.5 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技术经济效益分析理论及方法研究现状 |
2.2 国际上政府采购制度发展历程和重要法律 |
2.3 国内政府采购发展及研究现状 |
2.3.1 我国政府采购发展历程 |
2.3.2 我国政府采购理论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政府采购交易成本分析 |
3.1 政府采购的成本概念 |
3.2 政府采购直接成本分析 |
3.3 政府采购交易成本分析 |
3.3.1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 |
3.3.2 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内容 |
3.4 政府采购交易成本的基本定义 |
3.5 政府采购交易成本的内容 |
3.5.1 按政府采购过程分 |
3.5.2 按交易成本性质分 |
3.5.3 按政府采购涉及部门分 |
3.6 政府采购交易成本的降低 |
3.6.1 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增加集中采购比重 |
3.6.2 科学设置政府采购机构,建立合格的政府采购队伍 |
3.6.3 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体现? 三公? 原则 |
3.6.4 逐渐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 |
3.7 政府采购交易成本实例分析 |
3.7.1 东北某城市政府采购中心基本情况 |
3.7.2 该中心政府采购交易成本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府采购经济效益分析 |
4.1 政府采购经济效益的研究视角 |
4.2 政府采购经济效益基本内涵 |
4.3 政府采购的配置效益 |
4.3.1 规模效益 |
4.3.2 政府采购结构效益 |
4.4 政府采购耗用效益 |
4.5 政府采购消费和投资性支出分析 |
4.5.1 政府采购消费性支出实例分析 |
4.5.2 政府采购投资项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采购宏观调控效益分析 |
5.1 政府采购宏观经济效益衡量 |
5.1.1 政府采购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 |
5.1.2 政府采购的弹性系数 |
5.2 采购乘数及调控效力 |
5.2.1 四个乘数的推导 |
5.2.2 采购乘数调控效力 |
5.2.3 政府采购的时机选择 |
5.2.4 政府采购的? 挤出效应? |
5.3 政府采购宏观调控与政策功能的概念 |
5.3.1 调控经济总量 |
5.3.2 调控经济结构 |
5.3.3 保护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
5.3.4 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
5.3.5 保护民族工业,购买国货,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采购社会效益分析 |
6.1 政府采购社会效益的内涵 |
6.2 政府采购社会效益的表现形式 |
6.2.1 扩大就业 |
6.2.2 促进社会公平 |
6.2.3 缩小城乡差距,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6.2.4 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健康发展 |
6.2.5 国防建设 |
6.2.6 行政管理 |
6.3 政府采购社会效益的评价 |
6.3.1 政府采购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 |
6.3.2 政府采购社会效益的评价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府采购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
7.1 生态环境恶化与政府采购的关系辨析 |
7.1.1 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剖析 |
7.1.2 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关系 |
7.1.3 政府采购具备的环境保护功能 |
7.2 政府采购环境效益内涵 |
7.2.1 政府采购环境效益的概念 |
7.2.2 政府采购环境效益的构成 |
7.3 政府采购环境效益评价 |
7.3.1 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
7.4 政府绿色采购效益 |
7.4.1 政府绿色采购的功能 |
7.4.2 政府绿色采购的内容和方式 |
7.4.3 政府绿色采购的环境效益 |
7.4.4 我国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情况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政府采购制度创新效益分析 |
8.1 政府采购的制度创新效益内涵 |
8.2 政府采购下制度创新效益的理论分析 |
8.2.1 政府采购下的委托-代理关系 |
8.2.2 政府采购制度创新的博弈分析 |
8.2.3 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 |
8.3 政府采购制度创新效益内容 |
8.3.1 制度创新可以遏止腐败 |
8.3.2 制度创新可以减少商业贿赂 |
8.3.3 制度创新可以保护民族工业 |
8.3.4 制度创新有利于加入GPA |
8.4 政府采购制度创新效益评价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政府采购综合效益分析 |
9.1 政府采购综合效益概述 |
9.1.1 政府采购综合效益内涵 |
9.1.2 政府采购综合效益的内容框架 |
9.1.3 政府采购综合效益的特征 |
9.2 政府采购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 |
9.2.1 政府采购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
9.2.2 政府采购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9.3 政府采购综合效益评价 |
9.3.1 政府采购综合效益的简单评价公式 |
9.3.2 综合效益评价公式的调整和修正 |
9.3.3 效益加权因子的确定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我国政府采购现状、问题及对策 |
10.1 我国政府采购现状 |
10.1.1 政府采购规模在不断扩大 |
10.1.2 政府采购范围在不断拓宽 |
10.1.3 政府采购资金节约效果明显 |
10.1.4 政府采购执行机构相继成立但归属不一 |
10.1.5 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
10.1.6 采购方式多样性,公开招标比例稳步提升 |
10.1.7 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在建立,电子化政府采购逐步形成 |
10.2 我国目前政府采购存在问题 |
10.2.1 国家高层对政府采购重视程度不够 |
10.2.2 采购规模不大、范围较窄、受资金来源限制 |
10.2.3 执行机构设置问题严重 |
10.2.4 政府采购法制化建设滞后 |
10.2.5 政府采购中违法违规现象严重 |
10.2.6 政策功能未得落实到实处 |
10.2.7 采购代理机构人员专业化程度低 |
10.2.8 政府集中采购机构重视程度不够 |
10.3 我国政府采购的对策与建议 |
10.3.1 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
10.3.2 理顺政府采购的机构设置 |
10.3.3 充分发挥政策功能 |
10.3.4 积极应对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 |
10.3.5 充分发挥集中采购机构的作用 |
10.3.6 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 |
10.3.7 全面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 |
10.3.8 政府采购从业人员职业化 |
10.3.9 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制度的监督机制 |
10.3.10 开展政府采购绩效评估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1.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11.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1.3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10)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二、转型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国家治理的理论逻辑 |
第一节 国家治理的基础理论 |
一、国家治理的涵义 |
二、国家治理的本质 |
三、国家治理的功能 |
四、国家治理的目标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治理的理论与探索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治理的设想与论述 |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国家治理的理论与探索 |
第三节 国家治理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
一、苏联国家治理的失败与反思 |
二、俄罗斯国家治理的教训与总结 |
三、欧洲国家治理的经验与借鉴 |
第二章 从全能到和谐:中国国家治理的实践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前的全能国家治理 |
一、全能国家的概念与内涵 |
二、全能国家治理的主要特征 |
三、全能国家治理的作用及其局限 |
第二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型国家治理 |
一、邓小平的全面发展思想与发展型国家的概念及特征 |
二、国家治理的现实基础及其挑战 |
三、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型国家治理的主要特征 |
四、发展型国家治理的作用及限度 |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治理 |
一、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概念 |
二、和谐型国家治理的特征 |
三、关于和谐型国家治理的几点思考 |
第三章 经济治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
第一节 全能时期的经济治理 |
一、全能国家经济治理的主要特征 |
二、全能时期经济治理的历史成就 |
三、计划经济体制主要弊端及其局限性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重塑 |
一、坚持市场导向的所有制改革 |
二、存量改革与公有制经济主体的重塑 |
三、增量改革与市场经济的新布局 |
第三节 转型中国经济治理的战略选择 |
一、加入WTO与积极推动国家转型 |
二、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和谐发展 |
第四章 政治治理:民主与法治的制度构建 |
第一节 全能时期的政治治理 |
一、全能时期政治治理的主要特征 |
二、全能时期政治制度失灵的缘由分析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制度的重构 |
一、政府再造与有效政府的善治 |
二、依法治国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三、基层民主是政治治理的有效途径 |
第三节 面向以国家制度建设为中心的政治治理 |
一、以制度建设为中心是政治治理的根本保障 |
二、提高国家能力是政治治理的重要前提 |
三、惩治腐败是政治治理的关键举措 |
第五章 文化治理:科学与理性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全能时期的文化治理 |
一、文化对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 |
二、全能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文化政治化 |
第二节 文化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一、政治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 |
二、从发展到科学发展的治国理念 |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第三节 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创新 |
一、国家认同与社会主义的文化重塑 |
二、国家治理视域下的文化自觉 |
三、文化自觉与文化繁荣创新 |
第六章 社会治理:强国家与强社会的模式塑造 |
第一节 全能时期的社会治理 |
一、单位组织与单位制度 |
二、单位社会视域下国家治理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的趋离 |
一、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形成 |
二、夯实社会主体与公民社会的培育 |
三、社区治理与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 |
第三节 走向善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
一、和谐社会:从效率到公正的价值诉求 |
二、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和谐社会建设 |
结束语:走向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 |
一、中国国家治理道路的艰难探索 |
二、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主要特征 |
三、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定位与问题 |
四、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宏观调控应树立中长期观念——兼述1999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研究[D]. 张金艳.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2]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朝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4)
- [3]中国转型期反经济周期问题研究[D]. 蒙志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4]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供给问题研究[D]. 陈端计. 厦门大学, 2003(02)
- [5]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功能定位与发展方略 ——制度和政策层面的思考与探讨[D]. 刘义圣.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7)
- [6]中国信贷供给效率研究[D]. 韩晓梅.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 崔鸿雁. 复旦大学, 2012(03)
- [8]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 ——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D]. 邱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01)
- [9]基于技术经济分析视角的我国政府采购效益研究[D]. 刘清恩. 吉林大学, 2007(05)
- [10]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 陈春常.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