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触发管设计中对脉冲波前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宽敏[1](1967)在《触发管设计中对脉冲波前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概论触发管是脉冲开关的一种,它可以用作各种控制电路上的“电”开关。早在1937年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国外已经将它使用在雷达站的调制回路上;继后广泛地使用在脉冲形成装置中的变换高电压或大电流的变换装置上;使用在脉冲示波器脉冲测试回路中;使用在高电压测量技术上;使用在快速脉冲形成技术上;使用在脉冲光源中;以及近年来使用在尖端科学试验的控制技术上。触发开关的型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多电极触发开关;三电极触发开关;两电极触发开
陈勇[2](2017)在《基于随钻声波遥传的新型声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钻声波传输技术由于其自身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导向钻井领域。但由于传统的随钻声源大多采用压电陶瓷换能器作为声波发生器,存在声功率不足,传输距离有限等问题。本文将等离子体声源应用在井下随钻信息传输中,作为新型随钻声源。该等离子体声源基于水下高压放电产生声波脉冲进行信息传输的原理,具有声压级高、频谱覆盖宽、重复频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能够实现井下强干扰下大容量数据信息的长距离、实时、快速传输。本文主要针对等离子体声源研究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对等离子体声源的主体结构进行研究分析。针对井下的复杂环境,结合声源的放电条件,对该声源进行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对高压充电系统和高压放电系统的主要部件进行研究选型,主要包括高压储能电容器、升压变压器、脉冲触发开关、传输电缆、放电电极和聚能装置。(2)利用数值模拟软件LS-DYNA,对放电冲击波的近场传播规律和声场能量的聚焦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由柱状炸药驱动源所产生的水中冲击波,对其传播过程中的波阵面演化情况作了数值模拟研究,接着对冲击波在椭球面罩和抛物面罩内的声场能量聚束规律作了数值模拟研究。(3)对脉冲放电回路和放电间隙电弧电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进行了水下声源系统初步放电试验。主要对放电回路电参数进行研究,并试验了不同参数对声脉冲波的影响关系。
王强强[3](2014)在《飞秒时间分辨条纹相机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目前唯一时间分辨率能达到飞秒量级的诊断设备,飞秒条纹相机是近年来超快诊断技术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设计并研制了一套行波偏转器前置短磁聚焦飞秒条纹管,该条纹管的实测静态空间分辨率达到30lp/mm以上,动态空间分辨率有望达到250fs。在全面分析影响条纹管时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飞秒条纹管的整体结构做了合理设计,即采用行波偏转器前置短磁聚焦的全新管型结构,在CST微波工作室和电磁工作室中对行波偏转器和短磁聚焦透镜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为了进一步从理论上验证条纹管的性能,在CST粒子工作室中进行了大量电子的轨迹追踪,统计分析了电子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分布和渡越时间弥散,计算了点扩展函数和调制传递函数,从而得到了条纹管的各项技术指标的理论值。计算结果显示,所设计的条纹管的极限物理时间分辨率可达190fs;阴极有效区尺寸为5mm时条纹管的静态空间分辨率大于35lp/mm,物理时间分辨率优于300fs,动态空间分辨率大于15lp/mm;条纹管中心点发射电子束对应的动态时间分辨率优于250fs。飞秒条纹管对扫描电压的斜率和触发晃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致于常规的扫描电路无法满足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基于光导半导体开关的双边扫描电路的研制工作。在对光导开关的物理机理的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本文设计并制备了符合要求的光导开关器件,研制了扫描电路模块并对电路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电路输出脉冲前沿总斜率大于10kV/ns,达到了飞秒条纹相机的要求,电路的触发晃动非常小,以至于常规的示波器无法测量。本文最后根据理论设计结果试制了一套行波偏转器前置短磁聚焦飞秒条纹管样管,并搭建了相关实验测试平台。测试结果结果显示所设计的飞秒条纹管的静态空间分辨率可达30lp/mm。
张晓璇[4](2020)在《应用于材料无损检测的三维太赫兹波成像雷达研制》文中指出近年来,太赫兹成像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已经逐步应用于生物医学、导引雷达、人体安检和材料无损检测等多种领域。太赫兹波上承近红外波段,下接毫米波段,其技术部分涉及电子学理论,部分涵盖光学机理。按照辐射源类型,太赫兹成像系统分为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和太赫兹连续波系统。与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相比,太赫兹连续波系统通常工作在太赫兹低频段,适合远距离探测或较厚材料的深度测量,因为在太赫兹低频段处大气中水吸收峰较少,且太赫兹波在介质中传输损耗小。同时,太赫兹连续波系统大多为全固态电子电路结构,其简单可靠,便于集成和携带,能更好地适应恶劣的工程环境,且成本也较低,更具实用价值。相比较于其它波段的无损检测技术,太赫兹连续波雷达还具有一些独特优势:与微波相比,成像分辨率是毫米量级,足以满足多数场合待测目标的识别精度;与光波相比,对非金属、非极性材料的穿透力强,如塑料、陶瓷、木材、衣物等;与X射线相比,光子能量低,不会产生有害的生物电离,避免损害人体健康。且近些年太赫兹固态电子器件研制周期越来越短,成本正在逐渐降低,有望实际应用和推广。虽然太赫兹成像技术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但其从兴起至今发展也仅十几年,技术领域及应用还存在诸多空白。其中,目前国内外对宽带太赫兹连续波成像雷达的探索多倾向于军用末制导雷达传感器和人体安检仪,鲜有研究单位关注无损检测的应用方向。而且,国内研制的系统普遍带宽窄、带宽中心频率比低,且系统中只有信号源实现相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超宽带、全相参且应用于材料无损检测的三维太赫兹连续波成像雷达。为实现宽带宽,提高空间分辨率,基于锁相频率合成技术设计了超宽带线性调频源;为削弱非相参信号源引起的相位噪声、宽带器件较大的群时延波动导致的非线性扫频及有源器件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的频率偏移,提出了全相参超外差探测结构并设计了系统校准过程;为适用于近距离无损检测并便于系统集成和便携,利用耦合器实现了收发链路隔离和单天线收发共用的全固态电子结构。最终实现系统的中心频率约200GHz,带宽高达47GHz,平面和距离分辨率分别为2.1mm和3.2mm。目前国内在200GHz附近,它的带宽最大、距离分辨率最高。此外,针对该系统特性和测试要求,研究了多种电磁重建算法,包括用于精确测距或测厚、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谱细化和频谱校正方法及现代功率谱估计法;用于探测低折射率材料或自由空间中目标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用于探测高折射率材料、基于半空间格林函数和爆炸源模型的三维重建算法;用于测量不平坦表面斜率或曲率的频率干涉算法。最后,利用自主设计研发的硬件系统和研究的电磁重建算法对不同材料的或具有不同缺陷的物体完成了检测并实现了三维成像。
杨俊宇[5](2018)在《图像融合系统延时及同步测量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技术已成为智能机器人、智能交通、医疗诊断、遥感、军事应用的研究热点。与传统图像处理系统相比,图像融合系统具有目标分辨能力强、互补性好、时间覆盖面宽、重构能力好等优点。图像融合系统是图像融合技术的主要工作设备,由于图像融合算法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同图像源算法之间的同步度有差别,加上光电探测器性能等的影响,图像融合系统往往存在一定的延时,导致显示的图像特别是场景变化大的图像与现实图像不一致,因此对于图像融合系统延时指标和不同波段图像同步度的精确测量,是图像融合系统验收流程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项关键步骤。论文设计开发了一种图像融合系统延时及同步测量的方法和测试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图像融合基本原理和延时测量技术方法,研究出一种延时测量方法——同步高速采集参考点角度差测量法,随后论文对测量法原理进行了阐述,分析系统设计方法的理论测量精度及其影响因素,结合设计实用性和系统性能指标,开发出以同步触发高速图像采集核心的硬件设备和基于LabVIEW设计环境的图像处理延时计算的软件,组成图像融合系统延时及同步测量系统。根据同步高速采集参考点角度差测量原理,以图像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论文设计出可见光/红外多波段光源和斩波器参考物组件,并利用控制系统为斩波器提供稳定的转速,作为延时测量系统开发的首要前提。为了提高系统测试精度,论文进一步研究了平行光管配准系统,将斩波器等效成来自无穷远处的参考物。论文设计的同步触发图像采集系统,以两个同步触发采集的高速相机获得高帧频的图像采集速度,实现快速移动参考点的精确采集。依据采集到的图片,论文设计了一套在PC平台上基于LabVIEW的图像处理软件完成延时测量,该软件具有图像筛除过滤、匹配、标定、分割、特征提取和延时测量显示等功能,体现了系统软硬件结合的设计水平。最后,论文设计了实验,测试系统采集同步度触发性能和图像融合系统延时。实验测试包括图像采集同步触发延时测量和可见光、红外、彩色融合的延时测量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出系统延时和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输出之间同步度。
杨淑英[6](2007)在《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及其控制》文中认为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已获得商业化利用并具有较大潜能的可在生能源开发形式,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中变速风力发电技术尤其是双馈型变速恒频(VSCF)风力发电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而倍受关注。本文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A01A18、2006BAA01A20)和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040120564)为依托,在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数学建模、驱动控制策略以及变流器的工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获得了一些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如下:1.建立了针对不同仿真目的和研究需要的双馈电机数学模型,并重点对双馈电机的磁饱和模型和戴维宁等效模型进行了研究。为了简化采用同步发电机对电网特性的仿真,提出了基于受控电压源和电压频率下垂特性对电网运行特性进行模拟的方法,降低了仿真运算量,提高了仿真效率。2.利用了双馈电机的“T”型等效电路对其运行控制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双馈电机的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策略和电网虚拟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基于自适应谐振调节器的双馈电机控制方案,使得在无需对转子电流进行坐标变换的情况下实现了对双馈电机转子电流的无静差控制。3.探讨了双馈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并对定子磁链定向和电网虚拟磁链定向两种矢量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对比;针对双馈电机反电势扰动所形成的振荡过程,提出了“虚拟阻抗”控制策略,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双馈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动态抗扰能力;研究了双馈电机定子磁链的振荡及其抑制措施。4.采用了对称分量法对电网电压不平衡条件下双馈电机的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有功功率脉动、无功功率脉动以及电磁转矩脉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重点研究了双同步旋转坐标系(双SRF)不平衡控制策略和单SRF不平衡控制策略,并且针对单SRF不平衡控制策略,首次分析了基于直接转子电压补偿控制方案的理论基础,并针对转子电压补偿控制与转子电流控制之间的耦合作用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解耦控制方案,改善了直接转子电压补偿控制的控制性能。5.研究了双馈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针对基于定子励磁电流的闭环速度观测方案和基于定子电压幅值的闭环速度观测方案均受双馈电机运行状态的影响且速度观测的动态增益受转子电流相位角影响之不足,提出了定子电流双回路和定子电压双回路两种闭环速度观测方案。在基于转子电流的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速度观测方案中,针对速度观测的动态增益与观测电流矢量偏差角之间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基于转子电流偏差角的闭环速度观测方案,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6.剖析了双馈电机空载定子电压控制的机理,提出了基于PI调节器和谐振调节器并行的以及解耦的空载定子电压控制方案。7.描述了电网电压跌落时双馈电机的电磁过渡过程,并以数学模型对电网电压跌落时双馈电机定转子电流、定子磁链以及电磁转矩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讨论了转子电流的控制和电网电压的跌落类型对双馈电机电磁过渡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低电压穿越(LVRT)控制策略。针对基于转子撬棒的LVRT控制策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控制逻辑,实现了电网故障时风力发电机与电网之间的协调控制和双馈电机不同运行状态之间的平稳切抉;针对基于暂态磁链补偿技术的LVRT控制策略,提出了虚拟电感控制技术,削弱了LVRT控制策略对双馈电机漏感参数的依赖性,改善了双馈电机的LVRT控制性能:针对电网电压恢复时可能形成的电流冲击,研究了基于短暂中断(STI)技术的LVRT控制策略。8.搭建了多套不同功率等级、不同机组类型和不同试验目的的双馈型风力发电机实验室模拟系统,获得了一系列的试验结果。研究了对诸如风机气动特性、转动惯量及传输轴系的动态特性等风力机特性进行模拟的软件算法。尤其是建立了基于MW级“双馈电机对”拖动机组的实验室模拟系统,为大功率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模拟试验提供了必要条件。针对“双馈电机对”拖动机组的起动与运行,研究了双馈电机定子短路转子驱动的矢量控制策略,较好的实现了双馈电机的起动控制和低速运行控制。9.阐述了用于双馈型风力发电机驱动的背靠背变流器之关键部件的工程设计。针对直流母线支撑电容的设计,依据直流母线电压的脉动特性,研究了转子有功功率阶跃响应和电网电压跌落时双馈电机转子有功功率的交流脉动对直流母线支持电容的设计要求:针对LCL滤波器参数的设计,依据网侧变流器交流谐波的特点和滤波要求,研究了LCL滤波器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案;针对长线驱动du/dt滤波器的设计,依据波的反射机理,研究了几种变流器端du╱dt滤波器和电机端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方案。10.设计了2MW双馈型风力发电机驱动变流器的试验样机,并完成了基于“双馈电机对”拖动机组的实验室模拟系统中的试验,且通过了某风力发电机专用试验平台的地面测试试验。
张磊[7](2020)在《方钢低频长距离超声导波检测盲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长距离超声导波无损检测中,通常采用回波法进行缺陷检测,但当缺陷靠近远端时往往会出现在常规监测时域区间内缺陷回波丢失的问题,即远场盲区问题,而该区域往往是缺陷高发区。本文以长杆方钢为例,对超声导波检测中的远场盲区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为提高仿真效率,采用二维等效模型进行方钢超声导波模型的简化,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的方法,验证了该等效模型的有效性。在实验验证方法研究中,为减小实验中耦合剂引起的信号衰减,提出并研制了锂基油脂作为实验用超声耦合剂,有效改善了超声信号在探头与试件接触处的透射性能;从理论上合理解释了实验中的特定非期望波产生的原因(即入射波小角度偏差),分析了非期望波对入射总能量的分配的影响;2.对基于双探头反射法的长距离超声导波盲区现象及接收信号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推导。基于理论分析,推导出超声导波盲区的量化范围;总结出缺陷反射波形的五种常见模态转换形式,分析了超声导波盲区缺陷波形的叠加规律:3.提出基于第Ⅰ、Ⅱ监测时域区间差值包络相关运算的盲区缺陷定位算法。通过将接收信号中第Ⅰ、Ⅱ监测时域区间波形与仿真波形包络进行相关运算,判断缺陷位置,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4.提出基于时频转换方法的缺陷形状识别算法。以经典的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形状的缺陷为例,先对接收波形采用时频转换PWVD算法得到第Ⅰ、Ⅱ监测时域区间的时频图,再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损伤分类识别。论文采用仿真方法建立了1200张三种形状的中间伤和边界伤样本库,测试结果表明,中间缺陷和边界缺陷分类的识别准确度分别为0.89和0.85。综上所述,本文从方钢二维等效模型、超声导波盲区相关理论和缺陷检测算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结果为超声导波盲区检测理论和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冯相永[8](2019)在《扫频电磁场除垢装置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生产中需要大量的水用于换热设备。然而换热设备的水垢沉积会给工业设备及工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水溶液在工业设备中受热使溶液中的钙镁离子加速形成难容解的垢盐,并附着在管道及容器壁上形成水垢。不仅降低热传导效率,还会腐蚀设备造成能源资源浪费。因此,研制一套安全高效节能的防垢除垢装置对工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针对现有的电磁水处理器频率单一、频谱范围窄、不能对不同环境进行频率自动选择及处理效果差等缺点,设计了一种扫频电磁场除垢装置。利用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将控制器产生的单极性PWM波转换成双极性脉冲信号,通过感性负载RL将双极性脉冲信号调制成正负对称的三角波。利用含有大量高次谐波的三角波,结合扫频方式产生的扫频电磁场对水垢进行处理,并且根据不同的水体环境自动选择输出最佳的扫频范围。首先,介绍扫频电磁场除垢机理,通过对三角波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分析以及Matlab建模仿真,分析三角波的频谱图,得出扫频三角波产生的扫频电磁场对除垢的影响效果。利用ANSYS磁场分析软件,分别从电磁转换装置的线圈匝数、管道材料及管道内径等参数对磁场强度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优选出本装置最合适的绕线匝数和管道。其次,设计三角波发生装置的硬件电路,利用MC9S12XS128单片机设计控制部分的频率自动选择系统,根据采样信号选择输出最佳扫频信号。最后,搭建扫频磁场除垢装置的实验平台,验证除垢系统的实际效果。通过测量各个固定频率和不同扫频范围下的除垢效果,验证了本文设计的扫频电磁场除垢装置具有良好的防垢除垢效果,相比于固定频率的水处理器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王金皇[9](2020)在《变电站雷电过电压监测及分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南方地区,属于雷电多发地区,雷击事故频繁,对电网稳定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危害,变电站雷电侵入波特征分析有助于提高电网的防雷水平。变电站侵入波的特征分析需要大量数据作为支持,为此在变电站安装了大量的雷电过电压监测系统,并且开发了基于小波变换的雷电过电压识别系统,其具有较高的识别率。由于变电站侵入波的波形是经过输电线路传播衰减和变形后的波形,为此需要对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的波过程研究分析以及输电线路雷击定位的研究,用于分析雷电过电压的波形特征。本研究小组提出一种基于氧化锌阀片分压的雷电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采用氧化锌阀片作为过电压提取的传感器,经过实验室研究分析,氧化锌阀片具有响应快、频率响应宽、线性度较好以及电气性能优良等优点,完全适用于雷电过电压的在线监测。论文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提取过电压特征值,并且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论文采用高低频能量序列比值为雷电及操作过电压与暂时过电压及弧光接地过电压的特征值,采用相似度为雷电与操作过电压的特征值,以各层信号的能量值作为直击雷与感应雷的特征值。采用实测雷电过电压波形进行训练,最后对变电站采集到的4000余条数据进行分类识别。此方法识别率高达93%以上,为变电站侵入波特征分析选取大量波形作为数据支持。论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双端行波法的输电线路雷击定位技术,用于统计线路上受雷击的杆塔或邻近线路,通过采集两端雷电过电压波形,提取出波头时间,计算出时间差,并与已确定受雷击的杆塔测出的时间差取差值再除以两倍的平均相邻杆塔波的传播时间,得出受直击雷的杆塔与参考杆塔距离,实现对直击雷的定位。通过对实测数据的检测,具有较好的精度,为雷电过电压的特征分析提供方便。论文通过对雷电过电压识别系统提取的雷电过电压波形进行分析,并且结合输电线路过电压波过程研究以及雷击定位技术研究分析,得出变电站侵入波的特征,并得出其定义,雷电侵入波:由雷击相导线、架空地线或塔架引起相对地或相间绝缘闪络而产生的冲击过电压以及雷电作用在相导线上未发生闪络的直击雷或感应雷过电压沿线路传播到变电站或发电厂的雷电波,其波头时间(T1)0.1μs<T1≤20μs,波尾持续时间(T2)<300μs,为单一极性。对过电压识别系统提取的波形分析研究,统计分析得出多脉冲雷电的定义,多脉冲雷电波过程:由单次雷击引起的含有两个以上单脉冲,脉冲波间隔时间小于100ms的雷电波过程。一般情况多为双脉冲或三脉冲雷电波过程。
秦建强,马红光,杨东东,徐宏波[10](2011)在《冷阴极触发管宏模型设计》文中认为为了解决在EDA软件中无法仿真触发管的问题,基于Spice语法提出了一个冷阴极充气触发管宏模型。基于气体放电的米克公式,模型对触发管的自击穿特性进行了描述,在PSpice软件中用一个表格宏模型和电压控制模块来反映触发管的触发特性和正向导通过程,并且把影响触发管自击穿特性的非电物理因素诸如管内气压、主电极距离和管内气体电离参数转化为电压后引入模型。经过相关的测试电路验证后表明:该模型能反映触发管的基本特性,可以达到触发管的精度要求,能够初步满足相关电路的分析与研究工作。
二、触发管设计中对脉冲波前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触发管设计中对脉冲波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随钻声波遥传的新型声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随钻信号传输技术发展概况 |
1.3 水下等离子体声源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下等离子体声源放电机理 |
2.1 液电效应 |
2.2 等离子体声源电击穿过程 |
2.3 水下气泡脉动及流体动力学分析 |
2.3.1 气泡脉动过程 |
2.3.2 水下高压放电流体动力学描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等离子体声源装置关键技术及方案 |
3.1 井下声源装置结构分析 |
3.2 高压充电系统 |
3.2.1 高压储能电容 |
3.2.2 升压变压器 |
3.2.3 充电电阻的选取 |
3.3 高压放电系统 |
3.3.1 脉冲触发开关 |
3.3.2 传输电缆 |
3.3.3 放电电极 |
3.4 聚能装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声场能量数值模拟 |
4.1 等离子体声源声学效应概述 |
4.1.1 声波声压级定义 |
4.1.2 水中声波脉冲及声效率分析 |
4.2 放电冲击波近场传播规律数值模拟 |
4.2.1 放电冲击波模拟等效 |
4.2.2 放电冲击波近场传播规律模拟分析 |
4.3 声场能量聚束规律数值模拟 |
4.3.1 声波聚束理论 |
4.3.2 声场能量聚束模型 |
4.3.3 椭球面聚能罩数值模拟 |
4.3.4 抛物球面聚能罩数值模拟 |
4.3.5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下声源放电参数及试验研究 |
5.1 脉冲放电回路研究 |
5.2 放电间隙电弧电阻数值分析 |
5.2.1 非线性电阻函数模型 |
5.2.2 电弧电阻对电压电流影响分析 |
5.3 水下声源系统初步试验 |
5.3.1 声源充放电系统设计 |
5.3.2 声源试验系统介绍 |
5.3.3 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与结果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飞秒时间分辨条纹相机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快诊断技术概述 |
1.2 条纹变像管的工作原理 |
1.3 条纹相机的整机结构 |
1.4 条纹相机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
1.5 飞秒条纹相机的应用需求 |
1.6 飞秒条纹相机的研制现状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条纹变像管的电子光学基础与性能评价体系 |
2.1 条纹变像管的电子光学基础 |
2.1.1 加速系统 |
2.1.2 偏转系统 |
2.1.3 聚焦系统 |
2.2 条纹变像管的性能评价体系 |
2.2.1 空间展宽效应像差理论 |
2.2.2 时间展宽效应高斯近似模型 |
2.2.3 点扩展函数和线扩展函数 |
2.2.4 调制传递函数及其计算方法 |
2.2.5 条纹管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三章 飞秒条纹变像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
3.1 CST 在条纹管设计中的应用 |
3.2 飞秒条纹管的设计指标 |
3.3 飞秒条纹管管型确定 |
3.4 飞秒条纹管结构与电气设计 |
3.4.1 阴栅加速电场强度的确定 |
3.4.2 行波偏转器结构设计 |
3.4.3 短磁聚焦透镜的设计 |
3.4.4 整体结构设计 |
3.5 条纹管 CST 建模与电子源抽样 |
3.6 静态特性的计算 |
3.6.1 最佳安匝数确定 |
3.6.2 极限静态分辨率计算 |
3.6.3 轴外物点静态分辨率计算 |
3.6.4 阴极有效区尺寸讨论 |
3.7 动态特性的计算 |
3.7.1 准动态模拟 |
3.7.3 全动态模拟 |
3.8 狭缝成像模拟 |
3.8.1 静态模式狭缝成像模拟 |
3.8.2 准动态模式狭缝成像模拟 |
3.8.3 全动态模式狭缝成像模拟 |
3.9 理论设计结果总结 |
第四章 飞秒条纹相机扫描电路模块研制 |
4.1 扫描电路概述 |
4.2 飞秒条纹相机扫描电路开关选择 |
4.3 光导半导体开关器件介绍 |
4.3.1 工作原理与结构 |
4.3.2 工作模式与触发晃动 |
4.3.3 材料与制备工艺 |
4.4 线性模式的数值模拟 |
4.5 扫描电路的模块的制备 |
4.5.1 光导开关器件的制备 |
4.5.2 扫描电路模块的制备 |
4.6 电路性能实验测试 |
4.6.1 开关暗电流测试 |
4.6.2 高速电脉冲测试 |
4.6.3 触发晃动评估 |
4.7 研制结果总结 |
第五章 飞秒条纹管样管研制与实验测试 |
5.1 飞秒条纹管组件制备与装配 |
5.2 静态空间分辨率测试 |
5.3 动态测试方案设计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应用于材料无损检测的三维太赫兹波成像雷达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常用无损检测技术 |
1.2 太赫兹波简介 |
1.3 太赫兹成像技术 |
1.3.1 太赫兹脉冲波成像 |
1.3.2 太赫兹连续波成像 |
1.3.3 太赫兹波成像技术的无损检测应用 |
1.4 研究现状分析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论文框架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太赫兹连续波系统原理和整体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连续太赫兹波雷达的发射源工作原理 |
2.2.1 单频连续波 |
2.2.2 步进频率连续波 |
2.2.3 线性调频连续波 |
2.3 太赫兹系统的探测结构 |
2.3.1 直接探测结构 |
2.3.2 超外差探测结构 |
2.3.3 零中频探测结构 |
2.4 单天线收发共用方式 |
2.5 太赫兹载频实现方法 |
2.5.1 全倍频方式 |
2.5.2 混频-倍频方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太赫兹波成像雷达的硬件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硬件系统设计指标提出 |
3.3 验证平台设计及验证结果 |
3.3.1 验证平台的参数 |
3.3.2 验证平台A——窄带线性调频雷达 |
3.3.3 验证平台B——宽带步进频率雷达 |
3.3.4 验证平台的测试结果 |
3.4 硬件系统原理图设计 |
3.5 硬件系统的电路仿真 |
3.5.1 Analog/RF仿真 |
3.5.2 DSP Design仿真 |
3.6 硬件系统的组成模块 |
3.6.1 单频信号源(Source1、Source2) |
3.6.2 微波线性调频源(LFM Source) |
3.6.3 100.3031818 MHz参考时钟源(Ref Source) |
3.6.4 上变频混频器(Mixer1) |
3.6.5 微波功率放大器(PA1) |
3.6.6 微波带通滤波器(BPF1和BPF2) |
3.6.7 标准喇叭天线 |
3.7 硬件系统的空间-频域采样定律 |
3.8 硬件系统的调试结果 |
3.8.1 发射功率及动态范围测试 |
3.8.2 频谱线性度测试 |
3.8.3 校准过程 |
3.8.4 系统稳定性测试 |
3.8.5 成像分辨率测试 |
3.8.6 系统实际参数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赫兹波三维重建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精确测距和测厚 |
4.2.1 频谱校正 |
4.2.2 频谱细化 |
4.2.3 功率谱估计 |
4.3 表面或较低折射率材料内部结构的成像算法 |
4.3.1 距离迁移算法 |
4.3.2 相位偏移算法 |
4.3.3 平面二维分辨率 |
4.3.4 数值仿真结果 |
4.4 较大折射率材料内部的成像算法 |
4.4.1 算法原理 |
4.4.2 数值仿真结果 |
4.5 表面倾斜度和曲率的测试算法 |
4.5.1 算法原理 |
4.5.2 数值仿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维太赫兹波成像雷达的无损检测应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在太赫兹波段的折射率提取 |
5.2.1 折射率参数计算 |
5.2.2 菲涅耳公式解析法的计算仿真 |
5.2.3 样品折射率测试结果 |
5.3 样品简介和实验结果分析 |
5.3.1 样品A类:测厚 |
5.3.2 样品B类:表面形貌探测 |
5.3.3 样品C类:折射率较低材料的内部探测 |
5.3.4 样品D类:折射率较高材料的内部探测 |
5.3.5 样品E类:表面倾斜和弯曲的样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附录 A 希尔伯特变换与解析信号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图像融合系统延时及同步测量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图像融合和延时测量系统发展概况及国内外应用现状 |
1.2.1 图像融合发展概况及国内外应用现状 |
1.2.2 延时测试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图像融合系统延时及同步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
2.1 延时测量工作原理以及实验方法 |
2.1.1 延时测量方法基本原理和方法 |
2.1.2 同步高速采集参考点角度差测量法原理 |
2.1.3 延时测量实验方法 |
2.2 硬件设计功能和思路 |
2.3 小结 |
第3章 图像融合系统延时及同步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参考物组件的设计 |
3.1.1 参考物组件可见光和红外光源设计 |
3.1.2 斩波器控制系统概述 |
3.2 平行光管配准模块的设计 |
3.2.1 平行光管的基本原理 |
3.2.2 平行光管的设计 |
3.2.3 待测图像融合系统概述 |
3.3 图像采集模块的设计 |
3.3.1 图像采集模块的组合设计 |
3.3.2 图像采集模块的同步触发采集工作原理 |
3.4 图像处理模块的设计 |
3.5 系统理论精度及同步度计算方法 |
3.6 小结 |
第4章 图像融合系统延时及同步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LabVIEW软件开发环境的选用 |
4.2 图像处理和延时测量程序设计 |
4.2.1 程序结构流程设计 |
4.2.2 图像筛选 |
4.2.3 图像匹配 |
4.2.4 图像分割 |
4.2.5 特征提取 |
4.2.6 延时计算与显示 |
4.3 图像采集同步触发延时测量程序设计 |
4.4 参考点去余辉质心提取程序 |
4.5 小结 |
第5章 图像融合系统延时和同步测量实验 |
5.1 图像采集同步触发延时测量实验及结果分析 |
5.2 延时测量实验及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6)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及其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风力发电系统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
1.1.1 国内外风力发电的发展状况 |
1.1.2 大规模开发利用风能所面临的挑战 |
1.1.3 风力发电系统主要机型与并网结构 |
1.2 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控制系统研究概述 |
1.2.1 双馈型风力发电的变流控制结构 |
1.2.2 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结构及其研究 |
1.2.3 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控制策略的研究 |
1.2.4 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3.1 内容概述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双馈型风力发电传动与变流系统的数学建模 |
2.1 风速及传动轴系的数学模型 |
2.1.1 风速的数学模型 |
2.1.2 风力机的气动特性 |
2.1.3 机械传动轴系的数学模型 |
2.2 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 |
2.2.1 ABC坐标系下的多变量数学模型 |
2.2.2 αβ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2.3 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2.4 戴维宁等效数学模型 |
2.2.5 双馈电机的磁饱和数学模型 |
2.2.6 简化数学模型 |
2.3 PWM变流器的数学模型 |
2.3.1 网侧PWM变流器的数学模型 |
2.3.2 背靠背变流器中间直流环节的数学模型 |
2.4 电网接入及传输回路的数学模型 |
2.4.1 电源及输电线路的数学模型 |
2.4.2 电力变压器的数学模型 |
2.5 小结 |
第三章 双馈电机的矢量控制及其性能分析 |
3.1 双馈电机控制原理及其工作状态 |
3.2 双馈电机并网发电的矢量定向控制 |
3.2.1 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 |
3.2.2 定子电压定向矢量控制 |
3.3 基于自适应谐振调节器的双馈电机控制策略 |
3.3.1 控制结构和控制原理分析 |
3.3.2 自适应谐振调节器的理论分析 |
3.3.3 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
3.4 双馈电机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
3.4.1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
3.4.2 虚拟阻抗控制 |
3.4.3 磁链振荡的抑制 |
3.5 小结 |
第四章 双馈电机电网电压不平衡控制策略 |
4.1 电网不平衡理论分析 |
4.2 双馈电机在电网不平衡情况下的运行状况分析 |
4.3 电压不平衡情况下双SRF控制 |
4.3.1 双SRF控制系统设计 |
4.3.2 坐标系定向及正、负序电气量的检测 |
4.3.3 系统仿真研究 |
4.4 电压不平衡情况下单SRF控制 |
4.4.1 基于转子电流补偿控制的单SRF不平衡控制 |
4.4.2 基于直接转子电压补偿的单SRF不平衡控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双馈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
5.1 概述 |
5.2 双馈电机速度开环速度观测方案 |
5.2.1 直接开环速度观测方案 |
5.2.2 基于迭代算法的开环速度观测方案 |
5.3 双馈电机速度的闭环观测方案 |
5.3.1 基于励磁电流的双馈电机闭环速度观测方案 |
5.3.2 基于定子电压的双馈电机闭环速度观测方案 |
5.3.3 基于MRAS的双馈电机闭环速度观测方案 |
5.4 小结 |
第六章 双馈电机并网发电投切控制 |
6.1 投切控制的必要性 |
6.2 双馈电机的空载数学模型和坐标系定向 |
6.2.1 空载数学模型 |
6.2.2 空载运行时坐标系定向 |
6.3 定子电压开环控制策略 |
6.3.1 转子电流开环控制策略 |
6.3.2 转子电流闭环控制 |
6.4 定子电压闭环控制策略 |
6.4.1 定子电压有效值闭环控制策略 |
6.4.2 基于定子电压瞬时值的闭环控制策略 |
6.5 双馈电机的切入和切出过程 |
6.5.1 双馈电机的切入控制 |
6.5.2 双馈电机的切出控制 |
6.6 小结 |
第七章 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LVRT)技术 |
7.1 LVRT概述 |
7.1.1 LVRT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
7.1.2 电网电压跌落 |
7.2 电网电压跌落过渡过程中双馈电机的电磁特性 |
7.2.1 电网电压跌落时双馈电机电磁过渡过程的定量分析 |
7.2.2 电网电压跌落时双馈电机动态响应的物理过程 |
7.2.3 转子变流器的控制性能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
7.2.4 不同的类型故障对双馈电机过渡过程的影响 |
7.3 LVRT控制策略的研究 |
7.3.1 基于转子撬棒(Crowbar)的LVRT控制策略 |
7.3.2 短暂中断(STI)LVRT控制策略 |
7.3.3 基于暂态磁链补偿控制的LVRT控制策略 |
7.4 小结 |
第八章 双馈型风力发电的实验室模拟 |
8.1 概述 |
8.2 实验室模拟的基本思路 |
8.3 实验室模拟系统的建立 |
8.4 小结 |
第九章 2MW双馈型风力发电驱动变流器的关键性技术参数设计 |
9.1 概述 |
9.2 系统组成及总体设计 |
9.3 直流母线支撑电容设计 |
9.3.1 网侧变流器的抗扰性能 |
9.3.2 电网故障对直流电容选择的影响 |
9.4 LCL滤波器设计 |
9.4.1 网侧变流器谐波分析 |
9.4.2 LCL滤波器一般性理论分析 |
9.4.3 LCL滤波器参数设计 |
9.5 长线驱动中du/dt滤波器的设计 |
9.5.1 长线传输的理论分析 |
9.5.2 电机端过电压的抑制 |
9.5.3 长线驱动滤波器小结 |
9.6 2MW双馈电机驱动变流器的试验研究 |
9.7 总结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伺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7)方钢低频长距离超声导波检测盲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超声导波理论和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声导波检测理论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2 超声导波结构缺陷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超声导波检测的基本理论 |
2.1 超声导波的基本理论 |
2.1.1 超声导波定义 |
2.1.2 超声导波频散特性 |
2.1.3 超声导波折射反射特性 |
2.1.4 超声导波衰减特性 |
2.2 超声导波传播等效理论 |
2.2.1 杆中超声导波传播模型 |
2.2.2 板中超声导波传播模型 |
2.3 超声导波检测信号后处理理论 |
2.3.1 时域分析方法 |
2.3.2 频域分析方法 |
2.3.3 时频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方钢超声导波二维等效模型及实验方法研究 |
3.1 低频长距离超声导波二维等效模型建立 |
3.1.1 杆梁结构中低频长距离超声导波的等效理论 |
3.1.2 方钢超声导波二维等效传播理论模型 |
3.1.3 方钢超声导波二维等效模型有限元仿真 |
3.2 方钢超声导波检测的实验研究 |
3.2.1 方钢双探头超声导波检测实验平台搭建 |
3.2.2 方钢超声导波平台系统设置分析 |
3.2.3 超声耦合剂的相关研究 |
3.3 方钢超声导波等效模型有效性验证 |
3.3.1 超声导波仿真的时域和幅值偏差分析 |
3.3.2 实验中非期望波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方钢超声导波检测盲区理论研究 |
4.1 长距离超声导波检测盲区定义 |
4.1.1 常规缺陷检测方法 |
4.1.2 低频长距离超声导波检测盲区定义 |
4.2 长距离超声导波检测盲区的理论范围 |
4.2.1 低频超声导波检测盲区理论范围推导 |
4.2.2 低频超声导波检测盲区实验验证 |
4.3 方钢超声导波检测盲区脉冲波形特点 |
4.3.1 拓展时域区间的超声导波模态转换分析 |
4.3.2 超声导波盲区检测波形时域区间叠加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拓展时域区间的盲区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
5.1 基于差值包络相关算法的超声导波盲区缺陷定位研究 |
5.1.1 盲区缺陷反射脉冲波包络有效特征提取 |
5.1.2 有效时域区间上盲区缺陷差值包络的互相关算法 |
5.1.3 超声导波差值包络相关算法的缺陷定位方法 |
5.2 基于时频分析的盲区缺陷形状识别的研究 |
5.2.1 长距离超声导波盲区缺陷形状的时频图特征 |
5.2.2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MobileNet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
5.2.3 结合时频分析和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算法的盲区缺陷形状识别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
6.1.1 主要完成的工作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扫频电磁场除垢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化学除垢法 |
1.2.2 物理除垢法 |
1.3 本文设计方案简介 |
1.4 本文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扫频电磁场除垢装置的基本原理及理论分析 |
2.1 扫频电磁场除垢机理 |
2.2 三角波抑垢除垢理论分析 |
2.2.1 三角波傅利叶级数展开 |
2.2.2 基于Matlab的仿真分析 |
2.3 三角波形成原理 |
2.3.1 基于比较器和积分器产生三角波 |
2.3.2 利用电感充放电 |
2.3.3 方案综合分析 |
2.4 单相全桥逆变电路 |
2.4.1 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基本原理 |
2.4.2 全桥逆变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磁转换装置的电磁场分析及建模仿真 |
3.1 电磁场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 |
3.2 密绕螺线管磁场分析 |
3.2.1 单匝线圈电流磁场强度分析 |
3.2.2 多匝线圈电流磁场强度分析 |
3.3 磁场仿真软件介绍 |
3.3.1 ANSYS Electrionics软件介绍 |
3.3.2 求解及建模原则 |
3.4 基于ANSYS Electrionics的螺线管磁场仿真 |
3.4.1 不同材料管道的磁场强度仿真 |
3.4.2 不同绕线匝数的磁场强度仿真 |
3.4.3 不同管道直径的磁场强度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扫频电磁场除垢装置的主电路及控制部分设计 |
4.1 扫频电磁场除垢装置的总体设计 |
4.1.1 扫频电磁场除垢装置的结构框图 |
4.1.2 扫频电磁场除垢装置的主电路 |
4.2 单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的设计 |
4.2.1 电容滤波的单相不可控整流 |
4.2.2 整流桥的选择 |
4.2.3 滤波电容的选择 |
4.3 降压斩波电路的设计 |
4.3.1 Buck电路选择 |
4.3.2 Buck斩波电路开关管的选型 |
4.4 逆变电路的设计 |
4.4.1 逆变电路的选择 |
4.4.2 开关器件的选择 |
4.4.3 关断缓冲电路的设计 |
4.5 全桥驱动信号放大电路 |
4.5.1 光耦隔离驱动电路设计 |
4.5.2 辅助电源设计 |
4.6 扫频电磁场控制电路 |
4.6.1 控制芯片介绍 |
4.6.2 电流检测单元 |
4.6.3 频率调节系统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扫频电磁场应用于水垢去除的实验分析 |
5.1 实验装置搭建 |
5.1.1 整体装置设计 |
5.1.2 系统硬件搭建 |
5.2 扫频电磁场除垢实验研究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实验测量方法 |
5.2.3 实验结果分析 |
5.3 不同电压幅值的实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致谢 |
(9)变电站雷电过电压监测及分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过电压监测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雷击识别的研究现状 |
1.2.3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2 基于氧化锌阀片的变电站雷电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研究 |
2.1 引言 |
2.2 避雷器阀片分压技术性能研究 |
2.3 基于氧化锌阀片的监测系统开发 |
2.3.1 传感器研制 |
2.3.2 传感器后端开发 |
2.3.3 监测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
2.4 本章小结 |
3 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仿真及其波过程研究分析 |
3.1 引言 |
3.2 输电线路中的波过程 |
3.2.1 均匀无损单导线线路中的波过程 |
3.2.2 行波通过串联电感和并联电容 |
3.2.3 行波在有损导线上的衰减和变形 |
3.3 220kV输电系统仿真模型 |
3.3.1 雷电流模型 |
3.3.2 线路模型 |
3.3.3 考虑冲击电晕的线路模型 |
3.3.4 变电站模型 |
3.4 220kV输电线路波过程仿真与实测分析 |
3.4.1 直击雷电过电压传播仿真分析 |
3.4.2 直击雷电过电压传播实测分析 |
3.4.4 线路上感应雷电过电压的传播实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小波变换的雷电过电压识别研究 |
4.1 引言 |
4.2 暂态过电压识别系统特征值选取 |
4.3 小波变换分析 |
4.4 雷电过电压分类识别 |
4.5 对实测数据的分类识别 |
4.6 变电站侵入波特征分析 |
4.6.1 实测多脉冲雷电波形研究分析 |
4.6.2 直击雷多脉冲波形分析 |
4.6.3 多脉冲雷击时间间隔分析 |
4.6.4 雷电侵入波特征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改进双端行波法的输电线路雷击点定位研究 |
5.1 引言 |
5.2 双端行波测距的主要影响因素 |
5.3 改进双端行波法的雷击点定位方法 |
5.3.1 行波测距改进方法的思路 |
5.3.2 故障测距改进方法方案 |
5.4 改进双端行波法的实测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冷阴极触发管宏模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触发管的宏模型 |
1.1 模型结构 |
1.2 主间隙通道模块 |
1.3 触发特性模块 |
1.4 自击穿特性模块 |
1.5 模型参数的确定 |
2 模型的验证 |
2.1 自击穿测试 |
2.2 工作电流测试 |
2.3 触发性能测试 |
2.4 模型参数验证 |
3 结论 |
四、触发管设计中对脉冲波前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触发管设计中对脉冲波前的试验研究[J]. 黄宽敏. 电子管技术, 1967(01)
- [2]基于随钻声波遥传的新型声源研究[D]. 陈勇. 西安石油大学, 2017(11)
- [3]飞秒时间分辨条纹相机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王强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14(04)
- [4]应用于材料无损检测的三维太赫兹波成像雷达研制[D]. 张晓璇. 吉林大学, 2020(08)
- [5]图像融合系统延时及同步测量系统的研究[D]. 杨俊宇.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6]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及其控制[D]. 杨淑英.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4)
- [7]方钢低频长距离超声导波检测盲区关键技术研究[D]. 张磊.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8]扫频电磁场除垢装置的研制[D]. 冯相永.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9]变电站雷电过电压监测及分析技术研究[D]. 王金皇. 西华大学, 2020(01)
- [10]冷阴极触发管宏模型设计[J]. 秦建强,马红光,杨东东,徐宏波. 电子设计工程,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