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2 氧化动力学

SO2 氧化动力学

一、二氧化硫氧化的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沈志刚[1](2013)在《基于产物资源化的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在国内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其技术的可靠性、建造和运行的经济性以及脱硫副产物资源化的可行性已获得了广泛认同,有希望成为我国未来的主导脱硫技术之一。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着重探讨了湿式镁法烟气脱硫过程中亚硫酸镁的氧化和抑制氧化过程,并对不同反应器中的湿式镁法烟气脱硫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探索了亚硫酸镁氧化和二氧化硫吸收过程的反应机理,为其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内容如下:通过间歇式密闭均相反应器,研究了亚硫酸钠在不同水质中的本征氧化动力学,并建立了相应动力学方程,证实亚硫酸钠的氧化过程对于水质变化十分敏感;通过曝气搅拌反应器,研究了亚硫酸镁的宏观氧化动力学,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证实氧的扩散是亚硫酸镁氧化的速率控制步骤。通过间歇式密闭均相反应器,研究了不同抑制剂存在时亚硫酸钠的本征氧化动力学,建立了相应动力学方程;最终确定硫代硫酸钠作为脱硫产物的最佳抑制氧化剂;通过曝气搅拌反应器,研究了各参数对硫代硫酸钠抑制条件下亚硫酸镁氧化过程的影响,并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实验证明硫代硫酸钠对亚硫酸镁的氧化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在其浓度为6.67mmol/L时,抑制氧化效率高达92.8%。通过鼓泡反应器,研究了不同参数条件对产物常规氧化的湿式镁法烟气脱硫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鼓泡反应器能适应各参数变化对脱硫率的冲击;烟气量、烟气SO2浓度、烟气O2含量和MgSO4浓度都能影响MgSO3占产物比值;反应过程中浆液pH值的变化可分为稳定阶段、缓慢下降阶段和快速下降阶段三个部分,当pH值低于5.0左右后,脱硫率迅速下降。通过鼓泡反应器,研究了不同参数条件对产物抑制氧化的湿式镁法烟气脱硫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鼓泡反应器能适应各参数变化对脱硫率的冲击;较小的烟气量、较低的烟气O2含量和较高的Na2S2O3浓度有助于提高MgSO3占产物比值,而烟气SO2浓度的变化对其影响不大;反应过程中浆液pH值的变化同样分为三个阶段,当pH值低于5.5左右后,脱硫率迅速下降。通过喷淋塔反应器,研究了不同参数条件对产物常规氧化的湿式镁法烟气脱硫过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为:烟气量为20Nm3/h,烟气S02浓度为1000~2000mg/Nm3,液气比为8L/Nm3,以及使用较高位置的1“喷嘴;浆液提浓实验表明当MgSO4浓度接近饱和时浆液利用率和脱硫率最高,其最佳pH值操作范围为5.3-5.8。通过喷淋塔反应器,研究了不同参数条件对产物抑制氧化的湿式镁法烟气脱硫过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为:烟气量为20Nm3/h,烟气S02浓度为2000mg/Nm3,液气比为8L/Nm3,使用3#单层喷嘴,抑制剂浓度为20mmol/L,浆液pH值为6.5-7.0左右;为使MgSO3占产物比值高于90%,Na2S2O3与MgSO3的摩尔比应维持在1:4以上。基于SO2的气液平衡、气侧传质、液侧传质和SO2的外部传质四个部分建立了喷淋塔湿式镁法烟气脱硫传质模型,结果表明此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正常操作条件下产物常规氧化和抑制氧化的湿式镁法烟气脱硫过程,同时证实了8O2的吸收过程受气膜扩散控制。对不同浆液条件下的镁法脱硫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物组成与终止pH值有关,而与Mg(OH)2初始浓度无关;通过热重分析,获得了外部水和结构水去除、亚硫酸镁热解、亚硫酸氢镁热解和硫酸镁热解四个阶段的最大失重温度依次为100℃左右、540℃左右、640℃左右和990℃左右;通过抽滤与离心分离的比较,发现两者组分和浓度差异并不明显,说明固液分离方法对产物的影响不大。

闫丽云[2](2014)在《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副产品再生循环利用的研究》文中提出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不易结垢、操作简单等优点,近年有了快速发展,国内已投运世界上最大容量的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该技术有望成为我国未来主导脱硫技术之一。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关键是脱硫副产品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包括再生氧化镁和硫的回收利用。本文针对工业级的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副产品,应用理论分析、小型冷态实验研究、大型热态实验研究、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其物料特性、再生循环利用的可行性及关键运行参数对其再生循环利用效果的影响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包括:①在国内设计建造了一个工业级的大型热态实验系统,用于对工业级氧化镁脱硫副产品的再生循环利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该实验系统包括:内直径为500mm和高为6780mm的炉膛、加料口、布风板及三个天然气喷嘴等;辅助系统包括物料供给系统、空气加热系统、烟气处理系统、产品回收系统、送引风系统、数据测量和采集系统等。整个系统设计参数为:压缩空气流量为200Nm3/h;供料量为80Kg/h;天然气流量为17Nm3/h;从焙烧炉出来的烟气量为300Kg/h;空预器后的热空气温度为650℃;二级空气冷却器后的烟气温度为250℃;进入引风机的烟气温度小于250℃;烟气处理系统循环泵的循环量为50L/min。②国内首次对工业级氧化镁脱硫副产品的结构特征和热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发现实验所用的工业级氧化镁脱硫副产品具有类似于片状的分层结构,它的外形结构比较光滑致密,有较少的空隙;通过热重实验发现工业级的氧化镁脱硫副产品总的质量损失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加,但是粒径对副产品热解过程中各个失重阶段的质量损失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碳粉的加入对硫酸镁的热解有明显影响,能降低其热解温度,使其热解过程更加容易;副产品在有氧条件下热解时,最后一个热解峰后移,反应向高温区移动。③国内首次对从工业级氧化镁脱硫副产品中回收硫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和计算分析;对再生氧化镁的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了煤中含硫量为1.65%,容量为300MW的火电机组运用氧化镁脱硫再生技术与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的经济性主要的研究结果表明副产品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炉膛的下部区域;当过剩空气系数为1.05,副产品中亚硫酸镁的含量为60%时,焙烧气中SO2的摩尔含量为10.5%;副产品中水分含量占15%时,二氧化硫浓度仍能达到9.2%;富氧燃烧时应控制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超过31%;减少过剩空气系数、增加给料量、减少结晶水含量及适当降低炉温等能显着提高焙烧气中SO2的摩尔含量;经济性分析表明氧化镁脱硫再生技术的经济性比较好;当焙烧温度为900-1000℃时,实验获得的焙烧产品氧化镁活性较高;当焙烧温度达到1100℃时,焙烧产品氧化镁有轻微的烧结现象,活性较低。④工业级大型热态实验系统炉内气固流动及燃烧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基于Gambit和Fluent软件,对焙烧炉进行建模,选择合适的网格结构和数量。首先对炉内的三维气相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采用离散相模型对炉内的气固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炉内燃烧时的气相流场分布符合实炉实验时炉内流动趋势;加入颗粒相后,炉膛下部颗粒浓度变化较大;在给料口的附近,颗粒浓度有较大波动;在炉膛上部,颗粒混合均匀;在炉壁附近,颗粒浓度较高,炉中心区域颗粒浓度分布相对较低且比较均匀。

霍旺[3](2009)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过程的吸收、氧化及结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二氧化硫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我国引进了当前世界范围内使用较多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应用在大型燃煤电厂上进行排放二氧化硫控制。我国发电机组普遍存在煤种不稳定、机组参与调峰等本国国情,因此在国外机组上应用情况良好的湿法脱硫工艺在国内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投运率不足及脱硫性能不达标等问题。由于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涉及到的传质及化学反应机理十分复杂,尤其是吸收段碱性液滴与二氧化硫间的气液传质机理、塔内二氧化硫浓度场的分布、脱硫过程中亚硫酸盐的氧化及硫酸盐结晶等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脱硫性能,有必要对此加以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石灰石浆液吸收二氧化硫过程中的物理及化学反应过程,建立了石灰石-石膏湿法吸收二氧化硫模型,通过对模型求解得出了化学反应对二氧化硫吸收的增强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硫吸收化学反应增强因子随着石灰石浆液pH值的升高而增大,随着二氧化硫传质驱动力的增大呈对数关系衰减。基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石灰石-石膏湿法二氧化硫吸收过程的数值模拟,并结合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得出了进口二氧化硫浓度、烟速和喷淋量对塔内二氧化硫浓度场分布和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喷淋塔优化设计提供指导。采用数值模拟和粒子成像技术(PIV)研究了氧气在液相中的动态传质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同搅拌速度下,圆盘涡轮式搅拌器产生的湍流动能分布范围要大于桨式搅拌器产生的湍流动能,而且湍流动能分布更均匀,湍流强度更大,圆盘涡轮式搅拌器更有助于氧气的传质。研究了亚硫酸盐的氧化反应涉及到气液界面的动力学性质,给出了亚硫酸盐氧化反应动力学特性和传质机理。分析了亚硫酸钙由固相到液相的溶解、氧从气相到液相的扩散、液相中的化学反应对亚硫酸根氧化速率的影响,并对亚硫酸根氧化速率控制步骤进行了推断。采用铁锰金属离子作为添加剂,通过改变pH值、浆液浓度、空气流量、温度等参数,研究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条件对亚硫酸盐氧化速率的影响,得出了氧化速率与工艺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的pH值和亚硫酸根的浓度条件下,铁锰金属离子的存在可提高亚硫酸根氧化速率达到10-30倍。研究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结晶过程对二水硫酸钙晶体的诱导时间、结晶速率、晶体尺寸分布以及形态的影响,为进一步量化金属离子对石膏晶体脱水性能的影响,开发了对SEM电镜照片的边缘检测程序。在结合离子活度的基础上,给出了湿法脱硫条件下金属离子对固相石膏晶体表面能及结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存在提高了结晶的诱导时间,抑制了晶体在特定方向的增长。同时金属离子对不同结晶面的生长速率影响各不相同,从而使固相石膏晶体由板状结构变为针状结构。

郭天祥[4](2011)在《新型复合吸收剂液相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到目前为止,就烟尘、SO2、NOx等单一污染物而言,国际上已经先后发展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成熟技术,其中一部分到了工程应用,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工艺,如静电除尘、钙基烟气脱硫、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活性炭脱汞。这些技术的特点是:一项技术仅针对一种污染物,通过一套专门的设备实现污染物的脱除。这种污染物分级治理方式,存在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及能耗高、烟气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燃煤污染控制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因此开展烟气多污染物同时脱除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新兴的研究领域。基于当前研究热点,论文详细地研究了亚氯酸钠/次氯酸钠溶液和过氧化氢/碱性溶液两种新型复合吸收剂体系中影响同时脱硫脱硝的因素,发现吸收剂溶液pH、吸收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吸收剂组成及比例对脱除效率影响显着。研究获得了两种新型复合吸收剂体系最佳脱硫脱硝实验条件。其中以亚氯酸钠/次氯酸钠溶液为吸收剂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溶液pH为5.5,次氯酸钠与亚氯酸钠摩尔比为4,反应温度为50℃;在最佳条件下,二氧化硫脱除效率几乎达到100%,氮氧化物脱除效率达到80%。过氧化氢/碱性溶液为吸收剂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溶液pH为10.5,过氧化氢浓度为0.8175 mol·L-1,反应温度为47.5℃;在最佳条件下,二氧化硫脱除效率几乎达到100%,氮氧化物脱除效率达到70%。通过新型复合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产物分析,揭示了脱除反应机理,其中亚氯酸钠/次氯酸钠溶液同时脱硫脱硝反应历程为以亚氯酸根离子、次氯酸及中间产物二氧化氯和氯气共同与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发生了氧化吸收反应,且反应可同时发生于气液两相;过氧化氢碱性溶液同时脱硫脱硝反应历程为过氧化氢、过氧氢根离子及相关自由基在液相共同与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发生了氧化吸收反应。基于新型复合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宏观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亚氯酸钠/次氯酸钠溶液同时脱硫脱硝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硫分压和一氧化氮分压的分级数均为一级,宏观反应平均活化能分别为21.598 kJ·mol-1和8.166 kJ·mol-1。过氧化氢碱性溶液脱硫脱硝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硫分压和一氧化氮分压的分级数均为一级,宏观反应平均活化能分别为1.378 kJ·mol-1和3.722 kJ·mol-1;同时脱硫脱硝时,二氧化硫对一氧化氮吸收具有抑制作用,对一氧化氮吸收速率影响与其气相分压成1.2次方关系,抑制反应活化能为46.634 kJ·mol-1;一氧化氮对二氧化硫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对二氧化硫吸收速率影响与其气相分压成2.8次方关系,促吸收反应活化能为155.86 kJ·mol-1;同时脱硫脱硝传质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二氧化硫吸收为传质控制步骤,一氧化氮吸收为反应控制步骤,一级反应平均活化能分别为42.654 kJ·mol-1和27.768 kJ·mol-1。

张伟杰[5](2020)在《二氧化硫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成像》文中研究表明探究生命系统中各种生物分子及其生理作用是化学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对于生物信号分子代谢原位监测,需要强有力的成像工具。荧光探针结合生物成像以其可视化、非破坏性的优势,已经成为同时代该学科研究的核心工具之一。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气态污染物,对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O2可能是第四种气体信使小分子,人体内源性产生的SO2及其衍生物具有重要的心血管生理学效应。然而,SO2浓度和代谢异常与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密切相关。本文以检测细胞、组织和活体水平SO2为目标,旨在发展系列SO2特异性荧光探针,实现SO2可逆性荧光监测,区分检测活性硫化物与SO2,揭示SO2与疾病的内在关联,可视化荧光成像SO2代谢途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萘并吡喃酮和苯并噻唑碘盐设计合成了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型探针分子2-1。探针2-1不仅能够实现对SO2衍生物比率型荧光成像,还能够在过氧化氢(H202)存在下实现对3O2可逆型荧光检测。结合激光共聚焦成像技术,探针2-1成功用于细胞和斑马鱼体内SO2可逆性荧光成像。鉴于SO2和H2O2各自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的特点,我们认为探针2-1还能够用于指示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平衡变化。2.针对硫化氢(H2S)和SO2化学性质相似,检测易受互相干扰的特点。我们将叠氮基团作为H2S反应位点,将光致变色基团螺吡喃作为SO2潜在反应位点合成了探针分子3-1。紫外光触发探针3-1螺吡喃部位转化前,探针3-1能够利用对H2S具有高选择性的叠氮基团实现对H2S的高效检测。紫外光激活探针3-1螺吡喃部位反应位点以后,探针3-1能够现对SO2的精准检测。值的注意是,H2S并不会对SO2检测过程造成干扰,我们推测螺吡喃开环体中的酚羟基极大弱化了半花菁碳碳双键的反应活性。因此,探针3-1能够实现对亲核性更强的SO2特异性识别。最终,探针3-1成功用于细胞和活体水平中H2S和SO2高选择性区分检测。3.利用紫外光对螺吡喃SO2反应位点独特的调控作用,我们设计合成了靶向溶酶体光激活响应型SO2荧光探针4-1。紫外光激活策略能够有效操控探针反应活性,提高探针靶向性能,排除探针运输过程中错误信号的干扰,实现对溶酶体内SO2原位精准检测。利用探针4-1,我们首次发现了热休克过程中溶酶体和小肠组织内SO2水平随温度增加而升高。内源性增加的SO2具有抗氧化性,并在热休克导致的小肠组织受损中起保护性作用。4.针对细胞线粒体内谷胱甘肽(GSH)代谢产生SO2这一代谢途径,我们设计了GSH和SO2双位点探针分子5-1。探针5-1荧光信号由ICT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协同作用共同调节,具有ICT效应的香豆素-氰乙酸部位不仅作为探针5-1能量供体,同时也是GSH反应位点;此外,作为能量受体的苯并吡喃鎓盐部位对SO2具有高的反应活性。探针5-1与SO2发生反应后,受体苯并吡喃鎓盐部位被破坏导致FRET-1过程消失,在ICT作用下,405 nm激发下探针5-1红色荧光降低。探针5-1与谷胱甘肽反应后,ICT过程被抑制,405 nm激发波长下触发了FRET-2过程,导致探针5-1红色荧光增强。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在GSH存在条件下,再次加入SO2则会破坏FRET-2过程,导致荧光光谱发生大范围的蓝移。基于以上荧光调控机制,我们将探针5-1用于细胞及肿瘤中源于GSH代谢产生的SO2代谢途径的可视化荧光示踪。

马燕燕[6](2020)在《新型二氧化硫衍生物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氧化硫被认为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过多摄入会引起一些呼吸性疾病,严重可致肺癌。研究报道,二氧化硫在生物体内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亚硫酸氢根和亚硫酸根),可以由半胱氨酸代谢途径内源性产生。适量的二氧化硫衍生物在生物体内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适量的二氧化硫在生物体内能够调节心血管以及静脉舒张。然而,二氧化硫衍生物在生物体内的具体生理学机制尚未清楚。因此,为研究二氧化硫衍生物的具体生理学机制,发展一种用于检测生物体内二氧化硫衍生物的方法极其重要。此外,二氧化硫在生物体内与其他相关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具体的生理学关系尚未研究。以甲醛为例,在化学角度上讲,甲醛能够与二氧化硫衍生物发生反应,那么,在复杂的生物体内两者又是如何作用值得研究。两者是否会发生反应,发生反应后对生物体本身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至今仍未被研究。因此,发展一种能够检测二氧化硫与甲醛相互作用的方法对研究两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荧光成像法将荧光探针与显微成像仪器结合,利用目标分子与探针的相互作用引起荧光信号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靶向分子的检测。该方法具有多个优点:灵敏度高、专一性高、操作简单、对样品无损伤、能够实时原位成像。因此,荧光成像法被广泛用于医学和环境学等多个领域。通过文献调研,本论文拟弥补现阶段二氧化硫衍生物荧光探针的多个缺点,构建了五个检测二氧化硫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分别具有各自独特的性质。第一部分描述了一种双光子深红发射检测二氧化硫衍生物的比率型荧光探针(CP)。该探针将香豆素与派洛宁衍生物结合,以鎓盐离子作为二氧化硫衍生物反应位点。探针本身具有大的共轭体系,主要发射深红色荧光。当与二氧化硫衍生物作用后,其大的共轭体系被打断,释放具有双光子性质的香豆素荧光团,从而实现双发射变化检测二氧化硫衍生物。此外,探针CP能够超速、高灵敏地识别二氧化硫衍生物,响应二氧化硫衍生物前后,其荧光发射位移和荧光强度比值变化较大,能够高效检测生物体内短暂存在的二氧化硫衍生物。生物成像实验证明,这种独特的探针不仅在单光子和双光子模式下成功检测线粒体中二氧化硫衍生物,还能用于脑组织中及活体中二氧化硫衍生物的检测。第二部分工作中通过调节分子内供拉电子能力,构建了选择性较高的二氧化硫衍生物荧光探针(TCaP)。该探针以咔唑-苯并噻唑为荧光平台,鎓盐作为二氧化硫反应位点,TCaP本身呈现红色荧光,与二氧化硫衍生物作用后,主要发射蓝色荧光,从而实现比率型检测二氧化硫衍生物。TCaP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响应二氧化硫衍生物、抗干扰性强、检出限低,即使在极端pH或长时间光照下,都不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本章节设计的荧光探针TCaP对二氧化硫衍生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说明通过改变探针的推拉电子的能够改善探针对二氧化硫衍生物的选择性。本章设计策略为高选择性识别二氧化硫衍生物荧光探针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中,基于前两部分的研究以及迈克尔加成反应特性,本章精心设计了第一个可逆检测二氧化硫与甲醛的荧光探针(CaP)。通过调节探针分子内供拉电子体系,该探针不仅实现了高选择性识别二氧化硫,同时能够被甲醛高效可逆识别。CaP能够快速检测二氧化硫衍生物,然后短时间内被甲醛可逆,使探针荧光恢复。此外,探针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并且成功用于细胞内、外源性二氧化硫与甲醛的实时可逆检测。斑马鱼与小鼠成像实验说明该探针CaP能够可逆检测斑马鱼和小鼠中二氧化硫与甲醛。第四部分中,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RET)机理设计了可逆性检测二氧化硫衍生物和甲醛的比率型荧光探针(NP)。该探针以萘酰亚胺作荧光团为能量供体,通过哌嗪将其与苯并吡喃盐连接。由于FRET作用,探针本身发射苯并吡喃盐的红色荧光。与二氧化硫作用后,FRET机理消失,此时主要发射能量供体(萘酰亚胺)的荧光。然而,甲醛加入后,荧光又逐渐恢复至原始的红色。此外,该探针NP能够特异性识别二氧化硫衍生物,反应前后荧光强度比值变化较大,能够用于细胞内源性以及外源性二氧化硫与甲醛的可逆检测,并且该探针首次检测小鼠中内源性二氧化硫和内源性甲醛。第五部分中构建了检测核仁区域的二氧化硫和甲醛的比率型可逆荧光探针(DP)。该探针基于FRET机理,以丹酰氯作为能量供体,苯并吡喃盐作为受体。经过理论计算可知,该探针能够与核仁中RNA结合,并且首次成功用于细胞RNA区域中二氧化硫与甲醛的可逆成像。该探针不仅能够高速识别二氧化硫与甲醛,同时也成功用于小鼠中内源性二氧化硫与内源性甲醛的检测。

唐韬[7](2014)在《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以中平能化集团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膨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大量耗费以碳基能源为主的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以温室气体为主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酸雨、恶劣气候、烟雾等问题日益成为学界与政界关注的焦点,毫无疑问,温室气体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英国经济学家斯特恩在2006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每年全球花占全世界GDP1%的成本,可以节约占全世界GDP5%的资源环境治理代价(主要是减少温室气体)与风险。低碳经济实质上是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建立一套健康且高效的能源低碳经济体系,促使低碳能源发展的一种未来形态。本研究站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系统地研究煤电联产企业经营的共同特点、基本的循环经济现状。在此基础上,以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为例,详细地调研坑口电厂的低碳发展现状,分析具体经营过程中各种资源的利用现状,建立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不同的发展模式进行动态仿真,筛选出最适合坑口电厂低碳发展模式;制定坑口电厂低碳发展优化调控的具体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分析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热电冷气联产项目的国际发展趋势、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找出差距,找准热电冷气联产项目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企业科学、合理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未雨绸缪。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坑口电厂建厂至今煤泥、煤矸石等废物消费所产生的环境效益以及自身作为原材料消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并根据企业对社会发展以及就业等方面的贡献定量估算出企业的社会效益。2、构建坑口电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坑口电厂能源资源的特点、环境污染产生的环节与特征,分别从低碳经济、低碳消费、低碳能源三个视角来对坑口电厂低碳影响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具体指标进行分析并确定指标标准。3、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首先,明确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边界,主要考虑坑口电厂的低碳经济发展,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污染排放和资源利用问题,而不涉及企业的外部环境,将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划分为经济发展子系统、资源利用子系统、低碳环境子系统;然后,基于各子系统内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的因果回路;最后,建立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书写各变量的方程式。4、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仿真与调控基于上述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进行仿真模拟。首先,通过分析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的历史数据,对系统参数赋值,并进行模型的有效性检验;然后,对当前情况下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基于对当前情况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改变调控参数,另外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方案,分别进行仿真,对不同方案下的经济指标、能源消耗指标和低碳环境指标进行比较分析。5、坑口电厂低碳发展的实施路径和具体措施根据以上仿真结果与定量评估,制定坑口电厂低碳发展的具体目标,并提供相应的实施途径。本文从低碳经济视角出发,结合我国电力新能源火电产业发展的现状,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系统动力学理论、能源经济学理论、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机制理论、产业发展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构建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以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为例进行模拟仿真,得到以下儿个方面的结论:1、通过对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2009—2013年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坑口电厂2009-2013年低碳经济质量稳步提高,但2012年之后的增长趋势趋缓,主要因为:2012之前坑口电厂尚未进行全面的节能减排措施,技能减排潜力较大,2012年之后由于坑口电厂积极推行绿色企业与绿色发展的思路,电厂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效果。因此,坑口电厂在保持目前低碳发展道路的同时,下一步的低碳经济发展需突破传统的减排思维,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调整能源结构以及健全完善低碳发展管理体系等方面狠下功大,以期在创建绿色低碳企业的大道上不断突破低碳....跨越发展的瓶颈。2、分析当前情况下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仿真结果发现,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多数情况下处于亏损状态。虽然企业生产总值是逐年增加的,但是增长速度较慢,而且多数情况下企业利润都呈负值;在企业生产总值中,发电产值所占比例最大,但其比例是在逐年下降的,到2020年接近80%;其次是砌砖产值,其比重逐年增加,到2020年达到14.7%以上;供热产值最小,其比重也是在逐年增加的,2020年达到5%以上;因此,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应该增加发电量,提高发电产值,从而增加企业效益。正是由于发电量逐年相对减少,企业能源消耗总量以较小的速度逐年增加,其中能耗以矸为主,占总能牦的50%左右:可以进一步提高矸石消耗比例,降低甚至停止低质煤的消耗,降低能耗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在污染物的排放方面,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控制较好,但是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需要进一步加强。3、通过对三种不同方案下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目前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状态并不是最可取的,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是要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高碳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通过调控参数的改变与组合得到不同的低碳经济发展方案,根据不同方案的仿真结果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可以调整能源结构,即提高矸石利用比例,减少低质煤消耗比例,降低能耗成本;同时增加科技投资和环保投资,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污染物控制系数,控制各种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终实现电厂低碳经济的和谐发展。4、通过建立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模拟仿真,得出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的调控措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加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包括进厂煤管理、节电管理、设备运行管理等。(2)采取节能技术改造和污染控制措施。(3)营建一个有利于坑口电厂节能减排的良好外部环境,从而有效引导坑口电厂减排的逐步演化。

李肖冰[8](2015)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短缺问题成了影响我国高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时也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能源、经济、环境、人口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要协调我国能源、经济、环境、人口系统四者之间的关系,并清楚了解我国目前的能源供需状况,从而针对能源短缺问题做出重大的决策,这样才能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论文在能源供求的相关理论和预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能源供求的发展现状,建立了中国能源需求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进行了仿真分析,运用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对我国的主要能源生产总量进行了预测分析,最后分析了到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量与生产量的缺口。首先,对能源需求系统的各子系统的指标构成情况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得出了系统动力学流图与方程,并对中国能源需求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得出了到2030年的中国能源消耗的预测结果。然后,通过运用灰色系统的GM(1,1)预测模型、曲线回归预测模型、定权重组合预测模型和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分别对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生产总量进行预测分析,得出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煤炭产量所占的比重仍然最大,其次依次为水电核电、天然气、石油,其中天然气、水电核电产量所占比重保持增长的趋势,煤炭、石油产量所占比重则延续下降的趋势。最后,分析了2013年到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量与生产量的缺口。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我国应加大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降低工业、建筑业所占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来保障我国能源的可持续供应,从而实现经济与能源的协调发展。通过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降低各行业的能耗强度,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的消费量和生产量缺口就会大幅度的下降,这是能源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魏淑甜[9](2007)在《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效应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及其形成的酸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等方面已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基于市场的、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环境经济手段,在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运用于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的效应评价。首先,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了系统动力学应用以及排污权交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其次,界定了系统动力学的相关概念并说明了结构模型化原理和应用流程;然后,概述了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溯源,分析了国内外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现状,包括排污权交易政策在国外的应用与实践、我国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现状;在上述章节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运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系统管理原理的思想,使用系统动力学的专用建模软件Vensim,建立了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效应的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运用Vensim软件,进行计算机仿真,运行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效应的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并进行反复多次的政策模拟,分别对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二氧化硫排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的经济效应以及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并对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产生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的经济效应、环境效应以及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效率,进行了仿真结果分析。论文最后基于评价模型的仿真结果提出了如下三点建议:第一,健全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确保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实施;第二,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提高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的效率;第三,提高政府监管能力,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郭少鹏[10](2015)在《湿式氨法烟气脱硫及结合臭氧氧化实现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式氨法烟气脱硫技术不仅可实现烟气的高效脱硫,还能回收高质量的硫酸铵化肥副产品,符合当前形势下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双重要求,近年来在燃煤烟气SO2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氨法烟气脱硫的基础上结合臭氧氧化工艺发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在脱除烟气中的8O2和NOx的同时,还可回收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产品,研究和应用的潜力较大。本文对氨法脱硫吸收产物-亚硫酸铵的氧化和催化氧化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在鼓泡反应器中对湿式氨法烟气脱硫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探讨了产物氧化的反应机理;探究了臭氧的自身分解规律和对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氧化行为,并在鼓泡反应器中对氨同时吸收SO2和NOx的反应进行了探讨。通过间歇式密闭均相反应器,研究了(NH4)2SO3在高纯水中的本征氧化动力学,确定了各反应物的反应级数和表观活化能;通过曝气搅拌反应器,对(NH4)2SO3的宏观氧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证实氧的扩散是(NH4)2SO3氧化的速率控制步骤。通过间歇式密闭均相反应器,对不同催化剂条件下(NH4)2SO3的氧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FeCl2作为氨法烟气脱硫副产物的催化氧化剂。通过曝气搅拌反应器,研究了Fe2+催化条件下(NH4)2SO3的宏观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NH4)2SO3浓度呈1.0级响应,对Fe2+浓度呈0.4级响应,计算得到表观活化能为29.78kJ/mol。采用鼓泡反应器分别对产物常规氧化和催化氧化的氨法烟气脱硫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各操作参数对脱硫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鼓泡反应器对烟气量和烟气S02浓度变化有良好的耐冲击能力,较大的烟气量、较高的烟气O2含量和较小的烟气S02浓度有利于氨法脱硫工艺的副产物回收,催化剂的加入使体系的有效吸收容量有所减小,催化剂浓度的升高会缩短体系高效脱硫的持续时间。反应过程中吸收液pH值的变化可分为缓慢下降阶段、快速下降阶段和再次缓慢下降阶段三个部分,分别以pH值为7.0和4.0左右为分界;当pH值大于4.0左右时,脱硫率高达99%以上,低于该pH值水平后,脱硫率迅速下降。对03的自身分解规律和03对S02及NO的氧化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03分解的主要因素,03初始浓度变化对其分解率影响微弱。03投加量是影响NO氧化效果的最关键因素,NO和S02浓度变化、烟气停留时间和烟气含氧量等因素对NO氧化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只要控制03:NO摩尔比值为1,NO氧化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依靠鼓泡反应装置,研究了不同参数条件对氨同时吸收S02和NO、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率在各操作条件下均稳定在99%以上,NOx的脱除率随n[O3]/n[NO]和烟气S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烟气NO浓度和烟气O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较大的烟气量、较多的臭氧投加量、较高的烟气O2含量均对反应的产物回收有利。吸收液pH值的变化可分为缓慢下降阶段、快速下降阶段和再次缓慢下降阶段三个部分,分别以pH值为8.5和4.0左右为分界;当pH值大于4-0左右时,脱硫率和脱硝率均稳定在较高水平,低于该pH值水平后,脱硫率和脱硝率迅速下降。

二、二氧化硫氧化的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氧化硫氧化的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产物资源化的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二氧化硫污染背景
    1.2 二氧化硫的污染与危害
        1.2.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2.2 对生态的危害
        1.2.3 对建筑物和材料的危害
    1.3 主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1.3.1 概述
        1.3.2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简介
        1.3.3 烟气脱硫技术在我国应用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
        1.4.1 湿式镁法烟气脱硫原理
        1.4.2 湿式镁法烟气脱硫系统
        1.4.3 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典型工艺及其特点
        1.4.4 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与石灰石-石膏法的比较
        1.4.5 国内外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1.4.6 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优势
    1.5 本课题研究背景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2.1 亚硫酸盐氧化及抑制氧化的本征反应动力学实验装置与方法
    2.2 亚硫酸镁氧化及抑制氧化的宏观反应动力学实验装置与方法
    2.3 鼓泡反应器中湿式镁法烟气脱硫实验装置与方法
    2.4 喷淋塔中湿式镁法烟气脱硫实验装置与方法
    2.5 不同浆液条件下湿式镁法烟气脱硫产物分析实验装置与方法
    2.6 实验仪器与药品
        2.6.1 实验仪器
        2.6.2 实验试剂
    2.7 分析方法
第3章 亚硫酸盐氧化反应动力学
    3.1 高纯水中亚硫酸盐氧化的本征反应动力学
        3.1.1 反应分级数的确定
        3.1.2 反应活化能的确定
    3.2 去离子水中亚硫酸盐氧化的本征反应动力学
        3.2.1 反应分级数的确定
        3.2.2 反应活化能的确定
    3.3 自来水中亚硫酸盐氧化的本征反应动力学
        3.3.1 反应分级数的确定
        3.3.2 反应活化能的确定
    3.4 不同水质时亚硫酸盐氧化本征反应动力学结果的比较
    3.5 硫酸镁氧化的宏观反应动力学
        3.5.1 亚硫酸镁浓度的影响
        3.5.2 硫酸镁浓度的影响
        3.5.3 pH值的影响
        3.5.4 空气流量的影响
        3.5.5 温度的影响
    3.6 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
        3.6.1 亚硫酸镁的溶解
        3.6.2 本征反应
        3.6.3 氧的扩散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抑制亚硫酸盐氧化的反应动力学
    4.1 抑制亚硫酸盐氧化的本征反应动力学
        4.1.1 硫代硫酸钠作为抑制剂时的本征反应动力学
        4.1.2 醇作为抑制剂时的本征反应动力学
        4.1.3 苯酚作为抑制剂时的本征反应动力学
        4.1.4 间苯二酚作为抑制剂时的本征反应动力学
        4.1.5 亚硫酸盐抑制氧化机理
    4.2 最佳抑制剂的确定
    4.3 抑制亚硫酸镁氧化的宏观反应动力学
        4.3.1 亚硫酸镁浓度的影响
        4.3.2 硫代硫酸钠抑制剂浓度的影响
        4.3.3 pH值的影响
        4.3.4 空气流量的影响
        4.3.5 温度的影响
        4.3.6 宏观反应动力学方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鼓泡反应器中产物常规氧化的湿式镁法烟气脱硫研究
    5.1 烟气量的影响
        5.1.1 烟气量变化实验条件
        5.1.2 不同烟气量时的脱硫过程对比
    5.2 烟气SO_2浓度的影响
        5.2.1 烟气SO_2浓度变化实验条件
        5.2.2 不同烟气SO_2浓度时的脱硫过程对比
    5.3 烟气O_2含量的影响
        5.3.1 烟气O_2含量变化实验条件
        5.3.2 不同烟气O_2含量时的脱硫过程对比
    5.4 浆液MgSO_4浓度的影响
        5.4.1 浆液MgSO_4浓度变化实验条件
        5.4.2 不同浆液MgSO_4浓度时的脱硫过程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鼓泡反应器中产物抑制氧化的湿式镁法烟气脱硫研究
    6.1 烟气量的影响
        6.1.1 烟气量变化实验条件
        6.1.2 不同烟气量时的脱硫过程对比
    6.2 烟气SO_2浓度的影响
        6.2.1 烟气SO_2浓度变化实验条件
        6.2.2 不同烟气SO_2浓度时的脱硫过程对比
    6.3 烟气O_2含量的影响
        6.3.1 烟气O_2含量变化实验条件
        6.3.2 不同烟气O_2含量时的脱硫过程对比
    6.4 Na_2S_2O_3浓度的影响
        6.4.1 Na_2S_2O_3浓度变化实验条件
        6.4.2 不同Na_2S_2O_3浓度时的脱硫过程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喷淋塔中产物常规氧化的湿式镁法烟气脱硫研究
    7.1 烟气量的影响
        7.1.1 烟气量变化实验条件
        7.1.2 不同烟气量时的脱硫过程对比
    7.2 烟气SO_2浓度的影响
        7.2.1 烟气SO_2浓度变化实验条件
        7.2.2 不同烟气SO_2浓度时的脱硫过程对比
    7.3 液气比的影响
        7.3.1 液气比变化实验条件
        7.3.2 不同液气比时的脱硫过程对比
    7.4 喷嘴位置及层数的影响
        7.4.1 喷嘴位置及层数变化实验条件
        7.4.2 不同喷嘴位置及层数时的脱硫过程对比
    7.5 浆液浓缩度的影响
        7.5.1 浆液浓缩度变化实验条件
        7.5.2 浆液浓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7.5.3 浆液浓缩度对浆液pH值的影响
        7.5.4 浆液浓缩度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7.5.5 浆液浓缩度对浆液密度的影响
        7.5.6 浆液浓缩度对浆液含固量的影响
        7.5.7 浆液浓缩度对浆液氯离子浓度的影响
    7.6 产物常规氧化的湿式镁法烟气脱硫传质模型
        7.6.1 SO_2的气液平衡
        7.6.2 气侧传质
        7.6.3 液侧传质
        7.6.4 SO_2的外部传质
        7.6.5 传质系数计算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喷淋塔中产物抑制氧化的湿式镁法烟气脱硫研究
    8.1 烟气量的影响
        8.1.1 烟气量变化实验条件
        8.1.2 不同烟气量时的脱硫过程对比
    8.2 烟气SO_2浓度的影响
        8.2.1 烟气SO_2浓度变化实验条件
        8.2.2 不同烟气SO2浓度时的脱硫过程对比
    8.3 液气比的影响
        8.3.1 液气比变化实验条件
        8.3.2 不同液气比时的脱硫过程对比
    8.4 喷嘴位置及层数的影响
        8.4.1 喷嘴位置及层数变化实验条件
        8.4.2 不同喷嘴位置和层数时的脱硫过程对比
    8.5 抑制剂浓度的影响
        8.5.1 抑制剂浓度变化实验条件
        8.5.2 不同抑制剂浓度时的脱硫过程对比
        8.5.3 抑制剂费用核算
    8.6 产物抑制氧化的湿式镁法烟气脱硫过程模拟
    8.7 不同浆液条件下湿式镁法烟气脱硫产物分析
        8.7.1 终止pH值的影响
        8.7.2 Mg(OH)_2初始浓度的影响
        8.7.3 脱硫富液固液分离方法的选择
    8.8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二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2)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副产品再生循环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我国发展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的必要性
        1.1.1 我国能源、资源特点和环保现状
        1.1.2 烟气脱硫技术
        1.1.3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2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工业化应用进展
        1.2.1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的典型代表工艺
        1.2.2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
        1.2.3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工业化过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2.4 流化床焙烧工艺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技术路线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氧化镁烟气脱硫副产品物料特性和大型热态实验装置的设计调试
    2.1 物料的物理特性对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的影响
    2.2 实验概况
    2.3 实验条件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 氧化镁烟气脱硫副产品大型热态实验装置系统概况
        2.5.1 实验的目的及方法
        2.5.2 实验系统及工作流程简介
        2.5.3 实验系统的主要构成
    2.6 实验系统操作步骤
        2.6.1 粉碎机粉碎物料操作步骤
        2.6.2 焙烧系统操作说明
    2.7 点火操作步骤
    2.8 焙烧炉点火升温
        2.8.1 烘炉实验
        2.8.2 炉内温升特性
    2.9 本章小结
3 氧化镁烟气脱硫副产品热解和动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热分析
    3.3 动力学分析
        3.3.1 速率常数
        3.3.2 动力学模型函数
    3.4 热分析实验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1 热失重分析
        3.5.2 动力学分析
        3.5.3 氧气对副产品热解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氧化镁烟气脱硫副产品再生获取SO_2的可行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工况安排
    4.3 计算
        4.3.1 计算模型
        4.3.2 计算模型假设
        4.3.3 组分的质量和热量守恒方程
    4.4 结果和讨论
        4.4.1 计算验证
        4.4.2 计算结果分析
        4.4.3 经济可行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氧化镁烟气脱硫副产品再生获取SO_2和MgO的热态实验研究
    5.1 实验概况
        5.1.1 物料特性
        5.1.2 实验方法
        5.1.3 炉温沿炉膛高度方向的分布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1 炉内燃烧状况分析
        5.2.2 影响焙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因素分析
        5.2.3 粒径分布测试分析
        5.2.4 焙烧产物的电子扫描显微镜成像分析
        5.2.5 焙烧产物氧化镁的活性分析
        5.2.6 焙烧产物的颜色
    5.3 本章小结
6 焙烧炉内燃烧过程及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6.1 引言
    6.2 焙烧炉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
        6.2.1 网格划分
        6.2.2 网格数和网格质量检测
    6.3 焙烧炉内天然气燃烧的数值模拟
        6.3.1 边界条件
        6.3.2 数学模型
    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6.4.1 焙烧炉内的温度分布
        6.4.2 速度分布
        6.4.3 湍动能和湍流强度
        6.4.4 z轴方向上不同位置处xy平面上的速度梯度
    6.5 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6.5.1 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方法
        6.5.2 颗粒随机轨道模型
        6.5.3 气固两相流动的模拟结果与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氧化镁脱硫副产品的热解与动力学
        7.1.2 氧化镁脱硫副产品再生获取SO_2的可行性分析
        7.1.3 氧化镁脱硫副产品再生获取SO_2和MgO的热态实验研究
        7.1.4 焙烧炉内燃烧过程及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3)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过程的吸收、氧化及结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我国燃煤电站二氧化硫的污染现状
    1.2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发展及特点
        1.2.1 湿法烟气脱硫
        1.2.2 干法烟气脱硫
        1.2.3 半干法烟气脱硫
    1.3 课题背景和主要内容
        1.3.1 课题背景
        1.3.2 主要内容
2 石灰石-石膏湿法二氧化硫吸收及亚硫酸盐氧化的研究进展
    2.1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特点
        2.1.1 典型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2.1.2 湿法脱硫系统运行的主要特点
    2.2 湿法烟气脱硫过程中二氧化硫吸收的研究进展
        2.2.1 二氧化硫吸收的气液传质研究
        2.2.2 二氧化硫吸收增强因子的研究
        2.2.3 二氧化硫吸收模型研究
    2.3 湿法烟气脱硫过程中亚硫酸盐氧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增强因子的石灰石-石膏湿法二氧化硫吸收过程的机理研究
    3.1 前言
    3.2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实验台装置
    3.3 二氧化硫吸收模型
        3.3.1 模型的理论基础
        3.3.2 二氧化硫的吸收过程
        3.3.3 吸收过程中气液传质系数的确定
        3.3.4 吸收过程中各组分的反应速率
        3.3.5 吸收过程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
        3.3.6 计算结果分析
        3.3.7 数值模拟
    3.4 增强因子对二氧化硫吸收的影响
    3.5 基于增强因子的喷淋塔内二氧化硫浓度场分布
    3.6 运行参数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3.6.1 吸收塔入口二氧化硫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3.6.2 吸收塔入口烟速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3.6.3 喷嘴数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3.6.4 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石灰石-石膏湿法浆池内氧气的传质过程研究
    4.1 前言
    4.2 氧气的传质模型
        4.2.1 两相流模型
        4.2.2 氧气的传质速率
        4.2.3 网格及边界条件
    4.3 实验装置及方法
        4.3.1 实验装置
        4.3.2 实验方法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氧气传质过程中速度场矢量分布
        4.4.2 氧气传质过程中浓度分布
        4.4.3 氧气传质过程模拟值与实验结果对比
    4.5 本章小结
5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中亚硫酸盐氧化的机理研究
    5.1 前言
    5.2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中亚硫酸盐氧化反应动力学特性
        5.2.1 亚硫酸根氧化本征化学反应速率
        5.2.2 催化条件下亚硫酸根氧化化学反应速率
        5.2.3 亚硫酸钙的溶解速率
        5.2.4 氧气的传质速率
        5.2.5 总反应速率
    5.3 实验装置及方法
        5.3.1 氧化实验装置
        5.3.2 实验中所用到的测量方法
        5.3.3 实验步骤
        5.3.4 数据处理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1 初始亚硫酸根浓度对于氧化速率的影响
        5.4.2 空气流量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5.4.3 温度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5.4.4 pH值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5.4.5 铁锰离子对于氧化速率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过程中结晶的机理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方法
        6.2.1 实验装置及步骤
        6.2.2 实验参数的确定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6.3.1 温度对二水硫酸钙结晶的影响
        6.3.2 Mg~(2+)和Fe~(3+)对二水硫酸钙晶体结晶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本文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新型复合吸收剂液相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危害及排放控制形势
    1.2 脱硫脱硝技术概述
        1.2.1 脱硫技术
        1.2.2 脱硝技术
        1.2.3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1.3 论文研究背景
        1.3.1 亚氯酸钠同时脱硫脱硝研究进展
        1.3.2 次氯酸钠同时脱硫脱硝研究现状
        1.3.3 H_2O_2同时脱硫脱硝研究进展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液相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方法
    2.1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液相溶解特性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装置
        2.2.2 实验步骤
        2.2.3 实验试剂及气体
    2.3 分析方法
        2.3.1 脱除效率计算
        2.3.2 反应过程热力学分析
        2.3.3 反应动力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亚氯酸钠/次氯酸钠复合吸收剂液相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及机理研究
    3.1 亚氯酸钠/次氯酸钠复合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3.1.1 溶液pH值对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3.1.2 亚氯酸钠及次氯酸钠浓度对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3.1.3 进气流量对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3.1.4 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初始浓度对脱硝效率的影响
        3.1.5 温度对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3.2 亚氯酸钠/次氯酸钠复合吸收剂液相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机理实验研究
        3.2.1 产物分析方法
        3.2.2 亚氯酸钠与次氯酸钠作用机理
        3.2.3 亚氯酸钠/次氯酸钠溶液脱硫脱硝机理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亚氯酸钠/次氯酸钠复合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动力学研究
    4.1 亚氯酸钠/次氯酸钠溶液脱硫脱硝反应热力学分析
    4.2 亚氯酸钠/次氯酸钠复合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动力学分析
        4.2.1 复合吸收剂脱硫反应动力学
        4.2.2 复合吸收剂脱硝反应动力学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过氧化氢/氢氧化钠复合吸收剂液相同时脱硫脱硝实验及机理研究
    5.1 过氧化氢溶液同时脱硫脱硝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5.1.1 吸收液初始pH值对脱除效率的影响
        5.1.2 反应温度对脱除效率的影响
        5.1.3 初始过氧化氢浓度对脱除效率的影响
        5.1.4 烟气流量对脱除效率的影响
    5.2 过氧化氢/氢氧化钠复合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机理实验研究
        5.2.1 过氧化氢碱性分解机理实验研究
        5.2.1.1 实验分析
        5.2.1.2 机理分析
        5.2.1.3 动力学分析
        5.2.2 过氧化氢/氢氧化钠复合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机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过氧化氢/氢氧化钠溶液同时脱硫脱硝反应宏观动力学研究
    6.1 过氧化氢/氢氧化钠复合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过程动力学过程
    6.2 过氧化氢/氢氧化钠复合吸收剂脱硫反应宏观动力学
    6.3 过氧化氢/氢氧化钠复合吸收剂脱硝反应宏观动力学
    6.4 过氧化氢/氢氧化钠复合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反应宏观动力学
        6.4.1 同时脱硫脱硝宏观动力学模型关联
        6.4.2 二氧化硫吸收与一氧化氮吸收之间相互作用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过氧化氢/氢氧化钠溶液同时脱硫脱硝过程传质反应动力学
    7.1 常用的传质模型
    7.2 鼓泡反应器的流动特性
        7.2.1 气泡直径及气体含率
        7.2.2 气泡停留时间t_p确定
    7.3 过氧化氢碱性溶液同时脱硫脱硝过程传质反应动力学
        7.3.1 扩散系数D的确定
        7.3.1.1 液相扩散系数
        7.3.1.2 气相扩散系数
        7.3.2 气液传质系数的确定
        7.3.3 脱硫脱硝传质反应特性
        7.3.3.1 脱硫传质反应特性
        7.3.3.2 脱硝传质反应特性
        7.3.3.3 同时脱硫脱硝传质反应特性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5)二氧化硫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二氧化硫及其重要性
        1.2.1 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威胁
        1.2.2 二氧化硫衍生物用于食品防腐保鲜
        1.2.3 二氧化硫代谢及其生理功能
    1.3 荧光分析技术
        1.3.1 荧光发展史
        1.3.2 荧光显微镜发展史
    1.4 荧光探针概述
        1.4.1 荧光探针设计原理
        1.4.2 荧光探针传感机制
        1.4.3 二氧化硫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第二章 可逆型二氧化硫成像荧光探针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器
        2.2.2 主要实验药品和试剂
        2.2.3 探针2-1 合成路径
        2.2.4 细胞培养和成像
        2.2.5 斑马鱼培养和成像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探针2-1 对二氧化硫的光谱响应
        2.3.2 探针2-1-二氧化硫加成体系对过氧化氢的光谱响应
        2.3.3 探针2-1 对二氧化硫的选择性和动力学研究
        2.3.4 探针2-1 对二氧化硫反应机理验证
        2.3.5 探针2-1 用于细胞内二氧化硫荧光成像
        2.3.6 探针2-1 用于斑马鱼体内二氧化硫荧光成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控双位点荧光探针二氧化硫精准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实验器材
        3.2.2 主要实验药品和试剂
        3.2.3 探针3-1 的合成路径
        3.2.4 细胞培养和成像
        3.2.5 活体成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探针3-1 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3.3.2 探针3-1 对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紫外和荧光光谱响应
        3.3.3 探针3-1 对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选择性和动力学研究
        3.3.4 探针3-1 对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识别机制研究
        3.3.5 探针3-1 用内源性和外源性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荧光成像
        3.3.6 探针3-1 用于小鼠体内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荧光成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控溶酶体靶向荧光探针二氧化硫精准检测及疾病评估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实验器材
        4.2.2 主要实验药品和试剂
        4.2.3 探针4-1 的合成路径
        4.2.4 细胞培养和成像
        4.2.5 组织切片成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探针4-1 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4.3.2 探针4-1 对二氧化硫的荧光和紫外识别性能
        4.3.3 探针4-1 对二氧化硫的选择性和动力学研究
        4.3.4 探针4-1 对二氧化硫的识别机制研究
        4.3.5 探针4-1 用于溶酶体内二氧化硫荧光成像
        4.3.6 探针4-1 用于小肠组织二氧化硫荧光成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位点荧光探针监测细胞和肿瘤中二氧化硫代谢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实验器材
        5.2.2 主要实验药品和试剂
        5.2.3 探针5-1 的合成路径
        5.2.4 细胞培养和成像
        5.2.5 活体成像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探针5-1 ICT-FRET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5.3.2 探针5-1 对二氧化硫和谷胱甘肽的荧光和紫外光谱响应
        5.3.3 探针5-1 对二氧化硫和谷胱甘肽的动力学和选择性测试
        5.3.4 探针5-1 对谷胱甘肽和二氧化硫的响应机制研究
        5.3.5 探针5-1 用于谷胱甘肽和二氧化硫的细胞荧光成像
        5.3.6 探针5-1 用于活体谷胱甘肽和二氧化硫荧光成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本论文中主要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图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新型二氧化硫衍生物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荧光的产生
    1.3 荧光探针的设计
        1.3.1 结合型荧光探针
        1.3.2 化学反应型荧光探针
        1.3.3 置换型荧光探针
    1.4 荧光探针响应机理
        1.4.1 分子内电荷转移(ICT)
        1.4.2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1.4.3 光致电子转移(PET)
        1.4.4 聚集诱导发光(AIE)
        1.4.5 键能共振能量转移(TBET)
        1.4.6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
    1.5 检测二氧化硫衍生物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1.5.1 基于乙酰丙酸的脱保护作用
        1.5.2 以醛基为响应位点的二氧化硫衍生物荧光探针
        1.5.3 基于C=C双键亲核加成的二氧化硫荧光探针
    1.6 论文构思
第二章 高灵敏性二氧化硫衍生物比率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2.1 引言
    2.2 二氧化硫衍生物荧光探针CP的设计思路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3.2 探针CP的合成步骤
        2.3.3 探针CP对二氧化硫衍生物响应的光谱测试
        2.3.4 探针CP对二氧化硫衍生物响应的检出限测试
        2.3.5 细胞培养及细胞毒性实验测试
        2.3.6 细胞成像实验
        2.3.7 组织成像实验
        2.3.8 斑马鱼成像实验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2.4.2 探针CP响应二氧化硫衍生物的滴定光谱
        2.4.3 探针CP响应二氧化硫衍生物的机理
        2.4.4 探针CP响应二氧化硫衍生物的动力学及稳定性
        2.4.5 探针CP选择性测试
        2.4.6 pH对探针CP的影响
        2.4.7 探针CP的细胞毒性
        2.4.8 细胞中二氧化硫衍生物荧光成像
        2.4.9 脑组织中二氧化硫衍生物成像
        2.4.10 斑马鱼中二氧化硫衍生物成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特异性识别二氧化硫衍生物比率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应用
    3.1 引言
    3.2 特异性识别二氧化硫衍生物比率荧光探针TCaP的设计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3.2 探针TCaP的合成步骤
        3.3.3 探针TCaP对二氧化硫衍生物响应的光谱测试
        3.3.4 探针TCaP对二氧化硫衍生物响应的检出限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探针TCaP的合成与表征
        3.4.2 探针TCaP响应二氧化硫的吸收与荧光光谱
        3.4.3 探针TCaP响应二氧化硫衍生物的动力学及稳定性
        3.4.4 探针TCaP选择性测试
        3.4.5 p H对探针TCa P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逆性二氧化硫衍生物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4.1 引言
    4.2 可逆性识别二氧化硫衍生物荧光探针CaP的设计思路
    4.3 实验部分
        4.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4.3.2 探针CaP的合成步骤
        4.3.3 探针CaP对二氧化硫衍生物响应的光谱测试
        4.3.4 探针CaP对二氧化硫衍生物响应的检出限测试
        4.3.5 探针CaP响应二氧化硫与甲醛的可逆性
        4.3.6 细胞培养及细胞毒性实验测试
        4.3.7 探针CaP检测细胞中二氧化硫与甲醛的相互作用
        4.3.8 细胞中二氧化硫与甲醛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影响
        4.3.9 探针CaP检测斑马鱼中二氧化硫与甲醛相互作用的成像实验
        4.3.10 探针CaP检测小鼠中二氧化硫与甲醛相互作用的成像实验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探针CaP的合成与表征
        4.4.2 探针CaP的可逆性质
        4.4.3 探针CaP可逆性的机理验证
        4.4.4 探针CaP可逆性循环实验
        4.4.5 探针CaP可逆检测二氧化硫衍生物与甲醛的动力学及其稳定性
        4.4.6 探针CaP选择性测试
        4.4.7 pH对探针CaP的影响
        4.4.8 探针CaP的细胞毒性
        4.4.9 探针CaP检测细胞中二氧化硫与甲醛的相互作用
        4.4.10 细胞中二氧化硫与甲醛作用的生物学影响
        4.4.11 探针CaP检测细胞内源性二氧化硫与甲醛的相互作用
        4.4.12 探针CaP检测斑马鱼外源性二氧化硫与甲醛的相互作用
        4.4.13 探针CaP检测小鼠中外源性二氧化硫与甲醛的相互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FRET机理构建可逆性二氧化硫衍生物比率荧光探针
    5.1 引言
    5.2 基于FRET机理的可逆性二氧化硫衍生物荧光探针NP的设计思路
    5.3 实验部分
        5.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5.3.2 探针NP的合成步骤
        5.3.3 探针NP对二氧化硫衍生物响应的光谱测试
        5.3.4 探针NP对二氧化硫衍生物响应的检出限测试
        5.3.5 探针NP响应二氧化硫与甲醛的可逆性
        5.3.6 细胞培养及细胞毒性实验
        5.3.7 可逆探针NP检测细胞中二氧化硫与甲醛
        5.3.8 探针NP检测小鼠中二氧化硫与甲醛相互作用的成像实验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探针NP的合成与表征
        5.4.2 探针NP的可逆性质
        5.4.3 探针NP可逆性的机理验证
        5.4.4 探针NP可逆性的循环实验
        5.4.5 探针NP可逆检测二氧化硫衍生物与甲醛的动力学及其稳定性
        5.4.6 探针NP选择性测试
        5.4.7 pH对探针NP的影响
        5.4.8 探针NP的细胞毒性
        5.4.9 探针NP检测细胞中外源性二氧化硫与甲醛的相互作用
        5.4.10 探针NP检测细胞内源性二氧化硫与甲醛
        5.4.11 探针NP检测小鼠外源性二氧化硫与甲醛
        5.4.12 探针NP检测小鼠中内源性二氧化硫
        5.4.13 探针NP检测小鼠中内源性二氧化硫与内源性甲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FRET机理构建可逆性检测核仁区域的二氧化硫衍生物比率荧光探针
    6.1 引言
    6.2 可逆性检测核仁区域的二氧化硫衍生物比率荧光探针DP的设计思路
    6.3 实验部分
        6.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6.3.2 探针DP的合成步骤
        6.3.3 探针DP对二氧化硫衍生物响应的光谱测试
        6.3.4 探针DP对二氧化硫衍生物响应的检出限测试
        6.3.5 探针DP响应二氧化硫与甲醛的可逆性
        6.3.6 细胞培养及细胞毒性实验测试
        6.3.7 可逆探针DP检测细胞中二氧化硫与甲醛
        6.3.8 探针DP定位核仁区域细胞成像实验
        6.3.9 探针DP检测小鼠中二氧化硫与甲醛相互作用的成像实验
    6.4 结果与讨论
        6.4.1 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6.4.2 探针DP的可逆性质
        6.4.3 探针DP可逆性的机理验证
        6.4.4 探针DP可逆性的循环实验
        6.4.5 探针DP可逆检测二氧化硫衍生物与甲醛的动力学及其稳定性
        6.4.6 探针DP选择性测试
        6.4.7 pH对探针DP的影响
        6.4.8 探针DP的细胞毒性
        6.4.9 探针DP检测细胞中外源性二氧化硫与甲醛的相互作用
        6.4.10 探针DP定位核仁的机理
        6.4.11 探针DP检测细胞内源性二氧化硫与甲醛
        6.4.12 探针DP检测小鼠外源性二氧化硫与甲醛
        6.4.13 探针DP检测小鼠内源性二氧化硫
        6.4.14 探针DP检测小鼠内源性二氧化硫与内源性甲醛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附录

(7)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以中平能化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低碳经济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系统动力学在煤炭中的应用综述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3 拟解决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低碳经济理论概述
        2.1.1 低碳经济的理论探源
        2.1.2 相关概念比较
        2.1.3 不同行业碳排量的测算
    §2.2 工业生态学
    §2.3 循环经济理论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环境控制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平能化集团及坑口电厂现状分析
        3.1.1 中平能化集团概况及其现状
        3.1.2 坑口电厂概况
    §3.2 坑口电厂能源系统与能源消费
        3.2.1 生产工艺概况
        3.2.2 用能概况及能源流程
        3.2.3 能源消费状况
    §3.3 坑口电厂污染系统分析
    §3.4 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潜力计算
        3.4.1 能耗计算
        3.4.2 主要设备运行效率计算
        3.4.3 污染排放分析
        3.4.4 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评价
    §4.1 熵值法简介
        4.1.1 熵的概念
        4.1.2 熵值法的基本原理
        4.1.3 熵值法评价的基本步骤
    §4.2 灰色关联分析法简介
        4.2.1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
        4.2.2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步骤
        4.2.3 灰色关联分析的局限性
    §4.3 TOPSIS分析简介
        4.3.1 TOPSIS法概述
        4.3.2 传统TOPSIS法的基本步骤
        4.3.3 传统TOPSIS法的局限性
    §4.4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TOPSIS的综合评价模型
        4.4.1 综合评价模型介绍
        4.4.2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TOPSIS的评价步骤
    §4.5 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评价实证研究
        4.5.1 评价指标体系
        4.5.2 评价过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
    §5.1 系统动力学概述
        5.1.1 系统动力学中的基本概念
        5.1.2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
        5.1.3 社会经济系统与系统动力学
    §5.2 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总体结构
        5.2.1 建模目的
        5.2.2 确定系统边界
    §5.3 经济发展子系统模型
        5.3.1 经济发展子系统的因果回路
        5.3.2 经济发展子系统的变量与流图
        5.3.3 经济发展子系统的方程式
    §5.4 资源利用子系统模型
        5.4.1 资源利用子系统的因果回路
        5.4.2 资源利用子系统的变量与流图
        5.4.3 资源利用子系统的方程式
    §5.5 低碳环境子系统模型
        5.5.1 低碳环境子系统的因果回路
        5.5.2 低碳环境子系统的变量与流图
        5.5.3 低碳环境子系统的方程式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仿真与调控
    §6.1 系统参数的确定
    §6.2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6.3 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6.4 系统的政策调控与分析
        6.4.1 方案一
        6.4.2 方案二
        6.4.3 方案三
        6.4.4 三种方案的比较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调控措施
    §7.1 能源调控对策分析
    §7.2 节能技术项目对策分析
    §7.3 污染控制对策措施分析
    §7.4 二氧化碳减排对策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论文结论
    §8.2 本论文下一步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8)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中国能源供求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中国能源供求研究背景
        1.1.2 中国能源供求研究意义
    1.2 能源供求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能源与经济、环境、人口关系研究现状
        1.2.2 能源需求研究现状
        1.2.3 能源供给研究现状
        1.2.4 能源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1.2.5 综述小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中国能源需求各子系统指标的确定
    2.1 经济子系统指标的确定
        2.1.1 产业结构指标的确定
        2.1.2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确定
    2.2 能源子系统指标的确定
        2.2.1 煤炭相关指标的确定
        2.2.2 石油相关指标的确定
        2.2.3 天然气相关指标的确定
        2.2.4 电力相关指标的确定
        2.2.5 水电核电指标的确定
    2.3 环境子系统指标的确定
        2.3.1 二氧化碳指标的确定
        2.3.2 二氧化硫指标的确定
    2.4 人口子系统指标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能源需求系统动力学模型
    3.1 系统动力学仿真建模理论基础
        3.1.1 系统动力学理论基本点与特点
        3.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3.2 中国能源需求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2.1 系统动力学流图
        3.2.2 系统动力学方程
    3.3 中国能源需求系统预测分析
        3.3.1 能源总消耗预测分析
        3.3.2 煤炭消耗预测分析
        3.3.3 石油消耗预测分析
        3.3.4 天然气消耗预测分析
        3.3.5 电力生产与消耗预测分析
        3.3.6 水电核电消耗预测分析
        3.3.7 二氧化碳预测分析
        3.3.8 二氧化硫预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能源生产预测
    4.1 中国能源生产预测模型
        4.1.1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4.1.2 曲线回归预测模型
        4.1.3 定权重组合预测模型
        4.1.4 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
    4.2 中国煤炭生产总量预测
        4.2.1 中国煤炭产量的GM(1,1)预测模型
        4.2.2 中国煤炭产量的回归预测模型
        4.2.3 中国煤炭生产总量的定权重组合预测模型
        4.2.4 中国煤炭生产总量的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
    4.3 中国石油生产总量预测
        4.3.1 中国石油产量的GM(1,1)预测模型
        4.3.2 中国石油产量的回归预测模型
        4.3.3 中国石油生产总量的定权重组合预测模型
        4.3.4 中国石油生产总量的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
    4.4 中国天然气生产总量预测
        4.4.1 中国天然气产量的GM(1,1)预测模型
        4.4.2 中国天然气产量的回归预测模型
        4.4.3 中国天然气生产总量的定权重组合预测模型
        4.4.4 中国天然气生产总量的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
    4.5 中国能源生产预测分析
    4.6 中国能源消费与生产缺口分析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研究框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2.1 系统动力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2.2 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化原理
    2.3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应用流程以及专用软件
3 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溯源及其政策的实施现状
    3.1 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溯源
    3.2 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在国外的应用与实践
    3.3 我国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现状分析
4 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效应的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
    4.1 评价模型的设计
    4.2 评价模型的检验
    4.3 评价模型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5 基于评价模型仿真结果的几点建议
    5.1 健全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确保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实施
    5.2 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提高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的效率
    5.3 提高政府监管能力,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10)湿式氨法烟气脱硫及结合臭氧氧化实现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SO_2和NO_x的排放现状
    1.2 SO_2与NO_x的来源及其危害
        1.2.1 SO_2来源
        1.2.2 NO_x来源
        1.2.3 SO_2和NO_x的危害
    1.3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概况
        1.3.1 烟气脱硫技术
        1.3.2 烟气脱硝技术
        1.3.3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1.4 氨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综述
        1.4.1 氨法烟气脱硫综述
        1.4.2 氨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综述
    1.5 本课题研究背景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2.1 亚硫酸铵氧化及催化氧化的本征反应动力学实验装置与方法
    2.2 亚硫酸铵氧化及催化氧化的宏观反应动力学实验装置与方法
    2.3 氨法烟气脱硫的实验装置与方法
    2.4 臭氧氧化-氨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装置与方法
    2.5 实验仪器与药品
        2.5.1 实验仪器
        2.5.2 实验试剂
    2.6 分析方法
第3章 亚硫酸铵氧化反应动力学
    3.1 无催化条件下亚硫酸铵氧化的本征反应动力学
        3.1.1 反应分级数的确定
        3.1.2 反应活化能的确定
    3.2 无催化条件下亚硫酸铵氧化的宏观反应动力学
        3.2.1 亚硫酸铵浓度的影响
        3.2.2 硫酸铵浓度的影响
        3.2.3 pH值的影响
        3.2.4 空气流量的影响
        3.2.5 温度的影响
    3.3 无催化条件下亚硫酸铵氧化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
        3.3.1 本征反应
        3.3.2 氧的扩散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催化亚硫酸铵氧化的反应动力学
    4.1 催化亚硫酸铵氧化的本征反应动力学
        4.1.1 Co~(~2+)作为催化剂时的本征反应动力学
        4.1.2 Mn~(2+)作为催化剂时的本征反应动力学
        4.1.3 Zn~(2+)作为催化剂时的本征反应动力学
        4.1.4 Fe~(2+)作为催化剂时的本征反应动力学
        4.1.5 亚硫酸盐催化氧化机理
    4.2 最佳催化剂的筛选
    4.3 催化亚硫酸铵氧化的宏观反应动力学
        4.3.1 亚硫酸铵浓度的影响
        4.3.2 催化剂浓度的影响
        4.3.3 pH值的影响
        4.3.4 空气流量的影响
        4.3.5 温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鼓泡反应器中产物常规氧化的氨法烟气脱硫研究
    5.1 烟气量的影响
        5.1.1 烟气量变化实验条件
        5.1.2 不同烟气量对脱硫过程的影响
    5.2 烟气SO_2浓度的影响
        5.2.1 烟气SO_2浓度变化实验条件
        5.2.2 不同烟气SO_2浓度对脱硫过程的影响
    5.3 烟气O_2含量的影响
        5.3.1 烟气O_2含量变化的实验条件
        5.3.2 不同烟气O_2含量对脱硫过程的影响
    5.4 吸收液(NH_4)_2SO_4浓度的影响
        5.4.1 吸收液(NH_4)_2SO_4浓度变化条件
        5.4.2 不同吸收液(NH_4)_2SO_4浓度对脱硫过程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鼓泡反应器中产物催化氧化的氨法烟气脱硫研究
    6.1 烟气量的影响
        6.1.1 烟气量变化实验条件
        6.1.2 不同烟气量对脱硫过程的影响
    6.2 烟气SO_2浓度的影响
        6.2.1 烟气SO_2浓度变化实验条件
        6.2.2 不同烟气SO_2浓度对脱硫过程的影响
    6.3 烟气O_2含量的影响
        6.3.1 烟气O_2含量变化实验条件
        6.3.2 不同烟气O_2含量对脱硫过程的影响
    6.4 Fe~(2+)浓度的影响
        6.4.1 Fe~(2+)浓度变化实验条件
        6.4.2 不同Fe~(2+)浓度对脱硫过程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臭氧氧化烟气中SO_2和NO_x的研究
    7.1 O_3分解特性研究
        7.1.1 O_3发生量与电流值的关系
        7.1.2 温度对O_3分解的影响
        7.1.3 O_3浓度对O_3分解的影响
    7.2 O_3氧化烟气中NO
        7.2.1 O_3投加量对NO氧化率的影响
        7.2.2 NO浓度对NO氧化率的影响
        7.2.3 停留时间对NO氧化率的影响
        7.2.4 温度对NO氧化率的影响
        7.2.5 烟气O_2含量对NO氧化率的影响
    7.3 NO、SO_2与O_3混合氧化研究
        7.3.1 O_3投加量对NO和SO_2氧化率的影响
        7.3.2 NO浓度对NO和SO_2氧化率的影响
        7.3.3 SO_2浓度对NO和SO_2氧化率的影响
        7.3.4 停留时间对NO和SO_2氧化率的影响
        7.3.5 温度对NO和SO_2氧化率的影响
        7.3.6 烟气O_2含量对NO和SO_2氧化率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O_3氧化结合氨法同时脱硫脱硝研究
    8.1 烟气量的影响
        8.1.1 烟气量变化实验条件
        8.1.2 不同烟气量对脱硫脱硝过程的影响
    8.2 O_3投加量的影响
        8.2.1 O_3投加量变化实验条件
        8.2.2 不同O_3投加量对脱硫脱硝过程的影响
    8.3 烟气SO_2浓度的影响
        8.3.1 烟气SO_2浓度变化实验条件
        8.3.2 不同烟气SO_2浓度对脱硫脱硝过程的影响
    8.4 烟气NO浓度的影响
        8.4.1 烟气NO浓度变化实验条件
        8.4.2 不同烟气NO浓度对脱硫脱硝过程的影响
    8.5 烟气O_2含量的影响
        8.5.1 烟气O_2含量变化实验条件
        8.5.2 不同烟气O_2含量对脱硫脱硝过程的影响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四、二氧化硫氧化的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产物资源化的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D]. 沈志刚.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2]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副产品再生循环利用的研究[D]. 闫丽云. 重庆大学, 2014(05)
  • [3]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过程的吸收、氧化及结晶机理研究[D]. 霍旺. 浙江大学, 2009(01)
  • [4]新型复合吸收剂液相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D]. 郭天祥.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09)
  • [5]二氧化硫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成像[D]. 张伟杰. 山西大学, 2020
  • [6]新型二氧化硫衍生物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D]. 马燕燕. 济南大学, 2020(01)
  • [7]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以中平能化集团为例[D]. 唐韬.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1)
  • [8]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研究[D]. 李肖冰.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5(08)
  • [9]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效应评价[D]. 魏淑甜. 山东科技大学, 2007(04)
  • [10]湿式氨法烟气脱硫及结合臭氧氧化实现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D]. 郭少鹏. 华东理工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SO2 氧化动力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