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纺织品出口创汇二、三年内可望跃居世界首位(论文文献综述)
祁广军[1](2013)在《“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种桑养蚕的发源地,至今仍是世界茧丝绸生产、加工与贸易第一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我国蚕丝业主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我国东部地区蚕桑生产规模逐步缩减,桑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逐步下降。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有关部门顺势提出了“东桑西移”产业发展战略。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蚕丝业发展,短短10年异军突起,用两个5年迈出了坚实的两大步。即第一步“十五”末桑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第二步“十一五”末桑蚕丝产量登上全国首位,从而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桑蚕茧丝生产与加工基地。本研究以“东桑西移”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即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以及比较分析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蚕丝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在综合产业结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广西蚕丝业发展研究理论框架。围绕经济效益、政府政策、科学技术三大关键要素,重点研究广西在承接东部蚕丝业转移过程中,产业链各环节取得的实质性发展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各大要素对推动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讨推进广西蚕丝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一)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存在其必然性,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有效有序的承接了东部产业转移。蚕丝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表现出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2000年以来,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占全国比重逐年加大,规模效益迅速扩大,并连年位居全国总量第一,在我国乃至世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广西首先承接第一产业种桑养蚕的转移,随后第二产业茧丝加工再转向广西,成功实现了“东桑西移”和“东丝西移”。同时“东桑西移”以来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处在快速成长阶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与全国蚕丝业发展进入一个衰退期相比,广西蚕丝业表现出一个朝阳产业的基本特征,成为现阶段促进广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二)经济效益、政府政策和科学技术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广西蚕丝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经济效益是驱动产业发展的推手,政府政策是引导产业发展的关键。在自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政府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公平竞争、放开蚕茧市场,同时加大政策引导和财物扶持,组织发动蚕农种桑养蚕,鼓励企业投资办厂;广大蚕农和加工企业在较高经济效益驱动下,转变为自主发展生产的行为意愿,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增、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在经济效益驱动和政府政策引导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为广西蚕丝业科技创新注入了动力,有力的支撑了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在理论和实证上阐明了我国“东桑西移”花落广西的根本所在。(三)现阶段广西蚕丝业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内部优势和一定的内部劣势,同时发展机遇与威胁挑战共存。突出表现的优势为资源禀赋优、比较效益高、科技创新强、市场机制活、政府支持大、管理体制顺等;同时也存在基础设施脆弱、茧丝质量欠佳、精深加工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紧缺、经营组织松散等劣势。另现阶段广西蚕丝业的主要发展机遇表现在国家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区域产业中心正在形成等;但市场价格变化多端、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其他替代品构成威胁、其他高效农作物影响以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等多种威胁与挑战无时不在。鉴此,本研究构建了SWOT分析矩阵,通过产业发展战略对策模型,提出了广西蚕丝业发展应坚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选择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对策,进一步做大、做强、做长、做优广西蚕丝业,全面提升广西蚕丝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产业大省向产业强省迈进,续写我国“丝绸之路”新篇章。
许宁宁[2](2013)在《“三环节”贸易与日本侵略战争的演进(1929-1945年)》文中研究说明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狭长岛国,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海外贸易。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及各经济部门发展不平衡等,日本经济对海外贸易的依赖尤为严重。这种依赖关系突出地反映在日本经济发展同海外贸易条件制约的矛盾之中,体现在政治上则是日本帝国主义与生俱来的侵略性与扩张性。可以说,矛盾激化之日,正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猖狂之时。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始自“九·一八事变”的疯狂侵略扩张与几乎同一时间发生的日本贸易危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世界经济结构与日本经济再生产构造的关联性视角出发,日本着名经济学家名和统一将二战前的日本海外贸易概括为对美贸易、对英帝国圈贸易、对殖民地和中国贸易三个环节。日本以这三个环节的海外贸易为媒介维系着整个社会经济的扩大再生产循环。然而,这一贸易结构的基础是薄弱的。1929年爆发的规模空前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严重激化了“三环节”贸易的内在矛盾。由于生丝出口获取外汇能力的丧失,第一环节对美贸易陷入不断扩大的巨额逆差。为确保资源和市场,日本开始以倾销棉纺织品为主要手段向第二环节英帝国圈发起进攻,同时妄图通过在第三环节进行侵略扩张。将建立并扩大由日本独占的日元经济区视为使日本经济彻底摆脱受制于海外贸易的根本出路。在此背景下,“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侵略战争。但是,日本经济对海外贸易的依赖局面却并未因日本的侵略扩张和第三环节日元经济区的扩大而有所改变,反而由于战争的巨大消耗而更趋严重。于是日本只有寄希望于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获取更多的资源来弥补这种消耗。如滚雪球般扩大的侵略战争的结果是使矛盾不断激化,最后使日本经济同严重依赖着的第一环节、第二环节贸易完全断绝。在失去这两个环节的贸易之后,无论是陷入“内耗”中的日本战争经济还是依靠经济支撑着的日本侵略战争最终都只剩下失败一途了。
谷永清[3](2011)在《近代青岛棉业研究(1897~1937)》文中研究指明1888年,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棉纺织工厂,近代民族棉业发展就此揭开序幕。1894年的甲午战争对民族棉业影响深远。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获取了大量战争赔款及在华投资设厂的权利,棉纺织业从此成为日本在华投资的重点。青岛腹地植棉条件优越,棉货销售市场广阔,但因其为德国势力范围,日人只能通过棉货贸易方式与中国民族资本争夺市场份额,无法将纱厂直接移建于此。德占青岛期间,中日两国棉利之争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德人对青岛及其腹地的利源挖掘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他们不仅对青岛和胶济铁路的建设进行了详细规划,拨付了巨额帝国财政,还在此注入了西方近代社会的文化精神特质,使其成为“模范”的殖民地。1904年,胶济铁路的修筑完成极大地促进了口岸腹地间贸易的发展。在经济领域,德占当局推行了分余润与华商的商贸策略,以求联华制日;在政治领域,德人与山东地方政府达成部分妥协与合作。此举对口岸与腹地间的贸易往来及山东推行近代化事业都有积极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无暇顾及东亚殖民地,日本趁机利用地缘优势和英日同盟关系对德宣战,并很快占据了青岛和胶济铁路,东亚的“德——日——华”三足鼎立关系就此瓦解。一战后期,强势的日本在胶州湾兴建了一批近代化棉纺织企业。德人在口岸及腹地兴建的基础建设为日资棉纺织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为构筑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优化,进而获取更大剩余价值,日商除加快棉制品生产外,还在腹地开设货栈,倾销棉纱,积极推广棉种改良工作。面对日商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和突如其来的商机,中国实业精英当仁不让,周学熙、潘复等人多方筹资在青岛、济南等地创建了民族棉纺织工厂。北京政府和山东地方政府也出台了鼓励植棉、振兴土纱土布等扞卫利权的措施。青岛及其腹地就此成为中日棉战的新战场。这样,中日棉战范围由长江中下游地区扩展到青岛及其腹地。中日两国在青岛、济南等地的棉制品销售之争推动了山东美棉种植业,棉花商品化种植水平明显提高。1923年,中国政府收回了青岛和胶济铁路主权,但大量利权滞留在日人手中,青岛及胶济铁路的优势为中日双方所共有。由于中资企业在资金、技术上处于劣势,青岛棉货利源多半操于日商之手。为挽回利权,中国政府将推广美棉种植、提升原棉价格作为遏制日商获取棉业链条利润的重要手段。1924年后,青岛腹地战乱频仍,自然灾害持续不断,中国政府美棉推广工作遭受挫折,青岛与腹地间的棉货贸易也因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和张宗昌祸鲁而大为减退。国民政府取建立后,中国棉业受到空前重视。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振兴棉业的政策法律,筹设了棉业统制委员会、中央棉产改进所等专门机构,并在全国发起了棉业合作运动,国家棉业形势明显好转。青岛市长沈鸿烈为了挽回棉业利权,积极进行工商保育工作,在李村、高密、安丘等地附设植棉试验场、分场,以扩人美棉种植区。在政府支持下,青岛华资纱厂顶住众多日资企业的竞争,扞卫了棉业利权,成为近代中国弱势民族资本成功发展的典范。在青岛、济南棉纺织业崛起的同时,山东棉花种植业也在韩复榘、张鸿烈等政界人物的积极作为下获得了长足进步。山东棉花种植的崛起首先得益于韩复榘对城乡治安秩序的整饬;其次得益于山东交通、县政及乡村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再次得益于韩氏对构建“独立经济体系”的努力。1930年代,梁漱溟、于鲁溪等人在邹平推行的美棉种植及运销合作事业,是近代中国美棉推广和运销事业的典范。随着邹平模式的推广,山东棉花品质及声誉快速提升。这有力地支持了青岛、济南民族棉纺织业的发展。青岛、济南华资棉纺织业的进步反过来又刺激和推动了相关制造业的兴起,进而形成了以铁路为载体的邹平(种植)——济南(运销)——青岛(纺纱)——潍县(织布)——周村(印染)的棉业链条运转格局。在这一产业链带动下,青岛及其腹地经济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青岛棉业进步及口岸腹地间棉货贸易的推进对山东城乡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一,推广植棉使更多的农民告别旧时田园生活,主动融入到由机器大生产构建的棉业链条中。随着棉业链条的转动,青岛的资本主义经营理念、意识形态开始向腹地逐次渗透。这对推动山东区域近代化是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其二,为提高棉花品质、扩大种植范围,一大批新知识精英从城市回归到乡村,发起了棉业合作运动,这极大地促进了乡村经济复兴;其三,各级政府为取缔棉花搀水、搀杂弊病和规范棉花交易市场,采取了诸多干预手段,这有助于增强国家对乡村的重视和建设。竞争能促进行业发展。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外部竞争很快就会丧失活力。与日本棉界持续不断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青岛棉业的进步。空前的民族危机和产销困难迫使青岛及其腹地棉业人士积极探求合乎自身特点的经营模式,努力扞卫棉业利权,进而达到了迟滞日本经济渗透的效果。抵制日纱、日布运动是民族资本与日商资本竞争的重要内容。这种运动要最终取得胜利单靠热情不行。提高企业经营理念和创新能力才是民族正确的抉择。
邹伟伟[4](2010)在《中美经贸关系的历史发展与政策博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美经贸关系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贸易与投资已经成为双方经济联系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美经贸关系并非一帆风顺,有时甚至是一波三折。21世纪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席卷全球,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贸易保护形式更加多样化,手段更具隐蔽性,且具有更高的保护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间的贸易摩擦日益频繁,贸易摩擦的主体范围也不断扩大,除了人们熟悉的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格外引人注目,其中日益频繁的中美贸易摩擦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入世”后,美国人原本期望美中贸易逆差缩小,就业岗位增加的情况并没有出现。相反,对华贸易逆差增加、工作岗位大量流失、先进技术产品净流出等局面的出现在美国国内聚合成一股强烈的排华贸易的情绪。两国间贸易摩擦不时发生,制裁与反制裁,限制与反限制等贸易交锋此起彼伏。中美贸易摩擦的日益加剧已逐渐成为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鉴于中美贸易间不平衡的现状会长期存在,这将给中美政治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带来重大的、持续的不利影响。在某种特定的背景下,它还会成为中美经贸关系恶化的隐患。因此,分析中美经济失衡的原因,关注中美经贸摩擦发展的新动态,挖掘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潜力,对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中国所遭受的贸易摩擦中,中美贸易摩擦的形式最为多样化,也最为典型。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几乎所有的矛盾都是美方一手挑起的。由于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美方在贸易摩擦上的种种作为很具示范效应,其它国家会一定程度上效仿美国,从而在与中国的贸易中挑起类似的贸易纠纷。因此,解决好中美贸易摩擦,维持和发展良好的中美经贸关系是改善中国全球政治经济地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在梳理贸易摩擦相关理论和中美贸易摩擦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中美双边经贸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探索。同时,考察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形态,对中美两国贸易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并由此探索产生贸易摩擦的根源。分析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是政治内生化的结果,也即为美国政党和利益集团围绕政治捐资(政治利益)而在贸易决策上博弈的结果。当博弈的结果显示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挑起贸易摩擦能获得更多的政治利益时,贸易保护主义就占上风,中美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国家采取保护还是自由贸易取决于国内政党的政治博弈,而政党博弈的基础是利益集团的寻租能力。这解释了为什么贸易摩擦损害国家的整体福利,而许多国家(这在美国表现得更为突出)却仍背道而驰纷纷挑起贸易领域里的争端。因此,在考虑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策略时,必须充分考虑两国内部的政治因素和利益集团的影响,并将其纳入分析的框架。为拓展分析的深度,本文就美国贸易政策对中美贸易的影响进行了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并引入依据美国国会众议院关于中国的PNTR法案投票结果所建立的模型——Heckscher-Ohlin与Ricardo-Vine Model,对美国议员们的投票行为进行了定量检验,分析影响其投票结果的因素,为我们深入研究美国贸易政策的决策过程提供了借鉴。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采取的贸易政策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强烈地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美国贸易政策实际上是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的结合,是美国政治舞台上各类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果。分析指出,中美贸易摩擦牵涉到从贸易到金融,从经济到政治的广泛领域,并不单纯地只是经济利益、国家利益的反映。在美国的政治规则下,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将人权等非贸易问题融入贸易政策的做法,有其存在的基础。只要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力仍然强大,美国政治继续坚持着这些游戏规则,这些看起来有些荒诞的做法就有可能继续在中美贸易的舞台上上演,但总体而言这些论调和做法并不能改变中美贸易向前发展的大趋势。在理论研究之外,本文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影响中美经贸关系互动的核心要素,如: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等近期中美经贸关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归纳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在各个不同时期的表现形态,指出中美贸易摩擦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微观贸易摩擦阶段(1980—2001年)、贸易摩擦的宏观阶段(2002—2006年)和贸易摩擦的制度阶段(2006年至今),并简要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在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中的表现形态。为弄清中美贸易摩擦的内在原因,本文对中美两国贸易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了分析,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对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分析表明:中国对中美贸易的依赖程度的高于美国。因此,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而美国在国内政治的干扰下,往往会在中美贸易上挑起纷争,以掩盖和转嫁其国内经济问题出现的矛盾,这在政治上主要体现在美国国内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利益斗争。与此同时,中美双边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是不争的事实,这也对贸易摩擦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上述分析为基础,本文对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形态进行分析,并简要剖析了产生贸易摩擦的根源。为加强理论的说服力度,本文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评述,并提出了某些启示。除此之外,本文也将博弈论与公共选择理论相结合对中美贸易间的贸易报复及反报复问题进行探讨。在人民币汇率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等两国经贸关系中的热点问题上,笔者认为:在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中,两个超级大国的政策博弈无所不在,尽管难免会出现分歧与波折,然而,在中美经贸关系中,合作已经成为主旋律。作为“利益攸关方”,中美不仅在政治、安全等方面有合作需求,在经济上早已是共生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当前世界经济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都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量,中美开展互利经贸合作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坚实基础。中美两个经济大国的通力合作,既是政策博弈的现实体现,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最后,本文指出中国应当充分利用目前正值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共同抗击全球金融危机的契机,与美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开展深入的合作,进一步发展中美战略经贸关系。在具体的发展策略上,本文从四个大的层面研究并提出了若干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的建议。
刘重阳[5](2008)在《德州市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分析研究》文中提出纺织服装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我国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纺织服装行业经济和市场特点决定其适合众多的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德州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不仅和国外的竞争对手相比有巨大差距,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相比也存在一定的距离。山东及德州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给德州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德州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如何借助机遇选择发展战略,成为本文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着重讨论以下问题:德州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怎样?行业竞争环境怎样?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应该采取何种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和观点第一章,概述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着重介绍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对德州县域经济的意义第二章,是对德州中小纺织服装企业进行SWOT分析,包括对德州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现状的介绍,进行外部环境分析,及行业环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德州中小纺织服装企业进行SWOT分析。第三章,通过对德州华泰纺织有限公司具体案例的分析,所处发展环境进行的研究分析,研究了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阐述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过程及战略实施时遇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及发展战略实施的效果等内容。第四章,通过系统的分析,并借鉴台湾的先进经验,同时结合德州的实际情况,提出德州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策略。第五章,综合前四章的分析成果,得出结论。
周泽峰[6](2007)在《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1774.7亿美元,外汇储备攀升至10663亿美元;林产品贸易额突破470亿美元,并且由过去的贸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伴随而来的货币升值、结构失衡、过度投资、价格波动等宏观压力增大;针对林产品的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事件频发,标准、认证、检疫等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出现。在此背景下,多年来我国实施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战略正在发生转变,作为转型期对外贸易调控工具的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在系统分析林产品出口退税的演变过程及理论原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林产品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宏观和微观影响,以及影响的大小、敏感度、机理,以利于在运用出口退税调控工具时,考虑不同的林产品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的差异,更准确地把握对林产品调控的力度,对不同林产品采取有差别的弹性出口退税政策。本文还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在综合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总结出我国林产品出口退税调整应遵循的理论原理和实践经验;在分析我国林产品出口退税政策沿革的基础上,提炼出对现行林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在研究我国林产品出口退税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影响的基础上,按照资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现代林产品贸易的理念和要求,对林产品出口退税政策提出了建议。本文创新之处,建立了出口退税对出口额、经济增长影响的经济模型;提出了林产品出口退税敏感度和实际退税率的概念;对各种木质林产品的历年退税额和进出口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出口退税对这些林产品的影响,得到了这些产品的出口退税敏感度。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个分析思路和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数据。
卢静[7](2006)在《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研究 ——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文中指出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指的是在人类社会日益发展与开放的客观现象和必然趋势下,世界各国通过自愿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保持与外部世界不断和经常地进行物质、人员、信息的交换、流动和联系,以实现促进发展、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把对外开放作为谋求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发展中国家在对外开放进程中,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形成了多样化的对外开放模式,如政府主导型、政府导向型、市场增进型和市场导向型,尽管各模式之间差异较大,但只要是从本国国情出发,符合国际运行规则的对外开放模式一般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对外开放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在对外开放中,经济增长往往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而社会政治发展经常受到忽视,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会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所以,在对外开放、谋求发展的进程中,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增长,也需要社会的公平与政治的民主化,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以人为本”。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需要全球治理。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各行为体通过参与、协调与合作等方式来解决当今世界的种种问题,以创建和维持一个公正、合理,有利于合作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过程。全球治理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对在承受经济振荡能力方面还比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是十分有益的。一方面,对外开放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过程,才能为对外开放创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20多年的对外开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回顾中国的对外开放历程,可以总结出一些基本的经验,为本国、也为其他谋求发展的国家以吸取和借鉴。今后,中国以“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向更高水平前进。
周松兰[8](2005)在《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造业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的产业,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制造业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和该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中国、日本、韩国是东亚经济圈中制造业实力最强的三个国家,其制造业发展态势集中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制造业竞争关系,三国间制造业竞争力的梯度层次透视出世界制造业总体分工体系的缩影。通过对三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尤其是现实比较,更清楚地看到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差距和应向日韩学习借鉴的经验,研究后进国家发挥后发优势以学习效应缩短与先进国家差距的规律性,不仅对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的比较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意义,还可正确把握与日韩的竞争关系,加速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力。 本文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决定作用的基本观点,以比较优势论和竞争优势论为理论基石,运用产业经济学、竞争力经济学尤其是世界经济理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采用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制造业具体行业分析与制造业总体分析相结合、国别分析与三国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较系统全面地分析了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并做出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总结所得到的启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研究的立场角度创新。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竞争力综合研究的文献,而日韩的相关研究都是站在本国的立场上应对中国崛起的分析和对策,本文则立足中国视角,专门针对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分行业和整体综合实证分析。 二是研究的分析方法创新。已有的涉及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大都限于现实静态竞争力的比较,而且多数是局部行业尤其是本国的一些支柱产业竞争力的比较,而本文从三国各自制造业历史演进的纵向动态比较出发,与横向静态比较相结合,既分行业也有制造业整体分析。 三是研究的内容观点创新。第一,本文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进行制造业竞争力比较时,动态竞争力应重于静态竞争力,所以在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竞争力比较中,对我国来说更重要的是动态竞争力。第二,本文认为,造成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现实竞争力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在某种层次上决定于三国的学习效应不同。第三,本文认为,日韩制造业增长减缓的重要原因在于脱工业化的阶段性,而不是所谓由于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对中国过度投资造成的“产业空洞化”。第四,本文认为,一国制造业总体竞争力实质上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决定的,而高度集中体现为制造业结构层次的高低。在中日韩制造业分工体系中,日本定位于资本物品、韩国定位于中间物品、中国定位于最终消费物品的制造业结构层次限定了其现实竞争力的强弱。
郑德雁[9](2004)在《WTOTBT框架下提升我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变化的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国际贸易理论,吸收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价值流管理以及核心竞争力等现代贸易与管理理论,针对我国目前水产品出口贸易中非关税壁垒日趋严重的现实和我国水产品出口产业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结合经济一体化和E经济发展加快的特点,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试图找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突破出口壁垒能力和扩大我国水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的有效对策。 本文从水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首先分析了WTO\TBT协定的主要特点、宗旨、原则及主要内容、执行现状,就整个协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已变得更加复杂。而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履行承诺的博弈中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扩大出口上首先要研究好世贸协定的规定,在世贸协定框架内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扩大我国产品市场份额,有效维护我国的基本权益。 本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了研究,指出其具有两面性、广泛性、系统性、隐蔽性与连锁性、争议性与不确定性、政府行为与非政府行为并存等主要特点,并列举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提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评判标准和演进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世界水产品市场结构及主要进口国的技术壁垒进行了系统分析,为提出对策奠定基础。本文认为我国水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技术性壁垒呈现出高科技化、生态化、人文化和数字化。技术性贸易壁垒所产生的后果呈现出区域化、一票否决化和扼制化。扼制化是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目的。其主要就是扼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来看,发达国家企业或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较少,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企业拥有领先的技术和独特的产品。而有这样企业和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具有很强活力与挑战力的环境,促使这项产业中的企业持续升级并扩大它的优势,最终使该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成功。文中总结了美国的技术推广体系与社会化服务体系、法国促进企业出口体系、荷兰用科技手段促进传统产业之国际竞争力、挪威、冰岛引领世界水产贸易新潮流、韩国培植骨干企业,发挥大企业之带动作用等发达国家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验,指出我国破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应运用“植树原理”从国际贸易规则、国家政府、产业管理和企业四个层面着手,运用“棒球效应与价值流管理”的基本理念予以分析。提高我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突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价值流主要有国际市场通道建设、目标国际市场开发和国内产业培育三大方面。国内产业的培育主要是指国家政府、产业管理及企业素质如何形成全力,创造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流。国内产业是基础,市场通道是枢纽,开发国际市场是关键,三者是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但无论如何,国内产业这个基础性工作必须抓好。抓好这个基础性工作的核心就是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最高标准生产加工“安全型健康水产品”。这就是要解决的核心价值流。 实现“安全型健康水产品”核心价值流要经过三个步骤:严格管理、自觉执行、潜意识执行。具体来讲应该包括四个子价值流:水产企业准入、健康养殖、规范加工、完善市场,还要有七大体系支撑:促进水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国家政策扶持体系、科技研发体系、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体系、示范区建设体系、企业家队伍建设体系。并以山东为案例,结合本论文的主要观点,提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举措和水产出口产业发展模式,突出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张登文[10](2004)在《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 ——过程、挑战与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显着特点,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程和历史命运。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现实课题和历史任务。为了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地把握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命运,总结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经验教训,也为进一步观察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借鉴,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辅以横向跨学科和纵向历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论与矛盾论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差异的比较与个体比较相结合的方法,选取韩国、巴西、印度和坦桑尼亚四个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作为典型个案,对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个案研究,既要努力探索4种不同类型的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共同的规律性东西,又对它们各自的不同问题加以研究,找出其特殊性。论文正文包括引论篇、主体篇和结论篇三大部分。引论篇包括导言和第一章。导言部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讲述了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其次,讲述了国际和国内学术界对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这一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再次,阐述了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以及创新之处等。第一章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论文对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内涵、基本经济特征及其发展的层次性进行介绍;其次,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做出界定,分析了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及其基本特征。再次,从机遇和挑战两方面对经济全球化给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影响加以分析。最后,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者”依附理论的内容及其现代价值加以阐述,这是我们从事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研究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问题。主体篇是进行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个案研究的主要内容,从章节上讲包括第二章到第五章;从内容上讲,论文选取了韩国、巴西、印度、坦桑尼亚四个国家,分别作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具体考察经济全球化与这些国家发展的情况。其中,第二章首先考察了韩国从1945年建国后采取了与经济全球化相对隔绝、发展内向型经济的原因、主要措施以及这种做法的绩效;然后分析了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韩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背景、实施的具体措施、骄人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接着对上世纪90年代后韩国盲目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诱发金融危机的激进措施加以研究;最后是对90年代末韩国经济改革的述评,从中得出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启示。第三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从葡萄牙殖民统治到1930年以前一百多年的时间内巴西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影响,然后考察了从上个世纪30年代瓦加斯政府上台后开始采取与经济全球化相对隔绝、发展内向型经济的背景、措施、成就以及问题进行考察;接下来论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军政府负债发展、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措施以及“巴西经济奇迹”的取得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巴西“失去的十年”的具体表现,最后对90年代以来巴西<WP=4>融入经济全球化采取的措施、两次金融动荡以及融入经济全球化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研究,得出巴西作为处在工业化后期、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几点启示。第四章首先考察了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放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原因、措施、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上世纪80年代甘地母子渐进式改革的措施及绩效进行分析,重点对90年代以来印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措施、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印度作为处在工业化中期、经济水平中下游的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启示。第五章首先简要地回顾了坦桑尼亚与经济全球化关系的发展历程,从1964年独立后与经济全球化相对隔绝,实行自力更生的经济发展战略,经过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改革,重点考察了90年代以来坦桑尼亚融入经济全球化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然后分析了制约坦桑尼亚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得出坦桑尼亚作为最不发达国家所能提供的启示。结论篇是论文的总结,论文是对个案国家进行剖析,所以其成果主要是个案研究的成果。但是由于论文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而且对个案国家的研究又从宏观层面上加以总结,因此得出的一些结论具有普遍的意义。比如,经济全球化无法解决南北差距、无法解决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关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规律的几点认识,包括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思考等,同时还提出了知己知彼发展自己以及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等观点。这些观点不仅需要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批评指正,更有待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丰富实践来检验。
二、我国纺织品出口创汇二、三年内可望跃居世界首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纺织品出口创汇二、三年内可望跃居世界首位(论文提纲范文)
(1)“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产业含义和产业分类的研究 |
1.2.2 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驱动因素的研究 |
1.2.3 关于蚕丝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特征的研究 |
1.2.4 关于蚕丝业产业转移与“东桑西移”的研究 |
1.2.5 关于蚕丝业发展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结构理论 |
2.1.2 竞争优势理论 |
2.1.3 生命周期理论 |
2.1.4 创新理论 |
2.1.5 相关理论的启示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2 研究理论框架 |
2.3 研究设计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过程 |
2.3.3 研究内容 |
2.3.4 论文结构 |
第三章 广西蚕丝业发展进程与“东桑西移”成效 |
3.1 我国蚕丝业发展历史回顾 |
3.1.1 蚕丝业的起源与发展 |
3.1.2 新中国蚕丝业的复兴 |
3.2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与发展进程 |
3.2.1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 |
3.2.2 建国后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
3.3 广西蚕丝业生产发展现状 |
3.3.1 种植规模稳步扩展 |
3.3.2 蚕种饲养量稳定增加 |
3.3.3 蚕茧生产量持续增长 |
3.3.4 桑蚕丝产量快速递增 |
3.4 “东桑西移”实施成效 |
3.4.1 “东桑西移”花落广西 |
3.4.2 “东丝西移”已成定局 |
3.5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5.1 我国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5.2 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效益的驱动效应 |
4.1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
4.1.1 自然资源优势突出 |
4.1.2 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
4.1.3 生态环境较为适宜 |
4.2 区域布局与规模效益 |
4.2.1 区域布局趋向合理 |
4.2.2 规模效益日趋凸显 |
4.3 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 |
4.3.1 蚕桑生产成本构成 |
4.3.2 广西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
4.3.3 广西与全国主产区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
4.3.4 与广西特色经济作物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4.3.5 蚕桑生产效益对蚕农生产生计的影响 |
4.4 工农业产业结构效益 |
4.4.1 加工企业规模效益突显 |
4.4.2 工农业结构效益日趋合理 |
4.5 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 |
4.5.1 国际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
4.5.2 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的管理体制与政策引导 |
5.1 组织管理体制 |
5.1.1 政府组织机构及其作用 |
5.1.2 行业组织及其效用 |
5.2 政府的行为定位与公共政策 |
5.2.1 制订产业发展规划 |
5.2.2 实施产业扶持政策 |
5.2.3 建立公平交易制度 |
5.3 蚕茧开放市场的效应分析 |
5.3.1 我国蚕茧主要收购模式 |
5.3.2 广西蚕茧市场的机制创新 |
5.3.3 蚕茧市场的开放效应 |
5.4 新型生产经营方式的探索 |
5.4.1 商品小蚕共育模式的推广应用 |
5.4.2 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 |
5.4.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
6.1 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 |
6.2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
6.2.1 科研教育机构及其作用 |
6.2.2 科技队伍的建设与提升 |
6.2.3 科技交流合作与重大项目实施 |
6.3 蚕桑生产技术体系的创建 |
6.3.1 蚕桑品种创新研究 |
6.3.2 蚕桑生产技术的创新集成 |
6.3.3 科技进步对蚕桑生产的贡献 |
6.4 蚕农的技术参与效应 |
6.4.1 蚕农的技术需求 |
6.4.2 蚕农的首创技术及其效用 |
6.4.3 妇女在蚕农家庭中的地位 |
6.4.4 蚕区环境卫生的变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果与发展策略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1.1 广西成功承接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 |
7.1.2 三大要素共同推进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
7.1.3 广西蚕丝业发展历程的启示 |
7.2 广西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策略讨论 |
7.3 研究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7.3.1 研究的局限性 |
7.3.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三环节”贸易与日本侵略战争的演进(1929-194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三、基本思路 |
第1章 日本“三环节”贸易结构的形成 |
1.1 日本“三环节”贸易结构形成的历史背景 |
1.2 一战后“三环节”贸易的形成 |
1.3 “三环节”贸易中潜伏的危险 |
第2章 世界经济大危机与“三环节”贸易的严重动摇 |
2.1 世界经济大危机对日本“三环节”贸易结构的冲击 |
2.1.1 美国市场:生丝出口危机 |
2.1.2 英帝国圈:世界棉纺织品市场的争夺 |
2.2 “九·一八”事变与日元经济区的初步形成 |
2.2.1 经济大危机与“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
2.2.2 日元经济区的初步形成 |
2.2.3 日元经济区存在的问题 |
2.3 全面侵华战争前夕日本的“三环节”贸易结构 |
第3章 全面侵华战争与“三环节”贸易的逐步瓦解 |
3.1 军国主义上台和贸易统制的开始 |
3.1.1 政党内阁的崩溃和军国主义的上台 |
3.1.2 准战时经济和贸易统制的开始 |
3.1.3 进入战时经济和贸易统制的加强 |
3.2 侵华战争长期化下的贸易统制 |
3.2.1 进出口许可制的实施及其影响 |
3.2.2 连锁制的实施及其影响 |
3.2.3 其它贸易统制政策及贸易统制的失败 |
3.3 全面侵华战争期间的“三环节”贸易 |
3.3.1 日元经济区内贸易的扩大 |
3.3.2 与欧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贸易的萎缩 |
3.3.3 军需品对美依赖 |
3.4 “三环节”贸易的逐步瓦解 |
3.4.1 “三环节”贸易的逐步瓦解与日元经济区的“开发” |
3.4.2 第一环节的瓦解:日美矛盾激化 |
3.4.3 第二环节的瓦解:对东南亚资源的觊觎 |
第4章 太平洋战争与“三环节”贸易的最终崩溃 |
4.1 全面禁运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
4.2 “大东亚共荣圈”的形成和“三环节”贸易的最终崩溃 |
4.2.1 对东南亚地区的占领和掠夺 |
4.2.2 “大东亚共荣圈”的形成和“三环节”贸易的最终崩溃 |
4.3 在“内耗”中崩溃的战争机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3)近代青岛棉业研究(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表图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学术史综述 |
二、相关界定 |
三、选题的学术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德占胶州和山东植棉事业的兴起 |
第一节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棉业形势 |
一、国外棉业沿革、中国棉花种植及华棉纺织业的递嬗 |
二、中外棉货贸易变迁和民族棉纺织工业发轫 |
三、三色旗叠映下的胶州——德国“模范”殖民地的开辟 |
第二节 东亚棉纺织业崛起及美棉在山东引种 |
一、中国棉业新形势 |
二、青岛棉货贸易崛起和腹地扩大植棉 |
第二章 1914~1928年间中日在青岛及其腹地的棉利之争 |
第一节 青岛日资棉纺织业兴起及其对腹地利权的蚕食 |
一、日本占胶州和攫取山东利源 |
二、青岛的日资棉纺织工业 |
三、日商主导的美棉拓殖业 |
第二节 青岛回归及棉业利权的挽回 |
一、中国收回青岛的努力 |
二、北京政府时期的青岛棉业 |
第三节 一战与青岛及其腹地民族资本主义的关系 |
一、一战期间的民族制造业 |
二、一战后期日华纱厂的竞相发展及日资纱厂的胜出 |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期的成因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期间的青岛及腹地棉业发展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棉业新政 |
一、中国棉业危机 |
二、国民政府干预棉产及棉运的工作 |
三、华资纱业的复苏 |
第二节 工商保育政策下的青岛棉业 |
一、沈鸿烈振兴青岛工商事业的努力 |
二、口岸——腹地棉业链条的重构 |
三、弱势进取的青岛华资棉纺织业 |
第三节 腹地“模范省”的棉业工作 |
一、青岛腹地贸易秩序的整饬 |
二、美棉种植事业的新发展及相关产业的进步 |
三、国货制服运动和山东棉业的盛衰 |
第四章 青岛棉业进步与腹地区域经济变迁 |
第一节 从棉花美化到棉花神话 |
一、山东棉花工业品质的铸就 |
二、“要发家、种棉花”——推广美棉的成就 |
第二节 山东棉花交易市场和鲁棉商业信誉 |
一、青岛腹地棉花交易网络 |
二“棉惑”问题及其解决 |
第三节 抵制日货下的青岛棉业 |
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频繁的抵制日货运动 |
二、困难逼出正确——弱势民族资本的抉择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美经贸关系的历史发展与政策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1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 |
2.1.2 全球经济失衡与中美贸易发展的不平衡 |
2.1.3 中美经贸争端及相关议题 |
2.1.4 中外学者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基本看法 |
2.2 中美经贸关系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理论概述 |
2.2.1 国家利益理论 |
2.2.2 相互依赖理论 |
2.2.3 国际合作理论 |
2.2.4 贸易政策的国际政治经济理论 |
2.2.5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2.3 贸易摩擦的相关理论概述 |
2.3.1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贸易摩擦 |
2.3.2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贸易摩擦 |
2.3.3 产业结构理论与贸易摩擦 |
2.3.4 国际收支理论与贸易摩擦 |
2.3.5 公共选择理论 |
2.4 小结 |
3. 中美经贸关系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态势 |
3.1 中美经贸关系的历史脉搏 |
3.2 近代中美经贸关系史上的几件大事 |
3.2.1 综合贸易法案 1987.7.21 |
3.2.2 中国"入世"谈判—1999年11月15日 |
3.2.3 国会关于中国PNTR的争论 2000年10月10日 |
3.3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
3.3.1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简要回顾 |
3.3.2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大国间的政策博弈 |
3.3.3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发展趋势 |
4. 中美经贸关系互动的核心要素分析 |
4.1 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
4.1.1 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 |
4.1.2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剖析 |
4.2 人民币汇率问题 |
4.2.1 中国汇率机制分析 |
4.2.2 人民币汇率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分析 |
4.3 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分析 |
4.3.1 次贷危机与中美经贸关系 |
4.3.2 中美间的政策博弈 |
4.3.3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方向 |
4.3.4 对当前中美经贸关系的评价 |
4.4 中美经贸关系中的贸易报复与反报复问题——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 |
4.4.1 贸易报复的理论背景 |
4.4.2 中美贸易摩擦的案例分析—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 |
5. 利益集团与中美政策博弈 |
5.1 利益集团的概念与性质 |
5.2 利益集团与政府决策 |
5.2.1 "管制俘获"理论 |
5.2.2 利益集团诉求手段分析 |
5.3 中美经贸关系中的利益集团 |
5.3.1 保护贸易利益集团 |
5.3.2 自由贸易利益集团 |
5.4 利益集团间的政策博弈 |
5.4.1 美国贸易政策的决策执行机制 |
5.4.2 利益集团的影响力分析 |
5.4.3 贸易势力间的政策博弈 |
6. 美国贸易政策制定过程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
6.1 美国贸易政策的定性研究 |
6.1.1 贸易政策的理论研究 |
6.1.2 贸易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6.1.3 美国贸易政策研究 |
6.2 美国贸易政策的定量研究 |
6.2.1 Heckscher-Ohlin要素模型 |
6.2.2. Ricardo-Viner模型 |
7. 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的策略研究 |
7.1 抓住合作机会,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
7.2 互相开放市场,扩大贸易和投资 |
7.3 加强双边对话,合理解决分歧 |
7.3.1 充分利用双边对话机制 |
7.3.2 妥善处理双边贸易摩擦 |
7.4 保护贸易环境,推进多哈回合贸易谈判(DOHA ROUND) |
7.4.1 避免贸易保护主义的扩散 |
7.4.2 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的进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德州市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德州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SWOT分析 |
2.1 德州市纺织产业现状评价 |
2.2 德州市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战略分析 |
2.3 德州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2.4 根据企业资源组合情况,确认企业的关键能力和关键限制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公司概况 |
3.2 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
3.3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3.4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3.5 企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
3.6 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第四章 发展德州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对策 |
4.1 基于政府层面的策略 |
4.2 台湾纺织工业值得借鉴之处 |
4.3 基于企业内部的策略 |
4.4 提高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市场创新能力 |
4.5 以文化提升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内涵,树立品牌形象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6)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目标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林产品出口退税基本概念与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1.1 林产品 |
2.1.2 出口退税 |
2.2 出口退税理论分析 |
2.2.1 出口退税的经济思想溯源 |
2.2.2 出口退税的法理基础 |
2.2.3 出口退税的必要性 |
2.2.4 出口退税的特点 |
2.2.5 出口退税的经济效应机理 |
2.3 林产品贸易的主要理论 |
2.3.1 林产品贸易的内涵及形式 |
2.3.2 林产品贸易的主要理论 |
2.4 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 |
第三章 出口退税国内外研究状况 |
3.1 出口退税理论的历史回顾 |
3.1.1 重商主义的观点 |
3.1.2 重农学派布阿吉尔贝尔的思想 |
3.1.3 古典学派威廉·配第的思想 |
3.1.4 亚当·斯密的思想 |
3.1.5 大卫·李嘉图的出口退税思想 |
3.1.6 马克思的自由贸易思想 |
3.2 出口退税理论的近期发展 |
3.2.1 出口退税是间接税属地主义原则和商品税管辖权原则的具体表现 |
3.2.2 出口退税是公平贸易原则的具体体现 |
3.2.3 出口退税是各国遵守公平税赋、避免双重征税原则的必然结果 |
3.2.4 宏观调控原则 |
3.3 出口退税国内研究现状 |
3.3.1 关于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问题 |
3.3.2 关于出口退税率合理确定问题 |
3.3.3 关于出口退税经济效应的计量问题 |
3.3.4 关于出口退税的国际比较与借鉴问题 |
3.3.5 关于防范出口骗税、加强退税管理的问题 |
3.3.6 关于出口退税的管理机制及运行模式选择问题 |
3.4 国际比较 |
3.4.1 法国出口退税制度 |
3.4.2 英国出口退税制度 |
3.4.3 意大利出口退税制度 |
3.4.4 韩国出口退税制度 |
3.4.5 其它国家出口退税制度 |
3.2.6 国外出口退税制度的经验总结 |
第四章 林产品出口退税的历史沿革 |
4.1 我国出口退税历史沿革 |
4.1.1 改革开放前的阶段 |
4.1.2 改革开放后出口退税形成和发展阶段 |
4.1.3 1994年建立以增值税为基础的出口退税阶段 |
4.1.4 2004年以来的着重结构调整阶段 |
4.2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改革的特点 |
4.3 我国出口退税改革的启示 |
4.4 我国出口退税的发展趋势 |
4.5 林产品出口退税历史沿革 |
4.5.1 林产品出口退税的政策调整 |
4.5.2 调整林产品出口退税的动因 |
4.5.3 林产品出口退税调整的政策取向 |
第五章 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宏观和中观经济影响 |
5.1 林业及林产品贸易现状 |
5.1.1 森林资源现状概述 |
5.1.2 林产品贸易现状概述 |
5.2 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宏观和中观经济影响 |
5.2.1 实证研究方法的简介 |
5.2.2 林产品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及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
5.2.3 出口退税率对总出口及林产品出口影响的比较分析 |
5.2.4 林产品出口退税调整对林产品贸易的定性分析 |
5.3 林产品出口退税对中观经济的影响 |
5.3.1 林产品出口退税调整对林业产业的影响 |
5.3.2 对原木、锯材、纸浆和造纸等资源型行业的影响 |
5.3.3 对粗加工为主的人造板行业的影响 |
5.3.4 对家具、地板等木制品行业的影响 |
5.3.5 林产品出口退税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
5.3.6 林产品出口退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
5.3.7 小结 |
第六章 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微观影响 |
6.1 出口退税敏感度 |
6.1.1 敏感度的概念 |
6.1.2 林产品出口退税敏感度 |
6.1.3 出口退税额敏感度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6.2 出口退税对各类林产品企业的经济影响 |
6.2.1 对原木、锯材、木片加工业企业的影响 |
6.2.2 对人造板企业的影响 |
6.2.3 对家具企业的影响 |
6.2.4 对木地板企业的经济影响 |
6.2.5 对造纸企业的经济影响 |
6.3 案例分析 |
6.3.1 永安林业 |
6.3.2 景谷林业 |
6.3.3 吉林森工 |
6.4 林产品出口退税对企业的影响的趋势 |
6.5 小结 |
第七章 林产品出口退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7.1 出口退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7.1.1 出口退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
7.1.2 出口退税政策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7.2 我国林产品出口退税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3 林产品出口退税制度的原则 |
7.3.1 林产品出口退税机制的基本原则 |
7.3.2 林产品出口退税机制设计考虑的因素 |
7.3.3 林产品出口退税机制涉及的问题 |
7.4 完善林产品出口退税政策的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研究 ——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对外开放——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对外开放的含义与特点 |
一、对外开放的含义 |
二、对外开放的特点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走向对外开放道路的探索 |
一、发展中国家的概念 |
二、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研究状况 |
三、对外开放: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战略选择 |
第三节 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写作方法及结构 |
一、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
二、本文的指导理论与方法 |
三、本文结构 |
第一章 对外开放研究述评 |
第一节 国内关于对外开放研究及理论成果 |
一、我国关于对外开放研究的历史线索和主要成果 |
二、有中国特色对外开放理论的演进 |
第二节 国外对外开放研究述评 |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
二、西方发展经济学关于对外开放的研究 |
三、政治经济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对外开放方面的主要观点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结构系统和宏观背景 |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结构系统 |
一、对外开放的结构系统 |
二、对外开放结构系统的相互关联性 |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 |
一、新自由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二、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质 |
三、新自由主义对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影响 |
第三节 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 |
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特征 |
二、对外开放: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进程及特点 |
第一节 稳健成功的东亚对外开放 |
一、东亚对外开放的动因 |
二、东亚对外开放的进程 |
三、东亚对外开放的特点 |
第二节 激进波折的拉丁美洲对外开放 |
一、拉美对外开放的动因 |
二、拉美对外开放的进程 |
三、拉美对外开放中蕴含的问题 |
第三节 顺势奋进的南亚对外开放 |
一、南亚地区对外开放的启动 |
二、从有限开放到全面开放的印度 |
第四节 走向开放的非洲和创特色开放之路的中东 |
一、非洲对外开放的初始条件及动因 |
二、走出各具特色开放之路的中东 |
第五节 新世纪的机遇与未来发展 |
一、新世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 |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未来发展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对外开放模式分析的一般理论 |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对外开放中市场的功能 |
三、对外开放中政府的功能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不同模式 |
一、政府主导型模式 |
二、政府导向型模式 |
三、市场增进型模式 |
四、市场导向型模式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模式的个案分析——韩国与墨西哥 |
一、韩国的政府主导型对外开放 |
二、墨西哥的市场导向型对外开放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效应分析 |
第一节 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 |
一、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 |
二、对外开放中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 |
三、发挥对外开放作用促进经济增长 |
第二节 对外开放与社会公平 |
一、对外开放中产生的社会问题 |
二、实现社会公平的途径 |
第三节 对外开放与政治民主化 |
一、对外开放为政治民主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
二、对外开放不会必然导致政治民主化 |
三、对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与全球治理 |
第一节 理解全球治理 |
一、全球治理的含义 |
二、全球治理的特点 |
第二节 对外开放与全球治理的必要性 |
一、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冲突 |
二、对外开放与国际金融危机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对全球治理的要求 |
一、发展中国家与国际经济组织的改革 |
二、发展中国家与全球公民社会的建设 |
三、全球治理中促成国际合作的途径 |
四、全球治理中的国家主权问题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途径 |
一、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可行性 |
二、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途径 |
本章结语 |
结语: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 |
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与成就 |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 |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景 |
参考书目 |
后记 |
(8)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二、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的现状与背景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四、研究的思路、框架及方法 |
第一章 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竞争力研究的理论综述 |
第二节 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石 |
第三节 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及其理论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制造业及中日韩竞争背景分析 |
第一节 制造业概述 |
第二节 “世界工厂”的历史演进 |
第三节 中日韩制造业竞争格局与背景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日韩纺织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纺织业的特点及中日韩竞争背景分析 |
第二节 中日韩三国纺织业发展概况 |
第三节 中日韩纺织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日韩钢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钢铁业的特点及中日韩竞争背景分析 |
第二节 中日韩钢铁业发展概况 |
第三节 中日韩钢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日韩造船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造船业的特点及中日韩竞争背景分析 |
第二节 中日韩造船业发展概况 |
第三节 中日韩造船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日韩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特点及中日韩竞争背景分析 |
第二节 中日韩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概况 |
第三节 中日韩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日韩制造业总体竞争力综合分析 |
第一节 中日韩制造业生产效率分析 |
第二节 中日韩制造业贸易竞争力分析 |
第三节 中日韩制造业技术竞争力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启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几点启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WTOTBT框架下提升我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我国水产业在世界渔业中的地位 |
1.1.2 水产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
1.1.3 水产品出口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1.1.4 TBT协定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范围与局限性 |
1.2.1 研究范围与目的 |
1.2.2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努力方向 |
1.3 研究方法论及创新点 |
1.4 文献回顾 |
1.4.1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之主要成果 |
1.4.2 管理学研究之主要成果 |
1.4.3 本研究采用的理论构架 |
1.4.4 国内外有关TBT协定的研究动态综述 |
1.5 关键术语之定义 |
1.5.1 水产业 |
1.5.2 水产品与水产品加工业 |
1.5.3 水产品国际贸易 |
1.5.4 TBT协议与技术性贸易壁垒 |
1.5.5 水产品国际竞争力 |
第二章 WTO-TBT概述 |
2.1 WTO-TBT协议之由来 |
2.2 贸易壁垒形式与特点 |
2.3 WTO-TBT协议之宗旨 |
2.4 WTO-TBT协议所倡导的六大原则 |
2.5 WTO-TBT协议之主要内容 |
2.5.1 对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的统一界定 |
2.5.2 成员国之义务 |
2.5.3 组织保证与制度约束 |
2.5.4 对发展中国家之特殊规定 |
2.6 WTO-TBT协定之执行现状 |
2.7 与水产业有关的世贸协议 |
2.7.1 水产业在WTO中的地位 |
2.7.2 与水产业及相关产业有关的WTO协议 |
第三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形式、特点及演进趋势 |
3.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特点 |
3.1.1 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两面性 |
3.1.2 贸易壁垒的广泛性 |
3.1.3 技术性贸易壁垒之系统性 |
3.1.4 技术性贸易壁垒之隐蔽性与连锁性 |
3.1.5 技术性贸易比例之争议性与不确定性 |
3.1.6 技术性贸易壁垒中政府行为与非政府行为并存 |
3.2 技术性贸易壁垒之表现形式及评判标准 |
3.2.1 技术壁垒 |
3.2.2 救济壁垒 |
3.2.3 安全壁垒 |
3.2.4 绿色壁垒 |
3.2.5 数字壁垒 |
3.2.6 技术性贸易壁垒评判标准 |
3.3 技术性贸易壁垒之演进趋势 |
3.3.1 “绿色壁垒”已成贸易保护之“新贵” |
3.3.2 贸易壁垒种类日趋繁多 |
3.3.3 贸易壁垒蔓延速度快 |
3.3.4 强制性技术标准多 |
3.3.5 贸易壁垒链条不断拉长 |
3.3.6 自愿性措施与强制性技术法规结合并向后者转化 |
3.4 世界水产品市场结构及主要进口国之技术壁垒分析 |
3.4.1 国际水产品市场概况 |
3.4.2 水产品进出口之主要国家和地区 |
3.4.3 全球水产品进出口之发展趋势 |
3.4.4 主要水产品进出口国之技术壁垒分析 |
3.5 在水产养殖中限制使用抗生素 |
3.5.1 问题与背景 |
3.5.2 国际社会之最新行动 |
3.5.3 全球发展趋势 |
第四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反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 |
4.1 影响我国水产品出口之主要技术壁垒 |
4.1.1 标准壁垒 |
4.1.2 反倾销壁垒 |
4.1.3 认证壁垒 |
4.1.4 电子商务壁垒 |
4.1.5 成份壁垒 |
4.1.6 主要技术型贸易壁垒之特点 |
4.2 我国水产品出口之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之诱因 |
4.2.1 我国已进入国际经济高摩擦期 |
4.2.2 法律问题 |
4.2.3 水产品安全体系问题 |
4.2.4 区域技术问题 |
4.2.5 政府职责问题 |
4.2.6 企业素质问题 |
4.3 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之步骤及部分发达国家之措施 |
4.3.1 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主要步骤 |
4.3.2 部分国家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主要做法 |
4.4 部分国家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之启示意义 |
4.4.1 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服务体系 |
4.4.2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素质 |
4.4.3 完善产品标准体系,提高国内竞争质量 |
4.4.4 建立非政府组织,促进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
4.4.5 培育企业创新机制,保持企业发展活力 |
第五章 提升我国水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之战略 |
5.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5.2 我国水产业之比较优势 |
5.2.1 比较优势之衡量方法 |
5.2.2 我国水产业之比较优势分析 |
5.3 我国水产品之竞争优势 |
5.3.1 我国水产业之生产要素分析 |
5.3.2 我国水产业之国内需求市场 |
5.3.3 我国水产业配套产业之发展现状 |
5.3.4 我国水产业之结构与特点 |
5.4 我国水产品出口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之对策研究 |
5.4.1 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
5.4.2 国家应为提升我国水产业之竞争优势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
5.4.3 充分发挥政府在优化产业结构中的作用 |
5.4.4 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
5.4.5 提高水产企业之科技水平 |
5.4.6 提高水产企业之管理水平 |
5.4.7 行业协会之作用有待加强 |
5.4.8 积极开拓市场,实施品牌战略 |
第六章 我国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取之对策 |
6.1 棒球效应与价值流管理 |
6.2 国际市场通道建设 |
6.2.1 国际市场通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2 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为拓宽通道创造条件 |
6.2.3 国家政府为水产品出口通道建设创造宽松环境 |
6.2.4 围绕开拓国际市场确定政府的中观政策即产业思路 |
6.2.5 提高企业素质,加强行业联合,以自身实力打开国际市场通道 |
6.3 国际目标市场开发 |
6.3.1 国际贸易规则层面 |
6.3.2 国家政府层面 |
6.3.3 产业管理层面 |
6.3.4 企业层面 |
6.4 国内产业培育 |
6.4.1 国内产业培育是核心价值流 |
6.4.2 “印度牛奶”事件与国内产业培育的关键点 |
6.4.3 国内产业培育的关键点之步骤 |
6.4.4 国内产业培育的七大体系 |
6.5 应用研究:山东省突破水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对策 |
6.5.1 山东省是全国水产业第一大省 |
6.5.2 山东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 |
6.5.3 山东省水产品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做法 |
6.5.4 提升山东水产品竞争力突破壁垒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 ——过程、挑战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引论篇 |
导言 |
一、 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二、 本选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其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内涵及其经济特征 |
一、 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内涵 |
二、 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 |
三、 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层次性 |
第二节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几个基本问题 |
一、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
二、 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
三、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对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
一、 经济全球化给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机遇 |
二、 经济全球化对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 |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研究的理论指导 |
一、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
二、 “新马克思主义者”依附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
第二篇 主体篇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剖析韩国案例) |
第一节 20世纪50~60年代中期:韩国与经济全球化相对 |
一、 与经济全球化相对隔绝发展内向型经济的原因 |
二、 发展内向型经济的主要措施 |
三、 发展内向型经济的绩效 |
第二节 20 世纪60中期~90年代初:韩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
一、 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背景 |
二、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具体措施 |
三、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骄人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初~1997年:韩国仓促加快融入 |
一、 仓促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背景 |
二、 仓促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措施 |
第四节 金融危机后韩国改革的基本内容、成就和问题 |
一、 改革的基本内容 |
二、 改革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几点启示 |
一、 及时调整和完善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 |
二、 循序渐进参与经济全球化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
三、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与处在工业化后期发展水平 |
第一节 独立前后巴西经济依附于世界经济的概况 |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初~60年代中期:巴西与 |
一、 与经济全球化相对隔绝发展内向型经济的背景 |
二、 发展内向型经济的有关措施 |
三、 发展内向型经济的成就和局限性 |
第三节 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巴西积极融入 |
一、 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背景 |
二、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措施 |
三、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成就与问题 |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巴西再次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
一、 再次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背景 |
二、 再次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措施 |
三、 1999和2002年巴西金融动荡 |
四、 再次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成就与问题 |
第五节 几点启示 |
一、 围绕发展目标及时调整与经济全球化关系 |
二、 积极而又慎重地利用外资外债 |
三、 经济增长不应当忽视社会公正 |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处在工业化中期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独立后~20世纪70年代末:印度与经济全球化 |
一、 与经济全球化相对隔绝、发展内向型经济的原因 |
二、 发展内向型经济的具体措施 |
三、 发展内向型经济的成就和问题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印度面向经济全球化的渐进改革 |
一、 英.甘地和拉.甘地改革的措施 |
二、 改革的成就与问题 |
第三节 1991年以来:印度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改革 |
一、 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背景 |
二、 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措施 |
三、 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成就和问题 |
第四节 几点启示 |
一、 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 |
二、 只有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的质量才能取得后发优势 |
三、 正确处理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关系 |
四、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取得后发优势的根本途径 |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与最不发达国家(剖析坦桑尼亚案例) |
一、 独立后坦桑尼亚与经济全球化关系的发展历程 |
二、 制约坦桑尼亚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 |
三、 几点启示 |
第三篇 结论篇 |
一、 经济全球化无法解决南北差距、无法解决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矛盾 |
二、 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规律的几点认识 |
三、 对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思考 |
四、 知己知彼,发展自己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我国纺织品出口创汇二、三年内可望跃居世界首位(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 祁广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2]“三环节”贸易与日本侵略战争的演进(1929-1945年)[D]. 许宁宁. 湘潭大学, 2013(06)
- [3]近代青岛棉业研究(1897~1937)[D]. 谷永清. 南京大学, 2011(11)
- [4]中美经贸关系的历史发展与政策博弈[D]. 邹伟伟.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5]德州市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分析研究[D]. 刘重阳. 天津工业大学, 2008(09)
- [6]出口退税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D]. 周泽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06)
- [7]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研究 ——政治经济学的分析[D]. 卢静. 外交学院, 2006(10)
- [8]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 周松兰. 武汉大学, 2005(05)
- [9]WTOTBT框架下提升我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 郑德雁. 中国海洋大学, 2004(01)
- [10]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 ——过程、挑战与发展趋势[D]. 张登文.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