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瞬时自扩冠状动脉壁支架模6个月临床与血管造影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史张[1](2021)在《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诊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卒中复发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第一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预测复发性脑卒中的前瞻性研究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较高。然而,目前很少有研究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VW-MRI)技术预测复发性脑卒中。本研究旨在评估hr-VW-MRI在预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复发性脑血管缺血事件风险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首次发生急性/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共58例(平均年龄57.7±11.5岁;男性45例)。所有患者分别在初次入院前及临床规范治疗大于三个月后行hr-VW-MRI检查,并对每个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直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或短暂性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再次发生,随访时间不超过48个月。通过hr-VW-MRI评估并记录责任动脉最狭窄层面的狭窄率、斑块负荷(plaque burden,PB)、最小管腔面积(minimum luminal area,MLA)、斑块强化率及各种指标前后变化的百分比。PB的定义为(1-MLA/最狭窄层面的管壁面积)×100%。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预测复发性脑卒中,并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结果:基线和随访两次hr-VW-MRI扫描的平均时间间隔为6.2±4.1个月,其中12例患者(占总人数的20.7%)在10.9±9.2个月内发生了同侧责任血管的复发性TIA或缺血性脑卒中。单因素分析表明基线的甘油三酯、PB变化百分比和PB进展与卒中复发显着相关(所有P<0.05)。多因素Cox回归发现PB进展(HR,6.293;95%CI,1.620-24.444;P=0.001)是复发性缺血事件预测的独立影像学特征。结论:PB进展与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独立相关,hr-VW-MRI有助于复发性脑卒中患者的预测和风险分层。第二章:强化药物治疗后对复发性脑卒中预测及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前瞻性研究目的:前期研究认为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有助于预测(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ICAD)引起的复发性脑卒中,但采用二维非全脑成像技术和缺乏规范临床随访及预后评估是其主要缺陷。本章研究旨在基于三维hr-VW-MRI通过短期随访和长期随访两个时间维度,探讨经强化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和影像特征的变化规律,并评估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和神经功能残障的独立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分析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入院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前行三维头颈联合hr-VW-MRI检查,并要求患者在强化药物治疗3个月后进行临床指标(包括体育运动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临床症状和血液指标)和hr-VW-MRI影像特征的复查评估。随后在2021年3月1日前以电话采访形式进行患者症状和残障评估。通过改良兰金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来确定预后不佳和神经功能残障。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预测复发性脑卒中、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预后情况,并计算风险比(HR)、优势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95%CI)。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患者为80人(平均年龄:59.64±12.03),两次MRI扫描的平均时间间隔为92.4±15.9天,长期随访的平均天数为583.4±130.8天。强化药物治疗后,斑块活性减弱(强化率减低,P<0.001;直方图均数值升高,P=0.012)。在复发性卒中的高危因素研究中,凸月形斑块与短期卒中复发显着相关(HR=7.137;95%CI,1.531-33.277;P=0.047),而在长期随访中体育运动与否则是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0.104;95%CI,0.018-0.591;P=0.010)。在神经功能预后评估中,短期治疗后的预后优劣与患者高危因素控制不佳(OR=4.544;95%CI,1.238-24.761;P=0.045)、总运动代谢当量(OR=0.678;95%CI,0.465-0.990;P=0.044)和熵(OR=0.073;95%CI,0.011-0.473;P=0.006)显着相关,而斑块位于第二象限(OR=9.617;95%,2.0159-44.911;P=0.004)、服药依从性(OR=0.135;95%,0.030-0.610;P=0.009)和高危因素控制不佳(OR=6.234;95%,1.723-22.553;P=0.005)则与其长期治疗后神经功能残障有关。结论:hr-VW-MRI可评估强化药物治疗后斑块变化情况,并有助于ICAD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预测和功能残障评估。第二部分多功能纳米脂质体靶向巨噬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诊治一体化实验研究目的: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而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的极化可能会使斑块的不稳定性转为稳定。我们设想构建一种共载125碘-氧化铁纳米粒(125I-ION)和姜黄素(Cur)的纳米粒脂质体(9-CCN(125I-ION/Cur)-LNPs),通过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和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的多模态成像手段,将姜黄素靶向输送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达到诊治一体化目的。材料与方法:首先,制备9-CCN(125I-ION/Cur)-LNPs,并检测铁和姜黄素的包封率、载药率以及该纳米脂质体的物理稳定性、放射化学稳定性和弛豫时间。其次,对该纳米脂质体进行体外评估,检测分析9-CCN(125I-ION/Cur)-LNPs在巨噬细胞中的摄取情况,并分离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巨噬细胞。进而,建立新西兰大白兔的动脉粥硬化动物模型,在注射前及每10天注射靶向纳米粒脂质体后,分别在注射后6h及36h进行体内SPECT和MRI扫描,评估斑块情况。最后,离体兔主动脉,进行病理切片、染色,分析斑块的病理学特征。结果:透射电镜显示9-CCN(125I-ION/Cur)-LNPs粒度均一、超顺磁性好、放射化学纯度为97.2%,且在体内循环中较为稳定。体外摄取研究发现,姜黄素和核素放射性均在RAW264.7细胞中摄取较高,而MRI图中ION的摄取在两种细胞中几乎相同,并且体外实验表明9-CCN(125I-ION/Cur)-LNPs和姜黄素可促进巨噬细胞极化为M2表型。此外,体内实验表明,9-CCN(125I-ION/Cur)-LNPs可以特异性地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促炎M1型巨噬细胞结合,并将125I-ION和姜黄素传递到巨噬细胞中。由于M1向M2极化,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稳定,导致纳米粒脂质体的吸收显着减少,SPECT/CT核素摄取显着下降。结论:9-CCN(125I-ION/Cur)-LNPs实现了同时检测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核医学和磁共振联合成像的方式可精准检测斑块并评估疗效,实现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治一体化。
赵玉玺[2](2021)在《升主动脉扩张合并瓣膜疾病腔内微创治疗的新器具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由于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以退行性病变为主要原因的升主动脉扩张(Ascending aortic dilation,AAD)合并瓣膜功能不全复合病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越来越高。AAD和瓣膜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使病程进一步恶化,最终造成心功能失代偿、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破裂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的发生。随着微创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已成为主动脉及主动脉瓣(Aortic valve,AV)疾病微创治疗的主要方法,也为外科高危手术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但针对AAD合并瓣膜疾病一体化腔内治疗的研究数据仍然不足,也尚无腔内治疗的指南建议。因此,针对此复合病变人群的腔内治疗需求就尤为迫切。如何采用微创的治疗方法一体化解决AAD合并AV疾病,以及如何采用微创的治疗方法同期解决AAD合并多瓣膜疾病等问题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和方向。研究目的:(1)获取AAD合并瓣膜疾病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手术治疗结果;(2)探究AAD合并AV疾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3)分析AAD合并AV疾病的影像学形态特点,提出新型移植物及输送系统的设计方案;(4)通过体外与体内实验,探究新型主动脉瓣窗型腔内移植物系统的早期可行性及安全性;(5)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索经导管同期治疗升主动脉瘤(Ascending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ATAA)合并主动脉瓣返流(Aortic regurgitation,AR)及二尖瓣返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的可行性。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AAD入院接受外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不同病变类型的分布特点和手术预后情况。(2)血流动力学研究:基于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数据建立AAD模型,通过流固耦合的数值仿真方法,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其血流动力学特点。(3)基于影像学分析的移植物研发:对AAD合并AV疾病的38例患者与按照年龄、性别匹配同期行CTA检查且升主动脉形态正常的患者进行影像学解剖形态对比。依据解剖学数据设计并研发符合病变形态并达到同期腔内治疗目的移植物装置。(4)移植物体外及体内实验:通过20例猪心-主动脉标本体外模拟实验,经心尖导入新型主动脉瓣窗型腔内移植物系统,进一步规范移植物系统的操作流程,探索该新型移植物系统的效能和可操作性;在6头成年健康家猪中完成新型移植物系统的体内释放,并通过CTA、心脏彩超、心电图、大体标本以及病理学检查,评估该新型移植物系统的早期安全性和可行性。(5)经导管同期腔内修复ATAA合并AR及MR疾病模型的体外研究:在10例猪心-主动脉标本中建立ATAA合并AR及MR疾病模型,通过体外模拟系统经心尖导入主动脉瓣窗型腔内移植物和二尖瓣(Mitral valve,MV)腔内移植物,探索同期治疗ATAA合并AR及MR理念的可行性。结果:(1)在纳入的342例患者中,退行性病变(162/342,48.8%)仍然为主要发病原因。在疾病分布方面,单纯AAD的占比最小(12/342,3.5%)。AAD合并AV疾病占比最高(129/342,37.7%),其中AR最为常见(51/342,14.9%)。AAD合并双瓣膜疾病中,AR合并MR的占比最高(67/342,19.6%)。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1%(7/342)。单因素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P=0.012),术前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40%(P=0.007)和手术治疗(P=0.040)三个因素与手术死亡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HD和术前EF值<40%是手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CHD,(OR=8.657,95CI=1.73-43.09,P=0.008);EF值<40%(OR=0.075,95CI=0.01-0.04,P=0.002)】。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115/342,33.6%)。有17例晚期死亡。术后2、4、6年生存率分别为93.9%、93.0%、93.0%。随访期共有40例并发症发生,术后2、4、6年无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8.8%、58.2%、58.2%。(2)在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正常组、AAD+AS+AR组和ATAA+AR组模型AV的有效开口面积(Effective orifice areas,EOA)为2.67 cm2、2.17 cm2和4.13 cm2,最大跨瓣压差为14.65 mm Hg、18.63 mm Hg和13.82 mm Hg。正常组和AAD+AS+AR组模型的峰值流速均出现在AV处。ATAA+AR组模型中峰值流速出现在升主动脉末端处。在舒张期流场分布方面,AAD+AS+AR组模型AV处存在小片高流速区域,提示轻度至中度反流。ATAA+AR组模型AV处发现了大片高流速区域,提示存在严重反流。对于AV形态而言,正常组模型AV的开口边缘在收缩期呈近似圆形,舒张期无反流。在AAD+AS+AR组模型中,AV的开口边缘在收缩期呈三角形,EOA偏小,舒张期表现为明显返流。对于ATAA+AR组模型,AV的开口边缘在收缩期呈三角形,EOA增大,舒张期表现为严重反流。三组模型的峰值应力均出现在舒张期。高应力区域分别集中在瓣膜的联合边缘、瓣膜自由边钙化区域与联合边缘和无冠状动脉瓣上。(3)AAD组相比正常组在主动脉瓣环平面、瓦氏窦平面、窦管交界(Sinotubular junction,STJ)平面、升主动脉中段平面、升主动脉远心端平面、左颈总动脉(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LCCA)近心端主动脉平面以及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近心端主动脉平面扩张明显(P<0.05)。双侧冠状动脉开口的直径无统计学差异(P=0.239;P=0.066)。双侧冠状动脉开口在周向角度的测量中,AAD组大于正常组(127.3±26.8°vs 115.8±13.5°,P=0.031)。在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LCA)开口、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开口和STJ至瓣环中心线距离的测量中,两组无统计学差异(12.8±4.5mm vs 13.4±3.1mm,P=0.663;20.0±4.2mm vs 19.5±2.0mm,P=0.501;26.9±5.0mm vs 27.8±3.3mm,P=0.492)。而在升主动脉长度的测量中,AAD组在STJ至升主动脉远心端大弯侧、小弯侧以及中心线距离均大于正常组(P<0.05)。根据解剖学测量结果完成了新型移植物和输送系统的研制。(4)在20例猪心-主动脉标本,通过经心尖入路模拟了新型主动脉瓣窗型腔内移植物系统的体外释放。技术成功率为100%,平均释放时间为37.3±8.2 min(25-59min)。开窗高度和直径均为1.25 cm时,双侧冠状动脉的流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RCA流量的减少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4),而开窗高度1.25 cm+直径1.5 cm,开窗高度1.5 cm+直径1.25 cm,以及开窗高度1.5 cm+直径1.5 cm三组中,双侧冠状动脉的流量均无明显减少。内窥镜观察提示人工AV启闭正常,MV前叶活动无明显受限。大体解剖结果显示移植物均释放完全且形态良好,冠状动脉开窗对位准确。在6头动物体内成功植入腔内移植物,术中造影显示双侧冠状动脉显影良好,人工AV功能正常。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体外实验所得到的开窗最适参数。5头动物在随访期存活,1头因感染在术后第12天死亡。超声心动图显示人工瓣膜启闭功能正常,未见明显狭窄、返流及瓣周漏(Perivalvular leakage,PVL)。CTA及心电图未见异常。大体解剖结果提示:移植物在位,无冠状动脉梗阻及组织损伤。(5)在10例猪心-主动脉标本中成功建立了ATAA+AR+MR疾病模型,并成功模拟了主动瓣窗型腔内移植物和MV腔内移植物经心尖入路释放,技术成功率为100%(10/10)。术后造影提示瘤体隔绝完全,移植物位置及形态良好。术后双侧冠状动脉血流均无明显减少(LCA:289.4±10.2 ml/min vs 330.4±12.1 ml/min,P<0.001;RCA:350.0±14.5 ml/min vs 376.8±10.5 ml/min,P<0.001)。内窥镜显示人工瓣膜启闭功能良好。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返流及瓣周漏。AV和MV的跨瓣压差无明显增加(6.0±0.6 mm Hg vs 5.5±0.9 mm Hg,P=0.076;5.4±1.0 mm Hg vs 4.9±1.0 mm Hg,P=0.094)。左心室流出道(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LOVT)的梯度压差也无明显增加(2.0±0.5 mm Hg vs 1.9±0.5 mm Hg,P=0.154)。术后大体解剖结果提示移植物均在位良好,冠状动脉开口位置对位准确,无梗阻现象。结论:AAD合并瓣膜疾病人群已成为AAD患者中的主要人群。经过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的探索,初步验证了新型主动脉瓣窗型腔内移植物系统的可行性及安全性。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索了经导管同期治疗ATAA合并AR及MR的可行性。以上研究将为AAD合并瓣膜疾病提供新的微创治疗思路和科学数据。
刘文敏[3](2020)在《普通球囊与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长期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评价应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过程中,普通球囊(Conventional Balloon,CB)和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对AVF狭窄长期疗效方面有无差异,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查找所有与AVF狭窄治疗相关的文献,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根据纳入标准提取合格文献进行系统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异质性产生的原因,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同时对纳入的全部文献进行发表偏倚的评价。结果:最终纳入9项研究,均为随机对照实验。共包含902例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其中DCB血管成形术组患者449例,CB血管成形术组患者4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随访6个月时,与CB组相比,DCB组(RR=0.67,95%CI:0.51~0.88,P=0.004,I2=64%)的初级通畅率增高;在随访12月时,与CB组相比,DCB组(RR=0.83,95%CI:0.74~0.93,P=0.001,I2=0%)的初级通畅率增高。通过敏感性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在除外Roosen LJ等人的研究后,再次进行meta分析,结果示:在随访6个月时,与CB组相比,DCB组(RR=0.60,95%CI:0.51~0.72,P<0.00001,I2=28%)的初级通畅率增高;在随访12月时,与CB组相比,DCB组(RR=0.81,95%CI:0.72~0.92,P=0.0008,I2=0%)的初级通畅率增高。结论:在AVF狭窄患者的PTA治疗中,DCB血管成形术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的初级通畅率高于CB血管成形术,然而,仍然需要大量临床试验来充分证实这一结果。
李向阳[4](2020)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是心血管外科常见的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和自然病程预后极差的复杂急症。针对ATAAD主要采取紧急外科手术治疗,但由于ATAAD本身可撕裂重要分支血管导致脏器低灌注,以及巨大手术创伤引起机体强烈应激反应,导致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居高不下。其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ATAAD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在主动脉手术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心脏手术。但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同导致术后AKI发生率差异也较大。AKI被公认为预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最大程度地恢复肾功能是AKI防治的目标。到目前为止,针对AKI除了肾脏替代治疗外,尚缺乏特异性的药物治疗手段。早期识别和干预、纠正可逆因素、优化血管内容量状态、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仍然是术后AKI临床管理的主要内容。所以,探讨ATAAD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并采取综合管理策略,对控制术后AKI的发生和发展以及改善ATAAD患者手术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对ATAAD术后AKI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术后AKI预测模型,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提供客观依据。资料与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ATAAD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112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经主动脉CTA确诊。收集112例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既往史、肾动脉受累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红蛋白浓度(Hb)、血肌酐(SC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等]、手术资料[手术方式、体外循环(CPB)时间、深低温停循环(DHCA)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输注红细胞量等]及术后资料(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和院内死亡率情况等)。按照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与否,将1 12例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AKI组)和对照组(Non-AKI组)。数据统计分析使用SPSS Statistics 24.0、MedCalc 19.1和R 3.6.2软件。首先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ATAAD术后A KI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此预测模型,利用Hosme r-Lemeshow检验评价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利用R 3.6.2软件绘制预测术后A KI的列线图。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做内部验证,利用C指数(C-index)评价所得列线图预测术后AKI的准确度。校正曲线是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的图形对比,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度越好,列线图预测准确度越高。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高血压史、肾动脉受累、术前SCr、术前NLR、CPB时间、DHCA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注红细胞量和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肾动脉受累、CPB时间和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是ATAAD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四组变量纳入回归模型,建立回归方程为Logit(P)=-15.041+1.440×高血压史+1.675×肾动脉受累+0.032×CPB时间+0.030×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3)Logistic 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0.926(95%CI=0.861-0.967,P<0.001)。最佳临界点为0.45,此时敏感度为82.6%,特异性为87.9%。Homs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P=0.733,表明模型拟合优度较好。(4)根据高血压史、肾动脉受累、CPB时间和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构建预测ATAAD术后AKI的列线图,结果显示患高血压史得分为74分,肾动脉受累得分为69分,CPB时间>213min得分为97分,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70h得分为100分,各个单项得分相加得到最后总分,总分所对应的值即为列线图预测ATAAD术后AKI的发生概率。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做内部验证,发现所得列线图具有较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C-index为0.859(95%CI=0.788-0.930)。结论(1)ATAAD术后AKI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包括高血压史、肾动脉受累、术前SCr、术前NLR、CPB时间、DHCA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注红细胞量和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其中高血压史、肾动脉受累、CPB时间和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是ATAAD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2)本研究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ATAAD术后AKI诊断效能较高,并且通过列线图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术后AKI的发生概率,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一定依据。
任家孚[5](2019)在《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近年来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治疗小血管病变常合并较高的夹层、破裂及穿孔率和远期再狭窄等。药物洗脱球囊(Drug eluting balloon,DEB)作为新兴的临床技术已被多项临床实验证实可以应用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但目前仍缺乏大规模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以证实DEB在小血管病变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势等。因此,我们设计了此单中心临床研究,旨在探讨DEB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尝试总结冠状动脉小血管患者的部分临床特征,为之后的临床治疗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将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诊断为冠心病且为单一病变的92例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大血管组(管腔直径>2.75mm)和小血管组(管腔直径≤2.75mm),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小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2)将在我院就诊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最终诊断为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80例患者(包括上述小血管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DEB组(30例)、DES组(30例)、普通球囊组(20例),记录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冠脉造影手术情况(包括术前病变评估、术中器械使用情况及术后即刻效果评估)、12个月时造影随访情况及6个月和12月时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采用Tukey-HSD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差异,采用Post hoc检验和(或)Bonferroni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差异,并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累积MACE生存曲线,通过Logrank法检验三组患者MACE生存曲线的差异。最终验证DEB在小血管病变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1)小血管组中女性患者的比例以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较大血管组更高(女患者比例:53.2%VS.28.9%,P=0.018;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例:40.4%VS.15.6%,P=0.008),同时通过Post hoc检验发现小血管病变更易发生于回旋支,大血管病变更易发生于前降支(P<0.05)。(2)小血管病变患者血胱抑素C(0.98±0.36 mg/L VS.0.79±0.16 mg/L,P=0.002)、血尿酸(368.66±70.36μmol/L VS.316.02±66.65μmol/L,P<0.001)及血清补体C1q(214.04±32.91 mg/L VS.187.65±28.51 mg/L,P<0.001)较大血管病变患者明显升高。(3)术前及术中病变情况三组患者间无显着性差异,术后最小管腔直径及最小管腔狭窄程度三组存在差异(P均<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DEB组及DES的术后最小管腔直径及最小管腔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但均要优于普通球囊(P<0.001)。(4)12个月时造影随访结果提示,DEB组与DES组的最小管腔直径及再狭窄率无显着性差异,但却要优于普通球囊组(P<0.001);而DEB组的晚期管腔丢失却要明显低于DES组(0.12±0.32mm VS.0.38±0.46mm,P=0.044)和普通球囊组(0.12±0.32mm VS.0.73±0.45mm,P<0.001)。(5)6个月随访临床事件发现,三组MACE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12个月时可以发现DEB组及DES组的MACE发生率和靶血管血运重建(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TVR)显着低于普通球囊组(MACE:P=0.011,TVR:P=0.014),而DEB组与DES组之间却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1)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中女性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大血管组,而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更多,病变更易发生于回旋支;(2)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酸和补体C1q水平相较大血管病变患者更高;(3)DEB在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4)无论是术后即刻效果还是后期随访观察,应用DEB和DES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均较普通球囊更有优势;(5)DEB对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疗效不劣于DES,且晚期管腔丢失要低于DES。
于文博[6](2019)在《超弹性镍钛合金支架设计优化及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类疾病,其能引起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病等致死率较高的并发症,而自膨式支架可以撑开堵塞的血管达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超弹性镍钛合金支架是一种常见的自膨式支架,其具有自动扩张、径向力温和、柔顺性好等优点,但是临床结果表明其存在疗效不稳定、径向强度不足和血管通畅率不高等问题,国内外关于自膨式支架的研究也明显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运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商用支架在压握和扩张后的机械性能,并设计了一种新型镍钛合金支架Bowknot,其具有优异的径向强度、柔顺性、临床疗效和完全应力诱导的马氏体相变,本文对其进行几何优化,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其应力和应变分布、变形和直径-时间曲线。本文的研究有利于优化支架设计并提升其机械性能,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软件Siemens NX 11.0建立商用支架SMART CONTROL模型,并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 EXPLICIT中建立支架-动脉-斑块模型,分别使用超弹性模型和Ogden模型描述支架和动脉-斑块系统的材料性质,并通过应力-拉伸曲线验证了材料的准确性。本文研究了有限元模型的网格敏感性,以平衡结果的准确度和所需的计算资源,结果表明支架和动脉-斑块系统的最佳网格大小分别为4×4和2层。2.分析了商用支架在体外压握和血管中膨胀过程的机械性能,结果表明:(1)压握后的支架环具有相似的应力应变分布,最大应力为350.2 MPa,主要集中在U形弯曲处,应变峰值为3.48%,位于U形区域的内角,说明支架存在不完全的马氏体相变。(2)支架释放后,具有两端直径大,中间直径小的结构,中间支架环的应力和应变较高,支架整体应力应变水平随着逆相变而降低,且应力集中于U形弯曲处,说明该区域易发生失效,应力和应变最大值分别为181.61 MPa和3.10%。(3)支架膨胀后端部和中部直径分别为6.25 mm和4.50 mm,直径不均匀度为28%。(4)动脉-斑块系统的最大应力为0.3789 MPa,位于斑块的两端,最大应变为47.4%,集中在斑块内壁,说明这些区域容易破裂造成再狭窄。血管的通畅率为78.3%,仍有提升空间。3.设计了新型自膨式支架Bowknot,并对其进行几何优化,综合考虑机械性能和尺寸限制确定最佳尺寸,最后对完整支架进行径向强度和柔顺性评估,发现:(1)长度与径向强度成反比,宽度和厚度与径向强度成正比,长度和宽度对结果的影响程度更大。(2)对商用支架和设计支架进行环向压缩仿真和三点弯曲仿真,发现Bowknot支架在不影响柔顺性的情况下提高了26.3%的径向强度,最大径向强度为0.150 N/mm。(3)Bowknot支架更适合移植在狭窄率高且较长的患病血管中。4.应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新型支架在压握和膨胀后的机械性能,结果表明:(1)压握后支架的应力和应变主要集中在U形区域和支撑单元交叉区域,峰值分别为512.88 MPa和7.30%。(2)支架膨胀后两端直径大于中间,中间支架环的应力高于端部,应力和应变最大值分别为242.57 MPa和4.75%,集中于支撑单元交叉处。(3)U形弯曲内角和支撑单元交叉外侧具有完全马氏体相变,而整体应变水平仍然在安全范围内,表明支架充分发挥了镍钛合金的超弹性特性。(4)新型支架扩张后端部直径达到6.94 mm,中间直径为5.10 mm,直径不均匀度为26.51%,低于商用支架的不均匀度,说明新型支架疲劳强度更高。(5)斑块两端仍然具有最高的应力(0.4089 MPa)和应变(48.04%),直径由3 mm提高到5.10 mm,通畅率达到85%,接近于自扩张型支架的临床疗效上限(90%),说明新型支架拥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吴信雷[7](2019)在《基于冠脉造影管壁变形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纯基于医学影像的病变解剖学评估,已不能完全满足冠心病患者对精准医疗的需求。动态的冠脉造影影像除了直观反映冠脉的整体形态结构及病变的狭窄程度,还蕴含着血流动力学及动态形变的生物力学等功能学信息。本文针对冠脉斑块破裂、冠脉支架断裂、以及心肌缺血评估等临床问题,利用冠脉造影影像,结合图像处理、计算力学,创新性地提出相应的动力学计算模型,旨在阐明上述临床问题的生物力学机制,并为患者个体化功能学评估提供方法学支撑与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本文提出一种从动态造影中提取冠脉管壁的全局位移场载荷来计算浅表壁动力学的计算模型。并通过对32个具有相同管腔形态的理想化狭窄模型和16例冠心病患者病例的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必要性和准确性。理想化模型分析表明,与力法加载法的有限元分析相比,我们的浅表壁动力学方法,不需要知道斑块内部成分及外在血压,仅根据浅表壁的形变场即可准确计算浅表壁应力(superficial wall stress,SWS);并且证实心脏收缩引起的血管弯扭变形明显增加了SWS。斑块越软、斑块负荷越大与纤维帽越薄等特征可增加SWS。实际患者病例分析表明,仿真计算获得的冠脉管腔与基于造影几何重建的管腔相比具有很好的形态相似性;应用Procrustes分析量化评估两者血管中心线的相似性,双参数结构表明两者高度吻合,即缩放比例:0.995±0.018;不相似度:0.007±0.014。此外,最大SWS发生在斑块近端肩部的比例为56%(9/16),与临床上斑块破裂大多数发生在狭窄近端的现象一致。其次,利用上述已验证过的浅表壁动力学方法,对筛选出的两例多支血管病变在基线时的非靶血管且后期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分析获取SWS分布,结果表明在收缩末时前降支病例的狭窄远端肩部,回旋支病例的狭窄近端肩部出现SWS集中,分别为121.8 KPa和98.0 KPa;并且分别与6个月和18个月后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时行光学相干断层影像观察到斑块破裂的位置十分吻合。此外,这两支血管的SWS峰值明显高于其邻近正常参考段,并且后者与正常血管的SWS峰值非常接近。然后,基于上述已验证过的浅表壁形变场,提出了一种新的冠心病患者个体化的术后即刻冠脉支架在体动应力和疲劳断裂风险评估计算模型。通过一例带心电图的右冠脉病例作为代表示例,展示了可降解支架动应力在心动周期中变化趋势。并且分布对两组仿真实验(即同一种类型的支架植入4支不同冠脉、3种不同类型的支架实际或虚拟植入同一动脉)进行支架动应力分析和Goodman疲劳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靶血管的铰链运动是冠脉支架应力的主要外在因素,可增加疲劳断裂的风险。相比于不锈钢材质的Taxus和Xience支架,较高强度钴铬合金的Resolute支架,其疲劳安全系数的倒数值较小,降低了断裂风险。其中,一例典型的钝缘支病例分析表明,支架应力集中的位置和疲劳安全系数倒数中的“不安全”区域,均与植入13个月后随访造影观察下的完全横向断裂位置相吻合。最后,实现了一种基于管腔表面变形的冠脉斑块单向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利用该方法对不同分组的斑块性质、动脉重构、狭窄长度、直径狭窄率的冠脉斑块理想化模型,模拟人体最大充血状态分析斑块的力学生理学参数(共54例),包括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和最大SWS等。通过一例狭窄长度10mm、50.0%直径狭窄率、无重构的脂质斑块展示了心动周期中SWS、血流速度及压降的瞬态结果。由于管腔形变大,脂质斑块的FFR(0.81±0.15)轻微高于纤维斑块(0.79±0.16,P=0.001)和钙化斑块(0.79±0.16,P=0.001)。在中度狭窄病变,不同性质斑块之间FFR差异最大。此外,以30.0 KPa和0.80分别作为最大相对SWS和FFR的截断值判断斑块稳定性和致心肌缺血,提出了以这两种指标组合的四类风险等级次序:轻中度狭窄的硬斑块及低负荷的脂质斑块(类型A,非缺血且稳定斑块)<轻中度狭窄但中高度负荷的软斑块(类型B,非缺血且非稳定斑块)或重度狭窄的硬斑块(类型C,缺血且稳定斑块)<重度狭窄且中高度负荷的软斑块(类型D,缺血且非稳定斑块)。综上,本文基于冠脉造影提出了浅表壁动力学计算模型,能准确呈现在体冠脉的变形行为而获得动态的浅表壁应力,对评估冠脉斑块破裂风险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基于冠脉变形的冠心病患者个体化的术后即刻冠脉支架在体动应力计算模型和疲劳断裂风险评估可为结构局部增强新型支架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意见;以及基于管腔变形的冠脉斑块单向流固耦合计算模型,能同时评估易损性和致潜在缺血,进而定义斑块四类风险等级次序,从而为临床导管室对病变的优化处理提供理论参考。因而,本文对揭示上述临床问题的生物力学机制、开发新的诊断评估工具及研发新型支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刘璐[8](2018)在《基于mTORC1信号通路研究益气凉血生肌方对内皮细胞损伤修复的干预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以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为代表的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增殖迁移,同时,也抑制内皮细胞的修复。促进损伤内皮细胞的再生,尽快恢复内膜完整性是预防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RS)及血栓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益气凉血生肌方由生黄芪、丹参、金银花、丹皮四味中药组成。前期临床研究提示益气凉血生肌方能降低PCI术后联合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降低ISR的发生趋势。现代药效学实验证明单味药物具有抗炎、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能量代谢等作用,而这些作用可能是益气凉血生肌方促进内皮损伤修复的机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1,mTORC1)信号通路是RAPA调节内皮细胞和VSMCs增殖与迁移重要途径,缺少能量时,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iphosphate,ATP)/一磷酸腺苷(adenosinemonophosphate,AMP)比值降低,一磷酸腺苷依赖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激活可抑制mTORC1。mTORC1信号传导至下游两个独立靶蛋白,即p70 核糖体蛋白 S6 激酶(p70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p70S6K)、4E 结合蛋白 1(4E binding·protein1,4E-BP1),调节哺乳动物细胞生长。综上所述,我们提出益气凉血生肌方促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修复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氧化应激、改善能量代谢,从而调节mTORC1信号传导通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假说。方法:实验一: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进行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造模,按照干预情况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益气凉血生肌方含药血清干预)、西药组(阿托伐他汀含药血清干预)、中西药组(益气凉血生肌方+阿托伐他汀含药血清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距离、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WST-1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质谱法检测ATP、AMP含量,western检测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p70S6K,4E-BP1蛋白及磷酸化表达水平。实验二: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对HUVECs进行H/R造模,并在复氧时给予RAPA,按照干预情况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RAPA组、中药+RAPA组(益气凉血生肌方含药血清联合RAPA干预)、西药+RAPA组(阿托伐他汀含药血清联合RAPA干预)、中西药+RAPA组(益气凉血生肌方+阿托伐他汀含药血清联合RAPA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距离,western检测AMPK,mTOR,p70S6K,4E-BP1蛋白及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实验一:益气凉血生肌方对H/R损伤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①H/R损伤后,含药血清浓度为10%时,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内皮细胞与模型组相比细胞增殖率均升高(P<0.05或P<0.01),且中西药组细胞增殖率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②划痕实验结果表明,中西药组细胞与模型组相比迁移距离加大(P<0.01);③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损伤内皮细胞与模型组相比细胞核边界更清楚,线粒体结构更完整;④H/R损伤后,中药组、西药组、中西结合组细胞与模型组相比ROS、MDA含量下降(P<0.05或P<0.01),SOD含量显着升高(P<0.01);⑤H/R损伤后,中药组、中西药组细胞与模型组相比ATP/AMP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中西药组效果优于西药组(P<0.01);⑥western结果表明,模型组p-AMPK/AMPK下降(P<0.01),p-mTOR/mTOR,p-p70S6K/p70S6K,p-4E-BP1/4E-BP1 升高(P<0.01),中药组、中西药组p-AMPK/AMPK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中西药组较西药组更低(P<0.05),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p-mTOR/mTOR,p-p70S6K/p70S6K,p-4E-BP1/4E-BP1 升高(P<0.05 或P<0.01)。实验二:益气凉血生肌方联合RAPA对H/R损伤内皮细胞增殖的干预研究:①H/R损伤后,中西药+RAPA组内皮细胞增殖率显着高于RAPA组(P<0.05);②H/R损伤后,中药+RAPA组、中西药+RAPA组与RAPA组相比p-AMPK/AMPK明显降低(P<0.05),但中药+RAPA组、西药+RAPA组、中西药+RAPA组与RAPA组相比p-mTOR/mTOR,p-p70S6K/p70S6K,p-4E-BP1/4E-BP1 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益气凉血生肌方可改善H/R损伤内皮细胞能量代谢、减少氧化应激,抑制AMPK激活,调节mTORC1信号通路,发挥保护内皮细胞并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②益气凉血生肌方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可减轻RAPA对受损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改善内皮细胞能量代谢,抑制AMPK激活有关。
龙春[9](2017)在《力学参数对心血管介入手术支架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冠脉壁力学特性研究以及支架膨胀分析是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治疗的技术基础。冠脉壁的力学特性因人种、性别、年龄以及健康情况等因素而不同。使用与冠脉壁力学特性相符的力学参数是准确获取支架膨胀过程中冠脉壁力学响应的前提。在绝大部分支架膨胀分析中,冠脉壁的力学特性往往很少考虑,在少有涉及冠脉壁的支架膨胀分析中,冠脉壁被简化为线弹性材料或薄壁圆筒。冠脉壁力学特性的复杂性是冠脉-支架结合分析的难点。本文将针对冠脉壁力学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利用已有实验数据对冠脉壁力学参数进行反演,建立冠脉壁有限元模型,研究分析血管支架在冠脉壁中的膨胀行为,优化血管支架结构。对冠脉壁力学参数C10,k1,进行参数反演。针对冠脉壁力学特性的复杂性,本文选择由Holzapfel等人提出的各向异性超弹性本构模型(HGO模型)来表征冠脉壁的材料属性。本文将参数反演转化为最优化问题,通过Matlab自编程序调用lsqnonlin函数并运用了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力学参数进行修正,通过21次迭代,获得了与国内实验数据相匹配的参数值。建立冠脉壁有限元模型,研究分析冠脉壁中的残余应力应变。通过张开角闭合的方式研究冠脉壁各层以及整体的残余应力应变分布。设置线弹性材料对照组,对比分析线弹性材料与HGO模型在残余应力应变分布以及数值上的区别。研究残余应力应变对模型在生理血压作用下的力学响应。所有模型的残余应力应变均表现为内压外拉的状态。其中各模型的残余应变数值与分布差距较小,而残余应力则差别较大。线弹性材料对照组的应力是其他模型的数倍。残余应力应变改善了HGO模型的应力分布,对线弹性材料却没有类似的效果。建立冠脉-支架接触模型,模拟血管支架的膨胀过程,优化支架结构。通过对血管支架内壁加载均布压力来替代与支架匹配的球囊的膨胀压力。支架在膨胀压力的作用下发生了非均匀扩张,其端部所接触的冠脉壁区域出现了应力集中。通过优化支架端部支撑筋结构,获得了支架最佳的膨胀效果。在所设立的5个支架模型中,模型D膨胀时对冠脉壁的损伤最小,膨胀过程中的狗骨头率最低,为5个模型中的最优化模型。
魏延宾[10](2017)在《血管支架血流动力学性能体外测试装置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冠心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冠心病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是支架植入术,但支架内再狭窄是支架植入术的主要缺陷。血流动力学状况与支架内再狭窄密切相关,因此对植入支架后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探究再狭窄与血流动力学因素的关系,本文以血管支架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脉动流下的速度和壁面剪应力情况进行体外实验研究,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提出一套血管支架耦合系统血流动力学体外测试的方法。首先,利用蠕动泵产生的脉动流来模拟人体心脏泵血的血流,通过加压装置来补偿回路中的压力,使模拟血液的流量和压力特性与人体血液高度类似。然后利用高速CCD技术并结合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来测量模拟血管内的速度场分布。(2)搭建了血管支架血流动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以压力变送器、流量传感器、信号变送器、数据采集卡、高速CCD和模拟血管以及其他硬件,完成整个测试装置的硬件设计。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利用数据采集卡完成对传感器的信号采集、分析处理与报表生成。(3)基于本套自主设计的装置,对狭窄血管、血管支架耦合系统、正常血管进行测试分析。获得测试结果如下:血管壁凸起会影响血液流线分布,高流速时会在凸起后方形成涡旋。一个周期内壁面处速度变化大,会加剧血液主流中的内摩擦,引起流体微团的前后撞击增加主流中的湍动性。壁面剪应力变化幅度大,会加剧对内皮细胞的剪切作用,增加炎症因子引起血管壁炎症反应,促进粥样硬化进程。支架植入后耦合系统内的血流速度显着低于狭窄血管,实验中没有发现明显的涡旋区存在,说明支架改善了狭窄血管的高流速、高剪切状态。但连接筋和支架杆的引入仍然局部阻碍了血液运动,一个周期中较长时间处于低壁面剪应力状态,有再狭窄风险。正常尺寸冠脉血管内的速度要比狭窄血管小很多,说明相同流速下的小直径血管所受速度变化冲击更为严重。其壁面剪应力变化幅值较小,说明血管内膜所受到轻微的脉动的冲击,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性能。上述实验,不仅验证了自主设计测试装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还可为后续支架优化提供建议。
二、新型瞬时自扩冠状动脉壁支架模6个月临床与血管造影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瞬时自扩冠状动脉壁支架模6个月临床与血管造影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诊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卒中复发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 |
第一章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预测复发性脑卒中的前瞻性研究 |
一、引言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章 强化药物治疗后对复发性脑卒中预测及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前瞻性研究 |
一、引言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多功能纳米脂质体靶向巨噬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诊治一体化实验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动脉粥样硬化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多功能纳米粒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升主动脉扩张合并瓣膜疾病腔内微创治疗的新器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升主动脉扩张合并瓣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
一、患者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不足 |
五、结论 |
第二部分:升主动脉扩张合并主动脉瓣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
一、资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不足 |
五、结论 |
第三部分:升主动脉扩张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腔内微创治疗的新器具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不足 |
五、结论 |
第四部分:升主动脉扩张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腔内微创治疗的体外及体内实验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不足 |
五、结论 |
第五部分:经导管同期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返流的体外实验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不足 |
五、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升主动脉扩张合并主动脉瓣疾病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3)普通球囊与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长期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动静脉内瘘狭窄的诊治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超弹性镍钛合金支架设计优化及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动脉粥样硬化介绍 |
1.2 支架技术介绍 |
1.2.1 支架类型 |
1.2.2 支架材料 |
1.2.3 支架结构 |
1.2.4 支架制造 |
1.2.5 支架失效 |
1.2.6 支架的研究方法 |
1.3 镍钛合金支架技术 |
1.3.1 镍钛合金材料 |
1.3.2 镍钛合金支架 |
1.3.3 临床研究 |
1.3.4 数值模拟 |
1.3.5 实验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有限元模型和材料本构行为 |
2.1 支架建模和超弹性镍钛合金 |
2.1.1 支架几何模型的构建 |
2.1.2 支架尺寸 |
2.1.3 材料定义 |
2.2 动脉-斑块系统的模型和材料特性 |
2.2.1 动脉-斑块系统的构建 |
2.2.2 动脉-斑块系统的尺寸 |
2.2.3 动脉-斑块系统的材料性质 |
2.3 仿真设置 |
2.4 边界条件 |
2.4.1 支架的压握 |
2.4.2 支架的扩张 |
2.5 网格敏感性分析 |
2.5.1 支架的网格敏感性分析 |
2.5.2 动脉-斑块系统的网格敏感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镍钛合金支架和动脉-斑块系统的有限元分析 |
3.1 支架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3.1.1 支架的应力分析 |
3.1.2 支架的应变分析 |
3.1.3 支架的直径-时间曲线 |
3.2 动脉-斑块系统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3.2.1 动脉-斑块系统的应力分析 |
3.2.2 动脉-斑块系统的应变分析 |
3.2.3 动脉-斑块系统的直径-时间曲线 |
3.3 支架扩张方法的研究 |
3.4 仿真结果对比与验证 |
3.5 设计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自扩张支架的设计和有限元分析 |
4.1 支架的设计 |
4.1.1 设计目的 |
4.1.2 设计概念与因素 |
4.1.3 设计标准 |
4.2 支架的几何优化 |
4.2.1 几何优化的目的 |
4.2.2 几何优化方法 |
4.2.3 几何尺寸对支架的影响 |
4.2.4 新型自扩张支架几何尺寸的确定 |
4.2.5 新型支架的几何模型 |
4.2.6 新型支架的评估 |
4.3 支架-动脉-斑块系统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
4.3.1 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构建 |
4.3.2 支架的有限元分析 |
4.3.3 动脉-斑块系统的有限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冠脉造影管壁变形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冠脉斑块稳定性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2 冠脉支架断裂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3 冠脉流固耦合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心动周期冠脉动力学方法的相关理论 |
2.1 引言 |
2.2 冠状动脉的解剖学与生理学 |
2.2.1 冠脉壁的组织学结构 |
2.2.2 冠脉解剖 |
2.2.3 冠脉造影 |
2.2.4 心动周期 |
2.2.5 结合心电图特征表征在体冠脉运动 |
2.3 冠脉壁固体力学特性与腔内血流动力学特性 |
2.3.1 冠脉壁的力学特性 |
2.3.2 冠脉壁常用的本构模型 |
2.3.3 血液的力学特性 |
2.3.4 腔内血流动力学特性 |
2.4 大变形力学理论及数值离散理论简介 |
2.4.1 大变形理论简介 |
2.4.2 流固耦合简介 |
2.4.3 近似理论简介 |
2.4.4 网格生成技术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冠脉造影管壁变形的浅表壁动力学方法的实现、验证及评估 |
3.1 引言 |
3.2 基于造影影像的在体冠脉浅表壁动力学方法 |
3.2.1 基本原理 |
3.2.2 实现步骤 |
3.2.3 示例结果 |
3.3 基于虚拟狭窄模型的浅表壁动力学方法的验证及评估 |
3.3.1 数值模拟实验设计 |
3.3.2 数值模拟实验结果 |
3.3.3 分析与讨论 |
3.4 基于临床病例的在体冠脉浅表壁动力学方法的验证及评估 |
3.4.1 研究方法 |
3.4.2 仿真结果 |
3.4.3 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在体冠脉浅表壁动应力与斑块破裂 |
4.1 引言 |
4.2 易损斑块的影像识别与斑块破裂力学机理 |
4.2.1 易损斑块预测破裂的灵敏度低问题 |
4.2.2 冠脉斑块破裂的力学机理 |
4.3 腔内影像OCT在冠心病介入诊疗的应用 |
4.3.1 OCT影像下不同斑块性质的识别 |
4.3.2 OCT影像下薄帽纤维瘤斑块的识别 |
4.3.3 OCT影像下斑块破裂的确诊 |
4.4 在体冠脉浅表壁动应力分析与斑块破裂 |
4.4.1 研究设计与病例筛选 |
4.4.2 基线时的病例信息 |
4.4.3 研究方法 |
4.4.4 OCT影像观察与仿真结果 |
4.4.5 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术后即刻冠脉浅表壁形变场与支架断裂 |
5.1 引言 |
5.2 术后即刻在体冠脉支架动应力方法 |
5.2.1 冠脉支架的力学性能、结构设计及几何建模 |
5.2.2 术后即刻在体冠脉支架动应力方法的实现 |
5.2.3 示例结果 |
5.3 术后即刻在体冠脉支架动应力分析及疲劳断裂风险评估 |
5.3.1 病例筛选与研究设计 |
5.3.2 研究方法 |
5.3.3 仿真结果 |
5.3.4 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管壁形变场的流固耦合与冠脉斑块稳定性和致心肌缺血综合评估 |
6.1 引言 |
6.2 基于管壁形变场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
6.2.1 理想化冠脉狭窄模型流固耦合方法的实现 |
6.2.2 心动周期流固耦合瞬态分析示例 |
6.2.3 分析与讨论 |
6.3 多种理想化冠脉狭窄模型流固耦合结果统计分析 |
6.3.1 力学生理学指标与统计方法 |
6.3.2 斑块特征对FFR的影响 |
6.3.3 冠脉斑块力学生理学指标的独立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
6.3.4 斑块性质影响冠脉斑块力学生理学指标的统计分析 |
6.3.5 冠脉病变的稳定性和致心肌缺血的综合评估 |
6.3.6 分析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获得的科研成果 |
(8)基于mTORC1信号通路研究益气凉血生肌方对内皮细胞损伤修复的干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
1 PCI术后中医证型的演变 |
2 PCI术后主要证候研究 |
3 PCI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药防治 |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 |
1 支架内再狭窄的定义和分类 |
2 支架内再狭窄的评估方法 |
3 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相关因素 |
4 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机制 |
5 支架内再狭窄的防治方法 |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前言 |
实验一 益气凉血生肌方对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实验二 益气凉血生肌方对缺氧/复氧RAPA诱导后HUVECs的干预实验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力学参数对心血管介入手术支架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
1.2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动脉壁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动脉壁的组织与结构 |
2.2.1 动脉壁的组织成分 |
2.2.2 动脉壁的结构特点 |
2.3 动脉壁的力学特性 |
2.3.1 动脉壁的基本力学性质 |
2.3.2 动脉壁所处的力学环境 |
2.4 动脉壁力学模型介绍 |
2.4.1 典型的动脉壁力学模型 |
2.4.2 各向异性超弹性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冠脉壁超弹性材料力学参数反演 |
3.1 引言 |
3.2 参数反演的基本思路 |
3.2.1 常用的参数反演方法 |
3.2.2 直接法求解的数学模型 |
3.3 冠脉壁力学参数反演 |
3.3.1 冠脉壁单轴拉伸实验 |
3.3.2 冠脉壁有限元模型 |
3.3.3 力学参数反演过程 |
3.3.4 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冠脉壁残余应力应变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血管壁中的残余应力应变 |
4.3 残余应力应变的研究方法 |
4.4 有限元建模 |
4.4.1 几何模型及材料定义 |
4.4.2 网格划分及单元选择 |
4.4.3 载荷定义及边界条件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内中外三层的残余应力应变 |
4.5.2 生理血压作用下的周向应力应变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冠脉-支架接触分析及支架优化 |
5.1 引言 |
5.2 冠脉-支架接触分析 |
5.2.1 几何模型及材料定义 |
5.2.2 接触定义及网格划分 |
5.2.3 载荷定义及边界条件 |
5.2.4 结果与分析 |
5.3 血管支架优化分析 |
5.3.1 研究方法 |
5.3.2 冠脉壁力学响应分析 |
5.3.3 血管支架应力位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血管支架血流动力学性能体外测试装置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冠心病及其治疗 |
1.3 血管支架技术 |
1.3.1 血管支架发展简介 |
1.3.2 支架术后再狭窄 |
1.3.3 预防ISR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
1.4 血管支架耦合系统血流动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1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
1.4.2 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
1.4.3 体外实验研究进展 |
1.5 课题立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立题依据 |
1.5.2 课题的经费来源 |
1.5.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血管支架耦合系统血流动力学理论分析 |
2.1 血流动力学概述 |
2.2 血管支架耦合系统各部分组成力学性质 |
2.2.1 血液 |
2.2.2 血管 |
2.2.3 支架 |
2.3 血液流动模型 |
2.3.1 牛顿流体的Poiseuille流动 |
2.3.2 Womersley理论 |
2.4 壁面剪应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试平台总体设计 |
3.1 功能需求 |
3.2 总体方案设计 |
3.2.1 电化学方案 |
3.2.2 高速CCD方案 |
3.2.3 两种方案的比较 |
3.3 关键技术 |
3.3.1 高速CCD技术 |
3.3.2 图像处理技术 |
3.3.3 虚拟仪器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侧试平合硬件与软件设计 |
4.1 硬件设计 |
4.1.1 动力发生装置 |
4.1.2 血管支架耦合系统 |
4.1.3 CCD观测模块 |
4.1.4 压力与流量传感器模块 |
4.1.5 回路模块 |
4.2 软件设计 |
4.2.1 软件需求分析 |
4.2.2 软件详细设计 |
4.3 软硬件测试与滤波 |
4.3.1 测试 |
4.3.2 滤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平台原型与血流动力学实验 |
5.1 系统原型与图像处理 |
5.2 狭窄血管血流动力学实验 |
5.2.1 拉法尔型狭窄血管实验 |
5.2.2 交错型狭窄血管实验 |
5.3 耦合系统血流动力学实验 |
5.3.1 实验结果 |
5.3.2 结果讨论 |
5.4 正常血管血流动力学实验 |
5.4.1 实验结果 |
5.4.2 结果讨论 |
5.5 WSS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新型瞬时自扩冠状动脉壁支架模6个月临床与血管造影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诊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史张.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升主动脉扩张合并瓣膜疾病腔内微创治疗的新器具研究[D]. 赵玉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3]普通球囊与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长期疗效的meta分析[D]. 刘文敏.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4]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D]. 李向阳. 郑州大学, 2020(02)
- [5]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疗效分析[D]. 任家孚.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6]超弹性镍钛合金支架设计优化及有限元分析[D]. 于文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7]基于冠脉造影管壁变形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 吴信雷.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基于mTORC1信号通路研究益气凉血生肌方对内皮细胞损伤修复的干预机制[D]. 刘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9]力学参数对心血管介入手术支架优化的影响[D]. 龙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10]血管支架血流动力学性能体外测试装置的实验研究[D]. 魏延宾. 东南大学, 2017(04)
标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论文; 血管支架论文; 冠状动脉狭窄论文; 主动脉硬化论文;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