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調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点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刘奕[1](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西峰山[2](2015)在《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依据教学论和课程论,把教学活动分成“教”和“学”两个维度,从每个维度的各个环节(即前期准备、内容分析、方法的选择、遵循的原则、计划与实施、评价与反思)对《数学通报》中的有关平面几何教学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我国建国初期15年间的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具体研究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数学通报》中文章的体现将该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即1951—1957,学习苏联时期;1958—1960,教育改革时期;1961—1966,自我完善时期。其次,对每一阶段从背景的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和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等三个层次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背景概述主要对该阶段的数学教育政策和当时的教学大纲两个方面进行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对该阶段发表的平面几何文章在总体文章中所占比重和对它的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先从教学的六个环节对这些文章进行进一步分块统计,再对每一块(环节)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先对每环节进行类化,再深入探究)。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建国初期平面几何教学的如下特点:1.教学准备:备学生方面,了解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并注意个体差异;备教材方面,选材注重数学在历史上的贡献;教师能力方面,主要是注重教育实习。当时为了提高备课质量,还注意到了集体备课方面的问题。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苏联时期受到苏联的影响,教材的选择和编排非常重视系统性和严密性;教学改革时期更注重与实际的结合;自我完善时期,意识到改革的极端性,教学内容方面在不损坏内容系统性的和适当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核心对教材进行筛选和精简。3.教学方法选择:当时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等。练习法中有案例分析法和复习法;而案例分析法可分为定理的证明方法、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法等三种。4.教学原则:当时遵循的教学原则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性原则、顺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思想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启发式原则等。培养学生能力时初级阶段遵循直观性原则,有一定知识储备能力时再以启发式原则为主,并且教学过程中注意对这些知识与方法的即时巩固与练习,因此要用巩固性原则。5.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的目的从“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相结合的理念。1963年第一次通过大纲提出“三大能力”的培养。教材的编排方面:学习苏联时期主要侧重知识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育改革时期主要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自我完善时期主要围绕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进行编排。6.教学评价与反思:当时数学教育者们已经开始关注教学评价与反思,并组织发表了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章。通过分析《通报》上的文章可以了解到:当时已经关注到了教学的每个环节,即教前反思、教学内容的反思、有教学过程的反思(方法、设计、原则)等。
王瑜[3](2020)在《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圆锥曲线为例》文中认为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家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需要教育,所以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要达到改革效果,也需要不断转变教学方式。问题解决从心理学发展到教育学,陈爱密在她的《教育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一书中把“问题解决”教学定义为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中有目的的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亲身体验实践,最后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人格整体发展。这几年,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热点,核心素养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最上层的“科学思维指向”。“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也与核心素养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相契合。本文基于“问题解决”教学进行了如下阐述:首先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出国内外对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状况,并且对“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概念作了详细的描述,分析总结相关文献,得出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问题?分解问题,形成问题链?引导解决问题?反思评价总结。其次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县级和市级学校的高一高二师生进行调查,从而得到当前“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学校的使用现状;同时选取圆锥曲线为例,结合教材,对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这三种课型的基本步骤进行了探究。最后,对“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进行试验研究,探究实施该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得出在该教学模式下能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成绩。最后希望本文能够给中学教师们一点建议,使学生在教育改革中得到全面发展,也希望能为后面的研究者起到一定参考价值,让“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能继续完善。
施东青[4](2019)在《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以云南七甸乡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信息化2.0”指出,实现教育现代化,就要将教育资源进行转变,在基于互联网大资源、大数据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需要将知识、知识间的联系、学生学习、分析能力及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促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转型。数字化教学方式、教师资源的利用、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学方式的变革,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以高效的信息技术评价、投入学习时间与精力多的学习者、完善的信息化教育管理体系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所具有的主要特征。由此不难发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研究目标和对象是,使用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中的深度融合,并对教学成效分析研究。第一、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对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问题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第二、利于“同课异构”的方法,对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行设计研究,对不同班级分别进行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融合教学,评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变化情况,来探讨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结合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第三、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应用到不同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学,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模式、方法。研究表明:农村小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较为落后,大部分学校虽配备了电子白板和网络,但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且应用于课堂上的形式单一,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并未以此为主要媒介手段进行。另一方面,教师经常不恰当和不科学的使用信息技术,导致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弱,同时还存在可见内容繁杂等问题。本文针对在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阅、分析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及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研究了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对信息化教学要求的意义,对本人所在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育应用中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育资源深入融合的设计新思路,加强农村地区教师在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过程中的认知,加强教学资源建设,进行实践验证,运用"同课异构"方法评估和验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对信息技术在课程的整合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提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推广对策,对不发达地区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的深入融合进行教学设计,利用“同课异构”方法对比评价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对“教育信息化2.0”落地农村小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无论是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个人的教学工作都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陈佳兰[5](2019)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课程改革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这个观点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认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观点得到教学第一线教师的赞同。但就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现有的教育体制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现有的评价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一定的难度。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用数学的创造性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而课堂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在保证班级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将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是我们必须探讨的一个课题。本文是作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现代教学论、数学思维、教学设计原理等为依据,进行分析论证和理论概括。主要涉及到的研究问题有:初中生数学发散思维能力的现状如何?如何利用初中生数学思维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影响初中生数学发散思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本文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结合发散性思维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基础,认知发展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等理论基础和对学生调查问卷和访谈,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分析,总结出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立足于课堂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不断强化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更好地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可能地通过变化各种条件引导学生有效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相同的问题。或者运用同样的方法解决更多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黄泰朝[6](2020)在《“三区三州”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民族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民族地区以数学为龙头的理科教育仍是民族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小数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对破解民族教育发展的瓶颈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实施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课堂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此外,数学问题是引发师生对话的关键,是促使教师语言产生的根源,是每一节数学课堂都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基于此,本文对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三区三州”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语言及数学问题进行研究,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为破解民族教育发展瓶颈迈出关键一步。本文以参加“三区三州”小学数学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培训活动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TIMSS1995和TIMSS1999录像研究中关于课堂语言和数学问题的研究框架,对参加培训前收集的6节数学课堂录像和培训过程中收集的14节数学课堂录像进行转录、编码以及统计分析,总结教师在参加培训前课堂语言和数学问题设计的现状特征,并对比分析教师在参加培训后的变化特征,据此提出改善民族地区数学课堂教学的建议,并为各类教师培训的再开展提供参考。“三区三州”小学数学教师在参加培训前的数学教学现状特征为:(1)教师语言以提问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2)提问语言的内容更加关注问题本身,评价性提问的形式不够丰富;(3)数学问题类型丰富,延伸性关联问题偏少,呈现情境多样但脱离现实生活;(4)数学问题的开放程度与解决方法密切相关,开放性问题的成效应逐步提高。“三区三州”小学数学教师在参加培训后的数学教学变化特征为:(1)教师语言减少,学生主体地位增强;(2)提问关注学生想法,评价性提问语言更加具体;(3)数学问题的关联性变化不突出,呈现形式更加多样,逐渐联系现实生活;(4)数学问题的问题开放程度显著提升。进而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为:(1)课堂语言要由“教师主控”逐步走向“师生协作”;(2)课堂问题的设计要逐步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起点;(3)课堂问题要准确把握“数学化”和“生活化”的结合点;(4)教师培训要“以点带面”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
方媛琳[7](2019)在《线性代数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线性代数是学习工程测量专业必修的工具性专业基础课,而课程教学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工程测量专业学生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终身教育等问题。本文旨在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通过对我院目前数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学生学科能力迁移不足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方案。通过对笔者所在学院的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我院的线性代数课程存在以下问题,也是导致学生线性代数学科能力迁移应用困难的主要成因:第一,我院学生基础薄弱,差异大,缺乏实践机会。高职院校的招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大部分高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普遍缺乏应用数学的能力。第二,课程教学学时少,教学内容多,实用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之间联系不强,教学过程中缺少实践性和应用性内容,与高职学生专业的契合不足,与专业课程背景融合不深入,没有高职院校专业的特色,没有体现线性代数在专业中的迁移应用。第三,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有待提高。教师缺乏丰富的社会经历和系统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太单一,对测量专业背景和知识了解不深。第四,作业布置、教学考核模式比较单一,没有层次感。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以上四点是影响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总结了基于为专业服务的改革原则和途径,整理了线性代数在测量专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得出了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等教学方法,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线性代数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是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并给出了两个教学案例。本文最后就教学大纲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基于专业服务的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和建议。本文的创新点是:将数学建模思想和建构主义思想融入线性代数课堂教学中,实现线性代数与工程测量专业的融合,强化线性代数为测量专业服务的工具性作用。
毛文婷[8](2016)在《中学数学习题课优化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题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数学思想方法的生长点,蕴含着巨大的教育潜能。在习题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评指导学生巩固、深化知识。然而,在当前的数学习题上,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学生缺乏自主思考与实践能力,不能真正发挥习题课的作用。首先,学生普遍对习题课的兴趣不高,往往只是被动的学习。上课时疲于抄笔记,根本没有消化和思考的过程。做题目时也只是生搬硬套公式,题型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其次,教师教的现状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教学更多的是强调机械模仿,弱化了分析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越来越被动,容易滋生厌学情绪,这显然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对于习题课的“优化”也就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学生和中学数学教师数学习题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以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为指导,探索提高数学习题课教学水平的经验和方法,提出一些有助于优化数学习题课课堂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中学数学习题课教学的效率。具体的研究问题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对中学数学习题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优势与不足之处。2、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探索如何优化习题课的教学策略。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法、案例分析法,对比研究法等方法。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了解到,当前中学数学习题课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是:(1)首先,是没有完整的教学设计(2)其次,教师选择习题的随意性较大(3)再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单一(4)最后,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根据实际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以国内外文献和相应的数学习题课优化教学案例为指导,通过探究得出了相应的优化教学策略:(1)一题多变,加深理解(2)师生编题,灵活应用(3)巧妙提问,善于引导(4)学生自学,独立思考(5)小组讨论,合作交流(6)扩展空间,展示自我(7)模型模块,总结规律(8)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数学习题课的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一种思维,一种方法,培养一种习惯和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将优化之后的习题课与传统的习题课进行了研究,研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的变化(2)学生课堂情感和学习行为变化的分析(3)研究前后学生成绩的分析与对比分析,并对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优化教学策略之后的习题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控制班学生各项因素虽有变化,但不如实验班明显和突出。充分说明了运用优化之后的教学策略能够促进习题课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验证了研究的效果。实践证明:优化之后的习题课着有成效。习题课“优化”不仅对于学生成绩的提升有更大的帮助,而且增强了教学的活力,适应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要给予习题课充分的重视,研究习题课,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优化习题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吕世虎[9](2009)在《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我国实施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研究空前繁荣。相对于一般课程理论研究而言,我国数学课程理论研究则处于刚起步阶段。数学课程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中国数学教育界在面对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时显得无奈,对于数学课程改革的争论也是凭借个人经验有感而发,缺少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指导,常常陷入循环圈中。事实上,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在历次课程改革中都曾经出现过,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和研究这些问题应当是建构中国数学课程理论的重要视角。本研究的论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属于“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领域。该研究对于揭示中国数学教育的特征,建构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解决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法、比较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来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本文拟研究的问题是“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给予我们什么样的经验和启示?”对于这个问题,又分解为三个子问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哪些特点?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哪些启示?对于这三个子问题回答即是本研究的结论。本研究以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将中国当代数学课程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对每个阶段,从背景、事件及其影响三个方面梳理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当代(1949—2000年)代表性的数学教学大纲、主要的数学教材进行纵向比较,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选择性、课程编排方式等方面,梳理总结出这一时期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如下特点:中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由只有一般目标发展成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的目标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目标结构体系。对目标的陈述方式也经历了由抽象、模糊到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过程;中学数学课程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数量呈“正弦曲线”变化态势;中学数学课程的选择性经历了由“一纲一本→多纲多本→一纲一本→多纲多本”的循环式发展;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体编排方式经历了由“分科→混合→分科→混合”的循环性发展。平面几何受苏联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影响,采用论证几何体系,并成为50年中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主流。代数内容在各个时期都采用“数→式→方程→函数”的处理方式,也出现过采用“数→方程→式→函数”的处理方式。在上述基础上,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是:以教学大纲、教材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我国当代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补正了已有研究中的一些缺漏;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的定量和定性比较研究,揭示了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以史为鉴,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但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史料(特别是教材)的收集不全面,对教材的特点研究不够。一些结论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提炼。
王宁[10](2019)在《基于CPFS结构下的高中生三角函数解题能力的研究》文中提出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个体头脑中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认知结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其数学学习的效果,进而影响其解题能力。解题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关键,而概念与命题的掌握又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周期性现象的基础工具,并且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但由于三角函数内容抽象、公式繁多和涉及范围广等特点,需要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才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由喻平教授提出的CPFS结构是数学学习中特有的认知结构,是将概念与命题在个体头脑中内化的、合乎数学逻辑特征的知识结构。因此,本文以高中生三角函数的解题能力为切入点,探究学生个体CPFS结构对其解题能力的影响,对改进高中生三角函数的学习有切实的意义。本研究基于CPFS结构理论,选取了长春市某中学高一年级两个班级,作为平行班,对其三角函数个体CPFS结构与解题能力进行调查,主要内容为:(一)对学生现有的三角函数CPFS结构以及解题能力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对于存在特殊情况的试卷进行个案分析。得出结论:大部分学生CPFS结构和解题能力都处于中上等水平,但其余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利于CPFS结构的构建;借助SPSS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良好的CPFS结构与解题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二)基于CPFS结构的三角函数调查分析结果进行教学设计,在所选取的两个班级中进行教学实践,其中一个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在实践过程中对实验班进行CPFS结构教学干预,对照班按原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实践之后再次对学生的三角函数解题能力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生的三角函数解题能力略有提高。(三)根据实践结果,提出了通过完善高中生三角函数CPFS结构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教学建议:(1)注重数学概念的整体性与系统性;(2)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3)注重多层次的揭示概念的本质,逐渐完善概念域、概念系;(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逐渐完善个体CPFS结构。最后,笔者对本研究的样本选取、方案实施过程、原因挖掘等方面不足之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从研究的广度、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二、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調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点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調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2)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历史研究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平面几何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
2.1 关于“教”的理论基础 |
2.1.1 教的准备 |
2.1.2 教的内容分析 |
2.1.3 教学方法选择 |
2.1.4 教学原则 |
2.1.5 教学设计与实施 |
2.1.6 教的评价与反思 |
2.2 关于“学”的理论基础 |
2.2.1 学的准备 |
2.2.2 训练内容分析 |
2.2.3 学习方法选择 |
2.2.4 学习策略 |
2.2.5 学习计划与实施 |
2.2.6 学习评价与反思 |
2.3 平面几何教学概述 |
2.3.1 平面几何教学基本概念 |
2.3.2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 |
第3章 学习苏联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
3.1 背景的概述 |
3.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
3.3 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 |
3.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
3.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教育改革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
4.1 背景概述 |
4.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
4.3 平面几何教学发展脉络及特点 |
4.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
4.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
第5章 自我完善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
5.1 背景概述 |
5.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
5.3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 |
5.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
5.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历史背景 |
6.1.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 |
6.2 教学启示 |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圆锥曲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数学教育改革 |
1.1.2 时代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 |
1.1.3 我国教学现状 |
1.1.4 基础教育改革的呼唤 |
1.1.5 核心素养背景下师生发展之需要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圆锥曲线选取意义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问题解决教学的发展过程 |
1.4.2 国外问题解决教学研究现状 |
1.4.3 国内问题解决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问题解决”教学的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数学问题界定 |
2.1.2 “问题解决”界定 |
2.1.3 “问题解决”教学界定 |
2.2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建构 |
2.2.1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特征 |
2.2.2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 |
2.2.3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
2.2.4 “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
2.3 “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基础 |
2.3.1 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2.3.3 多元智能理论 |
2.3.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3.5 人本主义理论 |
2.4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其它教学模式的比较 |
2.4.1 “问题解决”教学与传统教学 |
2.4.2 “问题解决”教学与其它教学模式的比较 |
第3章 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运用现状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内容 |
3.2.1 调查方法 |
3.2.2 调查对象 |
3.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4 影响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实施的因素 |
3.4.1 教师因素的影响 |
3.4.2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
3.4.3 问题解决的环境因素 |
3.5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
3.5.1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师生角色定位 |
3.5.2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 |
3.5.3 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
3.5.4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反思能力 |
第4章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圆锥曲线教学中的应用 |
4.1 圆锥曲线教学目标 |
4.2 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的圆锥曲线新授课的应用 |
4.2.1 新授课概述 |
4.2.2 新授课中“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步骤 |
4.2.3 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的圆锥曲线新授课的教学设计 |
4.3 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的圆锥曲线复习课的应用 |
4.3.1 复习课概述 |
4.3.2 复习课中“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
4.3.3 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的圆锥曲线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
4.4 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的圆锥曲线习题课的应用 |
4.4.1 习题课概述 |
4.4.2 习题课中“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步骤 |
4.4.3 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的圆锥曲线习题课的教学设计 |
第5章 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的圆锥曲线教学试验研究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规划 |
5.3 试验设计 |
5.3.1 试验假设 |
5.3.2 试验前测 |
5.3.3 自变量 |
5.3.4 因变量 |
5.3.5 无关变量 |
5.3.6 试验后测 |
5.4 数据及数据分析 |
5.4.1 数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4.2 数学试卷测试成绩结果分析 |
5.5 试验的评价与解释 |
5.5.1 试验效度 |
5.5.2 试验讨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实践结果 |
6.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问题解决”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 B “问题解决”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 C 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 D 圆锥曲线章末测试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在学期间的实践情况 |
(4)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以云南七甸乡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信息技术概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2.2.3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2.2.4 教学最优化理论 |
2.3 国家“教育信息化2.0”对教育的要求 |
2.4 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调查 |
3.1 调查目的及对象 |
3.2 调查实施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教师层面的调查分析 |
3.3.2 学生层面的调查分析 |
3.4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3.4.1 存在的问题 |
3.4.2 问题原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深入融合的设计与实践 |
4.1 研究目标 |
4.2 设计思路 |
4.2.1 同课异构班级设定 |
4.2.2 小学数学能力评价方法 |
4.2.3 教学效果感知 |
4.3 教学设计 |
4.3.1 教学设计 |
4.3.2 学情分析 |
4.3.3 信息技术环境构建 |
4.3.4 教学策略选择 |
4.3.5 教学过程设计 |
4.4 教学实施 |
4.4.1 实施步骤 |
4.4.2 教学实践 |
4.5 教学效果评估 |
4.5.1 数学能力测量结果 |
4.5.2 教师的感知评估 |
4.6 教学反思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广信息技术的对策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云南七甸乡地区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5)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发散思维的概念界定 |
2.1.2 发散思维的特征 |
2.1.3 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
2.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发散性思维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基础 |
2.2.2 认知发展理论 |
2.2.3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第3章 初中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初中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现状调查 |
3.1.1 问卷的编制 |
3.1.2 问卷的发放 |
3.1.3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
3.1.4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 |
3.1.5 学生访谈 |
3.2 调查结果的产生因素与分析 |
3.2.1 社会与学校的现实因素 |
3.2.2 学生的个体情况因素 |
3.2.3 教师群体的因素 |
3.2.4 优等生与学困生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差异分析 |
第4章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策略 |
4.1 新授课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策略 |
4.2 习题课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策略 |
4.3 复习课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策略 |
4.4 评价探索 |
第5章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课堂教学案例 |
5.1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新授课教学设计 |
5.2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习题课教学设计 |
5.3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B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C 关于“数学发散思维”的学生访谈 |
致谢 |
(6)“三区三州”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课堂语言的研究 |
一、国外关于课堂语言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课堂语言的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课堂数学问题的研究 |
一、国外关于课堂数学问题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课堂数学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大型课堂录像研究项目介绍 |
一、TIMSS录像研究项目 |
二、LPS录像研究项目 |
第五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框架 |
一、课堂语言编码框架 |
二、课堂中数学问题的编码框架 |
三、课堂语言和数学问题编码样例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流程 |
第五节 研究工具 |
第四章 “三区三州”小学数学课堂语言和数学问题的现状特征分析 |
第一节 “三区三州”小学数学课堂语言的分析 |
一、教师语言的总体分析 |
二、教师提问语言的分析 |
三、教师讲授语言和指示语言的分析 |
四、“三区三州”数学课堂教师语言的现状特征 |
第二节 “三区三州”小学数学课堂数学问题的分析 |
一、数学问题的类型分析 |
二、数学问题的关联性分析 |
三、数学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
四、数学问题的开放性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区三州”小学数学课堂语言和数学问题培训前后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三区三州”小学数学课堂语言的对比分析 |
一、教师语言总体特征的对比分析 |
二、教师提问语言的对比分析 |
三、教师讲授语言和指示语言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三区三州”小学数学课堂数学问题的对比分析 |
一、数学问题类型的对比分析 |
二、数学问题关联性的对比分析 |
三、数学问题情境性的对比分析 |
四、数学问题开放性性的对比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现状特征 |
(一) 教师语言以提问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
(二) 提问语言的内容更加关注问题本身,评价性提问的形式不够丰富 |
(三) 数学问题类型丰富,延伸性关联问题偏少,呈现情境多样但脱离现实生活 |
(四) 数学问题的开放程度与解决方法密切相关,开放性问题的成效应逐步提高 |
二、变化特征 |
(一) 教师语言减少,学生主体地位增强 |
(二) 提问关注学生想法,评价性提问语言更加具体 |
(三) 数学问题的关联性变化不突出,呈现形式更加多样,逐渐联系现实生活 |
(四) 数学问题的开放程度显著提升 |
第二节 建议 |
一、课堂语言要由“教师主控”逐步走向“师生协作” |
二、课堂问题的设计要逐步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起点 |
三、课堂问题要准确把握“数学化”和“生活化”的结合点 |
四、教师培训要“以点带面”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一、本研究的不足 |
二、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线性代数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
2.1 高等职业教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综述 |
2.2 工程测量专业课程与线性代数衔接的研究综述 |
2.3 理论依据 |
第三章 高职工程测量中线性代数课程现状的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的对象 |
3.3 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线性代数与工程测量结合的原则与途径 |
4.1 线性代数与工程测量结合的原则 |
4.2 线性代数与工程测量结合的途径 |
第五章 线性代数在工程测量专业中的应用举例 |
5.1 n阶行列式的概念的教学案例 |
5.2 线性代数与测量专业课程融合的实操性考核方案 |
第六章 高职工程测量中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的建议 |
6.1 课程教学大纲的调整 |
6.2 教材教学内容的改革 |
6.3 教学方法的建议 |
6.4 师资建设的建议 |
6.5 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在校生《线性代数》学习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测量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8)中学数学习题课优化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内外数学解题习题的相关研究 |
2.1.2 国内外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 |
2.1.3 国内外教学现状的对比研究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人本主义教学观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第3章 概念界定 |
3.1 习题课及其功能 |
3.2 习题课优化及其意义 |
3.3 教学策略及其分类 |
3.4 优化教学策略的意义 |
第4章 中学数学习题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4.1 中学数学习题课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
4.2 中学数学习题课教师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
第5章 中学数学习题课优化教学策略研究 |
5.1 中学数学习题课优化教学案例 |
5.1.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习题课教学设计 |
5.1.2 “函数的概念”习题课教学设计 |
5.1.3 “曲线和方程”习题课教学设计 |
5.2 教学案例分析与习题课优化教学策略研究 |
5.2.1 一题多变,加深理解 |
5.2.2 师生编题,灵活应用 |
5.2.3 巧妙提问,善于引导 |
5.2.4 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
5.2.5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
5.2.6 拓展空间,展示自我 |
5.2.7 模型模型,总结规律 |
5.2.8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
第6章 中学数学习题课优化教学效果研究 |
6.1 研究的基本框架 |
6.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6.3 无关变量的控制 |
6.4 研究准备——“分组分解法”习题课教学设计 |
6.5 研究过程 |
6.6 研究分析 |
6.6.1 研究前后观察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的变化 |
6.6.2 研究前后学生课堂情感和学习行为的变化 |
6.6.3 研究前后学生成绩的分析 |
6.6.4 研究前后学生成绩的对比分析 |
6.7 研究访谈 |
第7章 教学建议及进一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基于研究结论的建议 |
7.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致谢 |
(9)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 数学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 |
(二)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
(三) 中国数学教育走向世界的需要 |
二、有关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
(一) 当代 |
(二) 中学 |
(三) 数学课程 |
三、研究问题的表述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一、文献收集的基本思路 |
二、收集到的主要文献及其述评 |
(一) 中国官方的课程文件 |
(二) 中学数学教材 |
(三) 数学课程研究的文献 |
三、文献述评的总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一) 历史研究法 |
(二) 文献法 |
(三) 比较法 |
(四) 文本分析法 |
(五) 访谈法 |
二、研究过程 |
三、论文的结构 |
第四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 |
一、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简要回顾 |
(一) 学习外国数学课程时期(1862—1928) |
(二) 探索本土化数学课程时期(1929—1949) |
二、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 |
(一) 继承和改造原有中学数学课程时期(1949—1951) |
(二) 全面学习苏联数学课程时期(1952—1957) |
三、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 |
(一) 探索和尝试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65) |
(二) 数学课程发展遭遇挫折时期(1966—1976) |
(三) 继续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77—1991) |
四、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 |
(一) 制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六·三"、"五·四"制初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
(二) 制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普通高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
第五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从课程目标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课程目标体系发展的特点 |
(二) 课程目标内容发展的特点 |
(三) 结论 |
二、从课程内容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领域变化的特点 |
(二)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单元变化的特点 |
(三) 结论 |
三、从课程选择性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
(二) 从教科书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
(三) 结论 |
四、从课程编排方式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从宏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
(二) 从微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
(三) 结论 |
第六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 |
(二)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 |
二、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
(二) 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
(三) 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 |
三、中学数学课程选择性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 |
(二) 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
四、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数学课程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 |
(二) 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10)基于CPFS结构下的高中生三角函数解题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2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意义 |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1.3.1 研究的过程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解题能力的研究 |
2.2 关于三角函数解题能力的研究 |
2.3 关于CPFS结构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3章 高中生三角函数CPFS结构及解题能力的现状调查 |
3.1 CPFS结构理论下三角函数的知识结构分析 |
3.2 调查目的 |
3.3 调查对象 |
3.4 调查工具 |
3.4.1 三角函数个体CPFS结构现状调查测试卷的设计 |
3.4.2 三角函数解题能力测试卷的设计 |
3.4.3 调查问卷与访谈大纲的设计 |
3.5 调查试卷发放及回收和处理 |
3.5.1 个体CPFS结构测试卷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3.5.2 三角函数解题能力测试卷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3.5.3 三角函数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5.4 访谈结果分析 |
3.5.5 高中生三角函数个体CPFS结构与解题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第4章 CPFS结构对三角函数解题能力影响的教学实践 |
4.1 实践目的 |
4.2 教学实践设计 |
4.3 实践过程 |
4.3.1 实践内容的选取 |
4.3.2 CPFS结构教学干预实施 |
4.4 实验结论 |
第5章 基于CPFS结构下三角函数解题能力的教学实践结果与建议 |
5.1 教学实践结果 |
5.2 基于CPFS结构下三角函数解题能力的教学建议 |
5.2.1 注重数学概念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
5.2.2 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 |
5.2.3 注重多层次的揭示概念的本质 |
5.2.4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三角函数个体CPFS结构现状调查测试卷 |
附录B 高中生三角函数解题能力测试(前测卷) |
附录C“三角函数”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D 高中生三角函数解题能力测试(后测卷) |
附录E 高中生三角函数解题能力访谈大纲 |
致谢 |
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調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点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2]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D]. 西峰山.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
- [3]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圆锥曲线为例[D]. 王瑜.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4]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以云南七甸乡地区为例[D]. 施东青.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D]. 陈佳兰.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6]“三区三州”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现状研究[D]. 黄泰朝.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线性代数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 方媛琳. 广州大学, 2019(01)
- [8]中学数学习题课优化教学策略研究[D]. 毛文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9]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D]. 吕世虎.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10]基于CPFS结构下的高中生三角函数解题能力的研究[D]. 王宁. 长春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