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蜂窝式暗管排水效果的初步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孔维航[1](2021)在《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水盐运移规律及工程排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世界性难题,土地重度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严重限制了耕地生产力,不断影响着我国农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基于X射线衍射试验、压汞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分析盐碱土的微观结构特征;通过一维定水头垂向入渗的土柱试验,研究盐碱土的水盐运移规律;在暗管、明沟和竖井条件下对盐碱土淋洗,探讨工程排盐对盐碱土脱盐效果的影响,并确定工程排盐现场布置的最大间距,为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的治理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矿物成分主要以原生矿物为主,约占总矿物含量的95.0%;黏土矿物含量较低,约占总矿物含量的5.0%,其中大部分为伊利石。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渗透能力差,而所含黏土矿物少,因此矿物组成不是其渗透性差的主要原因。(2)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孔隙直径介于0.008400μm之间,即盐碱土孔隙主要由微孔隙和小孔隙组成,最可几孔径约为2μm。盐碱土结构致密,土壤颗粒直径大部分在2030μm之间,各骨架颗粒之间排列方式主要为镶嵌排列,土壤颗粒之间排列密实。盐碱土孔隙小,颗粒排列紧密,导致该地区盐碱土渗透性差,治理难度大。(3)在填土深度30 cm的土柱试验中,湿润锋深度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运移至土柱底部用时170 min,渗透速率缓慢,对湿润锋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进行拟合,其符合幂函数关系;累积入渗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且呈先快后慢的趋势,累积入渗量较小,为12.57 cm。(4)暗管对盐碱土的排盐效果影响显着,水平距离暗管越近排盐效果越好,不同暗管开孔率和直径的影响差异明显。暗管开孔率越大,排盐效率越高,本试验中暗管开孔率为9%时脱盐率最高;暗管直径越大,排盐效率越高,本试验中暗管直径为90mm时脱盐率最高。总体来看,当暗管开孔率为9%、暗管直径为90 mm时,盐碱土排盐效果最好,最大脱盐率为35.1%。(5)开挖明沟能降低盐碱土的含盐量,距离明沟越近排盐效率越高,且上层土壤的脱盐效果更明显。当靠近明沟近端时,土壤深度10 cm处的含盐量与初始含盐量相比,同比降低58.8%;土壤深度20 cm处同比降低43.2%。(6)竖井能显着降低盐碱土的含盐量。排盐效率与距竖井的间距呈负相关,本试验中距离竖井越近,排盐效率越高。当土壤深度为10 cm时,距离竖井5 cm处含盐量由初始的0.37%降低为0.21%,最远端的含盐量升高到0.40%。(7)工程措施的排盐效果决定了现场布置间距,暗管、明沟和竖井排盐工程的现场布置最大间距分别为480 cm、288 cm和218 cm。
夏天[2](2021)在《土壤排渗过滤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引黄灌区灌溉水泥沙含量较高,对微灌高含沙水处理是一个重大的工程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使用全流过滤设备处理高含沙水存在回洗频繁和滤网寿命短及高耗能等实际问题。目前学者在高含沙水微灌排渗过滤方法和装置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以微灌用非耕地土壤排渗过滤材料为研究对象,针对排渗过滤装置的排-渗-滤-堵相互作用问题,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野外典型工程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系统的对土壤排渗过滤机理与模型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考虑到微灌用高含沙水排渗过滤的土壤滤料堵塞过程,是粘粒和粉粒含量依次增加而沙粒含量依次减少的过程,即土壤质地发生由轻到粘的变化。通过室内土柱积水入渗模拟试验,结合HYDRUS-1D数值试验,研究了适用于排渗过滤的土壤粘粒含量对沙壤土、沙土和壤质沙土三种质地土壤滤料入渗特性和稳渗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土壤滤料入渗特性和稳渗率受粘粒含量的影响明显。沙壤土滤料稳渗率与粘粒含量呈指数衰减模型关系;Philip入渗模型是描述沙壤土滤料入渗特性的适宜模型;利用粘粒含量预测沙壤土滤料累积入渗量的模型相对误差≤ 8.3%。沙土和壤质沙土滤料稳渗率均与粘粒含量显着负线性相关(p<0.01);改进的Kostiakov入渗模型是描述沙土和壤质沙土滤料入渗特性的适宜模型;利用粘粒含量预测沙土和壤质沙土滤料累积入渗量的模型相对误差分别≤10.7%和≤ 11.4%。(2)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适用于排渗过滤的土壤粘粒含量对沙土、沙壤土滤料水分特征曲线-孔隙分布-孔隙堵塞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沙土和沙壤土滤料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孔隙分布受粘粒含量的影响明显。θs和α均与粘粒含量显着正线性相关(p<0.01),θr与粘粒含量显着负线性相关(p<0.01),n与粘粒含量呈指数衰减模型关系;粘粒含量增加,土壤滤料传导孔隙(当量孔径0.03~1 mm)体积减少,储存孔隙(当量孔径200 nm~0.03 mm)体积增加,其它当量孔径的孔隙体积不变,传导孔隙和储存孔隙体积的变化是导致沙土和沙壤土滤料孔隙堵塞的主要原因;利用粘粒含量预测沙土和沙壤土水分特征曲线的模型对土壤滤料传导孔隙体积预测相对误差≤ 7.82%,储存孔隙体积预测相对误差≤ 9.89%。(3)针对微灌用层状土壤排渗过滤材料水分运动数值模拟中,求解ψ-式Richards方程异质界面附近格点差分格式的修正问题,基于浸没界面方法建立了一种允许界面位置相对于空间离散格点的位置没有要求,且能够保证数值计算结果在空间上具有整体二阶精度的算法。(4)针对宁夏引黄灌区高含沙水微灌排渗过滤实际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非耕地沙壤土和沙土+水平过滤暗管(埋深1m)+外包土工布的高含沙水微灌排渗过滤装置。采用渗流槽,通过含沙水积水入渗试验,设计积水深度5 cm,含沙量2 kg/m3,对比研究了装置的过滤性能,分析了滤料的堵塞特性及堵塞机理。研究表明:采用沙壤土和沙土作为滤料时,滤水含沙量和滤水速率随滤水时长的变化规律均符合指数衰减模型关系,滤后水最大颗粒粒径均<0.1 mm,适用于直接微灌,或辅以网式过滤效果更佳;沙壤土对含沙水的过滤精度优于沙土;沙壤土和沙土排渗过滤装置的理论堵塞时间分别为107天和123天;对沙壤土而言,滤水管面积上理论总平均滤水量为3.20m3/(m2·d)(包括辅以网式过滤器可用的那部分初期滤水),可直接为滴灌所用的滤水管面积上理论平均滤水量为1.64m3/(m2·d);土壤面积上理论总平均滤水量为1.35m3/(m2·d),可直接为滴灌所用的土壤面积上理论平均滤水量为0.68m3/(m2·d)。对沙土而言,滤水管面积上理论总平均滤水量为3.51m3/(m2·d)(包括辅以网式过滤器可用的那部分初期滤水),可直接为滴灌所用的滤水管面积上理论平均滤水量为1.88m3/(m2·d);土壤面积上理论总平均滤水量为1.44m3/(m2·d),可直接为滴灌所用的土壤面积上理论平均滤水量为 0.80m3/(m2 · d)。高含沙水长时间排渗过滤改变了沙壤土和沙土滤料的质地和结构。试验过程中,沙壤土和沙土滤料粘粒和粉粒含量均增加,沙粒含量减少。试验终止后,沙壤土和沙土滤料质地分别演变为粉质粘土和沙质粘壤土,传导孔隙体积均显着减少,储存孔隙体积均显着增加(p<0.01)。沙壤土和沙土滤料孔隙堵塞物均主要是含沙水中的粘粒和粉粒。沙壤土和沙土滤料堵塞深度范围分别为0~100cm和0~80 cm,孔隙堵塞率分别为66%和63%。利用粘粒含量预测沙土入渗特性的模型,对高含沙水入渗时沙土滤料累积入渗量的预测相对误差≤11.7%。(5)在基于渗流槽的高含沙水微灌排渗过滤装置模拟试验的研究基础之上,以高含沙水微灌排渗过滤装置在野外3年的试验成果为基础,对比分析了装置的关键过滤性能参数和堵塞特性及机理。研究表明:当黄河水含沙量为5.66 kg/m3时,综合考虑滤水含沙量、滤水耗时、滤水颗粒粒径分布和滤水速率,以及滤料堵塞深度等因素,在实际应用时,以非耕地沙土+水平无砂混凝土过滤暗管(外径400mm、内径300mm,埋深1.5 m)+全防渗+地表铺设规格350g/m2无纺布的处理对高含沙水进行排渗过滤为最优处理。黄利用粘粒含量预测土壤孔隙堵塞率的模型,对堵塞临界深度土层传导孔隙和储存孔隙体积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11.34%和19%。(6)土壤排渗过滤装置滤水量可满足一个灌溉季的滴灌使用需求,对河高含沙水胶粒的过滤效果较好。当黄河水含沙量为5.66 kg/m3时,采用非耕地沙土滤料对胶粒的去除率为87.50%。
马紫怡[3](2020)在《分散式生活污水净化方法及装置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针对分散式生活污水的间歇性排放及排水量变化大等特点,研究设计出适合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并制作出净化装置,制作出净化装置后,对装置进行运行调试,以达到稳定、高效去除有机物、氮、磷的目的,为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提供一种可行的建议及方案。本实验以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为基础设计主要工艺并制作出一体化装置。设计装置的主体是一个底面直径为200mm高为1500mm的透明圆柱体,主体圆柱内自下而上分厌氧区与好氧区,污水沿进水管进入装置底部厌氧区后流入好氧区,厌氧区由厌氧污泥及柱状悬浮填料组成,好氧区由少量污泥及柱状悬浮填料组成,好氧区填料上方设有潜水泵将部分好氧区出水回流至底部厌氧区。本实验设计的上下式组合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维护简便等优点。对装置分别进行连续进水实验及模拟分散式排放特点的间歇性进水实验,测试装置运行效果。实验发现,连续进水实验装置的净化效果较好,间歇性进水条件下装置的TP、氨氮去除率有待提高,因此,通过调节曝气量增加好氧区的DO、调节装置A/O比例以及优化填料等方式,在间歇性进水总量为45L条件下,对装置进行间歇性出水效果优化实验,并在优化后进行长期运行测试,测试装置出水稳定性,得出如下结论:(1)装置内好氧区的DO由3mg/L增加到4mg/L,污水的净化效果有明显的提升,COD、TP、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4.3%、5.1%、6.3%。(2)调节装置A/O比例对净化效果有一定影响,当A/O为2:3时,出水氨氮值最低,对比于A/O比例为1:1时,COD、氨氮及TP的去除效率分别提高1%、1.8%、2.1%。(3)优化填料,海绵铁填料强化除磷效果明显,将海绵铁填料投加到装置的厌氧区与好氧区对装置进行除磷能力强化,对比未添加海绵填料时,除磷效率提高了7.5%,投加海绵铁填料后TP的平均效率高达92%,出水COD、TP、氨氮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4)本净化装置长期运行稳定性较好,连续一个月间歇性进水总量为30L/d,COD进水指标为196~273mg/L,TP在3.1~4.6mg/L,氨氮在20.1~33.5mg/L时,装置出水COD、TP、氨氮均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通过本实验研究结果可知:经过优化后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针对分散式生活污水的治理有良好的效果,对比传统的污水净化装置具有净化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运行维护简便等优点,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应用性。
胡信[4](2019)在《无砂混凝土衬砌排水沟在农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施粮食储存,技术深入储粮战略,保护优化粮食产能。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措施,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在我国沿海地区,农田普遍存在地势低洼,土壤盐碱度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作物的增收。因无砂混凝土衬砌排水沟具有稳定的断面形式和良好的排水效果,对低洼盐碱地具有降溃排水的作用,进而提高作物产量,扩大耕地面积,因此在我国沿海地区农田建设中推广使用无砂混凝土衬砌排水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排水工程设计标准,选取排涝标准和降渍标准,继而进行排涝模数计算、排涝流量计算、断面设计和断面排水能力校核,设计出满足排水要求的排水沟。采用对比实验法进行无砂混凝土实验并且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选取合适的无砂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各项参数,为进行数值模拟提供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FEFLOW建立淮海农场研究区的三维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并且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数值模拟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无砂混凝土衬砌排水沟的排水效果要好于土渠排水沟的排水效果。从排涝流量来分析,无砂混凝土衬砌排水沟排水流量均大于土渠排水沟排水流量;从降低地下水位来说,采用无砂混凝土衬砌排水沟排水的地下水位线均低于采用土渠排水沟排水的地下水位线。综合分析无砂混凝土排水沟和土渠排水沟排水效果来说,两沟中间一点形成地下水位最高点,愈靠近排水沟,对地下水位的控制愈显着,地下水位愈接近沟中水位;距沟愈远,控制作用相对减弱。
李颖睿[5](2017)在《石家庄新源燕府居住区雨洪管理景观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类城市的水环境与水资源问题,诸如洪涝灾害严重、水资源缺乏、自然水体受到污染、雨水的自然循环受到破坏等问题。传统的以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需要改变,应该将雨水视为资源进行调蓄利用。居住区中建有地下车库的项目越来越多,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停车问题已经被广泛接受,如何在这样的居住区中进行雨洪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国际和国内雨洪管理理论的进展进行了研究,明晰了建有地下车库的景观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借鉴国内外相关案例总结出建有地下车库居住区的雨洪管理景观设计方法。通过对雨水径流的源头阶段、传输过程、终端阶段的处理,形成雨洪管理网络,使雨水的径流总量及径流峰值、径流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并对雨水进行资源化利用。本文综合利用了理论研究成果和案例分析的结论,指导石家庄新源燕府居住区雨洪管理景观设计工作。本文针对地下车库顶板区域和自然下垫面区域使用了不同的雨洪管理技术路线来达到雨洪管理景观设计的目标。地下车库顶板区域雨洪管理的关键是解决大面积的地下构造、其上地面景观和雨洪管理中的雨水下渗这三者之间的矛盾。难点是做好地下建筑的排水、防水工作。本文通过使用针对性的雨水渗滤系统(包括透水地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和绿地雨水渗滤系统)过滤雨水,然后将其收集、存蓄到PP地下蓄水池中,最后补水到雨水生态塘及其它水景中,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利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耐根穿刺TPO自粘复合防水卷材,HDPE排水板+排水边沟的方式解决地下建筑的排水、防水难题。自然下垫面区域雨洪管理可以在源头阶段、传输过程、终端阶段完整使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手段,形成完整的雨洪管理网络,实现对雨水的径流总量及径流峰值、径流污染的控制,并对雨水进行资源化利用。两个区域在终端阶段实现了串联,将整个居住区控制在一个雨洪管理网络系统中,更好的管理控制雨水资源。希望本文对居住区建设中雨洪管理的推广起到参考作用。
侯豪斌[6](2015)在《山西省山岭隧道渗漏水机理与处治》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出行的需要,在近几个五年计划的基础设施大建设下,全国铁路、公路网已基本成型。但由于设计、施工、材料、复杂的隧道围岩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大量隧道存在衬砌裂损、衬砌腐蚀、渗漏水、冻融等病害,“十隧九漏”的说法正说明了隧道渗漏水病害的严峻性。隧道渗漏水病害不仅会导致供电线路漏电或短路,还会造成路面湿滑,在北方冬季结冰,严重影响到隧道运营、行车和结构的安全。目前隧道渗漏水病害处治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多个处治失败的案例,因而山岭隧道渗漏水病害处治仍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国内外隧道防排水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山岭隧道渗漏水调研情况,对造成山岭隧道渗漏水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隧道渗漏水的特点,分析研究了山岭隧道渗漏水形成机理和处治技术。并以大同市台子山隧道渗漏水病害处治工程为依托,对山岭隧道渗漏水处治的设计方案、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施工技术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渗漏水处治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工程实践价值。
赖羽寒[7](2014)在《施用PAM对天津滨海吹填土改良效果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盐碱土是陆地上广泛分布的一种土壤类型,其不良的理化性状严重限制着其生态利用价值。沿海吹填造地是天津滨海新区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由此吹填形成的吹填土理化性质同盐碱土类似,由于长期被海水浸渍,存在含盐量高、物理结构差等问题,给当地的生态绿化带来了严峻挑战。利用土壤改良剂是吹填土改良的重要措施之一。PAM(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是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的均聚物和聚合物的总称,用途广泛,被称为“百业助剂”。PAM作为土壤结构改良剂,具有增强土壤颗粒间凝聚力,维持良好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入渗性能,增加土壤含水量及抑制土壤水分蒸发等作用。本文以天津滨海吹填土为对象,分批研究不同分子量和浓度的PAM以及PAM和石膏混合施用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终得出适用于天津滨海吹填土的PAM最佳处理,以期为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绿化改良工作提供一定指导和依据。研究结果如下:PAM能改善吹填土导水性能。通过改善土壤导水性能,PAM能加快吹填土淋洗脱盐的速度。施加了不同浓度,分子量为300万的PAM溶液的处理,其稳定入渗速率为空白对照的1.4~1.8倍,淋洗终点时各处理积累入渗总量为对照的1.3~2.1倍;施加了不同浓度,分子量为1200万的PAM的处理,其稳定入渗速率为空白对照的1.0~3.2倍,终点时积累入渗总量为对照的1.1-4.6倍。不同分子量PAM对吹填土导水性能改善效果最佳浓度均在1.2-1.5%之间。将分子量为300万,600万,800万,1000万,1200万和1400万的PAM按照1.4%的浓度配置成溶液,施用之后各处理的稳定入渗速率为空白对照的1.27~2.08倍,其中分子量为1200万的PAM溶液对吹填土导水性能改善效果最为显着。PAM能降低吹填土土壤容重。对于分子量为1200万的PAM,其施用浓度为0.01%~0.20%范围之内时,土壤容重随着PAM施用浓度的增大而减少,容重降低幅度为0.44%-6.69%,其中施用浓度为0.20%时容重降幅最大,为1.479g/cm3,相比空白对照降低了6.69%。当PAM施用浓度大于0.20%时,土壤容重随着PAM溶液浓度的升高呈升高的趋势,但仍小于空白对照。施用浓度为0.25%,0.30%,0.40%的处理相比对照其容重分别降低了6.12%,5.17%和4.61%。对于不同分子量的PAM,施用后各处理土壤容重由对照的1.578g/cm3降低到1.486~1.512g/cm3,降幅为4.18%-5.89%,平均为5.23%。其中分子量为1200万的PAM处理降幅最大。土壤容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用PAM的分子量的增大而降低,但是当分子量高到一定程度时,其变化程度已不明显,分子量800万,1200万和1400万的处理土壤容重降幅为5.64%-5.89%,差异并不明显。PAM能增强吹填土保水性能。与对照相比,施加PAM不仅可以增加土壤的饱和含水量,而且能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效果与PAM溶液施用浓度呈正比。对于分子量为1200万的PAM,在淋洗结束后第0,4,8,14和22d时,PAM浓度为0.30%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15.02%,87.35%,80.15%,65.06%和40.44%,分别为空白对照的1.41,1.37,1.46,1.69和2.47倍。PAM之所以能提高土壤保水性能,是由于其能改善吹填土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孔隙度,同时PAM分子自身具有亲水基团能吸附水分子从而减缓土壤水分的散失。PAM和石膏混合施用能抑制淋洗脱盐过程中土壤pH的上升。在经过淋洗脱盐之后,各处理含盐量均降低到1.5%以下。但是各处理土壤pH变化不同,空白对照及石膏单独处理淋洗终点土壤pH分别为9.13和9.09,相比原土升高了9.3%和8.8%,SAR值由原土的15.4升高到129.8和135.1。表明吹填土在淋洗脱盐之后由盐土演变为碱土,同样不利于植物生长。而添加了石膏之后,能抑制吹填土在淋洗脱盐过程中pH的过度上升,当PAM浓度为0.15%,将石膏和土壤的比例分别按照3.5g/kg,7g/kg和14g/kg的方式和PAM溶液混合施用之后,淋洗终点土壤pH值分别为8.58,8.43和8.28,钠吸附比为64.4,26.5和6.2,说明随着石膏施用量增大,吹填土的碱化度呈现降低的趋势。由于CaSO4本身不易溶解,所以可以确定土体中仍含有大量未溶解石膏,其留存在土体内,能缓慢的释放出Ca2+并进一步的交换出土壤胶体中Na+,中和土壤溶液中OH-并抑制HCO3-的产生,虽然在短时间内无法显着降低土壤pH,但能起到预防吹填土发生次生碱化风险的作用。PAM和石膏混合施用能增加土壤团聚体含量。单独施用PAM便能显着提高吹填土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吹填土中大于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总量比对照提升了27.2%,大于0.5mm的水稳性团聚体总量比对照提升了60.2%,大于1mm的水稳性团聚体总量较对照提升了82.2%。当PAM与石膏混合施用之后,能进一步提升吹填土土壤团聚体尤其是粒径小于1mm的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其中PAM浓度为0.15%,石膏施用量为3.5g/kg,7g/kg和14g/kg的处理大于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总量比单独施加PAM分别提高了15.2%,20.7%和23.8%,大于0.5mm的水稳性团聚体总量比单独施加PAM分别提高了15.5%,26.1%和26.3%,大于lmm的水稳性团聚体总量较单独施用PAM分别提高了14.3%,26.3%和26.6%。
张峥嵘[8](2014)在《生物炭改良土壤物理性质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强酸性土壤是利用生物炭改良土壤的主要对象,生物炭是有机物质在低氧环境下热解生产的富炭低密度多孔物质,是改良土壤的良好材料。本研究以低丘红壤为对象,研究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评价生物炭改良红壤的效果和改良机理。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EDS)、红外光谱(FTIR)、XRD和压汞仪(MIP)等方法研究了三种生物炭(制备基质分别为秸杆、杂木制品废料和污泥,分别标记为SB、WCB和WSB)的形态、孔隙结构和化学组成。FESEM图表明生物炭是具有微米-纳米尺度孔隙的多孔体系,具有较多的大孔隙;其主要的结晶态矿物相主要是方解石和石英;生物炭由于基质的不同,其孔隙结构存在较大差异,SB、WCB和WSB的总孔隙体积(CPV)分别是2.910,0.852和0.413cm3g-1;孔隙大小分布分析表明SB以大孔隙为主,而WSB以超微孔隙为主,不同的孔隙大小分布决定了生物炭在改良土壤孔隙特性、持水和保水性的差异。研究不同生物炭的孔隙结构对制备不同改良目的生物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三种生物炭以0,2,4和6%比例与红壤混合培育180天,研究了生物炭对红壤pH、交换性酸、有效养分、交换性盐基、水分吸持和机械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WCB和WSB显着(p<0.05)增加土壤pH,降低交换性酸含量;生物炭对pH和交换性酸的效应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大而明显,尤其是WCB改良土壤。生物炭显着增加总炭、有效P和K,交换性Ca、Mg和K含量,其机理是生物炭本身富含这些养分,由于生物炭施用的直接加入作用而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SB含有较高的K含量,导致SB改良土比WCB和WSB改良土有较高K含量。生物炭改良土的水分特征曲线(SWCC)测定表明,生物炭显着提高土壤的持水性,由于红壤的结构特性往往持水困难,因此,生物炭的施用明显改善了红壤持水性差的问题。生物炭施用可降低红壤的抗压强度,试验红壤的抗压强度为466kPa,施用6%的SB、WCB和WSB后抗压强度降为164kPa,233kPa和175kPa。施用WCB改良的土壤内聚力(c)显着降低,而SB和WSB对红壤内聚力(c)没有显着影响;生物炭对内摩擦角没有显着影响。不同生物炭引起的红壤机械力学性质变化与生物炭本身的孔隙结构有关。FESEM/EDS分析探明了土壤颗粒与生物炭的相互作用机理,为阐明生物炭改良土壤物理性质的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宋亚星[9](2013)在《循环氧化塘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村镇的快速发展及其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而污水处理显然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镇排水以生活污水为主,具有水量小、排放分散、水量和水质变化大、排放无规律等特点,特别是断流、高浓度和雨季流量大的问题。但是,村镇地区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的技术开发和应用仍然较为滞后,导致这些污水直接流入水体,引起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研发简单、紧凑、高效、稳定、经济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使得处理后的污水水质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针对村镇污水特点,设计研究了“循环氧化塘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氧化塘”是指以经过人工适当修整的土地为基础,设围堤及防渗层的污水处理池塘。污水在池塘内缓慢的流动及较长时间的停留,通过原污水中存在的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和水生植物等多种生物的综合作用,使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循环氧化塘则是充分考虑农村生活污水的季节性、收集的不完整性、雨水冲刷性等特点,使普通的氧化塘塘内水流在循环状态下实现更好的整体水质,该工艺中因为考虑到污水在系统内的循环流动,故同时也具有氧化沟的特点。本设计课题来源于山东省七级镇污水处理-氧化塘项目。本项目结合了景观设计,拟成为亲水环境,氧化塘和养鱼塘相结合,水体经养鱼塘后才予以回流,形成了立体化的环境系统和生态系统。本设计以农村生活污水作为处理对象,对污水处理-氧化塘进行设计。本镇具有一个开阔的池塘,完全可以作为污水处理的资源。本设计属于因地制宜,主要设计结果如下:(1)循环氧化塘工艺占地15250m2,平均池深2.5m,有效池容22650m3,其中核心处理构筑物——部分曝气塘容积为5300m3,有效池深3m。该系统考虑远期设计,系统正常运行可使用20年以上。(2)集水井尺寸为L×B×H=2m×1.2m×1.8m;简易调节沉淀池尺寸为L×B×H=12m×10m×3.3m;部分曝气塘为现状池整形护坡,池内设有曝气器;养鱼塘1、养鱼塘2、养鱼塘3、养鱼塘4均为现状池整形,四周种植绿化带。(3)养鱼塘4至部分曝气塘之间设有回流管道,回流稀释比100%,水体循环流动,同时具有氧化沟的特点,在保证出水达标的基础上同时具有脱氮除磷的能力。(4)该设计工艺以七级镇生活污水为主要处理对象,污水处理能力为300m3/d,系统对COD、BOD5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对NH3-N的去除率可达83%。该工艺的设计突破了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中存在的经济与技术上的矛盾,充分利用了农村丰富的土地资源,降低了基建及运行成本,同时具有简单、高效、稳定的特点,可为以后该工艺在其他同类地区的实际生产与运行提供参考。
刘家琳[10](2013)在《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土地原有的水文条件,在气候变暖的趋势下,许多城市面临洪涝灾害、环境水质污染和水资源缺乏等紧迫的现实问题。传统以排水、防洪为单一功能的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其规模建设多落后于城市发展,已无法应对日趋严峻的雨洪问题,并且缺乏在生态环境、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价值。城市单纯依靠工程基础设施进行雨洪管理的方式需要加以转化。本文提出的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的设计方法,旨在从风景园林领域拓展我国雨洪管理的方式,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论文先通过梳理雨洪管理的发展历程,分析出向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拓展的雨洪管理发展趋势,针对我国园林绿地建设的现状,提出在规划层面需基于自然水文过程,设计层面需将雨洪管理纳入设计的基本环节。论文着重论述了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方法,即在城市园林绿地中进行雨水径流的滞留、渗透、传输、净化、调蓄利用的系统的设计方法,涉及四个层面。首先,梳理出该专项设计的流程,阐述了依据气象水文条件与立地条件进行雨水径流控制设计的步骤与方法。其次,归纳该专项设计所应用的径流控制技术设施,对设施的功能、工程结构、设计特征、规模计算、植被应用等层面进行说明。第三,阐述了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的设计途径,从雨水径流的滞留渗透、传输、受纳调蓄三个环节,深入论述径流控制技术设施与环境的整合方式。第四,针对与城市建成区紧密联系的公园绿地以及住区、学校、道路等附属绿地,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绿地在该专项设计层面应着重关注的要点。论文以山西晋中社火公园为例,详细说明了实践项目中基于本地降雨条件、用地现状进行雨水径流控制设计的操作方式。此外,论文附件中,针对北京地区,提出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的设计导则,包括总则、适用范围、设计原则、总体要求以及本地雨水径流控制的设计方法,列出了部分量化的设计要求。本文通过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研究,以期拓展现有的设计观念,强化园林绿地中进行雨水径流水质、流量控制及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意识,推进我国节约型园林绿地的建设发展,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城市内涝、水质污染及水资源紧缺的现实问题。
二、蜂窝式暗管排水效果的初步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蜂窝式暗管排水效果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水盐运移规律及工程排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盐碱土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
1.2.2 盐碱土水盐运移规律研究现状 |
1.2.3 盐碱土改良研究现状 |
1.2.3.1 化学修复 |
1.2.3.2 物理修复 |
1.2.3.3 生物修复 |
1.2.3.4 工程修复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微观试验 |
2.3.1.1 XRD试验 |
2.3.1.2 MIP试验 |
2.3.1.3 SEM试验 |
2.3.2 土柱试验 |
2.3.3 工程排盐试验 |
2.3.3.1 暗管排盐 |
2.3.3.2 明沟排盐 |
2.3.3.3 竖井排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微观结构特征 |
3.1.1 基于XRD的盐碱土矿物组成分析 |
3.1.2 基于MIP的盐碱土大、中孔隙特征分析 |
3.1.3 基于SEM的盐碱土颗粒排列分析 |
3.1.4 盐碱土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
3.2 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水盐运移规律 |
3.2.1 盐碱土湿润锋动态变化分析 |
3.2.2 盐碱土累积入渗量动态变化分析 |
3.2.3 盐碱土水盐运移过程拟合 |
3.3 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工程排盐技术研究 |
3.3.1 暗管对盐碱土排盐效果的影响 |
3.3.1.1 暗管开孔率对排盐效果的影响 |
3.3.1.2 暗管直径对排盐效果的影响 |
3.3.2 明沟对盐碱土排盐效果的影响 |
3.3.3 竖井对盐碱土排盐效果的影响 |
3.3.4 现场施工参数确定 |
3.3.4.1 暗管排盐施工参数确定 |
3.3.4.2 明沟排盐施工参数确定 |
3.3.4.3 竖井排盐施工参数确定 |
4 讨论 |
4.1 本文研究方法 |
4.2 关于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微观结构对水盐运移影响的讨论 |
4.3 关于工程排盐措施对区域盐碱土排盐效果影响的讨论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土壤排渗过滤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基于土壤排渗过滤的土壤入渗物理过程研究进展 |
1.2.2 基于土壤排渗过滤的土壤入渗特性研究进展 |
1.2.3 基于土壤排渗过滤的土壤入渗模型研究进展 |
1.2.4 基于土壤排渗过滤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研究进展 |
1.2.5 基于土壤排渗过滤的一维层状土水分运动Richards方程数值解法研究进展 |
1.2.6 高含沙水微灌排渗过滤方法和装置试验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利用粘粒含量预测土壤滤料水分入渗特性的模拟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利用粘粒含量预测沙壤土入渗量和湿润锋深度的模拟试验研究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模型验证 |
2.2.4 小结 |
2.3 利用粘粒含量预测沙土和壤质沙土滤料入渗特性的数值试验研究 |
2.3.1 模型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3.3 模型验证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用粘粒含量预测土壤滤料水分特征曲线的模拟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土样 |
3.2.2 试验设计和土样制备 |
3.2.3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 |
3.2.4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 |
3.2.5 土壤当量孔径 |
3.2.6 误差评估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质地土壤滤料水分特征曲线形态变化规律 |
3.3.2 不同质地土壤滤料当量孔径分布变化规律 |
3.3.3 不同质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与粘粒含量的关系 |
3.3.4 模型验证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浸没界面方法的一维层状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浸没界面方法概述 |
4.3 基本方程 |
4.3.1 控制方程 |
4.3.2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 |
4.3.3 界面跳变条件 |
4.4 算法推导与实现 |
4.4.1 常规格点差分格式 |
4.4.2 非常规格点差分格式浸没界面修正 |
4.5 算法验证与结果分析 |
4.5.1 上层沙土+下层沙壤土-层状土算例与结果分析 |
4.5.2 上层沙壤土+下层沙土-层状土算例与结果分析 |
4.5.3 算法精度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渗流槽的高含沙水微灌排渗过滤装置模拟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装置 |
5.2.2 供试土壤 |
5.2.3 试验布置 |
5.2.4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滤水含沙量随滤水时长的变化规律 |
5.3.2 滤水颗粒粒径分布 |
5.3.3 过滤速率随滤水时长的变化规律 |
5.3.4 高含沙水排渗过滤土壤滤料物理特性变化规律 |
5.3.5 高含沙水排渗过滤对土壤滤料堵塞特性的影响 |
5.3.6 高含沙水排渗过滤土壤滤料堵塞机理分析 |
5.3.7 累积入渗量预测模型应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高含沙水微灌排渗过滤装置的典型工程实例对比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野外高含沙水排渗过滤试验区概况 |
6.2.2 水平过滤暗管装置设计与施工方法 |
6.2.3 试验区供试高含沙水和土壤性质 |
6.2.4 试验方法和指标观测 |
6.3 试验成果对比分析与讨论 |
6.3.1 滤水含沙量对比分析 |
6.3.2 滤水颗粒粒径分布对比分析 |
6.3.3 滤水速率对比分析 |
6.3.4 土壤滤料堵塞机理对比分析 |
6.3.5 不同试验方案滤水性能与滤料堵塞特性差异分析 |
6.3.6 土壤滤料孔隙堵塞预测模型应用分析 |
6.4 讨论 |
6.4.1 土壤排渗过滤装置对黄河高含沙水胶粒的过滤效果较好 |
6.4.2 土壤排渗过滤装置过滤黄河高含沙水的滤水量满足滴灌需求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分散式生活污水净化方法及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1.2 我国污水处理状况 |
1.2 分散式生活污水的来源及特点 |
1.2.1 分散式生活污水的来源 |
1.2.2 分散式生活污水特点 |
1.2.3 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的必要性 |
1.3 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及现状 |
1.3.1 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技术 |
1.3.2 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 |
1.3.3 国内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分散式生活污水一体化装置设计制作及启动 |
2.1 装置设计 |
2.1.1 常用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
2.1.2 设备工艺流程设计 |
2.1.3 填料选取 |
2.2 装置整体构造及设备参数 |
2.2.1 装置整体构造及组成 |
2.2.2 设备参数 |
2.3 实验用水及出水目标 |
2.3.1 实验用水及检测方法 |
2.3.2 出水目标 |
2.4 研究过程及分析方法 |
2.4.1 研究过程 |
2.4.2 分析方法 |
2.5 挂膜及装置启动 |
2.5.1 好氧挂膜 |
2.5.2 厌氧挂膜 |
2.5.3 装置启动 |
第三章 装置运行测试 |
3.1 连续进水实验运行情况 |
3.1.1 连续进水COD去除效果 |
3.1.2 连续进水TP去除效果 |
3.1.3 连续进水氨氮去除效果 |
3.2 间歇性进水试验运行情况 |
3.2.1 间歇性进水COD去除效果 |
3.2.2 间歇性进水TP去除效果 |
3.2.3 间歇性进水氨氮去除效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置优化及强化除磷研究 |
4.1 调节曝气量对装置净化效果的影响分析 |
4.1.1 调节曝气量后COD去除效果 |
4.1.2 调节曝气量后TP去除效果 |
4.1.3 调节曝气量后氨氮去除效果 |
4.2 调节装置A/O比例对装置净化效果的影响分析 |
4.2.1 调节A/O比例对COD去除影响 |
4.2.2 调节A/O比例对TP去除影响 |
4.2.3 调节A/O比例对氨氮去除影响 |
4.3 海绵铁填料强化除磷实验 |
4.3.1 海绵铁填料对COD去除影响 |
4.3.2 海绵铁填料对TP去除影响 |
4.3.3 海绵铁填料对氨氮去除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置运行稳定性研究 |
5.1 装置长期运行COD去除情况 |
5.2 装置长期运行TP去除情况 |
5.3 装置长期运行氨氮去除情况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无砂混凝土衬砌排水沟在农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内外无砂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渗流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地下水运动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状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特征 |
2.1.3 水文气象 |
2.1.4 耕地土壤 |
2.1.5 林网情况 |
2.1.6 自然资源条件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3 自然灾害状况 |
2.4 水文地质参数分析 |
2.4.1 给水度 |
2.4.2 渗透系数 |
2.4.3 饱和含水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砂混凝土衬砌排水沟和无砂混凝土的设计 |
3.1 无砂混凝土衬砌排水沟的设计 |
3.1.1 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
3.1.2 排水工程参数设计 |
3.2 无砂混凝土的设计 |
3.2.1 无砂混凝土实验方法 |
3.2.2 配合比的设计 |
3.2.3 性能评价指标 |
3.2.4 结果分析 |
3.2.5 参数的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FEFLOW的渗流模拟 |
4.1 FEFLOW模型简介 |
4.1.1 数值方法 |
4.1.2 数学模型 |
4.1.3 结构 |
4.1.4 应用领域 |
4.1.5 输入和输出 |
4.2 渗流模型的建立 |
4.2.1 含水层结构的概化 |
4.2.2 边界条件的概化 |
4.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1 渗流数学模型 |
4.3.2 初始条件的处理 |
4.3.3 边界条件的处理 |
4.3.4 水文地质参数分区 |
4.3.5 源汇项计算与处理 |
4.4 数学模型的求解 |
4.4.1 有限单元网格设计 |
4.4.2 三维模型的构建 |
4.4.3 设置问题类型 |
4.4.4 模拟期的设置 |
4.4.5 水流数据的设置 |
4.4.6 水流介质参数的设置 |
4.5 模型的检验和识别 |
4.5.1 模型的识别准则 |
4.5.2 模型识别结果评价 |
4.6 模拟结果 |
4.7 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石家庄新源燕府居住区雨洪管理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发展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
1.1.2 地下空间建设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
1.1.3 建有地下车库居住区雨洪管理与景观结合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居住区景观设计与雨洪管理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分析相关概念 |
2.1.1 居住区 |
2.1.2 居住区环境 |
2.1.3 居住区景观设计 |
2.1.4 雨水径流 |
2.1.5 雨洪与雨洪管理 |
2.2 国际城市雨洪管理理论 |
2.2.1 美国最佳管理实践和低影响开发理论 |
2.2.2 德国城市开发雨水排放量零增长 |
2.2.3 澳大利亚水敏性城市设计 |
2.2.4 新西兰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 |
2.2.5 日本的雨水利用 |
2.3 国内城市雨洪管理研究进展 |
2.3.1 国内学者的研究 |
2.3.2 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 |
2.3.3 海绵城市的提出 |
2.4 国内外案例介绍与分析 |
2.4.1 无地下车库居住区雨洪管理景观设计案例:美国HighPoint居住区 |
2.4.2 地下车库半覆盖居住区雨洪管理景观设计案例:北京国锐金嵿生态社区 |
2.4.3 地下车库满覆盖居住区雨洪管理景观设计案例:美国波特兰10th@Hoyt公寓庭院 |
2.4.4 小结 |
第3章 建有地下车库居住区的雨洪管理景观设计研究 |
3.1 居住区地下车库特征 |
3.1.1 居住区地下车库的功能 |
3.1.2 居住区地下车库的类型 |
3.1.3 居住区地下车库平面布局类型 |
3.1.4 居住区地下车库剖面结构形式 |
3.2 地下车库顶板上相关要素研究 |
3.2.1 地下车库顶板的荷载 |
3.2.2 地下车库顶板上的种植 |
3.2.3 地下车库顶板的蓄排水结构 |
3.3 含地下车库居住区雨洪管理设计研究 |
3.3.1 居住区常见雨洪管理技术措施 |
3.3.2 无地下车库居住区雨洪管理设计研究 |
3.3.3 地下车库满覆盖居住区雨洪管理设计研究 |
3.3.4 地下车库半覆盖居住区雨洪管理设计研究 |
3.4 居住区雨洪管理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
3.4.1 雨洪管理与景观设计的耦合 |
3.4.2 居住区雨洪管理措施与景观元素的结合 |
第4章 石家庄新源燕府居住区场地认知 |
4.1 项目概况 |
4.1.1 项目来源 |
4.1.2 项目区位 |
4.1.3 项目所处石家庄市的自然条件分析 |
4.1.4 项目规模 |
4.2 场地现状与问题分析 |
4.2.1 雨洪问题 |
4.2.2 地下结构问题 |
4.3 确立项目雨洪管理设计目标 |
4.3.1 控制雨水径流总量及径流峰值 |
4.3.2 控制雨水径流污染 |
4.3.3 雨水资源化利用 |
4.4 选择项目雨洪管理技术措施 |
4.4.1 源头阶段技术措施选择 |
4.4.2 传输过程技术措施选择 |
4.4.3 终端阶段技术措施选择 |
第5章 石家庄新源燕府居住区雨洪管理景观设计 |
5.1 项目总体设计 |
5.1.1 总体布局 |
5.1.2 景观功能布局 |
5.1.3 道路流线设计 |
5.1.4 汇水分区划分 |
5.1.5 景观竖向设计 |
5.1.6 景观植物设计 |
5.1.7 雨洪调蓄容积计算 |
5.2 项目总体雨洪管理技术措施运行流程 |
5.3 项目分区雨洪管理设计 |
5.3.1 地下车库顶板区域雨洪管理设计 |
5.3.2 自然下垫面区域雨洪管理设计 |
5.4 项目重要景观节点设计 |
5.4.1 南入口景观设计 |
5.4.2 戏水乐园景观设计 |
5.4.3 雨水生态塘景观设计 |
5.4.4 植草沟及雨水花园组合景观设计 |
5.5 项目单项设计 |
5.5.1 透水铺装设计 |
5.5.2 雨洪管理解说设计 |
5.5.3 种植设计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A 论文A0图纸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山西省山岭隧道渗漏水机理与处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山岭隧道渗漏水形成机理研究 |
1.2.2 山岭隧道渗漏水处治技术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山西省山岭隧道渗漏水现象及分析 |
2.1 山西省山岭隧道渗漏水调研 |
2.1.1 调研范围 |
2.1.2 资料搜集 |
2.1.3 衬砌损伤调研 |
2.1.4 渗漏水调研 |
2.1.5 结构缺陷调研 |
2.2 渗漏水调研成果及分析 |
2.2.1 隧道渗漏水类型 |
2.2.2 隧道渗漏水部位 |
2.3 山西省山岭隧道渗漏水成因分析 |
2.3.1 地下水因素 |
2.3.2 围岩因素 |
2.3.3 气候因素 |
2.3.4 设计因素 |
2.3.5 施工因素 |
2.3.6 偶然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山岭隧道渗漏水形成机理 |
3.1 地下水作用机理 |
3.1.1 地下水物理作用 |
3.1.2 地下水化学作用 |
3.1.3 地下水力学作用 |
3.2 矿物质作用机理 |
3.3 地质构造影响 |
3.4 隧道结构影响 |
3.4.1 碱-骨料反应 |
3.4.2 钢筋锈蚀 |
3.4.3 冻害的影响 |
3.5 防排水系统影响 |
3.5.1 防水层失效 |
3.5.2 结构缝止水失效 |
3.5.3 结构自防水失效 |
3.5.4 排水系统失效 |
3.6 应力场影响 |
3.7 环境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4 山岭隧道渗漏水处治技术 |
4.1 渗漏水处治原则 |
4.2 止水处治技术 |
4.2.1 表面封闭 |
4.2.2 凿缝填充 |
4.2.3 注浆 |
4.2.4 喷涂 |
4.2.5 加设内衬 |
4.3 疏导处治技术 |
4.3.1 导流槽 |
4.3.2 铺管引排 |
4.4 本章小结 |
5 台子山隧道渗漏水病害处治 |
5.1 隧址环境及工程概况 |
5.1.1 隧址环境 |
5.1.2 工程地质 |
5.1.3 工程概况 |
5.2 台子山隧道渗漏水原因分析 |
5.2.1 气候环境 |
5.2.2 地质因素 |
5.2.3 采空区 |
5.2.4 设计因素 |
5.2.5 施工因素 |
5.3 台子山隧道渗漏水处治技术 |
5.3.1 裂缝渗漏 |
5.3.2 三缝渗漏 |
5.3.3 衬砌渗水剥落 |
5.3.4 衬砌开裂变形 |
5.3.5 路面沉降 |
5.4 台子山隧道渗漏水处治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施用PAM对天津滨海吹填土改良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天津地区盐碱土概况 |
1.2 盐碱土改良与治理 |
1.2.1 工程物理改良 |
1.2.2 化学改良 |
1.2.3 生物改良 |
1.3 土壤改良剂的应用研究 |
1.4 PAM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
1.4.1 PAM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1.4.2 PAM防止土、水、肥流失效应研究 |
1.4.3 PAM增产效应的研究 |
1.4.4 PAM的施用量、施用方法及应用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3.1 不同浓度PAM溶液对吹填土改良效果的影响 |
2.3.2 不同分子量PAM对吹填土改良效果的影响 |
2.3.3 不同体积PAM溶液对吹填土改良效果的影响 |
2.3.4 PAM溶液与石膏混合施用对吹填土改良效果的影响 |
2.4 技术路线图 |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土壤 |
3.1.2 供试PAM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处理 |
3.2.2 研究方法 |
3.3 分析方法 |
第4章 300万分子量PAM施用对吹填土改良效果的影响 |
4.1 PAM1施用对吹填土水分入渗的影响 |
4.2 PAM1施用对吹填土土壤盐分和pH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1200万分子量PAM施用对吹填土改良效果的影响 |
5.1 PAM5施用对吹填土土壤容重的影响 |
5.2 PAM5施用对吹填土水分入渗的影响 |
5.3 PAM5施用对吹填土土壤盐分和pH的影响 |
5.4 PAM5施用对吹填土水分蒸发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不同分子量PAM施用对吹填土改良效果的影响 |
6.1 不同分子量PAM施用对吹填土容重的影响 |
6.2 不同分子量PAM施用对吹填土水分入渗影响 |
6.3 不同分子量PAM施用对吹填土土壤盐分和pH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7章 PAM溶液不同施用量对吹填土改良效果的影响 |
7.1 不同PAM溶液施用量对吹填土渗透性能影响 |
7.2 不同PAM溶液施用量对吹填土土壤盐分的影响 |
7.3 小结 |
第8章 石膏和PAM混合施用对吹填土改良效果的影响 |
8.1 不同浓度PAM5施用对吹填土土壤容重的影响 |
8.2 石膏和PAM混合施用对吹填土水分入渗的影响 |
8.3 石膏和PAM混合施用对吹填土土壤盐分的影响 |
8.4 石膏和PAM混合施用对吹填土土壤pH的影响 |
8.5 石膏和PAM混合施用对吹填土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8.6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8)生物炭改良土壤物理性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生物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生物炭概述 |
1.1.2 生物炭的农学意义 |
1.1.3 生物炭对作物的效应 |
1.1.4 生物炭对土壤的效应 |
1.1.5 生物炭农业应用前景 |
1.2 土壤改良措施概述 |
1.2.1 物理措施改良土壤 |
1.2.2 化学措施改良土壤 |
1.2.3 生物措施改良土壤 |
1.2.4 水利工程措施改良土壤 |
1.2.5 土壤改良措施面临的挑战 |
第二章 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生物炭理化性质的表征 |
3.1 生物炭的表征方法 |
3.1.1 生物炭样品 |
3.1.2 生物炭形态与物理特性表征方法 |
3.1.3 生物炭结构与化学特性表征方法 |
3.2 生物炭的形态与物理特性 |
3.2.1 生物炭的形态 |
3.2.2 生物炭的孔隙 |
3.3 生物炭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
3.3.1 生物炭的结构 |
3.3.2 生物炭的矿物组成 |
3.3.3 生物炭的化学性质和养分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培育试验 |
4.1.3 测定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生物炭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2.1 生物炭对土壤pH的影响 |
4.2.2 生物炭对土壤交换性酸的影响 |
4.3 生物炭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3.1 生物炭对养分含量的影响 |
4.3.2 生物炭对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影响 |
4.4 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4.1 生物炭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4.4.2 生物炭对土壤结持性的影响 |
4.4.3 生物炭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4.4.4 生物炭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4.5 生物炭与土壤相互作用机制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循环氧化塘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1.1 我国农村水资源现状 |
1.1.2 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 |
1.1.3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农村污水处理工艺概述 |
2.1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工艺 |
2.1.1 土地处理系统模式 |
2.1.2 沼气净化池处理模式 |
2.1.3 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及二者组合一体化设备处理模式 |
2.1.4 稳定塘处理模式 |
2.1.5 氧化沟处理模式 |
2.2 国外农村污水处理工艺 |
2.2.1 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 |
2.2.2 非尔脱(FILTER)处理系统 |
2.2.3 蚯蚓生态滤池(VBF) |
2.2.4 “LIVING MACHINE”(LM)生态处理系统 |
2.2.5 日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2.3 农村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
第3章 设计工艺及进水水质特征 |
3.1 设计工艺简介 |
3.1.1 工艺流程选择 |
3.1.2 工艺流程说明 |
3.2 污水水质特征 |
第4章 工艺流程设计计算 |
4.1 处理规模及主要构筑物 |
4.1.1 处理规模 |
4.1.2 主要构筑物 |
4.2 设计计算 |
4.2.1 粗格栅设计 |
4.2.2 集水井设计 |
4.2.3 调节沉淀池设计 |
4.2.4 部分曝气塘需氧量计算 |
4.2.5 高程计算 |
4.2.6 溢流通道计算 |
4.2.7 雨水管道计算 |
4.2.8 污水处理系统各工艺阶段处理效果 |
4.2.9 氧化塘防渗及排洪 |
4.2.10 污泥处理 |
第5章 环境与经济分析 |
5.1 环境分析 |
5.1.1 污染源分析 |
5.1.2 环保措施及环境绿化 |
5.1.3 环境监测 |
5.2 经济分析 |
5.2.1 经济分析基本数据及依据 |
5.2.2 经济财务评价 |
5.2.3 国民经济评价 |
5.2.4 经济分析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变暖背景下洪涝灾害的严峻性 |
1.1.2. 过度城市化对土地水文的影响 |
1.1.2.1. 加剧洪水灾害 |
1.1.2.2. 引发雨水径流污染 |
1.1.2.3. 引发水资源紧缺 |
1.1.3. 市政工程基础设施的局限性 |
1.1.3.1. 基础设施落后于城市发展 |
1.1.3.2. 基础设施功能效益的单一性 |
1.1.4. 新时期推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释题 |
1.3.1. 雨洪与雨洪管理 |
1.3.2. 园林绿地 |
1.3.3. 节约型园林绿地 |
1.3.4. 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 |
1.3.5. 设计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理发展历程及其启示与反思 |
2.1. 排水设施雏形时期 |
2.1.1. 古代城市排水设施的产生 |
2.1.2. 古典园林雨水调蓄与利用的早期实践 |
2.2. 市政工程基础设施主导时期 |
2.2.1. 现代城市排水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
2.2.2. 公园规划介入到雨洪管理 |
2.2.2.1. 公园规划介入到雨洪调控 |
2.2.2.2. 公园规划介入到水质治理 |
2.3. 雨洪管理方式拓展时期 |
2.3.1. 雨洪调控方式的拓展 |
2.3.1.1. 雨洪调控与土地规划的整合 |
2.3.1.2. 雨洪调控与城市功能的整合 |
2.3.1.3. 流域尺度下的精细化控制 |
2.3.2. 水质治理方式的拓展 |
2.3.2.1. 水质法案的颁布 |
2.3.2.2. 场地治理与流域管理 |
2.4. 雨洪管理可持续发展时期 |
2.4.1.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产生 |
2.4.2. 可持续雨洪管理体系的推广 |
2.4.2.1. 最佳管理实践 |
2.4.2.2. 低影响开发 |
2.4.2.3. 水敏感城市设计 |
2.4.2.4. 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 |
2.4.2.5. 日本的雨洪管理体系 |
2.5. 雨洪管理发展历程的启示与反思 |
2.5.1. 向园林绿地拓展的雨洪管理趋势 |
2.5.1.1. 国外发展趋势 |
2.5.1.2. 国内发展趋势 |
2.5.2. 对国内园林绿地建设现状的反思 |
2.5.2.1. 规划缺乏对自然水文过程的考虑 |
2.5.2.2. 设计缺失雨洪管理意识 |
2.5.3. 国内园林绿地建设的导向 |
2.5.3.1. 绿地规划层面的导向 |
2.5.3.2. 绿地设计层面的导向 |
2.6. 小结 |
3. 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专项设计流程 |
3.1. 明确设计目标与原则 |
3.1.1. 设计目标 |
3.1.1.1.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 |
3.1.1.2. 雨水径流流量及流速控制 |
3.1.1.3. 雨水资源化利用 |
3.1.1.4. 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地的综合效益 |
3.1.2. 设计原则 |
3.1.2.1. 尽量减少不透水的地表面积 |
3.1.2.2. 充分利用现状自然排水条件 |
3.1.2.3. 在雨水径流产生的源头及早进行控制 |
3.1.2.4. 阻断雨水径流在铺装地面的传输 |
3.1.2.5. 显露雨水径流的控制过程 |
3.1.2.6. 注重与其它设计要素的整合 |
3.2. 现状分析 |
3.2.1. 气象水文分析 |
3.2.1.1. 降雨量与蒸发量 |
3.2.1.2. 地区水文 |
3.2.2. 用地条件分析 |
3.2.2.1. 雨水径流水质条件 |
3.2.2.2. 排水条件 |
3.2.2.3. 汇水面覆盖条件 |
3.3. 方案阶段 |
3.3.1. 雨水径流控制技术设施布局 |
3.3.1.1. 滞留渗透设施布局 |
3.3.1.2. 传输设施布局 |
3.3.1.3. 受纳调蓄设施布局 |
3.3.2. 技术设施与其它设计要素的整合 |
3.3.2.1. 休憩设施与活动场地 |
3.3.2.2. 游憩路径 |
3.3.2.3. 地形 |
3.3.2.4. 雕塑 |
3.3.2.5. 形式与材质 |
3.3.2.6. 植物 |
3.3.3. 技术设施规模的确立 |
3.3.3.1. 影响因素 |
3.3.3.2. 设计计算 |
3.4. 设计流程小结 |
4. 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技术设施 |
4.1. 滞留渗透设施 |
4.1.1. 下凹绿地 |
4.1.2. 透水铺装 |
4.1.3. 雨水花园 |
4.2. 传输设施 |
4.2.1. 植草沟 |
4.2.2. 旱溪 |
4.2.3. 雨水沟渠 |
4.3. 受纳调蓄设施 |
4.3.1. 调蓄水塘 |
4.3.2. 人工湿地 |
4.3.3. 多功能调蓄设施 |
4.4. 小结 |
5. 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途径 |
5.1. 雨水径流滞留渗透的设计途径 |
5.1.1. 合理安排竖向设置下凹绿地 |
5.1.2. 结合建筑与铺装地面设置雨水花园 |
5.1.2.1. 结合建筑的设置方式 |
5.1.2.2. 结合活动场地的设置方式 |
5.1.2.3. 结合道路的设置方式 |
5.1.2.4. 结合停车场的设置方式 |
5.1.3. 依据地面功能特性设置透水铺装 |
5.1.3.1. 主要道路与广场铺装 |
5.1.3.2. 次级步道与小型场地铺装 |
5.1.4. 将建筑融入整体竖向设计 |
5.2. 雨水径流传输的设计途径 |
5.2.1. 结合铺装地面设置植草沟 |
5.2.1.1. 结合道路与活动场地的设置方式 |
5.2.1.2. 结合停车场的设置方式 |
5.2.2. 结合自然排水条件营造旱溪 |
5.2.3. 营造强化场地景观特质的雨水沟渠 |
5.3. 雨水径流受纳调蓄的设计途径 |
5.3.1. 利用现状资源或整理地形布置调蓄水塘 |
5.3.1.1. 最大化地利用现状低势集水区 |
5.3.1.2. 整理地形营造适宜规模的调蓄水塘 |
5.3.2. 结合立地条件布置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
5.3.2.1. 作为园内水体自循环的净化系统 |
5.3.2.2. 作为联系内外水体的净化系统 |
5.3.2.3. 作为独立设置的净化系统 |
5.3.3. 将活动广场或绿地布置为多功能调蓄设施 |
5.4. 小结 |
6. 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要点 |
6.1. 公园绿地 |
6.1.1. 综合公园以完善的径流控制设计为主导 |
6.1.2. 街旁绿地以滞留渗透设计为主导 |
6.1.3. 专类公园关注设施与专类需求的整合 |
6.1.4. 带状公园依据立地条件发挥设施优势 |
6.2. 附属绿地 |
6.2.1. 住区绿地 |
6.2.1.1. 采取集中紧凑的开发布局模式 |
6.2.1.2. 利用绿地特征形成网状径流控制系统 |
6.2.2. 学校绿地 |
6.2.2.1. 与建筑整合构建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
6.2.2.2. 营造有雨洪管理教育导向价值的户外环境 |
6.2.3. 道路绿地 |
6.2.3.1. 调整传统设计方式构建新型街景 |
6.2.3.2. 综合应用多种设施提升路面径流水质 |
6.2.3.3. 以立交桥绿地为载体削减径流流量 |
6.3. 小结 |
7. 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实践——山西晋中社火公园 |
7.1. 现状分析 |
7.1.1. 晋中降雨条件 |
7.1.2. 场地现状条件 |
7.2. 雨水径流控制设计 |
7.2.1. 雨水花园设计 |
7.2.1.1. 布局与营造方式 |
7.2.1.2. 设计规模 |
7.2.2. 社火博物馆 |
7.2.3. 植草沟设计 |
7.2.3.1. 布局与断面形式 |
7.2.3.2. 设计校核 |
7.2.4. 调蓄水塘设计 |
7.2.4.1. 布局与规模 |
7.2.4.2. 效益分析 |
7.3. 实践总结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局限与不足 |
8.3. 展望 |
附件: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导则(北京地区)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蜂窝式暗管排水效果的初步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水盐运移规律及工程排盐技术研究[D]. 孔维航.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土壤排渗过滤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 夏天. 宁夏大学, 2021
- [3]分散式生活污水净化方法及装置研究[D]. 马紫怡.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4]无砂混凝土衬砌排水沟在农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 胡信. 扬州大学, 2019(05)
- [5]石家庄新源燕府居住区雨洪管理景观设计[D]. 李颖睿. 清华大学, 2017(04)
- [6]山西省山岭隧道渗漏水机理与处治[D]. 侯豪斌. 郑州大学, 2015(03)
- [7]施用PAM对天津滨海吹填土改良效果的研究[D]. 赖羽寒. 西南大学, 2014(01)
- [8]生物炭改良土壤物理性质的初步研究[D]. 张峥嵘. 浙江大学, 2014(07)
- [9]循环氧化塘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设计研究[D]. 宋亚星. 青岛理工大学, 2013(07)
- [10]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研究[D]. 刘家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