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茅盾——中国现代文学的又一面旗帜(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静[1](2017)在《“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以及如何认识鲁迅,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是一个值得不断被探究的问题。1918年5月《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评价也一并开始。在二三十年代,相关研究者从社会、思想、文学审美等多个层面阐释定义鲁迅,八十年代则侧重从思想精神和艺术形式方面来解释鲁迅。但五六十年代这一阶段的鲁迅及其作品,却很少有人涉及,即便在一些鲁迅研究史中,也只作为知识性的内容简略介绍,并未在整体上对其做一个历史的、连续的把握。这一阶段的鲁迅形象其实经历了由思想解放层面上的民族“战士”逐渐演化成政治文化意义上的“新文化的方向”以及“文化革命先驱”的一个过程。鲁迅之死是这一转折的发端,从一般民众到左翼作家以及论敌,总体上都是以思想上的民族“战士”这一称谓来概括鲁迅,在此基础上,中共为建设抗日统一联合战线,开始将鲁迅视作带有特定属性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战士。直到四十年代,鲁迅的方向成为中共建设新文化的方向。但是,在同时期的国统区与解放区,文艺的方向还相继出现作为抗战旗帜的郭沫若和赵树理的方向,不过由于两者各自地域的限制和自身创作的不稳定,逐渐失去其文艺方向的定位。同时,鲁迅所代表的“新文化的方向”也只是四十年代延安文艺对新文化设想的一种,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鲁迅的方向也明显有一个新的转变。具体而言,在鲁迅同中外文学的关系上,更着眼于苏联文学对其思想和作品的影响。并重新出版《鲁迅全集》,全集的出版权不仅由私人收回国有,全集内容的编排更注重对带有实际社会批判效用的杂文的收录,注释的编写也注重刻画鲁迅革命的一面。在对作品人物的定位中,阿Q也由国民性弱点的集合体被演绎成具有新时代革命精神的农民形象。如所周知,五六十年代形塑鲁迅方向的主体,追求的是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为保证革命文艺队伍的纯粹,五十年代中期文艺整风运动再次兴起。运动中,左翼文学力量因内部矛盾而分裂,其对鲁迅的评价也被推翻,加之赵树理的方向在六十年代中后期在引导文艺方向上的失效,鲁迅由此完全转变成为无产阶级的“文化革命先驱”。从“战士”到“文化革命先驱”,一方面是自三十年代以来鲁迅称谓的转变,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一时期文学所着力构造的是以彻底革命的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人”。
逄增玉[2](2013)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范式的若干问题》文中指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着述日益繁多,但真正自成体系、有价值和特色的只占少数。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要把港台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以及少数民族文学和女性文学有机融入文学史,而不是硬性地作为板块嵌入。在价值观与历史观上,应该真正贯彻历史主义原则,尽可能呈现历史的原生态,并以开放现代的、具有普泛价值的人性观念和世界文学的普遍原则作为价值标准。在历史与逻辑的关系中,要处理好困扰在文学史写作中的经典与非经典、主流与支流、现象与本质、规律与非规律、进化与非进化的关系。
张明健[3](1986)在《论茅盾二十年代后期的文艺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贡献,有口皆碑,已成定论。将茅盾与鲁迅、郭沫若齐名,誉之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又一面旗帜”,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在探究茅盾文艺思想的发展轨迹时,往往将他一九二七——一九二九年视为“倒退”,所据的理由是,茅盾当时强调“革命文艺”的“第一要务”,是“在这小资产阶级群众中植立了脚跟”。而且其时创作的《蚀》三部曲、短篇集《野蔷薇》等,也专以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尤其是此类青年中的女性为描写的对象。对此,我难以苟同。
逢增玉[4](2012)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范式的若干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中心与边缘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内地的现代文学史结构序列里是没有香港、台湾和沦陷区文学的,80年代以后,沦陷区文学逐渐进入文学史,港台文学开始被写史者作为附录或章节纳入其中。现在,不少文学史已经把它们作为基本的文学史现象和述史结构的题中应有之义,予以轻重不同
刘东玲[5](2004)在《文学体制化与作家创作转型》文中指出现代文学到了建国时期,面临着一次必然的体制化过程,这就是本文所论述的文学体制化问题。文学体制化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运作的过程,意识形态氛围、文学生产、作家审美观念与人格构成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促成了文学体制化的形成。其中前两个因素为文学体制化形成的外部客体因素,后两个因素为文学体制化形成的内部主体因素。从文学生产的外部环境因素来说,政治意识形态权威机制的建立,文学生产环境的体制化,使整个文学生产过程纳入了体制化轨道,从创作主题的选择到文学作品的发表直至读者接受的过程都必须经过意识形态权威机制的筛选,因而在这种文学体制化的外部环境约束下,文学自身的审美机制被抑制,因而文学体制化环境从根本上限制了文学审美实现的社会化。从文学创作的主体因素来说,作家审美观念与作家人格构成,是决定作家审美风格的重要原因。作家对何种审美观念的认同、以及作家人格的构成形成了作家对文学价值追求的不同立场。作家的审美观念和人格构成,构成了文学创作的深层文本结构,随着作家审美观念和人格结构的改变,其文本结构也发生了改变。本论文的理论综述部分,从主客体因素着重就文学体制化与作家创作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个案研究部分,本论文通过对四位作家的个案研究,具体考察他们创作文本的深层结构与作家人格构成因素在文学体制化大背景下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孙犁集中于其文本结构中审美写作与政治写作的矛盾关系,随着作家人文知识的积累,文本结构呈现出从体制化背景下的审美抒情走向历史反思的过程;曹禺戏剧,早期戏剧结构中表现出文化批判与社会批判的双重结构,由于对意识形态的认同而使结构由社会批判发展至政治抒情:沈从文的创作,早期形成湘西人性审美的抒情结构,由于抗战湘西经验的改变,湘西人性抒情转而寻求理性批判视角,由于作家个体理性认知的匮乏,及战后湘西经验的疏远,创作走向对抽象的抒情。这种抽象的抒情本身由于远离作家个体经验而使作家创作逐步走向停滞。体制化背景加剧了其文学命运的悲剧性。丁玲集中于其被压抑的潜在启蒙意识与意识形态权威认同之间的矛盾,揭示其文本构成的复杂状态。
丁志星[6](2006)在《论现代文学大家其编辑出版行为与文学活动的互动效应》文中指出编辑出版行为和文学活动作为文化生产活动里诸多因素中的二元素,它们之间既独立,又有联系。从文学的外部发生机制来看,作为社会文化生产过程的众多元素中最具活力的动力机制之一,现代编辑出版行为作为“外力”有力地刺激、推动了现代新文学的缔构,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而当这两者具体作用于社会群体时,任“若即若离”中,最能建构起“互动”效应,共同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即一批知名的现代作家学者积极参与编辑出版事业,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了发挥这种互动合力的具体承载者。从文化发生层面来看,编辑出版行为刺激了每个文学作家的创作勃发,使作者的心理需求变为现实,同时有力促进推动了新文体与新文学社团、流派的诞生发展;反过来,为实现稿本价值的最大化,更好地推进本文学社团与流派的蓬勃发展,文学家们的文学创作又促使他们向编辑出版业渗进。从文化发展层面来看,首先,编辑出版译介行为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主旨创作风貌施以影响;反过来,他们稳定的创作风格和独特的编辑理念又对他们各自所编辑的刊物的特色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其次,这些编辑家们带有主体性审美倾向的文化判断、选择,“发现”扶持了一个个创作主体,为文坛注入诸多新鲜血液;而同时,他们以文学身份介入编辑出版业,为他们树立强烈的作者意识奠定了基础。从文化的传播接受层面来看,一方而,这些大家们的的文学思想、创作方法通过自己编辑的刊物得到传播,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和知名度;同时他们带有拯救、启蒙、迎合等姿态,积极培育读者群体,为自己宣扬的文学思想找到了更多的知音,为他们的编辑出版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为后续编辑出版及文学活动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在这样一种互动合力中,文学活动与编辑实践实现了“双赢”。
叶舒宪[7](2003)在《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文中提出跨学科研究是20世纪国际比较文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发展迅猛而成就巨大的领域。本文从文学与人类学两大学科的相关与互动着眼,是国内国外第一部系统地专门研讨文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关系的理论专题着述。由于涉及面广,需要的资料范围大,本选题具有较高难度和开拓性意义。它的提出和完成对于文学研究如何解决“学科危机”,如何适应知识全球化的需求而展开自身的知识创新,具有及时的借鉴意义。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潮流具有承前启后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把握住人类学与知识全球化、后现代认识论的关系,从人类学与文学的相互作用这个新角度着眼,透析出20世纪文学创作观念变革与文学研究的范式革新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想动力。在文学创作方面,梳理了“文化他者”的发现如何激发出“人类学想象”,体现在从超现实主义到魔幻现实主义的整个20世纪文学发展之中;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梳理出西方文学人类学的5大方法流派,逐一加以辨析;以及“文化”概念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再整合作用;并对其代表人物弗莱的理论遗产进行全面剖析;对人类学知识与文学研究的最佳结合点——神话学做了点面结合的示范性阐说;结合神话学传播中国的过程,论述和总结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中国本土化实践经验,特别是“三重证据法”的提出,为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和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前瞻性的见解。 本文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1.文学人类学研究在我国新时期以来已有近20年的发展,其对文学研究观念与范式革新的积极促进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有专家学者甚至认为它将代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一个方向。但迄今还没有全面系统的理论总结性论述。本文填补这一空缺,从史论结合、中外结合的角度梳理文学与人类学的关系,为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出具有知识创新意义的理论方案和操作策略(包括个案分析演示),对于这一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将发挥指导和借鉴作用。 2.从人类文学经验整合与世界公民培养方面,提出对文学的人类学价值的重估。对20世纪后期日益明显的重要学术趋势—从学科界限分明的文学研究发展为破学科的文化研究,做出学理性阐释,从知识全球化的大背景上说明:文化研究是适应知识重新整合的时代需求的必然现象。这对于解决长期困扰学界的争议,以及回应各种“文学危机论”和比较文学学科危论,有直接的理论贡献。 3.本文的资料准备历时十余年,为从整体上把握文学人类学的发展,作者先后到英、美、加、澳的各大图书馆收集到的大量英文新资料。书中引用和参考的近百种西文和日文文献中绝大部分没有中译本(文),其中不少都是由笔者首次引入汉语学术界的,对于沟通中外学术思想,让我国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同国际学术潮流对话与接轨,提升人文研究的视野和水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从宏观上,为引导文学人类学的教学与研究,提供迄今最翔实的理论参照;从微观上,对如何具体掌握和应用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与方法,具有示范作用。 本文第一章以单篇论文发表后,先后有《光明日报》《文汇报》《文艺报》《文学报》等多家学术媒体摘转或报道,收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一书,并获《文学评论》2002年度杰出论文提名。本文第二章,第六章2节,第八章3节以单篇发表后分别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2一期、4期、6期转载,表明其中的学术创新观点己经在学界引起重要关注和反响,这是本文现实意义和社会效益的直接体现。
陈继礼[8](2004)在《诗孩——我所知道的孙席珍教授》文中认为 一、鲁迅:叫他“诗孩”有何不可? 而且也很恰当。 孙席老于1906年诞生在故乡浙江绍兴市平水乡。他父亲在上海与人合伙开设茶叶庄,家庭本来是一个富裕之家。孙席老六岁那年,家乡屋舍家具都毁于一次火灾,只得迁往上海,与父母亲一起生活,可
孙席珍[9](1983)在《茅盾——中国现代文学的又一面旗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茅盾同志是我国进步文化的先驱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作家。今天上午,周扬同志在开幕式上讲话中,着重指出茅盾不仅是作家,同时作为一个有独到见解的文艺评论家,作为一名编辑,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周扬同志的话我完全同意,还愿意补充一句说,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杰出的翻译家。他留下了许多极其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加以总结、学习、研究。三年前,茅盾同志还在世,我在一篇回忆左联的文章中写过一段话,原文较长,概括起来说:鲁迅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左联主席,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作为我国革命文学的一面伟大旗帜,他是当之无愧的;郭沫若对我国革命文学事业的贡献,也十分光辉卓
陶德宗[10](2006)在《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巴蜀作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巴蜀作家是一支实力相当雄厚的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参与民族新文学建设的巴蜀作家共有200多位。他们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各个领域纵横捭阖,在中国文学的各次浪潮中尽显风流,为中华民族崭新文学世纪的诞生和民族新文学的成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唯其如此,在已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着作中,巴蜀作家所占的篇幅便远在诸多地域作家之上。即使按“鲁、
二、茅盾——中国现代文学的又一面旗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茅盾——中国现代文学的又一面旗帜(论文提纲范文)
(1)“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鲁迅研究中的几种观点 |
二、“十七年”时期的鲁迅研究 |
三、历史的方法 |
第一章 文学方向的最初选择 |
第一节 鲁迅之死 |
第二节 “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 |
第三节 赵树理的方向与质疑 |
第二章 鲁迅作品规范的建立 |
第一节 苏俄文学影响下的鲁迅作品 |
第二节 《鲁迅全集》的再版 |
第三节 新时代农民——阿Q形象的转变 |
第三章 左翼分裂与鲁迅的工具化 |
第一节 整风运动的开展 |
第二节 “小品文的新危机” |
第三节 两条路线的对立 |
第四节 批判周扬 |
第四章 “文化革命先驱”——鲁迅方向的确立 |
第一节 后期的赵树理 |
第二节 要求与表态: 《纪要》的修改及影响 |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胜利及新文化先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2)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范式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心与边缘 |
二、价值论与历史观 |
三、历史与逻辑 |
(3)论茅盾二十年代后期的文艺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5)文学体制化与作家创作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第一章 文学体制化与作家创作转型综述 |
第一节 文学体制化与客观环境 |
第二节 体制化下的作家姿态 |
第二章 从抒情到反思 |
第一节 前期:战时浪漫主义写作 |
第二节 后期:人文关怀下的反思与批判 |
第三章 从生命追问到盛世抒情 |
第一节 苦闷的升华与艺术的探求 |
第二节 矛盾的过渡期:文学理想与现实改造一致性的谋求 |
第三节 体制化文学转型的完成 |
第四章 从作家到学者 |
第一节 都市生存与文学写作 |
第二节 建造人性的希腊小庙 |
第三节 现实的焦虑与抽象的抒情 |
第四节 体制化阴影与个体选择 |
第五章 从个性宣泄到政治抒情 |
第一节 自我意识与女性书写 |
第二节 文本结构的演变:启蒙与革命的冲突与抉择 |
第三节 复出: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论现代文学大家其编辑出版行为与文学活动的互动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前言 |
绪论 关注现代编辑出版行为与文学活动的互动效应 |
第一节 编辑出版:提供观照现代文学的新视角 |
第二节 现代编辑群体与出版物及其影响 |
第一章 从文化发生层面看两者互动效应 |
第一节 编辑实践直接催生和加速文学创作 |
第二节 编辑出版行为促进新文体的诞生发展 |
第三节 编辑出版行为推动新文学社团、流派的建立 |
第四节 作家创作、社团流派的发展带动出版业兴起 |
第二章 从文化发展层面看两者互动效应 |
第一节 编辑出版行为与作家创作风貌的双向影响 |
一、编辑译介行为预制作家创作发展方向 |
二、编辑出版行为对作家创作主旨、创作风貌施以影响 |
三、作家稳定独特的创作风格、编辑理念对刊物特色的影响 |
第二节 编辑出版行为与创作主体的互动双赢 |
一、开拓作者群,壮大同人队伍,繁荣整个文坛 |
二、以文学身份介入编辑出版业,为树立作者意识奠定基础 |
第三章 从文化传播接受层面看两者互动效应 |
第一节 编辑出版实践为传播文学思想提供阵地 |
第二节 培育接受群体,为其文学思想寻找知音 |
第三节 文学传播推进开拓出版市场,提供物质保障 |
结语 关注两者互动效应的文学意义 |
参考文献 |
(7)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知识全球化与人类学的兴起 |
一、 人类意识的形成与人类学的诞生 |
二、 人类学与知识全球化进程 |
三、 知识全球化、“跨文化生存”与本土再阐释 |
第二章 人类学与后现代认识论 |
一、 文化趋同时代的求异思维 |
二、 新人类与德勒兹的后现代哲学 |
三、 他者是一种可能的世界 |
四、 地方性知识 |
第三章 20世纪的文学与人类学互动 |
一、 超现实主义与“文化并置” |
二、 发现原始思维与认同原始文化 |
三、 反叛现代性与灵魂治疗 |
四、 后现代主义的原始向度 |
五、 文化他者与“人类学想象” |
六、 从文学到人类学 |
七、 从人类学到文学 |
第四章 20世纪的人类学与文学批评互动 |
一、 文学批评家的“文学人类学” |
二、 文化诗学:新历史主义的文化批评 |
三、 人类学家的“文学人类学” |
四、 文化主体性与“人类学诗学” |
五、 口传文化与“民族志诗学” |
第五章 弗莱的文学人类学思想 |
一、 弗莱:从比较文学到文学人类学 |
二、 解剖《批评的解剖》:文学总体观 |
三、 弗莱的文学总体观与人类学 |
四、 弗莱与文化相对主义 |
五、 弗莱与新历史主义 |
六、 弗莱在文化研究中的位置 |
第六章 后文学时代的文学研究 |
一、 文化概念的破学科效应 |
二、 文化概念的破学科效应(续) |
三、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文学人类学的可能性 |
四、 比较文学如何通向文学人类学 |
五、 比较作为文化对话的形式 |
六、 后殖民时代多元对话与人类文学经验的整合 |
七、 从本土话语到世界话语的整合 |
第七章 神话学:文学与人类学的交叉点 |
一、 神话与“迷思” |
二、 神话的意蕴:神人关系 |
三、 神话学的起源 |
四、 现代神话学的解读流派 |
第八章 文学人类学研究在中国 |
一、 神话学的引入与文学观的拓展(上) |
二、 神话学的引入与文学观的拓展(下) |
三、 三重证据: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 |
四、 当代文学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实践 |
参考书目 |
在读期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声明 |
后记 |
(8)诗孩——我所知道的孙席珍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一、鲁迅:叫他“诗孩”有何不可?而且也很恰当。 |
二、斯诺:我确实极其喜欢《阿娥》,他的小说给人以力量。 |
(一) |
(二) |
三、拿起枪是战士拿起笔是作家 |
四、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 |
五、斯人虽已去,余情在人间 |
(一) |
(二) |
四、茅盾——中国现代文学的又一面旗帜(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D]. 王静静. 南京大学, 2017(01)
- [2]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范式的若干问题[J]. 逄增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6)
- [3]论茅盾二十年代后期的文艺思想[J]. 张明健.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3)
- [4]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范式的若干问题[A]. 逢增玉. 武大·哈佛“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反思与重构”国际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 2012
- [5]文学体制化与作家创作转型[D]. 刘东玲. 复旦大学, 2004(01)
- [6]论现代文学大家其编辑出版行为与文学活动的互动效应[D]. 丁志星.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7]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D]. 叶舒宪. 四川大学, 2003(02)
- [8]诗孩——我所知道的孙席珍教授[J]. 陈继礼. 新文学史料, 2004(04)
- [9]茅盾——中国现代文学的又一面旗帜[A]. 孙席珍. 茅盾研究(第一辑), 1983
- [10]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巴蜀作家[A]. 陶德宗. 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