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儿智力低下的红色信号(论文文献综述)
李恩耀[1](2015)在《水针治疗脑瘫患儿智力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水针与常规康复结合疗法及常规康复疗法分别对脑性瘫痪伴智力障碍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的智力改善情况及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血流学改变,并对其与疗效的关系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以综合评价水针治疗脑瘫智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水针改善脑瘫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作用,以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理,为判断水针治疗脑瘫伴智力障碍的预期效应提供依据,为治疗脑瘫智力障碍探索方法,同时提高水针治疗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方面,尤其是在伴有智力障碍患儿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平行的研究方法进行试验,将80例脑瘫患儿,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治疗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方法与水针间隔交叉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不进行水针治疗。对两组脑瘫患儿采取相同的康复治疗方案,具体为分别采用运动疗法、语言疗法、作业疗法以及引导式教育进行综合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期间每23天为一个疗程,共计进行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从智力发育指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3个方面进行评定,观察患儿智力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安全性分析,并于所有疗程结束后的一个月,进行临床随访,随访结束进行详细、规范的统计学分析,从统计分析结果来客观的评价疗效。结果:1.综合疗效的比较:经治疗,3疗程结束后,治疗组40例患儿,达到正常化患儿共30例,另有6例患儿效果显着,3例患儿有效,1例患儿治疗无效,正常化率为30/40=75%,总有效率为39/40=97.5%;对照组40例患儿中,达到正常化15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9例,正常化率37.5%,总有效率77.5%;经Redit统计分析P=0.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症状、体征评分比较:两组脑瘫患儿治疗前后分别进行MDI评分、PDI评分,其中,组内自身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疗程结束后与前一疗程相比较,比较组内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其中Vs,Vm,Vd参数升高,RI参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水针治疗对脑瘫患儿脑血流有直接影响,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一定特征性,脑血流加快,血管阻力降低,且血流动力学变化早于形态学改变。2.水针结合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于脑瘫患儿智力障碍的治疗临床疗效肯定,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智力障碍状态及综合能力,增强患儿的生活自主能力,为家庭、社会减轻负担。3.两组1-2岁患儿的疗效均优于2岁以上患儿的疗效(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说明治疗疗效与年龄大小密切相关,年龄越小,疗效越好。4.通过分别分析第1疗程末、第2疗程末以及第3疗程末的治疗效果,证明疗效与疗程的长短有关,且疗程越长的效果越好。5.治疗小儿脑瘫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并要持之以恒的坚持治疗;水针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无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林丽莉[2](2019)在《基于肥大细胞应激效应探讨捏脊疗法对皮肤-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拟从捏脊疗法对皮肤肥大细胞的激活效应入手,探讨捏脊疗法对局部皮肤的机械力刺激能否激活督脉穴位局部皮肤肥大细胞以及该刺激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激活是否相关,探讨捏脊疗法与肥大细胞、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三者的相关性,为传统捏脊疗法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并为其临床效应研究提供思路。研究方法:(1)以针刺为主的中医外治手段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国内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通过以针刺为主的中医外治手段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相关文献的系统评价,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为数据来源,检索迄今为止以针刺为主的中医外治手段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中文文献。根据研究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6篇文献,涉及治疗方案主要为针刺、康复、药物、推拿、耳穴、中药熏蒸等用Revman5.0开展Meta分析。(2)捏脊疗法对大鼠督脉穴位皮肤肥大细胞激活的即刻效应实验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提供的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6只)、轻刺激组(6只)、中刺激组(6只)、重刺激组(6只),其中对照组大鼠仅模拟抓取动作处理,轻、中、重刺激组分别给予捏脊7、14、21遍,而阻断剂组采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行局部穴位注射;以上各组干预后即刻取材,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局部皮肤肥大细胞的脱颗粒现象。(3)捏脊疗法对皮肤一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影响实验选取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捏脊轻刺激组,捏脊中刺激组,捏脊重刺激组,空白组仅模拟抓取动作处理,而各捏脊组于每天固定时间捏脊治疗,每周治疗5天,休息2天,连续3周为一个疗程实验结束后取材,观察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及局部皮肤与海马的CB1/2表达情况,以及大脑皮质FAAH的表达。(4)捏脊疗法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临床研究纳入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康复科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30例,随机分为常规康复训练组及捏脊组(即捏脊疗法加常规康复训练),每次治疗捏脊21次,每天1次,每周5次,休息2日,持续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采用婴幼儿发展评定量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量表、格塞尔发展量表对其进行评估,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通过对临床文献的筛选分析,共纳入15篇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研究文献,其中以针刺为主的中医外治手段结合常规康复治疗相对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DQ值上合并RR值(M-H method)及95%CI分别为1.21(1.11.34),4.42(1.857.0),P<0.05,提示以针刺为主的中医外治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具有一定优势;而以针刺为主的中医外治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相对于常规康复治疗组而言在有效率上合并RR值(M-H method)及95%CI分别为1.2(1.081.34),而DQ总值RR=4.80,95%CI(1.568.04),言语DQ的RR=4.51,95%CI(-7.216.23),P<0.05,提示以针刺为主的中医外治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同样具有一定优势。2捏脊疗法对大鼠督脉穴位皮肤肥大细胞激活的即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大椎穴及至阳穴的肥大细胞的脱颗粒率在轻刺激组及重刺激组均较空白组增加,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命门穴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在重刺激组较空白组有显着性增加(P<0.05),而上述现象在注射色甘酸钠溶液(屏蔽组)后均消失,且各组间肥大细胞总数、脱颗粒数及脱颗粒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经过3周连续捏脊干预后,在外周中,重刺激组与空白组间比较至阳穴及命门穴组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上升,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至阳穴的重刺激组较轻刺激组亦有显着性升高(P<0.05),同时免疫组化结果均发现在至阳穴局部CB1的蛋白表达中刺激组与空白组、轻刺激组比较显着增加,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重刺激组与轻刺激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命门穴局部CB1的结果则表明中刺激组与空白组、轻刺激组间比较显着增加,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中刺激组较空白组的CB2蛋白表达显着上升(P<0.01)。在中枢,各组大鼠海马脑区CB1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CB2蛋白表达轻、中、重刺激组均较空白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在大脑中,内源性大麻素降解酶(FAAH)的表达重刺激组与轻刺激组、空白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01),同时中刺激组与空白组亦有显着性差异(P<0.05)。4捏脊组与常规康复组相比,干预1个月后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量表中的社交和参加集体生活的能力评分,分值明显增加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其增加幅度较其后2个月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捏脊疗法的即刻效应能使得大鼠背部大椎、至阳、命门穴位局部体表肥大细胞脱颗粒,且该效应与捏脊的刺激强度相关,刺激强度越大脱颗粒现象越明显。2捏脊疗法对大鼠背部大椎、至阳、命门穴位局部体表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即刻效应,能被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所阻断。3在三周的疗程作用下,捏脊疗法的重刺激能显着促进大鼠背部大椎、至阳、命门穴位局部体表肥大细胞的脱颗粒现象,且较强的捏脊刺激能使得大鼠督脉至阳穴及命门穴的内源性大麻素受体CB1及CB2的表达增加。4在三周的疗程作用下,捏脊疗法使得大鼠脑内海马区的CB2受体蛋白表达显着增加,且同样与刺激强度相关。5三周的捏脊疗法后,使得大鼠脑内皮质区内源性大麻素降解酶(FAAH)的表达增加,且与刺激强度相关。6捏脊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社会交往、参加集体活动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这种改善效应在干预的前1个月作用较为显着。
黄林[3](2020)在《靳三针治疗智力发育障碍的症—穴规律与转录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智力发育障碍是儿童脑病中残疾率最高,危害性大的一种疾病,对家庭与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智力发育障碍病因复杂,临床误诊率高,存在较多病因不明确的患者,现代医学暂没有发现特效的治疗手段,缺乏完善的临床诊疗方案。靳三针是临床治疗智力发育障碍常用的方法,其效果已经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与基础科研中得到验证,且获国家中医药局评定为智力发育障碍的适宜技术。为探究智力发育障碍诊疗方面的规律特点及潜在的生物学特征,拟开展两方面研究: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靳三针治疗智力发育障碍的症-穴规律;基于全血RNA-seq初步探究智力发育障碍潜在的生物学特征、信号通路及相关的候选基因,深入探讨智力发育障碍的病理机制,为完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查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与袁青中医诊所病例,收集整理2016年6月30日至2019年6月30日运用靳三针疗法治疗智力发育障碍儿童的病例441份。运用软件Excel 2013建立病例数据收集表,将症状与穴位等信息录入病例数据收集表,剔除未给出明确症状、穴位信息或其他基本采集信息不全的病例,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以《实用中医诊断学(第二版)》、《实用儿童脑病学(第三版)》、《靳三针法》为标准加以数据信息规范化处理。以软件SPSS20、R语言运用为主,对症状、穴位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与聚类分析。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智力发育障碍儿童6名、身体状态健康儿童6名,分别为IDD组与对照组,各抽取2ml全血,采用TRIzol法提取组织中的总RNA,使用软件fastxtoolkit0.0.14检测RNA样品的质量,合格后进行DNA文库构建与测序。采用Cufflinks软件对转录组数据组装和拼接,采用软件DESeq2进行组间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将转录组组装获得的所有基因和转录本与公共数据库(NR、Swiss-Prot、Pfam、EggNOG、GO和KEGG)进行比对,全面获得基因和转录本的功能信息并对各数据库注释情况进行统计数据库比对,获得智力发育障碍儿童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信息,对其进行GO功能分类及KEGG通路分析,筛选出可能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收集整理后纳入分析的有效病案共441份,其中涉及症状共106个,症状出现频数总计2498次,涉及穴位/组共109个,使用频数总计5201次。出现频次最高的症状是“无法言语”,达到192次,频率为7.69%,其次为“理解能力差”,频数为188,频率为7.53%。使用频率最高的穴组是脑三针,共出现432次,频率为8.31%,其次为四神针,使用频数为423,频率为8.13%。运用关联规则分析进一步得出15条症状关联规则,得出14条穴对关联规则,经聚类分析共得到6个穴位聚类方。cDNA 文库测序结果共产生了(50.16±3.52)×106条、(49.55±6.55)×106条 reads,经过滤处理后得到(49.34±3.45)×106条、(48.75±6.47)×106条 reads,各样品 clean bases均达到6 Gb以上。样本GC含量在53.61%~58.10%之间,Q20碱基含量在98.20%~98.63%之间,Q30碱基比例均大于94%,数据显示测序质量好,可信度高。通过GO数据库注释,分类到生物学过程的基因226,其中细胞过程基因最多,构成细胞组分相关的基因有134个,其中细胞与细胞组分的数量最多,参与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的有41个。注释到KEGG差异基因主要富集的通路有:Alanine,aspartate and glutamate metabolism、Glycine,serine and threonine metabolism,属于代谢(Metabolism)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 属于环境信息处理(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通路,Autophagy、Apoptosis-multiple species 属于细胞过程(Cellular Processes)通路,Intestinal immune network for IgA production 属于生物体系统(Organi smal Systems)通路,Primary immunodeficiency、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Influenza A属于人类疾病通路。筛选出4个可能相关的候选基因,分别是ASPA、GAD、DNM1L、CAD。结论:智力发育障碍儿童临床表现以语言障碍、运动障碍、智力受损三方面最常见,部分还伴有睡眠障碍与问题行为等。靳三针在治疗过程中,大量使用头部穴组直接刺激病变的大脑,其中脑三针使用数量最多,另外配以足智针、手智针、八髎穴等醒脑开窍、调神益智,太冲、合谷、足三针疏导气机、调理脾胃。通过Go功能注释发现,差异基因较多分类到参与生物学过程中,差异基因调控智力发育障碍的生物学过程包括主控细胞过程、单一细胞过程和生物调节过程、代谢过程、信号传递等过程,差异基因的分子组分主要包括细胞与细胞组分、细胞膜、细胞器、细胞外部分等,差异基因参与分子功能包括结合相关与催化活性。主要富集的KEGG通路有:氨基酸代谢过程、细胞运输和分解、信号传导、免疫系统与免疫疾病。筛选了 4个智力发育障碍相关的候选基因ASPA、GAD、DNM1L、CAD,需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验证在智力发育障碍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Chines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 (CSSVA);[4](2019)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019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分类1982年,John B.Mulliken首次提出基于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分类法,将传统的"血管瘤"(Vascular anomalies)重新分为血管瘤(Hemangioma)和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这一分类观点被广泛认同,ISSVA于2018年对该分类系统再次修订。本文就此次修订的主要变动进行介绍,并附上最新的分类系统。
陈栋[5](2021)在《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及模型小鼠菌/脑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吴旭教授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ASD)儿童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分析针刺疗效与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性,探讨调肠治神法针刺治疗ASD的可能的临床机制。同时,基于菌-脑轴,初步观察电针足三里单纯调肠对ASD模型小鼠行为学、肠道菌群、外周及中枢炎症水平的的影响,以期为调肠治神法针刺通过菌-脑轴治疗AS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60例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调肠治神法针刺结合常规教育康复训练)、康复组(常规教育康复融合训练),每组30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末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及香港协康会《PEP-3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3版量表评估疗效;②肠道微生物研究:采用16S rDNA技术分析AS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肠道菌群差异、ASD儿童针刺干预前后或康复干预前后的肠道菌群差异,并采用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针刺前后各肠道菌群与PEP-3总分的相关关系,筛选与针刺疗效相关的肠道菌群。③实验研究:采用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孕鼠腹腔注射诱导小鼠ASD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百会组、电针足三里组,治疗4周后处死小鼠。以三箱社交行为学检测、旷场实验、水迷宫试验等为行为学效应指标,以ASD小鼠粪便样品中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为肠道菌群观察指标,以外周的炎性因子TNF-α、IL-17a及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为中枢炎症的观察指标,以探讨电针足三里对ASD模型小鼠行为学、肠道菌群、外周及中枢炎症水平的影响。结果临床研究:①PEP-3量表治疗前后评分统计发现两组均能改善ASD儿童认知,语言的理解及表达,大小肌肉及视觉动作模仿能力,以及情感表达、社交互动、非语言行和语言行为为特征(均P<0.05)。但与康复组相比,针刺组在认知、语言表达、理解,模仿,情感表达及语言行为特征等改善程度较优(均P<0.05)。②ABC量表各项总分在治疗前后差值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ASD儿童感觉、交往、运动、语言、自我照顾能力(均P<0.05)。但针刺组在患儿的感觉、语言、自我照顾能力及总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康复组(均P<0.05)。③CARS量表各项总分在治疗前后差值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均可不同程度改善ASD患儿各项能力(均P<0.05)。而针刺组在调肠治神法针刺介入后患儿在情感反应、听觉反应、语言交流、总的印象及总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康复组(均P<0.05)。肠道菌群研究:①正常儿童与ASD儿童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存在显着差异:在正常儿童组中,拟杆菌(门、纲、目、科、属)及脆弱类杆菌丰度均较多;而在ASD儿童组,厚壁菌门、梭状芽胞杆菌(纲、目)、毛螺菌科、瘤胃球菌科、粪杆菌种、放线菌(门、纲)、双歧杆菌(目、科、属)丰度较多。②针刺干预前后肠道菌群存在差异:与针刺干预前相比,针刺干预后拟杆菌(门、纲、目、科、属),变形菌(门、纲)、交替单胞菌目、海原杆菌(科、属)丰度增多;放线菌(门、纲)、双歧杆菌(目、科、属)丰度减少。其中拟杆菌分别在门、纲、目、科、属丰度水平在针刺干预后发生显着变化,并趋向于正常儿童的菌群丰度水平。此外,针刺干预后,乳酸杆菌、厚壁菌门、梭状芽胞杆菌纲、瘤胃球菌科、罕见小球菌属丰度减少。③共筛选出五种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的菌群,分别为拟杆菌门、拟杆菌属、双歧杆菌科、梭状芽胞杆菌纲,厚壁菌门。其中拟杆菌与针刺疗效呈正相关关系,而双歧杆菌科、梭状芽胞杆菌纲,厚壁菌门与针刺疗效呈负相关关系。实验研究:①三箱社交实验、旷场实验、水迷宫实验提示ASD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社交能力障碍、新鲜事物偏好障碍、探索能力障碍、刻板运动、空间记忆能力下降。电针足三里或百会均可改善上述功能障碍,同时,电针足三里组可显着提高ASD模型小鼠的运功能力,电针百会组可显着提高AS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②ASD模型小鼠外周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7a水平均显着升高,而电针百会或电针足三里均可下调ASD模型小鼠外周血清炎症水平,同时,电针足三里组的外周抗炎作用优于电针百会组;③AS D模型组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升高,而电针百会或电针足三里均可抑制ASD模型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同时,电针足三里组抑制中枢炎症的作用优于电针百会组;④小鼠肠道菌群实验结果表明:1)在正常组小鼠中,拟杆菌(门、纲、目)、拟杆菌S24-7科丰度增多;而在模型组小鼠中,则表现为厚壁菌门、梭状芽胞杆菌(纲、目)、瘤胃球菌科等丰度增多。2)电针足三里组干预后拟杆菌(门、纲、目、科、属)、疣微菌(门、纲、目、科、属)、艾克曼菌属等菌群丰度水平增多。而电针百会穴则主要以拟杆菌S24-7科丰度增加为主。结论调肠治神法针刺结合常规教育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ASD儿童的临床症状,在认知、语言表达、理解、语言行为特征,模仿,情感表达等方面优于单纯教育康复训练。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是孤独症医教综合治疗可行、可推广的方案。ASD儿童与正常儿童肠道菌群存在差异,调肠治神法针刺可良性调节ASD儿童肠道菌群。电针足三里可改善ASD模型小鼠行为学、肠道菌群紊乱、外周及中枢炎症水平。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学组[6](2016)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版)》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分类(ISSVA 2014版)1982年,John B.Mulliken首次提出基于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分类方法,将此前传统意义的"血管瘤"(Vascular anomalies)重新分为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并阐释了两者最本质的差别,即血管肿瘤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而血管畸形则无此现象。该观点被广泛认同,从而成为现代分类的基础。1992年,国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研究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ISSVA)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成立,并在
程秀永[7](2010)在《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脑性瘫痪的临床特征与发病相关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脑瘫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影响脑瘫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瘫康复治疗中心、郑州市儿童医院脑瘫科和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瘫科的住院脑瘫病人374例。回顾性分析脑瘫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1.性别和就诊年龄:374例脑瘫中,男性245例(65%%),女性129例(35%),男性患儿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9:1。就诊年龄最小为3月,最大为120月,平均16.90±12.62月。就诊年龄在0-3月、~6月、~12月、-24月、~48月和>48月的患儿分别占全组病例的0%、17%、30%、29%、18%和6%。2.出生胎龄分布:出生胎龄<30 wks.-32 wks.-34 wks.-37 wks和>37 wks的患儿分别占全组病例的6%、5%、7%、13%、69%。在脑瘫的出生胎龄构成中以足月儿为主。3.出生体重分布:出生体重<1000g.-1500g、~2500g、~4000g和>4000g的患儿分别占全组病例的0%、2%、22%、75%、1%。在脑瘫的出生体重构成中以2500g-4000g为主。4.临床类型:痉挛型最多211例(56%),其次为混合型47例(13%)、肌张力低下型45例(12%)、共济失调型30例(8%)、不随意运动型24例(6%)和分类不明17例(5%)。5.影像学表现:158例有影像学资料(CT/MRI),其中有阳性发现者119例,阳性率64.32%。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最多见为34例(28.57%,),其次为大脑发育不全33例(27.73%),外部性脑积水24例(20.17%),先天性脑发育异常14例(11.76%),侧脑室扩大12例(10.08%),皮层萎缩2例(1.68%)。6.合并症:在374例脑瘫中有合并症者170例(45.45%),其中最常见的是智力低下(29.7%)。7.发病危险因素:在374例脑瘫中,133例(占35.6%)有与脑瘫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1.35%,早产28.57%,出生窒息7.54%为前三位原因。241例(64.4%)未发现有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在已知的危险因素中,围产期缺氧缺血和早产是脑瘫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然而尚有64.4%的病例没有发现危险因素。提示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提高围产保健和新生儿复苏技术以降低脑瘫的发病率,而且须进一步探讨脑瘫的其他危险因素。第二部分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性瘫痪的关联性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性瘫痪的关联性。方法1.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瘫康复治疗中心、郑州市儿童医院脑瘫科和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瘫科的住院脑瘫病人159例(女50例,男109例,平均年龄16.9±14.4月)及同时期在其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来自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169例((女64例,男105例,平均年龄16.4±13.8月)。2.采用酚氯仿法从静脉血提取DNA,采用TaqManTM基因分型技术对所选取的MTHFR基因的5个SNPs (rs4846049、rs1476413、rs1801131、rs1801133和rs9651118)进行基因分型,然后采用在线软件SHEsis (http://analysis.bio-x.cn)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并比较两组单个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采用SNPSpD软件进行多重检验以及Haploview软件进行单倍型的分析,最后进行邦弗尼校正。结果1.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所有5个SNPs(rs4846049, rs1476413, rs1801131,rs1801133,rs9651118)的基因型分布都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2.关联分析:所有5个SNPs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在脑瘫和正常对照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脑瘫合并智力低下组和正常对照之间,3个SNPs (rs4846049. rs 1476413和rs1801131)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存在显着差异(rs4846049, p= 0.031; rs1476413, p= 0.028; rs1801131 p= 0.014,p值均为SNPSpD校正后)。脑瘫合并智力低下组rs2433322 T等位基因频率、rs1476413 T等位基因频率和rs1801131 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用5个SNPs位点构建单倍型,在单倍型分析中,发现单倍型T T G G T与脑瘫并智力低下有明显的关联性(p= 0.001, OR=2.695, 95%CI=1.470-4.941, p= 0.005,邦弗尼校正后)。在出生胎龄小于37周脑瘫组、出生体重小于2500g脑瘫组、出生窒息脑瘫组和正常对照之间,所有5个SNPs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没有显着差异(p均>0.05)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MTHFR基因的5个SNPs在中国汉族人群与脑瘫相关联。但我们发现3个SNPs与脑瘫合并智力低下有关联,因此,MTHFR基因多态性可能是脑瘫合并智力低下的相关危险因素。第三部分AP4M1基因多态性与脑性瘫痪的关联性目的探讨AP4M1基因多态性与脑性瘫痪的关联性。方法1.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瘫康复治疗中心、郑州市儿童医院脑瘫科和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瘫科的住院脑瘫病人159例(女50例,男109例,平均年龄16.9±14.4月)及同时期在其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来自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169例((女64例,男105例,平均年龄16.4±13.8月)。2.采用酚氯仿法从静脉血提取DNA,采用TaqManTM基因分型技术对所选取的AP4M1基因的4个SNPs(rs1 534310、rs4729577、rs2293479和rs13309)进行基因分型,然后采用在线软件SHEsis (http://analysis.bio-x.cn)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并比较两组单个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采用SNPSpD软件进行多重检验以及Haploview软件进行单倍型的分析,最后进行邦弗尼校正。结果1.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所有4个SNPs(rs1534310、rs4729577、rs2293479和rs13309)的基因型分布都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2.关联分析:所有4个SNPs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在脑瘫和正常对照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我们用4个SNPs位点构建单倍型,在单倍型分析中,没有发现单倍型ACC、ACT、ATCA、ATTA和TCTT与脑瘫的关联性(p=0.410)。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所有4个SNPs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在脑瘫并智力低下组、出生胎龄小于37周脑瘫组、出生体重小于2500g脑瘫组、出生窒息脑瘫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发现AP4M1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与脑瘫无关联。第四部分:同卵双生子脑瘫患儿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研究目的探讨DNA甲基化对同卵双生子脑性瘫痪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瘫康复治疗中心住院的2对双生子(均为一个是脑瘫患儿,一个是正常儿)作为研究对象。Twin pair I:男,14月,1号(序号)为痉挛型双瘫,2号为正常儿;Twin pair II:男,31月,5号为正常儿,6号为痉挛型四肢瘫。采用酚氯仿法从静脉血提取DNA,微卫星DNA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双生子卵性鉴定。采用MBD亲和柱层析富集DNA甲基化片断,继而进行Solexa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1.卵形鉴定:9个STR在每对双生子间的基因型完全一致,因此判定均为同卵双生子。2.DNA高甲基化区域:发现每对双生子脑瘫和正常儿间存在不同的DNA高甲基化区域,通过比较每对脑瘫和正常儿间DNA甲基化状态不同的片段,发现脑瘫特异性的高甲基化区域分别为:1号:25440个;6号:103885个;正常儿高甲基化区域分别为:2号:38772个;5号:3622个。将两例脑瘫或正常儿的高甲基化区域进行比较,我们发现脑瘫共同甲基化的区域有10679个,而正常儿共同甲基化的区域为626个。选择出脑瘫共同甲基化的区域和正常儿共同甲基化的区域的蛋白编码基因的启动子,发现前者有661个,后者有41个。结论我们采用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技术对两对同卵双生子的脑瘫和正常儿的血细胞进行了分析,选择出了脑瘫共同甲基化的的启动子区域的蛋白编码基因。为进行大样本量的双生子和散发性脑瘫病的进一步研提供了依据。
吴静静[8](2021)在《基于Ca2+-CaM-CaMKⅡ通路对静宁方治疗ADHD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临床表现为与年龄水平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多动、冲动,病情复杂易反复,对患儿学业生活、社会行为和认知功能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儿童和青少年ADHD总体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ADHD的病因病机尚未明确,西药一线用药哌甲酯和托莫西汀能够改善ADHD大部分核心症状,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少数患儿会出现明显副作用、依赖性或长期后遗症,中医药治疗ADHD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静宁方应用于临床多年,治疗ADHD疗效显着,副作用小,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1510303541.6)。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静宁方治疗ADHD起效的分子机制;依据预测结果,评估静宁方治疗ADH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钙水平的影响,探讨静宁方调控ADHD模型大鼠Ca2+-CaM-CaMKⅡ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研究:运用TCMSP数据库检索静宁方各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蛋白,检索TTD、Drugbank、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筛选ADHD相关靶点,绘制维恩图提取静宁方与ADHD交集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建立交集靶点PPI网络,Cytoscape 3.8.2软件建立“关键靶点-活性成分-中药”网络图,运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临床研究:采用病例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对静宁方治疗气阴两虚型ADHD患儿进行为期8周的临床疗效观察,分别于治疗0周、4周、8周进行SNAP-IV量表、Conners父母问卷、划消测试、ADHD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测评,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血清钙水平,检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进行安全性评价,整个临床观察阶段记录不良反应事件。动物实验:ADHD模型大鼠采用SPF级4周龄雄性SH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静宁高、中、低剂量组、哌甲酯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同龄雄性Wistar大鼠10只,静宁方每日灌胃量分别为高剂量组23.14g/kg、中剂量组11.57g/kg、低剂量组5.785g/kg,盐酸哌甲酯组1.5mg/kg,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予去离子水1ml/100g灌胃,每日一次,连续灌胃6周,监测大鼠体重变化情况,进行旷场实验评价其行为学特点,检测大鼠纹状体Ca含量,纹状体IP3蛋白表达及mRNA的表达,海马CaM、CaMKⅡ蛋白表达及mRNA的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研究:静宁方有活性成分82个,对应靶基因224个,与ADHD靶基因进行维恩图绘制提取103个交集靶点,包括AKT1、FOS、IL6、TP53、TNF、VEGFA等。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静宁方可能通过钙信号通路、PI3K-Akt、cGMP-PKG、cAMP、HIF-1、JAK-STAT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静宁方治疗ADHD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84%,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84%。经静宁方治疗8周,划消测试、SNAP-Ⅳ量表测试和Conners父母问卷测评均有显着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积分量表主证和次证均较0周显着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经静宁方治疗8周后血清钙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旷场实验结果提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运动总路程及中心路程均显着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运动总路程及中心路程均显着减少(P<0.05);静高组与哌甲酯组比较,运动总路程及中心路程均有减少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静止时间显着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静止时间显着增多(P<0.05);静高组与哌甲酯组比较,静止时间有增多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心时间显着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中心时间显着减少(P<0.05);静高组与哌甲酯组比较,中心时间有减少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边缘时间显着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边缘时间显着增多(P<0.05);静高组与哌甲酯组比较,边缘时间有增多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哌甲酯组、静宁高、中剂量组大鼠运动总路程较短,轨迹以周围型分布为主,中心运动轨迹较少;模型组、静低组大鼠运动总路程较其余组增多,轨迹分布特点不明确,中心运动轨迹增多。静宁方对纹状体钙含量的影响:模型组大鼠纹状体钙含量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5);经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均下调纹状体钙含量(P<0.05);静高组较哌甲酯组纹状体钙含量有下降趋势,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宁方对大鼠纹状体IP3及海马CaM、CaMKⅡ蛋白表达的影响:模型组大鼠纹状体IP3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上调纹状体IP3蛋白表达水平(P<0.05);静低组较模型组有上升的趋势,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高组较哌甲酯组IP3蛋白表达有升高趋势,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CaM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均可下调海马CaM蛋白表达水平(P<0.05);静高组较哌甲酯组海马CaM蛋白表达水平有下降的趋势,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CaMKⅡ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明显上调海马CaMKⅡ蛋白表达(P<0.05);静高组较CaMKⅡ蛋白表达有升高趋势,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宁方对纹状体IP3和海马CaM、CaMKⅡ mRNA表达的影响:模型组大鼠纹状体IP3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着降低(P<0.05);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纹状体IP3 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静高组较哌甲酯组IP3 mRNA表达有升高趋势,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CaM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5);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海马CaM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静高组较哌甲酯组海马CaM mRNA表达下降,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CaMKⅡ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海马CaMKⅡ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静高组较哌甲酯组海马CaMKⅡ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静宁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的特点,通过调控神经递质代谢、免疫调节、抗氧化应激、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等对ADHD发挥治疗作用。(2)静宁方改善气阴两虚型ADHD患儿核心症状的同时,能够对患儿饮食、睡眠等进行综合调整。(3)静宁方能够提高气阴两虚证ADHD患儿血清钙水平。(4)静宁方治疗6周对SHR大鼠体重增长未见明显影响,能够有效改善SHR大鼠多动冲动的行为。(5)静宁方能够调控Ca2+-CaM-CaMKⅡ信号通路达到治疗ADHD的目的,重点可能在于改善学习记忆及认知。
李同川[9](2012)在《脑瘫的亚低温防治及分子遗传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简称脑瘫,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其症状在婴儿期出现,而且可合并智力障碍、癫痫、视听功能障碍等。目前脑瘫是造成儿童期身体残疾的主要病因,是继脊髓灰质炎基本被控制后致我国儿童肢体残疾主要疾病之一,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经济负担,已成为新的临床、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脑瘫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进一步了解小儿脑瘫的发病因素对于及时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全身亚低温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严重后遗症的疗效进行远期评估,并对脑瘫患儿可能存在的分子遗传机制进行研究。探讨脑瘫发生的高危因素、早期干预和预防措施,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防治,降低脑瘫患儿发生率和改善其预后。第一部分小儿脑瘫临床高危病因分析目的采用临床病例资料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脑瘫患儿发病因素,并探讨临床类型和合并症、辅助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脑瘫组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期间经过临床确诊正在住院治疗的602例病人,来源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市儿童医院脑瘫科。并选取同期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内科住院的无神经系统异常的其它疾病患儿61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随机抽选的方式选取。脑瘫组共有研究对象602例,其中男421例(69.9%),女181例(30.1%),月龄在2-120个月之间,平均19.5±18.3个月,平均出生体重2993.8±705.6g。对照组是同期入院、年龄相近的615例内科住院患儿,其中男410例(66.7%),女205例(33.3%),月龄在2-133个月,平均22.3±15.7个月,平均出生体重3352.8±613.4。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出生体重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1.在602例脑瘫病例中,515例(85.6%)有与脑瘫发病的相关因素,其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0.13%)、早产(20.16%)、出生窒息(13.52%)为前三位原因,87例(14.45%)未发现有发病相关的因素;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羊水情况、不孕病史、早产、妊高症、新生儿脑病、颅内出血、家族史及出生窒息等指标与脑瘫的发生高度相关,其中,新生儿脑病、出生窒息和早产对婴儿脑瘫的影响最大。2.脑瘫临床类型:602例脑瘫患儿中,痉挛型274例(45.5%),不随意运动型49例(8.2%),共济失调型179例(29.9%),肌张力低下型59例(9.6%),混合型41例(6.8%)。脑瘫临床合并症:在602例脑瘫患儿中,出现合并症的患儿有158例,占26.2%,其中语言障碍37例(23.4%)、智力低下27例(17.1%)、癫痫28例(17.7%)、情绪和行为障碍23例(14.5%)、视力低下14例(8.9%)、听力障碍18例(11.4%)、小头畸形11例(7.0%)。小儿脑瘫的合并症中,听力障碍在脑瘫类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癫痫、视力低下、小头畸形、情绪和行为障碍在脑瘫类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3.CT检查266例,有异常改变者201例,其中痉挛型99例,肌张力低下型10例,混合型6例,不随意运动型7例,共济失调型87,CT异常率在脑瘫类型间无显着差异(P>0.05);MRI检查201例,有异常改变者138例,其中痉挛型56例,肌张力低下型13例,混合型6例,MRI异常率在脑瘫类型间无显着差异(P>0.05);脑电图检查215例,有异常改变者107例,其中痉挛型31例,肌张力低下型17例,混合型12例,不随意运动型13例,共济失调型34,脑电图异常率脑瘫类型间在无显着差异(P>0.05)。第二部分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疗效评估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远近期疗效,评价亚低温防治脑瘫的效果。方法1.病例选择:选择2002.7~2006.12在本院NICU治疗的窒息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共93例,随机分为全身亚低温治疗组(46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47例),全身亚低温治疗组要求家属知情后签知情同意书。两组病例患儿均为中重度脑病,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出生体重、性别、胎龄、临床分度等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治疗方法:低温组在生后2~10h内给予全身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3-34)℃,持续72h,对照组在监护下维持肛温在(37.0±0.5)℃,两组急性期及恢复期其余治疗措施相同。3.评估方法:对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和出院随访时进行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2h、24h、48h、72h、80h进行神经学评分,生后7d、14d、28d进行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测定(NBNA),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进行CDCC智能发育评估。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所有数据以x±S表示。对于显着性检验的方法是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神经学评分: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神经学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低温组在治疗12h、24h、48h、72h及80h的神经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神经行为测定:两组患儿分别在生后7d、14d和28d做NBNA检测,14d和28d的NBNA测定,低温组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3.婴幼儿CDCC智能发育评估: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低温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第三部分小儿脑瘫与AP4M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目的对脑瘫患者AP4M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为探索脑瘫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提供帮助。方法1.病例来源:脑瘫组患儿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正在住院治疗经过临床确诊的477作为病例组,来源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市儿童医院脑瘫科。并选取同期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内科住院的无神经系统异常的其它疾病患儿507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随机抽选的方式选取。脑瘫组及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出生体重等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2.实验方法:采用酚氯仿法从静脉血提取DNA,采用TaqManTM基因分型技术对所选取的AP4M1基因的4个SNPs(rs1534310、rs4729577、rs2293479和rs13309)进行基因分型,然后采用在线软件SHEsis (http://analasis.bio-x.cn)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并比较两组单个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采用SNPSpD软件进行多重检验以及Haploview软件进行单倍型的分析,最后进行邦弗尼校正。结果1.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所有4个SNPs(rs 1534310、rs4729577、rs2293479、rs13309)的基因型分布都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2.关联分析:所有4个SNPs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脑瘫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单倍型基因结果分析也显示该基因多态性与脑瘫没有相关性(p>0.05)。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所有4个SNPs的基因及等位基因型频率在脑瘫伴智力低下组、出生胎龄小于37周脑瘫组伴早产组、脑瘫组伴低出生体重组、脑瘫伴出生窒息组对照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第四部分凝血因子V基因多态性与脑瘫易感性的关联研究目的探讨凝血因子V基因多态性与小儿脑性瘫痪的关联性方法1.病例来源:脑瘫组患儿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正在住院治疗经过临床确诊的477人作为病例组,来源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市儿童医院脑瘫科。并选取同期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内科住院的无神经系统异常的其它疾病患儿507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随机抽选的方式选取。收集所有患儿的基本资料、血样标本。2.实验方法:采用酚氯仿法从静脉血提取DNA,采用TaqManTM基因分型技术对所选取的FV基因的5个SNPs(rs6029,rs6022,rs6020,rs9332678,rs2187952)进行基因分型,然后采用在线软件SHEsis (http://analysis.bio-x.cn)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并比较两组单个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采用SNPSpD软件进行多重检验以及Haploview软件进行单倍型的分析,最后进行邦弗尼校正。结果1.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所有5个SNPs(rs6029, rs6022, rs6020, rs9332678,rs2187952)的基因型分布都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2.关联分析:所有5个SNPs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在脑瘫和正常对照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脑瘫合并智力低下组和正常对照之间,3个SNPs(rs6029,rs6022,rs6020)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存在显着差异(rs6029,p=0.029;rs6022,p=0.033;rs6020 p=0.017,p值均为SNPSpD校正后)。在脑瘫伴低出生体重组、脑瘫伴早产组、脑瘫伴出生窒息组和正常对照之间,所有5个SNPs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根据临床资料和临床病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围生期窒息、早产是脑瘫发生的主要病因;遗传因素可能是脑瘫的潜在因素。2.脑瘫合并症中,出现较多的为语言障碍,占23.3%,听力障碍在临床类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3.头颅CT、MRI、脑电图检查异常率在脑瘫临床类型间无显着性差异4.全身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明显的近期和远期神经保护作用。5.AP4M1基因多态性与散发脑瘫易感性无明显相关。6.凝血因子V基因的三个SNPs与脑瘫易感性明显相关,但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贾静[10](2017)在《天麻素调节脑性瘫痪免疫炎性反应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简称脑瘫,也称为脑性麻痹,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的症候群,多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的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伴或不伴有感知觉和智力缺陷。全世界患病率约为2.03.5%。,我国发病率随地区的不同为1.84.0%。,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CP是造成儿童残疾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也是伴随患者终生的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物质负担,因此寻找治疗和改善CP的方法显得尤为迫切。CP的脑部病理改变主要是脑室周围白质损伤,包括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脑室内出血以及弥漫性髓鞘化障碍。是由于发育中的大脑在产前、产时和或产后受到损伤导致。目前CP的发病机制被认为是炎性反应和缺血缺氧共同作用导致,因此我们推测治疗CP的关键是缓解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修复受损组织。其中前期为应急修复阶段,此阶段以抗炎修复为主,巨噬细胞由促炎状态的M1型分化成抗炎修复的M2型并发挥作用;后期为血管新生阶段,此阶段血管内皮细胞在生长因子的作用下发生迁移和增殖,进而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建立侧枝循环缓解缺血缺氧的组织。巨噬细胞通过调节其M1/M2型分化在平衡免疫系统的炎症和抗炎反应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证实M2型巨噬细胞具有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作用,并通过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进而发生血管新生和建立侧枝循环,但其中是由哪些基因调节抗炎修复和血管新生的作用仍然不明。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穴位注射中药天麻素对于CP患者的临床指标有显着改善作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基因芯片筛查CP的疾病基因表达量变化,探讨天麻素对于巨噬细胞M1/M2型调节免疫炎性反应的机制,以及VEGFA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和途径,为中药天麻素在临床上治疗CP的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与CP有高相关性的基因,进而探讨了 BCL6基因在天麻素调节巨噬细胞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性,以及AP-1家族基因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参与血管新生的作用途径,探究中药天麻素调节免疫炎性反应的机制以及对CP治疗方法的研究。研究方法实验一:CP患者基因表达谱的研究。招募44例先天性脑瘫、18例后天性脑瘫以及30例正常儿童。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进行RNA抽提和纯化,经过质检合格后,使用Affymetrix公司开发的PrimeView Human Gene Expression芯片进行扫描。将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与CP疾病相关的mRNA表达谱。实验二:天麻素对于CP的疗效评价以及作用靶点。通过分析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中药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患者的内收肌角、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66)以及精细运动功能评分(FMFM-45)的改变;并通过检测天麻素作用于M1型巨噬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确定天麻素在巨噬细胞参与炎性反应的关键作用靶点为BCL6基因。实验三:BCL6基因对天麻素作用于巨噬细胞的影响。通过观察天麻素对于M1及M2型巨噬细胞的作用,以及敲除BCL6基因后该作用的变化,探讨其发挥抗炎抗凋亡作用的机制。实验四:VEGFA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对AP-1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信息传递通路。由于M2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VEGFA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进而推动新生血管的生成。因此通过观察VEGFA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的AP-1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其转录机制和发挥作用的信息传递通路。实验五:VEGFA通过AP-1家族对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观察VEGFA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以及敲除AP-1家族基因后该作用的变化,观察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1.和正常对照组相比,CP病人组(无论先天CP还是后天CP组)有1008个基因表达有差异,其中214个基因表达升高,794个基因表达降低。基因SRSF3、ELF2、BCL2L11、BCL6、CSNK1A1 表达显着上升 4 倍以上,UQCRB、PFDN4、LSM3、CLEC2B表达显着降低5倍以上,RAD23B仅在后天CP组显着降低。2.通过对比CP患者天麻素穴位注射组和生理盐水穴位注射组治疗前后,以及天麻素穴位注射CP组以及非脑瘫型神经疾病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证实天麻素穴位注射对于缓解CP患者的内收肌高张力,提高GMFM-66以及FMFM-45评分有改善效果,且疗效显着优于非脑瘫型神经疾病患者;进而通过巨噬细胞实验,发现天麻素可以调节参与炎症反应为主的M1型巨噬细胞的BCL6基因表达上升。3.天麻素作用于M1型巨噬细胞使其BCL6基因表达量升高,对M2型则无此作用。此外天麻素可以诱导M1型巨噬细胞分化为M2型,同时使受到氧化应激刺激的巨噬细胞的细胞活力升高以及凋亡程度降低,但当敲除BCL6基因后,该诱导作用和调控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的能力消失。4.VEGFA显着提高血管内皮细胞AP-1家族中c-fos、c-jun、JunB、JunD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随着作用的时间改变。VEGFA上调AP-1表达的作用主要是通过MEK1、p38-MAPK、PKC以及IGF1R信号传递通路,而不通过PI3K通路。5.VEGFA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并提高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但当抑制AP-1蛋白活性后,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受到抑制,CyclinD1表达下降;当敲除AP-1家族基因JunB、JunD表达后,细胞的迁移受到抑制,细胞的增殖不受影响,细胞的CyclinD1表达下降。结论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先天性脑瘫和后天性脑瘫表达异常的基因与炎症、缺血缺氧、血管新生、细胞增殖以及血管完整性的维持有关,提示脑瘫的病理机制确实与炎性反应和缺血缺氧反应共同相互作用有很大关联性。2.天麻素穴位注射疗法对于缓解脑瘫疾病内收肌角、提高GMFM-66以及FMFM-45评分的疗效显着,且明显高于非脑瘫型患者,提示天麻素发挥作用的机制与脑瘫的发病机制有共同通路或靶点。3.天麻素可以诱导巨噬细胞由炎性反应为主的M1型分化为抗炎促修复为主的M2型,可以显着提高受到氧化应激刺激的巨噬细胞的活力,和降低其细胞凋亡的程度,且该作用是通过提高巨噬细胞的BCL6基因表达来介导的。4.M2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VEGFA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进而推动新生血管的生成。而VEGFA可以通过MEK1、p38-MAPK、PKC以及IGF1R信号传递通路显着提高血管内皮细胞AP-1家族成员的表达,并通过AP-1家族成员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和细胞周期,进而影响血管新生,建立侧枝循环。
二、小儿智力低下的红色信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智力低下的红色信号(论文提纲范文)
(1)水针治疗脑瘫患儿智力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选择 |
3 研究方法 |
4 观测指标 |
5 疗效观察 |
6 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观测指标 |
3 临床疗效 |
4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小儿脑瘫病因 |
2 脑瘫的病理机制 |
3 对脑瘫发病率的认识 |
4 脑瘫的临床分型 |
5 脑瘫的康复评定 |
6 脑瘫的并发损害 |
7 脑瘫的治疗现状 |
8 水针治疗脑瘫的作用机理 |
9 康复治疗的选择 |
10 观测指标的选择与可靠性分析 |
11 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 |
12 安全性评价 |
13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一般资料 |
附录二 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 |
致谢 |
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 |
(2)基于肥大细胞应激效应探讨捏脊疗法对皮肤-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捏脊疗法作用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捏脊与皮肤-体表刺激疗法 |
2.经络现象中物理刺激与肥大细胞激活的启示 |
3.体表刺激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
4.内源性大麻素与神经发育及神经保护作用 |
第二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儿童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5 偏倚风险评估 |
1.6 统计学方法 |
2.文献检索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文献特征 |
3.研究结果 |
3.1 有效率分析 |
3.2 DQ值分析 |
3.3 言语DQ分析 |
3.4 IQ值分析 |
4.讨论 |
第三部分 捏脊疗法对大鼠皮肤肥大细胞激活的即刻效应研究 |
1.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方法 |
2.1 实验大鼠分组 |
2.2 肥大细胞功能屏蔽 |
2.3 干预方法 |
2.4 动物取材 |
2.5 染色与形态学观察 |
2.6 统计分析 |
3.技术路线图 |
4.实验结果 |
4.1 各组大鼠大椎穴皮肤肥大细胞数及脱颗粒率 |
4.2 各组大鼠至阳穴皮肤肥大细胞数及脱颗粒率 |
4.3 各组大鼠命门穴皮肤肥大细胞数及脱颗粒率 |
5.讨论 |
5.1 皮下肥大细胞的应激效应 |
5.2 捏脊疗法与肥大细胞的脱颗粒相关 |
第四部分 捏脊疗法对皮肤一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影响 |
1.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主要试剂 |
1.3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方法 |
2.1 实验大鼠分组 |
2.2 干预方法 |
2.3 动物取材与样本制备 |
2.4 指标检测 |
2.5 统计分析 |
3.技术路线图 |
4.结果分析 |
4.1 局部体表穴位肥大细胞激活效应分析 |
4.2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局部皮肤CB1 受体表达结果 |
4.3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局部皮肤CB2 受体表达结果 |
4.4 大脑海马区域CB1、CB2 受体表达结果 |
4.5 大脑皮质区FAAH表达情况 |
5.讨论 |
5.1 捏脊疗法的累积性效应与肥大细胞脱颗粒 |
5.2 捏脊疗法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响应 |
第五部分 捏脊疗法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剔除及脱落病例标准 |
1.5 样本量估算 |
2.方法 |
2.1 随机化方案 |
2.2 分组及干预措施 |
2.3 意向性分析 |
2.4 试验中止规定 |
2.5 主要观察指标 |
2.6 不良事件监测 |
2.7 试验的质量控制 |
3.技术路线图 |
4.研究结果 |
4.1 捏脊组与治疗组在治疗前的基线数据比较。 |
4.2 干预期间两组间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量表比较结果 |
4.3 两组间Gesell量表和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量表比较结果 |
4.4 两组间量表评分增长量比较结果 |
5.讨论 |
5.1 精神发育迟滞与临床治疗 |
5.2 捏脊疗法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行为学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3)靳三针治疗智力发育障碍的症—穴规律与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智力发育障碍的定义和认识 |
一、定义 |
二、西医认识 |
三、中医认识 |
第二节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一、数据挖掘的定义与方法 |
二、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第三节 靳三针对智力发育障碍的认识 |
第四节 转录组测序的定义与应用 |
一、转录组测序的定义 |
二、转录组学的相关技术 |
三、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应用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智力发育障碍的症-穴规律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数据讨论 |
第二节 智力发育障碍转录组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数据讨论 |
创新点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4)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019版)(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分类 |
第二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发病机制 |
1脉管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1.1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 |
1.2先天性血管瘤(Ccongenital hemangioma,CH) |
1.3化脓性肉芽肿(Pyogenic granuloma,PG) |
2脉管畸形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2.1毛细血管畸形(Capillary malformation,CM) |
2.2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 |
2.3静脉畸形 |
2.3.1散发性静脉畸形、多灶性静脉畸形、遗传性皮肤黏膜静脉畸形和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 |
2.3.2过度角化性皮肤毛细血管静脉畸形 |
2.3.3疣状静脉畸形 |
2.3.4球细胞静脉畸形(Glomuvenous malformation GVM) |
2.4淋巴管畸形(Lymphatic malformation,LM) |
2.5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 |
第三部分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1婴幼儿血管瘤 |
1.1临床表现 |
1.2诊断及鉴别诊断 |
1.3辅助检查 |
1.4治疗 |
1.4.1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
1.4.2治疗方法的选择 |
1.4.2.1局部外用药物 |
1.4.2.2局部治疗 |
1.4.2.3系统治疗 |
2先天性血管瘤 |
2.1临床表现 |
2.2诊断与鉴别诊断 |
2.3辅助检查 |
2.4治疗 |
3血管内皮瘤 |
3.1种类 |
3.2临床表现 |
3.2.1 KHE与TA |
3.2.2 Kasabach-Merritt现象(Kasabach-Merrit phenomenon,KMP) |
3.3辅助检查 |
3.4诊断 |
3.5治疗 |
3.5.1 KHE与TA |
3.5.2其他的少见血管内皮瘤 |
第四部分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
1葡萄酒色斑 |
1.1临床表现 |
1.2诊断及鉴别诊断 |
1.3辅助检查 |
1.4治疗 |
1.4.1激光治疗 |
1.4.1.1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 |
1.4.1.2脉冲倍频Nd:YAG激光 |
1.4.1.3长脉冲Nd:YAG激光 |
1.4.1.4长脉冲翠绿宝石激光 |
1.4.2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 |
1.4.3非相干光治疗 |
1.4.4手术治疗 |
1.4.4.1直接切除缝合 |
1.4.4.2局部皮瓣 |
1.4.4.3皮片移植 |
1.4.4.4组织扩张 |
1.4.4.5预构扩张皮瓣 |
1.4.4.6正畸正颌手术 |
2静脉畸形 |
2.1临床表现 |
2.2诊断和辅助检查 |
2.3治疗 |
2.3.1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
2.3.2治疗方法的选择 |
2.3.2.1血管内硬化治疗 |
2.3.2.2手术治疗 |
2.3.2.3激光治疗 |
3动静脉畸形 |
3.1临床表现 |
3.2诊断 |
3.3辅助检查 |
3.4治疗 |
3.4.1常规介入栓塞 |
3.4.2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 |
3.4.3外科手术 |
3.4.4联合治疗 |
4淋巴管畸形 |
4.1淋巴管畸形的组织病理和发病机制 |
4.2临床表现及诊断 |
4.3治疗 |
第五部分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相关综合征 |
1血管瘤相关综合征———PHACE综合征 |
1.1临床表现 |
1.2诊断与鉴别诊断 |
1.3辅助检查 |
1.4治疗 |
2脉管畸形相关综合征 |
2.1临床表现及诊断 |
2.1.1 Sturge-Weber综合征 |
2.1.2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
2.1.3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与Parkes-Weber综合征 |
2.1.4变形综合征 |
2.1.5 Bannayan-Riley-Ruvalcaba综合征 |
2.1.6 Cobb综合征 |
2.1.7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 |
2.1.8 Maffucci综合征 |
2.1.9蓝色橡皮疱样痣综合征 |
2.1.10 Gorham综合征 |
2.1.11 CLAPO综合征 |
2.2辅助检查 |
2.3治疗 |
2.3.1治疗原则 |
2.3.2治疗方法的选择 |
2.3.3治疗方法 |
第六部分眶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
1眶内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
1.1眼眶血管瘤临床表现 |
1.2眼眶血管瘤诊断和鉴别诊断 |
1.2.1诊断 |
1.2.2鉴别诊断 |
1.3眼眶血管瘤治疗 |
1.3.1治疗适应证 |
1.3.2药物治疗 |
1.3.3手术切除 |
2眶内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
2.1临床表现 |
2.1.1静脉畸形 |
2.1.2混合畸形 |
2.1.3眼眶动静脉畸形 |
2.2诊断和鉴别诊断 |
2.2.1诊断 |
2.2.2鉴别诊断 |
2.3治疗 |
2.3.1静脉畸形/混合畸形 |
2.3.1.1扩张型 |
2.3.1.2非扩张型/混合畸形 |
2.3.2动静脉畸形 |
附录一:通用的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技术 |
1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相关的光电治疗技术 |
1.1激光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
1.1.1血管瘤的激光治疗 |
1.1.1.1脉冲染料激光 |
1.1.1.2 Nd:YAG激光 |
1.1.1.3点阵激光(Fractional Laser) |
1.1.2激光治疗的并发症 |
1.2激光在脉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1.2.1毛细血管畸形 |
1.2.1.1脉冲染料激光 |
1.2.1.2肽氧磷酸钾激光(KTP) |
1.2.1.3强脉冲光 |
1.2.2静脉畸形的激光治疗 |
1.2.3获得性血管病变 |
1.2.3.1匍行性血管瘤 |
1.2.3.2血管角皮瘤 |
1.2.3.3疣状静脉畸形 |
1.2.3.4老年性血管瘤 |
1.2.3.5化脓性肉芽肿 |
1.2.3.6血管痣 |
1.2.3.7毛细血管扩张 |
1.2.3.8静脉湖 |
1.3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 |
2超声在浅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2.1超声对浅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 |
2.2超声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治疗中的作用 |
2.2.1超声实时引导治疗的优点 |
2.2.2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 |
3脉管畸形的介入栓塞治疗 |
3.1常用介入栓塞药物及选择 |
3.2介入栓塞治疗在高流量脉管畸形(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 |
3.3介入硬化治疗在低流量脉管畸形(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中的应用 |
4无水乙醇在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4.1安全应用无水乙醇的要点 |
4.2无水乙醇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4.3无水乙醇在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 |
5泡沫硬化治疗 |
5.1适应证 |
5.2泡沫硬化剂常规制备方法 |
5.3静脉畸形泡沫硬化治疗要点 |
5.4不良反应 |
5.5其他注意事项 |
6外用药物在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中使用 |
6.1β受体阻滞剂类 |
6.2 5%咪喹莫特 |
7雷帕霉素在脉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7.1雷帕霉素的作用机制 |
7.2雷帕霉素在脉管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7.3雷帕霉素在低流量脉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7.4雷帕霉素在复杂脉管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
7.5雷帕霉素相关副作用 |
8抗肿瘤药物注射治疗 |
8.1博来霉素 |
8.1.1作用机制 |
8.1.2适应证 |
8.1.3治疗方法 |
8.1.4不良反应及防治 |
8.2长春新碱 |
8.2.1作用机制 |
8.2.2适应证 |
8.2.3治疗方法 |
8.2.4不良反应及防治 |
8.3干扰素 |
8.3.1作用机制 |
8.3.2适应证 |
8.3.3治疗方法 |
8.3.4不良反应及防治 |
附录二:国内少数单位开展的其他特殊治疗技术 |
1电化学治疗 |
1.1电化学治疗的基本原理 |
1.2电化学治疗的适应证 |
1.3电化学治疗的方法 |
1.4电化学治疗的注意事项 |
1.5电化学治疗的疗效评价 |
2高频电凝治疗 |
2.1高频电凝治疗的适应证 |
2.2高频电凝的治疗方法 |
2.3高频电凝治疗的注意事项 |
3射频与微波消融 |
3.1射频与微波消融术原理 |
3.2射频与微波消融术在脉管畸形领域的应用 |
3.3射频与微波消融术的治疗方法 |
3.4射频与微波消融术的注意事项 |
4尿素治疗 |
4.1尿素治疗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原理 |
4.2尿素疗法的主要特点 |
4.3尿素治疗血管瘤(含KMP)与脉管畸形的方法 |
4.3.1单纯局部尿素注射 |
4.3.2选择性颈外动脉结扎置管、尿素介入治疗 |
4.3.3局部尿素注射+手术切除 |
4.3.4尿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
(5)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及模型小鼠菌/脑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祖国医学对孤独症的认识 |
1 对病名的认识 |
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心气不足,邪乘于心 |
2.2 心火不足,肝木虚弱,心肺俱怯 |
2.3 禀赋(母气)不足,肾气亏虚 |
2.4 脾胃虚弱,清气不升 |
2.5 乳母五火遗热,闭塞气道 |
2.6 病后亡津,会厌干涸 |
2.7 气结痰凝,上蒙心窍 |
2.8 金石之药损伤 |
3 古籍记载疗法 |
3.1 早期经验,取类比象 |
3.2 脏腑辨证、灸药结合 |
3.3 从幼填补,母婴同治 |
4 当代中医治疗 |
4.1 从“脏”论治 |
4.2 从“痰”论治 |
4.3 从“肠”-“神”论治 |
4.4 中医心理治疗 |
5 传统针灸推拿疗法 |
二、现代医学对孤独症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研究 |
2 ASD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2.1 肠道微生物与ASD发生发展及行为严重性密切相关 |
2.2 异常的中枢及外周炎症过程可能是ASD的一个持续病因 |
2.3 中枢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是ASD中枢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 |
2.4 迷走神经介导微生物群和中枢神经系统交流,调控中枢炎症反应 |
2.5 针灸通过菌-肠-脑轴治疗孤独症的可能相关机制 |
3 治疗现状研究 |
3.1 药物治疗 |
3.2 应用行为分析治疗 |
3.3 感官刺激疗法 |
3.4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
3.5 虚拟现实技术及人工智能运用 |
3.6 心理疗法 |
3.7 其它非药物疗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资料和方法 |
1 研究病例来源及分组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病例剔除标准 |
2.5 随机方法及治疗分配 |
3 临床研究方案 |
3.1 治疗方案 |
3.2 疗程 |
3.3 观察内容 |
3.4 观测时点 |
3.5 疗效评价 |
3.6 安全性评价 |
3.7 统计分析 |
二、结果部分 |
1 基线资料的可比性分析 |
2 疗效分析 |
2.1 总体疗效比较 |
2.2 两组PEP-3积分比较 |
2.3 两组ABC积分比较 |
2.4 两组CARS积分比较 |
2.5 安全性分析 |
三、讨论 |
1. 调肠治神取穴组方分析 |
2. 针刺手法分析 |
3. 疗效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肠道微生物研究 |
引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1. 试剂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研究分组与样本采集方法 |
2.2 样本采集方法及时点 |
2.3 粪便内总DNA的提取及质量鉴定 |
2.4 16S rDNA技术分析粪便样品中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变化 |
3. 结果 |
3.1 测序结果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分析 |
3.2 正常儿童与ASD儿童肠道菌群的差异 |
3.3 针刺组儿童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差异 |
3.4 康复组儿童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差异 |
3.5 相关性分析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动物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电针足三里对ASD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设备 |
1.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3 造模及干预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二、实验结果 |
2.1 三箱社交实验 |
2.2 旷场实验 |
2.3 水迷宫实验 |
三、讨论 |
实验二 电针足三里对ASD模型小鼠外周炎症因子及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设备 |
1.2 动物分组、造模及干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二、实验结果 |
2.1 各组小鼠外周炎症因子TNF-α与IL-17a含量对比 |
2.2 各组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对比 |
实验三 电针足三里对ASD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设备 |
1.2 动物分组、造模及干预 |
1.3 观察指标 |
1.4 肠道菌群检测 |
1.5 统计学处理 |
二、实验结果 |
2.1 测序结果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分析 |
2.2 正常鼠与ASD模型鼠肠道菌群的差异 |
2.3 模型组、百会组、足三里组肠道菌群差异分析 |
三、讨论 |
实验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版)(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分类(ISSVA 2014 版) |
第二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发病机制 |
第三部分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1婴幼儿血管瘤 |
1.1 临床表现 |
1.2 诊断及鉴别诊断 |
1.3 辅助检查 |
1.4 治疗 |
1.4.1 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
1.4.2 治疗方法的选择 |
1.4.1.1 局部外用药物适用于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常用的药物如下。 |
1.4.1.2 局部注射 |
1.4.1.3 系统治疗 |
1.4.1.4 外科手术 |
2血管内皮瘤 |
2.1临床表现 |
2.2 诊断 |
2.3 辅助检查 |
2.4 治疗 |
2.4.1 KHE和TA |
2.4.2 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 |
2.4.3 其它少见血管内皮瘤 |
3 Kasabach-Merritt现象 |
3.1 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发病机制 |
3.2 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
3.3 治疗方法 |
3.3.1 手术治疗 |
3.3.2 介入栓塞 |
3.3.3 全身用药 |
第四部分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
1葡萄酒色斑 |
1.1临床表现 |
1.2诊断及鉴别诊断 |
1.3 辅助检查 |
1.4 治疗 |
1.4.1 激光的选择性光热作用治疗 |
1.4.2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 |
1.4.3非相干光治疗 |
1.4.4 手术治疗 |
2静脉畸形 |
2.1临床表现 |
2.2 辅助检查 |
2.3 治疗 |
2.3.1 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
2.3.2 治疗方法的选择 |
2.3.2.1 血管内硬化治疗(Intravascular sclerotherapy) |
2.3.2.2 手术治疗 |
3动静脉畸形 |
3.1临床表现 |
3.2 诊断 |
3.3 辅助检查 |
3.4治疗 |
3.4.1 常规介入栓塞 |
3.4.2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 |
3.4.3 外科手术 |
3.4.4 联合治疗 |
4 淋巴管畸形 |
4.1 淋巴管畸形组织病理和发病机制 |
4.2 临床表现及诊断 |
4.3 治疗 |
第五部分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相关综合征 |
1血管瘤相关综合征———PHACE综合征 |
1.1临床表现 |
1.2 诊断与鉴别诊断 |
1.3 辅助检查 |
1.4 治疗 |
2脉管畸形相关综合征 |
2.1临床表现及诊断 |
2.1.1 Sturge-Weber综合征 |
2.1.2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
2.1.3 Klippel-Trenaunay和Parkes-Weber综合征 |
2.1.4 变形综合征 |
2.1.5 Bannayan-Riley-Ruvalcaba综合征 |
2.1.6 Cobb综合征 |
2.1.7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 |
2.1.8 Maffucci综合征 |
2.1.9 蓝色橡皮疱样痣综合征(BRBNS) |
2.1.10 Gorham综合征 |
2.2 辅助检查 |
2.3 治疗 |
2.3.1 治疗原则 |
2.3.2 治疗方法的选择 |
2.3.3 治疗方法 |
第六部分眶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
1眶内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
1.1 眼眶血管瘤临床表现 |
1.2眼眶血管瘤诊断和鉴别诊断 |
1.2.1诊断 |
1.2.2 鉴别诊断 |
1.3眼眶血管瘤治疗 |
1.3.1治疗适应证 |
1.3.2 药物治疗 |
1.3.3 手术切除 |
2 眶内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
2.1临床表现 |
2.1.1静脉畸形 |
2.1.2 混合畸形 |
2.1.3 眼眶动静脉畸形 |
2.2诊断和鉴别诊断 |
2.2.1诊断 |
2.2.2 鉴别诊断 |
2.3 治疗 |
2.3.1 静脉畸形/混合畸形 |
2.3.1.1 扩张型 |
2.3.1.2 非扩张型/混合畸形 |
2.3.2 动静脉畸形 |
附录一:国际通用的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技术 |
1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相关的激光治疗技术 |
1.1激光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
1.1.1血管瘤的激光治疗 |
1.1.1.1 脉冲染料激光 |
1.1.1.2 Nd:YAG激光 |
1.1.1.3 点阵激光(Fractional Laser) |
1.1.2 激光治疗并发症 |
1.2激光在脉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1.2.1毛细血管畸形 |
1.2.2 静脉畸形的激光治疗 |
1.2.3 获得性血管病变 |
1.2.3.1 匍行性血管瘤 |
1.2.3.2 血管角皮瘤 |
1.2.3.3 疣状血管瘤 |
1.2.3.4 老年性血管瘤 |
1.2.3.5 化脓性肉芽肿 |
1.2.3.6血管痣 |
1.2.3.7 毛细血管扩张 |
1.2.3.8 静脉湖 |
2 脉管畸形的介入栓塞治疗 |
2.1 常用介入栓塞药物及选择 |
2.2 介入栓塞治疗在高流量脉管畸形———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 |
2.3介入硬化治疗在低流量脉管畸形———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中的应用 |
3 无水乙醇在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3.1安全应用无水乙醇的要点 |
3.2 无水乙醇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 |
3.3 无水乙醇在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 |
4泡沫硬化治疗 |
4.1 适应证 |
4.2 泡沫配制方法药液 |
4.3治疗间隔时间 |
4.4 灌注治疗技术要点 |
4.5 副作用及并发症 |
4.6 其它注意事项 |
5 抗肿瘤药物注射治疗 |
5.1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机制 |
5.2 平阳霉素治疗适应证 |
5.3 平阳霉素治疗方法 |
5.4 平阳霉素不良反应及防治 |
附录二:国内少数单位开展的其他特殊治疗技术 |
1 电化学治疗 |
1.1电化学治疗的基本原理 |
1.2 电化学治疗的适应证 |
1.3 电化学治疗的方法 |
1.4 电化学治疗的注意事项 |
1.5 电化学治疗的疗效评价 |
2高频电凝治疗 |
3尿素治疗 |
3.1 尿素治疗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原理 |
3.2 尿素疗法的主要特点 |
3.3 尿素治疗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方法 |
3.3.1 单纯局部尿素注射 |
3.3.2 选择性颈外动脉结扎置管、尿素介入治疗 |
3.3.3 局部尿素注射+手术切除 |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 版)编写说明 |
(7)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索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脑性瘫痪的临床特征与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性瘫痪的关联性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AP4M1基因多态性与脑性瘫痪的关联性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同卵双生子脑瘫患儿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8)基于Ca2+-CaM-CaMKⅡ通路对静宁方治疗ADHD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ADHD的诊断 |
2 ADHD的共患病及危害 |
3 ADHD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
4 ADHD西医治疗进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二 中医学对ADHD的认识 |
1 病名溯源 |
2 病因病机认识 |
3 中医治疗进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网络药理学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静宁方治疗ADHD起效的分子机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和实验研究 |
前言 |
一 静宁方治疗ADHD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钙水平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对象 |
3 试验方案 |
4 统计学分析 |
5 研究结果 |
6 讨论 |
二 静宁方调控ADHD模型大鼠Ca~(2+)-CaM-CaMKⅡ信号通路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案 |
3 统计学分析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脑瘫的亚低温防治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小儿脑瘫临床高危因素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疗效评估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小儿脑瘫与AP4M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血因子V基因多态性与脑瘫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小儿脑瘫病因和治疗的回顾与进展 |
1 脑瘫定义的历史演变 |
2 脑瘫的病因 |
3 脑瘫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小儿脑瘫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1 基因遗传学因素 |
2 遗传性血栓形成与脑瘫 |
3 脑瘫患儿性别差异与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
4 早产、低出生体重与遗传因素的关系 |
5 围产期感染与遗传因素的关系 |
6 胎盘功能不足与遗传学 |
7 双生子的DNA甲基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天麻素调节脑性瘫痪免疫炎性反应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炎性反应与血管新生在脑性瘫痪的作用 |
1 脑瘫的病因 |
1.1 孕前因素 |
1.2 产前因素 |
1.3 产时因素 |
1.4 产后因素 |
1.5 小结 |
2 炎性反应与脑瘫 |
2.1 巨噬细胞的分型 |
2.2 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的作用 |
2.3 巨噬细胞与血管的交互作用 |
3 血管新生与脑瘫 |
3.1 血管新生的过程 |
3.2 血管新生的诱导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天麻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天麻素在临床上的应用 |
1.1 抗癫痫作用 |
1.2 治疗脑缺血缺氧损伤 |
1.3 对阿尔兹海默病的作用 |
1.4 抗抑郁抗焦虑作用 |
1.5 对于头痛眩晕的作用 |
1.6 提高认知功能 |
1.7 对帕金森病的作用 |
1.8 对于非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 |
2 天麻素的作用机制 |
2.1 抗炎抗凋亡作用 |
2.2 对细胞增殖的作用 |
2.3 免疫调节作用 |
2.4 对血管新生作用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中医药治疗脑性瘫痪的研究现状 |
1中医病名 |
1.1五迟 |
1.2 五软 |
1.3 五硬 |
1.4 痿症 |
2 病因病机 |
3 中医治疗 |
3.1 辨证论治 |
3.2 针刺治疗 |
3.3 艾灸治疗 |
3.4 穴位注射 |
3.5 推拿疗法 |
3.6 中药熏洗 |
4 结语 |
参考支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脑性瘫痪患者基因表达谱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RNA质检结果 |
2 芯片分析结果 |
实验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天麻素对于脑瘫患者的疗效评价以及作用靶点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 天麻素对于脑瘫患者的疗效评价 |
2 天麻素作用于经LPS诱导巨噬细胞的基因表达 |
3 脑瘫患者与正常对照组BCL6基因表达的差异 |
实验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BCL6对天麻素作用于巨噬细胞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 天麻素作用于不同表型巨噬细胞的BCL6表达量变化 |
2 天麻素作用于敲除BCL6的巨噬细胞MGL2和MRC1表达量变化 |
3 天麻素作用于敲除BCL6的巨噬细胞的精氨酸酶活性变化 |
4 天麻素对敲除BCL6的巨噬细胞在氧化应激时细胞活力的影响 |
5 天麻素对敲除BCL6的巨噬细胞在氧化应激时细胞凋亡的影响~……… |
实验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VEGFA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对AP-1家族表达的影响及其信息传递通路…..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脑瘫患者与正常对照组Jun基因表达的差异 |
2 VEGFA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对AP-1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 |
3 VEGFA引起血管内皮细胞AP-1表达变化的信息传递通路 |
4 VEGFA诱导血管内皮细胞AP-1家族基因的变化是发生在转录水平……1 |
实验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VEGFA通过AP-1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抑制AP-1活性对于VEGFA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 |
2 敲除JunB或JunD对VEGFA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 |
3 抑制AP-1、JunB或JunD对VEGFA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周期的影响…… |
实验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四、小儿智力低下的红色信号(论文参考文献)
- [1]水针治疗脑瘫患儿智力障碍的临床研究[D]. 李恩耀. 郑州大学, 2015(01)
- [2]基于肥大细胞应激效应探讨捏脊疗法对皮肤-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影响[D]. 林丽莉.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8)
- [3]靳三针治疗智力发育障碍的症—穴规律与转录组分析[D]. 黄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019版)[J]. Chines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 (CSSVA);.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05)
- [5]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及模型小鼠菌/脑效应研究[D]. 陈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版)[J].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学组.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02)
- [7]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研究[D]. 程秀永. 复旦大学, 2010(02)
- [8]基于Ca2+-CaM-CaMKⅡ通路对静宁方治疗ADHD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D]. 吴静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脑瘫的亚低温防治及分子遗传学研究[D]. 李同川. 郑州大学, 2012(08)
- [10]天麻素调节脑性瘫痪免疫炎性反应的机制研究[D]. 贾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