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型颅脑伤病人在急诊室的救护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方邦和,周淑君[1](1992)在《重型颅脑伤病人在急诊室的救护体会》文中认为 重型颅脑伤病人在急诊室的救护,需争分夺秒。伤情不同,急诊护理重点有别。现将我院1984年1月至1990年12月,急诊室救护74例重型颅脑伤病人的体会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男59例,女15例,年龄8个月~92岁,平均35岁。在急诊室最短时间15分钟,最长时间36小时。意识:按GCS昏迷计分均在8分以下,急诊室死亡12例均在3分以下;
方邦和,周淑君[2](1994)在《重型颅脑伤病人在急诊室的救护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型颅脑伤病人在急诊室的救护体会中国人民解放军324医院方邦和,周淑君重型颅脑伤病人在急诊室的救护,需争分夺秒。伤情不同,急诊护理重点有别。现将我院1984年1月至1990年12月,急诊室救护74例重型颅脑伤病人的体会报告如下。一般资料74例患者,男...
周倩倩[3](2020)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敏感指标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循证医学和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的科学方法,构建急性颅脑损伤的护理敏感指标,为急性颅脑损伤护理质量的量化管理提供依据,为急诊护理人员评估、监测及改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质量提供参考工具。方法:本研究运用循证护理的科学方法制定中英文检索词及检索策略,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等级与质量评价标准对目标文献进行等级与质量评定,成立研究小组,包括15名临床护理专家,研究小组成员根据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法提取了23项急性颅脑损伤初级护理敏感指标并结合目标文献进行小组讨论确定各指标内涵,形成护理敏感指标初始指标池。根据初始指标池制定急性颅脑损伤护理敏感指标调查问卷,采用Delphi法对指标的重要性及内涵向来自六个省份47名函询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函询采用邮件的方式进行,按照Likert五级评分法对各指标内容进行评价。运用专家积极程度、专家权威系数(Cr)、肯德尔系数(Kendall’s W)和变异系数(CV)对专家的权威性和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及一致性进行评价,采用均数、标准差对评价结果进行整理,确定急性颅脑损伤的护理敏感指标项目。结果:构建了急性颅脑损伤护理敏感直接指标共11项,包含指标名称、内涵、计算公式、分子分母解释及数据收集方法,专家积极程度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7.87%,均大于9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和0.88,均大于0.7;两轮专家意见结果的一致性评价用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和变异系数表示,两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7和0.50,P均小于0.05,最终条目的变异系数在0.090.18之间,均小于0.20。结论:根据循证护理和Delphi法的科学方法建立了11项适用于急诊的急性颅脑损伤护理敏感指标。专家咨询积极程度和权威系数较高,专家的权威性代表性良好;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结果肯德尔系数和变异系数较好,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信,可以为急诊护理人员评估、监测及改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岳茂兴,梁华平,李奇林,都定元,董谢平[4](2018)在《批量复合伤伤员卫生应急救援处置原则与抢救程序专家共识(2018)》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重大突发事故、恐怖事件、自杀式恐怖袭击、特种意外伤害、局部战争等天灾人祸的发生日益频繁,已危胁到人类生存[1-3]。批量复合伤时有发生,而批量复合伤具有杀伤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伤亡种类复杂,群体伤员多,救治难度大等特
胡明军[5](2011)在《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院前、院内急救与预后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目的统计表明,全球每年有13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伤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数量逐年增多,意外交通事故伤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每年有8-9万人死于意外交通事故伤害,其中约50%-70%是因颅脑交通伤致死。研究表明,导致颅脑交通伤死、残率高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的是院前救护不及时或救护技术不熟练及急救设备不完善等所致。近几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根据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调查研究结果,建立和完善了急性颅脑创伤预防和控制中心,科学制定了院前急救、转运、就近救治和院内急救等制度,并颁发了一些法律、法规以及公共教育等预防措施。从而提高了颅脑创伤的救治水平,使得急性颅脑创伤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我国的急性颅脑创伤救治工作从救治方法到管理措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是缺乏严格而完善的颅脑创伤规范化救治程序,其原因是缺少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在全国范围内对急性颅脑创伤早期救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全国四十余家医院的交通致急性重型颅脑创伤住院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交通急性颅脑创伤发生的一般规律,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急性颅脑创伤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完善颅脑创伤规范化救治程序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改进救治体系,提高急性颅脑创伤预防和救治水平。方法1、自2008年3月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组织制定《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统计表》,经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天津环湖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广东军区总院、兰州军区总院等41家医院专家委员会审定后,确定具体统计表格、统计步骤、统计方法。2、经过会议讨论,专业培训,以上医院于2008年4月1日开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本数据均由经治医师按统一标准填写,科主任审核签字,并以书面资料及电子表格形式保存。3、共收集1532份统计结果,经过筛选,符合统计标准的有1107份,其单位共有40家,它们分别是: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广州军区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兰州军区总院、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广东省清新县人民医院、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阳江市人民医院、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广东江门市人民医院、广东省农垦中心、天津环湖医院、解放军第175医院、广东东莞市黄江医院、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广东省新丰县医院、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广东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天津市静海县医院、武警天津总队医院、广东云浮市人民医院、广东东莞市常平人民医院、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广东东莞市石碣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广东省翁源县人民医院、广州市120中心等。4、一般资料:(1)病人姓名、年龄、籍贯、日期、住院号等。(2)发生交通事故地点、接到120或交警电话时间、救护车出车时间、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现场抢救时间、致伤交通车时间、工具、致伤原因、受伤部位、合并伤、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其它抢救情况。(3)伤病员转运及急诊科抢救情况:从现场到达急诊科的时间、在急诊科抢救、检查时间;到达急诊科时病人情况: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变化、GCS评分、急诊科处理结果。(4)住院抢救治疗情况:病人到达神经外科时间、生命体征、瞳孔变化、入院1、3、5、7天血气分析、血生化检查,入院1、2、5、7、21天GCS评分及意识状态,入院第1、3、7、21天CT检查,入院第1、3、5、7天颅内压检测,治疗方法、并发症,出院或住院1个月时恢复情况:GOS评分、附病人病历CT、血生化、血气分析报告复印件。5、预后标准根据统一的院内规范化治疗,及出院后三个月康复情况,应用GOS分级判定预后,来进行从接报至到达现场的不同时间段,和到达现场进行抢救时间段,分析与患者预后存在的相关性。6、资料经过汇总后再进行认真、严格筛检,将统计不合格病例去除,按照GCS评分在8分以下采集,及按照表格规定统计;统计分析:按照《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统计表》的统计内容,经过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X2检验。结果根据1107例统计数据,分别进行从接报时间到到达现场时间分析和现场抢救时间分析,并进行各时间段与半年预后的相关分析,做卡方趋势性检验,显示有统计学意义(x2=10.70,P=0.001),即从接报到到达现场时间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经作Spearman相关分析,rs=-0.095,(P=0.002),说明从接报到到达现场时间与患者预后存在负相关,即从接报到到达现场时间增加,患者预后越差;现场抢救时间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X2=11.12, P=0.001); Spearman相关分析rs=-0.06,(P=0.034),说明现场抢救时间与患者预后存在负相关,即随着现场抢救时间增加,患者预后越差。在院内急救时间方面,根据数据条图可以从宏观上看出来,在绝大多数指标下,条图中好的情况下的峰值在减小,病情加重的情况的峰值在增加,所以可以定性的说明在急诊科治疗时间延长,总体病情加重。根据函数数据分析:入诊后由于时间的延长,病人的病情是加重。结论本文从接报时间到到达现场时间分别按≤10min、<10-20min、<20-30min、<30-40 min、<40 min以上时间段分为五组,在不同时间段患者的病况,分为死亡、植物生存、重残、中残、良好五项进行统计,其中≤10 min死亡率18.5%,而<40 main以上死亡率28.4%;现场抢救时间也同样进行了以上相同的统计,其中≤5min死亡率23.4%,而<30 min以上死亡率46.4%。从接报至到达现场时间和现场抢救时间,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经作spearman相关研究,从中可以看出接报救护时间至现场抢救时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预后较差,死亡率及致残率逐渐增高,成正比关系;通过数据图及函数数值等对比和从整体的各个指标综合判定,院内急救也随着时间的延长,病人的病情逐渐加重;总体可以反应出急救反应速度的能力,路途耽搁时间、现场及院内抢救时间和预后相关联,尽量缩短此时间段,预后减少伤残。我国和一些发达国家,在交通事故早期抢救时间、抢救技术、医疗设备等方面有一定差距,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也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都影响到伤员预后效果,需要政府方面投入和全社会的努力,我们在医疗工作中应抓住抢救时机,建立健全各项简单而有效的抢救程序,尽量缩短在院外、院内救护时间,提高现场救护质量,还要进行正规的抢救培训,医疗机构的协作,提高现场抢救器械,普及和宣传现场抢救知识等等方面,以有效减少死亡和致残率。
黄春玉[6](1995)在《720例颅脑损伤病人急救护理体会》文中研究指明720例颅脑损伤病人急救护理体会92级护理专科2班黄春玉指导教师吴宗平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约占身体各部位损伤的15%[1]。有文献报道,在城市的交通事故中,颅脑损伤占20%左右,死亡率占80%左右[2],颅脑损伤患者约有半数留有脑外伤后遗症,直...
李萍,黄达权[7](1991)在《61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急诊室救护体会》文中指出 目前颅脑损伤多见于车祸,工伤等,而死亡率仍较高,在急诊室的救护尤为重要,如能做到分秒必争早手术,可降低其死亡率,我院自1989年以来收治重型颅脑损伤61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在急诊室的救护体会报告如下。
陈月媚[8](2009)在《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护理现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进步、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多发性创伤的威胁日渐突出,目前已成为"世界的第一公害"[1]。据统
张晏玲,毛秋英[9](1992)在《重型颅脑外伤70例的急诊室救护体会》文中研究说明 颅脑外伤患者伤情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在急诊室的救护尤为重要,如能做到分秒必争,则可降低死亡率。我科1990~1991年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7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我们任急诊室的抢救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58例,女12例,5~7岁2例,11~20岁4例,21~30岁14例,31~40岁20例,41~82
向鹏,李京湘,丁有才,印达宁,石中辉,邓一平,傅迎旭,樊天宇,梅敏[10](2006)在《重型颅脑复合伤的诊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和分析颅脑复合伤的临床特征及救治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颅脑复合伤患者损伤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共48例,治愈33例,死亡13例,死亡率27.1%。结论:严重颅脑复合伤患者需早诊断、早治疗,以期获得较好预后。
二、重型颅脑伤病人在急诊室的救护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型颅脑伤病人在急诊室的救护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3)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敏感指标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研究现状 |
1.1 急性颅脑损伤护理质量及评价现状 |
1.1.1 急性颅脑损伤护理质量研究现状 |
1.1.2 急性颅脑损伤护理质量评价现状 |
1.2 护理敏感指标研究现状 |
1.2.1 护理敏感指标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护理敏感指标国内研究现状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技术路线 |
2.1 循证护理相关概念 |
2.2 DELPHI法相关概念 |
2.3 评价指标的相关概念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小组 |
3.1.2 函询专家小组 |
3.2 研究方法 |
3.2.1 证据查找 |
3.2.2 采用系统评价法构建初始指标池 |
3.2.3 编制函询问卷 |
3.2.4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3.2.5 统计方法 |
3.2.6 质量控制 |
3.3 研究结果 |
3.3.1 专家基本情况 |
3.3.2 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协调程度 |
3.3.3 函询结果 |
3.4 讨论 |
3.4.1 急性脑损伤敏感指标构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
3.4.2 急性脑损伤敏感指标构内容分析 |
3.4.3 研究局限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急性颅脑损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文献总结表 |
附录2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3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批量复合伤伤员卫生应急救援处置原则与抢救程序专家共识(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一、批量复合伤的流行病学 |
二、批量复合伤的致伤特点[14-15] |
三、批量复合伤的临床表现[21-23] |
四、批量复合伤的致伤机制[25] |
五、批量复合伤初期急救处置原则[40-41] |
六、现场伤情、伤员分类和设立救护区标志[56-58] |
七、伤员转送 |
八、批量复合伤伤员入院后的抢救程序[62-65] |
九、批量复合伤成批伤员的现场急救新技术新疗法应用 |
十、大力开展批量复合伤急救策略的科学研究 |
十一、综合治疗至关重要 |
十二、结语 |
(5)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院前、院内急救与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论文小结 |
附录: 《重型颅脑损伤抢救记录表》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语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撰写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8)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护理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多发伤概述 |
1.1 定义 |
1.2 临床特点 |
1.2.1 病死率高 |
1.2.2 伤势重, 休克发生率高 |
1.2.3 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高 |
1.2.4 诊断困难, 容易漏诊 |
1.2.5 伤后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高 |
2 院前急救护理 |
2.1 缩短院内反应时间, 重视院外急救 |
2.2 环境与伤情评估 |
2.2.1 环境评估 |
2.2.2 伤情评估 |
2.3 现场处理 |
2.3.1 原则 |
2.3.2 立即脱离危险场所, 防止进一步损害 |
2.3.3 快速处理胸部损伤 |
2.3.4 保持呼吸道通畅 |
2.3.5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
2.3.6 妥善处理出血伤口 |
2.3.7 了解致伤原因 |
2.3.8 确保途中安全 |
2.4 心理护理 |
3 小结 |
(10)重型颅脑复合伤的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临床诊断 |
1.4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重型颅脑伤病人在急诊室的救护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型颅脑伤病人在急诊室的救护体会[J]. 方邦和,周淑君. 西南国防医药, 1992(S1)
- [2]重型颅脑伤病人在急诊室的救护体会[J]. 方邦和,周淑君. 实用护理杂志, 1994(01)
- [3]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敏感指标的构建研究[D]. 周倩倩. 北华大学, 2020(12)
- [4]批量复合伤伤员卫生应急救援处置原则与抢救程序专家共识(2018)[J]. 岳茂兴,梁华平,李奇林,都定元,董谢平.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8(01)
- [5]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院前、院内急救与预后研究[D]. 胡明军.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5)
- [6]720例颅脑损伤病人急救护理体会[J]. 黄春玉.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5(02)
- [7]61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急诊室救护体会[J]. 李萍,黄达权. 护士进修杂志, 1991(08)
- [8]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护理现状[J]. 陈月媚. 现代临床护理, 2009(01)
- [9]重型颅脑外伤70例的急诊室救护体会[J]. 张晏玲,毛秋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2(03)
- [10]重型颅脑复合伤的诊治分析[J]. 向鹏,李京湘,丁有才,印达宁,石中辉,邓一平,傅迎旭,樊天宇,梅敏.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