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改理论研究繁荣的标志——祝贺月刊《犯罪与改革研究》出版发行

老改理论研究繁荣的标志——祝贺月刊《犯罪与改革研究》出版发行

一、劳改理论研究繁荣的标志——祝贺《犯罪与改造研究》月刊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郭明[1](2005)在《中国监狱学史研究 ——清末以来的中国监狱学术述论》文中指出作为一门专业学科,中国监狱学诞生于西法东渐的清末。自清末以来,伴随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国家类型和学术形态的重大变迁,中国监狱学经历了与其它中国社会科学既同又异的曲折行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学术性格的复杂和部门地位的偏僻,该学科百年来积淀而成的知识与理论,迄今仍未有完整的梳理,有关其学术史的系统研究目前还十分欠缺。 《中国监狱学史研究——清末以来的中国监狱学术述论》力求在系统搜集和整理清末以来中国监狱学各种学史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对其百年来学术发生基本史实、尤其是其知识与理论演变轨迹的描述与分析。本课题的研究构想主要体现在:1、以古代中国监狱知识传统的历史概括为前提,重点研究近百年监狱学史;2、在近百年监狱学史研究中,通过搜集和整理各时期代表作品,进行细致的“文本”解读与比较分析;3、以解读与分析为依据,并参阅相关资料,对其知识与理论的状况以“章”为单元,给予具体论述及小结;4、在前此研究基础上,通过“导论”的总体阐述与归纳,介绍本课题的基本研究思想,并提供主要的研究观点与结论。 本研究除“导论”外共计 6 章。根据叙述对象和学史分期,又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清末监狱学(1-2 章);第二部分民国监狱学(3-4 章);第三部分新中国监狱学(5-6 章)。另有三项“附录”。 一、基本内容概述 第一部分清末监狱学。 清末是古代中国监狱知识传统和现代监狱学的分界时期。自清末以降,监狱学术作为一种政治力量,被纳入一个民族国家自觉建构其现代历史的2需要。为了清楚地看到清末前后两种学术类型的差异及其转换的过程,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叙述基础,第一章首先对清末前数千年古代中国的监狱观念与知识,依据传说、文字、习俗、典章、着述性文献等不同符号形态的史料,进行了概述与分析,目的在于藉此揭示古代中国监狱知识传统的基本面貌与特征以及终于衰落的命运。然后从清末文化危机的发生、传统学术的转向、西方监狱印象的输入、监狱改良思想的形成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清末现代监狱学诞生的历史过程与条件。第二章则通过记述沈家本的监狱改良思想与学术活动,小河滋次郎与中国监狱学的学术姻缘,区枢、董康等人对小河滋次郎《监狱学》的译介以及涂景瑜等人的监狱学研究,一方面深入探析西方监狱学如何经日本等国而移植至中国,另一方面系统阐述沈家本、小河滋次郎等人的监狱学思想与学术贡献及对于清末监狱学初诞的历史功绩。第二部分民国监狱学。民国监狱学是清末监狱学的继续。这一时期,王元增成为承前启后的人物。作为小河滋次郎学生和民国京师模范监狱首任典狱长的王元增,不仅熟谙大陆监狱学术,同时,又有亲往西欧考察监狱的经历,视野兼及英美传统。通过第四章的记述,可以看到民初监狱学继承前清学脉、寻求自立转化的本土化发展与王元增的着述与实践密不可分。除王元增之外,王树荣等人的外国狱制译介与研究,朱紫桓的新旧监狱制度运作比较研究,王文豹等人组织民初监狱改良调查研究等等,构成了民初监狱学研究的不同侧面。但是,自 1912 至 1928 年,毕竟还是中国监狱学自清末移植之后借鉴转化的初期。而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发展,到 1930 年代,情形有了较大的改观。在三、四十年代,诚如第四章所介绍的,赵琛、孙雄、芮佳瑞、李剑华等一批各具个性的学者开始崭露头角,不期而然地形成了学术集锦,赵琛对监狱学基本理论的注重、孙雄对监狱学理论与实务的兼顾、芮佳瑞对监狱法的注释研究和国外监狱制度的系统介绍、李剑华对监狱学的社会3学维度的拓展等等,一系列着作、教材和实务用书在该时期陆续出版。第五章针对上述学者的代表作品进行了细致的述评研究。此外,作为民国监狱学的组成部分,1949 年迄今的台湾地区监狱学研究状况及其特点,主要通过对林纪东、李甲孚、丁道源、黄征男、吴宪璋、林茂荣等人各自作品的解读分析加以揭示,从中可见台湾地区监狱学对于前民国监狱学的继承以及受英美矫正主义影响而渐变的后果。第三部分新中国监狱学。1949 年的政权鼎革,使中国大陆监狱学开始了一种与前民国时期迥然不同的监狱学术建构过程。此一过程既继承了新民主义根据地的劳动改造思想与经验,更多地继受了来自苏联劳动改造学术传统的影响。把这一学术建构过程分为前三十年和后二十年两个阶段。第五章主要针对前三十年的监狱学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尤其是通过对一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劳动改造学的文本形态解析,勾画了特殊的监狱学术状况与其时代的深刻关联。从 1979 年开始,随着政治形势的转变,中国和世界关系的重新调整,监狱学术出现建设生机。第六章主要描述后二十年中国监狱学重建的新图景。首先分析了与前三十年中断了的劳改学一脉相承,而自 1980 年代初重建,并于 1990 年初渐臻成熟的新中国监狱学特定形态——劳动改造学的主要特征;同时揭示伴随学术开放,劳改学在其重建过程中所包含的蜕变现象。在 1990 年以后,一种从劳改学到监狱学的变化,随着学科名称从“劳改学”到“监狱学”的改变而得以昭示:一个“过渡监狱学”的时代已经来临。该章还对“劳改学-监狱学”这一转型过程

张天明[2](2016)在《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教学思想是中国教学论的文化根基。对这一文化根基的研究,是基于文化传承进行的与时俱进的诠释和探索,是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基础研究。而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是指从学术史角度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进行的梳理与审视,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教学改革立足“本土根基”的实践需要,是中国特色教学理论构建与形成的应然选择,是中华民族教学自信培育与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百年中的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只是进行了较为零星地探讨。为此,有必要从学术史视角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百年研究的变化沉浮展开系统梳理,总结其中的利弊得失,以便为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未来研究和现代转换提供基础与参考。百年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经历了三大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12-1949年的“沉寂与兴起”时期。该时期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在“全盘西化”、“文化本位”、残酷战争等因素影响下先后经历了沉寂、兴起、微弱延续三个阶段。该时期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于三个维度:一是专题研究初步兴起。传统教学目的研究阐释了“闻道”和“育人”,但较为零散;传统教学原则方法研究整体相对繁荣,学法研究初步显现;有关传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机、考试等其他思想研究有所涉及,但论述不多。二是比较类研究处于“表层对比”层次。虽出现了许多比较类的研究,但主要是追求民族教学自信下思想本身的对比。三是研究视角上史观多样。研究开始运用了实证史观、进化史观、实用史观、唯物史观等史学观点,不过,史观之外的其他视角非常缺乏。虽然该时期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如下问题不得不让人思考: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基本藏匿于教育思想研究之中;研究主要在教育史领域中展开,而极少进入教学论的学科视域;研究多为解读性研究,缺乏真正的实践教学运用;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与外国教学理论研究呈现出难以融合样态。第二个时期为1949-1976年的“缓行与异变”时期。该时期的研究在“全盘苏化”、“中国化”、“革命化”等因素影响下先后经历了冷落、缓行、异变三个阶段。整个研究时期,相关论着不多,进展缓慢。该时期出现了学而不厌、启发教学、师生关系、闻道与行道、教学活动史等方面的研究专文,首部传统学习思想研究专着问世,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初步独立。但是,该时期传统教学思想批判性“研究”铺天盖地,比较类研究集中于儒家教学思想与法家教学思想之间的对比。经过对这段时期的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该时期的研究在发展态势上处于踟蹰状态,研究总体“下沉”,但以潜隐的方式继续前行;研究性质逐步走向了异变,在文革时期达到高峰;研究主体的整体学术心态呈现出鲜明的“纠结”特征。第三个时期为1977-2014年的“恢复与发展”时期。该时期研究在“拨乱反正”、“国学热”、“本土化”等因素影响下逐步从恢复走向发展,进而达到相对兴盛。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研究总体上走向独立化与体系化,出版了多部传统教学思想的相关学术着作;二是专题研究“百花齐放”。传统教学目的研究兼有整体与细微,开始延伸到“自然”层面;传统教学过程研究出现多种阶段论,其本质观也渐受重视;传统教学内容研究深入细化,出现总体概述和纵向梳理,阴阳学教学内容受到重视;传统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研究全面繁荣,古代读书法备受关注;教学艺术日渐受到重视,出现了禅宗教学艺术的专门研究;教学主体研究上,教师研究集中于社会地位和德能素质,师生关系研究主题和视角有所拓展。此外,其他方面的专题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三是比较类研究涉及更多主题与人物,开始深入到文化内层。该时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看上去非常繁荣,但这种“繁荣”却令人担忧:其研究论着数量的飙升只是相对于以往研究绝对性的数字增长,这些论着在研究内容上内含大量重复,其所谓内容之丰富并非完全真实,而是具有一定的虚假性,且其研究话语的表达西方化,缺少中国自身话语的运用。纵观百年,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呈现出“高-低-高”的起伏态势,研究从“教育藏匿”走向“教学独立”,研究从重于“教学”走向偏重学习,研究从重于事实叙述转向重视问题评论,研究从思想本身走向文化内层。百年里,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重复性研究较多,许多主题未能拓展细化;研究地位边缘化,传统教学思想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研究材料挖掘不够,原始材料与外延材料忽缺;研究视角与方法依然狭窄,难以对传统教学思想做到客观审视;研究话语他者化和政治化,非科学性显着。鉴于此,我国传统教学思想未来研究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努力:注重已有成果的学术梳理,挖掘原始典籍之教学本意,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学话语,加强研究视角与方法的多维运用,强调中外教学思想的融合创生。

张东平[3](2010)在《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如同中国法制的近现代化是“西学东渐”一样,监狱行刑制度的近现代转型很大程度上也是西方行刑文化移植的结果。在全新的行刑思潮的引领下,身体刑向自由刑的移位、教育刑对威慑刑的颠覆成为近代监狱行刑变革最突出的表征。这场触及刑罚灵魂的深刻变革标志着中国传统行刑体系的解体和现代行刑模式的确立。无论民国北京政府时期还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监狱行刑,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扬弃着清末行刑变革的成果,行刑感化主义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保持了较好的延续性,并基本奠定了现代监狱教育的主体格调。梳理和研究近代监狱的感化教育,不仅可为中国监狱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历史的座标,即便对当代监狱教育亦不乏启迪。论文共分为导论、主文和结语三大部分,其中主文包括七章内容。导论部分界定了有关概念的理解及用意。之所以将近代监狱行刑定位于“感化教育”,是因为“感化”凸显了近代狱制的典型特征。从晚清官员的游历记述,到民国监狱学的昌盛,再到感化教育的专门研究,行刑感化教育在近代的学术价值逐步彰显。而现代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多半包容在监狱史学之中,国内尚未见有专门而系统的研究。第一章在回顾中国古代行刑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清末监狱行刑方式的转型。在报复刑与威慑刑的主导下,古代监狱旨在苦辱与惩戒。尽管古代行刑不乏礼义教化,也出现过圜土制或耻辱刑的感化悔过观,但其绝非古代刑狱的全貌。近代监狱改良是在西方行刑观的冲击下被迫启动的,刑罚近代化与治外法权成为狱制革新的重要动因,随之而来的则是监狱行刑在观念、机构、立法、管理及狱吏等领域的一系列转型。民国以后,教育刑思潮成为引领行刑变革的主流,这一时期的治狱理念受西方行刑学的影响更深刻、更持久,监狱行刑宗旨不仅仅出于保护社会的需要,其着眼点更是放在罪犯矫治上。本章还从社会学、人性论、犯因性的视角论证了监狱感化教育的哲学基础。第二章考察了近代监狱的作业制度。近代监狱的行刑感化典型地体现在劳役、教诲和教育三方面。作业劳役旨在授以监犯职业技能,不仅可预防再犯,强健身心,而且有道德改化的功用,因而其成为监狱立法的重要内容。监狱作业是近代教育刑的衍生,其作为感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与古代囚徒的强制苦役不可同日而语。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还出现了外役监及移垦作业。鉴于旧监作业不力,司法当局曾颁布大量法令予以督饬。在抗战时,作业生产的功能被有意放大,并被要求配合军需。监狱作业虽几经厉行强化,但其开办规模与成绩仍未达到官方预期。除运营不善及经费不足等因素外,作业法令的执行不力亦是重要原因。近代监犯劳役与其说是促其感化,不如说更注重作业的经济收益,由此不免背离了作业制度的初衷。第三章阐析了近代监狱的教诲制度。监狱教诲即道德教育,是近代教育刑的显着表征。事实上,教化分为教诲与教育,教诲着重于道德熏陶,教育则着重于知识灌输。民国监狱的基本立法优先确立了教诲原则,教诲往往比教育更受重视。在司法训令的整饬下,监狱教诲渐渐步入正轨,也多少显现出一定实效。不过,教诲多集中在新监实施,旧监所大多因陋就简,教诲几成空谈。值得一提的是,近代监狱的宗教教诲是一股很强势的力量。近代司法当局确信宗教改悔的作用,通过监狱法令赋予囚犯一定限度的宗教信仰自由。然而,与其说是突出宗教教诲的感化功效,不如说是藉此为囚犯寻求一种虚幻的精神寄托,而使之安心服法。尽管近代监狱的教诲观念已固定化,且注重个别教诲,却仍难以回避覆盖面狭窄、法令执行不畅以及教诲方法本身的弊病。第四章讨论了近代监狱的教育问题。监狱教育对行刑感化不可或缺。智育与德育皆为教养要素,教诲与教育其名虽异,却相辅相成。监狱教育具有犯罪预防与矫治的双重功效,既可视为一种特殊的民众教育,又相当于学校教育的延伸与补充。近代监狱教育的内容较为广泛,教育时间、科目、教材、方法及考核等构成了监狱教育制度的主体。近代监狱法令赋予囚犯一定的阅书自由,并明令监狱附设图书馆,有的监狱还发行了出版物,这对感化教育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一些训令的出台充实了监狱教育,囚犯教育不仅限于普通监狱,还扩展到了军人监、外役监及看守所,并呈现出注重党义和军事训练的特点。到民国后期,监狱教育的理念已比较成熟,部分监狱的教育凸显出一定成效,但监狱教育仍存在法令不遵、普及率低、经费受限等问题。第五章阐述了近代监狱的师资制度,主要分析了教诲师与教师的选任资格、职责与考核、督导与配置等问题。在近代监狱中,教诲与教育师资的匮乏始终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尽管司法当局三令五申要求改善师资,事实上却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感化教育的日益重视,教诲师与教师的地位有所提高。从狱吏的官等和薪俸看,教诲师的地位始终要优于教师。由于教诲师与教师联系极为密切,本章从师资编配、年龄分布、薪俸待遇、资历及工作报表五个方面对教诲师与教师进行了比较,以明晰全国新监教诲师与教师的实际工作状态。在此基础上,引申论述了近代监狱的人才支持问题。民国政府相当重视监狱人才的培养与训练,其倡行的人才储备策略以及“有治人而后有治法”的法理思维至今犹不失借鉴意义。第六章梳理了近代少年监与感化院的教养制度。少年犯有特殊的身心特点,其行刑处遇有别于成年犯。少年监是狱制改革的产物,其创设本身即是行刑感化主义的外显。近代少年感化的理念不仅明确载入监狱立法,而且突出地表现在专门少年监中。尽管民国时期少年司法保护逐渐由制度趋向实践,司法当局亦有少年监建设的宏伟规划,但其实际开办规模仍属有限。近代感化院的教养模式同样是少年感化的典型体现。感化院纯系感化组织,是一种类似学校的特殊教化机构,其初创于清末民初,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成为重要的保安处分执行处所。在狭义上,感化院专门针对不良少年的感化教育而设,但一些特殊的教养机构也冠以“感化”之名。以感化教养为宗旨的近代少年监与感化院,成为少年司法保护的最早尝试。第七章是对近代监狱感化教育的整体评析。行刑感化教育始于清末狱制变革,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确立与定制,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得到极大发展。然而,全国监狱的行刑实践却始终未达到理想预期,感化教育的理想与现实呈现明显反照。这不能不说与狱制改良的不彻底性、传统行刑文化的阻滞、经费及战乱的拖累,尤其是监狱法令的执行偏差以及屡见不鲜的藐视或玩忽法令有关。与监狱实践相比,行刑理念或许更能体现出现代性和文明性。近代监所的视察监督、感化检验的定量标准以及监狱教育的个别化等表明了感化教育在观念与制度形态上的发达程度。从本质上看,监狱感化教育是可行的,不过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感化”这个变化多端的字眼,在近代中国居于刑罚哲学的核心。近代监狱的感化教育,开创了中国行刑模式的新纪元。它隶属于以促进典范为目的的社会改良规划,是社会现代化机制的一部分。任何一种制度的革新都是思想和观念的接受在前,器物和制度的仿行其后,最后才是社会文化的相应跟进,而文化的滞后往往导致制度推行的重重阻力,这是监狱现代化必须正视的问题。对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给予理性和客观的审视,有助于推进现代的监狱文化。

胡建刚[4](2014)在《论当代中国警务模式之嬗变与重构》文中认为国家和社会对秩序与安全的需求导致了警察制度的产生,它是国家提供安全服务和控制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和公共安全的保障之必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公民社会的发育、民主进程的加快和加入世贸组织的经济一体化,我国社会结构和公民生活的形态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社会阶层高度分化、异质性意识形态不断扩大、文化价值观的多元裂变、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网络世界虚拟性的交往互动,同时风险社会的到来引发新的安全不确定性。管制型警务模式以及工具理性主义的话语体系已经难以从容应对当下社会治安新的变化。有鉴于此,本项研究致力于构建警务模式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据此展开论证,进而提出推进警务改革路径与对策,以期为推动中国警务模式创新尽绵薄之力。由于公共警务资源的稀缺性,除了政府部门,还有市场组织和社会机构,它们共同在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安全和秩序。警察不可能对社会组织和成员个体性的所有安全需求予以满足,这就需要政府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来供给警务进行补充,在这样的理念下,警务区分为公共警务和私域警务两大类,公共警务主要由警察供给,私域警务则由保安服务公司和社会志愿者供给。警察集中警力做好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和追诉犯罪的工作,保安服务公司和社会志愿者在满足社会成员个体化的安全消费和社区治安防范的同时,同样也承担部分公共秩序的维护,是公共警务供给的来源之一。本研究主要探讨如下问题:一是警务模式嬗变与演化轨迹;二是构建警务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从服务型政府的视角,提出服务型警务的内涵、价值目标、运行机制;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结构理论、新制度主义、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探讨服务型警务的结构、多元化供给的概念、现实背景和路径选择;三是服务型警务的制度供给和社会化的视角,构建关于公共警务和私域警务概念、各自承担的职责任务、运行范围、价值目标、制约因素、动力机制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四是中国语境下实施服务型警务模式的现实背景、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本项研究具有四方面的主要意义:(1)有助于丰富警务研究的理论体系。通过对警务的历史与现实、职能与目标、运行与作用、比较与借鉴、背景与机遇、机制与演化的规范分析和科学论证,构建警务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服务型警务模式理论体系打下基础。(2)有助于探索适应中国现实需求的警务模式的科学内涵与构成要素。深入考量服务型警务之核心理念与运行机制,为中国警务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增强警务改革理论的成熟性和权威指导性。(3)有助于揭示推进中国警务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深入分析警务模式嬗变的价值目标以及当前警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等,彰显服务型警务时代诉求的紧迫性,以引起有关方面对推动警务改革的重视。(4)有助于探求中国服务型警务发展的推动路径,促进中国警务改革的发展。通过对当前中国服务型警务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厘清中国服务型警务发展的动力与瓶颈,为推动中国警务模式创新找准突破口,为中国警务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以下四点:(1)警务内涵的四个属性。警务活动同时并存有政治性、法律性、专业性和社会性四种属性。警务行为的结果,都是这四种属性一定比例的调和的产物,只不过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国家的警务构成的比例存在差异。(2)西方警务模式的嬗变和演化逻辑。西方警务模式历经统治型警务模式、管理型警务模式和服务型警务模式三个阶段和“职业性主导”、“专业性主导”、“合法性主导”、“快速反应机制主导”和“服务与权变主导”五个演进时期。(3)服务型警务的建构逻辑。警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生产,这种定位要求警察的核心职能与边缘职能相分离,其中边缘职能向市场和社会转移。(4)中国服务型警务建构的路径选择。中国警务压缩的演化历程造成多种理念和多种警务模式并存的局面,形成“集合性”的警务特征,该集合体不仅涵盖西方警务历次演进的警务模式成分,还夹杂古代社会的非正式警务的路径依赖性和走群众路线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国服务型警务模式的建构推进。唯有进行宪政理念的警察权重构、立足多中心治理框架下警务的社会化供给和实施行政伦理主导下的警务运行监督机制等综合行动,方能完善我国服务型警务的实现。本项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上,从新制度经济学和制度变迁的视角对警务模式创新展开研究。第二,研究方法上,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服务型警务的概念、内涵、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架构。第三,理论研究上,将当代公共管理的若干核心理念,如政府、市场与社会三元结构理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等具体运用到服务型警务模式的研究,积极探索适应中国社会背景的本土化警务建构的路径与对策。由于本人学识的局限性以及警察制度领域的复杂性,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1)主要对服务型警务进行了宏观性的理论建构,对服务型警务运行机制的研究只限于定性研究,未做量化研究。(2)对于我国服务型警务建设的动力机制和阻力瓶颈的研究也主要限于规范分析和定性研究,而对各相关主体的意愿和动力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和实证研究。(3)对警务市场化供给的方式、规制等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于鹏飞[5](2012)在《认识与反思:近三十年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史》文中研究说明劳动教养制度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话题,其在政治话语掩盖下已经存活了50多年。当我国在国家层面踏上法治国家征程,将人权保障写入宪法,在刑事法领域确立了罪行法定、无罪推定等原则,且法律体系日趋完备的背景下,有关劳动教养制度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愈加显现。劳动教养制度理论涉及的法学学科门类齐全,包括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犯罪学等。近三十年来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发展历程,学术成果丰富,形成了不同法学门类的理论、主张及观点,这些研究蕴含着不同的学术思想,对于认识与检讨劳动教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近三十年来有关劳动教养制度的研究成果上千篇,然而关于其研究的学术成果却没有做过系统的学术梳理,以至于后来者对于劳动教养研究学术成果的了解不免陷于零散、甚至常常语焉不详。究竟对于劳动教养制度应采取什么样的学术立场,需要全面梳理近三十年来劳动教养学说的历史,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分析提炼。本文正是对劳动教养制度研究近三十年来的学术成果做一学科梳理,述其概要,以方便后学,同时做出展望,以激励来者,以进一步推进我国法治化的进程。本文的篇章结构是建立在归纳分类基础上的,由导论与主体两个部分组成,主体部分共计五章,具体如下:导论,属于本文的点题之作,主要是对本文的写作目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对有关劳动教养制度的研究进行了学术回顾,并对劳动教养、研究史的概念和含义进行介绍和界定,以为本文起到提契作用。第一章,劳动教养制度研究概述。近三十年来的劳动教养制度研究论着达上千篇,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研究具有不同的特点。本章通过对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回归学术性后近三十多年来研究的历史发展概述,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研究观点与主张进行了系统的归类、梳理与分析,以准确清晰的认识劳动教养制度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对整个学术研究进行总体回顾评析。第二章,劳动教养制度基本理论研究。劳动教养制度研究自恢复时期以来,其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分歧与争议,不同部门学科论者针对其性质、适用与存废进行了观点交锋与讨论。本章对各不同观点与主张进行了分类阐述,并对其进行了评析与考察,以使对制度本身与制度研究有总体的认识。第三章,劳动教养制度的实体改革研究。多年来,随着法律体系的日趋完备,有关劳动教养制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问题已经成为不能回避的话题。为将劳动教养制度纳入法制框架,论者提出了不同的实体改革方案。本章即是对不同论者提出的劳动教养实体改革方案进行学科归类梳理,并进行评述。第四章,劳动教养制度的程序改革研究。广义上的劳动教养制度程序包括审批、执行与监督,均存在着明显弊端,特别是劳动教养的审批程序,违背基本的法治原则。如何使得劳动教养制度程序法治化,成为论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本章对论者提出的劳动教养司法化与行政化审批改革方案、劳动教养执行与监督的改革完善建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第五章,有关劳动教养制度研究的几个问题。研究具有学术上的继承与关联性,特别是对于劳动教养这一从创立之初便界定在政治范畴内的制度,对其政治特殊时期研究的回顾可以了解劳动教养研究的发展变化。本章不仅对1979年以前有关劳动教养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析,还对劳动教养的替代制度——违法行为矫治法的研究进行了跟踪分析,最后对整个研究历程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上的不足与缺憾,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奇[6](1993)在《劳改理论研究繁荣的标志——祝贺《犯罪与改造研究》月刊出版》文中提出 得悉《犯罪与改造研究》双月刊将改为月刊,作为这份侧重于劳改专业理论研究刊物的老读者,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当然,对于所有关心和致力于我国犯罪学和劳动改造学研究的同志,对于所有劳动改造罪犯工作的实践者,这都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司法部预防犯罪与劳动改造研究所的这一举措,正是近十年来我国预防犯罪和劳动改造罪犯领域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结果,是我国劳改理论研究日趋繁荣的标志。月刊的出版,为这一领域

许晨,李延国[7](2013)在《再生之门》文中提出编者的话:本刊本期隆重推出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再生之门——中国式监狱探秘》,作品披露大墙内鲜为人知的罪与罚、刑与法、人生与兽性的博弈、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东西方法律思想之比较。其中有从劳改队到监狱的历史变迁,有监狱人民警察与服刑罪犯斗智斗勇、再铸灵魂的传奇故事,有身为省长、市长的高官沦为"阶下囚"的心路历程,也有外国同行参观中国监狱的感慨。读来惊心动魄、发人深省。两位作家都是国内着名的报告文学作家,其作品《在这片国土上》、《中国农民大趋势》、《人生大舞台》、《居者有其屋》等等,都曾获得过多种文学奖项。

张荆,翟英范[8](2016)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事业的奠基人(上篇)——郭翔先生追忆张黎群老先生访谈》文中研究说明张黎群老先生是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事业的奠基人,是创立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首任会长,是我国犯罪学研究的推动者和领导者。张黎群老先生已于2003年仙逝,我们追忆访谈张黎群老先生,得到了我国老一辈犯罪学家们的盛赞和支持,特别是和张黎群老先生一起推出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长期共同为我国青少年犯罪研

初清华[9](2006)在《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6-1987年间的“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既是建国后以“革命文学”为基点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与1990年代以来兴起的“私人化”写作和日益繁荣的通俗文学之间的中转站,同时也延续了“五四”新文学传统,把曾经被人为割断其知识谱系的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内在地联系起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和讨论的出现与此不无关联。当然,中西文化冲突,仍然是这一时期文学形态形成的重要背景。但从当时的文学批评和1990年代以来对这一阶段的文学研究情况来看,对这一时期文学的认识,大都还局限在“文学-政治”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更多地着眼于描述文学寻求自主性、脱离政治束缚的过程以及采取的策略,关注其“断裂”性意义,割裂了新时期文学的整体面貌。选择知识社会学为研究视点,主要是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和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两种理论,从共时性“实场”(文学场域中的知识生产、传播、消费体制和过程)和历时性“虚场”(不同文学话语的知识谱系)两个纬度,来重新“想象”并试图结构出更为完整、线索清晰的新时期文学场域。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考察新时期文学实场的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的形成,共分三章。在“文革”文学到“新时期文学”的体制转变过程中,“天安门诗歌”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事件,其中显示出“人民”话语的力量,并使之成为新时期文学场域中可与文学知识分子话语、国家意识形态性革命文学话语相抗衡的重要一元。而1979-1980年间复刊和新创刊的大量文学期刊,以及科协、公安法制部门创办的知识普及性通俗读物等,由于编辑的文学观念和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其发稿倾向大致可分为三类:国家意识形态文学、知识分子写作与通俗文学,1980-1982年间《时代的报告》与《文艺报》的较量就是文学界、知识界发生分化的集中表现,这也影响到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知识形态。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新时期文学政策也根据创作实际不断做出相应调整:1980年《人民日报》肯定了“文学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可谓“政治-文学-人民”三元文学体制初步形成的一个标志;1982年《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修订本发表,以及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表明,新时期文学政策主要是采取通过加强出版体制改革来管理文学事业的间接手段,而不再是直接干预文学创作,读者对于文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李景余[10](1999)在《漫话监狱劳教期刊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来,我国监狱劳教期刊的出现乃至蓬勃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监狱劳教事业的长足发展;同时表明各级领导及广大干警理论观念的增强和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笔者从事此类期刊编辑工作多年,深感有必要粗略地梳理一下它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从中或许能够获得有益的启示。一、监狱劳教期刊适应形势要求,应运而生监狱劳教期刊在"文革"前基本没有,"文革"中更不可能有。这一新事物出现在80年代中期,产生于改革、开放的年代。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成因,总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气候和土壤。人们熟知,

二、劳改理论研究繁荣的标志——祝贺《犯罪与改造研究》月刊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劳改理论研究繁荣的标志——祝贺《犯罪与改造研究》月刊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监狱学史研究 ——清末以来的中国监狱学术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提要
导论:动机、方法和结论
第一章 清末监狱学(一)(—— 190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统的监狱观念与知识
    第三节 清末文化危机与学术转向
    第四节 西方监狱印象的输入
    第五节 监狱改良动机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清末监狱学(二) (1911—— 191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清末监狱学的初生
    第三节 沈家本的监狱学思想(上)
    第四节 沈家本的监狱学成就(下)
    第五节 小河滋次郎与中国监狱学
    第六节 区枢等人对小河滋次郎监狱学的译介
    第七节 涂景瑜的监狱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监狱学(一) (1912——1927)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元增的监狱学贡献
    第三节 王树荣等人的外国狱制译述与研究
    第四节 朱紫垣的监狱学研究
    第五节 民初的监狱改良调查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监狱学(二) (1928——)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赵琛的监狱学研究
    第三节 孙雄的监狱学研究
    第四节 芮佳瑞的监狱学研究
    第五节 李剑华的监狱学研究
    第六节 附论:1949 迄今台湾地区的监狱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中国监狱学(一) (1949——1978)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新中国监狱学诞生的历史条件
    第三节 新中国监狱学的初期特征
    第四节 前三十年监狱学状况述评
    第五节 附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法讲义》简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中国监狱学(二) (197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政治的转变与监狱学的复生
    第三节 新中国监狱学的特定形态:劳改学
    第四节 从劳改学到监狱学:理论轨迹(上)
    第五节 从劳改学到监狱学:理论轨迹(下)
    第六节 开放时代的中国监狱学:交流与嬗变
    本章小结
附录
    一、附录1:中国监狱学主要着述目录
        1-1、1911 年前传统监狱学要目(5 种)
        1-2、1901-1911 年清末监狱学要目(24 种)
        1-3、1912-1927 年民国监狱学要目(19 种)
        1-4、1928-1949 年民国监狱学要目(48 种)
        1-5、1950-2002 年民国(台湾)监狱学要目(24 种)
        1-6、1949-1978 年中国(大陆)监狱学要目(6 种)
        1-7、1979-2004 年中国(大陆)监狱学要目(203 种)
    二、附录2:其它参考文献
    三、附录3:中国监狱学若干着作或教科书“章节目录”选辑(17 种)

(2)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一) 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 我国教学改革立足“本土根基”的实践需要
        (三) 中国特色教学理论构建与形成的应然选择
        (四) 中华民族教学自信培育与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的基本现状
        (一)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的发展概况
        (二)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的内容梳理
        (三)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沉寂与兴起:1912-1949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沉寂--兴起--微弱延续
        (一) 清朝晚期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开端
        (二) 1912-1927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沉寂
        (三) 1928-1942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兴起
        (四) 1943-1949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微弱延续
    二、研究的主要进展:专题研究初兴·表层对比·史观多样
        (一) 传统教学目的研究:零散性地阐释“闻道”和“育人”
        (二) 传统教学原则方法研究:整体相对繁荣与学法研究初步显现
        (三) “边缘化”教学专题研究:简要探讨中潜含着较大发展空间
        (四) 比较类研究:追求民族教学自信下的“表层对比”
        (五) 研究视角:史观解读的多样与其他视角的缺乏
    三、研究初步兴起之反思
        (一)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基本藏匿于教育思想研究之中
        (二)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主要在教育史领域中展开
        (三)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大多为解读性研究
        (四) 传统教学思想与外国教学理论研究难以融合
第三章 缓行与异变:1949-1976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 1949-1955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冷落
        (二) 1956-1965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缓行
        (三) 1966-1976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异变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专题研究细化·首着问世·儒法比较
        (一) “元素性”研究状况:从“整体观照”走向“专题细化”
        (二) 研究初步独立的标志:首部传统学习思想研究专着问世
        (三) 研究异变集中表现:传统教学思想批判性“研究”铺天盖地
        (四) 比较类研究之转向:儒与法教学思想比较“研究”最受关注
    三、研究缓行异变之省思
        (一) 研究发展之基本态势:踟蹰
        (二) 研究性质之变化状况:异变
        (三) 研究主体之学术心态:纠结
第四章 恢复与发展:1977-2014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恢复--发展--兴盛
        (一) 1977-1983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恢复
        (二) 1984-1996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发展
        (三) 1997-2014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兴盛
    二、研究的主要进展:独立化·百花齐放·文化内层
        (一) 研究走向独立化与体系化,多部研究着作诞生
        (二) 教学目的研究兼顾整体与细微,延伸到“自然”层面
        (三) 教学过程研究出现多种阶段论,教学本质观引起注意
        (四) 教学内容研究深入细化,出现纵向梳理和阴阳学研究
        (五) 教学原则与方法研究全面繁荣,读书法备受关注
        (六) 教学艺术日渐受到重视,出现禅宗教学艺术专门研究
        (七) 教学主体关系研究视角拓展,教师地位和德能颇受重视
        (八) 比较类研究涉及更多主题与人物,开始深入文化内层
    三、研究兴盛繁荣之忧思
        (一) 总体繁荣景象之简要描绘
        (二) 数量飙升之思:绝对与相对
        (三) 内容丰富之思:真实与虚假
        (四) 研究话语之思:西方与中国
第五章 特点与趋势: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总体论析
    一、纵向观照: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嬗变的主要特点
        (一) 研究呈现出“高-低-高”的起伏态势
        (二) 研究从“教育藏匿”走向“教学独立”
        (三) 研究从重于事实叙述转向重视问题评论
        (四) 研究从重于“教学”走向偏重学习
        (五) 研究从“思想本身”走向“文化内层”
    二、横向反思: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重复性研究普遍,许多主题未能深入细化
        (二) 研究地位边缘化,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
        (三) 研究材料挖掘不够,原始和外延材料忽缺
        (四) 研究视角与方法依然狭窄,难以客观审视
        (五) 研究话语他者化与政治化,非科学性显着
    三、未来展望: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发展的应然趋势
        (一) 清思待进------注重已有成果的学术梳理
        (二) 返璞归真------努力挖掘材料的教学本意
        (三) 话语重构------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学话语
        (四) 立体透视------加强视角方法的多维运用
        (五) 融合创生------强调中外思想的有机结合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3)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概念的界定
        (一) “监狱”的理解
        (二) “感化”的用意
    二、学术研究回顾
        (一) 近代学术研究
        (二) 现代学术研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填补国内研究领域空白
        (二) 见证中西行刑文化交融
        (三) 中国监狱现代化的启示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行刑变革
    第一节 中国古代狱制形态
        一、古代行刑的特点
        二、古代监狱的性质
        三、古代的教化观念
    第二节 刑罚近代化与监狱改良
        一、西方的行刑感化
        二、监狱改良的动因
        三、先进狱制的考察
    第三节 清末监狱制度的转型
        一、行刑观念的转型
        二、监狱机构的转型
        三、监狱立法的转型
        四、狱政管理的转型
        五、监狱官吏的转型
        六、行刑转型的考察
    第四节 教育刑思潮与行刑感化
        一、教育刑的源流
        二、教育刑的构成
        三、行刑感化理论的倡导
        四、感化教育的学理基础
        五、感化主义的立法表现
第二章 近代监狱的作业制度
    第一节 监狱作业的理论
        一、作业劳役与感化
        二、作业劳役的性质
        三、作业劳役的立法
    第二节 监狱作业的模式
        一、作业范围与时间
        二、作业种类与分派
        三、作业收入与基金
        四、作业定额与考核
        五、作业管理与纪律
        六、作业工师
        七、作业运营与经理
        八、作业利润
        九、外役监与移垦
    第三节 监狱作业的推行
        一、旧监作业的督饬
        二、战时作业的扩充
        三、战后作业的强化
    第四节 监狱作业的考察
        一、作业的覆盖状况
        二、作业不力的原因
        三、作业功能的错位
第三章 近代监狱的教诲制度
    第一节 监狱教诲的理念
        一、监狱教诲与感化
        二、监狱教诲的立法
    第二节 监狱教诲的模式
        一、教诲内容
        二、教诲种类
        三、教诲时间
        四、教诲词
        五、教诲方法
        六、教诲场所
        七、教诲改进
    第三节 旧监所的教诲
        一、旧监所遇囚状况
        二、旧监师资的缺失
        三、各地旧监的教诲
    第四节 监狱的宗教教诲
        一、宗教感化的渊源
        二、宗教忏悔的推崇
        三、宗教教诲的立法
        四、宗教教诲的发动
        五、宗教教诲的效果
    第五节 监狱教诲的考察
        一、监狱教诲的特点
        二、监狱教诲的不足
第四章 近代监狱的教育制度
    第一节 监狱教育的根据
        一、监狱教育与感化
        二、监狱教育的定性
        三、监狱教育的立法
    第二节 监狱教育的模式
        一、教育范围
        二、教育时间与科目
        三、教育教材
        四、教育方式与方法
        五、教育考核
    第三节 监狱图书馆与出版物
        一、监狱图书馆
        二、监狱出版物
    第四节 监狱教育的扩充
        一、监狱教育的整顿
        二、监狱教育的扩展
    第五节 监狱教育的考察
        一、监狱教育的特色
        二、监狱教育的实效
        三、教育理念的成熟
        四、监狱教育的评析
第五章 近代监狱的师资制度
    第一节 教诲师与教师的选任
        一、监狱教诲师
        二、监狱教师
    第二节 教诲师与教师的督导
        一、教诲师资的匮乏
        二、教诲师与教师的督查
    第三节 教诲师与教师的地位
        一、教诲师与教师的官等
        二、教诲师与教师的津俸
    第四节 新监教诲师与教师的比较
        一、教诲师与教师的编制
        二、教诲师与教师的年龄分布
        三、教诲师与教师的薪俸待遇
        四、教诲师与教师的资历
        五、教诲师与教师的报告及报表
    第五节 感化教育的人才支持
        一、近代狱吏的不良素质
        二、近代狱吏的培养与训练
第六章 近代监狱的少年感化制度
    第一节 少年监
        一、少年犯的特殊处遇
        二、近代少年监的创设
        三、少年感化立法
        四、少年监的感化教养――以山东少年监为例
    第二节 感化院
        一、少年感化与感化院
        二、近代感化院的创设
        三、感化院的教养制度
        四、特殊的感化院
        五、感化院模式的考察
第七章 近代监狱感化教育的考察
    第一节 感化教育的评析
        一、感化教育的观感
        二、感化教育的瓶颈
    第二节 感化教育的启示
        一、监所教育的视察监督
        二、感化检验的定量标准
        三、行刑个别化的原则
        四、感化教育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4)论当代中国警务模式之嬗变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第三节 论文核心概念解析
        一、警察
        二、警务
        三、警务模式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主要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技术路线
        四、研究个案的选取
        五、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历史回溯: 当代中国警务模式的嬗变
    第一节 中国管理型警务的初创”
        一、从湖南保卫局到巡警署: 模仿西方管理型警务
        二、中国管理型警务在国统区的创设:国民政府“警甲合一”警务模式
        三、中国管理型警务在苏区的创设: 革命根据地“政治型”警务模式
    第二节 当代中国警务模式的演进
        一、管理型警务模式发展的第一阶段:“政治型”警务的延续(1949至 1978年
        二、管理型警务模式发展的第二阶段:“管制型”警务的变革(1979至 2000年)
        三、“服务型”警务模式的肇始(2001年至今)
    第三节 中国警务模式嬗变的契机
        一、社会结构调整:中国警务模式演化的基础
        二、市场经济变革:中国警务模式变迁的催化剂
        三、政府体制改革: 中国警务模式演进的压力
    第四节 中国转型时期警务模式变革的动因
        一、执法环境: 中国转型时期异常严峻的治安生态
        二、内部因素: 中国警务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外部因素: 世界警务不断改革与创新
第二章 案例论析: 国内若干警务创新的实践
    第一节 新乡“局所合一”的警务改革
        一、减少层级:警务结构的扁平化
        二、四警合一: 警务职责的整合
        三、服务民生: 警务职能的前移
    第二节 镇江“大巡防”警务改革
        一、大巡防格局: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
        二、弹性工作制: 警务效能的提高
        三、契约化保险联防: 警务运行机制的市场化
    第三节 湖州“民意导向”警务改革
        一、警务广场: 建立警察、传媒及民意的互动机制
        二、电子政务: 建设服务型警务的突破口
        三、信息公开: 实现阳光警务的关键
    第四节 成效与反思
        一、“集合式”警务的现实与无奈
        二、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发展的瓶颈
        三、服务型警务建设的障碍
第三章 境外警务实践的考察
    第一节 西方两大警察体系的渊源
        一、大陆派警察体系的萌芽
        二、海洋派警察体系的兴起
        三、西方两大警察体系演化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 西方警务现代性的发轫
        一、从镇压者到宝贝型警察: 务职业性的开始
        二、政治化与反政治化的博弈: 向专业性道路的警务
        三、快速反应的警务机制: 就警察的机动性
        四、合法性的缘起: 变警察的亚文化
    第三节 西方警务后现代性的思辨
        一、社群主义的归宿: 向社区警务的哲学基础
        二、决策与执行的重组: 中与分权的对立与统一
        三、合作与共治的: 察边缘职能的剥离
        四、市场治理机制: 务私有化与竞争的理念
        五、迈向新秩序: 察权由社会分享
第四章 中国警务模式重构: 设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的回应
    第一节 当代公共管理的若干核心理念及其在本研究的论析
        一、从一元到多元:政府、市场与社会之交集、互动与制衡
        二、从矛盾、冲突到合作共治: 种力量与机制的均衡
        三、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四、外部性理论
    第二节 公共管理范式的转换与服务型政府的出现
        一、从统治、管理走向服务: 共管理演进的逻辑与范式转换
        二、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
        三、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第三节 公共管理范式转换对应的警务模式
        一、统治行政范式下的警务模式
        二、管理行政范式下的警务模式
        三、服务行政范式下的警务模式
第五章 建构基于公共安全供给的服务型警务模式
    第一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建构的逻辑
        一、警务属性的现代定位: 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视角
        二、警务目标重组: 核心职能与边缘职能的分离
        三、警务结构调整: 层级减少与扁平化
        四、警务功能转移: 趋向社会化与市场化
    第二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建构的可行性
        一、核心理念之源泉: 民主制的参与和协商
        二、动力机制: 共利益的共享性
        三、政治空间: 政府角色转换
        四、时代背景: 公共领域的拓展与公共精神的弘扬
        五、社会基础: 市场和第三部门的成长
    第三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建构的价值取向
        一、效率与正义的权衡
        二、权力与权利的制衡
        三、管理与服务的均衡
        四、秩序与自由的平衡
        五、合作与共治的连衡
    第四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的概念、内涵与运行机制
        一、服务型警务模式的概念
        二、服务型警务模式的内涵
        三、服务型警务的运行机制
第六章 建构服务型警务的路径之一: 重构基于宪政平台之警察权
    第一节 宪政理论中的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
        一、自由主义: 从霍布斯、洛克、卢梭到孟德斯鸿
        二、国家主义: 从马基亚维利、让·布丹到黑格尔
        三、公民社会的崛起: 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对立统一
        四、和谐理念: 本研究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宪政理念下警察权与公民权的辩证关系
        一、宪政基本思想
        二、警察权与公民权的内涵解析
        三、宪政理念下警察权与公民权的重新定位
        四、宪政框架下警察权属性的嬗变
    第三节 宪政理念下警察权构建的原则
        一、分权原则: 警察权配置的制衡性
        二、比例原则: 警察权运用的合理性
        三、公共原则: 警察权行使的正当性
        四、程序原则: 警察权运行的合法性
        五、司法控制原则: 警察权监督的效能性
第七章 建构服务型警务模式的路径之二: 实现多中心治理框架下警务的多元化供给
    第一节: 多中心治理理论
        一、多中心理论的假设
        二、多元化警务主体的培育
        三、多中心秩序的优势
    第二节: 公共安全服务社会化供给的建构
        一、警务的市场供给
        二、警务的社区供给
        三、警务服务的自愿者
    第三节: 警务运行多重协调机制的完善
        一、多元化警务供给的潜在问题
        二、政府警务规制对多元化警务供给的调节
        三、区域之间合作警务协调机制
第八章 建构服务型警务模式的路径之三: 完善行政伦理主导下的警务运行的自律与他律
    第一节 行政伦理与警察伦理
        一、公权力的伦理解析
        二、行政伦理的现代精神
        三、警察伦理的评价要素
    第二节 警察行为的异化及其矫正
        一、亚文化: 警察行为异化的表象
        二、权力寻租: 警察行为异化的动因
        三、投诉与问责: 警察行为异化的矫正
    第三节 警务运行自律与他律的完善与强化
        一、道德内化: 警察行为自律的保障
        二、多元监督: 中国警务外部控制的基本结构
        三、绩效考核: 警务运行质量的评定
        四、司法问责: 警务运行控制的保障
第九章 结语: 警务模式未来的发展
    一、警务社会属性的必然走向
    二、风险社会警务的多元诉求
    三、多元治理下的警务协同
附录 当代中国警务的演进
参考文献
后记

(5)认识与反思:近三十年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本文的写作目的
    二、 劳动教养
    三、 关于研究史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劳动教养制度研究概述
    第一节 劳动教养制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 劳动教养制度研究恢复时期
        二、 劳动教养制度研究调整时期
        三、 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发展时期
    第二节 劳动教养制度研究总体评析
        一、 劳动教养制度研究的形式扩张
        二、 劳动教养制度研究的方法演进
        三、 劳动教养制度研究的实质变化
第二章 劳动教养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节 劳动教养的性质
        一、 劳动教养行政强制措施说
        二、 劳动教养行政处罚说
        三、 劳动教养保安处分说
        四、 劳动教养难以定性或兼具多种性质说
        五、 劳动教养性质不同观点的评述
    第二节 劳动教养的适用
        一、 劳动教养适用的对象与范围
        二、 劳动教养的期限
        三、 劳动教养的法律依据及其冲突
        四、 劳动教养适用研究的评述
    第三节 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
        一、 劳动教养保留论
        二、 劳动教养废除论
        三、 劳动教养存废的评述
第三章 劳动教养制度的实体改革研究
    第一节 劳动教养行政处罚化
        一、 改革和完善劳动教养委员会模式
        二、 建立以公安机关为主体的劳动教养模式
        三、 行政机关行使、办案与审批分离的方式
        四、 劳动教养行政处罚化论的评述
    第二节 劳动教养刑法化
        一、 劳动教养刑罚化
        二、 劳动教养轻罪化
        三、 劳动教养作为非刑罚方法
    第三节 劳动教养保安处分化
        一、 保安处分概述
        二、 劳动教养保安处分论
        三、 劳动教养保安处分化质疑论
        四、 劳动教养保安处分化论的评述
    第四节 劳动教养适用对象分别处理
        一、 刑法学者关于劳动教养分类处理的主要观点
        二、 储槐植教授有关劳动教养改革的理论观点
第四章 劳动教养制度的程序改革研究
    第一节 劳动教养程序行政化
        一、 半司法程序方式
        二、 完善现行的劳动教养委员会
        三、 司法行政机关行使审批权
    第二节 劳动教养程序司法化
        一、 劳动教养司法化的必要性
        二、 劳动教养程序司法化模式
    第三节 劳动教养的执行
        一、 劳动教养执行中的问题
        二、 劳动教养执行的改革与完善
        三、 执行模式改革建议的比较
    第四节 劳动教养的法律监督
        一、 劳动教养法律监督的界定与分类
        二、 劳动教养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
        三、 劳动教养法律监督的改革与完善
        四、 劳动教养法律监督的评述
第五章 有关劳动教养制度研究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1979 年以前有关劳动教养制度的研究
        一、 研究的基本概况及原因分析
        二、 主要研究成果的梳理
        三、 有关研究的总体评述
    第二节 关于《违法行为矫治法》的研究
        一、 《违法行为矫治法》的立法情况
        二、 有关《违法行为矫治法》研究的总体分析
        三、 《违法行为矫治法》研究成果及评述
    第三节 劳动教养制度研究的成就、不足与展望
        一、 劳动教养制度研究之成就
        二、 劳动教养制度研究之不足
        三、 劳动教养制度研究之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7)再生之门(论文提纲范文)

序章
    人类监狱纵横谈
        第一章杀头不像割韭菜
        1、毛泽东对犯人说话了
        2、劳改队长的传奇
        3、阶级斗争的年代
        4、管人的和被管的
        5、华岗校长的沉浮命运
        6、作家之眸看监狱
        第二章魔鬼之锤敲响了警钟
        1、血光中的壮士
        2、里程碑式的大转折
        3、“三像三心”育新人
        4、“变色龙”表演的悲剧
        5、八千里路云和月
        第三章 文明的求索者
        1、监狱里的特殊学校
        2、化腐朽为神奇的锻造
        3、“一所了不起的监狱”
        4、刻骨铭心的“警醒日”
        5、高高举起的奖牌
        6、与一位老警官的对话
        第四章“适应性”里的人性光辉
        1、监狱新政的探路人
        2、“把犯罪的人当作人”
        3、阳光狱务
        4、监狱长接待日
        5、大墙内的超市
        第五章春风化雨润心田
        1、放下你的屠刀
        2、“脱逃大王”的回家路
        3、三亲工程
        4、三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5、电视直播:现代监狱一日
        第六章雕塑灵魂的人
        1、赶“雷锋大集”
        2、点点滴滴都是情
        3、“痴迷者”的觉醒
        4、斗智斗勇战“冥顽”
        5、十一大协会
        第七章升起你的太阳
        1、一个死刑犯的最后回首
        2、把刑期变学期
        3、又到新春团聚时
        4、北大讲坛上的监狱长
        5、属于你的太阳
        尾章法律的表情

(8)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事业的奠基人(上篇)——郭翔先生追忆张黎群老先生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起草青少年保护法保障合法权益成立青少年研究所提供体制依托
满怀豪情上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所首任所长运筹帷幄引领国家规划重点课题青少年犯罪研究
    链接:郭翔先生《会议纪要》摘记
“清污”行动直指张老学会发展跌入低谷
校场点将知人善任挽救会刊纵横捭阖鹰城会议复苏学会
继往开来充实学会组织众志成城迎接学会振兴
    链接:张黎群会长在1987年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摘要(郭翔先生提供)
        一、这次会议召开的形势和背景
        二、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社会的需要
        三、学会成立以来的主要工作
        第一,开展学科建设。
        1.大规模的调查工作
        2.组织专门班子撰写《中国青少年犯罪学》
        3.一系列有关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
        第二,组织召开了全国性和区域性学术会议。其中主要有:
        第三,支持成立学术机构和学术团体,开展多学科科研活动。
        第四,创办了会刊《青少年犯罪研究》。
        第五,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
        第六,参加了有关方面组织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四、今后学会工作的要点

(9)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重塑新时期文学世界
上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建与三元文学体制确立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新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初现
        第一节 “人民”话语再现文学场
        第二节 文学期刊与场域重建
        第三节 “政治”隐显于“二为”方向中
    第二章 文艺政策、文艺团体与文学体制变革
        第一节 《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中译文的修改与文艺政策重心转移
        第二节 文联、作协与新时期文学领导体制
        第三节 文学群体与新时期文学知识生产-传播体制
    第三章 文化身份与新时期文学界之分化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文化身份差异
        第二节 聚焦《在社会的档案里》
        第三节 “苦恋”风波
        第四节 所谓“十六年”
下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知识谱系
    第四章 尽显风流的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批评中“真实性”原则的演变
        第二节 “知识分子”身份的确证:新时期创作与现实的暧昧关系
    第五章 毁誉参半的浪漫主义
        第一节 隐匿于文学研究中的浪漫主义文学知识
        第二节 “想象”与“抒情”: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第六章 势不可挡的“现代派”文学
        第一节 外国文学研究与“现代派”入场
        第二节 “人”与“语言”: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知识的两个支点
        第三节 理性秩序重建与坍塌:“现代派”文学创作的突破口
    第七章 民间文学与“文人化”:通俗文学迂回入场
        第一节 身份模糊的“通俗文学”在文学整理中悄然入场
        第二节 “传奇文学”、“法制文学”与新故事:新时期通俗文学知识形态
结论 新时期三元文学体制与不同谱系知识话语的“扭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和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详细摘要

四、劳改理论研究繁荣的标志——祝贺《犯罪与改造研究》月刊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监狱学史研究 ——清末以来的中国监狱学术述论[D]. 郭明. 中国政法大学, 2005(05)
  • [2]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D]. 张天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3]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 张东平. 华东政法大学, 2010(05)
  • [4]论当代中国警务模式之嬗变与重构[D]. 胡建刚. 南京大学, 2014(05)
  • [5]认识与反思:近三十年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史[D]. 于鹏飞. 华东政法大学, 2012(11)
  • [6]劳改理论研究繁荣的标志——祝贺《犯罪与改造研究》月刊出版[J]. 李奇. 犯罪与改造研究, 1993(01)
  • [7]再生之门[J]. 许晨,李延国.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3(05)
  • [8]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事业的奠基人(上篇)——郭翔先生追忆张黎群老先生访谈[J]. 张荆,翟英范.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6(06)
  • [9]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D]. 初清华. 苏州大学, 2006(12)
  • [10]漫话监狱劳教期刊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J]. 李景余. 犯罪与改造研究, 1999(05)

标签:;  ;  ;  ;  ;  

老改理论研究繁荣的标志——祝贺月刊《犯罪与改革研究》出版发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