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兽用干扰素诱生剂对人工感染IBDV和ILTV的临床防治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时秀梅,李慧玲,高华方,王希敏,刘治西,伍富尧[1](1998)在《兽用干扰素诱生剂对人工感染IBDV和ILTV的临床防治效果》文中提出应用兽用干扰素诱生剂对人工感染IBDV和ILTV的雏鸡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预防组无一发病;治疗组对IBD、ILT的治愈率分别为969%和958%,明显高于同类药物对照组和感染不投药对照组。提示该药对IBD和ILT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时秀梅,李慧玲,高华方,王希敏,刘治西,伍富尧[2](1996)在《复方黄芪多糖冲剂对鸡人工感染IBDV和ILV的临床疗效试验》文中研究表明复方黄芪多糖冲剂对鸡人工感染IBDV和ILV的临床疗效试验时秀梅,李慧玲,高华方,王希敏刘治西,伍富尧(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济南250014)(莱阳农学院畜牧兽医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病(ILT)是兽医临床上两种重要的家禽传...
许小琴[3](2005)在《IBD基因免疫和Rg1-CpG对其免疫增强作用及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探索开发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及其免疫佐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课题通过构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JS 株VP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及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VP2 基因疫苗及其Rg1-CpG 佐剂免疫增强作用和作用机理、VP2 基因免疫监测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构建了JS 株VP2 真核表达载体质粒疫苗及其Rg1-CpG 佐剂疫苗,经SPF 鸡免疫试验和超强毒株的攻毒试验证实,Rg1 100μg+CpG50μg+pcDNA-VP2 100μg/羽组成的佐剂疫苗,经二次免疫,可诱导机体产生与中等毒力活疫苗免疫相一致的抗体效价和抵抗IBDV超强毒株攻击,其保护率高达91.7%;成功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利用该表达系统表达的VP2 蛋白,建立了IBDV 血清抗体的ELISA 检测方法,经稳定性试验证实,该方法对VP2 基因疫苗免疫血清抗体的监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变异度小于4%;并经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证实,Rg1-CpG 佐剂具有提高淋巴细胞活性、促进淋巴细胞转化与增殖、诱生干扰素等淋巴细胞因子的作用,表明Rg1-CpG 佐剂增强免疫作用的机制,与激活免疫系统提高综合免疫保护等因素有关。
崔言顺[4](2005)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野毒株的致弱与分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和青年鸡,除直接引起鸡死亡和生产性能下降外,还可导致感染鸡免疫抑制。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Birnaviridae)、禽双RNA病毒属(Avibirnavirus)。IBDV是一种小的、无囊膜病毒,为双节段、双链RNA基因组,二十面体对称结构。基因组分为A节段和B节段,A节段编码VP2、VP3、VP4、VP5 4种蛋白,B节段编码VP1。VP2、VP3是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共同构成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其中VP2携带宿主保护性抗原决定簇,可以诱导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并且具有血清学特异性,其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序列多变性与病毒特性密切相关,因此成为研究IBDV抗原性和致病性的主要目标。自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世界上先后出现了IBDV 变异株、超强毒株IBDV(very virule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vvIBDV)。目前,IBDV 标准毒株、超强毒株、变异株在我国并存,给免疫防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只有对IBDV 野毒株致病性和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才能针对特定的发病情况使用特定的疫苗,做到有的放矢。雏鸡母源抗体的存在也是制定免疫程序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免疫前,有必要对IBDV母源抗体的滴度进行准确的测定。已报道我国有多处养鸡场发生vvIBDV 感染。能否有效地将vvIBDV 致弱并且获得有较高免疫原性、无免疫抑制的弱毒株,是摆在IBDV 研究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vvIBDV 致弱的分子机理的研究,特别是对VP2 高变区的研究,将对vvIBDV 的发生、IBDV 毒力标记的确定、野毒株和疫苗株的有效鉴别以及加速野毒株的致弱进程等方面的研究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针对近年来山东省的IBD 流行情况,本课题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 1.对山东省暴发IBD 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从山东省几个地市发生重大IBD疫情的鸡场采集病料,根据病鸡发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结合病毒分离、组织病理学观察、电镜观察、琼脂免疫扩散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结果,确定几个鸡场的疫情均是由感染IBDV 野毒引起,分离鉴定出4 个野毒株分别命名为IBDV SD0210、SD0208、SD0110 和SD0106;进一步测定不同滴度的病毒液对3~6 周龄SPF 鸡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分离的4 个野毒株都具有很高的致病性,可以称为vvIBDV;对VP2 高变区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4 个野毒株均具有目前所认定的超强毒株的特征。这表明近几年来山东省一些鸡场严重的IBD 疫情是由vvIBDV 的出现造成的。2.对MTT 比色法用于检测病料中IBDV 在细胞培养物中的增殖情况进行了研究,并首次将MTT 比色法用于IBDV 的分离鉴定。IBDV 野毒株在CEF 细胞中初次增殖时通常无可见细胞病变。本研究用MTT 比色法检测病料在细胞培养物中是否有IBDV 增
刘锴[5](2007)在《传染性法氏囊B87株全长cDNA的克隆及反向遗传系统的初步建立》文中指出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 bursal disease, 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世界各国的禽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自IBDV发现至今新的变异株不断出现,分子结构的改变导致病毒致病力的改变及宿主对疫苗应答的改变,使得传统的疫苗已不能控制其流行。而常规的从“性状-基因”的研究策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者不能更有针对性地、主动地对各种病毒进行研究。因此,可以考虑反其道而为之,即从“基因-性状”,这样,反向遗传操作技术(Reverse genetics manipulation technique)应运而生。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诞生和运用,开启了人们对病毒基因组进行人工操作以及详细了解病毒基因及其产物功能的大门。本研究克隆了IBDV B87株的全基因组,并对其基因组进行了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了一些针对不同强弱毒力的毒株,而呈规律性变化的氨基酸位点,同时发现VP2仅是决定IBDV毒力的因素之一。B节段在系统发育中要比A节段相对保守。结合计算机软件在A、B节段基因组上分别各找到一个沉默突变的位点,通过PCR的方法进行沉默突变,获得了带有遗传标志的A、B基因组全长载体。在此基础上构建了A、B基因组5′带有T7转录子基因的体外转录载体和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体内转录真核表达载体。将体外转录载体转录的RNA与体内转录载体分别和脂质体共转染Vero细胞,经多次传代“拯救”出带有遗传标志的IBDV病毒。
胡伟娟[6](2009)在《鸡、鸭和犬α干扰素全基因合成、原核表达及抗病毒活性测定》文中提出干扰素(IFN)是在特定的诱生剂作用下由细胞产生的一组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参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分为Ⅰ、Ⅱ、Ⅲ三大类型。其中,Ⅰ型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最强,对人类和动物病毒病的免疫防治等相关基础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基因工程干扰素不仅与天然干扰素有高度相似的生物学活性,并且与传统诱导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相比,还有纯度高、适合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容易控制、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大规模生产的基因工程干扰素的成本大大降低,利于其在畜禽养殖业中广泛使用。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术研制出重组鸡、鸭和犬α干扰素并研究其抗病毒功能,为其产业化生产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根据GeneBank上登录的鸡、鸭和犬α干扰素基因序列,去掉信号肽,保留编码成熟蛋白的序列,按照大肠杆菌密码子的偏好性及密码子的兼并性,在不改变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的基础上,对已知的基因序列进行改造,全部替换为大肠杆菌喜好的密码子,得到新的编码鸡、鸭和犬α干扰素的基因序列,大小分别为489bp、486bp、495bp,并在序列两端分别加上EcoRI、XhoI酶切位点,送生物公司进行全基因合成,并连入原核表达质粒pET32a中,得到pET32a-ChIFN-α、pET32a-DuIFN-a和pET32a-CaIFN-α三个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经热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加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三个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均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了高水平表达,得到三个相对分子质量均约为32kD的干扰素融合蛋白,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细胞破碎、包涵体提取、洗涤、溶解变性及透析复性后得到较纯的重组鸡、鸭和犬α干扰素。利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重组融合蛋白的抗病毒活性,结果如下:(1)利用鸡胚成纤维细胞测定,重组鸡α干扰素抗VSV活性为5.6×104U/mL,蛋白浓度为0.53mg/mL,比活性为1.06×105U/mg;抗NDV活性为1.35×105U/mL,比活性为2.55×105U/mg。(2)利用鸭胚成纤维细胞测定,重组鸭α干扰素抗VSV活性为5.13×103U/mL,蛋白浓度为0.92mg/mL,比活性为5.6×103U/mg。(3)利用MDCK细胞测定,重组犬α干扰素抗VSV活性为1.06×107U/mL,蛋白浓度为0.79mg/mL,比活性为1.67×107U/mg。对试验鸡进行新城疫人工感染的干扰素预防和治疗试验,试验鸡分成4组,1、2组分别于攻毒前24h和攻毒后24h注射重组鸡α干扰素,3、4组作为病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显示,于攻毒前和攻毒后注射干扰素,鸡只死亡率与病毒对照组相比都明显降低,且高剂量的干扰素作用更为明显。
包晶晶[7](2006)在《重组鸭α、γ干扰素的研制及其抗病毒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鸭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其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目前流行严重的鸭病毒性疾病主要有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鸭流感等。干扰素系统是机体对抗病毒感染的重要防御系统。由于抗体、补体仅存在于血清和细胞外液中,故它们对在细胞内繁殖的病毒无作用。而当干扰素系统被激活后,血清干扰素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散布到身体的各种器官中,而细胞接触干扰素只需几分钟,就产生抗病毒状态。并且,动物可以在1~3周时间内对其它病毒的重复感染也有抵抗作用。根据干扰素的氨基酸序列、抗原性和细胞来源的不同可将其分为2个型:Ⅰ型干扰素的主要成员为α-干扰素和β-干扰素,Ⅱ型干扰素为γ干扰素。Ⅰ型干扰素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功能,Ⅱ型干扰素抗病毒功能稍弱,但免疫调节功能较强。自1986年以来,各型重组干扰素相继投放市场,在医学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对病毒性肝炎等的治疗效果明显,而且副作用较轻。相对而言,动物干扰素的研究滞后许多,目前仍主要停留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且大多数集中在猪、鸡、鱼等少数动物,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目前已有商品化的猪、犬、鸡等重组干扰素产品面市。近年来,鸭干扰素(Duck interferon,DuIFN)的抗病毒和疫苗佐剂功能也在更多的试验中被发现和证实。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应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鸭α和γ干扰素并研究其抗病毒功能,为我国重组鸭干扰素的工程化生产及其在养鸭业中的应用奠定基础。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经Con A刺激诱导鸭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应用RT-PCR法扩增出鸭α干扰素(DuIFN α)基因并克隆到pMD 18-T载体,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是含有信号肽的鸭α干扰素完整基因,与NCBI上登录的DuIFN-α基因序列(accession number X84764)同源性为100%。亚克隆鸭α干扰素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将特异性片段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DuA,并进行表达,经SDS-PAGE分析,原核表达产物为约28kD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2.8%。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伊鹏霏[8](2007)在《中药蓝黄青口服液抗ILT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大量研究表明,许多中草药具有抗病毒、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为此,我们以中兽医药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筛选,找出有效预防和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中药组方并制成口服液,暂名蓝黄青口服液(LHQY),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并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理。通过组织学和透射电镜方法,观察了LHQY对人工感染ILT鸡呼吸器官和三叉神经根的影响;应用MTT法测定LHQY在有无诱生剂条件下对小鼠脾T、B淋巴细胞的增殖的影响,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LHQY对脾淋巴细胞分泌IL-2、IFN-γ及INF-α含量的影响;以及LHQY对鸡红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LHQY对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的ILT都有很高的治愈率,并可以迅速恢复蛋鸡的产蛋功能。病理组织学观察证实LHQY具有很好的抗炎效果。透射电镜超薄切片观察结果显示,LHQY治疗组能明显降低病毒对肺、喉头、气管以及三叉神经根组织细胞的损害,减少组织器官中病毒颗粒的数量,对ILT动物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LHQY能在较低浓度时提高ConA、LPS对小鼠脾T、B淋巴细胞增殖的促诱生作用;有无诱生剂ConA存在均能促进小鼠T淋巴细胞分泌IL-2和IFN-γ;在PHA-M的协同作用下,可以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NF-α,但其本身对于INF-α的分泌主要起抑制作用。LHQY还能够能够极显着提高健康鸡和感染鸡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并能增强疫苗对鸡的保护作用。结论:LHQY对ILT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这是通过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并发挥抗炎和抑制病毒繁殖的作用来实现的。
张萍[9](2015)在《赤灵芝多糖抗病毒活性和增强免疫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畜禽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是危害畜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由于它们能造成畜禽养殖业的巨大损失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因病毒具有独特的生物特征和发病机理,目前还没有针对病毒性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疫苗接种则成了主要的预防措施。虽然有关传染性疾病疫苗的研究和应用很多,但现有疫苗的免疫效果却不尽人意,很多疫苗由于病毒的易变异性和理化因素等影响,经常出现免疫失败的现象。近年来,在畜禽免疫方面,中药多糖增强免疫应用受到了兽医界医药科研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证明,许多中药及其组分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和增强免疫作用,一些中药及其组分在疫苗接前后使用,这样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传染病发病率。灵芝(Ganoderma lucidum)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灵芝的药用成分非常丰富,尤其是从灵芝中提取的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GLP)。近年来试验研究表明,灵芝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病毒、抗炎症、抑制肿瘤、降血压、护肝等作用,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医上,且相关作用已得到多方面的实验验证,但灵芝多糖在畜禽生产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尤其是在畜禽生产中抗病毒和增强免疫作用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本论文以赤灵芝多糖为研究目标,通过相关体内外试验,研究了赤灵芝多糖抗病毒与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理,为赤灵芝多糖在养禽养殖上的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型免疫增强剂奠定基础。具体试验安排分以下八个部分:1.赤灵芝多糖对NDV、IBDV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目的:探究赤灵芝多糖的体外抗病毒活性作用。方法:将赤灵芝多糖与IBDV、NDV两种病毒分别以3种加样方式(先加药,先加病毒,病毒和多糖感作后同时加入)加入培养24 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MTT法测定细胞活性以评价赤灵芝多糖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鸡新城疫病毒(NDV)两种病毒感染CEF能力的影响。结果:先加赤灵芝多糖后接种病毒的方式,赤灵芝多糖在9.766~625μg.mL-1时,其A570均显着大于病毒对照组;先加病毒后,赤灵芝多糖对NDV无明显抑制作用,且只有在高浓度才体现抑制IBDV作用;病毒和多糖感作后同时加入,赤灵芝多糖在9.766~625 μg·mL-1时,其A570均显着大于IBDV对照组,而所有的多糖组A570均显着大于NDV对照组。结论:赤灵芝多糖对IBDV、NDV两种病毒感染CEF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提前给多糖方式效果较好,提示赤灵芝多糖对病毒吸附宿主细胞有阻断和抑制作用。2.赤灵芝多糖对CEF细胞中IFN-β的mRNA表达影响目的:探讨赤灵芝多糖对CEF抗病毒感染的能力的影响机理。方法:选用Oligo7软件设计了一对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引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赤灵芝多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IFN-β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赤灵芝多糖能诱导CEF中IFN-β的表达,使IFN-β的mRNA转录水平升高,尤其是灵芝多糖在156.25μg·mL-1 时,能够显着促进 CEF 中 IFN-β 的表达(P<0.05),在 39.065 和 78.125μg·mL-1时能促进IFN-β mRNA的表达,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结论:结合之前抗病毒试验结果分析,赤灵芝多糖对CEF抗病毒作用的影响与其诱导产生的IFN-β有关,可能是IFN-β干扰了病毒吸附宿主细胞,这也许是赤灵芝多糖增强CEF抗病毒感染能力的分子机制之一。3.赤灵芝多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目的:探讨赤灵芝多糖对体外培养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赤灵芝多糖单独或协同伴刀豆素球蛋白(ConA)刺激仔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脾脏淋巴细胞,采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单独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时,GLP在0.070~2.25 mg·mL-1的剂量范围内,其吸光度值均显着大于细胞对照组(P<0.05),协同ConA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时,GLP+ConA组在0.141~2.25 mg·mL-1吸光度值显着大于ConA对照组(P<0.05)。单独刺激脾脏淋巴细胞时,GLP在0.035~2.25 mg·mL-1浓度时的吸光度值显着大于细胞对照组(P<0.05),协同ConA刺激脾脏淋巴细胞时,GLP+ConA组在0.035~2.25 mg·mL-1吸光度值显着大于ConA对照组(P<0.05)。结论:赤灵芝多糖在体外不仅能单独刺激鸡淋巴细胞增殖,与ConA具有协同刺激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4.赤灵芝多糖体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L-6、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目的:探究赤灵芝多糖增强免疫的机理。方法:用Oligo7软件设计了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引物、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y)引物,利用多糖辅助 ConA刺激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并从中提取总RNA。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赤灵芝多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IL-6、IFN-y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赤灵芝多糖在合适的浓度下能够协同ConA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L-6、IFN-y mRNA的表达,与ConA对照组相比,GLP在562.5μg·mL-1、281.25 μg·mL-1时能够显着促进IL-6 mRNA的表达(P<0.05),GLP 在 140.63 μg·mL-1 时能够显着促进 IFN-y mRNA 的表达(P<0.05)。结论:赤灵芝多糖在合适的浓度下能够促进IL-6、IFN-γ 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其增强免疫的机理之一。5.赤灵芝多糖对雏鸡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赤灵芝多糖对免疫雏鸡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日龄非免疫罗曼蛋公鸡饲养至14日龄,随机选取225只,分为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用新城疫Ⅳ苗滴鼻、点眼免疫,1羽份/羽,28日龄二免。在每次免疫的同时,3个药物剂量组分别灌服不同浓度的赤灵芝多糖溶液,连续3天,免疫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不给药。在二免后第14天分别各组随机抽取5羽,放血致死,采取十二指肠和盲肠扁桃体,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肠绒毛和盲肠扁桃体SIgA阳性细胞数量。结果:赤灵芝多糖在50、25、12.5 mg·kg-1剂量时可以显着提高十二指肠和盲肠扁桃体的SIgA细胞阳性数,其中25 mg·kg-1剂量组SIgA水平最高。结论:赤灵芝多糖可以有效地提高SIgA阳性细胞数目,从而增强机体黏膜免疫。6.赤灵芝多糖对免疫雏鸡外周血淋巴细胞IL-6、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目的:探讨赤灵芝多糖对免疫雏鸡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表达的影响,分析赤灵芝多糖体内增强免疫机理。方法:1日龄非免疫罗曼蛋公鸡饲养至14日龄,随机选取225只,分为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用新城疫Ⅳ苗滴鼻、点眼免疫,1羽份/羽,28日龄二免。在每次免疫的同时,3个药物剂量组分别灌服不同浓度的灵芝多糖溶液,连续3天,免疫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不给药。在首免后第28天分别各组随机抽取5羽,无菌心脏采血,分离淋巴细胞,并从中提取总RNA。用Oligo7软件设计IL-6引物、IFN-γ引物。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赤灵芝多糖对免疫雏鸡外周血淋巴细胞IL-6、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赤灵芝多糖在50、25 mg·kg-1时能够显着促进IL-6、IFN-γ mRNA的表达(P<0.05)。结论:赤灵芝多糖在体内能够促进细胞因子IL-6、IFN-γ 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其增强免疫的机理之一。7.赤灵芝多糖对雏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应答影响目的:研究赤灵芝多糖对新城疫免疫雏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免疫器官指数以及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300只1日龄罗曼蛋公鸡饲养至14日龄,随机分为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用新城疫疫苗滴鼻、点眼免疫,1羽份/羽,28日龄时进行二免,在每次免疫的同时,分别灌服3种不同浓度的赤灵芝多糖溶液,药物对照组灌服黄芪多糖溶液,连续3天,免疫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不给药。分别在首免后的第7天、14天,21天、28天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新城疫抗体效价,在首免后第28天随机抽取5只处死,称取胸腺、脾脏和法氏囊重量,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赤灵芝多糖在50、25 mg·kg-1时可以促进雏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提升机体血清抗体效价,提高免疫器官指数等。结论:赤灵芝多糖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8.赤灵芝多糖对免疫雏鸡抗新城疫病毒影响目的:研究赤灵芝多糖对免疫雏鸡抗新城疫病毒影响。方法:280只1日龄罗曼蛋公鸡饲养至14日龄,随机分为7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用新城疫疫苗滴鼻、点眼免疫,1羽份/羽,28日龄时进行二免,在每次免疫的同时,分别灌服3种不同浓度的赤灵芝多糖溶液,药物对照组灌服黄芪多糖溶液,连续3天,免疫对照组、病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不给药。在首免后的第28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用新城疫病毒攻毒,记录各组发病状况,并统计各组的发病率、死亡率、保护率。结果:赤灵芝多糖组高、中剂量组鸡只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均显着低于病毒对照组(P<0.05),也低于APS对照组和免疫对照组。结论:赤灵芝多糖可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提升机体的抗病毒能力。
徐建忠[10](2010)在《紫黄散对法氏囊病雏鸡免疫调节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紫锥菊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药在欧洲和北美广泛使用,用于预防感冒,治疗咳嗽、支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紫锥菊属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多糖、糖蛋白、咖啡酸衍生物和烷基酰胺类。具有免疫活性的菊苣酸是紫锥菊制品质量控制的主要标准之一,紫锥菊可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而增强机体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具有抗生素样作用。黄芪是应用范围很广的中药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已应用多年的黄芪具有免疫刺激、抗病毒、抗氧化和抗肿瘤的作用。在黄芪中,黄芪多糖和黄芪皂甙被认为是具有生物活性的两种物质。黄芪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效果而且无副作用的产生。目的:紫锥菊和黄芪均具有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细菌和抗病毒的作用,符合中药相须的配伍原则,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中药组方——紫黄散。笔者将紫黄散用于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雏鸡,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雏鸡免疫器官内CD4+、CD8+的量的变化来反映紫黄散对法氏囊病雏鸡的预防治疗效果,阐述其药用机理,为紫黄散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240只1日龄雏鸡适应饲养6d后,随机分为6个处理,分别用A、B、C、D、E、F表示。在14日龄时A、B和C组按高(C:90mg/ml·kg)、中(C:45 mg/ml·kg)、低(C:4.5 mg/ml·kg)三个剂量灌服紫黄散,D、E和F组灌服生理盐水,每只鸡1ml,连续灌服7d,其中F组作为空白对照组,隔离饲养。在21日龄时对AE组进行攻毒,每只点眼0.2ml传代毒液,F组0.2ml生理盐水,临床症状以法氏囊发生病变和胸肌、腿肌出血为准。攻毒3d后,阳性对照D组每只鸡肌注卵黄抗体0.5ml,其他各组注射0.5ml生理盐水。Ⅰ:观察攻毒前、后鸡只的临床症状,每天记录各组的死亡数,最后统计死亡率。Ⅱ:雏鸡饲养至试验的第24、28、40和42d,从各试验组中随机取10只分别无菌采集血液经离心机3000r/min离心,取其血清,-20℃保存,用于血液生化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Ⅲ: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D4+、CD8+T细胞的分布情况。应用Motic 3.0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以上样品的胸腺和小肠中表达的CD4+、CD8+阳性物质面积所占比率。结果:紫黄散能明显降低IBD雏鸡死亡率,B组与E组相比死亡率降低15.6%;用药B组免疫器官指数有显着(P<0.05)提高,部分时间点与E组差异极显着(P<0.01)。外周血液内蛋白含量和酶的活性,B组与F组相比差异有减小的趋势。外周及中枢免疫器官内CD4+、CD8+的显着增加(P<0.05)。结论:紫黄散能显着缓解IBD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IBD雏鸡的死亡率;不同剂量的紫黄散可提高对IBD雏鸡的免疫器官指数,显着降低法氏囊病导致的体内代谢紊乱,增强了外周血液内蛋白含量和酶的活性,降低IBDV对雏鸡机体造成的免疫抑制。外周及中枢免疫器官内CD4+、CD8+阳性表达增加,表明紫黄散对IBD雏鸡的免疫抑制有显着的调节作用,以紫黄散给药剂量为45 mg/ml·kg效果最优。
二、兽用干扰素诱生剂对人工感染IBDV和ILTV的临床防治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兽用干扰素诱生剂对人工感染IBDV和ILTV的临床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3)IBD基因免疫和Rg1-CpG对其免疫增强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一章IBDV JS 株VP2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IBDV JS 株的鉴定 |
2.2 IBDV JS 株VP2 基因的扩增 |
2.3 VP2 基因的鉴定 |
2.4 VP2 基因的序列分析 |
2.5 VP2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6 pcDNA-VP2 质粒的制备与纯化 |
2.7 VP2 基因在COS-1 细胞中的表达 |
2.8 VP2 基因疫苗免疫试验 |
2.9 VP2 基因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IBDV VP2 基因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表达及其应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pFastBac1-VP2 的构建与鉴定 |
2.2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Bacmid-VP2 的构建及鉴定 |
2.3 重组病毒reBac-VP2 的制备及毒价测定 |
2.4 重组病毒reBac-VP2 感染Sf9 细胞后的形态学变化 |
2.5 IFA 鉴定VP2 基因在Sf9 细胞内的表达 |
2.6 表达产物的SDS-PAGE 及Western blot 分析结果 |
2.7 IBDV 血清抗体间接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Rg_1-CpG 对pcDNA-VP2 基因免疫的增强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037 菌体DNA(CpG)的制备 |
2.2 IBDV JS 株LD_50 |
2.3 重组pcDNA-VP2 质粒DNA 免疫剂量 |
2.4 RRg_1 和CpG 佐剂效应 |
2.5 复合佐剂RRg_1-CpG 对重组质粒pcD-VP2 基因免疫的影响 |
2.6 以RRg_1-CpG 为佐剂的pcD-VP2 基因免疫扩大免疫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RRg_1-CpG 佐剂增强免疫作用的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淋巴细胞转化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
2.2 淋巴细胞转化的流式细胞仪观察结果 |
2.3 淋巴细胞活性 |
2.4 诱生干扰素的效价 |
2.5 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抗IBDV 活性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4)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野毒株的致弱与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
1.1 概述 |
1.2 IBDV 的病原特性 |
1.2.1 病原 |
1.2.1.1 病毒的结构 |
1.2.1.2 病毒的形态发生 |
1.2.1.3 病毒蛋白 |
1.2.2 血清型 |
1.2.3 培养特性 |
1.2.3.1 IBDV 在鸡胚上的增殖 |
1.2.3.2 IBDV 在细胞上的增殖 |
1.2.3.3 IBDV 在细胞中增殖的分子机制 |
1.2.4 抵抗力 |
1.3 IBD 的诊断 |
1.3.1 流行病学 |
1.3.2 临床症状 |
1.3.3 病理变化 |
1.4 IBD 的检测 |
1.4.1 病毒分离鉴定 |
1.4.2 免疫学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
1.5 治疗 |
1.5.1 抗体治疗 |
1.5.2 西药治疗 |
1.5.3 中草药防制 IBD |
1.6 IBD 免疫抑制 |
第二章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2.1 病毒基因组结构 |
2.2 蛋白结构与功能 |
2.3 病毒抗原变异的分子基础 |
2.4 病毒毒力变异的分子基础 |
第三章 超强毒 IBD 的发生 |
3.1 超强毒 IBDV 的发生及其研究 |
3.1.1 超强毒 IBDV 的发生 |
3.1.2 vvIBDV 抗原变异 |
3.1.3 vvIBDV 致病型变化 |
3.1.4 vvIBDV 毒力标记 |
3.2 vvIBDV 毒株致弱和适应细胞培养 |
3.3 症状和病变 |
3.4 分子诊断工具 |
3.5 致病性和免疫抑制 |
3.6 预防与控制 |
第四章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制的研究进展 |
4.1 常规疫苗免疫 |
4.2 新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研究进展 |
4.2.1 基因工程疫苗 |
4.2.2 亚单位疫苗 |
4.2.3 载体疫苗 |
4.2.4 VP5蛋白缺失IBDV毒株 |
4.2.5 DNA 疫苗 |
4.3 免疫防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IBDV的毒力标记尚未确定 |
4.3.2 血清型和毒力的分类发生混淆 |
4.3.3 疫苗的质量令人堪忧 |
4.3.4 综合防制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
试验研究 |
第五章 野毒株的分离鉴定 |
5.1 材料 |
5.1.1 标准SPF 鸡IBD 阳性血清 |
5.1.2 IBD 琼脂扩散试验抗原 |
5.1.3 荧光标记的 IBDV 特异性血清 |
5.1.4 SPF 鸡胚和 SPF 鸡 |
5.1.5 IBDV 病料采集及处理 |
5.2 方法 |
5.2.1 病毒的分离 |
5.2.1.1 病料的前处理 |
5.2.1.2 分离病毒 |
5.2.2 动物回归试验 |
5.2.3 组织病理学观察 |
5.2.4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
5.2.4.1 琼脂板的制备 |
5.2.4.2 病料处理 |
5.2.4.3 琼扩试验步骤 |
5.2.5 间接荧光抗体法对分离株抗原的检测 |
5.2.6 电镜观察 |
5.2.7 IBDV 与MDV、CAV、REV 共感染的检测 |
5.2.7.1 病料的处理 |
5.2.7.2 IBDV与MDV、CAV、REV 的检测 |
5.3 结果 |
5.3.1 发病鸡的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 |
5.3.2 病毒分离结果 |
5.3.3 琼脂扩散试验 |
5.3.4 动物回归试验结果 |
5.3.5 组织病理学观察 |
5.3.6 电镜观察结果 |
5.3.7 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
5.3.8 共感染检测的结果 |
5.4 讨论 |
第六章 4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株的致病性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1.1 毒株 |
6.1.1.2 SPF 鸡胚、SPF 鸡 |
6.1.2 方法 |
6.1.2.1 各毒株的处理 |
6.1.2.3 鸡只的人工感染试验 |
6.1.2.4 病理组织学观察 |
6.2 结果 |
6.2.1 人工接种鸡胚的结果 |
6.2.2 4个IBDV野毒株对SPF鸡的致病性 |
6.2.3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
6.2.4 IBDV对中枢免疫器官的作用 |
6.3 讨论 |
第七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4个野毒株VP2基因高变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7.1 材料 |
7.1.1 病毒 |
7.1.2 菌种 |
7.1.3 试剂 |
7.1.4 溶液配制 |
7.1.4.1 DEPC-H20 |
7.1.4.2 100mg/mL 氨苄霉素 |
7.1.4.3 X-gal |
7.1.4.4 LB 培养液(基) |
7.1.4.5 SOB 培养基 |
7.1.4.6 SOC 培养基 |
7.2 方法 |
7.2.1 4 个野毒株原代毒核酸 RNA 的提取 |
7.2.2 VP2 高变区的扩增 |
7.2.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7.2.2.2 RT-PCR |
7.2.2.3 Nested-PCR |
7.2.2.4 PCR 扩增鉴定 |
7.2.3 PCR 产物的回收 |
7.2.4 VP2 高变区的克隆与鉴定 |
7.2.4.1 PCR 产物与pMD18-T vector 的连接 |
7.2.4.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氯化钙法 |
7.2.4.3 连接产物的转化 |
7.2.5 重组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
7.2.5.1 SDS 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 |
7.2.5.2 重组质粒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
7.2.5.3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7.2.6 阳性质粒测序与序列分析 |
7.3 结果 |
7.3.1 RT-PCR 结果 |
7.3.2 目的基因的克隆和测序 |
7.3.2.1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7.3.2.2 序列分析 |
7.4 讨论 |
第八章 MTT 比色法在IBDV 分离中的应用 |
8.1 材料 |
8.1.1 法氏囊病料 |
8.1.2 MTT 溶液 |
8.1.3 裂解液 |
8.1.4 DMEM |
8.1.5 犊牛血清 |
8.1.6 SPF 鸡法氏囊浸出液 |
8.1.7 法氏囊提取液 |
8.1.8 鸡胚浸出液 |
8.1.9 主要仪器设备 |
8.2 方法 |
8.2.1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制备 |
8.3 结果 |
8.4 讨论 |
第九章 IBDV超强毒株的传代致弱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病毒 |
9.1.2 SPF鸡胚和SPF鸡 |
9.1.3 试剂 |
9.1.4 溶液配制 |
9.1.4.1 细胞生长液和细胞维持液 |
9.1.4.2 Hank’s 液 |
9.1.5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制备 |
9.1.6 病毒的传代 |
9.1.7 原始囊毒及不同代次细胞毒致病性的测定 |
9.1.8 细胞适应毒的遗传稳定性试验 |
9.1.9 弱毒株的免疫原性试验 |
9.1.10 VP2高变区扩增 |
9.1.11 序列测定和比较 |
9.2 结果 |
9.2.1 病毒的传代驯化 |
9.2.2 原始囊毒及不同代次细胞毒病毒致病性实验 |
9.2.3 致弱株的稳定性试验 |
9.2.4 致弱株的免疫原性和最佳免疫剂量 |
9.2.5 RT-PCR 产物及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9.2.6 序列分析 |
9.3 讨论 |
9.4 小结 |
第十章 IBDV细胞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
10.1 材料与方法 |
10.1.1 实验材料 |
10.1.2 实验分组 |
10.1.3 母源抗体水平和免疫后抗体效价的检测 |
10.1.4 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及观察病理组织切片 |
10.1.5 人工感染用毒株及攻毒途径 |
10.1.6 统计学分析 |
10.2 结果 |
10.2.1 母源抗体水平与免疫后的 IBDV 抗体效价 |
10.2.2 三种疫苗免疫后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
10.2.2.1 囊重比与囊指数 |
10.2.2.2 免疫器官的组织损伤 |
10.2.3 不同代次细胞毒对攻毒的免疫保护作用 |
10.2.4 对新城疫疫苗免疫应答的免疫抑制 |
10.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传染性法氏囊B87株全长cDNA的克隆及反向遗传系统的初步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内容提要 |
前言 |
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
2 拟解决问题及研究内容 |
3 技术路线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
1 IBDV 的病原学 |
2 IBD 的诊断 |
3 病毒的变异 |
4 病毒的致病性 |
5 免疫抑制 |
6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制 |
7 IBD 的治疗 |
第二章 RNA 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研究进展 |
1 RNA 病毒反向遗传操作体系的逐步建立 |
2 从cDNA 克隆拯救感染性病毒 |
3 IBDV 反向遗传系统的研究进展 |
4 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应用 |
5 国内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研究概况 |
6 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展望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试验一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887 株基因组双节段的克隆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二 IBDV 887 疫苗株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所用的序列分析及生物信息学软件 |
2 分析与讨论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三 传染性法氏囊887 株基因组cDNA 序列的定点突变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四 传染性法氏囊 887 株体外转录载体的构建及反向遗传系统的初步建立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五 传染性法氏囊 887 株基因组全长cDNA反向遗传系统的初步建立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CURRICULUM VITAE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6)鸡、鸭和犬α干扰素全基因合成、原核表达及抗病毒活性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干扰素研究概述 |
1 干扰素的发现 |
2 干扰素的分类 |
3 干扰素的基本特征 |
4 干扰素产生机理 |
5 干扰素的受体及其分布 |
6 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及作用机理 |
7 干扰素研究进程 |
8 干扰素的应用 |
9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禽类干扰素研究进展 |
1 禽类干扰素的分类及分子结构 |
2 禽类干扰素基因工程 |
3 禽类重组干扰素抗病毒效果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犬干扰素研究进展 |
1 犬干扰素的分子结构 |
2 犬干扰素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3 基因工程犬干扰素临床应用效果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四章 鸡、鸭和犬α干扰素全基因合成及原核表达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五章 鸡、鸭和犬α干扰素抗病毒活性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六章 重组鸡α干扰素对新城疫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试验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全文总结 |
致谢 |
(7)重组鸭α、γ干扰素的研制及其抗病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干扰素研究概述 |
1 干扰素的分类及分子结构 |
2 干扰素的诱导合成 |
3 干扰素受体及信号转导途径 |
4 干扰素的生物学功能 |
5 干扰素基因工程 |
6 干扰素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禽类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
1 禽类干扰素的分类 |
2 禽类IFN基因 |
3 禽类干扰素的表达与调控 |
4 禽类干扰素基因工程 |
5 禽类重组干扰素抗病毒效果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鸭α干扰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测定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第四章 鸭γ干扰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测定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全文总结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中药蓝黄青口服液抗ILT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中药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中药蓝黄青口服液对ILT 的治疗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蓝黄青口服液对人工感染ILT 的组织结构的保护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蓝黄青口服液对体外诱生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蓝黄青口服液对ILT 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师简历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赤灵芝多糖抗病毒活性和增强免疫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兽医临床免疫增强剂及其研究进展 |
1 免疫增强剂的分类 |
2 兽医临床常用的免疫增强剂 |
2.1 免疫刺激复合物 |
2.2 细胞因子类 |
2.3 脂质体 |
2.4 微生物及其组分 |
2.5 中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多糖抗病毒及其增强免疫研究进展 |
1 多糖在抗病毒方面的研究进展 |
1.1 多糖体外抗病毒作用 |
1.2 多糖体内抗病毒作用 |
2 多糖在增强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 |
2.1 免疫器官 |
2.2 细胞免疫 |
2.3 体液免疫 |
2.4 细胞因子表达 |
2.5 红细胞免疫 |
2.6 吞噬细胞功能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灵芝多糖生物学研究进展 |
1 灵芝主要活性成分 |
1.1 灵芝多糖 |
1.2 三萜 |
1.3 生物碱 |
1.4 核苷 |
1.5 甾醇 |
1.6 其他成分 |
2 灵芝多糖分离纯化及其鉴定 |
2.1 灵芝多糖的提取 |
2.2 多糖纯化 |
2.3 灵芝多糖结构鉴定 |
3 灵芝多糖药理作用 |
3.1 抗病毒 |
3.2 抗肿瘤 |
3.3 免疫调节 |
3.4 抗氧化 |
3.5 降血糖 |
3.6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试验研究 |
第四章 赤灵芝多糖对IBDV、NDV感染CEF能力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药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病毒准备 |
1.5 细胞准备 |
1.6 赤灵芝多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安全浓度的测定 |
1.7 赤灵芝多糖对IBDV感染CEF能力的影响 |
1.8 赤灵芝多糖对NDV感染CEF能力的影响 |
1.9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赤灵芝多糖对CEF的安全浓度 |
2.2 赤灵芝多糖对IBDV感染CEF能力的影响 |
2.3 赤灵芝多糖对NDV感染CEF能力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赤灵芝多糖对阻断IBDV、NDV感染CEF的影响 |
3.2 赤灵芝多糖对抑制IBDV、NDV感染CEF的影响 |
3.3 赤灵芝多糖对直接杀灭IBDV、NDV作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赤灵芝多糖对CEF中IFN-β mRNA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药物 |
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3 主要仪器 |
1.4 细胞准备 |
1.5 鸡胚成纤维细胞总RNA的提取 |
1.6 反转录 |
1.7 PCR引物的设计 |
1.8 Real-time PCR测定 |
1.9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标准曲线、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 |
2.2 CEF中IFN-β mRNA表达量的变化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赤灵芝多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药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赤灵芝多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测定 |
1.5 赤灵芝多糖对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测定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赤灵芝多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影响 |
2.2 赤灵芝多糖对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赤灵芝多糖体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L-6、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药物 |
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3 主要仪器 |
1.4 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与培养 |
1.5 鸡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的提取 |
1.6 反转录 |
1.7 PCR引物的设计 |
1.8 Real-time PCR测定 |
1.9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标准曲线、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 |
2.2 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 |
2.3 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L-6 mRNA表达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赤灵芝多糖对雏鸡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药物 |
1.2 疫苗 |
1.3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4 主要仪器 |
1.5 分组和处理 |
1.6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 |
1.7 阳性SIgA细胞数的分析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盲肠扁桃体SIgA阳性细胞数变化 |
2.2 十二指肠SIgA阳性细胞数变化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赤灵芝多糖对免疫雏鸡外周血淋巴细胞IL-6、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药物 |
1.2 试剂 |
1.3 疫苗及抗原 |
1.4 主要仪器 |
1.5 实验动物分组和处理 |
1.6 鸡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的提取 |
1.7 反转录 |
1.8 PCR引物的设计及Real-time PCR测定 |
1.9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 |
2.2 赤灵芝多糖对免疫雏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L-6 mRNA表达的影响 |
2.3 赤灵芝多糖对免疫雏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赤灵芝多糖对雏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应答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药物 |
1.2 试剂 |
1.3 疫苗及抗原 |
1.4 主要仪器 |
1.5 实验动物分组和处理 |
1.6 新城疫抗体效价检测 |
1.7 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测定 |
1.8 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
1.9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血清效价的变化 |
2.2 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测定 |
2.3 免疫器官指数变化 |
3 讨论 |
3.1 赤灵芝多糖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
3.2 赤灵芝多糖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
3.3 赤灵芝多糖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赤灵芝多糖对免疫雏鸡抗新城疫病毒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药物 |
1.2 疫苗及抗原 |
1.3 分组和处理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临床症状 |
2.2 病变观察 |
2.3 攻毒保护效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10)紫黄散对法氏囊病雏鸡免疫调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2 药品及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病毒的传代 |
2.5 法氏囊病雏鸡病理模型的制造 |
2.5.1 试验动物分组 |
2.5.2 对流免疫电泳 |
2.5.3 法氏囊病理模型建立效果检测 |
2.5.4 死亡率记录 |
2.6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免疫器官的采集 |
2.7 免疫组化法测定IBD 雏鸡胸腺、小肠中CD4+和CD8+T 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 |
2.7.1 动物分组及处理 |
2.7.2 冰冻切片制作及保存 |
2.7.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结果判定 |
2.8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法氏囊病理模型检验结果 |
3.2 紫黄散对法氏囊病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
3.3 紫黄散对免疫器官指数测定结果 |
3.3.1 法氏囊指数差异 |
3.3.2 脾脏指数差异 |
3.3.3 胸腺指数差异 |
3.4 紫黄散对雏鸡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变化 |
3.5 紫黄散对IBD 雏鸡血清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
3.6 紫黄散对IBD 雏鸡胸腺、小肠中CD4+、CD8+T 淋巴细胞阳性面积系数的影响 |
3.6.1 胸腺中CD4+、CD8+T 淋巴细胞阳性面积系数的变化 |
3.6.2 小肠中CD4+、CD8+T 淋巴细胞阳性面积系数的变化 |
4 讨论 |
4.1 紫黄散对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4.2 紫黄散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 紫黄散对胸腺、小肠中CD4+、CD8+T 淋巴细胞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兽用干扰素诱生剂对人工感染IBDV和ILTV的临床防治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兽用干扰素诱生剂对人工感染IBDV和ILTV的临床防治效果[J]. 时秀梅,李慧玲,高华方,王希敏,刘治西,伍富尧.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8(01)
- [2]复方黄芪多糖冲剂对鸡人工感染IBDV和ILV的临床疗效试验[J]. 时秀梅,李慧玲,高华方,王希敏,刘治西,伍富尧. 山东农业科学, 1996(04)
- [3]IBD基因免疫和Rg1-CpG对其免疫增强作用及机理的研究[D]. 许小琴. 吉林大学, 2005(06)
- [4]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野毒株的致弱与分子机理研究[D]. 崔言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5]传染性法氏囊B87株全长cDNA的克隆及反向遗传系统的初步建立[D]. 刘锴. 吉林大学, 2007(03)
- [6]鸡、鸭和犬α干扰素全基因合成、原核表达及抗病毒活性测定[D]. 胡伟娟.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7]重组鸭α、γ干扰素的研制及其抗病毒作用研究[D]. 包晶晶.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8]中药蓝黄青口服液抗ILT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伊鹏霏. 吉林大学, 2007(02)
- [9]赤灵芝多糖抗病毒活性和增强免疫作用研究[D]. 张萍.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10]紫黄散对法氏囊病雏鸡免疫调节的影响[D]. 徐建忠.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