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器官功能衰竭──第二讲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与论断(论文文献综述)
林新华,邱维强[1](1998)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断与治疗及预防》文中研究指明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系指不同疾病发病24小时后.出现二个或二个以上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功能衰竭的综合征。MOF在高危人群中的发生率一般为6%~22%,病死率与累及器官数有关,衰竭的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二个器官衰竭达50%~
张钟灵[2](1997)在《多器官功能衰竭──第二讲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与论断》文中研究指明
卫杨[3](2017)在《三焦气化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三焦气化理论滥觞于先秦,成形于《黄帝内经》(以下简为《内经》),为《难经》、《中藏经》所推崇并诠释,为诸多大医所研习并实践发展,在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独树一帜,起到了千年医学,砥柱中流的传承作用。目的:本文从文献研究循证,旨在探讨既往学界对中医三焦气化理论的相关研究,梳理出土与传世古文献中与该理论相关之重要论述,探究该理论之深刻内涵,与其发生、发展之原因,并为今后的医学理论深入研究、发展与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王国维两重证据法全面收集、分析与该理论相关的古文献。概述中医界近几十年来对三焦气化理论的认识与对其所做的研究,综述其在《内经》成书前的滥觞、《内经》中的成形与运用,以及《内经》以降的发展与应用状况,彰显中医基础理论(中基理论)以三焦气化为纲的本来面目。并从文字学角度探讨三焦气化的初始与医学内涵。本文分五章,第一章综述三焦气化理论之研究现状。第二章梳理先秦出土与传世文献,探讨"焦"字当时之内涵,通过对比探究古人目中之三焦。第三章梳理《内经》,探讨三焦气化理论之成型,其被提出的始末、动机与意义,其相关之内涵、形态与功能。第四章论述三焦气化理论与《内经》其它理论的关系。第五章探讨该理论的既往临床应用与前瞻。结果:本研究发现,(1)三焦之"焦"在先秦两汉已具水、火与气之内涵,为古先秦气、液、固物质三态可互化之自然观,为古人从禾苗受热晒、霜冻皆焦枯,受热化气,气遇寒凝水等自然现象所悟出。(2)《内经》之三焦概念是由先秦养生、练气之"三咎"观、"橐龠"观演化而来。(3)三焦气化理论是《内经》医家经过咨询诸科大家、反复探讨并结合实践经验为医学建论所作的创新。(4)《内经》之三焦概念不是指单一器官,而是指一系列器官所组成的一个人体气血津液生化传变的代谢体系。该体系在《内经》包括腹腔、皮肤、汗孔、膜原、胃上口、缺盆、膻中、心包、膈下、腋、腠理、骨、九窍、365气穴等。(5)三焦体系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属于未完成研究状态,其微观的解剖细节及其与三焦气化理论的关系留待后世之人继续研讨并发展。(6)气与阴阳是三焦气化理论的初级基础概念,五行、五藏为其中级概念。三焦气化是医学理论之高级概念,因其整合并贯穿了医学以气诊、疗模式。(7)认同三焦气化理论的为三焦有气派,是医学以象传承之主流,其中视三焦有气无形派为历代大医,其贡献在调气之升降开阖以去病之临床治疗。视三焦有气亦有形派为其发展分支,如吴鞠通、王清任等以气、形互参,使其诊、其方皆更为具体、细致。无气有形派由宋陈言始挑战三焦无形说,注重解剖,发现更多人体器官属三焦体系,其贡献在解剖,将对临床之气、形互参,对三焦气化理论之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与促进。结论:三焦气化理论在《内经》是一个成形并较为成熟的医学理论。该论基本概念三焦发源于先秦,理论成形于《内经》,是由当时诸医咨询历代科学传承,总结诸家之诊疗实践经验、体悟为医学所创的一个由观象、调气为治疗手段的人体医学代谢理论,具可重复、推广性。该理论以三焦气化为纲,整合并贯穿了气、阴阳、五行、五藏之气与十二经脉思想、理论或模式,成为以气、阴阳为初级概念,五行、五藏为中级概念,三焦气化为高级概念的人体代谢可由调气而平衡之复杂医学理论。该理论着眼于以气诊、疗,旨在调气、畅通气机以恢复三焦正常气化,达到人体五藏阴阳平衡之内稳态,有助于指导临床。虽出于当时条件所限,《内经》建此医学理论时暂时割舍,不去纠缠解剖之细节,但不等于医学到此止步,而是藏之灵兰之室,留待后人去研究,留下以气、形互参、相长之医学理论发展之空间。
黄丹卉[4](2013)在《赵绍琴温病学术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赵绍琴是我国当代着名中医学家、温病学家。他出身三代御医之家,师从御医瞿文楼、韩一斋及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博采众家之长,行医六十余载,临证处方药少而精,疗效显着,被誉为“平正轻灵一名医”。赵绍琴研治医学最重临床实践,反对为医者“纸上谈病”。他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不断验证与创新,在学术上自成体系,在温病学、内科学、脉学等多个领域为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在学术创新方面,堪称中医界的楷模。他突破性的将温病理论与内科诊疗相结合,不仅广泛运用于中医内伤杂病的治疗,在现代医学的疑难病领域,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令人瞩目的成就。切实的临床疗效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研究赵绍琴将温病理论运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于拓展中医临证思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综观相关文献资料,在这一领域虽有一定的研究和报导,但赵绍琴将温病理论运用于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尚有大量可挖掘之处。基于此,本文从以下方面对赵绍琴这一学术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第一部分,赵绍琴生平与学术成就。从家庭背景、师承渊源、行医生涯、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呈现一代中医大家的医学人生及其主要学术成就。第二部分,温病证治发微。若要探讨赵绍琴运用温病理论辨治内伤杂病的学术思想,先要应对其主要温病学思想有所研究。本文综合赵绍琴温病学术思想,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第一,温病首当与伤寒相鉴别,同为外感病,二者性质截然不同,故辨证、立法、方药均不同,不能混为一谈。第二,温病当分温热、湿热,二者证治迥异。赵绍琴提出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分别作为温热病和湿热病的辨证纲领,更符合临床实际,便于理论指导和临床实践。第三,温热病的辨治要点。赵绍琴从温热病的角度出发阐释叶天士的温病治疗基本大法,指出:“在卫汗之”并非发汗解表,“汗之”不是方法而是目的;“到气才可清气”,意在说明温病不可早用、纯用、过用寒凉,否则凝涩邪气、邪无出路;“透热转气”适用于温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以宣畅气机、透邪外出为原则,邪透则热自可退;血分证分“耗血”与“动血”,“凉血散血”针对的是动血而非耗血。第四,湿热病的辨治要点。赵绍琴将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的临床经验总结为“治疗湿热病十法”,并从中提炼出“治湿热必先治湿,治湿当先化气,化气必当宣肺”的湿热病治疗要法。他将湿热病的临床常见病情概括为湿阻、凉遏、寒凝、冰伏四种,为临床大量因误治造成疾病恶化的病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三部分,温病学术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在回顾赵绍琴主要温病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现存的文献资料和临床病案,系统总结了赵绍琴温病学术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情况。第一,温病辨证理论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赵绍琴运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辨治的内伤杂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划归为温病的内伤杂病,赵绍琴将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发展规律均符合温病特征的杂病归于温病一类,作温病论治,如肺痈、痢疾等。二是,可用温病的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进行辨治的杂病。当内伤杂病某阶段病证或旗下某子类型的病证与温病特征相符,便可运用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理论对该阶段或该子类型的杂病进行论治,如血淋、消渴等。第二,代表性温病治法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以温病的代表性治法为研究对象,介绍赵绍琴在内伤杂病中常用的温病治法。赵绍琴临床诊疗,以法为中心,上系病证病机,下连方药,中合辨证,他将温病的诸多治法引入内伤杂病的治疗之中,并善用、活用温病代表方药。具体如下:苦宣折热法,是用性味辛寒、苦寒而性质轻清的药物,宣畅气机,透热泄邪的温病治法,以栀子豉汤为代表。赵绍琴认为栀子豉汤具有“火郁发之”之功,外感、内伤凡病因热郁发热、心烦懊憹者,皆可用之。疏调升降法,是具有疏通解郁、调和升降等作用的温病治法,适用于温邪热郁不开或痰郁火结之证。内伤杂病凡因热郁于内,导致气机阻滞、升降失常者,皆可用此法治疗,代表方为升降散。升降散是赵绍琴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方剂之一,是赵绍琴内科证治的一大特色。他运用升降散的主治范围宽广,用法灵活多变,各脏腑系统疾病均有涉及,脏腑气血功能异常或实质病变均可应用,尤多用于肝胆郁热、湿热郁滞、血分郁热等证。无论升降散运用于何病何证,气机阻滞、升降失常是核心病机。宣畅三焦法,具有疏畅三焦、宣通气机、醒脾开胃、通利水道等作用,是湿热病证的治法。本文根据赵绍琴提出的湿热病临床治疗治湿、化气、宣肺三要法,以疏风化湿法、疏调三焦法、宣展肺气法等三个赵绍琴临床代表性治法为对象,分析了其在内伤杂病治疗中运用三要法即温病宣畅三焦法的情况。本文又从上三法中引申阐述了风药、大黄和杏仁等三味(类)赵绍琴临床代表性用药的使用情况,尤其介绍了他不同于常规的用药经验和临床心得,体现了赵绍琴对中药性能的透彻分析、精当把握和奇思妙用。第三,其他渗透于内伤杂病辨治中的温病思想。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赵绍琴其他融汇于内伤杂病辨证论治之中的温病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内伤杂病亦有因外感而起或因外感诱发加重者,遇此情况,与温病的临证思维相同,应首先分清外邪的寒热性质、是否感有湿邪,并根据外感病的证治原则,依法调治。赵绍琴在温病气分证治中提出的勿早用、纯用、过用寒凉的“寒凉三忌”,在内伤杂病的治疗中亦当贯彻,不仅中药,抗生素、激素等西药也在“寒凉”之列,亦当遵循“三忌”。赵绍琴认为透热转气体现的是排除障碍、宣展气机、给邪气以出路的临证思想,不仅适用于温病各阶段,也应作为辨治内伤杂病的指导思想。具体体现在,无论何病何证,是何人群,凡有邪实存在,必有针对性地用药去其邪阻、通畅气机,否则不仅补法无法取效,甚则壅滞气机,郁而化热,反致病进。第四,温病学术思想在疑难病中的运用。赵绍琴创造性地将中医温病思想学术思想运用于西医的疑难病症,并取得良好疗效。这是赵绍琴晚年临证最为突出的成就,为中医打开了崭新的临床治疗思路。本文选取了慢性肾脏病、肝硬化、白血病等三种疾病加以具体阐述。运用中医中药攻克慢性肾脏病是赵绍琴最为世人瞩目的医学成就之一。他通过数十年的临床探索,总结出了从温病营血分证论治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着的临床疗效。他指出,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机是热郁血分,治疗大法是凉血化瘀,并率先提出慢性肾病非虚论、慢性肾病忌食蛋白论、慢性肾病宜动不宜静论、慢性肾功能损害可逆论、慢性肾病可遗传论等一系列学术创新之说,合称为“慢性肾病新论”。他的很多观点对中医学传统观念和现代医学都是重大的挑战。在肝硬化的治疗方面,他提出“郁”、“瘀”、“虚”是肝硬化的主要病理改变,以“郁”为其根本,在治疗上,要以疏肝调郁为主要治法,先治“郁”,再调治“瘀”、“虚”,并配合饮食、运动和情志调理,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治疗。对于白血病,赵绍琴认为该病因胎毒内蕴,病位在髓,呈现一派血分热盛之象,故当从温病论治,并提出“髓分证”一说。针对白血病热结、耗血、动血、停瘀并存的病机,当以凉血散血、泄热解毒、养阴展气三法为白血病的治疗大法,并注意饮食、运动调理。第四部分,分析与讨论。这一部分是对赵绍琴运用温病理论辨治内伤杂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进一步探讨,阐述笔者的个人理解,是本研究的创新点。笔者认为,赵绍琴之所以能打破传统的辨证体系限制,将温病理法方药运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原因在于二者拥有相同的病机,这就是赵绍琴临床上反复提到的“火郁”。而蕴藏在赵绍琴“火郁观”背后的,放之一切证治而皆准的指导思想是赵绍琴对气机通畅的重视,笔者称之为赵绍琴的“血气流通观”,并提出“注重气机宣畅、一切调治手段皆以血气流通为目的是赵绍琴的医学思想内核”的观点。此外,赵绍琴在从温病营血分论治内伤杂病的过程中,还提出了全新的“髓分说”理论,通过温病学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反过来又发展了温病学理论。总之,本课题通过对赵绍琴运用温病理论辨治内伤杂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展现了一代中医大家的学术风采。更重要的是,赵绍琴的学术思想的产生,是建立在大量的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的,因此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行之有效,用之有验。这些丰富而宝贵的临床经验可为当下的临床诊疗活动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而通过对这些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的梳理和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和传承温病学说的理论和辨证立法组方思路,扩大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使用范围,融会活用中医理论,同时可为久攻不下的疑难杂症、层出不穷的新病变证,拓宽临床思路提供有益参考。
李跃[5](2012)在《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患病情况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患病情况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①于2007~2009年采用简单随机抽取的方法抽取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常住居民3217名进行调查,其年龄均在30~70岁之间,排除混血民族以便更准确的比较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被纳入的研究对象均对调查内容知情同意。②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并通过家访询问调查收集本次调查相关信息,其内容包括调查对象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一般情况、饮食、吸烟、饮酒、疾病家族史及本人既往史。③通过健康体检准确测量身高(cm)、体重(kg)、腰围(cm)和臀围(cm)、血压(mmHg)等。④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血尿酸(Blood uric acid, UA)、谷氨酰转移酶(Glutamyl Transferase, GGT)、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及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指标。⑤非正态分布数据经自然对数的转换后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行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关系采用偏相关分析;空腹血糖异常与影响因素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存在空腹血糖受损作为因变量,年龄、民族、吸烟情况、饮酒状况、文化程度、整体性肥胖、腹型肥胖、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高血压、GGT、UA、HOMA-IR、HOMA-P、ISI作为自变量,BACKWARD法选择变量,以α=0.05为入选变量的显着性水准,α=0.10作为剔除变量的显着水准。结果:进入本次结果分析的总例数为3217名,其中朝鲜族1732名(53.8%),汉族1485名(46.2%)。朝鲜族人群中男性678例(39.1%),女性1054例(60.9%)。汉族人群中男性572例(38.5%),女性913例(61.5%)。(1)随着年龄的增长,IFG组检出率有增加的趋势,30~70岁组IFG检出率分别为9.0%、12.9%、16.6%、16.1%及23.3%,其增加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01)。(2)调整性别、年龄、民族、吸烟指数、饮酒频率及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IFG组BMI、WC、HDL-C、TG、UA、HOMA-IR的平均水平均显着高于NGT组,HOMA-β和ISI参数的平均水平低于NC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按GGT、UA、HOMA-IR、HOMA-β及ISI浓度四分位数分为4组后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GGT四分位点的IFG检出率分别为11.2%、13.1%、17.3%及18.0%,UA分别为11.2%、15.1%、13.3%及19.5%、HOMA-IR分别为7.2%、11.3%、10.6%及33.2%,HOMA-β分别为24.7%、17.8%、13.5%及4.9%,ISI分别为33.2%、10.6%、11.3%及7.2%。IFG的检出率随着GGT、UA及HOMA-IR水平的升高而增加,随着HOMA-β及ISI水平的升高则逐渐降低,其增加和降低的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整体型肥胖、腹型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组的IFG患病率显着高于正常组,且随着BMI水平的增加,IFG的检出率有升高的趋势,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01)。(5)校正性别、年龄、民族、吸烟指数、饮酒频率及文化程度等因素后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BG与BMI、WC、SBP、DBP、TC、HDL-C、TG, HOMA-IR, UA及GGT呈正相关,与HOMA-β及ISI呈显着负相关。(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FG患病与民族、年龄、吸烟指数、整体型肥胖、腹型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GGT、UA、HOMA-IR、 HOMA-β及ISI密切相关,其中年龄、吸烟、BMI、GGT、UA、HOMA-IR、 HOMA-β和ISI对IFG患病的影响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结论:(1)本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IFG检出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2)IFG组BMI、WC、HDL-C、TG、UA、HOMA-IR的平均水平显着高于FBG正常组,HOMA-β和ISI的平均水平低于FBG正常组。(3)IFG患病率随着GGT、UA、HOMA-IR浓度的增加,HOAM-β和ISI浓度的降低,IFG的检出率有升高的趋势(P<0.05)。整体型肥胖、腹型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IFG患病率显着高于正常组,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组IFG患病率低于正常组,且随着BMI水平的增加,IFG的检出率有升高的趋势。(4)本地区人群IFG患病危险与民族、年龄、腹型肥胖、整体性肥胖、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GGT、UA、HOMA-IR、HOMA-β和ISI密切相关,其中年龄、BM、GGT、UA、HOMA-IR、HOMA-β和ISI对IFG患病的影响具有剂量反应关系。
吴文溪[6](1995)在《败血症第二讲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文中研究指明败血症第二讲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吴文溪问:败血症有何主要临床表现?不同类型的败血症有何临床特点?答: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许多症状可见于其它急性感染,或全身性炎症反应。起病可以突然发病,或在慢性病基础上出现。发热...
郑洪[7](2002)在《五脏相关学说理论研究与临床分析》文中指出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历史上应用很广。 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学术界作过很多的研究。金木水火土原为“五材”,是古人对世界基本构成物质的抽象概括;“五行”则原指天象五星的运行,二者后来结合起来,“五行”之称后来演变成为特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五的分类法也被用抽象的“五行”来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是已经有金木水火土之间相克(相胜)的理论的。《左传》中晋史墨答赵简子辛亥日食问题:“庚午之日,日始有调。火胜金,故弗克。” (昭公三十一年)完整的五行相克(相胜)理论则由邹衍提出,即”五德始终说”。五德始终说的思想,就是认为朝代更迭必然符合五行相胜的规律。 西汉的董仲舒是将五行学说系统化的关键人物。他在《春秋繁露》中把阴阳五行的视为天地自然的必然规律,并借以阐释儒家三纲五常等理论的合理性。东汉编成《白虎通义》也对五行学说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五行相克的内涵在这时期得到丰富,相克不一定是五德相胜那样表示事物的取代、克伐,据《论衡》记载,当时已经有人提出五行相胜有“相成”、“相利”的含义。宋代理学的出现,五行学说又有了新的内容。理学构造了一个世界衍生的图说,即“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五行成为世界生成的一个阶段,同时也说明了五行与阴阳之间的密切关系。随着五行在社会上日益成为卜筮算卦等迷信理论的工具。在古代,除医学外。其他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都不依赖五行理论。而应用最多的是道教与命相学。 医学上,《黄帝内经》作为最早的中医经典,奠定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形态。五行之配属五脏,其基本框架即自《内经》起。中医学五行学说的理论框架与哲学五行学说的理论框架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内经》应用五行学说以阐明自然界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推导疾病传变及预后、阐明望诊和脉诊、建立体质学说、说明药物五味的治疗作用及用于其它治疗和作为五运六气学说的理论基础等方面。 近现代以来对五行学说的批判和研究颇多。梁启超、顾颉刚、严复等文化界名人都批评五行学说荒谬。建国后,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哲学界提出要一分为二看五行,五行学说既有体现世界的物质性和普遍联系的一面,也有机械僵化的一面,是朴素的机械唯物论。其中中医学对五行的运用是发展了其合理性的一面。因此建国后五行学说仍然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得到应用,但仍然存在着对五行学说固有缺陷的批评。 中医学是一门临床学科,阴阳五行理论离开临床,单纯从哲学、历史或者数理等抽象方法去研究的话,是看不出它的实质所在的。所以,无论认为五行当存或当废,都必须从临床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 着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提出了“五脏相关学说代替五行学说”的理论,对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中医五行学说的实质、五脏相关学说在中医临床的运用进行了系统论述。其主要内容是三点: 1、中医五行学说落实于五脏;五脏五行生克的机理,又是通过人体五脏系统的实际联系来阐明。而自然界如四时(五季\五运六气等对人体的影响,也是通过影响五脏来发生作用的。中医五行学说离不开五脏为中心。 2、中医五行学说具有辩证法因素,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 中医五行落实于五脏,在具体运用时善于灵活应用,不受机械论和循环论的约柬,具有辩证法因素。例如中医对五行学说有新的发展,包括:亢害承制与胜复理论、乘侮学说、生克互藏、五行颠倒与五行互藏等;同时中医五行学说重视的是具体的五脏相互影响的具体特点。中医运用五行学说具有高度的辩证性和实证性口 3、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学说。 五行生克框架本身固有其机械、循环等不合理之处,中医在实际运用中虽能辩证对待,不为所限,但是,中医要现代化,就必须改变这种理论存在缺陷和歧义,依赖运用者来校正的情况,应该探讨建立既符合现代逻辑,又能保持中医理论特点的新理论,寻求质变。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最主要的应用范畴是建构脏腑学说。中医的脏腑学说,内容丰富。五行的框架,只说明其最简单的关系,并不能涵盖中医五脏相互关系的全部内容。 五脏相关取代五行,不同于近现代主张废弃五行的观点。科学哲学的证伪观点认为,一个理论可能曾对人们的实践发挥过有效的指导作用,但这不能表明这个理论完全正确和不可替代,相反,那些在实践中出现而这个理论又不能很好解释的情况,更值得人们重视。这种情况如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标志着学科应该有新的理论来取代原理论,这样才能发展。新理论是在原理论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五脏相关学说是将中医脏腑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理内容相结合的成果,对中医临床有更广泛的指导意义。 二十世纪中后叶以来,西方文化在哲学和科学上都出现了变革,一定程度 2上超越了线性思维和寻求简单因素的模式,从而在重视整体性和联系性方面取得了?
魏志鸿,潘凡,江艺[8](2014)在《脂肪变性供肝对肝移植手术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供肝脂肪变性的程度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2月进行肝移植患者90例,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A组(无脂肪变性供肝),不同程度脂肪变性供肝B组(脂肪变<30%﹚、C组(脂肪变30%60%)、D组(脂肪变>60%),对四个小组的术后不同时间的肝功能情况、术后并发症、1年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 D组近期肝功能恢复明显慢于其他组,术后并发症D组明显高于其他组,1年存活率各组之间差异无显着性。结论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供肝均可以运用于肝移植手术,中至重度的脂肪变性供肝肝功能恢复慢。
沈丹丹[9](2017)在《乌鲁木齐天山区维吾尔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调查》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维吾尔族居民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8月至12月抽取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二道桥片区(包括跃进街社区、双庆巷社区、二道桥社区、新市路南社区、福寿巷社区、固原巷社区、油库巷社区)常住维吾尔族居民1317人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597人,女性720人。调查对象年龄均为18岁及18岁以上。对该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计算受试人群中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析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分别为9.8%、21.0%,其中男性分别为11.2%、19.1%;女性分别为8.6%、22.5%。不同性别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20、2.284,均P>0.05)。男性、女性、总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增龄、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可能为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OR=1.041、1.587、1.304、1.545,均P<0.05);高文化程度可能为发生糖代谢异常的保护因素(OR=0.813,P<0.05)。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维吾尔族居民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均较高,须制定针对维吾尔族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林继超[10](2003)在《执业助理医师(全科)进修教育讲座 第二讲 社区常见症状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置》文中提出
二、多器官功能衰竭──第二讲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与论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器官功能衰竭──第二讲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与论断(论文提纲范文)
(3)三焦气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三焦气化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一节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文献综述 |
一、研究之意义 |
一、文献综述 |
(一) 《内经》之前-先秦两汉出土与传世文献 |
(二) 三焦气化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三焦气化理论滥觞于先秦 |
第一节 古人发现三焦的过程 |
一、"焦"字的由来、本意与其引伸义 |
二、三焦的前身概念之一"三咎"源出《十问》 |
三、三焦的前身概念之二"橐龠"来自《引书》 |
(一) 先秦两汉文献之"橐龠"为鼓风助火之器 |
(二) 《引书》之"橐龠"观与三焦功能多有类似 |
四、三焦于医书之外仅见两书 |
五、三焦与三丹田属不同领域之不同概念可互参,不可互换 |
六、三焦与三元之关系 |
七、三焦与三集 |
第二节 《内经》以前古人目中的三焦 |
一、出土文献《十问》与《引书》中的"三咎"、"橐龠"皆指一体系而非单一器官 |
(一) 《十问》三咎观为"虚"、"广"之后"生神风", "致之口", "枚之心", "至之五藏", "四辅所贵" |
(二) 《引书》橐龠观为"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闭玄府,启缪门,合五脏,逢(?)九窍,利启台腠理" |
第三章 三焦气化理论成形于《内经》 |
第一节 《内经》第四篇提出"三焦"为六阳府之大,囊括它府 |
第二节 三焦具府功能,但类器非器 |
第三节 三焦化生并主持诸气 |
一、三焦通行元气、真气与谷气 |
二、《内经》上下两命门相通,为三焦气化理论之一部分,由三焦鼓动 |
三、三焦气化体现于"受气"与"出气" |
四、三焦亦化生并通行人体浊、邪之气 |
第四节 三焦通行水液,《内经》第八与第七十二篇提出决渎与气化而出 |
一、三焦何以决渎,"皮肉宛瞧而弱"为三焦体系开阖、盈缩之象 |
二、三焦形态为其体系动态之象,不宜与其功能分而论之 |
三、《内经》之三焦部位宜观其象而不宜细定其位 |
(一) 三焦形态为一体系而非单一器官,随医学发展其所涵在微观也应增加 |
(二) 三焦之形态与功能之关系,不宜分而论之 |
四、部位之三焦为人体化气之场所,论其三而实为一 |
五、经脉三焦指三焦经,可针刺激发三焦气化,为三焦气化理论有机构成之一 |
六、三焦气化是《内经》医学理论的深层、高级概念 |
(一) 《内经》之气化从先秦气论脱胎而出,其气与阴阳为医学初级概念 53 |
(二) 《内经》之五行、五藏观之由来,其五行、五藏为中级概念 |
(三) 《内经》之五行、五藏概念形成气、五行五藏阴阳之气之模式 |
七、三焦气化为医学的深层次、高级概念,未完、有待发现与发展(open end) |
八、三焦气化理论以气诊断见《邪气藏府病形》等篇 |
(一) 三焦气化病理观源自经验,其病机为三焦气化不利 |
(二) 《内经》三焦气化之诊、疗观为顾本、护原、调气 |
(三) 三焦气化理论以气诊脉 |
九、三焦气化理论以调气治证,见《汤液醪礼论篇第十四》、《刺法论》等 |
(一) 三焦气化之治疗观为调气:"开鬼门、洁净府"、"刺其原"、决渎、出水道 |
(二) 三焦气化之治疗以枢机调气:针刺气穴阳陵泉、委阳 |
(三) 三焦气化之治疗观:调气以平为期,可用针、药,亦可并用 |
第四章 三焦气化理论与其它理论的关系 |
第一节 三焦气化理论与古自然气理论的关系 |
一、三焦气化理论与元气一元论的关系 |
二、三焦气化理论与精气的关系 |
三、三焦气化理论认为六气一气,皆从三焦气化而来 |
第二节 三焦气化理论与经脉学说的关系见《经别十一》,《经水十二》 |
一、《内经》之经脉、血脉、气脉概念以气为主,以(三焦)决气为要 |
(一) 血脉 |
(二) 气脉 |
(三) 经脉 |
二、《内经》之经脉概念源于十二经水与治水,是人为安排 |
(一) 《内经》反复论证经脉为什么要人为安排 |
(二) 《内经》之经脉与五藏六府"内次"、"外别" |
第三节 三焦气化理论与阴阳、五行理论的关系 |
一、《内经》第五、六、七篇细述阴阳为基础,为三焦气化"能出"铺垫 |
二、五行概念介入医学理论 |
三、道家这个时期的五行观 |
四、《内经》调节五行-五藏-十二经脉之医学模式 |
第四节 三焦气化理论与气血津液学说的关系 |
第五节 《内经》确立三焦气化为纲统领五行-五藏阴阳-十二经脉之气 |
第六节 三焦气化为动力 |
一、既往之气化动力说 |
二、三焦气化动力说 |
第七节 三焦气化不同于哲学气化 |
第五章 三焦气化理论的既往临床应用与前瞻 |
第一节 认同三焦气化理论者多为医学大家 |
一、有气无形派(1)《难经》认为三焦有气有名、但无形 |
二、有气无形派(2)《中藏经》 |
三、有气无形派(3)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
四、有气无形派(4)隋、唐以降 |
第二节 有气无形派之医学贡献在临床诊断、治疗 |
一、《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是对三焦气化理论从表里方面之发展 |
(一) 六经辨证由表入里 |
(二) 六经辨证与圆运动亦受《内经》三焦气化影响 |
二、《温病条辨》是对三焦气化理论从上下传变方面之发展 |
三、《读医随笔》之"缓撑旁渗"丰富了三焦气化模式 |
第三节 有气有形派之医学贡献 |
第四节 无气有形派之医学贡献在解剖 |
一、三焦无气有形派 |
二、无气有形派之医学贡献在解剖 |
第五节 三焦气化理论在统调诸科的临床与科研前景 |
一、调气以治痛证、脑瘫、面神经麻痹、帕金森症、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等神经学科方面的发展前景 |
(一) 痛证(Pain) |
(二) 脑瘫(Cerebral palsy) |
(三) 面神经麻痹(贝尔氏麻痹症Bell's Palsy) |
(四) 退行性病变如痴呆,包括海默氏症,血管性痴呆与帕金森症Degenerative disease, dementia, Alzhimer' s, Vascular Dementia,Parkinson' s disease ) |
二、调气以改善消化、代谢,在消化、水液代谢方面之疾病的研究前景广阔 |
三、调气以促内、外分泌,防治在内外分泌方面疾病如糖尿、肾脏、高血压、肥胖、抗衰老前景很大 |
结语 |
一、三焦气化发祥于先秦,"焦"字体现气化 |
二、"三咎"与"橐龠"是三焦之前驱概念,与古人练气相关 |
三、三焦气化理论在《内经》成形,为当时医学理论之创新 |
四、三焦气化理论之传承至今有三派 |
五、三焦气化为《内经》最高、深层次的医学理论 |
六、三焦气理论还应继续发展 |
七、《内经》显示三焦气化为中医学主纲 |
创新性 |
一、提出三焦气化理论为中基理论主纲 |
二、提出三焦为多器官组合之体系,而非单一器官 |
三、依认同三焦气化与否三分《内经》以降之医家,分析各派对医学发展之贡献 |
四、笔者提出三焦气化亦化生浊邪之气,三焦鼓动为《内经》医学人体气化之动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赵绍琴温病学术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赵绍琴生平与学术成就 |
1 生平传略 |
2 主要学术成就 |
2.1 脉学 |
2.2 温病学 |
2.3 内科学 |
第二部分 温病证治发微 |
1 温病不同于伤寒 |
2 温病当辨温热与湿热 |
3 温热病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领 |
3.1 论“在卫汗之可也” |
3.1.1 “在卫”并非“在表”,温病卫分证不是表证 |
3.1.2 “汗之”并非“汗法”,卫分证治疗不可发汗解表 |
3.1.3 卫分证实为肺经郁热,当以疏卫开郁为其治法 |
3.2 论“到气才可清气” |
3.2.1 未到气分不可清气 |
3.2.2 初至气疏卫略佐清气 |
3.2.3 中至气仍不可过清 |
3.2.4 实为至气不可一味寒凉 |
3.3 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
3.3.1 透热转气的本质是宣畅气机 |
3.3.2 透热转气的用药应有针对性 |
3.3.3 营分证治不可缺少透热转气 |
3.4 论入血“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
3.4.1 入血动血责之郁热 |
3.4.2 动血首当凉血解毒 |
3.4.3 动血不可一味止血,凉血还当活血散血 |
3.4.4 热盛动血亦需“透热转气” |
4 湿热病以三焦辨证为纲领 |
4.1 湿热病证复杂难治,分消宣化为其要法 |
4.1.1 治湿热必先治湿,湿去则热不独存 |
4.1.2 治湿必先化气,气化则湿亦化 |
4.1.3 化气必当宣肺,肺气宣则一身之气皆化 |
4.2 湿温与温热挟湿证治迥异 |
4.2.1 温热挟湿,湿热未合证治简单 |
4.2.2 湿温之病,湿郁化热证治复杂 |
4.3 湿热病分四期,用药大忌寒凉 |
第三部分 温病学术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 |
1 温病辨证理论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 |
1.1 划归为温病的内伤杂病 |
1.1.1 肺痈 |
1.1.2 痢疾 |
1.2 以卫气营血、三焦为辨证纲领的内伤杂病 |
1.2.1 血淋 |
1.2.2 消渴 |
2 代表性温病治法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 |
2.1 苦宣折热法 |
2.1.1 栀子豉汤的主治病证 |
2.1.2 栀子豉汤的组成配伍 |
2.1.3 治验举例 |
2.2 疏调升降法 |
2.2.1 升降散的主治病证 |
2.2.2 升降散的组成配伍 |
2.2.3 治验举例 |
2.3 宣畅三焦法 |
2.3.1 疏风胜湿法 |
2.3.1.1 风药的用药经验 |
2.3.1.2 治验举例 |
2.3.2 疏调三焦法 |
2.3.2.1 大黄的用药经验 |
2.3.2.2 治验举例 |
2.3.3 宣展肺气法 |
2.3.3.1 杏仁的用药经验 |
2.3.3.2 治验举例 |
3 其他渗透于内伤杂病辨治中的温病思想 |
3.1 因外感而发的内伤杂病证治 |
3.2 “到气才可清气”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 |
3.3 透热转气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 |
3.4 “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 |
4 温病学术思想在疑难病中的运用 |
4.1 慢性肾脏病 |
4.1.1 病因病机 |
4.1.2 治则治法 |
4.1.2.1 中药治疗 |
4.1.2.2 饮食调养 |
4.1.2.3 运动锻炼 |
4.1.3 治验举例 |
4.2 肝硬化 |
4.2.1 病因病机 |
4.2.2 治则治法 |
4.2.2.1 中药分段疗法 |
4.2.2.2 生活调理 |
4.2.3 治验举例 |
4.3 白血病 |
4.3.1 病因病机 |
4.3.2 治则治法 |
4.3.2.1 中药治疗 |
4.3.2.2 生活调理 |
4.3.3 治验举例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联系温病与内伤杂病的是赵绍琴的“火郁观” |
1.1 火郁证的病因:外感、内伤均可致病 |
1.2 火郁证的病机:邪阻气机,气血不畅 |
1.3 火郁证的症状:表里不一,错综复杂 |
1.4 火郁证的治则:火郁当发,火郁当升降 |
1.5 火郁证的治法:疏调气机,透热转气 |
2 火郁观的背后是赵绍琴的“血气流通观” |
3 在内伤杂病的治疗中创新温病理论提出“髓分说” |
第五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1 汪逢春先生治疗湿热病十法 |
附2 温病治验提要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患病情况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3.2 不同特征人群组IFG检出率比较 |
3.3 IFG组与正常组相关生化、体检指标的比较 |
3.4 不同代谢指标IFG患病率的比较 |
3.5 不同代谢异常组与正常组IFG患病率的比较 |
3.6 FBG与相关生化、体检指标的偏相关分析 |
3.7 IFG患病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7)五脏相关学说理论研究与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五行学说的源流 |
第一节 五行学说的起源 |
1、 以五为基准的归类法 |
2、 金、木、水、火、土与五行 |
3、 五行生克理论的来源 |
第二节 社会政治的五德始终说和五行 |
第三节 五行哲学的发展 |
第四节 古代学科应用五行学说简况 |
1、 天文 |
2、 音律 |
3、 农学 |
4、 武术 |
5、 军事 |
第五节 道教的五行学说 |
1、 神灵系统 |
2、 教理学说 |
3、 丹道修行 |
第六节 命相学上的五行应用 |
1、 推命术 |
2、 其他术数简况 |
第七节 《黄帝内经》奠定中五行学说的基本面貌 |
1、 五行配属 |
2、 五行五脏配法之争 |
3、 五行生克 |
4、 《内经》中五行学说的应用 |
(1) 阐明自然界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
(2) 推导疾病传变及预后 |
(3) 阐明望诊和脉诊 |
(4) 建立体质学说 |
(5) 说明药物五味的治疗作用 |
(6) 用于其它治疗 |
第八节 近现代对五行学说的批判和研究 |
1、 建国前的批评意见 |
2、 建国后思想学术界对五行的评价 |
3、 现代批评五行学说的一些主要观点 |
第二章 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 |
第一节 中医五行学说落实于五脏 |
1、 五行配属表的分析 |
2、 五脏功能分析 |
3、 五行关系的分析 |
第二节 中医五行学说的辩证法因素 |
1、 中医对五行学说有新的发展 |
(1) 乘侮学说 |
(2) 亢害承制与胜复理论 |
(3) 母子相传 |
(4) 生克互藏 |
(5) 五行颠倒与五行互藏 |
2、 中医五行学说重视五脏关系的具体特点 |
3、 临床论治 |
4、 治则讨论 |
第三节 五脏相关取代五行 |
1、 思维的背景 |
2、 取代的基础 |
(1) 从脏腑学说的结构讨论 |
(2) 从脏腑学说的源流分析 |
3、 取代的实质 |
第三章 五脏相关学说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简述 |
1、 复杂性科学简介 |
(1) 系统论学科群 |
(2) 结构主义 |
(3) 博弈论 |
2、 运用新学科对五行学说的一些研究 |
(1) 系统科学的研究 |
(2) 现代数学的研究 |
3、 中医五行学说的数理模型 |
第二节 五脏相关学说的方法论 |
1、 在实践的基础上保留五的配属系统。 |
2、 以系统和结构的观点认识五脏的相关性。 |
3、 气血阴阳为五脏相关的信息单元和控制因素 |
4、 证伪与证实相结合,建立“症状—病机”的五脏关系认知逻辑认识 |
5、 以文献和临床调研为依据,开展五脏相关研究 |
第三节 五脏相关学说中的五脏系统 |
1、 人体五脏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
(1) 心系统 |
(2) 肺系统 |
(3) 脾系统 |
(4) 肝系统 |
(5) 肾系统 |
2、 五脏系统的其他配属 |
(1) 五脏与四时的关系 |
(2) 五色 |
(3) 五声 |
(4) 五谷与五畜 |
(5) 五味 |
第四节 五脏相关学说中的五脏关系 |
1、 一脏与一脏的关系 |
(1) 心与脾 |
(2) 肺与脾 |
(3) 肺与肝 |
(4) 肺与肾 |
(5) 心与肺 |
(6) 心与肝 |
(7) 心与肾 |
(8) 肝与脾 |
(9) 脾与肾 |
(10) 肝与肾 |
2、 一脏与其他脏的关系 |
3、 脑与脏腑的关系 |
(1) 脑与心的关系 |
(2) 脑与肾的关系 |
(3) 脑与肝(胆)的关系 |
第四章 五脏相关学说的临床运用 |
第一节 证候中的五脏相关 |
1、 常见的两脏合并证候 |
2、 与多脏相关的证候 |
3、 一脏导致多脏受损 |
第二节 疾病中的五脏相关 |
1、 中医疾病中的五脏相关 |
2、 现代医学疾病 |
(1) 重症肌无力 |
(2) 心衰 |
(3) 硬皮病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8)脂肪变性供肝对肝移植手术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病例资料的收集 |
1.1.2 手术方式 |
1.1.3 抗排斥治疗 |
1.2 研究方法 |
1.2.1 观察对象分组 |
1.2.2 术后观察指标 |
1.2.2. 1 血清肝功能指标 |
1.2.2. 2 手术并发症情况 |
1.2.3 术后生存情况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各组术后肝功能变化 |
2.2 各组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 |
2.3 各组术后1年累计存活率 |
3 讨论 |
(9)乌鲁木齐天山区维吾尔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内容与方法 |
2.1 资料收集 |
2.2 问卷调查 |
2.3 体格检查 |
2.4 实验室检查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10)执业助理医师(全科)进修教育讲座 第二讲 社区常见症状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置(论文提纲范文)
第三节 咳 嗽 |
1 咳嗽的病因 |
1.1 呼吸道疾病 |
1.2 胸膜疾病 |
1.3 心血管疾病 |
1.4 某些药物 |
1.5 其他系统疾病累及呼吸系统 |
2 咳嗽的诊断 |
2.1病史 |
2.2 体格检查 |
2.3 辅助检查 |
3 咳嗽的鉴别诊断及处置 |
3.1 急性咳嗽 |
3.2 慢性咳嗽 可按以下步骤进行诊断和处理 |
思考题 |
第四节 咯 血 |
1 咯血的病因 |
1.1 呼吸系统疾病 |
1.2 心血管疾病 |
1.3 其他 |
2 咯血的诊断 |
2.1 病史 |
2.2 体格检查 |
2.3 辅助检查 |
3 咯血的鉴别诊断及处置 |
3.1 支气管疾病引起的咯血 |
3.2 肺部疾病引起的咯血 |
3.3 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咯血: |
3.4 其他 |
思考题 |
四、多器官功能衰竭──第二讲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与论断(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断与治疗及预防[J]. 林新华,邱维强.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1998(06)
- [2]多器官功能衰竭──第二讲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与论断[J]. 张钟灵. 新医学, 1997(01)
- [3]三焦气化理论研究[D]. 卫杨.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4]赵绍琴温病学术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研究[D]. 黄丹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9)
- [5]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患病情况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 李跃. 延边大学, 2012(02)
- [6]败血症第二讲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J]. 吴文溪. 新医学, 1995(12)
- [7]五脏相关学说理论研究与临床分析[D]. 郑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2(02)
- [8]脂肪变性供肝对肝移植手术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 魏志鸿,潘凡,江艺. 肝胆外科杂志, 2014(06)
- [9]乌鲁木齐天山区维吾尔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调查[D]. 沈丹丹.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8)
- [10]执业助理医师(全科)进修教育讲座 第二讲 社区常见症状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置[J]. 林继超. 中国乡村医药, 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