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重砂矿物学术会议简介

首届全国重砂矿物学术会议简介

一、全国第一届重砂矿物学术会议简况(论文文献综述)

吴强[1](2021)在《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钼、金成矿关系研究 ——以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钼、金成矿带,已探明的钼资源量超过500万吨、金资源量达1000吨。前人研究表明,区内金成矿事件多发生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60~110Ma),与区内大规模的钼成矿事件(147~120Ma)及岩浆侵位事件(158~124Ma)时代相近,且三者在空间上紧密相关。但前人对华北克拉通南缘的钼、金成矿作用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矿种,而对区内具有时空一致性的钼矿床和金矿床的成因联系的研究还很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区内钼-金成矿作用规律的认识,制约了区域找矿勘查的突破。为了探讨研究区内钼与金的成矿关系,本论文选择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矿集区的祁雨沟金矿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矿床学与矿物学研究,查明其成矿物质的迁移与沉淀和富集规律,构建研究区成岩年代学框架,探讨成岩与成矿的关系,揭示其成矿机制。同时,结合区内与祁雨沟矿床具时空一致性的雷门沟斑岩型钼矿的构造、岩浆、流体、成矿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探讨二者的成因联系,分析熊耳山地区钼、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地球动力学背景,深化对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本论文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祁雨沟金矿主要由斑岩型、角砾岩型和蚀变岩型三种类型金矿组成。区内主要成矿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石英-钾长石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金-黄铁矿、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金成矿作用集中于金-黄铁矿阶段和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金一般以可见金的形式(自然金和银金矿)赋存于黄铁矿中,同时也存在少量纳米级自然金或银金矿金包裹体。(2)祁雨沟金矿发育大量与可见金共生的铋矿物,且不同成矿阶段的铋矿物组合存在差异。金-黄铁矿阶段铋矿物主要为自然铋、铋碲矿、Ag-Pb-Bi硫盐(硫铅铋矿系列)和斜方铅铋矿;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铋碲矿、硫铋铜矿和辉铋矿-针硫铋铅矿系列。根据祁雨沟金矿Bi-Te矿物与硫化物的组合特征,其金-黄铁矿阶段的f Te2为~10-11,f S2为10-11~10-12;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f Te2为10-9~10-11,f S2为10-10~10-11。同时结合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和赤铁矿矿物组合特征,本文认为f O2降低导致成矿流体中形成铋熔体,随之在成矿流体中收集金。随着成矿的演化,成矿流体温度降低和硫逸度升高,导致铋熔体发生硫化作用,进而形成铋矿物与自然金的矿物共生组合。根据祁雨沟金矿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和金的赋存状态,本研究认为铋熔体收集金是祁雨沟矿床中金富集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3)祁雨沟金矿矿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主要包括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石英斑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结果为159±5Ma,形成于晚侏罗世。两件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结果为131±1Ma和130±1Ma,形成于早白垩世。切穿矿体的二长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结果为125±1Ma,形成于早白垩世。根据前人成矿年代学分析结果及矿区内岩浆岩与矿体的产状,本文认为形成于130Ma的花岗斑岩为祁雨沟金矿的致矿岩体。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祁雨沟花岗斑岩具富碱(K2O=4.29%~7.69%,Na2O=2.69%~4.65%,K2O+Na2O=8.31%~10.1%),富铝(Al2O3=13.41%~17.02%,A/CNK=0.94~1.18),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La/Yb)N=20.5~44.7,平均为25.4),弱的Eu负异常(δEu=0.88~0.97)的特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祁雨沟花岗斑岩的εHf(t)为-22.0~-18.0,tDM2为2300~2600Ma;εNd(t)为-14.6~-15.0,两阶段模型年龄介于2110~2140Ma之间,ISr=0.7082~0.7087,表明该岩体来源于新太古代的太华杂岩的熔融,同时有部分年轻的地幔或新生地壳物质加入。其动力学背景可能为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北克拉通俯冲及随后的后撤作用引起的华北克拉通破坏,同时幔源岩浆底侵,促使下地壳部分熔融。(4)通过对祁雨沟矿床中成矿岩体(花岗斑岩)与成矿后岩体(二长花岗斑岩)中锆石和磷灰石对比研究发现,成矿花岗斑岩中锆石的Ce4+/Ce3+(36.1~773,平均为242)和(Eu/Eu*)N(平均为0.70)明显高于成矿后的二长花岗岩的Ce4+/Ce3+(13.9~31.7,平均为23.2)和(Eu/Eu*)N(平均为0.57),显示高氧逸度特征。成矿岩体的磷灰石具富S特征;磷灰石具有更高的Ce/Pb比值(157~916,平均320),表明成矿岩体的流体活动性较强。当氧逸度较低时,岩浆中的硫主要以S2-形式存在,由于硫化物在硅酸盐熔体中较低的溶解度,导致金以硫化物形式过早沉淀,限制金元素的富集成矿。这些特征指示,高氧逸度、富硫及高流体活动性对金的成矿具有重要意义。(5)结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祁雨沟花岗斑岩与雷门沟花岗斑岩具有相似岩浆源区和成因类型,且主、微量元素具连续演化的特征,表明二者具有相似的母岩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雷门沟钼矿斑岩体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程度更高,且挥发分富F、贫Cl和S;祁雨沟金矿斑岩体相较于前者,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程度较低,且挥发分具富S特征。研究区内钼、金矿床的H、O、S和Pb同位素特征,表明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钼矿床与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钼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而金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综合上述特征,本文认为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具时空一致性的钼、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可能受相似岩浆源区不同演化阶段的岩浆岩控制。区内钼矿化和金矿化往往与高氧逸度的岩浆岩相关,钼、金等不同的矿化类型可能受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和挥发分含量的影响。

王波[2](2021)在《脱硫石膏矿化CO2制备均一球霰石型CaCO3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CO2排放大国,CO2减排压力巨大,构建成本低、能耗少和环境风险小的CO2减排技术体系,是解决我国CO2排放问题的重大战略需求。利用富含钙、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矿化固定CO2是一种双赢的方案,不仅可以实现CO2减排,而且能够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达到以废治废的目标,对于建立具有我国工业特色的CO2减排技术现实意义重大。本论文针对我国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过程产生的脱硫石膏(CaSO4·2H2O,~95%)大量堆存、无法有效利用且环境危害较大的现状,提出了氨介质体系脱硫石膏矿化CO2制备均一球霰石型碳酸钙(Ca CO3)的新思路,开展了CaSO4·2H2O矿化CO2制备球霰石可行性、CaSO4·2H2O-NH3-CO2-H2O气液固三相矿化体系中球霰石的生长机制、杂质对脱硫石膏矿化CO2生成球霰石的影响机制、晶型控制剂调控脱硫石膏矿化CO2制备均一球霰石型Ca CO3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分析纯CaSO4·2H2O作为脱硫石膏的模型矿物,开展了CaSO4·2H2O矿化CO2制备球霰石型Ca CO3的可行性研究。计算了氨介质下CaSO4·2H2O矿化CO2的反应热力学参数。研究了NH4+/Ca2+摩尔比、CO2流速、固液比和搅拌方式(磁力搅拌和超声波探针振动)对矿化反应过程和矿化产物的影响,优化了CaSO4·2H2O矿化CO2制备球霰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NH4+/Ca2+摩尔比2.4、CO2流速200m L/min、固液比10 wt%和反应时间60 min的最佳条件下,矿化产物是均一球霰石型Ca CO3。CaSO4·2H2O的转化率随着NH4+/Ca2+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加,当NH4+/Ca2+摩尔比为2.4时,CaSO4·2H2O的转化率约为98%。CO2流速和固液比几乎不影响矿化产物球霰石的晶型和形貌。超声波探针振动并不改变矿化产物的晶型(球霰石),但是显着影响球霰石的形貌。磁力搅拌条件下,球霰石的平均粒径约为10μm,超声波探针条件下,球霰石的平均粒径约为3μm。球霰石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其在水溶液中稳定2 h后逐渐转变成方解石,同时球霰石在400°C以下可以稳定存在。(2)开展了CaSO4·2H2O-NH3-CO2-H2O气液固三相矿化反应体系中球霰石的生长过程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磁力搅拌体系中体系的p H先降低后趋于稳定。体系的SO42-浓度呈现先逐渐增加至最大值后保持不变的趋势,其浓度达到最大值时需要20 min。CaSO4·2H2O的转化率随矿化反应时间先逐渐增加后趋于稳定,反应20 min后转化率可达到98%。在球霰石的生长过程中,反应5 min后生成了球形的球霰石,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其逐渐堆积生长成较大的类球形颗粒。超声波探针振动体系p H的变化虽然略快于磁力搅拌体系p H的变化,但是体系SO42-达到最大值时需要30min。超声波振幅显着影响CaSO4·2H2O的转化率,在50%的振幅下,CaSO4·2H2O几乎完全转化成球霰石,转化率约为98%。在超声波条件下,反应5 min后生成了球形的球霰石,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球霰石逐渐变成无规则的颗粒,最后堆积生长成较大的无规则的颗粒。CaSO4·2H2O矿化CO2制备球霰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个阶段促使生成球霰石的因素各不相同,在第一阶段,低Ca2+/CO32-比例有助于生成球霰石,在第二阶段中,低Ca2+/CO32-与较高浓度SO42-的协同作用导致生成球霰石,在第三阶段中,高浓度的SO42-有助于生成球霰石。(3)研究了杂质对脱硫石膏矿化CO2生成球霰石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使用的脱硫石膏为菱形块状晶体,主要物相是CaSO4·2H2O,杂质成分为白云母和白云石,纯度约为97.4%。电子探针(EPMA)结果表明,脱硫石膏中有钙、氧、硫、硅、铝、铁、钾、和镁八种主要元素。脱硫石膏矿化CO2的产物是球霰石(~60%)和方解石(~40%)的混合晶型,但是相同条件下分析纯CaSO4·2H2O矿化CO2的产物是均一球霰石。研究发现,当白云母加入CaSO4·2H2O矿化CO2反应体系后,矿化产物只有球霰石,说明白云母不影响球霰石的生长。然而,当白云石加入CaSO4·2H2O矿化CO2反应体系后,矿化产物是球霰石和方解石的混合物,且方解石的含量随着白云石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白云石含量为1.0 wt%时,方解石的含量达到了最大值(~27%)。研究表明,白云石颗粒的亲水性和表面负电荷是诱导CaSO4·2H2O矿化CO2生成方解石的重要因素。(4)开展了晶型控制剂调控脱硫石膏矿化CO2制备均一球霰石型Ca CO3的研究。结果表明,硬脂酸钠可以抑制球霰石的生成,聚丙烯酸钠由于延长了Ca CO3结晶的诱导期导致反应在60 min内不能完全进行。酸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中的羧酸基团与NH4OH发生酸碱反应,导致NH4OH不足,造成脱硫石膏不能完全转化。甘氨酸能够显着提高脱硫石膏矿化CO2产物中球霰石的含量,且球霰石的含量随着甘氨酸浓度的增加先增加至最大值后保持不变,在20 wt%的甘氨酸条件下,矿化产物中球霰石的含量达到最大值约为97%。研究发现,中间体甘氨酸钙的生成和甘氨酸的吸附作用对球霰石的生长扮演重要作用。

白怡鸽[3](2021)在《资源型县域乡村聚落时空演变及空间重构 ——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农村地域普遍出现建设用地空废化、土地利用零散无序、农田撂荒现象等问题。资源型县域以本地区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随着可利用资源的逐渐减少,不少地区面临着发展困境。在未来的发展中,乡村的振兴可为资源型县域再生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文以典型资源型县域山西省宁武县为研究区,基于1985、1995、2008和2018年四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法,分析宁武县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特征,并揭示其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进而构建综合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综合影响力得分,得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方案,为乡村聚落合理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依据。(1)资源型县域乡村聚落的规模变化从急剧增加阶段逐渐到平稳阶段甚至有所减少,在空间上往往形成一个大的聚落分布密集区,形态更加不规则。从规模演变特征上来看,研究区乡村聚落整体扩展速度趋于平缓,表现为从急剧增加阶段逐渐到平稳阶段甚至有所减少;从集聚演变特征来看,呈现出集聚特征,且聚集程度进一步加强;从密度演变特征来看,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县城周围逐渐形成一个大的聚落分布密集区;从形态演变特征来看,乡村聚落边界形状更加不规则,并且斑块面积的差异不断增加,有向两极发展的趋势。(2)自然因素和区位因素是影响乡村聚落演变的基础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起到主导作用,政策因素是突变性因素。资源型县域乡村聚落时空演变主要受到自然因素、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政策调控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和区位因素是影响聚落演变的基础因素,对乡村聚落的发展起到稳定长期性作用,乡村聚落逐渐向海拔低、坡度小、靠近河流、靠近主要道路、靠近乡镇中心的地区集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动力因素,对乡村聚落的演变起到主导作用,乡村人口提高了农户对住房的需求,经济发展为乡村聚落的扩张提供现实基础;城镇化使乡村人口外流增多,导致有大量房屋处于闲置或废弃状态。农村土地政策、煤炭资源整合利用、易地移民搬迁等政策因素是乡村聚落演变的突变性因素。(3)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架构体系是确保聚落合理布局的重要手段。对于特定区域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研究,首先根据区域实际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第二对研究区乡村聚落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分划等级;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提出相应重构类型。第三确定空间重构方案,在确定发展型聚落后,利用加权Voronoi图确定其空间影响范围,为迁并型聚落提供迁并方向,最终得到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方案。

刘驰洋[4](2021)在《酸性环境下Q2黄土蠕变力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自然界及人类工程活动产生的酸性水体能显着影响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黄土斜坡、地基及洞室等遭受酸蚀作用时,其稳定性会在酸-水-物理化学耦合作用下弱化。以Q2原状黄土及重塑黄土为研究对象,以蠕变力学试验、激光粒度分析、XRD矿物分析及扫描电镜试验为研究手段,从宏、微观角度出发,探索了酸蚀黄土的蠕变特征与微观指标参数随酸浓度变化规律,进而结合流变模型理论及损伤力学理论,探究了酸蚀Q2黄土的蠕变特性及蠕变模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揭示了酸浓度及应力变化对黄土蠕变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剪应力一定时,随酸浓度由0增大至3mol/L,黄土长期剪切模量G∞逐渐减小,长期强度τ∞逐渐减小,瞬时应变量、稳定段蠕变量均随酸浓度增大而增大;酸浓度一定时,随剪应力15kPa逐级增加,酸蚀黄土的G∞值先增大后减小,在剪应力30kPa、45kPa附近出现峰值,G∞峰值随酸浓度增大而减小,峰值处相对刚度最大,抵抗变形能力最强,峰值后黄土蠕变性增强,酸蚀黄土瞬时应变量、稳定段蠕变量也不断增大;酸蚀作用能降低黄土刚度,在酸浓度-剪应力耦合效应下黄土蠕变性增强,且对重塑黄土增强效果大于原状黄土。(2)基于EPS元件改进的西原模型能很好描述酸蚀黄土的瞬时变形、衰减蠕变、等速蠕变、加速蠕变阶段,模型拟合度R2为0.920~0.988;酸蚀黄土的EPS五元件蠕变模型的参数随酸浓度增大,呈现指数型函数y=Ae(-Bx)衰减,且蠕变参数的酸蚀损伤量随着酸浓度增大而增大,且酸浓度增大到8.0mol/L时,蠕变参数损伤量趋近于1;以EPS五元件蠕变模型为基础,结合酸蚀损伤演化方程建立的考虑酸蚀损伤的酸蚀黄土EPS五元件蠕变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酸蚀黄土的蠕变全过程特征。(3)酸溶液对黄土粒度成分、矿物成分影响明显,酸蚀前后黄土微观特征变化显着。试验表明,酸浓度由0增加至3mol/L,原状、重塑黄土的粘粒含量不断减小(粉粒相对增多,酸蚀黄土粒组含量排序为:粉粒>粘粒>细砂;酸蚀重塑黄土石英平均含量多于酸蚀原状黄土3.35%;原状黄土中方解石含量由15.2%减小至7.5%,重塑黄土方解石含量由10.8%减小至2.4%;矿物颗粒接触方式由“边-边”、“边-面”接触向“边-边”、“边-面”、“面-面”接触转变,微观结构类型向团聚状结构和叠片状结构转变;酸蚀原状黄土孔隙数量大于酸蚀重塑黄土;酸蚀黄土的孔隙类型以小孔隙(半径1~4μm)和微孔隙(半径<1μm)为主;酸蚀黄土面孔隙率逐渐增大;酸蚀黄土蠕变性增强是方解石矿物溶蚀、颗粒接触方式转变、孔隙不断增大共同作用的结果。

李剑波[5](2021)在《陕西双王金矿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及其成因模式探讨》文中指出陕西双王金矿地处宝鸡市太白县西南部王家楞-王家庄一带,位于我国西秦岭多金属成矿带凤太矿田东南部。区内矿床较多,已发现金矿床(点)200多个,其中大型-超大型金矿床以双王、八卦庙金矿为代表。该矿床赋矿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地层中的角砾岩体中。本文主要以矿床地质特征为对象,划分矿床成矿期次,通过各阶段流体包裹体特征探讨流体物理化学特征,通过对主成矿期的黄铁矿原位微量分析、原位S同位素测试探讨成矿物质来源,探讨矿床成因,并尝试建立成矿模式图,取得一定研究成果:(1)本文通过野外勘查和岩相学观察,并结合前人研究认识将双王金矿成矿过程分为3期:泥盆系地层的沉积成岩期、成矿前和成矿期。根据矿物的不同组合与产出关系进行划分,成矿前为钠长石阶段(Ⅰ阶段),成矿期又划分了为主成矿期和成矿后期,主成矿期包括含铁白云石-黄铁矿阶段(Ⅱ阶段)和黄铁矿-含铁白云石-方解石阶段(Ⅲ阶段),并将该期不同阶段黄铁矿区分为PyⅡ和PyⅢ,成矿后期包括方解石-石英阶段(Ⅳ阶段)和石膏-萤石阶段(Ⅴ阶段)。(2)本文对该矿床成矿期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该矿床流体具有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等特征,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有变质水参与,晚期为岩浆水和大气水混合,并向大气水特征变化。(3)本文对主成矿期黄铁矿进行原位微区测试,其结果显示该矿床为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在岩浆上升过程与地层发生了混染作用。(4)本文通过对双王金矿含矿地层、角砾岩体特征、围岩蚀变、成矿流体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深度等方面综合分析,对比国内隐爆角砾型岩矿床特征,认为该矿床为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并尝试建立成矿模式图,对矿床的深部找矿进行分析研究。

胡盾[6](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且,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矿产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建设,对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关键引领、示范作用。本论文以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基础,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矿产资源富集区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做了总结,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措施和对策。本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思路、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内容。研究的重点是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同时探讨了其整体原则与实施路径。本论文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方面有所创新,在研究视角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与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宏观审视。在研究思路方面,本论文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原则及“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本论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和资源借鉴。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概括了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等经验;指出了生态承载力脆弱、产业结构失衡、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生态文明意识缺失等方面问题。造成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保护法律不完善、急功近利的追赶发展模式、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等方面进行阐发。矿产资源的生态利益是一种间接利益和公共利益,在追求经济和物质利益过程中,生态利益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生态利益与其他诸利益产生了冲突,这是利益分化产生的深层生态矛盾。基于以上原因,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守以下原则与路径。首先,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化”协同发展的关系。其次,要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以科技创新维护其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制度完善保障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以观念更新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以利益整合守护其生态体系的和谐性。从而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和经验,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推动疫情后绿色复苏,构建“尊崇自然、清洁美丽”的“生态文明共同体”。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追求崇尚自然、天人和谐、健康科学、丰富自我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付璐[7](2020)在《《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背景下,促进人类健康需要依靠多种医学体系的相互融合与发展。然而东西方医学的跨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医在西传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阻碍。在此背景下,回溯中西医学交流的历史脉络、挖掘其影响因素,或可为当今医学交流的相关政策制定、模式构建等提供一些史学意义上的启示。本文选择《本草纲目》传欧史作为研究切入点,原因在于此书在欧洲的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且评价较高,是中医西传的一个较为典型和成功的案例。对《本草纲目》传欧史加以阐述和解析,或可加深人们对东西方医学交流的历史脉络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为当今全球化时代的医学交流提供某些历史借鉴。《本草纲目》系中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纂的一部本草学巨着,于1593年刻成、1596年发行,最迟在1604年传入日本,之后相继传入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并于17世纪末传入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18-19世纪期间,诸多欧洲学者对《本草纲目》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翻译、引用、研究及评价。20世纪以来,《本草纲目》进一步引起了国际的重视,如1953年,莫斯科大学将李时珍像镶嵌在该校大礼堂;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本书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018年,在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本草纲目》成书44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学者围绕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学术成就及影响,举办了多场国际性学术会议和纪念活动。《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贯穿17-21世纪,跨越了欧洲多国,其流传时间较长、范围较广、影响较大且在不同时期的流传特点不同,故值得对其传欧过程进行研究。本文以《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目录调查、网络调查以及实地考察3种方式,收集17世纪至今的多种专着、论文、信件、手稿、政策文件、照片、画册、标本等珍贵资料;采用传统文献学、史学研究方法,系统梳理本书从17世纪至今在欧洲多国的流传过程及欧洲读者对本书的收集、翻译、引用、研究和评价;此外,本文运用接受理论作为核心理论指导,挖掘影响欧洲读者接受本书的动力及阻力因素;同时,借鉴知识社会史的研究框架,从知识的收集、分析、传播及应用四个阶段探讨了《本草纲目》传欧的全过程。关于《本草纲目》在欧洲的版本流传,本文考察了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梵蒂冈、比利时、奥地利8国17家藏书机构所藏《本草纲目》的不同版本22种38部,对其馆藏地、书号、版本信息及特征进行论述。特别是法国所藏3种《本草纲目》彩绘本,本文对其药图来源进行考证后,认为彩绘本所绘816幅药图系参考《本草纲目》钱蔚起刻本所附药图上色而成,并在个别细节处进行了增补、删减和修饰。关于《本草纲目》在欧洲的译本流传,本文阐述了 4种英文、法文译本的主要内容、体例以及翻译特点。其中,18世纪由法国医生范德蒙德所编写的手稿“《本草纲目》中水、火、土、金石诸部药物”,为目前已知最早的一种《本草纲目》法文节译本;由法国27位传教士联合供稿、并由杜赫德所编纂的《中华帝国全志》一书,专设一章翻译《本草纲目》的前言部分及16种药物,该书在欧洲流传甚广,对《本草纲目》传欧影响较大。20世纪英国学者伊博恩联合北京博物学会诸位学者编纂的8种着作,涉猎《本草纲目》所载植物、矿物及动物药,内容全面。至21世纪,由中国学者罗希文所译《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BencaoGangmu)》,是世界上首部、亦是目前唯一的《本草纲目》英文全译本,从内容到体例还原度都非常较高。关于《本草纲目》的欧洲接受史,本文将其分为“传入与翻译期”“研究与评价期”“文化印象构建期”三个时期:在17-18世纪,欧洲的《本草纲目》接受者主要为来华传教士,他们在中国收集此书的文本、图像与相关药物标本,并将部分文本内容译成西文传到欧洲。至19世纪,《本草纲目》的接受者以药理学家、化学家、植物学家、生物学家等学者为主,他们对《本草纲目》所载药物标本进行化验分析,从化学、药理学角度阐释这些中国药物,并与欧洲当地的植物进行对照研究。20世纪以来,西方对《本草纲目》的接受形式趋于多样化,如通过雕塑、动画等形式向国际展示李时珍及中草药文化形象,特别是《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对《本草纲目》欧洲接受史的梳理,可以认为:影响欧洲读者接受本书的动力主要来自“新鲜(猎奇)”和“实用(需求)”,而阻力则主要来自“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此外,本文在“《本草纲目》传欧之疑误考”一章中厘清了《本草纲目》传欧研究中的3个常见争议性问题:一是波兰传教士卜弥格关于中药的两种着作《中国植物志》《单味药》皆非《本草纲目》的外文节译本,但卜弥格在《单味药》中引用过《本草纲目》丹砂及龙骨的条文。二是法国汉学家雷慕沙的博士毕业论文并非以《本草纲目》为研究对象,但他年轻时很可能在奥布瓦修道院见过《本草纲目》彩绘本,并为了阅读彩色植物图旁的汉文去学习汉语,终成为一位着名汉学家。三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其三大着作《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及《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中共出现8处“古代中国百科全书”的表述,8条相关引文中有5条可能引自《本草纲目》,主要为对家鸡和金鱼相关资料的引述。其余3条可能来自《中国纪要》转引《齐民要术》对养羊法的记载。达尔文可能误认为此8条引文出自同一种“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即《本草纲目》。最后,本文从知识社会史的视角出发,将《本草纲目》知识的传欧过程分为收集、分析、传播、应用四个阶段:从知识收集来看,欧洲人通过购买、赠送、掠夺等方式,收集了《本草纲目》的多种版本及相关的药物标本;随后对《本草纲目》中的知识进行了筛选、翻译、引用、研究;通过论着、会议、展览等传播方式,将《本草纲目》的相关知识展示给其他欧洲学者;同时从资源获取、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等角度实现了知识的应用。有关本文的创新点,笔者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讨:新材料:本文收集、补充了一些前人论述中未载的史料。如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央图书馆、法国第戎市立图书馆等藏书机构的《本草纲目》明清版本、相关绘本、剪贴画册、学者手稿等多种珍贵文献资料。特别是收集了 5种与《本草纲目》相关的药图绘本及剪贴画册。其中的3种彩绘《本草纲目》药图,迄今学界知之不多,尤其珍贵。本文将其中的图像与《本草纲目》多种版本的药图逐幅进行对比,详细分析其绘图特点,进一步从社会文化角度探讨了欧洲学者获取《本草纲目》药图的背景及意义,弥补了现有研究关于《本草纲目》图像传欧的某些缺失。对前人虽有提及、但未做深入研究的资料,本文进一步探究其特点与价值。如法国医生范德蒙德《本草纲目》“金石部”法文译稿、法国汉学家毕瓯及化学家布朗涅尔对《本草纲目》所载药物的化验分析、英国药理学家汉伯里对《本草纲目》的研究等,都是前人相关研究中鲜少涉及或研究较浅的珍贵资料。本文详细分析了上述欧洲学者论着的成书背景、体例、内容、特点及其对《本草纲目》传欧的意义,拓展了现有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新观点:对《本草纲目》西传研究中存在的某些争议性问题,本文在详细考证后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波兰传教士卜弥格的着作是否为最早的《本草纲目》西文节译本?”“法国汉学家雷慕沙的毕业论文是否为欧洲史上最早的以《本草纲目》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是否盛赞《本草纲目》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本文综合多位学者的论述,追本溯源,厘清了既往研究中的某些讹误,并基于文献证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视角:本文在研究视角与方法学上亦有所创新。本文在传统的文献学、史学研究方法基础上,引入接受理论及知识社会史的研究框架,试图从社会史、文化史角度,深入探讨《本草纲目》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将来的东西方医学交流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借鉴。

史阿敏[8](2020)在《夏鼐的考古学国际学术交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考古学是在外国考古学传入后产生的,在其产生后,中国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也一直深受外国考古学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考古学获得较快的发展并在国际上享有极大的声誉,这与夏鼐的出国留学经历及与外国学界的密切往来有直接的联系。夏鼐的国际学术交流经历可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前十七年、“文革”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个阶段。夏鼐国际学术交流的时间跨度长,交流形式多样,在国内以主持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与接待来访者或访华团为主,亦有出国留学、赴国外参加国际会议、率团或随团出国访问、出国讲演等。夏鼐的国际学术交流对象及形式等呈阶段性变化的特点,主要受国内外政治形势、考古学科发展及个人能力的阶段变化影响。夏鼐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交流过程中,不仅其个人广结各国友人、达到学贯中西的学术境界,且其利用自身所学,用于指导建立国内的考古学学科体系、传授在国外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培养了一批专业考古学人才,并配合外交政策参与外事活动,带动国内考古学逐步走向世界。夏鼐承担了新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交流“对内输入”、“对外输出”的双向交流责任,其交流活动达到了中外考古学学术交流互鉴的目的。夏鼐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作为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一部分,也为1990年代考古学国际化的成熟奠定了基础。在新时代的中国,随着对外交流的蓬勃发展,中国考古学应顺势积极参与国际考古学研究和合作,吸收借鉴国际学术前沿成果,充分发挥中国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优势,提升中国考古学话语体系及国际影响力,并充分发挥国际学术交流的作用,带动世界文明互鉴,推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钱馨平[9](2020)在《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一直拥有丰富的气象知识积累,但对气象现象认识一直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直至明清时期西学传入中国才开始气象学的萌芽,并且逐步建立了中国的气象学学科。学科建制化主要研究一门学科如何构建与发展的过程。近代气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需要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从建制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厘清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建制化过程,解答中国的近代气象学的诞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其学术积累的路径,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并完善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学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教育科研、人物、期刊资料的搜集,围绕学科建制化的五个要素之教育、科研、学科大家、学术共同体和学术交流阵地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背景、基本过程、阶段划分与影响因素,总结其发展脉络和阶段特点,探讨了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整过程,并归纳了其发展的动因作用。文章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孕育与萌芽背景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古代虽有领先世界的气象底蕴,却停滞于明清,而同时期西方已开始气象学科的科学建制。随着清末西方气象科学的传入,国人开始接受并主动研习,从而近代气象学科得以在中国萌芽。第二部分对气象学科建制化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做了纵向概述与分析,对每个要素从建立初期到扩大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气象教育为学科发展基石,科研机构提供学术保障,职业化的气象大家为学科领路人,学术团体之气象学会和学术交流阵地之气象期刊为学科的交流平台。这五个建制要素共同带动了中国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成与完善。第三部分,从事件本身出发,通过标志性事件的选取,明确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起始时间与阶段划分,并通过事件的分析和评述,对不同阶段的建制化程度进行特点总结。其建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62—1927年的起步阶段、1928-1943年的基本完成、1944-1952年的转型和升级。第四部分,在研究中国近代气象学科整体构建脉络的基础上,文章对影响学科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社会环境、行业需求、学科内在动力等影响因素与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互动关系。本文作为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系统研究,一方面对学科建制过程中五大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另一方面对学科建制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对学科建制标志性事件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对近代气象学建立并向现代大气科学转变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准确的描绘,以期回答近代气象学科是如何建立并成熟,并解答这一过程的主要推动力问题。

侯佳佳[10](2020)在《自吸收免疫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理论与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是一种新兴的由激光激发的发射光谱分析技术:通过高能量脉冲激光与被测物质作用后生成瞬态等离子体,然后对等离子体辐射光谱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基特征谱线进行识别和处理,实现对被测物质组成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和检测。LIBS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多元素同时检测、无需样品制备、实时在线、无接触远程测量等优点,在工业生产、环境检测、生物医药等领域已实现了有效的应用。LIBS技术对物质成分及元素含量的分析依赖于等离子体辐射光谱的波长与强度,即波长表征被测样品的元素组成,强度通过定标后决定各组分的含量。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高能量脉冲激光烧蚀样品生成的等离子体是具有一定光学尺寸的体光源,其内部自发辐射产生的光子在向外传播时,会被传播路径上与产生辐射同一类的原子或离子吸收,这个现象就是自吸收(self-absorption effect,SA)效应。该效应不仅降低了被测样品谱线的真实强度,增加了谱线宽度,也会使定标结果饱和,最终影响到定量分析的精度和检测限。如果等离子体均匀并且光学尺寸很小,向外传播的光辐射经过等离子体时,衰减或散射的情况不明显,则可以认为该等离子体近似为光学薄状态,相应的自吸收效应可以忽略,可实现理想的LIBS技术的分析精度和检测限。实际应用中的多数情况尤其是实时在线条件下,样品厚度不均匀,激光与被测样品相互作用机制的复杂性以及等离子体演化的快速性、不均匀性使得自吸收效应非常复杂,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带来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目前,虽已有不少理论模型和实验测量等工作涉及对自吸收的机理和过程的解释,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对自吸收的校正或消除的方法,但是这些解释及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进一步研究自吸收效应的物理机理,通过理论探索和技术进步发展更通用、更可靠的LIBS测量中的自吸收免疫技术,对于提高LIBS的定量分析精度和准确性,促进其在工业生产、环境检测等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LIBS测量中自吸收免疫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展了研究:一、自吸收理论研究,包括自吸收产生和演化的物理机理,自吸收与等离子体辐射谱线参数、等离子体特征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二、自吸收免疫技术研究,发展了自吸收免疫激光诱导击穿光谱(self-absorption-fre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SAF-LIBS)理论与技术,并对其定量分析性能做了评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综述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基本原理和应用瓶颈;重点分析了自吸收效应的产生原因、不利影响、研究现状及现有的消除方法。2.深入探索了激光诱导等离子体中自吸收效应产生和演化的物理机理,通过研究等离子体内部辐射的发射和吸收过程,获得了自吸收与相应跃迁的谱线参数及等离子体特征参数间的定量关系。利用该定量关系,结合双波长差分成像技术和Abel反演理论,得到等离子体辐射谱线自吸收程度的量化评估方法,并对铝等离子体和铜等离子体内的自吸收效应的演化及量化进行了实验上的研究,发现自吸收与谱线跃迁概率、上能级简并度、中心波长、粒子数密度及吸收路径长度呈正相关关系,与下能级呈负相关关系。当下能级处于基态时,自吸收随电子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下能级处于相对较高的激发态时,自吸收随电子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提出了通过量化谱线自吸收来表征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特征参数的方法,通过分析谱线宽度,计算出对应的自吸收程度,以此推导出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元素含量比及发射源粒子的绝对数密度等参数。通过铝锂合金的实验验证,等离子体的平均电子温度为0.965eV,与经过自吸收校正后得到的电子温度0.990 eV基本一致,元素相对含量比wMg/wAl为0.0171,与样品标称计算值0.0168基本一致,表明该自吸收量化法可被用于实际定量分析和等离子体的特性诊断。3.发展了SAF-LIBS定量分析理论与技术。通过将测量光谱中分析元素的双线强度比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确定出等离子体处于光学薄的最佳时间窗口,进而直接获取准光学薄态的发射谱线,该方法既不会产生由于建模带来的误差,也无需引入额外装置。通过评估Boltzmann平面的线性相关系数,比较不同延时下的自吸收程度,证明了SAF-LIBS获得的等离子体处于准光学薄态。实验结果显示,SAF-LIBS技术对于Al元素定标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8,远大于传统LIBS定标下的0.86,分析误差从传统的1.2%下降到0.13%,测量精度改善了近一个数量级,且该技术对Al元素的最大可检测含量为19.5%,最低激光单脉冲能量需大于21 mJ。4.发展了共振/非共振双线SAF-LIBS技术。结合高灵敏共振线和宽响应非共振线,有效的扩展了SAF-LIBS对于元素含量的分析范围。验证实验方案为,对Cu含量在0.01-0.05%、0.1-1%、3-30%范围内的样品,首先利用传统LIBS方法对该元素进行单变量定标,然后再利用共振/非共振双线SAF-LIBS构建线性的分段定标曲线,当分析待测样品时,可以通过LIBS定标确定其大致含量范围,接着通过SAF-LIBS对应分段的定标方程对元素含量进行精确求解。实验结果显示,分段定标曲线的每个分段线性相关系数都高于0.99,对Cu含量为0.25%和10%样品的定量分析误差是0.01%及0.1%,Cu元素的最小检测限为1.35×10-4%,最大探测含量为50.7%。5.提出了适用于SAF-LIBS的快速谱线选择准则。在等离子体均匀、处于局部热平衡且面密度为常量的假设下,理论证明了双线强度比值的单调性演化趋势,并用Al元素和Cu元素进行了实验验证。由此推导出SAF-LIBS快速谱线选择准则:当元素含量最高的边界样品的等离子体在演化初期和末期测量得到的双线强度比值位于理论值的两侧时,所选双线才能在等离子体演化过程中达到准光学薄态并适用于SAF-LIBS测量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原理创新:1.通过对自吸收效应产生和演化的物理机理及其与跃迁谱线参数、等离子体特征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结合双波长差分成像技术和Abel反演理论,实现了等离子体辐射谱线自吸收程度的量化表征;2.通过对光学薄等离子体判据及双线强度比值演化趋势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自吸收免疫激光诱导击穿光谱(SAF-LIBS)理论及谱线快速选取准则。技术创新:1.提出了自吸收量化表征等离子体特征参数的方法,通过评估谱线自吸收程度,推导出电子温度、元素含量比及发射源粒子的绝对数密度等特征参数。2.发展了自吸收免疫激光诱导击穿光谱(SAF-LIBS)定量分析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元素测量光谱中双线强度比值和理论值来确定等离子体处于光学薄的最佳时间窗口,进而得到不受自吸收影响的准光学薄谱线。3.发展了共振/非共振双线的SAF-LIBS定量分析技术,通过结合共振和非共振谱线,大幅扩展元素含量的分析范围。

二、全国第一届重砂矿物学术会议简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第一届重砂矿物学术会议简况(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钼、金成矿关系研究 ——以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华北克拉通南缘钼、金矿床研究现状
        1.2.2 斑岩矿床的研究现状
        1.2.3 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方案与分析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性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2.1 基底岩系
        2.2.2 盖层岩系
    2.3 区域构造
        2.3.1 褶皱
        2.3.2 断裂
    2.4 岩浆岩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3.2 矿区构造
        3.2.1 断裂构造
        3.2.2 爆破角砾岩构造
    3.3 矿区岩浆岩
    3.4 矿体地质特征
        3.4.1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
        3.4.2 斑岩型金矿体
        3.4.3 石英脉型金矿(公峪)
    3.5 成矿阶段
第4章 样品制备及主要分析方法
    4.1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4.2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4.3 全岩Sr-Nd同位素
    4.4 锆石U-Pb测年
    4.5 锆石Lu-Hf同位素测试
    4.6 扫描电镜与电子探针分析
    4.7 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4.7.1 黄铁矿的分析和校正方法
        4.7.2 磷灰石的分析和校正方法
第5章 祁雨沟金矿成矿机制
    5.1 矿石矿物学特征
        5.1.1 硫化物矿物特征
        5.1.2 可见金特征
        5.1.3 铋矿物特征
    5.2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5.3 铋熔体对金成矿作用的分析
        5.3.1 铋熔体收集金在祁雨沟金矿中的作用
第6章 祁雨沟矿区晚中生代岩浆岩演化及成因
    6.1 岩浆岩中的锆石特征
        6.1.1 锆石U-Pb年龄
        6.1.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6.1.3 锆石微量元素
    6.2 岩浆岩中的磷灰石特征
    6.3 全岩主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6.4 全岩Sr-Nd同位素
    6.5 讨论
        6.5.1 祁雨沟矿区成岩时代
        6.5.2 成矿岩体成因
        6.5.3 成岩成矿关系研究
        6.5.4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第7章 雷门沟钼矿的地质特征与成因
    7.1 矿床地质特征
    7.2 雷门沟花岗斑岩体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7.3 雷门沟斑岩体中磷灰石的特征
    7.4 雷门沟花岗斑岩的成因讨论
    7.5 矿床成因
第8章 熊耳山地区Mo-Au成矿关系
    8.1 成矿岩体成因对比
    8.2 钼、金成矿物质来源
第9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脱硫石膏矿化CO2制备均一球霰石型CaCO3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CO_2 矿化技术进展
        1.2.1 原位矿化
        1.2.2 非原位矿化
    1.3 碱性固体废弃物矿化CO_2技术进展
        1.3.1 钢渣
        1.3.2 废水泥
        1.3.3 矿冶废弃物
        1.3.4 废弃灰渣
        1.3.5 碱性造纸厂废弃物
        1.3.6 磷石膏
        1.3.7 钛石膏
    1.4 脱硫石膏矿化CO_2技术进展
        1.4.1 脱硫石膏直接湿法矿化CO_2
        1.4.2 脱硫石膏间接湿法矿化CO_2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CaSO_4?2H_2O矿化CO_2制备球霰石型CaCO_3可行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矿化反应热力学分析方法
        2.2.3 球霰石的制备
        2.2.4 CaSO_4?2H_2O转化率计算
        2.2.5 球霰石稳定性实验
        2.2.6 球霰石和方解石含量计算
        2.2.7 分析方法及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氨介质下CaSO_4?2H_2O矿化反应热力学及过程分析
        2.3.2 球霰石制备条件优化
        2.3.3 球霰石的稳定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aSO_4?2H_2O矿化CO_2反应体系中球霰石生长机制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3 分析方法及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磁力搅拌体系中球霰石的生长过程
        3.3.2 超声波探针振动体系中球霰石的生长过程
        3.3.3 球霰石生长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杂质对脱硫石膏矿化CO_2生成球霰石型CaCO_3的影响机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及预处理
        4.2.2 实验仪器
        4.2.3 脱硫石膏矿化CO_2反应流程
        4.2.4 杂质影响实验
        4.2.5 球霰石的稳定性实验
        4.2.6 分析方法及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脱硫石膏物相、形貌和组成分析
        4.3.2 矿化产物分析
        4.3.3 白云母对矿化过程中球霰石形成机制的影响
        4.3.4 白云石对矿化过程中球霰石形成机制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晶型控制剂调控脱硫石膏矿化CO_2制备均一球霰石型CaCO_3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2.3 分析方法及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晶型控制剂的筛选
        5.3.2 甘氨酸对脱硫石膏矿化CO_2生成球霰石的影响
        5.3.3 球霰石形成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今后工作的建议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资源型县域乡村聚落时空演变及空间重构 ——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相关概念
        1.2.2 相关理论基础
        1.2.3 国外研究进展
        1.2.4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处理
    2.1 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煤炭产业发展历程
    2.2 数据来源和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特征
    3.1 乡村聚落规模演变特征
    3.2 乡村聚落集聚演变特征
    3.3 乡村聚落密度演变特征
    3.4 乡村聚落形状演变特征
第四章 乡村聚落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4.1 自然因素对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影响
        4.1.1 海拔对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影响
        4.1.2 坡度对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影响
        4.1.3 坡向对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影响
    4.2 区位因素对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影响
        4.2.1 河流对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影响
        4.2.2 主要道路对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影响
        4.2.3 乡镇中心对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影响
    4.3 社会经济因素对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影响
        4.3.1 人口与经济因素对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影响
        4.3.2 城镇化对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影响
    4.4 政策调控对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影响
        4.4.1 农村土地政策对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影响
        4.4.2 煤炭资源开发对乡村聚落演变的影响
        4.4.3 移民搬迁政策对乡村聚落演变的影响
    4.5 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影响机制
第五章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路径
    5.1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原则及流程
        5.1.1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原则
        5.1.2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流程
    5.2 乡村聚落综合影响力评价
        5.2.1 评价体系的构建
        5.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2.3 评价结果及分析
    5.3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方案
        5.3.1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类型划分
        5.3.2 发展型乡村聚落空间影响范围的确定
        5.3.3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方案确定
        5.3.4 重构前后结果对比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酸性环境下Q2黄土蠕变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酸性环境下土体性质研究现状
        1.2.2 黄土蠕变特性试验研究现状
        1.2.3 黄土蠕变模型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Q_2黄土试验准备及酸侵蚀方案
    2.1 试验土样简况
        2.1.1 试验土样
        2.1.2 原状黄土环刀试样制备
        2.1.3 重塑黄土环刀试样制备
    2.2 酸蚀黄土试样制备
        2.2.1 酸性溶液配制方案
        2.2.2 酸液浸泡前试样处理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酸性环境下Q_2黄土蠕变试验
    3.1 蠕变试验方案
    3.2 蠕变试验设备
    3.3 蠕变试验步骤
    3.4 蠕变数据处理方法
    3.5 蠕变试验结果与分析
        3.5.1 酸蚀黄土的分级加载蠕变曲线特征
        3.5.2 酸浓度对黄土蠕变特性的影响
        3.5.3 酸蚀黄土的剪切模量变化特征
        3.5.4 酸蚀黄土的等时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3.5.5 酸蚀黄土的长期强度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酸性环境下Q_2黄土蠕变本构模型
    4.1 典型蠕变模型对酸蚀黄土的拟合分析
        4.1.1 Singh-Mitchell蠕变经验模型
        4.1.2 Burgers蠕变模型
        4.1.3 西原蠕变模型
    4.2 改进的西原蠕变模型
        4.2.1 弹塑性损伤元件(EPS元件)
        4.2.2 基于EPS元件改进的西原模型
        4.2.3 基于EPS元件改进的西原模型参数及验证
    4.3 考虑酸蚀损伤的黄土蠕变模型
        4.3.1 蠕变模型参数与酸浓度的关系
        4.3.2 酸蚀损伤变量及其演化方程
        4.3.3 考虑酸蚀损伤的EPS五元件蠕变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酸性环境下Q_2黄土成分变化与微观特征
    5.1 粒度成分变化特征
        5.1.1 试验仪器
        5.1.2 试验步骤
        5.1.3 颗粒级配特征
    5.2 矿物成分变化特征
        5.2.1 试验样品及测试方法
        5.2.2 XRD图谱特征
        5.2.3 酸蚀黄土物相定性分析
        5.2.4 酸蚀黄土物相半定量分析
    5.3 酸蚀黄土微观变化特征
        5.3.1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法
        5.3.2 酸蚀黄土微观形貌特征
        5.3.3 酸蚀黄土孔隙半定量化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陕西双王金矿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及其成因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概况
        1.2.1 研究区位置及交通
        1.2.2 自然地理
    1.3 研究区工作程度及研究现状
        1.3.1 基础地质成果认识
        1.3.2 矿床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野外调研及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成矿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演化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3.1 褶皱
        2.3.2 断裂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矿床地质
    3.1 矿区地质特征
        3.1.1 矿区地层
        3.1.2 矿区构造
        3.1.3 矿区岩浆岩
    3.2 矿床地质特征
        3.2.1 角砾岩体特征
        3.2.2 矿体产出特征
        3.2.3 矿石特征
        3.2.4 围岩蚀变
        3.2.5 成矿阶段划分
        3.2.6 黄铁矿世代划分
第四章 双王金矿地球化学及成矿流体特征
    4.1 双王金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4.1.1 样品选择和实验方法
        4.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4.1.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4.2 地球化学特征
        4.2.1 样品采集与实验测试
        4.2.2 测试结果
第五章 黄铁矿原位微量及S同位素特征
    5.1 黄铁矿原位微量
        5.1.1 样品选择与实验方法
        5.1.2 测试结果
        5.1.3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5.1.4 黄铁矿δFe-δS特征
    5.2 原位S同位素
        5.2.1 样品选择与实验方法
        5.2.2 测试结果
第六章 讨论
    6.1 成矿流体性质和来源
    6.2 成矿物质来源
    6.3 矿床成因讨论
    6.4 岩浆岩与成矿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动态评析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主要内容
        (二)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1.1 生态文明的概念
        1.1.1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1.1.2 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1.1.3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
    1.2 生态文明的特征
        1.2.1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2 人与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1.2.3 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1.3.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1.3.2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
        1.3.3 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2.1 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概述
        2.1.1 矿产资源富集区内涵
        2.1.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的概况
        2.1.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2.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2.2.1 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
        2.2.2 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2.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2.2.4 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
        2.2.5 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
    2.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2.3.1 生态承载力脆弱
        2.3.2 产业结构失衡
        2.3.3 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
        2.3.4 生态文明意识缺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3.1 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3.1.1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不健全
        3.1.2 环境保护法律覆盖领域存在漏洞
        3.1.3 保护生态环境的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
    3.2 急功近利的赶超发展模式
        3.2.1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存在矛盾
        3.2.2 经济结构不合理
    3.3 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
        3.3.1 环境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3.3.2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3.3.3 对“自然”的认知存在偏差
    3.4 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
        3.4.1 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3.4.2 环境保护与利益分化之间的矛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4.1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原则
        4.1.1 保持与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
        4.1.2 “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
    4.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
        4.2.1 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
        4.2.2 以科技创新维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多样性
        4.2.3 以制度完善保障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稳定性
        4.2.4 以观念更新保持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4.2.5 以利益整合守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
    4.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
        4.3.1 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
        4.3.2 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
        4.3.3 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中医西传”研究现状
    “《本草纲目》传欧”研究现状
1 前言
    1.1 研究范围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材料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性
2 《本草纲目》在欧洲的版本流传
    2.1 法国藏本
        2.1.1 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
        2.1.2 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央图书馆所藏
        2.1.3 法国第戎市立图书馆所藏
        2.1.4 法兰西公学院亚洲协会图书馆所藏
    2.2 英国藏本
        2.2.1 大英博物馆所藏
        2.2.2 Wellcome医学史研究所图书馆所藏
        2.2.3 剑桥大学图书馆所藏
        2.2.4 曼彻斯特大学约翰·赖兰兹图书馆所藏
    2.3 德国藏本
        2.3.1 柏林国立图书馆所藏
        2.3.2 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所藏
    2.4 西班牙藏本
        2.4.1 西班牙国家图书馆塞万提斯阅览室所藏
        2.4.2 西班牙巴厘阿多里德市菲律宾奥斯定会图书馆所藏
    2.5 俄罗斯藏本
        2.5.1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图书馆所藏
        2.5.2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
    2.6 梵蒂冈藏本
    2.7 比利时藏本
    2.8 奥地利藏本
    2.9 小结
3 《本草纲目》在欧洲的译本流传
    3.1 《本草纲目》节译本
        3.1.1 范德蒙德的金石部药物译稿
        3.1.2 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
        3.1.3 伊博恩的研究译着
    3.2 《本草纲目》全译本
    3.3 小结
4 《本草纲目》欧洲接受史
    4.1 传入与翻译期(17-18世纪)
        4.1.1 踏上欧洲土地(17世纪)
        4.1.2 翻译的出现(18世纪)
    4.2 研究与评价期(19世纪)
        4.2.1 博物学图鉴的收集(17-19世纪)
        4.2.2 中国药物的鉴定与研究
        4.2.3 《本草纲目》及中国科学的评价
    4.3 文化印象构建期(20-21世纪)
        4.3.1 《本草纲目》的近现代译本
        4.3.2 《本草纲目》的近现代研究
        4.3.3 《本草纲目》的近现代印象
    4.4 小结
5 《本草纲目》传欧之疑误考辨
    5.1 卜弥格与《本草纲目》——最早的“《本草纲目》译本”之争
    5.2 雷慕沙与《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学位论文”之争
    5.3 达尔文与《本草纲目》——“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之称由来
    5.4 小结
6 《本草纲目》传欧之讨论:以知识社会史的视角
    6.1 《本草纲目》的知识收集
    6.2 《本草纲目》的知识分析
    6.3 《本草纲目》的知识传播
    6.4 《本草纲目》的知识应用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欧洲相关藏书机构及资料来源
附录2: 欧洲藏书机构所藏《本草纲目》明清版本录
致谢
个人简介

(8)夏鼐的考古学国际学术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新中国成立前夏鼐的学习与工作经历
    (一)夏鼐选择考古学作为留学专业的学术背景
    (二)夏鼐留学经历
        1.入学英国考陶尔德研究所
        2.转入伦敦大学学习埃及考古学
        3.学习先进的田野发掘方法与技术
    (三)夏鼐学成归国
        1.将国外考古学方法与中国考古学具体实践相结合
        2.成为中国首位埃及考古学家
        3.少数对外交流活动
    小结
二、新中国前十七年夏鼐的国际考古学交流
    (一)对外交流概况
        1.在国外的国际学术交流情况
        2.在国内的国际学术交流情况
    (二)服务国家对外人文交流战略
        1.通过对外学术交流加强和改善对外关系
        2.通过宣传中国考古新成果扩大中国考古学国际影响
    (三)推动中国考古学发展
        1.指导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的建立
        2.传播国外考古方法与技术
        3.培养新中国考古专业人才
    小结
三、“文化大革命”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夏鼐的国际考古学交流
    (一)对外交流活动的中断和恢复
        1.在国外的国际学术交流情况
        2.在国内的国际学术交流情况
    (二)交流案例分析
        1.发布中国碳-14实验室测定数据
        2.古币鉴定
    小结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夏鼐的国际考古学交流
    (一)对外交流概况
        1.出国访问讲学次数空前频繁
        2.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多样发展
    (二)阐述中国文明的起源
    (三)新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交流的总代表
    小结
五、夏鼐的考古学国际学术交流思想
    (一)借鉴国外考古学成果与中国考古学实际相结合
    (二)国际考古合作需遵守国家文物纪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科学学科史的研究
        二、气象学史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孕育背景与萌芽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气象科技的积累
        一、古代气象知识
        二、古代气象观测仪器
        三、古代观象机构
    第二节 西方近现代气象学科的发展
        一、高校气象教育
        二、气象科研体系
        三、气象交流与国际合作
    第三节 西方近代气象学的传入
        一、气象译着及其启蒙作用
        二、气象仪器的传入与观测
        三、外人在华设立气象台站
        四、传入动因
第二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基本构建
    第一节 近代气象教育为学科建制化的基石
        一、晚清气象教育初露头角
        二、高等院校气象学专业的发展与独立
        三、气象教育范围的扩大
    第二节 气象学科带头人职业化的引领
        一、开创性人物打开近代气象学科新局面
        二、各高校专业毕业生坚守气象岗位
        三、气象训练班培养优秀人才扩大气象队伍
    第三节 气象研究机构为学科建制化提供学术保障
        一、具有科研性质的气象台站
        二、专业性气象科研机构
    第四节 气象学术共同体和阵地为学科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一、中国气象学会成为学术共同体
        二、气象期刊成为学术交流阵地
第三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阶段分析
    第一节 1862-1927年探索奠基期
        一、建制化内容
        二、标志性事件
        三、阶段特征
    第二节 1928-1943年黄金发展期
        一、建制化内容
        二、标志性事件
        三、阶段特征
    第三节 1944-1952年重塑升级期
        一、建制化内容
        二、标志性事件
        三、阶段特征
第四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社会整体环境
        一、相关学科近代化的推动
        二、战争的影响
    第二节 学科内在动力
        一、国内气象人才的涌现
        二、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创新
        三、国际合作的带动
    第三节 行业需求牵引
        一、农业气象的需要
        二、天气预报的广泛应用
        三、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结论
附录一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大事年表
附录二 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自吸收免疫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理论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概述
        1.1.1 发展历史
        1.1.2 研究现状
    1.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基本原理
        1.2.1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产生及演化
        1.2.2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谱线特征
        1.2.3 定量分析原理
        1.2.4 应用瓶颈
    1.3 自吸收效应
    1.4 自吸收的研究及消除方法
        1.4.1 自吸收研究现状
        1.4.2 传统消除方法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自吸收机理研究
    2.1 自吸收机理研究
        2.1.1 谱线属性与自吸收关系
        2.1.2 等离子体特征属性与自吸收关系
        2.1.3 自吸收量化评估
    2.2 自吸收表征及演化
        2.2.1 自吸收系数法
        2.2.2 光学深度系数法
    2.3 自吸收量化表征等离子体参数
        2.3.1 理论分析
        2.3.2 实验验证
        2.3.3 适用性及误差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自吸收免疫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理论研究
    3.1 SAF-LIBS理论
        3.1.1 光学薄等离子体判据
        3.1.2 准光学薄时间窗口选取
        3.1.3 SAF-LIBS理论推导
    3.2 SAF-LIBS双线强度比值演化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自吸收免疫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研究
    4.1 SAF-LIBS定量分析技术
        4.1.1 SAF-LIBS的实现
        4.1.2 SAF-LIBS理论验证
        4.1.3 SAF-LIBS定量分析实验
        4.1.4 适用性及局限性
    4.2 共振/非共振双线SAF-LIBS定量分析技术
        4.2.1 共振及非共振谱线原理
        4.2.2 共振/非共振双线SAF-LIBS的实现
        4.2.3共振/非共振双线SAF-LIBS定量分析实验
        4.2.4 适用性及局限性
    4.3 SAF-LIBS谱线快速选择准则
        4.3.1 双线强度比值演化趋势研究
        4.3.2 谱线快速选择准则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全国第一届重砂矿物学术会议简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钼、金成矿关系研究 ——以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为例[D]. 吴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
  • [2]脱硫石膏矿化CO2制备均一球霰石型CaCO3机理研究[D]. 王波. 山西大学, 2021(12)
  • [3]资源型县域乡村聚落时空演变及空间重构 ——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D]. 白怡鸽. 山西大学, 2021(12)
  • [4]酸性环境下Q2黄土蠕变力学特性研究[D]. 刘驰洋.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5]陕西双王金矿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及其成因模式探讨[D]. 李剑波. 长安大学, 2021
  • [6]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胡盾. 山西大学, 2020
  • [7]《本草纲目》在欧洲的流传研究[D]. 付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8]夏鼐的考古学国际学术交流研究[D]. 史阿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D]. 钱馨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10]自吸收免疫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理论与技术研究[D]. 侯佳佳. 山西大学, 2020(12)

标签:;  ;  ;  ;  

首届全国重砂矿物学术会议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