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海铁锰沉积物和火山碎屑沉积物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邱传珠[1](1983)在《南海铁锰沉积物和火山碎屑沉积物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铁锰沉积物和火山碎屑沉积物,是南海大陆坡和中央盆地沉积物的重要组分,它们和有孔虫或放射虫构成粗粒沉积物(粒径大于0.063毫米)。研究它们的特征、分布规律,可籍拟探讨其成因、沉积环境、物质来源,对于阐明南海沉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我所1973—1982年于南海中部和东北部海域进行调查时,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笔者对其中的铁锰沉积物和火山碎屑沉积物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研究的样品共95个。
吴仕虎[2](2014)在《南海北部中生代陆缘海盆地沉积演化过程》文中指出南海北部中生代陆缘海盆地覆盖华南陆缘及南海北部地区,位于华夏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和西太平洋构造域的重叠区域。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海域中生界至本世纪初钻探证实中生代沉积层系,南海北部海域该中生代盆地一直受到中外地球物理和石油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围绕盆地构造演化、岩浆岩活动、沉积充填序列、地层分布、油气资源潜力等方面前人已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南海北部海域发现了多个大型沉积凹陷(如潮汕凹陷)、多套沉积储层和有效烃源岩,多数学者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不过,由于中生界钻井资料极少,而且钻遇地层不全、地震资料品质一般比较差,海域中生代地震反射层的时代归属尚未落实,沉积地层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沉积演化历史认识还非常粗略。本文首先通过华南陆域6个露头剖面的层序地层对比,根据沉积趋势划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层序;通过海域MZ-1井的古生物和沉积环境资料划分中侏罗世晚白垩纪内部的部分层序。然后,依据长周期沉积旋回(层序)的全球大致同时发育、同一盆地内不同凹陷二级成因地层单元地层堆砌方式相同或相似、陆相地层古气候条件相似,以及盆地内火山大致同时活动这4项原则,根据卡定界面及其它已知条件逐步推断海域中生代地震反射层的地层时代。最后,根据盆地演化不同阶段发育地层的特定地层堆砌方式将中生代地层划分为低位充填(晚三叠世)、退积和加积(早中侏罗世)、前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低位充填沉积(晚白垩世)4个地震可对比的成因地层单元,据此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地震地层解释,编制贯穿盆地的区域地层剖面及年代地层框架图,讨论盆地的沉积演化过程。本论文主要取得如下进展:1)研究思路突破传统的思想束缚,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初步建立了海域中生代地层系统。因缺乏完整连续的地层对比资料(如古生物、古地磁、岩相、锆石或氧同位素定年等),关键层位通过已有资料卡定,再根据海相长周期层序大致等时、一级周期内成因地层单元地层堆砌方式相同、陆相环境古气候条件大致相同(据岩相和特殊矿物判断)、火山活动时间大致等时这4项地层对比原则,通过全球同时期发育的二~三级周期沉积旋回(层序)的特征、与地层时代关系,以及发育顺序来推断海域中生代部分地震反射层的地层时代,建立地层系统。尽管由此得出地层系统会存在误差,但它解决了目前研究中急需解决的地层时代确定难题。因为根据二级和三级层序与地层单元(阶)的对应关系推断地层时代是可行的,王鸿桢(1998)甚至建议根据中长周期层序建立新一代的年代地层表。不然,南海北部中生代的地层及沉积研究可能还将停留在以往内部地层不分的宏观分布研究上,甚至地层系统永远都不能建立,因为按照传统方法建立地层系统需要在潮汕凹陷中心钻探多口8000米的超深井,这几乎是不可能的。2)利用陆域地质图、野外考察资料,以及海域地震资料编制了贯穿华南陆缘-南海北部海域中生代盆地的区域地层大剖面。这条长约736公里的大剖面为开展南海北部自晚三叠世以来的盆地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基础。3)综合华南陆域的露头资料、海域地震地层解释成果、陆-海地层对比,以及南海北部周缘地区(如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等)所有地层和沉积环境方面的信息,编制了晚三叠世白垩纪年代地层框架图。它完整地展示了华南陆缘-南海北部陆坡中生代盆地的地层发育分布状况,尤其是潮汕凹陷至陆坡海槽这一段的地层分布和地震反射结构揭示了早白垩世末和晚白垩世末的海岸线退却位置;通过南海北部中生代地层划分及沉积过程研究,将中生代沉积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地质事件(诸如J1末海水退出陆缘,J3时期海底火山喷发及南海北部陆架区的抬升隆起,K1末洋壳与陆壳强烈碰撞及海水退至南海北部陆架边缘,陆坡海槽与过渡壳形成等)联系起来,并将时间节点具体到阶。这些成果对华南-南海北部地区的地质历史研究乃至古太平洋的构造沉积演化具有重要意义。4)南海北部海域凹陷与华南陆域凹陷在晚三叠世时期均为凹陷充填沉积,具有相同的沉积演化历史,这使得韩江、潮汕凹陷也发育晚三叠世中期半闭塞海湾相优质烃源岩。潮汕凹陷及以南区域,早侏罗世早白垩世长期处于深水沉积环境,陆缘碎屑供给少、沉积速率低,其有机质丰度可能要比华南陆域大数倍(陆域早侏罗世页岩的有机碳为0.10.7%,MZ-1深海页岩可大于1%,台湾西部侏罗系页岩钻井证实为烃源岩),这表明潮汕凹陷区约4万余平方公里的深水泥岩可能为潜在的有效烃源岩。另外,潮汕凹陷区侏罗纪三角洲-深水扇砂岩与泥岩(烃源岩)交互发育、白垩纪强制海退沉积砂岩覆盖于侏罗系深水泥岩之上,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使得潮汕凹陷-陆坡海槽区域中生界具较大的油气勘探前景。
吴时国,张汉羽,矫东风,杨朝云,李学杰[3](2020)在《南海海底矿物资源开发前景》文中认为随着陆地矿产资源的不断消耗,海底矿物资源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优质接替资源。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加快南海海底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亟需对海底的矿物资源重新评价。综合分析多年地质调查数据和近年来的重要研究成果,结合最新的载人深潜器和遥控水下机器人调查结果,总结了南海海底矿物资源研究现状,提炼了南海海域锰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富稀土沉积物、砂矿等类型资源的矿物特征和分布规律,评价并分析了多类型矿物的成矿远景及南海海底矿物资源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指导中国南海海底矿物资源潜力研究和满足勘探开发前景分析的迫切需求,为南海海底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决策提供依据。
马云[4](2014)在《南海北部陆坡区海底滑坡特征及触发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南海地区因其周缘三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联合作用具有的特殊构造位置成为地质、能源、生物及地缘政治领域研究的前沿阵地。油气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有限性使海洋油气勘探逐渐由陆架区转移向深水陆坡地区,南海北部陆坡区富含油气资源和新型洁净能源-天然气水合物,再次成为中国海域油气勘探的首要目标区。在勘探试采过程中,陆坡区的海底地质环境研究成为各项工程设施顺利安全推进的保障。因此,研究该区陆坡稳定性(主要为海底滑坡及触发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围绕中国地质调查局专项在南海北部陆坡已布设2D测线的琼东南、西沙、神狐、东沙四个陆坡段开展,研究重点集中在南海北部中段神狐和东段东沙地区。基于工区的高分辨率2D地震测线网,重点解译了海底滑坡的发育特征,依据滑坡发育的地质-地貌环境将研究区海底滑坡分为坡折带、底辟、峡谷、火山、断裂、水合物滑坡六种类型,绘制了陆坡区海底滑坡平面分布图,东沙陆坡以分布水合物、火山滑坡、底辟为主,神狐陆坡以分布坡折带、水合物、底辟滑坡为主,西沙陆坡以分布峡谷滑坡、底辟滑坡为主,琼东南陆坡以分布坡折带、火山滑坡为主。四个陆坡段的海底滑坡存在统一的岩浆作用触发机制,也存在不同发育环境下各具特色的触发机制,东沙陆坡海底滑坡以地震作用直接触发机制为主,神狐陆坡海底滑坡以海平面变化导致的高沉积速率-沉积物未固结、及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作用触发机制为主,西沙陆坡海底滑坡以侵蚀作用触发机制为主,琼东南陆坡海底滑坡以地震引起的断裂作用触发机制为主。论文对东沙和神狐陆坡典型的海底滑坡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水合物层分解对海底斜坡的影响取决于水合物层分解后的强度力学参数同土体参数的比较,若水合物层强度较大,则不会对海底斜坡稳定性造成影响,若强度较小,相当于软弱层,会降低海底斜坡的稳定性。当水合物为海底斜坡的触发因素时,塑性区最先从水合物层产生,一旦水合物层对海底斜坡稳定性产生影响,海底斜坡的滑动距离会变得很大。
程永寿[5](2014)在《西北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资源评价和矿区圈定》文中指出本文以西北太平洋海底海山富钴结壳矿区圈定和矿产资源评价方法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总结海山富钴结壳类型、分布规律和找矿标志,尝试将陆地矿产资源评价方法引入大洋资源评价,估算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海山区钴结壳资源量,为当前圈矿和资源评价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指导。文中基于我国自行调查的5个海山的多波束地形、海底摄像和结壳地质采样等资料,初步探讨了多波束声强数据在海山钴结壳分布预测中的应用;基于下载的公开资料运用不同方法估算了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研究区钴结壳资源量;结合钴结壳生长和分布规律,建立了基于勘探规章的圈矿模型。面积约为14525万km2太平洋(135°E~100°W,65°S~60°N)海域,200海里大陆架以外海域面积约9190万km2,约占63.7%,区内剔除区域内200海里大陆架的钴结壳远景区面积约为6460175km2,约占远景区总量的55%,即可供申请的海山还不到100个。几乎全部马绍尔海山区和近半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位于200海里大陆架范围内,认为西太麦哲伦海山区和部分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是大洋富钴结壳研究和选择申请的重点区域。通过平顶和尖顶2类海山3个示范海山,研究发现海底海山山顶摄像剖面解释结果及结壳采样数据与声强灰度分布吻合度非常高,认为可通过灰度图上的阴影区来圈定没有结壳或结壳很少的结壳不利区,为大洋富钴结壳资源评价圈定钴结壳富集区提供了新途径。改进了海山面积的计算方法,基于钴结壳成矿规律的认识,综合调查实测数据分析,重新按照海山洋壳年龄和海山高度赋予不同结壳厚度,估算了太平洋海山面积为5469390km2,湿结壳资源量为(2043.145~4000.89)108t,并计算了其干结壳资源量和金属量。以西北太平洋(148°E~171°E,9°N~25°N)为研究区,对区内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麦哲伦海山区和马绍尔海山区分别运用水深块段法,获得海山5000m以浅海山的椭球体投影面积总计879780.7km2,干结壳资源量为99.684108t;研究区海山3000m以浅海山的面积总计204525.9km2,干结壳资源量为27.170108t。结合大洋钴结壳矿区圈定和资源评价的特点,围绕着大洋钴结壳矿区申请和开发需要,提出了大洋海底海山钴结壳矿区圈定和资源评价基本流程。建立了基于国际海底管理局钴结壳勘探规章的矿区圈定模型,创造性地提出了类似于种子填充算法的人机交互矿区圈定方法,以拉蒙特平顶海山和麦哲伦戈沃罗夫盖特平顶海山为示范海山,详细阐述了海山结壳远景区的划分、基于勘探规章的矿区圈定和海山钴结壳资源量的估算方法。与日本采用的网格微分法得到的结壳申请区块矿区相比,并与俄罗斯和法国的热液硫化物申请矿区组成矿块的分布特点比较分析,本文提出的人机交互矿区圈定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高志友[6](2005)在《南海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指示》文中研究指明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作为大陆与大洋的接合部和相互作用带,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构造环境,特殊的洋流作用,决定了其沉积环境的复杂性和沉积物质来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对南海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物粒度分析的研究,对南海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物质来源作了重点探讨,并结合南海现代沉积环境进行了地球化学分区,结论如下: (1)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元素丰度受沉积物粒度控制明显。除Sr以外,细粒级沉积物中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粗粒级,变化幅度大。微量元素含量因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不同而差异较大,并随地球化学性质的类似程度形成明显的元素组合区域分布,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物源(陆源、生物源、火山源等)。绝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介于大陆物质与大洋物质之间,并靠近大陆物质,沉积物类型虽有向大洋沉积过渡的趋势,但仍表现出明显的“亲陆性”;特征元素对比值关系分析表明,南海沉积物的样品点投影与陆源端元物质接近,表明其物质来源以周缘大陆输入为主。 (2)稀土元素的平均丰度接近于中国黄土和福建花岗岩的丰度,而与太平洋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丰度相差较大,具有明显的“亲陆性”。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显示,陆架区稀土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明显铕负异常,表现为典型陆源沉积。南、北陆架区的稀土配分曲线有明显差异,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物源输入。深部海盆区中稀土和重稀土比其他海区明显富集,稀土配分模式负铕异常相对平坦,反映生物沉积和幔源火山沉积物质对陆源物质有明显影响和改造。南部岛礁区稀土总量远低于其他海域,富集中稀土,且铈负异常非常明显,显示出生源沉积的特征。总体上,南海沉积物稀土特征参数和配分模式与长江、黄河、珠江等陆源河流以及东海、冲绳海槽等陆源海非常接近,明显偏向于陆源沉积类型。 (3)铅同位素组成及三维拓扑投影矢量V1、V2值示踪结果显示:东北部海域沉积物铅同位素组成与珠江、华南地体的铅同位素组成及V1、V2值范围一致,反映其物源主要是珠江以及经台湾海峡输入的华南陆源物质。西部海域铅同位素
徐兆凯[7](2007)在《东菲律宾海铁锰结壳(核)成因与古海洋环境响应》文中提出本文以东菲律宾海沉积物表层新型深水铁锰结壳、铁锰结核及结壳下伏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显微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元素组分的分析、元素赋存状态的系统研究、铀系和10Be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结合结壳(核)成矿背景和控矿要素分析,研究和恢复了研究区深水铁锰结壳(核)的成因与古海洋环境响应。这一结果填补了深海沉积物表层新型深水铁锰结壳系统研究的空白,深化了对铁锰结壳(核)分布规律、成因和形成过程及其古海洋环境记录作用的认识,充实了海底金属成矿理论,为铁锰结壳(核)的勘探与开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支持,同时也为研究区晚中新世以来一直不甚明了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载体和资料。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研究区铁锰结壳(核)的成矿背景主要受控于南极底流强弱及物源供给的变化;(2)证实铁锰结壳(核)主要为水成成因,同时其物质组成也受一定程度的火山和陆源物质的影响;结壳(核)自形成以来没有遭受到明显的磷酸盐化等成岩后期改造和元素再迁移,具有重要的古海洋学意义;(3)通过新型铁锰结壳及下伏沉积物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认为生物作用对研究区结壳的形成并没有很大的直接影响,其物质成分主要来自于结壳中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的吸附作用;(4)在控矿要素的研究中,归纳出了地质与海洋两大类结壳(核)控矿要素;(5)根据结壳成分长周期变化趋势,结合铀系和10Be测年结果,将研究区结壳的形成过程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5.62.8 Ma,2.82.7 Ma和2.7 Ma以来),并确定了晚中新世以来研究区南极底流的活动情况、火山和大陆来源(风尘)物质输入量的变化。
张娜[8](2015)在《北部湾海底沉积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文中认为北部湾是位于我国南海西北部的一个被三面陆地包围的海湾,环境受东亚季风影响显着,而受波浪海流及海洋潮汐的作用较少。对北部湾海底黏土及碎屑沉积物进行深入的矿物学研究,查明其矿物组合、矿物分布规律及矿物对环境的标识,有助于北部湾沉积物的物源追溯和古代季风与气候重建,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本研究对北部湾地区312个表层沉积物、35个沉积柱中分层提取的总计325个沉积物样品,系统地进行了黏土矿物的XRD分析、碎屑矿物的矿物鉴定,并对其中9个沉积柱中不同分层处的20个沉积物样品做了AMS14C年龄测量。北部湾表层及沉积柱中黏土矿物主要有伊/蒙混层、高岭石、绿泥石和伊利石,以大面积伊/蒙混层为主,并且(I+C)/I/S参数显示了良好的气候指示作用。北部湾表层碎屑矿物中的重矿物,尤其是密度较大的矿物基本沿岸分布,密度稍小的矿物以南北向带状分布。轻矿物基本为南北向带状分布。本文提出该区重矿物具有5种分布模式,并且计算了该区碎屑矿物的ZTR指数、稳定性指数、Mc/Q、TF/Q、P/F等参数,表明TF/Q和P/F、ZTR和稳定性指数分别具有类似的变化趋势,Mc/Q具有独特的变化趋势。根据北部湾表层和柱体中矿物沉积的AMS14C年代测定,认为北部湾表层沉积物约形成于2700a以内,近岸浅水各沉积柱均在10000a BP以内沉积,而西部水深区沉积柱年龄比近岸及浅水区相对老,B123柱底年龄达24545a BP。南海北部湾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邻近陆地。珠江流域物质随着沿华南大陆的粤西沿岸流进入北部湾,并与红河流域的泥沙一起加入到全年逆时针流动的北部湾环流,也是湾内沉积物的来源。北部湾海域古气候及古环境变化在碎屑矿物和黏土矿物中有明显记录。碎屑矿物的TF/Q和P/F参数具有很好的环境指示意义,甚至比黏土矿物的(I+C)/I/S参数更为敏感,相关参数的立体图能更清楚直观地反映分布规律。北部湾沉积柱黏土和碎屑矿物分布特征反映了源区气候环境的变化。沉积柱内反映的气候事件可与中国乃至全球的冷暖气候事件良好对应。
惠博[9](2014)在《鄂西宁乡式铁矿沉积特征及成因》文中研究指明泥盆纪宁乡式铁矿是我国最重要的沉积型铁矿床之一,关于其成矿过程及生物成因是近年来较为活跃的研究方向。本文应用沉积学、地球化学、矿床学和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理论,对比前寒武宣龙式鲕状铁矿石,综合研究了宁乡式鲕状赤铁矿的成矿过程,探讨了矿石成矿过程中的控制因素及成矿机制。宁乡式铁矿矿石的自然类型基本上可分为三类:鲕状赤铁矿矿石、鲕状绿泥石菱铁矿矿石及两者的混合矿石;鲕状铁矿石分为四个基本组分:内源颗粒、陆源碎屑、填隙物和孔隙;主要矿物组成为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绿泥石、胶磷矿、石英、方解石、白云石及微量的粘土矿物;鲕粒粒度主要集中在0.1~0.5mm这个区间,整体明显小于宣龙式铁矿中的铁质鲕粒;成分、结构甚至成因不同的核心都能成为鲕粒沉积的底基,即圈层物质的沉积并不受底基影响;90%以上铁质鲕粒不具核心,不具备典型的明暗相间纹层特征,鲕粒形态多样。晚泥盆世鄂西地区主要为滨岸沉积环境。云台观组岩性较单一,层理构造发育,化石稀少,主要发育前滨相;黄家磴组岩性为黄绿及紫红等杂色页岩、石英砂岩,普遍夹有鲕状赤铁矿,水平层理,为近—远滨相;写经寺组上段为砂页岩段,含鲕绿泥石菱铁矿层(Fe4)。下段在东部为灰岩段,含鲕状赤铁矿层(Fe3),产自熔性富矿;西部为页岩夹砂岩段,产酸性富矿,主要为远滨相。论文将该地区泥盆世地层划分两个Ⅲ级层序,并对含矿地层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宁乡式铁矿石在海侵的背景下形成的。铁矿石共有4层,其中Fe1、Fe2矿层产于上泥盆统下段的黄家磴组中,而Fe3和Fe4矿层则产于上泥盆统上段的写经寺组内。矿石多产于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岩性转换界面,受最大海泛面控制,沉积铁矿的产出部位具有十分明显的选择性。对不同地区的典型铁矿床进行了精细的地球化学取样分析,获取了不同类型矿石和岩石的常量、微量、稀土元素的数据,探讨了铁物质的来源,氧化还原环境变化及生物在成矿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含矿岩系的地球化学相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铁矿物相大致对应了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环境,结合铁质鲕粒的矿物组成特征,说明矿石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复杂多变的氧化还原环境演化。最后,论文从古地理、氧化还原环境、海平面变化以及生物成矿作用四个方面详细讨论了这些因素对铁矿形成的影响,讨论了铁矿形成机制,并提出了其成矿模式:成矿物质准备阶段——铁质鲕粒形成阶段——铁矿石形成阶段。
杨群慧,林振宏,张富元,林晓彤,季福武[10](2002)在《南海中东部表层沉积物矿物组合分区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利用油浸系统鉴定法对南海中东部 2 8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 63— 1 2 5 μm粒级的矿物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沉积物中矿物种类丰富 ,有 5 7种 ;矿物组成以轻矿物为主 ,重矿物含量较低 ;与中国其他海区相比 ,以铁锰微结核、磁铁矿、普通辉石和火山玻璃的高含量为特征。根据矿物来源和成因的研究 ,可分为陆源碎屑矿物、自生沉积矿物、火山碎屑矿物、生物骨屑矿物和宇宙来源矿物 5类。为了定量地探讨沉积物中矿物组合及其空间分布 ,根据特征矿物的相似性对 2 86个样品 2 2种矿物变量进行Q 型聚类分析 ,将南海中东部表层矿物分布划分为陆源、混合、自生、火山 4个矿物组合区。各组合区中矿物组成和含量上的变化反映了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的差异。
二、南海铁锰沉积物和火山碎屑沉积物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海铁锰沉积物和火山碎屑沉积物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南海铁锰沉积物和火山碎屑沉积物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铁锰沉积物和火山碎屑沉积物特征 |
(一)铁锰沉积物特征 |
1. 形态特征 |
2. 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特征 |
(二)火山碎屑沉积物特征 |
二、铁锰沉积物和火山碎屑沉积物的分布规律 |
(一)铁锰沉积物和火山碎屑沉积物的分布规律 |
(二)火山碎屑沉积物的分布规律 |
三、几点认识 |
(一)南海铁锰沉积物成因、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 |
1. 成因 |
2. 物质来源 |
3. 沉积环境 |
(二)火山作用 |
1. 广泛的火山作用 |
2. 岩石特征 |
3. 火山碎屑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及火山作用的形式 |
(2)南海北部中生代陆缘海盆地沉积演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域构造研究现状 |
1.2.2 沉积地层研究现状 |
1.2.3 油气勘探及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取得的主要认识与创新性成果 |
1.7.1 主要认识 |
1.7.2 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2.1 构造演化特征 |
2.2.2 岩浆活动特征 |
2.3 区域地层背景 |
2.3.1 研究区中生界特征 |
2.3.2 围区中生界特征 |
第3章 华南陆缘中生界层序地层研究 |
3.1 层序划分依据及方案 |
3.2 层序特征 |
3.2.1 S1 层序 |
3.2.2 S2 层序 |
3.2.3 S3 层序 |
3.2.4 S4 层序 |
3.2.5 S5 层序 |
3.2.6 S6 层序 |
第4章 南海北部海域中生界地震地层研究 |
4.1 主要地震反射界面标定及识别 |
4.1.1 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制作 |
4.1.2 地震层位的标定 |
4.1.3 过井剖面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分析 |
4.1.4 主要反射界面属性分析及识别标志总结 |
4.2 地震地层解释及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
4.2.1 地震地层追踪闭合解释 |
4.2.2 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
4.3 地震相-沉积相分析 |
4.3.1 地震相、亚相标志 |
4.3.2 相分布模式 |
4.3.3 地震相-沉积相特征 |
4.4 中生界发育分布特征 |
4.4.1 NW-SE 向大剖面建立及地质综合分析 |
4.4.2 海域中生界分布特征 |
第5章 海陆中生界对比研究 |
5.1 海陆对比可行性分析 |
5.2 海陆对比方法和目的 |
5.2.1 海陆对比方法 |
5.2.2 海陆对比内容 |
5.3 海陆中生界对比与地层时代确定 |
5.3.1 晚三叠世 |
5.3.2 早侏罗世 |
5.3.3 中侏罗世 |
5.3.4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
5.3.5 白垩纪 |
第6章 盆地沉积演化过程 |
6.1 盆地中生代地层格架 |
6.1.1 工作方法 |
6.1.2 盆地中生代地层格架建立 |
6.2 沉积演化过程 |
6.2.1 盆地中生代年代地层框架模式建立 |
6.2.2 盆地沉积演化过程分析 |
6.3 区域构造与石油地质意义 |
6.3.1 区域构造意义 |
6.3.2 石油地质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南海海底矿物资源开发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海底矿物资源的类型 |
2 南海砂矿资源及其分布规律 |
2.1 海域砂矿资源特征与分布 |
2.2 成矿地质条件 |
2.3 砂矿资源成矿远景 |
3 可能的铁锰结核与结壳资源 |
3.1 结核和结壳分布特征 |
3.2 多金属结核(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3.3 结核、结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 新型海底矿物资源调查与发现 |
5 南海海底矿物资源开发问题与展望 |
5.1 存在问题 |
5.2 展望 |
(4)南海北部陆坡区海底滑坡特征及触发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选题意义及课题来源 |
0.2 海底滑坡研究现状 |
0.2.1 热点实例与全球分布 |
0.2.2 海底滑坡的定义与分类 |
0.2.3 海底滑坡的触发机制 |
0.2.4 海底滑坡的物理模拟 |
0.2.5 海底滑坡的稳定性评价 |
0.2.6 国内海底滑坡的研究现状 |
0.2.7 研究前沿及主要问题 |
0.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0.3.1 研究内容 |
0.3.2 创新点 |
1 区域地质背景 |
1.1 构造地质背景 |
1.2 地形地貌特征 |
1.2.1 东沙陆坡地形地貌 |
1.2.2 神狐陆坡地形地貌 |
1.2.3 西沙陆坡地形地貌 |
1.2.4 琼东南陆坡地形地貌 |
1.3 活动构造特征 |
1.3.1 地震活动 |
1.3.2 断裂活动 |
1.3.3 底辟活动 |
1.4 区域水文特征 |
2 南海北部陆坡海底滑坡特征 |
2.1 海底滑坡的 2D 地震识别 |
2.2 南海北部海底滑坡的分类 |
2.2.1 影响因素分类 |
2.2.2 是否与水合物相关分类 |
2.3 南海北部陆坡海底滑坡的时空展布 |
2.4 东沙陆坡海底滑坡特征 |
2.4.1 后水合物滑坡 |
2.4.2 底辟滑坡 |
2.4.3 火山滑坡 |
2.4.4 断裂滑坡 |
2.5 神狐陆坡海底滑坡特征 |
2.5.1 前水合物滑坡 |
2.5.2 后水合物滑坡 |
2.5.3 底辟滑坡 |
2.5.4 坡折带滑坡 |
2.6 西沙陆坡海底滑坡特征 |
2.6.1 峡谷滑坡 |
2.6.2 底辟滑坡 |
2.7 琼东南陆坡海底滑坡特征 |
2.7.1 坡折带滑坡 |
2.7.2 火山滑坡 |
2.7.3 底辟滑坡 |
3 南海北部陆坡海底滑坡触发机制分析 |
3.1 东沙陆坡海底滑坡触发机制 |
3.1.1 地震触发机制 |
3.1.2 岩浆作用触发机制 |
3.2 神狐陆坡海底滑坡触发机制 |
3.2.1 海平面变化触发机制 |
3.2.2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触发机制 |
3.2.3 高沉积速率的触发机制 |
3.2.4 沉积物的欠固结触发机制 |
3.3 西沙陆坡海底滑坡触发机制 |
3.4 琼东南陆坡海底滑坡触发机制 |
3.5 小结 |
4 南海北部陆坡区典型海底滑坡数值模拟 |
4.1 基本理论和方法 |
4.1.1 有限元方法简介 |
4.1.2 强度折减法简介 |
4.1.3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失稳判别依据 |
4.1.4 ABAQUS 软件简介 |
4.1.5 模型简化方法 |
4.2 东沙陆坡无水合物典型海底滑坡数值分析 |
4.2.1 模型分析 |
4.2.2 结果分析 |
4.3 神狐陆坡含水合物的典型海底滑坡数值分析 |
4.3.1 模型分析 |
4.3.2 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和研究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西北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资源评价和矿区圈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富钴结壳矿产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
1.3 区域地质背景 |
1.4 太平洋可供钴结壳申请区域分析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2 数据预处理与图层生成 |
2.1 资料概况 |
2.2 资料整理的必要性 |
2.3 资料整理的内容和方法 |
2.4 钴结壳资源评价所需图层准备 |
2.5 海底摄像测站结壳特征信息界线的提取 |
2.6 水深地理坐标配准 |
2.7 钴结壳站位在海底海山的三维显示 |
3 海山富钴结壳分布规律与找矿标志 |
3.1 钴结壳的类型 |
3.2 海山富钴结壳分布规律 |
3.2.1 物质来源 |
3.2.2 成矿环境 |
3.2.3 钴结壳成因机制 |
3.2.4 钴结壳与水深关系 |
3.2.5 钴结壳与地形坡度关系 |
3.2.6 钴结壳与海山类型的关系 |
3.2.7 钴结壳与海山的年龄 |
3.2.8 钴结壳与基岩 |
3.3 海山富钴结壳找矿标志 |
3.4 多波束声强与结壳分布界限对应关系 |
3.4.1 基本理论 |
3.4.2 多波束声强与结壳分布界限对应关系初探 |
3.5 小结 |
4 钴结壳评价参数指标与评价方法 |
4.1 评价参数指标 |
4.2 资源量计算传统方法 |
4.3 证据权法在麦哲伦戈沃罗夫盖特平顶海山结壳资源评价中应用 |
4.3.1 资料和方法 |
4.3.2 图层准备 |
4.3.3 计算证据权系数 |
4.3.4 结果讨论 |
5 西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资源量估算 |
5.1 太平洋海山分布特征 |
5.2 太平洋海山钴结壳资源量初步计算 |
5.3 太平洋海山资源量精确计算 |
5.3.1 海山图层生成 |
5.3.2 太平洋海山面积和结壳资源量计算 |
5.4 运用水深段计算西北太平洋海山钴结壳资源量 |
5.5 小结 |
6 海山含矿区段矿区边界圈定与资源量估算方法 |
6.1 钴结壳矿区圈定基本流程 |
6.2 钴结壳矿区圈定原则 |
6.3 结壳远景区圈定 |
6.4 基于勘探规章的矿块圈定模型 |
6.5 资源量计算方法实现 |
6.6 资料较多的海山结壳矿区圈定与资源量估算-以拉蒙特平顶海山为例 |
6.6.1 拉蒙特平顶海山调查资料和处理 |
6.6.2 Lamont 海山远景区圈定 |
6.6.3 拉蒙特平顶海山富钴结壳估算 |
6.6.4 讨论 |
6.7 资料不足的海山结壳矿区圈定与资源量估算-以戈沃罗夫盖特海山为例 |
6.7.1 Govorov 海山地形 |
6.7.2 Govorov 海山远景区和矿区圈定 |
6.7.3 Govorov 海山钴结壳资源量 |
6.7.4 讨论 |
6.8 模糊逻辑法在海山优选中的应用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南海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目录 |
前言 |
第1章 研究现状综述 |
1.1 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现状 |
1.1.1 沉积矿物学方法示踪物源研究 |
1.1.2 地球化学方法示踪物源研究 |
1.1.2.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地球化学 |
1.1.2.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1.1.2.3 同位素地球化学 |
1.1.3 粒度分析 |
1.2 南海沉积物研究现状 |
1.2.1 沉积矿物学研究 |
1.2.2 沉积地球化学研究 |
1.2.2.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1.2.2.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1.2.2.3 同位素地球化学 |
1.2.2.4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概况 |
2.2.1 海底地貌 |
2.2.2 地质概况 |
2.2.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2.2 火山岩浆活动 |
2.3 南海气候特征 |
2.4 南海流场特征 |
2.3.1 南海表层流 |
2.3.1.1 南海漂流及水平环流 |
2.3.1.2 南海暖流 |
2.3.1.3 黑潮南海分支 |
2.3.1.4 南海沿岸流 |
2.3.2 深层环流 |
2.5 南海物质输入的主要河流 |
第3章 研究样品与分析方法 |
3.1 样品来源 |
3.2 分析方法 |
3.2.1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3.2.2 粒度分析 |
3.2.3 铅同位素组成分析 |
3.2.3.1 化学分离与纯化 |
3.2.3.2 铅同位素质谱测定 |
第4章 南海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 沉积物的粒度组成与分布 |
4.2 沉积物的粒度参数及其分布 |
4.2.1 平均粒径(Mz) |
4.2.2 分选系数(σi) |
4.2.3 偏度(Ski) |
4.2.4 峰态(Kg) |
4.2.5 沉积物粒度频率分布和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
4.2.6 沉积物粒度分布的制约因素 |
第5章 南海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5.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1 元素丰度与分布 |
5.1.2 微量元素含量与粒级的关系 |
5.1.3 微量元素含量与水深的关系 |
5.1.4 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5.1.5 微量元素的组合特征 |
5.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分布 |
5.2.2 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和特点 |
5.2.2.1 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及特点 |
5.2.2.2 北美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及特点 |
5.3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1 数据处理方法 |
5.3.2 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第6章 南海表层沉积物物源示踪分析 |
6.1 沉积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物源指示 |
6.1.1 微量元素组合地球化学分区 |
6.1.2 南海表层样与其他端元样品对比 |
6.1.3 特征元素比值及元素成分图解 |
6.1.4 小结 |
6.2 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物源指示 |
6.2.1 南海表层沉积物与其他样品稀土元素含量特征对比 |
6.2.2 南海表层沉积物与其他样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对比 |
6.2.3 小结 |
6.3 沉积物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物源指示 |
6.3.1 铅同位素组成分布与端元物质对比 |
6.3.2 南海表层沉积物铅同位素组成图解 |
6.3.3 小结 |
第7章 南海现代沉积环境及沉积地球化学分区 |
7.1 南海现代沉积环境 |
7.2 南海表层沉积物沉积地球化学分区 |
7.2.1 陆源物质沉积作用区 |
7.2.2 火山源物质沉积作用区 |
7.2.3 生源物质沉积作用区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东菲律宾海铁锰结壳(核)成因与古海洋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调查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历史 |
1.2.2 我国结壳(核)调查史 |
1.2.3 研究现状 |
1.2.3.1 勘探范围及资源前景 |
1.2.3.2 构造与地质背景 |
1.2.3.3 结构构造 |
1.2.3.4 矿物组成 |
1.2.3.5 化学组成与地球化学特征 |
1.2.3.6 成矿物质来源 |
1.2.3.7 成因机制 |
1.2.3.8 古海洋学意义 |
1.2.4 现存问题 |
1.2.4.1 成矿物质来源问题 |
1.2.4.2 成因机制问题 |
1.2.4.3 成矿环境问题 |
1.2.4.4 古海洋环境响应问题 |
1.3 研究材料和方法 |
1.3.1 研究材料 |
1.3.2 分析方法 |
1.3.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铁锰结壳(核)成矿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海底地形 |
2.1.3 构造背景 |
2.2 研究区火山物质特征 |
2.3 研究区沉积物特征 |
2.3.1 表层沉积物 |
2.3.2 柱状沉积物 |
2.4 研究区海洋学背景 |
2.4.1 水文特征 |
2.4.2 洋流特征 |
2.4.3 气象特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铁锰结壳(核)特征 |
3.1 基本特征 |
3.2 结构构造 |
3.3 矿物组成 |
3.4 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块体结壳(核)地球化学特征 |
3.4.2 结壳(核)剖面地球化学特征 |
3.5 成因类型 |
3.6 因子和聚类分析 |
3.6.1 元素富集因子和分配系数分析 |
3.6.2 聚类分析结果 |
3.7 结壳(核)成矿时代与古海洋环境记录 |
3.8 小结 |
第四章 铁锰结壳(核)成因机制 |
4.1 成矿物质来源 |
4.1.1 底层海水 |
4.1.2 表层沉积物 |
4.2 成矿环境与控矿要素 |
4.3 元素赋存状态 |
4.3.1 铁锰结壳元素赋存状态 |
4.3.2 表层沉积物元素赋存状态 |
4.4 成因机制探讨 |
4.4.1 铁锰结壳的形成 |
4.4.2 有用金属组分的富集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包括已被录用待发表的) |
致谢 |
附录 |
(8)北部湾海底沉积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1 海洋黏土矿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2 海洋碎屑矿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技术路线及工作方法 |
1.4.1 黏土矿物 |
1.4.2 碎屑矿物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构造 |
2.2 海底地形及地貌 |
2.3 海水水动力特点 |
2.3.1 环流 |
2.3.2 潮流类型及流速 |
2.3.3 波浪类型及方向 |
2.4 北部湾水体的盐度及水温 |
2.5 北部湾周边近岸岩性 |
2.6 北部湾水底沉积物 |
第3章 样品与测试 |
3.1 样品预处理 |
3.1.1 样品来源 |
3.1.2 样品制备 |
3.1.3 样品分离 |
3.2 样品测试 |
3.2.1 X射线粉晶衍射测试 |
3.2.2 碎屑矿物的鉴定及定量分析 |
3.2.3 沉积柱的AMS14C定年 |
第4章 北部湾表层沉积物矿物组合及分布规律 |
4.1 表层样站位分布 |
4.2 表层样黏土矿物组合及分布规律 |
4.2.1 分析结果 |
4.2.2 黏土矿物组合与分区 |
4.2.3 黏土矿物分布特征 |
4.2.4 黏土矿物分布规律 |
4.2.5 影响表层黏土黏土矿物分布的因素 |
4.3 表层样碎屑矿物组合及分布规律 |
4.3.1 分析结果 |
4.3.2 碎屑矿物组合分区 |
4.3.3 碎屑矿物分布特征 |
4.3.4 碎屑矿物分布规律 |
4.3.5 影响表层碎屑矿物分布的因素 |
第5章 北部湾沉积柱中沉积物矿物组合及分布规律 |
5.1 站位分布及样品柱的特征 |
5.1.1 取样站位分布 |
5.1.2 样品柱的特征 |
5.2 沉积柱的沉积时限及沉积速率 |
5.2.1 沉积柱的年代测试结果 |
5.2.2 沉积柱的沉积年代及沉积速率 |
5.3 沉积柱中黏土矿物分布特征 |
5.3.1 第1区沉积柱黏土矿物分布特征 |
5.3.2 第2区沉积柱黏土矿物分布特征 |
5.3.3 第3区沉积柱黏土矿物分布特征 |
5.3.4 第4区沉积柱黏土矿物分布特征 |
5.4 沉积柱碎屑矿物组合 |
5.4.1 第1区沉积柱碎屑矿物组合指数 |
5.4.2 第2区沉积柱碎屑矿物组合指数 |
5.4.3 第3区沉积柱碎屑矿物组合指数 |
5.4.4 第4区沉积柱碎屑矿物组合指数 |
5.5 沉积柱中沉积物空间分布规律 |
5.5.1 沉积柱中黏土矿物空间分布规律 |
5.5.2 沉积柱中碎屑矿物空间分布规律 |
第6章 北部湾沉积物的环境意义 |
6.1 沉积物物源分析 |
6.1.1 黏土矿物物源分析 |
6.1.2 碎屑矿物物源分析 |
6.2 古气候分析 |
6.2.1 北部湾西北沿岸近岸处沉积物对气候环境的响应 |
6.2.2 北部湾中西部深水区沉积物对气候环境的响应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Ⅰ 碎屑矿物、重矿物、轻矿物、各单矿物重量百分含量等值线图 |
附表Ⅰ 北部湾CJ16区块表层样黏土矿物含量统计表 |
附表II表层样碎屑矿物重量百分含量表 |
附表Ⅲ 碎屑矿物鉴定统计结果报表——重矿物(表层样) |
附表Ⅳ 碎屑矿物鉴定统计结果报表——轻矿物(表层样) |
附表Ⅴ柱状样碎屑矿物百分含量表 |
附表Ⅵ 碎屑矿物鉴定统计结果报表——重矿物(柱状样) |
附表Ⅶ 碎屑矿物鉴定统计结果报表——轻矿物(柱状样) |
发表论文 |
附录 |
(9)鄂西宁乡式铁矿沉积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早期研究简史 |
1.2.2 铁矿成因假说 |
1.2.3 包粒成因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性认识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1 云台观组 |
2.2.2 黄家磴组 |
2.2.3 写经寺组 |
2.3 沉积盆地类型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床地理分布特征 |
3.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2.1 火烧坪铁矿 |
3.2.2 青岗坪铁矿 |
3.2.3 官店铁矿 |
第4章 含矿地层沉积特征 |
4.1 典型剖面沉积特征 |
4.1.1 巴东县司阳桥剖面 |
4.1.2 建始县秦家湾剖面 |
4.1.3 建始县向家湾剖面 |
4.1.4 建始县弓剑崖剖面 |
4.2 沉积相 |
4.2.1 云台观组 |
4.2.2 黄家磴组 |
4.2.3 写经寺组 |
4.3 古地理演化 |
4.3.1 云台观组沉积环境 |
4.3.2 黄家蹬组沉积环境 |
4.3.3 写经寺组沉积环境 |
第5章 铁矿沉积特征 |
5.1 矿床分布特征 |
5.2 矿石产出层位特征 |
5.2.1 铁矿产出层位 |
5.2.2 富矿产出层位 |
5.3 铁矿与沉积相的关系 |
5.4 铁矿与岩相的关系 |
第6章 矿石矿物学特征 |
6.1 自然类型 |
6.2 化学组成 |
6.3 X 射线衍射 |
6.4 矿物组成 |
6.5 单矿物特征 |
第7章 矿石显微结构特征 |
7.1 矿石结构构造 |
7.1.1 矿石结构 |
7.1.2 矿石构造 |
7.2 鲕粒显微结构特征 |
7.2.1 核心 |
7.2.2 圈层 |
7.3 组分粒度特征 |
7.4 胶结类型和颗粒接触类型 |
第8章 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
8.1 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8.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8.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9章 铁矿石成矿机制 |
9.1 岩相古地理与铁成矿的关系 |
9.2 氧化还原界面与铁成矿关系 |
9.2.1 氧化还原(Eh)和酸碱性(pH)条件 |
9.2.2 沉积地球化学相 |
9.3 生物作用与铁成矿关系 |
9.4 海平面变化与铁矿成矿关系 |
9.5 铁矿成矿机制讨论 |
9.5.1 铁质鲕粒形成机制讨论 |
9.5.2 铁矿形成机制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图版 |
四、南海铁锰沉积物和火山碎屑沉积物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海铁锰沉积物和火山碎屑沉积物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J]. 邱传珠. 热带海洋, 1983(04)
- [2]南海北部中生代陆缘海盆地沉积演化过程[D]. 吴仕虎.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3]南海海底矿物资源开发前景[J]. 吴时国,张汉羽,矫东风,杨朝云,李学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31)
- [4]南海北部陆坡区海底滑坡特征及触发机制研究[D]. 马云.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5]西北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资源评价和矿区圈定[D]. 程永寿.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6]南海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指示[D]. 高志友. 成都理工大学, 2005(12)
- [7]东菲律宾海铁锰结壳(核)成因与古海洋环境响应[D]. 徐兆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04)
- [8]北部湾海底沉积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D]. 张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9]鄂西宁乡式铁矿沉积特征及成因[D]. 惠博.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10]南海中东部表层沉积物矿物组合分区及其地质意义[J]. 杨群慧,林振宏,张富元,林晓彤,季福武. 海洋与湖沼,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