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附60例病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董华[1](2018)在《SPECT/CT连续动/静态联合显像在眼眶肿瘤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血管性疾病及其他实体性肿瘤的SPECT显像进行数据分析,确定不同病变的诊断标准,并与超声和磁共振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发现和解决该技术在眼眶病变术前定性诊断中遇到的问题,探讨99mTc-RBC SPECT/CT连续动/静态显像在眼眶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策略选择中的临床价值。为该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以及下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操作基础。方法1)回顾性分析119例眼眶肿物患者99mTc-RBC SPECT显像结果,视觉分析:各时相双侧眼眶区放射性分布及血流灌注相的时间-放射性曲线特点。半定量分析:两名医师、同一医师于一周内分别在延迟相对患侧眶区进行感兴趣区(ROI)勾画,并将ROI复制到键侧眶区,计算肿瘤与对侧镜像区的放射性(T/N)比值及肿瘤与上矢状窦区的放射性(T/SSS)比值,使用Bland-Altman分析和配对t检验评估两组数据的一致性和重复性,以期确定该影像诊断技术的可行性。2)回顾性分析119例眼眶肿物患者99mTc-RBC SPECT显像结果,半定量分析评价不同病理类型病变的T/N值区间;视觉分析结合半定量分析综合评价99mTc-RBC SPECT显像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能,包括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等指标,半定量分析99mTc-RBC SPECT显像在血管性病变与非血管性病变的T/N值区间差异,确定99mTc-RBC SPECT显像在眼眶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3)回顾性分析140例眼眶肿物患者的99mTc-RBC SPECT显像、超声及MRI的诊断结果,分析不同诊断技术在眼眶占位性病变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并进行对比分析,更好的服务于临床。结果1)经术后病理确诊的眼眶病变病例119例,眼眶病灶测量者内及测量者间T一致性Bland Altman分析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30230.6894 dpm和-0.91120.7821 dpm,均有较高的一致性;对比分析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健侧眼眶镜像区和上矢状窦区测量者间内N和SSS测量结果一致性Bland Altman分析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50400.1814 dpm和-0.63480.5703dpm,医生间测量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健侧眼眶镜像区和上矢状窦区测量者内N和SSS测量结果一致性Bland Altman分析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1.089-0.07268 dpm和-1.016-0.01620 dpm,医生1不同时间点测量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别,分析原因可能是健侧放射性计数太低,勾画感兴趣区时容易受周围正常组织的干扰所致,经医生间测量其总体可重复性还是无统计学差异的。2)本研究共纳入眼眶占位性病变患者119例,其中63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通过99mTc-RBC SPECT连续动/静态联合显像得到正确诊断。ROC曲线校正后SPECT显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100.0%、98.2%、98.4%、100.0%、99.2%。另外,视觉及半定量分析在眼眶血管性肿瘤诊断效能亦很高,校正后均为100.0%;但在眼眶非血管性肿瘤的病理类型鉴别上缺乏特异性。对于病变较小且位置较深、或受周围组织干扰无法鉴别时,通过SPECT/CT断层显像得到进一步判断。3)99mTc-RBC SPECT连续动/静态联合显像综合分析、磁共振综合分析及超声扫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100.0%、98.2%、98.4%;79.4%、100.0%、100.0%;88.2%、97.2%、96.8%。提示SPECT显像较磁共振和超声更能准确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虽然超声扫描诊断效能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稍高于磁共振综合分析结果,磁共振综合分析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稍高于超声扫描,两种影像检测技术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后MR平扫、超声和SPECT显像比较的Fisher精确检验结果表明MR扫描和SPECT显像比超声更能正确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且SPECT显像优于MR扫描。另外,超声诊断眼眶血管性病变的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于磁共振综合分析结果,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虽然磁共振综合分析的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稍高于超声扫描,两种影像检测技术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磁共振综合分析结果的诊断效能稍高于超声扫描,但两种影像检测技术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之,对血管性病变,尤其是海绵状血管瘤,放射性核素SPECT显像的综合诊断准确率高达100.0%;然而,对于非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单纯99mTc-RBC SPECT显像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不如磁共振和超声理想。结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及静脉性血管瘤99mTc-RBC SPECT显像勾画感兴趣区的可重复性更好,受周围组织的干扰更小,为99mTc-RBC SPECT精确定量提供了重要平台。99mTc-RBC SPECT显像通过半定量分析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具有高特异性,能更客观的指导治疗决策,尤其是治疗决策的选择。99mTc-RBCSPECT显像诊断效能与眼眶占位性病变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和血管性疾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但鉴别诊断其他实体占位的效能是否也接近亦或高于常规影像技术,有待进一步对比分析。SPECT显像可明显提高眼眶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水平,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前诊断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是常规影像学的有益补充。
周慧丽[2](2017)在《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及子宫内膜癌超声评分系统的初步建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全面分析子宫内膜病变的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造影声像图征象,并与金标准对照,探讨超声征象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初步建立并讨论超声评分系统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病房住院的203例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203例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其中68例行经阴道超声造影检查),具有完整临床、超声及病理资料;对68例疑似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行前瞻性诊断试验研究,对其行经阴道二维超声、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造影,观察超声声像图征象,从中筛选出鉴别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指标,与金标准做对比,应用ROC曲线评价并比较各自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并回顾性分析203例子宫内膜病变的经阴道二维及超声造影的超声征象,初步建立超声评分系统并且应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1)在2D-CEUS声像图中,子宫内膜癌灌注时相以早进早退为主65.4%(17/26),增强强度以高增强为主76.9%(20/26),增强均度以不均匀为主69.2%(18/26),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灌注模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TIC新的造影参数(即相对造影参数)中,△AT、△TP、△Peak、△R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0.893)最大,以△AT=-840ms为最佳截断点,此时灵敏度(96.2%),特异度(88.1%),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2)在3D-CEUS声像图中,子宫内膜癌以中心血管显示为主80.7%(21/26),血管走形不规则69.2%(18/26),血管分支以“有分支”为主61.5%(16/26),血管分型以“富血供”为主76.9%(20/26),子宫内膜病变3D-CEPD血管成像参数(中心血管、血管走形、血管分支、血管分型)良恶性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D-TVS、2D-CEUS及3D-CEUS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70.0%、68.9%、2.31、0.41、75.7%、64.5%、70.6%、0.646;77.8%、75.0%、3.11、0.29、87.5%、60.0%、76.9%、0.933;94.4%、100%、0、0.06、100%、88.9%、96.2%、0.972,3D-CEUS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0.972)最大,其对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效能最高;4)本研究依据OR值、相关参考文献及实际临床经验建立的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评分系统,通过ROC曲线选定7分为诊断最佳截断点,诊断子宫内膜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7,此时灵敏度(65.4%),特异度(97.6%),此评分系统显着提高了子宫内膜癌超声诊断的特异度。结论:1)2D-CEUS对诊断子宫内膜癌有独特优势,本研究提出的新的造影参数(即相对造影参数)△AT=-840ms,因其简单、易测、准确性高、易于普遍推广,有望成为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新指标;2)3D-CEUS在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3)本研究提出的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评分系统,提高了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特异度(97.6%),已初步显示此评分系统对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优势。
于一飞[3](2014)在《超声及CT对膀胱肿瘤诊断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研究膀胱肿瘤的超声和CT影像学特点,探讨超声和CT对膀胱肿瘤诊断价值。2.探讨超声和CT漏诊的相关因素,研究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互补作用。方法:1.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石蜡病理证实的148例膀胱肿瘤病例的超声及CT表现,研究良性和恶性膀胱肿瘤超声及CT影像学特征差异。超声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病灶的最大径、数目、位置、形态、回声水平、钙化、膀胱壁连续性、血供及周围组织器官侵犯情况。CT指标主要包括病灶的数目、位置、形态、钙化、膀胱壁光整性、CT值、强化程度及周围组织器官侵犯情况。2.回顾15例超声漏诊及17例CT漏诊膀胱肿瘤病例,分析相关因素及探讨超声和CT互补作用。结果:1.肿瘤生长位置,超声指标膀胱壁连续性、血供程度、CT指标膀胱壁光整性和CT值对良恶性膀胱肿瘤鉴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CT在对膀胱肿瘤膀胱外浸润及转移诊断率优于超声(P<0.05)。2.膀胱肿瘤的大小与超声及CT漏诊率有相关性(P<0.05)。联合应用超声和CT对膀胱肿瘤诊断率可提高至95.71%。结论:超声及CT对膀胱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良恶性膀胱肿瘤有其超声及CT影像学特征。膀胱肿瘤的大小与超声及CT漏诊率有相关性,联合应用超声和CT检查可提高对膀胱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于宁,禹静[4](2010)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对膀胱肿瘤的诊断及其术前分期的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膀胱肿瘤并对其进行术前分期,评价二维超声联合CDFI检查对膀胱肿瘤诊断及术前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联合CDFI检查对137例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术前诊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声像图分期。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探查,并将切除的标本送病理检查,计算超声检出与手术检出的肿瘤数的相符率,以及超声术前肿瘤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期结果的相符率。结果本组137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相符率为95.6%(131/137);手术共检出肿瘤189个,二维超声联合CDFI检查对膀胱肿瘤的检出肿瘤数目为171个,符合率为90.5%(171/189);171个肿瘤的术前二维超声显像分期结果与肿瘤标本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的有152个(88.9%,152/171)。结论二维超声联合CDFI检查对膀胱肿瘤的诊断及术前分期具有较好的可信性和实用性,可作为诊断膀胱肿瘤的首选常规检查手段。
吴细香,胡翔宇,徐世铭,柴云生[5](2002)在《超声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附60例病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在诊断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经膀胱镜、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占位性病变的声像图表现及其CDFI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能显示病变的数目、大小、位置 ;不同性质的占位 ,其CDFI的血管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具有一定差别。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王晶晶,王宇,沈惠芳[6](2013)在《超声诊断膀胱占位性病变60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超声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0例膀胱病变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膀胱结石29例,膀胱异物2例,膀胱结核1例,膀胱肿瘤28例,其中乳头状瘤3例,膀胱癌24例。超声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8.3%。[结论]超声检查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有极为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普查膀胱疾病的重要方法。
张艳荣[7](2011)在《三维/四维超声在子宫占位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与二维超声在子宫占位病变(本课题主要指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肌瘤)的诊断及对子宫内膜癌术前临床分期的结果对比分析,探索三维/四维超声在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肌瘤诊断及在子宫内膜癌的术前临床分期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88例子宫占位病变患者,选择美国GE VOLUSON 730型EXPERT版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4C-A探头,探头频率25MHZ,RAB4-8L探头,探头频率48MHZ, Trans.Max+Surface模式、50%混合模式及其他常规模式,对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二维、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检查,运用以上仪器分别观察88例子宫占位病变数量、位置、形态学改变、与周围组织关系、加压变形程度、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等。于检查前使膀胱快速适度充盈,以能清楚显示子宫底部为宜。患者取常规平卧位,先用凸阵探头然后再用容积探头从腹中线分别向左右两侧作纵向、自耻骨联合上横向平行移动探头和斜向等多种角度扫查,在子宫两侧作对称扫查,了解疾病的性质及与子宫的方位关系。移动探头连续扫查,了解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必要时配合患者体位改变及探头加压。按照以上方法进行二维、三维/四维腹部超声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对两种超声模式的肿瘤检出率、术前临床分期准确率、术中及术后病理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组88例子宫占位病变患者,平均年龄46.7±12.9岁(中位年龄46岁、3465岁),子宫内膜癌32例,子宫肌瘤56例(50例壁间子宫肌瘤,5例黏膜下子宫肌瘤,1例浆膜下子宫肌瘤),56例子宫肌瘤中,子宫内膜呈不同时期的分泌期或增生期改变,其中12例合并有子宫腺肌病,11例合并有子宫内膜息肉。本组3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三维/四维超声检出28例,检出率87.5%,二维超声检出22例,检出率68.8%;56例子宫肌瘤患者中,三维/四维超声检出53例,检出率94.6%,二维超声检出40例,检出率71.4%,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即三维/四维超声显像对子宫内膜癌及子宫肌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显像。2.三维/四维超声显像对该组病例疾病类型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子宫内膜癌28例,子宫肌瘤53例):子宫内膜癌82.1%(23/28);子宫肌瘤84.9%(45/53).二维超声显像(子宫内膜癌22例,子宫肌瘤40例):子宫内膜癌54.5%(12/22);子宫肌瘤80.0%(32/40),经统计学分析,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二者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即三维/四维超声显像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显像,而对于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二者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即三维/四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对于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没有显着差别。三维/四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术前临床分期的准确率为75%(21/28),二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术前临床分期的准确率为59.1%(13/22),二者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即三维/四维超声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术前临床分期的准确率与二维超声没有明显差别。结论:对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常规腹部检查,利用三维超声重建的特点,形成病变的整体立体结构,加上时间维度,从行为学的角度去观察病变,配合彩色多普勒,对以上病变能较二维超声做出更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能较准确的进行子宫内膜癌的术前临床分期。
李庆芬[8](2006)在《经腹壁超声在膀胱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应用经腹壁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 TABUS)对膀胱癌及其它膀胱疾病如膀胱血块、膀胱结石、膀胱壁增厚等进行成像研究,以探讨及评价经腹壁超声在膀胱癌的诊断及分期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膀胱癌病人在适度充盈膀胱条件下进行经腹壁超声检查,对膀胱癌的数目、大小、位置、分期及内部血流信号进行观察,内部显示血流信号者进行频谱多普勒观察。将显示频谱信号的26例按肿瘤直径(D)分为3组:1组0.5cm≤D<2cm,2组2cm≤D<3cm,3组D≥3cm,分别测量其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阻力指数(RI),各项数值经SPSS 11.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各组之间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进行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将3组的阻力指数绘制散点图进行相关分析。同时对30例其它膀胱疾病进行超声检查,与膀胱癌进行鉴别,统计经腹壁超声对膀胱癌鉴别诊断准确率。结果:40例病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经腹壁超声检出38例,检出率97.5%,漏诊率2.5%,对膀胱癌的诊断正确率为92.5%,误诊率5%,并对漏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对30例其它膀胱疾病研究表明,经腹壁超声对膀胱癌的鉴别诊断准确率为96.7%。同时对37例超声诊断为膀胱癌的病例进行了超声分期,分期与病理符合率:T1期94.4%,T2期62.5%,T3期、T4期100%,总分期符合率为89.2%。统计结果表明,三组的阻力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肿瘤大小不同其阻力指数无明显差异。但根据肿瘤大小、阻力指数绘制的散点图表明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即肿瘤越大,其阻力指数有降低趋势,相关系数为-0.414;三组的Vs比较:第一组与后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小于2cm的膀胱癌血流速度一般较低,随肿瘤生长至大于2cm,其内部血管内血流速度加快。
王建宏[9](1997)在《能量多普勒显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应用于临床以来,这一无创血流检测技术在诊断心脏血管性疾病、鉴别良恶性肿瘤及评价组织血流灌注等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由于某些技术问题和生理因素的限制,彩色多勒血流显像仍有一些缺陷.比如对低速血流敏感性低,对角度依赖性大,易产生混叠及空间分辨力相对较低等,使得其血流显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新近面世的能量多普勒显像(PDI)技术克服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缺点。自从1994年首次正式报道应用PDI显示肾脏血流灌注以来,发现这种显像技术在显示低速血流方面有很大优越性。然而,PDI必竟刚刚起步,有关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很少,在与CDFI的比较研究中仍有不同报导。因此,有必要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通过与CDFI比较,对PDI的敏感性、准确性、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 (1)通过离体模型观察PDI和CDFI显示血流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2)观察血流动力学因素和仪器条件对PDI显像的影响。 (3)观察PDI和CDFI显示犬肾脏和睾丸不同程度血流灌注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4)研究肾肿瘤的血流显像特征,分析PDI在肾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5)研究膀胱肿瘤的血流显像特征,分析PDI血流显像与膀胱肿瘤的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 (6)研究阴囊疾病的血流显像特征,明确PDI在睾丸肿瘤和急性阴囊疼痛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7)分析比较PDI和CDFI在上述疾病中的血流显像和诊断作用。 研究方法: (1)应用自制血流仿体和输液装置在0.4mm和3mm内经的硅胶管中模拟低速血流比较PDI和CDFI可显示的最低流速。 (2)应用自制血流仿体和血流泵连接成闭路循环系统,分别在0.4mm,3mm和8mm内径的硅胶管中模拟血流,比较PDI和CDFI彩色血流直径与
张勇[10](2021)在《阴囊超声显像在无精症诊断中的价值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阴囊超声显像在无精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无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患者均有完整的病历资料,入院后均实施阴囊超声检查,将超声检查显像图与最终诊断结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经阴囊超声检查后,显像图提示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39例,梗阻性无精症21例,2例患者同时存在两种疾病特征,1例梗阻性无精症诊断过程中被误诊为非梗阻性无精症,诊断准确率高达96.67%;除梗阻扩张声像,另根据其他声像特征可直接提示病因、病变部位的有9例(42.86%)患者,与最终诊断结果完全相符,无漏诊、误诊;经阴囊超声显像图检查后发现阳性改变可直接提示病因的患者有18例(46.15%),与最终诊断结果呈一致性的患者有14例,诊断准确率为77.78%。结论:针对无精症患者的临床诊断实施阴囊超声显像检查,可以通过查看输精管道扩张声像进一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梗阻情况,同时还能对梗阻部位作出准确定位,对部分阴囊内病变病因加以显示,应用价值较高,可以作为无精症患者临床辅助检查方式。
二、超声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附60例病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附60例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SPECT/CT连续动/静态联合显像在眼眶肿瘤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99)mTc-RBC SPECT眼眶显像ROI测量方法稳定性分析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99)mTc-RBC SPECT及SPECT/CT检查 |
1.1.3 图像分析 |
1.1.4 病理检查 |
1.1.5 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病例分析 |
1.2.2 半定量分析图像勾画结果 |
1.2.3 T、N、SSS一致性分析及对比分析 |
1.2.4 正常眼眶与眼眶占位性病变的眶区TIC比较结果 |
1.3 讨论 |
1.3.1 ~(99)mTc-RBC SPECT/CT显像方法简介 |
1.3.2 放射性核素~(99)mTc-RBC显像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 |
1.3.3 展望 |
1.4 小结 |
二、~(99)mTc-RBC SPECT/CT眼眶显像诊断的影像特点分析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显像方法 |
2.1.3 图像分析 |
2.1.4 病理检查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病例分析 |
2.2.2 SPECT连续动/静态显像诊断结果 |
2.2.3 半定量分析图像勾画及对比分析 |
2.2.4 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结果 |
2.3 讨论 |
2.3.1 眼眶肿瘤简介 |
2.3.2 ~(99)mTc-RBC SPECT显像在眼眶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现状 |
2.3.3 ~(99)mTc-RBC符合线路断层显像的优缺点 |
2.3.4 展望 |
2.4 小结 |
三、~(99)mTc-RBC SPECT/CT显像与传统影像学的对比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临床资料 |
3.1.2 影像资料 |
3.1.3 病理检查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病理学诊断结果 |
3.2.2 SPECT 显像结果及诊断眼眶占位性病变的效能 |
3.2.3 磁共振扫描结果及诊断眼眶占位性病变的效能 |
3.2.4 超声扫描结果及诊断眼眶占位性病变的效能 |
3.2.5 SPECT、磁共振及超声扫描诊断眼眶占位性病变的效能比较…… |
3.3 讨论 |
3.3.1 放射性核素SPECT显像的临床应用现状 |
3.3.2 磁共振扫描诊断眼眶占位性病变的优势及现状 |
3.3.3 超声检查诊断眼眶占位性病变的优势及现状 |
3.3.4 SPECT显像与MR及超声检查诊断眼眶占位性病变的比较研究…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眼眶肿瘤临床及影像学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及子宫内膜癌超声评分系统的初步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经阴道二维超声造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设计 |
1.2 研究对象 |
1.3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标准 |
1.4 超声检查 |
1.5 质量控制 |
1.6 盲法 |
1.7 资料整理 |
1.8 数据统计与处理 |
1.9 伦理要求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对象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标准 |
1.4 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检查 |
1.5 质量控制 |
1.6 盲法 |
1.7 图像分析及资料整理 |
1.8 数据统计与处理 |
1.9 伦理要求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初步探讨二维超声与超声造影的超声征象评分系统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与方法 |
1.3 资料整理与分析 |
1.4 诊断的金标准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质量控制 |
1.7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3)超声及CT对膀胱肿瘤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膀胱肿瘤超声和CT诊断特点比较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第二部分 膀胱肿瘤超声和CT漏诊相关因素分析及联合诊断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4)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对膀胱肿瘤的诊断及其术前分期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2 结 果 |
2.1 二维超声及CDFI的表现与诊断结果 |
2.2 膀胱肿瘤的声像图分期结果 |
3 讨 论 |
(5)超声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附60例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 |
2 结果 |
2.1 良性肿瘤 |
2.2 恶性肿瘤 |
2.3 非肿瘤性增生 |
2.4 血流频谱定性 |
3 讨论 |
(6)超声诊断膀胱占位性病变6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方法 |
2 结果 |
2.1 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
2.2 各组膀胱病变的声像图特征 |
2.2.1 膀胱结石 |
2.2.2 膀胱憩室 |
2.2.3 膀胱内积血 |
2.2.4膀胱肿瘤 |
2.2.5 膀胱结核 |
3 讨论 |
(7)三维/四维超声在子宫占位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所用检查仪器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88 例子宫占位性病变的病种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
2.2 二维及三维/四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及子宫肌瘤的检出数及检出率 |
2.3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型、超声诊断与病理符合率 |
2.4 两种超声模式对子宫内膜癌的术前临床分期及手术病理符合的情况 |
第三章 结论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三维/四维多普勒彩超诊断子宫占位病变的原理 |
4.2 三维/四维超声在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癌诊断及其术前临床分期的应用 |
4.3 三维/四维超声在子宫内膜癌病变诊断的不足 |
4.4 本研究课题不足之处 |
4.5 相关研究探索:三维/四维超声在妇科盆腔占位病变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8)经腹壁超声在膀胱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 |
1、本文主要缩略语 |
2、中文摘要 |
3、英文摘要 |
4、前言 |
5、资料与方法 |
6、结果 |
7、讨论 |
8、小结 |
9、参考文献 |
二、综述 |
1、正文 |
2、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9)能量多普勒显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一) 引言 |
(二) 能量多普勒显像原理 |
(三) 能量多普勒显像特点 |
(四) 能量多普勒显像的基础研究 |
(五) 能量多普勒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
研究目的 |
第一部分:能量多普勒显像的敏感性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
第二部分:能量多普勒显像对不同程度犬肾、睾丸血流灌注的显像研究 |
第三部分:能量多普勒显像在泌尿系肿瘤和阴囊疾病中的作用 |
结论 |
致谢 |
研究期间已发表、即将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图 |
(10)阴囊超声显像在无精症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无精症超声图像结果分析 |
2.2 梗阻性无精症阴囊超声显像分析 |
2.3 非梗阻性无精症阴囊超声显像分析 |
3讨论 |
四、超声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附60例病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SPECT/CT连续动/静态联合显像在眼眶肿瘤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D]. 董华.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1)
- [2]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及子宫内膜癌超声评分系统的初步建立[D]. 周慧丽.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3)
- [3]超声及CT对膀胱肿瘤诊断价值研究[D]. 于一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4]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对膀胱肿瘤的诊断及其术前分期的评价[J]. 于宁,禹静. 上海医学, 2010(03)
- [5]超声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附60例病例报告)[J]. 吴细香,胡翔宇,徐世铭,柴云生.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2(04)
- [6]超声诊断膀胱占位性病变60例分析[J]. 王晶晶,王宇,沈惠芳. 上海预防医学, 2013(10)
- [7]三维/四维超声在子宫占位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D]. 张艳荣. 河南大学, 2011(08)
- [8]经腹壁超声在膀胱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李庆芬. 广西医科大学, 2006(02)
- [9]能量多普勒显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比较[D]. 王建宏. 第四军医大学, 1997(03)
- [10]阴囊超声显像在无精症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 张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