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管催化裂化(下)(论文文献综述)
许友好[1](2014)在《我国催化裂化工艺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自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于1965年实现工业化以来,先后开发出沸石催化剂-提升管催化裂化、渣油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变径串联提升管催化裂化和正在开发的高选择性催化裂化;经历了催化裂化装置从无到有,技术水平由低到高,装置规模和加工能力从小到大,研究思路从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到目前为止,全国催化裂化装置总加工能力已达到近150 Mt/a,其中渣油占催化裂化总进料约40%,所生产的汽油和柴油组分分别占全国汽油和柴油成品总量的70%和30%左右,所生产的丙烯量约占全国丙烯总产量的40%.同时,此催化裂化装置还可为烷基化装置和醚化装置提供原料.这些成果对我国炼油行业加工重质原料、提高轻质油收率和改善产品质量,进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熊凯,卢春喜[2](2015)在《催化裂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分别从催化裂化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催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集总反应-流动耦合的催化裂化模型、集总反应-催化剂性质耦合的催化裂化模型、催化剂失活模型、建模数据来源、参数估算方法和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关联模型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催化裂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催化裂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的后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祝然[3](2013)在《结构导向集总新方法构建催化裂化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催化裂化动力学模型可以指导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料配置,优化生产操作,显着增加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催化裂化结构导向集总动力学模型基于石油组分分子水平的集总和催化裂化反应的正碳离子机理,从分子尺度对催化裂化反应过程进行准确描述,预测催化裂化反应产物分布和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有效提升催化裂化装置的信息化水平。对结构导向集总方法的22个结构向量适当修改,选取686种单核分子及623种多核分子描述馏分油及渣油分子组成。以实沸点蒸馏装置精细分割馏分油和渣油,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核磁共振WMR)、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高等仪器分析手段对窄馏分进行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详细分析,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求取各分子集总的相对含量,建立了催化裂化原料分子组成的结构向量矩阵描述。根据正碳离子反应机理,制定了112条催化裂化反应规则描述催化裂化反应行为,建立了催化裂化反应网络。结合提升管反应器的结构特征和CARC-1型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建立了催化裂化结构导向集总动力学模型,釆用改进龙格库塔法求解动力学模型。基于典型原料的催化裂化试验反应产物分布,结合理论计算的单一烃类分子反应速率常数和经典线性自由能理论,采用分层计算和遗传算法求解获得模型的动力学参数。采用基团贡献法对模型计算得到的产物分子矩阵进行馏分规划。论文还采用Matlab软件编写了催化裂化结构导向集总模型的计算软件包。在新建的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上考察了催化裂化结构导向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通过与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1号催化裂化装置的典型操作条件和产物分布数据对比,验证了小试装置的可靠性。将本文建立的催化裂化结构导向集总动力学模型、传统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与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表明,结构导向集总模型在计算精度上优于传统集总方法,并且能获得产物分子组成信息。当进料组成、反应温度、剂油比、停留时间变化时,结构导向集总模型的预测结果仍能较好地与小试实验结果吻合,相对误差不超过7%。模型用于预测工业产物分布及性质,计算结果与工业数据也吻合良好,相对误差不超过9%。以工业装置3#蜡油掺炼达混原油为原料,应用所建催化裂化结构导向集总动力学模型考察工艺条件对轻油产率的影响,提出高轻油产率、低汽油烯烃含量的操作条件范围。建立针对不同生产目标的工艺条件优化函数,计算得到轻油产率最大化的操作条件为:油气停留时间1.67s、反应温度525°C,剂油比6.34。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提升管催化裂化小试试验,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小试实验结果与工业上相同进料的产物分布相比,轻油产率提高5.01%。应用所建催化裂化结构导向集总动力学模型考察原料组成对轻油产率的影响,提出原料优化配置方案。模拟结果显示°,在反应温度520C、剂油比6.25、停留时间1.5s的催化裂化条件下,为保证较高的轻油产率及较低的汽油烯烃含量,较优的2#减压蜡油(VGO)掺炼2#减压渣油(VR)比为40%,比两种原料油单独裂化轻油产率的线性加和提高4.45%。这与该条件下小试试验轻油产率提高4.84%的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调整结构向量、新增36种分子集总及6条反应规则构建重油掺炼地沟油催化裂化结构导向集总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掺炼地沟油比例的增大,干气、液化气产率增加,轻油产率先增加后降低。C02等非烃类气体产率随掺炼地沟油比例增加而增大,掺炼比高于10%时产率大于1%。为保证较高的轻油产率和较低非烃类气体产率,重油掺炼5%地沟油是比较适宜的掺炼比。为确保较优的汽油产率及性质,同时减少干气和焦炭的产率,重油搀炼地沟油催化裂化较优的反应温度为500°C,剂油比为6.25。采用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在该较优条件下的小试实验表明,相较60%2#VG〇+40%VR进料催化裂化,掺炼5%地沟油后汽油产率提高0.64%,重油转化率提高0.82%,焦炭产率下降了0.49%。拷炼地沟油催化裂化后,汽柴油性质均无明显变化,硫含量有所降低。掺炼后的粗汽油可以生产符合国IV标准的车用汽油,粗柴油可以生产符合国IV标准的车用柴油。经济估算结果表明,重油掺炼地沟油催化裂化有利于提高催化裂化装置的经济效益。
张金弘[4](2014)在《劣质原料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催化裂化(FCC)是我国重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随着原油的重质化、劣质化,FCC加工的原料越来越差且来源复杂。将组成和裂化性能差异较大的原料通过简单的混合加工,不仅难以进行操作条件的优化,还会引入不同原料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产物分布恶化。因此,如何实现不同反应性能物料间的优化组合,控制各自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反应深度是实现劣质原料高效转化的关键问题。FCC提供了我国燃料油市场约75%的汽油调和组分,但FCC汽油烯烃含量通常高达40–60 vol%,面对日益严格的汽油环保指标,如何高效改质FCC汽油是催化裂化面临的又一技术难题。本论文首先针对劣质原料转化难的问题,以焦化蜡油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种方案强化焦化蜡油的催化转化,深入分析了不同操作参数对焦化蜡油转化过程中的热裂化、氢转移等反应,硫氮平衡,硫、氮化合物转化化学,重油四组分转化率,催化剂酸量变化等的影响,并采用电喷雾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ESI FT-ICR MS)对反应后重油中含氮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精细表征。研究发现,采用适当高温、大剂油比和短反应时间操作可以改变含氮化合物的反应路径,抑制含氮化合物在催化剂上的吸附生焦,减缓催化剂的失活,促进原料中其它烃类的转化,进而将含氮化合物富集到重油馏分中。通过从焦化蜡油进料位置上方选择性回炼适当比例的轻汽油,可以为焦化蜡油转化和轻汽油改质提供各自适宜的反应条件,实现两个过程的耦合和对含氮化合物的控制转化,在提高原料转化率和目的产品产率的同时高效改质汽油。其次,为了减少汽油回炼改质过程的损失、提高汽油烯烃转化率,本论文在提升管中试装置上考察了轻汽油性质、反应时间和反应器结构对汽油改质过程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汽油改质过程的系统评价方法,对不同反应过程进行量化比较。研究发现,一定量重馏分的存在可以提高轻汽油改质效率;相对短的反应时间有利于高效改质轻汽油;采用带有多喷嘴进料系统的新型变径结构提升管反应器,可显着提高烯烃转化率,减少汽油损失,优化氢分配。采用基于EMMS的多尺度CFD计算方法结合组分传输方程对新型反应器内的气固流动行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发现,汽油采用本文设计的旋流喷嘴进料可以提高油剂混合区的床层催化剂密度,促进注入汽油和反应器内油剂的快速、均匀混合,减轻汽油喷嘴高速射流引发的二次流,降低混合区内油气的返混程度,缩短汽油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最后,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物料进料方式和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反应器的创新设计实现劣质原料的高效转化和汽油的高效改质。针对目前催化裂化掺炼焦化蜡油导致转化率大幅降低、产品选择性变差以及汽油回炼改质损失大等问题提出了焦化蜡油与常规原料分区转化,焦化蜡油高效转化与汽油改质耦合调控的两段协同(TSS)催化裂化新工艺思路。中试评价结果表明,TSS过程可在提高原料转化率和目的产品产率的同时降低汽油烯烃含量13.5个百分点。针对全加工劣质原料时存在转化率下降、多产柴油与提高转化率之间存在矛盾以及常规提升管反应器上汽油烯烃转化率低等问题,通过反应条件和反应器优化进一步完善了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二段从回炼油进料位置上方选择性回炼适当比例的轻汽油可以强化回炼油的催化转化,并在较小的损失下改质汽油。通过反应器结构和轻汽油进料喷嘴的优化,提高汽油反应区床层催化剂密度,强化油剂接触、反应,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汽油烯烃含量,还可促进重油的转化。由于二段回炼油的转化得到保证,一段可以采用较缓和的反应条件多产柴油。中试评价结果表明,新工艺过程相比常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过程,可在提高重油转化率,增加柴油和轻质油收率的同时降低汽油烯烃含量17个百分点。
杜玉朋[5](2016)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TMP)技术提升管反应器的模型化》文中研究说明催化裂化/裂解(FCC)过程是石化企业的核心工艺过程之一,担负着将重质油轻质化、并副产低碳烯烃的重任。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TMP)工艺过程是近年来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一种新型FCC技术。虽然研究人员已对该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实验研究,包括催化材料与催化剂、流体流动、以及工艺条件优化等,但欲使其顺利实现工业化推广,有必要开展工程化问题研究。如若能在装备与过程模拟、工程化集成等方面完善该技术,势必会大大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因此,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围绕TMP技术提升管反应器的模型化工作展开。首先,根据各物质沸程差异,将TMP工艺过程的原料和产品划分成重油、柴油、汽油烯烃、汽油芳烃、汽油饱和烃、(丙烷+丁烷)、丁烯、丙烯、干气和焦炭共十个集总,并设计集总之间的反应规则,从而建立了十集总动力学模型。随后,提出了模拟退火法(全局)——最小二乘法(局部)——模拟退火法(局部)三层逐层寻优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十集总动力学模型可以准确地模拟TMP工艺过程各类产品分布情况,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同时解决了十一集总动力学模型所预测的丙烯收率一直随重油转化率增大的问题。此外,该模型还可用于预测各产品收率与选择性随着重油转化率的变化情况,并为TMP装置两段操作寻找最佳分割点等。经合理简化能量最小多尺度(EMMS)模型求解算法,提出了一种更为简便的气固相间曳力模型构建方法。将EMMS曳力模型与两相流模型(TFM)相耦合模拟了传统等径提升管内的气固两相流动过程,从而验证了简化模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由TFM耦合EMMS曳力模型对TMP技术多流域提升管的研究表明,基于EMMS方法的非均相曳力模型比常用的均相曳力模型更适宜多流域提升管内气固两相时空多尺度流动行为的描述。此外,模型参数研究表明,EMMS曳力模型中的颗粒聚团直径关联式应慎重选取;颗粒碰撞恢复系数的取值影响并不大;颗粒-壁面碰撞恢复系数宜取值为0.0001;粘性应力模型选择层流模型足以满足要求。然后,采用EMMS曳力模型与TFM耦合模型对冷态循环流化床(CFB)矩形提升管内的流动过程进行了模拟。基于CFD模拟结果,提出了六参数描述理想反应器网络拓扑结构的方法,并一一确定了这六个参数的值,从而为CFB提升管建立了一种新型反应器流动模型,即等效理想反应器网络(ERN)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由五个不同大小的全混釜串联一个平推流反应器所组成的理想反应器网络能较好地模拟CFB提升管内的非理想流动过程,并反映固相停留时间分布状况;然而,由20个和50个全混釜串/并联分别组建的反应器网络同样可以等效地模拟固体颗粒通过CFB提升管时的停留时间分布情况。可见,对于一个非理想反应器而言,等效的理想反应器网络配置并不唯一。最后,通过集成TMP工艺十集总动力学模型,为XTL-5型中试提升管反应器建立了反应条件下的等效反应器网络模型,并将其与CFD模型和Plug-flow模型等传统流动-反应耦合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ERN模型优势在于比Plug-flow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比CFD模型的计算耗时大幅度缩短,从而同时实现了提升管反应器的准确模拟与快速计算。以等效的反应器网络配置为基础,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中实现了对重油催化裂解(RFCC)过程的模拟与分析。在RFCC过程模拟实验考察范围内,重油转化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轻油收率则一直降低,丙烯收率持续增加;而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重油转化率逐渐升高,轻油收率先增大后降低,丙烯收率一直增加。此外,由Aspen Plus软件对重油催化裂解过程与轻烃催化裂解过程集成技术的模拟研究表明,在TMP技术中重油与轻烃组合进料具有协同作用,相比于单独重油进料,丙烯和轻油收率均得到了提升。
李晓红[6](2007)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多产丙烯(TMP)技术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丙烯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近年来市场需求旺盛。丙烯主要来源于石脑油的蒸汽裂解。在我国,受原料限制,蒸汽裂解的生产能力难有大的发展。重油资源丰富,价格相对低廉,重油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为基础,在对重油、混合C4、FCC汽油催化裂化制丙烯反应规律和催化剂进行研究后,提出将不同原料整合到一套技术中,并辅以配套催化剂,形成可以实现多产丙烯,兼顾轻油收率和品质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多产丙烯(TMP)技术。催化裂化是以低氢含量的重油生产高氢含量轻质产品的脱碳过程,氢进行了重新分配,产品越轻,氢含量越高,干气的氢含量高达20%以上。从氢平衡的角度考虑,为使多产丙烯、兼顾轻油有充足的氢源,干气收率就必须尽量低。重油要高选择性地转化成丙烯,催化剂应保证高ZSM-5含量,Y或USY含量不宜太高,否则丙烯选择性将受到影响。依此开发了具有适宜重油转化能力的高丙烯选择性催化剂,并得到了工业应用。对于反应条件,反应温度比普通FCC过程的高,但不宜太高;由于高ZSM-5含量催化剂的重油转化能力相对较低,剂油比应该尽量高;油剂接触时间在保证重油具有适宜转化率的情况下不宜过长。重油在ZSM-5催化剂上高选择性地转化成丙烯的同时还得到大量丁烯和富烯FCC汽油,这部分丁烯和FCC汽油是非常理想的制丙烯原料。FCC汽油的烯烃以C5=、C6=为主,而C5=和C6=主要集中在<80℃的轻汽油馏分中,所以在TMP技术方案中将丁烯和轻汽油进行回炼。从混合C4转化制丙烯来看,在600℃、停留时间为0.32 s的条件下,混合C4在ZSM-5催化剂上就可得到18.25%的丙烯收率,明显优于采用Y型分子筛催化剂的。延长反应时间,干气收率显着升高。显然,高温、超短接触时间和ZSM-5催化剂是丁烯高选择性转化成丙烯的理想条件。此外,丁烯是通过二聚-裂化机理转化成丙烯的,各种异构体在转化成丙烯时转化率和选择性没有明显的差别。对轻汽油转化制丙烯的反应规律研究表明,与丁烯类似,要高选择性地转化成丙烯,高温、超短接触时间和ZSM-5催化剂是理想的条件。根据这些特点和要求,通过赋予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组合进料、低温大剂油比和适宜停留时间”等新内涵,来实现高选择性多产丙烯、兼顾轻油,同时有效抑制干气。轻重原料组合进料,可实现在提升管出口温度不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提高剂油比,从而满足轻质原料对催化剂流化密度的需要和重质原料转化对剂油比的需要。温度不大幅度提高可减少干气的生成;轻重原料组合进料,重质原料终止轻质原料的反应,从而实现极大地缩短轻质原料的反应时间,减少干气,提高轻质原料转化的丙烯选择性。组合进料的实验表明,回炼油和混合C4/轻汽油组合进料后,丙烯收率大幅度提高,可增加一倍以上,而且干气收率没有明显增加。在实验室小型提升管装置上以抚顺常渣为原料,采用LTB-2催化剂,在相对缓和的条件下模拟TMP技术,结果表明液化气和丙烯收率分别达到41.7%和21.22%,汽油和柴油收率分别为14.78%和18.98%。若配合混合C4、轻汽油组合进料,丙烯预计可达到25%以上。2006年10月TMP技术在大庆炼化进行了工业化试验。在各操作条件、混合C4/轻汽油回炼量没达到设计值,而且未采用专用催化剂的情况下,丙烯收率达到15.81%,总目的产物收率为83.41%,干气+焦炭+损失仅为13.32%,由此体现了TMP工艺在多产丙烯方面的明显优势。
杨朝合,杜玉朋,赵辉[7](2015)在《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流动反应耦合模型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催化裂化(FCC)工艺在重质油轻质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FCC提升管反应器的模型化是催化裂化新工艺与新装备的开发、催化裂化装置稳定操作与生产调优等常需做的工作。本文首先根据流动模型与反应模型不同的集成方式对提升管反应器流动-反应耦合模型进行了归纳与分类,并回顾了国内外流动-反应耦合模型的研究历程,指出了耦合模型的发展趋势;随后对当前研究较多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流动-反应耦合模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包括对耦合模型的应用场合、模型求解解耦方法的研究情况等均作了介绍,同时还分析了该类耦合模型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出工业提升管反应器在线采样技术的开发在耦合模型的验证工作上的必要性;最后,对FCC提升管反应器流动-反应耦合模型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能够为FCC提升管反应器模型化新方法的提出以及耦合模型的验证工作等研究给予借鉴和指导。
白攀峰[8](2014)在《直馏汽油催化裂化技术的工业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催化裂化作为石油炼制企业的主要生产装置,在石油加工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实现原油深度加工,提高轻质油收率、品质的有效途径。是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的主要生产手段。延安炼油厂0.8Mt/a常压渣油催化裂化装置在扩能改造时采用了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开发设计的高低并列式两段提升管技术,开车后装置运行稳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两段提升管技术的特点及其优越性,并对两段提升管技术改造后的装置的生产状况进行了核算。通过对改造后产品分布及产品质量进行分析后发现,与改造前相比,轻质油收率提高了2~3%,液化气收率提高了3~4%,产品柴汽比增加,汽油产品中烯烃含量有所下降。
王梦瑶,周嘉文,任天华,孟祥海,张睿,刘海燕[9](2015)在《催化裂化多产丙烯》文中研究指明丙烯作为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其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除蒸汽裂解工艺外,流化催化裂化(FCC)是丙烯生产的另一重要来源。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开发并应用的一系列催化裂化多产丙烯的工艺技术,着重介绍了各生产工艺技术的特点、产品分布及其工业应用情况,并从催化剂、操作条件和反应器三个方面对催化裂化多产丙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FCC多产丙烯工艺与常规FCC工艺相比较表明,丙烯收率均有较明显的提高,并指出通过FCC工艺技术改造增产丙烯已是重要技术路线。
祝晓琳[10](2014)在《变径提升管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研究及应用探索》文中提出循环流化床具有气固通量高、可连续操作和传质传热性能好等优势,在石油化工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对于炼油过程中的催化裂化工艺,循环流态化技术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传统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形成了不均匀的气固环核流动结构,从而导致气固两相的分离。同时,较低的颗粒浓度进一步限制了传统提升管在要求高固气比和强气固接触工艺中的应用。因此,为了提高提升管内颗粒浓度、改善流动结构及强化气固接触,亟需开发一种新型结构形式的反应器。本论文在一套循环流化床冷态模拟实验装置上,对底部增设扩径段的变径提升管内气固流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变径提升管底部扩径段内形成气固密相湍流,而上部输送段则处于稀相状态。与等径提升管底部相比,扩径段内截面平均颗粒浓度增大,径向颗粒浓度、速度及通量分布梯度减小,气固流动结构得到改善。通过对瞬时颗粒浓度信号的分析可知,扩径段内气固湍动剧烈,瞬时信号概率密度分布趋于均匀。此外,通过引入臭氧的催化分解反应,进一步考察了变径提升管内气体分布及气固接触情况。等径提升管底部臭氧分解反应主要发生在边壁处,而变径提升管扩径段中心位置臭氧分解却较为明显,且径向臭氧浓度分布的不均匀性沿轴向得到改善。虽然等径和变径提升管反应器性能与理想平推流反应器均存在一定差距,但与等径提升管相比,变径提升管内均匀的流动结构和强烈的气固湍动,强化了臭氧的催化分解,提高了气固接触效率。根据本论文和文献数据,建立了多流型提升管湍流段内颗粒浓度的经验关联式,并将其用于预测变径提升管扩径段内轴向颗粒浓度分布。随后,采用玻尔兹曼函数将局部颗粒浓度与其截面平均值和径向位置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这些关联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扩径段内轴径向颗粒浓度分布。此外,将气固接触效率与操作条件相关联,并结合气固接触效率定义式,预测了扩径段内轴向臭氧浓度分布。同时,还进一步获得了扩径段内径向臭氧浓度分布的关联式。最后,在一套催化裂化中试装置上,对变径提升管反应器应用于重油催化裂解多产乙烯丙烯工艺中的可行性及其反应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变径提升管可显着强化回炼轻汽油和丁烯的转化,尤其是轻汽油转化率明显提高;而催化轻质烃类裂解后的半待生剂仍具有较高的重油转化能力,从而保证了组合进料方案的可行性。以重油作原料,采用变径提升管反应器的单段催化裂解过程可产出13 wt.%的乙烯和27wt.%以上的丙烯。与之相比,虽然两段催化裂解过程中乙烯收率降低,但丙烯收率相近,同时又可以兼顾汽油的生产,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提升管催化裂化(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升管催化裂化(下)(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催化裂化工艺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密相流化床催化裂化工艺 |
3沸石催化剂的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的开发 |
3.1沸石催化剂的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的开发 |
3.2快速流化床烧焦罐再生技术 |
3.3渣油催化裂化工艺 |
4串联变径提升管催化裂化 |
5催化裂解工艺开发 |
6高选择性催化裂化工艺开发 |
7结论与展望 |
(2)催化裂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催化裂化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发展 |
1.1蜡油催化裂化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 |
1.2重油催化裂化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 |
1.3基于新工艺的催化裂化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 |
2催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发展 |
2.1蜡油和重油催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 |
2.2催化裂化汽油改质和轻油催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 |
3集总反应-流动耦合的催化裂化模型的发展 |
4集总反应-催化剂性质耦合的催化裂化模型的发展 |
5催化剂失活模型的发展 |
6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建模数据来源的发展 |
7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参数估算方法的发展 |
8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关联模型的发展 |
9总结与展望 |
(3)结构导向集总新方法构建催化裂化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
1.1.1 催化裂化工艺的重要地位 |
1.1.2 国内外催化裂化工艺的发展概况 |
1.1.3 催化裂化原料种类及评价指标 |
1.1.4 我国催化裂化的发展趋势 |
1.1.5 提高催化裂化轻油产率及降低汽油烯烃的方案 |
1.2 催化裂化反应机理 |
1.2.1 正碳离子反应机理 |
1.2.2 催化裂化基本反应 |
1.3 催化裂化工艺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1.3.1 经验模型 |
1.3.2 传统集总动力学模型 |
1.3.3 单事件动力学模型 |
1.4 结构导向集总方法 |
1.4.1 结构导向集总方法基本概念 |
1.4.2 结构导向集总方法与传统催化裂化集总方法的比较 |
1.4.3 结构导向集总方法研宄进展及发展趋势 |
1.5 催化裂化工艺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
1.5.1 催化裂化热力学特征 |
1.5.2 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 |
1.5.3 催化剂失活动力学 |
1.6 化工模拟计算软件及优化算法 |
1.6.1 化工模拟计算软件 |
1.6.2 多目标优化算法 |
1.7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与主要研宄内容 |
1.7.1 技术路线 |
1.7.2 主要研宂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及催化剂性质 |
2.1.1 主要原料性质 |
2.1.2 催化剂性质 |
2.1.3 实验试剂 |
2.2 主要试验装置和仪器 |
2.2.1 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 |
2.2.2 其他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料性质分析方法 |
2.3.2 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试验方法 |
2.3.3 催化裂化产物性质分析及计算方法 |
第3章 结构导向集总催化裂化原料分子组成描述 |
3.1 原料油中烃类分子的结构向量表达 |
3.1.1 单核分子的结构向量描述 |
3.1.2 多核分子的结构向量描述 |
3.1.3 结构向量矩阵的计算机识别 |
3.2 催化裂化进料分子集总种类的选择 |
3.2.1 集总种类的确定方法 |
3.2.2 催化裂化进料分子集总的选择 |
3.3 分子集总相对含量的求取方法 |
3.3.1 重质油烃类分子详细组成分析方法 |
3.3.2 优化算法获取分子集总的相对含量 |
3.4 原料性质分析结果及模拟实例 |
3.4.1 原料油的平均分子结构参数 |
3.4.2 原料组成分析结果 |
3.4.3 催化裂化原料分子矩阵模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催化裂化结构导向集总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4.1 催化裂化反应 |
4.1.1 催化裂化反应机理 |
4.1.2 催化裂化反应规则的制定 |
4.2 反应器模型求解 |
4.3 反应网络的求解 |
4.3.1 反应网络的生成 |
4.3.2 改进龙格库塔法求解反应网络 |
4.4 动力学因子求取 |
4.4.1 速率常数理论计算方法 |
4.4.2 分层法估算速率常数 |
4.4.3 遗传算法优化模型动力学参数 |
4.5 基团贡献法对产物中的分子进行分类 |
4.6 模型的调试与优化 |
4.6.1 反应网络循环次数的调节 |
4.6.2 原料矩阵中集总数目的调节 |
4.7 催化裂化结构导向集总模型工艺包的构建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可靠性验证 |
5.1 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介绍 |
5.2 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与工业装置的对应性考察 |
5.3 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评价实验 |
5.3.1 反应平行性实验考查 |
5.3.2 反应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5.3.3 剂油比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5.3.4 停留时间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5.3.5 与工业数据的比对性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催化裂化结构导向集总模型的评价 |
6.1 结构导向集总方法与传统集总方法的比对 |
6.1.1 传统集总方法模拟结果 |
6.1.2 结构导向集总方法模拟结果 |
6.1.3 结构导向集总方法获取产物分子组成信肩 |
6.2 SOL模型对小试实验装置的适用性考察 |
6.2.1 模型对不同进料预测的准确性 |
6.2.2 模型对反应温度的适应件 |
6.2.3 模型对剂油比的适应性 |
6.2.4 模型对停留时间的适应性 |
6.2.5 模型对产品性质的预测 |
6.2.6 模型对产物分子组成预测的准确性 |
6.3 模型计算结果与工业数据的比对 |
6.3.1 模型参数与1:业装置对应件 |
6.3.2 模型计算结果与工业实验结果的比对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构导向集总模型考察工艺条件及进料组成优化 |
7.1 模型考察优化工艺条件提高轻油产率 |
7.1.1 高轻油产率目标的工艺条件优化 |
7.1.2 不同生产目标工艺条件优化模型的建立 |
7.1.3 优化工艺条件下的试验考察 |
7.2 模型考察进料组成改变对轻油产率的影响 |
7.2.1 饱和分含量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7.2.2 分子量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7.2.3 金属含量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7.3 原料组成计算机调优 |
7.3.1 模型计算合适的掺渣比 |
7.3.2 优化掺炼比试验考察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构导向集总模型考察重油掺炼地沟油催化裂化效果 |
8.1 掺炼地沟油进行催化裂化技术探讨 |
8.1.1 现有地沟油的加工方案 |
8.1.2 掺炼地沟油催化裂化的基本依据 |
8.2 结构导向集总模型预测重油掺炼地沟油催化裂化效果 |
8.2.1 地沟油分子集总的选择及含量计算 |
8.2.2 重油掺炼地沟油后模型的改进 |
8.2.3 从模型角度考察重油与地沟油合适的掺炼比 |
8.2.4 反应条件对重油掺炼地沟油催化裂化产物的影响 |
8.3 重油掺炼地沟油催化裂化实验考察 |
8.3.1 掺炼地沟油前后产物产率对比 |
8.3.2 掺炼前后产物性质的变化 |
8.4 掺炼地沟油催化裂化经济效益估算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及不足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4)劣质原料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重油催化裂化反应过程强化的技术创新 |
1.2.1 关键装备技术创新 |
1.2.2 工艺技术创新 |
1.3 催化裂化汽油改质方法及工艺 |
1.3.1 利用催化裂化装置提升FCC汽油质量 |
1.3.2 利用加氢过程提升FCC汽油质量 |
1.3.3 利用其它非加氢过程提升FCC汽油质量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2.1 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 |
2.2 产物分析方法 |
2.2.1 裂化气分析 |
2.2.2 烟气分析 |
2.2.3 液体产物分析 |
2.2.4 汽油、柴油和重油相关性质测定 |
2.2.5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 |
2.3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3.1 碳含量测定 |
2.3.2 微反活性测定 |
2.3.3 BET分析 |
2.3.4 NH_3-TPD分析 |
2.3.5 TPO-MS分析 |
2.4 数据处理 |
2.4.1 二段组合进料重油及汽油混合温度计算 |
2.4.2 其它计算 |
2.4.3 补充说明 |
第三章 焦化蜡油反应规律及硫氮分布研究 |
3.1 前言 |
3.2 操作参数对焦化蜡油催化转化过程的影响 |
3.2.1 高温、大剂油比、短停留时间方案 |
3.2.2 长停留时间方案 |
3.2.3 高催化剂活性方案 |
3.2.4 不同方案对比分析 |
3.3 焦化蜡油催化转化过程中的硫氮平衡 |
3.3.1 硫和氮在液体产物中的分布 |
3.3.2 硫在各馏分中的分布及浓度 |
3.3.3 氮在各馏分中的分布及浓度 |
3.3.4 硫氮平衡 |
3.3.5 结焦催化剂再生过程中硫、氮的氧化过程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焦化蜡油催化转化与轻汽油改质过程的耦合 |
4.1 前言 |
4.2 焦化蜡油与轻汽油进料比例考察 |
4.3 组合进料过程与单独反应过程对比分析 |
4.4 汽油改质效果分析 |
4.5 组合进料过程对焦化蜡油的控制转化 |
4.5.1 组合进料过程中焦化蜡油反应条件的变化 |
4.5.2 产物分布及氮平衡分析 |
4.5.3 反应条件对氮化物吸附到催化剂的影响 |
4.5.4 重油中含氮化合物的ESI FT-ICR MS表征 |
4.5.5 组合进料过程对含氮化合物的控制转化 |
4.6 小结 |
第五章 催化裂化轻汽油改质研究 |
5.1 前言 |
5.2 减少汽油损失的理论分析 |
5.3 轻汽油馏程对改质过程的影响 |
5.4 轻汽油烯烃含量对改质过程的影响 |
5.5 停留时间对轻汽油改质过程的影响 |
5.6 反应器结构对轻汽油改质过程的影响 |
5.6.1 实验结果 |
5.6.2 氢平衡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新型反应器内气固流动的多尺度模拟 |
6.1 前言 |
6.2 模拟方法 |
6.2.1 气固流动模型 |
6.2.2 模型参数及边界条件 |
6.2.3 停留时间分布计算方法 |
6.2.4 轴向扩散模型 |
6.3 喷嘴结构对气固混合的影响 |
6.3.1 喷嘴结构对气固混合区固含率的影响 |
6.3.2 喷嘴结构对气固混合区速度的影响 |
6.4 喷嘴结构对汽油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劣质原料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研究 |
7.1 前言 |
7.2 劣质原料分区转化与汽油改质技术 |
7.2.1 工艺思路的提出 |
7.2.2 实验室中试评价 |
7.2.3 不同焦化蜡油配比加工过程比较 |
7.3 全加工劣质原料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 |
7.3.1 新鲜原料反应条件优化 |
7.3.2 回炼油反应条件优化 |
7.3.3 ―半待生剂‖的表征 |
7.3.4 常规提升管上的组合进料过程分析 |
7.3.5 反应器结构优化 |
7.3.6 轻汽油进料喷嘴优化 |
7.3.7 不同强化方法比较 |
7.3.8 实验室中试评价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TMP)技术提升管反应器的模型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TMP)技术简述 |
1.3 催化裂化/裂解提升管反应器关键过程模型 |
1.3.1 反应动力学模型 |
1.3.2 多相流动模型 |
1.4 催化裂化/裂解提升管反应器流动-反应耦合模型 |
1.4.1 一维流动模型耦合集总动力学模型 |
1.4.2 CFD流动-反应耦合模型 |
1.5 反应器网络降阶模型 |
1.6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7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TMP工艺十集总动力学模型 |
2.1 前言 |
2.2 TMP工艺技术原理和特点 |
2.3 反应动力学模型构建 |
2.3.1 模型选择 |
2.3.2 集总划分与反应规则 |
2.3.3 模型方程推导与建立 |
2.4 模型参数估计 |
2.4.1 参数估计策略 |
2.4.2 参数估计算法 |
2.4.3 实验数据采集 |
2.4.4 参数求取与分析 |
2.5 十集总动力学模型参数验证 |
2.6 十集总动力学模型应用 |
2.6.1 与十一集总动力学模型对比 |
2.6.2 单段提升管计算 |
2.6.3 两段提升管计算 |
2.7 小结 |
第三章 EMMS曳力模型与多流域提升管CFD模拟 |
3.1 前言 |
3.2 模拟对象 |
3.3 数学模型 |
3.3.1 双流体模型 |
3.3.2 EMMS模型方程 |
3.3.3 EMMS模型简化与求解 |
3.3.4 EMMS曳力模型与双流体模型耦合方式 |
3.3.5 模型参数设置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曳力系数和修正因子 |
3.4.2 直接耦合与间接耦合对比 |
3.4.3 多流域提升管CFD模拟 |
3.5 模型参数研究 |
3.5.1 颗粒聚团直径关联式的影响 |
3.5.2 颗粒碰撞恢复系数的影响 |
3.5.3 颗粒-壁面碰撞恢复系数的影响 |
3.5.4 粘性应力模型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四章 提升管等效反应器网络流动模型 |
4.1 前言 |
4.2 模拟对象 |
4.3 CFD流动模型 |
4.3.1 模型方程、边界条件与模型求解 |
4.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 等效反应器网络模型 |
4.4.1 反应器网络结构与“等效” |
4.4.2 结构六参数性质分析 |
4.4.3 确定模型参数n、s和t |
4.4.4 反应器网络的等效判定 |
4.4.5 其他提升管分区方案 |
4.5 小结 |
第五章 反应条件下的等效反应器网络降阶模型 |
5.1 前言 |
5.2 模拟对象 |
5.3 CFD流动-反应耦合模型 |
5.3.1 模型方程 |
5.3.2 模型参数设置 |
5.3.3 流场分析与讨论 |
5.4 等效反应器网络模型 |
5.4.1 确定结构参数n和s |
5.4.2 确定结构参数t |
5.5 ERN模型与传统流动-反应耦合模型对比 |
5.5.1 ERN模型验证 |
5.5.2 提升管反应器轴向温度分布 |
5.5.3 提升管反应器轴向产物分布 |
5.6 基于ERN模型的过程模拟与分析 |
5.6.1 过程建模 |
5.6.2 操作条件对重油催化裂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5.6.3 重油催化裂解与轻烃催化裂解过程集成建模与分析 |
5.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多产丙烯(TMP)技术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催化裂化多产丙烯的研究进展 |
2.1 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催化剂 |
2.1.1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2.1.2 分子筛催化剂 |
2.2 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工艺 |
2.2.1 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基础规律研究现状 |
2.2.2 固定床工艺 |
2.2.3 流化床工艺 |
2.2.4 催化裂解耦合工艺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装置 |
3.1.1 混合C_4微反装置 |
3.1.2 重油微反装置 |
3.1.3 脉冲式反应装置 |
3.1.5 提升管实验装置 |
3.2 催化剂 |
3.3 分析仪器 |
3.3.1 色谱仪 |
3.3.2 定碳仪 |
3.3.3 X 射线衍射仪 |
3.3.4 红外光谱仪 |
3.3.5 BET 分析仪 |
3.4 数据处理方法及若干说明 |
3.4.1 数据处理方法 |
3.4.2 若干说明 |
第4章 重油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反应规律的研究 |
4.1 实验原料及催化剂 |
4.2 重油在模型催化剂上催化转化制丙烯的规律研究 |
4.2.1 对转化率的影响规律 |
4.2.2 对产物分布的影响规律 |
4.2.3 反应规律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 |
4.3 重油在提升管装置上反应规律研究 |
4.3.1 反应温度、剂油比和停留时间 |
4.3.2 原料性质对重油转化制丙烯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重油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催化剂的开发与工业化试验 |
5.1 实验方法 |
5.2 重油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催化剂的实验室研究 |
5.2.1 活性组分 |
5.2.2 载体 |
5.2.3 粘结剂 |
5.2.4 水热处理条件 |
5.3 重油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催化剂LTB-2 的工业化试验 |
5.3.1 胜华炼厂催化裂化装置简介 |
5.3.2 工业化试验催化剂和原料性质 |
5.3.3 工业化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混合C_4催化转化制丙烯反应规律的研究 |
6.1 实验原料 |
6.2 混合C_4催化转化制丙烯反应规律的研究 |
6.2.1 反应温度的影响规律 |
6.2.2 水蒸汽的影响规律 |
6.2.3 停留时间的影响规律 |
6.3 丁烯催化转化制丙烯反应行为的研究 |
6.4 小结 |
第7章 催化汽油转化制丙烯反应规律的研究 |
7.1 实验原料 |
7.2 催化汽油转化制丙烯反应规律的研究 |
7.2.1 不同沸点汽油馏分的裂化性能 |
7.2.2 轻汽油性质的影响 |
7.2.3 停留时间对轻汽油转化的影响规律 |
7.3 单体烯烃转化制丙烯反应规律的研究 |
7.3.1 烯烃结构的影响规律 |
7.3.2 反应温度的影响规律 |
7.4 干气生成规律的研究 |
7.4.1 原料的影响 |
7.4.2 分子筛类型的影响 |
7.5 小结 |
第8章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多产丙烯(TMP)工艺的研究 |
8.1 实验原料 |
8.2 TMP 工艺第二段提升管不同回炼原料的比较 |
8.3 TMP 工艺第一段提升管反应深度对丙烯收率的影响 |
8.3.1 第一段提升管反应条件 |
8.3.2 催化剂 |
8.4 混合C_4/轻汽油和重油组合进料的研究 |
8.5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多产丙烯技术的工业化试验 |
8.6 小结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流动反应耦合模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流动-反应耦合模型 |
2 CFD流动-反应耦合模型 |
2.1 采用欧拉方法处理离散相的流动反应耦合模型 |
2.2 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处理离散相的流动反应耦合模型 |
2.3 流动-反应耦合模型的解耦算法 |
2.4 CFD流动反应耦合模型存在的不足 |
3 结语 |
(8)直馏汽油催化裂化技术的工业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及意义 |
1.3 催化裂化技术的历史及现状 |
1.4 渣油催化裂化工艺新技术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催化裂化反应原理 |
2.1 催化裂化反应过程 |
2.1.1 裂化反应 |
2.1.2 异构化反应 |
2.1.3 烷基转移 |
2.1.4 歧化反应 |
2.1.5 氢转移反应 |
2.1.6 芳构化反应 |
2.1.7 缩合反应 |
2.1.8 烷基化反应 |
2.2 催化裂化反应机理 |
2.2.1 正碳离子的形成和性质 |
2.2.2 正碳离子的反应 |
第三章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 |
3.1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产生的背景 |
3.2 两段提升管技术的基本原理 |
3.3 两段提升管技术的流程描述 |
3.4 提高汽柴油收率的两段提升管技术 |
3.5 降低烯烃含量的两段提升管技术 |
3.6 催化汽油降烯烃的 TSRFCC 技术 |
3.7 多产低碳烯烃的 TSRFCC 技术 |
3.8 两段提升管技术的反应工程理论分析研究 |
3.9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化 |
3.10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和与其他催化裂化技术的比较 |
3.11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的能量消耗 |
第四章 延安炼油厂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的工业应用 |
4.1 延安炼油厂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改造前情况简介 |
4.2 主要改造内容 |
4.2.1 提升管反应器 |
4.2.2 沉降器 |
4.2.3 烧焦罐 |
4.2.4 旋风分离系统 |
4.2.5 外取热器 |
4.3 两段提升管技术改造后反应‐再生工艺流程 |
4.4 两段提升管改造过程中的工艺要求及相关设备参数的计算方法 |
4.4.1 工艺要求 |
4.4.2 催化裂化反应—再生过程中参数计算方法 |
4.5 催化裂化反应‐再生过程相关实验室数据计算结果 |
4.5.1 反应过程 |
4.5.2 再生过程 |
4.5.3 反应‐再生系统压力平衡值 |
4.6 改造后装置运行操作数据 |
4.7 改造后装置标定 |
4.7.1 原料性质 |
4.7.2 催化剂标定 |
4.7.3 主要操作条件 |
4.7.4 产品分布情况 |
4.7.5 产品质量 |
4.7.6 催化剂流化状况 |
4.7.7 装置能耗情况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催化裂化多产丙烯(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工艺 |
1.1 DCC工艺 |
1.2 MGG工艺 |
1.3 MIO工艺 |
1.4 MGD工艺 |
1.5 MIP工艺 |
1.6 FDFCC工艺 |
1.7 TMP工艺 |
2 国外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工艺 |
2.1 SCC工艺 |
2.2 Petro FCC工艺 |
2.3 MAXOFIN工艺 |
2.4 INDMAX工艺 |
2.5 HS-FCC工艺 |
3 催化裂化多产丙烯的影响因素 |
4 结语 |
(10)变径提升管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研究及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气固循环流态化 |
1.2.1 典型操作流型 |
1.2.2 高密度循环流化床 |
1.2.3 气固相流动结构 |
1.3 新型循环流化床提升管 |
1.3.1 变径提升管反应器 |
1.3.2 循环?湍动流化床 |
1.3.3 内循环耦合提升管 |
1.4 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工艺 |
1.4.1 传统反应?再生工艺形式 |
1.4.2 双提升管工艺形式 |
1.4.3 下行床催化裂解工艺技术 |
1.5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流态化实验 |
2.1.1 实验装置及介质 |
2.1.2 测试仪器及方法 |
2.2 催化裂化中试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原料与催化剂 |
2.2.3 产物分析 |
2.2.4 数据处理方法 |
2.2.5 催化剂表征 |
第三章 变径提升管内气固流动特性对比研究 |
3.1 前言 |
3.2 宏观流动结构 |
3.2.1 最大颗粒循环速率 |
3.2.2 轴向颗粒浓度分布 |
3.2.3 径向颗粒浓度分布 |
3.2.4 径向颗粒速度分布 |
3.2.5 净颗粒通量分布 |
3.2.6 局部流动结构 |
3.3 微观流动行为 |
3.3.1 瞬时颗粒浓度信号 |
3.3.2 振幅频谱图 |
3.3.3 瞬时信号标准差 |
3.3.4 概率密度分布 |
3.4 主要流动特性对比 |
3.5 小结 |
第四章 变径提升管内气体分布及气固接触情况研究 |
4.1 前言 |
4.2 径向臭氧浓度分布及不均匀性分析 |
4.2.1 径向臭氧浓度分布 |
4.2.2 径向不均匀性分析 |
4.3 轴向臭氧浓度分布及发展 |
4.3.1 轴向发展 |
4.3.2 轴向臭氧浓度分布 |
4.4 臭氧转化率及气固接触效率 |
4.4.1 臭氧转化率 |
4.4.2 气固接触效率 |
4.5 小结 |
第五章 变径提升管内气固两相分布的预测 |
5.1 前言 |
5.2 颗粒浓度分布的预测 |
5.2.1 轴向颗粒浓度分布及气固滑移速度 |
5.2.2 多流型提升管湍流段内颗粒浓度关联式 |
5.2.3 轴向颗粒浓度分布关联式 |
5.2.4 径向颗粒浓度分布及其轴向发展 |
5.2.5 径向颗粒浓度分布关联式 |
5.3 臭氧浓度分布的预测 |
5.3.1 轴径向臭氧浓度分布 |
5.3.2 气固接触效率关联式 |
5.3.3 轴向臭氧浓度分布的预测 |
5.3.4 径向臭氧浓度分布关联式 |
5.4 小结 |
第六章 重油催化裂解多产乙烯丙烯工艺技术开发 |
6.1 前言 |
6.2 重油催化裂解工艺条件考察 |
6.2.1 反应苛刻度的考察 |
6.2.2 停留时间的考察 |
6.3 重油催化裂解多产乙烯丙烯工艺理念 |
6.4 重油催化裂解多产乙烯丙烯工艺实验研究 |
6.4.1 轻汽油和丁烯回炼 |
6.4.2 半待生剂表征 |
6.4.3 新型变径提升管反应器性能 |
6.5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乙烯丙烯工艺理念 |
6.6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乙烯丙烯工艺实验研究 |
6.7 工艺技术对比研究 |
6.8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提升管催化裂化(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催化裂化工艺技术进展[J]. 许友好. 中国科学:化学, 2014(01)
- [2]催化裂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J]. 熊凯,卢春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5(02)
- [3]结构导向集总新方法构建催化裂化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祝然.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2)
- [4]劣质原料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优化[D]. 张金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5]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TMP)技术提升管反应器的模型化[D]. 杜玉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6]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多产丙烯(TMP)技术应用基础研究[D]. 李晓红. 中国石油大学, 2007(03)
- [7]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流动反应耦合模型研究进展[J]. 杨朝合,杜玉朋,赵辉. 化工进展, 2015(03)
- [8]直馏汽油催化裂化技术的工业应用研究[D]. 白攀峰.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7)
- [9]催化裂化多产丙烯[J]. 王梦瑶,周嘉文,任天华,孟祥海,张睿,刘海燕. 化工进展, 2015(06)
- [10]变径提升管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研究及应用探索[D]. 祝晓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