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龙虎山获批设立国家地质公园

庐山、龙虎山获批设立国家地质公园

一、庐山、龙虎山获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论文文献综述)

史鹏飞[1](2021)在《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说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山”早已超越了地理环境的范畴,在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中蕴含着独特的象征意义。近年来,山地旅游以迅猛之势席卷全球,这也必将对山地资源丰厚的中国尤其是“九分山和原,一分坝和田”的山地大省——云南,在大众旅游深化发展、全域旅游战略示范、品质旅游创意设计的旅游发展新阶段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山地旅游发展亦受到了足够的实践及学术关照。然而,除少量资源禀赋极高的山地外,山地旅游的发展往往陷入重效益、轻内涵和有理念、缺衔接的窘境,其中原因纷繁,却难以回避供需脱节的现实问题。倘若旅游者只是为了享受精致的服务、千篇一律的产品,那何以选择山地?于旅游者而言,山地的比较优势究竟为何?山地旅游的内在价值何以彰显?本研究的讨论将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希冀为山地旅游研究及实践提供些许参考。本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编号:41961021)、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价值认同测度研究”(编号:2020YUFEYC034)为依托。研究将山地情感性、精神性、象征性特质与旅游者个性化、情感化、多元化消费需求相统一,聚焦山地旅游体验,以情境理论、情感认知评价理论、顾客感知价值理论为支撑,在溯源山地非功用性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这一研究主题,试图从新的视角探究山地旅游比较优势、山地旅游价值彰显等现实问题。在对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剖析中,搭建了“逻辑框架梳理-价值内涵解构-体验价值测度—优化路径探析”的分析框架,重点回答了3个研究问题:“什么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其中包含哪些潜在的具体维度?”“如何测度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不同案例地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是如何表现的?”“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各维度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基于这种关系提升优化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水平以促进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针对问题1这一探索性问题,研究以大数据爬取技术获取马蜂窝、知乎网的山地旅游网络游记为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逐级编码,抽象出55个初始范畴、13个主范畴,逐步“浮现”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核心范畴,辨识了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具体维度,并对其内在机理及实质进行了阐释;针对研究问题2这一描述性问题,研究以扎根理论分析成果为依托、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参考,遵循一系列量表开发程序开发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测度量表,并以云南省典型山地旅游目的地玉龙雪山景区、苍山景区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Mann-Whitney U test的连续过程检验、修正了测度量表,对比分析了玉龙雪山景区和苍山景区的测度水平;针对研究问题3这一涉及因果性的问题,研究摒弃了传统的线性和对称思维,引入csQCA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所构建的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收益”复杂因果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了影响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的多个条件组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优化提升路径及策略建议。对3个研究问题的探析主要形成如下结论:1)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核心范畴是“人-山对话下的成己之路”,包括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两个向度共计13个维度。其中,“我”的身体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生成的中介;“山”的情境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彰显的载体;“成己”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终极指向。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在中国的实践彰显了个人主义价值,其体验价值的意义中心是自我意识的回归和成就自我的终极指向。2)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测度量表包含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编制21个测量项)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编制32个测量项)两个部分,所编制的测量项简约地表征了所测维度,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经测度,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在不同山地旅游目的地表现出了显着差异,可作为山地旅游目的地特色化定位、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依托。除情感价值外,玉龙雪山景区在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整体水平表现上均好于苍山景区,两地在多个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和具体属性方面存在统计上的显着性差异。3)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之间存在复杂因果关系,证实了所构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收益”因果模型的合理性,并提出从定位重构→精神性的“召唤结构”、业态创新→具身化的“沉浸场所”、产品设计→挑战性的“成己镜像”、意境生成→差异化的“第三空间”、文化表征→神圣感的“体验世界”、情感联结→互动性的“对话之域”等方面提升优化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水平。本研究着眼于“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这一研究主题所进行的探究,是对旅游者与山地“人-山”关系新的诠释,在对3个具体研究问题做出回答后,本研究认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是山地旅游发展的内核,是山地旅游的比较优势所在,也是山地旅游内在价值彰显的重要途径,将对深化山地旅游研究并指导山地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永杰,吕斌[2](2020)在《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及其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为探明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依据国家出台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分类标准,通过对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资源特点等基本情况的调查,建立了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划分体系,江西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主要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和法律保护性生态旅游资源三大类。结果表明,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分为8大主类,24个亚类、95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同类项的100%、77.42%、61%。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红、绿、古三色资源优势明显、生态旅游资源功能多样化、生态旅游资源独特性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品牌知名度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特征。结果研究说明了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及特征,为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叶张煌,尹斌,刘嘉麒,伍婧,邓晨霞[3](2019)在《江西省三大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地学资源及其成因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西省拥有庐山、三清山和龙虎山三个世界地质公园,就犹如各具特色的天然地学博物馆,地质遗迹和景观十分丰富。青少年在研学旅行中不仅要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也要去读懂穿越时空的地球故事。根据这三大地质公园中经典的地学研学旅行线路,阐述其形成的地质背景、成因和所包含的地质意义。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地垒式断块山,东临鄱阳湖,北临长江,构成了一副壮美的山江湖画卷。庐山以典型的中国大陆东部低纬度山地第四纪冰川遗迹地貌景观着称,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的诞生地。三清山地区涵盖了自中元古代至第四纪10多亿年几乎连续的地层,经历了多次重大地质事件和"三海三陆"沧海桑田的演化。中生代早白垩世三清山花岗岩岩基侵位于地下约6km处,在独特的"隆上隆"构造背景下岩体多次抬升,才形成了现今以尖峰陡坡为特色的幼壮年期花岗岩峰林地貌。龙虎山地区在中生代白垩纪沉积了以河口组和塘边组为代表的(近)水平的厚层红色岩系,主要受流水侵蚀及崩塌后退等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塑造,形成顶平,坡陡,麓缓的典型壮年晚期丹霞地貌景观。

梁丽婵,李志文,孙丽,刘富军[4](2019)在《江西省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江西省的三清山、龙虎山、庐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从百度指数平台获取三者2014-2018年的网络关注度数据,采用弹性系数、季节性集中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再采用标准差椭圆法研究其空间分布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三者的网络关注度总体上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每年主要为4月、7月和8月、 10月3个峰值,其中又以节假日的峰值最高,但不同节假日的峰值出现时间稍有差异,如清明节和劳动节在节前达到顶峰,而国庆节则出现在节中;空间上,网络关注度的集中程度较高,形成江西省、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川渝地区4个核心区;演变上,整体表现为东北—西南格局,出现向正东—正西方向转变的趋势,庐山和三清山中等关注度地区向东和向西增加,龙虎山高关注度地区向西缩减,低关注度地区在空间上无变化。

张艳蓉[5](2019)在《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形象的游客感知研究 ——基于网络文本与问卷调查的分析》文中提出在互联网时代,以在线旅游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旅游目的形象构建与传播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质公园是开展地学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一类重要的旅游景区,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景观为特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江西省代表性的旅游景区之一。基于大量的网络文本,以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为研究区域,从游客感知角度进行的地质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可为龙虎山旅游形象的维护与宣传起指导作用,对景区的经营与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采用ROST CM6和SPSS软件,通过网络文本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研究游客对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整体形象和重游意愿等方面的感知情况,并将问卷数据分析结果与网络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认知形象方面,游客对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设施、旅游管理与服务和旅游环境氛围各维度的感知程度大概一致,重视程度略有区别。而在细分的感知内容中,线上游客感知度较高的是自然与人文旅游吸引物、道路与交通设施等;而线下游客更为重视旅游管理、旅游环境氛围、游览线路和交通等。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貌景观特色突出,且蕴含的道教文化、崖墓文化等底蕴深厚。(2)情感形象方面,游客对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皆以积极情感为主,正面评价主要集中在自然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等方面。消极的情感感知主要涉及旅游管理与服务、旅游服务设施方面,其中对服务人员水平的感知上,负面评价最多。(3)整体形象和重游意愿方面,游客对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整体形象感知中的自然旅游吸引物的感知程度均超过了人文旅游吸引物;游客整体满意程度较高,多数游客愿意重游龙虎山。

赵烨[6](2019)在《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名山“人与天调”的风景系统代表了我国独有的山岳文化现象和山水相融的总体特征,名山风景系统整体不仅包含名胜古迹的优质资源,还包含了城景融合的整体空间形态及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因此,对于名山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分类和保护不能囿于优质资源的分类分级,而应以厘清名山风景的空间形态、洞悉根源性的社会组织关系为主体目标。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地域风景资源分类体系的方法和特点,反思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思路缺乏整体性的问题,构建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探索了名山风景资源整体保护的策略,以期对现有名山风景资源分类思路和保护管理方式进行完善。本研究首先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内涵和基本框架。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是指在风景自然和文化整体性视角下,以地脉文脉为认识论,研究风景的要素组合、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规律的方法。从山域形成发展的视角,扩展了名山管护边界,以名山影响下的山域整体为研究范围,本研究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包含空间图示-内在机制-形成规律的三个层次,即风景特质分类图谱(相)-风景特质形成机制(制)-风景特质系统规律(理)。“相”是指绘制风景特质空间形态的分类图谱,“制”是指探析风景特质演变的过程、原因、及各要素的层积机制,“理”是指揭示风景特质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相互间的关联和规律。“相-制-理”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在武当山进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区划性、层积性、关联性整体保护策略。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相,划分了区划性整体保护的范围和类型:通过GIS定量评价方法和解释性历史研究方法,基于区域尺度和风景区尺度,从区域协同管护和空间布局调适2个方面,划定了山域尺度的3大类-11子类风景特质类型并进行空间整合,描绘了风景区尺度的“山-水-林-田-筑”的空间组合并进行关键标识。武当山风景特质之制,落实了层积性整体保护的对象:依据武当山志谱系,通过分析武当山风景特质演变的5个时期、风景特质形成的4个原因、风景特质形成的3层作用关系,确定了层积载体、层积内因和层积关系的3重保护主体,强调了“人-山-城”风景整体的共生秩序。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理,阐明了关联性整体保护的结构:依据系统论“要素-结构-功能”的相关性,通过分析武当山山水脉络关系和风景组织方式,以及作为道教活动的空间载体、山水艺术的灵感源泉、地宜人宜的聚居环境的复合功能,认为关联性整体保护是从结构到功能的系统保护。本研究以自然和文化整体性为认识论,重视名山风景系统的时空整体和逻辑整体,即“风景空间形态、形成机制和系统规律”的时空建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完善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整体性,丰富了现有名山风景资源保护管理的理论基础,实现了“从点到面”的保护边界完整、“由外及内”的保护过程完整、“从结构到功能”的保护体系完整。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走出了名山受到边界约束以及“孤岛式”景源保护的窘境,为研究名山风景形态、山水格局、及其与城镇发展的有机协调模式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框架,为紧扣城景融合的名山整体保护、以及传统名山的现代发展和文脉传承提供了借鉴。

周博[7](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认为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邓晨霞,叶张煌,谢冬明[8](2018)在《江西省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建议》文中提出江西省内有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三个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的地学资源。现今国家正大力推动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全省应适时抓住机遇,打造地学研学旅行产品。在了解江西省研学旅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三大世界地质公园资源特点,对江西省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产品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工作给出建议。

蔡华[9](2018)在《梵净山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文中指出梵净山是中国2018年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满足世界遗产申请标准中的3条标准,第vii条、第ix条和第x条,自然条件优良,生物资源丰富。纵观梵净山历史,佛教在梵净山人类活动史中占有重要影响。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依旧具有活力,佛教思想和佛教戒律都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对自然保护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为研究区,通过对梵净山史料的搜集分析,运用实地考察、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和对比分析等方法,总结梵净山佛教发展历史脉络和文化特色,对比同类型宗教名山,分析当下佛教文化对自然保护的作用,探讨佛教文化的自然保护价值,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相关依据。1.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刻画梵净山佛教发展历程,揭示佛教发展中对自然保护起到的作用。梵净山所在的黔东地区是贵州佛教传入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以14世纪作为梵净山佛教传入起点,历史上佛教受到明万历皇帝的敕封,但因四次战乱和其他因素综合影响的缘故,迄今仅保留小部分寺庙。明清两代存留的佛教碑刻一方面描述了梵净山良好的环境,风景优美迷人堪当仙山佛地,另一方面禁止开采森林资源,告诫后人要保护环境,保护鸟兽,以期为后代人留下福祉,反映了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点,这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对人们起到了警示的作用。2.通过与遗产地和非遗产宗教名山的对比,分析梵净山在佛教文化影响下的自然保护表现和举措,归纳其特点。梵净山佛教传入发展时间在所有对比地中最短、单一的佛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自然保护,仅次于世界遗产的保护等级推动自然保护的进行,通过历代政府对佛教的重视养护山林,禁止砍伐林木,僧人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佛教建筑等文化景观依山而建,凸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助于梵净山的自然保护。3.在问卷调查和访谈基础上分析梵净山佛教文化影响力。根据调查结果,梵净山佛教文化影响范围局限于省内和周边地区,佛教文化影响力弱,超过20%的人对梵净山佛教不了解,佛教活动以观音诞为主,时间为农历大年初一和六月十九,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对佛教活动管理较为严格,推行护生为主的自然保护方式。访谈者对佛教文化评价为一般,佛教文化综合评分为6.3分,梵净山佛教文化存在发展潜力。4.在佛教普世价值的基础上,根据梵净山佛教文化特色分析其内在的生态价值。佛教的生态观通过缘起论和因果论揭示人与自然存在着联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命运休戚相关,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观音文化以慈悲为主题,通过平等观展示人与自然界生命是完全的平等,不存在凌驾于自然的情况;弥勒文化以净土为主题,通过对未来净土世界的描绘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据此提出梵净山佛教发展的3点建议,加强佛教生态观的教育,发展特色佛教文化产业,加强佛教文化体验,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共同推动梵净山的生态发展。

何小芊,李超男,许甲甲[10](2018)在《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教育的游客感知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为研究区域,建立了包含29个因子的地质公园科普教育游客感知测量量表,在进行游客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处理问卷数据的基础上,对科普教育游客感知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绝大部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有意愿了解地学科学知识,并对龙虎山科普教育状况持认同态度;地质遗迹壮观性、水体景观观赏性、解说物的通俗易懂、导游员的讲解水平、旅游线路的科普含量对游客的总体感知有显着影响;不同年龄、学历、旅游目的游客,在相应测量因子上感知度有显着差异。研究表明,地质遗迹景观是开展科普教育的物质基础,以地质博物馆为主的相关科普活动是开展科普教育的基本保障,解说服务在科普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庐山、龙虎山获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庐山、龙虎山获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论文提纲范文)

(1)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旅游者需求和目的地选择的新特点
        二、目的地开发及转型发展的新要求
        三、山地旅游深度体验性特质挖掘的新机遇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山地旅游研究
        二、非功用性相关研究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相关研究
        四、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重、难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山地旅游
        二、非功用性旅游体验
        三、体验价值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情境理论
        二、情感认知评价理论
        三、顾客感知价值理论
    第三节 山地的功用性与非功用性分析
        一、山地功用性:生存与生产的物质空间
        二、山地非功用性:浪漫与理想的精神王国
        三、山地旅游:亟待回归的非功用性实现路径
第三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解析
    第一节 分析方法阐述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二、资料分析方法:扎根理论
        三、数据来源
        四、分析工具
    第二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解构过程
        一、扎根理论的分析准备
        二、开放式编码
        三、主轴式编码
        四、选择式编码
        五、理论饱和与研究的科学性
    第三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逻辑机理
        一、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
        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实质
第四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测度
    第一节 测度准备与步骤阐述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二、案例地选择
        三、测度步骤阐述
    第二节 量表开发与问卷设计
        一、从扎根理论到概念化、操作化的理论探讨
        二、量表开发过程概述
        三、研究变量与测量项选择
        四、问卷内容与形式
        五、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第三节 数据收集与量表检验
        一、数据收集与筛选
        二、差异显着性检验与样本概况
        三、信度与效度分析
        四、量表生成
    第四节 案例地测度结果对比评价
        一、测度结果总体评价
        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对比分析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对比分析
第五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组态分析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二、研究假设
        三、体验价值“投入-收益”模型构建
    第二节 “投入-收益”模型定性比较分析
        一、研究方法选择
        二、定性比较分析过程
        三、定性比较组态阐释
    第三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水平的优化提升
        一、定位重构:精神性的“召唤结构”
        二、业态创新:具身化的“沉浸场所”
        三、产品设计:挑战性的“成己镜像”
        四、意境生成:差异化的“第三空间”
        五、文化表征:神圣感的“体验世界”
        六、情感联结:互动性的“对话之域”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局限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局限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山地旅游网络游记文本目录
    附录B 云南玉龙雪山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调查问卷
    附录C 云南苍山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调查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2)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划分
    2.1 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划分标准
    2.2 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划分体系
3 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
    3.1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3.1.1 地文生态旅游资源。
        3.1.2 水体生态旅游资源。
        3.1.3 生物生态旅游资源。
    3.2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3.2.1 经济产业型生态旅游资源。
        3.2.2 文化获取型生态旅游资源。
    3.3 法律保护型生态旅游资源
4 江西生态旅游资源特征
    4.1“红、绿、古”三色资源优势明显
    4.2 生态旅游资源功能多样化
    4.3 生态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强
    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
    4.5 生态旅游资源配套设施不完善
    4.6 生态旅游资源品牌知名度不高
5 结语

(3)江西省三大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地学资源及其成因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庐山:芦林湖→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大排岭
二、三清山:小关→汾水→金沙→主景区→天梁
三、龙虎山:前舒村→仙水岩→象鼻山
结论

(4)江西省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研究区域概况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概况
2 江西省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关注度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2.1 网络关注度时间变化特征
        2.1.1 年际变化差异
        2.1.2 月度变化特征
        2.1.3 网络关注度的节假日变化特征
    2.2 江西省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关注度空间变化特征
        2.2.1 空间分布特征
        2.2.2 空间演变特征
3 结论
    1) 时间分异特征:
    2) 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形象的游客感知研究 ——基于网络文本与问卷调查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现状
        1.4.1 地质公园旅游研究现状
        1.4.2 游客感知研究现状
        1.4.3 基于网络文本的旅游形象感知研究现状
    1.5 基本概念界定
        1.5.1 旅游形象
        1.5.2 网络文本数据
        1.5.3 游客满意度
        1.5.4 “认知一情感”理论
2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发展概况
    2.1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地质背景
        2.1.3 人文环境
        2.1.4 社会经济环境
    2.2 龙虎山旅游开发现状
        2.2.1 龙虎山主要旅游资源
        2.2.2 龙虎山旅游发展现状
3 基于网络文本的龙虎山旅游形象游客感知分析
    3.1 样本采集与处理
        3.1.1 样本来源与采集
        3.1.2 样本筛选与处理
    3.2 网络文本初步分析
        3.2.1 游客基本信息特征分析
        3.2.2 高频特征词分析
    3.3 认知形象分析
        3.3.1 旅游吸引物
        3.3.2 旅游服务设施
        3.3.3 旅游服务与管理
        3.3.4 整体旅游环境氛围
    3.4 情感形象分析
        3.4.1 积极情绪
        3.4.2 消极情绪
    3.5 整体形象分析
4 基于问卷调查的龙虎山旅游形象游客感知分析
    4.1 数据预处理
        4.1.1 数据收集
        4.1.2 信度与效度分析
    4.2 游客信息分析
        4.2.1 游客的基本信息分析
        4.2.2 信息获取渠道和旅游动机分析
        4.2.3 代表性景区分析
    4.3 认知形象分析
        4.3.1 测评因子分析
        4.3.2 “重要性—满意度”分析
    4.4 情感形象分析
    4.5 整体形象分析
    4.6 网络文本与问卷调查的对比分析
        4.6.1 游客信息对比分析
        4.6.2 认知形象对比分析
        4.6.3 情感形象对比分析
        4.6.4 整体形象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建议
    5.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因
        1.1.1 .名山风景系统蕴含“人与天调”哲思
        1.1.2 .名山风景资源保护需厘清风景系统的整体性
        1.1.3 以整体全面的视角构建风景资源分类与保护体系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2.1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2.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现状
        1.4.1 .走向自然文化整体论的名山研究
        1.4.2 .不同地域的风景分类与保护方法
        1.4.3 .整体保护研究的基本思路
        1.4.4 .武当山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比较研究法
        1.5.2 .定性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
        1.5.3 .基于GIS的空间研究方法
        1.5.4 .其他
    1.6 .研究框架和内容
        1.6.1 .研究框架
        1.6.2 .各章内容
第2章 不同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比较及启示
    2.1 .为何比较?
    2.2 .风景资源评价体系
        2.2.1 .风景资源概念溯源
        2.2.2 .风景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2.2.3 .风景资源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2.3 .风景特质评价体系
        2.3.1 .风景特质概念溯源
        2.3.2 .风景特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2.3.3 .风景特质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2.4 .风景资源评价和风景特质评价的比较与反思
        2.4.1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过程性差异
        2.4.2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信息性互补
    2.5 .我国风景特质识别方法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5.1 .因地制宜,避免趋同的全尺度研究
        2.5.2 .整体全面,动态系统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探索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
    3.1 .自然和文化整体性
        3.1.1 .尊重地脉文脉的认识论
        3.1.2 .我国风景特质内涵的提出
    3.2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构建
        3.2.1 .名山定义之再释
        3.2.2 .名山营建之脉络
        3.2.3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
    3.3 .名山风景特质的分类图谱——相
        3.3.1 .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3.3.2 .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3.3.3 .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3.4 .名山风景特质的形成机制——制
        3.4.1 .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3.4.2 .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3.4.3 .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3.5 .名山风景特质的系统规律——理
        3.5.1 .风景特质的构成要素
        3.5.2 .风景特质的整体结构
        3.5.3 .风景特质的功能性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分类图谱
    4.1 .武当山地脉文脉的形成
        4.1.1 .建制沿革:从绾扼要津到道教福地
        4.1.2 .作为地理单元:七十二峰左右旋·二十四涧流潺湲
        4.1.3 .作为文化单元:方志记胜·舆图陈说
    4.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4.2.1 .区域层级:山域尺度的特质分类
        4.2.2 .景源层级:风景区尺度的特质分类
    4.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4.3.1 .灵仙宫阙营福地
        4.3.2 .组景序列绘形胜
    4.4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4.4.1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标准
        4.4.2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信息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机制
    5.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5.1.1 .顾盼荆楚,绾毂之地:文化启蒙期的天然屏障
        5.1.2 .峰高壑深,泉甘溪清:山麓文化期的自然崇拜
        5.1.3 .道教初生,林岫回环:宗教建设期的道教仙山
        5.1.4 .山水画境,宫观隐映:山水文化期的山林画卷
        5.1.5 .乡村婉绕,寻常风景:人居营建期的田园山村
    5.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5.2.1 .自然禀赋的奠基
        5.2.2 .精英文化的沉淀
        5.2.3 .宗教文化的叠累
        5.2.4 .人居环境的营建
    5.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5.3.1 .形成了人-山-城三者的互动关系
        5.3.2 .呈现了人-山-城共荣的有机协调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系统规律
    6.1 .武当山风景特质表译的构成要素
        6.1.1 .解译高度融合的空间与精神要素
        6.1.2 .完善空间和精神层面的本底信息
    6.2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的整体结构
        6.2.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结构
        6.2.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文化结构
    6.3 .武当山风景特质区域的复合功能
        6.3.1 .武当山作为地理单元的复合功能
        6.3.2 .武当山作为文化单元的复合功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以“相-制-理”识别为基础的武当山整体保护策略
    7.1 .基于风景特质之相的区划性整体保护
        7.1.1 .山域尺度的区域协同管护
        7.1.2 .风景区尺度的空间布局调适
    7.2 .基于风景特质之制的层积性整体保护
        7.2.1 .层积性的过程
        7.2.2 .层积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7.3 .基于风景特质之理的关联性整体保护
        7.3.1 .关联性的内容
        7.3.2 .关联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与局限性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
        8.2.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我国名山风景区分布
    附录2: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涉及名山风景区20 处)
    附录3:风景名胜区相关法律条例和法定标准
    附录4:武当山调研记录
    附录5:武当山(风景区尺度)调研样方
    附录6:武当山调研问卷
学术成果
致谢

(7)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上篇:游兴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一、职业类型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一、考察旅行
        二、公务旅行
        三、返乡探亲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本章小结
中篇:游踪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本章小结
下篇:游观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二、医治“都市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二、“挽救经济国难”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江西省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大世界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 科学和科普价值突出
    (二) 美学价值高
    (三) 区位优势明显
二、江西省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可行性
    (一) 独特多样的旅游地学资源
    (二) “研学旅行”春风的推动
    (三) 旅游需求的推动
三、江西省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建议
    (一) 依托特色, 打造地学研学旅行品牌
    (二) 提高参与人员的科普讲解能力
    (三) 加快地学类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四) 开发与保护并重
    (五) 多方合作, 联合发展

(9)梵净山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现状
    1 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
    2 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
    3 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进展与展望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3.2 研究阶段划分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4 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3.1 研究区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梵净山佛教渊源与自然保护
    1 梵净山佛教起源
        1.1 贵州佛教
        1.2 梵净山佛教传入发展历史
        1.3 梵净山寺庙
    2 梵净山佛教碑刻与自然保护
    3 历史上佛教文化对自然保护的影响
四、梵净山与同类型宗教名山对比分析
    1 梵净山与中国世界遗产宗教名山对比
        1.1 宗教类型
        1.2 保护等级
        1.3 宗教传入时间
        1.4 宗教保护自然的举措
    2 梵净山与中国其他宗教名山对比
        2.1 宗教类型
        2.2 保护等级
        2.3 宗教类型
        2.4 宗教保护自然的举措
    3 对比结果分析
五、梵净山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
    1 梵净山保护管理依据
        1.1 法律依据
        1.2 保护管理模式
        1.3 相关规划
    2 佛教文化的生态价值
        2.1 佛教生态观
        2.2 佛教胜地的“活态”发展
    3 梵净山佛教文化特色
        3.1 观音的慈悲文化
        3.2 弥勒的净土文化
    4 梵净山佛教文化影响力分析
        4.1 佛教文化调查分析
        4.2 佛教文化访谈分析
        4.3 佛教文化对梵净山自然环境影响的总结分析
    5 梵净山佛教文化发展保护建议
        5.1 推进佛教生态观的教育,促进梵净山的活态发展
        5.2 发展特色佛教产业,推动梵净山生态经济的发展
        5.3 加强佛教文化体验,建设梵净山的净土氛围
六、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10)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教育的游客感知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游客感知的测量
    1.3 数据的收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的特征分析
    2.2 信度与合理性分析
    2.3 游客总体感知分析
    2.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5 游客感知特征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四、庐山、龙虎山获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D]. 史鹏飞.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 [2]江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及其特征[J]. 马永杰,吕斌.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9)
  • [3]江西省三大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地学资源及其成因综述[J]. 叶张煌,尹斌,刘嘉麒,伍婧,邓晨霞.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9(04)
  • [4]江西省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梁丽婵,李志文,孙丽,刘富军. 江西科学, 2019(03)
  • [5]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形象的游客感知研究 ——基于网络文本与问卷调查的分析[D]. 张艳蓉. 东华理工大学, 2019(12)
  • [6]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D]. 赵烨.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7]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江西省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建议[J]. 邓晨霞,叶张煌,谢冬明. 老区建设, 2018(20)
  • [9]梵净山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D]. 蔡华.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 [10]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教育的游客感知特征研究[J]. 何小芊,李超男,许甲甲.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8)

标签:;  ;  ;  ;  ;  

庐山、龙虎山获批设立国家地质公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