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前沿与前沿研究初探

现代前沿与前沿研究初探

一、现代边疆与边疆学初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仕琳[1](2021)在《美国史家沃尔特·P·韦布“边疆史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子仟[2](2021)在《美国史家比林顿的边疆史学书写》文中研究表明

徐婷婷[3](2021)在《民国时期涉滇游记着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韦秋培[4](2021)在《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ICOMOS《文化线路宪章》引领下,2009年俞孔坚等多位学者提出构建中国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长江沿线文化带被界定为国家级线性文化遗产,其中汉江作为长江第一大支流,也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继而开启了从文化线路视角研究汉江的新领域。汉江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大河之一,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产生巨大影响。目前的研究缺少对汉江本体和沿线文化带的遗产关联性方面更细致的研究和梳理。2020年,在《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中首次从文化线路视角分析汉江两岸的密集古迹分布带及沿汉江呈现文化传播的现象,并提出“汉江水路”概念及“汉江水路”系列遗产保护目标,但对其遗产构成和价值识别等工作尚未深入展开。因此本文将从文化线路视角对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遗产构成和价值进行识别和研判,这对推动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及“汉江水路”遗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次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研究,“汉江水路”作为一个新的遗产保护对象,需根据《文化线路宪章》等国际宪章和文件,借鉴“水路遗产”和“水路文化遗产”等概念,梳理“汉江水路”的命名和内涵;依托“汉江水路”的历史发展研究,梳理汉江水路历史演变过程和历史线路;在此基础上,从文化线路视角,对“汉江水路”满足“文化线路”定义、具备“文化线路”特征等方面进行认知。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基于案例借鉴和相关文件解读探讨文化线路遗产构成和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构建相应的技术路线。第三部分为实践研究,实践研究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和遗产资源调查,基于构建的技术路线和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历史功能,建立汉江水路遗产体系,并基于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原则,确认属于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构成要素清单,并对已确定的遗产构成要素进行资源现状调查;其二为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究和判断,借鉴Attributes(价值特征要素)的认定逻辑建立了遗产要素与遗产价值的联系,通过分析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各类遗产要素与线路功能相关的价值特征,从而归纳总结各类型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内容,选择《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价值体系作为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转化为整体价值的框架,继而从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五方面总结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整体价值。本文基于文化线路视角,梳理了“汉江水路”命名和概念内涵,构建了文化线路遗产构成和价值研究的技术路线,并以汉江水路汉江盆地段为例,厘清了其遗产构成要素与遗产价值。本研究为类似的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与价值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框架,同时为“汉江水路”遗产名录及保护与利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潇雨[5](2021)在《国家·边疆·民族——一个跨越三十年的视觉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西方体制、概念、知识在20世纪中的进一步舶来使中国的社会情境从以往的"帝国""家族"向"民族国家""国民同胞"转变,不同性质的革命实践也导致了国家形态、边疆领土、边地少数族群的意义被重新界定。本文根据摄影师庄学本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所拍摄的系列边疆摄影作品,讨论其摄影经验如何反映中国国家近代化的历史延续与转折,并考察国家转型过程中不断变化的价值取向又如何导致其摄影发生范式转换。此项研究有助于解析中国社会史、政治史以及视觉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理解20世纪中国的变迁提供新的视角。

陈友谊,羊丽冬[6](2020)在《2019年吐鲁番学研究论着目録》文中认为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吐鲁番学研究成果丰硕。据笔者统计整理,共出版专着与文集(含再版、译注) 60余部,公开发表相关论文370余篇。现编制目録如下,概分爲专着与文集、论文两大部分。论文部分又细分爲概説、历史地理、社会与文化、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考古与文物保护、少数民族历史语言、古籍、科技、书评与学术动态等十二类专题。

刘文卿[7](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指出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郗玉松,覃娜娜[8](2020)在《日渐消散的瘴气: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文中研究指明瘴字来源于障,瘴气最早写为障气。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之所以推行土司制度,是因为受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一是高山、大川的阻隔,二是瘴气等致命疾病要素的存在。有形的高山、大川尚可逾越,飘忽不定的瘴气成为中原人进入西南的魔障。土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清时期,伴随着改土归流的进程,土司辖区日益缩小,但土司辖区与烟瘴区一直高度吻合。改土归流不仅是人进瘴退的自然环境变迁史,而且是中央王朝统治者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歧视与偏见逐步消除的社会环境变迁史。

刘笑雨[9](2020)在《民国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蒙旗教育研究(1927-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7—1945年是内蒙古西部地区教育发展走向现代化的时期。以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蒙藏教育司这一专门负责推进蒙藏地区教育文化发展的机构为开始,中央政府、蒙旗地方政府等实践主体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兴办边疆学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文章主要分析民国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推进蒙旗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呈现的特点,即从民国时期教育部在伊克昭盟设置的学校可以看出,首先,初等教育占比例较高,受到重视。其次,各小学设施、学级比较完善,有附属诊所、农场等设施。最后,课程开设有蒙文课程,学生对社会宣传事业有热情,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战乱的社会环境,以及国民政府和当地政府机关有限的资金支持等因素,伊盟国立各旗小学推广的社会教育事业并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影响。蒙旗地方所办的教育发展有三个特点,分别是蒙旗王公、仕官、士绅充当蒙旗学校校长;受社会形势影响,蒙旗小学经常停办;蒙旗王公、实权人物重视战时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央政府、内蒙古西部地区乌伊两盟蒙旗政府在关于蒙旗教育问题上也有良性的教育互动。1.中央政府提出促进蒙旗教育发展的办法、计划后,绥远省政府、乌伊两盟蒙旗政府均能做出回应。2.中央政府、绥远省政府派遣教育视察员、督导员赴伊盟视察教育发展情况,并协助伊盟蒙旗调整学校。3.抗战时期,伊盟王公或仕官通过各种方式希望教育部重视边疆地区教育发展,教育部能够迅速做出决策。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与蒙旗地方政府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推行的蒙旗教育,维护了内蒙古西部地区社会的稳定,培养了一批蒙旗人才;变革蒙旗社会漠视教育的传统观念,冲击了封建王公制度;并促进了内蒙古西部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但由于没有配套设施的发展、内蒙古西部地区社会局势的不稳定、蒙旗政府财政等制度不健全等因素限制了发挥的效果。同时带给现代社会一些启示:一是发展边疆地区的教育要解决民生问题,二是要采取多种政策鼓励边疆地区毕业学生返乡就业,同时提高教职工待遇、地位吸引学生从事教育事业,三是教育管理权需要统一。

侯甬坚[10](2020)在《屯田区概念与西域屯垦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古代历史文献的考订,到近现代新疆、河西地区大量简牍文书的发现和论证,中国西域屯垦史已积累较多的研究成果。本文再次提出屯田区概念,试图构建一个中国西北边疆史的西域屯田发展系统。通过对历代西域屯田区的实证举例,可见其经历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反复变化的过程。本文从中归纳出屯田区的基本内涵:即以遗址、遗迹形式见存的古城及其附属的防卫建筑、堆放粮食等物质的仓禀建筑、屯田人员的居住建筑、靠近河流建立的水利设施、沿河流两岸分布的屯田田地(农业生产范围),靠近沙漠、戈壁、山脚、民田等不同地貌的屯田区边界等。本文提出应在屯田区域研究中注意淬炼和使用行之有效的复原方法:史料考订的历史学方法、考古学方法、历史地理学方法、绿洲学方法、遥感影像和GIS技术等,以在新的高度和层次上推进西域屯垦史研究。

二、现代边疆与边疆学初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边疆与边疆学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4)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解析
        1.3.1 研究范围
        1.3.2 相关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汉江相关研究
        1.4.2 文化线路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解析
    2.1 “汉江水路”概念由来
        2.1.1 “汉江水路”名称解析
        2.1.2 “汉江水路”概念解读及特征分析
    2.2 “汉江水路”历史研究
        2.2.1 汉江及汉江流域基本概况
        2.2.2 “汉江水路”历史演变
        2.2.3 “汉江水路”线路梳理
    2.3 从文化线路的角度对“汉江水路”进行认知
        2.3.1 “汉江水路”历史作用总结
        2.3.2 辨析“汉江水路”是否符合文化线路定义
        2.3.3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的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识别理论研究
        3.1.1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
        3.1.2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案例借鉴
        3.1.3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的相关研究
        3.1.4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识别技术路线
    3.2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理论研究
        3.2.1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案例借鉴
        3.2.2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的相关研究
        3.2.3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体系比较分析
        3.2.4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技术路线
    3.3 本章小结
4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
    4.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背景概述
        4.1.1 汉中及汉中盆地区域概况
        4.1.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线路走向及其自然地理环境
        4.1.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重要地位
    4.2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分析
        4.2.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体系构建
        4.2.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原则
        4.2.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清单
    4.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资源调查
        4.3.1 交通设施资源调查
        4.3.2 自然环境要素调查
        4.3.3 与军事战略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4.3.4 与文化影响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4.3.5 与商业贸易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4.3.6 非物质遗产要素资源调查
    4.4 本章小结
5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判
    5.1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判方法
        5.1.1 价值特征要素的识别
        5.1.2 遗产价值的梳理
    5.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5.2.1 线路本身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5.2.2 其它基本要素的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5.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解析
        5.3.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各类型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分析
        5.3.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整体价值阐述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一: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物质遗产要素现状调查表
附录二: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非物质遗产要素现状调查表
附录三: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数量统计表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2019年吐鲁番学研究论着目録(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专 着 与 文 集
二、 论 文
    (一) 概説
    (二) 历史地理
    (三) 社会与文化
    (四) 宗教
    (五) 语言文字
    (六) 文学
    (七) 艺术
    (八) 考古与文物保护
    (九) 少数民族历史与语言
    (十) 古籍
    (十一) 科技
    (十二) 书评与学术动态

(7)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日渐消散的瘴气: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 流官、土司与瘴气
    (一)流官不敢入,亦不得入
    (二)土司与瘴气
二 惩治、升迁与烟瘴区——发配的罪犯与派遣的流官
    (一)惩治
    (二)升迁
三 “乌烟瘴气”“蛮烟瘴雨”:文化偏见与民族歧视
四 终将消散的瘴气: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
    (一)改土归流与生态环境的变迁
    (二)改土归流与社会环境的变迁

(9)民国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蒙旗教育研究(192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民国时期研究概况
        (二)建国以来的研究状况
    三、基本概念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推行蒙旗教育的背景
    一、内蒙古西部地区社会情况
        (一)1927年以前内蒙古西部地区发展情况
        (二)南京国民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政治危机
    二、日本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侵略行为
        (一)抗战爆发以前拉拢乌伊两盟上层人物
        (二)抗战爆发后拉拢乌伊两盟王公及奴化教育
    三、中共及革命根据地对内蒙古西部蒙旗的影响
第二章 国民政府在内蒙古西部地区边疆教育的酝酿和相关政策的出台
    一、国民政府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推行的边疆教育政策
        (一)抗战爆发以前国民政府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推行的政策
    二、社会舆论要求发展蒙旗教育
        (一)抗战爆发以前国民政府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推行的政策
第三章 民国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边疆教育的推行和实践情况
    一、中央政府对内蒙古西部地区边疆教育之推行与实践
        (一)经费补助
        (二)普通教育
    二、内蒙古西部地区蒙旗政府在各旗内边疆教育之实践
        (一)普通教育
        (二)社会、职业教育
        (三)中央政府与蒙旗政府所办教育对比
        (四)中央政府与蒙旗王公贵族之间的教育互动
第四章 民国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边疆教育发展之意义
    一、评价
        (一)积极意义
        (二)不足之处
    二、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屯田区概念与西域屯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屯田区概念再提出
二 不同时代屯田区域复原的尝试
    1.汉代西域屯田区举例
    2.唐朝西域屯田区举例
    3.元朝西域屯田区举例
    4.清朝新疆屯田区举例
    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田区
    6.屯田区概念基本内涵的归纳
三 屯田区研究方法的淬炼
    1.历史学研究方法
    2.考古学研究方法
    3.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
    4.绿洲学研究方法
    5.遥感影像和GIS技术运用
四 屯田区研究有助于推进西域屯垦史整体研究

四、现代边疆与边疆学初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史家沃尔特·P·韦布“边疆史学”研究[D]. 张仕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美国史家比林顿的边疆史学书写[D]. 王子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民国时期涉滇游记着作研究[D]. 徐婷婷. 云南民族大学, 2021
  • [4]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D]. 韦秋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国家·边疆·民族——一个跨越三十年的视觉样本[J]. 李潇雨. 开放时代, 2021(01)
  • [6]2019年吐鲁番学研究论着目録[J]. 陈友谊,羊丽冬.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20(00)
  • [7]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8]日渐消散的瘴气: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J]. 郗玉松,覃娜娜. 清史论丛, 2020(01)
  • [9]民国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蒙旗教育研究(1927-1945)[D]. 刘笑雨. 河南大学, 2020(02)
  • [10]屯田区概念与西域屯垦史研究[J]. 侯甬坚. 西域研究, 2020(03)

标签:;  ;  ;  ;  ;  

现代前沿与前沿研究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