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通信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年会在萧山市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侯世萍[2](1995)在《全国通信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年会在萧山市召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何晶莹,袁文博,刘洪才[3](2004)在《广播电视科技发展大事记[下]》文中认为 1988年 3月15日 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央电视台与日本东芝公司联合设计的自动节目播出系统(APC)也投入使用。 5月 广播科学研究所研制的广播电视用18MM硒砷碲摄像管通过了部级鉴定。中试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火炬计划。
张静[4](2007)在《大城市理性扩张中的新城成长模式研究 ——以杭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实质性的飞跃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大城市发展势头尤为强劲。然而,必须正视的是,在中国城市化迅速推进过程中,部分大城市的快速发展慢慢驶离了理性扩张的轨道,片面的“城市化率决定论”导致过度城市化,大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孕育了严重的城市病。因此,要改善大城市的布局和空间结构,必须由单一中心城市转变为多中心的组团城市或城镇群。不论采取何种成长模式,都需要理性扩张城市发展的区域空间。全文共分十一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指出大城市理性扩张的实质,就是要使大城市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实现空间的有机疏散以避免严重城市病的产生,可以通过周边新城的超前发展并产生反磁力,以吸引大城市人口向新城转移,从而实现大城市理性扩张。第二章是新城成长相关理论研究综述部分,分别就新城成长动力相关理论、新城空间成长相关理论、新城规划开发相关理论、新城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和新城管理变革相关理论五大方面,对新城成长的相关理论研究背景进行全面梳理和综述。第三章是新城成长各国实践研究综述部分,首先对国内外新城成长概况进行总结,并着重对国外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新城成长历程进行总结;其次对国外新城成长实践进行整理和归纳;最后汇总出国际经验给予中国新城成长模式的启示。第四章是新城成长动力研究部分,提出中国城市化进程应确立均衡发展模式,但要特别关注大城市的城市化问题,大城市为获得新的成长空间,可通过新城成长模式,使之成为大城市从聚集不经济到聚集经济的转变契机。第五章是新城空间成长研究部分,在区位竞争机制、空间扩展机制、要素组合机制、城市自组织机制、产业驱动机制和规划保障机制的协同作用下,中国新城空间组织实现了初期成长,新城空间成长的扩展形式上应力求与主城空间组织演进形式相统一。第六章是新城建设发展研究部分,指出新城规划是实现新城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是新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可借助新城市主义和理性增长理论指导新城规划,处理好新城土地开发利用问题、交通系统规划问题和人居环境规划问题。第七章是新城产业发展研究部分,提出大城市边缘区的产业集群可促进新城发展,但新城产业发展必须理性面对两大现实问题:其一是区域城际产业同构问题,其二是主一新城产业发展之间的竞合问题。第八章是新城管理变革研究部分,指出大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体系引发的城市发展双重突破,既直接引发了大量新城的出现,又将新城管理推向了变革前沿。第九章是杭州下沙新城成长模式个案研究部分,分别结合其成长概况、空间成长、建设发展、产业发展和管理变革五大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论证由“建区”到“造城”是中国新城成长的有效路径。第十章是全篇论文研究的延展部分,即由新城成长模式引发的以城带乡效应分析,通过分析新城成长模式引发以城带乡效应的耦合性,客观认识现阶段新城成长模式引发以城带乡效应的局域性,但伴随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形成,可实现从局域性以城带乡转向一定区域内联动下的以城带乡。第十一章是结语部分,主要就本文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整理,提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并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贾德昌[5](2012)在《十年跨越着巨变——记中国工程咨询业近十年成长历程》文中研究表明回眸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即将召开的十年,这是中国工程咨询业取得跨越发展,实现巨变的十年。工程咨询业是以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工程实践经验、现代科学和管理方法,为经济社会发展、投资建设项目决策与实施全过程提供咨询和管理服务的行业。在发达国家,工程咨询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咨询工程师参与几乎所有新建和改建项目建设,从一个大工程的立项论证及建设监理,一座桥梁的安全程度,一条道路的方便程度,到城市供水供热系统效率高低,乃至一杯水的纯洁度,都与咨询工程师的辛勤劳动密切相关。
丁伟伟[6](2019)在《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90年代起,飞地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萌芽,如今已发展到“全国开花”的状态。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建设中总是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分别默认为飞出地和飞入地。研究发现,部分地区因为缺乏资源要素比较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困难,同时随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存在欠发达地区飞入发达地区进行经济开发的“逆向飞地经济”现象,具体可分为两类:逆向扶贫飞地经济、逆向创新飞地经济。本论文利用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构建飞地经济的理论分析模型,通过多案例比较分析、个案剖析和对衢州海创园进行实地调研详细研究逆向飞地经济的产生原因、运行特征、发展效益和面临的困境。研究认为,逆向飞地经济是飞地经济的一种特殊模式,且行政导向性更强。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和逆向创新飞地经济两种类型,分别可以总结为“外部支持型逆向异地开发模式和空间”、“逆向跳跃式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和空间”。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帮助贫困的飞出地实现异地发展、脱贫;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帮助欠发达的飞出地通过“两次跳跃”实现异地借势借智,激发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两种逆飞模式同样可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研究指出,两种逆向飞地经济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正面效应,应该在科学分析论证的前提下推广实践,当然逆飞模式也面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个性和共性难题。逆向扶贫飞地经济要处理好异地开发和本土发展的关系,逆向创新飞地经济要优化构建循环创新系统。逆飞模式仍然要在完善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优化利益分配、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改善软硬环境等共性问题上继续探索。本文也针对个性和共性难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全国通信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年会在萧山市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通信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年会在萧山市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大城市理性扩张中的新城成长模式研究 ——以杭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
1.1.2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1.3 大城市理性扩张与新城成长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新城 |
1.2.2 城市边缘区 |
1.2.3 郊区化和卫星城 |
1.2.4 都市区、都市圈与城市群 |
1.2.5 城市蔓延和郊区蔓延 |
1.3 新城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新城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新城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5 研究意义 |
1.5.1 弥补国内新城研究不足 |
1.5.2 发挥典型案例示范效应 |
1.5.3 启发潜在以城带乡效应 |
1.6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的建立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的建立 |
1.7 本章小结 |
2 新城成长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新城成长动力相关理论 |
2.1.1 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
2.1.2 聚集经济理论 |
2.1.3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
2.1.4 最优城市规模理论 |
2.1.5 有效城市规模理论 |
2.2 新城空间成长相关理论 |
2.2.1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2.2.2 城市空间扩散理论 |
2.2.3 城市自组织理论 |
2.3 新城建设发展相关理论 |
2.3.1 霍华德(Howard E.)的田园城市理论 |
2.3.2 恩温(Unwin R.)的卫星城理论 |
2.3.3 沙里宁(Saarinen E.)的有机疏散理论 |
2.3.4 赖特(Wright F.L.)的广亩城理论 |
2.3.5 新城市主义理论 |
2.3.6 理性增长理论 |
2.3.7 城市成长管理理论 |
2.4 新城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
2.4.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2.4.2 产业集群理论 |
2.4.3 产业结构趋同理论 |
2.4.4 主导产业理论 |
2.5 新城管理变革相关理论 |
2.5.1 政府行为理论 |
2.5.2 城市管理理论 |
2.5.3 城市经营理论 |
2.5.4 城市管治理论 |
2.5.5 城市管理、城市经营与城市管治三种理论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3 新城成长各国实践研究综述 |
3.1 国外新城成长概况 |
3.1.1 第一代新城 |
3.1.2 第二代新城 |
3.1.3 第三代新城 |
3.1.4 第四代新城 |
3.2 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新城成长历程 |
3.2.1 英国 |
3.2.2 法国 |
3.2.3 美国 |
3.2.4 日本 |
3.2.5 新加坡 |
3.2.6 中国香港 |
3.2.7 部分发展中国家 |
3.3 中国新城成长历程 |
3.3.1 改革开放以前的卫星城规划与建设(1949~1977年) |
3.3.2 快速城市化时期的新城规划与开发(1978年至今) |
3.4 国外新城成长实践总结 |
3.4.1 新城产生的背景及目的 |
3.4.2 新城运行机制与主要模式 |
3.4.3 新城投资方式与政策保障 |
3.4.4 新城开发规模与建设密度 |
3.4.5 新城规划创新与土地控制 |
3.5 国际经验给予中国新城成长的启示 |
3.5.1 立足区域协调高度指导工作 |
3.5.2 发挥政府新城管理的能动性 |
3.5.3 积极导入规划创新理念 |
3.5.4 重视优化新城产业结构 |
3.5.5 合理调控新城开发规模 |
3.5.6 完善新城配套政策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4 新城成长动力研究 |
4.1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路径依赖 |
4.1.1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色 |
4.1.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多种路径 |
4.1.3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现状 |
4.1.4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路径选择 |
4.2 大城市扩散式发展与城市规模 |
4.2.1 城市蔓延发展下的大城市病 |
4.2.2 城市规模的现实矛盾 |
4.2.3 城市规模的再认识 |
4.3 新城成长动力研究 |
4.3.1 大城市迅猛发展奠定新城成长基础 |
4.3.2 大城市空间结构实现理性扩张 |
4.3.3 聚集效应推动下的新城成长 |
4.3.4 新城成长引发大城市规模合理变化 |
4.4 杭州新城成长动力实证研究 |
4.4.1 杭州城市发展定位 |
4.4.2 杭州城市发展中遭遇的土地“瓶颈” |
4.4.3 杭州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矛盾 |
4.4.4 杭州理性扩张中的新城成长 |
4.5 本章小结 |
5 新城空间成长研究 |
5.1 新城空间成长的现实背景 |
5.1.1 改革开放以前的工业卫星城 |
5.1.2 快速城市化时期的新城 |
5.2 新城空间成长的经济背景 |
5.2.1 聚集效应变化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5.2.2 产业结构布局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5.3 新时期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演进 |
5.3.1 新时期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5.3.2 新时期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演进模式 |
5.4 新城空间组织的形成 |
5.4.1 新城空间组织的形成机制 |
5.4.2 新城空间组织的形成途径 |
5.5 新城空间成长研究 |
5.5.1 新城空间成长的前提 |
5.5.2 新城空间成长的扩展形式 |
5.5.3 新城空间成长引发的大城市空间变化 |
5.6 杭州新城空间成长实证研究 |
5.6.1 杭州市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及其优化 |
5.6.2 城市边缘区新城市空间组织的出现 |
5.6.3 由“建区”到“造城”的转变 |
5.7 本章小结 |
6 新城建设发展研究 |
6.1 新城功能定位 |
6.1.1 “类新城”的现实功能 |
6.1.2 新城建设发展的要旨:功能定位升级 |
6.1.3 新城的终极功能定位:副城 |
6.2 新城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 |
6.2.1 新城规划—新城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 |
6.2.2 新城建设发展的宏观指导思想 |
6.2.3 新城建设发展的微观指导思想 |
6.2.4 将新城市主义和理性增长理论导入新城规划 |
6.3 新城土地开发利用问题 |
6.3.1 新城土地开发利用现状 |
6.3.2 新城土地开发利用非持续性表现 |
6.3.3 两种理论指导下的新城土地开发利用战略 |
6.4 新城交通系统规划问题 |
6.4.1 新城交通系统规划的战略选择 |
6.4.2 正视“公交优先”战略推行难度 |
6.4.3 两种理论指导下的新城交通系统规划战略 |
6.5 新城人居环境规划问题 |
6.5.1 新城人居环境规划的准绳 |
6.5.2 两种理论指导下新城人居环境规划战略 |
6.6 杭州新城建设发展实证研究 |
6.6.1 杭州新城规划开发中凸现的问题 |
6.6.2 新城土地开发利用与交通系统规划开发的整合战略 |
6.6.3 “生活品质之城”的新城人居环境规划战略 |
6.7 本章小结 |
7 新城产业发展研究 |
7.1 新城产业发展背景 |
7.1.1 产业结构的有序演进与城市化的历史融合 |
7.1.2 大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 |
7.1.3 大城市边缘区产业集群促进新城发展 |
7.2 新城产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
7.2.1 新城所在区域城际产业同构问题 |
7.2.2 主—新城产业发展之间的竞合问题 |
7.3 新城产业发展的理性思考 |
7.3.1 区域城际产业同构背景下的新城产业发展 |
7.3.2 主—新城竞合关系转型中的新城产业发展 |
7.4 杭州新城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
7.4.1 杭州新城产业发展的现实背景 |
7.4.2 杭州新城产业发展备选路径一:制造业 |
7.4.3 杭州新城产业发展备选路径二:科研文教产业 |
7.5 本章小结 |
8 新城管理变革研究 |
8.1 大城市发展的双重突破 |
8.1.1 城市空间结构的突破 |
8.1.2 城市管理体系的突破 |
8.2 大城市发展双重突破后面临的新议题 |
8.2.1 新城成长及其管理困惑 |
8.2.2 新城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 |
8.2.3 实现新城管理变革的关键之举 |
8.3 新城管理模式优化问题 |
8.3.1 新城现行管理模式 |
8.3.2 新城现行管理模式对比 |
8.3.3 西方城市管治模式 |
8.3.4 西方城市管治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 |
8.3.5 中国新城管理模式优化 |
8.4 新城管理制度创新问题 |
8.4.1 新城管理之管理体制创新 |
8.4.2 新城管理之公众参与制度创新 |
8.4.3 新城管理之规划管理制度创新 |
8.4.4 新城管理之土地利用制度创新 |
8.5 新城管理政策改革问题 |
8.5.1 新城土地利用政策改革 |
8.5.2 新城基础设施配置政策改革 |
8.5.3 新城公共财政政策改革 |
8.6 杭州新城管理变革的实证研究 |
8.6.1 行政区划调整—杭州新城管理问题缘起 |
8.6.2 多重原因并存—杭州新城管理问题症结所在 |
8.6.3 新城管理与制度创新并举—杭州新城管理变革对策所在 |
8.7 本章小结 |
9 杭州下沙新城成长模式个案研究 |
9.1 杭州下沙新城的成长概况 |
9.1.1 杭州下沙新城的成长历程 |
9.1.2 杭州下沙新城的成长动力 |
9.2 杭州下沙新城的空间成长 |
9.2.1 初期空间成长的无奈之举 |
9.2.2 中期空间成长的理性暗合 |
9.2.3 当期空间成长的日臻完善 |
9.3 杭州下沙新城的建设发展 |
9.3.1 杭州下沙新城的功能定位 |
9.3.2 杭州下沙新城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 |
9.3.3 杭州下沙新城建设发展现状及问题 |
9.3.4 杭州下沙新城建设发展思路 |
9.4 杭州下沙新城的产业发展 |
9.4.1 杭州下沙新城产业发展概况 |
9.4.2 杭州下沙新城产业发展的优势与问题 |
9.4.3 杭州下沙新城产业发展思路 |
9.5 杭州下沙新城的管理变革 |
9.5.1 杭州下沙新城管理现状 |
9.5.2 杭州下沙新城管理变革措施 |
9.6 本章小结 |
10 新城成长模式引发的以城带乡效应 |
10.1 以城带乡的几种实践战略 |
10.1.1 小城镇战略 |
10.1.2 “城—郊”战略 |
10.1.3 城市群战略 |
10.2 新城成长模式引发以城带乡的耦合性 |
10.2.1 新城成长模式是推进城市化有序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
10.2.2 新城成长模式是以城带乡的极佳切入点 |
10.2.3 新城成长模式可具化并强化以城带乡的功效 |
10.3 新城成长模式引发以城带乡效应的局域性 |
10.3.1 新城在以城带乡中的战略创新 |
10.3.2 新城战略发挥作用的现实基础 |
10.3.3 新城战略发挥作用的现实途径 |
10.3.4 新城战略发挥作用的客观限制 |
10.4 本章小结 |
11 结语 |
11.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11.1.1 大城市理性扩张与新城成长有机互动 |
11.1.2 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带动大城市空间结构转变 |
11.1.3 新城空间组织的形成受多种机制协同作用 |
11.1.4 聚集效应推动新城成长 |
11.1.5 新城规划是新城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 |
11.1.6 大城市边缘区产业集群促进新城发展 |
11.1.7 理性应对新城产业发展的两大现实问题 |
11.1.8 大城市发展双重突破引发新城管理变革 |
11.1.9 由“建区”到“造城”是新城成长的有效路径 |
11.1.10 新城成长模式引发以城带乡效应 |
11.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1.2.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1.2.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1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1.3.1 本文的创新点 |
1.3.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1 重要概念 |
2.1.2 相关理论 |
2.2 国外文献述评 |
2.3 国内文献述评 |
2.3.1 飞地经济的特征和类型 |
2.3.2 飞地经济的发展效应 |
2.3.3 飞地经济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
2.3.4 述评与展望 |
2.4 “逆向飞地经济”问题的提出 |
3 我国飞地经济发展实践 |
3.1 我国飞地经济的发展历程 |
3.1.1 20世纪90年代~2005年:萌芽阶段 |
3.1.2 2005~2010年:地方继续探索实践和区域规模建设阶段 |
3.1.3 2010~2017年:“全国开花”阶段 |
3.1.4 2017年6月至今:全国统筹规范阶段 |
3.1.5 飞地经济发展历程的总结 |
3.1.6 浙江飞地经济发展实践 |
3.2 飞地经济的发展条件及模式 |
3.2.1 飞地经济发展条件 |
3.2.2 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
3.3 基于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的运行机制构建 |
3.3.1 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介绍 |
3.3.2 运行机制中的驱动力(D)和压力(P)分析 |
3.3.3 运行机制中的状态(S)分析 |
3.3.4 运行机制中的影响(I)和响应(R)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逆向扶贫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
4.1 一种新路径——“飞地式扶贫” |
4.1.1 平湖市的“飞地强村计划” |
4.1.2 青田、平湖共建飞地产业园 |
4.1.3 其他通过飞地扶贫的经验 |
4.1.4 飞地为扶贫脱困带来的启示 |
4.2 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 |
4.3 金磐扶贫开发区个案剖析 |
4.3.1 开发背景和历程 |
4.3.2 金磐开发区运行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4.1 比较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和飞地经济 |
4.4.2 其他启示 |
5 逆向创新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
5.1 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 |
5.2 衢州海创园个案剖析 |
5.2.1 研究样本介绍 |
5.2.2 衢州海创园运行机制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5.3.1 比较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和飞地经济 |
5.3.2 其他启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衢州海创园调研提纲 |
附录二 广东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三 江苏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四 安徽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五 浙江省飞地经济名录 |
致谢 |
四、全国通信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年会在萧山市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2]全国通信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年会在萧山市召开[J]. 侯世萍.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1995(01)
- [3]广播电视科技发展大事记[下][J]. 何晶莹,袁文博,刘洪才. 广播电视信息, 2004(03)
- [4]大城市理性扩张中的新城成长模式研究 ——以杭州为例[D]. 张静. 浙江大学, 2007(05)
- [5]十年跨越着巨变——记中国工程咨询业近十年成长历程[J]. 贾德昌. 中国工程咨询, 2012(09)
- [6]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D]. 丁伟伟.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