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交通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白祥[1](2021)在《基于建筑策划的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水平逐年提高,城市中商业消费行为不只是以单纯购买商品为目的,更是一次空间体验。外部空间作为步行商业街区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城市与步行街区联系的纽带,也是步行街中自成体系的核心公共空间。近年来,葫芦岛市部分步行街区外部空间建设良莠不齐,现状问题较突出,整体活力与竞争力丧失,需通过改善步行街区空间质量来提升整个城市吸引力。建筑策划作为建筑设计的先行环节,对建筑及其城市空间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反观步行街外部空间现有的研究,大多从街区改造优化层面以及空间体验入手,对其前期策划研究不足,因此,本文通过建筑策划理论方法对步行街外部空间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步行街外部空间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根据建筑策划的相关理论方法及步骤对步行街外部空间策划体系展开研究,梳理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策划的调查内容由城市自然与人文要素、商业街外部空间现状、商业街外部空间满意度与国内优秀案例借鉴四个部分组成,同时根据商业街外部空间构成总结其设计要素由街道尺度、空间序列、景观环境、界面空间与附属设施五部分组成,并对其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从而系统的构建了步行街外部空间策划理论框架。综合上述理论研究所得之成果展开针对葫芦岛市具体的策划研究。首先,将葫芦岛市区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进行全方面探查。其次,对葫芦岛地区现有步行街进行现状与满意度调查,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得出当前葫芦岛市步行街区外部空间现状的优势与劣势。同时,将与葫芦岛现有街区空间形态、街道尺度相近的街区进行国内优秀案例相关要素设计借鉴。最后,将上述调查结果为出发点,以传承葫芦岛地域文脉特色与增加商业街区人性化体验为前提,探究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原则及策略。选取辽西第一街外部空间作为实践对象,将所得的策略进行设计实证,为项目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和设计方法,对葫芦岛市步行街外部空间设计具有实际性的指导意义。
杨雨婷[2](2021)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北京经适房社区消极空间活化设计研究 ——以北京回龙观龙跃苑社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存量更新阶段,城市发展更加关注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注重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大量分布在社区中的消极空间降低了生活品质,影响社区活力,同时消极空间作为存量空间,也是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增加城市多样性的“潜力股”,因而激活并利用社区消极空间的活力成为当下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北京市的经适房社区存在规模过大、配建设施不足的问题,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区位与居民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区外部空间逐步消极化,生活气息缺乏、功能设施单调,已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亟待更新。本文基于文献阅读,梳理了城市更新概念的发展与微更新的特征,并对北京市经适房社区发展概述和国内外社区更新案例进行了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北京市5个经适房的调研比对后发现问题具有共性,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龙跃苑社区,进行深入的调研和走访,分析社区中的空间现状和居民需求,以空间消极性为界定原则,以正规性和空间功能为属性对龙跃苑社区消极空间进行分类,进而总结归纳了经适房社区消极空间的类型和特征。依据总结的现状问题与活化原则,以城市微更新的方法,从消极正规性空间活化和消极非正规性空间活化两个方面对各类型的社区消极空间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具体的改造策略。最后对龙跃苑社区的消极空间进行活化设计实证研究,以期探究经适房社区消极空间的活化更新改造方法,为将来经适房社区的改造研究提供可复制性经验。
李晓飞[3](2021)在《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郑州管城区二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深入,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而中学校园规模越来越大,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对于中学校园的发展形成很大的制约。如何在有限的建设用地资源下科学合理的整合校园建筑功能与空间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促使建筑空间利用率能够得到显着提升,使得建设用地能够得到科学的、合理的使用,进而创造出更优的中学校园空间环境,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集约化设计策略是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建设中学校园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学校园集约化产生的原因,发现当前国内中学校园建设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分析了中学校园集约化设计的学生行为影响因素以及中学校园建筑与学生行为模式的互动关系,进一步确立了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原则,通过中学生在校园中的行为模式分析以及对部分中学校园进行实地调研,从而制定出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学生行为与校园建筑空间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空间会对使用者行为产生影响,在不同的空间中人的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使用者的行为能够创造一定的空间,这些空间进而能够激发使用者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中学生行为的特征以及该行为发生的条件,来指导进行中学校园建筑的集约化设计。本文从四个层面提出基于学生行为模式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分别是规划合理的校园建筑形态布局、清晰高效的校园建筑交通流线、复合多样的校园建筑空间、复合叠加的校园建筑功能组织。得出设计策略后,以管城区二中项目为设计实践,从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出发,结合项目面临的具体问题,探索如何运用理论策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莫欣键[4](2021)在《基于室外微气候优化的大荔综合商业街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合商业街区的室外空间是街区内各部分功能组织的媒介和人群进行各类商业、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营造街区活力的关键。但其完全开敞的特点使在这一空间内的活动的人易受到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大荔,冬夏季的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导致当地商业街区的室外空间在冬、夏季时的微气候条件和热舒适度较差,这会影响到人在街区中的活动,进而影响到商业街区的使用品质。而建筑组合、布局方式的改变会对街区内的室外微气候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综合商业街区的设计中也应该重视到建筑的组合、布局方式对微气候条件的影响。但现有的相关研究多单一的指向冬季或夏季,因此并不适用在大荔商业街区的形态优化中。本文将大荔界定为研究范围,在关中地区部分中小城市未来街区尺度呈现变小趋势的大背景下,以小街区尺度下综合商业街区的街区形态和室外微气候条件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城市发展需要和商业街区的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街区建筑形态和组合布局的设计来优化综合商业街区的室外微气候条件,改善冬、夏季的室外微气候条件和热舒适度,降低不利气候条件对商业街区使用者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分为四步:第一,基于国内外微气候研究的相关理论选择以风和太阳辐射作为优化的气候要素,以室外热舒适作为二者综合评价指标,同时选择街道形态和街区肌理形态作为要优化的形态参数。第二,依据关中中小城市商业街区发展的需要和相关的实例总结适用的商业街区尺度和开发强度,结合相关理论和实例总结了街区形态参数和典型模式,将其应用在设计中并与原方案进行对比验证。第三,结合大荔当地的气候条件,以控制变量的方法在保证商业街区功能的前提下对街区形态参数和典型模式进行合理的衍生设计和室外微气候条件模拟,对比室外微气候条件的好坏,得出在大荔,街区形态对微气候条件的影响规律。第四,针对具体的设计情景提出相应的微气候优化设计策略,将其应用在街区设计中并对优化前后方案的微气候条件进行对比验证,最后依据优化后的微气候条件对业态布局进行调整优化。本文分别总结了街道形态(街道宽度、高宽比、界面密度、竖向形态)、街区肌理形态(街区平面布局、高度布局、广场形态和尺度)的变化对室外微气候条件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在城市和场地以南北向格局为主的条件限制下的微气候优化设计策略。符合大荔的城市发展趋势和商业街区功能需要,并通过改变街区形态布局优化了室外微气候条件,使商业街区的使用品质得到了提升,可以为气候条件与大荔相似的关中地区中小城市综合商业街区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何琳娜[5](2021)在《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研究 ——以西安市文明城区骡马市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消费文化的渗透,城市中各类消费空间被生产出来,从传统的贸易集市到商业街再到购物综合体,商业空间的发展演变不断适应消费模式和人们需求的转变。近年来体验式消费和虚拟网络消费的兴起对实体商业发展造成威胁,原有的单一的购物商业空间向承载生活方式和社交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转变,现代步行商业街区应运而生,以其复合化的功能空间和开放包容的特性受到人们的青睐。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在商业和社交层面都有重要价值,具有使用、认知和审美等多种功能,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的界面空间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历了近二十年高速增量发展,伴随城市扩张和城市化进程,商业体量规模也迅速增长,当下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区域改造更新和空间环境品质提升成为重要趋势。城市既有步行商业街面临消费模式转变、体验经济和线上网络购物等多方面冲击,呈现出空间和商业活力不足的衰落趋势,亟需对承载购物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商业步行街空间进行重新思考。西安骡马市步行商业街是明城区内重要的商业中心,从传统商业街发展到现代步行商业街,是地域文化的代表和城市记忆的载体。作为城市既有步行商业街的典型代表,受到当时设计理念的局限,在业态功能、空间组织和物质环境等多个层面都难以满足当下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针对其界面空间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改造提升策略。本文是基于消费文化的背景,对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通过研究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从规模组成、空间要素、物质要素和行为要素四个方面对比归纳其个性之中的共性,提炼总结出界面空间的设计原则和相应的策略手法。接下来针对骡马市步行商业街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梳理了其发展历程,分析其界面空间现状。对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的相关要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基于心理活动的空间变量、基于行为活动的物质变量和步行行为活动变量三类数据,层层剖析目前商业活性的因应,综合评定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现状品质。最后结合案例研究,从功能、群体、单体和细部四个层面提出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优化策略,探索城市既有步行商业街优化升级、品质提升的有效路径,对城市商业空间的发展提供参考。
张静雅[6](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贾晨茜[7](2021)在《“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中交通、人口、就业与服务的高度聚集区,是城市的功能核心、产业核心与物质空间网络核心。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的开敞地带与公共环境,为市民提供活动的场地,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和节日聚会;也作为节点和过渡空间,承载着城市的公共生活及各项功能需求;更是成为一个窗口,为人们展现城市的气质。因此如何创造更加人性化、更加优质的城市外部空间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与发掘。然而国内近些年来的部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问题矛盾重重,同时缺乏专门针对外部空间的研究。故而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进行设计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位于沣东新城能源金贸区商务核心区,是大西安新中心的起步区、示范区,作为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一次成功的创新和探索,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样本,也为后续同类型的城市建筑设计实践带来启发。本文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的实体空间层面,综合运用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理论,试图在对西咸中心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和理论的研究,试图达到如下的研究目的:一、整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的演变历程、相关特征以及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案例,总结得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五大设计要点以及发展走向;二、对“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进行系统化梳理研究,对项目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对实践内容进行总结深化;三、结合前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结合使用后评价研究的结论,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为后续其他的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本文的全部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研究(第一章、第二章)。重点阐释论文的相关背景、基本概念、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总结,构筑论文的研究框架。之后阐明了本文中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研究范围,总结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特征,以及使用后评价(POE)的相关理论概念。第二部分(第三章)为案例研究和设计体系架构。本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四个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其内涵与外沿,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中的“五大设计要点”,即规模尺度、交通组织、空间特质、景观绿化与配套设施,为后续的实践研究与策略总结提出了基本的研究框架,最后总结得出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第四章)为“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实践。首先阐述了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西咸中心项目的基本概况以及城市设计导则;而后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框架,对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设计进行重点研究分析;最终结合项目调研,对项目进行初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POE),总结出项目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第四部分(第五章)为设计策略的总结归纳。该部分基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建设实践与使用后评价(POE)的初步结论,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和深化,并结合国内外的优秀设计案例,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研究框架,将项目的使用后评价研究结论作为支点,以期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策略性的建议,总结出城市设计视角下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与策略,为营造优质的城市空间提供新的方法。通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希望对今后我国城市中心区建设以及外部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建立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王佳仪[8](2021)在《基于TOD理论的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迅猛发展,城市病也在加速蔓延,为了综合解决这些城市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发展的TOD理论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TOD理论强调轨道交通与城市更加融合,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提出应对城市病的解决办法,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TOD理论由最初的3D原则经过发展被学者们总结出5D原则、八项原则等,TOD的内涵不断深化,但还是离不开线网、线路、站点三个层面,离不开交通与城市共同为人服务这一本质,离不开高强度、多样性、合理的设计这三个原则。北京作为全国轨道交通线网分布密集的城市,TOD指数却不够高,存在着道路交通拥挤、空间拓展相对无序、地铁站域外部空间品质不够高等问题。在建设国际一流和谐之都的背景下,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提升的新时代,提高首都北京的TOD水平,优化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势在必行。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TOD理论用来指导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这两者的联系是目前理论研究的空白。本文从TOD的3D原则“高强度、多样性、合理的设计”出发,总结归纳出“交通组织慢行优先、功能组织多样共享、空间组织合理设计”三项设计策略,并应用于北京副中心城市绿心项目的设计实践。本文通过文献阅读、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实地调研、空间句法、POI数据分析等方法,在北京范围内选取典型代表进行实地调研,对交通组织、功能组织、空间组织进行分析,结合居民的满意度分析,总结出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易达性和安全性不足、整合性和多样性不足、开放性与标识性不足三方面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达到慢行优先、功能混合、空间富有魅力的目标,让轨道交通更好地服务城市与人们的生活,营造公园城市、乐活社区。
李唯琳[9](2021)在《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建筑一体化是为了加强建筑与城市的功能和形态联系,形成城市空间网络下的一个统一系统,将建筑与城市因对立而产生的问题转化为整体空间的统一协调组织。通过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功能的集约、便捷的联系和和迅捷的转换,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生活习惯。本文从城市建筑一体化角度下对公共空间进行整合考虑,对新环境下公共空间的新特性进行系统性分析,试图从建筑和城市角度揭示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手法,为城市建筑一体化下的空间设计与空间融合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首先对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历史发展做了梳理,明确了公共空间的定义,阐述相关理论与实践应用,并分析其驱动机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复合程度的公共空间进行类型化分析和图谱化辨析,明确了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定义——对城市与建筑公共空间统一的、综合的把握与设计,而非建筑视角下的复合公共空间设计。并总结其设计特征和原则,提出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两个趋势——建筑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渗透呼应与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多向组织。接着通过大量案例的收集整理,对前文提出的两个趋势进行了分别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外部与内部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具体手法。最后对前文得出的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某综合体建筑的优化设计,对前文所得结论进行检验与思考。本文提出的城市建筑一体化下的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手法,为建筑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以城市和社会的角度探讨空间设计所能够达到的高度,为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贾金旺[10](2021)在《老旧仓储园区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格局在国内和国际不断被重新分配,国内一些传统的工业城市正在从第二产业主导向第三产业主导转变。因此,大量的工业时期建筑面临着淘汰,这其中就包含了存量可观的老旧仓储园区,这些老旧仓储园区见证了城市工业时代的历史,同时占据着城市中心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市场对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再利用有着迫切的需求。本文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城市更新理论和建筑设计理论,借助案例调查分析,研究总结老旧仓储园区的改造再利用的设计方法,旨在更好地指导今后的相关设计实践,实现老旧仓储园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共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从论文缘起开篇,阐释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厘清老旧仓储园区的相关概念,标定研究的边界范围;制定了总体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二章是理论研究综述部分,主要分析了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及相关实践,为本研究提供多重视角的启发。第三章到第五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归纳总结了老旧仓储园区在选址、空间布局、功能分布、交通组织以及建筑单体等方面的特征,并深挖形成这种特征的影响因素。同时,从功能业态、外部空间和建筑单体三方面反思现状问题的本源。通过项目调研,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以及产业空间的发展趋势,研究产业功能和空间需求的变化,从产业适配、外部空间到建筑利用多层面探求合理的改造设计方法。第六章是论文的结论与展望,本研究试图突破工业建筑保护理论的笼统概念,将仓库以及仓储园区作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并将其放到更大的城市语境中,寻求一套和城市对话的改造设计方法,希望能为今后老旧仓储园区的改造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二、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交通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交通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建筑策划的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葫芦岛地区商业街现存问题突出 |
1.1.2 外部空间在步行商业街区中的重要性 |
1.1.3 建筑策划与城市空间的新潮流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策划指导下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内容 |
2.1 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相关概念 |
2.1.1 商业街区 |
2.1.2 步行商业街区 |
2.1.3 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 |
2.2 建筑策划原理及方法概述 |
2.2.1 建筑策划的起源与发展 |
2.2.2 建筑策划的定义及特征 |
2.2.3 建筑策划的内容与框架 |
2.2.4 建筑策划的常用方法 |
2.3 建筑策划指导下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的调查内容 |
2.4 建筑策划指导下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的设计要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现状调研 |
3.1 葫芦岛地区相关概况 |
3.1.1 区位分析 |
3.1.2 自然因素 |
3.1.3 人文因素 |
3.1.4 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区发展概述 |
3.2 葫芦岛地区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调研计划 |
3.2.1 调研地点及对象的确定 |
3.2.2 调研思路及方法 |
3.3 葫芦岛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现状调研 |
3.3.1 街道尺度 |
3.3.2 空间序列 |
3.3.3 界面空间 |
3.3.4 景观环境 |
3.3.5 服务设施 |
3.3.6 行为观察 |
3.4 葫芦岛市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调研现状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满意度调及案例分析 |
4.1 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的制定 |
4.1.1 调查问卷制定方法 |
4.1.2 调查问卷形容词的选取 |
4.1.3 确定问卷问题评定尺度 |
4.1.4 控制调查问卷发放数量 |
4.2 葫芦岛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调研案例数据分析 |
4.2.1 民安步行街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2 兴城古街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3 兴宫中街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4 泉海御龙湾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5 调查数据的整体分析 |
4.3 国内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优秀案例研究 |
4.3.1 案例选取与分类 |
4.3.2 外部空间各要素的调研内容 |
4.3.3 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案例共性总结 |
4.4 葫芦岛市商业步行街区外部空间设计原则 |
4.4.1 街道尺度—可达性、适应性原则 |
4.4.2 空间序列—整体性、秩序性原则 |
4.4.3 界面空间—文化凸显性、资源节约性原则 |
4.4.4 景观环境—多样化、趣味性原则 |
4.4.5 服务设施—人性化、统合多效性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葫芦岛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 |
5.1 满足需求与功能业态的街道尺度 |
5.1.1 功能适应性的街道尺度 |
5.1.2 尊重使用者需求的街道尺度 |
5.2 营造秩序与丰富体验的空间序列 |
5.2.1 丰富型街道空间路径的体验 |
5.2.2 叙事性广场空间序列的营造 |
5.2.3 体验型节点空间的营造 |
5.2.4 街巷空间与院落型街巷空间相结合—院街 |
5.3 融合文脉与空间再利用的界面空间 |
5.3.1 对当地地域文脉的表达 |
5.3.2 空间再利用在界面空间的表达 |
5.4 结合场地与形态适宜的景观环境 |
5.4.1 形态适宜型绿化景观 |
5.4.2 资源引导型水系景观 |
5.4.3 叙事主线型节点景观 |
5.4.4 层次丰富型人文景观 |
5.5 统合多效与人性化体验的服务设施 |
5.5.1 组图状功能性服务设施 |
5.5.2 大型节点空间的微气候处理 |
5.5.3 服务设施的“统合多效” |
5.5.4 满足特殊人群需求的服务设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辽西第一街外部空间设计实践 |
6.1 辽西第一街项目概况 |
6.1.1 区位分析 |
6.1.2 项目周边概况 |
6.1.3 项目内部条件调查 |
6.2 辽西第一街整体设计 |
6.2.1 场地适应性功能分区 |
6.2.2 商品零售区 |
6.2.3 休闲养生区 |
6.2.4 餐饮娱乐区 |
6.3 街道尺度的设计 |
6.3.1 功能适应性街道尺度设计 |
6.3.2 满足使用者需求街道尺度设计 |
6.3.3 街道尺度的设计表达 |
6.4 空间序列的设计 |
6.4.1 街道空间序列的设计 |
6.4.2 广场空间序列的设计 |
6.4.3 体验型节点空间的设计 |
6.5 界面空间的设计 |
6.5.1 地域文脉在界面空间的表达 |
6.5.2 空间再利用在界面空间的表达 |
6.6 景观环境的设计 |
6.6.1 绿化景观的适宜性设计 |
6.6.2 水系景观的设计 |
6.6.3 节点景观的设计 |
6.6.4 人文景观的设计 |
6.7 服务设施的设计 |
6.7.1 组图状功能性服务设施 |
6.7.2 大型节点空间的微气候处理—“廊”空间的运用 |
6.7.3 服务设施“统合多效”的设计 |
6.7.4 无障碍设计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片索引 |
附录B 表格索引 |
附录C 葫芦岛地区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满意度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毕业设计图纸 |
(2)城市更新背景下北京经适房社区消极空间活化设计研究 ——以北京回龙观龙跃苑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关于经适房社区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外关于消极空间的研究综述 |
1.4.3 小结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城市更新背景 |
2.1.1 城市更新概念内涵及种类 |
2.1.2 国内外城市更新思想发展 |
2.2 北京市经适房社区发展概述 |
2.2.1 北京市经适房政策的发展历程 |
2.2.2 北京市经适房建设的发展历程 |
2.2.3 北京市经适房社区的特征与类型 |
2.2.4 经适房社区与商品房社区比较 |
2.3 理论基础研究 |
2.3.1 城市多样性 |
2.3.2 城市触媒 |
2.4 国内外社区更新案例研究 |
2.4.1 德国柏林Prinzessinnen社区微更新 |
2.4.2 北京劲松社区更新 |
2.4.3 北京龙跃苑一区社区更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市经适房社区概况及消极空间现状 |
3.1 北京市经适房社区调研对象选择 |
3.2 回龙观龙跃苑社区调研 |
3.2.1 龙跃苑社区现状概况 |
3.2.2 外部空间特征 |
3.2.3 社区配套设施 |
3.2.4 居民使用情况和需求 |
3.2.5 现状问题研究分析结果 |
3.3 龙跃苑社区消极空间的成因、分类与界定 |
3.3.1 形成原因 |
3.3.2 分类与界定 |
3.4 消极正规性空间的分类及特征 |
3.4.1 消极道路空间及特征 |
3.4.2 消极边界空间及特征 |
3.4.3 消极公共空间及特征 |
3.5 消极非正规性空间的分类及特征 |
3.5.1 消极非正规院落空间 |
3.5.2 消极非正规晾晒空间 |
3.5.3 消极非正规堆积空间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龙跃苑社区消极空间活化策略研究 |
4.1 活化设计原则 |
4.2 龙跃苑社区消极正规性空间活化策略 |
4.2.1 基于步行友好的道路空间活化策略 |
4.2.2 基于多样性的边界空间活化策略 |
4.2.3 基于公共交往的公共空间活化策略 |
4.3 龙跃苑社区消极非正规空间活化策略 |
4.3.1 基于居民参与的非正规院落空间活化策略 |
4.3.2 基于居民需求的非正规晾晒空间活化策略 |
4.3.3 基于环境保护的非正规堆积空间活化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龙跃苑社区消极空间实证活化设计 |
5.1 龙跃苑社区更新活化背景与活化目标 |
5.1.1 更新活化背景 |
5.1.2 现状问题 |
5.1.3 活化目标 |
5.1.4 活化模式 |
5.2 龙跃苑社区消极空间微更新活化设计方案 |
5.2.1 现状消极空间分布 |
5.2.2 空间功能定位 |
5.3 龙跃苑社区消极正规性空间活化更新设计 |
5.3.1 利用步行活力改善道路空间消极 |
5.3.2 多元利用边界空间丰富空间功能 |
5.3.3 促进公共交往提升公共空间活力 |
5.4 龙跃苑社区消极非正规空间活化更新设计 |
5.4.1 打造参与空间置换非正规院落空间 |
5.4.2 置入便民空间塑造正规晾晒空间 |
5.4.3 加强社区管理制止非正规堆积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录 |
附录B 表录 |
附录C 调研问卷 |
附录D 访谈记录(部分)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3)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郑州管城区二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对象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范畴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我国中学校园发展概况及现状问题研究 |
2.1.1 我国中学校园发展概况 |
2.1.2 我国中学校园发展现状与特征 |
2.1.3 当前我国中学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 |
2.2 中学校园集约化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校园规划理论 |
2.2.2 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 |
2.3 中学校园空间集约化的发展历程 |
2.3.1 空间的紧凑型集约化阶段 |
2.3.2 功能复合多元化发展阶段 |
2.3.3 空间集中和功能复合多元化综合发展阶段 |
2.4 中学校园空间集约化的意义 |
2.4.1 利于探索新的校园空间组织模式 |
2.4.2 激发校园空间活力,促进交流互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生行为调研与建筑案例解析 |
3.1 中学学生基本行为模式分析 |
3.1.1 中学生在校园的需求 |
3.1.2 中学生的校园行为类型 |
3.1.3 中学生在校园的行为特征 |
3.2 中学校园相关案例调研 |
3.2.1 调研的思路及方法 |
3.2.2 调研问卷的结果统计 |
3.2.3 调研的总结分析 |
3.3 集约化中学校园优秀案例解析 |
3.3.1 复旦大学新江湾第二附属学校 |
3.3.2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学校 |
3.3.3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学校 |
3.3.4 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解析 |
4.1 中学校园集约化设计的学生行为影响因素 |
4.1.1 建筑形态布局的行为影响因素 |
4.1.2 交通流线组织的行为影响因素 |
4.1.3 空间组织的行为影响因素 |
4.1.4 建筑功能组织的行为影响因素 |
4.2 中学校园建筑与学生行为模式的互动关系 |
4.2.1 校园建筑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
4.2.2 学生行为对校园建筑设计影响的反馈 |
4.2.3 校园空间与学生行为模式的互动关系 |
4.3 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原则 |
4.3.1 形态布局集约高效 |
4.3.2 多层次的交通流线 |
4.3.3 公共空间复合多样 |
4.3.4 功能组织复合叠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生行为模式下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 |
5.1 规划合理的校园建筑形态布局 |
5.1.1 有效结合用地情况合理布局 |
5.1.2 创造丰富多样的形态布局 |
5.2 清晰高效的校园建筑交通流线 |
5.2.1 效率疏导的校园建筑内部流线 |
5.2.2 建筑外部交通立体复合 |
5.2.3 合理运用标识系统 |
5.2.4 空间界面的引导 |
5.3 复合多样的校园建筑空间 |
5.3.1 廊空间复合多样 |
5.3.2 节点空间集约共享 |
5.3.3 多功能空间营造 |
5.3.4 创造丰富的外部空间 |
5.4 复合叠加的校园建筑功能组织 |
5.4.1 完善功能需求,整合同质功能 |
5.4.2 灵活空间更替,复合多义功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实践——郑州市管城区二中方案设计 |
6.1 背景介绍 |
6.1.1 项目概况 |
6.1.2 项目任务书 |
6.2 郑州市管城区二中校园建筑设计 |
6.2.1 形态布局集约化在管城二中的应用 |
6.2.2 交通流线的合理疏导在管城二中的应用 |
6.2.3 复合多样性的建筑空间在管城二中的应用 |
6.2.4 功能的整合叠加在管城二中的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中学校园满意度评价问卷 |
附录B 中学校园建筑学生使用需求与行为方式调查 |
附录C 图录 |
附录D 表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毕业设计图纸 |
(4)基于室外微气候优化的大荔综合商业街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
1.1.1 综合商业街区室外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
1.1.2 微气候条件对人群室外活动的影响 |
1.1.3 街区形态对微气候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商业街区形态 |
1.3.2 街区室外微气候 |
1.3.3 小结 |
1.4 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大荔综合商业街区微气候优化的研究基础 |
2.1 室外微气候的构成要素 |
2.2 大荔的气候条件 |
2.3 微气候优化要素选择 |
2.3.1 风 |
2.3.2 太阳辐射 |
2.4 微气候评价指标选择 |
2.4.1 风环境 |
2.4.2 太阳辐射环境 |
2.4.3 室外热舒适度 |
2.5 街区形态的优化参数选择 |
2.5.1 街区形态影响微气候的原理 |
2.5.2 影响微气候的主要街区形态参数 |
2.6 本章小结 |
3.综合商业街区模式、尺度提取及方案设计 |
3.1 适宜的商业街区模式 |
3.1.1 大荔的城市发展状况 |
3.1.2 大荔商业街区发展的转型 |
3.1.3 商业街区的功能定位 |
3.2 商业街区的规模和功能 |
3.2.1 街区尺度 |
3.2.2 街区开发强度 |
3.2.3 街区功能、业态组合和空间布局 |
3.3 街道形态及尺度提取 |
3.3.1 街道宽度 |
3.3.2 街道高宽比 |
3.3.3 街道的竖向形态 |
3.4 街区肌理形态及尺度提取 |
3.4.1.1 建筑单元的尺度 |
3.4.2 广场的形态和尺度 |
3.4.3 街区平面布局模式 |
3.4.4 街区高度布局模式 |
3.5 大荔综合商业街区设计及方案对比 |
3.5.1 前期分析 |
3.5.2 项目原设计方案 |
3.5.3 总体方案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街区关键形态参数和设计模式模拟实验 |
4.1 模拟优化基础 |
4.1.1 模拟软件及微气候模拟流程 |
4.1.2 街区单元大小 |
4.1.3 模拟时间段 |
4.1.4 舒适时间段评价 |
4.2 街道形态衍生设计 |
4.2.1 街道宽度 |
4.2.2 街道高宽比 |
4.2.3 街道的竖向形态 |
4.3 街区肌理形态衍生设计 |
4.3.1 广场形态和尺度 |
4.3.2 街区平面布局 |
4.3.3 街区的高度布局 |
4.4 街区形态对微气候的影响规律 |
4.4.1 街道形态 |
4.4.2 街区肌理形态 |
4.5 本章小结 |
5.大荔综合商业街区的室外微气候优化设计实践 |
5.1 室外微气候的优化策略 |
5.1.1 街道形态 |
5.1.2 街区布局形态 |
5.2 微气候优化设计 |
5.2.1 微气候优化策略的作用流程 |
5.2.2 微气候优化策略的具体应用 |
5.2.3 总平面图 |
5.2.4 轴测图 |
5.2.5 功能布局 |
5.2.6 流线分析 |
5.3 有效性验证 |
5.3.1 新旧方案功能对比 |
5.3.2 新旧方案微气候条件对比 |
5.4 业态布局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综合商业街区形态参数和空间模式梳理 |
6.1.2 大荔地区商业街区形态对微气候的影响规律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5)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研究 ——以西安市文明城区骡马市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范围界定 |
1.2.2 现代步行商业街区 |
1.2.3 界面空间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城市步行商业街设计相关研究综述 |
1.4.2 街道界面空间设计相关研究综述 |
1.4.3 街道界面空间量化评价相关研究 |
1.4.4 骡马市商业街的相关研究成果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技术路线 |
2.相关理论研究 |
2.1 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与演变 |
2.1.1 国外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历程 |
2.1.2 中国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历程 |
2.1.3 现代步行商业街区发展诱因研究 |
2.1.4 消费社会下的步行商业街区设计 |
2.2 界面空间相关理论 |
2.3.1 界面相关概念研究 |
2.3.2 界面空间相关理论 |
2.3.3 界面空间的要素 |
2.3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相关研究 |
2.3.1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的构成 |
2.3.2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的功能和价值 |
2.3.3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的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3.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研究 |
3.1 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案例研究 |
3.1.1 成都远洋太古里 |
3.1.2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 |
3.1.3 西安曲江创意谷 |
3.1.4 界面改造案例——上海南京东路商业街改造 |
3.2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特征提取 |
3.2.1 功能层面——业态布局与动线组织 |
3.2.2 街区层面——渗透性和开放性 |
3.2.3 群体层面——连续性和秩序性 |
3.2.4 单体层面——复合性与层次性 |
3.2.5 细部层面——地域性和体验性 |
3.3 本章小结 |
4.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评价研究 |
4.1 西安市商业片区发展概况 |
4.1.1 西安市区商圈发展概况 |
4.1.2 钟楼商圈发展现状 |
4.2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发展历程和现状特征 |
4.2.1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发展历程 |
4.2.2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现状分析 |
4.2.3 使用人群调查分析 |
4.3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现状界面空间量化评价 |
4.3.1 基于心理感知的空间变量 |
4.3.2 基于行为活动的物质变量 |
4.3.3 步行行为活动变量 |
4.3.4 界面空间活跃度评价 |
4.4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现实问题总结 |
4.4.1 空间形态层面 |
4.4.2 功能组织层面 |
4.4.3 物质要素层面 |
4.4.4 场所塑造层面 |
4.4.5 制度管理层面 |
4.5 本章小结 |
5.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
5.1 功能层面: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业态 |
5.1.1 明确街区定位 |
5.1.2 主力店的入驻 |
5.1.3 现有业态调整升级 |
5.2 群体层面:空间重构——塑造积极空间 |
5.2.1 周边街道空间结构整合 |
5.2.2 提升界面空间连续性——廊道体系设计 |
5.2.3 场景的沉浸度——空间序列设计 |
5.3 单体层面:界面整合——促进互动交流 |
5.3.1 底层商业界面空间改造策略 |
5.3.2 中高层商业界面空间改造策略 |
5.4 细部层面:场所营造——展示地域人文 |
5.4.1 人性化街道设施和景观绿化 |
5.4.2 展现地域性文化传统 |
5.4.3 打造街区文化艺术主题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6)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7)“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中心区迅猛发展 |
1.1.2 城市中心区的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 |
1.1.3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创新和探索 |
1.2 相关概念 |
1.2.1 城市中心区 |
1.2.2 城市外部空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
1.3.2 国内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与涉及层面 |
2.1.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 |
2.1.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涉及层面 |
2.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演变 |
2.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两种传统模式 |
2.2.2 国外城市外部空间的演变 |
2.2.3 我国城市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 |
2.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特征研究 |
2.3.1 城市中心区相关特征 |
2.3.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基本属性及相关特征 |
2.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作用 |
2.4 使用后评价(POE)基础理论 |
2.4.1 使用后评价(POE)的概念 |
2.4.2 “结构-人文”的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与设计要点 |
3.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 |
3.1.1 日本东京六本木之丘 |
3.1.2 香港中环核心区 |
3.1.3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
3.1.4 深圳福田中心区 |
3.2 案例经验总结 |
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要点 |
3.3.1 规模尺度 |
3.3.2 交通组织 |
3.3.3 空间特质 |
3.3.4 景观绿化 |
3.3.5 配套设施 |
3.4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趋势 |
3.4.1 形式多元化 |
3.4.2 功能复合化 |
3.4.3 空间立体化 |
3.4.4 体量巨型化 |
3.4.5 环境人文化 |
3.4.6 景观多样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设计研究与使用后评价 |
4.1 项目概况 |
4.1.1 大西安新中心 |
4.1.2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 |
4.1.3 新区城市设计导则 |
4.1.4 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的作用 |
4.2 街区规模尺度 |
4.3 交通组织 |
4.3.1 交通网络 |
4.3.2 步行系统 |
4.3.3 停车系统 |
4.4 空间特质 |
4.4.1 空间构成 |
4.4.2 空间布局 |
4.4.3 空间尺度 |
4.4.4 空间界面 |
4.4.5 空间秩序 |
4.5 景观绿化 |
4.5.1 自然景观 |
4.5.2 人工景观 |
4.6 配套设施 |
4.6.1 公共服务设施 |
4.6.2 休闲设施 |
4.7 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
4.7.1 区域建设使用现状 |
4.7.2 调研方法及目的 |
4.7.3 行为地图数据分析 |
4.7.4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7.5 综合评价结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5.1 合理的政策调控 |
5.1.1 政策规定 |
5.1.2 政策实施 |
5.1.3 控制要素 |
5.1.4 设计导则 |
5.1.5 分图图则 |
5.2 适宜的街区规模尺度 |
5.2.1 交通因素 |
5.2.2 经济因素 |
5.2.3 建筑布局因素 |
5.2.4 人性化因素 |
5.3 便捷的交通组织 |
5.3.1 建构合理的交通网络 |
5.3.2 步行网络的水平布局与竖向组织 |
5.3.3 步行网络与建筑的高效连接 |
5.4 良好的空间特质 |
5.4.1 基本构成方式 |
5.4.2 空间布局模式 |
5.4.3 空间尺度控制 |
5.4.4 城市界面设计 |
5.4.5 建立空间秩序 |
5.5 宜人的景观绿化 |
5.5.1 城市景观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素 |
5.5.2 城市景观系统的建设 |
5.5.3 人工水体设计 |
5.5.4 人工绿化景观设计 |
5.5.5 硬质环境设计 |
5.5.6 景观建筑一体化 |
5.5.7 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 |
5.6 人性化的配套设施 |
5.6.1 休闲设施的种类 |
5.6.2 休闲设施的尺度 |
5.6.3 休闲设施的位置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问卷调查 |
附录3 图录 |
附录4 表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TOD理论的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铁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
1.1.2 TOD理论承担时代使命 |
1.1.3 北京TOD外部空间的提升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地铁站域综合体及相关概念 |
1.3.2 外部空间 |
1.3.3 TOD理论 |
1.4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TOD理论相关研究 |
1.5.2 地铁站域综合体相关研究 |
1.5.3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和TOD理论基础研究 |
2.1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基础分析 |
2.1.1 地铁站域综合体的核心特征与作用 |
2.1.2 地铁站域综合体的分类 |
2.1.3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需求分析 |
2.1.4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要素分析 |
2.2 TOD理论的指导 |
2.2.1 TOD理论的概念解读 |
2.2.2 TOD理论的中国内涵 |
2.2.3 TOD概念外延:不同层面的TOD模式 |
2.2.4 TOD理论指导外部空间设计的优越性 |
2.3 基于TOD理论的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的案例 |
2.3.1 国外典型模式及案例分析 |
2.3.2 国内典型模式及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地区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现状研究 |
3.1 北京TOD发展现状 |
3.1.1 推进TOD发展的政策与尝试 |
3.1.2 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分布情况 |
3.1.3 北京TOD发展的困境 |
3.2 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调研 |
3.2.1 实地调研情况 |
3.2.2 交通组织分析 |
3.2.3 功能混合度分析 |
3.2.4 满意度评价分析 |
3.3 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问题总结 |
3.3.1 交通组织方面易达性和安全性不足 |
3.3.2 功能组织方面整合性和多样性不足 |
3.3.3 空间组织方面开放性和标识性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TOD综合体外部空间的设计原则与策略 |
4.1 设计原则 |
4.1.1 总体定位,契合城市发展 |
4.1.2 慢行交通,实现步行可达 |
4.1.3 功能混合,集约利用土地 |
4.1.4 生态持续,改善公共空间 |
4.2 交通组织慢行优先策略 |
4.2.1 步行空间连续宜人 |
4.2.2 自行车空间分区规划 |
4.2.3 机动车空间公交优先 |
4.3 功能组织多样共享策略 |
4.3.1 功能多样满足需求 |
4.3.2 功能侧重突出优势 |
4.3.3 功能共享协同优化 |
4.4 空间组织合理设计策略 |
4.4.1 广场空间开放性 |
4.4.2 景观空间生态性 |
4.4.3 入口空间标识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设计实践——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起步区外部空间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及基地分析 |
5.1.2 起步区概况 |
5.1.3 设计愿景与目标 |
5.2 设计分析 |
5.2.1 交通组织 |
5.2.2 功能组织 |
5.2.3 空间组织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基于TOD理论的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满意度评分问卷 |
附录二:回收调查问卷各项问题均分统计与对应权重 |
致谢 |
(9)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中国城镇化发展加速进行 |
1.1.2 城市高密度发展带来的建筑和城市问题 |
1.1.3 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现状及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本章小结 |
2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历史发展与当代融合 |
2.1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历史发展 |
2.1.1 公共空间概念的界定 |
2.1.2 追求形式美和秩序感的古典时期 |
2.1.3 追求自由空间的现代建筑时期 |
2.2 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的相关理论 |
2.2.1 空间复合化理论 |
2.2.2 复合型城市理论 |
2.2.3 城市建筑一体化理论 |
2.2.4 城市共生思想 |
2.3 一体化理念在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 |
2.3.1 城市宏观层面控制 |
2.3.2 城市街区层面组织 |
2.3.3 建筑群体层面贯彻 |
2.4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驱动机制 |
2.4.1 快节奏社会下的行为需求 |
2.4.2 功能集约化下的建筑需求 |
2.4.3 紧凑化与立体化下的城市需求 |
2.5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当代发展 |
本章小结 |
3 集约与多样——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解析 |
3.1 公共空间的基本构成 |
3.1.1 空间界面 |
3.1.2 行为路径 |
3.1.3 组织模式 |
3.2 不同复合程度的公共空间类型化分析 |
3.2.1 普适性公共空间 |
3.2.2 双重性公共空间 |
3.2.3 复合性公共空间 |
3.3 一体化公共空间与普适性公共空间图谱化辨析 |
3.4 一体化下建筑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特征 |
3.4.1 功能设置集约化、复合化 |
3.4.2 空间组织自由化、平等化 |
3.4.3 环境融合多样化、立体化 |
3.5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原则 |
3.5.1 整体性原则 |
3.5.2 开放性原则 |
3.5.3 多义性原则 |
3.5.4 人性化原则 |
3.5.5 连续性原则 |
3.6 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两种趋势 |
本章小结 |
4 融合与接续——建筑对城市空间的渗透呼应 |
4.1 建筑外部界面的空间融合 |
4.1.1 建筑空间透明化 |
4.1.2 建筑界面模糊化 |
4.1.3 建筑形态开放化 |
4.2 建筑尺度形式的动态统一 |
4.2.1 城市的室内化发展 |
4.2.2 建筑的城市化拓展 |
4.3 城市交通体系的立体衔接 |
4.3.1 车行系统引入 |
4.3.2 步行体系连通 |
4.4 城市空间环境的接续活化 |
4.4.1 城市活动的场所激活 |
4.4.2 环境融入与肌理呼应 |
4.4.3 城市空间的织补接续 |
4.5 未来城市建筑统一体的方案设想 |
本章小结 |
5 复合与重塑——城市复杂需求下建筑空间的多向组织 |
5.1 基于城市场地环境的水平向空间组织 |
5.1.1 向心围合 |
5.1.2 匀质离散 |
5.1.3 连接渗透 |
5.1.4 节点串联 |
5.2 基于功能集约构成的垂直向空间组织 |
5.2.1 多向叠加 |
5.2.2 层间错动 |
5.2.3 竖向贯通 |
5.2.4 空间嵌入 |
5.2.5 竖向堆叠 |
5.3 基于空间自由化的秩序生成逻辑 |
5.3.1 网格交错 |
5.3.2 楼层消解 |
5.3.3 异质元素 |
5.3.4 网格化组织 |
5.3.5 秩序重构 |
5.4 基于使用者心理感受的空间界面围合 |
5.4.1 “舞台与观众席”的展示围合 |
5.4.2 下沉与抬升的过渡围合 |
5.4.3 扭转与拉伸的变形围合 |
本章小结 |
6 一体化视角下的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综合应用研究 |
6.1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策略整合 |
6.2 某综合体公共空间复合性优化设计 |
6.2.1 优化对象情况概述 |
6.2.2 综合体城市定位及优化方向 |
6.2.3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城市手段介入 |
6.2.4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建筑手段介入 |
6.2.5 城市建筑一体化理念在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应用的成果总结 |
6.2.6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现实思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网络与书籍图片来源索引 |
附录B 某综合体方案自绘图纸 |
附录C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手法气泡统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老旧仓储园区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缘起 |
1.2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的内容及相关概念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相关概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老旧仓储园区改造研究综述 |
2.1 老旧仓储园区改造的基础理论 |
2.1.1 “改造”的内涵 |
2.1.2 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思想的建立与发展 |
2.1.3 国内外建筑遗产保护理论 |
2.1.4 国内外城市更新思想 |
2.2 老旧仓储园区改造的相关理论 |
2.2.1 产业园区发展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 |
2.2.3 建筑现象学理论 |
2.2.4 自组织理论 |
2.3 国内外老旧仓储园区改造实践历程 |
2.3.1 国外老旧仓储园区改造实践 |
2.3.2 国内老旧仓储园区改造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老旧仓储园区特征与现状问题分析 |
3.1 老旧仓储园区特征分析 |
3.1.1 选址特征 |
3.1.2 建筑布局特征 |
3.1.3 功能分布特征 |
3.1.4 交通组织特征 |
3.1.5 外部空间特征 |
3.1.6 建筑特征 |
3.2 影响因素研究 |
3.2.1 交通 |
3.2.2 功能 |
3.2.3 建造技术 |
3.3 现状问题分析 |
3.3.1 功能业态问题 |
3.3.2 外部空间问题 |
3.3.3 建筑单体问题 |
3.4 老旧仓储园区价值分析 |
3.4.1 历史价值 |
3.4.2 艺术价值 |
3.4.3 场所价值 |
3.4.4 经济价值 |
3.5 老旧仓储园区改造设计原则及策略 |
3.5.1 改造设计原则 |
3.5.2 改造设计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老旧仓储园区改造设计方法 |
4.1 老旧仓储园区改造中的功能研究 |
4.1.1 创意产业的适配 |
4.1.2 创意阶层的特征 |
4.1.3 创意产业园区的功能业态类型 |
4.1.4 功能定位的影响因素 |
4.1.5 建筑空间的适应性研究 |
4.1.6 功能布局 |
4.2 外部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
4.2.1 开放街区理念 |
4.2.2 完善多级开放系统 |
4.2.3 街区尺度的重构 |
4.2.4 街道场所的激活 |
4.2.5 重点空间的营造 |
4.2.6 构建慢行优先的交通环境 |
4.3 建筑单体改造设计研究 |
4.3.1 建筑空间的改造设计 |
4.3.2 建筑外观的改造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老旧仓储园区改造设计实践 |
5.1 园区类型匹配 |
5.1.1 交通组织特征 |
5.1.2 空间布局特征 |
5.1.3 建筑单体特征 |
5.2 功能布局 |
5.2.1 功能的多样性布局 |
5.2.2 两大服务平台 |
5.3 外部空间改造 |
5.3.1 多级开放系统 |
5.3.2 街区尺度 |
5.3.3 重点空间营造 |
5.3.4 街道界面的布置 |
5.3.5 交通优化 |
5.4 建筑单体改造 |
5.4.1 建筑空间的改造 |
5.4.2 建筑外观的改造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交通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建筑策划的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白祥.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城市更新背景下北京经适房社区消极空间活化设计研究 ——以北京回龙观龙跃苑社区为例[D]. 杨雨婷.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学校园建筑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郑州管城区二中为例[D]. 李晓飞.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4]基于室外微气候优化的大荔综合商业街区设计研究[D]. 莫欣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研究 ——以西安市文明城区骡马市片区为例[D]. 何琳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贾晨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基于TOD理论的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D]. 王佳仪.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9]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研究[D]. 李唯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10]老旧仓储园区改造设计研究[D]. 贾金旺.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