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计算机病毒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忻洋[1](2019)在《计算机病毒实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课程作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极具实践性,其中各种病毒与反病毒技术必须通过实践加以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现有的实验系统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此类系统题目固定、题型单一,所有的实验题目都是预先设计好并以题库的形式固化在实验系统中的,由于学生的实验题目基本相同导致了实验过程与实验报告的抄袭现象。另一方面,目前的实验系统不具有自动批改功能,实验的评分需以人工方式对实验报告、代码和截图进行审核与批改并得出一个主观的分数,工作量大、耗费时间较长。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新的计算机病毒实验系统,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实现。本文提出并实现了计算机病毒实验题目无题库参数化随机自动生成与批改技术,该技术未见文献记载。为实现对文件系统实验的无题库随机参数化出题,本文专门设计了带簇随机分配功能的FAT12文件系统。为防止学生通过逆向调试等手段反推出自动测评策略以进行作弊,同时对被测程序行为进行精准检测以确保学生按实验要求完成了指定操作,本文提出并实现了ShadowDll技术,在不暴露测评策略的前提下将软件断点、硬件访问断点、单步跟踪、栈回溯以及关键代码Hook等技术引入了自动批改过程中。为解决自动批改过程中集中调试时需要同时开启调试器和被调试程序两组进程造成的资源占用与浪费,本文提出并实现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自调试技术,实现了进程内调试。为解决在线测评系统中存在的沙箱逃逸安全性问题,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导出表变形的沙箱防逃逸技术,该技术也适用于Windows用户层下通用shellcode的防御。以上述关键技术为基础,本文针对计算机病毒实验中的重点实验实现了无题库随机参数化出题与自动批改,对原有的程序设计在线测评系统进行了功能扩展与安全加固,最终实现了一套计算机病毒实验题目无题库随机参数化自动生成与批改系统并进行了实际测试,为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治课程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的实验平台。
张磊[2](2013)在《初探计算机病毒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文中提出该文简要的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史,分析了计算机病毒及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特点、分类及其造成的危害。列出了几种典型的病毒,并对其进行技术分析,从而来初步探讨对付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预防措施。
杨楚妤[3](2020)在《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的措施》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病毒成为当前威胁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主要来源,正在引起人们的密切的关注。计算机病毒以其多样性和隐匿性进,并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对计算机造成的巨大的伤害,且随着计算机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在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过程中要对计算机病毒的运行机制,工作原理等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才能完成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该文从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原理出发,剖析了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并为计算机的安全防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祝清意[4](2014)在《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研究及脉冲控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与此同时,在经历数次计算机病毒爆发灾难洗礼后,如何保障计算机的安全成为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对抗计算机病毒的有力手段,杀毒软件、安全卫士、防火墙等已然被公众熟知和接纳。然而,这些技术在新型病毒面前常常束手无策,这就催生了计算机病毒传播动力学这门学科。计算机病毒传播动力学致力于从宏观层面建立刻画病毒传播行为的模型,揭示其传播规律,为有效遏制病毒传播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影响其传播的因素,从而建立起反映病毒传播规律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示例对模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具体而言,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诸如警告信号等一系列反制措施能够和病毒同时在计算机网络传播。具有反制措施的计算机能够对病毒免疫,也够促使其它与之接触的中毒计算机解毒。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反制措施竞争策略对病毒传播的影响,提出了全新的SICS模型;确定了SICS模型的两个无毒平衡点和两个有毒平衡点;分别给出了四个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的条件并予以了证明;最后给出了仿真示例。理论结果和仿真示例都显示反制措施对抑制病毒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2.“捕食者”程序可以视为一类好的“病毒”。它除了具有类似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行为外,还是病毒的“天敌”。本文研究了反病毒的“捕食者”程序对病毒传播的影响,提出了SIPS模型;得到了该模型的一个无毒平衡点和两个有毒平衡点;分别给出了这三个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的条件并予以了证明;最后给出了仿真示例。我们的研究反应出“捕食者”程序对防止高感染率的计算机病毒效果更为明显。3.移动介质是除了计算机网络外病毒最重要的一条传播途径。本文在SIR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带移动介质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求解了该模型的一个无毒平衡点和一个有毒平衡点;得到了平衡点稳定的阈值;证明了(1)当阈值小于1时,无毒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有毒平衡点不存在,(2)当阈值大于1时,无毒平衡点不稳定,有毒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最后给出了仿真示例。根据对阈值的分析,可以得到控制病毒同时在计算机和移动介质上传播的方法。4.对计算机病毒的研究,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控制病毒的传播。最常见两种控制方法包括:最优化控制和脉冲控制。本文为了研究脉冲控制对病毒传播的影响,在前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带脉冲控制的时滞SIR模型;求解了该模型的无毒周期解;给出了无毒周期解的全局吸引性条件和该系统的一致持久性条件,并予以了证明;最后给出了仿真示例。我们的理论结果对于确定合理的计算机杀毒软件更新时间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建立了计算机病毒的三个动力学传播模型和一个脉冲控制模型,并对这四个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详细数值验证,相关结论对制定反病毒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王秋爽[5](2015)在《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入考察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状况,不难看到“只见技术不见人”的现实状况,课程开设方式也因此被众多批评者称为“微软培训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方式实质上涉及到学科的课程发展问题,而我国的课程发展大多借鉴其他学科或者直接引用国外模式,根植于我国现实状况的学科课程发展研究相对匮乏。基于上述背景,开展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开发研究,即从学生实验课程的角度,开展学科课程发展研究。研究首先对信息技术实验课程开发的必要性进行探讨。采用比较研究法,对现阶段涉及实验课程的学科: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的实验课程目标、价值、策略、模式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比较,得出了这些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的相似之处,以及这些实验课程的可借鉴之处。采用文献研究法,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对相关学习理论进行梳理,得出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价值根源: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以上工作,确立了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研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开发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从理论层面,建构了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开发模式:IP-COS模式。模型核心部分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亦是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价值根源所在,模型外壳部分包括:培养学生的“合作性、操作性、科学性”,此为在综合分析了信息社会的特点、信息技术学习的特征、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性的基础上,得出的提升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必要条件。基于该模型,研究进一步解析了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目标定位和内容选取原则。从实践层面,采用实验研究法,针对《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学习单元进行了实验课程案例的开发,并选取长春市某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开展了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教学实验,以此来验证IP-COS课程开发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实验课程的实验组与采用常规课程的对照组在针对该单元的学业测试成绩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实验组显着优于对照组。且由于课程形式的改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显着提升,更易实现深度学习。以上工作表明,IP-COS课程开发模式是可行的,通过该模式所开发的实验课程也是有效的。在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开发的价值已然清晰、开发理论模式的构建相对完善之后,研究选取《寻线机器人开发与实现》、《识别技术——图像识别》、《传感与控制》、《局域网构建》四个在知识结构、问题类型等方面均具代表性的学习单元,进行了学生实验课程的开发,并对各个单元的教学设计、教学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是极为关键的,实验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式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促进了个性发展;第二,学生实验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自主、积极的主体参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实现了深度学习;第三,采用学生实验课程形式有助于合作学习文化的形成,使学生不仅提升了实践能力,且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品质。
王秋爽,钱松岭,董玉琦[6](2015)在《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教学实验研究——以初中《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单元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文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以初中《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单元为例,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从资源开发到教学实践展开了教学实验研究,以期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内在价值、内容开发及其有效性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从而丰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彰显课程人文精神。该教学实验研究采取不等控制组设计,经过教学处理之后,实验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得到显着提升。通过教学实验研究,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价值体现在"体验""反思性实践"、促进"开放、合作"的学习文化形成等方面;其内容开发向度在社会、学生与特定的"课程事实"三方面有其具体涵义;其教学不仅可行,而且有效。
王玉,陈姗姗,傅新楚[7](2018)在《传播动力学模型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传播动力学模型主要包括传染病动力学模型、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以及谣言传播模型.首先从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入手,分别介绍均匀混合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和网络动力学模型;然后介绍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以及谣言传播模型,并与传染病模型进行对比.最后作了总结与展望.
刘晓东[8](2019)在《病毒传播过程的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在给人类提供巨大方便的同时,也为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土壤。虽然杀毒软件,补丁程序,防火墙等技术是对抗计算机病毒的有效手段,但是当新型病毒爆发时,这些技术却显得束手无策,为对抗计算机病毒,减少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我们有必要对病毒的传播机理进行深入的了解,期望能为能够为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参考。本学位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研究。(1)在经典SIRS(易感-感染-免疫-易感)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的改进SIRS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理论推导得出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对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运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分析得到阈值条件,当系统满足阈值条件时,计算机病毒最终消失;不满足阈值条件时计算机病毒将始终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中。同时也表明了本文改进的SIRS模型更贴近现实情况中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过程。给计算机病毒的防控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2)针对机理模型在刻画病毒传播过程中的不足,本文结合猩红热20122017年发病率数据,分别建立了基于SIS模型近似解析解的改进模型,NAR神经网络的猩红热传染病预测模型,以及基于局部加权线性回归的猩红热传染病预测模型,用以描述猩红热的传播过程。运用所建立的三种模型分别对2018年1-6月份猩红热发病率进行预测,计算各模型误差以及和方差,得出相较于近似解析解模型,改进模型以及神经网络模型而言,局部加权线性回归模型能更加精确的描述猩红热传染病的发病趋势。
张小女,王泽宇[9](2020)在《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文中提出本文从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计算机中病毒后的常见症状、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六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帮助读者进一步提高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进而有效地预防计算机病毒。
郑志凌[10](2015)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以及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威胁已经成为了当前计算机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计算机当前发展的实际,分析了计算机的特点,以及影响计算机安全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浅薄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奉献绵薄之力。
二、常见计算机病毒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见计算机病毒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计算机病毒实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FAT12文件系统概述 |
2.2 PE文件结构概述 |
2.3 调试技术概述 |
2.3.1 CPU调试功能概述 |
2.3.2 用户态调试概述 |
2.4 在线测评系统安全概述 |
2.4.1 虚拟机技术概述 |
2.4.2 沙箱技术 |
2.4.3 其他安全措施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实验题目设计需求分析 |
3.1.2 Web测评系统需求分析 |
3.1.3 系统安全性需求分析 |
3.2 实验题目的设计 |
3.3 实验关键技术概要 |
3.4 测评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
4.1 带簇随机分配功能的FAT12文件系统 |
4.1.1 FAT表簇随机分配算法 |
4.1.2 目录的创建 |
4.1.3 文件的创建 |
4.2 Shadow Dll及其相关技术的构建 |
4.2.1 Shadow Dll的引入 |
4.2.2 调用栈检测技术 |
4.2.3 基于导入表修改的注入技术 |
4.2.4 基于悬挂启动的注入技术 |
4.3 基于Windows的自调试技术 |
4.3.1 自调试技术的引入 |
4.3.2 断点和单步的实现 |
4.3.3 数据访问监视的实现 |
4.3.4 其他辅助性功能 |
4.4 测试环境安全技术 |
4.4.1 沙箱安全机制及其逃逸分析 |
4.4.2 基于导出表变形的沙箱防逃逸技术 |
4.4.3 对Load Library系列函数机制的分析与修正 |
4.4.4 对Get Proc Address的分析与修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计算机病毒实验题目的参数化随机生成与自动批改 |
5.1 文件系统相关实验的设计与实现 |
5.1.1 磁盘映像与配置文件的构建 |
5.1.2 交换目标文件簇链中指定的簇的实验 |
5.1.3 修改目标文件簇链中指定序号和偏移内容的实验 |
5.2 操作系统病毒相关实验设计与实现 |
5.2.1 简单入口点感染实验 |
5.2.2 编程解析导出表获取指定API地址的实验 |
5.2.3 手工模拟计算机病毒感染实验 |
5.2.4 编程添加新区段完成导入表感染 |
5.2.5 DOS系统下病毒实验的设计 |
5.3 对现有自动测评系统的适应性修改 |
5.3.1 支持多种批改策略 |
5.3.2 对编译器的扩充 |
5.3.3 支持无题库参数化出题 |
5.3.4 部署安全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针对文件系统题目的测试 |
6.1.1 交换簇链中指定的簇的实验测试 |
6.1.2 修改簇链中指定序号和偏移内容的实验测试 |
6.2 针对Windows系统病毒题目的测试 |
6.2.1 简单入口点感染实验 |
6.2.2 编程解析导出表获取指定API地址的实验 |
6.2.3 手工模拟计算机病毒感染实验 |
6.2.4 编程添加新区段完成导入表感染 |
6.3 针对Web测评系统的测试 |
6.4 针对系统安全性的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初探计算机病毒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特点及危害 |
1.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
1.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
1) 传染性 |
2) 隐蔽性 |
3) 潜伏性 |
4) 破坏性 (表现性) |
5) 不可预见性 |
6) 触发性 |
7) 针对性 |
8) 寄生性 (依附性) |
1.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
1.3.1 基于破坏程度分类 |
1) 良性病毒 |
2) 恶性病毒 |
1.3.2 基于传染方式分类 |
1) 引导型病毒 |
2) 文件型病毒 |
3) 混合型病毒 |
1.3.3 基于算法分类 |
1) 伴随型病毒 |
2) 蠕虫型病毒 |
3) 寄生型病毒 |
1.3.4 基于链接方式分类 |
1) 源码型病毒 |
2) 入侵型病毒 |
3) 外壳型病毒 |
4) 操作系统型病毒 |
1.3.5 基于传播的媒介分类 |
1.3.6 基于攻击的系统分类 |
1.3.7 基于激活的时间分类 |
1.4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概念 |
1.4.1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概念 |
1.4.2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方式 |
1.5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特点 |
1.5.1 传染方式多 |
1.5.2 传播速度快 |
1.5.3 清除难度大 |
1.5.4 扩散面广 |
1.5.5 破坏性大 |
1.6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分类 |
1.6.1 网络木马病毒 (Trojan) |
1.6.2 蠕虫病毒 (Worm) |
1.6.3 捆绑器病毒 (Binder) |
1.6.4 网页病毒 |
1.6.5 手机病毒 |
1.7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危害 |
2 几种典型病毒的分析 |
2.1 蠕虫病毒 |
2.1.1 蠕虫病毒的定义 |
2.1.2 蠕虫病毒的基本结构和传播过程 |
2.1.3 蠕虫病毒实例——震荡波 |
2.2 木马病毒 |
2.2.1 木马病毒的定义 |
2.2.2 木马病毒工作原理 |
2.2.3 木马病毒的检测 |
2.2.4 木马病毒实例 |
2.3 宏病毒 |
2.3.1 宏病毒简介 |
2.3.2 宏病毒的特点 |
2.3.3 宏病毒的预防 |
2.3.4 宏病毒的清除 |
3 计算机病毒的症状 |
3.1 病毒发作前的症状 |
3.2 病毒发作时的症状 |
4 反病毒技术 |
4.1 预防病毒技术 |
4.1.1 病毒预防 |
4.1.2 网络病毒的防治 |
4.2 检测病毒技术 |
4.3 杀毒技术 |
5 计算机病毒发展的新技术 |
6 防杀网络病毒的软件 |
(3)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病毒分类 |
1.1 计算机蠕虫 |
1.2 引导型病毒 |
1.3 宏病毒 |
2 计算机病毒工作原理 |
2.1 计算机病毒引导机制 |
2.2 计算机病毒感染机制 |
2.3 计算机病毒触发机制 |
2.4 计算机病毒破坏机制 |
3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查杀 |
3.1 软件清除 |
3.2 手工清除 |
4 结论 |
(4)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研究及脉冲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计算机病毒 |
1.1.1 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 |
1.1.2 计算机病毒简史 |
1.1.3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
1.1.4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
1.1.5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
1.2 计算机病毒传播动力学 |
1.2.1 历史与现状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结构安排 |
2 预备知识 |
2.1 动力系统 |
2.2 微分动力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3 反制措施和病毒的混合 SICS 模型 |
3.1 引言 |
3.2 模型建立 |
3.3 模型分析 |
3.3.1 平衡点 |
3.3.2 局部稳定性分析 |
3.3.3 全局稳定性分析 |
3.4 数值实例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带“捕食者”程序的 SIPS 模型 |
4.1 引言 |
4.2 模型建立 |
4.3 模型分析 |
4.3.1 平衡点 |
4.3.2 局部稳定性分析 |
4.3.3 全局稳定性分析 |
4.4 数值实例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带移动介质的 SIR 模型 |
5.1 引言 |
5.2 模型建立 |
5.2.1 符号说明 |
5.2.2 模型假设 |
5.2.3 模型 |
5.3 模型分析 |
5.3.1 平衡点 |
5.3.2 局部稳定性分析 |
5.3.3 全局稳定性分析 |
5.4 数值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6 一个时滞 SIR 模型的脉冲控制 |
6.1 引言 |
6.2 模型建立 |
6.3 模型分析 |
6.3.1 预备知识 |
6.3.2 无毒周期解 |
6.3.3 持久性 |
6.4 数值实例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交流情况 |
(5)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社会发展的要求 |
二、学生发展的要求 |
三、学科课程自身发展的要求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意义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小学实验教学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物理实验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价值 |
三、教学策略 |
四、教学模式 |
第二节 化学实验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价值 |
三、教学策略 |
四、教学模式 |
第三节 生物实验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价值 |
三、教学策略 |
四、教学模式 |
第四节 数学实验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价值 |
三、教学策略 |
四、教学模式 |
第五节 中小学实验教学对比及其特征启示 |
第三章 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理论基础与价值分析 |
第一节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开发理论 |
一、泰勒的目标模式 |
二、斯滕豪斯过程模式 |
三、劳顿的情境模式 |
四、施瓦布的实践模式 |
五、小结 |
第三节 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基础理论 |
一、探究性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 |
三、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
四、CTCL: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范式 |
五、小结 |
第四节 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价值阐述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实验课程IP-COS设计开发模式 |
第一节 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本质 |
一、信息能力溯源 |
二、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核心——信息处理能力 |
三、信息处理能力要素分析 |
第二节 合作性在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
一、合作性在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
二、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合作性基本要素 |
第三节 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操作性”分析 |
第四节 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科学性分析 |
第五章 IP-COS开发模式下的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目标定位与内容选取 |
第一节 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课程目标定位 |
一、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目标解析 |
二、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目标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IP-COS开发模式下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内容 |
一、影响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内容设定的因素 |
二、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内容特点 |
三、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知识结构 |
四、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内容选取的原则 |
第六章 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教学实验 |
第一节IP-COS开发模式下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设计与实施 |
一、教学实验设计 |
二、研究工具设计 |
三、教学实验实施 |
四、前测问卷分析 |
五、教与学的过程 |
第二节 信息技术学生实验效果分析 |
一、前后测问卷对比统计分析 |
二、访谈统计及分析 |
第三节 信息技术学生实验结论 |
一、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具有独特价值 |
二、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开发向度 |
三、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
第七章 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案例开发 |
第一节 《巡线机器人开发与实现》教学案例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过程 |
第二节 《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教学案例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过程 |
第三节 《传感与控制》教学案例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过程 |
第四节 《局域网构建》教学案例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过程 |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成果 |
三、研究不足 |
四、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单元学生实验手册 |
附录 2 《传感与控制》单元学生实验手册 |
附录 3 《巡线机器人开发与实现》单元学生实验手册 |
附录 4 《局域网构建》单元学生实验手册 |
附录 5 《识别技术——图像识别》单元学生实验手册 |
附录 6 《实验报告》 |
附录 7 《前测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教学实验研究——以初中《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概述 |
二、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教学实验 |
(一)教学实验设计 |
(二)研究工具设计 |
1.测试问卷及访谈提纲设计 |
2.教学资源设计 |
(三)实验课程教学实验实施 |
(四)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
1.前测结果分析 |
2.前后测对比分析 |
三、研究结论 |
(一)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具有独特价值 |
(二)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开发向度 |
(三)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
(8)病毒传播过程的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基础知识 |
2.1 计算机病毒简介 |
2.1.1 计算机病毒发展历程 |
2.1.2 感染病毒的常见症状及病毒的传播途径 |
2.1.3 杀毒软件的功能和作用 |
2.2 几类经典的传染病模型简介 |
2.2.1 SIS模型 |
2.2.2 SIR模型 |
2.3 数据建模简介 |
2.3.1 神经网络建模 |
2.3.2 局部加权线性回归方法简介 |
2.4 平衡点的稳定性 |
2.5 本章小结 |
3 考虑网络拓扑结构变化的SIRS模型的建立与稳定性分析 |
3.1 本章简介 |
3.2 经典SIRS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2.1 经典SIRS模型建立 |
3.2.2 经典SIRS模型分析 |
3.3 改进SIRS模型建立与分析 |
3.3.1 改进SIRS模型的建立 |
3.3.2 改进SIRS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3.4 数值模拟与仿真实验 |
3.4.1 改进SIRS模型无病平衡点仿真 |
3.4.2 SIRS地方病平衡点仿真 |
3.4.3 无病平衡点及地方病平衡点MATLAB数值模拟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4 猩红热传播过程的建模研究 |
4.1 本章简介 |
4.2 猩红热数据的获取 |
4.3 建模方法简介 |
4.3.1 机理建模简介 |
4.4 猩红热传播机理建模 |
4.5 数据建模 |
4.5.1 神经网络建模 |
4.5.2 局部加权线性回归建模 |
4.6 预测仿真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期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1.1 计算机安全 |
1.2 计算机病毒 |
2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
3 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存在的问题 |
3.1 自然因素 |
3.2 软件漏洞 |
3.3 黑客的攻击和威胁 |
3.4 计算机病毒 |
4 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
4.1 管理层次防范措施 |
4.2 技术层次防范措施 |
5 结语 |
四、常见计算机病毒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计算机病毒实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李忻洋.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2]初探计算机病毒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J]. 张磊.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26)
- [3]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的措施[J]. 杨楚妤.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07)
- [4]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研究及脉冲控制[D]. 祝清意. 重庆大学, 2014(04)
- [5]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开发研究[D]. 王秋爽.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1)
- [6]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教学实验研究——以初中《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单元为例[J]. 王秋爽,钱松岭,董玉琦.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4)
- [7]传播动力学模型回顾与展望[J]. 王玉,陈姗姗,傅新楚.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 2018(02)
- [8]病毒传播过程的建模研究[D]. 刘晓东.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9]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防护措施[J]. 张小女,王泽宇.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16)
- [10]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J]. 郑志凌.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