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农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整顿农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一、整顿农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李侃[1](2005)在《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振兴农机制造业,不仅是我国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用现代农业装备武装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农业结构调整,为我国农机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研究农机制造业发展战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以及战略管理理论,首先对农机制造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由此可以对我国农机制造业的发展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发现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农机制造业内部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得出我国农机制造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接着用SWOT矩阵匹配分析方法确定备选战略,运用QSPM定量战略计划矩阵对备选战略进行排序分析,确定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战略。最后,根据发展战略的定位与目标,提出了实施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田叶江[2](2006)在《农业机械行业销售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沃得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为例》文中指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各行业的营销体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业机械行业是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和大显身手的地方;尽管目前有关企业营销方面的专着非常多,但对于农业机械行业的详尽描述确实甚少。对于农机企业而言,探索出一条适合行业特色的营销发展之路应该是有现实意义的。该文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农机行业典型企业所采用的不同销售策略和模式,针对农业机械行业消费者的诸多特点,结合江苏沃得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具体案例,提出了农机企业要想充分开拓农村市场,赢得主动,必须加强经销商管理,注重服务营销,并提供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全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导言:提出问题;第二章是对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第三章对农机企业不同销售策略模式并结合相关企业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对典型企业江苏沃得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进行诊断,确定江苏沃得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营销策略是加强服务型营销。最后在结论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

晓琳[3](2008)在《与中国农机行业同行——从50年的《农业机械》看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文中提出 从1958年到2008年,《农业机械》杂志忠实地记录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行业发展变化的伟大历程本文从《农业机械》50年的发展变化,简要分析我国农机行业的发展脚步,以期对行业健康发展有所借鉴。第一阶段:计划经济阶段1980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农机事业的发展主要靠国家投资兴办。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机械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实行国家、集体投资,国家、集体

严鹏[4](2013)在《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文中研究指明战略性工业化是指国家为实现其意志而介入战略产业的工业发展过程。具体而言,一国为维护其生存与独立,在工业化进程中可以重点培育与国防有直接关联且具有技术引领性之产业。机械工业即属于此种战略性产业,因此,本文拟按历史时序对1900-1957年间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进行考察,以探究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成长机制。1900年,大清帝国处在风雨飘摇的危局中,机械工业却开始成长。清季之机械工业是在国家与市场的双重引导下发展的。然而,清政府对产业的引导十分低效,且随着清廷国势日衰,市场逐渐成为主导性力量。辛亥革命以后,在民族主义的刺激下,伴随着市场诱导,中国机械工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然而,北洋政府治下,国家渐趋失序,自由市场对产业而言构成了双刃剑。由于市场需求结构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机械产业的技术发展受到抑制,本应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工业沦为技术能力低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面对日本加紧侵华,国民政府在加强战备的过程中,亦强化了对机械工业这一战略产业的引导。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机械工业重新布局,国统区国营企业发展壮大,其技术导向战略提升了产业实力。同时,国民政府还通过一系列政策对产业实施干预。尤为重要的是,国民政府的订货政策有力地扶植了机械工业,维系了一批民营企业的生存。但是,战后,国民政府放弃了战时政策,再加上重新开放市场,国内幼稚产业遂暴露于进口美货的严重打击之下,机械工业受灾尤重。1949年,中共建政后,形成强势国家对产业全面渗透的态势。为了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巩固国家独立,新政权将机械工业视为战略产业,采取重点扶持的态度。苏联及东欧技术大规模向中国转移,改变了中国机械工业的技术轨道,使该产业跨越式发展。在诸多因素作用下,一个“军事-工业-大学综合体”开始在中国诞生,这意味着中国的战略性工业化,在历经曲折后,终于得以大规模展开。因此,对欲改善其所处国际地位之后发展国家而言,自由市场乃双刃剑,适度的国内市场竞争能激发企业的创造力,但过度的开放会将后发展国家幼稚的战略性产业暴露于发达国家资本的打击之下,而且市场的比较优势原则会诱导后发展国家的高端产业低端化,挫败其技术能力之提升。因此,国家嵌入产业是必要的,但这要求国家统治集团有坚强的战略意志,并以高度的使命感克服牟取小集团私利的倾向,由此形成强韧的国家能力。进一步说,不管在企业层次还是国家层次,战略都意味着对于追求短期利益的经济理性之超越,唯有此种战略意志能使后发展国家追赶先进,而这种战略意志之不易获取及保持,可以解释为何数百年来能改善其国际地位的后发展国家屈指可数。

刘卫国[5](2010)在《双峰农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机产业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全国农机产量超过法国,世界第五大农机生产国,农机消费市场成为世界第四大农机消费市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对中央及对地方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等因素,预示我国农机消费量还将不断增长。我国农机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吸引了世界大农机企业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农机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下,我国农机产业迅速发展,当前双峰农机产业正是面临这种环境,在上述的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下,本文对双峰农机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技术环境、产业环境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双峰县本身实际出发,对双峰农机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包括产品、产业配套、政府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上述外部、内部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进而指出了双峰农机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机遇,找出了双峰农机产业发展的不足及优势,进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双峰农机产业的战略措施。对产业进行战略分析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把握发展机遇,化解农机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促使产业进一步的发展壮大。本文还从政府工作的角度对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双峰农机产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双峰农机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陈旭[6](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影响因素与趋势研究》文中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最终将实现乡村的“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是动力,对战略愿景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路径之一,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物质条件和重要基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加速了乡村振兴的步伐,引领农业进入现代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新格局。没有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更不会有产业兴旺,而农机需求的改变是研判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和进程的重要依据。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研判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和结构性变化对于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和产业振兴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机械化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此,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农机需求作为研究标的,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以及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生产要素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回归分析、Logit模型、组合预测模型及动态仿真模型对吉林省农机需求影响因素及趋势进行综合研究,以期为吉林省农机装备产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的关系。运用系统理论,参考战略管理“HCD”模型的核心理念,设计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系统的“ISRS”模型,从智能子系统(I)、服务子系统(S)、配套子系统(R)、生存子系统(S)四个方面对照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目标,分析二者的联动机理。认为,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基本保证、农机需求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动力。(2)我国农机需求影响因素。基于2004-2018年统计数据,从宏观层面以农机总动力为因变量,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价格、农机作业服务价格、农户收入、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自变量,分别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及线性回归分析法,探究我国农机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机需求主要作用因素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农业劳动力数量(0.471)、农户收入(0.462)、农机购置补贴(0.025)、农机价格(-0.004),两模型结果相互吻合,说明全国农机装备需求受以上四个因素的影响较大。(3)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根据田野调查的微观数据,借鉴前文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从不同生产环节(耕地环节、播种环节、收获环节)、不同类型农户(以农为主农户、以农为辅农户)两个层面,利用二元Logit模型,对农户农机需求水平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从生产环节来看,耕地环节农机需求受到农机拥有量(-1.1462)、农机购置补贴(0.8623)、道路情况(0.7371)、年龄(-0.7323)、地貌特征(0.4218)、性别(-0.235)、农户人均收入(0.0127)、农业劳动力(0.0061)的影响;播种环节农机需求受到农机拥有量(-0.3417)、农业劳动力(0.0176)、农户人居收入(0.0123)、年龄(-0.1355)、地貌特征(0.7321)的影响;收获环节农机需求受到农机拥有量(-0.5264)、道路情况(0.5758)和地貌特征(0.7326)的影响。从农户类型分析,以农为主农户农机需求受劳动力数量、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拥有量、年龄、受教育程度、道路情况、地形特征影响,结果分别是0.1364、0.2564、-0.6314、-1.2645、0.1453、0.3672、-0.9471;以农为辅农户农机需求受农机购置补贴、年龄、地形特征的影响,结果分别是0.2315、-0.1465、-1.0421。作者认为农机拥有量、农机购置补贴、地形特征、道路情况是影响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的关键因素,以上指标分别代表吉林省农机基础、自然禀赋、政府行为及基础设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政府行为和基础设施将不断优化,未来农机需求将有所调整和改善。(4)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需求的影响因素。本文根据农机具原值将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分为农机户、I类农机服务组织、II类农机服务组织,并以此构建服务组织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模型,基于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类服务组织在农机需求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中影响农机户农机需求的因素包括耕地块数、耕地转入情况、劳动力数量、农机购置补贴、性别、健康状态、兼职情况以及耕地地貌,结果分别为-0.2543、2.3533、-1.7543、0.8473、0.5433、1.3523、0.0632、-0.2364;I类农机服务组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最大块耕地面积、农业收入比例、劳动力数量、农机经营性收入比例、当地劳动力价格、农机购置补贴、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系数分别为0.2846、1.3743、-1.3542、1.1263、0.6423、0.4324、-0.0357、0.5724、1.4164;II类农机服务组织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最大块耕地面积、农业收入比例、农机现值、当地劳动力价格、农机购置补贴、年龄、性别、健康状态、耕地地貌,系数分别为0.2746、1.4235、0.7385、-0.3635、0.3432、-0.0264、0.5913、1.4935、-0.1925。结果表明,农业收入比例、劳动力数量、农机购置补贴、健康状态对三类农机服务组织影响较大,可见除政府行为外,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对市场化要求更高。而随着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规模扩大,自然禀赋的限制日益减少,这一趋势与未来乡村振兴战略土地集约化、农业产业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具有一致性,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具有良好的辐射性。(5)吉林省农机需求趋势预测。基于吉林省2004-2018年农机装备使用情况构建吉林省农机需求水平指标体系,利用组合预测模型,对2019-2023年的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服务水平进行趋势预测。进一步依据《吉林省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指标中农业劳动生产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两项指标的目标值添加政策实施水平变量,分别按照1%、3%、5%的增长率构建吉林省农机需求政策效应动态仿真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控制劳动生产率按照每年1%,3%,5%的增长,农机总动力的年均增长分别为4.7%、7.5%、12.7%,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年均增长为4.9%、5.9%以及7%,机耕水平的年均增长为0.9%、1.1%、1.3%。利用动态仿真模型控制粮食综合生产率按照每年1%,3%,5%的增长,农机总动力的年均增长分别为4.8%、7.6%、9.3%,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为1.36%、3.14%以及6.23%,机耕水平的年均增长为0.93%、1.09%、1.28%。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吉林省农机需求发展是有极强的推动作用,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吉林省农机需求水平。(6)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的借鉴。对日本和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借鉴日美地少人多、地广人稀的两种农业模式,针对我国及吉林省农业地貌复杂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建议: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重视科研创新体系。综上,基于前文从宏观层面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研究,微观层面影响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需求的因素研究,研判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的发展趋势,同时借鉴日美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作者针对吉林省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提出应加大力度培养新农人、着力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村生产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推进农村生产性基础建设,保障农机化生产外部环境;强化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稳定农机装备市场平衡;加快农业机械科技创新,推进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等政策建议。

伍俊晖[7](2009)在《湖南省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湖南省工业发展的定位是要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为主线,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推动力,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为主要手段,加速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湖南农业机械制造业是湖南的优势传统产业,在湖南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对湖南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回顾,并描述了发展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发展主要问题的原因。从借鉴相关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入手,给出了对湖南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的启示。在分析了湖南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湖南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对策,就如何促进湖南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

孙彤,汪波[8](2008)在《农机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为中国的农机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多数农机企业营销风险管理水平较低,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影响农机企业营销风险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建立农机企业营销风险预警体系,并通过对我国31家农机企业的实证分析,提出农机企业营销管理的应对策略,为企业提高营销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建议。

白晓容[9](2011)在《巴彦淖尔市农牧业机械产业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结合巴彦淖尔市农机产业发展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农机产业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王艳红[10](2010)在《与中国农机行业同行——从50年的《农业机械》看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58年到2008年,《农业机械》杂志忠实地记录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行业发展变化的伟大历程,本文从《农业机械》50年的发展变化,简要分析我国农机行业的发展脚步,以期对行业健康发展有所借鉴。

二、整顿农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整顿农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农机制造业的内涵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机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 战略管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部环境分析与评价
    3.1 宏观环境分析
    3.2 国外农机制造业现状与趋势
    3.3 外部环境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部环境分析与评价
    4.1 我国农机制造业现状
    4.2 农机市场分析
    4.3 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4.4 内部环境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战略选择
    5.1 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
    5.2 备选战略的建立
    5.3 农机制造业发展战略选择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施战略的基本对策与建议
    6.1 调整产品和技术结构,面向两个市场
    6.2 加速行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整体实力
    6.3 企业苦练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
    6.4 逐步完善外部环境,实现农机制造业健康、快速发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7.1 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农业机械行业销售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沃得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环境及特点
    2.1 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及市场的现状
    2.2 农业机械产业特征及政策环境分析
    2.3 农机行业经济运行概况及其经济环境
    2.4 农机市场秩序与产业结构分析
    2.5 当前我国农村对农机需求的特点
第三章 农机行业典型销售模式比较及营销策略组合研究
    3.1 代理制销售策略
    3.2 买断制销售策略
    3.3 直营式销售策略
    3.4 经销制销售策略
    3.5 助销制销售策略
    3.6 农机行业销售策略的比较及营销策略研究
第四章 案例——江苏沃得农业机械有限公司销售策略分析
    4.1 江苏沃得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介绍
    4.2 公司经营分析
    4.3 竞争态势诊断及内外状况SWOT分析
    4.4 主要营销策略分析
第五章 构建农机企业营销策略的对策建议
    5.1 强化营销管理,提升农机企业市场竞争力
    5.2 立足口碑营销、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5.3 注重农机消费特点,建立合适营销策略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4)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战略性工业化
    一、工业化的政治经济学
        (一) 何谓“战略性工业化”?
        (二) 经济思想史上的分歧
        (三) 产业选择及时空范围说明
    二、对学术前史之梳理
        (一) 中国大陆地区研究综述
        (二)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研究述评
    三、框架设计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启动与受挫(1900-1927)
    第一节 清末国家与市场对机械工业的双重引导
        一、清廷对战略工业之培育
        二、市场对机械工业之诱导
        三、国家与市场的协同作用
        四、参照系:明治日本的机械工业
    第二节 民初国家失序下机械工业的自发演化
        一、市场支配下机械工业的发展与危机
        二、国家保护缺失下的企业自救
    小结
第二章 民族危机与战略性工业化重启(1927-1937)
    第一节 市场对机械工业发展的抑制
        一、产业技术的低端化:以农机工业为例
        二、战前机械工业的劳动密集化趋势
        三、企业制造高端技术产品的成败
    第二节 战备压力下国家对机械工业的引导
        一、南京国民政府应对日本蚕食之战略
        二、南京国民政府推动机械工业发展之举措
        三、战前东亚工业化道路之竞争
    小结
第三章 战争刺激下战略性工业化的加速(1937-1945)
    第一节 战争对机械工业地理格局的重塑
        一、国家主导东部机械工厂内迁
        二、国统区民营机械企业的发展
        三、敌占区机械工业之演化
    第二节 战时国营机械企业的壮大
        一、后方国营机械企业的发展概况
        二、资源委员会领军企业承担国家战略
        三、高端部门:航空发动机工业之萌芽
        四、普通部门:国家资本介入农机工业
    第三节 战时政策下国家对产业之嵌入
        一、选派机械技术人才出国实习
        二、编订检验规范培育机床工业
        三、依靠订货政策维持产业发展
    小结
第四章 政权交替时期战略性工业化之顿挫(1945-1949)
    第一节 战后中国机械工业的重组
        一、开放性自由市场之重启
        二、机械工业地理格局之再塑造
    第二节 国家在机械工业中扩张的多重面相
        一、国家资本之膨胀与国企技术弱化
        二、国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家之吸纳
        三、非国营企业对国家权力之认同
    第三节 自由市场重启后机械工业的衰颓
        一、政策转向与机械工业的行业危机
        二、国家再嵌入产业之失败
    小结
第五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强势展开(1949-1957)
    第一节 强势国家嵌入机械工业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之确立
        二、机械工业管理体制的建立
        三、国家权力对机械工业全面渗透
    第二节 机械工业技术演化路径之变更
        一、对苏联与东欧技术的大规模引进
        二、社会主义研发模式之构建
    第三节 军-工-学综合体之形成
        一、军-工-学关系之协同演化
        二、中国大陆机械工业发展之绩效
    小结
结论 战略性产业演化的历史逻辑
    一、影响战略性产业演化的相关因素
    二、市场对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抑制作用
    三、战略意志对后发展国家的重要性
    余论:战略性工业化的普遍性
参考文献
致谢

(5)双峰农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相关研究
        2.1.1 世界发达国家农业机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
        2.1.2 国外农机的发展趋势
        2.2 国内研究
第二章 我国农机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1 我国农机产业现状分析
        1.1 我国农机产业发展的概况
        1.1.1 我国农机产业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1.1.2 我国农机产业中民营企业所占比重继续加大
        1.1.3 我国农机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
        1.2 我国农机产业存在的问题
        1.2.1 我国农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形式同质化
        1.2.2 我国农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上有更大的差距
        1.2.3 我国农机产业面临来自外资企业的严峻的挑战
    2 我国农机产业前景分析
        2.1 我国农机产业发展机遇
        2.1.1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给农机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2.1.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机遇
        2.2 我国农机产业发展趋势
第三章 双峰农机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考察
    1 双峰农机产业发展概况
        1.1 双峰县基本情况
        1.2 双峰农机产业发展概况
    2 双峰农机产业的现状
        2.1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2.2 双峰农机产品品种较齐
        2.3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2.4 企业融资渠道呈多元化
        2.5 农机开发技术水平低,相关政策落后
        2.6 零部件企业投入不足
    3 双峰农机产业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积极组建农机产业集团,引导农机企业规模经营
        3.2 企业积极"走出去",开眼界,拓市场
        3.3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改善农机产品结构
        3.4 成功举办农机会展,提升双峰农机知名度
        3.5 培植农机出口新亮点,壮大进出口自营主体
第四章 双峰农机产业竞争分析
    1 潜在进入者威胁
    2 替代品的威胁
    3 购买者的谈判压力
    4 供应商的谈判压力
    5 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
第五章 双峰农机产业优势与劣势分析
    1 双峰农机产业优势
        1.1 基础优势明显
        1.2 市场及营销优势明显
        1.3 劳动力成本低、经营良好
        1.4 纳入省重点扶植产业集群给予扶持
        1.5 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不断注入
    2 双峰农机产业所存在的劣势
        2.1 龙头企业不大,带动能力较弱
        2.2 企业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
        2.3 技术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强
        2.4 知名品牌较少,售后服务不够
        2.5 追求短期利益,相互压价严重
        2.6 与国内和国际知名农机企业差距很大
        2.7 劳动力资源紧张
        2.8 农机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
第六章 双峰农机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1 整体规划农机产业集群,完善农机产业工业园
        1.1 做好园区总体规划
        1.2 明确农机工业园区产业功能定位
        1.3 构建农机工业园网络体系
        1.4 加强行业整合,规范行业标准,组建行业协会
        1.5 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
    2 品牌发展战略
    3 技术研发战略
    4 人力资源战略
        4.1 积极培育人才,强化自主创新
        4.2 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
    5 营销渠道战略
        5.1 建立健全农机流通法律法规体系
        5.2 积极采用现代流通方式与手段,促进现代农机流通业发展
        5.3 提升企业售后服务能力,完善农机销售服务体系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影响因素与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户
        2.1.2 农机服务组织
        2.1.3 农机户
        2.1.4 农机需求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生产要素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2.2.4 规模经济理论
        2.2.5 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的关系研究
    3.1 乡村振兴与农机需求的逻辑关系分析
        3.1.1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
        3.1.2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基本保证
        3.1.3 农机需求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动力
    3.2 乡村振兴与农机需求的系统分析
        3.2.1 乡村振兴的系统分析
        3.2.2 农机需求的系统分析
        3.2.3 乡村振兴与农机需求的系统耦合
    3.3 乡村振兴与农机需求的联动机制
        3.3.1 HCD模型原理
        3.3.2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系统“ISRS”模型
        3.3.3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的联动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农机需求状况的宏观视角分析
    4.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脉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脉络
        4.1.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4.1.3 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4.2 农机需求主导影响因素的确定
        4.2.1 灰色关联分析法介绍
        4.2.2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4.2.3 数据描述性分析及预处理
        4.2.4 农机需求影响因素关联度排名
    4.3 我国农机需求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4.3.1 计量模型构建
        4.3.2 数据检验
        4.3.3 回归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5.1 吉林省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5.2 吉林省农户农机使用现状及需求特征
        5.2.1 吉林省农户农机使用现状
        5.2.2 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特征
    5.3 农户农机需求分析
        5.3.1 样本描述
        5.3.2 农户农机需求描述性统计
    5.4 农业生产环节对农机需求的影响
        5.4.1 研究假设
        5.4.2 模型构建
        5.4.3 回归结果分析
    5.5 农户农机需求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的农机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6.1 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发展现状
    6.2 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农机需求特征
    6.3 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数据样本描述
        6.3.2 模型构建
        6.3.3 计量方法介绍
        6.3.4 回归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趋势的预测研究
    7.1 吉林省农机需求预测指标体系构建
        7.1.1 农机需求水平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7.1.2 农机需求水平指标体系设计
    7.2 吉林省农机需求预测模型构建
        7.2.1 组合预测原理
        7.2.2 组合预测确定最优权重
        7.2.3 单一预测模型介绍
    7.3 吉林省农机需求水平预测
        7.3.1 农业机械装备需求体量预测
        7.3.2 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预测
        7.3.3 农业机械化服务的专业化程度预测
    7.4 吉林省农机需求政策效应动态仿真模拟
        7.4.1 吉林省农机需求动态仿真模型构建
        7.4.2 农机需求政策效应动态仿真模型的参数评估
        7.4.3 吉林省农机需求政策效应动态仿真分析的情景分析
    7.5 吉林省农机需求趋势分析
    7.6 小结
第8章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及启示
    8.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经验
        8.1.1 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
        8.1.2 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
    8.2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经验的启示
        8.2.1 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8.2.2 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加大力度培养新农人,着力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9.2.2 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村生产方式转变
        9.2.3 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
        9.2.4 推进农村生产性基础建设,保障农机化生产外部环境
        9.2.5 强化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稳定农机装备市场平衡
        9.2.6 加快农机科技创新,推进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农机化发展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导师简介
致谢

(7)湖南省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5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湖南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1 改革开放以前湖南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2 改革开放以后湖南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三章 湖南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 湖南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的特点
        1.1 农业机械产品种类较多
        1.2 农业机械产业基础较好
        1.3 农业机械生产企业众多
        1.4 部分产品竞争优势较强
        1.5 农业机械市场需求旺盛
    2 湖南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发展规模小
        2.2 产品技术含量低
        2.3 研发创新能力弱
        2.4 市场竞争秩序差
    3 湖南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3.2 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3.3 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3.4 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3.5 市场流通体制不畅
第四章 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相关经验及其启示
    1 美国的相关经验及其启示
    2 日本的相关经验及其启示
第五章 促进湖南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1 基本思路
    2 主要对策
        2.1 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2.1.1 推进产业平台建设
        2.1.2 培育农机企业巨人
        2.2 增加技术研发投入
        2.2.1 增加政府补贴
        2.2.2 增加投入比重
        2.2.3 争取银行贷款
        2.3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2.3.1 实施农机人才培育工程
        2.3.2 构建农业机械教育体系
        2.3.3 构筑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2.4 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2.4.1 发挥行业协会职能
        2.4.2 规范农机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9)巴彦淖尔市农牧业机械产业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巴彦淖尔市农机产业发展现状及进程
2 农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机经营结构不够合理
    2.2 农机生产能力不足, 科技含量较低
    2.3 宏观调控管理不力, 农机企业管理方式落后
    2.4 农机企业生产资金短缺
    2.5 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
    2.6 农机市场化建设水平不高
3 促进农机产业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3.1 具体思路
    3.2 具体措施
        3.2.1 加强领导,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3.2.2 加强监督管理, 强化优质服务。
        3.2.3 加强自身建设,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3.2.4 开拓创新, 转变方式, 促进农机产业升级。
        3.2.5 加快农机流通市场建设, 建立健全农机
        3.2.6 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

四、整顿农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D]. 李侃.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2]农业机械行业销售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沃得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为例[D]. 田叶江. 东南大学, 2006(04)
  • [3]与中国农机行业同行——从50年的《农业机械》看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J]. 晓琳. 农业机械, 2008(18)
  • [4]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D]. 严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5]双峰农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刘卫国.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3)
  • [6]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影响因素与趋势研究[D]. 陈旭. 吉林大学, 2020(03)
  • [7]湖南省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问题研究[D]. 伍俊晖.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
  • [8]农机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研究[J]. 孙彤,汪波. 中国农机化, 2008(03)
  • [9]巴彦淖尔市农牧业机械产业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 白晓容.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11(04)
  • [10]与中国农机行业同行——从50年的《农业机械》看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A]. 王艳红. 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十二五”低碳农业装备技术创新研究分会场论文集, 2010

标签:;  ;  ;  ;  ;  

整顿农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