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新药嘧啶(He-520)研究

抗肿瘤新药嘧啶(He-520)研究

一、抗肿瘤新药嘧啶苯芥(合-520)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燕[1](2005)在《祛毒化瘀法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涉及髓系,表现为持续性进行性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分类中有不同分化阶段的粒细胞,但以中幼粒细胞以下偏成熟的为主;脾脏肿大;90%以上患者骨髓细胞中有特征性的费城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中位生存期为3—4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因此,如何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提高其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是近年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研究的重点。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在其发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因素如放射因素、化学因素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已经得到了公认,很多人认为吸烟、饮酒也可以增加患白血病的危险性,病毒以及遗传因素也可能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致病因素,但也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可能性。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生的基本机制是骨髓细胞中有特征性的费城染色体(ph′)。该费城染色体是第9号与第22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相互易位后形成的一个小于正常22号的染色体。经技术证明第9号染色体长臂3区4带与第22号1区1带相互易位构成t(9;22)(q34;q11)。90%以上CML患者骨髓细胞中期分裂细胞中有此特征性染色体核型异常。约5%患者为变异型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则是BCR/ABL基因重排。近年来观点表明,BCR/ABL基因本身是一种抗程序死亡基因,它能结合或激活细胞内多种信号相关分子,致使CML不及时死亡,各系列不同分化阶段细胞大量蓄积于造血组织与血液中。另一种认为CML干细胞粘附功能缺陷,致使干细胞过早的脱逸骨髓间质层而发生增生与分化不协调,并使不成熟细胞易于穿过骨髓血脑屏障而流入血液循环。此融合基因转录的mRNA翻译成一分子量为210Kda的蛋白,称为P210,亦有人认为此蛋白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起重要作用。这种蛋白具有明显增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该酶在介导细胞间信号传递以及干扰正常造血细胞增生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210蛋白具有抑制髓系细胞凋亡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BCR/ABL—P210的表达改变了细胞的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肌动蛋白的结合能力,从而干扰了正常的信号传导途径,使细胞失去了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性,结果影响了细胞的增殖、粘连、分化和凋亡,最终产生了恶变。因此,寻找能够消除或者是能够降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融合基因表达的药物,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一直以来主要是以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液学异常为主。目前临床最常选用的是羟基脲,其次是干扰素(INF)。干扰素治疗CML始于80年代,疗效肯定,但小剂量应用,中断用药对完全或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和生存期均不利,如剂量大,则费用昂贵,且20%病人会因副反应大而不能耐受。随着对CML的发病机

孙燕[2](2004)在《肿瘤药物治疗百年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

马维勇[3](1996)在《药物化学家──张椿年研究员》文中研究指明药物化学家──张椿年研究员马维勇(上海200437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张椿年,研究员,1932年2月生,195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物化学专业。原任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现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兼任中国药学会理事、...

张椿年,郑春雷,叶义芳[4](1980)在《嘧啶苯芥2-14C 的合成》文中指出 嘧啶苯芥(合520),化学名5-{对-[双-(β-氯乙基)氨基]苯氧基}尿嘧啶,是我院与有关单位协作创制成功的抗肿瘤新药。临床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乳腺癌、鼻咽癌和睾丸肿瘤等多种癌症。作者等合成了嘧啶苯芥2-14C(Ⅰ),供研究该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动力学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资料。嘧啶苯芥2-14C 的合成,基本采用作者原报道的方法进行,但作了部分改进。对乙酰

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血液组[5](1977)在《嘧啶苯芥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初步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 嘧啶苯芥(合520)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及制药厂自行设计研制成功的新抗肿瘤药物。为尿嘧啶的苯氧基氮芥衍生物。化学名为5—{对[对—(氯乙基)氨基]苯氧基}尿嘧啶。分子式为C14H15Cl2N3O3。化学结构式为:

上海第十二制药厂嘧啶苯芥临床药理科研协作组[6](1976)在《抗肿瘤新药嘧啶苯芥(合-520)的研究》文中指出 一、概况嘧啶苯芥是我国工人阶级、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社会主义大协作,创制的抗肿瘤新药。为研究寻找疗效高、毒性低的新的抗肿瘤药物,曾经设计并合成了取代的嘧啶类化合物。

二、抗肿瘤新药嘧啶苯芥(合-520)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肿瘤新药嘧啶苯芥(合-520)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祛毒化瘀法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现代医学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
    第一节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 病因
        2 发病机制
    第二节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措施
        1 羟基脲(Hu)和马利兰(Bu)
        2 高山尖杉酯碱(HHT)
        3 干扰素(INF)
        4 阿糖胞苷(Ara—c)
        5 二溴甘露醇
        6 嘧啶苯芥(合—520)
        7 二溴卫茅醇
        8 6—巯基嘌呤(乐疾宁)
        9 6—巯代鸟嘌呤(6—TG)
        10 信号转导抑制剂STI-571
        11 联合化疗
        12 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三节 BCR/ABL融合基因(蛋白)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关系
    第四节 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五节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
    第六节 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
第二章 祖国医学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
    第一节 病名
    第二节 病因病机
    第三节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中医临床治疗
    第四节 中医药治疗慢粒的实验研究
第三章 祛毒化瘀法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毒的含义
    第二节 毒的来源
    第三节 毒的性质与慢粒的关系
    第四节 毒的特点与慢粒
    第五节:从毒论治慢粒的病理基础
    第六节 从毒论治的药理基础
    第七节 活血化瘀论治慢粒的理论依据
    第八节 毒瘀相关性
    第九节 “以毒攻毒”与活血化瘀
第四章 临床研究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第五章 祛毒化瘀法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一 MTT法检测中药复方对K562细胞系的抑制作用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材料
        三 实验方法
        四 实验结果
        五 讨论
        六 结论
    第二节 实验二 TUNEL法检测祛毒化瘀中药复方诱导K562细胞凋亡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材料
        三 实验方法
        四 实验结果
        五 讨论
        六 结论
    第三节 实验三 中药复方对BCR/ABL融合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材料
        三 实验方法
        四 实验结果
        五 讨论
        六 结论
结语
致谢

(2)肿瘤药物治疗百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肿瘤的内科治疗
二、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三、我国抗肿瘤药物研究的发展
四、内科治疗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五、展望
    1.循证医学:
    2.个体化:
    3. 标准化:

四、抗肿瘤新药嘧啶苯芥(合-520)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祛毒化瘀法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李海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06)
  • [2]肿瘤药物治疗百年回顾与展望[J]. 孙燕. 中华肿瘤杂志, 2004(11)
  • [3]药物化学家──张椿年研究员[J]. 马维勇. 中国药学杂志, 1996(01)
  • [4]嘧啶苯芥2-14C 的合成[J]. 张椿年,郑春雷,叶义芳. 医药工业, 1980(02)
  • [5]嘧啶苯芥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初步临床观察[J]. 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血液组. 天津医药, 1977(11)
  • [6]抗肿瘤新药嘧啶苯芥(合-520)的研究[J]. 上海第十二制药厂嘧啶苯芥临床药理科研协作组. 医药工业, 1976(01)

标签:;  ;  ;  ;  ;  

抗肿瘤新药嘧啶(He-520)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