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菜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蔺树栋[1](2021)在《膜下滴灌农田水盐肥分布特征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文中提出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水资源匮乏,盐碱地分布广泛,导致农田水肥利用效率低。本论文运用地统计方法、灰色关联度模型、通径分析法以及灰色GM(1,1)模型等方法,对新疆膜下滴灌棉田水盐肥对棉花生长开展研究,为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制度提供指导,也为棉花生产过程中应对气候变化、有效规避气候风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取得如下主要结论:(1)包头湖灌区土壤颗粒组成粉粒变异为弱变异程度,粘粒、砂粒变异为中等偏弱变异程度,Cv值显示砂粒>粘粒>粉粒。土层深度为0-20 cm和20-40 cm处土壤容重线性模型空间相关程度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其他模型表现为强空间相关性;土层深度为40-60 cm处指数模型空间相关程度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其他模型表现为强空间相关性。土壤含水量、含盐量以及养分含量空间相关程度都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2)在保障出苗基础上,土壤含水量对棉花产量起主要作用,与产量关联度较大月份多集中在5-8月份,土壤含盐量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月份多集中在8月和9月份,但不同年份水盐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另外,7月土壤含氮量和8月土壤含磷量对棉花产量的正直接作用最大,5月、8月土壤含盐量对棉花产量的负直接作用最大。(3)运用Logistic生长模型分析了棉花相对株高(RH)、相对叶面积指数(RLAI)、相对干物质积累量(RD)随有效积温(PGDD)的变化特征,当有效积温分别为793℃左右、1150℃左右、1300℃左右时,棉花RH增长速率、RLAI增长速率、RD增长速率分别达到最大值。在棉花生长前期(PGDD小于900℃左右),RH和RLAI的变化率大于RD的变化率;生长后期(PGDD大于900℃左右)RD的变化率大于RH和RLAI的变化率。(4)建立了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膜下滴灌水肥耦合与棉花产量模型。当耗水量在472.52-754.61 mm之间,灌水量在343.58-675.61 mm之间,施肥量在108.82-700.16 kg/ha之间时,棉花理论产量可达到5189.90 kg/ha至7839.60 kg/ha。不同棉区气象因子中平均气压(AAP)、平均最高气温(MAXT)、日照时数(SD)、平均气温(AT)和平均相对湿度(ARH)与棉花产量的关联度较大,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较大,而降雨量(RF)和平均最低气温(MINT)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较小。按月度分析结果显示4、5、10月份AAP与棉花产量的关联度较高;MAXT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4、5、9、10月份;SD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4、7、9、10月份;AT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4、5、6、7月份;ARH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5月、6月、7月和10月;而RF、MINT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6、7、8月份。
王冰[2](2021)在《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文中提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源与汇,在区域和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森林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森林土壤碳循环,尤其是森林土壤碳库源/汇功能转换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对估算区域碳收支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经营措施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为精准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寒温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变化趋势及其潜力,本研究以大兴安岭林区为研究区,以兴安落叶松林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有机碳组分研究为基础,从有机碳组分的保护机制出发,探讨土壤总有机碳、不同保护机制组分有机碳和植硅体碳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其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系统探讨不同环境条件下各组分有机碳的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深入揭示不同组分有机碳的稳定与累积机制,评估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的碳汇潜力,为大兴安岭林区及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精确、定量评估大兴安岭林区及寒温带森林土壤碳库提供方法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兴安岭林区表层土壤(0-20cm)的化学指标呈现一定的空间特征。p H值较稳定,气候、植被、土壤等结构性因素对铵态氮(NH4+-N)、速效钾(AK)和有效磷(AP)的空间变异影响较大,而总磷(TP)、有机磷(OP)同时受到结构性因素和人类活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各化学指标含量总体沿东北-西南走向呈现一定东西对称分布特征,总磷和有机磷随纬度降低先增后减,其它各指标呈斑块状分布。兴安落叶松林的土壤理化指标呈现一定剖面特征。随土层深度增加,铵态氮、速效钾、有机磷等养分指标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p H、容重和除CaO外的各金属氧化物含量呈增加趋势,且表层含量与其它土层间差异显着。不同林龄、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随着林龄增加,土壤含水量、容重、速效钾表现出“V”字型变化趋势,而有机磷呈现倒“V”字型趋势,p H随林龄增加而增加;铵态氮和有效磷随林龄增加而减少。(2)大兴安岭林区土壤表层(0-20cm)总有机碳含量均值为48.60 g/kg,高值主要分布在林区中部。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均值为53.35 g/kg,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幂函数方式下降,表聚性特征明显,表层(0-10cm)土壤总有机碳平均贡献率为71.83%。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铵态氮、速效钾、总磷、有机磷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 H和除CaO外其它金属氧化物含量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在兴安落叶松林生长过程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先减后增的“V”字型变化特征,不同林龄阶段的含量大小依次为幼龄林(64.49 g/kg)>成过熟林(55.34 g/kg)>中龄林(53.22 g/kg)>近熟林(46.81 g/kg);不同林龄阶段,各土壤理化指标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存在差异。兴安落叶松林各林型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64.14 g/kg)>杜鹃-兴安落叶松林(63.48 g/kg)>草类-兴安落叶松林(39.99 g/kg);在0-10cm土层,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显着小于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和杜鹃-兴安落叶松林,随土层深度增加,各林型间差异减小;林型不同,其土壤总有机碳的主导因子不同。(3)大兴安岭林区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组分含量大小依次为:非保护有机碳(uPOM,21.51 g/kg)>化学保护有机碳(CPOM,10.00 g/kg)>物理保护有机碳(pPOM,2.9 g/kg)>物理化学保护有机碳(pcPOM,2.72 g/kg)。4种组分均表现为高度空间自相关性,沿东北-西南方向(大兴安岭山脉走向)发生变化。兴安落叶松林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的含量大小依次为:uPOM(36.91 g/kg)>CPOM(6.90 g/kg)>pPOM(2.78g/kg)>pcPOM(1.09 g/kg);除pcPOM外,其它各组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且表聚特征明显。林龄、林型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具有一定影响。随着林木生长,uPOM先减后增,pPOM和CPOM先增后降又增,pcPOM的变化趋势先增后减。uPOM在各林型中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52.72 g/kg)>杜鹃-兴安落叶松林(35.33 g/kg)>草类-兴安落叶松林(28.61 g/kg);pPOM和CPOM在各林型中的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pcPOM在各林型中的大小依次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各有机碳组分不仅与总有机碳存在显着正相关性,各组分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各组分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均与土壤容重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养分和金属氧化物间也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组分间相关程度存在差异性。(4)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形态以平滑棒形居多,平均含量为16.42g/kg,土壤植硅体碳平均含量为274.09 mg/kg,约占土壤总有机碳的0.56%。土壤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含量呈现一定的经、纬度地带性特征,各含量均随纬度升高而增加,随经度升高先增后降,基本沿山脊呈对称分布。土壤植硅体及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受到土壤化学性质和气候因素的影响。随降水量的增加,土壤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逐渐增加;随气温的降低,土壤植硅体碳含量逐渐增加。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的平均含量为19.10 g/kg,土壤植硅体碳的平均含量为588.57 mg/kg。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呈降低趋势,表聚效应明显。林型和林龄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具有一定影响,兴安落叶松林不同林龄阶段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5)大兴安岭林区表层土壤(0-20cm)总有机碳储量为99.32t/hm2,各组分(非保护、物理保护、物理化学保护、化学保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44.69、6.35、5.88、21.75 t/hm2,分别占土壤总有机碳的44.99%、6.39%、5.92%、21.90%;土壤植硅体碳储量为0.59 t/hm2,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0.6%。兴安落叶松林0-40cm土壤总有机碳储量为218.47 t/hm2,各组分(非保护、物理保护、物理化学保护、化学保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55.95、11.35、3.90、28.12 t/hm2,分别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71.38%、5.19%、1.79%、12.87%;土壤植硅体碳储量为2.13 t/hm2,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1.0%。不同林龄、不同林型间土壤有机碳组分储量存在一定差异。
李海强[3](2021)在《东北黑土区侵蚀小流域土壤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侵蚀和耕作是黑土生产力退化的主要驱动力,但是目前对侵蚀和耕作条件下黑土肥力组成因子的动态响应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尚不清楚,成为退化黑土地力提升的限制环节。本论文围绕侵蚀小流域内土壤侵蚀和耕作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及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在东北黑土区典型侵蚀小流域,选取坡面尺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玉米地、乔木林和灌木林)、不同开垦年限(未开垦林地和开垦41年、50年和65年农地)、不同垄作方式(横坡垄作和顺坡垄作)和不同侵蚀强度(无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重度侵蚀和沉积)影响下的土壤以及小流域尺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坡面尺度0-100 cm土层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以及肥力性质的空间分异特征,以确立不同因素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机制。运用地统计学和传统统计学方法,探究小流域尺度0-3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质和肥力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揭示小流域尺度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0-100 cm土壤剖面内,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坡面尺度除不同开垦年限的农地土壤含水量、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外,其它情景下土壤容重呈增加趋势,而其余所选指标以及土壤质量指数(土壤养分肥力指标值(NFI)、土壤物理环境指标值(EFI)和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值(IFI))均显着降低。在小流域尺度,0-15 cm土层土壤粘粒和粉粒含量、>0.25 mm团聚体比例和团聚体稳定性均低于15-30 cm土层,而含水量、<0.25 mm团聚体比例、土壤结构稳定性、p H和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均高于15-30 cm土层;0-15 cm土层土壤含水量、p H、有机碳、全氮、全磷、硝态氮和土壤结构稳定性的空间变异强度低于15-30 cm土层,而各粒径团聚体、有效磷、速效钾和铵态氮的空间变异强度高于15-30 cm土层。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下,在整个土壤剖面,玉米地土壤含水量、容重和<0.25 mm团聚体比例显着高于林地,而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饱和导水率和土壤结构稳定性低于林地。玉米地土壤>0.25 mm团聚体比例在0-50 cm土层显着低于林地,但在50-100 cm土层高于林地。除全磷含量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其它养分含量和储量以及土壤结构稳定性均有显着影响,玉米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和储量以及土壤结构稳定性均显着低于林地,但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和储量均高于林地。乔木林与灌木林之间的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和储量以及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差异均不显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不显着,但对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储量有显着的影响,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下团聚体比例的变化主导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变化。3.林地开垦为农地会导致0-50 cm土层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导水率分别降低5.1%、3.9%、14.2%和40.9%,其均在0-15 cm土层降低幅度最大,但50-100 cm土层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导水率会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容重对开垦年限的响应特征与孔隙度相反。林地开垦会造成整个土壤剖面团聚体稳定性的降低,且其降低幅度会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但林地开垦会增加整个土壤剖面有效磷、速效钾、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和储量。在林地开垦后50年内,0-15 cm土层土壤结构稳定性和含水量以及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会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降低,但林地开垦显着改善了15-100 cm土层土壤结构稳定性和含水量以及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状况,其效果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先增强后减弱。4.在0-50 cm土层,坡度较小的南坡和坡度较大的北坡顺坡垄作农地土壤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团聚体稳定性均高于横坡垄作农地,而容重对垄作方式的响应特征与孔隙度相反。除南坡顺坡垄作农地仅15-5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高于横坡垄作农地外,南坡和北坡的顺坡垄作农地土壤结构稳定性、含水量和饱和导水率以及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和储量在整个土壤剖面均高于横坡垄作农地。5.随着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0.25mm团聚体比例、饱和导水率和土壤结构稳定性以及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和储量均显着降低,但容重和>0.25 mm团聚体比例以及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和储量均逐渐增加。随着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加,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和储量也显着降低,且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降低主导各自储量的降低。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以及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6.在小流域尺度,0-15和15-3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吻和,但各土壤理化指标在0-15和15-30 cm土层的分布面积与其在0-15和15-30 cm土层的空间变异强度相关。农地侵蚀热区、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土壤含水量较低,而沉积区和农地弱侵蚀区土壤含水量较高;>0.25 mm团聚体比例和团聚体稳定性均在乔木林地、草地、沉积区和农地侵蚀热区较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铵态氮含量以及土壤结构稳定性在农地侵蚀热区和灌木林地较低,而在乔木林地、草地和沉积区较高。在小流域尺度,土壤侵蚀量与>0.25 mm团聚体比例和团聚体稳定性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其余所选指标之间均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表明侵蚀会直接造成小流域范围内土壤肥力的下降。7.基于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加权综合法计算土壤综合质量指数,对坡面尺度和小流域尺度土壤质量变异特征进行研究。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下,玉米地0-100 cm土层NFI和IFI值以及50-100 cm土层EFI值比林地分别高18.3%、17.5%和12.6%,但EFI值在0-50 cm土层比林地低3.6%。在不同开垦年限影响下,0-100 cm土层NFI和IFI值和0-50 cm土层EFI值均呈开垦65年农地>未开垦林地>开垦41年农地>开垦50年农地的变化趋势,而50-100 cm土层EFI值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在不同垄作方式影响下,顺坡垄作农地0-100 cm土层NFI和IFI值以及0-50 cm土层EFI值比横坡垄作农地分别高40%、64.5%和13.6%,但50-100 cm土层EFI值比横坡垄作农地低5.3%。随着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加,整个土壤剖面NFI、EFI和IFI值均显着降低。相对于无侵蚀区,土壤侵蚀可造成NFI、EFI和IFI值分别降低33.3%、26.9%和50%。在小流域范围内,0-15和15-30 cm土层NFI、EFI和IFI值均随土壤侵蚀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本研究阐明了坡面尺度不同情景对黑土物理和水力学性质和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和储量的影响,进而揭示了小流域尺度土壤物理和养分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坡面尺度和小流域尺度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农地耕作会降低0-5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状,但施肥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进而使土壤综合肥力质量得以提升。土壤质量对耕作的响应受开垦年限的影响,林地开垦后50年内,0-50 cm土层土壤质量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降低。垄作方式对坡耕地土壤质量的影响随坡耕地坡位的变化而变化。由于上坡位遭受较严重的土壤侵蚀以及自身较差的肥力状况,上坡位进行横坡垄作虽然能降低土壤侵蚀且缓解养分流失,但不能显着改善坡耕地上坡位0-5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状和提升土壤质量,而坡耕地中坡位和下坡位进行顺坡垄作有利于土壤基本性状和土壤质量的提升。在侵蚀环境下,土壤质量随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基于坡面尺度不同情景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以及小流域尺度土壤侵蚀量与土壤质量的关系分析,发现侵蚀会直接造成小流域范围内土壤肥力的下降。本研究从不同尺度(坡面和小流域)和不同情景(土地利用方式、开垦年限、垄作方式和土壤侵蚀)等多个方面阐明侵蚀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可为退化黑土地力的恢复和提升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杜雨潭[4](2021)在《亚热带典型森林类型土壤磷酸酶活性及磷分级组分构成》文中提出磷(P)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植物主要从土壤中吸取磷,但土壤中95%-99%的磷以植物难以吸收的聚合物形式存在,植物常处于缺磷胁迫状态。亚热带酸性红壤丘陵区,土壤全磷(TP)含量偏低,仅为200-300 mg/kg,加上土壤pH小于6,富含有铁、铝氧化物,对磷吸附固定强烈,有效磷含量极低,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重要生态过程的限制性更为明显,成为了该地区森林恢复和经营面临的首要问题。土壤磷酸酶活性可以反映土壤磷供应水平,是土壤磷循环的重要组成;土壤磷组分构成决定了其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程度。中国亚热带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也是中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和森林土壤资源。但由于该地区人口密集,人地矛盾尖锐,常绿阔叶林长期受到人类严重干扰,出现了包括人工林、次生林在内的多种森林类型。然而至今有关亚热带地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磷酸酶活性以及磷分级组分构成的研究仍鲜有报道。因此,本文以湘中丘陵区5种典型森林类型:杉木人工林(CFP)、马尾松人工林(PMP)、马尾松针阔混交林(PLF)、南酸枣落叶阔叶林(CAF)和柯-青冈常绿阔叶林(LGF)为研究对象,设置固定标准样地,采集土壤样品,研究土壤磷酸酶活性以及土壤磷分级组分构成及其影响因子,阐释森林类型对土壤磷有效性转化的影响机制,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AF、LGF 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含量优于PLF、CFP,而PMP最差。5种森林pH范围在3.51-4.27之间,呈典型的酸性红壤。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标准,土壤TP、全钾(TK)、有效磷(AP)与速效钾(AK)含量属于低或极低水平。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容重、机械组成、pH、土壤有机碳(SOC)、TN、TP、TK和AK均差异显着(P<0.05)。土壤物理性质(除容重)、养分含量以及磷各分级组分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加深而下降。(2)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细根生物量、凋落物层现存量以及凋落物层TP含量影响显着。5种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范围分别为367.70-1176.70、58.66-170.03 和 2.45-21.12 mg/kg。不同森林类型土壤 MBC、MBN、MBP 均差异显着(P<0.05),PMP 土壤MBC、MBN、MBP均最低。细根生物量为1097.07-2759.90 kg/ha,不同森林类型细根生物量差异显着(P<0.05),LGF的15-30 cm 土层细根生物量显着高于其余4种森林(P<0.05)。5种森林凋落物层总现存量和凋落物层TP含量范围分别为1136.76-1823.64 g/m2、0.18-0.42 g/kg。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层现存量和TP含量均差异显着(P<0.05),PMP、PLF已分解层现存量和现存量百分含量均高于CFP、CAF,与LGF相似,CFP已分解层凋落物TP含量显着低于其他4种森林(P<0.05)。(3)土壤磷酸酶活性受森林类型影响显着,且为多种影响因子共同调控。5种森林土壤酸性磷酸酶(SACP)活性均显着高于土壤碱性磷酸酶(SAIP)(P<0.05)。5 种森林 SACP、SAIP 活性范围分别为 1.32-4.54 和 0.26-0.38 mg/g 12h。不同森林类型SACP活性差异显着(P<0.05),CFP的SACP、SAIP活性均最低。影响SACP活性的主要因子是土壤粉粒百分含量、细根生物量与凋落物层TP含量;凋落物层TP含量是SAIP活性的主要调控因子。(4)CAF、LGF 土壤磷活性较高,PMP 土壤磷活性最低,CFP 土壤磷多为次级活性磷和中等活性磷。5种森林土壤Resin-Pi、NaHCO3-Pi、NaOH-Pi和HCl-Pi含量分别为 3.10-8.56、5.17-11.88、14.79-23.73 和 0.60-3.29 mg/kg,占总无机磷(TPi)含量的百分比分别为 8.73%-19.21%、18.80%-27.20%、49.42%-65.34%、1.78%-9.44%。5 种森林土壤 NaHCO3-Po、NaOH-Po 含量分别为 1.74-14.68 和20.13-47.47 mg/kg,占总有机磷(TPo)含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3.21%-25.49%和74.51%-86.79%。同一分级组分含量在不同森林类型之间均差异显着(P<0.05)。(5)土壤磷各分级组分含量主要受土壤微生物、植物根系生物量和土壤TN、TP含量的影响。Resin-Pi的主要影响因子为MBP和粉粒百分含量,土壤MBP提高,土壤粉粒百分含量下降,有利于SACP活性的提高,促进了土壤中等活性磷、残留磷向活性磷(Resin-Pi)的转化,NaHCO3-Pi的主要影响因子为MBP、MBC,NaHCO3-Po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TP含量、MBP与细根生物量,NaOH-Pi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TN、TP含量,NaOH-Pi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TN、TP含量和MBN,HCl-Pi、Residual-P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为细根生物量、土壤TP含量。本研究表明,人工林中CFP对土壤的修复优于PMP,而PMP对土壤条件需求低,适合贫瘠土壤的植被恢复,CAF、LGF 土壤养分、土壤磷酸酶活性、土壤磷有效性较为优,是该地区植被恢复的较好选择。
侯婷婷[5](2021)在《陕西苹果园土壤呼吸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探讨陕西黄土高原不同区域果园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区分其控制因素以及不同果园管理方式(灌溉、耕作、绿肥种植)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本研究在陕西中北部从北到南选择米脂党塔、安塞刘庄、洛川后子头、富平梅家坪和杨凌武泉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成熟苹果园,围绕土壤呼吸变化、不同区域时空变异特征、灌溉耕作和绿肥种植,在实地考察与定点监测的基础上,借助Li-8100便携式呼吸仪对各区域苹果园以及不同果园管理下果园进行了定点监测,并根据气象数据、土壤理化指标(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土壤容重和p H)以及细根生物量分析了对果园土壤呼吸的影响,还分析了不同果园管理方式下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响应,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各果园的土壤呼吸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4月各试验果园土壤呼吸呈快速上升趋势,从5月初到5月底,土壤呼吸随土壤温度缓慢上升,6月初开始,各试验果园土壤呼吸的变化与土壤水分的变化接近。各试验果园土壤呼吸从7月底到8月初急剧增加,8月各试验果园土壤呼吸均较高,9月各试验果园的土壤呼吸均呈下降趋势。在树尺度上,各果园在0.5 m时的平均土壤呼吸分别为1.28、1.48、1.66、2.01和2.16μmolm-2s-1,比2 m时分别提高了47.9%、32.9%、28.1%、27.1%和24.9%。而在区域尺度上,土壤呼吸平均土壤呼吸和土壤呼吸累积量由北向南呈上升趋势(p<0.05)。制约果园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重要因素取决于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在树尺度上,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均不随离树的距离而变化,细根生物量均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细根生物量是引起树尺度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在区域尺度上,土壤呼吸主要受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土壤容重和p H的差异影响。各果园土壤呼吸的空间变异系数平均为23.3%,在4月最高,最大值为32.8%,9月下旬变异系数也较大,7月下旬变异系数最低,最小值为15.8%。(2)在灌溉耕作中,灌溉处理比不灌溉(Control)处理的土壤呼吸大(p<0.05)。此外,传统地表滴灌(SDI)和根部注射灌溉(RII)在灌溉前期和后期土壤呼吸具有显着差异(p<0.05),土壤水分为主要控制因子。与免耕(NT)相比,覆盖绿肥(GC)、深耕(DT)和浅耕(ST)处理下土壤呼吸分别提高了57%、36%和14%(p<0.05)。与不灌溉相比RII和SDI分别提高了土壤呼吸累积量38.82%和36.47%(p<0.05),不同耕作方式下,与NT相比,ST、DT和GC分别提高了土壤呼吸累积量的14%、36%和57%(p<0.05)。(3)在绿肥种植下,草木樨、小冠花以及清耕处理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相似,有三个高峰。测定期间清耕、小冠花及草木樨处理变异系数(CV)介于23%-30%之间。绿肥种植改变了果园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的关系。与土壤温度相比,土壤水分与土壤呼吸的决定系数较小。与清耕处理相比,小冠花和草木樨分别增加土壤呼吸累积量的13.67%、20.31%。
秦晶晶[6](2021)在《砒砂岩区退耕地土壤-植物群落碳、氮、磷和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变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植物养分循环过程受均质化过程(降雨淋溶迁移和耕作)和异质化过程(非均匀分布群落的吸收和表层养分富集的“肥岛”效应)两类生态学因素的叠加影响,具有一定的空间变异和空间依赖特性,这种特性随植被群落的演替会发生变化。且因不同养分元素的吸收-富集-释放-淋溶迁移等养分循环中的生态学过程的空间非均匀性,使得不同养分在不同土层也具有不同的空间变异特性。据此,本文选取内蒙古高原砒砂岩区的3个不同年限退耕群落(12 a、25 a、38 a;分别为苜蓿Medicago Sativa+艾蒿Artemisia argyi+大针茅Stipa grandis、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旱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大针茅Stipa grandis+冷蒿Artemisia frigida群落),采用随机非规则群落尺度上的地学空间采样方法,测定了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C、N、P养分和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及其C、N、P元素,计算了土壤和植物群落的C:N、C:P、N:P化学计量比,应用地统计学和Mantel偏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表层土壤(0-20 cm)、亚表层土壤(20-40 cm)的C、N、P及C:N、C:P、N:P化学计量比,和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群落C、N、P及C:N、C:P、N:P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变异特征;群落地上生物量的自相关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空间依赖性。比较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土壤和群落C、N、P和C:N、C:P、N:P的空间变异、空间自相关和空间依赖性特征,探讨其变化趋势和群落尺度上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化机制。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果:(1)土壤亚表层C、N、P和化学计量比的变异系数均大于表层土壤。土壤C、N、P的空间总变异在退耕12年样地最大,化学计量比的空间总变异在退耕25年时有最大值。对土壤C、N、P及化学计量比进行半方差函数模拟,发现其模型较好的符合高斯模型、指数模型、球状模型。土壤C、N、P和化学计量比的结构方差与基台值的比值均大于50%,表示土壤C、N、P含量和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变异主要为结构性变异,且具有较好的空间自相关。垂直方向上看,表层土壤全碳的空间自相关大于亚表层土壤,亚表层全氮和全磷的空间自相关大于表层;表层土壤C:N的空间自相关大于亚表层,亚表层C:P和N:P的空间自相关大于表层。(2)退耕25年群落全碳的变异系数为4.17%,退耕38年群落全碳的变异系数为5.35%,退耕12年群落全碳的半方差函数模型为线性模型,3个群落全碳的空间变异程度都比较低。退耕38年群落全氮的半方差函数模型为线性模型,表示该群落的取样尺度不在群落空间自相关的尺度之内,退耕12年群落和退耕25年群落全氮的结构方差与基台值的比值分别为94.5%、99.9%,该群落全氮的空间变异主要为结构性变异,且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3个群落全磷的结构方差与基台值的比值分别为99.9%、74.8%、98.7%,群落全磷具有较好的空间自相关。(3)退耕38年群落的C:N和N:P的半方差模型为线性模型,表示该群落的取样尺度不在群落空间自相关的尺度之内。结构方差与基台值的比值显示,退耕12年群落的化学计量比具有较好的空间自相关,退耕25年群落的化学计量比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4)不同退耕年限的3块样地群落-土壤(表层和亚表层)C、N、P和化学计量比均具有不同的变程,说明群落-土壤C、N、P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空间自相关程度不同,在不同尺度下起作用。(5)不同退耕年限下群落显着性的自相关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空间异质性是自相关和他相关共同作用的结果。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空间异质性的影响机制,小尺度下偏向于群落的自相关过程,大尺度下偏向于土壤C、N、P的他相关过程。
王晓荣,雷蕾,曾立雄,唐万鹏,崔鸿侠,肖文发[7](2021)在《抚育间伐对马尾松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短期影响》文中指出准确把握不同营林措施下马尾松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对于深入理解森林经营管理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三峡库区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未择伐(NC)、除灌(SC)、伐除非马尾松(NPMC)、伐除优势马尾松(DPMC)等营林措施,利用固定样地等距离网格布点法研究不同营林措施下表层土壤(0~10 cm)活性有机碳组分、空间异质性,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确定主控因子。结果表明:与未择伐相比,除灌、伐除非马尾松和伐除优势马尾松均显着降低了土壤总有机碳(T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且一定程度降低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但LFOC在各处理间差异性不显着。伐除非马尾松和伐除优势马尾松导致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分别增加了21.68%和19.90%,而除灌则降低了7.06%。未择伐和伐除优势马尾松样地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异呈现较微弱的空间自相关,而除灌样地中TOC、DOC、MBC由结构因素引起的变异为69.5%~98.5%,伐除非马尾松样地中TOC、DOC、LFOC由结构因素引起的变异为94.5%~99.7%。抚育间伐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空间异质性,土壤总有机碳、总氮、碳氮比、胸径、叶面积、土壤水分等因素是调控土壤活性碳组分空间变异的主控因子。除灌和择伐通过改变林分结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微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并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不稳定性。
窦旭[8](2021)在《计划火烧对三种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时空异质性影响》文中指出碳(C)、氮(N)、磷(P)元素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是养分循环和转化的核心,调节和驱动着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生长,群落结构以及地下土壤过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全球野火频发,深刻地改变着全球林火模式。计划火烧作为一种清理林内可燃物,有效降低火灾发生风险的营林手段越来越得到重视与关注。计划火烧可以改变生态系统元素化学计量,反映火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式的改变。因此,更好地了解计划火烧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对于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和影响机制及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为此,以黑龙江省鹤岗市红旗林场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1月初执行计划火烧,分别就计划火烧后不同时间进行土壤样品采样,并通过室内实验分析计划火烧后不同时期三种人工林土壤化学计量时空动态变化,探讨计划火烧对土壤化学计量影响机制,为东北地区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执行计划火烧的合理性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人工林的对照样地和计划火烧样地上层和下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在各采样时间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计划火烧后短时间内(24h)三种森林类型0~10 cm 土壤TN和SOC含量显着高于对照,TP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火后1年,与对照样地相比,三种人工林上、下层土壤SOC含量已无显着差异,红松林和蒙古栎林土壤TN和TP含量与对照样地相比无显着差异,落叶松林土壤TN和TP含量显着降低;计划火烧后24h,落叶松林和红松林上层土壤C:N显着低于对照样地,蒙古栎林土壤C:N显着高于对照样地,随着火后恢复时间的增加,三种人工林土壤C:N均恢复到火烧前水平;红松林上层土壤C:P在计划火烧后5个月显着大于其对照样地;计划火烧对三种人工林土壤N:P无显着影响;方差分解表明,计划火烧、采样时间、森林类型的交互作用是土壤C:N、C:P、N:P变异的主要因素。(2)在计划火烧前水平上落叶松林、红松林、蒙古栎林SOC和TN含量C/(C0+C)均大于0.75,表现出强烈的空间异质性,变程均较小,范围为1.86~2.07 m和1.44~1.71 m;随着计划火烧的进行,三种人工林SOC和TN含量空间异质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特别是计划火烧后1年蒙古栎林SOC含量和落叶松林TN含量,计划火烧后C/(C0+C)处于0.25~0.75之间,表现为中等空间异质性;计划火烧后1年,落叶松林、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三种人工林土壤TP含量结构方差比大于0.75,表现出强烈的空间异质性,TP含量的空间变异主要受结构因素的影响;蒙古栎林土壤C:N和N:P在计划火烧后短时间内(24h)空间异质性增加,随着火后恢复时间的增加,林地土壤化学计量又趋于同质;土壤pH值是影响计划火烧后1年落叶松林土壤C:P和N:P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子;此外,地形因子是红松林计划火烧后土壤N:P空间变异的最主要因素。
李传章[9](2020)在《微生物在重金属复合污染耕地土壤的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我国重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土壤生产力、农产品安全以及人体健康。微生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最活跃、最敏感的指标,在促进土壤质量和植物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还会影响到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多样性和多种生物化学过程。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壤健康状况以及重金属污染与微生物群落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以广西大厂矿区下游典型重金属复合污染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及功能,阐明微生物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及机理,为污染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修复提供依据。(1)研究区主要受到了Sb、Cd、As、Zn、Pb五种重金属污染元素的复合污染,其平均含量分别为451.09、7.77、247.96、1182.41、954.35 mg·kg-1,分别有100%、100%、97.5%、80%、75%的点位超过了我国农用地土壤管控标准中的风险筛选值。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土壤总体呈极强生态风险,其中Sb和Cd对其贡献率最高,分别为71.52%、23.02%。从空间分布来看,Cd、Zn含量空间分布一致,在西北部和中部有两个明显的高值区;而As、Sb、Pb含量空间分布一致,自西南向东北降低。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重金属As、Pb、Sb含量均表现为旱地大于水田,分别是水田的1.47、2.03、1.88倍;而Zn、Cd含量均表现为水田大于旱地,分别是旱地的1.32、1.13倍。源解析表明重金属Sb、Pb、As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矿业活动的输入,而Cd、Zn污染是人类矿业活动输入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同时,也带来土壤的酸污染,从而导致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变异增强。Cd、Pb、Zn三种有效态重金属的变异程度与对应的全量相比,均表现为明显增大。无论水田还是旱地,有效态Cd、Pb、Zn含量均与重金属As、Sb、Pb全量以及pH呈显着相关性,其空间分布格局相似。有效态Zn、Cd、Pb含量在旱地土壤中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水田,分别为水田的3.75、1.96、4.25倍;而有效态Sb含量表现为水田大于旱地。(2)重金属复合污染水田土壤中,细菌群落的优势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平均丰度之和为80.73%;未定名酸杆菌纲(norank_c_Acidobacteria)、厌氧绳菌目(Anaerolineales)和根瘤菌目(Rhizobiales)为优势菌目,平均丰度分别为10.38%、10.09%和5.00%。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绝对的优势门,平均丰度为77.20%;群落优势目为肉座菌目(Hypocreales)、粪壳菌目(Sordariales)、未分类真菌(unclassified_k_Fungi)和未分类子囊菌门(unclassified_p_Ascomycota),平均丰度分别为31.48%、12.91%、10.71%和10.04%。重金属As、Sb、Pb以及有效态Cd、Zn污染对水田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影响较大,而细菌绿弯菌目(Chloroflexales)、芽单胞菌目(Gemmatimonadales)、粘球菌目(Myxococcales)、索利氏菌目(Solibacterales)、Subgroup_7以及真菌伞菌目(Agaricales)对其有较强的耐性。细菌酸微菌目(Acidimicrobiales)、盖勒氏菌目(Gaiellales)、norank_c_S085、土壤红杆菌目(Solirubrobacterales)可能减少稻米中Cd的富集,而芽单胞菌目、粘球菌目、索利氏菌目以及真菌隐真菌门(Rozellomycota)可降低稻米As的富集。(3)重金属复合污染旱地土壤中,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也是最优势的细菌门,平均丰度之和为76.78%;优势菌目为未定名酸杆菌纲、根瘤菌目、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厌氧绳菌目,平均丰度分别为9.09%、6.84%、5.75%和5.19%。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的平均丰度最高,为63.35%;肉座菌目、被孢菌目(Mortierellales)为优势真菌目,平均丰度分别为29.81%和18.68%。重金属有效态Cd、Pb、Zn对旱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影响较大,而细菌酸杆菌目(Acidobacteriales)、芽单胞菌目、JG30-KF-AS9、纤线杆菌目(Ktedonobacterales)、粘球菌目、浮霉菌目(Planctomycetales)、索利氏菌目、Subgroup_7以及真菌银耳目(Tremellales)对其有较强的耐性。pH和有机质等理化性质在调节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的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4)水田和旱地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均存在显着差异。旱地和水田共有的细菌OTU数目占比82.19%,而真菌仅47.65%。细菌厌氧绳菌目、粘球菌目、norank_c_KD4_96、norank_c_SBR2076、43F-1404R、除硫单胞菌目(Desulfuromonadales)、酸性铁菌目(Acidiferrobacterales)、norank_c_Subgroup_7以及真菌未分类子囊菌门、未分类粪壳菌目、未分类伞菌纲和伞菌目等在水田土壤中明显富集。而细菌芽孢杆菌目、根瘤菌目、红螺菌目(Rhodospirillales)、微单胞菌目(Micromonosporales)、硫还原菌目(Desulfurellales)以及真菌被孢霉目(Mortierellales)、银耳目、炭角菌目(Xylariales)和未分类座囊菌纲(unclassified_c_Dothideomycetes)等在旱地土壤中明显富集。(5)重金属复合污染耕地土壤共发现来自6类代谢通路的41个子功能类群,碳水化合物代谢(Carbohydrate metabolism)、氨基酸代谢(Amino acid metabolism)、膜运输(membrane transport)是细菌群落中主要的代谢功能。重金属污染是驱动细菌代谢功能变化的主要因子,旱地土壤细菌的重金属抗性功能为多糖的生物合成和代谢(Glycan biosynthesis and metabolism)、细胞的运动性(Cell motility)和次级代谢物的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of other secondary metabolites),其与大多数重金属指标呈显着正相关;而Cd、Zn是影响水田土壤细菌代谢功能的主要元素,其主要抗性功能为氨基酸代谢(Amino acid metabolism)、外源性生物降解与代谢(Xenobiotics biodegradation and metabolism)、类脂物代谢(Lipid metabolism)和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of other secondary metabolites)。重金属复合污染耕地土壤真菌群落可归类于8个生态功能群,其在旱地和水田土壤中的平均丰度差异较大,旱地土壤中真菌未定义(Unassigned)生态功能群的占比为19.83%,而水田土壤中达42.82%。旱地土壤真菌优势生态功能群为腐生菌群(Saprotroph 27.65%)、病理寄生-腐生-共生菌群(Pathotroph-Saprotroph-Symbiotroph 26.83%)、病理寄生-共生菌群(Pathotroph-Symbiotroph 17.65%);而水田土壤中真菌优势生态功能为腐生菌群(29.46%)和病理寄生-腐生-共生菌群(18.21%)。旱地和水田中各生态功能群变异程度均较大,且各生态功能群对土壤环境因子响应不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大于重金属。水田病理寄生-腐生-共生菌群对重金属Cd和Zn有较强耐性;而旱地共生菌群与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呈显着正相关。
崔勇兴[10](2020)在《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场所,是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基础;且储存有大量有机碳(SOC),其动态调节着大气中CO2的浓度。微生物代谢直接决定着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其过程受到土壤资源供应的制约。然而,植被恢复和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微生物代谢限制特征、机理及关键驱动因子仍不清楚。本文通过野外采样调查,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植被恢复下的土壤微生物代谢限制特征,植被演替过程中微生物代谢限制动态规律,典型植被下土壤微生物代谢限制空间格局及对降雨、氮(N)沉降等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结合同位素示踪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进一步揭示了微生物代谢限制对土壤碳(C)循环的影响机制及微生物群落对养分限制的响应过程。此外,通过理论推导和数据验证,提出了新的量化微生物代谢限制的酶计量学模型。主要结果如下:(1)发现了黄土高原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微生物普遍受到C和磷(P)限制。自然草地中微生物群落受到最小的C和P限制,表明自然草地能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最佳养分环境。因此,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域的植被恢复应以自然草地为主。(2)阐明了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地土壤中微生物代谢限制随降雨梯度的空间变化规律。随着年均降雨量(MAP)的增加(300-900 mm),微生物C和P的限制逐渐减小。当MAP大于700 mm时,微生物代谢由P限制转变为N限制;在MAP为700-900 mm时,微生物代谢限制最低。气候因子(MAP、年均温(MAT))、植物生物量和土壤性质共同决定区域尺度微生物代谢限制空间模式,其中气候因子影响最大。(3)揭示了长期植被演替过程中微生物代谢限制动态规律及影响机制。在整个演替过程中(0-150年),微生物代谢受到土壤P的限制,而植物仅在演替后期(60-150年)受到土壤P限制,微生物群落在植被演替35年和130年分别有最低和最高的P限制。土壤水分是植被-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关键驱动力。微生物通过获取有机质中的P而缓解其限制,但这一过程降低了其C的利用效率(CUE),因此不利于土壤C固存。(4)明确了在整个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均受到P的限制(纬度19至54°),这与该区域植被P限制格局一致;而仅25%的样点中微生物代谢受到C限制。微生物P限制与C限制空间模式相反;地理尺度上,暖温带地区(纬度34-39°)土壤微生物有最低的P限制和最高的C限制;土壤剖面上,O层(有机层)微生物有最低的P限制和最高的C限制。微生物P限制的地理格局主要受MAP、MAT和N沉降影响,而其垂直模式与SOC含量有关。SOC的分解是微生物缓解P限制的重要机制。此外,未来气候变化均未显着改变微生物代谢限制格局及大小,这表明森林生态系统中微生物代谢限制的持久性和土壤P限制对森林C汇的长期约束。(5)基于不同C源和P梯度模拟实验,结合同位素示踪技术,进一步揭示了微生物代谢限制对土壤C周转的调控机制;即,代谢限制通过影响微生物对C的分解速率(q CO2表示)和对C的利用效率(CUE)最终调控土壤C的释放。结果强调微生物代谢限制是驱动土壤养分循环和资源再分配的关键驱动力。(6)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资源限制引起的代谢胁迫不利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维持。并且养分限制将导致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从随机性过程主导转变为确定性过程主导。此外,相比于细菌,真菌群落对养分限制更敏感;其关键物种、群落互作及群落构建过程均显着受到土壤养分限制影响。这些结果表明资源限制将通过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构建,从而调控微生物异养代谢过程。(7)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和生态代谢理论,我们构建了新的酶计量学模型。通过对全球尺度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代谢限制的预测,所构建的新模型展示出更高的精确度和敏感性。模型结果表明森林土壤微生物主要受P限制,草地土壤微生物主要受N限制,而农田生态系统中其限制特征取决于养分的输入。这些新模型的构建为高阶生态现象的解释和陆地C循环机理模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北京菜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菜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膜下滴灌农田水盐肥分布特征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肥运移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异特性研究进展 |
1.2.3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
1.2.4 水肥耦合及气象因素对棉花生长的研究进展 |
1.2.5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方案与数据收集 |
2.2.2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 研究方法 |
2.3.1 空间变异理论 |
2.3.2 灰色系统理论 |
2.3.3 通径分析法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农田土壤水盐肥时空分布特征 |
3.1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变化特征 |
3.1.1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统计特征 |
3.1.2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
3.2 土壤含水量时空分布特性 |
3.2.1 土壤含水量特性统计特征 |
3.2.2 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特征 |
3.2.3 棉花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
3.3 土壤含盐量时空分布特性 |
3.3.1 土壤含盐量特性统计特征 |
3.3.2 土壤含盐量空间变异特征 |
3.3.3 棉花生育期土壤盐分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
3.4 土壤铵态氮时空分布特性 |
3.4.1 土壤铵态氮特性统计特征 |
3.4.2 土壤铵态氮空间变异特征 |
3.4.3 棉花生育期土壤铵态氮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
3.5 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特性 |
3.5.1 土壤硝态氮特性统计特征 |
3.5.2 土壤硝态氮空间变异特征 |
3.5.3 棉花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
3.6 土壤速效磷时空分布特性 |
3.6.1 土壤速效磷特性统计特征 |
3.6.2 土壤速效磷空间变异特征 |
3.6.3 棉花生育期土壤速效磷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
3.7 本章小结 |
4 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及棉花生长特征定量评价 |
4.1 土壤水盐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4.1.1 土壤水盐与棉花产量灰关联分析 |
4.1.2 土壤水盐与棉花产量通径分析 |
4.2 土壤水盐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4.2.1 土壤水盐肥与棉花产量灰关联分析 |
4.2.2 土壤水盐肥与棉花产量通径分析 |
4.3 棉花生长特征定量评价 |
4.3.1 有效积温计算方法和Logistic模型 |
4.3.2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
4.3.3 棉花株高变化特征 |
4.3.4 棉花叶面积指数变化特征 |
4.3.5 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变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土壤水肥和气象因子作用的区域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定量评估 |
5.1 土壤水肥耦合与产量模型 |
5.2 气象因子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5.3 土壤水肥和气象因子作用定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有机碳组分划分研究 |
1.2.2 森林土壤有机碳特征研究 |
1.2.3 森林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研究 |
1.2.4 森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大兴安岭林区概况 |
2.1.2 兴安落叶松原始林试验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2.2.2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3 土壤样品测定 |
2.2.4 数据处理 |
2.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理化特征 |
3.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
3.1.1 土壤化学性质描述性统计特征 |
3.1.2 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
3.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
3.2.1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指标的剖面分布特征 |
3.2.2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
3.2.3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
3.2.4 兴安落叶松林各理化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4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
4.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空间变异特征 |
4.1.1 土壤总有碳的数据检验与变换 |
4.1.2 土壤总有机碳的模型筛选 |
4.1.3 土壤总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
4.1.4 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因子分析 |
4.1.5 土壤总有机碳的通径回归分析 |
4.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
4.2.1 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
4.2.2 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
4.3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
4.3.1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 |
4.3.2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
4.3.3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4.4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
4.4.1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 |
4.4.2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
4.4.3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讨论 |
4.5.2 小结 |
5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
5.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有机碳组分空间特征 |
5.1.1 有机碳组分团聚体含量特征 |
5.1.2 有机碳组分特征 |
5.1.3 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组分特征 |
5.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
5.2.1 有机碳组分总体特征 |
5.2.2 有机碳组分剖面分布特征 |
5.2.3 有机碳组分间关系 |
5.2.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
5.3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
5.3.1 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组分比较 |
5.3.2 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组分剖面特征 |
5.3.3 有机碳组分间的相互关系 |
5.3.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
5.4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
5.4.1 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组分比较 |
5.4.2 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剖面分布特征 |
5.4.3 有机碳组分间的相互关系 |
5.4.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讨论 |
5.5.2 小结 |
6 大兴安岭林区植硅体碳特征 |
6.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碳空间特征 |
6.1.1 土壤植硅体形态特征 |
6.1.2 土壤植硅体碳描述性统计特征 |
6.1.3 土壤植硅体碳地带性特征 |
6.1.4 土壤植硅体与土壤植硅体碳含量间的相关关系 |
6.1.5 土壤植硅体碳与土壤化学性质间的相关关系 |
6.1.6 土壤植硅体碳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6.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特征 |
6.2.1 土壤植硅体剖面特征 |
6.2.2 土壤植硅体与土壤各指标的相关关系 |
6.3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
6.3.1 土壤植硅体碳统计特征 |
6.3.2 土壤植硅体碳剖面特征 |
6.3.3 土壤植硅体碳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
6.3.4 土壤植硅体碳影响因素分析 |
6.4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
6.4.1 不同林龄土壤植硅体碳含量比较 |
6.4.2 不同林龄土壤植硅体碳剖面分布特征 |
6.5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
6.5.1 不同林型土壤植硅体碳含量比较 |
6.5.2 不同林型土壤植硅体碳剖面分布特征 |
6.6 讨论与小结 |
6.6.1 讨论 |
6.6.2 小结 |
7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碳储量估算 |
7.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储量 |
7.2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储量 |
7.3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碳储量 |
7.4 讨论与小结 |
7.4.1 讨论 |
7.4.2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东北黑土区侵蚀小流域土壤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2 土壤侵蚀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3 开垦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4 垄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5 小流域内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 |
1.2.6 土壤质量评价 |
1.3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1.3 研究方法 |
2.1.4 技术路线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3.1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
2.3.2 分析项目和测定方法 |
2.4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
第三章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分布特征 |
3.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分布特征 |
3.3.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分布特征 |
3.4 讨论 |
3.4.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
3.4.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开垦年限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开垦年限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分布特征 |
4.3.2 不同开垦年限下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分布特征 |
4.3.3 不同开垦年限下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分布特征 |
4.4 讨论 |
4.4.1 开垦年限对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
4.4.2 开垦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垄作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垄作方式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分布特征 |
5.3.2 不同垄作方式下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分布特征 |
5.3.3 不同垄作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分布特征 |
5.4 讨论 |
5.4.1 垄作方式对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
5.4.2 垄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土壤侵蚀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土壤侵蚀程度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分布特征 |
6.3.2 不同土壤侵蚀程度下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分布特征 |
6.3.3 不同土壤侵蚀程度下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分布特征 |
6.4 讨论 |
6.4.1 土壤侵蚀对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
6.4.2 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小流域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的描述性统计 |
7.3.2 小流域土壤质量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7.3.3 小流域土壤质量指标的空间结构分析 |
7.3.4 小流域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5 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6 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
7.4 讨论 |
7.4.1 侵蚀小流域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的空间变异特征 |
7.4.2 侵蚀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属性的空间变异特征 |
7.5 小结 |
第八章 侵蚀小流域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评价指标建立 |
8.2.2 评价指标隶属度计算 |
8.2.3 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确定-因子分析法 |
8.2.4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
8.3.2 不同开垦年限下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
8.3.3 不同垄作方式下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
8.3.4 不同土壤侵蚀强度下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
8.3.5 小流域土壤质量的变异特征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亚热带典型森林类型土壤磷酸酶活性及磷分级组分构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森林土壤全磷含量的研究 |
1.3 森林土壤磷分级组分构成 |
1.3.1 土壤无机磷及其分级 |
1.3.2 土壤有机磷及其分级 |
1.3.3 Hedley磷分级方法及其改进 |
1.3.4 基于生物有效性的磷分级方法(BBP法) |
1.4 森林土壤磷酸酶活性的研究 |
1.4.1 土壤磷酸酶的分类、来源与分布 |
1.4.2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磷酸酶活性的研究 |
1.4.3 环境因素对土壤磷酸酶的影响 |
1.5 森林土壤磷分级组分与磷酸酶活性的关系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植物群落调查 |
2.2.3 细根生物量的测定 |
2.2.4 地表凋落物层、土壤分析样品采集、处理 |
2.2.5 各项指标测定方法 |
2.2.6 Hedley土壤磷分级方法 |
2.2.7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森林类型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特征 |
3.1.1 非生物因子 |
3.1.2 生物因子 |
3.1.3 讨论 |
3.2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子 |
3.2.1 土壤磷酸酶活性 |
3.2.2 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其影响因子的相关关系 |
3.2.3 土壤磷酸酶活性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3.2.4 土壤磷酸酶活性影响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 |
3.2.5 讨论 |
3.3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磷组分构成及其影响因子 |
3.3.1 土壤无机磷各分级组分含量及其构成 |
3.3.2 土壤有机磷各分级组分含量及其构成 |
3.3.3 土壤残留磷组分含量 |
3.3.4 土壤总无机磷、总有机磷和残留磷的构成比例 |
3.3.5 土壤磷分级组分构的影响因子 |
3.3.6 讨论 |
4 结论 |
5 创新点 |
6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陕西苹果园土壤呼吸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特点 |
1.2.2 土壤呼吸的影响因子 |
1.2.2.1 果树根系 |
1.2.2.2 土壤温度 |
1.2.2.3 土壤水分 |
1.2.2.4 土壤有机质 |
1.2.2.5 土壤管理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不同区域苹果园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2.2 不同水分、耕作管理下苹果园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2.3 不同绿肥种植下苹果园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3 研究方法 |
2.3.1 试验设计 |
2.3.2 试验测定 |
2.3.3 数据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区域苹果园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不同区域苹果园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特征分析结果 |
3.1.1 时间变异特征分析结果 |
3.1.2 空间变异特征分析结果 |
3.2 不同区域苹果园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3.2.1 时间变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3.2.2 空间变异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水分、耕作管理下苹果园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不同水分管理下土壤呼吸特征 |
4.2 不同水分管理下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3 不同耕作管理下土壤呼吸特征 |
4.4 不同耕作管理下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5 不同水分、耕作管理下土壤呼吸累积量 |
4.6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绿肥种植下苹果园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1 不同处理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 |
5.2 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变化的关系 |
5.3 不同绿肥种植下土壤呼吸累积量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砒砂岩区退耕地土壤-植物群落碳、氮、磷和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养分空间异质性研究进展 |
1.2.1 群落空间异质性 |
1.2.2 土壤空间异质性 |
1.3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现状 |
1.3.1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现状 |
1.3.2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现状 |
1.4 “植物-土壤”互作机制及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材料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样地的选择和群落类型的确定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品采集 |
2.3.2 碳、氮、磷的测定 |
2.3.3 数据处理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退耕年限土壤碳、氮、磷空间异质性及计量特征 |
3.1 不同退耕年限土壤碳、氮、磷空间异质性 |
3.1.1 不同退耕年限土壤碳、氮、磷含量分布及变异特征 |
3.1.2 不同退耕年限土壤碳、氮、磷空间变异特征 |
3.2 不同退耕年限土壤化学计量比空间异质性 |
3.2.1 土壤碳、氮、磷计量特征 |
3.2.2 不同退耕年限土壤化学计量比空间变异特征 |
3.3 讨论 |
3.3.1 土壤碳、氮、磷含量分级 |
3.3.2 退耕年限对土壤碳、氮、磷及其计量特征的影响 |
3.3.3 土壤碳、氮、磷及化学计量比空间异质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退耕年限群落碳、氮、磷空间异质性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4.1 群落地上生物量和碳、氮、磷空间异质性 |
4.1.1 群落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分布及变异特征 |
4.1.2 不同退耕年限群落养分空间变异的地统计学分析 |
4.2 不同年限退耕群落化学计量比空间异质性 |
4.2.1 不同退耕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4.2.2 不同退耕年限群落化学计量比空间变异特征 |
4.3 讨论 |
4.3.1 不同退耕年限群落生物量和碳、氮、磷及化学计量比差异比较 |
4.3.2 不同退耕年限对群落碳、氮、磷及计量特征的影响 |
4.3.3 不同退耕年限群落碳、氮、磷及化学计量比空间异质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群落生物量与土壤碳、氮、磷养分的空间关系 |
5.1 群落地上生物量的空间自相关 |
5.2 土壤养分与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偏相关 |
5.3 讨论 |
5.3.1 群落地上生物量的空间相关性 |
5.3.2 不同退耕年限下群落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相关性的变化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抚育间伐对马尾松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短期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样地设置及调查 |
1.3 样品采集 |
1.4 理化性质分析 |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抚育间伐措施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
2.2 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特征 |
2.3 土壤有机碳组分空间异质性 |
2.4 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 |
3 讨论 |
3.1 营林措施分异对土壤总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3.2 营林措施分异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
3.3 营林措施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 |
4 结论 |
(8)计划火烧对三种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时空异质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生态化学计量概念 |
1.2.2 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影响模式 |
1.2.3 林火对土壤化学计量的影响 |
1.2.4 火后土壤化学计量影响因素 |
1.2.5 计划火烧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样地设置与点烧试验 |
2.2.1 样地设置 |
2.2.2 计划火烧试验 |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1 样品采集 |
2.3.2 土样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 |
2.4.1 经典描述性统计分析 |
2.4.2 地统计学分析 |
2.4.3 随机森林方法分析 |
3 计划火烧对三种人工林土壤化学计量时间动态影响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三种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含量时间动态变化 |
3.2.2 三种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时间动态变化 |
3.2.3 土壤碳氮磷含量与土壤化学计量的相关性 |
3.2.4 三种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时间动态变化影响因素 |
3.3 讨论 |
3.3.1 计划火烧对三种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影响 |
3.3.2 计划火烧对三种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计划火烧对三种人工林土壤化学计量空间异质性影响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描述性分析 |
4.2.2 三种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含量空间异质性分析 |
4.2.3 三种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空间异质性分析 |
4.2.4 三种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 |
4.3 讨论 |
4.3.1 计划火烧对三种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含量空间异质性影响 |
4.3.2 计划火烧对三种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空间异质性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9)微生物在重金属复合污染耕地土壤的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危害 |
1.1.1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1.1.2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
1.1.3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 |
1.2 耕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耕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1.2.2 耕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
1.2.3 耕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 |
1.3 影响耕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因子 |
1.3.1 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3.2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3.3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4 土壤微生物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1.4.1 微生物对土壤重金属的溶解 |
1.4.2 微生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附和富集 |
1.4.3 微生物对土壤重金属的转化作用 |
1.5 课题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1.5.4 创新点 |
第二章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来源解析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样品采集、保存及制备 |
2.1.3 样品分析测定 |
2.1.4 评价方法与标准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研究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
2.2.2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特征 |
2.2.3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变化特征 |
2.2.4 研究区稻米重金属含量特征 |
2.3 结果讨论 |
2.3.1 耕地土壤重金属总体污染状况 |
2.3.2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分析 |
2.3.3 耕地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生物在重金属复合污染水田土壤的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测定分析 |
3.1.2 数据处理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水田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 |
3.2.2 水田土壤微生物β多样性 |
3.2.3 水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
3.2.4 环境因子与水田微生物群落的相关关系 |
3.2.5 微生物对稻米重金属生物富集的影响 |
3.3 结果讨论 |
3.3.1 环境因子对水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3.2 水田土壤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的适应 |
3.3.3 微生物群落对稻米重金属生物富集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生物在重金属复合污染旱地土壤的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测定分析 |
4.1.2 数据处理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旱地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 |
4.2.2 旱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
4.2.3 环境因子与旱地微生物群落的相关关系 |
4.2.4 微生物在旱地和水田中的差异 |
4.3 结果讨论 |
4.3.1 环境因子对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3.2 微生物群落对重金属复合污染旱地土壤的适应 |
4.3.3 微生物在旱地和水田中的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生物功能在重金属复合污染耕地土壤的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样品测定 |
5.1.3 微生物功能预测分析 |
5.1.4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土壤细菌代谢功能 |
5.2.2 环境因子对细菌代谢功能的影响 |
5.2.3 土壤真菌生态功能预测 |
5.2.4 环境因子对真菌生态功能的影响 |
5.3 结果讨论 |
5.3.1 土壤细菌代谢功能及影响因素 |
5.3.2 土壤真菌生态功能及影响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来源分析 |
6.1.2 重金属复合污染水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6.1.3 重金属复合污染旱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6.1.4 重金属复合污染耕地土壤微生物功能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微生物代谢理论 |
1.2.2 生态酶化学计量学模型 |
1.2.3 不同生态系统中土壤胞外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
1.2.4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代谢限制的角色 |
1.2.5 气候梯度下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空间格局 |
1.2.6 微生物群落对土壤养分限制的响应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实验设计 |
2.2.3 指标测定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植被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计量的影响 |
2.3.2 植被类型对胞外酶活性及其计量的影响 |
2.3.3 土壤性质与胞外酶活性的关系 |
2.3.4 不同植被类型下微生物养分限制特征 |
2.4 讨论 |
2.4.1 植被类型对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影响 |
2.4.2 植被类型改变微生物C、P限制 |
2.4.3 微生物C、P限制的关键驱动因素 |
2.5 小结 |
第三章 降雨梯度下草地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空间格局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实验设计 |
3.2.3 指标测定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年均降雨量对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
3.3.2 年均降雨量对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
3.3.3 微生物养分限制随年均降雨量的变异规律 |
3.3.4 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关键驱动因子 |
3.3.5 微生物养分限制与SOC含量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空间格局 |
3.4.2 气候、植被、土壤对微生物养分限制空间格局的影响 |
3.4.3 微生物养分限制对SOC稳定性的调控 |
3.5 小结 |
第四章 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变化规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实验设计 |
4.2.3 指标测定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植被演替阶段胞外酶计量学特征 |
4.3.2 微生物和植被在演替过程中的内稳态特征 |
4.3.3 土壤、微生物、植被特性在植被演替过程中的变化 |
4.3.4 土壤、微生物、植被特性对植物和微生物P含量的影响 |
4.3.5 植被演替过程中环境因子对微生物养分限制和CUE的影响 |
4.3.6 微生物养分限制和CUE在植被演替过程中的变化 |
4.4 讨论 |
4.4.1 土壤水分驱动半干旱地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微生物和植物P限制 |
4.4.2 植被演替过程中微生物C、P限制的关系 |
4.4.3 微生物C、P限制对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C库的潜在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森林生态系统微生物养分限制空间格局及变化趋势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实验设计 |
5.2.3 环境因子获取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微生物养分限制在土壤剖面上的变化 |
5.3.2 微生物养分限制随纬度梯度的变化 |
5.3.3 微生物养分限制与植被养分限制的关系 |
5.3.4 森林生态系统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关键驱动因子 |
5.3.5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微生物养分限制的空间制图 |
5.3.6 未来气候情景下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变化 |
5.4 讨论 |
5.4.1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微生物养分限制空间格局及未来趋势 |
5.4.2 气候变化下森林生态系统微生物养分限制的潜在生态效应 |
5.5 小结 |
第六章 微生物代谢限制对土壤C循环的影响过程及机理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设计 |
6.2.2 指标测定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P梯度下土壤CO_2通量和释放量的变化 |
6.3.2 P梯度下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变化 |
6.3.3 P限制对微生物代谢熵、C利用效率的影响 |
6.3.4 P梯度下C组分在土壤体系中的分配 |
6.3.5 驱动前期和后期外源C分解的关键因子 |
6.4 讨论 |
6.4.1 代谢过程中微生物C、P限制的耦合关系 |
6.4.2 微生物代谢限制驱动土壤C的释放 |
6.5 小结 |
第七章 微生物群落对土壤养分限制的响应机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设计 |
7.2.2 指标测定 |
7.2.3 数据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P限制对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 |
7.3.2 P梯度下微生物β多样性的变化 |
7.3.3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7.3.4 C源类型和P梯度下微生物群落的共发生模式 |
7.3.5 土壤养分限制对微生物群落构建的影响 |
7.4 讨论 |
7.4.1 微生物群落对养分限制的响应 |
7.4.2 养分限制在微生物群落构建中的作用 |
7.5 小结 |
第八章 生态酶计量学模型的优化及应用 |
8.1 引言 |
8.2 方法 |
8.2.1 数据来源 |
8.2.2 酶计量学模型介绍 |
8.2.3 数据分析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不同酶计量学模型量化微生物养分限制 |
8.3.2 酶计量学模型的比较与评价 |
8.3.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微生物养分限制和C利用效率 |
8.4 讨论 |
8.4.1 模型的理论基础及性能评价 |
8.4.2 土地利用方式和SOC含量对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影响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北京菜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膜下滴灌农田水盐肥分布特征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D]. 蔺树栋.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D]. 王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东北黑土区侵蚀小流域土壤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海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亚热带典型森林类型土壤磷酸酶活性及磷分级组分构成[D]. 杜雨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陕西苹果园土壤呼吸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侯婷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砒砂岩区退耕地土壤-植物群落碳、氮、磷和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变异[D]. 秦晶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抚育间伐对马尾松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短期影响[J]. 王晓荣,雷蕾,曾立雄,唐万鹏,崔鸿侠,肖文发. 生态学杂志, 2021(04)
- [8]计划火烧对三种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时空异质性影响[D]. 窦旭.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9]微生物在重金属复合污染耕地土壤的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D]. 李传章. 广西大学, 2020(07)
- [10]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D]. 崔勇兴.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