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也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同一位青年同志谈点心里话(论文文献综述)
段平[1](2021)在《文学铁军 报告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赓麾下的2野4兵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响当当的头号主力,其属下13军被誉为铁血雄狮,14军有丛林猛虎之称,15军就更不用说了,上甘岭一仗威震四海。但鲜为人知的是,上世纪50年代,4兵团曾涌现出一大批以冯牧、公刘、白桦、彭荆风、陆柱国、徐怀中、苏策、寒风、季康为代表,享誉全国的青年军旅作家,信手拈来,其名号大都如雷贯耳,名扬中外……——题记
王雨[2](2021)在《文艺官员与当代文学体制的互动关系(1942-1992) ——以周扬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侯奔奔[3](2021)在《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3年,时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的贺友直为完成小说《江畔朝阳》连环画的创作任务,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体验生活,创作出了在其艺术生涯中较为特殊的连环画作品。通过对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的挖掘、整理与考证,揭示出贺友直在北大荒时期的活动和创作的真实情况,以及连环画《江畔朝阳》特殊的“三结合”创作形式,并为人们呈现一套不同于发行版本的未面世连环画手稿。通过对有关人员的采访调研与个案研究等方式对连环画《江畔朝阳》和贺友直写给侯国良、吕敬人、刘宇廉、韩书力信件等手稿内容的考证分析,展现出贺友直“画故事”的连环画创作特点和其连环画创作理念,即“画什么、怎么画”。在贺友直看来,“画什么”就是指从事绘画人员要审视自己,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自己最适合画什么,以此为基础寻找创作题材;“怎么画”是你根据所选题材的表现内容、基调和你要表达的东西选择最适合的艺术语言。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几乎贯穿了贺友直的创作人生,他所坚守的连环画道路是在自我审视后做出的自觉选择。对贺友直未面世的日记与手稿的考证和分析分为三个部分:1.考证论述贺友直日记内容:通过对贺友直日记的考证梳理,阐述1973年他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活动和创作情况以及“三结合”的特殊创作形式。2.贺友直绘画手稿作品分析:包括为创作连环画《江畔朝阳》而画的手稿和未曾面世的国画作品,在这些手稿中充分展现了贺友直“画故事”的创作特点,并利用中国画的写意性使自己在严谨的连环画创作中始终保有对艺术创作的敏锐力。3.考证分析贺友直文字手稿的具体内容:涵盖贺友直在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任教期间的部分讲义,对连环画创作的感悟与思考的文章,以及贺友直与侯国良、韩书力、吕敬人和刘宇廉的重要书信。通过对史料的梳理、考证与分析,向人们披露了贺友直大量未面世的原始文献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贺友直在北大荒创作期间史料研究的不足,也从史实考证的深入性和个案陈述的详实性补充了以往对贺友直艺术理念及艺术思想研究的缺失。贺有直的这些日记和手稿也成为其在连环画繁盛与衰落的历史背景下对连环画创作的思考及坚守的史料佐证,传达出他在连环画艺术创作道路上不断探索的精神与品格。
魏青[4](2020)在《山东解放区的文艺活动研究(1946.6-1949.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为了与国民党进行斗争,解放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浴血奋战。为了支援解放战争,发展、巩固解放区的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在山东解放区领导开展了文艺活动,在动员广大民众参军支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艺活动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戏剧、小说、诗歌、歌曲、报告文学、民谣、曲艺、歌舞剧、秧歌剧、舞蹈等。作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文艺活动的开展既使解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又有力地动员了广大民众支援解放战争。1946年6月至1949年10月间,中国共产党在山东解放区领导开展的文艺活动是在全面内战爆发,争取解放战争胜利的大背景进行的。抗战时期山东革命文艺活动的发展为其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提供了领导机构、人才方面的有力支持。抗战胜利后,山东解放区的各项民主建设,为其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在新民主主义文艺思想的指导下,中共山东党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开展文艺活动,包括发布政策指示,引领文艺方向;发行文艺刊物,鼓励文学创作;组建文艺团体,支持文艺演出;建立艺术学校,培养文艺人才;组织文艺座谈,加强文艺交流等。这些努力加之山东各地文协的引领,使得山东解放区的文艺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山东解放区的文艺活动紧密围绕解放区的政治、经济任务而开展,有力地配合了中共山东党组织在山东解放区方针政策的实施。中共山东党组织通过开展文艺活动加强了与广大民众的联系,更好地动员了人民群众;巩固了山东解放区的民主政权,为解放战争提供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支持;促进了解放区文艺事业的发展,在丰富解放区军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为其提供了精神支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在山东解放区领导开展的这一成功实践,不仅对巩固解放区的民主政权,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起着参考、借鉴作用。学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进行文艺工作的成功经验,将其与当前文艺的发展相结合,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罗紫轩[5](2020)在《再版·删改·自述 ——论丁玲晚年的身份困境》文中研究表明在丁玲晚年正式回归文坛之后,一大批沉寂多年的丁玲作品相继再版,文艺批评家于是开始重新评估丁玲作品的文学价值,丁玲同样选择公开回应这些言论,向读者表明自己的立场。本文认为,丁玲晚年在这一过程中,常常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一方面,丁玲的个人经验以及急于洗刷冤屈的需求引导丁玲塑造与“体制”高度一致的作家形象。因此,丁玲晚年不断通过再版、删改和重述来建构个人的历史,积极扞卫三十年代身为左翼作家的丁玲、四十年代身为延安文艺工作者的丁玲和五十年代身为“文化官员”的丁玲。可是另一方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环境又要求丁玲召回被压抑的身份意识,迫使丁玲向八十年代的文学思潮做出让步。于是,丁玲希望外界认可的身份与外界期待丁玲扮演的身份总是存在某种错位。这两种身份意识的拉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呈现:其一、文艺力量与政治力量的交锋。丁玲晚年为了纠正五十年代强加给她的政治罪名,选择以“文化官员”的身份参与文学活动。丁玲不仅自觉推出有利于国家形象、符合政治要求的作品,而且主动与政治高层人物保持良性互动,积极发表具有政策指导性质的文章。可是八十年代,不少文艺批评家选择支持文艺的“去政治化”和文学的自主性,丁玲的“正统”作品,如:《杜晚香》《在严寒的日子里》并没有得到文艺界的认可和支持,相反,《“牛棚”小品》等与“伤痕文学”相似的作品更容易被读者青睐。同时,周扬、林默涵等与丁玲对立的一派仍然在阻碍丁玲恢复政治名誉、洗刷冤屈,多次通过污名化丁玲的形象剥夺丁玲的话语权。因此,丁玲不得不反复权衡作家与政治的关系,避免遭到来自“左派”与“右派”两方力量的夹攻。其二、五四启蒙话语与毛文体的交锋。丁玲晚年为了证明自己是合格的文艺工作者,积极使用延安时期形成、“前三十年”时期强化的文艺标准重评作品。可是这一阶段,出版社却优先再版丁玲饱受争议的“毒草”:《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与《“三八节”有感》,文艺评论者则开始使用五四启蒙话语重释这些作品,并且否认丁玲延安文艺整风运动后的创作成果,试图强化丁玲“五四知识分子”的形象。丁玲虽然有意通过毛文体重新解读“毒草”,表明自己愿意继续维护《讲话》的权威,但是因为毛文体与这些作品存在天然的隔膜,所以丁玲无法真正说服八十年代的读者,只能常常表现出难以自圆其说的困窘。其三、个人主义思想与左翼思想的交锋。丁玲复出文坛后,相关部门仍迟迟未澄清丁玲南京被囚期间“投降叛党”的传闻,这一罪名已然成为丁玲平反道路的一大阻碍。因此丁玲晚年需要主动强调“左翼文学”在她创作中的重要地位,自证对革命事业的突出贡献。然而,文艺批评家在八十年代多以极其谨慎的态度对待“革命文学”,更推崇丁玲个人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另外,随着“革命”的语意不断发生变化,丁玲在八十年代形成的革命观已然不同于三十年代的革命观,丁玲解读三十年代作品的方式也不时与文本本身的含义相悖。如此一来,丁玲在《韦护》《一九三〇年春上海》和《水》中表达的“革命观”便显得多有纰漏,丁玲希望展现的革命身份也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丁玲晚年的身份便不再是丁玲多种身份意识的排列组合,而是多种力量博弈和想象的新产物。
李百艳[6](2019)在《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笔者亲身工作20年的JS中学为基本案例,以上海市中小学学校领导管理变革为背景,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政策依据,直面初中学校的诸多发展性矛盾和困境,聚焦学校办学实践中从“管理”到“治理”的理念转变,探索学校对话机制建设的路径及相关策略,从实践层面回应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大趋势。论文以深度参与式观察和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辅以问卷调查、访谈、自然观察等方法,在系统梳理已有的关于对话理论、对话管理、对话机制、学校治理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重视课堂对话较多而关注学校管理对话较少、传统管理视角较多而治理视角较少、重视对话实践较多而关注对话机制建设较少等问题,以案例学校的个案研究为载体,基于案例学校的经验和问题,从实践逻辑和学理逻辑出发,全方位透视了学校管理形态演变中的对话实践和对话机制建设问题。论文根据现代治理理论、交往理性理论和对话理论,以透视学校管理中的对话实践、探寻学校治理背景下的对话机制建设、提炼治理理念下的对话决策模式、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以及课堂模式的探寻、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围绕初中学校管理变革中对话机制的建设有无可能、这些机制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呈现为何种样态、学校治理理念在课程开发、教学变革及家校共育等学校实践中如何应用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探讨了学校治理过程中对话机制建设所涉及的前提、条件、思路、策略、辐射、拓展和延伸等诸多方面问题。通过梳理和总结案例学校20年办学历程中初创期的“绩效导向”、发展期的“专业导向”和转型期的“治理导向”三个阶段发展的演变,对建校以来历任校长的领导决策风格进行了归纳、提炼,对三种不同的决策模式即“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和“对话决策模式”进行了特征归纳和得失分析,探讨了治理视角下对话机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可行性,提出了对话机制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和家校共育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案例学校的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对案例学校在对话机制建设中的若干治理问题,诸如参与的程度、化解冲突的协商、在利益与权力之间的共识内涵、决策合法性的审议机制以及商谈伦理与专业道德内在唤醒等进行了案例式的呈现和理论剖析。主要研究结论,一是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通过对话能够形成共识和共同愿景,促进师生、家长积极参与;二是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一般要经历从萌芽、培育到形成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三是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论文的主要特点,一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突出学校变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实践导向对对话管理性质及特征的影响,展示了对话机制建设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二是从理论与实践相融通的角度,分析了学校管理的对话层面、决策类型及实践应用,拓展了治理理论和对话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辐射空间;三是从历史与未来相贯通的角度,总结和提炼了绩效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成果与问题,重建治理理念下的对话管理实践和对话机制理论,不仅超越而且包容了历史上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合理之处,开辟了现代学校治理的新理论和新境界。
崔庆蕾[7](2019)在《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1980年代通常被定义为一个“黄金时代”,一个文学的盛世。这种评价的得出有多个层面的考量依据,有的指文学创作、文学思潮的百花齐放以及由此而结出的丰硕成果,也有的指自由而充满激情的文学整体环境和历史氛围。这些无疑都是客观存在并令人信服的。但还有一个时常被人们忽略的考量依据,那就是1980年代也是一个批评的年代,是一个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迎来自身变革的重要时代。美国文学批评家韦勒克在谈论西方文学批评时曾说,“18、19世纪曾被人们称作‘批评的时代’。实际上,20世纪才最有资格享有这一称号。”[1]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当代文学批评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向。“一是非理性转向。二是语言论转向。三是文化学转向。”[2]这三次大的转向以及由此出现的众多的批评流派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中国文学曾在1930年代之后长期裹挟于民族救亡和社会革命的历史主潮之中,没有沿着五四新文学开启的现代化之路循序渐进,与西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错位。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基本政策之后,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理论批评开始鱼贯进入中国,与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产生化学反应,并由此促生了19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重大变革,迎来了一个属于中国文学的“批评的时代”。但长期以来,文学研究界对于1980年代文学批评的整理和研究都很不充分,1980年代文学批评的经验和教训都有待于进一步总结。因此,我将这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作为研究的对象,力图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论文的第一章,首先梳理先锋文学批评诞生的时代语境,从政治语境和文学语境两个层面来分析先锋文学批评得以诞生的客观条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任何时代的文学都与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既相互渗透又相互作用,1980年代的文学批评也不例外,它是在社会各个有机元素的相互作用中萌生并成长壮大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胜利召开,中国社会开启了整体转向的新时代,这次会议所确立的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政策奠定了中国巨轮在新时期继续前行的基本轨道和总体方向,这个总体方向从根本成为了社会各个领域在新时期向前发展的起点,“新时期”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发展变革也在此基点上确立并出发,它是改革开放总方案下生长出的一个耀眼花朵,也以自身的发展反作用于文学创作和时代生活,进而融入改革的洪流。与此同时,在思想解放春风的吹拂之下,大量西方文学理论的译介和引入,构成了新的文学语境,西方文学元素的强劲注入,给新时期文学批评发展带来了新的知识和视野,也为先锋文学批评的发生准备了重要的理论武器。从宏观上来说,政治与文学两个层面的语境变化,从内外两方面形成了推动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发展的改革力量。论文的第二章,以文学论争和文学会议为中心勾勒先锋文学批评崛起的历史脉络和重要关键节点。任何新事物的诞生和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伴随着同旧事物的艰苦斗争。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发生也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动态的历史过程,它在同传统的、坚固的庸俗社会学批评的斗争中发展并确立自身的地位。与社会革命不同,文学批评革命虽然也矛盾尖锐、斗争激烈,但它并不总是以显在的形态出现在社会公共领域,而是以相对隐蔽的形态出现于众多的文学会议和各种论争之中,储存在众多的批评文本之中。因此,以文学会议和文学论争为视角考察其发生的过程虽并不全面,但也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能最大限度地呈现其丰富的历史脉络。本章以“三个崛起”论争、“杭州会议”、“1985年方法论会议”、“海南会议”等几次影响重大的文学会议为中心,从历史的细部探察变革发生的过程,也以几次会议为基点努力勾勒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发展的宏观脉络。论文的第三章,以文学期刊为中心考察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发生的主要阵地。任何一种文学思潮的发生都要依赖于一定的传播媒介,尤其是带有先锋性和革命性的思潮,获取传播媒介的支持就更重要,但也更困难。1980年代的先锋文学批评是在反叛传统文学批评的姿态中完成自身建构的,其主要的批评力量也是缺少话语权和文学资源的青年批评家,这种情势下,文学期刊平台的支持就变得尤为重要。在先锋文学批评走向兴盛的过程,有一批刊物以前瞻性和包容性为青年批评家们提供了展示新文学批评理念的舞台,对于这些文学期刊的考察实际上也是对先锋文学批评发展轨迹和艺术特征的考察,具有多重的意义。本章以《当代文艺思潮》《文学评论》《上海文学》《当代作家评论》等几本重要的文学期刊为考察对象,既从细部探察批评文本,也在此基础上总结文学期刊在此文学思潮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由此带来的启示。论文的第四章,考察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主要力量。从本质上讲,先锋文学批评思潮的发生是观念的变革,但同时也是人的变革,它必定伴随着具有新的内涵的“新人类”的诞生,而“新人类”又将以新观念推动变革的发生发展。两者之间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伴随着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思潮的发生诞生了一批被命名为“第五代批评家”的青年批评家群体,他们是新的文学批评理念的践行者和革新者,他们充分吸收西方文学理论批评的成果,应用于1980年代的文学批评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这一群体不仅在1980年代光芒耀眼,在延续至今的整个当代文学批评中也长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章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宏观考察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个案考察中,选取了吴亮、李陀、程德培三位批评家作为考察对象,一方面,他们的批评实践具有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变革的共性特征,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个人特征,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批评风格。对于他们考察,既有助于总结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整体特征,也能从中窥探先锋文学批评思潮发生发展过程中个人的成长和自我蜕变的历程,在总体性的思潮中,个人性往往也具有整体性,个人性是整体性的具象表现,本章所考察的三位批评家即具有这样的典型性。论文的第五章,概括总结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批评理念和话语方式。先锋文学批评的“先锋性”集中体现在对于批评理念和批评话语的解构和重构,在我看来,1980年代的先锋文学批评完成了对于此前长期存在于文学批评领域的单一社会历史学批评方法的超越和建构,在批评理念、批评方法、批评概念上均摆脱了此前的模式,开拓出许多新的路径来。具体来说,即完成了文学批评从“外部”到“内部”的回归,从“内容”到“形式”的转移,以及批评主体“回归自身”的实践,这些变革打破了文学批评的固有范式,从根本上完成了当代文学批评范式的重建,改变了当代文学批评的整体样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特征和观念对1990年代之后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影响深远。本章的重点即在分析大量具体文本的基础上,概括总结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突出特征及其价值。论文的第六章,总结反思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贡献和局限以及对于当下文学批评发展的启示。作为一种批评精神,1980年代的先锋文学批评广泛存在于整个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进程之中,深刻影响着当代文学批评的面貌和格局,但作为一次重要的思潮运动,其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基本落幕。可以确定的是,它是整个当代文学批评史上至关重要的一次批评思潮和批评变革,它在“改革开放”总方案的指引和包容之下建立起的新的批评样式和批评话语,基本实现了对于中西方文学理论批评错位的扭转,建立起了现代文学批评体系,这是其突出的历史贡献。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因为一些历史的、文学的原因,这次变革运动也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比如对于西方文学理论不加甄别的吸收和使用,比如个人话语和感性思维的泛滥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这次批评思潮走向更高处的可能,但作为一个思潮样本,它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参照价值,它与其历史贡献一道给当下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胡大年[8](2018)在《“文革”中的“无产阶级科学革命”:中国科学院“相对论批判组”再考》文中研究说明根据笔者近十几年来在国内外收集的相关史料以及对数位重要当事人的访谈,本文对"文革"期间中国科学院"相对论批判组"的发端和衍化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考察。文章首先回顾了苏联的相对论批判和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展的全国性学习唯物辩证法运动,以及二者对当时中国青年思想的重要影响,然后论述了该批判组的发起和组织过程,并结合一些已知的批判组成员的相关经历对批判组发展的四个阶段进行探讨。接着,笔者仔细考证了毛泽东和陈伯达与"相对论批判"运动的关系,并着重讨论了20世纪中期海外反相对论思潮特别是艾弗斯、丁格尔和雅诺西三人的着作对批判组的影响。最后,文章分析了中国"相对论批判"运动的思想根源,并尝试总结了相应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本研究表明,"文革"期间对狭义相对论的错误批评源于对辩证唯物论的教条主义诠释、对相对论理论的误解以及缺乏对相对论发展历史的全面了解,而其中有些批评意见也暴露了中国相对论教学与研究工作中的短板和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值得进一步反思和探究。
卢珊[9](2018)在《刘文西人物画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是有关刘文西的个案研究。刘文西六十年孜孜以求的创作历程在中国当代人物画史留下深刻印记,刘文西笔下的人物画是中国民族文化和历史情感精神的寄托。他的艺术人生反映的执着精神具有社会的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他的人物画作品不仅数量宏富,而且风格鲜明,他是20世纪当代人物画开拓前行的实践者,也是西北地区“黄土画派”的领军人。就目前刘文西人物画研究现状而言,关于刘文西及他绘画艺术的评论文章不少,然而学理探研则相对滞后。生成于广袤陕北高原的刘文西绘画艺术,理应成为当代美术研究的课题之一。为此,本文从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时代性、人民性、审美性等交互层面,对“刘文西人物画”进行专题性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追溯刘文西艺术发生的时代背景,涉及刘文西的成长经历、师承关系和思想脉络。第二章,探讨刘文西人物画风格形成之因及它对当代人物画发展的创造性贡献。重点梳理刘文西部分代表作品,找出其人物画风格递变的内在因素和分期依据,进而将刘文西人物画分为三个历史时段,从时代特征、艺术思想、图式构成、绘画语言等方面对刘文西代表作《祖孙四代》等展开陈述,解析其何以被称为20世纪中国画创新经典的成因,并对刘文西三个历史阶段的不同绘画作品进行图像研究及审美分析,深入把握艺术探索的理论思考和人物画的精神追求与人文导向。第三章分析刘文西人物画独特的风格面貌,梳理刘文西人物画造型的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第四章总结刘文西艺术思想和他始终坚持的艺术理念,以及他对现实主义绘画做出得贡献。第五章描述刘文西艺术精神对当代人物画坛的积极影响,阐述刘文西建立在文化传承、样态创新基础上的创作之路对我们的启示意义。全文插入我对刘文西老师的艺术访谈,以期更真切地把握刘文西的艺术思想及其人物画艺术的发展历程。附录部分制作出刘文西人物画创作年表及刘文西六十年赴陕北采风年表,图文相彰辅证刘文西的艺术人生和绘画成就。通过对刘文西人物画艺术思想的解读梳理、绘画作品的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刘文西人物画艺术是时代选择、时代风采、时代面貌、时代价值的必然反映,都是其为实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所铸就的真实印记。他的人生,见证了陕北高原人文风情和发展轨迹;他的绘画,记录了时代变迁和精神气象。刘文西人物画的创作实践,不仅继承中国人物画的传统精神,而且践行“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正确导向。他以执着地艺术信仰所生成的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一系列典型形象,实现了从主题思想、图式面貌、笔墨风格、形式语言的当代革新,达到生活与艺术的水乳交融,造型和审美的高度统一,无愧于为人民传神写照,为时代立言留影的人民艺术家。
邹琪[10](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研究指明“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也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同一位青年同志谈点心里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也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同一位青年同志谈点心里话(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铁军 报告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八千里路云和月 |
艺术的源泉 |
检阅 |
诗和远方 |
远足 |
繁花 |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
国防剧院四号 |
三十功名尘与土 |
云山苍苍江水长 |
代后记:云山苍苍江水长 |
(3)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问题点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贺友直艺术现实意义的研究 |
(二)贺友直文字着作 |
(三)贺友直对连环画创作的反思: |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贺友直日记研究 |
一、连环画《江畔朝阳》的社会评价 |
(一)贺友直来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原因 |
(二)连环画《江畔朝阳》的社会评价 |
二、贺友直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体验与创作环境 |
(一)贺友直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体验 |
(二)贺友直在北大荒建设兵团的创作环境 |
三、连环画《江畔朝阳》的创作过程 |
(一)《江畔朝阳》的核心元素 |
(二)《江畔朝阳》的创作形式 |
第三章 贺友直绘画作品手稿分析 |
一、《江畔朝阳》创作手稿的由来 |
二、《江畔朝阳》连环画手稿作品分析 |
(一)手稿《江畔朝阳》创作过程的严谨性 |
(二)手稿《江畔朝阳》表现手法的创新 |
(三)手稿《江畔朝阳》的构图特点 |
(四)手稿《江畔朝阳》时间性的表现 |
(五)《江畔朝阳》手稿与发行版本比较 |
三、贺友直中国画作品手稿分析 |
第四章 贺友直文字手稿研究 |
一、连环画市场的繁荣与衰落 |
二、贺友直课程讲义分析 |
(一)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的教学讲义 |
(二)业余培训班讲课提纲 |
三、贺友直连环画体会与思考杂记 |
四、贺友直的书信 |
(二)《江畔朝阳》的创作形式 |
(二)贺友直与吕敬人的书信 |
(三)贺友直与刘宇廉的书信 |
(四)贺友直与韩书力的书信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山东解放区的文艺活动研究(1946.6-1949.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山东解放区文艺活动开展的背景 |
第一节 山东解放区的沿革 |
一、山东解放区的建立 |
二、山东解放区的发展 |
第二节 山东解放区文艺活动开展的历史背景 |
一、以文艺为载体进行社会动员 |
二、反击国民党的反共文艺宣传 |
三、抗战时期山东革命文艺发展基础上的延续 |
四、设置机构与培养人才 |
第二章 山东解放区文艺活动的开展 |
第一节 山东解放区文艺活动的指导思想 |
一、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文艺思想 |
二、山东解放区的文艺方针政策 |
第二节 山东解放区文艺活动的发展过程 |
一、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6月—1947年6月) |
二、战略反攻阶段(1947年6月—1948年9月) |
三、战略决战阶段(1948年9月—1949年10月) |
第三节 山东解放区文艺活动的开展状况 |
一、设置领导机构 |
二、成立文艺团体 |
三、培养文艺人物 |
四、开展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 |
第四节 山东解放区丰富的文艺作品创作 |
一、报告文学 |
二、小说 |
三、诗歌 |
四、戏剧 |
五、曲艺 |
六、歌曲 |
第三章 山东革命文艺活动在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比较 |
第一节 山东革命文艺活动在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的相同点 |
一、都具有鲜明的战斗性 |
二、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
三、活动内容都比较丰富 |
第二节 山东革命文艺活动在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的不同点 |
一、文艺活动的开展形式不同 |
二、文艺活动的具体内容不同 |
三、文艺活动的人员素质不同 |
第三节 山东解放区文艺活动的发展特点 |
一、文艺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进步 |
二、鲜明的战斗性 |
三、广泛的群众性 |
四、文艺工作的综合性 |
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
第四章 山东解放区文艺活动的评析与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山东解放区文艺活动的历史意义 |
一、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精神支撑 |
二、为山东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巩固奠定了文化基础 |
三、为今后文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
第二节 山东解放区文艺活动的局限性 |
一、文艺发展缺乏相对独立性 |
二、文艺工作者自身存在不足 |
第三节 山东解放区文艺活动的现实启示 |
一、要始终坚持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 |
二、要坚持文艺工作的群众性原则 |
三、文艺事业的发展要紧密围绕时代主题 |
四、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 |
五、要坚定文化自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再版·删改·自述 ——论丁玲晚年的身份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作家是政治化了的人”? |
第一节 《杜晚香》的艰难亮相 |
第二节 伤痕文学与《“牛棚”小品》 |
第三节 《在严寒的日子里》背后的舆论纷争 |
第二章 五四启蒙话语与毛文体的交锋 |
第一节 重评《我在霞村的时候》的两种方式 |
第二节 难以言说的《在医院中》 |
第三节 《“三八节”有感》的再版与重述 |
第三章 革命观的纵深与断裂 |
第一节 《韦护》的两个版本 |
第二节 走向革命的美琳 |
第三节 《水》的尴尬处境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丁玲晚年相关问题年表 |
附录二 :丁玲小说再版情况(1927-1986) |
参考文献 |
(6)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走向现代化的学校治理需要对话机制? |
二、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呼唤对话机制? |
三、初中学校走出发展困境需要对话空间? |
四、学校发展的阶段性提升助推对话机制建设? |
五、个人的教育体悟及追求有待于聚焦对话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数据分析 |
二、关于对话、对话管理、对话机制的研究 |
三、关于学校管理与治理的研究 |
四、文献评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问题、思路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伦理 |
七、论文的特色、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案例学校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展背景 |
一、应浦东开发而生 |
二、借名校品牌而立 |
三、随时势迁移而变 |
四、因治理机制而兴 |
第二节 发展阶段 |
一、初创期:重质量的绩效管理 |
二、发展期:重专业的项目管理 |
三、转型期:重治理的对话管理 |
第三节 研究空间 |
一、案例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问卷调查分析 |
二、学校发展的成长空间 |
三、战略选择的问题空间 |
四、现代治理的探索空间 |
小结:学校在转型中成长空间无限 |
第三章 绩效管理导向下的对话萌芽 |
第一节 绩效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追求绩效的发展方向 |
二、保障绩效的质量监控 |
三、“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氛围 |
第二节 “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 |
一、办学思想的高度统一 |
二、干部选拔的特立独行 |
三、行政意志的增值执行 |
第三节 绩效中心氛围下的对话萌芽 |
一、师生之间自发的对话 |
二、同侪之间零散的对话 |
三、干群之间少量的对话 |
小结:绩效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专业发展导向下的对话培育 |
第一节 专业发展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转向专业发展的办学背景 |
二、关注专业发展的管理理念 |
三、促进专业发展的项目平台 |
第二节 “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 |
一、项目驱动下的学校内涵建设 |
二、专家引领下的骨干教师发展 |
三、平台助推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
四、主体参与式的学生健康发展 |
第三节 专业团队建设中的对话培育 |
一、学习研讨平台上的开放对话 |
二、交流展示平台上的延伸对话 |
三、信息技术平台上的自由对话 |
小结:专业导向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利与弊 |
第五章 治理导向下的对话机制探寻 |
第一节 治理导向的学校管理转型 |
一、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
二、对话治理的前提和条件 |
三、学校治理的实践框架 |
第二节 基于交往理性的对话决策模式 |
一、对话决策模式的特点 |
二、提升主体精神的对话参与机制 |
三、践行商谈伦理的民主协商机制 |
四、发现教育意义的共识达成机制 |
第三节 植根对话的学校文化品牌创建 |
一、对话品牌的孕育 |
二、对话课题的选择 |
三、对话文化的重铸 |
小结:三种管理导向及决策模式的得与失 |
第六章 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对话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对话的课程开发 |
一、需求: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 |
二、审议:课程开发的对话平台 |
三、协同:课程开发的多方助力 |
第二节 基于对话的教学改革 |
一、教学改革中的“对话人”假设 |
二、教学改革中的商谈逻辑 |
三、共同体:教学组织的形式变革 |
四、教学制度生成的对话逻辑 |
第三节 基于治理的对话课堂实践 |
一、聚焦对话素养培育的课题引领 |
二、践行对话教学原则的课堂实践 |
三、彰显对话精神特质的课堂文化 |
小结:治理理念融入课程与教学 |
第七章 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研究 |
第一节 家长参与的制度建设 |
一、家长体验课堂教学制度 |
二、家长联系渠道畅通制度 |
三、家长助力学生活动制度 |
四、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制度 |
五、家长监督日常生活制度 |
六、家长会形式的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家校互动的机制探寻 |
一、纳入学校规划的家长队伍建设 |
二、指导家庭教育的家长学校建设 |
三、推动家校合作的家长评价实施 |
第三节 家校共育的生态营造 |
一、共情:培育和谐关系的办学追求 |
二、共享:助力幸福家庭的亲子工程 |
三、共商:化解家校矛盾的协商机制 |
四、共治:推动学生发展的契约教育 |
小结:治理理念助推家校共育 |
结语 |
一、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 |
二、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 |
三、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 |
附录1 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2 历任校长管理风格与对话机制建设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2、概念界定 |
3、研究现状考察 |
4、研究目标及思路 |
第一章 先锋文学批评诞生的时代语境 |
第一节 1980年代的政治语境 |
第二节 1980年代的文学语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学论争、文学会议与先锋文学批评的发展 |
第一节 “三个崛起”论争与先锋文学批评的发端 |
第二节 杭州会议:文学批评变革的前奏 |
第三节 方法论热:批评方法的多样与滥觞 |
第四节 “批评观”讨论——以“海南文学会议”为中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要阵地:文学期刊与先锋文学批评发展 |
第一节 《当代文艺思潮》:先锋文学批评倡导的先驱者 |
第二节 《上海文学》:上海批评圈与青年批评力量培养 |
第三节 《文学评论》:理论变革的先导与激进的试验 |
第四节 《当代作家评论》:先锋文学批评的践行者与推动者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主要力量:“第五代批评家”群体 |
第一节 “第五代批评家”的命名及批评特征 |
第二节 吴亮论:实验性与“片面的尖锐” |
第三节 李陀论:批判性与“整体意识” |
第四节 程德培论:文本细读与“本体思考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先锋文学批评的批评理念及话语方式 |
第一节 回归本体:从“外部”回到“内部” |
第二节 张扬主体:从集体代言到个人话语 |
第三节 重心转移:从“内容”到“形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先锋文学批评的历史贡献及反思 |
第一节 作为思潮的终结与作为精神的延续 |
第二节 先锋文学批评的贡献及意义 |
第三节 先锋文学批评的局限及问题 |
第四节 先锋文学批评在1990 年代 |
本章小结 |
结语先锋精神与文学批评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代表性文本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8)“文革”中的“无产阶级科学革命”:中国科学院“相对论批判组”再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苏联的影响 |
3 宣传和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运动 |
4 中科院“相对论批判组” |
5 毛泽东主席与“相对论批判” |
6 同时代海外反相对论思潮的影响 |
7 秦元勋与《物理》上的“相对论讨论” |
8 中国“相对论批判”运动的思想根源 |
9 结语 |
(9)刘文西人物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方法 |
二、刘文西人物画研究现状 |
三、选题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
第一章 时代的选择:刘文西艺术的思想基础 |
第一节 、刘文西人物画生成的时代背景 |
1、新中国美术观的历史形态演变 |
2、新中国人物画的造型样态概述 |
第二节 、刘文西从艺经历对其人物画风格的影响 |
1、上海育才学校:刘文西艺术之路的起点 |
2、践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
3、浙江美术学院的艺术主张 |
4、陕北:心向往之的“艺术圣地” |
第二章 时代的风采:刘文西人物画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第一阶段:1949-1966年 |
1、聚焦黄土地:虔诚的人民视角 |
2、表现黄土人:深刻的主题思想 |
第二节 、第二阶段:1967-1989年 |
1、执着坚持:饱满的时代豪情 |
2、传神写照:刻画黄土地人民的真、善、美 |
3、安身立命:人到群众中去,画从群众中来 |
第三节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
1、为伟人造像:为时代立碑 |
2、宏阔的视野:群像式造型与性格化刻画 |
第三章 时代的价值:刘文西人物画独特的风格面貌 |
第一节 、形成于像,典型的黄土地人物形象特征 |
1、黄土地的人文情怀 |
2、黄土人的典型形象特征 |
3、典型形象的时代精神意涵 |
第二节 、艺立于德,鲜明的思想导向 |
1、执着的人民信仰,弘扬时代的主旋律 |
2、艺术为人民服务,展现黄土人精神面貌 |
第三节 、兼容并蓄,中西融合的写实艺术向度 |
1、客观的人物造形与主观的笔墨表达 |
2、中西视感的表现与个体群体的整合 |
第四章 时代的印记:刘文西人物画的审美功能 |
第一节 、刘文西的艺术思想 |
1、艺术宗旨 |
2、艺术坚持 |
3、坚持长期的创作实践 |
4、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 |
5、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结合的艺术标准 |
6、坚持作品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效果,以优秀的作品鼓励人 |
第二节 、刘文西人物画的社会性与人文性 |
1、社会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
2、道德旨向与教育意义的统一 |
3、造型观念与观赏功能的统一 |
第三节 、对现实主义绘画的再创造 |
1、关注社会,描绘时代 |
2、关注民生,服务人民 |
3、关注思想,创造价值 |
第五章 刘文西在新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
第一节 、刘文西对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贡献 |
1、树立“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时代价值 |
2、创造“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形象 |
第二节 、刘文西人物画对当代的启示 |
1、坚持不懈,长期积累 |
2、以身作则,以德育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刘文西人物画作品年表 |
二、刘文西赴陕北写生图录 |
后记 |
(10)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也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同一位青年同志谈点心里话(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铁军 报告文学[J]. 段平. 边疆文学, 2021(07)
- [2]文艺官员与当代文学体制的互动关系(1942-1992) ——以周扬为中心[D]. 王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D]. 侯奔奔.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山东解放区的文艺活动研究(1946.6-1949.10)[D]. 魏青.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5]再版·删改·自述 ——论丁玲晚年的身份困境[D]. 罗紫轩. 南京大学, 2020(05)
- [6]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D]. 李百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研究[D]. 崔庆蕾.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文革”中的“无产阶级科学革命”:中国科学院“相对论批判组”再考[J]. 胡大年.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8(03)
- [9]刘文西人物画艺术研究[D]. 卢珊. 西安美术学院, 2018(01)
- [10]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