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我国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一、我国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刚[1](2014)在《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 ——以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的积极推进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城市交通问题等成为影响和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是建设以人为本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重要挑战同时,城市土地资源低效利用非集约节约利用利用强度过大供需矛盾突出等严重制约着城市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影响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本文有必要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可持续承载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文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承载力内涵,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土地承载力城市承载力城市土地承载力的研究文献,并对这些研究文献进行了述评分析然后,本文简述了与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相关的理论方法,阐述了从PSR DSR到DPSIR模型的发展历程,归纳出反映城市土地可持续承载可持续利用的各项指标,给出了DPSIR框架下的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概念模型综合评价概念模型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为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铺垫和技术支撑2.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研究本文从城市土地支撑力水平和城市土地受压力强度这一视角出发,构建了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指标体系,采用灰关联熵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结合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给出了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2009年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ArcGIS技术和GeoDa软件对其系统协调发展度进行了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东半岛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都呈现出较为显着的空间分布格局;2009年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在空间上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呈现出高低相异的空间分散格局3.城市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本文着重将科技文化承载力作为单一维度纳入到指标体系中,对城市土地支撑力水平和城市土地受压力强度进行了融合更新,构建了一套更为合理的城市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局部变权法测算各个城市6个子承载力的客观变权重,结合TOPSIS法给出了局部变权TOPSIS模型的计算步骤,对2009年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给出了其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类型分区和空间承载特征结果显示:本文得到了31个城市土地的短板子承载力和分区类型;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东半岛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承载特征差异相对较为明显此外,本文对2009年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并探讨了其承载状态和系统协调发展度的关系4.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回归分析由于在空间集聚或空间分散地区部分城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及其空间承载状态仍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故本文选取了与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较为密切的15个基础指标,归纳出了影响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3个主要因素,即:城市土地人口因素城市土地资源环境因素城市土地经济社会因素,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测算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因变量及其3个因素自变量的评价变量数据,对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对2009年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增强,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环境承载力的优化,土地经济承载力土地社会承载力的拉动,能够相当幅度地提升城市土地的可持续承载水平,挖掘出城市土地的潜在综合承载力水平

耿建新,刘尚睿,吕晓敏[2](2018)在《土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基于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正处在探索试编阶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也正在由分类评价走向综合计量的关键节点,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使它们更好地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服务,是当前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在梳理资源承载能力测算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应用实践基础上,以土地资源为例,对广东省中山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进行探索,总结目前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并针对现有成果的不足之处提出:深化对土地资源资产表格和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认识、积极开展审计机构内部各部门的联合试点工作、建立资源环境信息资料中心、健全相关审计制度、建立动静态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目标实现确立审计责任的工作建议。

姜秋香[3](2011)在《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文中认为三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其自然条件较适宜农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三江平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在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干扰下,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供水结构不合理和水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等诸多不合理的现象,并且严重威胁着三江平原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进行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问题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为区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分析经过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构成及其利用分析得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整体表现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欠缺”的态势,而并非惯称的“水土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与耕地资源的匹配角度,构建了水土资源匹配测算模型,并对三江平原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系数进行了计算和匹配程度的划分。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整体水土资源匹配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江平原区划内,七台河市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最差,而鹤岗市和穆棱市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最好。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的判断可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土地开垦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2、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及空间组合分别从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出发,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区域差异分析,并对水、土资源的承载力水平进行空间组合。根据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特点,可将其分为四类:双鸭山市和穆棱市属于水土资源无压力区,七台河市属于水资源无压力-土地资源平衡区,依兰县属于水资源平衡-土地资源无压力区,鹤岗市、佳木斯市和鸡西市属于水土资源平衡区。结合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状况,可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保证水土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持续供给能力。3、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由于三江平原区划内的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和水土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较差级别,因此,以佳木斯市为研究区域,在分析水土资源系统结构、运行机制和因果反馈关系的前提下,进行了模型边界的确定、系统因果关系分析子模块的划分、变量之间定量关系的确定和模型有效性检验,完成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和检验。由模型的构成和检验结果可知,该模型共包括8个子模块和96个变量,并且模型的结构合理,能够较好地定量反映真实系统的运行特征。同时,甄别出对模型运行结果影响较大的9个敏感参数,后续将根据对敏感参数的调整,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4、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及优选通过对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延续动态仿真可知,未来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的严重不平衡是制约区域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此,从解决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出发,设计了5种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并对其进行动态仿真和评价。仿真和评价结果表明:自然延续方案、开源方案和节流方案下未来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束缚仍然存在;综合方案下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工农业生产规模、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等均为五种方案中最高,但该方案将造成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严重浪费,有悖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协调方案不仅可以解决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而且在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实现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的目标,该方案为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优方案。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佳方案的确定,可为佳木斯市乃至三江平原的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策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5、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在分析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数量、开发利用现状、空间匹配状况和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借鉴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佳策略,提出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政策支持。综上所述,通过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空间匹配格局、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研究,可全面了解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土资源协调发展能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与此同时,对三江平原区划内的佳木斯市进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和优选,可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的调整提供借鉴,为实现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封志明,杨艳昭,闫慧敏,潘韬,李鹏[4](2017)在《百年来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文中提出从20世纪初期承载力概念提出,到21世纪作为描述发展限制的重要工具,从理论到实践,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走过百年,已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本文简要回顾了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的源起与发展;系统梳理了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容量),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程;科学评述了基于生态足迹与虚拟土地、水足迹与虚拟水和能值分析与虚拟能量等方法开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跨世纪进展。研究认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且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可比性一直存有争议。鉴于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应从理论到方法、从实践到应用,切实加强基础理论与承载机理、阈值率定与综合计量、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定量评价与系统集成研究,以促进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数字化与系统化,最终满足实用化与业务化的国家需求。

樊杰,周侃,王亚飞[5](2017)在《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2016版)的基点和技术方法进展》文中指出本文探讨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机制的设计基点,阐释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承载能力评价和预警的基本概念,创建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的理论模型,并制定了2016版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的技术流程、评价体系、集成方法与类型划分等技术要点,为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全面试行提供技术参考。研究表明:增长极限论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的理论基础;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分别开展陆域评价和海域评价,二者均包括基础评价和专项评价两部分,基础评价采用统一指标体系对所有县级行政区进行全覆盖评价,专项评价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选取特征指标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进行评价;采取"短板效应"原理确定资源环境超载、临界超载和不超载3种类型,结合资源环境耗损过程评价划分红色(极重警)、橙色(重警)、黄色(中警)、蓝色(轻警)和绿色(无警)5个预警等级,通过陆海统筹校验确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三类五级"评价方案。

戴雄祖[6](2020)在《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永丰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村镇的建设与发展日益得到重视,人们对村镇的研究也在逐步地深入。在大的区域尺度范围存在着承载力的问题,同样在村镇也有承载力的问题。对村镇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测算,科学把握其承载能力,对于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以地处南方丘陵区的永丰县为例,探讨村镇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方法。研究表明:(1)土地承载能力研究存在三种研究范式,即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研究、“足迹”承载能力研究和综合承载能力研究。各研究范式的分析框架不同,其适用性也存在差异。(2)整体上来看,永丰县的村镇建设取得较大的成就,但其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在资源环境方面,受地形影响土地分布较为分散,加之其土壤以地带性红壤为主,肥力相对贫瘠,土地易出现板结现象。因而,土地资源成为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主要限制性因素。(3)对三种研究方法进行改进与应用。在进行土地人口承载能力测算时,先从人粮关系来把握整体承载状况,其表明研究区的承载效果良好;接着从农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层面来开展村镇土地承载能力的测算,结果表明在达到现状收入水平(14722元)的假设条件下,村镇可以承载的总人口数为13.14万人,超载的11.15万人依靠非农业就业获取收入,相应地应将城镇化率提高到70%左右。在进行“足迹”承载能力测算时,通过对整个吉安市域生态足迹的测算,得出其承载力指数为1.37>1,即处于赤字状态,超载总人口为133.02万人;接着通过城镇化率将乡村超载的人口分解到县域村镇,得到永丰县村镇超载人口为6.55万人。在进行综合承载能力测算时,主要是先识别村镇种植业与建设的不适宜区;接着根据永丰县种植业不适宜和村镇建设不适宜区域的评价,将永丰县所有行政村单元按功能类型分为四大类:生态保护重点村、种植业发展重点村、中心集聚重点村和其他村;最后,通过设定两种开发强度情景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当地高开发强度和平均开发强度情景下,全县耕地种植业可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分别为135.38万人和140.10万人。按照人均建设用地100m2、140m2和200m2测算,高开发强度情景下,全县村镇建设用地可承载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4.05万人、60.04万人和42.03万人;平均开发强度情景下可承载的人口规模分别为54.61万人、39.01万人和27.31万人。(4)对三种测算方法的比较分析。总体而言,三种研究方法所需的数据存在差别,具体的测算方法也各不相同。(5)整体上来看,永丰县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处于较好的状态。研究发现,农民收入水平偏低是制约土地承载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将成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丁学森[7](2017)在《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建构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未来十五年我国将有近3亿人口约3000万左右的义务教育学生由农村移居到城镇。大城市作为流动人口的主要聚集区域,其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将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学术界对城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多有研究,但多是基于随迁子女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鲜有从城市角度的实证研究。因此,从分析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数量与结构的供需矛盾入手,科学测算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对合理规划、布局和配置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以应对学龄人口增长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流动人口是在教育资源“推力”与“拉力”作用下,基于对教育的预期成本-收益计算来做出是否随带子女一起流动决策的。流入地城市在政府偏好影响下,往往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需求重视不足。公办优质义务教育是一种相对稀缺的、流动的、不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实质是基于价值规约解决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的行为与过程。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是一个涉及多个影响因子、需要多方主体协同的系统工程。当前,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呈现出城市类型集中和供需压力嵌入等特点。通过对我国区域城镇化发展趋势及大城市人口聚集特点的数据分析,发现超大和特大城市在校生规模剧增、中小学校近郊化明显、学龄人口规模差异突出。以大城市发展模式与人口集聚矛盾分析模型为基础,对城市“抄近路”式发展与规模扩张冲动而忽视城市增加常住人口公共服务需求进行了归因分析,证明了大城市教育资源承载压力不单纯是学龄人口聚集的结果,而是学龄人口高流动性和异质性紧密嵌入大城市教育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结果。基于系统论观点建立了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人口、教育、社会、资源四要素PRES理论分析模型,阐明了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系统性、条件约束性、差异性、时空性等特点,“可持续承载”与“有质量承载”两维价值坐标,以及协调教育内外部价值差异和认识、联动教育资源系统内外要素共同改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和提升教育资源系统供容能力和支撑能力的理论结构。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背景领域(人口、经济投入、城市空间)、输入领域(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输出领域(学校、学生)三维指标体系,阐释了指标间的结构关系与具体指涉。区域不同单位间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不平衡、教育资源承载压力嵌入在不同类型学校之中是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的总因。通过对东莞市中观、微观全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具有先发优势区域的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相对更高,更容易具有较高的义务教育资源承载“条件”,也更能吸引学龄人口的大量聚集,而普通公办校、高端民办校、普通民办校三者之间的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则呈降序排列。因此,针对不同类型大城市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工作,对接城市学位预警与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增加学位资源供给、探索教师管理机制改革、提升民办学校教育质量。

杜晓彤[8](2020)在《基于“双评价”的县域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技术方法研究 ——以什邡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发展的社会,时刻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的重大考验。放眼全局与未来,合理管控国土空间,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完善空间规划体系、协调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以及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逐渐成为关注焦点。换言之,国土空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内容,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基础。因此,必须开展国土空间“双评价”,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摸底国土空间禀赋条件,辅助空间规划底图“三区三线”的合理划定。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形成主体功能区规划基础的背景下,探索、改革、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本文以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为研究区,初步构建国土空间评价分析框架、模型方法、思路流程,理顺“双评价”—“三区三线”内在逻辑,形成技术链条。即基于三类空间导向,以30m×30m格网为基本评价单元,通过识别矩阵得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级;采用特尔斐赋权法对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进行加权求和,得到适宜性评价等级;运用Arcgis软件,在适宜性评价结果之上使用三维魔方识别空间属性,划分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空间以及有条件建设区;基于多规协调、融合的方法划分“三线”,将生态用地、基本农田保护、城镇建设用地视为刚性底线,进行空间冲突协调,最终得到什邡市国土空间“三区三线”的试划成果。主要结论:什邡市城镇空间、农业空间以及生态空间分别占全域的12.80%、39.89%、47.31%,对应面积为105.02km2、327.28km2、388.18km2。空间属性以城镇建设为主的乡镇有方亭街道、皂角街道、洛水镇;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乡镇有隐峰镇、马井镇、南泉镇;以生态保护为主的乡镇有红白镇、蓥华镇、冰川镇。我国的空间规划发展至今,其开展的目的及意义被逐步深化。“双评价”—“三区三线”的内在逻辑不仅是前因后果,还是双向的传导机制,通过空间管控格局反观区域自然禀赋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辅助空间规划。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技术工作。深化落实“以水定人”的生态发展理念;坚持“以人定地”的耕地红线保护意识;思考解决“以地定城”的空间博弈问题,以实现多维资源“动态平衡”的现代国土空间规划。

殷志强,李瑞敏,李小磊,孟晖,刘琼,杨楠,王轶,仝晓霞,李春燕,高萌萌[9](2018)在《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文中研究说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从起步到现在经历了理论到实践,单要素到综合评价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刚性约束条件。本研究在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承载能力主要发展的3个主要阶段,即萌芽奠基阶段、应用探索阶段和蓬勃发展阶段;详细讨论了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现状及评价、预警指标体系研究进展;最后从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情景模拟和实践应用等四个层次指出了未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认为建立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是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有效手段。

户艳领[10](2014)在《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是合理编制国土开发规划和城市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前提和参考依据,然而在承载力研究领域,大部分研究仅关注土地对粮食和人口的承载,未能反映其他如经济规模、生态环境、城市建设、居民生活等承载对象的承载状况及其对综合承载力的影响,难以客观描述不同区域的综合承载水平。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加重,土地的综合承载状况愈发严峻,必须抓紧摸清区域承载状况,找出承载短板加以解决,超出任何一方面的土地承载极限,都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桎梏。结合可持续发展、国土承载安全和区域协调等相关理论,本文首先在概念和评价方法上力争实现对承载力研究的创新。依据承载对象不同将综合承载力划分为经济规模承载、建设规模承载、生产规模承载、资源环境承载、人口规模承载、基础生活设施承载六大承载子系统。进一步梳理了承载力研究的相关计量方法,筛选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承载力评价和承载短板分析实证模型。本文构建大容量面板数据、时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因子模型的单因子和多因子分析,纵向上摸清了河北省综合承载力水平,横向上评价了各子承载系统的承载优劣状况,指出研究区域总体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不高,在全国排在中后位置,各承载系统中,农业生产和建设承载具有一定优势,但资源和环境承载处于劣势,是承载的短板,必须重点加以整治。(2)针对因子分析得到的研究区域承载短板,选取指标并建立时间序列数据矩阵,应用熵值模型深入分析承载短板的历年发展演变趋势,在众多承载制约因素中确定了各指标的影响程度,找到主要问题。虽然资源环境承载总指数十年来不断改善,但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仍然形式严峻。(3)土地的综合承载内容丰富,各承载子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并且区域间各子承载系统发展不均衡,可以协调各区域的承载优势和劣势,从而实现整体承载力提高。最后本文以处于劣势的资源环境承载为突破口,从各子承载系统的问题与发展水平入手,在提高承载主体的供给水平和质量、优化人口布局和提升人口承载力、提高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加强承载力区域协作等几个方面,探索了确保综合承载力安全的具体思路与对策,力争实现实证分析向应用的转化。

二、我国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 ——以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承载力内涵演变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外研究综述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方法基础和结构模型构建
    2.1 理论方法基础
        2.1.1 土地资源学理论
        2.1.2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2.1.3 灰色系统理论
        2.1.4 复杂系统理论
        2.1.5 变权理论
        2.1.6 多属性决策理论
        2.1.7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
        2.1.8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2.2 结构模型构建
        2.2.1 DPSIR 框架模型
        2.2.2 基于 DPSIR 框架的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结构模型
第三章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研究
    3.1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指标体系构建
        3.1.1 系统协调发展度指标体系构建说明及评价指标选取方法
        3.1.2 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归类及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3.2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构建
        3.2.1 灰关联熵法确定权重
        3.2.2 支撑力(受压力)子系统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3.2.3 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构建
    3.3 系统协调发展度实证研究——以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为例
        3.3.1 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及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获取
        3.3.2 环渤海地区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结果
    3.4 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分析
    3.5 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空间分析
        3.5.1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空间差异分析
        3.5.2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四章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4.1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说明及指标选取方法
        4.1.2 评价指标归类及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4.2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4.2.1 变权重测算方法
        4.2.2 局部变权 TOPSIS 模型
    4.3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以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为例
        4.3.1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获取
        4.3.2 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
    4.4 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4.5 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差异分析
        4.5.1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相对贴近度空间承载特征
        4.5.2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相对贴近度空间自相关分析
        4.5.3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承载状态和系统协调发展度的关系
第五章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回归分析
    5.1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的确定
    5.2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模型分析
        5.2.1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自相关分析
        5.2.2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回归模型分析
    5.3 空间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以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为例
        5.3.1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回归变量数据的测定
        5.3.2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自相关计算
        5.3.3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回归计算
    5.4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回归结果分析
第六章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提升策略
    6.1 提高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对策措施
    6.2 提高我国城市群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措施建议
    6.3 提高我国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相关措施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土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基于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对三个基础概念的分析
    (一) 三个基础概念
        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2.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3.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
    (二) 三个基础概念的结合分析
三、我国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一) 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扩展分析
    (二) 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量化分析之一:土地资源资产表
    (三) 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量化分析之二:土地利用分类的承载能力
        1. 指标的选取。
        2. 状态指数级别的划分。
    (四) 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实践尝试
        1. 编制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
        2. 指标分析及阈值确定。
    (五) 结论与联想
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当前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一) 审计机构与其他对自然资源负有责任机构之间的协作
    (二) 审计对象的量化评估及信息共享
    (三) 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知识
    (四) 审计评价指标与责任界定
    (五) 审计结果运用与责任追究
五、进一步做好与土地资源资产相关离任审计工作的建议
    (一) 深化对土地资源资产表格和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认识
    (二) 积极开展审计机构内部各部门的联合试点工作, 促进各方的相互配合
    (三) 建立与资源、环境相关的信息资料中心, 实现审计的全面信息共享
    (四) 健全相关审计制度, 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五) 探讨可作为审计评价标准的静态与动态结合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指标体系
    (六) 从目标实现角度考虑审计结论的形成与资源资产责任的确立、追究
六、结语

(3)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1.4 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动态
1.5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动态
    1.5.1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1.5.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研究
1.6 主要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资源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河流水系
    2.1.5 土壤与植被
    2.1.6 矿产资源
    2.1.7 湿地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3.1 水资源总量
    2.3.2 用水结构
    2.3.3 水利工程现状
    2.3.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3.5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2.4 农业生产概况
2.5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分析
3.1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构成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3.1.1 水资源构成及其利用
    3.1.2 土地资源构成及其利用
    3.1.3 水土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3.2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及测算
    3.2.1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测算模型
    3.2.2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的测算
3.3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
    3.3.1 水土资源匹配程度分析
    3.3.2 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特征
    3.3.3 水土资源匹配的空间差异
3.4 本章小结 4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及空间组合
4.1 水资源承载力概述
    4.1.1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4.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4.1.3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4.1.4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4.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3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确定
4.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4.3.1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4.3.2 粒子群优化方法
    4.3.3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4.4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区域差异
    4.4.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4.4.2 水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
4.5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4.5.1 土地资源承载力概述
    4.5.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5.3 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5.4 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
    4.5.5 土地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
4.6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及区域差异
4.7 本章小结 5 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构建
5.1 佳木斯市概况
    5.1.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
    5.1.2 地形地貌
    5.1.3 土壤
    5.1.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1.5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1.6 农业生产概况
    5.1.7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5.2 系统动力学简介
    5.2.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5.2.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5.2.3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过程
    5.2.4 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简介
5.3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构建
    5.3.1 模型边界的确定
    5.3.2 模型因果关系分析
    5.3.3 模型的构建
5.4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5.4.1 模型的直观和运行检验
    5.4.2 模型的历史检验
    5.4.3 模型的灵敏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及优选
6.1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延续动态仿真
    6.1.1 水资源供需结构动态仿真
    6.1.2 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仿真
6.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
6.3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
    6.3.1 水资源供需动态仿真
    6.3.2 农业生产能力动态仿真
    6.3.3 国民经济动态仿真
    6.3.4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动态仿真
6.4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评价及优选
6.5 本章小结 7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及展望
7.1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7.1.1 开源节流并重
    7.1.2 合理配置水土资源
    7.1.3 科学利用水土资源
    7.1.4 健全水土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7.2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展望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百年来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从理论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承载力概念的源起与发展
    2.1 承载力概念的源起与萌芽——基于生物学与生态学的认识
    2.2 承载力概念的拓展与完善——基于资源环境科学的认识
3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过去与现在
    3.1 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3.2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3.3 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研究
    3.4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4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跨世纪进展
    4.1 生态承载力与“虚拟土地”:生物生产性土地与生态足迹
    4.2 水资源承载力与“虚拟水”:虚拟水流动与水足迹
    4.3 资源承载力与“虚拟能量”:能量平衡与能值分析
5 结语

(5)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2016版)的基点和技术方法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机制的设计基点
2 承载能力预警研究的基点:基本概念阐释
    2.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客观性与动态性
    2.2 承载能力研究:从评价到预警
3 预警理论模型的基点:增长极限
4 预警技术流程的变化
    4.1 总体技术路线
    4.2 2016版与2014版相比的主要变化
5 2016版评价体系
    5.1 陆域评价
        5.1.1 基础评价
        5.1.2 专项评价
    5.2 海域评价
        5.2.1 基础评价
        5.2.2 专项评价
    5.3 集成评价
        5.3.1 超载类型划分
        5.3.2 预警等级划分
6 成因解析及政策预研
    6.1 超载成因解析
    6.2 政策预研
7 结论与讨论

(6)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永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
        1.2.1 村镇与村镇建设
        1.2.2 承载力与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内容
        1.3.4 论文创新点
2 研究进展综述
    2.1 村镇建设
        2.1.1 村镇建设文献综述
        2.1.2 城乡规划中的村镇建设研究
    2.2 资源环境承载力
        2.2.1 资源环境承载力文献综述
        2.2.2 县域尺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2.3 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2.3.1 土地资源承载力文献综述
        2.3.2 土地指标在承载力研究中的运用
3 村镇土地承载力评价的理论及范式
    3.1 理论基础
        3.1.1 人口承载力理论
        3.1.2 “足迹”承载力理论
        3.1.3 综合承载力理论
    3.2 三种理论范式
        3.2.1 人口承载能力研究范式
        3.2.2 足迹承载能力研究范式
        3.2.3 综合承载能力研究范式
4 永丰县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测算与评价
    4.1 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基本概况
        4.1.1 村镇建设基本概况
        4.1.2 资源环境基本状况
    4.2 人口承载能力测算
        4.2.1 土地(粮食)生产潜力测算方法
        4.2.2 基于人粮关系的永丰县村镇土地资源承载力测度
        4.2.3 基于收入视角的永丰县承载力状态测度
    4.3 足迹承载能力测算
        4.3.1 改进后的足迹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4.3.2 吉安市生态足迹计算结果
        4.3.3 永丰县村镇承载人口合理规模测算
    4.4 综合承载能力测算
        4.4.1 评价与测算步骤
        4.4.2 评价测算结果与分析
    4.5 三种测算结果比较分析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建构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反思
        (一)关于流动学龄人口义务教育的问题
        (二)关于城市义务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的问题
        (三)关于人口承载力及大城市人口承载力的问题
        (四)关于教育承载力与教育资源承载力的问题
        (五)国外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问题的发生逻辑
    一、为什么大城市来了那么多随迁子女?—基于“推拉理论”的解读
        (一)“推拉理论”的兴起与观点
        (二)“推拉理论”的现实解读
        (三)“推拉理论”的启示
    二、为什么随迁子女在大城市要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职责的视角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二)教育资源配置理论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的启示
    三、为什么随迁子女在城市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就产生了承载能力问题?—基于城市人口承载力理论的思考
        (一)城市人口承载力的概念诠释
        (二)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子
        (三)城市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方法
        (四)城市人口承载力理论的启示
    小结
第二章 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面临的挑战
    一、城镇化对不同类型城市的人口影响
        (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形势
        (二)大城市的人口聚集特点
    二、各型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面临的供需矛盾
        (一)各型大城市在校生数的变化
        (二)各型大城市中小学近郊化率分布程度
        (三)各型大城市中小学学龄人口规模现状
        (四)各型大城市中小学专任教师需求量挑战
        (五)大城市中小学段教育经费挑战
    三、大城市教育资源承载能力面临挑战的原因
        (一)挑战形成的背景思考
        (二)城市内部原因分析
        (三)城市教育资源承载能力面临挑战何以可能
    小结
第三章 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与分析框架
    一、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
        (一)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及特点
        (二)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基本存在状态
        (三)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价值坐标
        (四)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实质
    二、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
        (一)大城市与义务教育资源
        (二)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
        (三)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价值坐标和实质内涵
    三、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PRES分析框架
        (一)系统论与教育系统论
        (二)教育PRES分析框架
        (三)基于教育PRES分析框架的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要素结构
    小结
第四章 基于PRES分析框架的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建构
    一、教育指标及其理论探讨
        (一)何为教育指标
        (二)教育指标的认识与多元取向
        (三)教育指标体系的建构
        (四)教育指标及其指标体系的表达能力
    二、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观照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预设前提
        (二)指标体系构建的价值定位
        (三)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三、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的功能结构
        (一)指标体系的研究定位
        (二)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四、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个案样本描述
        (二)第一次预调研
        (三)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的最终确立
        (四)对于指标含义的相关解释
    小结
第五章 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的应用
    一、不同类型大城市人口流动规模的比较分析
        (一)各型城市人口流动的基本分类
        (二)不同类型大城市市辖区人口流动现状
    二、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个案实证分析
        (一)东莞市市辖区中观层面分析
        (二)东莞市市辖区微观层面分析
        (三)实证研究的一点基本结论
    三、提升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政策建议
        (一)针对不同类型大城市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工作
        (二)建立城市学位公报预警系统与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间的对接
        (三)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做到精准投入与扶持
        (四)多种方式进一步增加学位资源供给
        (五)探索教师管理机制改革,解决学校教师资源不足问题
        (六)提升民办学校教育质量,为随迁子女提供多元化的教育选择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教育部门访谈提纲
附录二:区/镇宣教办调查表
附录三:初中学校调查表
附录四:小学学校调查表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8)基于“双评价”的县域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技术方法研究 ——以什邡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评价基础性原则与技术路线
        2.2.1 评价基础性原则
        2.2.2 技术路线
    2.3 特色与创新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1.4 土地利用现状
    3.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4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4.1 评价体系
    4.2 评价方法
        4.2.1 土地资源评价
        4.2.2 水资源评价
        4.2.3 环境评价
        4.2.4 生态评价
        4.2.5 灾害评价
    4.3 集成评价
    4.4 什邡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实证研究分析
        4.4.1 实证研究
        4.4.2 结果分析
    4.5 评价方法小结
5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5.1 评价指标体系
        5.1.1 生态空间适宜性等级
        5.1.2 农业空间适宜性等级
        5.1.3 城镇空间适宜性等级
    5.2 什邡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实证研究分析
        5.2.1 实证研究
        5.2.2 结果分析
    5.3 评价方法小结
6 “三区三线”划定技术方法研究
    6.1 “三区三线”划分原则
    6.2 “三区”划定方法
        6.2.1 三维魔方划定思路
        6.2.2 判定规则
    6.3 “三线”划定方法
    6.4 什邡市“三区三线”划定
    6.5 划定技术总结
7 结论、讨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讨论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9)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
    2.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历史
    2.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的主要阶段
    2.3 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
        2.3.1 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
        2.3.2 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进展
        2.3.3 矿产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进展
    2.4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2.4.1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2.4.2 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3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方向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未来研究方向
        3.2.1 完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理论基础体系
        3.2.2 突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技术方法瓶颈
        3.2.3 开展未来发展情景模拟与资源环境压力和调控提升研究
        3.2.4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
4 结论

(10)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土地承载力研究的源起与发展
        1.2.2 国内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1.2.3 土地承载力研究的总结分析
        1.2.4 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发展与完善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关键和技术难点
        1.5.1 研究关键
        1.5.2 研究难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主要创新点
2 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承载理论及作用机制
        2.1.1 承载力的内涵
        2.1.2 承载力作用机制
    2.2 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界定
        2.2.1 土地承载力概念的历史发展
        2.2.2 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
        2.2.3 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构成
    2.3 相关理论体系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资源稀缺理论
        2.3.3 土地综合承载安全理论
        2.3.4 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理论
    2.4 土地承载力的评价方法体系
        2.4.1 以人口承载数量为代表的单因素法
        2.4.2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 Process-AHP)
        2.4.3 综合(系统)评价法
        2.4.3.1 因子分析法
        2.4.3.2 熵值法
        2.4.4 系统动力学方法
3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因子模型的构建
    3.1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的制约因素
    3.2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3.3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3.3.1 指标体系的层次划分
        3.3.2 代表性评价指标的具体计算与解释
        3.3.2.1 土地人口承载评价指标
        3.3.2.2 土地生产规模承载评价指标
        3.3.2.3 土地的资源承载评价指标
        3.3.2.4 土地的环境承载评价指标
        3.3.2.5 土地建设承载评价指标
        3.3.2.6 土地经济承载评价指标
        3.3.2.7 土地基础生活设施承载评价指标
    3.4 因子分析模型的理论基础
        3.4.1 建立因子模型表达
        3.4.2 因子分析适用检验
        3.4.3 求解因子载荷矩阵
        3.4.4 共同度检验
        3.4.5 计算综合因子得分
4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的因子实证分析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经济产业发展状况
        4.1.3 人口和生活保障情况
        4.1.4 土地资源状况及影响土地承载的问题
        4.1.4.1 土地资源自然状况
        4.1.4.2 影响土地承载的问题
        4.1.5 资源状况
        4.1.6 环境状况
        4.1.7 气候状况
    4.2 数据来源
    4.3 承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4.3.1 消除量纲处理
        4.3.2 相关性检验判断
        4.3.3 共同度分析
        4.3.4 确定主因子(评价指标组)
        4.3.5 主因子解释
        4.3.6 因子得分的计算
        4.3.6.1 单因子得分
        4.3.6.2 综合因子得分
    4.4 因子分析模型的结论分析
        4.4.1 单因子分析
        4.4.2 综合因子分析
5 基于熵值模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5.1 承载力短板的确定与分析意义
    5.2 构建指标体系
        5.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5.2.2 水资源影响因素
        5.2.3 自然条件影响因素
        5.2.4 环境影响因素
        5.2.5 能源影响因素
    5.3 熵值法的理论基础
        5.3.1 熵值法的基本思想
        5.3.2 熵值法的基本计算步骤
    5.4 基于熵值模型的实证分析
        5.4.1 数据的来源与预处理
        5.4.2 影响指标权重的计算
        5.4.3 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的计算
        5.4.4 影响土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各指标权重分析
        5.4.5 承载力指数的趋势分析
6 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区域协调与均衡
    6.1 综合承载力各子系统之间的博弈关系
        6.1.1 子承载力之间的互补
        6.1.2 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6.2 河北省与周边地区的承载力对比分析
    6.3 河北省土地承载力的协调与均衡
        6.3.1 周边地区承载力优势与短板分析
        6.3.2 承载力区域协作的思路
7 承载力评价在提高土地综合承载力中的应用
    7.1 土地综合承载力安全的内涵
    7.2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提高承载主体的供给水平
        7.2.1 优化用地结构,保护耕地面积
        7.2.2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增加供应量
        7.2.3 提升土地承载的集约化效率
        7.2.4 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
    7.3 优化人口布局,提升人口承载力
        7.3.1 人口承载的总量控制
        7.3.2 优化人口布局机构,平衡人口承载力
        7.3.3 提高人口承载质量
    7.4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承载质量
    7.5 提升土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7.5.1 加强水资源保护,提升使用效率
        7.5.2 优化能源使用结构,提升使用效率
        7.5.3 加强自然条件保护
        7.5.4 减少污染排放,提高土地的自洁能力
    7.6 加强承载力区域协作的深度
8 结论
    8.1 结论
    8.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我国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 ——以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为例[D]. 李新刚. 天津大学, 2014(05)
  • [2]土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基于土地资源承载能力[J]. 耿建新,刘尚睿,吕晓敏. 财会月刊, 2018(18)
  • [3]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D]. 姜秋香.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2)
  • [4]百年来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从理论到实践[J]. 封志明,杨艳昭,闫慧敏,潘韬,李鹏. 资源科学, 2017(03)
  • [5]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2016版)的基点和技术方法进展[J]. 樊杰,周侃,王亚飞.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3)
  • [6]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永丰县为例[D]. 戴雄祖.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7]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建构及应用研究[D]. 丁学森.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
  • [8]基于“双评价”的县域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技术方法研究 ——以什邡市为例[D]. 杜晓彤.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 殷志强,李瑞敏,李小磊,孟晖,刘琼,杨楠,王轶,仝晓霞,李春燕,高萌萌. 中国地质, 2018(06)
  • [10]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及应用研究[D]. 户艳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12)

标签:;  ;  ;  ;  ;  

我国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