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生理信息的CAI系统

基于心理生理信息的CAI系统

一、基于心理生理信息的CAI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霞[1](2021)在《南昌市初中地理线上教学现状分析和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胡碧波[2](2020)在《多媒体课件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设计与应用 ——以PowerPoint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齐逸翎[3](2020)在《PPT课件中教材插图效果的眼动研究 ——以2019年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现代化”的潮流下,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其中PPT作为一种多媒体教学媒介,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多种形式交互性内容,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教材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产物之一,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同时,教材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工具之一。因此,本研究以2019年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以下简称“高中化学新教材”)为例,以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PPT为载体,探究PPT课件中的教材插图效果。本研究利用眼动研究法、PAAS自主评价量表以及访谈法这三种研究方法的优势互补性,能更加全面、科学、客观地了解PPT课件中的教材插图效果,对于研究学生阅读插图的认知偏好以及促进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研究,并对理论基础和眼动追踪技术进行阐述,同时提出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述本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该部分梳理了PPT课件、插图效果、插图的眼动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本研究的起点。对于本研究中的相关概念即PPT课件、化学教材插图、插图效果以及眼动研究的内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实证研究。该部分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依据所划分的维度对高中化学新教材插图的梳理以及分类。二是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将18名大一化学师范生分为三个小组,每组3名男生3名女生进行实验,其中PPT课件中的教材插图呈现方式(先图后文、先文后图、图文同时呈现)、PPT课件中的教材插图类型(解释性插图、组织性插图、代表性插图)、PPT课件中有无背景图(有相关背景图、有无关背景图以及无背景图)、PPT课件中有无装饰性插图(有装饰性插图、无装饰性插图)为自变量,因变量为眼动数据(首次注视时间、注视次数、注视总时间、瞳孔直径、热点图、眼动轨迹图)。眼动实验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访谈并填写PAAS自主评价量表。第四部分,眼动数据和PAAS评价量表的整理与分析。眼动数据,通过学生阅读PPT课件时的插图的首次注视时间分析哪种插图更容易引起学生注意;通过注视总时间、注视次数、瞳孔直径综合分析插图给学生带来的认知负荷的大小。PAAS自主评价量表从主观角度分析学生的心理努力程度以及任务难度。眼动追踪法以及PAAS自主评价量表两种研究方法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科学合理地进行数据分析。第五部分,访谈记录与分析。通过访谈法从主观层面了解学生阅读PPT课件中教材插图的心理认知过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被试(一男一女)进行访谈。第六部分,研究总结。研究结论:(1)图文相关性高的情况下,PPT课件中图文同时呈现插图效果更好;(2)PPT课件中组织性插图的插图效果优于解释性插图优于代表性插图,因此教师应该科学地根据文字内容合理选择插图,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信息。(3)PPT课件中无背景图的效果更好。有相关背景图以及有无关背景图的插图效果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PT课件中有无关背景图对于女生的效果更好,PPT课件中有相关背景图对男生的效果更好。(4)PPT课件中有装饰性插图会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因此无装饰性插图的效果更好。但是就PPT课件中的装饰性插图进行分析,装饰性插图对于女生的效果要优于其对男生的效果。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访谈,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建议。

于晶晶[4](2019)在《认知驱动的创新辅助系统界面设计与评价》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科技创新进入了空前活跃和迅猛发展的时期,高科技产品和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这不仅代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预示着全球企业间的创新之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只有掌握先进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方法,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作为企业产品研发的重要工具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Computer Aided Innovation,CAI)系统也面临着重大挑战。目前关于CAI软件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优化其功能与创新流程来辅助用户进行创新,而忽略了CAI软件系统交互界面对用户创新思维产生的重要辅助作用。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认知在创新思维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进而通过认知及相关理论提升CAI软件界面的交互性,以改善现有CAI软件系统交互界面存在的不足导致研发人员创新思维流失的问题。最后辅助设计师构建更加高效、人性化的CAI软件系统交互界面。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现有CAI软件系统交互界面研究。采用鼠标轨迹记录实验和用户访谈的方法,分别从用户使用CAI软件交互界面的操作行为与操作心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现有CAI软件系统交互界面中影响用户创新思维产生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汇总。验证论文研究的必要性的同时,也为后期研究明确了目标与方向。2.创新思维产生的认知机制研究。认知是创新思维的产生的心理动机,通过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模型可知感知、注意及记忆三种认知活动是创新思维产生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对三种认知活动在创新思维产生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并构建CAI软件辅助用户创新思维产生的认知过程模型,为改进CAI软件系统交互界面提供理论支撑。3.基于认知的CAI软件交互界面改进原则。通过对人类感知、注意、记忆等认知活动特点的研究,结合CAI软件功能特性及其界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基于认知的CAI软件交互界面改进原则,为改进CAI软件交互界面提供具体方法。4.构建认知驱动的CAI软件交互界面改进设计流程。针对现有CAI软件交互界面存在的问题,并在基于认知的CAI软件交互界面改进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CAI软件交互界面改进设计流程。该流程主要包括CAI软件交互界面的问题分类、交互界面功能模块的优化、交互界面细节及布局的改进、交互界面测试与评估以及其他界面的改进设计五个步骤。最后,以团队研发的CAI网络版软件为例,验证了该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尤晶晶[5](2018)在《基于手环的便携式心率信息监测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教学行为研究已成为教学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但在现有教学论意义上,关于教学行为的研究忽视了学生行为,过多地关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学生是教育意义以及教学效果承载的主体,因此关注学生行为是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与可穿戴设备的逐渐兴起,为教育教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采用智能设备监测人体生理信息在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基于学习行为及生理信息研究的现状,应用文献分析法、视频录像法、对比分析法、软件工程法研究心率信息监测系统的开发过程与行为分析的关键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便携式的心率信息监测系统,并应用该系统进行实验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结合蓝牙与光学传感手环,对智能手环进行二次开发。开发与智能手环进行蓝牙通信的Android应用程序,并实现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以完成对学生心率信息地实时获取。(2)视频观察实验。选取实验对象,使用录像设备在课堂上进行实地观察与心率数据地采集。(3)心率信息监测系统的应用与分析。通过实验采集的数据,并反复观察视频内容做相应地行为编码与数据处理。从研究目标出发,分析不同学习行为发生时以及学生受到外界干预行为状态下心率信息的差异。综上所述,论文结合研究目的,针对手环接口进行功能模块地二次开发,通过蓝牙实现数据传输。将无线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应用于课堂过程的研究,为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这一方式对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实用性。

朱利红[6](2018)在《基于知识图谱对中外体育教学领域研究的比较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体育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在这种文化活动的塑造中,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真正的在体育中学习,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教学技术水平发展与政策法规的实施,体现了体育教学领域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理论是最高的科学殿堂,作为实践活动的先决条件,理论丰富着学科的发展以及知识的创新与升华,要真正的通过对理论的研究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就要掌握体育教学的本质属性,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架起体育教学领域的相关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明晰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变化趋势,把握学术动态。本文对2002-2016年期间以体育教学为主题分别发表在国内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中的1917篇和国外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3625篇期刊作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III软件对国内外体育教学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共现分析与词频分析,分别从文献数量以及发展变化趋势、主流的学术知识群体、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研究热点等方面入手,描述出国内外体育教学领域的理论发展变化趋势及研究情况,明确国内外体育教学领域发展的差异,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教学发展经验,进而为深入发展我国体育教学研究领域提供参考与借鉴。通过本文的相关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回顾国内外体育教学领域近15年的演变历程,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深受国家政策法规、社会现状、不同时期的指导思想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阶段性特征。第二,国内体育教学领域的核心作者知识群相对分散,联系性不高,背景的差异性较明显;国外体育教学研究的作者之间的联系性较为紧密,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核心作者知识群,对于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方向较为明确,从人文、心理等方面更深入的分析了学生的特点。第三,国内体育教学领域的科研机构分布较为广泛,但从总体上看,国内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机构外部的交流较少,缺乏知识创新的动力机制;国外体育教学领域的科研机构主要以美国为首,并多以综合性高校为主,机构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研究成果呈现多样性与创新性。第四,国内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宏观层面的研究较多,中观、微观的研究层面较少,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呈现碎片化态势,研究主题呈现多样化;国外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是以微观的层面研究较多,主要关注健康活动、教育方式、体育思维以及学习心理等。

张野[7](2017)在《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教育的融合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从技术工具角度、教育角度、教学角度三个方向开展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教育的融合探讨;重点分析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互联网+"思维作用,教育路径的选择以及教学设计方面的课件制作。

高翼飞[8](2017)在《基于VARK模型的中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中,进行课程的开发与整合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发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利用基于学生学习风格的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在线测试与评价等信息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值得探究的课题,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推进的原动力。本论文研究基于VARK模型的中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对目前国内外流行的辅助教学系统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对系统设计和实现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2)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论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搭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总体架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功能模块;(3)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数据库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对学生评价模块的BP神经网络的实现及在线测试模块的设计、抽取与显示试题部分进行分析;(4)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并对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并发能力进行了非功能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效果。本论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VARK模型的“中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学生学习、师生交流、在线练习与考试的网络化、智能化及资源的共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评阅练习和试卷的压力,提升师生的信息化水平。

田芳[9](2016)在《论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引进后成为对教学很有帮助的"优良品种"。我们要把它移植到素质教育这片"沃土"上,才能生根、发芽,最后结出丰硕的教育成果。从这种意义上讲,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也是计算机多媒体革新教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这一强有力的工具,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全面更新,使其成为最重要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计算机辅助教学,只有大力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让学生重视实践,实现能力迁移,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既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又能使各方面都得到锻炼和发展,老师也就不会觉得无内容可教了,从而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盛云[10](2015)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大学生群体身心特点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现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历史分析、比较研究、多学科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方法,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模式创新的基本问题,旨在以此为契机,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能够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提供参考,从而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首先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历史考察,依托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和教育现实,提出了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五种基本模式,分别为革命战争服务的宣传动员模式、破旧立新的思想改造模式、严重受挫时期的停滞模式、改革开放初期的灌输模式和教育、管理、服务、文化相结合的综合发展模式。其次,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表现出的新发展与新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理念滞后、内容片面单调、方法僵化、体制落后、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以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与大学生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再次,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本研究着重分析论证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现实动力,形成了由大学生思想行为嬗变的主体动力、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的内在动力与高校角色转换的环境动力所构成的动力系统。此外,本研究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基本理路,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应当着眼于实现教育主体的平等性与目标定位的准确性、内容的开放性与方式的多样性、过程的统一性与评价的科学性等目标;应当以坚持疏与导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国际化与民族性结合、主导性与多样性统一、自主性与社会化统一的原则;在模式创新的目标导向和基本原则指导下,构建起全面素质模式、契约管理模式、社会支持模式、咨询发展模式和文化育人模式“五维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教育模式。最后,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五维一体”的综合教育模式构建,立足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思想,从培养目标选择、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式选择、教育过程选择与评价反馈机制创建五个方面揭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构建的实现路径。

二、基于心理生理信息的CAI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心理生理信息的CAI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3)PPT课件中教材插图效果的眼动研究 ——以2019年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理论基础
        1.2.1 双重编码理论
        1.2.2 认知负荷理论
        1.2.3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1.2.4 眼动追踪技术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3.5 研究思路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2.1 文献综述
        2.1.1 PPT课件的相关研究
        2.1.2 插图的相关研究
    2.2 概念界定
        2.2.1 PPT课件
        2.2.2 化学教材插图
        2.2.3 插图效果
        2.2.4 眼动研究
3 实证研究
    3.1 实验内容
    3.2 实验对象
    3.3 实验材料的编制
    3.4 眼动实验设计及工具
    3.5 实验程序
    3.6 眼动指标的选择
    3.7 访谈记录与分析
4 眼动数据和PAAS评价量表的整理与分析
    4.1 眼动数据分析
        4.1.1 PPT课件中教材插图呈现方式的实验研究
        4.1.2 PPT课件中教材插图类型的实验研究
        4.1.3 PPT课件中有无背景图(有关背景、无关背景、无背景)的实验研究
        4.1.4 PPT课件中有无装饰性插图的实验研究
    4.2 PAAS评价量表的分析
        4.2.1 PPT课件中教材插图呈现方式的实验研究
        4.2.2 PPT课件中教材插图类型的实验研究
        4.2.3 PPT课件中有无背景图的实验研究
        4.2.4 PPT课件中有无装饰性插图的实验研究
5 访谈记录与分析
    5.1 学生访谈记录
    5.2 研究与分析
6 研究总结
    6.1 综合分析
    6.2 研究结论
    6.3 教学建议
    6.4 不足与展望
        6.4.1 不足
        6.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认知驱动的创新辅助系统界面设计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和不足
        1.2.1 CAI软件研究现状
        1.2.2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1.2.3 认知心理学在创新思维及界面设计方面的研究现状
        1.2.4 当前研究的不足
    1.3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课题研究思路
        1.3.2 课题研究方法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创新思维相关理论
    2.2 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
        2.2.1 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模型
        2.2.2 信息加工理论中的思维及创新思维
        2.2.3 认知心理学中创新问题的解决
    2.3 CAI软件系统介绍
        2.3.1 CAI软件的技术系统
        2.3.2 CAI软件系统的创新流程
        2.3.3 CAI软件系统的交互界面
    2.4 认知心理学与CAI软件交互界面改进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AI软件界面对创新影响的鼠标轨迹记录实验
    3.1 CAI网络版软件的用户分类
        3.1.1 新手用户
        3.1.2 普通用户
        3.1.3 专家用户
    3.2 CAI网络版软件鼠标轨迹记录实验
        3.2.1 实验设计
        3.2.2 进行实验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汇总
        3.3.1 实验结果分析
        3.3.2 CAI网络版软件交互界面存在的问题汇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认知驱动的CAI软件交互界面改进设计研究
    4.1 创新思维产生的认知机制研究
        4.1.1 感知在创新思维产生中的作用
        4.1.2 注意在创新思维产生中的作用
        4.1.3 记忆和表象在创新思维产生中的作用
    4.2 CAI软件辅助用户创意产生的认知过程研究
    4.3 基于认知的CAI软件交互界面改进设计研究
        4.3.1 基于感知的CAI软件交互界面改进设计研究
        4.3.2 基于注意的CAI软件界面改进设计研究
        4.3.3 基于记忆的CAI软件界面改进设计研究
        4.3.4 基于其他特性的CAI软件功能模块改进设计研究
        4.3.5 基于认知的CAI软件交互界面的改进设计原则
    4.4 认知驱动的CAI软件交互界面改进设计流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AI网络版软件交互界面改进设计与评价
    5.1 CAI网络版软件交互界面存在的问题分类
    5.2 CAI网络版软件系统功能模块的改进设计
        5.2.1 软件系统功能框架的优化
        5.2.2 构建界面功能分解图
    5.3 CAI网络版软件交互界面的改进设计
        5.3.1 交互界面存在的问题根原因分析
        5.3.2 交互界面的细节及布局改进
    5.4 CAI网络版软件交互界面的测试及评估
        5.4.1 改进前后界面的对比测试
        5.4.2 改进前后的界面评价
        5.4.3 测试及评价结论
    5.5 其他界面的改进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改进前后的案例详细信息列表
附录B 原CAI网络版软件交互界面测试问卷
附录C 改进后的CAI网络版软件交互界面测试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手环的便携式心率信息监测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智能可穿戴设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基于心率信号的研究现状
        1.3.3 学习行为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基础介绍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学习分析理论
        2.1.2 基于生理信息的行为研究理论
    2.2 相关技术介绍
        2.2.1 蓝牙技术介绍
        2.2.2 无线通信技术
        2.2.3 传感技术
        2.2.4 网络通信
        2.2.5 HTTP协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心率信息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概述
    3.2 系统需求分析
        3.2.1 心率信息智能监测
        3.2.2 移动端数据显示及传输
        3.2.3 服务器端数据存储
    3.3 系统架构设计
    3.4 系统的硬件设备
    3.5 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3.6 系统云端的设计与实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心率信息监测系统应用于课堂观察活动的设计
    4.1 基于课堂视频观察学生行为的意义
    4.2 课堂观察实验设计
        4.2.1 实验实施
    4.3 视频观察与分析
        4.3.1 学生学习行为的分类
        4.3.2 视频分析方法
        4.3.3 视频观察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心率信号处理分析
    5.1 心率信号概述
    5.2 学生心率变化的处理与分析
        5.2.1 教学行为与学生心率关系
        5.2.2 学生学习行为与心率关系
        5.2.3 性别差异与心率关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知识图谱对中外体育教学领域研究的比较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知识图谱相关研究
        1.2.2 国内外体育教学科研领域的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体育教学领域的可视化分析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体育教学
        1.4.2 科学研究
        1.4.3 中文体育核心期刊
        1.4.4 科学知识图谱
        1.4.5 知识可视化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文献数据来源与文献数据处理
        2.2.1 国内文献数据来源与文献数据处理
        2.2.2 国外文献数据来源与文献数据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资料法
        2.3.2 专家访谈法
        2.3.3 比较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国内外体育教学领域发文量情况
        3.1.1 国内体育教学领域发文量情况
        3.1.2 国外体育教学领域发文量情况
        3.1.3 国内外体育教学领域发文量情况对比分析
    3.2 国内外体育教学领域研究的核心作者分析
        3.2.1 国内体育教学领域研究核心作者分析
        3.2.2 国外体育教学领域研究核心作者分析
        3.2.3 国内外体育教学领域核心作者对比分析
    3.3 国内外体育教学领域研究机构分析
        3.3.1 国内体育教学领域研究机构分析
        3.3.2 国外体育教学领域研究机构分析
        3.3.3 国内外体育教学领域研究机构对比分析
    3.4 国内外体育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分析
        3.4.1 国内体育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分析
        3.4.2 国外体育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分析
        3.4.3 国内外体育教学领域研究热点对比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7)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教育的融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技术工具角度进行融合
二、从教育角度进行融合
三、从教学角度提高融合水平

(8)基于VARK模型的中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与技术分析
    2.1 学习风格理论
        2.1.1 学习风格流派
        2.1.2 VARK模型分类
    2.2 UML统一建模语言分析
    2.3 BP神经网络
        2.3.1 BP神经网络结构
        2.3.2 BP神经网络的算法分析
    2.4 消息推送
    2.5 基于虚拟现实的辅助教学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3.1 中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需求分析
        3.1.1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网站开发目标和原则
        3.1.2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1.3 中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3.2 中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
        3.2.1 中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架构设计
        3.2.2 中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3.2.3 中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顺序图设计
        3.2.4 学生学习水平原始成绩评定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及系统关键模块的实现
    4.1 中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数据库设计
        4.1.1 概念设计
        4.1.2 实体转换、联系转换、数据约束后得到的基本表
    4.2 学生学习评价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2.1 BP神经网络用于教学质量评价的适用性
        4.2.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资源准确性提升分类模型
        4.2.3 学生学习评价模块实现过程
    4.3 系统在线测试模块的实现
        4.3.1 通过Action类实现类的创建
        4.3.2 抽取与显示试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应用
    5.1 系统软件的测试
        5.1.1 系统的功能测试
        5.1.2 系统的负载测试
        5.1.3 系统的安全性测试
        5.1.4 BP神经网络训练测试
    5.2 系统的实际应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1:VARK学习风格测试试题
附录 2:VARK学习风格测试参考标准
附录 3:构造新StartTestDAO类完成在线考试模块的实例
附录 4:在考试之初建立和保存考试成绩的部分关键代码
附录 5:获取试题的关键代码

(9)论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内涵主要研究内容和优势
    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内涵
    2、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创新能力的内涵以及创新能力所表现的几个方面
    1、创新能力的内涵
    2、创新能力所表现的几个方面
四、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创新的关系
五、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
    1、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创新兴趣
    2、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3、改革旧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六、结论

(10)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TABLE OF CONTENTS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分析
        1.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1.2.2 基础理论诠释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3.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
    2.1 我国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
        2.1.1 为革命战争服务的宣传动员模式(1921年至1949年)
        2.1.2 破旧立新的思想改造模式(1949年至1966年)
        2.1.3 严重受挫时期的停滞模式(1967年至1976年)
        2.1.4 改革开放初期的灌输模式(1977年至2004年)
        2.1.5 教育、管理、服务与文化相结合的综合发展模式(2004年至今)
    2.2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教育理念滞后
        2.2.2 教育内容片面单调
        2.2.3 教育方法僵化
        2.2.4 教育体制落后
        2.2.5 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2.3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2.3.1 教育本质的认知异化导致教育理念的滞后
        2.3.2 教育与现实需求脱节导致教育内容的片面单调
        2.3.3 功利思想的影响导致教育方法的僵化
        2.3.4 行政权力的惯性作用导致教育体制的落后
        2.3.5 队伍建设失衡导致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3 国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3.1 部分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模式
        3.1.1 前苏联与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3.1.2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3.1.3 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3.1.4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3.1.5 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3.2 国外经验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启示
        3.2.1 模式创新应彰显民族特色
        3.2.2 模式创新应注重隐性教育形式
        3.2.3 模式创新应拓展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3.2.4 模式创新应注重教育合力的协同作用
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现实动力
    4.1 大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嬗变
        4.1.1 大学生思想嬗变
        4.1.2 大学生心理嬗变
        4.1.3 大学生行为嬗变
    4.2 高等学校角色的转换
        4.2.1 高校教育理念向人性化转换
        4.2.2 高校培养目标向市场化转换
        4.2.3 高校培养方式向个性化转换
        4.2.4 高校教育手段向服务化转换
        4.2.5 高校教育平台向社会化转换
        4.2.6 高校教育视野向国际化转换
    4.3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4.3.1 自主发展与环境要求对抗调适所带来的挑战
        4.3.2 教育价值观念的现实与历史之间矛盾交织所带来的挑战
        4.3.3 价值选择与行为逻辑被动适应所带来的挑战
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基本理路
    5.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目标
        5.1.1 教育主体的平等性与目标定位的准确性
        5.1.2 教育内容的开放性与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5.1.3 教育过程的统一性与评价机制的科学性
    5.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原则
        5.2.1 “疏”与“导”相互结合的原则
        5.2.2 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的原则
        5.2.3 国际化与民族性发展相互统一的原则
        5.2.4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互统一的原则
        5.2.5 自主性与社会化相互统一的原则
    5.3 “五维一体”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育人新模式
        5.3.1 全面素质模式
        5.3.2 契约管理模式
        5.3.3 社会支持模式
        5.3.4 咨询发展模式
        5.3.5 文化育人模式
6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路径选择
    6.1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培养目标选择
        6.1.1 培养目标选择要件
        6.1.2 培养目标选择定位
    6.2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教育内容选择
        6.2.1 教育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6.2.2 教育内容选择的主要维度
    6.3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教育方式选择
        6.3.1 高校、家庭、媒体、社会相衔接的日常化教育方式
        6.3.2 以校园文化等为载体的隐性化教育方式
    6.4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教育过程选择
        6.4.1 由外在干预到自我教育的过程选择
        6.4.2 践行教育过程的基本保障
    6.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评价反馈机制创建
        6.5.1 评价反馈的原则和指标
        6.5.2 评价反馈机制的涵义与机制创建的基本环节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基于心理生理信息的CAI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昌市初中地理线上教学现状分析和策略研究[D]. 李霞. 西南大学, 2021
  • [2]多媒体课件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设计与应用 ——以PowerPoint为例[D]. 胡碧波. 东南大学, 2020
  • [3]PPT课件中教材插图效果的眼动研究 ——以2019年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为例[D]. 齐逸翎. 西南大学, 2020(01)
  • [4]认知驱动的创新辅助系统界面设计与评价[D]. 于晶晶. 河北工业大学, 2019
  • [5]基于手环的便携式心率信息监测系统的研发与应用[D]. 尤晶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6]基于知识图谱对中外体育教学领域研究的比较与分析[D]. 朱利红. 沈阳体育学院, 2018(06)
  • [7]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教育的融合探讨[J]. 张野.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05)
  • [8]基于VARK模型的中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D]. 高翼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7(10)
  • [9]论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田芳. 办公自动化, 2016(10)
  • [10]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D]. 盛云.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基于心理生理信息的CAI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