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鄂西地区主要板栗资源

神农架、鄂西地区主要板栗资源

一、神农架及鄂西山区主要地方板栗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王锋尖[1](2019)在《鄂西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西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主要包括湖北省内的神农架、十堰、宜昌、恩施、襄阳、随州等地,境内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三峡库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闻名世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鄂西独特的地理位置、温润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森林资源、充沛的水分,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大型真菌。通过文献查阅,除神农架以外,鄂西其余地方少有大型真菌资源的公开报道。本研究对鄂西地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区系组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鄂西大型真菌物种濒危程度进行了评价,编制了鄂西大型真菌红色目录。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本研究对鄂西地区范围内的3023份大型真菌标本(野外采集获得的2151份标本及馆藏872份标本)整理、鉴定,共鉴定出841种,隶属于2门、7纲、23目、94科、295属,其中,子囊菌类95种、胶质菌类32种、伞菌类418种、牛肝菌类56种、腹菌类32种、多孔菌类140种、红菇类68种,包括食用菌208种,药用菌182种,有毒菌245种。发现并描述新种1个:蓝紫黄蘑菇Xanthagaricus ianthinus Y.Li&F.J.Wang,拟定新种2个:湖北光柄菇Pluteus hubeiensis Y.Li&F.J.Wang、武当假亚脐菇Pseudoomphalina wudangensis Y.Li&F.J.Wang,中国新记录种11个:高丽冷杉生菌Abieticola koreana Hyang B.Lee、砖红小蘑菇Micropsalliota lateritia Heinem.、牧场黄蘑菇Xanthagaricus epipastus(Berk.&Broome)Hussain、石墨粉褶菌Entoloma graphitipes E.Ludw.、棱镜孢粉褶菌Entoloma prismaticum Hir.Sasaki,A.Kinosh.&K.Nara、可疑球盖菇Stropharia ambigua(Peck)Zeller、卡斯特光柄菇Pluteus karstedtiae Menolli,Justo&Capelari、变色光柄菇P.variabilicolor Babos、绒盖光柄菇P.velutinus C.K.Pradeep,Justo&K.B.Vrinda、坚实田头菇Agrocybe firma(Peck)Singer、威帕特假小孢伞Pseudobaeospora wipapatiae Desjardin,Hemmes&B.A.Perry。补充湖北省新记录属37个:囊盘菌属Ascocoryne、绿盘菌属Chlorencoelia、螺菌属Neobulgaria、核地杖菌属Scleromitrula、杜蒙盘菌属Dumontinia、平盘菌属Discina、大团囊虫草属Tolypocladium、冷杉生菌属Abieticola、暗褶伞属Melanophyllum、小蘑菇属Micropsalliota、黄蘑菇属Xanthagaricus、黏伞属Limacella、拟锁瑚菌属Clavulinopsis、粉褶红盖菇属Entocybe、Porpolomopsis、裸伞属Gymnopilus、暗皮伞属Flammulaster、木生杯伞属Ossicaulis、灰顶伞属Tephrocybe、雅典娜小菇属Atheniella、囊皮菇属Cystoagaricus、须瑚菌属Pterula、雅薄伞属Delicatula、法伞属Fayodia、假小孢伞属Pseudobaeospora、假亚脐菇属Pseudoomphalina、毛缘菇属Ripartites、杵瑚菌属Pistillaria、核瑚菌属Typhula、裘氏牛肝菌属Chiua、红孢牛肝菌属Porphyrellus、臧氏牛肝菌属Zangia、拟蜡伞属Hygrophoropsis、白齿耳菌属Mycoleptodonoides、棉絮干朽菌属Byssomerulius、蜡卧孔菌属Ceriporia、地花孔菌属Albatrellus,补充湖北新记录种274个。物种多样性编目按照《Dictionary of the Fungi》第十版(2008)系统和真菌索引(http://www.indexfungorum.org/)排列。区系多样性的研究:包含10个物种及以上的科定义为鄂西地区大型真菌的优势科,经过数据整理发现优势科有24科,共包含608种,占鄂西地区大型真菌总科数的25.53%,占鄂西地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72.29%。优势科为蘑菇科Agaric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鹅膏科Amanit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小皮伞科Marasmi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丝盖伞科Inocybaceae、粉褶菌科Entolomataceae、光柄菇科Pluteaceae、层腹菌科Hymenogastraceae、小脆柄菇科Psathyrellaceae、皱孔菌科Meruliaceae、小菇科Mycenaceae、类脐菇科Omphalotaceae、锈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拟层孔菌科Fomitopsidaceae、蜡伞科Hygrophoraceae、钉菇科Gomphaceae、花耳科Dacrymycetaceae、火丝菌科Pyronemataceae、炭角菌科Xylariaceae、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而包含10个物种以下的科共有70个,仅有物种233种,占总种数的27.71%,在本区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包含5个及以上物种的属定义为鄂西地区大型真菌的优势属,经过数据整理发现优势属有41个,占总属数的13.90%,计439种,占鄂西地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52.20%。物种的区系地理组成上,鄂西地区大型真菌主要以北温带分布种、世界广布种为主,其中北温带分布种206种,占鄂西地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24.49%;世界广布种168种,所占比例为19.98%。其它区系成分如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分布种、欧亚大陆分布种、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种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占14.03%、12.49%和11.06%。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特有种占整个区系成分的7.13%,丰富的特有成分,说明了鄂西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物种濒危程度评价及红色目录编制:依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对841个大型真菌物种的濒危等级进行了评估,并编制了鄂西大型真菌红色目录。评估结果表明鄂西有大型真菌易危物种3个:近杯伞状粉褶菌Entoloma subclitocyboides W.M.Zhang、承德高腹菌Gautieria chengdensis J.Z.Ying、干巴菌Thelephora ganbajun M.Zang,占被评估物种总数的0.36%。此外,近危的大型真菌有8个: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Fr.、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ex Murrill、东方色钉菇Chroogomphus orientirutilus Y.C.Li&Zhu L.Yang、东方钉菇Gomphus orientalis R.H.Petersen&M.Zang、密枝糊菌Ramaria stricta(Pers.)Quél.、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Pers.)Pat.、灵芝Ganoderma lingzhi Sheng H.Wu,Y.Cao&Y.C.Dai、杯冠瑚菌Artomyces pyxidatus(Pers.)Jülich。另数据不足的有223种,无危的607种。易危、近危以及数据不足的物种均为需要关注和保护的物种。因此,鄂西地区需关注和保护的大型真菌达234种,占被评估物种总数的27.82%。

金义兴,陈卓良,郑重,许天全[2](1984)在《长江三峡库区植被及环境考察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长江三峡库区地处鄂西川东,为东西南北植物区系的过渡区域,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是华中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初步分析了库区的自然条件、植被的历史和现状;根据群落结构和外貌特征,初步划分为五个植被型,九个群系亚纲,三十七个群系;并论及了各群落的特点;对长江三峡库区发展经济林、用材林进行了评价;同时本文还详细地论述了三峡水库与库区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对策性的措施。虽然库区的自然条件优越,容易恢复植被,但是笔者认为森林植被资源合理利用仍属必要。关键在于提高经营水平,应根据群落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种植和采伐,采取综合措施,确保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平衡,持续合理利用植被资源,提高水库工程效益。

胡灿伟[3](2011)在《“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最基本单元,是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承载区域,是“国本经济”的关键;县域是我国大多数国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县域经济关系到大多数民众的生活,是“民生经济”的关键;县域又是我国国土的主要分布地区,生态建设的关键地段,“三P”(污染、人口、贫困)问题的集中区域,是“生态经济”的关键;县域是我国弱势群体主要的聚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关系到矛盾的消解和社会的稳定。开展县域经济研究,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和稳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我国中部地区县域人口众多,但经济发展极为滞后,开展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中部模式,促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全国的小康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借助于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以及数量经济学、现代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模式选择和优化路径。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后,从中部崛起背景战略上把握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在从历史演化、现状特征和数量评价三个方面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总结,从理论上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组团发展模式,并详细分析了县域组团发展模式的前提、规律和内涵,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格局。此后,围绕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四个主要机制,从空间优化、产业集聚、政府协作和要素推动四个方面,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优化路径。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梳理。总结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侧重对国外的农村地域(或曾经的农村地域)及其所依附的中小城市地域经济经验梳理,比较了在农业和农村发展形成典型过程和经验的美国、法国、日本三国作为借鉴对象进行分析,在系统论思想的指导下,分析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可能借鉴的经验。(2)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从“中部崛起”角度,建立了一个区域分工的框架,在分析中部崛起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评估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对中部地区尤其是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影响,揭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3)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化与现状特征分析。通过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分布基本情况分析基础上,从演化角度分析对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历程,并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总结了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与问题。(4)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数量评价。运用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建立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湖北省各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总体评价,然后以GEOdata软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进行空间经济评价,对湖北省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发展进行耦合评价。(5)“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在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总结和发展反思基础上,提出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并根据这一模式分析了中原县域组团发展实践经验,并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特征,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路径。(6)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分析。从回顾湖北省县域经济的“点-轴”开发模式出发,分析湖北省县域经济“点-轴”开发的现状与问题,利于首位度模型、断裂点模型、城市辐射能力评价模型等分析了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的困境,提出基于组团发展的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路径。(7)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聚优化分析。在对湖北省县域产业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困境,并指出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导向、布局和策略。(8)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增长要素分析。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在分析整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参考有关省市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反映经济增长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增长模型;探讨影响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以及不同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9)“中部崛起”视角下湖北省县域政府协作机制分析。在湖北省“市管县”向“省管县”行政体制变化的分析下,理清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县域政府之间的博弈状态,并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加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政府协作机制。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选题的前沿性。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是伴随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由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均衡发展战略调整而凸现出来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国内理论界对县域经济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东部地区也涌现出了一批经济强县,创造出多个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但在广泛借鉴东部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经验的同时,中部地区还没有培育出特色县域经济模式,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仍然没有实现跨越发展。究其原因就在于中部地区同东部地区面临的历史环境、政策条件、资源禀赋和区域定位存在较大的差别,东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可能并不适合中部地区。因此,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集中表现在:“区域分工定位、经济发展历史与资源环境禀赋限制条件下,如何寻找一条适合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事实上,从当前研究现状看,还很少有研究从理论高度系统回答这一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湖北省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的阐释与回答,从而具有一定的前沿性。(2)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论文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湖北省为例,在中部地区现有的区域分工定位分析、县域经济现状特征分析和资源禀赋条件分析的背景下,在理论上找到一条适合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并从政策层面提出实现这一道路的优化路径。论文在理论上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并从整体上回答了宏观背景下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与优化问题。结论包括:①国内县域经济发展系统演化过程是一个从无序的区域发展到有序的经济发展要素协同过程,必须走“特色起飞-综合序化-创新集聚”路径。②中部崛起战略凸显湖北省县域区位优势,明确产业定位重点,提高县域通达程度,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序化发展奠定基础。③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大城市依附性特征、小城镇集聚特征、行政区域型、独立化发展特征、资源约束特征,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区域经济协作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组团发展加速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序化。④湖北省县域点轴空间特征不适应中部崛起战略目标和区域序化发展,需要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实现网状开发。⑤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未能支持产业集聚,需要优化产业的集群定位,实现集聚开发。⑥县域增长要素缺乏不能支持县域加速发展,必须充实县域的要素实力,实现跨越开发。⑦县域行政体制阻隔不能支持县域协作发展,必须革新县域的协作能力,实现协作开发。(3)在实证上有所创新。论文综合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的数量分析手段,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给予实证支持,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湖北省县域经济分为三个梯度。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手段,发现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呈现“圈层结构”和“东高西低”特征、“双核结构”和“点-轴”发展特征、“金字塔”结构和“离散”发展特征、“集聚结构”和“聚合”发展特征。②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湖北省县域与市域经济分为四个耦合层次。③从首位度分析看,湖北省城市规模分布属于首位分布类型。从极点城市评价看,湖北极点城市可以分为三类,综合实力均较弱。④从断裂点理论看,武汉的强弱辐射圈均较大,但不能涵盖鄂东北部分县域,内部展现序化特征;宜昌-荆州-荆门县域经济区,三个极点城市辐射半径相连,但强辐射半径仍然较小;襄阳-十堰-随州县域经济区,呈现出线性开发特征,极点城市之间辐射分散;鄂西南县域经济区,区内的点辐射处于无序分散布局状态,经济开发难度较大。⑤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发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城镇化水平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着正向影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着为负。⑥从县域间博弈结论看,县域政府机会主义行为使县域经济集群发展陷入囚徒困境、县域经济协作产业领域为互补性产业、政府考核机制的改变可以使得县域间的合作更为可能、合作利益优化分配有利于县域间合作机制的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也是县域建立合作机制的重要措施。(4)在政策上有所创新。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政策措施:①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特征,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格局为武汉“城市圈”单极县域经济组团、“宜昌东部-荆州-荆门”三核县域经济组团、“襄阳-十堰”双核县域经济组团、鄂西南县域经济组团以及“长江县域经济连接带”与“汉十县域经济连接带”。②县域组团发展空间优化路径选择包括建设武汉-荆州都市连绵区,提升江汉平原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宜昌市和襄阳市城市增长极点,以“点-轴”模式提升鄂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强化“两轴四线”,提升县域间集聚发展能力;以多种政策加快对鄂西县域综合开发力度等。③根据湖北省的资源优势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分工要求,可以依据县域组团发展形式形成食品工业县域产业集群、高科技县域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县域产业集群、“化工-冶金”县域产业集群、汽车配件县域产业集群、轻纺产业集群文化旅游、县域产业集群。④增强对县域经济的投资额度和金融扶持水平,提高县域的城镇化水平。⑤必须从“利益分配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监管监督机制和政府考核机制”等方面构建县域政府协作机制。虽然论文从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政策优化三个层面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但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其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还有较多工作亟待下一步研究:理论研究方面:“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边界和内涵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尤其是可以用数理模型进行阐释;不同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影响因子有什么不同;区域分工与县域组团存在哪些区别;县域经济组团发展中,交通设施和产业集聚等存在什么关联;县域组团内部产业如何分工”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阐述。实证研究方面:“还可以进一步用空间计量手段分析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特征,尤其是可以用市域综合实力代替交通和人口因子分析市域经济的辐射半径:在产业集聚中,还可以用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实证分析县域组团内部的产业集群”等。政策研究方面:可以进一步细化研究针对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区域规划策略和差别化政策,并通过在典型县域的调查基础上,模拟政策实施效果。

朱俊林[4](2011)在《基于空间统计的湖北省农业功能分析与分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多功能是指除了供应食物或纤维之外来自农业的其它非商品性效用,如调节生态环境、保障食物安全、促进乡村繁荣和增加出口创汇等。这种多功能特征不仅决定着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且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调节与维护具有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多功能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探索受到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欧美、澳洲、东亚、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区域农业多功能的类型、价值及政策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省级农业功能分区是全国农业功能区划工作的基础和具体实施方案,其核心任务是根据省域土地资源和农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农业功能的地域分异规律,进行科学的农业功能定位,并以适当的农业政策保障其实施。农业功能分区成果的应用,对于规范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秩序,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实现区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多元统计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相结合以解决多源数据融合问题的方法,进行农业功能的空间结构分析与分区研究。研究区域湖北省是位于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省份,其土地资源复杂多样,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农业多功能的类型齐全,在全国省级农业功能分区中具有代表性。本文运用宏观生态系统的观点重新审视农业的内涵,对农业多功能的形成机制和多功能统筹进行系统分析。农业多功能的形成受一定的自然基础与社会经济背景制约。作为一个集自然、社会、经济于一体的复杂控制生态系统,农业的多功能具有原生性。早期农业以保障社会必需的大宗农产品供应和农民自身生存需求为主要目的;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和贸易环境的变化,区域农业的多功能日益凸显;多功能给农业和农村发展也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农业功能存在区际差异性,同时区域内农业的多种功能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因而必须实行区际和区内的多功能统筹规划,即需要有统一的农业功能分区规划。在湖北省农业功能的实证分析中,本文运用多元统计、GIS的空间统计和地图叠加工具等方法,对湖北省农业多功能的特征、空间结构及分区进行研究。分区以县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单元。基本数据以农业功能分区县域和地级市调查数据为基础,包括与农业多功能相关的50项县域指标和4项地级城市指标,数据时段是2004-2007年。现状数据根据2008年湖北省统计年鉴、2008年湖北省土地利用公报作出更新,行政区划数据依据2010年湖北省湖北省行政区划调整方案。针对调查数据的不足,本研究在空间分析中新增了湖北省DEM数据、湖北省土地利用图和湖北省交通图等地图数据。在农业功能的空间结构分析中,本文首次把多元统计和GIS的空间分析工具相结合,用于多种来源数据的整理、加工。首先对农产品供应、就业与社会保障、生态调节和休闲4大类功能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并分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地图叠加进行农业功能分区。空间结构分析的主要结论包括:(1)农产品供应功能分析把农业综合优势指数和主要农产品优势指数的空间自相关结合起来讨论。研究表明,湖北农产品综合供应能力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具体表现为江汉平原北缘和鄂北岗地区是高值区的集聚,鄂西北呈显着或较显着的低值集聚;主要农产品的分析表明的其供应各自呈现不同的空间集聚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域性。(2)就业与保障功能分析选择人均耕地面积、农业所需劳动力、农业富余劳动力、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和农业收入占农村总收入比重等指标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表明,湖北农业就业与保障功能较强的县市主要分布于耕地资源丰富、人口密度高的江汉平原东部和湖北东部沿江平原地区;城市地区对于吸纳周围农业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的空间。(3)生态调节功能以湖北省土地利用图和DEM数据为基础,通过土地利用、DEM和行政区划的地图叠加,对江汉平原、鄂中丘陵与鄂北岗地、鄂东北与鄂东南低山丘陵、鄂西山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耕地结构及其坡度特征进行分析;并建立耕地优势度和破碎度计算方法,以分析农业生态调节的地域性和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湖北省生态调节功能以耕地优势度高、地块稳定性好的江汉平原、汉江中游河谷和鄂东沿江平原最强,其次是鄂北岗地、鄂东北和鄂东南低山丘陵山区;鄂西山区耕地优势度和地块稳定性均较差,但三峡河谷、鄂西南山区和丹江口库区生态防护功能尤为重要。(4)农业休闲功能分析,以武汉(或武汉-黄石)、襄阳、宜昌和荆州等大城市的50km和100km辐射区为主,讨论了湖北农业休闲空间范围、交通状况和资源等空间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k-means聚类或地图叠加法对于四大类功能分别作出分等。在单项农业功能分等的基础上,按照区域相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主导功能原则、县域行政区域完整性原则等分区原则,运用地图叠加法进行农业功能分区。结果分为大宗农产品供给、特色农产品供给与就业保障、生态调节与防护、大城市周边休闲4个主导功能区。为提高分区方案的可操作性,本研究新增了二级分区,即结合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及其主要农产品类型,进一步分为10个二级分区。农业功能分区方案的实施和推广应用,将会有力地推动湖北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湖北在中部崛起中率先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而其实施不仅是对传统产业经济观念的变革,而且与政府和许多非农业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必须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本文从强化农业产业政策、完善财政支持和市场融资机制、实行以农业部门为主多部门协调的管理体制以及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绩考核制度等方面讨论了这些措施。

汤士东[5](2019)在《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良皋先生(1923—2015)是我国第二代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之一,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创始人之一,其学术活动跨越建、规、景三个学科,并在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学三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张先生作为我国建筑学跨界风景园林领域的先驱之一,在我国建筑类高校具有典型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查阅、手稿解读、案例分析、情景体验、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张良皋先生的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展开研究。论文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研究、分类研究和研究结论。首先通过对张良皋先生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和职业生涯的梳理,寻绎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发展轨迹。其次,根据其专擅的领域,从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三个方面对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进行归类研究。景观建筑方面,通过对其武当山、干栏建筑和大观园复原研究中景观建筑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安陆李白纪念馆、竹山县郭山歌坛等设计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通、驭、理、和”的景观建筑思想。文化景观方面,通过对其《蒿排世界》《巴史别观》《武陵土家》三部着作所反映的聚落演化、土地利用方式、文化传播、环境认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景观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景观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堪、源、求、真”的文化景观思想。自然风景方面,通过对其山水诗中所反映的风景感知和山水审美思想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四种体制中自然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境、比”的自然风景学思想。论文最后对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和贡献进行总结:其景观建筑的研究揭示了武当山道观建筑皇家园林的性质,充实了我国风景园林的历史理论;其文化景观的研究推动了鄂西各类文化景观进入各种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体制,具有巴楚地区文化景观研究先行者的价值;其自然风景学思想推动鄂西的自然风景进入各级自然遗产保护体制,具有鄂西自然风景研究开拓者的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于三个方面:首次对张良皋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生涯进行系统整理;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同时立足风景园林的视角研究“知名建筑学者”身份的张良皋,而具有研究视角的创新价值。

杨倩[6](2017)在《湖北汉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生态安全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展生态安全研究,提升生态安全水平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汉江湖北段涵盖了汉江的上中下游。流域内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是湖北省重要的社会经济区域和全国主要商品粮基地。作为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经济带的重要生态屏障区域,汉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关系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及其相邻地区广大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然而,随着上游流量减少,中下游流域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农业活动的加剧,对流域内自然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大,人类活动不断改变流域土地利用模式,进而影响着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全面准确地了解湖北汉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和生态系统变化趋势,科学评估汉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是维护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流域内的土地利用变化为切入点,利用研究区1980~2010年间的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强度、马尔科夫(Markov)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和空间变化进行分析;运用生态价值当量法,对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服务经济价值效应进行评估,进而通过重心模型、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其变化的时空演变规律;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土壤碳库平衡原理和区域食物总热量,从物质量角度,分别对流域水资源供给、土壤保持、固碳功能和产品供给四项重要功能的时空变化趋势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改进的流域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角度,构建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基于可拓学和熵权理论,对过去二十年流域的生态安全限制因子、生态安全水平和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测度分析。综合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安全变化趋势和规律,提出流域生态安全管理对策。主要研究如下:(1)揭示了 1980~2010年间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规律。流域内土地利用强度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向人为干扰程度高的建设用地类型发展趋势仍在增强。研究期内,耕地和林地是主要用地类型,耕地面积减少最大,转移方向为建设用地和水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活跃区域主要集中于流域两侧、平原腹地和低山丘陵区,应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重点监控区。耕地斑块连通性最高,为整个研究区内部的优势类型。流域内优势斑块类型连接度变低,景观破碎度越来越高,斑块形状趋于复杂。(2)分析了 1980~2010年间流域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趋势。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价值总量整体上呈先增长、后降低的动态性增长模式,生态效应价值30年增加105.25亿元,但气体调节和气候调节功能的生态价值呈明显下降趋势。流域内中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所占的比例最大。生态效应价值质心总体由南向西北移动9.89 km。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单元在空间上主要呈高—高自相关和低—低自相关的集聚分布,其中,高—高自相关类型主要分布于流域鄂西北和林区、大洪山林区,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倒“V”趋势;低一低自相关类型主要沿汉江干流分布,随时间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并在南漳县、天门市、武汉市境内显现出连片化趋势。鄂西和鄂西北是未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点维护区和保护区,沿江两岸是重点提升区。(3)分析了 1980~2010年间流域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规律。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下的水源供给、土壤保持、固碳和产品供给四项生态功能的等级和空间差异巨大。其中,水源供给功能以较低和低等级为主,土壤保持功能、固碳功能和产品供给功能以较高和高等级占主导优势。水源供给功能较低和低等级区位于鄂北岗地和鄂西低山丘陵区、山区,土壤保持量较低和低等级区分布在鄂西低山、中低山丘陵区和山区裸露的农耕区域,固碳能力较低等级区位于鄂北、沿江两岸和流域下游,产品供给能力低和较低等级区分别位于武汉市和神农架林区。鄂北岗地和鄂西低山丘陵区、山区和沿江两岸是需重点保护的生态服务功能脆弱区;同时,鄂西低山、中低山丘陵区是流域土壤流失治理工作的重点区域。(4)完善了流域生态安全评价PSR概念模型,并生态系统服务角度,构建了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揭示流域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规律。流域60%县市生态安全水平处于临界安全水平下,生态安全总体状态经历了逐渐提升又逐渐下降的“∧”型发展过程。评价体系中影响最主要的因子为原材料生产、气体调节和水利水电投资;大多数县市的生态安全限制因子主要为原材料生产、气候调节和造林面积。老河口市、沙洋县、汉川市、天门市、潜江市、武汉市主城区和蔡甸区生态安全等级较低,属于急需改善和提高区域。(5)基于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安全变化趋势,从土地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和人口政策五个方面,提出流域生态管理策略。

魏超[7](2019)在《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土空间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宝贵家园,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资源、国民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和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以相对紧缺的资源禀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长期快速的城镇化导致生活空间迅猛扩张,城镇周边大量沃土良田和生态用地被无情吞噬,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推进,采矿、电镀、冶金等工矿企业废气、废水和废渣的肆意排放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固有的国土资源利用观念注重资源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对资源生态属性的重视度不足。当国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产生冲突时,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凌驾于生态环境之上。面对自然资源约束紧迫、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突出的地位。随后,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指出,中国不仅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由此可见,如何解决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快速转型中存在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低效、混乱及资源环境代价沉重等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利用总体要求,并将提高国土空间利用质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举措。现有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研究多侧重国土空间某个方面开展研究,对国土空间利用的协调性考虑不足,因此,本研究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将生产空间利用、生活空间利用和生态空间利用置于同等重要的层面,不以牺牲某一空间的利用质量为代价,换取另一种空间利用质量的快速提升,而是追求多维协调、整体进步的协调发展状态。首先,论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出发,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指导与要求,构建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随后,构建了基于“数量-质量-协调-障碍”路径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对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国土空间利用质量、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以及国土空间利用障碍因子开展全面系统研究;最后,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省份——湖北省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并提出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理论框架与方法体系构建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认知了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然后,探究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内涵,明确了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要求;最后,剖析了国土空间利用的功能属性,构建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本研究从宏观尺度开展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相关研究,借助三生功能来衡量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的高低,摆脱了宏观尺度上三生空间难以精确划分的困境,形成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为生态文明背景下如何开展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数量-质量-协调-障碍”路径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首先,以地类图斑为单元全面铺开探究国土空间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规律;然后,聚焦到市域尺度开展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研究;紧接着,基于评价结果查明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最后,厘清制约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短板。该方法体系能够对国土空间利用开展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路径。(2)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分析开展国土空间类型时空演变分析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国土空间类型变化的原因和过程,同时也能揭示出国土空间类型对人类活动程度的响应规律。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单一功能识别的方法划分了生产空间(简称“PS”)、生活空间(简称“LS”)和生态空间(简称“ES”),借助国土空间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和区域重心理论查明了国土空间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过程及相互转换规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ES占主导地位,LS比例最小;LS和ES在研究期间持续扩张,PS不断被压缩;PS和ES之间的转化最为显着,PS向LS的转化呈现加速状态;湖北省ES重心位于几何重心的西部偏北地区,PS和LS的重心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且LS重心偏移几何重心的距离大于PS重心;湖北省三生空间在南北方向上的均衡性大于东西方向;三生空间的重心在研究期间均朝几何重心方向有不同程度的迁移,表明湖北省三生空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均衡性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各区域的LS比例在研究期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PS和ES的比例有升有降;武汉城市圈国土空间类型变化比例整体高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各地区国土空间类型转化呈现出“PS和ES相互转化占主导,LS转入比例不可忽视,LS转出比例非常低”的特点。(3)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分异特征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要求,秉承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针对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构建了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主客观复合权重;最后,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测算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数值,并依据标准划分各地区的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等级。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生产空间利用质量()、生活空间利用质量()和国土空间利用综合质量()在研究期间均持续提升,且2006-2016年间的提升幅度大于1996-2006年阶段,生态空间利用质量()在1996-2011年间稳步提升,却在2011-2016年间突然下降;湖北省各地区间国土利用质量差异最大是,差异最小的是;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的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且东西向上的不均衡性强于南北向,其中,重心偏移几何重心的距离最大,重心偏移的距离最小;研究期间,和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的空间均衡性均有所提升,和在东西向的空间均衡性有所提升,南北向的均衡性有所减弱;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最高的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1)和荆州市(2016),最高是武汉市(1996、2006-2016)和黄石市(2001),最低的是恩施州(1996、2011)、咸宁市(2001-2006)和神农架林区(2016);最高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6)、十堰市(2001、2011)和荆门市(2006),最低的是武汉市(1996-2006)、黄石市(2011)和鄂州市(2016);最高的是鄂州市(1996)、十堰市(2001)和武汉市(2006-2016),最低的是神农架林区(1996-2001)和荆州市(2006-2016)。(4)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时空分异特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由、和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决定,只有三者相互协调,同步提升,才能说明国土空间利用是协调发展的。本研究基于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了改良的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国土空间利用耦合度()和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进行测算,并依据标准划分协调发展等级。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在1996-2006年间小幅度先降后升,在2006-2016年间大幅提升;在1996-2006年间小幅提升,在2006-2016年间大幅提升;湖北省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先小幅增加后大幅下降,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变化规律与相似,但变化幅度小于同期的;湖北省和的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东西向的不均衡性强于南北向,且的整体偏移距离大于;研究期间,和的重心均朝几何重心发生位移,表明和的在空间分布上趋向均衡。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最高的地区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地区始终是神农架林区;湖北省最高的地区仍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地区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1)和荆州市(2016)。(5)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度诊断本研究构建了包含三个层级障碍因子的障碍度诊断模型,对影响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进行全面诊断,厘清了制约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短板,进而有的放矢,差别化调控不同区域的国土空间利用发展策略。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针对一级障碍因子,湖北省对的障碍度最大,且在研究期间持续增加;的障碍度先增加后持续减小,整体障碍度呈下降态势;的障碍度先持续减小后迅速提升到更高水平。从市域层面上看,仅武汉市和鄂州市的障碍度是下降的;所有地区的障碍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各地区的障碍度有升有降。2016年,湖北省二级障碍因子障碍度从高到低依次为A2、A1、A3、B2、C1、B1、B3、C3和C2;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所有地区的B2障碍度均有所下降;仅武汉市的A2障碍度有所下降;仅鄂州市的A3障碍度有所下降;仅武汉市的B1障碍度有所提升;仅鄂州市的C2障碍度有所提升;C1障碍度2降15升;C3障碍度3降14升;B3的障碍度4降13升;A1的障碍度7升10降。针对三级障碍因子,障碍度排名前十的障碍因子障碍度之和在研究期间持续增加,其中,代表的障碍因子占主导,总障碍度呈下降趋势,呈现出“数量减少,首位坚挺”的特征;代表的障碍因子占比和总障碍度均小幅度先增后减,呈现出“整体稳定,排位后移”的特征;代表的障碍因子占比在1996-2011年间变化不大,在2011-2016年间突然翻倍,总障碍度先小幅降低后大幅增加,呈现出“数量增加,排位前移”的特征。最后,本研究基于障碍度诊断结果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6)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如何提升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水平是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的最终落脚点,本研究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宏观层面提出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区域及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三个方面提出湖北省国土空间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胡静[8](2010)在《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旅游引领区域协同》文中研究指明无论差异多大的彼此,只要是在同一目标下,在同一个统一体内,都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都可以实现协同发展。当前,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选择上,从协同学理论中寻找对策,已经成为一些专家学者有意识的集体行为。本文运用比较优势、协同学及相关理论,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角度对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做了系统研究。长期以来,湖北西部地区农村面积广阔,是“老、少、边、穷”聚集区,相比于湖北东部地区的武汉城市圈的优势工业经济和城市群体系,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工业等产业的制约因素较多。但湖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面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重要机遇,又因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良好促动,更具有利用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较好基础和后发优势。旅游业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和强关联带动作用的产业,以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贡献性和与日俱增的旅游市场前景,对区域发展具有特殊作用。旅游业既是湖北西部地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切入点,也是湖北西部地区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因此,依托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对资源进行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谋求区域产业联动,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和产品集群,实现湖北西部地区的协同共进,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充分依据,而且在实践中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本文以湖北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实地考察了湖北西部地区大多数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状况,分析了大量的文献、统计数据,从有效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立足于资源丰富而经济欠发达的发展现状分析,实证探索了后工业时代处于发展初期的资源丰富且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命题,对湖北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困境及成因、发展战略与发展路径选择等做了相关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提出整合集群、联动共进的“旅游引领,区域协同”的发展模式,以期能拓展资源型区域发展思路,为类似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第一部分“引论”为选题背景、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指出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构想、缓和区际差异等现实需要,依托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湖北西部地区发展上的协同共进,尤为必要和紧迫;并对区域发展研究的已有文献做了综述,从可持线发展、区域经济学、旅游学、城乡统筹论等多维视角对协同发展研究作了审视,进而以此为研究框架,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逻辑思路,提出了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部分,对区域发展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分别以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学理论、协同理论、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对区域发展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理论研究,并为第四、第五部分针对客观实际的分析评价后所形成的反思内容进行引导式铺垫。第三部分为“发展现状与困境”。这一部分主要以资源、环境、发展为主题,首先从区域概况、资源禀赋、交通状况、生态环境、产业变迁等方面,对湖北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作了细致分析,深刻剖析了发展的新意不足、环境生态失衡、产业结构趋同等诸多困境的成因问题。第四部分是发展战略部分。本部分旨在论证湖北西部地区选择以旅游为引领的发展战略的合理性。首先,尝试对现状与困境做出针对性的理论思考,提出在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要以较优势理论确立发展先导,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奠定发展基础,以社会学理论提供发展依据;其次,分析了湖北西部发展旅游业的现实基础(政策环境、适宜的社会氛围以及地缘的一体性、生态的良好性和交通的通达性)和比较优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条件,显着扩增的旅游市场需求、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以及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引擎效用(加速发展优势转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生态文明发展等),随后提出了湖北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选择(以旅游发展形成区域发展引擎,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引领区域统筹协调)。第五部分为发展路径部分。本部分从协同论中吸取理论智慧,探讨以旅游为引领,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首先,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提出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选择应以区域协同为发展思维,以旅游合作为发展主线,以生态学理论为发展重点。其次,概括提出三种可借鉴的旅游协同发展经验,即交通优先的京津冀“叠加效应”、特色互补的沪杭“同城待遇”、市场运作的欧盟“联动模式”。再次,以价值重构为中心,从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等方面诠释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选择,提出要用后现代视野来扬弃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传统现代化的局限,把发展建立在有效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最后以整合联动为重点,结合旅游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着力分析了整合集群、联动共进、交通互融、营销共推等运行机制,探讨了以旅游为引擎的区域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最后为结论与展望部分。本文认为,湖北西部地区相融性和互补性好,有条件也有必要形成一体化的“旅游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模式,这不仅是湖北西部地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湖北省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更能为后工业时代类似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重构资源价值,建构发展模式提供范式参考。

袁琴[9](2015)在《神农架林区开发史研究》文中提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立体气候环境,使神农架林区成为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林区,对全球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科学研究等多方面都具有其它地区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人类对林区认识的深入,神农架逐渐进入世人视野。在历史时期,神农架凭借脸峻的地形和闭塞的交通长期不被人们熟知,始终保持着神秘色彩。从原始社会到宋元时期,神农架地区只有较少的人类活动,主体是流放至此的帝王将相和亲信眷属。直到明清时期,由于大量流民的涌入,该区的社会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林区被开发的同时,流民粗放盲目的发展方式和频繁的战争对林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近现代以来,中西方各国科学家开始了对神农架林区的科学考察。通过诸次考察,逐步意识到神农架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森林资源、地质地层资源、气候气象资源,从而认识到林区具有的重要价值。在科学考察基础上,得出了一系列幵发利用林区资源的科研成果,推动了林区资源的有效开发。同时,还为神农架林区的近现代幵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建国以后,基于对神农架林区认识的不断深入,对神农架林区的开发力度逐渐加大,主要表现在农业开发、工业开发、林业幵发和旅游业开发。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由于幵发途中的失误,严重威胁了林区的原始生态环境的平衡。-综合考察神农架林区的开发史,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林区的生态环境影响极大。只有坚持科学合理的幵发,林区资源才能永续利用。在开发过程中,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也总结了错误的教训。针对上述问题与不足,认为对神农架林区的开发应当遵循如下途径:加大保护力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发展绿色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实行多种经营;实施神农架大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搬迁战略;建立科学考察基地和加强国际合作。

李纪伟[10](2017)在《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总量逐渐增大且利用越发粗放,随着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农村人口规模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越发不合理,严重地危害了我国的耕地和粮食安全,并掣肘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倾向,加深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并带来了众多发展问题,对于城乡建设用地利用而言,一方面激发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倾向,带来了土地过度城镇化、城镇用地利用粗放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宅基地缺乏有效的流转和退出机制导致了农村“人走屋空”、宅基地“建新不拆旧”的“空心村”现象,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越发不合理。2014年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拉开序幕,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即将激活,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势在必行。基于此背景,本研究以湖北省为例,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从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两个方面提出测度指标,利用测度指标探究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与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综合分区和统筹互动优化调控分区,提出差别化的分区优化调控策略,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土地城镇化率测度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研究。首先,构建有了由狭义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和城乡建设用水平分析两部分构成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测度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的土地城镇化率,并通过考虑城乡人口结构和城乡建设用水平两方面因素构建了其理想值,还进一步结合人口城镇化Logistic模型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动态演化过程模型;其次,讨论和确定了城乡建设用水平的理想值标准,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相关因素分析的指标体系;最后,以湖北省为例从总体趋势、空间分布、空间变化、空间自相关、相关因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的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由上世纪90年代的基本合理演变为现在的非常不合理,土地城镇化率与其理想值差距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湖北省中东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表现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过大,而东部武汉市中南部以及周边地区则表现为城镇用地比重过大,但总体而言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偏高,人均城镇用地超标,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严重超标;在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相关因素分析方面,与土地城镇化率相关的因素指标较多且相关性较强,其中人口城镇化率相关性最高。2、基于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的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研究。从微观尺度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的宏观分异规律,首先,构建了由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分析、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特征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与城镇体系结构关系分析等3部分构成的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框架;然后,从城镇居民点和农村居民点两者之间空间布局关系角度出发,提出了交叉平均最邻近距离、交叉密度函数、空间布局结构指数等方法测度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从农村居民点斑块的面积特征、形状特征和分布特征等3方面出发,采用斑块面积基尼系数、分型维度指数、斑块密度指数、基于面状斑块的平均最邻近指数等方法测度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最后,以湖北省为例进行了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实例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城乡居民点之间整体呈聚集趋势,且山地的聚集趋势相对强于平原,但城乡居民点之间协调度的空间分异并不明显,一般各地市市区协调度较高,从变化趋势来看城乡居民点之间聚集度和协调度整体均在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方面,居民点斑块的面积特征、形状特征和分布特征均呈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变化趋势上居民点斑块面积差异增大、斑块形状复杂度降低、斑块密度增大而聚集度增加。3、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分区与策略研究。在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的优化策略,提出了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综合分区,和基于指标分级组合的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优化调控分区两种作用不同的优化调控分区,并以湖北省为例进行了分区实现。研究表明,湖北省可划分为5种地域分异明显的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综合分区类型,包括鄂东城镇用地粗放利用不协调区、鄂中北城乡用地粗放利用不协调区、鄂中南农村用地粗放利用不协调区等3个粗放利用不协调区,以及鄂东北和鄂西北等2个城乡用地中度协调利用区,总体而言,湖北省平原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更不合理;制定两套人均城乡用地水平分级划分方案对湖北省进行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优化调控分区,在严格标准方案下,分区结果仅包含挂钩新增主导型、城乡挂钩主导型、挖潜挂钩主导型等3种优化调控分区,而在放宽农村用地标准方案下,分区结果包含了全部6种优化调控分区,两种方案下城乡建设用地不合理类型的比重分别为62.64%和46.55%;最后,从城镇建设用地存量挖潜与增量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与宅基地制度改革、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与增减挂钩等3个方面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优化的政策建议。

二、神农架及鄂西山区主要地方板栗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农架及鄂西山区主要地方板栗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鄂西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湖北省研究概况
    1.3 研究地概况
        1.3.1 地理与地形
        1.3.2 气候条件
        1.3.3 土壤状况
        1.3.4 植被状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鄂西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编目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研究方法
    2.2 鄂西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编目
第三章 新种与拟定新种、中国新记录种和湖北省新记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3 分子生物学鉴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新种与拟定新种
        3.4.2 中国新记录种
        3.4.3 湖北省新记录属、种
        3.4.4 鄂西光柄菇属大型真菌多样性
第四章 鄂西地区大型真菌区系组成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优势科分析
        4.2.2 优势属分析
        4.2.3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第五章 鄂西地区大型真菌红色目录
    5.1 研究材料
    5.2 研究方法
    5.3 .评估结果与分析
        5.3.1 大型真菌受威胁物种
        5.3.2 大型真菌近危物种
        5.3.3 大型真菌需关注和保护物种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3)“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论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县域经济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6.1 选题的前沿性
        1.6.2 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1.6.3 在实证上有所创新
        1.6.4 在政策上有所创新
        1.6.5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与实践: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2.1 引言
    2.2 区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及其对县域经济的启示
        2.2.1 关于农业与工业关系的经典理论
        2.2.2 关于区位布局传统理论
        2.2.3 关于空间经济组织的理论
        2.2.4 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论
        2.2.5 县域经济发展经典理论的评述
    2.3 发达国家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2.3.1 美国的县域发展
        2.3.2 法国的县域发展
        2.3.3 日本的县域发展
    2.4 国内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
        2.4.1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解析:基于系统论的分类
        2.4.2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解析
    2.5 启示与借鉴
        2.5.1 国外县域经济发展实践的借鉴
        2.5.2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
第3章 “中部崛起”与湖北县域经济发展
    3.1 引言
    3.2 “中部崛起”的历史背景
        3.2.1 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3.2.2 中部地区的战略地位
        3.2.3 中部地区发展的困境:"中部塌陷"
        3.2.4 中部地区的发展趋势:"边缘化"
    3.3 “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背景
        3.3.1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的背景
        3.3.2 “中部崛起”战略的区域定位
        3.3.3 “中部崛起”战略的发展策略:“点-轴”开发模式
    3.4 “中部崛起”与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4.1 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
        3.4.2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形成重要支撑
    3.5 小结
第4章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历史演化与现状特征
    4.1 引言
    4.2 湖北省县域分布的基本情况
        4.2.1 湖北县域地理分区
        4.2.2 湖北县域人口分区
        4.2.3 湖北县域自然资源分区
        4.2.4 湖北县域生态资源分区
    4.3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化:1978-2008
        4.3.1 第一个时期:县域经济起步阶段(1978-1981年)
        4.3.2 第二个时期:县域经济快速改革阶段(1982-1992年)
        4.3.3 第三个时期:县域经济快速成长期(1982-1992年)
        4.3.4 第四个时期: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
    4.4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4.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1999-2008
        4.4.2 当前湖北县域经济总体分析:2009
        4.4.3 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分县分析
        4.4.4 湖北省县域经济的比较分析
    4.5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4.5.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4.5.2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困境
    4.6 结论
第5章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数量评价
    5.1 引言
    5.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
        5.2.1 评价指标选择
        5.2.2 分析方法
        5.2.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数量评价
        5.2.4 县域梯度划分及结果分析
    5.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空间分布评价
        5.3.1 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自相关分析
    5.4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5.4.1 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关系
        5.4.2 研究方法
        5.4.3 湖北省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耦合
        5.4.4 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耦合关联的空间差异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
    6.1 引言
    6.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与反思
        6.2.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
        6.2.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
        6.2.3 破解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困境的选择:组团发展模式
    6.3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
        6.3.1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前提
        6.3.2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规律
        6.3.3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分工-合作”类型分析
    6.4 案例:中原县域组团
        6.4.1 中原县域经济组团
        6.4.2 中原县域组团发展模式
        6.4.3 中原县域组团发展成效
    6.5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分析
        6.5.1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格局
        6.5.2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策略
        6.5.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支撑体系
    6.6 小结
第7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分析
    7.1 引言
    7.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点-轴”演化
        7.2.1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点-轴”演化
        7.2.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问格局演化的驱动因素
    7.3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点-轴”布局特征分析
        7.3.1 湖北省“点-轴”发展现状
        7.3.2 湖北省“点-轴”发展特征
        7.3.3 湖北省“点-轴”发展问题
    7.4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湖北省“点-轴”空间布局评价
        7.4.1 基于城市首位度的经济空间分析
        7.4.2 湖北省极点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7.4.3 基于断裂点理论的经济空间分析
    7.5 基于县域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优化路径选择
    7.6 小结
第8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分析
    8.1 引言
    8.2 湖北省县域产业评价
        8.2.1 湖北县域产业结构评价
        8.2.2 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影响分析
    8.3 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困境
        8.3.1 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8.3.2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8.3.3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特点
        8.3.4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困境
    8.4 “组团发展”下湖北县域产业集群的优化
    8.5 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8.6 小结
第9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9.1 引言
    9.2 县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9.2.1 投资与经济增长
        9.2.2 贸易与经济增长
        9.2.3 制度与经济增长
        9.2.4 文化与经济增长
    9.3 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理论命题
        9.3.1 制度变迁因素
        9.3.2 资本因素
        9.3.3 产业结构因素
        9.3.4 自然与区位因素
        9.3.5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三个理论命题
    9.4 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9.4.1 模型
        9.4.2 数据的来源
        9.4.3 变量涵义及选择依据
        9.4.4 实证分析
        9.4.5 模型分析
    9.5 结论
第10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政府协作机制分析
    10.1 引言
    10.2 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行政体制约束分析
        10.2.1 “市管县”体制: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四个悖论
        10.2.2 “省管县”的可行性
        10.2.3 湖北省的"省管县"改革
    10.3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影响
        10.3.1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积极影响
        10.3.2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消极影响
    10.4 县域经济集群发展下政府协作的博弈分析
        10.4.1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假设
        10.4.2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构建
        10.4.3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分析
        10.4.4 基于博弈模型的促进县政府之间合作的创新策略解析
        10.4.5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结论
    10.5 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协作模式选择
        10.5.1 大都会区政府协作模式
        10.5.2 国内县政府间自主协调模式: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例
        10.5.3 省级政府派出机构协调模式:以长株潭一体化为例
        10.5.4 联合党委领导下的协调模式:以乌昌一体化为例
    10.6 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中政府协作机制分析
        10.6.1资源整合机制
        10.6.2 利益分配机制
        10.6.3 有效监督机制
        10.6.4 政府考核机制
        10.6.5 推动撤县设区,促进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
        10.6.6 加快区域性设施网络建设,提高区域一体化程度
    10.7 小结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空间统计的湖北省农业功能分析与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1.3 创新点
    1.2 研究综述
        1.2.1 农业多功能的提出及其内涵
        1.2.2 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
        1.2.3 空间统计分析在农业空间异质性中应用
        1.2.4 综合农业区划与农业功能分区
        1.2.5 农业多功能的保障措施
    1.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及其概况
        2.1.1 研究区域范围
        2.1.2 土地资源特征
        2.1.3 农业自然条件
        2.1.4 社会经济特征
        2.1.5 农业发展现状及布局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湖北省农业多功能拓展的理论基础
    3.1 农业多功能的自然基础
    3.2 农业多功能的社会经济背景
        3.2.1 农业发展的阶段性与农业功能的转变
        3.2.2 农业多功能的社会经济环境
    3.3 区域农业功能统筹
        3.3.1 农业多功能的对立统一关系
        3.3.2 区内统筹和区际统筹
        3.3.3 统筹的多尺度性
    3.4 农业功能指标分区体系的建立
        3.4.1 农产品供应功能指标组
        3.4.2 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指标组
        3.4.3 生态调节功能与生态约束指标组
        3.4.4 休闲功能指标组
4 湖北省农业功能的空间结构分析
    4.1 农产品供应功能的空间集聚与分等
        4.1.1 农产品综合供应能力
        4.1.2 主要农产品供应的空间集聚特征
        4.1.3 农产品供给功能分等
    4.2 农业就业与保障功能的空间集聚与分等
        4.2.1 农业就业与保障功能及其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2.2 局部空间自相关测度
        4.2.3 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分等
    4.3 农业生态调节功能的空间结构与分等
        4.3.1 耕地资源特征与生态调节
        4.3.2 农业生态调节功能的地域差异
        4.3.3 生态调节功能分等
    4.4 农业休闲功能的空间结构与分等
        4.4.1 主要城市的农业休闲空间结构分析
        4.4.2 大型城市农业休闲景观资源分析
        4.4.3 农业休闲功能分等
5 农业功能分区
    5.1 分区原则和方法
        5.1.1 分区原则
        5.1.2 分区方法
        5.1.3 分区命名方法
    5.2 农业功能分区方案
        5.2.1 大宗农产品供给主导功能区
        5.2.2 特色农产品供给与就业保障主导功能区
        5.2.3 生态调节与防护主导功能区
        5.2.4 大城市周边休闲主导功能区
6 区域农业多功能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强化农业产业政策的实施力度和效率
        6.1.1 以农产品供给为主导的功能区
        6.1.2 以就业和社会保障为主导的功能区
        6.1.3 以生态调节为主导的功能区
        6.1.4 以休闲为主导的功能区
    6.2 完善财政支持和市场融资机制
        6.2.1 财政支持
        6.2.2 市场融资
    6.3 实行以农业部门为主多部门协调的管理体制
        6.3.1 农业部门
        6.3.2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6.3.3 环境保护部门
    6.4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参加科研项目与发表相关论文
致谢

(5)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原由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3.1 丰富我国近现代风景园林思想理论
        1.3.2 传承张良皋治学方法,弘扬其治学精神
    1.4 研究目的
        1.4.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内涵
        1.4.2 解析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成因
    1.5 有关张良皋的研究与本文行文体例思考
        1.5.1 有关张良皋学术思想的研究
        1.5.2 国内外风景园林学人学术思想研究体例与写作借鉴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背景
    2.1 人生与学术经历
        2.1.1 童年时期
        2.1.2 中学时期
        2.1.3 中央大学时期
        2.1.4 上海范文照建筑事务所时期
        2.1.5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2.1.6 华中科技大学执教时期
    2.2 着述情况
        2.2.1 着述成果概况
        2.2.2 着述统计分类
    2.3 本章小节
3 张良皋景观建筑学术思想研究
    3.1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3.1.1 大学毕业以前
        3.1.2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3.1.3 执教时期
    3.2 张良皋景观建筑理论思想解读
        3.2.1 武当山道观园林建筑价值发掘
        3.2.2 武陵干栏知识体系建构
        3.2.3 《红楼梦》大观园复原思想
    3.3 张良皋景观建筑设计案例思想分析
        3.3.1 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设计
        3.3.2 洪山无影塔搬迁设计
        3.3.3 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设计
        3.3.4 安陆李白纪念馆设计
        3.3.5 思南新城城市设计
        3.3.6 竹山县郭山歌坛设计
        3.3.7 九江琵琶亭景区设计
    3.4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总结
        3.4.1 “通”的思想观
        3.4.2 “驭”的思想观
        3.4.3 “理”的思想观
        3.4.4 “和”的思想观
    3.5 本章小节
4 张良皋文化景观学术思想研究
    4.1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4.1.1 执教之前
        4.1.2 执教之后
    4.2 张良皋文化景观理论思想解读
        4.2.1 湿地浮游聚落思想
        4.2.2 盐源文化线路思想
        4.2.3 干栏建筑演化思想
        4.2.4 仙居范式思想
        4.2.5 巴楚地望与风物考释思想
    4.3 张良皋文化景观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4.3.1 基于形胜认知的土司堡寨类遗产
        4.3.2 基于人居模式认知的历史文化名村类遗产
        4.3.3 基于自然与人文交互认知的山水胜境类遗产
    4.4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总结
        4.4.1 “堪”的思想观
        4.4.2 “源”的思想观
        4.4.3 “求”的思想观
        4.4.4 “真”的思想观
    4.5 本章小节
5 张良皋自然风景学术思想研究
    5.1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5.1.1 执教之前
        5.1.2 执教之后
    5.2 张良皋风景诗中的自然风景思想
        5.2.1 诗歌中的洞穴
        5.2.2 诗歌中的峡谷
        5.2.3 诗歌中的奇峰
        5.2.4 诗歌中的水景
        5.2.5 诗歌中的生境
    5.3 张良皋自然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5.3.1 “山川精髓”之世界自然遗产思想
        5.3.2 “人间秘境”之国家自然保护区思想
        5.3.3 “地理迷宫”之国家地质公园思想
        5.3.4 “自然生境”之国家森林公园思想
    5.4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总结
        5.4.1 “境”的思想观
        5.4.2 “比”的思想观
    5.5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创新
        6.1.1 首次系统整理张良皋学术经历与背景
        6.1.2 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
        6.1.3 突破学术界对张良皋建筑学者身份认识的常规视角
    6.2 研究结论
        6.2.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发展背景
        6.2.2 归结提出张良皋景观建筑中“通、驭、理、和”的思想
        6.2.3 归结提出张良皋文化景观中“堪、源、求、真”的思想
        6.2.4 归结提出张良皋自然风景中“境、比”的思想
    6.3 总结与展望
        6.3.1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与贡献
        6.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张良皋生平年表

(6)湖北汉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生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2.2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域的确定
        2.1.1 汉江流域
        2.1.2 研究区界定
    2.2 研究区自然条件概况
        2.2.1 地质地貌特征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特征
        2.2.4 土壤特征
        2.2.5 植被特征
        2.2.6 自然资源
    2.3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2.3.1 研究区行政区划
        2.3.2 人口数量及经济发展水平
3 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处理
    3.2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3.2.2 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特征
        3.2.3 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特征
        3.2.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3.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3.1 景观指数筛选
        3.3.2 景观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4.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度
        4.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4.1.4 重心模型
        4.1.5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变化
        4.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数量变化
        4.2.2 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4.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
        4.3.1 评价单元的划分
        4.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4.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自相关的动态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5.1 研究方法
        5.1.1 水资源供给功能计算
        5.1.2 土壤保持功能计算
        5.1.3 固碳功能计算
        5.1.4 产品供给功能计算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分异
        5.3.1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资源供给功能分析
        5.3.2 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保持功能分析
        5.3.3 土地利用变化的固碳功能分析
        5.3.4 土地利用变化的产品供给功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湖北汉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变化研究
    6.1 基于可拓理论的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构建
        6.1.1 可拓学与可拓集理论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评价信息提取
        6.1.4 评价模型构建
        6.1.5 生态安全标准厘定
    6.2 流域生态安全评价
        6.2.1 流域生态安全指标关联度等级分析
        6.2.2 流域生态安全综合安全等级分析
        6.2.3 流域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规律
    6.3 本章小结
7 湖北汉江流域生态安全管理政策建议
    7.1 土地政策
        7.1.1 集约节约建设用地,推进绿网绿块生态工程
        7.1.2 严守耕地红线,建立稳产高产农田
        7.1.3 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和林相工程改造
    7.2 财政政策
        7.2.1 推进绿色税收等绿色金融体系实施
        7.2.2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公平发展
    7.3 投资政策
        7.3.1 加强基础环保设施和环保治理投入
        7.3.2 鼓励清洁能源和节水产业投资
        7.3.3 拓宽区域绿色产业投融资渠道
    7.4 产业政策
        7.4.1 推进产业升级与发展转型
        7.4.2 推动特色产业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
        7.4.3 推进生态产业,严防工农业污染
    7.5 人口政策
        7.5.1 提高人口素质,培养生态道德意识
        7.5.2 引导人口平稳有序转移和集聚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会议
致谢

(7)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生态文明
        2.1.2 国土空间
        2.1.3 三生空间
        2.1.4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
        2.1.5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理论
        2.2.2 人地协调发展理论
        2.2.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2.4 精明增长理论
        2.2.5 人居环境理论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内涵解析
        2.3.1 生态文明理念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内涵
        2.3.2 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指导与要求
第三章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
    3.1 国土空间利用的功能属性
        3.1.1 引入三生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3.1.2 三生功能内涵辨析
        3.1.3 三生功能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3.2 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
        3.2.1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思路
        3.2.2 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机理
第四章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4.1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变化研究
        4.1.1 国土空间利用现状分析
        4.1.2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划分方法
        4.1.3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研究方法
    4.2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研究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指标权重值的计算
        4.2.3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方法
    4.3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研究
        4.3.1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模型构建
        4.3.2 协调发展水平等级划分标准
    4.4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4.4.1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层级构建
        4.4.2 障碍度诊断模型构建
第五章 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分析
        5.2.1 湖北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5.2.2 湖北省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分析
        5.2.3 湖北省市域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分析
    5.3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分异特征
        5.3.1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5.3.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整体水平分析
        5.3.3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5.4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性分析
        5.4.1 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整体水平分析
        5.4.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时空演变分析
    5.5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5.5.1 一级障碍因子障碍度变化分析
        5.5.2 二级障碍因子障碍度变化分析
        5.5.3 三级障碍因子识别及障碍度变化分析
    5.6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5.6.1 严格执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实现国土空间有序利用
        5.6.2 实施“一芯两带三区”布局,推动湖北省高质量发展
        5.6.3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破解生态环境难题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8)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旅游引领区域协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1.1 研究背景和缘起
        1.1.1 区际发展差异待缓解
        1.1.2 区域发展融入新观念
        1.1.3 社会进步提出新要求
        1.1.4 中部崛起构想新举措
        1.1.5 区域旅游发展呈现一体化
        1.1.6 区际竞合互补更具现实性
    1.2 文献综述
        1.2.1 区域发展研究述评
        1.2.2 不同视角下的协同发展研究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3 研究的逻辑思路
        1.3.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区域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协同学基本理论
        2.1.1 协同学
        2.1.2 协同作用
        2.1.3 协同观点
    2.2 比较优势理论
        2.2.1 绝对优势理论
        2.2.2 相对比较优势理论
        2.2.3 要素禀赋理论
        2.2.4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2.3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
        2.3.1 区域旅游协作理论
        2.3.2 区域旅游形象构建理论
        2.3.3 旅游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
    2.4 社会学理论
        2.4.1 社会和谐理论
        2.4.2 社会协同理论
        2.4.3 社会均衡理论
    2.5 生态学理论
        2.5.1 生态系统理论
        2.5.2 人类生态学理论
        2.5.3 环境生态学理论
    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6.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6.2 可持续发展的悖论
        2.6.3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第3章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现状与困境
    3.1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现状分析
        3.1.1 区域概况
        3.1.2 资源禀赋
        3.1.3 交通状况
        3.1.4 生态环境状况
        3.1.5 产业基本结构
    3.2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3.2.1 区域发展思路不够开阔,发展方式新意不足
        3.2.2 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转化为经济成果的能力有限
        3.2.3 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地域分工不明确
        3.2.4 生态环境面临失衡,生产持续受到威胁
        3.2.5 行政区划分割导致的矛盾日益尖锐
        3.2.6 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影响发展持续性
        3.2.7 政策倾斜措施有待落实,投入明显不足
        3.2.8 核心城市现代化功能不完善
第4章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战略选择:旅游引领
    4.1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思考
        4.1.1 以比较优势理论确立发展先导
        4.1.2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奠定发展基础
        4.1.3 以社会学理论提供发展依据
    4.2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现实基础
        4.2.1 政策环境
        4.2.2 社会氛围
        4.2.3 基础条件
    4.3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4.3.1 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发展旅游业优势明显
        4.3.2 市场需求显着扩增,发展旅游业恰逢其时
        4.3.3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旅游业适得其利
    4.4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引擎效应分析
        4.4.1 旅游业关联效应明显,能够加速发展优势转变
        4.4.2 旅游业引擎作用发挥,能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4.4.3 旅游开发新模式探索,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4.4 旅游发展新空间拓展,能够保障生态文明发展
    4.5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思路
        4.5.1 以发展旅游发挥资源比较优势
        4.5.2 以旅游发展形成区域发展引擎
        4.5.3 以旅游为龙头引领区域协同发展
第5章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区域协同
    5.1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的理论思考
        5.1.1 以区域协同理论引领发展思维
        5.1.2 以旅游合作理论贯穿发展主线
        5.1.3 以生态学理论强化发展重点
    5.2 旅游区域协同发展的经验借鉴
        5.2.1 交通优先,京津冀旅游协同显现"叠加效应"
        5.2.2 特色互补,沪杭旅游协同共享"同城待遇"
        5.2.3 市场运作,欧盟旅游协同形成"联动模式"
    5.3 湖北西部地区协同发展的价值重构
        5.3.1 发展理念
        5.3.2 发展目标
        5.3.3 发展重点
        5.3.4 市州发展思路
    5.4 湖北西部地区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
        5.4.1 整合集群
        5.4.2 联动共进
        5.4.3 保障齐备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总结
    6.2 本文不足之处
    6.3 本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9)神农架林区开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文献研究法
        1.5.2 比较研究法
        1.5.3 调查访问法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历史时期的神农架林区开发
    2.1 神农架林区的基本概况
        2.1.1 神农架林区的地理区位
        2.1.2 神农架林区的自然环境
        2.1.3 神农架林区的社会经济
    2.2 先秦时期的神农架
        2.2.1 原始文明时期
        2.2.2 神话传说时期
        2.2.3 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2.3 秦汉至宋元时期的神农架
        2.3.1 秦汉时期
        2.3.2 三国至隋唐时期
        2.3.3 宋元时期
    2.4 明清时期的神农架
    2.5 历史时期人类开发对神农架的影响
        2.5.1 开发带来的积极作用
        2.5.2 开发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三章 近现代时期神农架林区的科学考察
    3.1 清末西方学者对神农架的科学考察
        3.1.1 科学考察内容
        3.1.2 科学考察影响
    3.2 民国学者对神农架的科学考察
        3.2.1 中国植物学家在神农架的科学考察
        3.2.2 贾文治团队考察神农架
        3.2.3 民国时期神农架的科学考察影响
    3.3 新中国的神农架科学考察
        3.3.1 植物资源科学考察
        3.3.2 动物资源科学考察
        3.3.3 森林资源科学考察
        3.3.4 地质资源科学考察
        3.3.5 气候气象资源科学考察
        3.3.6 综合考察
    3.4 神农架林区科学考察带来的科研成果
第四章 近现代时期神农架林区的开发
    4.1 神农架林区的开发策略
        4.1.1 神农架林区的开发方针
        4.1.2 神农架林区的开发经过
    4.2 神农架林区的开发类型
        4.2.1 神农架林区的农业开发
        4.2.2 神农架林区的工业开发
        4.2.3 神农架林区的林业开发
        4.2.4 神农架林区的旅游业开发
    4.3 神农架林区的开发失误
        4.3.1 农业开发失误
        4.3.2 工业开发失误
        4.3.3 林业开发失误
        4.3.4 旅游业开发失误
第五章 神农架林区的开发评价和建议
    5.1 神农架林区的开发评价
        5.1.1 历史时期神农架林区的开发评价
        5.1.2 近代时期神农架林区的开发评价
        5.1.3 现代时期神农架林区的开发评价
    5.2 神农架林区的开发建议
        5.2.1 加大保护力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2.2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积极发展绿色产业
        5.2.3 优化产业结构,实行多种经营
        5.2.4 实施神农架大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生态搬迁步伐
        5.2.5 建立科学考察基地,加强国际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城乡二元结构与统筹城乡发展
        1.1.2 土地基本国情、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与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利用
        1.1.3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统筹城乡发展
        1.2.2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利用
        1.2.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方法与研究区概况
    2.1 基本概念
        2.1.1 城乡地域和城乡人口
        2.1.2 城乡建设用地、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
        2.1.3 统筹城乡发展与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
    2.2 基础理论
        2.2.1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相关理论
        2.2.2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相关理论
        2.2.3 新时期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相关理论与政策
        2.2.4 我国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相关理论与政策
    2.3 研究方法
        2.3.1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研究与空间分析
        2.3.2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相关方法
        2.3.3 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相关方法
        2.3.4 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分析相关方法
    2.4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4.1 研究区概况
        2.4.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
    3.1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框架
    3.2 基于土地城镇化率测度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方法
        3.2.1 土地城镇化率及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动态演化过程模型
        3.2.2 城乡建设用地水平测度
        3.2.3 土地城镇化率相关因素分析
    3.3 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
        3.3.1 土地城镇化率及其合理性分析
        3.3.2 土地城镇化率相关因素分析
        3.3.3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小结
    3.4 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水平分析
        3.4.1 城乡建设用地水平合理性分析
        3.4.2 城乡建设用地水平相关因素分析
        3.4.3 城乡建设用地水平分析小结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
    4.1 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框架
    4.2 基于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的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方法
        4.2.1 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分析
        4.2.2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特征分析
        4.2.3 城乡居民点和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相关因素分析
        4.2.4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与城镇体系结构关系分析
    4.3 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分析
        4.3.1 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分析
        4.3.2 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相关因素分析
    4.4 湖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分析
        4.4.1 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特征分析
        4.4.2 农村居民点斑块形状特征分析
        4.4.3 农村居民点斑块分布特征分析
    4.5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与城镇体系结构关系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分区与策略
    5.1 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分析框架
    5.2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分区方法
        5.2.1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综合分区
        5.2.2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优化调控分区
    5.3 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综合分区
    5.4 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优化调控分区
    5.5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优化政策建议
        5.5.1 城镇建设用地存量挖潜与增量控制
        5.5.2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与宅基地制度改革
        5.5.3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与增减挂钩
    5.6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贡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四、神农架及鄂西山区主要地方板栗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 [1]鄂西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D]. 王锋尖.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4)
  • [2]长江三峡库区植被及环境考察报告[J]. 金义兴,陈卓良,郑重,许天全.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84(S1)
  • [3]“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D]. 胡灿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4]基于空间统计的湖北省农业功能分析与分区研究[D]. 朱俊林. 华中农业大学, 2011(12)
  • [5]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D]. 汤士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湖北汉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生态安全研究[D]. 杨倩. 武汉大学, 2017(06)
  • [7]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魏超.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8]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旅游引领区域协同[D]. 胡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9]神农架林区开发史研究[D]. 袁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10]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与优化[D]. 李纪伟.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神农架、鄂西地区主要板栗资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