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证治疗术后多汗症(论文文献综述)
赵志滨[1](2021)在《广东地区原发性多汗症人群辨证分型及红外热像图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广东地区原发性多汗症(primary hyperhidrosis,PHH)不同辨证分型的红外热像图特征,拓展红外热成像技术(thermal texture maps system,TTM)的中医应用领域,并为PHH的健康管理及诊断治疗做出一定的贡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PHH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对受试者进行临床辨证分型诊断,运用多汗症疾病严重程度量表(Hyperhidrosis Disease Severity Scale,HDSS)进行评分,并使用TTM采集受试者正、侧、背面及抱头位、举手位共6张红外热像图。采用系统自带功能于红外热像图上以点测温,记录各个募穴点温度(℃)及督脉、三焦、躯干前区、躯干后区平均温度(℃)数据,计算相对温差△T(℃)。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PHH组红外热像图的特征及其与HDSS评分的相关性。成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PHH患者5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共10例,两组在性别及年龄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H组按证型分组可分为肺卫不固证3例,肝郁脾虚证12例,脾虚湿蕴证11例,气阴两虚证5例,湿热迫蒸证6例,阴虚火旺证7例,营卫不和证6例。(1)PHH组的红外热像图募穴特征:经差异性检验,PHH组与对照组募穴相对温差△T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有左中府穴、右中府穴、石门穴及关元穴,这四个穴位相对温差较对照组高,提示PHH患者的相关穴位热偏离较高。以中医辨证分型分组,分别与对照组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对比,湿热迫蒸组的日月穴,脾虚湿蕴组的中府穴,阴虚火旺组的中府穴、巨阙穴、中脘穴、左章门穴、石门穴,肺卫不固组的左中府穴、左京门穴、石门穴,气阴两虚组的左中府穴、右京门穴,肝郁脾虚组的中府穴、右章门、京门、关元穴相对温差△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PHH组的红外热像图三焦区、督脉区特征:经差异性检验,PHH组与对照组三焦相对温差△T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上焦△T最高,中焦、下焦△T依次递减,而PHH组中焦△T最低,下焦、上焦△T依次递增。经差异性检验,PHH组不同辨证分型间的三焦温度分布存在差异,上焦△T-中焦△T中,对照组与阴虚火旺组相比、湿热迫蒸组与阴虚火旺组相比、脾虚湿蕴组与气阴两虚组相比、营卫不和组与气阴两虚组相比、肺卫不固组与阴虚火旺组相比、气阴两虚组与阴虚火旺组相比、肝郁脾虚组与阴虚火旺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上焦△T-下焦△T中湿热迫蒸组与营卫不和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中焦△T-下焦△T中,对照组与阴虚火旺组相比,营卫不和组与阴虚火旺组相比,气阴两虚组与阴虚火旺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对比,阴虚火旺组的中焦区,营卫不和组的上焦区相对温差△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经t检验结果显示PHH组与对照组两组间的督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HH组的红外热像图与HDSS评分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HH人群募穴、三焦、督脉相对温差△T与HDSS评分的关系,结果显示,中脘、天枢、中焦、下焦的相对温差△T与HDSS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其中中焦的相对温差与HDSS评分负相关较为显着(P<0.01)。表明HDSS评分分值越高,PHH的多汗症状越严重,中脘、天枢、中焦、下焦的相对温差越低,局部温度越凉。结论:本研宄发现广东地区PHH人群可能脾虚证型占比最多,经统计学分析,多汗症组的中焦△T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呈凉偏离,其中府穴、石门穴及关元穴△T较对照组呈热偏离,表明PHH与中焦区、中府穴、石门穴及关元穴存在一定的联系。不同辨证分型的募穴△T与健康对照组对比也有统计学差异,这对于临床辨证治疗PHH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HDSS评分与中脘、天枢、中焦、下焦的△T呈负相关性,这提示PHH的多汗症症状严重程度可能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都书樟,王文萍,李晓斌,曹莹[2](2021)在《脑肿瘤术后并发症的中医治疗研究》文中认为脑肿瘤是一类发生在颅内肿瘤的统称,不仅可引发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眼底视乳头水肿等症状,严重时还易诱发癫痫、脑疝等并发症,从而威胁其生命安全。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脑肿瘤的主要手段,虽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创伤较大,耗时较长,术后常易引发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不仅会加重其躯体痛苦,也会对其预后康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积极探寻有效方案对脑肿瘤术后并发症患者进行治疗。本文主要分析了脑肿瘤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病因和机制,总结了不同脑肿瘤术后并发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牛世萍[3](2021)在《“补脾调督”推拿法为基础治疗小儿汗病肺卫不固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补脾调督”推拿法作为基础治疗方法治疗3-6岁小儿汗病肺卫不固证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小儿汗病肺卫不固证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推拿治疗方案。方法:采用SPSS 26.0软件将72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小儿汗病患儿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予“补脾调督”推拿法加肺卫不固证对证推拿治疗;对照组予口服丹溪玉屏风颗粒治疗。两组都以7天作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的中医证候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及总分,并且详细的记录试验组、对照组患儿治疗完成情况及在整个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使用SPSS 26.0软件对收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分析:治疗前对两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性别(P=0.808)、年龄(P=0.936)、病程(P=0.324)、自汗(P=0.528)、盗汗(P=0.597)、主症总分(P=0.420)、神疲乏力(P=0.207)、面色少华(P=0.625)、大便溏薄(P=0.757)、纳呆食少(P=0.681)、次症总分(P=0.705)、总评分(P=0.952),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中医证候主症评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主症评分经组间比较,结果:自汗(P=0.023)、盗汗(P=0.003)、主症总分(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症评分经组内比较,结果:自汗P均<0.001、盗汗P均<0.001、主症总分P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中医证候次症评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次症评分经组间比较,结果:神疲乏力(P=0.020)、大便溏薄(P<0.001)、纳呆食少(P=0.020)、次症总分(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面色少华(P=0.1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次症评分经组内比较,结果:神疲乏力P均<0.001、大便溏薄P均<0.001、纳呆食少P均<0.001、面色少华P均<0.001、次症总分P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中医证候总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经组间比较,结果: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分经组内比较,结果:试验组(P<0.001)、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82.35%,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安全性:试验进行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都没有发生不良反应。7.依从性:本研究共纳入72例患儿,最终试验组有效病例34例,对照组有效病例34例,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均为94.44%。结论:“补脾调督”推拿法作为基础治疗方法治疗3-6岁小儿汗病肺卫不固证的临床疗效显着,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优于丹溪玉屏风颗粒组,并且安全性好,患儿易于接受,具有无药、无创伤等特点,值得临床借鉴。
钮勤勤[4](2021)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汗证(肺卫不固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及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Meta分析评价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小儿汗证的临床疗效,以及通过比较汗证(肺卫不固证)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候评分,包括汗出、咳嗽、鼻塞、流涕、食欲、二便、睡眠、舌象等,评价玉屏风散加味对临床上小儿汗证(肺卫不固证)的治疗效果,为更好地应用中医药治疗小儿汗证提供思路和循证学依据。方法:1.根据研究制定合理的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依次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Pubmed等医学数据库。检索范围是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1月所有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小儿汗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严格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提取基本信息及研究数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系统评价。纳入的研究均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最终得出结论。2.收集就诊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本院区及南部院区(溧水中医院)门诊的汗证(肺卫不固证)患儿共66例,初次就诊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66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试验组选用玉屏风散加味颗粒剂治疗,对照组选用碳酸钙D3颗粒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以初次就诊、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及4个疗程作为观察节点,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包括汗出、咳嗽、鼻塞、流涕、食欲、睡眠、二便、舌象等的临床症候评分,观察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主、次症候的评分情况。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文献16篇,患儿1286例。16篇文献均对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小儿汗证的有效率进行了说明,其中试验组有652例,有效的占595例;对照组有634例,有效的占405例。异质性I2=15%较低。合并后的比值比(OR值)为7.34,其95%可信区间(95%CI)为(5.17,10.41),Z=11.17,P<0.00001,说明试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漏斗图分布较对称。2.试验组和对照组都能有效治疗小儿汗证(肺卫不固证)的主要症候,但试验组的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06),试验组的主症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为80.6%。3.试验组和对照组都可以治疗小儿汗证(肺卫不固证)的次要症候,但试验组的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00),试验组的次症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的为25.8%。4.试验组在治疗前的主症平均评分为4.03±1.618,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9;治疗4周后的主症平均评分为1.40±0.847,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3。治疗前的次症平均评分为6.09±3.043,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2;治疗4周后的次症平均评分为2.91±1.884,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7。治疗前的总平均评分为10.11±2.423,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15;治疗4周后的总平均评分为4.34±1.814,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8。治疗4周后,试验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5)。5.对照组在治疗前的主症平均评分为4.06±1.459,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6;治疗4周后的主症平均评分为2.61±0.803,最小值为2,最大值为5。治疗前的次症平均评分为5.61±3.263,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5;治疗4周后的次症平均评分为4.48±2.719,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3。治疗前的总平均评分为9.68±3.609,最小值为6,最大值为21;治疗4周后的总平均评分为7.10±2.879,最小值为2,最大值为16。治疗4周后,对照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Meta分析显示,玉屏风散加减能够有效治疗小儿汗证,且其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2.玉屏风散加味能够有效治疗小儿汗证(肺卫不固证)的主要症候(汗出),同时可以兼顾咳嗽、鼻塞、流涕、食欲、睡眠、二便、舌象等次要症候的治疗,且其疗效显着优于碳酸钙D3颗粒。同时本研究没有报告任何不良事件。
唐颖[5](2020)在《基于健脾除湿法治疗脾虚湿蕴型原发性手汗症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健脾除湿法,自拟中药外洗方,观察其治疗脾虚湿蕴型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疗效,以探讨健脾除湿法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可行性,为原发性手汗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符合此次临床试验的64例脾虚湿蕴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使用自拟中药外洗,对照组使用止汗剂外捈。治疗时间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讨论。治疗结束2月后进行随访,并统计两组复发率并对复发原因进行讨论。结果:1、痊愈率:自拟中药外洗方组(治疗组)为13.33%,止汗剂组(对照组)为25.81%。2、显效率:自拟中药外洗方组(治疗组)为56.67%,止汗剂组(对照组)为77.42%。3、总有效率:自拟中药外洗方组(治疗组)为83.33%,止汗剂组(对照组)为93.55%。4、对两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在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疗效不劣于对照组,且本试验中治疗组未发生不良反应。5、复发率:自拟中药外洗方组(治疗组)为0%,止汗剂组(对照组)为61.00%。结论:通过健脾除湿法治疗原发性手汗症能有效改善手汗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李玉馨[6](2020)在《汗证的文献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汗证是临床的常见症状,范围甚广,不仅在内科常见,且于妇科、儿科等相关疾病也较为常见。因此造成了临床上病情复杂多样,诊疗难度大的现状。本文通过搜集、归纳、整理从先秦到清朝以来的中医文献,得出历代医家对汗证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的认识。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医方药的用药规律,为中医治疗汗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传统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以先秦两汉至近现代时期与汗证相关的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中华医典》筛选出相关医籍,检索相关内容,结合优秀纸质书籍,整理、分析并总结汗证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对汗证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探讨,并通过文献研究与计算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古代方剂中的药物进行频数统计,揭示治疗汗证的用药规律。结果:1.梳理了先秦两汉到近现代时期医书对汗证的研究,分为五个时期介绍汗证理论的发展。在先秦两汉时期是对汗证初步认识的阶段,对汗出的生理原因、病因病机有了基本的认识,为后期奠定了理论基础。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对汗证有了进一步认识。宋金元时期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并创制了许多治疗汗证的方剂。明清时期总结完善了前人的认识,并提出了新的思路,汗证的理法方药渐趋完善。近现代时期通过临床经验的总结和临床研究,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现代医学观念和技术,丰富了对汗证的认识。2.本文对古代治疗汗证的有名方剂进行了药物频数统计,并对高频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为黄芪,其次为白术、人参。从药物归类来看,前三类分别是补益药、收涩药、清热药,以补益药所占比重最大。根据四气统计来看,排在前三位的是平、温、微温。根据高频药物的五味统计,使用甘味药物最多。从药物归经统计来看,以脾、肺、心占比例前三位。结论:汗证理论从先秦两汉时期提出,到近现代渐趋完善。总结汗证基本治疗思路如下:辨证分虚实,汗证虚证以补气为主,兼以滋阴、补血;实证当解表、清热、化湿。
杨晓丹[7](2020)在《当归六黄汤对SD大鼠阴虚汗证及真性胆碱酯酶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拟通过当归六黄汤对阴虚汗证大鼠模型及血清胆碱酯酶影响的实验研究,明确其治疗阴虚汗证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8只SD大鼠分成6大组,每大组8只,分别为正常空白组、模型组、盐酸阿托品组、当归六黄汤低、中、高剂量组。首先采用连续灌胃甲状腺素混悬液30天制备阴虚汗证大鼠模型。先造模后给药,连续给药2周后于大鼠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及取大鼠足底皮肤,分别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及对足底汗腺HE染色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1.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前后的体重及汗点计数,模型组大鼠体重减轻(P<0.05),汗点明显增加(P<0.01),出现阴虚汗证相关症状,提示模型制备成功。2.与模型组对比,当归六黄汤中、高剂量组均能减少大鼠足底汗腺细胞的分泌,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示当归六黄汤具有滋阴止汗的功效;3.与模型组对比,当归六黄汤中、高剂量组能抑制血清胆碱酯酶的分泌,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提示当归六黄汤可能抑制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发挥止汗功效。结论:1.当归六黄汤能够减少足底汗腺细胞的分泌具有止汗功效;2.当归六黄汤能抑制血清胆碱酯酶的分泌,提示当归六黄汤可能通过降低血清胆碱酯酶来发挥止汗功效。
陈宝瑾,范春香,蔡丽虹,舒适,王蓓,鲁婵婵,黄金阳,邓冬,方邦江[8](2020)在《方邦江教授治疗脑卒中后多汗症经验举隅》文中研究说明脑卒中后多汗症为脑血管病后自主神经系统受累导致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之一。常规药物和手术疗法效果难以持久并且耐受性差。中医药根据伴随症状不同可辨为阳虚汗漏证、气虚证、阴虚证和寒热错杂证,根据证型不同采用针对性方药。本文附1则方邦江教授治疗脑卒中后多汗症验案,运用经方取得良好疗效,深入分析桂枝加附子汤条文和临床应用关键鉴别点。
齐倩倩[9](2020)在《李七一教授治疗汗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门诊汗证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汗证的危险因素,以期未病先防;总结汗证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汗证患者的早期细胞因子(IL-6、IL-8、SOD、NO)变化情况,探寻对汗证的诊断、评估有帮助作用的生物学标记;归纳探析李七一教授对汗证的治法经验,并探讨李七一教授对汗证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7月1日至2019月11月30日就诊于李七一教授门诊的汗证患者的病例资料,运用Excel表对汗证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前后的HDSS评分、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饮食偏好、既往病史;多汗发生部位、多汗持续时间、加重因素、多汗发生频率、多汗面积、汗量程度、兼症;汗证患者的早期细胞因子检验结果;汗证分类、治法、不良反应进行统计。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160例汗证患者的男女性别之比为1:1.08,平均年龄为47.36岁。汗证患者中超重肥胖者较多(47.3%),严重汗证患者按体重指数分级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正常(51.96%)、超重(29.41%)、肥胖(12.75%)、体重过低(5.88%);而非严重汗证患者为正常(41.30%)、超重(32.61%)、肥胖(26.09%)。两组汗证患者的体重指数分布有显着差异(Z=-2.368,P=0.018<0.05)。汗证患者的既往史中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比例最高(26.9%)。2.汗证患者出汗部位虽然分布全身,但以上半身为主(41.9%);局部出汗多见头面(10.6%)。严重汗证患者的出汗次数、出汗面积及出汗程度均显着高于非严重汗证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22,-3.602,-3.534;P值分别为0.001,0.000,0.000)。汗证患者中有76.25%的患者存在加重因素,其中活动加重因素占65%,进食加重因素占41.9%,高温加重因素占37.5%,紧张加重因素占33.1%,劳累后加重因素占1.3%,阴雨天加重因素占0.6%。汗证患者的兼症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脾系症状、心系症状、肝系症状、肺系症状、肾系症状;畏寒与恶热症状比例相近。3.汗证患者的细胞因子异常指标比例最高的为IL-8,占88.52%;其次是IL-6,占42.62%,继之是SOD,占36.07%;最后是NO,占26.23%。其中有27.87%的患者SOD降低和24.59%的患者NO降低。进一步分析,严重与非严重汗证患者的上述指标比较均无显着差异,且汗证严重程度与上述指标之间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4.汗证患者按中医分类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汗(78.8%),盗汗(52.5%),潮热出汗(23.1%),其中有35%的患者自汗与盗汗并见,有11.25%的患者自汗、盗汗、潮热出汗三者兼有。李七一教授治疗汗证具有多法并用,而以清泄阳明与清热燥湿为主的特点,李教授认为汗证以实证为主,与心及脾胃关系密切。160例汗证患者治疗前后的HDSS评分有显着差异,即(Z=-6.607,P=0.000<0.05),治疗后的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在治疗过程中有8例(5%)患者出现了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本次研究发现,汗证患者中超重肥胖者较多;汗证患者的细胞因子(IL-6、IL-8、SOD、NO)存在较高异常表达,其原因和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李七一教授治疗汗证疗效确切,值得深入学习挖掘。
吴蓉臻(Wu Jungchen)[10](2020)在《五味止汗饮治疗汗证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五味止汗饮治疗肝肾阴虚型汗证的临床疗效,制定汗证肝肾阴虚型的有效组方,以期进一步扩大研究与推广。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五味止汗饮治疗,对照组以六味地黄汤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各项单项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生活习惯总积分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前的出汗量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出汗量程度比对照组改善较为明显(P<0.05)。2.治疗组患者的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口干咽燥、耳鸣或耳聋、健忘、遗精或月经偏少等八个症状比对照组治疗前积分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患者的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口干咽燥、耳鸣或耳聋、健忘、遗精或月经偏少等八个症状比对照组治疗后改善较为明显(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总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的改善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伴随症状总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两组伴随症状总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习惯总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P<0.05),但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6.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56.67%,治疗组的疗效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7.停药四周后随访治疗组30人,复发6人,复发率为20.00%;随访对照组30人,复发14人,复发率为46.67%,治疗组复发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 论:五味止汗饮对肝肾阴虚型汗证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治疗方面具有相当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以及进一步科学研究的展开。
二、辨证治疗术后多汗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辨证治疗术后多汗症(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地区原发性多汗症人群辨证分型及红外热像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PHH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一、PHH的西医研究进展 |
二、PHH的中医病因病机 |
三、PHH的治疗 |
四、总结 |
第二节 TTM的医学应用进展 |
一、红外成像技术的西医应用 |
二、红外成像技术的中医应用 |
三、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临床资料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三、病例选择标准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TTM检测方法 |
二、观察区选择与定位 |
三、结局指标 |
四、技术路线图 |
五、统计学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一、受试者资料 |
二、HDSS评分结果 |
三、HDSS评分与年龄的关系 |
四、观察区相对温差结果 |
五、中医辨证分型与不同观察区相对温差的关系 |
六、HDSS评分与不同观察区红外热成像的关系 |
第五节 讨论 |
一、受试者资料及HDSS评分结果分析 |
二、募穴红外热成像温度结果分析 |
三、三焦、督脉红外热成像相对温差结果分析 |
四、中医辨证分型与不同观察区红外热成像的关系分析 |
五、HDSS评分与不同观察区红外热成像的关系分析 |
六、不足与展望 |
七、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脑肿瘤术后并发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多汗症 |
1.1 多汗症的病因及机制 |
1.2 多汗症的中医治疗 |
2 脑水肿 |
2.1 脑水肿的病因及机制 |
2.2 脑水肿的中医治疗 |
3 胃肠功能障碍 |
3.1 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及机制 |
3.2 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治疗 |
4 眼肌麻痹 |
4.1 眼肌麻痹的病因及机制 |
4.2 眼肌麻痹的中医治疗 |
5 脑肿瘤术后其他并发症的中医治疗 |
(3)“补脾调督”推拿法为基础治疗小儿汗病肺卫不固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2 诊断和辨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及处理 |
1.6 中止标准及处理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设计类型 |
2.2 样本量 |
2.3 随机分组 |
2.4 盲法 |
2.5 治疗方案 |
2.6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2.7 安全性评价 |
2.8 依从性评价 |
2.9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完成情况 |
1.2 基线资料分析 |
2 疗效指标比较 |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主症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症总分比较 |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次症评分比较 |
2.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次症总分比较 |
2.5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总分比较 |
3 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 |
5 依从性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小儿汗病肺卫不固证的病因病机分析 |
2 “补脾调督”推拿法 |
2.1 “补脾调督”推拿法提出的理论依据 |
2.2 “补脾调督”推拿法手法及选穴依据 |
2.3 “补脾调督”推拿法的作用 |
3 肺卫不固证对证推拿手法及选穴依据 |
4 对照组干预措施选择依据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两组患儿治疗后主症评分比较分析 |
5.2 两组患儿治疗后次症评分比较分析 |
5.3 两组患儿治疗后总分比较分析 |
5.4 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评价分析 |
5.5 安全性分析 |
5.6 依从性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小儿汗病的研究概况 |
1 祖国医学治疗小儿汗病的研究概况 |
1.1 祖国医学对汗液的认识 |
1.2 祖国医学对出汗的认识 |
1.3 祖国医学对小儿汗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 目前的治疗 |
1.5 中医治疗小儿汗病的研究周期 |
2 现代医学治疗小儿汗病的研究概况 |
2.1 现代医学对汗液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出汗的认识 |
2.3 现代医学对小儿汗病的认识 |
2.4 目前的治疗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知情同意书 |
附表2:病例采集表 |
附表3:“补脾调督”推拿法为基础治疗小儿汗病肺卫不固证的中医证候评分表 |
附表4:不良反映事件记录表 |
附表5:安全性评价表 |
附表6:依从性评价表 |
致谢 |
(4)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汗证(肺卫不固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小儿汗证的研究概况 |
1.1 病名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论治 |
1.4 中成药 |
1.5 药物外治 |
1.6 预防和调护 |
2. 西医学对小儿汗证的研究概况 |
2.1 病名 |
2.2 病因 |
2.3 分类 |
2.4 临床表现 |
2.5 治疗 |
3. 中医治疗小儿汗证的优势 |
4. 玉屏风散的研究概论 |
4.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
4.2 小儿过敏性鼻炎 |
4.3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
4.4 小儿哮喘 |
4.5 小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 |
4.6 小儿遗尿症 |
4.7 小儿肾病综合征 |
4.8 小儿过敏性紫癜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Meta分析步骤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策略 |
1.4 文献资料的筛选与提取 |
1.5 质量评价 |
1.6 异质性分析 |
1.7 偏倚风险分析 |
1.8 森林图 |
1.9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 |
2.2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
2.3 文献质量评价 |
2.4 发表偏倚风险分析 |
2.5 Meta分析结果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目的 |
2. 一般资料 |
2.1 研究样本来源 |
2.2 研究样本对象 |
2.3 分组标准 |
2.4 中医诊断标准 |
2.5 病例纳入标准 |
2.6 病例排除标准 |
2.7 病例剔除、脱落、终止标准 |
2.8 病例剔除、脱落与终止后的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试验组 |
3.2 对照组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项目 |
4.2 疗效指标 |
5. 疗效评估 |
5.1 疗效量化评分标准 |
5.2 疗效判定准则 |
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7. 研究结果 |
7.1 一般资料 |
7.2 治疗前症状评分 |
7.3 主症方面疗效评价 |
7.4 次症方面疗效评价 |
7.5 总分方面疗效评价 |
7.6 治疗后疗效及症候评分 |
8. 安全性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Meta分析讨论 |
1.1 疗效分析 |
1.2 局限性分析 |
1.3 展望 |
2. 临床研究讨论 |
2.1 方药配伍分析 |
2.2 现代药理分析 |
2.3 适用人群分析 |
2.4 适应症分析 |
2.5 疗程分析 |
2.6 疗效分析 |
2.7 安全性分析 |
2.8 不足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基于健脾除湿法治疗脾虚湿蕴型原发性手汗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词缩略表 |
引言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2.1 诊断标准 |
2.2.2 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
2.2.3 病例纳入标准 |
2.2.4 病例排除标准 |
2.2.5 病例剔除或脱落标准 |
2.2.6 病例中止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技术路线图 |
3.2 样本量估算 |
3.3 随机分组 |
3.4 治疗方案 |
3.4.1 基础调护 |
3.4.2 治疗组 |
3.4.3 对照组 |
3.4.4 疗程 |
3.4.5 两组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
3.5 临床观察指标 |
3.5.1 一般指标 |
3.5.2 疗效观察指标 |
3.5.3 复发性观察 |
3.6 安全性检测 |
3.7 疗效评价标准 |
3.8 统计方法 |
4.研究结果 |
4.1 病例完成情况 |
4.2 基线比较 |
4.2.1 年龄比较 |
4.2.2 性别比较 |
4.2.3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比较 |
4.2.4 治疗前两组HDSS得分比较 |
4.2.5 治疗前两组多汗症问卷量表评分比较 |
4.3 结果分析 |
4.3.1 治疗后HDSS得分对比分析 |
4.3.2 治疗后多汗症问卷量表得分对比分析 |
4.3.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
4.4 不良反应观察 |
4.5 脱落病例分析 |
4.6 复发情况分析 |
4.7 总结 |
4.8 典型病例 |
5.讨论 |
5.1 祖国医学对原发性手汗症的认识 |
5.1.1 病位认识 |
5.1.2 病因病机认识 |
5.1.3 治疗现状 |
5.2 西医对多汗症的认识 |
5.2.1 发病机制的认识 |
5.2.2 治疗现状 |
5.3 立题依据 |
5.3.1 手部与美学 |
5.3.2 导师经验 |
5.5 中药外洗方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机理探讨 |
5.5.1 方药组成 |
5.5.2 药物分析 |
5.5.3 组方分析 |
5.5.4 组方的现代药理研究 |
5.6 对照组药物的选择 |
6.结果分析 |
6.1 两组疗效结果分析 |
6.1.1 总有效率比较 |
6.1.2 两组HDSS评分比较 |
6.1.3 两组多汗症问卷量表评分比较 |
6.2 两组复发情况结果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1.问题 |
2.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原发性手汗症中西医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多汗症疾病严重程度量表(HDSS) |
附件2 多汗症问卷量表 |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汗证的文献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汗的种类 |
1.1 自汗与盗汗 |
1.2 与预后有关的汗出 |
1.3 与颜色有关的汗出 |
2.先秦两汉时期对汗证的认识 |
2.1 《黄帝内经》 |
2.2 《伤寒论》及《金匮要略》 |
3.南北朝至晋唐时期对汗证的认识 |
3.1 《诸病源候论》 |
3.2 《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
4.宋金元时期对汗证的认识 |
4.1 《太平圣惠方》 |
4.2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4.3 金元四大家 |
5.明清时期对汗证的认识 |
5.1 《普济方》 |
5.2 《明医指掌》 |
5.3 《本草纲目》 |
5.4 《景岳全书》 |
5.5 《临证指南医案》 |
5.6 《医林改错》 |
6.近现代对汗证的认识 |
6.1 《医学衷中参西录》 |
6.2 现代医家对汗证的认识 |
7.“汗为心之液”理论的发展 |
第二部分 汗证的方药规律研究 |
1.研究过程设计 |
1.1 资料来源 |
1.2 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2.统计结果及分析 |
2.1 单味药物频数分析 |
2.2 归类统计及分析 |
2.3 药物性味统计及分析 |
2.4 药物归经统计及分析 |
讨论 |
1.汗证发展源流 |
2.汗证用药规律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医治疗汗证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7)当归六黄汤对SD大鼠阴虚汗证及真性胆碱酯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给药方法 |
2.3 模型制备 |
2.4 指标检测与方法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相关指标检测 |
2.1 造模前后体重检测 |
2.2 汗点计数检测 |
2.3 全血真性胆碱酯酶检测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
1.1 中医研究现状 |
1.2 汗证的病因 |
1.3 汗证的病机 |
1.4 汗证的治疗 |
2 西医对于多汗症的认识 |
2.1 多汗症的发病机制 |
2.2 多汗症的治疗 |
3 导师对汗证的认识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汗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方邦江教授治疗脑卒中后多汗症经验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药治疗效果显着,副作用小 |
2 辨证以阴阳为纲 |
2.1 阳虚证 |
2.2 阴虚证 |
2.3气虚证 |
2.4 寒热错杂证 |
3 病案举例 |
(9)李七一教授治疗汗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多汗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汗液排泄的生理过程 |
2. 多汗症的病理机制 |
3. 多汗症的分类 |
4. 多汗症的诊断与评估 |
5. 多汗症的治疗 |
6. 总结 |
二、中医对汗证的研究进展 |
1. 汗证的分类 |
2. 古代医家对汗证的认识 |
3. 现代医家对汗证的认识 |
4. 汗证的其他疗法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1.3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案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评定标准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160例汗证患者的基本情况 |
3.2 汗证患者的临床特征 |
3.3 汗证患者的细胞因子变化分析 |
3.4 李七一教授对汗证的辨治 |
3.5 汗证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未病先防,已病纠因 |
2. 汗证以实证为主,与心及脾胃关系密切 |
3. 汗证生物学标记的探索 |
4. 明辨阴阳,分清虚实,纯敛无功,治本为上 |
5. 李七一教授治疗汗证主要方法 |
6. 验案举隅 |
7.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汗证病情评估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五味止汗饮治疗汗证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汗证的认识 |
1.1 汗证概念及有关描述 |
1.2 汗的生理及与五脏关系 |
1.3 辨证分型 |
1.4 论治 |
2 现代医学对汗证的认识 |
2.1 定义 |
2.2 发病原因和机制 |
2.3 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案 |
2.1 分组 |
2.2 治疗 |
2.3 观察指标 |
2.4 观察指标分级及评分 |
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4 结果 |
4.1 两组年龄比例 |
4.2 两组性别分布 |
4.3 两组自汗、盗汗比例 |
4.4 两组治疗前出汗程度 |
4.5 两组治疗后出汗程度 |
4.6 两组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4.7 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4.8 两组伴随症状的总积分比较 |
4.9 两组生活习惯总积分比较 |
4.10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4.11 两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比较 |
4.12 两组安全性情况 |
5 结果分析 |
5.1 关于研究结果总结 |
5.2 证候疗效分析 |
5.3 临床各单项症状积分分析 |
5.4 临床症状总积分分析 |
5.5 伴随症状总积分分析 |
5.6 生活习惯总积分分析 |
5.7 远期疗效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五味止汗饮组方分析 |
1.1 方解 |
1.2 现代药理研究 |
2 对汗证的理论探讨 |
2.1 对汗证病因病机认识 |
2.2 自汗、盗汗并不截然对立,可以互相兼夹 |
2.3 运用五味止汗饮治疗汗证的配合治疗 |
3 不足与展望 |
3.1 不足 |
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辨证治疗术后多汗症(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地区原发性多汗症人群辨证分型及红外热像图特征研究[D]. 赵志滨.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脑肿瘤术后并发症的中医治疗研究[J]. 都书樟,王文萍,李晓斌,曹莹. 中外医学研究, 2021(11)
- [3]“补脾调督”推拿法为基础治疗小儿汗病肺卫不固证的临床研究[D]. 牛世萍.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汗证(肺卫不固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及Meta分析[D]. 钮勤勤.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健脾除湿法治疗脾虚湿蕴型原发性手汗症临床疗效观察[D]. 唐颖.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汗证的文献及临床应用研究[D]. 李玉馨.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当归六黄汤对SD大鼠阴虚汗证及真性胆碱酯酶的影响[D]. 杨晓丹.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方邦江教授治疗脑卒中后多汗症经验举隅[J]. 陈宝瑾,范春香,蔡丽虹,舒适,王蓓,鲁婵婵,黄金阳,邓冬,方邦江. 中国中医急症, 2020(04)
- [9]李七一教授治疗汗证的临床观察[D]. 齐倩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五味止汗饮治疗汗证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吴蓉臻(Wu Jungche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