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族文化现代化转化之可行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苟廷佳[1](2021)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惠泽我国20个省区以及东南亚5个国家,是维系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的腹地,拥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战略地位,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为维护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敏感区和启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发挥着指示和前瞻的重要作用。然而,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导致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本高;受生态产品外部性影响,三江源地区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长期被无偿享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加上三江源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而被限制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导致当前三江源地区三生空间矛盾突出,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压力。因此,通过研究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三江源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围绕“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分析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全面系统的提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构建了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中包括: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性框架、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2)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将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三江源生态产品总价值为6568.56亿元/年。同时在绿色GDP指标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经济-生态生产总值(SJYGEEP)”指标评价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三江源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受三江源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和“生态旅游业认识”的影响;需求意愿受“淡水资源支付意愿”、“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共享牧场支持度”、“对口支援省份是否享受生态产品特别优惠”等因素的影响。(4)从生态产品构成视角出发,全面系统研究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具体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基于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三江源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现状和面临困境,提出贴合国家现行政策与三江源实际、突出三江源特色的价值实现路径,并结合路径,提出“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的系统性价值实现机制。由于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并存,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对促进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和融合、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赵建平[2](2021)在《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业作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能够为地方带来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且已经成为了许多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山地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73.4%,山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是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复合的旅游目的地。山地景区是以自然山体、水体、气候、动植物为景观要素,兼具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的旅游综合体。依托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我国山地景区开发相对较早,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景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山地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山地景区作为发展山地旅游的主要载体,因其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而备受游客青睐,已成为人们出行的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目前国内对山地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的研究较少,山地景区本身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文章从玉龙雪山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入手,研究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构成、变化并对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景区实际状况提出驱动力优化对策,对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具有实践意义,对于丰富山地旅游与山地景区驱动力研究有理论意义。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以玉龙雪山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和评述,明确山地旅游和山地景区、旅游驱动力的概念内涵,并以旅游推-拉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旅游供需理论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指导。运用文献梳理和德尔菲法构建了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为开展山地景区旅游驱动力变化分析和驱动力综合评价打下了基础;以旅游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基于山地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相关数据资料,将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历程分为划分为起步(1984-1993年)、发展(1994-2004年)、巩固(2005-2011年)和成熟(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从驱动力横向变化和纵向历时性变化两个角度分析玉龙雪山驱动力变化过程;在构建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系数,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资料评价法评价其水平、得出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优化对策。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山地旅游发展基础、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山地旅游市场、山地旅游管理共4个准则层指标、13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2)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横向变化做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驱动力和市场需求驱动力对山地景区发展驱动作用在旅游开发历程中日益增强;政府政策驱动力在山地景区开发前中期尤其是前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旅游资源驱动力方面,山地自然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山地景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人文资源在山地景区开发中后期发挥了较大作用,冰川旅游资源有所减弱,但依然是山地景区保持吸引力的核心资源;旅游产品驱动力从单一驱动转变为综合驱动,旅游产品体系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交通驱动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和游客游玩交通体系;旅游环境驱动力得到不断加强,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在不断提升;传媒传播驱动力也得到极大增强,从单一传统媒体传播到现在构建了完善的传媒传播推广体系;山地景区旅游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玉龙雪山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使旅游管理驱动力发挥了极大作用。(3)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纵向历时性做的分析,表明:山地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处于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起步阶段以旅游资源、政府政策驱动力为主导,发展阶段演变为旅游资源驱动力为主,旅游环境驱动力为辅助,巩固阶段变化为以旅游环境、旅游资源驱动力为主导,市场需求驱动力为辅助,到了成熟阶段形成以传媒传播驱动力为主,旅游管理、市场需求驱动力为辅,其他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综合性驱动。(4)构建的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系数结果如下:准则层指标中,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所占权重最高为0.4769,其次为山地旅游发展基础(0.2893)、山地旅游市场(0.1496),山地旅游管理(0.0844),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包含山地旅游资源和山地旅游产品两项指标,说明山地旅游资源和产品在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中发挥驱动作用最大。(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的项目层指标中,旅游资源驱动力所占权重最高(0.2693)、其次是旅游产品驱动力(0.2076)、市场需求驱动力(0.1493)、旅游交通驱动力(0.1322)、旅游环境驱动力(0.0723)、传媒传播驱动力(0.0535)、经济发展驱动力(0.0451)、政府政策驱动力(0.0397)、旅游管理驱动力(0.0309)。这说明山地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处于主导地位,山地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交通是推动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6)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资料收集,计算后得到玉龙雪山景区驱动力综合得分S=4.0414,综合驱动力处于优质协调,驱动作用大,但从具体各项得分和实际情况来看,驱动力还可以进一步优化。(7)针对问题和山地景区转型升级需要,提出了: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开发产品;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健全规章制度,优化管理体系;运用现代技术,打造智慧景区;兼顾景区内外,促进转型升级等对策建议。
张帆[3](2020)在《基于文化视角的拉萨旧城城市更新研究》文中认为
蔡磊[4](2020)在《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新民居营造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是甘南藏族中独特的一支,他们世代居住在拥有丰富自然资源但地理位置闭塞的岷迭山系之中,当地藏族人民的语言文化、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盈。当地藏族传统民居适应气候、就地取材、因材致用、因地制宜的营造模式,是当地藏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遵循着自身的生产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与审美观念来应对当地自然环境的营造智慧。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白龙江上游藏族地区人居环境建设遇到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建设如火如荼,村镇建设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传统民居聚落却面临被动窘境,如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无人传承,地域特色消失等问题。因此,对于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营造模式的研究,能够为传统民居的更新发展提供指导;借鉴传统民居营造智慧,融合现代营造技艺,提出当地藏族新民居的营造模式与设计策略,作为今后该地区藏族新民居营造的参考标准。对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民居的传承、演进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选取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首先选取不同地貌特征下的典型聚落实地调研,同时对聚落内具有代表性的藏族传统民居样本进行测绘与图像资料的收集工作;运用调查、访谈、归纳、文献综合等多种研究方法抽取典型聚落内民居样本分析其营造特征。对白龙江上游地区的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宗教信仰等影响民居营造的决定性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文章对当地传统聚落和传统民居的营建概况进行了分析;文章主要聚落空间、平面布局、建筑营造、建筑美学等四个方面研究了当地藏族传统民居的营建特征,并重点从气候适应性、材料适应性、构造适应性、地域文化适应性四个角度深入剖析了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的营造智慧;并分析当地藏族传统民居营造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进而从营造智慧的传承、营造技术的优化与创新等方面归纳总结藏族传统民居传承与更新演进策略,提出当地藏族新民居的营造模式并进行新民居设计方案,进一步探索了白龙江上游地区新民居建筑设计的可能性。通过本文对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民居的营造模式研究,从保护传承、更新优化、创新发展的层面探寻当地藏族传统民居演进至新民居的正确方式,保证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聚落与民居能够在延续地域特色的前提下良性地更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引起学界对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民居的更多关注,为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民居的更新发展提供指导。
吴小同[5](2020)在《云南省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成立和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召开,为我国山地旅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角度和新动能。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为依托,以玉龙雪山旅游区(包括玉龙雪山景区及周边景点)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产品适宜性开发相关文献,发现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山地环境、旅游资源、用地规划方面的适宜性评价研究,对山地旅游产品是否适宜开发和开发程度如何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讨论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玉龙雪山旅游区为案例,对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程度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山地旅游产品、产品开发适宜性等概念界定,选取RMP理论、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和山地垂直地带性理论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GIS软件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影响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适宜性开发的主要因素,明确各个影响因子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结合玉龙雪山旅游区实际发展情况和游客对玉龙雪山的感知,分析玉龙雪山旅游区是否适宜开发山地旅游产品。为进一步明确适宜开发的产品类型,在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能区分产品类型评分标准的指标体系,研究玉龙雪山旅游区最适宜的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并提出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与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找出了影响玉龙雪山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因素。从山地资源、山地环境、旅游市场、旅游开发条件四个方面探讨了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结果显示:山地资源适宜性权重最高(0.4670),山地环境和旅游市场次之且权重相同(0.1977),旅游开发条件权重最低(0.1376)。表明山地资源是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和首要条件,产品开发依托资源,又依存环境,同时也离不开旅游市场产生效益,从而实现山地旅游产品开发价值。而旅游开发条件是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保障性因素,交通、食宿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不再成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限制性因素。(2)计算出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分值为7.5089,属于“较适宜”类,为适宜开发区域。综合加权后,旅游市场评分最高(8.0929),山地环境(7.7009)、旅游开发条件(7.6159)次之,山地资源评分最低(7.1489)。比较综合加权后的评分与权重得分可知,旅游市场适宜性评分在“最适宜”这一区间,说明玉龙雪山旅游区现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具备适宜山地产品开发的市场环境。山地资源、旅游开发条件和山地环境评分均在“较适宜”一类,山地环境与旅游市场权重得分相同,说明对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程度相同。但综合评分相较低于旅游市场,说明山地环境因素对不同类型产品开发的影响较大,环境因素会不同程度的限制产品类型开发的选择性,而实际开发情况中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确实会受到海拔、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山地旅游产品开发受限。旅游开发条件综合评分相对较高而权重得分最低,说明玉龙雪山旅游区具备了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能够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保障。山地资源综合评分最低而权重得分最高,权重得分高反映出旅游资源对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性,而综合得分最低说明实际开发中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资源-产品”转化率不高,旅游资源利用空间可进一步提高。(3)在玉龙雪山旅游区适宜开发山地旅游产品这一结论前提下,研究玉龙雪山旅游区不同类型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各类产品综合得分排名依次为观光游憩类山地旅游产品、文化艺术类山地旅游产品、运动康体类山地旅游产品、科研科考类山地旅游产品、娱乐体验类山地旅游产品、休闲度假类山地旅游产品。其中观光游憩类、文化艺术类、运动康体类、科研科考类和娱乐体验类山地旅游产品分值均在3-4分之间,属于较适宜开发类型产品,表明这五类产品开发相对成熟,受喜爱程度相对较高,适宜深度开发。休闲度假类山地旅游产品得分在2-3分区间,属于一般适宜开发类型,但在政策导向和旅游亟需转型发展背景下,休闲度假类山地旅游产品开发前景是值得期待的。(4)针对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发展现状,提出:打造以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为主多元发展的山地“慢”旅游路径;构建山地研旅结合的地质科普、多元文化研学旅游基地;引入实景演艺创意理念,延长文旅产业链条,打造山地活力运动聚集地等路径。同时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各项政策,优化景区管理体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智慧旅游园区,提升景区安全保障体系,保证旅游安全运营等策略。
高梅杰[6](2019)在《品牌设计中唐卡艺术风格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唐卡历经千年发展,已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一支,是藏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宗教艺术形式。在大力弘扬文化自信战略的视野下,传统民族文化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近几年唐卡等民族艺术开始在广告、旅游、艺术品、品牌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中展露头角。随着藏文化热度的不断提升,以唐卡艺术为代表的民族文化面临传承、保护、创新等问题。增强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扩宽思路来进行衍生产业的探索与发展,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传承举措。本文基于唐卡的题材类型、绘制工艺、用色方式、构图比例、线条运用等艺术风格,在品牌设计中应用唐卡这种传统艺术形式,探索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唐卡品牌及其衍生的文化创意产品,从而使唐卡艺术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唐卡艺术风格的创新应用使优秀的民族文化揭开神秘的面纱走入大众的视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树立品牌意识,开发创意产品,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对优秀文化的保护以及维护文化多样性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思路是:首先介绍论文研究背景和现状、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思路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然后通过对唐卡艺术风格的文化内涵和基本规律、基本特性进行阐述。其次对品牌设计中应用唐卡艺术风格进行研究与展望,以拓宽民族文化品牌的发展思路。随后通过归纳总结出品牌设计中唐卡艺术风格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文化发展的需要,进行唐卡艺术风格的品牌设计研究,及其所衍生的文化创意产品的思路开发。最后介绍笔者毕业设计的构思应用,在现代品牌设计中运用唐卡艺术风格,实现民族文化的开发应用。将唐卡艺术风格的研究立足于品牌设计,将形成“品牌-延展-市场”这一完整的结构模式,做到将唐卡这一民族文化艺术与市场有机结合。
何强[7](2019)在《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全面爆发,全球进入智能制造时代。我国政府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战略规划,也不断释放出重塑工匠精神的信号,呼唤利用工匠精神助推我国智能制造快速而又高质量的发展,意在对“技术至上”的探索和追寻中,也要有对“工匠精神”为代表的人的主体性的回归。面对国家的倡导,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媒体也作出了回应,出现了《大国工匠》《我在故宫修文物》《工匠精神》《留住手艺》《了不起的匠人》等优秀的工匠精神影像传播作品,发挥了一定的价值。本论文以工匠精神相关纪录片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探讨系列纪录片的价值呈现,以其追寻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价值。本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选题背景和意义,结合相关文献综述理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提出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通过梳理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发展,概括手工业时代到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特征,提出智能制造时代的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职业理想,它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人的主体性和机器工具的完美融合;第二章从影像传播理论和价值理论出发,形成研究框架;第三章从传播主题、传播内容、传播视角、传播语言、传播渠道等方面考察相关纪录片的价值实践,分析其价值选择的表现,进而概括出其在价值评价上具有宣传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特点;第四章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工匠精神影像传播在价值选择和评价中呈现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价值选择有表层化的倾向和价值评价有失衡的态势;第五章提出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价值重塑策略思考:从完善有深度有广度的价值选择的角度提出传播内容要深入智能制造设计、生产、管理、创新环节,传播主题挖掘工匠精神现代内涵,传播视角更加多元,从形成系统持续的价值评价体系的角度提出要平衡宣传价值和文化价值,兼顾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统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本论文从宏观视角出发探讨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价值,以期对加快我国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打造我国智能制造的文化品格、为智能制造融入传统智慧和现代精神提供借鉴。但本文限于篇幅不够,重在探讨相关纪录片的共性,对其差异分析不够,有待提出更多具体的思考。
张王勇[8](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央宗[9](2019)在《《格萨尔》史诗风物传说研究 ——以环青海湖藏区为例》文中提出《格萨尔》史诗是藏民族引以为豪的根谱,也是藏族民间口承叙事文学的杰出代表,承载着藏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环青海湖《格萨尔》风物传说是在史诗传承过程中逐渐敷衍而成的格萨尔文化形式。青海湖地区是佛教东传时曾假道取经,连接“南丝绸之路”中的中外文化的传播桥梁,环湖藏区在多民族融汇与外来文化的浸染中,形成了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格萨尔传说文化形态。环湖藏地的民众喜爱、崇拜、敬奉格萨尔,一边讲唱和追溯史诗英雄的丰功伟业,描画英雄时代的传奇文化镜像,一边将其投射、对应到自己朝夕相伴的山山水水和文化生活之中,由此附会出千姿百态的史诗风物传说。风物传说以各种自然景观和社会物态为核心,连接了环湖地区众多奇山、异水、怪石、古岩、老坡、麓泉、古迹、建筑,形成一个巨大的史诗文化扩布场域。这种肇始于“物质”实体的风物传说也成为环湖藏地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与文化符号。全文分绪论、正文两部分。绪论部分简概了在全国《格萨尔》大背景下的环湖风物传说所突出的地位与特色,以及研究的创新意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正文分四章论述。首先,梳理《格萨尔》史诗风物的分布情况,主要对青海藏区的文化地理、《格萨尔》史诗的风物种类,以及对环湖主要风物分布地区做阐述。其次,从解释名人山川的地方传说、描述神奇劳动成果的物产传说,以及流行事项口传化的风俗传说这三种传说类型,提炼格萨尔环湖风物传说的主题思想。同时,基于风物传说作为史诗的传承语境和外层结构,对二者的关联性做进一步探究。再次,拓展环湖地区独特的藏域风情、朴素的信仰品质,以及藏族生存发展活力。最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跨过“文野之别”,在“美美与共”中求同存异,多加关怀“和而不同”的藏族传说文化。通过传媒艺术、文化长廊、文化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把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化的原生态风物传说都展示出来。让新型传说通过影视、动漫、摄影等媒介记忆下更好的积累、储存、创新和延续,使传说文化发展更先进、便捷、保鲜。同时坚持风物传承,网罗遗佚、补阙拾遗的可持续理念,为史诗动力系统下的风物传说谋求一席之地。
肖洪未[10](2018)在《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1世纪以来,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一直是城乡规划领域关注的热门议题,并在理论研究与方法实践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然而,近年来在城市开发与保护实践过程中,历史街区相关建设、保护活动由于缺乏影响评估与有效缓解措施而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与矛盾,逐渐危及到历史街区真实性与完整性保存,对其遗产价值产生了破坏性影响。为此,如何进一步避免与缓解未来建设、保护活动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使得历史街区的真实性、完整性得以延续,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面临严峻挑战。然而,我国当前历史街区保护理论与方法在面对以上问题与挑战方面应用较弱,表现出“价值影响针对性弱”、“建设活动动态影响控制弱”、“保护实施引导系统性不足”、“保护管理时效性不足”等方面的劣势,从而导致其理论与方法指导的科学性不足。因此,重点围绕“针对性”、“动态性”、“系统性”、“时效性”提升历史街区保护的科学性是未来历史街区保护研究探索的重要方向。遗产影响评估,是通过应用系统的保护方法对遗产的变化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具有“针对性”、“动态性”、“系统性”、“时效性”的特点,早已在在许多国家、地区得以普遍应用,并纳入到政策法规制定中,其理念与方法已开始在亚洲地区推广,为我国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改进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因此,我国遗产保护界迎来了新的契机,同时对于如何与我国现行遗产保护体系紧密结合,从普适性到针对性创新性探索我国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提出了重要挑战。在以上背景下,本文借国际遗产界将“遗产影响评估”技术方法在亚洲地区大力推广之际,以我国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将遗产影响评估应用于历史街区保护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尝试解决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时期望通过以点及面的方式,以历史街区保护为示范,对遗产影响评估应用于我国遗产保护管理与实践提供借鉴。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采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主要开展“基础研究→问题研究→认知研究→方法研究”的关键内容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本文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概念辨析与界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框架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围绕遗产影响评估、历史街区这两条线索进行文献综述,即分别从“发展历程”、“管理政策”、“开展方法”、“学术探讨”等方面对遗产影响评估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从发展历程、相关政策、理论与方法、公众参与、影响评估等方面对历史街区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在问题研究方面,分别围绕“价值影响针对性弱”、“建设活动影响控制动态性弱”、“保护实施引导系统性不足”、“保护管理时效性不足”四个方面论述,由于缺乏遗产影响评估工具,导致历史街区保护的科学性不足的现实问题与矛盾,揭示了历史街区保护引入遗产影响评估的必要性。在认知研究方面,主要围绕“缘起与概念”、“意义与内涵”、“工作流程”、“一般过程”四方面对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方法基础即遗产影响评估进行概述,最后揭示了历史街区保护引入遗产影响评估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方法研究方面,以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价值多样性与活态保护特殊性,从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一般方法与应用方法两个层面进行了探索。在一般方法层面,从理论框架、工作流程、指标体系、一般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应用方法层面,分别从保护规划方法的改进、保护管理程序的优化、政策保障制度的改善、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探索了基于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历史街区保护方法。在实证研究方面,以同兴传统风貌区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层面将历史街区影响评估开展的一般过程与具体方法进行了演绎,分别从保护规划框架、现状累积影响评估、保护规划内容制定、保护规划影响评估等方面对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方法这一策略改进展开了实证研究。最后,在论文结论部分,从研究结论、创新点、研究不足进行了总结,对遗产影响评估应用于我国遗产保护管理与实践中进行了展望。
二、藏族文化现代化转化之可行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族文化现代化转化之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文献分析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国内文献分析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研究述评 |
2.4 国内外经验启示 |
2.4.1 国际经验和启示 |
2.4.2 国内经验和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
3.1.1 生态产品形成的基础理论 |
3.1.2 生态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基础 |
3.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
3.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
3.2.2 生态产品价值 |
3.2.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3.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梳理 |
3.3.2 基于产权-需求矩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3.3.3 生态产品分类的价值实现路径 |
3.4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
3.4.1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回归模型 |
3.4.2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框架 |
3.4.3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 |
4.1 三江源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自然条件 |
4.1.3 社会经济条件 |
4.1.4 生态地位 |
4.1.5 生态保护 |
4.2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
4.2.1 三江源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 |
4.2.2 三江源生态资产总值 |
4.2.3 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4.2.4 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估算 |
4.2.5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分析 |
5.1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问卷调查 |
5.1.1 调查地区选取及原因 |
5.1.2 问卷基本情况 |
5.1.3 数据收集和检验 |
5.1.4 描述性统计 |
5.1.5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1.6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分析结果 |
5.2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问卷调查 |
5.2.1 问卷基本情况 |
5.2.2 数据收集和检验 |
5.2.3 描述性统计 |
5.2.4 空间交叉分析 |
5.2.5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2.6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分析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6.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分类 |
6.1.1 生态农畜产品 |
6.1.2 淡水资源产品 |
6.1.3 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
6.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6.2.1 畜牧业发展现状 |
6.2.2 水资源价格和交易现状 |
6.2.3 绿电交易现状 |
6.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6.3.1 市场基础不健全 |
6.3.2 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 |
6.3.3 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
6.3.4 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 |
6.4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6.4.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直接交易路径 |
6.4.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产业化路径 |
6.4.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产业生态化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7.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分类 |
7.1.1 三江源固碳释氧产品 |
7.1.2 三江源土壤保持产品 |
7.1.3 三江源水源涵养产品 |
7.1.4 三江源净化产品 |
7.1.5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 |
7.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7.2.1 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现状 |
7.2.2 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 |
7.2.3 三江源生态补偿成效 |
7.2.4 对口支援三江源的成效 |
7.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7.3.1 政府主导下三江源生态产品购买力度有待增强 |
7.3.2 基础制度和政策工具仍待完善 |
7.3.3 市场化交易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
7.4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7.4.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市场化路径 |
7.4.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横向生态补偿 |
7.4.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纵向生态补偿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8.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资源 |
8.1.1 三江源旅游资源 |
8.1.2 三江源文化资源 |
8.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8.2.1 三江源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
8.2.2 三江源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
8.3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8.3.1 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待提升 |
8.3.2 生态文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
8.3.3 生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
8.3.4 三江源自然条件制约性明显 |
8.3.5 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依旧突出 |
8.4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8.4.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顶层设计 |
8.4.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基础建设 |
8.4.3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生态产业化 |
8.4.4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产业生态化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9.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监测确权交易机制 |
9.1.1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信息普查 |
9.1.2 推进三江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
9.1.3 构建三江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 |
9.2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
9.2.1 推行三江源绿色产品认证标准 |
9.2.2 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平衡 |
9.2.3 拓宽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
9.2.4 促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
9.3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
9.3.1 完善三江源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
9.3.2 建立三江源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9.4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
9.4.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
9.4.2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 |
9.4.3 建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
9.4.4 加大三江源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
9.5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
9.5.1 强化行政职能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5.2 设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
9.5.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5.4 健全三江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受益付费制度 |
9.6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 |
9.6.1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 |
9.6.2 制定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 |
9.6.3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 |
9.7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建议 |
9.7.1 持续发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体制改革优势 |
9.7.2 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
9.7.3 加快实施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
9.7.4 推进对口支援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7.5 打造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
9.7.6 加快推动三江源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
9.7.7 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 |
第十章 结论、贡献与讨论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
附录二 三江源居民生态产品供给情况调查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2)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山地旅游成为新的旅游业发展业态之一 |
1.1.2 山地景区是发展山地旅游的主要载体 |
1.1.3 玉龙雪山景区发展较快但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山地旅游研究 |
1.2.2 旅游发展驱动力研究 |
1.2.3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山地旅游及山地景区 |
2.1.2 旅游驱动力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旅游推—拉理论 |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3 旅游供需理论 |
第3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识别与判定 |
3.1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概况 |
3.1.1 景区基本概况 |
3.1.2 旅游发展历程 |
3.2 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 |
3.3 驱动因子指标体系的筛选与构建 |
3.3.1 专家意见征询过程 |
3.3.2 结果分析 |
3.4 驱动因子指标阐释 |
第4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驱动力变化研究 |
4.1 旅游动力系统分析 |
4.1.1 推力系统分析 |
4.1.2 引力系统分析 |
4.1.3 支持系统分析 |
4.1.4 媒介系统分析 |
4.2 旅游驱动力变化 |
4.2.1 经济发展驱动力 |
4.2.2 市场需求驱动力 |
4.2.3 政府政策驱动力 |
4.2.4 旅游资源驱动力 |
4.2.5 旅游产品驱动力 |
4.2.6 旅游交通驱动力 |
4.2.7 旅游环境驱动力 |
4.2.8 传媒传播驱动力 |
4.2.9 旅游管理驱动力 |
4.3 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驱力变化 |
4.3.1 旅游发展阶段划分 |
4.3.2 不同发展阶段旅游驱动力变化 |
第5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 |
5.1 旅游发展驱动力综合评价 |
5.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5.1.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5.1.3 评价权重确定 |
5.1.4 旅游发展驱动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5.1.5 评价方法与指标赋分标准 |
5.1.6 问卷调查与数据评价分析 |
5.1.7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2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的优化 |
5.2.1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存在问题分析 |
5.2.2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优化对策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筛选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B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 C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专家调查问卷:权重打分 |
附录 D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游客调查问卷 |
附录 E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 F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新民居营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现状问题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3 小结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现状分析 |
2.1 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现状分析 |
2.1.1 白龙江上游地区概况 |
2.1.2 白龙江上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 |
2.1.3 甘南藏族宗教文化的影响 |
2.2 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调研 |
2.2.1 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调研样本汇总 |
2.2.2 聚落空间 |
2.2.3 平面布局 |
2.2.4 建筑营造 |
2.2.5 建筑美学 |
2.3 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的现状与问题 |
2.3.1 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现状 |
2.3.2 生态文明小康村面临的问题 |
2.3.3 新民居建设面临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营造模式研究 |
3.1 传统民居聚落形态及院落布局特征 |
3.1.1 聚落形态特征及及其影响因素 |
3.1.2 院落布局特征及及其影响因素 |
3.1.3 平面功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3.2 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 |
3.2.1 适应气候的民居策略 |
3.2.2 适应气候的民居形态 |
3.3 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建筑材料适应性研究 |
3.3.1 土料的选用 |
3.3.2 木材的选用 |
3.3.3 石材的选用 |
3.3.4 植物材料的选用 |
3.4 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结构与构造适应性研究 |
3.4.1 基础 |
3.4.2 承重结构 |
3.4.3 墙体构造 |
3.4.4 楼地面构造 |
3.4.5 屋面构造 |
3.5 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装饰技艺地域文化适应性研究 |
3.5.1 传统民居装饰文化适应性 |
3.5.2 传统民居装饰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新民居营造模式研究 |
4.1 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优势与局限性 |
4.1.1 传统建筑材料的优势与局限性 |
4.1.2 传统建筑结构与构造的优势与局限性 |
4.2 对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营造智慧的传承 |
4.2.1 传统民居平面功能及院落布局的传承 |
4.2.2 传统建筑材料的传承 |
4.2.3 传统建筑结构的传承 |
4.2.4 传统建筑装饰的传承 |
4.3 对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营造模式的优化 |
4.3.1 传统民居平面功能及院落空间的优化 |
4.3.2 传统建筑材料的优化 |
4.3.3 传统建筑结构与构造的优化 |
4.4 对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传统民居营造模式的创新 |
4.4.1 建筑材料的创新 |
4.4.2 建筑结构与构造的创新 |
4.5 新民居营造过程中绿色生态理念的合理注入 |
4.5.1 降低新民居建筑能耗 |
4.5.2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白龙江上游地区洋布村新民居建筑设计探索 |
5.1 洋布村概况 |
5.1.1 自然生态环境 |
5.1.2 人文旅游资源 |
5.1.3 当地建筑文化 |
5.2 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新民居营造技艺 |
5.2.1 新民居建筑材料的合理运用 |
5.2.2 新民居建筑构造的合理运用 |
5.2.3 新民居建筑装饰的合理运用 |
5.3 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新民居设计探索 |
5.3.1 新民居设计策略 |
5.3.2 方案介绍 |
5.3.3 可行性研究 |
5.4 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新民居营造模式 |
5.4.1 营造模式的概念 |
5.4.2 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新民居营造模式总结 |
结语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云南省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山地旅游发展的重视 |
二、山地旅游产品是山地旅游发展的核心 |
三、山地旅游产品适宜性研究有待深入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山地旅游产品 |
二、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
三、玉龙雪山旅游相关研究 |
四、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旅游产品 |
二、山地旅游产品 |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RMP模式理论 |
二、生态位适宜度理论 |
三、山地垂直地带理论 |
第三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一、旅游区概况 |
二、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条件 |
一、旅游资源(R性分析) |
二、旅游市场(M性分析) |
三、区域经济 |
四、交通条件 |
五、山地环境 |
六、政策支持 |
第三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现状(P性分析) |
一、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
二、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空间格局 |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经验 |
四、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问题分析 |
第四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
第一节 适宜性评价原则和内容 |
一、适宜性评价原则 |
二、适宜性评价内容 |
第二节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适宜性影响因子分析 |
二、指标体系的筛选与构建 |
三、权重确定和一致性检验 |
四、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三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
一、评价数据采集与分析 |
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计算结果 |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
第五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类型适宜性分析 |
第一节 现有山地旅游产品分析 |
第二节 不同类型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体系构建缘由 |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三、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和一致性检验 |
四、指标权重分析 |
第三节 山地旅游产品类型评价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处理 |
三、研究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山地旅游产品谱系 |
第六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适宜性开发策略与路径 |
第一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思路与策略 |
一、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问题 |
二、山地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四、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
五、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
第二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路径 |
一、山地“慢”旅游路径: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多元发展 |
二、山地研旅结合路径:打造地质科普、多元文化研学旅游基地 |
三、山地文创旅游路径:引入实景演艺创意理念,延长文旅产业链条 |
四、山地运动旅游路径:山地活力运动聚集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6)品牌设计中唐卡艺术风格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唐卡艺术风格的文化内涵 |
2.1 唐卡的历史起源 |
2.1.1 什么是唐卡 |
2.1.2 唐卡的产生 |
2.1.3 唐卡艺术的历史沿革 |
2.2 唐卡的种类 |
2.3 唐卡的功能 |
2.4 唐卡的绘制工艺 |
第三章 唐卡艺术风格的规律及特性研究 |
3.1 唐卡艺术风格的基本规律 |
3.1.1 唐卡的构图 |
3.1.2 唐卡的题材 |
3.1.3 唐卡的造像特征 |
3.1.4 唐卡的配色 |
3.1.5 唐卡的线条 |
3.2 唐卡艺术风格的特性分析 |
3.2.1 唐卡的统一规范性 |
3.2.2 唐卡的平面二维性 |
3.2.3 唐卡的真实再现性 |
3.2.4 唐卡的主观表现性 |
3.2.5 唐卡的独特感染性 |
第四章 品牌设计中唐卡艺术风格的诠释 |
4.1 品牌概述 |
4.2 唐卡艺术风格的品牌形象设计分析 |
4.2.1 品牌的内涵及价值 |
4.2.2 唐卡艺术风格的品牌设计优势 |
4.2.3 唐卡艺术风格的品牌设计短板 |
4.3 品牌设计中唐卡艺术风格的诠释 |
4.3.1 唐卡艺术风格的记忆与传承 |
4.3.2 唐卡艺术风格的文化性 |
4.3.3 唐卡艺术风格的商业性 |
4.3.4 唐卡艺术风格的创新性 |
第五章 品牌设计中唐卡艺术风格的应用策略 |
5.1 唐卡艺术风格的品牌设计应用原则 |
5.1.1 唐卡艺术风格的品牌形象设计 |
5.1.2 品牌设计中唐卡艺术风格的文化提升 |
5.1.3 品牌设计中唐卡艺术风格的视觉形象延伸 |
5.1.4 唐卡艺术品牌形象的情感化 |
5.2 品牌设计中唐卡艺术风格的应用方法 |
5.2.1 唐卡品牌设计的来源及背景 |
5.2.2 唐卡艺术风格的“呓佛堂”品牌设计调研与分析 |
5.2.3 唐卡艺术元素的个性化符号设计 |
5.2.4 挖掘深层唐卡文化内涵的表现 |
5.2.5 重塑唐卡艺术风格的品牌形象设计 |
5.3 唐卡艺术风格的“呓佛堂”品牌形象设计延展 |
5.3.1 “呓佛堂”品牌的表情包设计 |
5.3.2 “呓佛堂”品牌的文创设计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7)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
第一节 我国工匠精神的历史变迁 |
一、“工匠”释义 |
二、手工业时代工匠精神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三、机器工业时代工匠精神衰落的背景与表现 |
第二节 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的新发展 |
一、智能制造的内核及关键环节 |
二、智能制造与工匠精神的时代契合 |
三、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内涵的拓展 |
第二章 影像传播与价值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影像传播概述 |
一、影像传播的定义与传播形态 |
二、影像传播的社会功能 |
三、纪录片是用影像讲故事的重要形式 |
第二节 价值理论概述 |
一、价值的内涵 |
二、价值选择与价值评价 |
三、传播活动中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 |
第三章 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价值实践考察 |
第一节 工匠精神影像传播概况 |
一、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出现 |
二、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现状 |
第二节 工匠精神系列纪录片影像传播的价值选择 |
一、传播内容:寻找经济发展中有中国特色的工匠故事 |
二、传播主题:作为民族精神和职业精神的工匠精神 |
三、传播视角:以百姓视角讲述工匠与造物的关系 |
四、传播语言:以人格化的声画语言塑造工匠形象 |
五、传播渠道:联动多种渠道创造传播效应 |
第三节 工匠精神系列纪录片影像传播的价值评价 |
一、宣传价值:以媒介议程推动政府议程 |
二、文化价值:重拾中国工匠文化记忆 |
三、经济价值:展现中国制造的魅力 |
四、社会价值:引领职业态度和社会认同 |
第四章 工匠精神影像传播在价值选择与评价中呈现的问题 |
第一节 价值选择呈现出表层化倾向 |
一、传播内容有忽略智能制造的内核和关键环节的倾向 |
二、传播主题缺失智能制造与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 |
三、传播视角缺乏讲述故事的维度和阐释精神的深度 |
第二节 价值评价呈现出失衡的态势 |
一、在追求宣传价值和社会效应时有偏颇之处 |
二、缺乏价值评价的系统性和持续性 |
第五章 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价值重塑 |
第一节 完善有深度广度的价值选择 |
一、传播内容:深入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 |
二、传播主题:挖掘工匠精神现代内涵 |
三、传播视角:多元视角解读工匠精神 |
第二节 形成系统持续的价值评价体系 |
一、平衡宣传价值与文化价值 |
二、兼顾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
三、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
(一) 史料来源 |
(二) 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
(一) 外部动力因素 |
(二) 内部动力因素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9)《格萨尔》史诗风物传说研究 ——以环青海湖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格萨尔》史诗风物的分布 |
第一节 青海藏区与《格萨尔》 |
第二节 《格萨尔》及风物 |
第三节 风物主要分布地区 |
第二章 《格萨尔》史诗环湖风物传说内容 |
第一节 风物传说的类型 |
第二节 风物传说的思想内容 |
第三节 风物传说与史诗的关联 |
第三章 风物传说与民族文化 |
第一节 独特的藏域民俗 |
第二节 多元的民间信仰与宗教文化 |
第四章 风物传说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坚守一份质朴信念 |
第二节 创新传说文化新时代 |
第三节 在史诗动力系统中谋求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环境影响评价与遗产影响评估 |
1.3.2 遗产价值与遗产环境 |
1.3.3 历史街区与历史文化街区 |
1.3.4 历史街区的遗产价值与历史街区的遗产环境 |
1.3.5 历史街区影响与历史街区影响评估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遗产影响评估研究现状 |
1.4.2 历史街区保护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综合评述 |
1.5 研究对象与章节安排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章节安排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历史街区保护面临的现状问题与矛盾 |
2.1 相关规划编制价值影响针对性较弱 |
2.1.1 非保护规划的编制忽略了遗产价值的影响 |
2.1.2 保护规划编制难以协调多样性遗产价值 |
2.1.3 保护规划编制缺乏遗产价值影响的检讨 |
2.2 相关建设活动影响控制动态性较弱 |
2.3 相关保护实施引导系统性不足 |
2.3.1 重前期政策制定轻后期实施影响评估 |
2.3.2 重内部保护轻外部建设影响控制 |
2.3.3 重静态决策轻动态影响监测 |
2.3.4 重风貌保护轻文化内涵影响增益 |
2.4 相关保护管理时效性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3 遗产影响评估的概述 |
3.1 遗产影响评估的缘起与概念 |
3.1.1 遗产影响评估的缘起 |
3.1.2 遗产影响评估的概念 |
3.2 遗产影响评估的意义与内涵 |
3.2.1 遗产影响评估的意义 |
3.2.2 遗产影响评估的内涵 |
3.3 遗产影响评估的工作流程 |
3.3.1 初审阶段 |
3.3.2 评估阶段 |
3.3.3 审批阶段 |
3.3.4 实施阶段 |
3.3.5 监控阶段 |
3.4 遗产影响评估的一般过程 |
3.4.1 现状基础研究 |
3.4.2 遗产重要性分析 |
3.4.3 影响识别与分析 |
3.4.4 影响评估 |
3.4.5 缓解措施制定 |
3.5 历史街区保护引入遗产影响评估的价值与作用 |
3.5.1 有助于提高保护方法的科学性 |
3.5.2 有助于增强保护管理的时效性 |
3.6 本章小结 |
4 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理论框架与方法 |
4.1 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理论框架 |
4.1.1 基本理念 |
4.1.2 基本概念 |
4.1.3 基本内涵 |
4.1.4 基本构成 |
4.1.5 基本类型 |
4.1.6 基本原则 |
4.1.7 基本方法 |
4.2 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工作流程 |
4.2.1 初审阶段 |
4.2.2 评估阶段 |
4.2.3 审批阶段 |
4.2.4 实施阶段 |
4.2.5 监控阶段 |
4.3 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指标体系 |
4.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与局限性 |
4.3.2 指标体系的生成逻辑 |
4.3.3 遗产价值的基本构成 |
4.3.4 基本价值属性的判断 |
4.3.5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释义 |
4.3.6 指标体系的权重构成 |
4.3.7 指标体系的验证 |
4.4 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一般过程 |
4.4.1 现状基础研究 |
4.4.2 遗产价值分析 |
4.4.3 影响识别与分析 |
4.4.4 影响评估 |
4.4.5 缓解措施制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保护应用 |
5.1 规划应用:保护规划方法的改进 |
5.1.1 建立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整体保护规划框架 |
5.1.2 开展现状累积影响评估 |
5.1.3 提出优化保护内容与措施 |
5.1.4 开展保护规划影响评估 |
5.1.5 核对结果是否满足设定标准 |
5.1.6 保护规划方案修改建议 |
5.2 管理应用:保护管理程序的优化 |
5.2.1 建立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动态保护管理框架 |
5.2.2 保护规划环节的管理优化 |
5.2.3 保护整治环节的管理优化 |
5.2.4 实施许可环节的管理优化 |
5.2.5 实施监测环节的管理优化 |
5.3 保障应用:政策保障制度的改善 |
5.3.1 建立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政策保障框架 |
5.3.2 建立遗产价值的档案管理制度 |
5.3.3 建立影响评估的规划审批制度 |
5.3.4 建立行政许可的实施管理制度 |
5.3.5 建立动态影响的风险监测制度 |
5.4 参与应用: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 |
5.4.1 建立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公众参与框架 |
5.4.2 全程参与机制 |
5.4.3 利益协商机制 |
5.4.4 参与保障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保护规划研究:以同兴老街为例 |
6.1 保护规划框架建立 |
6.2 现状累积影响评估 |
6.2.1 现状基础研究 |
6.2.2 遗产价值分析 |
6.2.3 影响识别与分析 |
6.2.4 开展影响评估 |
6.2.5 累积影响缓解措施 |
6.3 保护规划内容制定 |
6.3.1 规划定位 |
6.3.2 保护区划 |
6.3.3 保护措施 |
6.3.4 规划方案 |
6.4 保护规划影响评估 |
6.4.1 确定评估范围 |
6.4.2 建立指标体系 |
6.4.3 选择评估方法 |
6.4.4 开展影响评估 |
6.4.5 评估结果判断 |
6.4.6 成果调整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实践、学术活动 |
D.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城乡规划设计项目 |
E.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F.世界文化遗产影响评估指南(中文版)(2011) |
四、藏族文化现代化转化之可行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D]. 苟廷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D]. 赵建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基于文化视角的拉萨旧城城市更新研究[D]. 张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4]白龙江上游地区藏族新民居营造模式研究[D]. 蔡磊.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5]云南省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D]. 吴小同.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6]品牌设计中唐卡艺术风格的应用研究[D]. 高梅杰.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2)
- [7]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价值研究[D]. 何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8]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格萨尔》史诗风物传说研究 ——以环青海湖藏区为例[D]. 央宗.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10]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肖洪未. 重庆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