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马学礼[1](2016)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贸易投资合作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东亚经济合作一直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进程,本文仅是对这一进程的技术性解释。区域经济合作原本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但由于未能考虑到政治因素的重要性,因而难以刻画其全貌。事实上,各国在制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时不仅要权衡经济得失,也要权衡政治得失,不仅遵循市场逻辑,也遵循权力逻辑,可见,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更是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学问题,而区域公共产品理论正是国际政治经济学解读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视点。依循这一思路,本文首先从供给的角度完善了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框架,进而鉴于东亚经济合作的“危机驱动型”特点,将东亚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历程分为亚洲金融危机后的起步期(19972009年)和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深化期(2009年以来)两大阶段,分阶段地考察了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本文的根本目的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思考区内外博弈约束下区域公共产品得到有效供给的条件;第二,思考两次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同结果及其成因;第三,思考地区实力格局转换背景下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前景及其影响因素。全文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对本文的选题立意、已有研究及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创新及不足进行了概括性介绍。第2章“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解释”,对全文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首先,本文中的“东亚经济合作”并非泛指东亚地区内任何时期、任何形态的合作,而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20世纪90年代后期正式启动、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理想目标的经济外交实践。其次,论文对区域经济合作已有的理论解释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并发现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明显强于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区域公共产品理论正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区域层次的拓展和应用。最后,论文对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渊源、脉络和局限性进行了简单介绍。第3章“区域经济合作的公共产品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贯穿全文的理论主线。首先,论文阐述了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公共产品的关系,通过剖析“区域公共产品”的逻辑内涵界定了产品的供给模式、扩展了产品公共性的判断标准、明确了产品的形态和内容,进而将上述概念操作化,使其适用于东亚经济合作的实践。其次,论文用“预期收益”、“供给成本”和“外部性”三个要素刻画出单个国家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决策变量,并赋予它们新的理论含义。在此基础上,论文以国家异质性和利益相关性为切入点,强调非平等的成本分担、非均衡的收益分配和域外大国介入的阶段性,从根本动力、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等方面尽可能地完善了区域公共产品理论,论证了各国实现合作供给的条件,即:在厘清不同国家收益敏感性和成本敏感性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供给机制重塑各国的成本-收益结构;承认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与域外大国的利益相关性,妥善应对其介入。第4章“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进展及成效”,是对1997年后十余年间东亚经济合作历史的理论解读。首先,论文分析了东亚公共产品供给的起因,指出这是区域公共产品需求不断“发酵”的必然结果。其次,考察了本阶段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内容和特点,即:贸易类区域公共产品是供给重点,投资类区域公共产品是其“副产品”,两者都呈现出明显的“质次价廉”特征。随后,论文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本阶段东亚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效,结果表明:尽管存在较为严重的“面条碗效应”,但东亚公共产品供给确实较大地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因而是相对成功的。最后,论文分析了实现相对成功供给的三条原因:各供给方都以绝对收益为主要关注点;供给的总体成本较低,且大国的选择性激励降低了小国的个体成本;外部性较小,且“开放的区域主义”和美国的有限介入较好地实现了外部性的内在化。第5章“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及突破”,是对2008年后东亚经济合作困境的理论解释。首先,论文考察了全球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合作的深度经济一体化趋势,以及该趋势对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需求,进而区分了东亚对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一般需求和重点需求。然而,现实问题是,东亚各类区域公共产品的“优质化”进程都陷入了困境,导致这一困境的成因有三个方面:各国对相对收益的竞争削弱了供给的根本动力,高昂的供给成本强化了供给的内部约束,美国的全面介入强化了供给的外部约束。最后,论文考察了东亚各国为突破“优质化”困境所采取的策略:RCEP已经成为东盟主导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尝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在成为中国引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模式,二者都对突破困境有一定帮助,但相比之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更为积极。第6章“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前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对未来东亚经济合作趋势的理论预测。论文首先明确了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前景的确定性,即:供给主体的范围已不可避免地泛化到东亚之外,实现“纯粹东亚”供给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各类区域公共产品将形成多层次共存且无法相互替代的局面;供给机制将更加多元化且长期并进。但我们不能确定的是:东盟能否继续充当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心,中日之间的供给竞争将走向何方,美国主导的“亚太化”供给发展前景如何。最后,要实现区域公共产品的可持续供给,就必须将已然分化的预期收益再整合,促使主要大国承担更多的供给成本,在TPP、RCEP和“海上丝路”三大供给平台的竞争与互融中将外部性内在化。第7章“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选择”,是对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理论思考。在崛起大国和发展中大国的双重身份下,我国能否有效提升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取决于三个方面,即:是否有着清晰明确的战略定位以解决供给意图和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能否选择合乎实际的供给策略以协调手段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化解现实中的具体风险。但无论如何,“大周边”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走向强国之路的战略依托带,我国应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从而为我国多层次、全方位的经济外交提供新的动力和空间。最后是“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
刘东旭[2](2016)在《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多哈回合发展进程缓慢,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呈现扁平化趋势,各经济体转而寻求建立双边或诸边自由贸易协定,全球双边/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进入高潮,同时,在日益开放的全球化时代,各经济体通过参与跨境生产分工,进入区域生产网络,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劳动分工成为主流,全球形成了不同的跨境生产网络,而反观亚太地区,整个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机制差强人意、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各经济体根据自身需要建立起来的数量庞大的区域自贸协定反而造成了亚太地区的“意大利面碗效应”,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政府机构、国际组织都呼吁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覆盖广泛的自由贸易区——亚太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FTAAP),以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关于建立FTAAP的问题,最初源于1994年APEC会议上通过的《茂物宣言》中提出的“茂物目标”——“确立了APEC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目标,提出发达成员到2010年、发展中成员到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接着在1999年的奥克兰会议上,APEC的个别成员提出建立FTAAP的建议,虽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但因未得到大多数成员的响应而搁置。其后虽经过大量专家学者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努力,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直到2006年,在APEC《河内宣言》中正式将FTAAP作为一个地区经济整合的长期发展目标,并启动了将FTAAP作为远景的可行性研究。2010年APEC《横滨远景》宣称将以实际行动来推动FTAAP的实现,认为应该将FTAAP定位为一个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同时提出了FTAAP的两种可能实现途径:TPP路径和RCEP路径。2014年APEC会议正式通过了((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启动了实现FTAAP相关问题的联合战略研究,开始了对FTAAP进程的全面系统推进。2015年APEC贸易部长会议批准了《实现FTAAP相关问题联合战略研究工作大纲》,决定由中美双方牵头,制定推进联合战略研究的框架。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FTAAP路径选择问题,尽管2010年/APEC《横滨远景》明确提出了将TPP路径和RCEP路径作为两种可能路径,但最终选择何种路径,选取何种合作模式,将会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甚至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是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根据当前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状况,研究FTAAP的实现路径及带来的影响。本文着重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一)建立FTAAP的基础有哪些?即分析建立FTAAP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基础。全球价值链所形成的催化作用对跨境贸易和投资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已在全球价值链基础上迅速扩展,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相互间的贸易和投资以及亚太区域生产网络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行研究综述以及回顾传统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并提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从五个角度分析亚太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基础:1.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宏观经济状况;2.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现状;3.亚太地区各经济体贸易的比较优势:4.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的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5.亚太区域内生产网络的形成过程及成因。从理论和经济基础两个角度综合分析建立FTAAP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分析如何建设FTAAP以及FTAAP的建立带来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二)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发展状况如何?即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的特征,对当前已实施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已完成谈判待实施的或正处于谈判中的协定有哪些,发展状况如何,各区域组织区域内的经济合作状况,自由化状况等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总结亚太地区各类自由贸易协定的共性和差异。(三)如何选择建立FTAAP的路径?本文将详细分析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各种实现路径,主要有亚太机制说、东亚机制说、融合说、内部整合说以及分阶段实现说;同时提出本文所要讨论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可能实现路径:TPP路径和RCEP路径;然后利用本文所要使用的确立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的分析方法,包括生产网络对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的影响分析,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分析,以及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以期展示两条不同路径下建立的FTAAP的不同表现和影响。(四)亚太地区生产网络的发展与FTAAP建设之间的关联性如何?相关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合作深度一体化协定的扩散与生产网络的扩张密切相关。本文试图发现亚太生产网络的发展是否会对亚太地区的深度一体化造成影响,借助于生产网络对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影响的实证分析,通过计量回归分析,研究这一影响是否显着。得出结论后,再基于全球价值链背景分析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即通过分析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对于两种路径现存的生产网络的价值链参与度和价值链影响力,以期得出各经济体与不同路径所形成生产网络的相互关系。(五)分别在TPP路径和RCEP路径下建立的FTAAP的经济效应情况有何区别?分不同路径设定不同的自由化程度场景,用GTAP模型来模拟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产生的影响,得出各经济体在不同路径下建立FTAAP受到的福利影响,从而给未来路径的选择提供参考。(六)中国在FTAAP的建设过程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首先要明确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努力方向,然后在对全文结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参与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策略。在对亚太自由贸易区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亚太自贸区的实现路径及其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包括四节:第一节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第二节提出研究的问题,分析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三节介绍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四节是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进行说明,并指出了全文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第二章分析建立亚太自贸区的理论基础,分为五节,第一节是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体化形式视角、发展趋势视角以及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二节从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动因、影响因素和效应等几个方面分析传统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第三节是从全球价值链的定义、相关研究和理论框架的形成与发展三个视角分析全球价值链的相关理论;第四节分析全球生产网络的相关研究及区域生产网络;第五节提出本文分析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理论框架。第三章分析亚太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基础,分为五节来研究。第一节说明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宏观经济状况,即分析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第二节从相互贸易和投资方面分析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状况;第三节分析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第四节分析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的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第五节研究亚太区域内生产网络的形成过程及成因。第四章分析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发展状况,包括四节:第一节分析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第二节介绍亚太地区已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东盟自由贸易区、围绕东盟的五个”10+1”FTA/EPA以及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第三节分析亚太地区已完成谈判待实施或正处于谈判中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第四节研究亚太地区各类自由贸易协定的共性和差异。第五章是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分析,分成两节。第一节是生产网络对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影响的实证分析;第二节是价值链参与度和影响力视角下的FTAAP实现路径分析。第六章对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进行模拟,分为三节。第一节是介绍本文所要使用的GTAP模型;第二节是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的场景设计;第三节具体模拟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第七章探讨中国参与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和对策,分为两节。第一节讨论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努力方向。第二节总结全文的结论,然后提出中国参与亚太自贸区建设的策略。
于红丽[3](2020)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就开始持续上升。美国作为国际体系的主导国,自然愈发重视亚太地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国际体系开始发生深刻变革,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被空前重视。为应对国内外危机,美国开始调整其全球战略。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宣称要把全球战略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其目标是通过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网络,加大亚太地区军事投入,参与并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以保证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防止崛起大国对美国主导权的挑战。“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是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在冷战结束后首次遭到质疑。为了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美国开始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全面重视对其造成挑战的亚太地区。这一战略也是此后特朗普强化对华竞争的先声,是中美关系进行深度调整的前兆。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的实质,也是奥巴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伸和发展。相比较特朗普“印太”战略推进进程的尚未完成,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显得更加完整,且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深入研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可以让我们更客观理性地认识特朗普“印太”战略的实质。同时,对于我们有效应对美国亚太战略带来的挑战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目标、实施、评价及影响,分析了美国亚太战略的实质,以及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与特朗普总统新“印太”战略的联系与区别,论述了中国应对美国亚太战略的战略与对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分析,主要分析了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和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形成。首先,研究了全球国际体系出现的转型取向和亚太地区国际地位的上升,以及美国的相对性衰落和中国的结构性崛起对于全球以及亚太地区的战略影响。其次,梳理了冷战后到奥巴马政府之前的美国的亚太战略,意在阐述美国亚太战略的连续性。最后,论述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过程,分析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再到“亚太再平衡”所经历的演进过程。第二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依托。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是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权力主导,拓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扩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影响。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美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牢靠的同盟体系和霸权威望等战略资源可资利用。第三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奥巴马政府为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首先,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提高美军在亚太地区“反拒止”和作战能力,降低对其他地区的战略介入。其次,巩固美国的亚太辐辏安全体系。其中包括优化美国亚太同盟体系,重塑安全伙伴网络等。最后,打造亚太地区多边合作新体系。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深化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扩展在本地区内的价值观同盟。第四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评价。首先,对“亚太再平衡”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是“离岸平衡”战略传统的延续和“选择性干预”战略的强化,是两者的战略复合。其次,评价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认为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战略红利,但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且付出了巨大战略成本。最后,分析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系列国内国际反响,美国国内、亚太地区国家和全球其他地区国家对该战略有着差别化的反应。第五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与启示。“亚太再平衡”战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国持续崛起的势头没有发生改变,导致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特朗普政府在同样重视亚太地区的前提下,改变了战略实践的风格与方式。美国对华战略思维更趋“冷战化”,放弃了“离岸平衡”的做法,更强调单边性质的强力施压,更重视军事手段的使用,其实质是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否定之否定的加强版。“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因应“印太”战略提供了战略启示,我国应对美国对华认知有着清醒的认识,对美国的战略限度有着明确的判断,坚持核心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坚定不移地发展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的战略压力。
盛斌,果婷[4](2014)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博弈与中国的战略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亚太区域新型生产与服务网络的日益深化,近年来该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增长迅猛。其中,"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这两个巨型自由贸易协定是当前由东亚国家和美国分别主导的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不同轨道,对亚太各国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者从传统贸易关系、价值链贸易关系、传统贸易政策与"第二代"贸易政策的视角分析了亚太各国对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路径与策略选择。未来亚太经济一体化有四种方式,即自由贸易协定网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亚太自由贸易区,它们之间具有整合、趋同、互补和竞争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路径。中国应灵活利用亚太地区的多重合作机制,统筹兼顾,重点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推进亚太区域一体化建设,并积极倡导与推进亚太自贸区,同时应逐步接纳与试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现代高标准与高质量的贸易规则,提高自身自由贸易协定网络的质量水平。
张国军[5](2016)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与中国对策研究》文中认为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中国要"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立足周边,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辐射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201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第一份关于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性、综合性文件——《关于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若干意见》,从顶层设计了未来自贸区建设,明确提出了具体目标和措施。中国对推进自贸区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有助于正确判断国际和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环境,找准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定位,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实施和推进自贸区战略。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主要参与方利益博弈及中国对策。本文认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若以1997年和2008年为界限,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9—1997年),这一时期以APEC为主导。APEC在这期间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确立了组织形式、宗旨、目标、合作原则等,提出了发展目标——茂物目标,对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促进经济技术合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二阶段(1997—2008年),这一时期以东盟为主导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为特征。东盟建立了一系列"东盟+N"机制,包括"10+1"、"10+3"、"10+6"机制。东亚地区也因此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合作格局。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这一时期,美国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奥巴马上台后,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凭借TPP介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自此,东盟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被打破,东盟提出RCEP应对TPP的冲击。继之,在中国的倡导下,亚太各方于2014年APEC北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决定对FTAAP进行联合战略研究,并一致同意尽快启动FTAAP进程。这样,亚太地区形成了 TPP与RCEP两大机制并存,同时酝酿推动FTAAP的局面。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有关研究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第二章运用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理论,结合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整体演变,分析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形成及变迁。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分析了 TPP、RCEP、APEC/FTAAP的发展演变及其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第六章结合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亚太战略,探讨其相互间的利益博弈,判断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七章论述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并结合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情况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具体如下:第一,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原因进行了国际政治经济分析。首先,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在亚太地区的权力角逐引发了该地区经济合作机制的变迁。其次,全球金融危机打破了东亚和美国家之间既存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美国强势推进TPP,搅乱了东盟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推动该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进一步发生变迁。再次,APEC存在的问题致使其集体行动成本增加,运行效率低下,陷入了集体行动困境。各成员无奈之下转向其他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最后,亚太地区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伴随着多机制并存,竞争性合作。第二,厘清TPP、RCEP、APEC/FTAAP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TPP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赋予了新的元素,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朝多元方向发展。TPP冲击了现存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催生了 RCEP,两大机制相互制衡;RCEP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东盟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RCEP加入门槛相对较低,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机会;APEC停滞不前引发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变迁。FTAAP的提出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整合提供了目标。第三,结合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亚太战略,分析其相互间的利益博弈,判断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未来发展趋势。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表现在对东亚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的争夺上。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谋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东盟推进"大国平衡"战略维持其在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日本在中、美之间搞平衡,角逐东亚乃至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韩国致力于成为连结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关键链条,印、澳、新积极融入亚太权力体系,期冀分得一杯羹。2015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明确指出,TPP和RCEP是未来实现FTAAP的基础。TPP、RCEP两大机制未来发展趋势存在三种可能:RCEP逐步并入TPP后融合为FTAAP;TPP和RCEP趋同后融合成FTAAP;TPP和RCEP纳入FTAAP谈判。然而,未来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如何发展,主要取决于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和亚太地区的现实发展需要。第四,基于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之前章节的理论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中国未来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使用综合贸易份额指数、拓展后的贸易密集指数、HM指数分析了中国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贸易依赖程度,结合现有的关于TPP、RCEP、FTAAP对中国经济影响的CGE模型分析结果以及之前章节的理论分析,提出中国未来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多层次、全方位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建设高水平自贸区,推进自贸协定深度一体化;妥善处理中美关系,积极探索双边合作途径。
刘晨阳,曹以伦[6](2020)在《APEC三十年与我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新思考》文中指出APEC成立三十年来,在机制建设和多个合作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随着国际和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叠加给APEC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APEC应与时俱进,为新时期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制定新愿景。作为我国加入的第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APEC给我国带来了多方面的经济和政治收益。展望未来,我国应该对APEC的角色和功能进行新的定位,使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匡增杰[7](2014)在《亚太经济一体化发展动态及中国的参与战略》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亚太经济一体化掀起了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的高潮。特别是近期TPP、中日韩自贸区、RCEP谈判更是加剧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国作为亚太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利益攸关方,应当紧密关注亚太经济一体化发展动态,尽早实施相应的战略谋取自身的最大利益,从而在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廉晓梅[8](2004)在《APEC区域合作模式与发展前景研究》文中认为自1989年11月创立以来,APEC已经经历了将近15年的发展历程。其成员从最初的12个扩展到目前的21个,并且已经从合作方式探索发展到了推动实质性区域经济合作的新阶段。在《茂物宣言》和《大阪行动议程》提出之后,APEC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曾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且人们对APEC的发展前景也做出了非常乐观的展望。在此后的一段时期,理论界关于APEC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然而,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中APEC无所作为的表现令许多成员体感到非常失望。1998年吉隆坡会议上APEC的单边行动计划受挫,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APEC发展前景的悲观情绪。近年APEC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陷入了停滞、徘徊局面,理论界关于APEC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个低潮。在APEC的发展面临困境的时期,更需要对其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展开深入的研究,探讨深化APEC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方向,并重新审视我国参与APEC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选择。本文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 APEC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以及我国参与APEC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等问题展开了系统的分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通常被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其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定自由贸易协定或其他经济协议,实现地区性的国家间经济融合和市场一体化。按照发展程度,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以划分为单一商品上的经济一体化、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等基本类型。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大体上经历了初步发展阶段、蓬勃发展阶段以及加速发展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诸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特殊动因。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发展,催生并且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发展。早期的区域经济一体<WP=231>化理论是以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关税同盟理论。维纳的传统关税同盟理论的出现,标志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正式形成。现代关税同盟理论则进一步发展了维纳的关税同盟理论。APEC是继欧盟之后产生的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APEC的合作宗旨是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其本质是一个官方经济论坛。自1989年成立以来,APEC的发展经历了创立与区域合作方式初步探索、组织机构建立与目标设立、实质性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与经济技术合作三个阶段。目前,APEC的基本组织结构包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议、各种专门委员会和工作组委员会、秘书处5个层次。APEC不论在成员构成,还是在运作模式等方面都有别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其它经济一体化组织。因此,传统关税同盟理论的有关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APEC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情况。1993年西雅图会议发表的《APEC贸易和投资框架宣言》,确立了APEC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目标。1994年《茂物宣言》确立了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的长远目标和时间表。1995年《大阪行动议程》为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提供了行动指南。1996年《马尼拉行动计划》明确了APEC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机制,即单边行动计划与集体行动计划相结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APEC曾期望通过部门自愿提前自由化的措施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但由于该计划没有得到贯彻,近年APEC又提出了“探路者”计划。实现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也是APEC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所谓贸易投资便利化,就是指在基础设施、政策措施或程序规定等方面为贸易投资创造便利条件。APEC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原则包括全面性、与WTO原则的一致性、可比性、非歧视性、透明性、灵活性等几个方面。APEC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机制与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基本一致。其区别是贸易投资便利化主要依靠集体行动计划,而不是单边行动计划来实施。目前,APEC贸易投资便利化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还面临着不同类型APEC成员体所关注的领域差距比较大、难以协调一致、推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实现地区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是APEC<WP=232>力图实现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其实施进程中所遵循的“开放的地区主义”和“协调的单边自由化”原则,与传统的、封闭的一体化组织所依赖的谈判与制裁压力两种机制相比是一种创新,但这种创新之举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经济技术合作一直同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并列,被称为APEC合作进程的两大支柱。APEC框架下的经济技术合作不同于传统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它是指“支持自由化和支持发展的合作”。所谓“支持自由化的合作”,就是指对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有直接辅助作用的合作;所谓“支持发展的合作”,就是指以实现亚太区域“持续增长和公平发展”、“缩小各成员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为目的的合作。APEC经济技术合作对实现区域共同发展、促进资源合理流动与高效配置、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进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APEC经济技术合作领域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发展资本市场、利用未来技术、加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增强中小企业活力等六个方面。新经济的出现,为APEC提出了在发展数字经济?
黄伟荣[9](2019)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研究 ——贸易效应与发展前景》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自由贸易区合作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则是其中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初步建设以来,双方大幅度降低或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双边贸易流量大幅度上升,给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推进作用。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区的旧协定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双边经济发展的需求,经过多次谈判,双方于2015年11月2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玻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议定书》,主要丰富、补充与完善原有协议,提升了该自由贸易协定的标准。然而,贸易自由化的提升也是一把双刃剑,中国与东盟各国绝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资源和生产的产品相似性较高,导致区域内成员国竞争激烈,部分成员国内各产业受到自由贸易的冲击,加上受到区外的不利影响,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为此,尽可能地减少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合作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促进双方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对目前正在升级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一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将主要讨论:1.升级版的原由和当前的进程如何;2.自由贸易区的成立给中国与东盟对外贸易发展带来的影响;3.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后将给中国与东盟经济与贸易发展带来的影响;4.双方各产业从自由贸易便利化的提升中是否得到福利;5.如何战胜各种内外的不确定性,以及未来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如何发展。并按照如下逻辑进行阐述: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出学界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研究,以及该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历史分析法进行解析,阐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建设的发展历程,从该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期至全面建成,而且还对该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梳理解释。其次,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阐述了该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背景,以及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对双方的经贸合作的影响,并指出了未来合作面临各种可能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再次,分析升级后对双边货物贸易的影响及变化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细分中国与东盟在各类产品的竞争性与互补性,通过使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运用GTAP模型进行模拟预测升级版全面实施后对中国与东盟及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宏观经济、贸易和福利水平,乃至各国各行业产出和贸易的变化。此外,还设定CPTPP生效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实现自由化,为双方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提供参考。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从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与贸易效应来看,自由贸易区合作对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双边贸易增长率高于各自的整体对外贸易增速,双边贸易规模占双方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双方的贸易差额仍存在不平衡。而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中国向东盟出口产品结构倾向于工业制品,而中国自东盟进口产品结构则倾向于初级产品。这与中国和东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的结果一致,说明中国与东盟各类产品贸易中存在互补关系,但是在一些产品中,双方的贸易仍存在这竞争关系。最后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增长发挥着积极作用,说明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给中国与东盟带来积极的贸易效应。第二,从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未来发展的贸易效应来看,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全面实施后给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增长、福利水平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升级版对双方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带来积极影响,并给中国与大多数东盟国家的贸易条件进一步改善。但在贸易平衡方面,除了新加坡以外的成员国均出现贸易差额恶化状况。在产业层面,中国与东盟各行业产出和进出口贸易额增长均出现明显增加,贸易差额均得到改善,主要集中在双方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反受到冲击则为各国具有比较劣势的行业。在升级版全面实施的前提下,CPTPP的成立给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增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不明显,说明双方贸易自由化的提升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区外带来的影响。尽管如此,部分成员因国内产业则受到冲击,而导致其的贸易条件出现恶化。同时还给区外非成员的经济与贸易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第三,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合作未来发展仍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双方应该加快推进升级版的落实及内容的完善。推进双方发展战略协调与对接,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共同体《2025蓝图》建设,以互利共赢方式帮助东盟互联互通建设,打破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瓶颈,不断地扩大双方经贸合作规模,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并加大推进区内各国之间社会文化和民间的交流,设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秘书处,确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未来发展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
韩彩珍[10](2013)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制度选择与发展——以交易成本理论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作为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其组织机构与合作机制具有鲜明特色,其独特的制度安排可以根据交易成本进入国际关系领域后形成的理论,从问题领域敏感性、国家同质性、透明度、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以及交易频率六个变量出发进行较好的解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具有三个新特点: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迅速发展、新议题出现和经济技术合作开始兴起。
二、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贸易投资合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立意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章结构与逻辑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解释 |
2.1 区域经济合作相关概念:研究范围的界定 |
2.1.1“区域”与“东亚”:概念的界定 |
2.1.2“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
2.1.3 区域经济合作的四个基本特征 |
2.2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解释 |
2.2.1 国际经济学的解释 |
2.2.2 国际政治学的解释 |
2.2.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
2.3 国际政治经济学解释的新发展:区域公共产品理论 |
2.3.1 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渊源 |
2.3.2 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脉络 |
2.3.3 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局限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经济合作的公共产品理论分析框架 |
3.1 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公共产品的关系 |
3.1.1 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的产生 |
3.1.2 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区域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
3.1.3 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区域公共产品的优质化 |
3.1.4 区域经济合作公共产品分析框架的简要说明 |
3.2 区域公共产品的逻辑内涵 |
3.2.1“区域”的逻辑内涵:供给主体与供给模式的界定 |
3.2.2“公共”的逻辑内涵:产品公共性的三维判断标准 |
3.2.3“产品”的逻辑内涵:供给客体的形态与内容界定 |
3.3 本文对区域公共产品的界定 |
3.3.1 贸易类区域公共产品的界定 |
3.3.2 投资类区域公共产品的界定 |
3.4 国家层面: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动力与约束 |
3.4.1 预期收益: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根本动力 |
3.4.2 供给成本: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内部约束 |
3.4.3 外部性: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外部约束 |
3.5 国际层面:区域公共产品合作供给的实现条件 |
3.5.1 供给机制:连接各供给主体的制度安排 |
3.5.2 从非合作博弈到合作博弈的“跨越” |
3.5.3 实现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收益条件 |
3.5.4 实现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本条件 |
3.5.5 实现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外部性条件 |
3.6 实现区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政策建议 |
3.6.1 选择合适的供给模式、创设合理的供给机制 |
3.6.2 国家异质性和利益相关性决定了具体的供给途径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进展及成效 |
4.1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公共产品需求的产生 |
4.1.1 东亚经济合作的酝酿、探索与启动 |
4.1.2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的产生 |
4.2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
4.2.1 东亚贸易类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 |
4.2.2 东亚投资类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 |
4.3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与成效 |
4.3.1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 |
4.3.2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成效的总体评估 |
4.3.3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成效的实证检验 |
4.4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相对成功的实现条件 |
4.4.1 收益条件:稳定的预期收益与绝对收益关注占主导 |
4.4.2 成本条件:总供给成本较低与大国的选择性激励 |
4.4.3 外部性条件:“开放的区域主义”与美国的有限介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及突破 |
5.1 全球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的变化 |
5.1.1 全球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合作深化的动因 |
5.1.2 深度合作趋势与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的产生 |
5.1.3 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主要内容和判定标准 |
5.1.4 东亚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一般需求和重点需求 |
5.2 东亚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 |
5.2.1 东亚高质量贸易类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 |
5.2.2 东亚高质量投资类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 |
5.3 东亚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成因 |
5.3.1 收益原因:相对收益竞争弱化了供给的根本动力 |
5.3.2 成本原因:供给成本高昂强化了供给的内部制约 |
5.3.3 外部性原因:美国全面介入强化了供给的外部制约 |
5.4 东亚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突破 |
5.4.1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东盟主导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尝试 |
5.4.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引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前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
6.1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前景的确定性 |
6.1.1 供给主体广泛化且不可避免 |
6.1.2 供给产品多层次化且无法相互替代 |
6.1.3 供给机制多元化且长期并进 |
6.2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前景的不确定性 |
6.2.1 东盟:供给中心地位的不确定性 |
6.2.2 中日关系:竞争性供给影响的不确定性 |
6.2.3 美国:TPP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 |
6.3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可持续供给的决定因素 |
6.3.1 收益因素:预期收益分化下的再整合 |
6.3.2 成本因素:大国与强国率先支付的重要性 |
6.3.3 外部性因素:竞争与互融中的外部性内在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选择 |
7.1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定位 |
7.1.1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双重身份 |
7.1.2 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
7.2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选择 |
7.2.1 将国内经济转型与引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结合起来 |
7.2.2 将深化对外开放与引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统一起来 |
7.2.3 以重点供给某些产品为突破口,逐步向全面供给拓展 |
7.2.4 以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为立足点,逐步向全球层次过渡 |
7.3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建议 |
7.3.1 加快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合作机制 |
7.3.2 渐进提高供给机制的制度化水平 |
7.3.3 警惕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规则风险 |
7.3.4 全面优化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路径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呈扁平化趋势 |
二、双边/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蓬勃发展 |
三、分工形式转变形成跨境生产网络 |
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机制不足 |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APEC推动FTAAP取得的进展 |
二、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的各类观点 |
三、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及不足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三、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亚太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 |
一、一体化形式视角 |
二、发展趋势视角 |
三、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二节 传统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
二、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和影响因素 |
三、区域经济合作的效应 |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的相关研究及理论 |
一、全球价值链的定义的相关研究 |
二、全球价值链的相关研究 |
三、全球价值链理论框架的形成和发展 |
第四节 全球生产网络的相关研究及区域生产网络理论 |
一、全球生产网络的相关研究 |
二、区域生产网络的相关理论 |
第五节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一、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关系 |
二、区域生产网络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联系 |
三、亚太生产网络与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亚太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基础 |
第一节 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宏观经济结构分析 |
一、国内生产总值方面 |
二、贸易和投资方面 |
三、人均GDP方面 |
第二节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现状分析 |
一、相互贸易状况分析 |
二、相互投资状况分析 |
第三节 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三、各经济体的RCA指数分析 |
第四节 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的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 |
一、亚太地区各经济体贸易结构的互补性 |
二、亚太地区各经济体贸易结构的竞争性 |
第五节 亚太区域内生产网络的形成过程及成因 |
一、亚太区域内生产网络的发展状况 |
二、亚太区域内生产网络的形成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 |
一、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情况 |
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特点 |
第二节 亚太地区已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 |
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ment,NAFTA) |
二、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 Free Trade Area,AFTA) |
三、围绕东盟的五个“10+1”FTA/EPA |
四、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SEPA) |
第三节 亚太地区已完成谈判待实施或正处于谈判中的自由贸易协定 |
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 |
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Partnership,RCEP) |
三、中日韩自由贸易区(China,Japan and Korea Free Trade Area,CJKFTA) |
第四节 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共性和差异 |
一、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共性 |
二、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差异 |
三、TPP与RCEP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亚太生产网络视角下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分析 |
第一节 生产网络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二、模型构建 |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
四、结论 |
第二节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影响力视角下的FTAAP实现路径分析 |
一、研究方法构建 |
二、数据及分析思路 |
三、价值链参与度指数与影响力指数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实现路径下亚太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模型介绍 |
一、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介绍 |
二、GTAP模型介绍 |
第二节 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的场景设计 |
一、场景Ⅰ——通过削减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基本场景 |
二、场景Ⅱ——场景Ⅰ+贸易便利化 |
三、场景Ⅲ——场景Ⅱ+服务贸易自由化 |
四、场景Ⅳ——累积原产地标准 |
第三节 亚太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的测算 |
一、CGE模型的初步设定 |
二、服务贸易和贸易便利化变量的处理 |
三、数据的处理 |
四、政策变量的处理 |
五、模拟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前景展望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方向展望 |
一、FTAAP要实现的自由化目标 |
二、以TPP路径和RCEP路径实现FTAAP的未来发展走向 |
第二节 本文结论和中国参与亚太自贸区建设的策略建议 |
一、本文结论 |
二、推进FTAAP建设的策略建议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与框架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 |
一、亚太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 |
(一)国际体系全球转型 |
(二)亚太地区地位上升 |
(三)美国的相对性衰落 |
(四)中国的结构性崛起 |
二、美国亚太战略的历史沿革 |
(一)克林顿政府的亚太战略 |
(二)小布什政府的亚太战略 |
三、“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 |
(一)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 |
(二)从“转向亚太”到“亚太再平衡” |
第二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实力依托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 |
(一)巩固主导地位 |
(二)拓展经济利益 |
(三)扩展价值观念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硬实力依托 |
(一)综合国力 |
(二)同盟体系 |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软实力依托 |
(一)霸权威望的作用 |
(二)亚太身份的强化 |
第三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重点 |
一、军事战略重心的转向 |
(一)强化军事存在 |
(二)提高作战能力 |
(三)集中战略资源 |
二、辐辏安全体系的巩固 |
(一)修复信任关系 |
(二)升级同盟体系 |
(三)塑造伙伴网络 |
三、多边合作关系的推进 |
(一)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
(二)创新盟国多边军事合作机制 |
(三)深化与东盟的多边领域合作 |
(四)扩展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同盟 |
第四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基本评价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 |
(一)“离岸平衡”传统的延续 |
(二)“选择性干预”的战略强化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 |
(一)获取部分战略红利 |
(二)增加地区不稳定性 |
(三)升高战略实施成本 |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反响 |
(一)美国国内的战略定性 |
(二)亚太国家的战略反应 |
(三)其他国家的战略认知 |
第五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及启示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 |
(一)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 |
(二)“亚太再平衡”向“印太”的转变 |
(三)“印太”战略更加趋于“冷战化” |
二、“亚太再平衡”对中国因应“印太”战略的启示 |
(一)明确美国对华战略定位与战略限度 |
(二)坚持底线思维以实力应对中美竞争 |
(三)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战略压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博弈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与路径 |
二收益与成本分析视角的RCEP与TPP比较 |
(一)RCEP与TPP成员经济体的传统贸易关系比较 |
(二)TPP与RCEP成员经济体的价值链贸易关系比较 |
(三)RCEP与TPP成员经济体传统贸易政策的比较 |
(四)RCEP与TPP成员经济体贸易新规则接受与执行的比较 |
三亚太经济一体化的未来路径 |
(一)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四种方式 |
(二) RCEP、TPP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相互关系及前景 |
四中国的战略选择 |
(5)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与中国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有关研究概念的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径 |
1.6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之处与不足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理论分析 |
2.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
2.1.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发展历程概述 |
2.1.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形成和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 |
2.1.3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立的动因 |
2.1.4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特征 |
2.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变迁 |
2.2.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整体变迁 |
2.2.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成因 |
第3章 TPP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 |
3.1 TPP的发展演变 |
3.1.1 TPP的缘起和发展 |
3.1.2 美国加入并推动TPP谈判的动因 |
3.1.3 TPP的主要内容和机制特征 |
3.1.4 影响TPP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
3.2 TPP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 |
3.2.1 进一步推动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多元化 |
3.2.2 冲击了亚太现存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
3.2.3 催生了东盟主导的RCEP,两大机制相互制衡 |
第4章 RCEP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 |
4.1 RCEP的形成发展 |
4.1.1 RCEP的缘起和发展 |
4.1.2 RCEP的主要内容和机制特征 |
4.1.3 影响RCEP谈判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
4.2 RCEP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 |
4.2.1 加强了东盟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 |
4.2.2 为亚太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机制 |
第5章 APEC/FTAAP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 |
5.1 APEC的发展历程 |
5.1.1 APEC成立背景 |
5.1.2 APEC的发展历程 |
5.1.3 APEC今后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 FTAAP的提出及发展 |
5.3 APEC/FTAAP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 |
5.3.1 APEC进程缓慢是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导火索 |
5.3.2 建立FTAAP是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整合的目标 |
第6章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及未来趋势 |
6.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 |
6.1.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
6.1.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 |
6.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7章 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建议 |
7.1 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
7.1.1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展 |
7.1.2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动机和目标 |
7.1.3 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思路 |
7.2 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 |
7.2.1 多层面、全方位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 |
7.2.2 建设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推进自贸协定深度一体化 |
7.2.3 妥善处理中美关系,积极探索双边合作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TPP协定的主要内容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APEC三十年与我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APEC合作的主要成果 |
(一)“APEC方式”的特征和作用 |
(二)APEC组织机构建设的成效 |
(三)APEC主要合作领域的成果 |
1. APEC“茂物目标”的进展与成果 |
2. 与发展相关的合作议题的衍生和拓展 |
二、APEC合作进程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
三、APEC“后2020”愿景的前瞻分析 |
(一)“后2020”愿景的时间表 |
(二)“后2020”愿景的指导原则 |
(三)“后2020”愿景的重点合作领域 |
1.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FTAAP建设 |
2. 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 |
3. 全方位互联互通合作 |
4. 数字经济和创新发展 |
四、中国参与“后2020”时代APEC合作的策略选择 |
(一)将APEC作为打造新型伙伴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平台 |
(二)使APEC成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有力抓手 |
(三)利用APEC推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
(四)推进APEC互联互通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相互促进 |
(五)将APEC作为我国参与制定国际经贸新规则的“试验场” |
(7)亚太经济一体化发展动态及中国的参与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亚太经济一体化现状与特点 |
(一)亚太经济一体化现状 |
(二)亚太经济一体化特点 |
三、亚太经济一体化发展动态及影响分析 |
(一)TPP:美国高调重返亚太的重要战略工具 |
(二)中日韩自贸区: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新亮点 |
(三)RCEP:东盟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 |
四、中国在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布局分析及战略选择 |
(一)中国在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布局分析 |
(二)中国在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 |
1.中国应加强自身自贸区战略规划建设,将扩大其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作为对抗TPP的主要途径之一 |
2.充分借助RCEP谈判巩固与东盟双边互惠关系,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纽带 |
3.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早日建立中日韩自贸区 |
五、结语 |
(8)APEC区域合作模式与发展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第1章 导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基础与基本理论 |
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与基本类型 |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
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类型 |
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与现实基础 |
1 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
2 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一般原因 |
3 近年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特殊动因 |
1.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
1 关税同盟理论的萌芽 |
2 传统关税同盟理论 |
3 现代关税同盟理论 |
第2章 APEC的发展历程与合作模式的独特性 |
2.1 APEC的基本发展历程 |
1 APEC创立与区域合作方式初步探索阶段 |
2 APEC组织机构建立与目标设立阶段 |
3 APEC推进实质性区域经济合作阶段 |
2.2 APEC的基本组织结构 |
1 APEC的决策机构 |
2 APEC的初步磋商与执行机构 |
3 APEC的辅助机构 |
2.3 APEC合作模式的独特性 |
1 APEC性质的独特性 |
2 APEC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式的独特性 |
第3章 APEC框架下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 |
3.1 APEC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计划 |
1 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计划的基本内容 |
2 APEC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计划的机制 |
3.2 APEC的贸易投资便利化 |
1 APEC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基本内容 |
2 APEC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原则与机制 |
3 APEC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3 APEC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面临的挑战 |
1 开放的地区主义模式面临的挑战 |
2 单边自主行动原则面临的挑战 |
第4章 APEC框架下的经济技术合作 |
4.1 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特殊内涵与重要意义 |
1 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特殊内涵 |
2 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意义 |
4.2 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历程 |
1 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历程 |
2 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进展状况 |
3 新经济时代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新领域 |
4.3 APEC经济技术合作面临的挑战 |
1 实现APEC经济技术合作目标面临的挑战 |
2 APEC原定经济技术合作目标面临的挑战 |
第5章 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APEC的影响 |
5.1 APEC范围内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
1 传统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
2 APEC范围内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殊内涵 |
5.2 APEC范围内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1 北美自由贸易区 |
2 东盟自由贸易区 |
3 APEC范围内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动向 |
5.3 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APEC的影响 |
1 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APEC的促进作用 |
2 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APEC的挑战 |
第6章 APEC与WTO之间的互动关系 |
6.1 GATT/WTO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关规定 |
1 关于建立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基本态度 |
2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贸易优惠安排的规定 |
3 关于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其运行制度的规定 |
6.2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GATT/WTO的影响 |
1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对GATT/WTO的消极影响 |
2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对GATT/WTO的积极影响 |
6.3 APEC与WTO的制度一致性 |
1 APEC与WTO的目标一致性 |
2 APEC与WTO的原则一致性 |
6.4 APEC与WTO合作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的差异 |
1 APEC与WTO合作机制的差异 |
2 APEC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差异 |
6.5 APEC与WTO的互动关系 |
1 APEC对WTO的依赖性 |
2 APEC对WTO的推动作用 |
第7章 APEC的发展前景展望与改革方向探索 |
7.1 扩大APEC区域合作领域的可行性与基本原则 |
1 APEC成立之初坚持官方经济论坛性质的必要性 |
2 近年来APEC区域合作内容的事实性扩展 |
3 扩展APEC区域合作领域的可行性与基本原则 |
7.2 推进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的机制建设 |
1 “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存在的问题与调整方向 |
2 单边自主行动合作方式存在的问题与调整方向 |
7.3 加强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可行措施 |
1 制约APEC经济技术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 |
2 近期加强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可行措施探索 |
3 APEC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的远期方向探索 |
第8章 我国参与APEC区域合作的意义与对策 |
8.1 我国参与APEC区域合作的重要意义 |
1 加入WTO之前我国参与APEC区域合作的意义 |
2 加入WTO对我国参与APEC区域合作意义的影响 |
3 加入WTO以后我国参与APEC区域合作的重要意义 |
8.2 我国参与APEC区域合作的原则立场与对APEC的贡献 |
1 我国在APEC“大家庭精神”形成中的贡献 |
2 我国在APEC合作方式形成中的贡献 |
3 我国在推动APEC开展实质性区域合作中的贡献 |
4 APEC上海年会的成功举办对APEC发展的贡献 |
8.3 新时期我国参与APEC区域合作的政策选择 |
1 APEC区域合作模式调整与我国的对策 |
2 我国参与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的对策 |
3 我国参与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对策 |
4 我国应对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的对策 |
结 论 |
全文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9)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研究 ——贸易效应与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结构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技术路线 |
1.3 研究创新、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1.3.1 研究的创新 |
1.3.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综述 |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
2.1.2 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类型 |
2.2 自由贸易区理论概述 |
2.2.1 自由贸易区理论概述 |
2.2.2 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理论 |
2.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1 有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与贸易效应的研究综述 |
2.3.2 有关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综述 |
2.3.3 有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研究综述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及其主要内容 |
3.1 建设的历史进程 |
3.1.1 建设前期 |
3.1.2 建设期间 |
3.1.3 全面建成后 |
3.2 主要内容 |
3.2.1 货物贸易合作 |
3.2.2 服务贸易合作 |
3.2.3 投资合作 |
3.2.4 其他领域合作 |
3.3 小结 |
第4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背景、内容与障碍 |
4.1 升级版的环境与背景 |
4.1.1 升级版提出的背景 |
4.1.2 升级版的必要性 |
4.1.3 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现状 |
4.1.4 "一带一路"倡议对升级版的影响 |
4.1.5 东盟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现状 |
4.1.6 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对升级版的影响 |
4.2 升级版的现状与内容 |
4.2.1 升级版的现状 |
4.2.2 升级版的主要内容 |
4.3 升级版面临的挑战 |
4.3.1 经济方面 |
4.3.2 政治方面 |
4.3.3 国情方面 |
4.3.4 合作机制方面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
5.1 双边贸易整体发展现状分析 |
5.2 若干贸易指标分析 |
5.2.1 贸易增速变化分析 |
5.2.2 贸易比重变化分析 |
5.2.3 贸易平衡变化分析 |
5.2.4 贸易结构变化分析 |
5.2.5 贸易竞争性分析 |
5.2.6 贸易互补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
6.1 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与发展 |
6.2 贸易引力模型的设定 |
6.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4 贸易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贸易效应模拟实证分析 |
7.1 GTAP模型的理论基础 |
7.2 GTAP模拟情境设定 |
7.2.1 国家(地区)与行业设定 |
7.2.2 情境模拟设定 |
7.3 升级版贸易效应模拟实证分析 |
7.3.1 对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的影响 |
7.3.2 对各国家(地区)贸易的影响 |
7.3.3 对各国家(地区)各行业产出的影响 |
7.3.4 对各国家(地区)各行业贸易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快升级版的落实及内容的完善 |
8.2.2 推进双方发展战略协调与对接 |
8.2.3 扩大双方经贸合作的规模 |
8.2.4 设立秘书处及优化现有的合作机制 |
8.2.5 加强政治互信 |
8.2.6 强化社会文化和民间交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制度选择与发展——以交易成本理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现行机制与特点 |
二、国际关系中的交易成本理论 |
三、交易成本理论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制度选择的解释 |
1.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所涉的问题领域敏感性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虽然在成立之初就将目标 |
2.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的国家同质性问题 |
3.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的透明度问题 |
4. 资产专用性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影响 |
5. 不确定性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影响 |
6. 交易频率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影响 |
四、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制度发展趋势的分析 |
1. 区域贸易协定 (RTA) 和自由贸易区的迅速发展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 |
2.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新议题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 |
3. 经济技术合作的兴起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 |
四、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贸易投资合作为例[D]. 马学礼. 吉林大学, 2016(08)
- [2]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路径研究[D]. 刘东旭.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09)
- [3]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D]. 于红丽. 吉林大学, 2020(08)
- [4]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博弈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盛斌,果婷.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10)
- [5]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与中国对策研究[D]. 张国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
- [6]APEC三十年与我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新思考[J]. 刘晨阳,曹以伦. 东北亚论坛, 2020(02)
- [7]亚太经济一体化发展动态及中国的参与战略[J]. 匡增杰.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14(02)
- [8]APEC区域合作模式与发展前景研究[D]. 廉晓梅. 吉林大学, 2004(04)
- [9]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研究 ——贸易效应与发展前景[D]. 黄伟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1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制度选择与发展——以交易成本理论为视角[J]. 韩彩珍. 中国流通经济,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