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用解析仪分析体育动作所产生误差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苟阳[1](2019)在《宽频声源激励技术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论是在电缆测井还是随钻测井方面,声波换能器结构和激励方式的改进都促进了声波测井技术的进步和重大演化,伴随着油气开发难度逐渐增大,随钻测井以准确性与实时性两大优势在测井市场迅速扩张,尤其在海上勘探中应用更加广泛。发射换能器是声波测井仪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激发能量的强弱和工作带宽直接决定着测井信号的质量。不同地区的地层有着不同的固有频率,当声源激励频率与地层固有频率相近并且辐射出的声波能量足够强时才会测得丰富的地层信号;同时,宽频换能器激励技术的提出有望实现激励换能器或激励电路在单极、偶极等激励模式的复用,从而简化激励电路和多极子测井仪器。虽然在医用超声和水声工程领域,换能器宽频激励技术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仪器设备不受空间限制设计更为灵活,并且多在换能器主频附近进行宽频激励研究,而在声波测井领域仪器空间有限,对宽频激励的频段、功率和电路结构更为苛刻,因此,大功率、宽频带声源激励技术是当前的技术难点,开展该领域宽频激励技术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声波测井压电换能器的宽频激励技术展开研究,首先设计出正弦声源激励电路,利用实际使用的随钻单极子发射换能器的阻抗分析数据,通过非线性回归拟合得出其多谐振等效电路模型;然后在ADS射频仿真软件中设计阻抗匹配网络并与换能器等效电路联合进行参数优化,将得到的阻抗匹配网络与变压器设计相结合在Maxwell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模仿真。最后将整个声源激励系统进行电路仿真和实验测试。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以半功率点为分界线,本文所研发的宽频声源激励技术能够将换能器工作频带拓宽3.5倍、有功功率平均提高15 d B,大幅提升发射换能器的激励带宽和激励效率,提高测井仪器的适应性、探测深度和分辨率为后续声波测井仪器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帮助。
陈贤毅[2](2018)在《马拉松爱好者十公里跑前后步态与足底压力参数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马拉松爱好者十公里跑前后的步态与足底压力参数比较,分析其十公里跑前后步态与足底压力分布特征。方法:选取深圳奔马汇与智跑学堂等马拉松跑团的爱好者共10名,具有一定的长跑基础,且经过一段时间的长跑或马拉松的训练,采用足底压力分析测试系统,测试马拉松爱好者十公里跑前后步态与足底压力分布特征,选取人体各关节角、足底足轴角、冲量值、压力峰值、压强峰值、支撑脚与地面接触时间百分比等多个参数进行研究。结果:马拉松爱好者十公里跑前后的步态与足底压力分布特征产生如下变化,1、足底足轴角随跑的时间延长增大,十公里跑后受试者足底足轴角均明显增大,且优势侧脚的足轴角的比非优势侧脚的足轴角小,虽然足轴角增大有步态的平衡,足轴角增大是踝关节部位机能下降,导致小腿扭转度增大,长时间的这种补偿,会对膝关节造成一定损伤。2、单步步时比长跑前有明显的延长,左侧脚与右侧脚的支撑期都有延长,且离地时刻也有所延长,说明长跑后疲劳感增加,应注意调节步速避免损失。3、优势侧脚与非优势侧脚在支撑期三个阶段的时间百分比趋于接近,即优势侧脚与非优势侧脚在支撑期的足跟着地阶段、足平放阶段阶段、足蹬伸阶段时间百分比没有明显差异,且非常接近,长跑后优势侧脚与非优势脚在单步支撑期时间百分比没有差别。4、足底冲量主要分布足底前部区域,而足前部受到最大的冲量值、足底足中部区域较大、足底足跟区为最小,表明足前部和足中部为主要承担动力性负荷的部位,所以马拉松运动爱好者或跑者应对加足前部与强足弓等的减震功能,减少运动损伤。5、足底压强峰值分布在足前部的第二跖骨、第三跖骨区为最大,表明这区域是主要承担冲击性负荷的部位,所以长期进行马拉松运动训练爱好者应对鞋垫进行定制,设计适合足部的鞋垫,另外应选择减震功能的长跑鞋。
王月芳[3](2018)在《体育院校羽毛球专选班学生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文采用测试法对羽毛球后场头顶杀球的技术动作进行测试,并进行运动学分析,通过对学生在击球前的移动取位、击球前的引拍和挥拍击球三个阶段进行测试,对所测的运动参数进行分析,发现羽毛球后场头顶区杀球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及原理,为羽毛球运动训练的技术指导作参考,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改进和学习技术动作提供实验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文采用测试法对广州体育学院9名羽毛球专修班的学生,在后场头顶杀球的技术动作进行测试以及运动学分析。本研究采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羽毛球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过程进行测试,拍摄对象为广州体育学院9名羽毛球专选班学生(男生均为右手持拍)。依据周宵[1]的研究结果:移动取位阶段将肩角度控制在60°到80°这样有利于在引拍阶段增加引拍距离,从而增加挥拍的速度。所以根据运动员的运动等级以及实验前所测9名学生在移动取位阶段的肩关节角度将9名学生分为三组,A组肩关节角度:70°——80°、二级运动员,B组肩关节角度:60°——70o,C组肩关节角度:60°以下,每组各三名学生。在拍摄时,每个学生拍摄十次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通过羽毛球专选班老师的评价,选取他们一致认为效果和动作最好的一次作为研究分析的动作录像,对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1.在后场头顶杀球移动取位阶段的肩关节角度都是呈增大的趋势,其中A组(肩关节角度73.66±2.15)(肘关节角度53.15±1.87)比B组(肩关节角度68.86±1.25)(肘关节角度57.29±3.30)、C组(肩关节角度56.91±0.62)(肘关节角度66.80±7.78)、肩关节角度大,肘关节角度小,前臂离身体近,挥臂时间短;移动时间短,移动距离长,移动速度快,为引拍阶段做好充足的准备;而B组、C组的肩关节角度小,肘关节角度大,挥臂的时间长,移动的时间长,距离短,移动速度慢,为引拍阶段的准备做的不充分。2.在后场头顶杀球引拍阶段,通过对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A组(右踝角度116.88±4.90)(右膝角度137.59±8.36)比B组(右踝角度104.64±1.11)(右膝角度116.15±2.48)、C组(右踝角度93.82±3.77)(右膝角度127.63±1.97)踝关节角度大,膝关节角度大。踝关节角度大说明A组学生蹬伸充分,膝关节角度大说明A组学生蹬地时间短,为挥拍击球阶段做好准备;而B组、C组踝关节角度小,蹬伸不充分、膝关节角度小,说明蓄力蹬地的时间太长,时间太长会影响击球点的选择。3.在后场头顶杀球挥拍阶段,通过对三组学生挥拍击球动作的运动参数进行分析得出:三组学生的击球过程都符合“鞭打原理”,但是三组学生之间还是有差异的,A组(28.73±5.56)挥拍速度大,击球时刻肩关节角度小(72.75±2.74)、击球点靠前,腕关节角度小(85.06±2.43)、击球时压腕明显;而B组(18.24±2.95)、C组(13.05±0.29)的挥拍速度慢,击球时刻B组(83.66±9.79)、C组(98.65±0.79)肩关节角度大,击球点靠后,B组(92.56±1.08)、C组(98.81±1.12)腕关节角度大,压腕不明显,杀球的质量较差。研究结论:1.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越好,在移动取位阶段呈现出肩关节角度大,肘关节角度小,前臂离身体近,挥臂时间短的运动学特征。2.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越好,在引拍阶段呈现出肩关节角度增大,肘关节上抬,拍头向下,髋关节角度大,右膝关节比左膝关节角度小的运动学特征。3.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越好,在挥拍击球阶段呈现出肩关节角度减小,击球点靠前,腕关节角度小,压腕明显,挥拍速度大,遵循鞭打原理的运动学特征。
袁铎峰,杨惠燕[4](2014)在《体育教学运用视频解析的可行性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丰富基础教育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制了一款视频解析软件,并与家用DV或PC摄像头组成解析系统,该系统具有视频采集、实时回放与运动学解析和远程存取、调用功能,此外还设计了该系统的应用模式。依据"新课纲"的指导精神和基础教育中体育教学的教材与学生特点,对该系统的经济性、操作性和实用性三个方面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时间有效性、指导有效性和练习有效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自研软件的视频解析系统,运用于体育教学可行性较高。
袁铎峰[5](2014)在《面向初级用户的视频解析系统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决在基层普及与推广运动生物力学中客观存在的“成本高”和“人才少”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在综合分析了教学的实际需求和国内外知名视频解析软件的基本功能、操作特性,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想的基础上,利用Adobe Flash作为开发平台,研制了一款基于Adobe Flash Media Server (FMS) for Microsoft windows.x和常规摄像机组成的视频采集与解析系统,并设计了“课堂学习-课后练习”的应用模式。本系统以人体运动学解析为主,采用逐帧或固定时间间隔“打点”的方式获取屏幕坐标,把环境中己知的、或可测量几何尺寸的体育设施等固定物体为参照坐标系的数据来源,通过与摄像设备的像素值、拍摄距离和角度、焦距,以及显示器的像素值和几何尺寸之间的换算,计算出实测人体的运动学参数,具有使用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小范围测试的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常规解析度和帧频的视频运动学解析的结果与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该系统能够为初级用户层面中的体育教研、运动训练和体质监测提供运动技术、身体姿态、战术演练等方面定性的实时的视频采集和解析服务,以及一般精度要求的二维定量分析的身体姿态参考数据,可以作为可视化体育教学、业余训练的辅助软件和教辅演示课件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大学体育专业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教学实验和批量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平台。
贾谊,严波涛,郝卫亚[6](2013)在《运动影像测量方法的误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运动影像测量方法的误差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以及实验测试的基础上,以竞走项目为例,提出了对测量过程中各误差源进行误差合成计算的方法,确定了最后测量结果的误差范围以及各误差源的比例构成。研究结果表明:在平面定机拍摄时,图像边缘处的镜头畸变误差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在立体影像定机拍摄时,标定空间与地面垂直方向的测量精度高于其他方向。误差合成的计算结果表明,平面定机拍摄和立体定机拍摄两种方法的测量精度分别为8.1±8.44mm和8.05±4.9mm,多数被测点的位移量误差百分比在2%以下。
黄睿[7](2013)在《跨学科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体育科学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自1923年第一个国际体育学术组织——国际体育教育联合会成立以来,国际上相继成立了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各种学术组织和机构。我国也于1958年成立了第一个体育科学的研究机构——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其后各省市相继成立了体育科研机构。学科的成熟和科研机构的完善,为体育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初,国际奥委会的大型科研项目——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价(Olympic Games Impact,简称OGI),由中国人民大学在公开投标后获得。本应由体育科研机构负责攻关的重大项目,却由非体育科研单位主持,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体育科学的科研能力进行反思,我们不禁要问“体育科学具有这样的研究能力吗”。另一方面,科学在经历高度分化发展的阶段后,朝着广泛而综合的方向前进,跨学科已成为当前学科发展的潮流,而跨学科研究则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我国体育科学的研究还处于低水平的“移植型”研究,学科间的互动研究较少,更谈不上真正意义的跨学科研究。研究以跨学科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内容分析法、系统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探讨体育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和科研创新能力,据此展开实质性的分析。首先,理解和认识跨学科与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概念;其次,分析科学研究的发生模式和体育科学的学科属性,从理论上对部分体育基础学科进行跨学科分析,并对我国当前体育科研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然后,从跨学科与科研创新的互动关系上,分析跨学科研究对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进而构建体育科研的创新能力体系,并对我国7所院校的体育科研创新能力展开实证分析;最后,就如何促进我国体育科研创新能力提出建设策略。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科学的综合属性决定体育科学研究是具有一定深度的“学科互动研究”。而跨学科研究是体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诉求,应以跨学科研究作为体育科研创新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导。2.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对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统一认识,研究者对跨学科的学习和运用还存在不足。相对于跨学科研究的丰富理论,体育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的实践工作则相对滞后,研究以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移植”居多,且研究水平不高。3.体育科学的问题具有学科交叉属性,其科学研究要以问题的为中心,吸收和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资源,把不同领域的研究力量聚集到体育科学领域,并以综合治理的方式,产生协同效应,提升体育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体育科学的发展。4.体育问题的复杂性导致体育科研创新能力在结构和关系上具有多层次复杂性。研究从科研创新的投入能力、运行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涉及人力、物力、组织、政策、环境、知识等多个影响因素。该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对评估某一地区、某一单位的体育科研创新能力具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引导我国体育科学发展,促进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5.跨学科是体育科研创新的一种认识工具和研究手段,为体育科学研究创造必备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环境氛围。要以跨学科教育培养具有“大科学”思维方式和“大体育”观的体育科研人才;要以跨学科研究探寻体育科学的问题,引导多学科协同的创新能力建设,促进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出和转化。6.体育科学在强调跨学科学习与借鉴的前提下,需要追溯体育科学与其它学科的互动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体育科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发展的规律,为创建自身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共享和整合不同学科资源提供历史借鉴,建设共生共荣地良好生态关系,更好地为当代体育科研创新服务。体育科学的创新能力建设,要依托社会、经济实践中对体育的客观需求来发现问题,寻求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的契机和科研创新的突破点;因地制宜、因研制宜的借助其它学科的优势和成果,积极拓展体育科研创新的空间,形成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学术优势,缩短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差距,尽早建立体育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充分融入到科学发展的大潮中。
汪广茂[8](2013)在《短跑“高重心”起跑技术的力学分析》文中指出作为竞赛项目中距离最短,而起跑反映时速最快且占有及重要环节,在整个技术环节中往往成为胜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世界优秀运动员和我国运动员在起跑时的力学结构和特点分析对比,找出异同点,以期给业界提供参考依据.
贾谊[9](2012)在《运动影像测量方法的误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影像测量方法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常用测量方法。对人体动作规律的揭示主要是依靠影像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而影像测量误差的存在会产生伪信息,歪曲混淆对人体动作现象的认识,甚至会导致出现错误信息和结论。为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必须研究影像测量过程中误差的大小、关系和性质,研究消除、抵偿和减弱测量误差的措施。在20世纪70-80年代期间,影像测量方法开始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也是在此期间,出现了的大量关于影像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的文献和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结果大都只是零散的,着眼于影像测量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出现的具体问题而进行的探讨,研究成果不具有系统性,研究内容也不全面。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影像测量方法的误差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全面考察影响影像测量精度的误差因素、误差性质以及减小和消除误差的对策与方法,从而使研究者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影像测量方法的误差范围,避免误差的产生,达到正确、有效利用这一方法为体育科研工作服务的目的。研究通过设计不同的拍摄条件,对平面定机拍摄和立体定机拍摄方法的误差大小进行了实验测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取景范围中间3/5的部分是畸变误差较小的区域,基本上不受镜头畸变的影响。平面定机拍摄时,拍摄距离和测量误差值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2)立体定机拍摄时,摄像机机位的放置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以主光轴夹角90°最为适宜。(3)在标定空间范围内,内层空间精度最为稳定,而外层空间精度较差。在标定空间范围外,随着被测量框架远离标定中心,测量误差有逐渐增大的趋势。(4)从测量结果来看,随着标定框架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的增长,框架各标定点的坐标值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移,三个轴方向的偏移量平均值不超过0.01m。(5)利用现有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可对平面定机拍摄中的镜头畸变误差以及透视误差进行快速修正。(6)在使用数字滤波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时,一定要根据拍摄频率来确定数字滤波的截断频率,否则可能会导致截断频率过低而滤掉有用信号或者过高而使得噪声进入的结果。(7)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多个解析员同时对同一动作视频进行解析时,测试者之间的差异有时足以达到掩盖真实动作差异的程度,从而使解析结果可靠性大大降低。主要结论:(1)畸变误差是平面定机影像测量方法的主要误差来源,镜头边缘处畸变量随镜头不同差异较大,在进行拍摄时,应尽量选择畸变量小,性能稳定的镜头从而避免和减小畸变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在进行立体定机拍摄时,摄像机位置的改变对垂直于地面方向的测量精度影响不大,而对平行于摄影基线方向的测量精度影响较大。摄像机主光轴夹角为90°时,测量精度最高。(3)借助目前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和处理软件,可针对影像拍摄过程中的某些误差进行修正,经实验论证,可以提高测量精度。(4)解析人员对人体关节点的判读误差是影像测量过程中最主要的误差来源,由不同解析人员对关节点位置的判断差异,足以达到掩盖真实动作差异的程度,从而使解析结果可靠性大大降低。
郑朝沙,刘亚[10](2012)在《运动影像人工数字化过程中的误差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对影像测量过程中的人工解析误差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关节点位移参数和角度参数的解析结果表明,上述参数的相对误差和误差波动范围较小。位移、角度及速度参数的解析精度高于加速度和角速度参数。多次解析得到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参数在整体的变化趋势上保持一致,但误差波动范围较大。
二、关于用解析仪分析体育动作所产生误差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用解析仪分析体育动作所产生误差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宽频声源激励技术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随钻声波测井仪器的发展 |
1.2.2 宽频阻抗匹配技术研究 |
1.3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正弦声波激励电路设计 |
2.1 电路硬件结构设计 |
2.1.1 正弦信号产生及功率MOS管驱动模块 |
2.1.2 功率放大及拖尾抑制模块 |
2.2 激励电路软件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宽频阻抗匹配网络原理及设计 |
3.1 换能器阻抗匹配原理 |
3.2 压电换能器等效电路模型建模 |
3.3 宽频阻抗匹配网络设计 |
3.4 激励电路仿真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axwell 变压器场路耦合仿真 |
4.1 变压器工作原理 |
4.2 磁芯材料及形状 |
4.3 Maxwell环形变压器建模 |
4.4 仿真测试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宽频激励电路实验测试 |
5.1 激励电路测试 |
5.2 宽频阻抗匹配网络测试 |
5.3 水池实验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马拉松爱好者十公里跑前后步态与足底压力参数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跑步过程中足部的受力 |
2.2 跑步的周期划分与特征 |
2.3 跑步的运动学特征 |
2.3.1 关节角度 |
2.4 跑步动作的动力学特征 |
2.4.1 足底压力测试区域划分 |
2.4.2 足底压力 |
2.5 长跑与运动损伤 |
2.6 有关步态与足底压力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测试法 |
3.2.2.1 测试设备 |
3.2.2.2 测试步骤 |
3.2.2.3 测试场地示意与布置 |
3.2.2.4 测试设置与标准 |
3.2.2.5 测试指标的选取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论文研究路线图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测试结果 |
4.1.1 足轴角的比较 |
4.1.2 支撑期单步步时比较 |
4.1.3 支撑脚与地面接触时间百分比的比较分析 |
4.1.4 足底冲量比较分析 |
4.1.5 足底压力峰值的比较分析 |
4.1.6 足底压强峰值比较分析 |
4.1.7 关节角度的时相分析 |
4.2 讨论与分析 |
4.2.1 十公里跑前后足轴角的影响 |
4.2.2 十公里跑前后对支撑期三个阶段时间百分比的影响 |
4.2.3 十公里跑前后对足底冲量的影响 |
4.2.4 十公里跑对足底压力峰值的影响 |
4.2.5 十公里跑对足底压强峰值的影响 |
4.2.6 十公里跑前后对关节角度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体育院校羽毛球专选班学生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羽毛球后场 |
2.1.2 杀球 |
2.1.3 后场头顶杀球 |
2.1.4 运动学 |
2.2 实验相关参数定义以及运动阶段的划分 |
2.2.1 关节活动度的定义 |
2.2.2 相关参数定义 |
2.2.3 羽毛球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阶段的划分 |
2.3 羽毛球杀球的重要性 |
2.4 羽毛球杀球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5 杀球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测试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后场头顶杀球移动取位阶段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
4.1.1 后场头顶杀球移动取位阶段的上肢角度特征分析 |
4.1.2 移动取位阶段移动的时间、距离、速度的特征 |
4.1.3 移动取位阶段下肢各关节的角度特征分析 |
4.1.4 小结 |
4.2 后场头顶杀球引拍阶段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
4.2.1 引拍阶段下肢各关节角度的特征 |
4.2.2 引拍阶段上肢各关节角度的特征 |
4.2.3 引拍阶段躯干扭转角度的变化 |
4.2.4 小结 |
4.3 后场头顶杀球挥拍击球阶段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
4.3.1 挥拍时间,挥拍距离,挥拍速度的特征 |
4.3.2 击球时刻上肢各部分的速度特征 |
4.3.3 击球时刻上肢各部分的角度特征 |
4.3.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体育教学运用视频解析的可行性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
2 基于自研软件的视频解析系统 |
2.1 系统简介 |
2.2 基本功能与相关函数 |
2.2.1 实时视频采集与回放 |
2.2.2 实时数据的采集与调用 |
2.2.3 本系统的误差与精度 |
3 本系统对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
4 结论 |
(5)面向初级用户的视频解析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1 研究的目的 |
1.1 普及运动生物力学的知识和方法 |
1.2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1.3 为我国基础教育及质量监测提供依据 |
1.4 解放基层体育工作中的人力 |
2 文献综述 |
2.1 2006—2010 年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学会年会论文收录情况 |
2.2 国内视频解析精度的研究 |
2.3 国内视频解析系统的研究 |
2.4 国内关于数字化跑道、视频解析系统应用和教学应用方面的研究 |
3 解析软件的开发 |
3.1 开发环境 |
3.2 解析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相关函数与实现方法 |
4.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4.1 存在的不足 |
4.2 研究展望 |
5. 讨论 |
5.1 视频解析的普及与现代教育技术 |
5.2 本系统在智能手机运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运动影像测量方法的误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拍摄方法及拍摄对象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镜头畸变误差的测量结果 |
3.2 立体定机拍摄的重构误差 |
3.3 对各误差源进行误差合成 |
3.3.1 平面定机拍摄的误差合成 |
3.3.2 立体定机拍摄的误差合成 |
4 讨论 |
5 结论 |
(7)跨学科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 |
(一) 跨学科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客观要求 |
(二) 体育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
(三) 创新是体育科学的发展的基本动力 |
(四) 跨学科研究是体育科研创新的基础和动力来源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路线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节 跨学科的界定 |
一、学科与科学的界定 |
二、跨学科的界定 |
第二节 创新能力的界定 |
一、创新的内涵和特征 |
二、创新能力的内涵 |
三、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界定 |
一、体育科学的研究 |
二、体育科研的创新能力 |
第二章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分析 |
第一节 跨学科研究的发生模式 |
一、科学目标 |
二、科学问题 |
三、问题模式 |
第二节 体育科学研究的跨学科分析 |
一、体育科学的学科属性 |
二、体育科学的跨学科特点 |
三、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基本形式 |
第三节 跨学科研究的要素分析 |
一、研究主体的跨学科 |
二、研究客体的跨学科 |
三、学科理论的跨学科 |
四、研究方法的跨学科 |
第四节 部分体育基础学科的跨学科分析 |
一、运动生理学的跨学科分析 |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跨学科分析 |
三、运动心理学的跨学科分析 |
四、体育管理学的跨学科分析 |
五、体育人类学的跨学科分析 |
六、体育社会学的跨学科分析 |
七、体育教育学的跨学科分析 |
八、运动训练学的跨学科分析 |
第五节 跨学科研究与我国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体育学专家跨学科研究现状调查 |
二、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跨学科分析 |
三、我国社科基金立项标书的跨学科分析 |
第三章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分析 |
第一节 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科学学 |
二、协同学 |
三、系统论 |
四、创新经济学 |
五、跨学科分析 |
第二节 体育科学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
一、人力因素 |
二、物力因素 |
三、组织因素 |
四、政策因素 |
五、环境因素 |
六、知识因素 |
七、复杂性分析 |
第三节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构建 |
一、体育科研创新能力要素的分析 |
二、体育科研创新能力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三、体育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构成 |
第四节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确定 |
一、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 |
二、体育科研创新能力指标的筛选 |
第五节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
一、综合评价方法 |
二、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
第四章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与创新能力建设的探索 |
第一节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反思与对策 |
一、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反思 |
二、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对策 |
第二节 跨学科研究对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 |
一、跨学科研究是产生新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式 |
二、跨学科研究是体育科研创新的主要途径 |
第三节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建设策略 |
一、加强体育科研投入力度 |
二、完善体育科研管理机制 |
三、加大体育科研人才培养 |
四、营造体育科研创新氛围 |
五、加强体育科研成果应用 |
六、增强体育科研创新意识 |
七、开展体育科学史的研究 |
八、建立科研协同创新模式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短跑“高重心”起跑技术的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静力学分析 |
2.2 动力学分析 |
2.3 两种起跑姿势的动力学特点 |
3 结论与建议 |
3.1 结论 |
3.2 建议 |
(9)运动影像测量方法的误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研究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2 文献资料法 |
2.3 实验测试法 |
2.4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影像测量拍摄过程中各误差源的推导和汇总 |
3.2 镜头畸变误差的测量结果 |
3.3 不同拍摄距离对影像测量误差的影响 |
3.4 摄像机主光轴夹角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3.5 摄影基线长度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3.6 被测对象与标定范围的相对位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
3.7 标定框架自身精度的分析 |
3.8 摄像机固有拍摄频率误差 |
3.9 平面影像测量运动物体加速度参数的精度验证 |
3.10 立体影像测量运动物体速度与加速度参数精度的分析 |
3.11 不同拍摄方法系统误差范围的估算 |
4 影像测量误差处理方法的实例分析 |
4.1 减小镜头畸变方法 |
4.2 对平面拍摄透视误差的快速修正方法及虚拟标定法在竞走项目中的应用 |
4.3 不同拍摄频率对解析参数的影响 |
4.4 截断频率的选择对参数的影响 |
4.5 解析误差对三维重构精度的影响 |
4.6 不同解析员之间的人工解析误差对判断运动变异性的有效性研究 |
4.7 利用方差分析法对人工解析有效性的研究 |
4.8 影像测量的误差合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7 文献综述 |
7.1 影像测量的系统误差 |
7.2 影像测量的随机误差 |
7.3 影像测量的粗大误差 |
7.4 影像测量的人工判读误差 |
7.5 影像测量系统的精度检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运动影像人工数字化过程中的误差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实地观察法 |
1.2.2 模型分析法 |
1.2.3 数据统计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位移参数的误差结果 |
2.2 速度和加速度参数的误差结果 |
2.2.1 速度参数误差结果 |
2.2.2 加速度参数误差结果 |
2.3 关节角度参数的误差结果 |
2.4 关节角速度的误差结果 |
3 结论 |
四、关于用解析仪分析体育动作所产生误差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宽频声源激励技术及实验研究[D]. 苟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2]马拉松爱好者十公里跑前后步态与足底压力参数的比较分析[D]. 陈贤毅. 深圳大学, 2018(08)
- [3]体育院校羽毛球专选班学生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D]. 王月芳. 广州体育学院, 2018(04)
- [4]体育教学运用视频解析的可行性探索[J]. 袁铎峰,杨惠燕.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05)
- [5]面向初级用户的视频解析系统的研制[D]. 袁铎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6]运动影像测量方法的误差研究[J]. 贾谊,严波涛,郝卫亚. 中国体育科技, 2013(04)
- [7]跨学科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研究[D]. 黄睿.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
- [8]短跑“高重心”起跑技术的力学分析[J]. 汪广茂. 韶关学院学报, 2013(02)
- [9]运动影像测量方法的误差研究[D]. 贾谊. 上海体育学院, 2012(04)
- [10]运动影像人工数字化过程中的误差分析研究[J]. 郑朝沙,刘亚.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