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区秋季杂交水稻制种安全授粉期初探

杭州地区秋季杂交水稻制种安全授粉期初探

一、杭州地区杂交水稻秋季制种安全授粉期的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潘斌清[1](2020)在《新改良BT型粳稻不育系的鉴定及其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籼粳杂交是改良现有BT型粳稻不育系开花习性,提高杂交粳稻制繁种产量的有效途径。为明确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近几年新选育的3个籼粳交偏粳型BT型不育系5-55A、5-108A、5-110A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以2个纯粳BT型不育系武运粳7号A和常119A为对照,通过鉴定,分析比较了新选育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异交习性及不育性的稳定性;同时以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常优4号和常优6号为对照,对以上不育系所配制的5个杂种组合常优16-15、常优17-7、常优17-6、常优16-7、常优16-8进行产量性状鉴定和优势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武运粳7号A和常119A 比,5-55A、5-108A、5-110A始穗期早8-15天,增加了配组利用的自由度。2、与武运粳7号A和常119A 比,5-55A、5-108A、5-110A,盛花期提前1-2d,花期更集中,日开花时间提早,日开花高峰明显,颖花开颖角度大,柱头外露率高,开花当日日开花量大,异交结实率提高十个百分点,有利于获得繁殖制种的高产。3、与武运粳7号A和常119A 比,5-55A、5-108A、5-110A,株高相对较高,穗型和粒型较长,颖花长宽比可达到2.5-2.9。5-55A、5-108A、5-110A与武运粳7号A和常119A一样,花粉以染败为主,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不育性稳定。4、与对照常优4号和常优6号相比,新选育的5个杂粳组合常优16-15、常优17-7、常优17-6、常优16-7、常优16-8在株高、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6个性状上均具有正向优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单株产量3个性状上表现出显着的竞争优势,单株产量的竞争优势均超过40%。以上结果表明,新选育的籼粳交偏粳型不育系5-55A、5-108A、5-110A配合力好、杂种优势强、制种繁殖特性好,具有较好的配组应用前景。

王昭[2](2018)在《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是最关键的载体。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的基础评价,它关系到产业结构调整能否成功。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针对某种特定的产业结构调整目的而对目标区土地资源质量的综合评定。杂交水稻产量高,使得杂交水稻种子需求迅速增加,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是目标区D县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优势产业。本研究利用Yaahp(AHP)和Arcgis GIS以及Global Mapper软件,选用影响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的地理环境条件、自然生态气候条件和外部社会环境条件等指标,从海拔高度、地势坡度、地貌坡向、土壤类型、光照时长、相对湿度、有效积温、政策投资环境、人口劳动力状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因子,建立其数据模型,对目标区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影响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获得相应权重,再利用熵权法对影响因子评价进行优化,使其更贴合实际。在Arcgis GIS中将熵权法重新赋权的上述影响因子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叠加计算,得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土地适宜性的综合评价数字地图和统计数据。本研究成果为发展目标区D县的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避免盲目选择基地带来的损失。这不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会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

赵玉龙[3](2017)在《甜瓜橙色果肉、全雌系及主要抗病性状MAS的建立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甜瓜(CucumismeloL.,2n=24)是葫芦科黄瓜属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品质优劣与产量高低决定着甜瓜的经济效益。就目前来看,一方面,我国甜瓜病害非常严重,枯萎病、白粉病作为甜瓜世界性病害,是影响甜瓜品质与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限制甜瓜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另一方面,丰富多姿的甜瓜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市场上单一颜色的甜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降低甜瓜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甜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与甜瓜种质资源的商品化,越来越亟需含有抗病优质等多基因聚合的甜瓜品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解决了传统育种方式的一系列问题,如育种时间长、效率低下、优质基因难以准确检测等,加快了育种进程。本试验以橙色果肉品种MR-1与绿色果肉品种X191为试验材料,设计开发橙色果肉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本实验室自主设计开发的分子标记能很好地区分橙色果肉与非橙色果肉,可以应用于生产实践。本实验中,以MR-1与WI998为亲本的F2群体中由于亲本均为橙色果肉且F1严格自交,因此,F2果肉颜色均为橙色,酶切结果均为两个条带与实际完全一致。自然群体数量为355株,其中分子标记结果与实际调查一致的有340个,符合率为95.8%;其中实际调查中具有橙色果肉性状的有83个,酶切电泳结果中明确具有两个条带的有68个,符合率为81.9%。本试验以MR-1与WI998为亲本材料,设计开发抗枯萎病分子标记,并在自然群体与F2群体中验证。F2群体数量为76株,抗枯萎病植株为56株,感病植株20株,抗病与感病之比近似为3:1,经x2检测,符合3:1孟德尔经典单基因控制性状遗传的规律。本试验355个自然群体中,分子标记抗病与感病株数与实际调查情况一致的有335株,符合率达到94.8%;76株双亲群体中分子标记抗病与感病株数与实际调查情况完全一致,符合率达到100%。本试验以抗白粉病分子标记在自然群体与双亲群体中进行验证,在自然群体中158株抗病单株,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44.5%%,分子标记与实际调查情况一致的有342株,符合率达到96.3%;F2群体中76株抗病单株,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00%,符合率达到100%。本试验以雄全同株抗枯萎病抗白粉病橙色果肉品种MR-1与全雌感枯萎病感白粉病橙色果肉品种严格WI998为亲本严格杂交获得F1代,F1代严格自交获得F2代,试验中F2群体76株,以已知的自主开发的抗白粉病分子标记、性别分化分子标记和本实验室自主开发的果肉颜色分子标记、抗枯萎病分子标记进行筛选,获得12株具有纯合基因型橙色果肉基因、枯萎病抗性基因、全雌基因、白粉病抗性基因的株系。

朱名海[4](2016)在《我国南繁区水稻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繁区位于我国海南岛,是我国农作物繁殖和育种的重要基地,在水稻等农作物良种繁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南繁育种工作的迅速发展,大陆与海南岛之间水稻种子的调运日益频繁,随着这些种子的进出岛,种子上携带的病原菌对海南岛和大陆水稻的潜在危害就在所难免。为了明确南繁区水稻纹枯病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无性态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Hebert)Barr,无性态为Pyricularia oryzae Cav.]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南繁核心区(三亚市、乐东县、陵水县和保亭县)和非核心区(琼中县、屯昌县和定安县)水稻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致病力分化和DNA的AFLP多态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明确它们在这些方面的差异,为水稻病害防控提供依据。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水稻纹枯病菌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的多样性。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的水稻纹枯病菌菌株分别为56株和51株,它们的培养性状不完全一致,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融合群测定和细胞核染色观察表明,这些菌株均属于多核丝核菌类、立枯丝核菌(R.solani)AG 1-IA融合群;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株的致病力类型有一定的差异,但菌株的生长速率与其致病力之间无相关性。2、水稻纹枯病菌DNA的AFLP多态性。本研究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8对扩增条带较丰富且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共扩增出366条DNA条带,其中331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0.44%;核心区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为82.24%,高于非核心区群体的67.49%;核心区群体的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062,高于非核心区群体的0.2447;核心区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932,高于非核心区的0.1535,核心区群体表现出了更大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0个菌株分为9个AFLP谱系,核心区菌株分布在9个谱系里,非核心区菌株分布在4个谱系中,表明核心区菌株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更高,与菌株的主坐标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此外,菌株AFLP谱系与其致病力的强弱并无相关性。3、水稻纹枯病菌的遗传结构。核心区群体的Gst为0.1633,非核心区群体的Gst为0.3481,核心区群体的Nm为2.5627,非核心区群体的Nm为0.9365,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核心区群体间的基因交流较正常,非核心区群体间的基因交流相对较困难;基于遗传一致性的群体聚类分析表明核心区群体和非核心区群体的遗传相似度较高。4、稻瘟病菌的分子鉴定与培养性状的多样性。本研究从南繁区分离得到的60个稻瘟病菌菌株经ITS鉴定均表明其为稻瘟病菌;核心区和非核心区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不完全一致,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分生孢子形态呈倒洋梨形。5、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多样性。PCR扩增结果表明,除Avr-Pik基因外,ACEI、Avr-Pia、Avr-Pita、Avr-Piz-t和PWL2这5个无毒基因在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群体的分布情况均有一定的差异;同时,除Avr-Pia基因外,其余5个无毒基因在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群体的分布率均较高,表明南繁区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相对较简单。6、稻瘟病菌DNA的AFLP多态性。本研究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9对条带较丰富且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共扩增出413条DNA条带,其中411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为99.52%。核心区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为87.89%,高于非核心区群体的81.37%;核心区群体的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2738,高于非核心区的0.2703;核心区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657,低于非核心区群体的0.1662,这表明核心区和非核心区菌株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当;聚类分析表明,几乎每个菌株都各自独立成为一个群,无明显的共聚类亚群,表明核心区和非核心区菌株都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与菌株的主坐标分析结果基本一致。7、稻瘟病菌的遗传结构。核心区群体的Gst为0.1044,非核心区群体的Gst为0.1223,核心区群体的Nm为4.2897,非核心区群体的Nm为3.5892,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两区不同群体间均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基于遗传一致性的群体聚类分析表明,核心区和非核心区菌株的遗传相似度很高。

高英波[5](2016)在《黑龙港流域夏玉米增产主要限制因子分析及调控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港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是该区主要的种植模式。受该区季节性气候因素影响,夏玉米季经常会遭遇播种期干旱、吐丝散粉期高温、阴雨寡照等非生物逆境危害,同时也存在施肥方式和群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夏玉米产量挖潜难度较大。因此,本研究以课题组在吴桥地区近10年的大田试验数据为基础,结合试验期间的光、温条件及栽培措施(密度和氮肥)进行系统分析,定量分析该区夏玉米最大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提升空间,分析产量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及影响实际生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并针对产量限制因子和生产中关键问题进行大田调控试验,试验研究了2个不同穗型品种(郑单958和登海605)、在2个种植密度和3个行距配置下,冠层结构、冠层微气候、光合特性、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特征等,同时采取辅助措施(辅助授粉、延时收获)实现夏玉米增产,为该区创建夏玉米高产高效生产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受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黑龙港流域夏玉米产量潜力平均每年约降低55 kg·hm2,且年际间产量潜力波动较大(CV=11.43%),生育期内温度的显着升高及日照时数的显着降低是导致该区域玉米产量潜力显着下降的主要原因。综合该区域2002-2013年产量潜力和产量差分析表明,高产试验田实现了63%的产量潜力,农民生产实现了44%的产量潜力,产量提升空间较大。分析不同生育阶段光温条件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关系,表明光、温条件对产量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吐丝前后15 d>吐丝后15 d到收获期>播种到吐丝前15 d。吐丝前15 d到吐丝期累积光合有效辐射不足以及吐丝期到吐丝后15d累积有效积温过高是影响该区域夏玉米穗粒数形成的主要限制因素。当单位面积粒数低于4200粒.m-2时,吐丝到收获期间累积光合有效辐射和有效积温不足是影响千粒重增加的主要限制因素。2通过分析密度和氮肥水平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表明,产量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千粒重、穗粒数和密度呈极显着线性负相关关系,密度每增加1万株.hm-2,千粒重约降低6.5 g,单穗粒数降低16.51粒。夏玉米产量、千粒重和穗粒数与施氮水平呈极显着二次曲线关系。对密度和氮肥的互作效应分析表明,该区域郑单958获得最优产量时的密度为8.88万株.hm-2,施氮水平为253.4 kg·hm-2,密度和施肥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会限制产量的形成。3密植条件下,优化行距配置(60+45 cm)可以构建高产高效群体结构,改善冠层光温条件。冠层形态结构上表现为植株在田间分布更为均匀,株高、穗位高降低、茎秆变粗,群体和穗位层LAI显着增加,LAI高值持续时间延长。在吐丝期,群体冠层内微气候表现为第17叶以上光截获减少(光截获分数低于40%),穗位叶到穗上第3叶之间光截获增加(光截获分数为35%-37%);穗位层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加。光合性能上,全株叶片净光合速率、SPAD值和FvlFm较高,尤其是在冠层中部和下部叶片表现更为明显。后期物质积累上,灌浆速率增加,灌浆持续期延长,籽粒干重显着增加。4氮肥运筹(氮肥以底肥+大口期+吐丝期按2:5:3比例施用)能够优化冠层结构和功能。生育前期控施氮肥能够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可以预防倒伏;氮肥后移能够显着增加灌浆中期玉米全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和维持叶片较高的生理活性,LAI高值持续时间增长,花后物质积累增加迅速,有利于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5调控措施能够显着增加夏玉米产量。本试验条件下,大穗型品种登海605在75000株·hm-2下产量最高,中穗型品种郑单958在90000株·hm-2获得最高产量。平均两个密度和品种处理两年数据,与传统等行距相比,小宽窄行(60+45 cm)处理下产量增加7.86%,达到显着水平。穗粒数增加对产量的贡献要大于千粒重。氮肥运筹以底肥+大口期+吐丝期按2:5:3比例分期施用能够显着增加产量。人工辅助授粉导致的产量增加的主要是由穗粒数的增加引起,辅助授粉对大穗型品种穗粒数增加的优势大于中穗型品种。与农民收获时期相比,延迟5d和10d收获,产量平均每天分别增加87kg·hm-2·d-1和65.9kg·hm·-2·d-1。小麦收获时留茬35 cm处理与留茬25 cm和留茬15 cm相比,三年平均籽粒产量分别显着增加了10.59%和5.31%,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高留茬处理下夏玉米播种出苗质量提高,田间整齐度较好,单位面积穗数增加引起。

杨红波[6](2015)在《南瓜新品种红栗2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南瓜(Cucurbita moschata)是葫芦科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和保健功能,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但是,适应不同市场需求南瓜品种选育的滞后与南瓜产业的迅速发展呈现出极不相适应的态势,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南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选育高产、优质、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南瓜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1、分别以从国外引进的南瓜品种中自交分离获得的自交系JP-1为父本,HP-35为母本,配置F1代杂交组合,成功选育出优质、丰产印度南瓜新品种“红栗2号”。2、红栗2号成功地克服了目前我国主栽红皮印度南瓜品种中存在的一些缺陷,综合性状非常优良。该品种全生育期110 d,春季栽培果实发育期约45 d;果实高扁圆形,果皮红色,果肉橙红色,肉厚约3.8cm,质粉味甜。平均单果质量2.7 kg,667m2产量3000kg左右。坐果性好,生长势强,耐低温、高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全国各地栽培。3、不同栽培方式对红栗2号南瓜品质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当采用爬地双蔓整枝的方式种植时,红栗2号南瓜的综合品质最优。4、通过对良种进行配套良法种植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红栗2号南瓜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5、通过对红栗2号南瓜制种经验的总结,归纳出了一套红栗2号南瓜亲本自交系繁殖和健康种子制种技术规程。

白长清[7](2013)在《四川省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梓潼县是一个丘区农业大县,近年来,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积极探索科学的解决办法,对进一步推进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等分析法,对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的有利条件、主要障碍因素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快速发展应采取的策略。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梓潼县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条件优越。自然条件优越,为发展优质杂交水稻制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产业基础扎实,先后有31个乡(镇)198个村参与杂交水稻制种,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坚强的后盾。同时,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切实帮扶、群众广泛参与,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基础;通信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通道”支持。(2)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基础设施水平低下,农业基础脆弱,农民种植技术不高,已不适应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低,尤其是国家对制种农户没有粮食直补补贴,制种农户比较效益下降,发展动力不足。二是分散的小农户经营规模小,单纯的原料性生产比较效益低,新品种推广困难,缺乏竞争力,难以进入社会化大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成为市场农业发展的瓶颈。三是政府职能分工不合理,实行多部门“条条”管理,中间环节多交易成本高,致使制种农户比较效益低,成为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发展的体制障碍。(3)推进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的主要对策措施。针对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五大对策:1)成立县级杂交水稻制种专业合作总社,每个乡镇设立杂交水稻制种分社,进行统一管理运作。2)抓住机遇壮大杂交水稻制种龙头企业,积极营造发展的环境,使杂交水稻制种龙头企业在数量上、规模上、辐射范围上得到明显增长,使利益连接机制日趋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带动能力上得到明显增强。3)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生产者素质,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一是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二是促进科技成果向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经营的转化;三是尊重农户和龙头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积极发挥服务职能。4)规范信息市场,整合信息资源。政府主管部门成立一个信息发布平台,上联各个杂交水稻制种公司,下联各个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乡镇分社,同时利用好各个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乡镇的农技推广中心,建立起全覆盖的信息收集和发放平台。5)推进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发展应采取观念创新、投入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发展措施创新等策略。发挥比较优势,构建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带。突出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构建杂交水稻制种优势产业带,促进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快速发展。

曹士亮[8](2013)在《BcWRKYⅡ基因对玉米的转化及提高玉米抗逆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Zea mays L.)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0812万吨,产量超过稻谷产量383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干旱、盐碱和低温等逆境环境胁迫因子是玉米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严重影响玉米产量。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抗逆相关基因导入玉米来提高玉米的抗逆性,进而选育出玉米抗逆品种已经成为当前玉米基因工程育种的一个热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研究以黑龙江省重点应用和改良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优化了玉米未成熟胚和茎尖再生体系,分别以农杆菌介导的胚性愈伤组织转化法、农杆菌介导的离体茎尖转化法、农杆菌介导的茎尖原位转化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来源于耐旱植物厚叶旋蒴苣苔(Boea crassifolia)的转录因子BcWRKYⅡ基因转化自交系,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分子检测和生理检测,获得遗传稳定的转基因品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了玉米幼胚和茎尖再生体系通过对基因型、激素配比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玉米幼胚再生体系和茎尖再生体系,为遗传转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玉米幼胚再生体系:基因型郑58,诱导培养基:N6盐+120mg/L肌醇+500mg/L L-pro+500mg/L CH+2mg/L2,4-D+10mg/L AgNO3+30g/L蔗糖+6.5g/L琼脂,pH5.8;继代培养基N6+2mg/L2,4-D+15g/L甘露醇。分化培养基:N6盐+120mg/L肌醇+690mg/L L-pro+30g/L蔗糖+6.5g/L琼脂+2.0mg/L6-BA, pH5.8o茎尖再生体系为:基因型K10,诱导培养基MS+1.0mg/L2,4-D+2.0mg/L6-BA;丛生芽分化培养基:MS+0.5mg/L6-BA+1.0mg/L IB A2、明确了愈伤组织和茎尖分生组织对筛选物的敏感性研究了愈伤组织和茎尖分生组织对筛选物的敏感性。愈伤组织对筛选抗生素的敏感性顺序依次是:遗传霉素G418>巴龙霉素Par>卡那霉素(Kan)>新霉素(Neo)。在抗性愈伤筛选中,遗传霉素的适宜浓度为15~30mg/L,巴龙霉素Par的浓度为30~50mg/L, PPT筛选的适宜浓度为3~5mg/L。茎尖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顺序与愈伤组织相同,在筛选过程中,遗传霉素的适宜浓度为15~30mg/L,巴龙霉素Par的浓度为30~50mg/L, PPT筛选的适宜浓度为1~3mg/L。3、优化了不同遗传转化方法的试验条件。农杆菌介导的愈伤组织转遗传化条件:基因型郑58,农杆菌菌液浓度为OD600=0.8,乙酰丁香酮浓度为200μmol/L,真空处理时间为5min,平均抗性愈伤率为抗性愈伤率为12.55%:农杆菌介导的离体茎尖遗传转化的条件:基因型K10,农杆菌菌液浓度为OD600=0.8、乙酰丁香酮浓度为150μmol/L,真空处理25min,平均抗性苗率为34.00%;农杆菌介导的茎尖原位转化的条件:基因型郑58、真空处理时间20min、OD600=0.9,AS浓度150μmol/L、Silwet-77浓度0.05%,平均抗性苗率为9.84%。花粉管通道法的优化条件:基因型龙抗11、授粉后16h导入、DNA浓度为200ng/ul,平均抗性苗率为4.81%4、获得了整合BCWRKYⅡ基因的纯合植株通过抗性株的PCR检测,Southern杂交及RT-PCR检测,证明外源BcWRKYⅡ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并且获得了转基因纯合株系。5、外源BcWRKYⅡ基因的转化提高了玉米抗旱和耐盐性转基因植株的抗旱性分析表明,4个转基因株系单株产量性状抗旱性提高了11%~41%。行粒数的增加是影响转基因玉米抗旱性提高最重要的原因。耐盐性分析表明BcWRKYⅡ基因的转化主要通过提高了转基因植株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叶片伤害度和丙二醛含量,最终促进了转基因植株NaCl胁迫下生物量的提高。

张维亮[9](2013)在《陵两优268母本机械直播制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减轻杂交水稻制种劳动强度,提高制种效益,必须研究机械化制种枝术。2011年在湖南亚华种子有限公司湖南新邵制种基地进行了陵两优268母本机械直播制种技术研究,对母本机械直播制种与育秧移栽制种进行了对比试验,观察和分析了母本机械直播和人工移栽在群体生长发育的特征特性、苗穗结构、制种产量及“九二0”(赤霉素,下同)使用时期和用量对制种产量的影响,获得了如下结果与结论:1.相同用种量的母本同一天播种,机械点播的播始历期较移栽短1-3d,群体抽穗历期较移栽长1d,抽穗盛期天数同为4d,群体开花历期相同,盛花历期天数较移栽的多1d。2.机直播母本的结实率为58.89%,比移栽的高9.21%;直播母本的每穗总粒数较对照少14粒;每穗实粒数少1.02粒、千粒重轻0.67g。根据母本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机械点播母本制种产量比育秧移栽母本高10.19%。3.在湘陵628S群体抽穗15%时每667m2喷施“九二0”10g,穗颈长0.27cm,可以解除包颈;在母本湘陵628S群体抽穗35%时每667m2“九二0”用量20g,穗颈长0.83cm,可以解除包颈。由此推断,在母本机械点播制种过程中要解除湘陵628S的包颈问题,“九二0”用量应当随着抽穗率加大而提高。4.在湘陵628S群体抽穗15%,四种“九二0”用量处理的结实率分别为52.62%、62.23%、58.66%和57.24%。说明该组合母本在机械直播制种过程中容易获得高产。5.陵两优268种子的裂颖率比较高,单边裂颖率明显高于双边裂颖率。母本见穗15%时,四种用量处理的种子裂颖率为30.34%-36.00%;母本见穗35%时,四种用量处理的种子裂颖率为36.33%-49.90%。总之,陵两优268种子容易裂颖,尽量降低喷施用量。6.本试验所有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在80.3%-88.0%之间,都达到了国家标准,说明母本机械直播对陵两优268种子发芽有利。

马翠云[10](2013)在《梨花器官冻害生理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自然界霜降的过程,以梨树整树和枝条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的梨花及幼果的低温半致死温度、电解质渗透率、在不同温度下的脯氨酸,丙二醛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以及低温下花器官的抗寒性、活体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并对大田冻害进行调查,提出用套袋及试剂防霜的方法来对抗冻等,重要结果如下:1.以梨枝条为试材,研究梨不同发育时期的抗冻性,结果显示,各时期的耐冻性不同,梨花及幼果的电解质渗透率随温度的降低逐渐升高,利用电导法结合Logistic方程求出每个时期的低温半致死温度,抗冻性大小为:蕾期的花>初花期的花>盛花期的花>盛花后两周的幼果>盛花后一周的幼果,LT50分别为-5.269℃.-4.179℃、-4.091℃.-1.447℃.一1.349℃.低温对梨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产生的影响表现为:各时期的梨花及幼果的SOD.CAT酶活性变化幅度不同,但总趋势是随着温度下降而酶活性先上升后降低,前四个时期,随温度的降低,POD的活性逐渐升高,显着高于对照,盛花后两周的幼果在-4℃时活性下降。MDA含量逐渐升高,均显着高于对照。2.以梨树为材料,研究0℃以下低温对梨花器官冻害,抗氧化系统及活体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对花器官无伤害,-2℃持续1.5h后,花器官冻害率为43.56%,座果率接近50%,出现畸形果;-2℃持续3h后座果率仅为24.01%;-4℃时花器官均受冻害且不座果。低温胁迫中不同花器官保护酶的变化呈现一定差异,花瓣中的SOD.CAT.POD的活性均随胁迫温度加深和持续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雄蕊和雌蕊的酶活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酶活性高低存在差异,雌蕊对低温的敏感度比花瓣和雄蕊高。各花器官的MDA、脯氨酸的含量均随着温度下降和持续时间延长而增加。-2℃持续3h的低温并未抑制柱头的花粉萌发,花粉萌发率随恢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且与对照的花粉萌发率相差不大,但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的时间延长,但尚未影响到受精作用。3.对‘丰水’梨的有效授粉期、最佳授粉时间、花粉管的生长情况的研究以及温度对离体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表明:‘丰水’梨的有效授粉期为6天,一天当中从上午8:00至16:00均是丰水梨适宜的授粉时间,自然条件下花粉在柱头上2h后开始萌发,72h后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温度与离体花粉萌发和生长的关系中发现,温度低于10℃,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受到抑制,温度高于35℃时,花粉生长4h后,花粉管开始发生裂解。4.对河南民权县和宁陵县的部分‘砀山酥’梨进行冻害调查,结果显示:宁陵县夜晚最低气温0℃~2℃左右,冻害率为17.1%,而民权县部分梨园的极端最低气温达-3℃,冻害率在80%~96%,基本绝收;果园受冻后,只要花朵柱头未褐变均具有接受花粉的能力;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授粉后48h花粉管少部分到达花柱基部,子房未发生冻害的花朵能够正常完成受精作用。5.用果袋对梨花进行套袋防冻,发现套袋的花朵冻害率为43.3%,坐果率为33.3%,未套袋的梨花全部冻死;盛花后一周和盛花后两周的幼果套袋后,部分发生轻微冻害,果皮有木质性的突起,未套袋的幼果全部变黑脱落。套袋的幼果的脯氨酸、MDA的含量比自然条件下的幼果要高,但SOD、CAT、POD的酶活性比自然条件下的幼果低。对梨花喷施几种药剂后进行低温处理后发现,0.2g/L的ALA处理提高了梨花的脯氨酸含量,有很好的防冻的效果。

二、杭州地区杂交水稻秋季制种安全授粉期的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地区杂交水稻秋季制种安全授粉期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改良BT型粳稻不育系的鉴定及其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生产种植概况
    1.2 杂交粳稻发展的历史背景
    1.3 杂交粳稻发展的现状
    1.4 太湖地区杂交粳稻发展概况
    1.5 杂交粳稻发展推广面临的问题
        1.5.1 杂种优势不突出
        1.5.2 制种产量和纯度不高
    1.6 杂交粳稻发展的应对方法
        1.6.1 增大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稳步提升优势水平
        1.6.2 改良不育系亲本开花习性,提高杂交种产量与种子纯度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不育系生育期及开花历期调查
        2.2.2 不育系单穗开花动态观察
        2.2.3 不育系日开花动态观察
        2.2.4 不育系开颖角度、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调查
        2.2.5 不育系柱头活力测定
        2.2.6 不育系花粉育性和自交小穗育性鉴定
        2.2.7 不育系成熟期性状考查
        2.2.8 不育系配置的杂交组合的性状鉴定与优势比较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育系开花历期
    3.2 单穗逐日开花动态
    3.3 不育系日开花动态
    3.4 不育系的开颖角度、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
    3.5 不育系柱头活力
    3.6 不育系的稳定性鉴定
    3.7 不育系的农艺性状
    3.8 新选配杂交组合的性状表现和优势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1.3 基地选址适宜性评价有效方法探究
    1.2 土地适宜性评价国内外综述
        1.2.1 国外基于GIS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1.2.2 国内基于GIS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1.2.3 基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2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适宜性评价因素识别
    2.1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简介
    2.2 目标区D县自然地理气候概况
    2.3 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选择条件
    2.4 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择的具体影响因素
        2.4.1 自然地理条件影响因素
        2.4.2 生态气候条件影响因素
        2.4.3 社会环境条件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3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初步评价
    3.1 AHP评价方法选用依据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权重计算
    3.4 本章小结
4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重要影响因子GIS分析
    4.1 Global Mapper、ArcGIS、SRTM任务DEM数据简介
    4.2 D县行政区划分析
    4.3 D县制种优势海拔地域及流域分析
    4.4 D县生态气候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适宜性优化评价
    5.1 熵权法简介
    5.2 熵权法赋权步骤
        5.2.1 数据标准化
        5.2.2 信息熵求解
        5.2.3 熵权法权重计算
    5.3 本章小结
6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适宜性数据综合评价
    6.1 基于ArcGIS的建模制图及评价数据结果
    6.2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土地适宜性数据综合评价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专家评分调查表
附录2 目标区D县三个区域十项指标熵权法专家调查函

(3)甜瓜橙色果肉、全雌系及主要抗病性状MAS的建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甜瓜果肉颜色研究进展
    1.2 甜瓜枯萎病研究进展
        1.2.1 甜瓜枯萎病病原菌
        1.2.2 甜瓜枯萎病发病症状
        1.2.3 甜瓜枯萎病发病条件
        1.2.4 甜瓜枯萎病病原菌致病原理及其传播方式
        1.2.5 甜瓜枯萎病防治方法
    1.3 甜瓜白粉病研究进展
        1.3.1 甜瓜白粉病病原菌形态特征与分类
        1.3.2 甜瓜白粉病发病症状
        1.3.3 甜瓜白粉病发病条件
        1.3.4 甜瓜白粉病病原菌致病原理及传播方式
        1.3.5 甜瓜白粉病防治方法
        1.3.6 甜瓜白粉病抗性鉴定
    1.4 植物性别的研究进展
        1.4.1 甜瓜性别分化的遗传基因定位
    1.5 分子标记概述
        1.5.1 分子标记及特点
        1.5.2 分子标记种类
        1.5.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运用
    1.6 研究目的意义
    1.7 试验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甜瓜试验品种
        2.1.2 试验药品
        2.1.3 试剂配制方法
        2.1.4 试验仪器
    2.2 田间试验与方法
        2.2.1 田间试验时间与地点
        2.2.2 甜瓜育苗
        2.2.3 甜瓜栽培管理技术
    2.3 分子试验设计与方法
        2.3.1 试验材料
        2.3.2 分子试验设计与方法
        2.3.3 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
        2.3.4 DNA检测
        2.3.5 CAPS分子标记的开发
        2.3.6 CAPS分子标记PCR扩增体系及其反应办
        2.3.7 CAPS分子标记的酶切体系
3 结果与分析
    3.1 分子标记的引物序列
    3.2 甜瓜基因组DNA提取
    3.3 果肉颜色CAPS分子标记的验证
        3.3.1 目的基因的扩增
        3.3.2 酶切结果鉴定
    3.4 枯萎病CAPS分子标记的验证
        3.4.1 目的基因的扩增
        3.4.2 酶切结果鉴定
    3.5 抗白粉病分子标记验证
        3.5.1 目的基因扩增
        3.5.2 酶切结果鉴定
    3.6 性别分化分子标记验证
        3.6.1 目的基因扩增
        3.6.2 酶切结果鉴定
    3.7 聚合基因植株的筛选
4 讨论
    4.1 DNA提取及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4.2 CAPS分子标记的应用
    4.3 基因聚合在植物育种中的运用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我国南繁区水稻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1 前言
    1.1 我国南繁区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发生状况
        1.1.1 南繁区简介
        1.1.2 南繁区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发生状况
    1.2 水稻主要真菌病害的研究概况
        1.2.1 水稻纹枯病的研究概况
        1.2.1.1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为害情况
        1.2.1.2 水稻纹枯病的病原菌
        1.2.1.3 水稻纹枯病菌的致病力与遗传谱系
        1.2.1.4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1.2.2 稻瘟病的研究概况
        1.2.2.1 稻瘟病的国内外分布及为害情况
        1.2.2.2 稻瘟病的病原菌
        1.2.2.3 稻瘟病菌的无毒基因
        1.2.2.4 稻瘟病的防治
    1.3 分子标记技术
        1.3.1 AFLP分子标记技术
        1.3.2 其他分子标记技术
        1.3.2.1 RFLP分子标记技术
        1.3.2.2 RAPD分子标记技术
        1.3.2.3 SSR分子标记技术
        1.3.2.4 ISSR分子标记技术
        1.3.2.5 SNP分子标记技术
    1.4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群体遗传学上的应用
    1.5 水稻两种主要病原真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5.1 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1.5.2 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水稻品种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2.1.4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2.1.5 AFLP接头和引物
    2.2 实验方法
        2.2.1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水稻纹枯病菌的分离和纯化
        2.2.2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的水稻纹枯病菌的培养性状观察
        2.2.3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水稻纹枯病菌的菌丝融合群测定
        2.2.4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水稻纹枯病菌的菌丝细胞核染色
        2.2.5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水稻纹枯病菌的致病力测定
        2.2.6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水稻纹枯病菌DNA的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建立
        2.2.6.1 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的获取
        2.2.6.2 水稻纹枯病菌DNA的提取
        2.2.6.3 水稻纹枯病菌模板DNA的纯度和浓度检测
        2.2.6.4 水稻纹枯病菌模板DNA的准备
        2.2.6.5 水稻纹枯病菌DNA的PCR扩增
        2.2.6.6 水稻纹枯病菌PCR产物的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2.2.7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稻瘟病菌的分离和纯化
        2.2.8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稻瘟病菌的ITS鉴定
        2.2.9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稻瘟病菌培养性状的观察
        2.2.10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稻瘟病菌菌落直径的测定
        2.2.11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稻瘟病菌孢子形态的观察
        2.2.12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检测
        2.2.13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稻瘟病菌DNA的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建立
        2.2.13.1 稻瘟病菌菌丝的获取
        2.2.13.2 稻瘟病菌DNA的提取
        2.2.13.3 稻瘟病菌模板DNA的纯度和浓度检测
        2.2.13.4 稻瘟病菌模板DNA的准备
        2.2.13.5 稻瘟病菌DNA的PCR扩增
        2.2.13.6 稻瘟病菌PCR产物的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2.2.14 AFLP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水稻纹枯病菌的分离和纯化结果
    3.2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水稻纹枯病培养性状的观察
    3.3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水稻纹枯病菌菌丝融合群的测定
    3.4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细胞核的染色
    3.5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3.6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水稻纹枯病菌DNA的AFLP分析
        3.6.1 水稻纹枯病菌DNA的提取
        3.6.2 水稻纹枯病菌DNA的预扩增结果
        3.6.3 水稻纹枯病菌DNA选择性扩增的体系优化及扩增结果
        3.6.3.1 水稻纹枯病菌DNA选择性扩增的体系优化
        3.6.3.2 水稻纹枯病菌DNA的选择性扩增结果
        3.6.4 水稻纹枯病菌DNA的AFLP引物的筛选
        3.6.5 不同引物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DNA扩增的多态性
        3.6.6 水稻纹枯病菌的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
        3.6.7 水稻纹枯病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6.8 水稻纹枯病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3.6.9 水稻纹枯病菌群体间的遗传一致性和遗传距离
        3.6.10 水稻纹枯病菌群体的聚类分析
    3.7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稻瘟病菌的分离、纯化和ITS鉴定结果
    3.8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稻瘟病菌培养性状的观察
    3.9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稻瘟病菌菌落直径的测定结果
    3.10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稻瘟病菌的孢子形态
    3.11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检测结果及分析
    3.12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稻瘟病菌DNA的AFLP分析
        3.12.1 稻瘟病菌DNA的提取
        3.12.2 稻瘟病菌DNA的预扩增结果
        3.12.3 稻瘟病菌DNA选择性扩增的体系优化及扩增结果
        3.12.3.1 稻瘟病菌DNA选择性扩增的体系优化
        3.12.3.2 稻瘟病菌DNA的选择性扩增结果
        3.12.4 稻瘟病菌DNA的AFLP引物的筛选
        3.12.5 不同引物组合对稻瘟病菌DNA扩增的多态性
        3.12.6 稻瘟病菌的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
        3.12.7 稻瘟病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2.8 稻瘟病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3.12.9 稻瘟病菌群体间的遗传一致性和遗传距离
        3.12.10 稻瘟病菌群体的聚类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AFLP技术用于水稻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可行性
    4.2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水稻纹枯病菌的培养特性及致病性比较分析
    4.3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水稻纹枯病菌的遗传差异分析
        4.3.1 水稻纹枯病菌DNA的AFLP多态性分析
        4.3.2 水稻纹枯病菌的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
        4.3.3 水稻纹枯病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3.4 水稻纹枯病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分析
        4.3.5 水稻纹枯病菌群体间的遗传一致性和遗传距离分析
        4.3.6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水稻纹枯病菌的遗传差异小结
    4.4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稻瘟病菌的培养性状比较分析
    4.5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分布差异分析
    4.6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稻瘟病菌的遗传差异分析
        4.6.1 稻瘟病菌DNA的AFLP多态性分析
        4.6.2 稻瘟病菌的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
        4.6.3 稻瘟病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6.4 稻瘟病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分析
        4.6.5 稻瘟病菌群体间的遗传一致性和遗传距离分析
        4.6.6 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稻瘟病菌的遗传差异小结
    4.7 全文结论
    4.8 本论文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黑龙港流域夏玉米增产主要限制因子分析及调控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玉米产量潜力、产量差
        1.2.2 光、温条件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1.2.3 群体调控、氮肥等关键栽培措施对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1.2.4 冠层结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
    2.1 试验地概况
        2.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2.1.2 气象条件
    2.2 试验设计
        2.2.1 夏玉米主试验
        2.2.2 夏玉米辅助试验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计算公式
    2.5 数据统计方法
第三章 黑龙港流域夏玉米产量潜力及主要限制因子分析
    3.1 近60年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夏玉米产量潜力影响分析
        3.1.1 数据来源
        3.1.2 1954-2014年全年和夏玉米生长季内光温条件变化
        3.1.3 Hybrid-maize模拟夏玉米气候产量潜力变化趋势
        3.1.4 吴桥近10年来夏玉米产量差分析
    3.2 不同生育阶段累积光合有效辐射与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相关分析
        3.2.1 不同生育阶段累积光合有效辐射对产量的影响
        3.2.2 不同生育阶段累积光合有效辐射对千粒重的影响
        3.2.3 不同生育阶段累积光合有效辐射对穗粒数的影响
    3.3 不同生育阶段累积有效积温与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相关分析
        3.3.1 不同生育阶段累积有效积温对产量的影响
        3.3.2 不同生育阶段累积有效积温对千粒重的影响
        3.3.3 不同生育阶段累积有效积温对穗粒数的影响
    3.4 不同生育阶段光、温条件对夏玉米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3.4.1 吐丝到收获期光、温条件对夏玉米千粒重与单位面积粒数关系的影响
        3.4.2 不同年份气象条件对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和LAI的影响
    3.5 密度和氮肥水平与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相关分析
        3.5.1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5.2 氮肥水平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5.3 密度和氮肥水平互作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3.6 结论
第四章 关键栽培措施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调控效应
    4.1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调控效应
        4.1.1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4.1.2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2 氮肥运筹、辅助授粉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调控效应
        4.2.1 氮肥运筹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2.2 辅助授粉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3 延迟收获对夏玉米产量及千粒重的调控效应
        4.3.1 延迟收获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4.3.2 延迟收获对夏玉米千粒重的影响
    4.4 麦茬高度对机播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调控效应
    4.5 小结
第五章 关键栽培措施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微气候调控效应
    5.1 行距配置和氮肥运筹对夏玉米冠层结构调控效应分析
        5.1.1 行距配置和氮肥运筹下植株茎秆形态特征及穗上茎叶夹角变化
        5.1.2 行距配置和氮肥运筹下不同层位叶面积指数(LAI)垂直变化
        5.1.3 留茬高度对机播夏玉米出苗率、苗期株高整齐度的影响
        5.1.4 留茬高度对夏玉米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5.2 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下夏玉米群体冠层内光分布特征
        5.2.1 不同密度下夏玉米群体冠层内光分布
        5.2.2 不同行距配置下夏玉米群体冠层内光分布
    5.3 不同行距配置下夏玉米冠层内温度垂直变化特征
        5.3.1 同一行距配置冠层温度垂直变化
        5.3.2 不同行距配置同一层位冠层温度昼夜变化
    5.4 不同行距配置下冠层内相对湿度变化特征
        5.4.1 同一行距配置冠层相对湿度垂直变化
        5.4.2 不同行距配置下同一层位冠层相对湿度变化
    5.5 冠层微气候与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相关关系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关键栽培措施对夏玉米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调控效应
    6.1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6.1.1 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下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6.1.2 不同氮肥运筹下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6.2 LAI动态变化
        6.2.1 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下LAI动态变化
        6.2.2 不同氮肥运筹下LAI动态变化
    6.3 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6.3.1 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下籽粒干重变化动态
        6.3.2 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下籽粒灌浆特性
    6.4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影响
        6.4.1 不同层位叶片净光合速率
        6.4.2 冠层内全株叶片净光合速率垂直变化
        6.4.3 冠层内全株叶片SPAD垂直变化
        6.4.4 冠层内全株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垂直变化
    6.5 氮肥运筹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6.5.1 氮肥运筹对夏玉米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6.5.2 氮肥运筹对夏玉米SPAD值的影响
    6.6 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黑龙港流域夏玉米产量潜力及主要限制因素
        7.1.1 黑龙港流域夏玉米产量潜力变化趋势
        7.1.2 光照对黑龙港流域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7.1.3 温度对黑龙港流域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7.1.4 光、温条件对黑龙港流域夏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影响
    7.2 夏玉米高效冠层微气候特征调控及群体光合生理特性
        7.2.1 夏玉米高效冠层内光分布特征与调控
        7.2.2 夏玉米高效冠层内温湿度分布特征与调控
        7.2.3 夏玉米高产群体光合生理特性
    7.3 调控措施对黑龙港流域夏玉米增产效应
        7.3.1 密度和行距配置增产效应
        7.3.2 氮肥运筹、辅助授粉增产效应
        7.3.3 免耕直播机械化增产效应
    7.4 主要结论
    7.5 研究创新与展望
        7.5.1 研究创新
        7.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南瓜新品种红栗2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南瓜生物学特征及生产、消费概况
        1.1.1 南瓜的植物学特性
        1.1.2 南瓜的栽培学特性
        1.1.3 南瓜生产与消费概况
    1.2 南瓜的营养价值及其药用价值综述
    1.3 南瓜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进展
        1.3.1 南瓜种质资源的类型
        1.3.2 国内外南瓜育种研究历史
        1.3.3 南瓜育种研究进展
    1.4 我国红皮印度南瓜的研究现状
        1.4.1 优良品种类型少
        1.4.2 很多品种与市场脱节
        1.4.3 品种高产与优质矛盾突出
        1.4.4 花瓜现象严重
    1.5 南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南瓜新品种红栗2号的选育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新配组杂交组合比较分析
        2.2.2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2.2.3 多点中试结果分析
        2.2.4 生产示范结果分析
        2.2.5 红栗2号抗病性鉴定结果
    2.3 红栗2号品种标准
        2.3.1 红栗2号植物学特性
        2.3.2 红栗2号生物学特性
        2.3.3 红栗2号产量情况
    2.4 讨论与结论
        2.4.1 讨论
        2.4.2 结论
第三章 不同栽培方式对红栗2号南瓜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栽培条件对南瓜营养品质的影响
        3.2.2 不同栽培条件下各营养成分的隶属函数值和不同栽培条件的平均隶属函数值
    3.3 讨论与结论
        3.3.1 讨论
        3.3.2 结论
第四章 南瓜新品种红栗2号栽培技术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播种期对红栗2号果实特性的影响
        4.2.2 不同栽培密度和整枝方式对红栗2号果实特性的影响
        4.2.3 不同肥料水平对红栗2号果实特性的影响
    4.3 红栗2号南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总结
        4.3.1 播种与育苗
        4.3.2 定植
        4.3.3 田间管理
        4.3.4 采收
第五章 红栗2号南瓜亲本繁殖与健康种子生产技术研究
    5.1 亲本繁殖技术
        5.1.1 建立从原原种到原种再到亲本繁殖的技术体系
        5.1.2 母本HP-35的保纯与繁殖
        5.1.3 父本自交系JP-1的保纯与繁殖
    5.2 健康种子生产技术
        5.2.1 制种田的选择
        5.2.2 亲本自交系种子的选择
        5.2.3 播种与育苗
        5.2.4 定植
        5.2.5 田间管理
        5.2.6 授粉
        5.2.7 采种处理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四川省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概念
        1.2.1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特征
        1.2.2 杂交水稻制种概念
    1.3 国外农业产业化及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研究现状
    1.4 农业产业化及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现状与问题
    2.1 现状
        2.1.1 梓潼县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2.1.2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水平
        2.1.3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基地发展水平
    2.2 主要问题
        2.2.1 农民制种积极性不高,制种面积持续下降
        2.2.2 杂交水稻制种龙头企业数量少且利益联结机制松散
        2.2.3 制种组合不断更新,制种产量不稳定
        2.2.4 缺乏自主品种,失去主动,效益低下
        2.2.5 农民制种成本增加,杂交杂交水稻制种效益下降
        2.2.6 制种与种粮效益的对比分析
        2.2.7 制种的风险
第三章 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 SWOT 分析
    3.1 SWOT 分项分析
        3.1.1 优势
        3.1.2 劣势
        3.1.3 机会
        3.1.4 威胁
    3.2 SWOT 综合分析
第四章 加速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进程的对策
    4.1 发挥区域优势,构建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带
    4.2 抓住机遇将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4.2.1 多措并举,壮大龙头企业
        4.2.2 创新机制,增强龙头拉动作用
        4.2.3 强化服务,优化龙头企业发展环境
    4.3 加大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力度
    4.4 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
        4.4.1 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4.4.2 尊重农户和龙头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4.4.3 发挥好服务职能
    4.5 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
    4.6 规范信息市场,整合信息资源
        4.6.1 确立政府网站与商业性网站在竞争中协作互补的格局
        4.6.2 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发布窗口
        4.6.3 充分利用农技推广体系及其技术力量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录

(8)BcWRKYⅡ基因对玉米的转化及提高玉米抗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逆境及植物抗逆机理
        1.2.2 植物抗旱耐盐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1.2.3 植物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1.2.4 玉米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进展
        1.2.5 玉米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1.2.6 玉米转基因育种实践与展望
    1.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株和质粒
        2.1.3 试剂和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玉米幼胚再生体系优化
        2.2.2 玉米幼胚愈伤组织对筛选物敏感性研究
        2.2.3 玉米茎尖再生体系建立与优化
        2.2.4 玉米丛生芽对筛选物敏感性研究
        2.2.5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转化
        2.2.6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离体茎尖转化
        2.2.7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茎尖原位转化研究
        2.2.8 花粉管通道法介导的BcWRKYⅡ基因遗传转化
        2.2.9 转BcWRKYⅡ基因植株分子检测
        2.2.10 转基因植株抗旱耐盐胁迫处理及生理指标检测
        2.2.11 产量及相关性状调查
        2.2.12 转基因植株耐旱和耐盐性性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的优化与筛选物敏感性研究
        3.1.1 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的优化
        3.1.2 胚性愈伤组织对筛选物敏感性的研究
    3.2 玉米茎尖再生体系建立与筛选物敏感性研究
        3.2.1 玉米茎尖再生体系建
        3.2.2 玉米茎尖对筛选物敏感性的研究
    3.3 BcWRKYⅡ基因对玉米遗传转化研究
        3.3.1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研究
        3.3.2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离体茎尖的研究
        3.3.3 农杆菌介导的BcWRKYⅡ基因原位转化玉米茎尖的研究
        3.3.4 花粉管通道法的优化
    3.4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3.4.1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3.4.2 转基因后代的遗传分析
        3.4.3 PCR-Southern检测
        3.4.4 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杂交分析
        3.4.5 转基因植株的RT-PCR分析
    3.5 转基因植株的抗旱、耐盐性分析
        3.5.1 转基因植株抗旱性分析
        3.5.2 转基因株系耐盐性研究
4 讨论
    4.1 玉米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4.1.1 关于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4.1.2 玉米茎尖再生体系建立与优化
        4.1.3 玉米再生体系建立存在的问题
    4.2 玉米愈伤及茎尖分生组织对筛选物敏感性的研究
        4.2.1 玉米愈伤组织对筛选物及脱菌素敏感性的研究
        4.2.2 玉米茎尖分生组织对筛选物及脱菌素敏感性的研究
    4.3 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4.3.1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胚性愈伤组织遗传转化
        4.3.2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离体茎尖转化研究
        4.3.3 农杆菌介导玉米茎尖原位转化方法
        4.3.4 花粉管通道法
        4.3.5 不同转化方法的比较
    4.4 转基因植株抗旱耐盐性研究
        4.4.1 转基因植株抗旱性分析
        4.4.2 转基因株系耐盐性研究
    4.5 本研究的创新点
5 结论
    5.1 建立了玉米幼胚和茎尖再生体系
    5.2 明确了愈伤组织和茎尖分生组织对筛选物的敏感性
    5.3 优化了不同遗传转化方法的试验条件
    5.4 获得了整合BcWRKYⅡ基因的纯合植株
    5.5 外源BcWRKYⅡ基因的转化提高了玉米抗旱和耐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陵两优268母本机械直播制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研究进展
        1.1.1 国外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现状
        1.1.2 中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现状
    1.2 杂交水稻母本机械直播制种技术特点
        1.2.1 母本生长发育特性变化
        1.2.2 制种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1.3 母本直播制种需要解决的问题
        1.3.1 父母本花期相遇问题
        1.3.2 “九二0"的施用技术
        1.3.3 控制母本倒伏问题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陵两优268母本机直播与育秧人工移栽制种对比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地点
        2.1.2 供试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1.4 观察记载考查内容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分蘖动态和播始历期表现
        2.2.2 抽穗动态
        2.2.3 开花动态
        2.2.4 产量结构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2.3.1 母本两种栽培方式制种的效益分析
        2.3.2 母本机械点播制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陵两优268母本机械直播制种“九二0”施用技术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地点与方法
        3.1.3 观察记载考查内容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九二0”对种子质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3.2.2 “九二0”株高和穗部性状影响
    3.3 结论与讨论
        3.3.1 湘陵628S母本机械点播制种“九二0”用量问题
        3.3.2 湘陵628S母本机械点播制种“九二0”适宜喷施时期问题
第四章 陵两优268母本机械直播制种技术方案
    4.1 亲本特征特性
        4.1.1 母本湘陵628S
        4.1.2 父本R268
    4.2 陵两优268母本机械直播制种技术方案
        4.2.1 选用适宜播种机械
        4.2.2 母本种子质量要求
        4.2.3 基地与田块要求
        4.2.4 制种季节与父母本播差期安排
        4.2.5 母本机械直播作业流程
        4.2.6 制种田耕整平地
        4.2.7 父母本种子处理
        4.2.8 播种机械调试
        4.2.9 制种田的各项管理
        4.2.10 父母本花期预测与调节
        4.2.11 合理施用“九二0”
        4.2.12 人工辅助授粉
        4.2.13 除杂保纯
        4.2.14 收割干燥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梨花器官冻害生理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冻害的研究进展
        1.1 霜冻的定义
        1.2 影响霜冻的条件
        1.3 霜冻的危害
        1.4 细胞组织与抗冻性
        1.5 花器官与抗冻性
        1.6 细胞膜透性与抗寒性
        1.7 保护酶系统与抗冻性
        1.8 游离脯氨酸与抗寒性
    2 梨冻害的研究现状
        2.1 我国梨生产现状
        2.2 梨冻害研究的情况
        2.3 我国梨的品种与抗寒性
        2.4 梨花品种间的抗霜性
        2.5 梨树的抗冻措施
        2.6 药剂防冻研究
        2.7 霜后补救措施
        2.8 问题与展望
    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梨花器官和幼果的抗冻性研究
    摘要
    第一节 梨花期及幼果期的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二节 低温胁迫对梨花及幼果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低温胁迫对梨花器官及活体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低温处理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温胁迫对花器官冻害及座果率的影响
        2.2 低温胁迫对花器官的MDA含量的影响
        2.3 低温胁迫对花器官的SOD、CAT、POD的影响
        2.4 低温胁迫对花器官的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2.5 低温胁迫对活体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丰水’梨最佳授粉时间的观测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丰水’梨的有效授粉期
        2.2 单日‘丰水’梨的最佳授粉时间
        2.3 ‘丰水’梨授粉花粉管生长动态
        2.4 不同温度下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情况的观察
    3 讨论
第五章 ‘砀山酥,梨花期冻害调查及防冻措施的探究
    摘要
    第一节 河南‘砀山酥’梨花受冻症状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温冻害症状
        2.2 不同县区梨园花器的冻害情况
        2.3 树冠不同方位花朵的冻害情况
        2.4 低温对花粉原位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3 讨论
    第二节 防冻措施的初步探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套袋对盛花期的梨花防冻效果
        2.2 套袋对幼果的防冻效果
        2.3 冻害对套袋果的脯氨酸、MDA及抗氧化物的影响
        2.4 几种药剂的防冻效果
        3 讨论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投稿与发表情况
致谢

四、杭州地区杂交水稻秋季制种安全授粉期的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改良BT型粳稻不育系的鉴定及其优势分析[D]. 潘斌清. 扬州大学, 2020(06)
  • [2]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D]. 王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3]甜瓜橙色果肉、全雌系及主要抗病性状MAS的建立与评价[D]. 赵玉龙.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6)
  • [4]我国南繁区水稻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朱名海.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5]黑龙港流域夏玉米增产主要限制因子分析及调控途径[D]. 高英波.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6]南瓜新品种红栗2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杨红波.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7]四川省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D]. 白长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8]BcWRKYⅡ基因对玉米的转化及提高玉米抗逆性研究[D]. 曹士亮. 东北农业大学, 2013(03)
  • [9]陵两优268母本机械直播制种技术研究[D]. 张维亮.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10]梨花器官冻害生理机理的研究[D]. 马翠云.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9)

标签:;  ;  ;  ;  ;  

杭州地区秋季杂交水稻制种安全授粉期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